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二十一世纪需要充满自信又有能力的人。一个自卑、缺乏自信、没有远大目标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而承认差异,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无疑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减少自卑心理。激励教育正是基于此提出的。通过激励教育,可以克服学生自卑和怯懦,增强其自信心;通过激励教育,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使学生学会自爱;通过激励教育,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人尽其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几年来,在班级管理中,我都十分注意实施激励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谈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目标激励

心理学认为:合理、正确、具体的目标方向是激发人们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因而,在班级管理中,我十分注意向学生提出努力的目标。

1.拟定班级管理的总目标。一个班集体只有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才会有凝聚力,才会使全体同学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我在每接一届新的初一年级时,都会根据初一学生的特点,提出班级管理的总目标。目标主要围绕建立良好班风,培养良好习惯制定。目标有梯度,有激励,学生易产生积极性。日积月累,长期坚持,良好的习惯和严谨的学风便培养起来了,学习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2.向学生提出个人的努力的目标。人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才会不断进取。反之,就会丧失斗志,不思进取。我针对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帮助他们制定目标,这个目标一定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我班的王钦同学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但不从严要求自己,纪律散慢,因而成绩和他的智力极不相符。为此,我找他进行了一次谈心,分析他成绩和智力不相符的原因,要求他首先克服纪律散慢的坏习惯,他答应了,果然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从严要求自己,克服了纪律散慢的现象。这个时候,我又找他进行谈心,指出纪律是取得进步的保证,并向他指出了下一个目标:在各科测验中争取进入前十名。由于有了明确的目标,所以他有了前进的动力,期中考试果然成绩进步很大。实践证明,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有前进的动力。

二、自信心的激励

自信可以将一个人推向成功,而建立自信必须有两个条件:第一,相信自己有能力;第二,感觉到被别人所欣赏,生活在被欣赏的环境中。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后者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被别人承认,被别人接受……也就是被人欣赏。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们的自信心马上就会动摇。因此,在工作中我十分注意创设一个欣赏、信任学生的环境。我的做法是:第一,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在第一次家长会议上,我向家长提出要求:和子女相处时,采取欣赏的态度,只说鼓励话,不说泄气话,更不说抱怨挖苦的话。让子女认识到,在初中这个新的起点上,父母正关注着自己。当然,并不是说子女有了什么缺点也宽容他(她)甚至放任不管。对子女的缺点要及时指出,但要注意教育语言,多用“只要……就……”的鼓励式的语言(如:只要你多看课外书,你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就会提高),不用“只有……才……”的警告式语言(如:只有接受别人的意见,才会有进步)。第二,在对待学生上,我学魏书生的做法,让有错误的同学写“病例说明书”,要求他们依次写出疾病名称(如:上课讲话)、病情表现、发病时间、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疗程(即多少时间内改正)。这种方法能唤醒有错误的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自我调控,自我评价,既尊重了学生,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信任他(她)的。第三,向学生提出:“重在行动”的口号。引导学生通过行动上的努力,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出来。

三、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激发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进取,不断向上。因而在班级

管理中我十分注意运用榜样激励的手段。

1.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优秀人物的品质,以他们为榜样。

2.树立班中学习的榜样。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因而在班中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更能直接地感受到这些榜样的力量,便于学习。这些榜样既有各方面表现良好、全面发展堪称楷模的,也有某方面表现突出,值得其他同学学习的。在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班集体,只有学有榜样,才有凝聚力,才能不断前进,良好的班风才会形成。

3.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创造条件,使自己的某一方面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初中的学生可塑性很大,因而在班级管理中我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激励他们创造条件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这种做法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在班中形成一种“比、学、赶、帮”的风气。

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以及向有经验的班主任请教,我深深体会到,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多表扬,少批评

自尊心和荣誉感是学生前进的内动力。老师的表扬、鼓励能使他们得到愉快和满足,在班集体或同伴中的地位得以提高。对后进生要使学生感觉到老师在诚心诚意的帮助他,从而心悦诚服的接受批评,改正错误。所谓“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后进生批评听得多了,一句表扬很可能唤醒长眠于他心中的热情,班主任一旦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就及时予以表扬和肯定,使其得到前进的动力。

二、要言必行,行必果

班主任必须讲信用,言而有信,令出必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既是班主任必备的良好品质,也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处理问题的重要原则。班主任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或表里不一,要学生做的而自己却做不到或不做,那么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就会失去威信,必然导致班级工作难以开展。

三、积极培养助手,让学生参与管理

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指导者、实践者的班主任要大胆培养助手,努力培养学生的组织才能、管理才能,并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变学生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将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采用班干轮周制、学生负责制、小组负责制,互帮互助结队帮学制等。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管理,各司其职,而班主任则在遇到重大的问题时才出面帮助处理、协调解决,平时则是以指导为主,形成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为管理原则、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班级管理体系。

四、要爱有度,严有格

“严师出高徒”是至理名言。试想,一个稀稀拉拉的人,一个松松垮垮的集体,一套放任自流、苍白无力的管理,一项没有目标和追求的教育,是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的,但不是一味的严,要严中有爱。

五、要身教重于言教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例如:教师在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时,自己首先就应使用文明用语,不乱丢粉笔头,不乱抛废纸杂物,不随地吐痰等;在要求学生认真作业时,教师自己必须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认真讲授,板书工整,作业批改精当;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更应注意举止文明、仪表庄重。因此,身教重于言教,看似不教是真教。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各个方面都做学生的典范,使他们学有榜样,做有约束。

