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1学年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全册教案

学校

第1课时看一看,数一数

[教学内容]

西南师大版一上p2-4。【教学目标】

1.通过看、数和说的活动了解学习环境。

2.在数1~10各数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初步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最初步的学习热情。

[教学要点]

能完整地说一句含有数的话。【教学难点】培养观察能力。【教学准备】

物理投影仪,数码卡[教学过程]1。创建一个场景1。孩子们从幼儿园来到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你高兴吗?2.揭示主题:你今天不仅上学了,小明也上学了。他邀请我们参观他的学校。我们去看看吧。

二、师生互动

1.了解学校环境,激发观察兴趣(1)(投影仪显示“上学”的图片)

要求: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校园图,可以从近往远,从远往近,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开始观察。说说你在校园里图上都看到了些什么?(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有一幢大楼;有一面红旗;有2个小朋友在浇花,有6个小朋友在踢足球,有3个小朋友在玩飞机......)

老师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问问题。还有什么?

小结:是啊,明亮的教室是我们学校的乐园,宽阔的操场是我们活动的天地,校园就是我们学习和活动的场所,小朋友喜欢自己的校园吗?

2.图中的数量

刚才有位聪明的孩子说的是“有2个小朋友在浇花”,他带着一个数――“2”来说这件事,真棒!请仔细看一看图,认真数一数,你能像他那样带着一个数来说一说校园里有些什么吗?

(1)观察好以后,先说给同桌听。(2)谁来说给大家听?(全班交流)

根据答案,贴出相应的图片,在黑板上写下数字1-10,并引导全班同学一起说

(3)要求: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完整地说一句含有数的话,说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一听。(生相互交流)

老师总结:孩子们只是非常仔细地观察和计算。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什么号码?(引导学生说出1~10)

3.指导学生看p4图再来数一遍,并用手势来表示1~10。

4.你能用带数字的句子来谈论我们周围的事情吗?可以是家里的东西,商店里的,街上的好吧,先和你的同桌谈谈。(学生交流,教师参与讨论)

谁第1个来给全班同学说?

小结:说得好,孩子们!家里有两台电视,操场上有五棵树。事实证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字无处不在,数学无处不在。

三、实践活动

1.要求:请用数字进行自我介绍。老师首先做了一个示范:“我今年XX岁,家里有四口人,爸爸、妈妈、姐姐和我,一台冰箱和两台电视机……”你明白吗?现在告诉你的伴侣。(学生交流)

2.生交流完后,请勇敢的孩子和全班交流。要求:数一数他一共说了多少个数字。(及时鼓励说得好的学生)3.全班一起游戏,找一找你的好朋友,把自己介绍给他(要求用带数字的话来作自我介绍)师生齐唱找朋友歌。

四、课堂总结

1.刚才老师带大家参观了小明的学校,你们喜欢吗?小朋友们这堂课表现得很棒,说了许多带数的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到处都有数学,你们知道这节是什么课吗?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

2.数学中有许多奥秘等待着孩子们去探索,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等待着你!

第2课时比一比

[教学内容]

西南师大版一上p5-6。【教学目标】

1.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能大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在操作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方法。[教学困难]

在操作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教学准备】

视频展示架、铅笔和其他文具。【教学过程】一、复习并引入新思路

1.知识回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数一数,谁能把这些数数给大家听?

2.介绍新知识

教师请两名身高相同的学生上台,一人站在讲台上,一人站在讲台下。

哪个学生更高?

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和平时接触的情况自由说。

他们的站立方法能让我们准确地比较谁高谁矮吗?我们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比较?学生们说他们自己的方法。老师要求台上的两个学生站在同一块地上,身高和身高,并得出结论,他们和对方一样高。

看来,要进行比较还要讲一定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一比”。板书课题:比一比。

二、新的第1课。比较一下长度

(1)谈话引入:

每个孩子的桌子上有两支不同长度的铅笔(或棍子)。你知道哪个长,哪个短吗?你怎么知道的?探索比较长度的方法。思考:两个人在同一张桌子上思考如何比较哪个物体长,哪个物体短?(在同一张桌子上共同探讨比较长度的方法。)课堂交流报告:(学生可能会说:他们看到了什么;把他们平放在桌子上,一端对齐,比物体长……)

