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的意义

学科建设的意义
学科建设的意义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是高等学校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科建设的状态体现高等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学科建设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对高校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1.通过学科建设,可以促进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科的发展

学科建设的具体做法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学科有所不同,但基本上是选拔一些条件好、有特色、与地方或全国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的学科,投入经费进行重点建设。通过建设,促进了该学科科学研究、人才梯队和实验基地的建设,提升了该学科的水平。同时,重点学科的建设又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同步发展。通过努力,有望在校内逐步形成在社会上有一定声誉和影响力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

2.通过学科建设,可以促进学科带头人的成长,改善学科梯队的结构

学科建设的成效之一就是科研条件的改善,这是吸引高水平的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吸引高水平的人才不能仅仅靠高工资、高待遇,更主要的要靠好的工作环境,即所谓事业留人。新建本科院校之所以很难吸引国内大师级人才,不光是学校知名度低,更主要原因是没有很好的科研条件。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即使现有人才也可能逐渐流失。学科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这当中可以促进学科带头人的迅速成长,同时学科建设也有助于改善学科梯队的结构,使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得到提高。

3.通过学科建设,可以改善学校的实验基地建设

在学科建设中很强调基地建设,比如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等。学科建设的内容也包括改善学科的科研条件,也就是基地建设。学科建设经费可以弥补教学科研经费在购买大型仪器设备方面的不足。所以通过学科建设,可以改善学校的实验基地建设,提高实验手段的现代化程度。

4.通过学科建设,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并推动硕士学位点的建设

要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要创造好的教学、科研条件,要吸引、培养老师,就一定要抓学科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并推动学校硕士学位点的建设。争创硕士学位点,这是任何一所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要积极考虑的。只有通过学科建设,才能使该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提高、人才梯队结构更趋于合理、实验基地条件大大改善,若干年后该学科的学位点才可能水到渠成。

5.通过学科建设,对深化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材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学科建设把教育质量纳入学科建设的目标和规划之中。学科建设改善了实验基地条件,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科建设提高了科研水平,促进了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改善了师资队伍结构,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所以,抓学科建设可以进一步带动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对深化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材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总之,通过抓学科建设,可以促进教学改革、科研和产业的发展,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进而带动和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及整体实力的提高。所以说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根本性建设,是不断增强学校办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基础,它影响并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水平和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学科建设已成为提高学校办

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特别是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只有抓住学科建设这条主线,才能作到纲举目张,统揽学院各个方面的工作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学科建设是围绕提高学科水平所做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集学科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是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 在学科建设中,学科方向的设立、凝聚无疑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无论是宏观的学科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和优化,还是从某一具体学科或学科群的建设,特别是学科内涵的丰富、更新等,都是如此。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学科方向的正确确立和推进完全有赖于能够审时度势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及其相称的学术梯队或团队;资金的投入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有时直接影响到学科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学科的制度建设,包括学科的学术氛围和学术交流、学科的创新和推进学科交叉合作的机制和体制的建设,学科的文化建设、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等。学科建设是从学术角度,通过科学研究来提高学科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科、专业和教学的发展,学科建设侧重于科学研究,侧重于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专业建设是一项直接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学生培养及毕业生就业方向的教学基本建设。它以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为导向,以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本、专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专业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专业设置、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等。这些内容都是学科建设所代替不了的,因为它们不属于学科建设的范畴。因此,学科建设代替不了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通之处在于两者包含的要素大致相同:师资、设备、实验与实习基地、科研、经费等。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必须以学科建设为依托,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不会有高水平的专业和高质量的教学,学校的专业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学科建设的水平越高,专业发展的后劲就越大。但是,专业建设毕竟 促进学科纵向和横向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1贪多求全,缺乏地方特色。 2学科队伍整体水平偏低,优秀学科带头人匮乏。 3重视投入和外延发展,忽视软环境和内涵发展。 4学科建设管理体制不畅,缺乏有效运行机制。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1优势学科重点突破原则。 2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原则。 3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原则。 4特色发展与创新原则。 社会所需的人才,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前者称为学术型人才,后者称为应用型人才。就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其培养人才的类型应归属于应用型人才。 学科创新包括学科建设理念的创新、学科体系的创新、学科内容的创新、学科研究方向的创新和学科建设体制与方法的创新。