班级管理中的激励方法

班级管理中的激励方法 张御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向自己的学生提出一条禁律,就应当同时提出十条鼓励——鼓励他们从事积极的活动。”这就是说,我们教育应当对自己的学生多给予鼓励,让他们感到亲切,从而愉快地接受教育。那么,怎样鼓励学生效果才好呢?这里,我就谈谈我的做法。 1.作风激励班主任要严格要求学生,首先应严格要求自己,在学生心中树立一个榜样,使学生信赖。班主任良好的作风能感召学生,使学生产生敬重感,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例如,平时打扫卫生时与学生一齐动手,排队上操与学生一齐运动,学校活动身先士卒,而且次次班级活动都受到学校表扬,更增添了班级学生的荣誉感,使大家在每次活动中都动脑筋想办法,创新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 2.成功激励在班级管理中,当学生取得一定的成绩时,班主任要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必要时可授予一定的荣誉称号。因为荣誉是一个人在学习或生活中取得成功的重要的标志。获得荣誉的学生,往往有一种被认可的兴奋感和继续进取的心理状态。在奖励时,要一改过去单纯奖励成绩一贯优异或表现一向好的优等生的做法,特别注意奖励那些经过努力而有显着进步的中下等生。班主任更要时刻注意寻找班中这些同学的闪光点,对他们取得的哪怕是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如我在班级中就设立了“进步奖”,每两周评比一次。一张小小的奖状,却能在这些学生的心中掀起巨澜,使他们尝到

进步的快乐,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自信心。 3.物质激励班级管理中,在强调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时,对他们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也是必要的。陶行知先生用糖来奖励打架学生的事例在教育界广为传颂。对取得好成绩或为班级做了贡献的学生,不论曾在班级表现怎样,我都会用一个小小的笔记本或一本《小小说选刊》作为奖励。这不起眼的奖品却是对学生某个阶段学习或工作的肯定和认可,促使学生产生受赞赏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激励学生在新起点上继续奋发努力。 4.民主激励班主任通过民主激励的方式,增强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管理意识。具体做法是:全班参与管理,实行“轮流执政”,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参与班集体管理的机会和条件。班主任首先选拔素质优秀的学生做班干部,建立班委会。在班委会监督下,按座次轮流,每人做一天“班长”,负责处理班务工作,把一天学习、卫生、两课两操及活动情况记录下来,民主评选“优秀班长”。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大家都尝过管理者“难胜任”的滋味,因而不再发难,并能真诚合作。有的同学比平时更细心,更认真地总结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准备出色完成自己的任务。“值日班长”也很珍惜自己“做官”的机会与成绩,处理好班级日常事务。时间一长,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真诚合作,和谐的集体气氛定会随之而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还能激励学生为班集体积极献计献。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懂得激励学生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之于一味的严格要求,激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查表明一

班级管理方法和措施_班级管理工作计划

班级管理方法和措施_班级管理工作计划 本文是关于班级管理方法和措施_班级管理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班级管理方法和措施篇1 十七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积累了不少经验,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班级管理。 一、创设平等和谐的同学关系。 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所有的班风中我觉得平等和谐最重要。要让学生觉得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热爱这个班集体,就必须让孩子觉得无论成绩好坏,自己跟别人一样都是平等的,都一样受到老师同样多的关注和爱护。除了班主任对所有的同学平等对待外。我还取消建立班干部选任制度,用值日生管理班级。每人轮着来做班长。值日班长除了要做值日生的工作外,还兼顾管理班级纪律的工作。在第二天在全班里报告前一天班级的纪律和学习情况。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得到锻炼的机会。同时对纪律差一点的学生也起到很好的约束。一学期之后根据学生值日的表现由全班推选出优秀班干、优秀队员。这可消除班干部因为害怕被学生孤立而不敢管的局面,还可以锻炼了每个学生的胆量,使学生感到只要我努力了,同样也可以做得好。 二、创设师生沟通的良好氛围。 通过相互间的沟通,师生得以意见交流、才可以联络感情、化解误会、团结班级中的力量,进而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发挥潜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但在沟通中,我认为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沟通,但要与要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如果和学生的关系过于要好,称兄道弟或姐妹情深,那么自己威信和地位在学生中就会下降。因为总是有些学生会利用自己与老师的关系去谋点小利,或者有些学生会仗自己与老师较好的关系去钻一些纪律的空子,等你批评他的时候,他嬉皮笑脸地就过去了。长期以往,势必导致自己的地位。所以,在课余时间要多去接触学生,要在真正做到关心、关爱、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保持距离,引导他们懂得生活、懂得珍

