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乌课堂教学一基础知识

巴乌课堂教学一基础知识
巴乌课堂教学一基础知识

巴乌课堂教学一基础知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第一讲基础知识

一、巴乌简介

巴乌为云南地区彝、苗、哈尼等少数民族使用的单簧吹管乐器。用竹管制成,有七个个按孔(前六后一),吹口处装一尖舌形铜质簧片。演奏时吹上端,振动簧片发音。巴乌音量较小,音域较窄,但音色柔美,常用于伴奏舞蹈、独奏等。巴乌是一件极富民族色彩的乐器,常用演奏抒情的、宽广的音调,亦可演奏技巧性强的华彩乐段。合奏时巴乌音色易和其它乐器融合在一起。

葫芦丝和巴乌在音色上区别不大。巴乌的簧片是裸露的,葫芦丝的簧片在葫芦里面,音域通常是一样的。但是葫芦丝有多个管,发的是复音,而巴乌是单音。

二、巴乌结构图示(同葫芦丝)

三、按孔方法及部位

注意的问题:要求手指自然放松,成弧形持葫芦丝,双臂和肘部肌肉要放松,指肚接触孔应有周边缘感,吹奏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麻感,其音色富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多有不利。另外手指开孔时,不宜抬得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一般手指抬到距管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四、演奏姿势

吹奏葫芦丝的姿势分坐、立两种,通常称为坐式和立式。

(一)立式

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站立,自然放松成垂直状,两脚稍稍分开,胸要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臂稍微弯曲,两肘部下垂,管体稍向前,与上身成45度角。切忌过分挺胸或歪斜。

(二)坐式

就是坐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合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稍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平,左右手肘部与身体成45度角。切忌过分放松或僵硬。

五、气息的运用

吹奏葫芦丝的气息与竹笛、竖笛的气息截然不同。竹笛、竖笛吹奏低音时气流要轻缓,而吹奏葫芦丝的低音(低音“”音除外)气流要强;竹笛、竖笛吹奏高音时气流要强,而葫芦丝的高音只能缓吹,如果用气过猛可能导致无乐音或损坏簧片。

同学们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

(1)吹奏低音“”时气流要急,而且气息要下沉,有一种下坠的感觉;

(2)吹奏中音“123”时气流要适中;

(3)吹奏高音“56”时气流要渐缓,气息要有所控制,有一种上提的感觉;

(一)风门

指吹奏葫芦丝时,上下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处叫“风门”。

注意的问题:

1.“风门”可大可小,是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的;

2.吹奏低音时缩小“风门”,吹奏高音时放大“风门”(与吹奏竹笛截然不同);

3.“风门”的位置不可偏左偏右,应在嘴唇的正中处。上下嘴唇要含住葫芦丝吹孔,这要根据葫芦丝的吹孔制作情况来决定是否上嘴唇要比下嘴唇略有突出,(一般情况应上下嘴唇一致),两腮不可鼓起,要用力往里收。

(二)口风

指经过“风门”吹出来的气息叫“口风”。

注意的问题:

1.“口风”有缓急之分,“口风”的选择可以对吹气的强度和用气量起到控制作用。由于葫芦丝属于竖吹型簧管耦合振动类乐器,主要有簧片和竹管组成耦合振动而发音,吹奏时用嘴含住吹孔,用超吹的方法,气流通过气箱(葫芦),使簧片的簧舌部分振动,并激发管内空气柱的共鸣而发音。演奏时一般不使用基音(用缓吹方法吹出的筒音)。

2.“风门”的急缓变化是靠腹部、横膈膜及胸腔的活动来配合控制的,三方要配合好。

(三)口劲

指控制“风门”的大小和“口风”的缓急时上下嘴唇和两肌肉反复收放活动的力量叫嘴劲。

注意的问题:

1、“嘴劲”大小是依据“风门”的大小和“口风”的缓急来确定的。

2、一定要注意“嘴劲”和“风门”、“口风”的密切配合。

特别提示:虽然在吹奏葫芦丝时“口风”、“嘴劲”均有缓急之分,但由于吹奏葫芦丝是采用超吹的方法,所以缓急是相对的,是有极限的,也就是说它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超吹气息)。其原因是由于它自身条件而限定(音域)。

六、呼吸方法练习

呼吸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那么如何运用呼吸使葫芦丝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而气息是音能的来源,是决定成声体振动过程的力量。能否掌握好正确的呼吸方法,并在葫芦丝吹奏中得以应用,这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我们知道,在吹奏时无论是音的强度或是它的延续,都要看吹奏者的呼吸如何?呼气愈长,发出的声音就愈长,反之亦然。所以,要做到吸气短暂、迅速而无杂音,呼气平稳、均匀而延长。如何能满足呼吸的基本要求,需掌握科学的方法。目前被认为最科学的方法是混合式呼吸法,其优越性表现在整个呼吸肌肉群的协调动作,形成运动整体,因而气息的吸入量多,呼气时也容易控制,那么所谓的呼吸是指“吸气”与“呼气”两个方面,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一)如何吸气

当拿起葫芦丝含住吹孔时,首先两边嘴角要微微张开,舌头自然向后缩一点,同时用嘴和鼻子很快将空气吸人,形成吸气,(要注意吸气不要留有太大痕迹,否则会带动气箱里的簧片而发出基音),这时胸腔及腹部有明显的扩张感,此时必须注意肋间肌肉和腹部肌肉动作协调,以求完成合理吸气,即胸腹式结合吸气。

练习方法:

将点燃蜡烛吹灭,通常你会下意识的深吸一口气,这时吸气往往自然松弛,为胸腹结合式。

(二)如何呼气

我们要想吹响管乐,吸气只是为呼气作准备,管体要靠气流振动方可发出声音来,所有呼气则是真正吹好管乐器的重要手段。那么呼气如何为最佳,首先呼出的气流越均匀,则发出的声音越平稳,呼出的气流越充实,则发出的声音越宽厚。

练习方法:

同样是吹蜡烛的过程,把所吸的气释放出去,将蜡烛吹灭的过程就是呼气。

七、手指按孔发音图示(●表示按孔,○表示开孔)