小结:在比较长短时,不管是竖着比,还是横着比,都应该把这2

件物品一端对齐,比另一端,看谁长谁短。

例如,谁比你周围的物体长谁短。(3)申请

出示图片:2支粗细、长短不一的毛笔。说说谁比谁长,谁比谁短?2.比大小

(1)给我看看皮球和乒乓球的照片。孩子们,比较这两个球。你能告诉我们比较的

结果吗?(引导学生使用“大”和“小”来表达比较结果。)

(2)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出来的)

(3)总结:观察就是观察。观察是我们比较时常用的方法。

把比的结果说给同桌听一听:皮球比乒乓球大,乒乓球比皮球小。(4)出示一大一

小2个正方体图片。

仔细观察,比较并说出谁比谁大?谁比谁年轻?

3.比多少(1)感知多少

展示教材中的图片:一篮苹果和一篮苹果。引导学生观察。相互比较。篮子里谁的苹

果多,谁的苹果少?怎样

(学生可能说筐里有有5个,篮子里有3个苹果,5比3大,筐里的就比篮子里的多;也可能说筐子大些,装得要多些,篮子小一些,装得就少一些。)

(2)理解“更多”和“更少”

出示小树和土坑图:一个树坑栽一棵树。

正如老师演示的那样,他用虚线将小树和坑一个接一个地连接起来,就像把小树种在

坑里一样。

学生在书上作虚线。是土坑多还是小树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在一个坑里一棵一棵地种一棵树。种植坑后,只剩下一棵树。我们说:小树越多,坑越少。

出示课堂活动第4题红花图:比多少。哪排的红花多?你是怎么比的?指导学生在多

的()里画勾。4.比轻重

(1)给我看大象和兔子坐在跷跷板上的照片。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大象与小兔坐跷跷板)

大象和小兔谁重?谁轻?

你怎么知道的?(大象的一端下沉,兔子的另一端跳了起来)

引导学生说:大象比小兔重,小兔比大象轻。(2)出示天平上的苹果和西瓜图:

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西瓜和苹果,哪个轻,哪个重?

你是怎么知道的?(放西瓜的一端往下沉,放苹果的一端往上跷)小结:在跷跷板和天平上的物体,重的会下沉,轻的会往上跷。轻重、长短、大小、多少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现象,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课堂活动

投影仪出示比一比,说一说。

1.仔细观察,说出意思,然后独立完成。

2.集体沟通,注重比较的方法。4、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一、 10(I)以内数字的理解和加减

第1课时1-5的认识

[教学内容]

西南师大版一上p7页例1~3,课堂活动1、2题。【教学目标】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能认、读1~5的数,会用1~5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个数,并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教学要点]

1~5各数的认识。【教学难点】

由知觉数表示的量的实际意义。[教学准备]

圆片、数字卡片1-5、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我们在学校地图上找到了很多数字。让我们在这节课上继续学习

5

【78页精品】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报名、编座位等一课时,总1课时 一年级数学科集体备课稿 课题准备课设计者邓咏教者 课型新 课 时一时间 年月日 总课时 2 周星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入学的儿童了解学校生活,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1~10各数和对高矮、长短、大小、多少的直观比较的过程中,让儿童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最初步热情。 3 老师、同学之间的亲切,克服陌生感,产生愉悦感。 教学重难点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与初步的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生活情景图 教学流程:我的再创造 教学过程: 师:刚才,老师与小朋友们一起参观了我们的校园, 谁能给大家说说,你在校园里都看到了些什么?(生自由 发言:校园里有高高的大树,我看见了一个大象滑梯,还 有美丽的花草,墙上有两幅地图,操场上有一根旗杆,围 墙上有6幅画,学校还有游泳池,校门那儿有8个大 字……) 师:是啊,明亮的教室是我们学校的乐园,宽阔的操 场是我们活动的天地,校园就是我们学习和活动的场所。 小朋友喜欢自己的校园吗? [评析:此环节教师采用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等 方法,在初步了解学生的表达及数数情况的同时,也对学 生进行了爱学校的思想教育。] 师:电脑中也有一所美丽的校园,你们还想不想看看 是什么样的呢?(课件或挂图出示主题图“上学了”)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所校园都有些什么呀? 同学们在做什么呀?(生观察)观察好以后,可以先说给 你的同桌听。(生积极讨论,教师每个小组轮流参与) 师:谁来说给大家听?(生:有3个小朋友在玩飞机) 师:他带着一个数——“3”来说这件事,真能干!