2020大学学科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本学科贯彻“法学与经济学连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致力于将法学学科建设成为“财经特色鲜明,研究方向清晰,理论视野开阔,成果实效突出”,在吉林省乃至全国财经高校法学领域形成优势特色的学科。在2012年度上半年,本学科在遵循学校“提升质量、凸显特色”的发展规划下,深化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的开展,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与此同时,本学科在发展中也面临着尚需解决的问题,在从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全省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视野下来看,下一步工作思路应将重点置于规划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基地建设、启动吉林省公检法司系统法律专家服务工作站、强力提升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司法考试通过率等工作上。 一、目前学科建设的现状 1、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本学科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教师队伍的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具体来看,一是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2012年1月以来,有1名青年教师取得博士学位,另有1名青年教师考取法学博士研究生;同时,本学科继续巩固与吉林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的合作关系,提高了法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通过主办或协办全国性法学论坛等形式,为教师获取学术信息,掌握法学理论前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三是本学科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运行良好,以规范的管理方法确保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2、科学研究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科学研究上,截止目前,本学科在上半年度的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部省级科研项目申报上均有突破,获得2项教育部项目、1项中国法学会项目(部级)、7项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青苗计划项目以及其他级别项目多项,科研项目累计经费达到20万元;在论文成果上,共计发表论文21篇。整体来看,本学科的科研工作在2012年上半年度有大幅度提升,且在科研项目工作上有质的突破。 3、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学科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精法律,通财经,懂管理”的具有多学科素养和较强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2011年,应届毕业生通过司法考试的比率在10%以上,居吉林省省属高校第一位;2012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4、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基地的申报 在2012年7月由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联合发起的全国“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申报中,本学科依托民商法、税法等特色学科的优势,入选首批60所“实用性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基地”库。这对于本学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doc

附件2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立项学科 项目任务书 学科名称 学科申报类型□一级学科 □交叉学科 支撑学科1. 支撑学科2. 支撑学科3. 学科带头人 项目责任高校(公章)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 管理协调小组办公室制 二O一四年五月

填写说明 1.填写本《项目任务书》要以本学科《申报书》为基础,以省管理协调小组指导性基本项目任务为指导。 2.本《项目任务书》相关内容起止时间为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 3.本《项目任务书》中涉及的人员均指人事关系隶属本单位的在编人员,兼职人员不计在内。涉及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科研奖项、教学成果等)均指本学科人员并署名本单位,并标注“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和“A Project Funded by the Priority Academic Program Development of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简称PAPD)”中英文标识。 4.“目标任务与预期标志性成果”请填写本学科在建设期内应完成的所有细化项目任务与预期标志性成果,并逐条列出。 5.本《项目任务书》中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请按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处理后填写。 6.文字部分请用小四或五号宋体,栏高不够的栏目可酌情增加栏高。用A4纸正反打印,装订整齐,本《项目任务书》封面之上不需另加其他封面。

Ⅰ、优质资源建设 一、“优质资源建设”的目标任务与预期标志性成果

二、“优质资源建设”的主要措施

三、“优质资源建设”项目

Ⅱ、创新团队建设

关于应用心理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关于应用心理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基础任务,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我校应用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经过三年的学科建设,对于如何在中医院校更好地建设应用心理学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突出学科建设的重点、凸显专业的特色。 标签:应用心理学学科建设专业建设 一、前言 心理学作为探索心理活动规律和现象的科学,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和建设的学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21世纪,社会各界更是迫切需要大量复合型、应用型的心理学人才。中医院校设置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也就是在这样的趋势下产生的并随之发展起来的。在西方国家,一直以来占据心理学界统治地位的却是实证心理学。不仅如此,西方心理学是建立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科学,它解释的对象更适用于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不可能科学地解释东方尤其是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交融背景中的人类心理和文化现象[1]。所以说,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科建设要以中医院校为依托,一方面我们要努力探索、归纳和总结中医药所承载的具有独特内涵的心理学思想;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挖掘并建立具有东方文化的心理思想,积极主动地为心理学专土化建设做出贡献。 二、学科建设有利于促进专业的发展 高等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科建设始终被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众所周知,学科建设的高度决定乃至代表着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可以说,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础,学科建设的好坏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的标志,与此同时,在高校二级学院里加强学科建设也是提升办学实力的系统工程、重点工程、创新工程和可持续发展工程[2]。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2006年开始积极申报医学心理学专业,于2008年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医学心理学)专业本科生,2011年招收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在专业的不断调整和发展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紧密相关,专业建设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学科的建设同时也促进了应用心理学专业的长足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具体表现在: 1.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应用心理学专业在高等学校日益普遍化,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四、六级通过率、考研率、就业率、学生的综合能力等都是考核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3]。医学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要想在与师范类、综合类院校的竞争中获胜,不仅要加强专业的培养质量,而且要重视加大学科建设的投入,通过学科建设带动教学。学科的发展对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材质量工程发挥促进作用。

浅谈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浅谈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大任务”。这就是说,高等学校的任务是双重的,既要培养人才,又要为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做贡献,并且这里并没有“普通”和“重点”之分。因此普通高校不能仅满足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必须同时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建立健全学科体系,发展具有自身专业特色的学科,这样才能促进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为了做到这一点,也为了学校自身办学水平的提高,许多高校都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的龙头,十分重视。 1.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 学科建设是高校一项长期的、带根本性的战略任务,而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寻找自然界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在探索自然和社会奥秘中发现新事实、新规则,其结果常常是发现新的科学基本原理,并形成学科基础理论,用于指导科学技术和生产以及社会的发展。因此科学研究工作在学科建设中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创建一流大学的基础。 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在于科学研究,在于用科学研究的知识创新源充实教学工作知识传播流和产业化知识应用流。综观一流大学的新

