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教学设计与分析

《年月日》教学设计与分析
《年月日》教学设计与分析

《年月日》教学设计与分析

南康市隆木中心小学杨泰清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6~5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和感受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并会初步判断平年、闰年。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利用课本、网络等途径收集与这堂课相关的信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实践,主动参与知识的交流,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究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得到尽可能大的收获。

【教学重点】

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对学习材料的整理、分析、概括,并能够提取对学习有用的资料。

【教具】

课件,板书卡片。

【学具】

学件。

【授课类型】

网络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小朋友,今天是几月几日?

2.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段宣传片,看完后,告诉老师你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播放奥运会宣传片)

学生可能回答:20XX年的北京真漂亮,绿化工作做得真棒!20XX年北京奥运会全世界体育健儿欢聚一堂,中国人民实现百年梦想!看到老爷爷、小朋友的脸上画着奥运会会徽,我为他们感到自豪、骄傲……

3.师:20XX年的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小朋友知道北京申奥成功是在哪一天?(20XX年7月13日)

4.师:你知道记录这一神圣时刻用到了哪些时间单位呢?(板书课题)

5.师:小朋友在生活经历中已经知道了年月日的哪些知识?学生可能回答:一年有12个月,有的月大,有的月小。有的月31天,有的月30天,每个月的天数都不一样。

6.师:你还想了解年月日的哪些知识?

学生可能回答:平年是什么?闰年是什么?大月是什么?小月是什么?……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北京申奥成功这一题材,借助一定

的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唤醒学生已储备的知识经验,为

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

(一)年、月、日的认识

1.师:小朋友带着“一年有多少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这两个问题浏览任何一年的月历。(学生操作学件中的年历集册)

2.学生可能回答: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有的月份30天,有的月份31天,有的月份28天,还有的月份29天。(板书30、31、28、29)

(二)观察天数统计表

教师出示课件中的近十年的天数统计表,学生仔细观察表格,同桌互说自己的发现。

近十年天数统计表

教师整理:

1.大月和小月的教学。学生发现其中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这几个月是31天;4月、6月、9月、11月这几个月是30天,我们把每个月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每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7个大月、4个小月,一个特殊的月份2月,2月有28天或29天……(课件中分别闪烁12个月,教师板书大月、小月、二月)

2.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

师:小朋友,有什么方法快速记住大月、小月呢?

(估计有歌诀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实物展示拳记法)

师:我们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大月、小月。你还有什么发现?

3.平年和闰年的认识。

师: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板书平年、闰年)

4.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1)教师让小组同学讨论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看看二月的天数,四年一闰,四百年又闰……)

(2)教师让学生随意报年份考老师,老师快速判断出平年、闰年,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判断方法。(看年份的末二位是不是4的倍数,如1985年用85÷4,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看年份的前二位是不是4的倍数,如1900用19÷4。)

(3)师生共同小结:每四年中有三个平年一个闰年。我们通常把它们叫做四年一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公倍数才是闰年。(课件闪烁出闰年的年份1996、2000、2004)

5.计算平年、闰年全年的天数。

师:平年、闰年全年天数怎样去计算呢?小组同学互相讨论。(课件出示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算法)

生: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生:31×7+30×4+28=365天。

生:30×12+7-2=365天。

生:31×12-4-3=365天。

……

师:你能不用计算马上说出闰年全年多少天?

生:365+1=366天。

师生共同小结:一年有365天的叫平年,一年366天的叫闰年。(板书:平年365、闰年366天)

师: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平年、闰年的天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1995~20XX年的天数统计表,不仅可以发现

新知,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充分体现以

人为本的新教学理念。]

三、实践运用

1.师:小朋友学到这么多年月日的知识,愿意挑战自己的智力吗?一起进入游戏智力问答!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些小朋友最先答对6题!

2.学生操作学件中的智力问答。

第一题:填空

六一儿童节这个月有()天。

第二题:填空

我国植树节是第二个大月第12天,我们小朋友要争当环保小卫士。植树节是()月()日。

第三题:判断

20XX年我国举办第29届奥运会,这一年是平年,全年365天,二月28天。()

第四题:填空

去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去年全年()天。

第五题:选择

小明的生日是2月29,他今年12岁,过了()个生日。

3412

第六题:填空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是()周年。

3.师:没有答对6题的小朋友一定遇到困难了,愿意告诉老师是第几题难倒了你?(教师操作课件中的智力问答)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练习,从不同的角度巩固和强化了所学知识。网络教学更能充分体现人机互动性,学生每做对一题,计算机会出现“恭喜你答对了!”的鼓励性语言,如做错题,它会出现“你再想一想!”的提示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拓展创新

1.师:年月日的知识还有很多,小朋友想去了解吗?请跟我走进资源宝库浏览网页,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学的知识多?