谈谈中小学课堂教学乐器

谈谈中小学课堂教学乐器 谈谈中小学课堂教学乐器朱则平究竟什么乐器适合于 做课堂教学乐器?这个问题常常会有人提起。我想从个人的角度谈谈自己的认识。一.课堂乐器的基本特征我认为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普通音乐教育的目标,课堂教学乐器应该具备如下的特征:(一)便于携带,易于人人演奏普通音乐教育并不能等同于专业音乐教育,是培养未来普通国民的音乐教育,也就是说,这是面向每一个普通孩子的必修课。既然如此,这样的音乐教育就不能把目标定得太高,课堂乐器就必须是便于携带、易于演奏,是城乡学校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学习并掌握的乐器。比如在小学低年级,就应该学习各类打击乐器(如奥尔夫打击乐器和中外各种民族打击乐器,包括自制的各种乐器),在小学中高年级则可学习高音竖笛、口琴、口风琴等乐器,还有诸如加嘴可变调排箫、陶笛、葫芦丝、巴乌等乐器也可以补充学习。在中学则可以学习中音竖笛、半音阶口琴、口风琴等乐器;上述乐器都具有便于携带和易于演奏的特点,便于面向城乡的每一个学生,便于施行平民音乐教育。(二)具有固定音高、堪称音乐“学具”课堂教学乐器的第二个特点是具有固定音高,在普通音乐教育的课堂,我们面向的往往是数十个孩子,如果使用需要调音的乐器(如弦乐器、弹拨乐器等)就不甚合适,

要不然,一节课40分钟全部用于调音可能还不够用,又如何开展教学呢?使用具有固定音高的乐器更重要的意义是要让乐器起到学生音乐听觉的“学具”作用,犹如数学课上的圆规和三角板,学生只需要做到指法正确,大致上就会获得较为准确的音高。之所以说“大致上”,是因为诸如吹奏乐器等还有气息控制音准的问题,尽管如此,具有固定音高的乐器还是比需要经常调音的乐器更适合作为课堂教学乐器。所以很多吹奏乐器自然成为人们喜爱的课堂乐器。(三)音色趋于中性,有利于演绎多元化音乐普通音乐教育中使用的乐器的音色应该趋于中性为好,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乐器学习的过程,练习那些采用古今中外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写成的练习曲或经典乐曲,使乐器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技能学习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成为学生吸收、获取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过程。当今的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文化理解”则是不同学科都很强调的学科核心素养,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采用中性音色的乐器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这样就可能形成真正的音乐文化理解。强调多元音乐文化的学习,并非排斥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比如中性音色的乐器,也能很好地演绎中华民族或其他民族的音乐。但是,使用色彩性过于强烈的乐器,就不利于学习学生广泛学习中外音乐文化。比如有的乐器的音色很特别,容易使人明显的感觉到局限于某一隅或某一族。这

最新巴乌课堂教学 一 基础知识

第一讲基础知识 一、巴乌简介 巴乌为云南地区彝、苗、哈尼等少数民族使用的单簧吹管乐器。用竹管制成,有七个个按孔(前六后一),吹口处装一尖舌形铜质簧片。演奏时吹上端,振动簧片发音。巴乌音量较小,音域较窄,但音色柔美,常用于伴奏舞蹈、独奏等。巴乌是一件极富民族色彩的乐器,常用演奏抒情的、宽广的音调,亦可演奏技巧性强的华彩乐段。合奏时巴乌音色易和其它乐器融合在一起。 葫芦丝和巴乌在音色上区别不大。巴乌的簧片是裸露的,葫芦丝的簧片在葫芦里面,音域通常是一样的。但是葫芦丝有多个管,发的是复音,而巴乌是单音。 二、巴乌结构图示(同葫芦丝) 三、按孔方法及部位 注意的问题:要求手指自然放松,成弧形持葫芦丝,双臂和肘部肌肉要放松,指肚接触孔应有周边缘感,吹奏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麻感,其音色富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多有不利。另外手指开孔时,不宜抬得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一般手指抬到距管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四、演奏姿势 吹奏葫芦丝的姿势分坐、立两种,通常称为坐式和立式。 (一)立式 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站立,自然放松成垂直状,两脚稍稍分开,胸要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臂稍微弯曲,两肘部下垂,管体稍向前,与上身成45度角。切忌过分挺胸或歪斜。 (二)坐式

就是坐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合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稍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平,左右手肘部与身体成45度角。切忌过分放松或僵硬。 五、气息的运用 吹奏葫芦丝的气息与竹笛、竖笛的气息截然不同。竹笛、竖笛吹奏低音时气流要轻缓,而吹奏葫芦丝的低音(低音“”音除外)气流要强;竹笛、竖笛吹奏高音时气流要强,而葫芦丝的高音只能缓吹,如果用气过猛可能导致无乐音或损坏簧片。 同学们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 (1)吹奏低音“”时气流要急,而且气息要下沉,有一种下坠的感觉; (2)吹奏中音“1 2 3”时气流要适中; (3)吹奏高音“5 6”时气流要渐缓,气息要有所控制,有一种上提的感觉; (一)风门 指吹奏葫芦丝时,上下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处叫“风门”。 注意的问题: 1.“风门”可大可小,是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的; 2.吹奏低音时缩小“风门”,吹奏高音时放大“风门”(与吹奏竹笛截然不同); 3.“风门”的位置不可偏左偏右,应在嘴唇的正中处。上下嘴唇要含住葫芦丝吹孔,这要根据葫芦丝的吹孔制作情况来决定是否上嘴唇要比下嘴唇略有突出,(一般情况应上下嘴唇一致),两腮不可鼓起,要用力往里收。 (二)口风 指经过“风门”吹出来的气息叫“口风”。 注意的问题: 1.“口风”有缓急之分,“口风”的选择可以对吹气的强度和用气量起到控制作用。由于葫芦丝属于竖吹型簧管耦合振动类乐器,主要有簧片和竹管组成耦合振动而发音,吹奏时用嘴含住吹孔,用超吹的方法,气流通过气箱(葫芦),使簧片的簧舌部分振动,并激发管内空气柱的共鸣而发音。演奏时一般不使用基音(用缓吹方法吹出的筒音)。 2.“风门”的急缓变化是靠腹部、横膈膜及胸腔的活动来配合控制的,三方要配合好。 (三)口劲 指控制“风门”的大小和“口风”的缓急时上下嘴唇和两肌肉反复收放活动的力量叫嘴劲。 注意的问题: 1、“嘴劲”大小是依据“风门”的大小和“口风”的缓急来确定的。 2、一定要注意“嘴劲”和“风门”、“口风”的密切配合。 特别提示:虽然在吹奏葫芦丝时“口风”、“嘴劲”均有缓急之分,但由于吹奏葫芦丝是采用超吹的方法,所以缓急是相对的,是有极限的,也就是说它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超吹气息)。其原因是由于它自身条件而限定(音域)。 六、呼吸方法练习 呼吸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那么如何运用呼吸使葫芦丝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而气息是音能的来源,是决定成声体振动过程的力量。能否掌握好正确的呼吸方法,并在葫芦丝吹奏中得以应用,这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推荐】四年级巴乌乐器课教学计划及进度

