第一章 先秦儒学及其经典结集讲解

第一章    先秦儒学及其经典结集讲解
第一章    先秦儒学及其经典结集讲解

第一章先秦儒学及其经典集结

第一节孔子以前的“六艺”

第二节儒学课本的编纂

第三节战国时期经典的传授

第四节“秦火”与儒经的完缺问题

第一节孔子以前的“六艺”

一、“六经”说与“六艺”说的出现

1.六经

●后世把首出的儒家经典称之为“六经”。

●其次序,依照今文经学家的观点是:《诗》、《书》、《礼》、《易》、《春秋》。

●依古文经学家的观点,则为:《易》、《书》、《诗》、《礼》、《乐》、《春秋》。

●孔子时代尚未见到有关“六经”的说法。

●“六经”之说,首见于《庄子?天运》篇:“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经。”

2.“六艺”说

●从历史文献中考查,汉代一般都把“六经”称作“六艺”,如《史记》的《伯

夷列传》、《李斯列传》、《儒林列传》、《滑稽列传》、《太史公自序》中都可见到,如《滑稽列传》:

●“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

《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正义]曰:言《六艺》之文虽异,《礼》节《乐》和,导民立政,天下平

定,其归一揆。至于谈言微中,亦以解其纷乱,故治一也。

●其后,刘歆在《七略》中著录“六经”经籍,也称之为“六艺略”,班固的

《汉书?艺文志》完全袭用其名。

●“六艺”就是“六经”更早的名称,只不过“六艺”也有其自身的演变过程。

二、孔子以前的“六艺”教育

(一)《周礼》系统

●《周礼?地官?大司徒》:“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

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1)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2)六乐:六种乐舞,即《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3)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白矢:射穿箭靶而露出白色箭头;

●参连:一连射出许多箭,第一只箭已经射中箭靶,而后面的箭的箭头则依次

射中前面的箭尾,箭箭相连,形成一条直线;

●剡注:即箭射出,箭尾高箭头低,徐徐行进的样子。

●襄尺:的襄读让,臣与君射,不与君并立,而应站在国君身后一尺的位置,

也就是让君一尺;

●井仪:即连中四矢,射穿靶心,射在鹄的上的位置,要上下左右排列像个井

字。

(4)五驭

●五御即驾车的技巧,包括: “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

“逐禽左”。

●鸣和鸾:鸾、和都是车上的铃铛,车走动时,挂在车上的铃铛要响得谐调。

●逐水曲:即驾车经过曲折的水道不致坠入水中。

●过君表:君表犹言君位,谓赶车从国君所站位置经过时,应有致敬的表示。

●舞交衢:即驾车在交道上旋转时,能够使驾辕的马和两边拉车的马的脚步和

谐合拍,有如舞蹈。

●逐禽左:即在田猎追逐野兽时,要把猎物驱向左边,以便坐在车左边的主人

射击。

(5)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种造字方法。

(6)九数:

●古代学校的数学教材,它的主要功能除了解决日常的丈量土地、算账收税等

实际问题,就是要计算天体,推演历法。在这方面,古代中国人有着惊人的成就。

●小学的“六艺”主要是对贵族子弟进行知识和技艺的必要教育和训练,培养

能文能武的初级人才。

(二)《礼记?王制》系统的大学教育

1.相关记载

●《礼记?王制》:“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大学属于高等教育,按照《礼记?王制》的记载,其基本课程包括诗书礼乐,

“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大约后来逐渐加入了《易》和《春秋》两门课程。

●《国语?楚语上》:叔时曰:

●“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

●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

●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

●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

●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

●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於民也;

●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

●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

2.六艺的基本情况

第一,《诗》。

●《诗》是古代的歌谣选集,它被列为第一门课,是因为当时社会的需要。

●各诸侯国在政治上及外交上的来往,包括贵族们的社交活动,都往往是用诗

来应对的。

●如《左传》、《国语》中屡屡见到的在朝聘、会盟、酒宴等场合,人们引诗述

怀、赋诗喻义,乃至冷嘲热讽、勾心斗角。

●所谓“赋诗断章”(《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所谓“不学《诗》,无以言”(《论

语?季氏》),就是指用诗来应对、比喻,这可以说是当时的惯例。

●周王室非常重视对民间诗歌的搜集与整理,定期派“行人”到民间去“采风”,

然后由太师整理编定。

●经历了长期不断的采集与编排,孔子以前已经形成了“风”、“雅”、“颂”三

部分诗。

●据《左传》记载,鲁襄公二十九年间,吴公子季札聘鲁,“观于周乐”,演奏

的就有“国风”、“小雅”、“大雅”、“颂”。

第二,《书》。

●《书》是历史文献的选编。

●早在殷商时代就有典籍,周公在训“殷顽民”时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周公或许见过殷人的典册。

●今人研究殷墟卜辞,发现甲骨片上多有钻孔,且有“册六”等字样,显系典

册编号。这说明典册的观念在殷商时代已经存在,而且殷商的巫史在尝试建立档案并加以分类。

●到了周代,周王室收藏了为数众多的典册,从中选取一些篇章,作为“大学”

中“书”这一课程的“教材”,供贵族子弟学习,这就是后世《书》的源头。第三,《礼》。

●《礼》是从“小学”到“大学”都必须学习的课程。

●“礼”的意义在古代相当广泛,其起源和核心一般认为是尊祖及祭祖,以后

逐步扩大化、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汇集成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式。

●周代统治者将“礼”视为立国之本:

《左传》:“礼,国之干也”。“礼,政之舆也”。“礼,王之大经也”。

●《国语》:“礼,国之纪也”。

●“小学”教育中的“礼”,主要是教贵族子弟“执礼”,“不学礼,无以立”。

●“大学”所学之礼,已不仅仅是要成为君子,而是要把礼作为统治的手段来

学,“夫礼,所以整民也。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朝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征伐以讨其不然”。

●据许道勋先生研究,小学中学里尚无死记硬背的课本,到大学时从大量繁琐

的礼仪制度中选取一些重要的内容,以文献形式来教学。

●“命宰人出礼书”。——《左传?哀公三年》

●“读礼书而协事”。——《周礼?春官?宗伯》

第四,《乐》。

●《周礼?春官?大司乐》:

●“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德

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於瞽宗。

●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

●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

●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

武》。

●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

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

●可见,《乐》的教育不在于单纯的娱乐性情,更有很大的社会效应和政治效

应。

●当时,从天子、诸侯、大夫到士,用乐都有规定,包括乐队的规模、舞队的

人数、演奏的乐章、歌唱的诗篇等,这也就是礼的一种体现,即权力、地位、等级的象征。

●在孔子之前,是否有教本难以知晓。

第五,《易》。

●《易》原为上古筮书的泛称。

●《周易》最早可能萌芽于商周之际,《系辞》云:“《易》之兴也,其当殷之

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现代考古发现证明,在甲骨卜盛行的商代已有筮占存在。从筮占到《周易》

文本的形成,其中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其经文并非出于一人一时之手,当系长期积累的产物。

●在孔子之前,《易》应当已经被列入“大学”课程。据《左传?昭公二年》记

载,晋侯派韩宣子出使鲁国,“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春秋》”。可见,当时鲁国的官学中已有读《易》与《春秋》之事。

第六,《春秋》。

●《春秋》本来泛指编年史书,把《春秋》作为一门课,约在春秋时代。

●孔子以前,编年史已经是贵族们的教课书。

●晋悼公听说叔向“习于《春秋》”(《国语?晋语七》),便把他召来辅导太子。小结:

综上所述,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合称“大学”六艺,在孔子以前就存在了。

●这“六艺”是由于教育需要而编集或设置的,相当于今天的普通教课书,其

本身并不含有什么神圣的意义。

●因为它们是从大量的古籍文献中选取出来的,所以可认为是上古文明的结

晶。古代文化是依附于教育而保存发展的。

●孔子以前的“大学”六艺,为儒家经典的诞生准备了基础材料。

第二节儒学课本的编纂

●一、孔子的教育内容

●孔子毕生从事教育活动,教学内容既有基础教育的“六艺”,即礼、乐、射、

御、书、数这些技能训练;

●同时又有理论学习,主要是诗、书、礼、乐。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这四门课

程的名称与排列顺序,均沿用了以前的“大学”六艺。

●孔子晚年才研究《易》,并编定《春秋》。

●这两门课大概算是比较精深,不能用作普通教本,只有少数高材生才能学习。

●《史记?孔子世家》:“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重视六艺教育的原因

●《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疏通知远,书教也;

●广博易良,乐教也;

●絜静精微,易教也;

●恭俭庄敬,礼教也;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

●孔子以前已有“大学”六艺课本,但那些基本上属于官学。随着时代变迁与

学术下移,旧课本大多散乱或者残缺,而且列国纷争,政治局面动荡多变,各国的教育情况五花八门。

●孔子所办的私学,不同于官学,必须设置一套适应新形势需要的课程。

二、孔子对六艺的整理。

(一)整理《诗》。

● 1.删《诗》说的来源

●《史记?孔子世家》: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

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

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孔子与《诗》有密切的关系,《论语?子罕》:“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

正,《雅》、《颂》各得其所’”。

2.《诗》的早期流传

●《左传》、《国语》等文献证明,春秋时期社会上层,有“引诗证事”、“赋诗

言志”的风气。

●引诗、赋诗者,遍见于诸多中原大小诸侯国乃至边远之地,有诸侯国君、王

侯子女,更有大量公卿、大夫等。

●这种风气的形成,显示出战国以前三百篇的流传较广,也说明早在儒家奉

《诗》为经之前,三百篇已经曾受到不同寻常的重视,产生过特殊的影响。

3.孔子的贡献

●在前人流传的基础上,孔子大力强调《诗》的政治意义和教化作用,重视《诗》

之“可以兴”的表现特点,并且对三百篇作过一番整理以用来教授弟子,从而确立了《诗》学在儒家学派中的重要地位。

(二)整理《书》。

● 1.《书》的早期流传

●《尚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史书。

●先秦所谓的《书》起于何时,难以确指。从现存文献看,《左传》引《书》

52次,《国语》引书15次。

●徵引者广泛包括鲁、晋等诸侯国君,以及周、晋、楚、卫、蔡、郑、齐等各

国大夫并卜官、史官等。

●从时间顺序上看,属于春秋前期(隐、桓、庄、闵之际)引《书》仅3次;

中期以后,僖、文、宣、成时期20见,襄、昭、定、哀时期29见。

●由此推断,春秋中期以后,《书》之流传已经较广,并且应该开始了相对稳

定的传本。

2.孔子与《书》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

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

●《汉书?艺文志》:“《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讫于秦,

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

●《论语》中三次体及《书》,证明孔子不仅引《书》、读《书》,而且把《书》

作为教本向学生传授。

●从先秦古籍看来,墨家、道家都称引过《书》,说明《书》在战国时已经流

传颇广。既然孔子那时已经有集录的《书》,孔子还将它作为教本,那么孔子完全有可能对它进行过筛选。只是这个过程是如何进行的,以及古文《尚书》的原貌究竟如何,因“文献不足徵”而无法说清楚了。

(三)整理《礼》。

● 1.《礼》的早期流传

●从西周至春秋末,“礼”始终是重要的课程。

● 2.孔子订《礼》

●孔子对礼有很深的研究,“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

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论语?八佾》)

●《礼》的整理与传授,应当与孔门有关。

●《礼记?杂记下》:“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於是

乎书”。郑玄注:“国人复书而存之”。

●该篇文献与后面的《既夕礼》、《士虞礼》、《丧服》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设

想此四篇一并经过孔子的传授或整理,也在情理之中。

●另外十三篇,看不出与孔子有直接关系,但其内容屡屡为《孟子》、《荀子》、

《大戴礼记》、《礼记》所称引,显然为战国中后期的儒家所熟知。

(四)正《乐》。

●孔子对《乐》有很深的造诣。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後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

●司马迁:“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孔子为了恢复古乐,尤其是朝廷庙堂音乐的本来面貌,对“乐”作过一番审