班级管理改革实践探索

班级管理改革实践探索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和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个性,传统教师发号施令、“制度—控制型”的班级管理模式已为诟病,探索新的班级管理方法与模式成为必然。本文结合实践谈谈新课改中的班级管理改革实践探索。 一、超前谋划,探索构建科学的班级管理体系 班级管理是一项繁复的的系统工程,也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工程。为此,学校早在2005年就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与研究进行了总体规划,在提出之初,就以“实践探索——研究总结——理论提高——实践深化”为专题策略,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通过三年的实践,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论提高,然后作用于实践,逐渐形成了“一、二、三、四、五”科学的班级管理体系。 即一个管理中心即由党支部,行政班子组成的班级管理领导小组,二大实施载体:一是团队——团队小组(中队)——团员(队员),二是班级——班委会——学生;三条主线:一是党支部——教工会——团队——学生;二是学校行政——教导处——班主任——学生;三是家长委员会——家长——班主任——学生。四大教育系统:一是以支部书记、校长为核心的指挥系统;二是以团队为中心的德育专项教育实施系统;三是以班主任为首的德育主题活动实践系统;四是家长委员会、法制副校长、校外德育辅导员组织的辅助系统。五种育人途径:一是教师教书育人;二是党政管理育人;三是后勤服务于人;四是环境美化育人;五是劳动实践育人。 二、加强生活教育,规范学生行为 班级管理与生活是一体的,特别是对寄宿制学生的管理,学生在学校的吃、喝、拉、撒、睡、学习、安全问题、健康问题,对于学校来说是绷得最紧的弦,如何科学管理?为此,学校一是精心制订并不断完善了《校务日志》、《值周考核登记表》、《班务日志》,并充分利用它了解分析学生在每天或某每个时期里学习生活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班主任思想工作方法,配合科任教师、生活指导师及学生家长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与此同时,也使整个班集体中充分发挥了的主体作用。譬如,班委干部和值周学生分别在登记《班务日志》、《值周考核登记表》时,工作能力就得以发挥作用,使“人人有事管,层层工作到位,责任到人”。两日志也无形中使学生有了一个学习生活的纪律规章约束,班主任工作起来也显得十分简便而有效果。二是在自主生活中增长学生自理能力。一二年级学生在生活指导老师的指导、协助下,学会自己穿衣服,叠被子,洗脸、洗脚,梳头,刷牙,端饭盒、拿馒头、打汤……一系列的日常事务,其他年级的学生没有生活指导老师,所有事情大多都是自己独立面对,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及适应,基本上全部同学都能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通过这些自理方面的要求,最终达到学生学会关爱自己的身体、学会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学会自己调节自己的心理这一目标。

班级管理方法及策略

浅谈班级管理方法及策略 临沧市一中左应华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热衷于本职工作,尽职尽则,持之以恒,讲究方法,对学生的关爱贯穿于班级管理的每时每刻。上了高中,由于学生身心的迅速发展,独立心理、逆反心理增强,他们总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降低。你也不可能再像初中那样对他们哄哄吓吓了,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向老师闭上心扉,这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我觉得责任心是班主任做好任何事情的一个前提,有了这个前提才能够尽心尽力地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 班集体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正气充盈、积极向上的班级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没有良好的班风学风,其它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但良好的班风学风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要抓好班风学风,我个人的体会是要注重落实四个字:“严”,“实”,“细”,“爱” 一、严 结合校纪班规,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有纪律、有秩序、有礼貌”。让学生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说话做事要看场合、合时宜。比如说:铃声就是命令,不能迟到早退,上课不管老师在与不在,听到铃声就要安静。班主任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学生也知道我的脾气,原则上的问题他们不会跟我讨价还价。 二、实 实,班主任工作具体实践的一项重要准则。班级事务琐碎、繁多,要认真做好班级工作,还得有务实的工作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如果各项工作只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就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班会课是引导、教育学生的最佳时间,每周的班会课我一方面认真总结班级一个星期的得失等,另一方面,通过扎实地准备资料,充实班会课内容,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让班会课开得实实在在.我认为对于学生的教育活动切不可高谈阔论、脱离实际,一定得务实,切中要害,高中学生已有了丰富的人生观、价值观,因而其思想教育工作必须要做到口服心服,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做实班级的规范管理,制订和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实施“一日班长制”,使班级工作管理在班干的带领下,做到有“有制度可依,违纪必依”,同时也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发挥民主与监督作用,培养学生民主、科学、进取、竞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论文 (周至县终南镇新村童乐幼儿园) 摘要:班级是幼儿园的基层组织,是实施保教任务的基本单位,也是幼儿学习和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日常行为的养成和教师一日活动的组织都是依托班级这个平台进行的,一个班级是否具有良好的氛围,不仅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还会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进行。因此,班级老师在繁琐而紧张的一日活动中,要使班级管理工作卓有成效,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关健词:幼儿园,实践、探索。 一、创造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和谐是班级管理的基础 班级内教师之间的关系是班级顺畅的基础,其关系是否和谐,配合的是否默契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好坏。要想形成有利的班级团体优势与和谐的教师关系,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教师之间应坦诚相待,加强沟通 班级内的教师应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在相处中必须做到

“真诚”二字。主班教师在处理班级中的事情时要与配班教师多沟通、交流。如对于班级孩子的表现是进步了落后了最近有什么反常表现对某某小朋友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激励 他等等一系列的事情,主班老师应及时与配班老师沟通,交流意见和看法,这样既加强了老师之间融洽的关系,又有利于幼儿的教育和班级的管理。主班教师只有坦诚地对待配班教师,配班老师才能自愿地服从主班教师的领导,这样班级才有凝聚力、向心力,班级管理工作也就自然上来了。 2、教师之间应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主班教师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因而要做到严以利己,宽以待人。在处理班级工作时不应独断专行,而应多听其他老师的建议,学习他们好的做法,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并把成功的经验运用到对孩子的教育中,使教师与孩子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3、教师之间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密切配合 幼儿园班级教师一般配备一教一保,两个人负责班级里的一切事务,他们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每个人都应承担起自己在班级中的一份责任,既要分工明确,又要配合