其他的小朋友也能像他那样带着数来说一说吗?(师根据 学生的回答,贴出相应的图片,并板书1~10) 师:小朋友们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数得也非常认真。 在校园里,我们找到了哪些数呀?(引导学生说出1~10)[评析:上课之初,学生还不能完全有意识地带着数 来表达在校园里看到的事物。但是,通过教师对主题图有 意识地引导,在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 育的同时,学生就能带着数来表达图中的事物了。而且主 题图还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表述机会,如2——2个同 学浇花、2个水壶、2个同学打乒乓球……] 师:那么大家能用带有数的一句话来说说我们身边的 事吗?可以说说家里的东西,商店里的、街上的、公园里 的……都行,先在小组里说说看。(生交流,师参加各组 讨论) 师:谁第一个来给全班同学说?(生:我家里有两台 电视机,我有5支铅笔,河里有6条鱼,动物园里有两只 大熊猫,操场上有3棵大树,我有4个作业本,公园里有 8朵红花,我家有1台冰箱……)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说得非常好。这位同学家里有 两台电视机,操场上有3棵大树,公园里有8朵红花…… 原来呀,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到处都有数学。 [评析:有了观察和叙述的基础,再要求学生用带有 数的一句话来说说我们身边的事就不再难了。通过合作交 流的学习方式,在学生自己观察的基础上,先在小组交流, 最后全班交流,进一步让学生明确: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数, 到处都有数学。学生也在交流过程中,感受到老师、同学 之间的亲切。] 师:谁知道我们这节课是上的什么课吗?想看看学校 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是怎么上数学课的吗?(放映数学课 片段录像) 师:当你翻开这本书时,你也就开始了数学王国的愉 快旅程! [评析: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 教育要使学生获得适应终身学习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社会生活这个广阔天地作为 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因此,我们数学教师要善于挖掘 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 在自己身边,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2021学年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1学年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全册教案 学校 第1课时看一看,数一数 [教学内容] 西南师大版一上p2-4。【教学目标】 1.通过看、数和说的活动了解学习环境。 2.在数1~10各数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初步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最初步的学习热情。 [教学要点] 能完整地说一句含有数的话。【教学难点】培养观察能力。【教学准备】 物理投影仪,数码卡[教学过程]1。创建一个场景1。孩子们从幼儿园来到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你高兴吗?2.揭示主题:你今天不仅上学了,小明也上学了。他邀请我们参观他的学校。我们去看看吧。 二、师生互动 1.了解学校环境,激发观察兴趣(1)(投影仪显示“上学”的图片) 要求: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校园图,可以从近往远,从远往近,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开始观察。说说你在校园里图上都看到了些什么?(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有一幢大楼;有一面红旗;有2个小朋友在浇花,有6个小朋友在踢足球,有3个小朋友在玩飞机......) 老师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问问题。还有什么? 小结:是啊,明亮的教室是我们学校的乐园,宽阔的操场是我们活动的天地,校园就是我们学习和活动的场所,小朋友喜欢自己的校园吗? 2.图中的数量 刚才有位聪明的孩子说的是“有2个小朋友在浇花”,他带着一个数――“2”来说这件事,真棒!请仔细看一看图,认真数一数,你能像他那样带着一个数来说一说校园里有些什么吗? 一