乐器进课堂校本教材 四年级 张山成

巴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音乐是有关情感和美的艺术,音乐教学更是要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本学期在教学中我将以情感为主导、以审美体验为主题,努力引导学生真正走进音乐、喜欢音乐、欣赏音乐,使音乐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一些美好和快乐!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7个班的乐器教学,每班的学生平纪律比较好,对巴乌充满浓厚的兴趣。在演唱方面做的比较好,学生喜欢歌唱并富有感情;小学生注意力有限,在聆听方面不够,本学期要加强聆听教学的准备与活动安排;知识与技能方面掌握的还不错,本学期继续保持。三.教学目标 1.严格标准的掌握巴乌演奏的正确手型和两哈的气息运用。 2.演奏 (1)正确使用巴乌独立演奏3-4首乐曲。 (2)能够与朋友一起配合演奏乐曲2-4首。 3.学习掌握乐器教学中的乐理知识。 4.能够模唱所学乐谱,并熟练演奏。 四.教学措施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 2.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 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力求使学生掌握知识。

4.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性。 5.加强自身基本功训练,提高工作水平. 6.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工作尽职尽责。 7.把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8.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9.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10.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音乐教学,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努力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五.教学进度

四年级巴乌乐器课教学计划及进度

乐器进课堂校本教材 四年级 山成

巴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音乐是有关情感和美的艺术,音乐教学更是要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本学期在教学中我将以情感为主导、以审美体验为主题,努力引导学生真正走进音乐、喜欢音乐、欣赏音乐,使音乐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一些美好和快乐!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7个班的乐器教学,每班的学生平纪律比较好,对巴乌充满浓厚的兴趣。在演唱方面做的比较好,学生喜欢歌唱并富有感情;小学生注意力有限,在聆听方面不够,本学期要加强聆听教学的准备与活动安排;知识与技能方面掌握的还不错,本学期继续保持。三.教学目标 1.严格标准的掌握巴乌演奏的正确手型和两哈的气息运用。 2.演奏 (1)正确使用巴乌独立演奏3-4首乐曲。 (2)能够与朋友一起配合演奏乐曲2-4首。 3.学习掌握乐器教学中的乐理知识。 4.能够模唱所学乐谱,并熟练演奏。 四.教学措施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 2.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 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力求使学生掌握知识。

4.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性。 5.加强自身基本功训练,提高工作水平. 6.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工作尽职尽责。 7.把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8.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冶情操、净化心灵。 9.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10.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音乐教学,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努力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五.教学进度

巴乌课堂教学一基础知识

巴乌课堂教学一基础知 识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第一讲基础知识 一、巴乌简介 巴乌为云南地区彝、苗、哈尼等少数民族使用的单簧吹管乐器。用竹管制成,有七个个按孔(前六后一),吹口处装一尖舌形铜质簧片。演奏时吹上端,振动簧片发音。巴乌音量较小,音域较窄,但音色柔美,常用于伴奏舞蹈、独奏等。巴乌是一件极富民族色彩的乐器,常用演奏抒情的、宽广的音调,亦可演奏技巧性强的华彩乐段。合奏时巴乌音色易和其它乐器融合在一起。 葫芦丝和巴乌在音色上区别不大。巴乌的簧片是裸露的,葫芦丝的簧片在葫芦里面,音域通常是一样的。但是葫芦丝有多个管,发的是复音,而巴乌是单音。 二、巴乌结构图示(同葫芦丝) 三、按孔方法及部位 注意的问题:要求手指自然放松,成弧形持葫芦丝,双臂和肘部肌肉要放松,指肚接触孔应有周边缘感,吹奏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麻感,其音色富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多有不利。另外手指开孔时,不宜抬得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一般手指抬到距管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四、演奏姿势 吹奏葫芦丝的姿势分坐、立两种,通常称为坐式和立式。 (一)立式 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站立,自然放松成垂直状,两脚稍稍分开,胸要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臂稍微弯曲,两肘部下垂,管体稍向前,与上身成45度角。切忌过分挺胸或歪斜。 (二)坐式 就是坐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合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稍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平,左右手肘部与身体成45度角。切忌过分放松或僵硬。 五、气息的运用 吹奏葫芦丝的气息与竹笛、竖笛的气息截然不同。竹笛、竖笛吹奏低音时气流要轻缓,而吹奏葫芦丝的低音(低音“”音除外)气流要强;竹笛、竖笛吹奏高音时气流要强,而葫芦丝的高音只能缓吹,如果用气过猛可能导致无乐音或损坏簧片。 同学们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 (1)吹奏低音“”时气流要急,而且气息要下沉,有一种下坠的感觉; (2)吹奏中音“123”时气流要适中; (3)吹奏高音“56”时气流要渐缓,气息要有所控制,有一种上提的感觉; (一)风门 指吹奏葫芦丝时,上下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处叫“风门”。 注意的问题: 1.“风门”可大可小,是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的; 2.吹奏低音时缩小“风门”,吹奏高音时放大“风门”(与吹奏竹笛截然不同); 3.“风门”的位置不可偏左偏右,应在嘴唇的正中处。上下嘴唇要含住葫芦丝吹孔,这要根据葫芦丝的吹孔制作情况来决定是否上嘴唇要比下嘴唇略有突出,(一般情况应上下嘴唇一致),两腮不可鼓起,要用力往里收。 (二)口风 指经过“风门”吹出来的气息叫“口风”。