定和整理,历代没有什么争议。

●问题在于“乐”这门课有没有教本,孔子有没有编订过《乐经》?后世围绕

这个问题有很大争论。

(五)论《易》

●《周易》的流传,远在孔子之前。

●根据《左传》、《国语》等书的记载,早在春秋时期,《春秋》已经在上层社

会流传较广,不少诸侯、贵族、大夫以及史官、卜官,动辄引《易》以占事断事;

●占断的内容广涉诸侯之国或大夫之家的种种要务,包括政治、军事、外交活

动等。

●孔子“五十以学《易》。”(《论语?述尔》)

●但此说因为其中的“易”于《鲁论语》读作“亦”,所以有人怀疑这段话的

真实性。

●司马迁:“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

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孔子沿袭了前人重视《易经》的态度,但孔子很少引用筮说,主要从修身、从政的需要,并用《易经》教授弟子,因而使得《易经》在孔门后学中大为传扬。●《史记?孔子世家》子曰:

●“‘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

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

‘子’;

●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

●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

乱臣贼子惧焉”。

(六)修《春秋》。

●前人有关孔子与《春秋》关系的主要观点

●孟子:“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

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

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同上)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後《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

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孟子?离娄下》

孔子应当是在鲁国原有《春秋》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删订,加进了孟子所说的“义”,即后世所说的“微言大义”和“《春秋》笔法”。

●孔子晚年修成的《春秋》,文字简约古朴,与《易》一样,供高材生所学。

三、孔子整理六艺的原则

●首先是“子不语怪、力、乱、神”。

●宗教观念, 说到底, 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在周代, 上帝无非是周天子的

形象在天上的投影。

●周室东迁, 地上的周天子的地位大大动摇了, 于是上帝这个影子, 便不能

不随之模糊起来。

●春秋时代的统治者中间, 很有些人在思想上要摆脱旧的“天”的观念的羁

绊, 表现出他们对于旧时的鬼神观念, 即旧时那种愚民政策的工具的效用, 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怀疑。

●孔子的“不语” , 就体现着这股潮流, 说明他也基本上不信鬼神。

●现存的“经书”里, 很少有涉及鬼神主宰之类的芜杂妄诞的篇章, 但说

“命”的内容却存留不少, 正显示着孔子整理“六经”时的矛盾见解。

●这就是说, 故国文献中大量有关鬼神的糟粕, 被孔子本着“不语怪、力、

乱、神”的原则删节了。

其次是孔子说的“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所谓“异端,就是与孔子学说相对立的或不同的议论。

●春秋时代, 对“天”的看法起变化了, 对“人”的看法同样在起变化, 同样

反映了当时新旧社会力量的斗争。孔子及其开创的儒家学派, 在这时一致强调“仁”,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的色彩。

●孔子的这个学说, 提出于社会大动荡的时期, 受到其它学说的非难, 乃至

攻订, 为了维护自己的学说, 孔子起而斗争, 把对立的学说看作应该排斥的异端, 乃是百家争鸣时代的必然现象。

●所以, 他在整理“经书”时, 删节自己认为是有害的见解, 便不值得奇怪。

●再次就是孔子说的“述而不作”。

●孔子整理“六经” , 原是拿来做教本。他所依据的材料, 毕竟是故国文献。

其中很多记载, 都属于古代的历史事迹。

汉代儒学的发展

汉代儒学的发展 2[2019全国卷Ⅱ,25,4分]西汉初期①,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②。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③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本题从西汉初期道、儒吸收其他学派思想切入,考查汉代儒学与政治形势的关系,凸显了时空观念①、史料实证②和历史解释③等学科核心素养。 西汉初期,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百姓需要休养生息,所以采用以道家为主,吸收墨、阴阳等各家合理成分的统治思想。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和匈奴问题严重威胁统治,董仲舒吸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形成了新儒学,维护了封建统治,故答案为C项。王国势力强大是汉武帝改变统治思想的一个因素,并不是学术思想呈现材料中特征的主要因素,排除A项。材料现象并不是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故B项排除。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排除D项。 C 名师点拨董仲舒的思想与先秦儒家思想有不同之处,董仲舒对君主既有维护,也有警告:他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有“屈民而伸君”之意;他还提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进一步强调君主专制统治的合法性;但是他又明确指出“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对专制君主进行权力限制。 3[2018全国卷Ⅱ,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②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圣人) 上中 (仁人) 上下 (智人) 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 下下 (愚人) 尧、舜周文王孔子孟子 屈原 荀子 子贡 范蠡 廉颇 老子 商鞅 韩非 齐桓公 吕不韦 荆轲 秦始皇 李斯 陈胜 宋襄公夏桀商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①③④。(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本题从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对历史人物的分类切入,考查考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唯物史观①、时空观念②、史料实证③、历史解释④等学科核心素养。 据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如史学家的历史观受到主流思想的影响。从表格中上上、上中人物的分布看,儒家思想的创立者与发展者都居很高的等级,被称为圣人、仁人,而不符合仁政思想的暴君夏桀、商纣等级较低。同时也要看到,在汉代“重农抑商”的背景下,私商的代表子贡、范蠡被称为智人,受到肯定,说明班固对古今人物的评定有着多方面的考量。综合来看,班固将古今人物分为九等,改变了先秦时期将人物分为上(智人)、中(中人)、下(愚人)三品的做法,进一步细化了人品等级,这对汉末魏初出现的九品中正制(人分九品,随品授官)有着极大影响,标志着中国古代人品思想的成熟。