(1)观察好以后,先说给同桌听。(2)谁来说给大家听?(全班交流) 根据答案,贴出相应的图片,在黑板上写下数字1-10,并引导全班同学一起说 (3)要求: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完整地说一句含有数的话,说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一听。(生相互交流) 老师总结:孩子们只是非常仔细地观察和计算。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什么号码?(引导学生说出1~10) 3.指导学生看p4图再来数一遍,并用手势来表示1~10。 4.你能用带数字的句子来谈论我们周围的事情吗?可以是家里的东西,商店里的,街上的好吧,先和你的同桌谈谈。(学生交流,教师参与讨论) 谁第1个来给全班同学说? 小结:说得好,孩子们!家里有两台电视,操场上有五棵树。事实证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字无处不在,数学无处不在。 三、实践活动 1.要求:请用数字进行自我介绍。老师首先做了一个示范:“我今年XX岁,家里有四口人,爸爸、妈妈、姐姐和我,一台冰箱和两台电视机……”你明白吗?现在告诉你的伴侣。(学生交流) 2.生交流完后,请勇敢的孩子和全班交流。要求:数一数他一共说了多少个数字。(及时鼓励说得好的学生)3.全班一起游戏,找一找你的好朋友,把自己介绍给他(要求用带数字的话来作自我介绍)师生齐唱找朋友歌。 四、课堂总结 1.刚才老师带大家参观了小明的学校,你们喜欢吗?小朋友们这堂课表现得很棒,说了许多带数的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到处都有数学,你们知道这节是什么课吗?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 2.数学中有许多奥秘等待着孩子们去探索,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等待着你! 第2课时比一比 [教学内容] 西南师大版一上p5-6。【教学目标】 二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最新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7,6加几》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究7、6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提高分析、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 3、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7、6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根据一幅图中两个已知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并理解这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的组成游戏。 2、完成数的组成和口算。 二、情境导入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许多果树都会在这个季节收获果实。秋天有许多同学喜爱的水果,你喜欢什么水果?就让我们一起去果园看一看吧。 三、互动新授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例1图。 看图提出数学问题:有7筐苹果,5筐梨,一共有几筐水果?指生列出算式。(7+5或5+7)猜测,这两个算式的结果会不会是一样的呢?为什么?让生经历用小棒来感知过程。 小结:这两个算式算的都是水果的筐数,所以是相同的结果。 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7+5=12 总结算法: 方法1:从7起往下数5个。 方法2:摆学具。 方法3:凑十。 方法4:凑十。 方法5:把7看做10。 10+5=1515-3=12 归纳:知道了这两个算式会有同一个结果,我们计算出了一个,就知道另一个的结果。 2、对应练习 这里还有几个果子,让我们来摘一摘吧!(出示算式) 7+4=()6+7=()7+7=() 生独立练习。 指生说出你是怎样算的。 用7+4=11还能算出哪道加法算式?

西师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西师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上学了 第一课时:看一看,数一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2、3、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使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 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师生相互介绍 2、老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读“编者的话”。 二、数一数 1、激发观察兴趣,(教科书第2-3页挂图) 先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随意观察,同桌互相说。然后指定内容请学生说一说。学生每说完一种,教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教师要对积极发言的学生及时表扬。 2、数图中的数量 师:我们在数图中这些人或者物体的个数时,先数比较少的,再数比较多的,也就是说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1)数出数量是1的。 (2)数出数量是2的。 (3)依次数出其它数量的事物。 三、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数。 1、寻找身体上的数。

(1)寻找身体上的数。 (2)集体反馈交流。 2、寻找教室里的数。 (1)学生独立观察,寻找各数。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3)集体交流。 3、寻找校园里的数 四、总结 第二课时:比一比 教学内容: 课本第5、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长短、大小及多少并能判断长短、大小、多少、轻重。 2、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五星、铅笔两枝、球两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二、新授 1、教学轻重 (1)创设情景。 (2)探究比轻重的方法。 2、比长短 (1)引导生观察 (2)你发现了什么? (3)引导得出:物体有长、有短。 (4)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3、比大小。 讨论比较物体的大小及方法。 4、比多少。 (1)观察第6页图,你发现了什么? (2)摆一摆,说一说。(同样多,多些,少些) 三、完成课堂活动。 四、总结 一、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篇一:西师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准备课:上学了 教学内容:1——2页 教学目标:1、在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中,让初入学的孩子了解学校生活,渗透思品教育。 2、在数1-——10 各数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最初步热情。 3、让儿童在数数过程中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以感受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亲切,克服陌生感,产生愉悦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能用带数字的一句话表现出来。教学过程:一、问:九月一日是什麽日子?学生回答,板书(上学了) 今天,小朋友们上学了,老师先带小朋友一起参观校园,请小朋友门仔细的观察,我们的校园都有什麽? 师: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参观校园,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看见了一些什麽? 学生交流] 师:是啊,明亮的教室是我们学习的乐园,宽阔的操场就是我们活 动的天地,校园是我们学习和活动的场所,你喜欢自己的校园吗?