管理学知识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学》作业 院系政治系 班级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学号20110111002 姓名任志伟

管理学知识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学了一个学期的《管理学》,我收入颇丰。大到一个国家、社会,小到一个班级、家庭,一个人要想做好管理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学理论知识。这样,在以后的管理工作中不仅能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与能力,还能给自己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提供捷径,少走弯路。作为一名师范生,今后走进学校,走进课堂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我结合自己学到的管理学知识,浅谈一下在班级管理时的应用。 《管理学》中有个概念叫“激励”。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都喜欢用激励的方法。的确,激励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自我完善和班级发展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班主任有必要了解一些管理学中关于激励的理论知识,这样,班主任在运用激励方法时就会更有理论依据和底气。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更有效、更科学。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激励是管理者提高员工积极工作的动机水平的过程,动机是驱使人们完成其工作的内在动力。就班级而言,动机水平高的学生会努力完成学业和工作,效率也比较高,而动机水平低的学生学习工作的态度比较差,效率也比较低。因此,对于班主任而言,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是很重要的管理目标。 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主要包括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关心的是在不同的激励条件下,行为改变是如何发生的,或者说一个人是怎样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其目标的,因此它并不关注员工行为发生的原因,而是强调对员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它主要包括强化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和目标设置理论。本篇首先对强化理论如何运用于班级管理予以简单地介绍。 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等人提出的。其基本观点是,如果能很好地设定环境,就能通过环境来调整和改变人的行为。在行为主义看来,动机是一个不可测量和不可捉摸的东西,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外部可测量行为,而不是那些不可观测的内部动机。当然,我认为教育不同于管理,它不仅需要关注可测量行为,更需要关注学生行为背后的动机。不过,我们在此只是讨论外部环境和条件对学生的影响,因为这是比较好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操作的。事实上,我们一直强调班风建设在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也有此意。 强化理论认为,强化从最基本的形式上讲,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与否定的后果,这种后果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 对于班主任而言,需要经常观察哪些是班级发展想要的和不想要的行为。期望学生的行为包括刻苦学习、虚心求教、认真完成任务等;不期望学生的行为包括拖沓、懒散、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强化理论可以帮助班主任了解如何增加期望学生的行为,减少不期望的行为。学生有什么样的行为主要取决于他们行为的结果,行为是结果的函数。班主任可以通过安排行为的结果来调节学生的行为。这就是强化理论想告诉我们的。强化行为分为正面强化和负面强化。①正强化。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班级发展的积极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正强化的手段包括物质方面的,比如发奖品、奖学金等,精神方面的包括口头表扬、评选各种优秀等。②负强化,也称规避。它的特点是事前规避,是对什么样的行为不符

兴旺小学班级管理团队激励机制

庙子镇兴旺小学班级团队管理激励机制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调动教师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积极性,体现班级管理团队合作精神,我校特制定班级管理激励机制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组长:尚宗林 副组长:张如林邱效俊 成员:全体教师 班级管理团队人员安排: 成员分工: 1、熟悉班级学生情况,协助班主任团结任课教师形成班级工作团队,共同分析、研究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齐心协力,协同

班主任一起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2、班主任负责班上的日常工作,每个团队成员每天到班上协助班主任完成日常工作的管理。 3、班级参加集体性活动,团队成员应参与组织与管理。集体性活动包括: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活动、文艺汇演、阳光体育、大扫除等学校组织的有关学生活动。班级参加集体比赛,团队要通力合作,出谋献策。 三、考核办法: 为使《班级团队管理工作》的管理落到实处,特制定如下量化细则: (一)、根据我校具体情况,把所有任课教师与相应班级组成班级管理团队,班级管理人考核得分也就是该教师的得分。 (二)、班级管理考核内容具体分为: A卫生 B晨读、写字 C两操 D课外活动(小组活动)E安全F纪律 G班级文化建设 H家校沟通 I学校大型活动及临时性工作完成情况 J其他工作 (三)、班级管理考核每周各项逐一考核,学期末汇总,取总分的考核方法进行。 1、安全工作:(15分) (1)班级全学期未出现安全事故记满分。 (2)发生事故纠纷上交由学校处理,但学校不承担费用的,每次扣1分。需学校承担费用100元以内的,每次扣2分,需学校承担