先秦儒家思想

先秦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引导我国文化前进方向,是我国道德教化的优秀范本,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封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过程中,曾一度强调塑造中华民族的国民性、铸就中华儿女的民族魂,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作为中国的正统思想,时刻警醒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先秦时期作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期”,其道德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为我们更好的研究当代德育思想提供了摹本。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居十家之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从狭义上讲,儒家思想是由孔子确立其基本思想格局,经由孟子、荀子改造发展而渐为成熟的思想体系;从广义上讲,儒家思想是源远流长的儒家学派的思想,纵观中国历史,从西汉至清朝,无论是国家的正统理论,还是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都是儒家思想占据着首要位置,是中华民族以前、现在和将来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可见其影响之大,生命力之强,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等思想。先秦儒家围绕“仁”的思想,以不同视角和层面,对“仁”的内涵进行了剖析,形成了以“仁”为内核的理论体系,丰富了先秦儒家德育思想。《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泛爱众,而亲仁。先秦儒家的道德楷模是圣人,现实社会的道德模范是仁人,“仁”的根本出发点是指人必须有真性情,并且要通过道德范畴来展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礼”的实施是“仁”的要求;其次,“忠”、“恕”是“仁”的体现;最后,“恭、宽、信、敏、惠”是“仁”的内在要求。孔子于春秋战国时期创立了先秦儒学,后经由孟子、荀子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先秦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其以伦理思想为内核,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高扬人本主义精神,是显赫一时的学说,经久不衰,至今都有深刻影响。孔子以“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以“仁”为核心,不断完善其思想体系;孟子继承并从内在心性方面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建立了以“民贵君轻”、“行王道”“制民恒产”为基本内容的“仁政”说,推动儒家文化继续向前发展;荀子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荀子言性恶,主张理天下以礼为本,礼法结合,形成了“隆礼尚法”的政治学说,他综合百家,改造儒学,丰富儒学。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儒家思想的三个主义: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

江苏省盐城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无答案)新人教版

盐城市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 ....的一组是(3分) A. 倨.傲笑容可掬.矩.形白驹.过隙 B. 凋敝.纵横捭.阖裨.益劈.山开路 C. 垮.塌胯.下之辱挎.包纨绔.膏粱 D. 匍.匐风尘仆.仆蒲.草璞.玉浑金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3分) A. 可以说,各省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公共文化资源日趋丰裕,源自中国 艺术节的推动是一个重要原因。 B. 如果思索一下孔子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就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 在过去2500多年里的变化非常之小。 C. 目前我国的手机用户已接近10亿,近年来,有关手机辐射的危害引起了人们的高度 关注,许多相关新闻见诸于媒体。 D. 图书过度包装不仅让奢靡浪费之风入侵文化领域,将真正的爱书之人拒之门外,而 且让普通消费者的图书购买力大大下降。 3. 以平实的语言表述画线句子所包含的作者的创作思想。不超过20个字。(4分)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谈到剧本创作时说:“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 4.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央视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主题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开播后,反响强烈。大会参赛者为初中生,成人体验团也同步听写。但成人体验团听写“熨帖”的正确率仅为10%,听写“癞蛤蟆”的正确率也只有30%。一些成年观众随节目自我检测,结果很“汗颜”。大会导演组透露,第一份预测题测试大学毕业5年后的成人,正确率为40%;测试初二学生,正确率达80%。 (1)根据材料中的数据,你得出什么结论?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不超过20字。(2分)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惟公字天球,姓程氏。公性方重,寡言笑,凡所处画,常先虑谨备,所以条目巨细甚悉,

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_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发展历程(2).

第3卷第1期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3№12001年3月Journal of Shandong U niversity of Science &T echnology(Social Science Mar.2001 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发展历程 陈延庆 (聊城师院马列部中国哲学所,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从某种意义,一部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的发展史也就是一部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发展史。本文分析了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的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在人性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及其理论得失,揭示了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历史发展。 关键词:儒学;理学;人性论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99(200101-0013-04 From Conf ucianism B efore Q in Dynasty to That of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The Chief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CHEN Y an 2qing (Chinese Philo sophy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rxism -Leninism Department ,Liaocheng Normal University ,Liaocheng Shandong 252000,China Abstract :In my opinion ,the history of Confucianism before Qin Dynasty to that of the S ong and Ming Dynasty is also the histo 2ry of the ancient Chinese theory of human

先秦儒家的民族观——以北方少数民族为例Microsoft Word 文档 (3)

(史海钩沉)先秦儒家的民族观——以北方少数民族为例 摘要:先秦时期在我国北方生活着许多游牧民族,他们在与中原华夏族交往的民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发表了关于包括北方民族在内的一系列民族看法和主张,初步奠定了儒家民族观的理论基础,对后世的民族思想和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先秦时期北方民族儒家民族观 一、先秦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费孝通先生指出“中华民族”“是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总称,是由众多民族在形成为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1]先秦时期,在我国就生活着许多不同的民族。华夏族在先秦时期又被称作诸夏。据《尔雅·释语》:“夏,大也”。[2]《尚书正义》释“华夏”一词说:“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3] “诸夏”之外的民族,则被称为“戎夷蛮狄”。 传说时代最早的民族族称是夏、夷、蛮、狄、戎。其中北方的少数民族为狄,西北方的为戎。他们的族称涉及时代最早的见于《史记》有关尧舜的记载,如“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等等。[4] 在夏朝时,关于北方和西方民族的关系记载很少。《竹书纪年》在后相和后泄时,提到畎夷,云:“帝癸即位,畎夷入于岐以叛。”《路史》云“癸不务德……于是犬戎侵岐居之。”[5]《路史》说的犬戎,就是《竹书纪年》的畎夷。《尚书·夏书》、《史记·夏本纪》也有相关记载,说明与夏朝同时存在的民族称北方(包括西北和东北)有畎夷、皮服岛夷等民族,这从游牧民族以细石器为主的文化分布可以证明。