二、出示挂图 老师这里也有一所美丽的校园图,你们还想不想看看? 学生观察:这所校园有些什馍?同学们在干什麽? 观察后同桌交流。在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10] 小结:小朋友刚才观察的非常仔细,数的也非常认真,在校园里,我们找到了那些数呀? 学生说1——10,并齐读 三、那你能用带数字的一句话说说身边的事吗? 学生小组交流后在全班交流。 小朋友们说的很好,原来呀,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有数,到处有数学。 四、谁知道我们这节课上的什麽课吗?你们喜欢数学课吗? 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形象的,生动有趣的数数活动,让儿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或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达到能认识、读、写10 以内的数,会用10 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会用第几表示物体的顺序和位置,并能在同学之间交流。 2、让儿童认识10 以内的数的大小,认识符号“〉”、“〈”和“=”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表示10 以内数的大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教案 上学了第1课时 看一看,数一数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2~4,“看一看,数一数”了解小学生活,学习数数。 ⏹教学提示 课文中提供的“上学了”的一副主题图。这幅图包含内容很丰富,既有学校里学生活动又隐藏着丰富的数字信息。在主题图后面还安排了一个“数一数”的课堂活动,结合数数将主题图中的相关图示切换出来,辅以手势(也可以用小棒等教具)这种最方便的计数方式,加强数数活动。教师注意的是1~10这些数字不教读写。 ⏹教学目标 1、在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中,了解学校生活,培养初步观察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在数1〜10各数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在数数的过程中进行相互交流,以感受老师、同学之间的亲切友好,建立亲密、信任的同学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分类过程,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 难点:同一物体能够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或者有关的挂图)。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使用下面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法:儿歌导入法和现场观察法。 课件展示法:

师介绍:欢迎你们到我们学校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美丽。从现在起,你们就不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了,而是一名可爱的、光荣的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 师问:“‘小学生们’,这所学校漂亮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校园。” 课件先演示校园全景,再演示校园的每一部分,教师一边演示,一边做简单介绍,到‘关键’地方,让学生说一说他看到了什么?师让学生看图时应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往近处看有……往中间看有……往远处看有…… 会有学生回答看到了小树、有学生浇花、有学生打球……,这些教师应给与肯定,然后引导“可以聪明的小佳佳同学不但看到了这些,他还知道教室是用来做什么的,操场是用来做什么的……你们知道么?谁说一说?” 学生讨论后回答:我知道教室是学习的地方,足球场、乒乓球台都是活动的地方,墙报报道学校的一些新闻,小树用来美化学校的环境。 【设计意图】课件演示校园景色的方式导入的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快速了解自己的学校,引起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的兴趣,又从而产生对学校生活的喜爱。学生自然的进入学习角色后,更好地体会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课件演示的最好是本校的校景,这样我们的教学更能和现实联系紧密。 现场观察法:师致简单欢迎辞后,领着学生走出教室“游览”学校。老师像“导游”一样组织好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来游览校园。在游览时介绍学校的各个部分情况,同时和学生互动,让学生注意到校园里的数字。 游览的方式来学习,方式新颖有趣,也能将教学内容贯穿在‘游览’,学生能更好的感受到数学来自于身边。 儿歌导入法:师致欢迎辞后,问:“你们会唱上学歌吗?”“谁唱一个?”如果没有学生会唱的话,教师示范唱一次,并且解释歌词的意思,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同时勉励孩子好好学习,长大为人民立功劳。 【设计意图】用歌曲导入新课,生动活泼有趣,同时又能对孩子们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并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志向——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探求新知,掌握分类标准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2页、第3页图中数学: 有这样美丽的校园,你说小佳佳能不喜欢吗?小佳佳还有一个本事,就是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补充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补充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补充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补充内容和学习素材。(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2,13减几》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2,13减几》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节课,主要介绍20以内的退位减法。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退位加法运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他们的退位运算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计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退位减法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退位减法进行计算。 2. 能够准确读写20以内的数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退位减法的概念,正确运用退位减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读写20以内的数字,正确运用退位减法进行计算。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对于退位加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退位减法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知 1. 引导学生回顾10以内的退位加法运算。 老师可以出示算式,如9+4,引导学生进行退位加法运算,例如:“9加4等于几?我们先把9拆成8和1,然后再加上4,得到12。” 2. 出示一些20以内的减法算式,如12-6、13-7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老师可以出示算式12-6,然后问学生:“12减去6等于几?你们观察一下,有没有什么规律?” 第二环节:引入退位减法 1. 出示算式12-8,引导学生观察个位数的减法运算。 老师可以说:“我们先看个位数,8减去8等于几?请大家思考一下。” 学生可以思考后回答:“8减去8等于0。” 2. 提问:“8减去多少等于8?”引导学生回答“0”。