费用100元以上——500元以内的,每次扣5分。发生重大事故需上报镇中心校处理的,此项记0分。 2、卫生工作:(10分) 学校大扫除和卫生工作检查情况为得分:计3分、2分、1分、0分。 3、晨读、写字(15分): 学校每周由校委会成员进行抽查。有学生吵闹,下座位,走动的,每1人次扣0.1分。扣完为止。每周写字展示栏未展示作品的每次扣1分。 4、两操(10分): (1)大课间秩序良好,动作规范,不喧哗,不推不拉不乱跑动。有教师带班组织。全学期未被点名批评记满分。秩序混乱被学校点名批评,要整顿的,每次扣1分,扣完为止。 5、课外活动:(15分) (1)教师组织(10分):校级、班级活动,学生能准时参加,能按学校要求报名,及时上报资料的记5分,迟交1次资料扣0.5分。扣完为止。 (2)获奖数量(5分):根据全学期参加各项竞赛获奖数量多少,获一等奖的每人次记0.3分,二等奖每人次记0.2分,三等奖的每人次记0.1分。 6、纪律(10分): (1)出勤,以门卫登记为准,迟到1人扣0.1分。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的激励策略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的激励策略 蔡庄小学王海霞 何谓激励?前苏联学者斯拉斯捷认为,激励就是激发学生思想、情感和动力,给以活力,唤起愿望。它似催化剂,使优秀者更为完善,使自卑者自强,使盲目者清醒,使整个班集体进取向上,团结进步。因此,教育的艺术在善于激励,班主任如果能恰当适时的运用激励手段,对班级管理能够产生举足若轻,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以下谈谈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常用的五种激励手段。 一、全员参与——责任激励 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团体成员以不同的形式参与集体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成员的士气、改善心理氛围、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激励作用。根据管理心理学的这一原理,我在班级管理中实施“班干部轮值制”,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有力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班干部轮值制”即班主任根据学生档案,均衡学生的优劣之势后,把班级分成苦干行政小组,并让学生自设“官职”分管班级的事情。这便有了台长(整理讲台的)、馆长(管理图书的)、门长(关开门的)、窗长(管窗户的)、帘长(管窗帘的)、排长(排桌椅的)、探长(调查班级事件的)、地主(管地板卫生的)、安全部长(管活动安全的)、水利部长(管脸盆的)、运输长(拿点心的)……在班主任直接领导下,由各行政小组轮流管理班级的各项工作。每个小组管理一周,往复循环三次结束。每一个循环结束,以民主评议的方式,选出本轮最佳管理小组。三个循环结束后,投票方式选出八名最佳管理学生。 “班干部轮值制”把全班同学置于同一起跑线上参与班级管理,竞争具有公平性,避免了由班主任指定干部造成的主观、片面以及由此使学生产生的不公平感和逆反心理;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被管理者会对管理者多一份理解和支持。进而产生上下左右较为融洽的心理氛围和群策群力、团结合作的人际关系,;实现我价值的迫切感和为班级、小组争荣誉的责任感与义务感,极大地调动学生们的工作主动性与创造性。在这种自我管理中,每一位学生的参与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使班级管理与素质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数据说话——公平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认为,公平感是一种影响人积极性的普遍观象。从心理发展过程看,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心理自律时期,他们一方面用审视的目光观察别人,同时,也很注重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如果遇到不公平的评价,就会产生巨大的受挫感,影响积极性的发挥。因此,作为管理者,一方面在自己的行为、态度上要做到一视同仁,避免主观、片面性评价,另一方面,设计出科学的衡量学生行为的指标,实行量化管理,用数学学说话,把公平落到实处。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为了让班级管理有章可循,我让班委会列出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的具体条款,全体同学共同讨论,制定出全体同学必须遵守的详细的班规,实施班级管理量化考核制度。把学生在校的所有行为予以量化记分,定期公布,累计积分,并把积分作为评优的依据,这样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具体操作是:从每组选出一位纪律小组长,负责登记日常德育加减分情况,每周末在班里汇报一次,学期结束后,把各周的分数累加得出总分。或者也可以实行逐周累加,每周公布公布的分数就是该学期的总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难免会出一些问题,因此,应该允许学生犯一些非原则上的错误,若能真正、切实改过,在量化考核的时候,应给这些学生适当地加回被扣的分数,以鼓励他们不断进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知错能改也是一种优

开题报告-班级常规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班级常规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五星班级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开题报告 2010-12-30

班级常规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五星班级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背景 我们之所以提出“五星班级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的课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1、国家观念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性选择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各国国民创造力的竞争。一个国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关键在于创新。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增加民族凝聚力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2、教育改革趋势:开展创新型教育管理,是深化学校管理改革的需要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学校管理过多地强调了管理的严格规范与整齐划一,从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的教师和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因而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从而使得管理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活力。 3、自身属性设定:班级管理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僵局有待打破 我国的中小学班级管理机制成熟后,在“教育目标”上的特点是“以班集体建设为中心”。这成了我国学生教育工作的最大特色之一,它对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责任感,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等都具有积极的价值,但是这种群体教育过多的强调了共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忽视了不同班级之间的差异性。而且这一负面影响还有连带效应,在国内的基础教育阶段,班级管理又形成了另外一个怪圈:班主任在班级和不在班级时,班级秩序是截然相反的两种状态,这又对学生“双重人格”的形成起到了负面的推动作用。 另外,在传统的班级管理视野下,学校的领导者对教师开展班主任工作的管理不是宏观的指导而是具体地过于细致地约束,教师没有多少班级管理的自主

