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竞赛力矩和力矩平衡知识点讲解

高中物理竞赛力矩和力矩平衡知识点讲解
高中物理竞赛力矩和力矩平衡知识点讲解

高中物理竞赛力矩和力矩平衡知识点讲解

力矩是表示力对物体产生转动作用的物理量,是物体转动转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它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表达式为:M=FL,其中力臂L是转动轴到F的力线的(垂直)距离。单位:Nm 效果:可以使物体转动.

正确理解力矩的概念

力矩是改变转动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的物理量,门、窗等转动物体从静止状态变为转动状态或从转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时,必须受到力的作用。但是,我们若将力作用在门、窗的转轴上,则无论施加多大的力都不会改变其运动状态,可见转动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化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还受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的影响。力的作用点离转轴越远,力的方向与转轴所在平面越趋于垂直,力使转动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得就越明显。物理学中力的作用点和力的作用方向对转动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用力矩这个物理量综合表示,因此,力矩被定义为力与力臂的乘积。力矩概括了影响转动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所有规律,力矩是改变转动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力矩是矢量,在中学物理中,作用在物体上的力都在同一平面内,各力对转轴的力矩只能使物体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这样,求几个力矩的合力就简化为代数运算。

力对物体的转动效果

使物体转动改变的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力臂有关,即力对物体的转动效果决定于力矩。①当臂等于零时,不论作用力多么大,对物体都不会产生转动作用。②当作用力与转动轴平行时,不会对物体产生转动作用,计算力矩,关键是找力臂。需注意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大小一定的力有最大力矩的条件:

①力作用在离转动轴最远的点上;

②力的方向垂直于力作用点与转轴的连线。

力矩的计算:

①先求出力的力臂,再由定义求力矩M=FL

如图中,力F 的力臂为LF=Lsin θ 力矩M =F ?L sin θ

②先把力沿平行于杆和垂直于杆的两个方向分解,平行于杆的分力对杆无转动效果,力矩为零;平行于杆的分力的力矩为该分力的大小与杆长的乘积。

如图中,力F 的力矩就等于其分力F1产生的力矩,M =F sin θ?L

两种方法不同,但求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对具体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会简化解题过程。

明确转轴很重要:

转轴:物体转动时,物体上的各点都沿圆周运动,圆周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叫转轴。

特点:①物体中始终保持不动的直线就是转轴。

②物体上轴以外的质元绕轴转动,转动平面与轴垂直且为圆周,圆心在

轴上。

③和转轴相平行的线上各质元的运动情况完全一样。

大多数情况下物体的转轴

是容易明确的,但在有的

情况下则需要自己来确定转轴的位置。如:一根长木棒置于水平地面上,它的两个端点为AB ,现给B 端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外力使杆刚好离开地面,求力F 的大小。在这一问题中,过A 点垂直于杆的水平直线是杆的转轴。象这样,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通过分析来确定转轴的问题很多,只有明确转轴,才能计算力矩,进而利用力矩平衡条件。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

转动平衡:有转动轴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我

F

θ

L F

θ

L F θ L

F 2

F 1

们称这个物体处于转动平衡。

注意:作用于同一物体的同一力,由于所取转轴的位置不同,该力对轴的力矩大小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对物体产生转动作用的方向(简称“转向”)也可能不同。例如如右图中的力F ,若以1o 为轴(即对1o 取矩)其力矩为M 1=FL 1,使物体逆时针转,若以2o 为轴(即对2o 取矩)其力矩为M 2=FL 2,使物体顺时针转,由图可知L 1< L 2,故M 1< M 2,且二者反向。由此可见,一谈力矩,必须首先明确是以何处为轴,或对谁取矩。 平衡条件:作用于物体上的全部外力对固定转动轴所取力矩的代数和为零。

沿着转轴观察,力矩的转动效应不是使物体沿顺时针转,就是逆时针转,若使物体沿顺时针转的力矩为正,则使物体沿逆时针转的力矩就为负。

可以将力分解带沿杆和垂直于方向沿杆的分力力矩为零(或者垂直于面和平行与面或者轴,其中平行与面或者轴的分力力矩为零)

当作用在有固定转动轴物体上的顺时针方向力矩之和与逆时针方向力矩之和相等时,物体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的表达式为:

-+∑=∑=∑M M O M 或

作用在物体上的大小相等.方向相等.作用线平行的两个力组成一个力偶。它对物体只有转动作用,其大小积为力偶距:力偶距=力×力偶臂.力偶臂等于两个力作用线间的距离.力偶距的正负也由它使物体转动方向来确定;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 (3)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a )确定研究对象——哪个物体;

(b )分析状态及受力——画示意图;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找出每一个力的力臂,分析每一个力矩的转动方向;

(c )列出力矩平衡方程:∑M=0或∑M 顺=∑M 逆; (d )解出字母表达式,代入数据; (e )作必要的讨论,写出明确的答案。

(4)一般物体的平衡条件

此处所谈的“一般物体”是指没有固定转动轴物体。

对一个“一般物体”来说,作用在它上面的力的合力为零,对任意一点的力矩之和为零时,物体才能处于平衡状态。也就是说必须一并具有或满足下面两个关系式:

?

?????=∑=∑0(0F M 对任意转轴) 注意:∑M=0或∑M 顺=∑M 逆,方程转轴可以根据需要可以任意选取,一般原则是尽量多的力力臂为零,或者让未知的力的力矩为零. 例题分析:

例题1: 如图:BO 是一根质量均匀的横梁,重量G 1=80N ,BO 的一端安在B 点,可绕通过B 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另一端用钢绳AO 拉着横梁保持水平,与钢绳的夹角

o 30=θ,在横梁的O 点挂一个重物,重要G 2=240N ,求钢绳对横梁的拉力F 1:

(1)本题中的横梁是一个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 (2)分析横梁的受力:拉力F 1,重力G 1,拉力F 2; (3)找到三个力的力臂并写出各自的力矩:

F 1的力矩:θsin 1l F

G 1的力矩:2

1

l

G F 2

的力矩:l G 2 解:据力矩平衡条件有:

02sin 21

1=--l G l

G l F θ由此得:N G G F 560sin 22211=+=θ

例题2:如右上图,半径为R 的均匀圆柱体重30 N ,在水平绳的拉力作用下,静止于固定斜面上,求:(1)绳子的拉力,(2)斜面对圆柱体的支持力,(3)斜面对圆柱体的摩擦力。

