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校特色文化与校本课程开发

学校特色文化是一门最鲜活的校本课程

江苏省海门中学杨妙新

一、校本课程的开设必须着眼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意义十分重大

“校本课程”,在今天已经不是一个新名词,现在的各级各类中学也都开设了校本课程。然而,这能不能说明人们已经真正明白了国家强调学校可是尝试开设校本课程的意义?能不能说明校本课程的开设都做到了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

要回答诸如这样的一些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课程”。从狭义而言,课程就是指某一门学科;从广义而言,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是校内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以及进程与安排,也就是学校老师所应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课程的意义,大致有:(1)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起着决定作用;(5)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由此可见,课程设置的程度决定着一所学校办学的高度,以及这所学校学生素养积累的厚度。

从严格意义而言,无论哪一级学校,其课程开设的决定权在国家,因为“人才蓝图”的描绘,体现的是一种国家意志。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三个问题:“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为了实现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什么人?能够担当起实现党所领导的民族复兴大业——“中国梦”的时代新人,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人怎样培养?“立德树人”。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这个概念。即利用“课程”,通过“立德树人”的教育活动,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学生。

这样的“人才蓝图”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又是什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多少专家历时三年的一项研究成果,2016年9月在京权威发布,可以看作是一种“国家意志”的体现。其总体框架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三大方面,又概括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然后再细化为“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这些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一所学校具有“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具有适合学生智能结构架构的完善而又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具有能全面掌握并熟练实施这些课程的教师。

我们不妨回溯,国家在1999年就先后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指出要“建立新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在新课程体系中创造性地纳入了“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学校课程就其重要性而言,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结构,成为学校课程体系中一个新兴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这样的课程设置体现了这样一种“国家意

志”——“未来人才”在受教育过程中需要这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校本课程的开设。

校本课程的开设,关键在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其意义十分重大。积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积极打造优秀的校本课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更多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以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成为各个学校当下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其门类必须科学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个层次,从不同层面丰富了学生的课程。众所周知,丰富的课程不仅代表着知识、文化的丰富,更能够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健全乃至丰满。在当今条件下,一所学校如果还只是重视一些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通用课程,那么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只有重构学校的课程体系,通过开发丰富的校本课程,去弥补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之不足,才可以以丰富多样的课程,给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可能。所以,学校的整个课程体系的重构,不只是减少、增开一些课程,而是与一个学校所追求的教育理想、教育价值有着共同的旨归,它直接影响着一个学校的办学品位,支撑着学生健全的智能结构。由此可见,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随意而为之,应该有所侧重,有所选择,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这所学校刚被纳入江苏省20所高品质示范高中的立项学校。校长石鑫,为这所学校描绘的“人才蓝图”,是“培养有为人才”,即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实现自我超越的、在社会各行业能成为领军人物的优秀人才。为“人才培育”指明的途径,是“实施人性教育”,即将“真的科学、善的道德、美的艺术”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育,让每个学生在校学习的三年时间里获得他自身的最大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学校高度重视了课程体系的重构,特别是校本课程的研发和开设:增开了价值性校本课程,配合学校德育工作,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和道德观;增开了学术性课程,提升学科竞赛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在全国性学科竞赛中具有攻坚克难的能力;增开了拓展性课程,培养学生广泛的业余兴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增开了技能性课程,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的基本技能。

我在近40年的教学生涯中,到过4所学校任教,也考察过、参观学习过许多学校。我深切地感到,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是具备优良的学习氛围的,一定是具备浓郁的文化气息的,也一定是具备体现自己办学特色的特色课程的。没有特色的课程,是难以支撑名校或者高品质学校富有特色的教育工程的。而那些重视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学校,往往也正是高品质学校或者名校。以江苏省海门中学为例。这所学校近几年来围绕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的整体目标,认真权衡,确保了校本课程的规范有序的开发和实施,给各个年级、各个不同的学生群体之学习与发展需求提供必要而又适当的课程支撑。(1)增加必修课。不是求多,而是在于适合学校、适合教师、适合学生的现状和需求,是一种校本必修课程。(2)设立选修课。原则是可以多设,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给不同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根据所在社区和学校的条件、资源、师资状况开设的校本必修课和选修课,最终让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形成规范和制度,进而形成自己独有的