商时北方游牧民族成了威胁中原的重要力量。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了狄、戎等字。商时,在商的北方和西北方,甲骨文记有土方、鬼方、邛方、御方和狄之称,如己酉卜,宾贞,鬼方易无祸,五月。[6]“鬼方距商朝更远,游动在今陕北、内蒙及其以北的辽阔地区,是强盗的游牧部落”。[7]商周时期,李家崖农牧文化其主人被认为是商周的鬼方,还可能与西周的猃狁有关。[8]文献记有商时的北方民族有薰育、猃狁、鬼方、犬戎、畎夷、狄(翟)等称。 周时关于北方少数民族的活动也有很多记载。周人的祖先就曾受到游牧民族的侵扰。据《史记》记载,公刘时还在不窋所居住的地方“犬戎之间”。后来,因受薰育或北狄南下的压力,迫使周祖从“戎狄之间”迁居岐山下周原。《吕氏春秋》云:“太王亶父居邠,狄人攻之,事以皮帛而不受,事以珠玉而不肯。” [9]至周王朝时对北方民族的记载更多,《礼记·王制》:“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西方曰戎,被发皮衣,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10]《竹书纪年》云:“懿王七年,西戎侵镐。十三年翟入侵。……二十一年虢公帅师北伐犬戎,败遁。”《史记》云:“周避犬戎乱,东徙雒邑。”[11] 春秋时期,北方民族的主要称谓有戎和狄。戎又分别称为戎、北戎、山戎;狄又分别称为狄、赤狄、白狄、长狄。《左传》从鲁庄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62年)起,明确的将北方民族统称为狄。在此之前,称北方民族为戎、北戎、山戎;在此之后,称狄、赤狄、白狄、长狄。戎狄族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华夏族交往的各少数民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一直是对华夏族最重大的威胁。《左传》宣公十五年曾历数了伯宗所举的狄之五罪,其一便是嗜酒,《左传》中还记载有魏绛的一段话,“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外土可贾矣。”[12]这说明当时的戎狄部族基本上是以游牧为生的,重视财物,轻视土地。《春秋》云:“僖公三十有二年(公元前628年)秋,卫人及狄盟。”杜预注云:“不地者,就狄庐帐盟。”孔颖达疏云:“狄俗逐水草,无城郭宫室,故云就庐帐盟”,[13]反映了北方游

先秦儒家哲学第9讲

【本課程由傅佩榮老師授權使用,您如需利用本作品 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先秦儒家哲學 第九講 《孟子.盡心上》解讀: 善,信,美,大,聖,神 授課教師:傅佩榮教授

第九講《孟子.盡心上》解讀:善,信,美,大,聖,神 指定閱讀: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盡心下.16) 孟子說:「所謂仁德,說的就是人。人與仁德合在一起說,就是人生正道。」 孟子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ㄒㄧㄡˋ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智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盡心 下.24) 孟子說:「口對於美味,眼睛對於美色,耳朵對於好聽的聲音,鼻子對於香味,四肢對於安逸,都是出於本性的要求,但是能否得到要看命運,所以君子不說這些是本性。仁德對於父子關係,義行對於君臣關係,守禮對於賓主關係,明智對於賢者,聖人對於天道,都是屬於人的命運,但是其中也有本性的根據,所以君子不說這些是命運。」 浩生不害問曰:「樂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謂善?何謂信?」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樂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盡 心下.25) 浩生不害問說:「樂正子是怎麼樣的人?」孟子說:「是個行善的人,是個真誠的人。」浩生不害說:「什麼叫善?什麼叫真?」孟子說:「值得喜愛的行為,叫做善;自己確實做到,叫做真;完完全全做到善,叫做美;完完全全做到善,並且發出光輝照耀別人,叫做大;發出光輝並且產生變化群眾的力量,叫做聖;聖到人們無法理解的程度,叫做神。樂正子是在善與真二者之中,而在美、大、聖、神四者之下的人。」 孟子曰:「堯、舜,性者也;湯、武,反之也。動容周旋中禮者,盛德之至也。哭死而哀,非為生者也。經德不回,非以干祿也。言語必信,非以正行也。君子 行法,以俟命而已矣。」(盡心下.33) 孟子說:「堯、舜的作為出於本性,商湯、周武王經由修身而回復本性。動作容貌與應對進退都合乎禮儀,那是德行的最高表現。為死者悲哀哭泣,不是做給生者看的。實踐道德而不違背,不是用來謀求官職。言語一定信實,不是藉此端正

浅谈王维诗歌与儒家文化的关系

浅谈王维诗歌与儒家文化的关系 发布:yglww 浏览:168次 序言 王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山水诗格调高雅,动静相形,意境幽远;参禅悟理,空寂之境;受到佛教思想的深远影响。儒家文化在盛唐时期是十分著名的,然而王维又处于这样一种大环境当中,所以王维的诗歌创作便不可避免的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浅谈王维诗歌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一、选题的目的和研究意义 1、选题的目的 论文攥写的目的主要是对唐代杰出诗人王维的诗歌和儒家文化进行探讨研究,浅析儒家文化对王维诗歌的创作影响以及儒家文化的存在价值。王维生就于儒家文化初具模型的时代,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为主,他的诗渗禅意,流动空灵。王维又有很多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无一点人间烟气,充满禅意,山水意境已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学,含义而进入一种宗教的境界,这正是王维佛学修养的必然体现。由于王维的天性以及王维的精神世界,直接就与儒家文化交相辉映,所以我在这里要着重的分析王维性格中的儒家文化的因素,从而折射出在诗人的世界里儒家文化的作用与影响力。 2、研究的意义 王维的诗作在群星灿烂名篇辈出的盛唐时代独具风采。然而,诗人是文化的产物,在儒、释、道合流的盛唐之世,诗人无可避免地要同时受到三教的浸染,只是程度有深浅之分罢了。本文是想要通过对王维与儒家文化的探索,反映出在历史的长河中,儒家传统文化的对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希望通过诗人王维的内心精神世界以及王维的诗歌所阐述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来进一步证实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和儒家文化的包容性、凝聚力。从而从儒家文化在唐代人的影响来研究在当代人中中国传统思想的地位和它存在的价值和它带来的现实意义。 二、王维诗歌中儒家文化思想渊源 (一)王维思想的主流是儒家 王维,字摩诘,盛唐诗人。祁州(今山西祁县)人,后移居蒲州今山西永济)。王维出生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多才多艺,不仅诗歌造诣很高,诗名很盛,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可分为前后两期。王维早岁春风得意,渴望着用自己的力量来报效祖国,征战沙场,这在他的边塞诗和政治诗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又保持着积极进取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她的山水田园诗里就可以看出他悠然、恬静的生活状态,用以寄托他豪迈开朗的思想感情。王维的田园山水诗,“诗中有画”是王维诗的一个显著特点。苏东坡曾言:“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他的诗往往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创造出耐人回味的艺术境界,风格清新淡雅,意境幽远。王维晚年长斋奉佛,其田园山水诗也明显带有参禅悟道的气息。王维深受儒、道、禅的影响,三教在其思想中简直有着让人难分彼此的交融。王维哲学思想的最基本特征是以儒为体,庄禅为用。王维思想整体构成的丰富性,表现出三教混为一谈的多元整合和融会交复,这种有意无意的混淆,交相渗透,互为阐释,形成了他以禅理化儒、道的心灵本体,形成了以儒学为本的命运意志和生命精神。 唐代的儒学是先秦儒学的发展,而在唐代这些食人中王维无疑是独具一格的,他可以说是那一时期儒学的代表人物。同时,王维的许多诗歌中也体现了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如重情和渴望建功立业、济世图强,这都是儒家经典文献明文倡导的思想主张。此外,他的一些诗歌中的怨刺内容则继承了"诗可以怨"的儒家诗教说。王维终生都以儒家处世方式行事,所以说他的思想和本质都是里儒家。 (二)王维的思想和行为更接近孔子