学科发展,无论是由于国防的需要还是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无论是学科杂交的需要还是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的需要,他们普遍的做法是:先从科研着手,以科研积蓄实力和提高学术水平,或先建立横向的跨学科机构联合承接科研项目,通过科研进行学科杂交促进新兴学科的发展;工科院校因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需要发展文科,一般请名教授先开设课程同时带研究生,待学科发展到一定实力后再考虑或设置本科专业或不设置专业。一流大学以科学研究促学科建设,以课程教学带动学科建设,坚持以学术水平为目标,对本科专业设置从严把关的做法是值得我们新建本科院校借鉴的。 2.科学研究活动是评价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 高校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个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层次。在一定意义上说,高等学校科研活动是知识的生产和应用过程的集中表现。其科研水平高低通常成为判断该校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 学科建设需要反映学术水平、科研成就的客观性、可比性强的指标,科研项目、经费及科研成果可作为评价学科建设客观和科学的指标。科研成果主要反映在:一是承担科研项目的层次、数量以及科研经费;二是科研成果获奖的层次、数量;三是科研论文、专著发表的数量、档次以及国际国内重要文献检索情况等。此外,科研成果转化

学科建设的一些做法

“学科建设”工作交流研讨会各校发言稿汇编 出处: 教研室时间:2008-11-15点击次数: “学科建设”工作交流研讨会各校发言稿汇编 编者语:“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师学科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引起了各校的高度重视,许多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些学校极具特色的做法值得大家学习。为了加强交流,相互促进,10月30日教研室召开了“学科建设”工作交流研讨会。会上,部分学校介绍了在“加强学科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因时间关系,一些学校没有来得及发言,现把各校的发言稿(或发言提纲)原文转发,供大家学习、借鉴,交流、评判。 ▲陇西小学:《教、研、修三位一体,提高教师学科教学能力》 本学期,根据教研室的学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我校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重点,力求通过学科建设的一系列活动,使教师在学科教学和业务能力上逐步达到六个“会”:教学理论会运用,教学经验会总结、教学模式会提炼、教学观摩会评价、教学风格会创造、教学专题会研究。具体做法如下: 一、夯实常规,建立学科教学规范。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落实备课研讨制度。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但是随着备课方式的改革,各种备课资料的出现,好多教师有了依赖现成的备课教案的心理,很少去钻研教材,学习课标,而是埋在了事务堆中,根据此种现象,我们在教师中进行了调查问卷,在分析分组备课――资源共享――电脑备课的备课方式利弊之时,我们把研读课标,做好二次备课作为重点,帮助教师确立“写好教案就是自己出的最好的书”的理念。开学初,每个教研组都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再学课标,明确所教学段的目标,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讲人,对本单元教材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备课强调在个人研读课标、领会年级段目标、与文本(课本)对话、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形成教案,提倡个人独立备课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备课方式,突出备为教用,备用一致的备课目的。 2、骨干教师引领,随堂课落实,做好常态化教学。 关注学校的每个教研组,每位教师,以骨干教师为核心,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扬个人风格,形成教学特色。3~5年的青年教师高度关注他们的课堂教学,以教科研一体化的培训方式,群体攻关,在把握教材、教法设计、教学调控上炼就基本功,在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上有提高、有收获。教研组中,开展了骨干教师同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同评一节课,在这样的活动中,带动青年教师一同提高。同时教导处也确定跟踪对象,跟踪听课,提高教师随堂课的授课水平。在一系列的教学教研活动中,打造特色教研组,特色学科,构建本学科富有特色的教学教学模式,我校的美术学科已初步构建出了自己的“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教学模式,语文学科正在进行“有实、有效、有用、有趣”的语文

医院优势学科建设初探

---------------------------------------------------------------最新资料推荐------------------------------------------------------ 医院优势学科建设初探 医院优势学科建设初探【关键词】医院管理学科群学科建设加强医院学科建设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1],目前各医院对学科建设,特别是对优势学科群建设都非常重视,部分医院已取得了较大成绩. 如何认识和建设优势学科群,是学科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1 医院学科群建设的概念 1. 1 学科及学科群学科是知识的一个体系或分支,是一种学术分类及教学科目[2] . 知识本身是一个整体,为了方便起见,也为了科学研究及教学之目的,根据长期的实践和研究,将某一类具有统一内在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和分支概括为一个体系,就称之为一个学科.学科群是指围绕一个具体的目标和任务,由若干个同类学科或跨门类学科集合而成的学科群体[1] . 即所谓学科群是指由若干个联系紧密的学科组建成的学科集合体. 1. 2 医院学科与学科群建设医院学科建设是指为提高医学学科的科技水平与建设层次,利用各种资源,通过采取多种手段对学科进行建设的行为,可分为单学科建设及多学科建设,后者又可分为学科群建设和多个学科单独建设. 学科群建设是多学科建设的主要形式,其一般的意义是指将具有内在联系的多个学科联合或融合在一起进行建设的行为. 2 医院优势学科群建设的意义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优势学科群在医院建设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构建结构布局合理、人才实力雄厚、技术特色明显的优势学科群已经刻不容缓. 优势学科群建设涉及跨学科的 1 / 6