校本课程体系。比如,有《轻轻松松学发明》、《心灵导航》、《智慧作文》、《中国古建筑的发展》等四五十门校本选修课程,有《“梦想”教育主题月课程》、《学校特色文化课程》、《校园文化背景下的高中作文校本化创新实践》等十多门校本必修课程。我们认为,在课程结构的分布上,应该更加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分布,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完成国家规定和地方规定的必修课程基础上,加大校本课程的开设力度,对于进一步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大力打造学校特色课程体系,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竞技与健康、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类的课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给学生提供最大程度的“课程选择权”,可以在一定范围实现“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在课程目标的确立上,既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达成,又注重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知识,体验过程,形成能力,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突出“校本”性的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那些与家乡,与学校,与生活,与新科技相联系的“鲜活”的知识。比如,开设了机器人足球、科技发明与制作、心理疏导等课程,还开设了三大节——体育节、艺术节、科学节等活动类校本课程,尽量做到了校本课程门类的相对科学。

三、学校特色文化是一所学校最鲜活的一门校本课程,其作用不可小视

校本课程是学校办学特色和品位的一种体现,是支撑、细化学校办学理念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载体。科学构建学校的课程体系,整合学校各种文化教育资源,必须构建具有学校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将学校特色文化转变成一门门最鲜活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可以也必须姓“校”。一所学校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一些富有本校特色的文化或者精神,那么校本课程的研发过程中就应该积极鼓励、引导老师们去把本校这些隐性的而又富有学校特色的文化或者精神……统统发掘出来,形成显性的可以实施的校本课程。这项工作,对于一所学校的特色养成和品位提升,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对于传承学校传统文化、厚植学生成长的优秀基因、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校园特色文化的主体部分,应该是以当下教育时空为主要教育场景、以现实校园为传播主阵地,以现有教师和学生为接受主体,以当代校园精神为主要教育核心。这样的一种群体文化,是校园中现在所有成员共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以及这些创造的形成过程,用它做校本课程,因为其姓“校”——是“校园中现在所有成员共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所以具有其他课程所并不具备的鲜活性,它十分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和人生,从而容易为他们所认同和接纳,进而产生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启迪学生的智慧、开阔学生的视野、优化学生的个性人格等都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要开发好这样的校本课程,学校必须重视校园特色文化的建设,必须以此为前提:(1)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对校园文化作出统一的部署,在整体优化校园环境的同时,使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特色的显性标志,让人们一走校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特色文化气氛。可以增加阅报栏、宣传橱窗、黑板报等设施;可以加强图书室、阅览室、陈列室的建设;可以在教学楼、办公楼悬挂或张贴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可以推出“让每块墙壁都会说话”类系列活动,可以可将学生优秀的书画作品悬挂在走廊的墙壁上。同时,我们还可以把学校各个班级环

境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形成良好班风、校风的载体和平台。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在各班的墙壁上悬挂由他们自己设计、制作的班风、格言,还可以设置壁报、艺术角、图书角等。(2)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我们可以描绘学校发展愿景,以先进的办学理念来描绘学校发展愿景,激发师生进取精神。我们可以策划学校发展思路,比如“创建高品质示范高中”;可以塑造学校共同价值,比如在学校开展“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主题活动;可以开展家校携手营造书香家庭的读书活动,以书香家庭建设来厚植学校精神文化。我们甚至还可以走出学校,用社区文化来厚植我们的学校的精神文化。(3)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必须建立一整套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特有文化特色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这些制度,要汇编成册,成史。(4)行为文化建设。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在师生身上的具体体现,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一种动态反应,是全员参与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

校园特色文化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往往为人所忽略,然而,它又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学校特色传统文化。一个学校办学特色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能形成的,而是几代人乃至十几代人经过十年二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奋斗慢慢形成的。所以,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但要重视学校的现状研究和未来愿景研究,更要有历史意识,注重传承。我们要重视校史研究,通过梳理学校发展史,不断挖掘学校底蕴、拓展学校内涵,找到学校特色,总结学校的文化发展和学校发展之精神所在。比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借助校史馆、校史,开发校本课程,总结学校的各个时期的发展历程和精神风貌,把学校发展历程编成史;以此为经,将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感人事件、名人轶事等以为纬编成集;再将各个时期学校特点、教育理念、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等以为珠串概括为传统,将传统特色加以固化,集结出版,使无形成为有形,以便于师生员工学习参悟,从而让传承为现实和创新服务。这里,仍以我所在的江苏省海门中学为例。这所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办学业绩。她诞生于风云激荡的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如果追根溯源的话,把建于1809年的师山书院纳入学校的办学史,其实在那时起学校就已经是一所百年老校了。“崇尚主动,追求卓越”的书院文化,在当年就已经培养出了像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这样的众多“卓越人才”。学校新起的民国时代,又值战乱频仍,办学举步维艰,但是“崇尚主动,追求卓越”的学校特色文化始终秉持不变。“不弄玄虚、不翻花样,艰苦干从头,看有什么成绩;也当徒弟、也算老师,呼应成一气,勉之这种精神。”就是那个时期的学校、教师、学生的精神风貌的形象写照,当时被悬挂于私立海门中学校门(四角楼)的两边,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学校作为校训。如今,学校新建的办公楼前,仍然铭刻着它。它似乎是在告诉人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历史是一条生生不息的长河,办学传统更是一所学校绵延不绝的血脉,“崇尚主动,追求卓越”的学校文化精髓流淌在一代又一代海中人的血液之中。1938年日寇攻陷海门,学校建筑大多被日寇炮火焚毁,海中师生便开始了漫长的、艰苦卓绝的流亡办学与求学的苦难岁月:几经迁址,分分合合,名字也改来改去,诸如私立海门中学(沪校、下校)、海门中学上校、县立海门中学、海启崇联中、海门中学分校……“崇尚主动,追求卓越”的学校文化,再次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海中人直面民族危亡,满怀救国之志,弘扬爱国精神,筚路蓝缕,弦歌不辍,谱写了一曲曲办学救亡、读书救国的动人乐章。抗战胜利后,历尽劫波的海中师生才又回到海门县城恢复办学,然而好景