西南师大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渔歌》教案

渔歌 教学内容: 欣赏巴乌独奏《渔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的柔美淳朴的特点 2、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巴乌、葫芦丝的几种常用演奏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和挖掘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兴趣。 教学用具: 课件、录音机。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问:这是什么地方的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导入新课。 二、进入新课: (一)曲目介绍:《渔歌》是采用哈尼族、彝族民间音乐素材写成的一首巴乌独奏曲,展现了彝族,哈尼族人民绚丽多彩的生活场景。 (二)巴乌介绍:巴乌、葫芦丝。让学生对该乐器的构造、音色有所了解。 (三)有关巴乌名字传说: (四)让学生回答巴乌葫芦丝擅长表现哪些生活场面和情感?以此让学生了解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 1、欣赏《渔歌》并回答表现了什么情绪? 2、教师演奏该乐曲中的三段音乐,它们分别表现了什么情绪?让学生明白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节奏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 答:(1)段:热烈欢快(2)段:轻盈舒展(3)段:活泼跳荡 3、欣赏《欢乐的泼水节》并回答表现了什么? 总之:把巴乌、葫芦丝主要擅长于表现人们日常生活劳动场面,节日欢庆气氛和场面以及青年男女之间传情达意等等。 4、了解巴乌、葫芦丝的一些常用技巧:

答:有吐音、虚指颤音、滑音、打音、叠音、颤音、气振音等等。 5、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欣赏了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巴乌、葫芦丝所演奏的音乐,让我们领略到了云南少数民族多姿多彩民族音乐柔美淳朴的特点,也让我们了解到音乐旋律变化中力度速度、节奏等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希望们同学关注并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为挖掘我国个歌民族的音乐做出自己的努力! 6、布置作业:下节课请同学们搜集一到二首自己所喜欢的巴乌、葫芦丝音乐,并说说喜爱它的理由。

乐器巴乌的相关介绍

乐器巴乌的相关介绍 巴乌,簧管乐器,也叫“把乌”,流行于云南彝、苗、哈尼等民族中。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乐器巴乌的相关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乐器巴乌的特色在民间,巴乌常用于独奏、合奏或为舞蹈和叙事歌等说唱伴奏。虽然巴乌的音域窄、音量小,但它独具民族风格,极富民族色彩,吹奏起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深受哈尼族、彝族人民喜爱。哈尼族人人随身携带,老人和青年们都喜欢用巴乌来表达情意或追忆往事。彝族喜欢用两支同调的巴乌齐奏或对奏。 居住红河南岸的彝族同胞,常在集体歌舞活动中,用巴乌与竹苗、直、小三弦、月琴和木叶等乐器一起合奏,来为特色浓郁的歌舞伴奏。特别是未婚青年小伙子,常用巴乌来演奏情歌、和姑娘“说话”,倾吐爱慕之情。有一首巴乌情歌这样唱道:“当我吹响了巴乌的时候,你 知道吗?我告诉你,走轻点呀走轻点,就是碰落了树叶,也不要让它落在水面土,为的是保守秘密。如果阿妈往后不同意.那已经迟了,迟了呀,我俩的心已经让这巴乌紧紧连在一起了。”在彝族,人们在放羊时 或晚间也常吹奏巴乌。乐曲有《玩调》、《邀约调》等。 乐器巴乌的的种类巴乌的品种较多,在哈尼族,有单管、双管之分,由于竹管长短、粗细的不同,还有高音、中音和低音巴乌之分。彝族的巴乌,有竖吹和横吹两种,管身粗而长者横吹;细而短者竖吹。在蒙自地区的土佬人(彝族支系)中,也流传有双管巴乌。佤族的巴乌,管长25 厘米左右,上面开有7 个(正 6 背1 )音孔,在靠近音孔的管身上,均刻有人字形的纹饰。 巴乌因竹管长短、粗细不同.规格可分为高音、中音、低音巴乌 三种。高音、中音巴乌,管长30 厘米-50 厘米、内径0.8 厘米-1.4 厘

让小乐器走进快乐课堂奏响动听乐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94168966.html, 让小乐器走进快乐课堂奏响动听乐声 作者:熊孝玲徐梅华 来源:《速读·上旬》2017年第05期 摘要:所谓小乐器,是指与管弦或民乐类乐器区分开来,简单易学、携带方便、适合课 堂教学,见效显著的小型乐器,如口琴、口风琴、竖笛、葫芦丝等。小乐器教学对于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简单易学的小乐器演奏,可以逐步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增强艺术素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遵循小乐器教学规律和小学生认知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探索一条行既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小乐器技能,又能保持学生小乐器兴趣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和自己的思考,谈几点认识,提供同仁参考和借鉴,以利于在小学生中普及和推广小乐器。 关键词:小学音乐;小乐器;第二课堂;制定规划方案;教学特色;教学研讨 一、营造氛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小学生对小乐器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接受它,学习它。为了营造良好的小乐器学习氛围,校园和课堂上经常播放一些经典的小乐器演奏片段,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各种小乐器的体会和热爱。并在教学中介绍各种小乐器的发展历史和由来,增强了学生对乐理知识和乐器分类等知识的认知。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具体实施时,结合孩子的个性特长,确定喜欢学习小乐器的学生,在符合条件的学生挑选学生,组建小乐器兴趣小组。小乐器兴趣小组大约30~40人,学生自带不同的小乐器,如口风琴、口琴、竹笛、葫芦丝。因为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只要教师给他们发展创造条件,即能在满足学生的兴趣时,又能很好地指导小学生学习小乐器知识和技能。 二、开展多种教学方式,逐步制定小乐器教学规划与方案 开展多种教学方式,逐步制定小乐器教学规划与方案。例如在四年级音乐课堂普及竖笛教学,三年级普及口风琴教学;自由混搭成立陶笛兴趣小组;开展多种场合教学方式,首先是课堂教学一对一,可以从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和个性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其次是对小乐器特别感兴趣的小学生进行课外辅导一对一,即有针对性地对某种小乐器进行个别辅导,可做到查漏补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三是演出排练辅导,侧重于队员之间的协调,从而使整体演奏和谐统一。 其次是制定了教学方案,确定了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曲目和教材,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以达教学目标。经过音乐组老师的研讨商议,每节音乐课抽出10~15分钟学习小乐器,日积月累,学会了大量歌曲的吹奏。