解析:如右下图,圆柱体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绳拉力四个力。此四力不是共点力。不可以将绳拉力T ,摩擦力f 平移到柱体重心处。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较繁(将斜面对柱体的支持力N 和摩擦力f 合成为一个力F ,则F 、T 、G 共点,然后再将R 分解求得N 、f )。用力矩解决较好。

取接触点为轴,由力矩平衡有:T(R+Rcos370)=GRsin370,

10N 3G

T ==

取柱心为轴,有TR=fR,得

10N 3G

R f ==

=;

再取拉力作用点为轴,有NRsin370=f (R+Rcos370), 得N=G=30N 。

例题3:如图所示,光滑圆弧形环上套有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A 和B 两球之间连有弹簧,平衡时圆心O 与球所在位置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求两球质量之比。

解析:此题可以分别分析小球A 、B 所受共点力,对每个球列共点力平衡方程求解,但是很繁琐。若换一个角度,以O 为轴用力矩求解则较方便。如右下图,小球A 受到N 1、N 2、 m 1g 三个力作用,B 受到N 1’、N 3、m 2g 三个力作用。与弹簧一起看作绕过O 点的转动轴平衡问题,其中N 2、N 3没有力臂,N 1和N 1’的力矩互相抵消。于是有:m 1gRsin α=m 2gRsin β,所以有:

β

α

sin sin m m 21= 。 例题4:一块均匀木板MN 长L =15m ,重G 1=400N ,搁在相距D =8m 的两个支架A 、B 上,MA =NA ,重G 2=600N 的人从A 点向B 点走去,如图所示。求:①人走过B 点多远木板会翘起来?②为使人走到N 点时木板不翘起来,支架B 应放在离N 多远处?2.67m 、3m

分析和解:当木板刚翘起来时,板的重力对B 点产生的力矩和人的重力对B 点产生的力矩使板平衡,设人走过B 端L 时木板会翘起来,则有B L ?=?6004400 可解得L B =2.67m, 同理,可设当人走到N 端木板刚要翘起来时,B 支架和N 端的距离为L BN 则有BN BN L L ?=-?600)5.7(400 可得L BN =3m

α

β

A B

O

α β

A B O

N 1 N 2 N 3

m 1g

N 1’

m 2g

例题5:.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滑块,滑块上放有一个上端有固定转动轴的木棒,如图1。现用水平力F向右推滑块,但滑块仍静止。试分析滑块对木棒的弹力的变化情况。

分析与解答:

先应弄清施力F前的情况;因为滑块静止,目水平面是光滑的,所以木棒对滑块只有竖直向下的压力,而无摩擦力。由牛顿第三案律可知,滑块对木棒也只有支持力(弹力)。再以木棒为研究对象,对于其转动轴,木棒所受的弹力N的力距与木棒的重力距平衡,如图2(a)所示。

施力F点,同样由滑块静止可知,木棒对滑块向左的静摩擦力,以与力F平衡。则滑块对木棒也有水平向右的静摩擦中。这样,以木棒为研究对象,对转动轴又增加了一个摩擦力f的逆时针方向的力距,如图(b),而木棒的重力对轴的顺时针方向的力距大小是不变的,故木棒所受滑块施的弹力将减小。

[本题交替以滑块和木棒为研究对象,结合物体的平衡条件进行受力分析,正是要求的解题能力]

例题6:如图3所示,有固定转动轴0的轻板与竖直墙之间夹着一个光滑重球。在板的端点绝竖直向上的力F,使整个装置处于平衡。若缓慢使板与竖直墙的夹角θ增大(仍小于90o),则力F及其对轴o的力距M各将如何变化?

分析与解答:以木板为研究对象,力F对轴o的力距与球对木板的正压力N对轴的

力距平衡,因此力F 对轴o 的力距M 的变化情况,取决于弹力N 对轴o 的力距变化情况,其变化规律如何呢?这就要转移以光滑球的研究对象并应注意抓住球的重力G 和半径R

这两个不变的因素。设球与板接触点到轴o 的距离为X ,

。参看图4可知,

板对球的弹力G

N Sin θ

=

对板, 由力距平衡有,2

G FLSin Nx N RCot Sin θ

θθ===

L 为板长。 222

G GR

M RCot Sin Sin θθ

θ=

=

2

2

GR F LSin Tan

θ

θ=

可见随增大,M . F 都减小。

例题7: 如图5所示,水平轻杆AB 长1.5m ,其A 端有固定转动轴,倾斜轻杆CO 与AB 夹角为30°AC=1m。在B 端有一小定滑轮,绕过定滑轮的细绳左侧成竖直,并连接重物P ,其重G=100N ;右侧细绳穿过动滑轮后,端点固定在E 点,动滑轮上吊有重物G1=30N 。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求co 杆对AB 杆的作用力F 。

分析与解答:co 杆对AB 的作用力有两个方面效果,一方面向上支持,另一方沿AB 向右推。本题所求是这两个方面效果的合力F ,力P 的方向沿oc 杆斜向上(若计oc 方向,这可以对oc 杆的转动轴的合力距为零得出)。

另外,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前提下,同一根绳沿各方向的拉力(张力)是相等的,本题中定滑轮两侧绳的拉力以及动滑轮两侧的绳拉力都相等。

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依题(注意30°角及左右两侧绳的对称性)知它所受的三个力互成120°有

以AB 杆为研究对象,对轴A 有

3030o o F ACSin G AB T ABSin =+

得F= ? N 。

例题8:如图7所示,一根长为L 重为G 0的均匀杆AB ,A 端顶在粗糙的竖直墙上,与墙的摩擦因数为μ;B 端用一根强度足够大的绳挂在墙的C 处。此时杆恰好成水平,绳的倾角为。

(1)求杆能保持水平平衡时,μ和应满足的条件。

(2)若P 为杆上一点,在BP 间挂任意重物都不会使杆的A 端下滑,求P 点的位置应在何处。

分析与解答:(1)以B 为轴,由力距平衡,对杆AB 如(图8)

G 2

L

fL = 得 0G 2f =

若以A 为轴,则 0G 2L

TLSin θ= 得 0G 2T Sin θ

=

又0

G 2

N TCos Cot θθ==

要杆不F 下滑,应有

,得

(2)设P 点到A 的距离为X ,所挂重物G

; 1

: 2

由1.2得 3

要杆F 不下滑,需,即 4

代入四式得

0G ()2() (5)

GxTan xG Tan GTan L L xG

GTan Tan L

θμμθθθμθ-=--=-+

因为,所以5,式中左端

,从而右端应不大于零,否则式中的不等式不

()0xG

GTan Tan L

θμθ-

+≤

同步达纲练习:

1.如图9所示,长L=4m 的均匀吊桥质量m=80kg ,成水平时,并未与对岸地面接触,这时牵引绳与桥面成30?角。质量m 。=50kg 的人站在桥面距轴D 为1m 处,用水桶打水。桶和水的质量为m=10kg ,正以a=0.2m/s 的速度上升。此时牵引绳的拉力多大?