2.学生浏览资源宝库浏览网页。

3.学生汇报所学的知识。

学生可能回答:(1)年月日是怎么形成的。(2)为什么2月的天数最少。(3)为什么4年一闰,百年不闰,400年又闰。

[设计意图: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培养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这一环节的设计更能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信息量极大。]

五、课外延伸

师:小朋友浏览了这么多的网页,一定累了吧!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欣赏精美的年历、月历好吗?(图略)

小朋友想不想自己设计月历呢?(教师出示课件中的“我来制作”)

师:瞧!这是一张20XX年的月历(图略),这里填月份,这里的提示小朋友得认真阅读,这儿老师准备了12幅背景图案,小朋友可以任意选择,小小设计师比赛可以开始了吗?

学生可能回答:我制作的是一月份,根据提示我知道了1月1日星期二,31天;我制作的是二月份,根据提示我知道了2月1日星期五,29天;我制作的是三月份,根据提示我知道了3月12日星期三,3月1日星期六……

[设计意图:设计制作20XX年的月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感悟、体验新的知识,将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融于一体。]

[板书设计]

[分析]

“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6~51页的内容。教师能依据课标的精神,并结合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挖掘教材,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内容创造性地重组,自编电子教材,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一、本节课设计的教学活动及活动至今的关联:

1、播放影片活动,选择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北京申奥成功这一题材,借

助一定的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唤醒学生已储备

的知识经验,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2、近十年天数统计活动,学生通过观察1995~20XX年的天数统计表,不

仅可以发现新知,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

行交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教学理念。

3、智力挑战实践活动,多种形式的练习,从不同的角度巩固和强化了所学

知识。网络教学更能充分体现人机互动性,学生每做对一题,计算机会

出现“恭喜你答对了!”的鼓励性语言,如做错题,它会出现“你再想一想!”

的提示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4、课外拓展活动,如让小朋友自己设计月历的活动,设计制作20XX年的

月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感悟、体验新的知识,将已有的知识经验

与新知识融于一体。

整堂课通过这一些列的活动,把要学习的“年、月、日”知识有机的整合,各项活动都根据小朋友的年龄特点设计,充分考虑小朋友的已有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让小朋友在轻松、有趣、愉快的活动中完成今天要学习的任务。

二、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充分运用了社会和生活资料以及学生已有知识。学生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年、月、日”里面,从不同的层面已了解到年、月、日方面的知识。

二是学习过程充满了自主性和探索性,学生学习是自主的,课中学生的发言次数达40多次,学习的过程充满了探究,真正做到了“问题由学生自己提,结论由学生自己得”。教师充当了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三是注重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巨大优势。通过“观看奥运宣传片”“年月日的认识”“观察天数统计表”“智力问答”

“浏览资源宝库网页”和“小小设计师”这些环环相扣的设计环节,充分发挥网络教学优势,使学生的视野不断扩大,思维不断深化。

四是充分体现了现代课堂评价观,教师在课中对学生进行激励、引导或是委婉地提示,学生对他人的做法进行肯定、指正。学生自我评价的自悟、自醒,达到了师与生、生与生的互补和共进。

认识年月日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南团小学:肖艳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77页例1及“做一做” 【设计思想】 整个设计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通过一些重大的节日引入时间概念,运用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计算一年有多少天。 【学生分析】 “年月日”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系,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时间生活经验。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中掌握知识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大月、小月的知识。 (2)使学生掌握大月和小月各有多少天,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 2、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 3、情感与态度:通过描述与时间有关的事件,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重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大月、小月各有多少天。 【教具准备】课件,2017和2016的年历卡,活动探究卡,课前预习,完成书上的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有这样一句话,大家听过没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他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珍惜时间)描述时间的单位,已经学过了哪些(时分秒,1时=60分,1分=60秒)这些都是较小的时间单位,如果要描述较长的时间,该用谁做单位呢(板书课题:年月日)2.关于年月日,你了解多少这节课老师要请大家一起来了解有关年与日的知识,新明确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3、想知道年月日的由来吗在宇宙中有很多的星球,比如太阳,地球和月亮,它们都在不停地转动。(课件出示图片) 4、年月日这三个朋友很神奇吧它们还能帮咱们记录着生活中一些有意义或者特别的日子呢!来看(课件出示:儿童节,国庆节,劳动节,教师节,植树节,建军节图片标注分别是几月几日) 二、学习新知 (一)认识年历 老师看大家对年月日这么感兴趣,准备送给大家一份礼物,这可是他记录时间的法宝,你知道是什么吗 1、猜谜语:一张宝宝真神奇,印的全部是数字。 要知几日星期几,一查它就告诉你。(年历) (课件出示一张年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年历上面记录了些什么(月份、日期、星期、节日等等)。 (二)大月、小月、特殊月的探究 1、大家可别小看它,它里面可是藏着许多的小秘密呢!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你们的火眼金晶观察手中的年历(每个小组发一张2017和2018的年历),思考活动卡上的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2、(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学生汇报观察发现: 自学提示: (1)仔细观察你手中的年历,完成每月天数,并回答下列问题; (2)交流你是如何算出全年天数的;