浅谈重点学科建设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浅谈重点学科建设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科研处顾琴龙席晓莺钱关祥学科是高等学校的基本组成部分,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基础建设。而重点学科建设是一项根据我国国情,加快高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了高等学校具有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重点学科建设是提高高校履行职能效率的重要途径。一所高校在国内国际所处的地位,不仅决定于它所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决定于它所具有的重点学科的数量、特色和优势。《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为了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要根据同行评议、择优扶植的原则,在高等学校中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据此,自1988年起,我校经上级批准,分三批(分别是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对22个上海市级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前两批15个学科已完成建设计划,第三批7个学科正在进行之中),有2个学科在建设中又被批准为国家教委重点学科。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加快了学科学术梯队建设,提高了科研竞争能力和学术水平,强化了研究基地建设和促进了课题建设,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使学校在各方面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而重点学科建设对高校发展具有全面推动作用和重要意义,本文拟简要阐明重点学科建设对高校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一.加快学科学术梯队的建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相对稳定的学科队伍是保证高校教学科研质

量和学术地位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科教兴国”伟大战略,充分发挥高校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作用的重要基础。重点学科建设的中心就是学科梯队建设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尤其是有发展前途的优秀中青年骨干的培养。我校重在点学科建设中,落实了学科带头人接班人的选拔和培养,加速了青年学术骨干成长,增强了研究生培养能力,从而加快了学术梯队建设。⒈选拔和培养了新一代学科带头人。重点学科建设成效和水平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学科带头人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是学科建设的关键人物。由于多数学科带头人年事较高,选拔好新一代的学术带头人是保证学科继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我校“七五、八五”重点学科建设10年中,首先就是选拔接班人,完成大部分学科带头人的新老交替。通过建设,使学科带头人平均年龄下降了9.2岁。其中有3名小于45岁(包括2名小于40岁)的博士生导师,随着“九五”重点学科建设的进行,其余学科带头人(包括前两批学科)的培养仍在继续进行,有1名成为我国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期间共有6名青年学者被列入上海市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占全校列入该计划7名的88%。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资助4人,全部是重点学科培养的人才。⒉加快青年学术骨干的成长。由于各种原因,高校教师队伍中梯队断层现象较普遍存在。通过学科建设,促进了一批青年学术骨干迅速成长,是重点学科梯队建设的重要方面。我校在重点学科建设中,注重

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总结报告

附件1: 增补省级重点学科申请报告提纲 单位名称:滁州学院 申请学科名称:应用化学 一、学科简介 1.本学科点的历史沿革与现状概述 本学科点是在已有近30年办学历史的化学学科基础上于2004年筹建而成。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11人、讲师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4人、1人博士在读、11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X-130)”、“气相色谱仪(GC900、GC9800)”和“紫外吸收光谱仪(UV 2100)”等仪器,资产总额270余万元。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 ANCE XRD、Q600同步热分析,Nicolet 5700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Gemini V 2380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AGLIENT 3DCE毛细管电泳仪,Helios Alph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V ARIAN Cary 100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岛津GCMS-2010PLUS气质联用仪,热电Thermo -iCAP6300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近800余万元的大型仪器即将到位;承担各类基金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1项、省部级15项、横向项目4项,省教育厅12项。发表研

究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5篇。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开发橡胶、塑料助剂、医药、农药中间体和食品添加剂等精细化工产品12个,创建“含有活性氢大分子量有机化合物衍生化萃取-气相色谱”等分析方法22项。 支撑学科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目前已招生三届,学科方向为功能材料与精细化工。 2.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介绍(重点介绍各方向的特色、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本学科点在功能材料与精细化工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四个方面: (1)功能材料 以与环境化学物质(如气体)之间作用所引起的电阻改变来检测各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敏感材料探索为主的功能材料研究始于1997年。经过1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有较为完善的粉料合成手段、气敏元件制备工艺设备、电化学分析仪和电池循环系统及部分表征等设备,并有校级“功能材料研究所”依托。先后负责主持此领域的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项,在Sensors and Actuators、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无机材料学报、化学物理学报、应用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半导体杂志、仪器仪表学报、功能材料等刊物发表独撰或第一作者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ISTP、Ei收录的第一作者论文20余篇。在新型气体敏感材料探索、制备方法、导电性能和气敏效应及高性能锂电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已达相当水准。