1. 1079N

简解:水桶加速上升,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 , F=100N 对轴o ,

M=o

T=1079N

2.如图10所示,质量为m 的均匀杆与地面接触为一固定转动轴,杆与光滑球接触占距0为L/3。求竖直墙对球的弹力T 。

2.

简解:对杆

对球体静止,水平方向有

高中物理《力的平衡问题》常用解题方法

《力的平衡》常用解题方法【专题概述】 1 处理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 2.一般解题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根据题目要求,选取一个平衡体(单个物体或系统,也可以是结点)作为研究对象. (2)画受力示意图: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 (3)正交分解:选取合适的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将所受各力正交分解. (4)列方程求解:根据平衡条件列出平衡方程,解平衡方程,对结果进行讨论. 3.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物体受三个力平衡时,利用力的分解法或合成法比较简单. (2)解平衡问题建立坐标系时应使尽可能多的力与坐标轴重合,需要分解的力尽可能少.物体受四个以上的力作用时一般要采用正交分解法 【典例精讲】 方法1 直角三角形法 用直角三角法解答平衡问题是常用的数学方法,在直角三角形中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等数学知识求解某一个力,若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可利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特点进行求解.

【典例1】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 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重力加速度为g ,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则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 A.2 sin αmg B.2 cos αmg C.21 mgtan α D.21 mgcot α 【答案】 A 直角三角形,且∠OCD 为α,则由21mg =F N sin α可得F N =2sin αmg ,故A 正确. 方法2 相似三角形法 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画出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的平行四边形中,可能有力三角形与题设图中的几何三角形相似,进而得到力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根据比值便可计算出未知力的大小与方向. 【典例2】 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 的小球套在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 的光滑圆环上,一个劲度系数为k ,自然长度为L(L<2R)的轻质弹簧,一端与小球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圆环的最高点,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φ.

力矩教案

第10单元:力矩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 2:能应用力矩平衡条件处理有关问题。 二、能力目标: 1:学会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 2:进一步熟悉对物体的受力分析。 三、德育目标: 使学生学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重点: 力矩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学难点: 用力矩平衡条件如何正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用投影片出示下列思考题: (1)什么是力矩的平衡 (2)有固定准确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2、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运动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求解问题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熟练应用力矩平衡条件解决有固定转动轴物体在转动平衡状态下的有关问题。 2:进一步提高受力分析的能力。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用投影片出示例题1: 如图:BO 是一根质量均匀的横梁,重量G 1=80N ,BO 的一端安在B 点,可绕通过B 点 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另一端用钢绳AO 拉着横梁保持水平,与钢绳的夹角o 30=θ,在横梁的O 点挂一个重物,重要G 2=240N ,求钢绳对横梁的拉力F 1: a :分析 (1)本题中的横梁是一个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 (2)分析横梁的受力:拉力F 1,重力G 1,拉力F 2; (3)找到三个力的力臂并写出各自的力矩: F 1的力矩:θsin 1lc F G 1的力矩:2 1l G F 2 的力矩:l G 2 b :指导学生写出解题过程:

c :用投影片展示正确的解题过程如下: 解:据力矩平衡条件有: 02sin 21 1=--l G l G l F θ 由此得:N G G F 560sin 22211=+=θ d :巩固训练: 如图所示,OAB 是一弯成直角的杠杆,可绕过O 点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杆OA 长30cm , AB 段长为40cm ,杆的质量分布均匀,已知OAB 的总质量为7kg ,现在施加一个外力F ,使杆的AB 段保持水平,则该力作用于杆上哪一点,什么方向可使F 最小 2:用投影片出示例题2: 一辆汽车重×104N ,使它的前轮压在地秤上,测得的结果为×103N ,汽车前后轮之间的 举例是,求汽车重心的位置,(即求前轮或后轮与地面接触点到重力作用线的距离) (1)分析:汽车可看作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若将后轮与地面的接触处作为转动轴,则汽车受到以下力矩的作用:一是重力G 的力矩;二是前轮受到的地秤对它的支持力的力矩;汽车在两个力矩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利用转动平衡条件即可求出重心的位置。 (2)注意向学生交代清: a :地秤的示数指示的是车对地秤压力的大小; b :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车前轮受到的支持力的大小也等于地秤的示数。 (3)学生写出本题的解题步骤,并和课本比较; (4)讨论:为什么不将前轮与地秤接触处作为转动轴 将前轮与地秤接触处作为转动轴,将会使已知力的力臂等于0,而另一个力(即后轮与地秤间的作用力)又是未知的,最后无法求解。 (5 )巩固训练 一块均匀木板MN 长L =15cm ,G 1=400N ,搁在相距D =8m 的两个支架A 、B 上,MA =NB ,重G 2=600N 的人从A 向B 走去,如图:问人走过B 点多远时,木板会翘起来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运用力矩平衡条件解题的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找出每一个力的力臂,分析每一个力矩的转动方向; 3:据力矩平衡条件建立方程[M 合=0或M 顺=M 逆] 4:解方程,对结果进行必要的讨论。 四、作业: 练习二③④ 五:板书设计:

高中物理《力、共点力的平衡》典型题精选(含答案推荐)