汉代儒学

《汉代儒学》复习题 1.“……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刑罚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向当朝统治者提出该主张的是 A.孟子 B.李斯 C.董仲舒 D.李贽 2.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A.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 C.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思想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4.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下列思想体现儒家民本思想的有: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③“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⑤“天下为主,君为客”()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5.下列选项内容和汉朝著名思想家董仲舒的新儒学有直接关系的是()A. “举贤良对策” B. “君权神授” C. “性善论” D. “克己复礼”6.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B.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C.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反躬践实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用政治统一保证了思想统一 B.用阴阳五行思想巩固统一 C.用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D.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8.汉武帝时期创办的太学意义在于()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②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 ③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④促进了封建教育的发展 试卷第1页,总3页

3-1-26“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1-26“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选择题 1.有人说:“要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孔子。”其主要依据是() A.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的风气 B.儒家思想一直被古代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 C.儒家思想成为历代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D.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流地位 [答案] D [解析]西汉董仲舒糅合法家、道家等的主张,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统”思想,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统治思想,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要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孔子”。 2.(2010·广州)孔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 A.“仁政”的主张 B.爱惜民力的主张 C.“克己复礼”的主张 D.“仁义”和“王道”的主张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孔子希望主张“克己复礼”即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而材料中季氏作为大夫却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违背了周礼,进而发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的怒吼。 3.诸子百家中被认为是“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

往来”的人是() A.孔子B.荀子 C.庄子D.墨子 [答案] C [解析]“乘物游心”出于《庄子》,“乘物”与“游心”是两个词,“乘物”指万物皆平等,此为“老庄”核心思想之一,“游心”指如若能达到“乘物”境界,即可以悠然忘我、神游物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指精神在天地万物之间无拘无束的漫游。 4.(2011·衡水质检)学完“百家争鸣”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各科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 A.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 B.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C.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D.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答案] B [解析]儒家强调“仁”,要求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融洽相处,A项正确。老子强调顺其自然,“无为而治”,C项正确。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以权术、权威来维系统治,D项正确。墨子代表平民百姓的利益,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所以B项不正确。 5.(2011·广东深圳检测)“董仲舒……开启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董仲舒思想中,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C.“春秋大一统” D.“三纲五常”

先秦儒家哲学新

先秦儒家哲学新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第二讲先秦儒家哲学 提纲: 一、先秦哲学分类 二、孔子哲学思想(伦理学与政治哲学) 三、孟子哲学思想(心性之学;伦理学与政治哲学) 四、荀子哲学思想(自然哲学、伦理学(礼乐之学)与政治哲学) 一、先秦哲学分类 1.庄子:《庄子.天下篇》(庄子:公元前369年-286年;最早之哲学史文献。庄子分五家,不谈儒家;庄子是反对儒家学说的。)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1)墨家: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厘闻其风而说之。为之大过,已之大循。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无服。墨子泛爱,兼利而非鬬,其道不怒;又好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公作〈武〉。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独生不歌,死不服,桐瓣寸而无椁,以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己,未败墨子道。

(2)稷下道家(学于公孙龙):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宋钘、尹文闻其风而悦之,作为华山之冠以自表,接万物以别宥为始;语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以聏合欢,以调海内,请欲置之以为主。见侮不辱,救民之鬬,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曰上下见厌而强见也。 (3)法家:公而不当,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于物无择,与之俱往。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悦之。齐万物以为首,曰:「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 (4)道家: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关尹曰:「在己无居,形物自着。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常随人。」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人皆取实,己独取虚,无藏也故有余,岿然而有余。其行身也,徐而不费,无为也而笑巧;人皆求福,己独曲全,曰苟免于咎。以深为根,以约为纪,曰坚则毁矣,锐则挫矣。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可谓至极。」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其书虽环玮,而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于本也,弘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可谓调适而上遂者矣。 (5)名家: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历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