人教版年月日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一: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公开课教案 《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周小丰夏箐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年历卡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能记住各月的天数,知道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2、在年历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 3、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观察、操作、游戏、计算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记住大小月及每月的天数。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2014年年历、2013年年历、2012年年历 教学过程: 一、节日谈话,导入新课(2m) 1、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过节,那你知道这些节日具体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吗? 2 二、探究发现,学习大、小月。 1、我们学习过的时分秒和年月日都是时间单位,所不同的是时分秒是表示较小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是表示较长的时间单位。那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已经知道了多少呢,谁来说一下?(2m) 学生可能会回答:一年有365天,一个月30天,一年有12个月等等。根据学生回答,有选择性、有顺序地板书。 同学们真棒,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这么多的数学知识,那么这些数学知识是不是正确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同学们想一下,我们在学时分秒的时候,借助了什么工具来学习它。那我们今天来学年月日,我们应该借助什么工具呢? 2、小小的年历,可藏着大学问,下面就让我们火眼金睛看年历。听好老师的要求: (1)观察自己小组的年历,填写在练习纸上的统计表中。 (7m) (2)仔细观察统计表,及时交流研究,将结论记录在练习纸上。 3、小组汇报 大部分小组已经完成了,那么哪些小组来说一下你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呢?预设:①一年有12个月;(其他小组得到了吗,这个结论是否正确?)②1、3、5、7、8、10、12月有31天;(跟你们发现的一样吗?)③4、6、9、11月有30天; ④2月有时29天,有时28天; ⑤2月的天数不是固定的?? 4、师生总结 (1)同学们得到了这么多的结论,老师写在黑板上,刚刚有的同学是有的月份是31天,老师记不清了,谁再来说一遍?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这些月份都是31天(板书) (2)刚刚有同学说有些月份是30天,那么哪些月份是30天呢? 4月、6月、9月、11月,这些月份是30天。(板书) (3)那么还有一个很特殊的月份,它的天数是变化的,谁来提醒下老师? 2月有的时候是28天,有的时候是29天。

年月日教学设计与反思

《年月日》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1,3,5,7,8,10,12月是大月,4,6,9,11月是小月。 3、了解平年和闰年以及它们的判断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和合作意识。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年、月、日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大、小月天数的记忆;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年份的年历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1.上个月咱们中国发生了一件大喜事,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2.瞧!这是什么场面?你知道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吗? 3.这里有几个时间单位,你能找出来吗? 4.随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年、月、日》 (2)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知道哪些?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有选择地板书。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大月、小月 1.那是不是这样的呢?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年历卡,任意选择几份年历进行观察,把1—12月份的天数填入下表。

2.学生填写表格、观察、发现。 3.汇报: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交流把板书补充完整。4.老师也填写了几年的年历,看看和你们发现的一样吗? 5.有什么办法能够很快地记住大小月呢?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用拳头记的方法和编口诀记的方法。 6、通过游戏练习判断大月、小月 (二)认识平年、闰年 1.计算一年的天数,引出平年和闰年的概念。 2、引出2月:这就是说,要确定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要看哪个月的天数? 3.填写表格:把1997年-2004年2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 4、认真观察,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 5.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得出: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6.学会推算下一个闰年是什么时候?

年月日教案教学设计(省级一等奖教案)

年月日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1~83页,第83页的“做一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基础知识。 2.通过自主合作,提高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3.进行学法指导。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年历卡、歌曲伴奏带及播放设备、多功能展示台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引入课题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上课前请同学们唱一首歌。 师:同学们的歌声真动听!老师也送支歌给大家吧! (师深情演唱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二)引入新课 师:好听吗?喜欢听曾老师唱歌吗?喜欢和曾老师一起学习吗? (组织上课) 首先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刚才这首歌唱的谁的生日?(中国)中国的生日是几月几日?(10月1日)你还知道我们的新中国是在哪一年的10月1日成立的吗?(1949年10月1日)师板书师:请同学们看一下,记录我们新中国成立的这一伟大而神圣的时刻用了哪几个时间单位?(生答,师擦掉1949、10、1) (三)揭示课题 师:对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3个新的时间单位。(课件出示课题) 探究新知 (一)谈话启迪,生成问题 师:我想,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那么,老师想请问同学们,一年有几个月?(板书:1年12个月) 师:在这12个月中,有着什么样的规律,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大家想知道吗? 师:今天,就由老师带领同学们一同探索其中的奥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观察年历 师:老师给每一组的同学都准备了2000年—2008年一共9年的年历,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一年。得到年历卡之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把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作上记号,看看这一年里每个月的天数是多