巴乌课堂教学指导一基础知识

巴乌课堂教学指导一基 础知识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讲基础知识一、巴乌简介 巴乌为云南地区彝、苗、哈尼等少数民族使用的单簧吹管乐器。用竹管制成,有七个个按孔(前六后一),吹口处装一尖舌形铜质簧片。演奏时吹上端,振动簧片发音。巴乌音量较小,音域较窄,但音色柔美,常用于伴奏舞蹈、独奏等。巴乌是一件极富民族色彩的乐器,常用演奏抒情的、宽广的音调,亦可演奏技巧性强的华彩乐段。合奏时巴乌音色易和其它乐器融合在一起。 葫芦丝和巴乌在音色上区别不大。巴乌的簧片是裸露的,葫芦丝的簧片在葫芦里面,音域通常是一样的。但是葫芦丝有多个管,发的是复音,而巴乌是单音。 二、巴乌结构图示(同葫芦丝) 三、按孔方法及部位 注意的问题:要求手指自然放松,成弧形持葫芦丝,双臂和肘部肌肉要放松,指肚接触孔应有周边缘感,吹奏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麻感,其音色富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多有不利。另外手指开孔时,不宜抬得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一般手指抬到距管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四、演奏姿势 吹奏葫芦丝的姿势分坐、立两种,通常称为坐式和立式。 (一)立式 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站立,自然放松成垂直状,两脚稍稍分开,胸要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臂稍微弯曲,两肘部下垂,管体稍向前,与上身成45度角。切忌过分挺胸或歪斜。 (二)坐式

就是坐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合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稍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平,左右手肘部与身体成45度角。切忌过分放松或僵硬。 五、气息的运用 吹奏葫芦丝的气息与竹笛、竖笛的气息截然不同。竹笛、竖笛吹奏低音时气流要轻缓,而吹奏葫芦丝的低音(低音“”音除外)气流要强;竹笛、竖笛吹奏高音时气流要强,而葫芦丝的高音只能缓吹,如果用气过猛可能导致无乐音或损坏簧片。 同学们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 (1)吹奏低音“”时气流要急,而且气息要下沉,有一种下坠的感觉; (2)吹奏中音“123”时气流要适中; (3)吹奏高音“56”时气流要渐缓,气息要有所控制,有一种上提的感觉; (一)风门 指吹奏葫芦丝时,上下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处叫“风门”。 注意的问题: 1.“风门”可大可小,是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的; 2.吹奏低音时缩小“风门”,吹奏高音时放大“风门”(与吹奏竹笛截然不同); 3.“风门”的位置不可偏左偏右,应在嘴唇的正中处。上下嘴唇要含住葫芦丝吹孔,这要根据葫芦丝的吹孔制作情况来决定是否上嘴唇要比下嘴唇略有突出,(一般情况应上下嘴唇一致),两腮不可鼓起,要用力往里收。 (二)口风 指经过“风门”吹出来的气息叫“口风”。 注意的问题:

巴乌课堂教学指导一基础知识

第一讲基础知识一、巴乌简介 巴乌为云南地区彝、苗、哈尼等少数民族使用的单簧吹管乐器。用竹管制成,有七个个按孔(前六后一),吹口处装一尖舌形铜质簧片。演奏时吹上端,振动簧片发音。巴乌音量较小,音域较窄,但音色柔美,常用于伴奏舞蹈、独奏等。巴乌是一件极富民族色彩的乐器,常用演奏抒情的、宽广的音调,亦可演奏技巧性强的华彩乐段。合奏时巴乌音色易和其它乐器融合在一起。 葫芦丝和巴乌在音色上区别不大。巴乌的簧片是裸露的,葫芦丝的簧片在葫芦里面,音域通常是一样的。但是葫芦丝有多个管,发的是复音,而巴乌是单音。 二、巴乌结构图示(同葫芦丝) 三、按孔方法及部位 注意的问题:要求手指自然放松,成弧形持葫芦丝,双臂和肘部肌肉要放松,指肚接触孔应有周边缘感,吹奏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麻感,其音色富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多有不利。另外手指开孔时,不宜抬得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一般手指抬到距管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四、演奏姿势 吹奏葫芦丝的姿势分坐、立两种,通常称为坐式和立式。 (一)立式 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站立,自然放松成垂直状,两脚稍稍分开,胸要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臂稍微弯曲,两肘部下垂,管体稍向前,与上身成45度角。切忌过分挺胸或歪斜。 (二)坐式 就是坐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合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

椅子上,两腿稍稍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平,左右手肘部与身体成45度角。切忌过分放松或僵硬。 五、气息的运用 吹奏葫芦丝的气息与竹笛、竖笛的气息截然不同。竹笛、竖笛吹奏低音时气流要轻缓,而吹奏葫芦丝的低音(低音“”音除外)气流要强;竹笛、竖笛吹奏高音时气流要强,而葫芦丝的高音只能缓吹,如果用气过猛可能导致无乐音或损坏簧片。 同学们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 (1)吹奏低音“”时气流要急,而且气息要下沉,有一种下坠的感觉; (2)吹奏中音“123”时气流要适中; (3)吹奏高音“56”时气流要渐缓,气息要有所控制,有一种上提的感觉; (一)风门 指吹奏葫芦丝时,上下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处叫“风门”。 注意的问题: 1.“风门”可大可小,是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的; 2.吹奏低音时缩小“风门”,吹奏高音时放大“风门”(与吹奏竹笛截然不同); 3.“风门”的位置不可偏左偏右,应在嘴唇的正中处。上下嘴唇要含住葫芦丝吹孔,这要根据葫芦丝的吹孔制作情况来决定是否上嘴唇要比下嘴唇略有突出,(一般情况应上下嘴唇一致),两腮不可鼓起,要用力往里收。 (二)口风 指经过“风门”吹出来的气息叫“口风”。 注意的问题: 1.“口风”有缓急之分,“口风”的选择可以对吹气的强度和用气量起到控制作用。由于葫芦丝属于竖吹型簧管耦合振动类乐器,主要有簧片和竹管组成耦合振动而发音,吹奏时用嘴含住吹孔,用超吹的方法,气流通过气箱(葫芦),使簧片的