学科文化内涵与学科文化建设

学科文化内涵与学科文化建设 [摘要]学科文化是学科的灵魂,是大学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体现。学科文化建设是大学突破传统格局、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所在。根据文化特性及学科文化构成,可以探讨学科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学科文化建设应该从学科人才梯队、学术生态环境、教学科研条件、治学态度与精神以及学科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学科文化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19-03 长期以来,人类在探索自身和外在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这些理论体系和方法的不断完善就形成了相应的学科,大学殿堂正是在各类学科的百花齐放下而熠熠生辉。基于办学理念和学科建设历程的差异,不同的大学在学科培育和发展中,每门学科逐渐形成独有的学术传统、治学理念和研究领域,经年累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科文化。学科文化作为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价值标准、学术规范、思维模式、行为准则和传承方式,是学科发展中无时不在、无所不在的精神。因此,学科文化建设在学科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本文将从学科

文化内涵和学科文化建设的角度进行探讨,这也是大学学科长远发展的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学科文化内涵 所谓“文化”,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1]具体而言,文化是人类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通过探索、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规律而创造的物质形态、族群传统、组织结构和其他精神产品,与社会群体的发展历史、文明程度、价值取向息息相关,并对群体未来的发展起到内在源动力的作用。 英国学者斯诺把文化分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这实际上就是两种学科文化。科学文化主要指自然科学领域(如物理学、数学)的文化,其精髓是客观、求实、理性的科学精神;人文文化主要指历史学、社会学、法律学等领域的文化,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体现对人本身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2] 美国学者克拉克则从高等教育组织的观点出发,对学科文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认为高等教育是由产生知识的群体以特定的方式构成的学术组织,它既是社会结构又是文化存在,而学科文化正是其组织结构特质和基本内在要素。[3]学科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体现该学科领域特定的学术观和方法论,既包括学术传统、价值理念、群体风范等精神

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关系浅析

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关系浅析 常正霞 (西北师范大学科技处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大学科研活动是知识的生产和应用过程的集中表现,其科研水平高低通常成为判断该校学科建设实力的重要指标。学科的发展往往是从科研项目开始起步,科研活动应为学科建设的先导。没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没有一批高水准的科研成果,要想提高学科建设的质量只能是纸上谈兵。大学校长首先要在认识上重视科学研究,从而建立保障科学研究水平持续提高的制度,才能达到以科研促学科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科学研究学科建设 一、科学研究是促进学科建设的内在动力 1999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中科学研究占35%,而2004 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显示,国家从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声誉等四个方面对学科建设进行评估,这表明一个学科能否成为重点学科,主要看该学科从事科研人员的结构以及科研成果是否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性措施即是科学研究。一所学校即使开设了新学科,如果不开展科学研究,这个学科将难以发展,更难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平。因此,科学研究不仅是大学的一个特征,同时还是促进学科建设的内在动力。这种内在动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研有利于提高师资水平。一方面,科研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教师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不断更新知识,把握最前沿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

的水平。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研究可以吸引优秀甚至是一流教师,这些教师反过来进一步支撑科研。其次,促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科研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研究生也只有参与科研,才能得到创造性实践的锻炼和培养,了解学科前沿的信息,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产出创造性的成果,没有科研就没有创新人才的培养。 2.科研有利于促进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大学科研活动是知识的生产和应用过程的集中表现。其科研水平高低通常成为判断该校学科建设实力的重要指标。美国大学都拥有几个或多个世界一流的学科。如哈佛大学的心理学、电子工程、植物学、教育学;麻省理工学院的航空学、天文学、应用物理等。这些大学之所以能办成世界一流的学科,主要是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提出新的理论和思想。世界各国大学的杰出学者,特别是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由于他们卓越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从而成为学科建设的源泉, 因此,离开科研,学科建设无从谈起。 3.科研有利于改善办学经费。大学靠什么获得巨额办学经费的?归根到底还是科研,科研经费可用于学校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图书资料的订阅、教师的学术交流、进修访学等。所以,凭借相对充足的科研经费,大学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获得了巨大能量。科研经费的投入既显示了大学的科研实力, 同时也使大学更加强大。 4. 科研可以保证学科的学术声誉。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公布了2005年全球200强大学排行榜的评审准则主要是根据大学在研究方面的影响力、教师与学生比例、及是否对海外学生有吸引力,是否能吸引学术人才等。在我国学科建设评估指示体系中,一直都将“学术声誉”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21中特色学科建设方案