激励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二十一世纪需要充满自信又有能力的人。一个自卑、缺乏自信、没有远大目标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而承认差异,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无疑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减少自卑心理。激励教育正是基于此提出的。通过激励教育,可以克服学生自卑和怯懦,增强其自信心;通过激励教育,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使学生学会自爱;通过激励教育,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人尽其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几年来,在班级管理中,我都十分注意实施激励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谈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目标激励 心理学认为:合理、正确、具体的目标方向是激发人们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因而,在班级管理中,我十分注意向学生提出努力的目标。 1.拟定班级管理的总目标。一个班集体只有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才会有凝聚力,才会使全体同学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我在每接一届新的初一年级时,都会根据初一学生的特点,提出班级管理的总目标。目标主要围绕建立良好班风,培养良好习惯制定。目标有梯度,有激励,学生易产生积极性。日积月累,长期坚持,良好的习惯和严谨的学风便培养起来了,学习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2.向学生提出个人的努力的目标。人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才会不断进取。反之,就会丧失斗志,不思进取。我针对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帮助他们制定目标,这个目标一定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我班的王钦同学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但不从严要求自己,纪律散慢,因而成绩和他的智力极不相符。为此,我找他进行了一次谈心,分析他成绩和智力不相符的原因,要求他首先克服纪律散慢的坏习惯,他答应了,果然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从严要求自己,克服了纪律散慢的现象。这个时候,我又找他进行谈心,指出纪律是取得进步的保证,并向他指出了下一个目标:在各科测验中争取进入前十名。由于有了明确的目标,所以他有了前进的动力,期中考试果然成绩进步很大。实践证明,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有前进的动力。 二、自信心的激励 自信可以将一个人推向成功,而建立自信必须有两个条件:第一,相信自己有能力;第二,感觉到被别人所欣赏,生活在被欣赏的环境中。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后者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被别人承认,被别人接受……也就是被人欣赏。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们的自信心马上就会动摇。因此,在工作中我十分注意创设一个欣赏、信任学生的环境。我的做法是:第一,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在第一次家长会议上,我向家长提出要求:和子女相处时,采取欣赏的态度,只说鼓励话,不说泄气话,更不说抱怨挖苦的话。让子女认识到,在初中这个新的起点上,父母正关注着自己。当然,并不是说子女有了什么缺点也宽容他(她)甚至放任不管。对子女的缺点要及时指出,但要注意教育语言,多用“只要……就……”的鼓励式的语言(如:只要你多看课外书,你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就会提高),不用“只有……才……”的警告式语言(如:只有接受别人的意见,才会有进步)。第二,在对待学生上,我学魏书生的做法,让有错误的同学写“病例说明书”,要求他们依次写出疾病名称(如:上课讲话)、病情表现、发病时间、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疗程(即多少时间内改正)。这种方法能唤醒有错误的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自我调控,自我评价,既尊重了学生,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信任他(她)的。第三,向学生提出:“重在行动”的口号。引导学生通过行动上的努力,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出来。 三、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激发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进取,不断向上。因而在班级

班级管理中的激励措施

班级管理中的激励措施 十几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学生在学习上需要激励,班级管理上也同样如此。长期的批评和高压政策只能产生两种后果:要么自信心彻底丧失,破罐子破摔;要么表面上屈从,实际孕育着强烈的愤懑和反抗。 所以,对班级的激励是我多年来工作的主题。“我们是一个很不错的班级。”“我为自己能成为你们的老师感到骄傲”。这些用第一人称表达出来的话语,既让学生和我融合在了一起,更让学生的倍增,班级工作开展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学生是教师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对于班主任来说,就更是这样。班主任首先必须热爱班集体,有了这种爱,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工作中;才能处处以班集体为重,全心全意为班集体服务;才能以真挚的爱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班级、学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每当我走进教室,看到讲台上有粉笔灰,就动手把它擦干净;看到桌子摆歪了,就动手把它摆正。我和学生一起为班集体取得荣誉而欢呼雀跃,一起为班集体失误而悲伤。 这种以班集体之乐而乐,以班集体之忧而忧的爱心,深深感染了学生们,在班级中很快形成了事事以班级集体利益为重的好风气,也更让我找到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的快乐的源泉。我深深体会到:良好的师生感情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在影响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学生居于首要地位。 班主任要善于把自己的管理思想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行动,创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心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正确的激励手段适时的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古语有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而“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长”也是说的这个道理。因此,教育的艺术在于善激励,班主任如果能恰当适时的运用激励手段,对于班级的良性发展一定大有好处。 我在多年的班级管理中实行的激励手段主要有: 一、情感激励 “感人心者莫乎情”,班主任要根据学生需要和情感之间合乎规律的联系,通过满足学生某种需求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情绪。“没有学生心灵的唤