年月日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及课后评议

《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看年历,在年历卡的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3.通过对历史年份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认识大月、小月。 教学难点: 识记并灵活应用大月、小月的天数及学会判断平年、闰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都记得自己的生日吗?是不是每年都过呢?可是小强却跟你们不一样,他都12周岁了,只过3个生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想知道吗? 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年、月、日) 二、探究新知 好,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年历),是哪一年的年历? 1、认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1)你们的手中也有这样的一份年历,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一年有12个月。 生:我发现了一年有12个月。 师:你们的年历上一年都是12个月吗?你说 生:我拿的是1998年的,有12个月 师:看来,同学们一下就从年历上发现了年和月之间的关系,那就是一年有12个月。 ②认识大月。 师:再仔细观察每个月的天数,你发现了什么?有几种情况? 生:我发现了有的是31天,有的是30天,还有的29天或28天。 师:也就是每月的天数是不完全相同的。 那谁能在年历上找一找,在12个月当中,有31天的是哪几个月? (生说,老师点课件出示) 你们注意到了吗?这位同学是按照从1月到12月依次观察的,这样有序观察就不会遗漏了。来,我们也像他一样把这几个月说一遍。 师: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你们年历上,大月是哪几个月?(指名说)其他的同学,你们的年历上大月也都是这几个月吗? 看来不管是哪一年,大月都是这几月。一共几个月(7个) ③认识小月。 再接着找,30天的是哪几个月?(生说,师课件展示)

浮力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

《浮力》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忻州市第十二中学马志勇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浮力的方向。 (3)知道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4)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收集,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浮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浮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 作为自然科学的规律课,教材的编写思路一般是 无论从方法论的角度还是对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获得信息的分析,都表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因此,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开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探究中学习”。这节课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并辅以电教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已列为《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初中物理教学目的之一,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中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教学程序(拟分两课时讲解)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

听课《年月日》教学设计

《年月日》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年月日,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年历卡的过程,感受并记住每月天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景导入环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年月日,能理解平年和闰年中二月的不同。 教学难点:掌握区分大小月的方法。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各年份的年历一人一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今天与以往不同,我们要和领导、老师一起学习,大家开心不开心?让我们一起记下这个开心时刻吧!2016年3月18 日 8 时 10 分 5秒(课件出示)。

二、分组探究,学习新知 (一)(课件出示) 在日历上圈出特别的日子,比如1月1日元旦。 (二)认识年、月、日: 小组合作完成以下的问题:1、一年有几个月?2、今年二月有几天?3、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4、今年一共有几天?想想每年的天数一样吗? (三)识记大月、小月: 能记住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吗?用什么方法记忆的?(让学生说说,学生知道让学生来介绍。) ①拳头记忆法。 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去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 一边指一边读:一月大,二月少,三月大,四月小……(二月不是小月,我们为了方便记住它比别的月份都少几天,我们读二月少),七月大,八月大(七月完是八月,这2个连着的月份都是大月) ②用歌诀记忆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日永不差。(腊是十二月,这是帮助记忆大月的歌诀。) 这么多记忆的方法,现在考考大家,老师说一个月,看看你们能不能很快说出这个月的天数?(最后问到二月,

年月日教学设计简案

《年月日》教学设计 重庆市渝北区茨竹中心校:谭作友 教学内容: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107—109页的例1,112页《课堂活动》的1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年、月、日时间单位,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 (2)通过学习交流,掌握每个月天数的记忆方法。 2、情感目标: (1)通过年月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运用价值,激发学生喜欢数学的情感。 (2)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通过教学,让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年、月、日的关系。 教学难点: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灯片、2007—20XX年的年历。 学生:2007—20XX年的年历,课前收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导入新课。 1、教师:“孩子们,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漂亮的图片。” “那一刻,灯火辉煌,人山人海,来自世界各国的体育健儿相聚在在北京鸟巢里(展示灯片)。你们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吗?——“奥运会开幕!”是什么时间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0XX年8月8日晚上8时8分。(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时刻吧!) 2、(出示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图片)在那时,无数的人失去了家园,