语文特色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及时、最准确的交流工具,又是开展联想、想象、归纳、推理等思维活动的重要工具。语言优势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承载着民族的事、理、情、态、表现着民族精神、民族情操、民族审美情趣等丰富的民族文化,所以,语文被称为“百科之母”。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学校学科特色建设方案,彰显我校语文教学的优势和特色,促进我校语文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的整体提高,推进新课程的实施,特制定我校语文学科特色建设方案。 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有三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我们以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的“三个方面”为指导方针,以国家关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文件为依据,以新教材的使用为契机,以提高我校师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努力使我校语文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现状和基础 我校现在正面临北教学楼改建工程,全校三个年级在南教学楼上课,教室比较紧张。进行特色学科建设要因地制宜,利用现有资源,发挥教师自身优势,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同时由于应试的压力和教学评价体系严重滞后,以讲代读的“满堂灌”、以问代议的“满堂问”、以媒体代活动的“满堂放”、以考练代读写的“满堂练”和“满堂考”、漫无目标毫无重点的“满堂论”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们的语文课堂里。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不堪重负,深度厌学,课外阅读难以保障,这与我们理想中的语文教学想去甚远。另外,目前我校有很多韩国留学生,还有一些学生报考播音主持和影视编导专业,学校想问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语言的环境,因此制定语文学科发展规划是必要。 三、定位与目标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我校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在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学业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制定发展目标。 1.语文学科特色定位:学习汉语知识及规律,提高母语运用能力:渗透人文思想关怀,提升民族文化素养。 2.语文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真实的语文、个性的语文、开放的语文。 ①真实的语文,去伪存真,回归文本、关注问题,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真正有机结合起来。②个性的语文。要根据学生兴趣特长、个性心理特点和已有的语文基础等,因势利导地开展个别化的语文教育,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③开放的语文。语文即习惯。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思维习惯和表达习惯不仅要在语文课堂中培养,更要在生活中积累。3.学生培养目标: 丰富的语文知识和厚实的语言积累,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优秀的思维品质,丰富的思想情感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自主地学习习惯和高效的学习方法,过硬的应试素质和出色的竞赛本领,独立健全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教师发展目标: 功底扎实,学识渊博;团结协作,教有特色;教学相长,不断探索。 四、实施方案 (一)优化课堂教学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目录 编辑本段学科建设 desciplinary construction 学科一般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它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基础。 它包含三个要素:一、构成科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二、在一定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三、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的人员队伍和设施。 学科建设方法 1. 成立完善的领导体系。2. 制定好三年规划,明确阶段任务和目标。 编辑本段学科 所谓学科,它的含义有两个:一是作为知识体系的科目和分支。它与专业的区别在于它是偏就知识体系而言,而专业偏指社会职业的领域。因此,一个专业可能要求多种学科的综合,而一个学科可在不同专业领域中应用;学科的第二个含义是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学科建设中“学科”的含义偏指后者,但与第一个含义也有关联。长期以来学科和专业的概念经常被混淆,专业被等同于二级学科。在这种观念指导下,高校中必然出现分化过于综合的局面,造成学科之间各自独立分割,资源不能共享;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过于专门化,知识面不宽;在科研方面也表现出研究方向狭窄和整体效益低下等等。故而一些名牌大学不得不采取精减、合并专业的措施,并强化大学科和学科群的意识。不少重点大学在竞争进入“211工程”时,才感受到尽管过去几年中横向课题增多了,但科研力量相对分散乃至个体化,而大项目、高水平研究的实力、学科的总体优势也随之削弱了。现在各类型的大学都在搞学科建设,无疑是对一段时期内学校发展的总结和反思。 它包含三个要素:一、构成科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二、在一定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三、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的人员队伍和设施

大学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大学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本学科贯彻“法学与经济学连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致力于将法学学科建设成为“财经特色鲜明,研究方向清晰,理论视野开阔,成果实效突出”,在吉林省乃至全国财经高校法学领域形成优势特色的学科。在XX年度上半年,本学科在遵循学校“提升质量、凸显特色”的发展规划下,深化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的开展,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与此同时,本学科在发展中也面临着尚需解决的问题,在从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全省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视野下来看,下一步工作思路应将重点置于规划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基地建设、启动吉林省公检法司系统法律专家服务工作站、强力提升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司法考试通过率等工作上。 一、目前学科建设的现状 1、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本学科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教师队伍的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具体来看,一是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XX年1月以来,有1名青年教师取得博士学位,另有1名青年教师考取法学博士研究生;同时,本学科继续巩固与吉林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的合作关系,提高了法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

素质;二是通过主办或协办全国性法学论坛等形式,为教师获取学术信息,掌握法学理论前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三是本学科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运行良好,以规范的管理方法确保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2、科学研究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科学研究上,截止目前,本学科在上半年度的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部省级科研项目申报上均有突破,获得2项教育部项目、1项中国法学会项目(部级)、7项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青苗计划项目以及其他级别项目多项,科研项目累计经费达到20万元;在论文成果上,共计发表论文21篇。整体来看,本学科的科研工作在XX年上半年度有大幅度提升,且在科研项目工作上有质的突破。 3、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学科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精法律,通财经,懂管理”的具有多学科素养和较强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XX年,应届毕业生通过司法考试的比率在10%以上,居吉林省省属高校第一位;XX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4、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基地的申报 在XX年7月由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联合发起的全国“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申报中,本学科依托民商法、税法等特色