巴乌、葫芦丝校本教材实施方案

开发葫芦丝、巴乌校本教材实施方案 碧流台寄宿制学校——吴国丽 碧流台寄宿制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重视对学生艺术气质的培养,从2009年11月起葫芦丝作为特色学校的项目来建设,短短几年时间,我校葫芦丝、巴乌教学得到快速发展:从组建一个只有9名学生的葫芦丝兴趣小组,到160多名学生教学的实验;从摸索教学,到我校葫芦丝、巴乌校本教材编著的成功,葫芦丝已经深深地扎根于碧流台寄宿制学校。 在开展葫芦丝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分类指导、注重管理、讲求实效”的方针,遵循“前期打基础,重在普及与提高;后期搞拓宽,重在潜能大开发”的宗旨,增强实效性,形成了课程开发的“一二三四”模式。“一”指“带出一批“小指导老师” 第一个“以一带一”:老师带领一批有音乐天赋的孩子。由老师对这一批孩子进行为期半年的专业培训,让每一位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葫芦丝的演奏技巧。 第二个“以一带一”:请一名小能手带领一组同学。高年级每班都有学校葫芦丝兴趣小组的同学,由他们为组长,要负责教好本组成员。这一人带一组的培训形式在我们的葫芦丝推广活动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两个“以一带一”有力地保证了葫芦丝的教学力量。 “二”指“处理好两大关系”:即“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2009年,我们只有9人的葫芦丝兴趣小组;到了2012年9月,在当时的四年级即现在已经毕业的六年级学生间进行了业余考级测试,大部分即将毕业的同学都达到了葫芦丝、巴乌考级标准的六、七级水平,少数同学可达到八级水平。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我校葫芦丝教学,从有一名葫芦丝专长的教师,到拥有一支葫芦丝“教学”的队伍;从组建一个葫芦丝兴趣小组,到规模庞大的乐器室;从几名同学的实验,到面向全体同学的推广,我校的葫芦丝教学进入一个稳定、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时期。 学校也很注意发现部分学生的葫芦丝天赋和兴趣,发展他们的艺术特长,还要加强对艺术尖子的重点培养。学校的葫芦丝队每周都要进行八个课时的专门训练。其目的就是为了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再以提高促普及。 “三”指抓好“三大工程”。即课题、教材、课时三大工程。 课题是基础 随着葫芦丝特色活动的开展,为了进一步提高活动的质量,探索更有效的活动策略,我校于2010年提出了《学校特色器乐“葫芦丝”普及教学的实践和研究》,音乐组组长任课题组组长,所有音乐教师和乐器队成员参与。课题组的核心成员以优化葫芦丝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为核心,提出了“激发兴趣、优化教程、分层施教、自主学习、实践展示”五大模块组

农村小学巴乌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验应用的研究

农村小学巴乌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验应用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与现状分析: 音乐课程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教育部新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将“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识读乐谱”四项内容归属于音乐“表现”领域。并明确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学习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如钢琴、手风琴、口风琴等),是建立固定音高和良好乐感的最佳时机。当今世界上已被公认为最先进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法,如德国的奥乐夫教学法、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都将器乐教学作为重要内容,而日本的铃木教学法则本身就是儿童器乐教学法。铃木先生认为所有的儿童都可以学好音乐,而学好音乐家的最佳途径则应从学习乐器入手,因为器乐是学习音乐的最自觉、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器乐教学已逐渐普及,教育部又在新出台的“2+1工程”中明确规定每一个小学生必须学会一件乐器。作为农村小学,“乐器进课堂”却进展缓慢。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认识方面的原因外,乐器问题是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学生不可能花太多的钱去购买昂贵的乐器。那么,什么“乐器进课堂”比较适合在农村中学推广和普及呢?那就是巴乌。巴乌,属竹管铜簧乐器,簧为舌形。是彝族、哈尼族、傣族、佤族、布朗族、苗族等族吹奏乐器。巴乌外形似箫,竹制,在近封闭端的管壁上,开有一个长方形吹口,管身八孔,前七后一,并与吹口成45 度。它设计规范、简单易学、音色优雅;适于齐奏或与其它乐器合奏。为什么要“让巴乌进课堂”呢? 第一:巴乌有相对固定的音高,简单易学,音色优雅、携带方便,符合卫生标准,也便于集体教学使用。 第二:巴乌物美价廉,符合大多数农村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有利普及。 第三:对嗓音条件差的学生,可以扬长避短,使其不被拒之音乐大门之外。 第四:据研究,人的手、眼、舌、脑等各个器官的运动,能刺激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巴乌进入课堂教学,宜于学生智力的开发。

巴乌比赛串词

任: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周怡: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任:2015年我校将少数民族乐器——巴乌引进课堂, 全校师生共同学习。在学校,学巴乌、吹巴乌成为了 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周:同年12月我校被授予“重庆市巴乌特色学校” 光荣称号。在此同时,我校巴乌社团在县第二届 艺术节成功展演,收获好评。 任: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相聚在这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舞台,让我们用巴乌去感受欢快的节拍, 去领略艺术的风韵,去畅想美好的未来! 周:请欣赏五年级1、2班演奏《荷塘月色》。 任: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荷塘月色的美景在孩子们的巴乌声中徐徐展开。 请欣赏五年级3、4、5班演奏《荷塘月色》。 周:现在公布第一组得分情况: 5.1班去掉一个最高分__最低分__,最后得分__。 5.2班去掉一个最高分__最低分__,最后得分__。 长鼓咚咚敲,木叶声声叫,瑶山阿妹把舞跳, 接下来请欣赏六年级1、2班演奏《瑶山乐》! 任: 第二组 5.3班去掉一个最高分__最低分__,最后得分__。 5.4班去掉一个最高分__最低分__,最后得分__。 5.5班去掉一个最高分__最低分__,最后得分__。 莹莹湖水边,凤尾竹摇曳着曼妙舞姿。 傣家的竹楼旁少不了美丽的凤尾竹。 月光下的凤尾竹少不了曲声优扬的巴乌。 请欣赏六三、六四班带来的巴乌合奏《月光下的凤尾竹》。