略论先秦儒家的山水美学观

第10卷第6期2008年12月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RNAL OF GU I Z HOU UN I VERSI TY OF TECHNOLOGY(Soc i a l Sc i e nce Edi t i on)(B i m ont hl y) Vo.l10No.6 Dec.2008 略论先秦儒家的山水美学观 闵 军 (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贵州贵阳550025) 摘 要: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的初期阶段,也是我国自然山水美学思想发展的起始阶段。虽然在此之前已有了自然审美的朦胧意识,但真正从美学的角度来认识、理解自然山水,还是应从此时期开始。这一时期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及其代表人物孟子、荀子等人的自然审美观基本代表了先秦时期儒家的自然美学思想,并对后世的自然审美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先秦;儒家思想;自然美学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09(2008)06-0127-03 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的初期阶段,也是我国自然山水美学思想发展的起始阶段。虽然在此之前已有了自然审美的朦胧意识,但真正从美学的角度来认识、理解自然山水,还是应从此时期开始。这一时期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及其代表人物孟子、荀子等人的自然审美观基本代表了先秦时期儒家的自然美学思想,并对后世的自然审美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早在孔子之前,人们对自然美的丰富感受1进入到艺术作品之中。 诗经 中千古传诵的名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即生动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切关系。自然在经过人的实践的 人化 的基础上,已成为能够在情感心理上感染人的、具有美的意义的东西了。 诗经 中对各种草木鸟兽的描写,虽然大多是作为形象的譬喻而出现的,但其中也包含了人们对这些自然物的美的感受的萌芽。 诗经 硕人 一诗对女性形体美的描绘,更是充分地说明人的自然形体本身已成为人们所欣赏的美的对象,不带有任何神秘的色彩了。 孔子在 论语 中并没有明确地谈到自然美的问题,但从他所谓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的说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材料中,我们还是可以知道其对于山水自然的一些看法。 论语 雍也 中有孔子的这么一段话: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寿。 清人刘宝楠 论语正义 释之曰: 知者乐水者,乐谓爱好,言知者性好运其才知以治世,如水流不知已止也。仁者乐山者,言仁者之性好乐如山之安固,自然不动而万物生焉。知者动者,言知者常务进,故动。仁者静者,言仁者本无贪欲,故静。知者乐者,言知者役用才知,成功得志,故乐也。仁者寿者,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老也。 这里,孔子的话本来是从 君子 的人格修养上来说明 知者 与 仁者 所具有的各有侧重的品质特征。他认为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只是为了以此来说明 知者 和 仁者 的不同特征。但在他的这种说法里,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人们的精神品质不同,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也就不同,二是一定的自然对象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具有某种和人的精神品质相似的形式结构的缘故。 知者 之所以 乐水 ,是因为水具有川流不息的 动 的特点,而 知者不惑 ( 论语 子罕 ),捷于应对,敏于事功,同样具有 动 的特点。 仁者 之所以 乐山 ,是因为长育万物的山具有阔大宽厚、巍然不动的 静 的特点,而 仁者不忧 ( 论语 子罕 ),宽厚得众,稳健沉着,同样具有 静 的特点。这里,实际上在美学史上第一次揭示了人与自然在广泛的样态上有某种内在的同形同构从而可以互相感应交流的关系,这种关系正是审美的一种心理特点。[1]孔子在 论语 中还说过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 论语 为政 )、 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论语 子罕 )等语,同样是从人的伦理道德观去看自然现象,把自然现象看做是人的某种精神品质的表现和象征。不论山、水、北斗、松柏抑或是其他自然现象,只要它同人的某种精神品质、情操有同形同构之处,都可能为 君子 所 乐 。这种 乐 显然不是某种功利上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感应和共鸣,也就是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愉悦,亦即审美。 从历史上看,孔子这种审美观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实际上源于 诗经 中的 比兴 。在 诗经 中,我们已能看到不少用自然物来比拟、赞颂人的精神品质的作品。如 诗 卫风 淇奥 :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璋。 这里以 金 、 锡 比 君子 的纯粹美好,以 圭 、 璋 比质地纯洁美好,正是刘勰所谓: 金锡以喻明德,圭璋以譬秀民。 ( 文心雕龙 比兴篇 )其他如 鲁颂 閟宫 : 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莫不率从,鲁侯之功。 周颂 天作 : 天作高山,大王荒 收稿日期:2008-04-10 作者简介:闵 军(1964-),男,贵州人,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

先秦儒家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先秦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众所周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中国优秀的文化开始逐渐融于世界华化的长河中,中文优秀的文化也日益被全世界人所接受,像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的“仁爱”、“爱民”、“忠恕”、“中正”、“忠孝”、“内省”,思想日益影响后代人的言行举止,因而一所所孔子学校纷纷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说明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教化作用非常大。 儒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开创并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哲学思想流派。孔子的思想并没有用书直接记录下来,而是孔子的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论与事迹记录下来著成一本书《论语》。孔子逝世后,儒家学派开始分化。《韩非子?显学》谓分为八派:“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回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其中,在理论上对对儒学贡献较大的是以孟轲为首的“孟氏之儒”和以荀况为首的“孙氏之儒”。 因为古代儒家的思想是以孔孟的儒家的思想占重要地位,而且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所以这里的先秦思想文化主要是讲孔孟之道,孔孟的思想。 但是,在中国文化史上,以孔子和孟子的儒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其思想分别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方面。

一、儒家思想对当今政治的影响 儒家产生的时代,社会正处于强烈的变革之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原有的经济秩序被打破,与之相应的,西周赖以维护社会秩序的“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也开始崩溃,周天子失去了对天下诸侯的控制,整个社会陷入了所谓的“天下无道”的混乱局面。各诸侯之间相互攻伐兼并战争,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儒家对此感到不满和忧患,抱着救世的目的,决定改变这种混乱的局面,恢复“天下有道”的正常的秩序。 在儒家看来,当今社会的失范的根本原因是人心不古,抛弃了西周初“敬得保民”的传统,导致社会制度的崩溃,要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就必须重提“敬得保民”的思想,重建礼乐制度,于是他们就秉承西周初的文武周公之道,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主要的政治主张:为政以德,反对刑杀;为政要从修身做起;民为邦本,得民心者得天下;选贤任能,使能者在其位。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建立以工农联盟的基础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谋福利。从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实行分土地,大力发展经济,实行五年计划建设国民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城市办试点,以深圳为窗口,实行改革开放,很快让中国沿海富起来。到了21世纪,又实行“三农”政策以及社