高中物理《力、共点力的平衡》精选典型题 (高考物理典型题全接触)强烈推荐 解决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方法 1、对物体进行正确地受力分析,是解决好力学问题的关键。受力分析的顺序:先找重力、其它场力,考察研究对象与其它物体有几个接触面(点),然后依次分析各个接触面的弹力和摩擦力 2.整体法:研究外力对物体系统的作用时,一般选用整体法。因为不用考虑系统内力,所以这种方法更简便,总之,能用整体法解决的问题不用隔离法。 3.隔离法: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需要选用隔离法,一般情况下隔离受力较少的物体。 4.图解法:如果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变,另一个力的方向不变,此时可用图解法,画出不同状态下力的矢量图,判断各个力的变化情况. 5.解析法:如果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可进行正交分解,利用解析法,建立平衡方程,根据自变量的变化确定因变量的变化. 6.相似三角形法:如果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其中的一个力大小、方向均不变,另外两个力的方向都发生变化,可以用力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弹力的分析方法 1.弹力有无的判断 (1)条件法:根据产生弹力的两个条件——接触和发生弹性形变直接判断. (2)假设法或撤离法:可以先假设有弹力存在,然后判断是否与研究对象所处状态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还可以设想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撤离”,看研究对象能否保持原来的状态. 静摩擦力的分析方法 与绳、接触面、杆的弹力类似,静摩擦力也是“被动力”,要分析其有无、方向及大小,必须了解物体的其他受力和状态. (1)假设法:先假设没有静摩擦力(接触面光滑),看相对静止的物体间能否发生相对运动.若能发生相对运动,则有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若不能发生相对运动,则没有静摩擦力. (2)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确定,思路如下. (3)转换法:利用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来判定.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再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反作用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A 、B 、C 为三个质量相等、材料相同的小物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沿相同的粗糙面上滑,其中A 是匀速上滑,B 是加速上滑,C 是减速上滑,而斜面体相对地面均处于静止状态,斜面体甲、乙、丙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分别为1f 、2f 、3f ,该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

力矩与力矩平衡

力矩和力矩平衡 一.内容黄金组. 1.了解转动平衡的概念,理解力臂和力矩的概念。 2.理解有固定转动轴物体平衡的条件 3.会用力矩平衡条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要点大揭秘 1.转动平衡:有转动轴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明确转轴很重要: 大多数情况下物体的转轴是容易明确的,但在有的情况下则需要自己来确定转轴的位置。如:一根长木棒置于水平地面上,它的两个端点为AB,现给B端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外力使杆刚好离开 地面,求力F的大小。在这一问题中,过A点垂直于杆的水平直线是杆的转轴。象这样,在解决问 题之前,首先要通过分析来确定转轴的问题很多,只有明确转轴,才能计算力矩,进而利用力矩 平衡条件。 2.力矩: 力臂: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力矩:力和力臂的乘积。 计算公式:M=FL 单位:Nm 效果:可以使物体转动 (1)力对物体的转动效果 力使物体转动的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力臂有关,即力对物体的转动效果决定于力矩。①当臂等于零时,不论作用力多么大,对物体都不会产生转动作用。②当作用力与转动轴平行时,不会对物体产生转动作用,计算力矩,关键是找力臂。需注意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2)大小一定的力有最大力矩的条件: ①力作用在离转动轴最远的点上; ②力的方向垂直于力作用点与转轴的连线。 (3)力矩的计算: ①先求出力的力臂,再由定义求力矩M=FL 如图中,力F的力臂为L F=Lsinθ 力矩M=F?L sinθ ②先把力沿平行于杆和垂直于杆的两个方向分解,平 行于杆的分力对杆无转动效果,力矩为零;平行于杆的分力的 力矩为该分力的大小与杆长的乘积。 如图中,力F的力矩就等于其分力F1产生的力矩,M =F sinθ?L 两种方法不同,但求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对具体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会简化解题过程。 3.力矩平衡条件: 力矩的代数和为零或所有使物体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之和等于所有使物体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之和。 ∑M=0或∑M 顺=∑M 逆 F F2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动态平衡问题)典型例题(含答案)【经典】

知识点三:共点力平衡(动态平衡、矢量三角形法) 1.(单选)如图所示,一小球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一切摩擦,如果把竖直挡板由竖直位置缓慢绕 O点转至水平位置,则此过程中球对挡板的压力F1和球对斜面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答案B A.F1先增大后减小,F2一直减小 B.F1先减小后增大,F2一直减小 C.F1和F2都一直减小 D.F1和F2都一直增大 2、(单选)(天津卷,5)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 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 T的变化情况是().答案D A.F N保持不变,F T不断增大 B.F N不断增大,F T不断减小 C.F N保持不变,F T先增大后减小 D.F N不断增大,F T先减小后增大 3.(单选)如图所示,一光滑小球静止放置在光滑半球面的底端,用竖直放置的光滑挡板水平向右缓慢地 推动小球,则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该过程小球未脱离球面),木板对小球的推力F1、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2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答案B A.F1增大,F2减小B.F1增大,F2增大 C.F1减小,F2减小D.F1减小,F2增大 4、(单选)如图所示,一物块受一恒力F作用,现要使该物块沿直线AB运动,应该再加 上另一个力的作用,则加上去的这个力的最小值为().答案B A.F cos θB.F sin θ C.Ftan θD.F cot θ 5.(单选)如图所示,一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只改变F的方向不改变F的大小,仍使木块静止,则此时力F与水平 面的夹角为().答案A A.60°B.45° C.30°D.15° 6.(多选)一铁架台放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轻质细线悬挂一小球,开始时细线竖直,现将水平力F作用于小球上,使其缓慢地由实线位置运动到虚线位置,铁架台始终保持静止,则在这一 过程中().答案:AD A.细线拉力逐渐增大B.铁架台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C.铁架台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减小D.铁架台所受地面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7、(多选)(苏州调研)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悬挂于O点,在外力F的作用下,小球A、B处于静止状态.若要使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悬线OA与竖直 方向的夹角θ保持30°不变,则外力F的大小().答案BCD A.可能为 3 3 mg B.可能为 5 2 mg C.可能为2mg D.可能为mg 8、(单选)如图所示,轻绳的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另一端系在一个轻质圆环上,圆环套在粗糙水平杆MN上.现用水平力F拉绳上一点,使物体处于图中实线位置,然后改变F的大小使 其缓慢下降到图中虚线位置,圆环仍在原来的位置不动.在这一过程中,水平拉力F、环 与杆的摩擦力F摩和环对杆的压力F N的变化情况是().答案D A.F逐渐增大,F摩保持不变,F N逐渐增大B.F逐渐增大,F摩逐渐增大,F N保持不变 C.F逐渐减小,F摩逐渐增大,F N逐渐减小D.F逐渐减小,F摩逐渐减小,F N保持不变