失去了亲人,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时刻。(20XX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 3、(出示神舟七号飞船升空的图片)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都自豪的日子,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时间是(20XX年9月25日晚上9时10分04秒) 教师:“孩子们,这句话里面有哪些表示时间的单位?” 学生:“年、月、日、时、分、” 教师:“哪些时间单位时我们已经学过的?” 学生:“时、分” 教师:“时和分是我们已经学过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表示较长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教师板书课题:年、月、日) 二、探究新知 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1、观察、思考、统计。 (1)观察灯片或者观察课桌上的年历,并填写手中的表格。 ①、1年有()个月。 ②、把各月的天数填入表中 ③、有31天的月份有(),有30天的月份有(),2月有()天。 (2)小组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统计的结果,并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各月的天数不完全相同;1个月最多31天,最少28天等等) (3)全班交流: 指名回答问题,教师板书: 2、大月、小月的教学 通常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大月有哪几个月?“第三个大月

年月日教学设计及反思

“年月日”教学设计东湖学校卫延敏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46页到49页以及课后练习题。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知道每年有12个月和每月有多少天,帮助学生建 立较长时间的观念。 2、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 是闰年。 3、在经历探索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 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4、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以及探究与收集信息, 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学会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理解闰年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年历若干。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导入课题 1、交流。

同学们,数学王国就像一个迷宫引人思考探索,今天我们就去数学王国去探秘,有兴趣吗?先来一个谜语考考大家 吧。(课件出示谜语)。 2、导入新课 (1)提问:日历有什么作用,谁来说一说? (2)板书:年月日 二、讲授新知 (一)、认识大小月和二月。 1、说起年月日,老师想起了几个纪念日,你知道吗? (课件出示习题) 2、观察手中年历回答问题(课件出示) 3、老师介绍大小月并板书。 一年有12个月 大月:1、3、5、7、8、10、12,(31天) 小月:4、6、9、11;(30天) 28天(平年) 二月 29天(闰年) 4、说一说自己的生日在大月还是在小月。 (二)学习平年,闰年 1、初步认识平年和闰年(课件出示你知道吗)

2、学生阅读并记忆,学习用二月份的天数来判断平年和闰年。 3、给出历史上二月份的天数让学生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 (三)深入研究,了解闰年。 1、如果不给你二月份的天数该如何判断呢? 2、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1)、组长组织组员完成表格。 (2)、仔细观察手中表格和上面表格,发现其中规律。 (3)、根据发现规律,探索判断闰年的办法。 (4)、用探索的方法计算2012年是不是闰年,并用手中年历验证。 (5)、集体汇报交流。 3、练习: 下面年份是闰年的画横线 1840 1996 1949 1997 2000 4、进一步说明整百年不闰的原因。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判断。 2、填空: (1)一年有()个月。其中,()个大月,()个小月。 (2)闰年的3月1日前一天是(),平年的3月1日前一天是()。 (3)七月份有()个星期零()天。 3、学习拳头记忆法。

《少年闰土》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 【教材解读】《少年闰土》是六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文本语言简洁、内涵丰富,尤其是文中前后照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表达了“我”对闰土的赞扬与羡慕之情。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基本特点的课程,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课程,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础策略的课程。所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要认认真真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在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中椯摩文章的表达顺序,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感情,积累语言,习得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默读课文,椯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2、2、会写七个生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等词语,区 分多音字“正、佛、供、畜的读音。 3、利用文中前后照应的词句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学习作者通过 外貌表现人物的方法,练习用几句话来人物的外貌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且背诵。 教学过程

课件导入,明确目标。 一、读题导入 今天,我们跟随鲁迅先生去认识一位朋友,他就是——(齐读课题)(1)“闰土“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2)“五行”是什么? (3)通过预习,闰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预设:机智、勇敢、活泼、知识丰富、能干——)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抓住了闰土的特点,作者是怎样来写出人物特点的呢?,想一想,作者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又写什么?(回忆——相识——相处——分离) 2、思路理清了,接下来,我想听听同学们的朗读。出示: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3、生字教学,提醒同学们最容易写错的字。 三、引导质疑 生字写得不错,我们回头再读读这三段话,你发现了什么?