(完整版)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一、重点学科建设原则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改革,医院面临着严峻挑战。我院必须提高以技术含量为主的医疗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为了提高医院整体水平,体现医院特色,展示医院优势,必须坚持“科技兴院”方针,实施重点学科建设,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医疗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 二、重点学科建设目标和内容 重点学科建设目标:使该学科学术水平(特别在某一专业方向)逐步达到市级重点学科乃至更高层次重点学科的水平,并带动医院相关学科的发展,从而整体提升医院的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贮备和人才储备,成为本地区有特色、有影响或有竞争力的重点专业学科。 1、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主要内容是明确疾病发病机制和提高诊疗水平,最终解决临床问题,应根据学科原有基础、现有优势、当前发展趋势及最有可能突破点等来选择主攻方向,要集中一个学科,不能有诸多突破口,必须从自身优势出发,选准研究方向,确保成效。 2、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中的首要因素,应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够指导本学科研究方向;同时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管理能力,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造就一支整体素质好、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具有团结拼搏精神和甘于奉献精神的技术队伍。 学科带头人的主要工作目标:⑴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确定学科建设目标和重大科研项目;⑵培养学术接班人和建设学科技术骨干队伍;⑶疏通和开辟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渠道;(4)把握全局,积极发挥重点学科建设效益辐射作用。 三、重点学科建设管理 1、完善制度:通过学科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学科建设达到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 2、立项程序:申报项目由医院专家组进行评审遴选,遴选指标包括学科带头人知名度、学科原有学术地位及学科人才梯队组成等。 3、计划实施:在申报重点学科时必须制订详细和周密的建设计划,包括建设目标、研究计划、梯队建设、学术交流、预期成果及考核指标等。一旦立项相关计划必须认真实施,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医院将给予全力支持和严格监督,保证学科建设顺利进行。 4、评估考核:重点学科建设实行滚动制管理,三年为一个建设周期。每年考核一次,第二年年末进行中期考核。由相关领域专家对科研进度、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作出全面评价,以作为是否继续支持学科建设的依据。评估与考核要实事求是,坚持严谨科学的态度。 5、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了保证学科建设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圆满成果,在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⑴建立健全医院-学

学科建设的意义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是高等学校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科建设的状态体现高等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学科建设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对高校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1.通过学科建设,可以促进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科的发展 学科建设的具体做法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学科有所不同,但基本上是选拔一些条件好、有特色、与地方或全国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的学科,投入经费进行重点建设。通过建设,促进了该学科科学研究、人才梯队和实验基地的建设,提升了该学科的水平。同时,重点学科的建设又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同步发展。通过努力,有望在校内逐步形成在社会上有一定声誉和影响力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 2.通过学科建设,可以促进学科带头人的成长,改善学科梯队的结构 学科建设的成效之一就是科研条件的改善,这是吸引高水平的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吸引高水平的人才不能仅仅靠高工资、高待遇,更主要的要靠好的工作环境,即所谓事业留人。新建本科院校之所以很难吸引国内大师级人才,不光是学校知名度低,更主要原因是没有很好的科研条件。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即使现有人才也可能逐渐流失。学科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这当中可以促进学科带头人的迅速成长,同时学科建设也有助于改善学科梯队的结构,使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得到提高。 3.通过学科建设,可以改善学校的实验基地建设 在学科建设中很强调基地建设,比如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等。学科建设的内容也包括改善学科的科研条件,也就是基地建设。学科建设经费可以弥补教学科研经费在购买大型仪器设备方面的不足。所以通过学科建设,可以改善学校的实验基地建设,提高实验手段的现代化程度。 4.通过学科建设,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并推动硕士学位点的建设 要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要创造好的教学、科研条件,要吸引、培养老师,就一定要抓学科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并推动学校硕士学位点的建设。争创硕士学位点,这是任何一所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要积极考虑的。只有通过学科建设,才能使该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提高、人才梯队结构更趋于合理、实验基地条件大大改善,若干年后该学科的学位点才可能水到渠成。 5.通过学科建设,对深化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材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学科建设把教育质量纳入学科建设的目标和规划之中。学科建设改善了实验基地条件,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科建设提高了科研水平,促进了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改善了师资队伍结构,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所以,抓学科建设可以进一步带动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对深化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材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总之,通过抓学科建设,可以促进教学改革、科研和产业的发展,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进而带动和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及整体实力的提高。所以说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根本性建设,是不断增强学校办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基础,它影响并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水平和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学科建设已成为提高学校办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学科建设工作 总结 一年来,xx市小学语文学科建设以山西省义务教学学科建设为指导,以开展课题实验研究为抓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搭建学科教学活动为平台,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以组建工作室和学科qq群为媒介,丰富学科交流资源;以读书活动为举措,构建学生阅读课程体系等,不断地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形成适合我市特色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文化和课程体系,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内涵发展服务。 一、深入开展课题实验研究,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XX年4月,我市全面启动了“全国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实验与研究”课题实验,力图通过对本课题大单元整体教学“单元导读”、“整体识字”、“以文带文”、“读写联动”、“自主阅读”、“基础训练”、“分享展示”七种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以一主(教材)两翼(《主题读写》、《经典诵读》)教材为抓手,推动我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形成我市朴素、多读、自悟的课堂教学文化和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主题阅读课题实验的开展,要求教师充分研读每个单元的教材,在单元主题