高考物理常见难题大盘点力矩有固定转动轴

2013高考物理常见难题大盘点:力矩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 1.如图1-50所示是单臂斜拉桥的示意图,均匀桥板ao 重为G ,三根平行钢索与桥面成30°,间距ab =bc =cd =do ,若每根钢索受力相同,左侧桥墩对桥板无作用力,则每根钢索的拉力大小是()。 (A)G (B)3G ∕6 (C)G ∕3(D)2G ∕3 解答设aO 长为4L ,每根钢索受力为T ,以O 点为转轴,由力矩平衡条件得 23sin302sin30sin30G L T L T L T L ????=?+?+?, 解得2 3 T G = 。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 2.图1-51为人手臂骨骼与肌肉的生理结构示意图,手上托着重量为G 的物体,(1)在方框中画出前臂受力示意图(手、手腕、尺骨和挠骨看成一个整体,所受重力不计,图中O 点看作固定转动轴,O 点受力可以不画).(2)根据图中标尺估算出二头肌此时的收缩力约为 . 解答前臂的受力如图1-52所示,以O 点为转轴,由力矩平衡条件得 18F N ?=?, 其中N =G ,可得F =8G 。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8G ”。 3.如图1-53所示,直杆OA 可绕O 轴转动,图中虚线与杆平行.杆的A 端分别受到F 1、F 2、F 3、F 4四个力作用,它们与OA 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则它们对O 点的力矩M 1、M 2、M 3、M 4的大小关系是()。 (A)M 1=M 2>M 3=M 4 (B)M 1>M 2>M 3>M 4 (C)M 2>M 1=M 3>M 4 (D)M 1<M 2<M 3<M 4 解答把四个力都分解为垂直于OA 方向和沿OA 方向的两个分力,其中沿OA 方向的力对O 点的力矩都为零,而垂直于OA 方向的力臂都相等,所以四个力的力矩比较等效为垂直 图1-50 图1-51 1 图1-53

高中物理力的平衡经典习题及答案【复习准备】

力的平衡经典习题 1、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滑球的质量均为m,放在竖直挡板和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间.若缓慢转动挡板至与斜面垂直,在此过程中 A.A、B两球间的弹力不变 B.B球对挡板的压力逐渐减小 C.B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D.A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2、如图所示,不计滑轮质量与摩擦,重物挂在滑轮下,绳A端固定,将B端绳由B移到C或D(绳长不变)其绳上张力分别为T B,T C,T D,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θ分别为θB, θC, θD则 A. T B>T C>T D θB<θC<θD B. T B

A.F B.F + mg C.F -mg D.mg -F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静止地放在半径为R的半球体上,质点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质点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为零 B.质点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mg sin C.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 sin D.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 cos 6、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0 k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而静止,若用竖直向上的力F=5 N提物体,物体仍静止(g=10 m/s2),则下述正确的是 A.斜面受的压力减少量等于5 N B.斜面受的压力减少量小于5 N C.地面受的压力减少量等于5 N D.地面受的压力减少量小于5 N 7、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右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纵截面图. 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缓慢地向右移动,在Q 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B.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P、Q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

高中物理竞赛力矩和力矩平衡知识点讲解

高中物理竞赛力矩和力矩平衡知识点讲解 力矩是表示力对物体产生转动作用的物理量,是物体转动转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它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表达式为:M=FL,其中力臂L是转动轴到F的力线的(垂直)距离。单位:Nm 效果:可以使物体转动. 正确理解力矩的概念 力矩是改变转动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的物理量,门、窗等转动物体从静止状态变为转动状态或从转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时,必须受到力的作用。但是,我们若将力作用在门、窗的转轴上,则无论施加多大的力都不会改变其运动状态,可见转动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化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还受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的影响。力的作用点离转轴越远,力的方向与转轴所在平面越趋于垂直,力使转动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得就越明显。物理学中力的作用点和力的作用方向对转动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用力矩这个物理量综合表示,因此,力矩被定义为力与力臂的乘积。力矩概括了影响转动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所有规律,力矩是改变转动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力矩是矢量,在中学物理中,作用在物体上的力都在同一平面内,各力对转轴的力矩只能使物体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这样,求几个力矩的合力就简化为代数运算。 力对物体的转动效果 使物体转动改变的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力臂有关,即力对物体的转动效果决定于力矩。①当臂等于零时,不论作用力多么大,对物体都不会产生转动作用。②当作用力与转动轴平行时,不会对物体产生转动作用,计算力矩,关键是找力臂。需注意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大小一定的力有最大力矩的条件: ①力作用在离转动轴最远的点上; ②力的方向垂直于力作用点与转轴的连线。 力矩的计算: ①先求出力的力臂,再由定义求力矩M=FL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资料四力力矩平衡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资料四:力、力矩、平衡 (一)重力 重力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一般来说,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静止在地球表面的物体,其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充当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但向心力极小。 (二)弹力 当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其内部产生的反抗外力作用而企图恢复形变的力叫弹力。胡克弹力的大小由F=k△x确定。 a)当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若干弹簧串联使用时,等效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b)当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若干弹簧并联使用时,等效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例一:一根重力不计的弹簧一端固定,挂上重100N的物体时伸长了30cm,若把弹簧减去2/3,再把100N物体挂在弹簧下端,则弹簧伸长了多少?劲度系数变为多少? (三)摩擦力 1、摩擦力方向 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且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由公式f=μN计算。 3、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变化的,无特定计算式,一般根据物体运动性质和受力情况分析求解。其大小范围在0<f≤f m之间。 (四)力矩 力和力臂的乘积叫力对转动轴的力矩。记为M=FL,单位“牛·米”。一般规定逆时针方向转动为正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为负方向。 力臂:从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力臂 例二:.如图所示是一根弯成直角的杆,它可绕O点转动.杆的OA段 长30cm,AB段长40cm.现用F=10N的力作用在杆上,要使力F对轴O 逆时针方向的力矩最大,F应怎样作用在杆上?画出示意图,并求出力F 的最大力矩.

高一物理力学专题-共点力的平衡专题

图3 图1 图2 专题2 共点力的平衡及应用 导学目标 1.掌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推论.2.掌握整体法及隔离法的应用.3.会分析动态平衡问题及极值问题. 一、共点力的平衡[基础导引]1.如图1所示,一个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台阶上随扶梯匀速上升,它受到的力有 ( ) A .重力、支持力 B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斜向上的拉力 D .重力、支持力、压力、摩擦力 2.在图2中,灯重G =20 N ,AO 与天花板间夹角α=30 °,试求AO 、 BO 两绳受到的拉力多大? [知识梳理]共点力的平衡 共点力 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上的____________或力的____________交于一 点的几个力叫做共点力.能简化成质点的物体受到的力可以视为 共点力 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状态,叫做平衡状态.(该 状态下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平衡条件 物体受到的________为零,即F 合=____或{ ΣF x = ΣF y =0 思考:物体的速度为零和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是一回事吗? 二、平衡条件的推论 [基础导引] 1.如图3所示,斜面上放一物体m 处于静止状态,试求斜面对物体的 作用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5 kg 的物体,在互成一定角度的五个水平力作用下做匀速运动,这五个力矢量首尾连接后组成一个什么样图形?若其中一个向南方向的 5 N 的力转动90°角向西,物体将做什么运动? [知识梳理]1.二力平衡 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为一对____________. 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________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