2020年月日,教学设计

2020年月日,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2020年月日,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在独立探索中发现年月日的知识。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教育。 教学重点: 直到了解大小月份,并能说出每个月有几天,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并了解年月日之间的联系,并能运用已学知识制作月历卡。 教学用具: XX年历卡、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从小到大你一定经历了很多令你难忘的日子,这些

日子对你来说一定非常有纪念意义,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有许多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下面就有几幅图,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些都是什么日子?发生在什么时候? 二、探究新知: 1、(多媒体出示)观察以上四幅图,说一说这些的意义的日子发生在什么时间。(自由发言,此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师:到现在为止。你已经知道了哪些有意义的日子?这些有意义的日子用到了哪些时间单位?(学生举手回答) 师板书:年月日 2、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关于时间的单位呢?(时、分、秒)和时、分、秒比起来,你觉得年、月、日表示的时间怎么样?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表示较长时间的单位:年、月、日(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自己搜集整理的几个问题:(多媒体出示) 关于年、月、日的规定。 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每个月的天数。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过的信息: 关于年、月、日的规定。 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旋转一周是一个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78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大月、小月的知识。 (2)使学生掌握大月和小月各有多少天,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 2、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 3、情感与态度:通过描述与时间有关的事件,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大月、小月各有多少天。 【教具准备】课件多年的年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孩子们,大家好,我是李老师,很开心今天能和你们一起共同学习。我听说你们都是一群很聪明很爱学习的孩子,今天是我们第一次一起共同的学习,所以老师想知道你们平时回答问题的时候是怎样做的呢?谁来说说?(你来说)我们回答问题的时候要举手回答。(举手)那小组合作的时候呢?(学生回答)希望我们有一个愉快的课堂。 上课今天,我们第一次一起共同的学习,小朋友们你们的心情怎样呢?你来说说,好,那就把今天这个时刻记下来好吗?现在是(2015年4月__日__时__分__秒板书) 二、学习新知 (一)通过年历,感知年月日 1、(师指着板书问)在这个时刻里有哪些表示时间的单位呢?谁来说一说?哪些我们以前学过的呢?(你的记性真好)对,时分秒是我们已经学过的比较小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比较大的时间单位。(板书:年、月、日) 2、在咱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快乐的、难忘的甚至是激动的事情,下面就由我们

年月日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年月日》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都知道自己的生日吗?谁愿意把你的出生年月日告诉大家?今年几岁了?老师记住你的生日了。 师:那你们想知道老师的生日吗?我先不告诉你们,我们这节课先来学习“年月日”(板书课题)的知识,只要你掌握了这些知识,你就可以准确的推算出老师的生日了,到时候老师邀请大家吃大蛋糕好吗? 二、观察年历、探究新知 (一)、认识大月、小月和二月以及平年、闰年 1、师:以前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年、月、日是比较大的时间单位,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哪些?(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小结: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其实啊,关于年月日的知识里面还藏着许多秘密,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年历,让年历把这些秘密告诉你。 2、师:现在我们四人小组中都有一个小袋子,这个袋子中装的是一年的年历,待会我们四人小组合作,用你喜欢的方法给这12个月分分类,把同类的粘在一起,看看哪个小组分得又快又好。 师:哪个小组上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你们是按什么分的?分成几类?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师:还有哪个小组也是按天数的?(再请两个小组上台来展示) 师:分类的标准有很多,我们先来研究按天数分的规律。 3、师:大家仔细观察这3个小组分类的结果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 师:不管是哪一年,有31天的月份都是:1、3、5、7、8、10、12月,有30天的月份都是:4、6、9、11月,有的2月有28天,有的2月有29天,我们都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板书),把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板书),那2月是大月吗?是小月吗?它是一个特殊月,我们还把2月有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板书),把2月有29天的这一年叫做“闰年”(板书)。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Unit 2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表达“频率”。Section A通过“谈论做运动的频率”,通过听力、对话练习、小调查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如何询问及表达有关频率的内容(做运动的频率,日常活动的频率,学习的频率等);Section B通过讨论饮食及其它生活方式,通过听力、阅读、做调查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如何用频度副词综合表达信息;Self Check部分通过填空帮助学生复习所学词汇,通过开放式的写作帮助学生巩固对频度副词的掌握。 这一单元的重点在于“表达频率”。 重点词汇: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hardly ever, never, how often, once, twice, three times a week, every day, milk, junk food, health, unhealthy, habit 重点句型: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How often do you ...? 二、教学建议 结合学生生活设计活动,例如调查学生日常活动的频率,如运动、吃蔬菜、看电视、看电影、听歌、读小说、上网等的频率,与学生探讨做某件事情什么样的频率最合适等。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图片等方式开拓学生思路,帮助学生记忆。如 vegetables 三、教学设计思路 结合学生生活设计活动,使学生在谈论自己生活的过程中掌握频度副词的用法及其它知识。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 1. 掌握如何恰当地使用频率副词及短语: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hardly ever,