不长,蒋介石发动了内战;海中师生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各种革命活动,反对独裁,发对内战,坚持办学,传播进步思想和先进文化直至海门解放。正是“崇尚主动,追求卓越”的学校文化,让这样一所学校,历经岁月风雨的洗礼,生生不息。1949年3月19日,南通专区行政公署正式给学校颁发苏北南通区海门中学校校钤。是日,又补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宣布苏北南通区海门中学正式成立。此后,学校把这一天定为校庆纪念日,抚今思昔年年校庆,沿袭至今。

“海中、海中,全体师生员工是一家,是一家。我们大家团结起来,建设人民的海门中学。看我们大家拉起手,力量大;听我们大家,歌声多嘹亮!”这是当时一位海中教师写下的一首歌词,后来成为新中国这所新学校的第一首校歌。虽然70年过去了,但是,今天的我们仿佛还可以从中看到解放初期新生的“人民的”海中全体师生那种崭新的精神面貌。还是“崇尚主动,追求卓越”的学校文化,推动学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地一路高歌走强:1951年3月学校更名为“苏北海门中学”,1954年首批列为江苏省省属重点中学,1961年被省教育厅列为江苏省五年一贯制教育改革的十四所中学之一,1978年江苏省政府将海门中学列入文革后首批恢复的省重点中学,1990年首批通过江苏省重点中学验收,1998年首批成为江苏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首批获评江苏省四星级高中,2009年、2016年又两度顺利通过四星级高中复审验收,2019年学校高位跨越,成为江苏省首批二十所高品质示范高中的立项学校。新中国建国70年,是新中国日新月异、不断强大的70年,是新中国教育突飞猛进、不断超越的70年,也是这所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70年。这样的一种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值得传承,于是,海中人把它系统整理成校史,写入校本教材,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门最为鲜活的校本课程,里边有学校的办学史,有校训、校歌的变迁史,有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奋斗史,更有学生成长史和历届知名校友的成才史,以及永葆不息的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的浓烈的家国情怀的形象再现,但是贯穿其中的则还是一代一代海中人特有的“崇尚主动、追求卓越”的文化精神。海中人的出发点就是想要利用好校本课程,把学校特色文化,注入到每一位海中人的奔腾不息的血液之中,给每一位海中学生的成长基因打上学校优秀传统特色文化的印记。

100多年的书院历史,100多年的现代学校史,70年的新中国教育发展史孕育了海门中学这所学校的特色文化。“正谊明道”是师山书院的院训,“不弄玄虚、不翻花样,艰苦干从头,看有什么成绩;也当徒弟、也算老师,呼应成一气,勉之这种精神”是民国时期的校训,“敦品、力学、大气、卓越”是新时期确立的校训,无一不是孕育和滋养学校“崇尚主动、追求卓越”的特色文化的优秀基因。而这一切,也就理应成为我们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门门课程。这个工作,伴随着校庆一百周年活动这一学校文化系统整理工程而全面系统地展开,2012年编辑出版了《江苏省海门中学百年发展史》的校史稿、《难忘海中》校友回忆录等多部著作,这几年又经过精心的挖掘、整理,形成了好几门别具特色的校本必修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就是这样,这所学校,在充分彰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育人价值的同时,进一步发挥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项目和内容。到目前为止,共形成精品校本课程四五十门,开发形成了理科拓展性实验课程、科技创新实验课程、学校特色文化课程等特色校本课程和教材,打造出了具有该校特色的“全景式”校本课程体系,收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校本课程的建设,因校而异,但是必须葆有的心态是:与时俱进,建设属于自己的校本课程,永远以饱满的精神走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康庄大道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