物理竞赛讲义(三)力矩、定轴转动物体的平衡条件、重心

郑梁梅高级中学高一物理竞赛辅导讲义 第三讲:力矩、定轴转动物体的平衡条件、重心 【知识要点】 (一)力臂:从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力臂。 (二)力矩:力和力臂的乘积叫力对转动轴的力矩。记为M=FL ,单位“牛·米”。一般规定逆时针方向转动为正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为负方向。 (三)有固定转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作用在物体上各力对转轴的力矩的代数和为零或逆时针方向力矩总是与顺时针方向力矩相等。即ΣM=0,或ΣM 逆=ΣM 顺。 (四)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计算重心位置的方法: 1、同向平行力的合成法:各分力对合力作用点合力矩为零,则合力作用点为重心。 2、割补法:把几何形状不规则的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分割或填补成形状规则的物体,再由同向(或反向)平行力合成法求重心位置。 3、公式法: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质量为m 1和m 2的A 、B 两质点坐标分别为A (x 1,y 1),B (x 2,y 2)则由两物体共同组成的整体的重心坐标为: 212211m m x m x m x C ++= 212211m m y m y m y C ++= 一般情况下,较复杂集合体,可看成由多个质点组成的质点系, 其重心C 位置由如下公式求得: i i i C m x m x ∑∑= i i i C m y m y ∑∑= i i i C m z m z ∑∑= 本节内容常用方法有:①巧选转轴简化方程:选择未知量多,又不需求解结果的力线交点为轴,这些力的力矩为零,式子简化得多;②复杂的物体系平衡问题有时巧选对象:选整体分析,常常转化为力矩平衡问题求解;③无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位置计算常用方法是通过割补思想,结合平行力合成与分解的原则处理,或者助物体重心公式计算。 【典型例题】 【例题1】如图所示,光滑圆弧形环上套有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A 和B 两球之间连有弹簧,平衡时圆心O 与球所在位置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求两球质量之比。 y y y 12C α β A B O

高中物理力学图解动态平衡

静力学解题方法3——图解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 题型特点:(1)物体受三个力。(2)三个力中一个力是恒力,一个力的方向不变,由于第三个力的方向变化,而使该力和方向不变的力的大小发生变化,但二者合力不变。 解题思路:(1)明确研究对象。(2)分析物体的受力。(3)用力的合成或力的分解作平行四边形(也可简化为矢量三角形)。(4)正确找出力的变化方向。(5)根据有向线段的长度变化判断各个力的变化情况。 注意几点:(1)哪个是恒力,哪个是方向不变的力,哪个是方向变化的力。 (2)正确判断力的变化方向及方向变化的范围。 (3)力的方向在变化的过程中,力的大小是否存在极值问题。 【例1】如图2-4-2所示,两根等长的绳子AB和BC吊一重物静止,两根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均为60°.现保持绳子A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变,将绳子BC逐渐缓慢地变化到沿水平方向,在这一过程中,绳子BC的拉力变化情况是() A.增大B.先减小,后增大 C.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方法一:对力的处理(求合力)采用合成法,应用合力为零求解时采用图解法(画动态平行四边形法).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看出,FBC先减小后增大.方法二:对力的处理(求合力)采用正交分解法,应用合力为零求解时采用解析法.如图乙所示,将F AB、FBC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由两方向合力为零分别列出: F AB cos 60°=FB C sin θ, F AB sin 60°+FB C cos θ=FB, 联立解得FBC sin(30°+θ)=FB/2, 显然,当θ=60°时,FBC最小,故当θ变大时,FBC先变小后变大.

高三物理力矩平衡经典试题

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 3、如图所示,AC 为竖直墙面,重为G 的AB 均匀横梁处于水平位置。BC 为支撑横梁的轻杆,它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A 、B 、C 三处均用铰链连接,轻杆所受的力为( ) A 、αcos G B 、α cos 2G C 、αcos G D 、αcos 2G 4、如图所示,竖直杆AB 在绳AC 拉力作用下使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若绳 AC 加长,使点C 缓慢向左移动,杆AB 仍竖直,且处于平衡状态,那么绳AC 的拉力T 和杆AB 所受的压力N 与原来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 增大,N 减小 B 、T 减小,N 增大 C 、T 和N 均增大 D 、T 和N 均减小 8、质量均匀的木板,对称地支承于P 和Q 上,一个物体在木板上从P 处运动到Q 处,则Q 处对板的作用力N 随x 变化的图线是( ) 9、如图所示,均匀木棒AB 的一端N 支在水平地面上,将另一端用水平拉力F 拉住,使木棒处于平衡状态,则地面对 木棒AB 的作用力的方向为( ) A 、总是竖直向上的,如F 1 B 、总是偏向木棒的右侧,如F 2 C 、总是沿着木棒的方向,如F 3 D 、总是偏向木棒的左侧,如F 4 10、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均匀木棒AB的A端铰于墙上,悬线一端固定,另一端套在木棒上跟棒垂直,并使棒保持水平.如改变悬线的长度使套逐渐向右移动,但仍保持木棒水平,则悬线所受拉力大小将( ) A.逐渐变小. B.先逐渐变大后又逐渐变小. C.逐渐变大. D.先逐渐变小后又逐渐变大. 11、如图所示,均匀细杆AB 质量为M ,A 端装有转轴,B 端连接细线通过滑轮 和质量为m 的重物C 相连,若杆AB 呈水平,细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时恰能保持平衡,则杆对轴A 有作用力大小下面表达式中正确的有( ) A .mg B . Mg 2 sin ? C .M2-2Mm sin ?+m2 g D .Mg -mg sin ? 12、如图所示,均匀板一端搁在光滑墙上,另一端搁在粗糙地面上,人站在板上,人和板均静止,则( ) A.人对板的总作用力就是人所受的重力. B.除重力外板受到三个弹力和两个摩擦力作用. C.人站得越高,墙对板的弹力就越大. D.人站得越高,地面对板的弹力就越小. 13、如图所示,一端可绕O 点自由转动的长木板上方放一个物块,手持木板的另一端,使木板从水平位置沿顺时针方向 A B θ C