周:六年级第一组 6.1班去掉一个最高分__最低分__,最后得分__。 6.2班去掉一个最高分__最低分__,最后得分__。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莲叶田田。微风过处,缕缕清香 接下来请四年级1、2班展示《荷塘月色》 任:六年级第二组 6.3班去掉一个最高分__最低分__,最后得分__。 6.4班去掉一个最高分__最低分__,最后得分__。 四年级第二组的同学们正有序进入赛场,大家掌声欢迎。 周:四年级第一组: 4.1班去掉一个最高分__最低分__,最后得分__。 4.2班去掉一个最高分__最低分__,最后得分__。 俗话说:水有源,树有根,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 黄色的皮肤黑眼睛,即使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们的中国心! 下面,请大家欣赏《龙的传人》 (2年级1、2、3) 任:四年级第二组 4.3班去掉一个最高分__最低分__,最后得分__。 4.4班去掉一个最高分__最低分__,最后得分__。 4.5班去掉一个最高分__最低分__,最后得分__ 一张张稚气的面孔,一个个活泼的笑脸。 有请二年级的小朋友们。 周:二年级第一组 2.1班去掉一个最高分__最低分__,最后得分__。 2.2班去掉一个最高分__最低分__,最后得分__。 2.3班去掉一个最高分__最低分__,最后得分__。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莲叶田田。微风过处,缕缕清香 请欣赏三年级1、2、3班的巴乌齐奏《荷塘月色》。 任:二年级第二组 2.4班去掉一个最高分__最低分__,最后得分__。 2.5班去掉一个最高分__最低分__,最后得分__。 2.6班去掉一个最高分__最低分__,最后得分__。 最后出场的是三年级4、5、6班的同学们,欢迎他们!

课堂乐器 快乐前行

课堂乐器快乐前行 -----小议巴乌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张家港市三兴小学黄雅萍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布鲁纳也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让乐器进入学生学习的课堂,一直是我的希望和我始终坚持的原则。乐器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无论对教学的整体还是对学生的个体来说都是很有好处的。乐器进入课堂,可以进一步推动音乐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大音乐教育普及和推广的工作力度;可以普遍地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但是在农村都不具备一些设施上的条件,因此,也没能实现我的梦想。但随着课改的深入,素质教育的提倡,教育经费的投入,我校选择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巴乌来作为我们的课堂乐器,替代了以前的竖笛教学。那如何让课堂乐器演奏在更广的领域下更广的范围内为音乐教育、素质教育服务呢?下面我就谈谈运用课堂乐器——巴乌参与到唱歌、欣赏、创造等教学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吹”起来。 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器乐学习的实践中,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也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动力。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当学生产生这种学习倾向时,他们的兴趣就犹然而生。但是整个器乐教学中,兴趣最浓的要数开始阶段。但要使这股“劲”维持下去,也并非易事,因为一些机械的、单调的技能训练,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乐器的好奇心,学习兴趣也会慢慢地退下来,因而,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因势利导,改进教学。 在课堂乐器中,巴乌是一种较便宜、轻巧、简单、易学、表现力强的一种乐器,深得学生的喜欢。由于它具有固定音高,且不需要复杂的演奏技巧,可以让学生通过吹奏单音来树立牢固的音高概念。我校从二年级就开始进行巴乌教学,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做简单的模仿动作,找出各音在巴乌上的位置,在教师的示范之下吹奏单音,并进行演唱。这样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音高概念,还能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通过这样反复操练,培养了学生的音高概念,熟识每个音后,进行小组比赛或者和老师进行找音练习。让学生以一种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能促进学习的积极性,感受巴乌学习的乐趣。 为让学生更好感知和表现音乐,教师一方面可让学生读、拍节奏、用打击乐器等方法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也可要求学生用巴乌来进行吹奏练习。除了用巴乌固定的一个音来代替外,还可以分组让学生用不同音来构成一个协和的音程,或让学生进行即兴的不变节奏简单变音高的创作,或让学生进行同向、反向的节奏练习或结合简单的形体律动等等,这不但可加强学生的节奏感,而且可提高学生的巴乌演奏水平和旋律短句的创编能力。把上述

二完校乐器进课堂实施方案 2

二完校“乐器进课堂”实施方案 一、器乐进课堂基本原理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四部分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尤其是器乐的演奏。器乐的演奏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表达和创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情感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全面发展是学校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 器乐演奏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将器乐“演奏”与“演唱”等并列,作为表现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在感受与鉴赏、创造等领域都渗透了器乐演奏的教学因素。器乐演奏,不但能给学生最直接的音乐体验,陶冶性情、培养艺术才华,而且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起到开发智力的作用。因此,让“器乐教学”走进课堂,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我校是一所全日制六轨,共有二十四个教学班级,学生人数近千人。据学校观察有较多学生在外面学习各种艺术特长,而学生自身也非常热爱艺术,对乐器尤为喜爱。对于这样的现状,学校领导决定,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使他们都有快乐的童年,享受到学校带给他们的幸福,为学生的将来奠定基础。为此,把器乐引进课堂做为学校普及的一种乐器,使每个学生都掌握一种乐器的演奏方法。 二、实施目标及工作原则 (一)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总目标:人人会弹琴、人人会唱歌,每个学生都会一种乐器,都有一技之长。同时教师要探索器乐教学的规律与原则,研究如何充分发挥

器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化作用,配合唱歌、欣赏、音乐知识等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造才能的新型人才打下素质教育的基础。 2.教师目标 研究器乐进课堂的教学方法,总结出器乐进课堂教学的经验与模式,提高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 3.学生目标 学会乐器的基本演奏技能,按各阶段要求完成任务,并具有一定的音乐表演能力。 (二)工作原则 1. 倡导学生人人会一种乐器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3.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4. 注重整体,团结合作 5. 学习与研究结合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一)实施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式推进。 理论与实践即音乐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音乐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前或课中参入乐器理论教学,让学生初步的了解自己的乐器。 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渠道,音乐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他的作用举足轻重。我们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宗旨,提出“器乐进课堂”这种新的设想,将普及一种乐器,进行乐器教学活动,创建特色的校园音乐文化,使书香与琴韵交相辉映。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春来了-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