《年月日》公开课教案

《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能记住各月的天数,知道一年有365天 或366天。 2、在年历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 3、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观察、操作、游戏、计算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记住大小月及每月的天数。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2015年年历、2016年年历、2017年年历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2min)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看动画片,看,老师今天特地请来了两个小朋友,你知道他们是谁吗?(喜洋洋和小灰灰)一天,小灰灰给喜洋洋哥哥发来了一封邮件,看,你知道这封邮件是什么时间发送的吗? (2013年4月8日8时8分8秒)哪些是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时、分、秒)这里还藏着三个新的时间单位,今天啊我们就来学习认识一下这三个新朋友:年月日(板书课题:年月日。_) 二、探究发现,学习大、小月。 1. 我们学习过的时分秒和年月日都是时间单位,所不同的是时分秒是表示较小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是表示较长的时间单位。那有关年月曰的知识,你已经知道了多少呢,谁来说一下?(2mi n) 学生可能会回答:一年有365天,一个月30天,一年有12个月等等。根据学生回答,有选择性、有顺序地板书。 同学们真棒,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这么多的数学知识,那么这些数学知识是不是正确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我们在学习时分秒的时候,借助了钟表。那学习年月曰就得借助这个工具了!(教师举起年历给学生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2. 下面请同学们拿起你们课桌上的年历。听好老师的要求: (1)同桌间观察你们的年历,填写好练习纸上的统计表。(7min) (2)仔细观察统计表,将你们的发现记录在练习纸上。 3. 小组汇报 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了,那么谁能来说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①一年有12个月;(你们发现了吗?) ②1、3、5、7、& 10、12月有31天;(跟你们发现的一样吗?) ③4、6、9、11月有30天; ④2月有时29天,有时28天;

小学数学公开课《年月日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年月日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六册《年月日的认识》。 设计思想:整个设计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学生的汇报、展示、交流,教师的及时引导学生验证、推理、提升,在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中共同推进课堂,教师起了一个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课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地完成形式多样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 学生分析:“年月日”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对现行历法中年月日的制定有一些了解,但对闰年平年的有关知识比较陌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 的记住每个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2)能判断某月是什么月,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各季度的天数。 (3)能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4)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2、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 教学重点:对每个月的天数的认识。(正确、迅速记住十二个月的天数) 教学难点: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猜谜语 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都要脱一件,最后剩下一张皮。(日历) 2、说一说下面节日的日期 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植树节、国庆节。 这些都是用年、月、日表示的时间单位。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我们知道的时、分秒以外,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年、月、日。(板出课题) 3、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也有很多值得纪念的重大日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片,你知道这些图上所画的是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吗?(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年历 这是一张2003年年历卡,这年历卡里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请同学从年历中寻找思考题的答案。 ①一年有几个月?②哪几个月是31天? ③哪几个月是30天?④二月份有多少天?⑤一年有多少天? 汇报结果:一年有1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是31天;4月、6月、9月、11月都是30天。 师: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把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 师:哪两个月是连续的大月?(7月和8月) 师:2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2月份只有28天或29天。称平月)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一、为什么要开这两门课? 所谓教材,是指教学的材料。而教科书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教材,但不是唯一的教材。历史教材还有许多种类,如原始资料、历史地图、历史图画、历史照片、文物及模型、历史地图册、历史填图册、历史练习册、声像资料等。 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用教材”的起点是教材分析,终点是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教材分析的意义 1、清理知识障碍 2、制定教学目标 3、确定重点和难点 4、拓展教学内容 5、选择教学方法 讲课的关键是组织好教学内容,体现在文字上就是写出教案或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内容的第一步就是做历史教材分析,它是备课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设计,写好教案的前提。 研究历史教材非常重要。作为中学一线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教科书,这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也是一名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 研究历史教材非常重要。作为中学一线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教科书,这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也是一名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 二、历史教材与教学的关系 我们不能把历史等同于历史教材,不能把历史教学等同于教历史教材。 历史教学要以历史教科书为依据,但又不能局限于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应该向学生呈现具体生动的历史。而不是简单复述历史教材中的文字。 三、分析历史教材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一)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 (二)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 历史教材分析的重点是梳理知识结构。历史知识结构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代典章制度、历史发展线索等历史概念组成的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 只有清楚地认识教材的知识结构,明确各部分知识的逻辑关系,才有可能根据教学实际和自己的经验,重新组织教材内容,整体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在分析教材时,要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入手,先掌握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再深入钻研每部分教材。也可以先分析每一节课的结构,再分析单元结构和整本书的结构。 1、分析、梳理一节课的知识结构 两步:第一步是阅读课文,搞清楚这节课讲了那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二步就是要具体分析这几个问题,分析每个“目”内部的关系及“目”之间的关系。 一课书的知识结构一般来说有三种类型:并列关系的结构;因果关系的结构;专题类型的结构。 2、分析、梳理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 一个单元一般讲的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单元的知识结构取决于整本书的编写体裁。历史教材的编写一般采用通史或专题史形式。也有通史与专题史并用的。分析单元结构的方式和前面讲过的课的分析相似。 3、分析、梳理一本书的知识结构 一本书的知识结构就是由几个单元构成的历史纵向发展线索。目录呈现了全书的知识结构。只要了解每一课在纵向线索中的位置,教材的分析就能够到位。