高中物理力学平衡问题

力学平衡问题1.如图4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 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 量为m 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 作用下静止于P点.设滑块所受 支持力为F N,OP与水平方向的 夹角为θ.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mg tanθB.F =mg tan θ C.F N=mg tanθD.F N=mg tanθ 2.如图5所示,A、B两球用劲度 系数为k1的轻弹簧相连,B球用长 为L的细线悬于O点,A球固定 在O点正下方,且O、A间的距离 恰为L,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 F1,现把A、B间的弹簧换成劲度 系数为k2的轻弹簧,仍使系统平衡,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 A.F1<F2 B.F1>F2 C.F1=F2 D.因k1、k2大小关系未知,故无法确定3.我国国家大剧院外部呈椭球型,将国家大剧院的屋顶近似为半球形,一警卫人员为执行特殊任务,必须冒险在半球形屋顶上向上缓慢爬行(如图所示),他在向上爬的过程中 A.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变大 B.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变小 C.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变大 D.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变小 4.如图3所示,用一根长为l的 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质 量为m的小球A,为使细绳与竖直方 向夹30°角且绷紧,小球A处于静止, 对小球施加的最小的力是() A.3mg B. 3 2mg C. 1 2mg D. 3 3mg 5.如图8所示,用两根细线把A、B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第三根 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 用某个力F作用在小球A上, 使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 且OB细线恰好沿竖直方向, 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该 力可能为图中的() A.F1B.F2C.F3D.F4 6.如图所示装置,两根细绳拴住一球,保 持两细绳间的夹角不变,若把整个装置顺 时针缓慢转过90°,则在转动过程中, CA绳的拉力FA大小变化情况是, CB绳的拉力FB的大小变化情况 是。7.如图所示,用两根轻绳 AO和BO系住一小球,手提 B端由OB的水平位置逐渐 缓慢地向上移动,一直转 到OB成竖直方向,在这过 程中保持θ角不变,则OB 所受拉力的变化情况是: A.一直在减小 B.一直在增大 C.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 D.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8、如图所示,球与斜面光滑接触,用水平推力F缓慢推动斜面使球升到A端(此时绳子接近水平位置),在此过程中,绳子的拉力为T,球对斜面的压力为N,则 A.N不变,T先减小后增大 B.N不断增大,T不断减小 C.N不变,T不断增大 D.N不断增大,T先减小后增大 9.细线AO和BO下端系一个物体P,细线长AO>BO, A、B两个端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开始时两线刚好绷直,BO线处于竖直方向,如图所示,细线AO、BO的拉力设为F A和F B,保持端点A、B在同一水平线上,A点不动,B点向右移动,使A、B逐渐远离的过程中,物体P静止不动,关于细线的拉力F A和F B的大小随AB 间距离变化的情况是( ) A、F A随距离增大而一直增大 B、F A随距离增大而一直减小 C、F B随距离增大而一直增大 D、F B随距离增大而一直减小 10.如图所示,用绳OA、OB和OC 吊着重物P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绳OA水平,绳OB与水平方向成θ角.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缓慢地将重物P 拉起,用F A和F B分别表示绳OA和绳OB的张力,则A.F A、F B、F均增大 B.F A增大,F B不变,F增大 C.F A不变,F B减小,F增大 D.F A增大,F B减小,F减小 11.如图所示,将一根不可伸长、柔软的轻绳两端分别系于A、B两点上,一物体用小动滑轮悬挂在绳子上,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θ1,绳子张力为T1.将绳子B端移至C点,待整个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θ2,绳子张力为T2.将绳子B端移 至D点,待整个系统达到平衡时,两 段绳子间的夹角为θ3,绳子张力为T3, 不计摩擦,则() A.θ1=θ2=θ3B.θ1=θ2<θ3 C.T1=T2=T3D.T1=T2

力矩平衡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转动平衡的概念,理解力臂和力矩的概念; 2、理解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3、会应用平衡条件处理有关的问题。 二、重点难点 重点:1、什么是转动平衡; 2、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难点:力矩概念。 三、教学方法 实验、讲授、归纳 四.教学用具 力矩盘、钩码、弹簧秤 五、教学过程 (一)、转动平衡 1、转动轴:生活中,我们常见到有许多物体在转动。例如:门、砂轮、电唱机的唱盘,电动机的转子等。上述物体转动时,物体上的各点都沿圆周运动,圆周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这条直线叫做转动轴。 2、转动平衡 一个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我们称这个物体处于转动平衡状态。 匀速转动也是转动平衡状态。 (二)、力矩 【演示】 a:推门时,如果在离转轴不远的地方推,用比较大的力才能把门推开;在离转动轴

较远的地方推门,用比较小的力就能把门推开。 b:用手直接拧螺帽,不能把它拧紧;用扳手来拧,就容易拧紧了。 说明:力越大,力和转动轴之间的距离越大,力的转动作用就越大。 1、力臂: (1)力和转动轴之间的距离,即从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 (2)力臂的找法: 一轴:即先找到转动轴; 二线:找到力的作用线; 三垂直:即从转轴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则转轴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该力的力臂。 (3)巩固训练: 画出右图中各个力的力臂: 2、力矩: (1)定义:力F和力臂L的乘积叫做力对转动轴的力矩。用字母M表示。 (2)公式:M=FL。 (3)单位:牛米,符号是N·m (4)力对物体的转动作用决定于力矩的大小,力矩越大,力对物体的转动作用越大。力为零,力矩也为零,显然不会使物体发生转动。力不为零,只要力臂为零,力矩同样为零,力对物体照样没有转动的作用。 (5)力矩可以使物体向不同的方向转动,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一般把使物体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定为正力矩,使物体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定为负力矩。 3. 讨论: 用力矩的概念表示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矩=阻力矩或 M1+M2=0 (三)、力矩的平衡: 1、引言:我们用力矩表示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这是力矩平衡的最简单的情形,那