春来了-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 春来了教学内容:一歌曲:春来了二综合训练: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三欣赏:牧歌(无伴奏合唱)渔歌(巴乌,筝,笙三重奏)民族乐器介绍(三)吹管乐器教学目的:一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歌唱春天的到来教育他们要热爱生活,充满热情的去寻找这美好的春天。 二按指定的节奏写作旋律,继续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 三感受蒙古族名歌的音调及无伴奏合唱中的人声的表现魅力和多声部和声效果的美感。 四感受哈尼族,彝族的民间音乐。 初步认识和了解我国民族吹管乐器----笛,唢呐,笙,管子,箫的形状音色。 教学重点:大调音位教学难点:旋律写作。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轻声演唱大调音阶,熟悉各音的音位。 以为主音,做音程构唱。 复习歌曲《我们要做雷锋是的好少年》导入歌曲《春来了》初听范唱。 指导学生视唱第一乐段。 学生自学第而乐段。 指导学生发现旋律写作中的重复,模进的规律,做为综合练习的示范。

演唱歌词,启发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唱出歌曲的意境。导入欣赏《牧歌》初听。 讲授无伴奏合唱的知识。 复听,从音色上感受其音响效果。 启发学生想象,从力度,和声的变化去体会其美感。 对比欣赏,上句围绕着音,下句主旋律转入以音为中心。听辨男低音浓厚的哼唱完整欣赏,下课。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轻声唱大调音阶。 复习大音位。 音程构唱。 演唱《春来了》乐谱。 演唱《春来了》歌词。 和伴奏。 歌曲处理:注意跳音的演唱。 对唱练习。 问句与答句有什么区别。 最后哈哈哈如何唱才能正确。 表达其思想情绪?完整演唱《春来了》。 介绍笛,箫,笙,唢呐,管子。 分析观察教材中的插图。 介绍各件乐器的构造,音色,音域。

西师大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3单元《彩云之南》教学设计

欣赏课《彩云之南》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乐器巴乌及其特点; 2、初步感受云南的音乐风格特色,了解云南地区的人文地理及风土人情; 3、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主题旋律; 4、能用演唱、舞蹈、节奏创编等元素综合表现本首歌曲。 教学重难点: 1、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主体旋律; 2、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巴乌、手鼓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步入今天的音乐课堂.有这样一个地方,那里不仅四季如春,气候宜人,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那里还居住了好多的少数民族呢!以前,老师的梦想就是能去到那里旅游,亲身感受这神秘的地方!你们猜一猜,老师梦想去到的地方是哪里呢? 生:…… 师:就在去年暑假,我终于实现了愿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ppt) 师:欣赏了刚才的美景,你最想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呢?

生:…… 师: 云南,又名彩云之南, 处于我国西南边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药材之乡“的美誉。而且还居住了除汉族以外25个少数民族,其中最被大家所熟知的有:傣族、白族、壮族、哈尼族、纳西族、独龙族等。 师:今天,就让老师来充当一次导游,带领同学们一起来一次云南的音乐之旅吧!, 二、走进西双版纳,认识乐器—巴乌 1.通过对比,让学生从外形、音色上分辨出巴乌和葫芦丝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师:首先,要带同学们来到美丽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的最南端,这里不仅有美丽的热带雨林,还有许多珍稀的动物,孔雀则是傣族象征吉祥的动物。走进西双版纳,远远就望见一群美丽的傣族姑娘正随着动听的音乐跳舞呢。听,猜猜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播放歌曲前奏,教师随音乐舞蹈) 生:芦笙、葫芦丝…… 师:看来同学们对我们的少数民族乐器了解还真不少,但是,刚才音乐里演奏的乐器是巴乌。(出示巴乌和葫芦丝的图片,分辨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教师演奏巴乌,学生随音乐做傣族舞动作律动。 师:下面,就让我们跳着傣族的舞蹈,随着巴乌的音乐声,一起来体会西双版纳的似水柔情吧!

关于民族器乐走进小学课堂的几点思考

关于民族器乐走进小学课堂的几点思考[摘要]:《音乐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并详细阐述“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很重要的教学内容。”文章根据笔者多年累积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更好地通过民族器乐教学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小学音乐课堂中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关键字]:民族器乐小学课堂激发兴趣教学方法升华情感 器乐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乐器的选择上,大多数学校选用竖笛教学、口风琴教学等。特别是竖笛教学,因其音高准确、价格便宜、易学等因素,成为许多学校的器乐教学的首项选择。而笔者发现,当代小学生的民族意识非常薄弱,认为民族音乐土气、寒碜、难听,没有时代感,对音乐的“偏食”已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所以,让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对民族器乐的学习,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认识,铸造他们优良的民族音乐表演品格,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持久、稳定的音乐兴趣,将会对个体参与音乐学习和音乐活动产生推动力,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民族众多,人们在长期的生存和繁衍中,

伴随着喜怒哀乐的情感孕育出了各种民族音乐。民族器乐作品更如璀璨夺目的星星,点缀在我国传统音乐的穹空中。《百鸟朝凤》、《二泉映月》、《十面埋伏》、《高山》、《流水》、《光明行》等一些优秀的民族器乐作品是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通过让学生对这些民族器乐名品的反复聆听,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感受到音乐的美,都是提高兴趣的手段。比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时,老师首先要介绍阿炳的身世命运,这样才能再次分析出这首曲名的由来和创作背景,同时还能了解二泉的地理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欣赏完《二泉映月》后,可以让学生用手写或口语表达对这首歌的听后感,将文学知识和音乐素养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到这首歌的内涵,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时代特征。在欣赏《春江花月夜》这首民乐曲时,老师可以适当贯穿讲解一些当时的时代背景,介绍一些大音乐家的生平事迹以及作家在创作时的思想感情。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当学生们对民族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后,便可把具有民族特色的小乐器,如:笛子、葫芦丝、巴乌等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为音乐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 了解民族乐器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之一,只有通过对器乐的学习,并进行实践演奏,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民族音乐。 (一)要让学生了解民族乐器 针对器乐的了解,老师首先要对乐器的发展做一个大概的介绍,并比较东方和西方乐器的不同,加强学生的认知感。比如,根据乐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