年月日教学设计

《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及其相互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解决一些相关的生活问题。 2、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3、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能灵活判断平年、闰年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 谈话导入 我们学过哪些表示时间的单位?时分秒 这节课我们学习表示较长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板书课题。(年、月、日) 二、观察年历,探究新知 (一)认识年历 刚刚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下去的学具是什么?年历 要想探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一定离不开年历这个好朋友。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小组活动。一起来看活动要求。指名读要求。 活动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年历卡,看一看一年有几个月? 2.不同的月份天数一样吗?分别有几天?都是哪几个月? 3.把小组学习的成果记录在学习单上。 4.活动时间:6分钟左右 学习单 1.一年有()个月。 2、

活动要求清楚了吗,好,开始合作学习吧! 教师巡视指导。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的学习成果? 学生汇报:一年有12个月。 师:老师先问一下,你们小组都有哪些年的年历? 师:底下其他人,看看你们手中的年历,你们发现一年有多少个月? 板书:一年有12个月 好继续汇报 不同的月份天数一样吗?分别有几天?都是哪几个月? 不一样,有31天、30天、28天、29天 有31天的有哪几个月呢? 板书 你们小组发现这四年中1、3、5、7、8、10、12月都是31天吗? 来,哪个小组手中还有不同年份的年历? 谁还想再汇报一下:有31天的月份是哪些月? 看着手里的年历卡说。 好,有30天的有哪几个月呢?请你们小组继续汇报。板书 那,所有年的30天都是这几个月吗? 其他同学看着手中的年历,你们同意吗? 哪个小组还想再来说说,有30天的月份是哪些月?看着手中的年历说。 好的,看来真是真么回事。 还有其他天数吗? 2月有28天或29天板书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请各小组的同学汇报自己的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最后形成下面的板书: 一年有12个月 31天1、3、5、7、8、10、12月 30天4、6、9、11月 2 月 28天

年月日的教学设计

《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赣榆县青口镇中心小学李娟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7—1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十二个月,知道大月、小月,并且记住每个月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收集、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交流的能力。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重点: 认识一年有十二个月,认识大月、小月和一年的天数。 教学难点: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大小月及二月分的天数。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2008年—2011年的年历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提问:在一年中,有很多节日,你们都知道哪些节日?他们都在几月几日吗? 2、老师喜欢今天,你们知道今天是哪一年的几月几日吗?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2011年3月25日。具体些是011年3月25日8时40分19秒。这句话有哪些表示时间的单位?(时、分、秒) 3、时、分、秒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较小的时间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较长的时间单位年、月、日的知识。 二、师生共同讨论年月日的知识。 1、提出问题。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和年月日打交道,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已经知道哪些?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学生各抒己见 2、合作探究

谈话:年月日是怎么规定的呢?(借助太阳、地球、月亮的关系图讲解)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一个月,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 那么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我们都知道一年有12个月,那每个月有多少天呢?(学生回答)让我们来做个“小统计”,学生小组合作,填写统计表。 出示学案 3、全班交流汇报: (1)一年有31天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2)一年有30天的有:4月、6月、9月、11月 (3)2月份有28天或29天 谈话:我们给31天的月份起个名字?叫大月,那30天的月份就叫?月(小月)2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我们把它叫特殊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我们把2月时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2月是29天的那年叫闰年。平年一年有多少天呢?拿出练习本来算算。 反馈算法。闰年呢? 是不是其他的年份也有这样的特点呢?(出示年历让学生观察后汇报。) 4、总结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 通过刚才的发现我们验证了根据每月天数的不同可以把一年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特殊月。那么同学们有什么好方法快速的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呢?(可以先让学生说自己的方法,然后教师再补充记忆方法) ⑴拳头记忆法。(出示课件,师重点强调7月、8月。) ⑵口诀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再把一天加。说说“腊”“冬”各是几月? (3)顺口溜记忆法:七个大月心中记,七前单数八后双。 给同学们一分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忆每个月的天数。 5、巩固小练习 (1)师:谁愿意告诉我们你的生日是几月份的?我们大家来说他出生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好吗?全班互动游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