传统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山东泰安肥城市白庄矿学校冯国庆 尊敬的刘所长、各位专家、领导、各位同行: 我来自山东泰山脚下、美丽桃乡肥城的白庄矿学校。今天,能够站在这里,首先感谢组委会给我这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感谢我们学校领导给我提供本次学习的机会,感谢大家能够倾听我与学生的成长历程!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题目是:《传统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今天来参加会议的都是优秀班主任中的杰出代表,在班级管理方面大家都 有自己的成功经验,我只是想与各位交流一下个人的一点做法,我认为,在接 手任何一个班级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考虑把这个班级带到什么高度,重点培养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首先为班级确立一个培养目标。而这个目标要与社会、学校的发展方向一致,任何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做法都不会成功。 学校校长邱绪岩同志在提出了“培养具有民族情怀的现代中国人”学生发 展观。六月份我们开展的“民族魂”文化艺术节所设计的环节与八月份奥运会的开幕式极其相符,其宗旨都在体现:“不能抛弃民族特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一、中国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交往活动中所积累和积淀下来的物 质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和。“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明白地道出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结构,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辅相成,构成了唐宋以来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传统文化的范畴非常广,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民族特色等等都与中国的博大精深有关系,但是由于和班级管理没有多大的关系今天就不再涉及,重点与大家交流一下班级管理中渗透的传统文化。 二、班级管理中运用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文化是民族的血液,是民族的DNA,它蕴含着这个民族的历史与成就,是任何其它形式所无法代替的!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研究基地曾经组织了一次专家论证会,论证的内容是讨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课堂,专家们一致赞成传统文化进课堂,而且认为传统文化进课堂,意义不仅在于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在母语修养、文化传承、人格教育、伦理道德、创造性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也是广泛的。 目前,当代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成分、生产方式等社会关系发生的重大变化,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大量反常的社会现象、人文现象触目惊心。十几岁的孩子为了获得几十块钱上网玩游戏,残害了家人;还有人为了获取点赔偿金,残害了自己的亲生骨肉!类似这种很多反道德、反人伦的事情表明了当今社会中一些人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以“自我”为中心。部分中学生缺乏人生理想,意志薄弱,目光短浅,个人主义思想较为严重,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传统文化教育

班级管理中的激励性措施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激励性措施 内容提要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级管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对学生的影响极为深远。班级管理采取相应的激励性措施,让学生享受民主、平等,并从中学会自我管理,就会取得教育的成功。 一、榜样激励,展示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二、情感激励,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 三、竞争激励,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 四、目标激励,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 五、评价激励,鼓舞学生持久努力的信心。 在班级管理中,采取必要的激励性措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激励性措施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建设者和领导者。班级管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对学生的影响极为深远。而管理的优劣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尤为关键。良好的班集体始终激励着学生积极主动、健康地成长,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班级管理必须采取相应的激励性措施,让他们享受民主、平等,并从中学会自我管理。 激励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积极性。班主任带班犹如船长指挥航船远航,唯有全体成员精神抖擞、齐心合力地工作,才能顺利地到达胜利的彼岸。这其中激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级管理实践中,我采取如下措施: 一、榜样激励,展示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班主任高尚的人格魅力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班主任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智慧的化身,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工作中就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激励学生好学上进。 首先,通过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技术,努力将“传道、授业、解惑”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到现代教学的乐趣。信息时代,知识门类众多,教师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通过学习完善自己。例如,学习信息技术并在教学中运用,就会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接受。 其次,加强道德修养,做学生佩服的老师。班主任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班级管理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学生的榜样,会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例如,教师客观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享受公平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力量。 再次,大胆实践创新,做实践能力的多面手。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要具备多种能力,如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和使用人才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班主任不断实践与创新。例如,教师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和幽默风趣的语言,

班级管理方法与创新4篇-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方法与创新4篇-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方法与创新第1篇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本指语文教学的终级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离开学校,离开老师,自能读书,自能作文。我想此话可推而广之到班主任工作中,推广到德育教育上。我们今天对学生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律自控能力,从而使学生离开老师能自己教育自己,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今天的教育是为了日后不教育。如果说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不教---即学生自学,那么,我个人认为,德育教育,特别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一、坚持以心灵沟通为基础。 班主任与每位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应相互理解、信任,形成共识才能形成心灵上的沟通。老师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爱学生,通过自己言行为表率,得到学生的认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小强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比较聪明,但由于上课好动,自以为自己什么都会不专心听讲,课上还经常出声动别人东西、骚扰周围的同学,使得他的成绩并不理想。他具有攻击性行为,经常推打同学。一次课间,他推一位同学致使这位同学的牙撞伤,还有一次上操回来,他把一名同学推倒撞在墙上,使这位同学的鼻子血流不止,经诊断鼻粘膜受伤。面对小强的不良行为,我与他进行了多次谈话。通过谈话我了解到他经常推打同学,是为了在同学面前显示他的威风,但是他的这种行为却引起了同学们的反感,使得同学们对他群起而攻之。每到这时他就到老师这来诉委屈,我告诉他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通过与小强的奶奶联系,我了解到小强是单亲家庭,他与父亲一起生活,由于得不到母爱,使他的内心受到很大伤害,所以才导致他有许多不良行为。经多多赐教育,小强的不良行为已经减少了许多,现在,他已经能喜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了。沟通信任好管理,管理细微出成绩。 二、坚持以制度规范为核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集体,必须建立健全各方面的制度,并使之成为全体成员行为的准则。在班级要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如:卫生制度、

班级管理练习题及答案

《班级管理》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班级: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它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 2、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3、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为了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所专门设置的教师职务。 4、班集体: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 5、具体化目标法:把学校总的教育目标,具体化为班级的目标,再根据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不同情况,提出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方面的具体要求。 6、班规:对学生教室行为的规定,是一般性的期望或标准,包含了许多学生平时在班级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用以引导学生个人的言行举止。 7、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以性教育为主的生理、心理、伦理道德知识的教育和行为规范的指导。 8、德育:简而言之,德育就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是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 9、品德: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10、品德认识: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11、品德情感: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12、品德意志:品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 13、品德行为:品德行为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它是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少年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1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的原则:品德培养中要做到系统理论的学习和实践锻炼并重,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培养行为习惯结合。 15、正面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在学生的品德培养中要运用正确的思想、正面的道理、先进的榜样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同时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的制订、贯彻和执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激励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案例