浅析先秦儒家人性观

浅析先秦儒家人性观 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是中国哲学发展史的一条主线。儒家思想是中国的正统思想,儒家各个时期的代表者也都纷纷就人性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按照张岱年先生的观点,儒家人性论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即:“先秦是各种性论并起而纷纭无定说的时代;前汉则是性有善有恶论占优势的时代;后汉至唐是性三品论占势的时代;北宋至明中叶是性两元论占势的时代;明末至清是性一元论占势的时代。”笔者在此文中,仅是浅析一下先秦时期的儒家人性观。 一 什么是人性?先秦儒家各派对人性的界定是否一致? 在这两个问题上,笔者较为认同西南师范大学廖其发教授的观点。他指出,古代儒家各派所持观点虽有所异,但对一个命题都是认同的,即“生之谓性。”并且“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即人性是天然的、自有的东西、特征、特性或资质,即人的天赋素质或天生资质。廖其发教授在研读了大量的文献典籍,借鉴甄别了古今学者的研究后所得出的结论,即:“中国古人对‘人性’本义的界定在文字表述上有一定分歧,但其抽象意义是基本一致的,其所代表的认识对象是基本同一的,中国古代人性论所要争论的问题也是基本同一的。” 中国古人何以会提出人性论并有如此持久而激烈的纷争?争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还是其他怎样,到底目的何在? 对于这一问题,张岱年与廖其发两先生都持有相类的看法。张岱年指出,“自来论性者,并非专为研究性而研究性,而是为讨论修养、教育、政治,不得不讨论性。”较为相似地,廖其发也指出,“关于‘人性’的讨论既是教育问题,也是政治、哲学、伦理、法律、宗教等领域的基本问题,但主要还是教育哲学的问题。”笔者以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在著书立说的过程中,总是以其人性观为前提和基础的。也就是说,他们所阐述的思想与教育观点都是深深建立在其对人性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二 先秦时期儒家的主要代表者有孔子、孟子和荀子。接下来,笔者就分别来介绍一下这三位儒学大家的人性观。 孔子对于人性言之不多,论语中关于人性的表述共有两处。一是“夫子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之”。对于天道的理解,孔子明确指出天即道德之天,是道德的最终依据。而人性,则是由天命来赋予人的。 论语中的第二处提及性是在:“性相近,习相远也”。笔者对此处出现的性有如下理解:此处的性是否可以理解为上天赋予每一个人的道德是相近、平等的,也就是“人皆可以为尧舜之意”。还有,笔者认为其实孔子真正在此处更多关注

汉代儒学

专题一第2节汉代儒学 【测试要求】 理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 理解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知识梳理】 一、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1.思想主张及评价: (1)提出“春秋大一统”和“”。 A.观点: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要维护政治统一,就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B.评价: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但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钳制了其它思想的自由发展。 (2)提出“”和“”。 A.观点: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人民和诸侯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天子无道,上天就会降灾于他。(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B.评价:神化并加强了君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君权,要求君主爱护百姓。 (3)提出“”: A.观点:“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是社会伦理。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是个人品德。 B.评价:“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对其应持批判态度;“五常”中去除其中的封建成份,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 2.特点: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和阴阳五行等学说而形成的新的儒学体系,实质是“外儒内法”。 二、汉武帝时期儒学独尊地位的建立 1.汉武帝时代儒学地位得以独尊的原因 (1)董仲舒对传统儒学进行改造,迎合了汉武帝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献策,从而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文化体制改革。 2、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1)思想:采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改革。(2)政治:起用儒生参政,确立察举制为最主要的选官制度,扩大了官员的队伍。 (3)教育:兴办和令各郡国建立学校,使天下文士都学习儒家经典(五经:《诗》、《书》、《礼》、《易》和《春秋》),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3、影响:

汉代的儒学

汉代的儒学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生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要予以适当的指导与及时而准确的评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认识,培育学生重视文化、尊崇文化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可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分析 【“焚书坑儒”批判】 这个题目讲述了“焚书坑儒”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大致过程,影响及汉代以来主流文化对它的批判四个方面的内容。 随着秦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文化成为政治权利的附庸,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一去不返,于是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以古讽今。针对这种情况,为了维护专制统治,遏止思想文化的泛滥,秦始皇制造了“焚书坑儒”事件。“焚书坑儒”事件否定了先秦思想文化成就,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大浩劫,文化进步的正常路径被阻断,儒学的发展也因此进入低潮。教材举了“孔壁中经”发现的故事证明秦代焚书确实使儒学的传播受到限制。 汉代以来的主流文化对“焚书坑儒”进行了严厉的批判。“焚书坑儒”成为两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 【罢黜百家】 教材对汉武帝时代的政治、文化体制进行了描述,指出这一时期伴随着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历史特征是儒学思想逐渐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 在汉武帝确立儒学在百家之学中的主导地位的过程中,著名儒学大师董仲舒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推行了一套以确立儒学独尊地位为核心的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建议皇帝倡导学术,推行教化,养士求贤,政策要适时“更化”;他提出,应当禁绝与儒学相异的学术,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文化体制与文化政策的转变。 教材对罢黜百家的文化政策做出了客观的评价:一方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另一方面随着儒学地位上升,汉王朝加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历史文化的发展。 太学的出现】 汉王朝对文化教育重视的表现之一就是太学的创建。太学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正式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太学的创办是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采用了公孙弘制定的具体方案。 教材接下来对太学建立后在汉代的蓬勃发展做出了描述,指出太学的兴立,进一步助长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大作用,为中家子弟入仕提供了机会。

读冯友兰《哲学简史》有感

读后感 书名:《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页码:302 页 内容简介: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学生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特别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怀,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本书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不失为一本教益丰厚的文化经典。 正文: 读《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郭训财 一直对中国哲学很感兴趣,人类文明的历程,进入了多元化时期。有人预言,未来世界将是基督教、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三足鼎立”和互相冲突的时代。这一看法是否成立,尚待斟酌;但它说明了一个事实: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不仅在东方世界继续发挥作用,而且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哲学,这是文明发展的事实。人们都承认,中国哲学的主题是人的问题和它涉及到的各个层面。在当今科技和工具理性支配一切的时代,这

个问题愈发凸显出来了。 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儒家思想在教育教学中历来备受推崇,历经两千多年,仍然光彩照人,可鉴后世。一、儒家的思想的精髓及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学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儒家精神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就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寓于现实的精神。就是说,我们要有道德勇气,有强烈的正义感,敢于担当道义,甚至不惜杀身以成仁。儒家认为,人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成就道德人格。只要挺立了道德自我,以良知作为主宰,我们就能超越世间各种境遇,超越本能欲望,以超越的精神,干日常的事业。儒学的基本观念是“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其实,“仁”就是生命的相互感通,是人、我、群、己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滋养润泽,“仁”又是主体内在的意识,是自己决定自己的,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内在的仁具有伟大崇高的道德价值,“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凡是人都有仁性,天生就有恻隐之心,能对别人的痛苦与欢乐产生共鸣。有仁德的人会用爱心去对待人,既自爱,又爱人;既自尊,又尊人。“仁”就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先秦儒学的精神,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