的引领下,统整一主两翼教材,以一课一得为核心教学目标,以“自学导航主问题设计”为目标导向,以学生批注式阅读和交流展示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教师以读代讲,读中引导点拨,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和展示分享为主要教学策略,在课堂上做到少提问,多让学生读书感悟,少讲解,多让学生分享展示,少做题,多让学生做阅读批注,完成由传统一个单元14个课时学习4篇课文到现在14课时学习25篇文章的学习,拓展和丰富单元主题的学习。这对教师的理念,解读教材和课堂教学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第一,培训指导,全面了解课题。4月份,我市主题阅读课题在xx 市第四实验小学开题,并邀请全国课题组的刘宪华和刘俊祥两位专家对课题的理念和实施策略进行培训和重点课型课堂示范引领,让实验教师了解课题理念和七种课型的课堂操作模式。 第二,网络教研,引领课题开展。开题培训之后,各实验区、实验校结合本校实际,有重点地研究课型的教学流程,对课型的认识只停留在对概念的理解层面,如何操作,无从下手。总课题组通过网络备课教研,让实验教师从课型的各个环节入手,研读教材,确定目标,选择策略,理解和运用课型的基本流程,通过“主题阅读研讨群”和“xx市主题阅读工作室群”的平台交流,答疑解惑,分享课型成功案例,使课题顺利开展。 第三,观课议课,形成课型基本流程。课题实施一年来,课题工作

学科建设的内容与目标

学科建设的容与目标 学科建设状态及指标是体现一个学校在国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外大学排名的主要依据。 学科建设主要包括: 一、学科定位(学科方向,发展层次); 二、学科队伍(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 三、科学研究; 四、人才培养; 五、学科基地(实验室,重点学科,设备等); 六、学科管理。 它包含三个要素:1、构成科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2、在一定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3、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的人员队伍和设施。

学科建设的目标是指在学科定位、学科队伍、学科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学科管理等方面形成的特色,到达的培养层次和质量,学科平台环境,管理水平以及预期取得的成效。 大学学科建设的涵:大学是以学科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学术组织,所以,学科建设是大学的基础性建设,牵涉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大学的一切工作都与学科建设有关,笔者认为,从学科建设的涵出发来考虑大学学科建设的容,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整学科布局 学科布局是指学科在大学的分布状况,它不仅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学科结构,而且决定了大学的功能、特色,影响着学科水平的提升。因此,大学进行学科建设,首先要着手学科布局的调整。 第一,要进行科学定位。所谓定位,就是锁定目标的位置。通常情况下,每个组织都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关键是不清楚目标所在的位置。大学也是如此。每所大学都知道自己的目标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但往往不清楚自己要培养什么层次、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人才,发展什么学科以及在什么水平上发展这些学科,怎样服

务社会和在什么领域、通过什么方式服务社会。所以,在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上,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高、大、全”,相互模仿、缺乏个性的问题。如综合性、多科性,国际化、开放式,研究型、高水平,世界一流、世界知名、国一流等,成为学科建设定位上流行的术语。这表明,学科建设如不能正确定位,学科布局的调整就只能是盲从或无所适从。 第二,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建构综合化的学科体系。所谓综合化的学科体系,是指能够促进不同学科的文化、精神、制度和思维方式交叉融合的学科布局。建构综合化的学科体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是科学发展以综合为主的规律的要求,是社会服务的需要。当然,建构综合化的学科体系,并不是说学科布局越全越好,因为学科综合化也有程度、层次和水平之分。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学科实际,有选择地调整学科布局。但不论什么学校,要建构综合化的学科体系,在学科布局上都应涵盖文科、理科和工科三大学科领域。这里的文科、理科和工科,分别指的是人文社会艺术科学、自然科学学科和应用科学。中外著名大学的办学实践证明:办大学,没有文科,办不出氛围;没有理科,办不出水平;没有工科,办不出效益。 当前,我国大学在建构综合化的学科体系上存在着一个误区,即认为学科综合化就是指学科门类齐全。其实,综合化并不等于学科门类齐全。世界著名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