激励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案例 一、班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今年我接手的五年级(4)班,共有学生63人,其中男生37人, 女生26人,全班学生的年龄均在11—12岁之间,多来自连州镇慧光路以及南津路周边的农转非户口的家庭,绝大部分孩子的父母没有正式的工作,他们大多出外打工或在镇上做些小生意来维持生计,生活 过得并不富裕。根据统计,留守儿童有26人,占全班人数的40注右,独生子女50人,占63.5%左右。 通过大约一个月的平时观察和常规教学,我发现本班的学生整体来说,都很活泼可爱,大部分学生心地善良,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对社会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有一定的认知,对善恶、是非、美丑有较强的识别能力,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知行分离,言行不一”的现象,95%勺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分清黑白,对社会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但是,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有30%勺学 生则认为于己无关,60%勺学生对自己和自己的好朋友比较宽容,宽容到甚至可以不讲原则,表现出认知与行为不相符的倾向。 在平时的教学中,女孩子课堂纪律较好,她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强,作业书写工整、美观,在课堂上能积极地配合老师、同学参与学习活动,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及与人合作的能力。但是,班级整体的课堂学习氛围不够浓厚、活跃,上课积极举手、敢于发言的学生占不到全班的五分之一,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难情绪。同时,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自律性较差,

上课注意力分散,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只要老师一转身在黑板上写字,或是稍稍没有留意,就会有学生随便说话或做小动作,只 要有一个人出声,全班便会闹哄哄的,好像开闸的潮水,挡也挡不住。尤其是部分男生缺乏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较为贪玩,总想偷懒,不能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时紧时松,放学回家就玩游戏,打电脑,作业字体马虎潦草、不按时完成或者爱抄袭他人的作业,因此,需要老师时刻督促和辅导,可由于时间有限,学习进步不大。在前两周进行的第一次摸底测试中,结果有13个学生不及格,占全班人数的20% 左右,最高分95.5分,最低分的学生只有9分,学习成绩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平均分与平衡班相差10分左右。 在这个男多女少的集体里,有部分男生生活上比较随意,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效率,影响了良好性格的形成。在他们的身上出现了一些特别严重的心理偏异: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从不知为别人着想;任性骄横,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易与人协同合作,缺少竞争性,依赖性强,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都差,也缺少劳动自觉性;遇到问题,不是想方设法地回避,就是倔嘴,强词夺理,动不动就与同学吵嘴、说脏话,顽固到底;还有更严重的是,个别同学受批评或认为吃了亏的时候,会大肆脾气、舌L摔乱打,老师同学都近不了身,以此来要挟同学、老师、家长无法处理下去,他们有错不愿承认、错了不想改正,造成一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怕跟他们在一起会影响他们考好成绩而避而远之,不愿多去帮助他们共同进步,不愿与他们交流,使这些学生性格孤独蛮横,个体的差异越来越大,造成两级分化特别严重,整个班级缺少凝聚力,集体意识淡薄,这个问题

班级管理中的激励教育

班级管理中的激励教育 一、激励教育法的理论渊源 激励教育法是指以激发、勉励和鼓励为原则,采取一定措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愿望,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准则,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一种教育方法。 激励教育法是激励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激励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激励在管理活动中的增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管理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1)人的潜能是巨大的,需要我们在管理工作中去认识它、开发它和利用它。(2)激励是引导和推动人朝着一定方向和水平从事某种活动,并在工作中持续努力、形成动力的过程。(3)在实际工作中,只要管理者(激励者)对被激励者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与手段,将会大大提高工作绩效,是调动被激励者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生产质量的有效策略。(4)一般来讲,调动被激励者积极性的策略主要有:榜样激励、情感激励、自我激励、竞争激励和尊重激励等。在激励的具体实施方式上,有的偏重于物质,有的偏重于精神。(5)从一定程度上讲,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这一社会的激励机制的构建与运转,也就是人们对激励理论的认识与运用。因此,大多数论者认为,激励理论是21世纪经济理论发展的主流。激励理论在教育领域中能够在调动师生教学的积极性、挖掘教学潜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实施激励教育法的心理学依据 人有受到肯定的需要。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来自教师的激励恰恰表现了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它会使学生渴求受到肯定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 激励能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提高学习效果。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学习与记忆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学习和活动产生的感知信息传递到大脑,会对大脑产生一定的刺激,当刺激达到一定强度(称作阀值)后,就会合成一种被称作核糖核酸的物质编码信息,并储存在大脑中,这就是记忆的生理机制。阀值高的编码困难,信息就难以记忆。阀值低的易于编码、易于记忆。大脑记忆信息的阀值随着人的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当大脑处于积极活跃的兴奋状态时,信息记忆的阀值随着降低,记忆信息就又快又牢,而人的兴趣、爱好、愿望和热情都会使大脑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此时进行记忆则不仅记忆牢固,还会使人沉浸于学习和记忆事物的乐趣之中。如果学生处于精神紧张、情绪低落的消极被动状态,大脑就会如临大敌,设立各种防御机制,抑制信息编码,学习和记忆效果就差。 班级管理能否起到理想效果,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方法。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采用激励的教育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因素尤为重要。激励教育就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