高中物理动态平衡专题

高中物理动态平衡专题 在有关物体平衡的问题中,有一类涉及动态平衡。这类问题中的一部分力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生变化,故这是力平衡问题中的一类难题。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把“动”化为“静”,“静”中求“动”。根据现行高考要求,物体受到往往是三个共点力问题,利用三力平衡特点讨论动态平衡问题是力学中一个重点和难点。 一 物体受三个力作用 例1. 如图1所示,一个重力G 的匀质球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倾角为α,在斜面上有一光滑的不计厚度的木板挡住球,使之处于静止状态。今使板与斜面的夹角β缓慢增大,问:在此过程中,挡板和斜面对球的压力大小如何变化? 解析:取球为研究对象,如图1-2所示,球受重力G 、斜面支持力F 1、挡板支持力F 2。因为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故三个力的合力始终为零,将三个力矢量构成封闭的三角形。F 1的方向不变,但方向不变,始终与斜面垂直。F 2的大小、方向均改变,随着挡板逆时针转动时,F 2的方向也逆时针转动,动态矢量三角形图1-3中一画出的一系列虚线表示变化的F 2。由此可知,F 2先减小后增大,F 1随β增大而始终减小。 例2.一轻杆BO ,其O 端用光滑铰链固定在竖直轻杆AO 上,B 端挂一重物,且系一细绳,细绳跨过杆顶A 处的光滑小滑轮,用力F 拉住,如图2-1所示。现将细绳缓慢往左拉,使杆BO 与杆A O 间的夹角θ逐渐减少,则在此过程中,拉力F 及杆BO 所受压力F N 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F N 先减小,后增大 B .F N 始终不变 C .F 先减小,后增大 D.F 始终不变 解析:取BO 杆的B 端为研究对象,受到绳子拉力(大小为F )、BO 杆的支持力F N 和悬挂重物的绳子的拉力(大小为G )的作用,将F N 与G 合成,其合力与F 等值反向,如图2-2所示, A 图2-1 A 图2-2 图1-1 图1-2 F 1 G F 2 图1-3

力矩平衡作业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初级1 1.对于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只要在转动,其合力矩必不为零 (B)两个同方向的力作用在有固定转动轴物体上产生的力矩也必同方向 (C)力臂最长不超过力的作用点到转动轴的距离 (D)两个力作用于同一点,力大的产生的力矩一定也大 2.如图所示,均匀杆AB重为10N,右端A铰接于墙上,杆恰水平,B端用 一细绳系于墙上的C点,且在B端挂一物体,物体重为20N,则绳子张力大 小为。 3.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边长为a,重为G,在上端加一水平力F,恰能翻 动,则F=。若作用点和施力方向可以任选,则要使正方体能翻动, 所需的最小力大小为。 4.如图所示,均匀杆长1m,支于O点恰平衡,A为OB段的中点。现 将AB段折弯如图,平衡时支点离O点。 5.如图(a)所示,粗细均匀的木棒AB,A端装有水平转轴, 现在B端用竖直向上的力F-10N拉木棒,使木棒与地面成60° 角时平衡。若在B端改用水平力F′使木棒和地面成30°角时平 衡,如图(b)所示,则F′的大小为( (A)5N (B)10N (C)17.3N (D)20N 6.一均匀木杆,每米重10N,支点位于离木杆左端点0.3m处.现将一重为11N的物体挂在木杆左端点上,在木杆右端点施加一大小为5N的竖直向上的力,恰能使木杆平衡,则木杆的长L=。 7.如图所示,均匀球重为G,置于倾角为30°的斜面上,在球的最高点用 水平力F拉住使球静止在斜面上,则F=,为能使球静止在斜面上, 又最省力可将F力施于处,方向,此时F=。 (计算题、写过程)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初级2 1.如图所示,力矩盘重心在转轴O,半径0.4恰水平,OB上OA,在A、B处各挂一个相同的砝码,则力矩盘转过角度为时平衡。若A处挂2个砝码,B 处挂1个砝码,则力矩盘应转过角度为时平衡。 (计算题、写过程) 2.如图所示,重为G的圆盘与一轻杆相连,杆与盘恰相切,支于O 点。现用力F竖直向下拉杆的另一端,使该端缓慢向下转动,则杆转 到竖直之前,拉力F及其力矩M的变化情况是()() (A)M变小,F不变(B)M、F均变小 (C)M先变大再变小,F始终变大(D)M变小,F变大 3.如图所示,重为G的均匀棒,可绕上端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今在棒的 下端用水平力F拉,使棒缓慢转动,直至转到水平方向为止,则拉力F和 它的力矩M的变化情况()() (A)都增大(B)都减小 (C)F增大,M减小(D)F减小,M增大 4.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均匀木棒AB的A端铰于墙上,悬线一端固定, 另一端套在木棒上跟棒垂直,并使棒保持水平。如改变悬线的长度使套 逐渐向右移动,但仍保持木棒水平,则悬线所受拉力大小将() (A)逐渐变小(B)先逐渐变大后又逐渐变小 (C)逐渐变大(D)先逐渐变小后又逐渐变大 5.如图所示,长为L、重为G的均匀横杆,A端铰于墙上,另一端用 钢丝绳BC拉成水平状态.从开始时刻起,一个所受重力为G、可看作质 点的物体匀速沿杆以速度v从A端滑向B端,则在小物体滑动的过程 中,钢丝绳所受拉力T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中的()

高考物理力矩和力矩平衡专题训练

力矩和力矩平衡 一. 内容黄金组. 1.了解转动平衡的概念,理解力臂和力矩的概念。 2.理解有固定转动轴物体平衡的条件 3.会用力矩平衡条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 要点大揭秘 1. 转动平衡:有转动轴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明确转轴很重要: 大多数情况下物体的转轴是容易明确的,但在有的情况下则需要自己来确定转轴的位置。如:一根长木棒置于水平地面上,它的两个端点为AB ,现给B 端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外力使杆刚好离开地面,求力F 的大小。在这一问题中,过A 点垂直于杆的水平直线是杆的转轴。象这样,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通过分析来确定转轴的问题很多,只有明确转轴,才能计算力矩,进而利用力矩平衡条件。 2. 力矩: 力臂: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力矩:力和力臂的乘积。 计算公式:M =FL 单位: Nm 效果:可以使物体转动 (1)力对物体的转动效果 力使物体转动的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力臂有关,即力对物体的转动效果决定于力 矩。①当臂等于零时,不论作用力多么大,对物体都不会产生转动作用。②当作用力与转动轴平行时,不会对物体产生转动作用,计算力矩,关键是找力臂。需注意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2)大小一定的力有最大力矩的条件: ①力作用在离转动轴最远的点上; ②力的方向垂直于力作用点与转轴的连线。 (3)力矩的计算: ①先求出力的力臂,再由定义求力矩M =FL 如图中,力F 的力臂为L F =Lsin θ 力矩M =F ?L sin θ ②先把力沿平行于杆和垂直于杆的两个方向分解,平 行于杆的分力对杆无转动效果,力矩为零;平行于杆的分力的力矩为该分力的大小与杆长的乘积。 如图中,力F 的力矩就等于其分力F 1产生的力矩,M =F sin θ?L 两种方法不同,但求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对具体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会简化解题过程。 3. 力矩平衡条件: 力矩的代数和为零或所有使物体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之和等于所有使物体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之和。 F F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