2021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 4 5以内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2021年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4、 5以内数的加法 ⏹ 教学内容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17~18页,认识且会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 教学提示 学生在前期学习“1~5的认识”时,对“合起来”有了一定的认识。“合起来”是学生理解加法含义的基础,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要盲目硬性灌输。 ⏹ 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的含义,体会数的组成与加法的联系,认识加号、加法算式,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会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从不同的角度列算式,初步体会交换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探索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挂图、几张花的卡片、5根小棒。 ⏹ 教学过程 ◆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 谈话激趣法、复习导入法等。 谈话激趣法:。 师:小朋友们去过停车场吗?(大部分没有去过)那儿有许多漂亮的汽车。现在老师帮你们去看一看停车场里有多少辆汽车好吗? 教师出示教学课件(例题1主题图的停车场里停有2辆小汽车。)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发言汇报自己看到的事物。(停车场有2辆小汽车) “嘟嘟嘟”,师播放小汽车的鸣笛声。 师: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提问:又有汽车来停车场了,那停车场将会有几辆汽车呢? 复习导入法 教师:同学们,我们巳经认识了哪几个数?抽学生回答出=0,1,2,3,4,5。教师:说一说,这些数可以表示什么? 学生自由说。 教师:从0到5,谁能用手指来演示数数?在演示时,嘴和手要配合好,边说边做。 引导学生回答出左手拿着的铅笔和右手拿着的铅笔合起来就是 教师:对,这里的“合起来”用得非常好。 板书:合起来。 教师:你能用一个动作来演示“合起来”吗?指名演示,然后引导台上的学生与其余学生一起用手演示“合起来”。 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合起来”用数学的方法怎样表示。 【设计意图】在复习数的概念时强调“添上”“合起来”等动作,为加法的学习建立鲜明的表象,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探求新知 1.教学例1,体会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1)请5个学生上台,发给每个学生一只笔,问:现在是几个?又发给一个,问;现在合起来是几个? 让学生上讲台演示,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2)出示动态汽车图 (3)看图说图的意义。师指名回答,师生评议。 学生认真观察后,说说图意:2辆车和1辆车合起来是3辆车。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和出示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4)在2和3之间用什么符号能清楚的表示2与1合起来3呢?小组交流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7的加减法》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7的加减法》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节课《6,7的加减法》,主要内容是介绍6和7的加减法。学生已经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对于10以内的数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在本节课中,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6和7的认识,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6和7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6和7的加减法运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对于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对于6和7的数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1. 老师出示6个苹果和7个橙子,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 2. 学生回答后,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6和7的加减法,我们将通过观察和实践来学习。” 第二环节:引入新知 1. 老师出示一个数轴,上面标有0到10的数字,引导学生找到6和7所在的位置。 -老师指着数轴上的位置说:“这里是0,这里是1,一直数下去,你们能找到6和7吗?” -学生回答后,老师鼓励他们指着数轴上的位置说出数字6和7。 2. 老师出示6个小球和7个小球,让学生分别用小球在数轴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4、15减几》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4、15减几》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0 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三节《14、15减几》,主要教授20以内的退位减法。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进行一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14和15减去一个数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退位减法意识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退位减法的概念,知道何时需要退位。 2. 能够熟练运用退位减法的方法,计算14和15减去一个数的结果。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准确计算14和15减去一个数的结果。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原理和运算过程,解决减法运算中的退位问题。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对于退位减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操作练习,帮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同时,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适当引导和激发。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开始课堂,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加法和减法,复习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可以提问学生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题目,例如:6 + 3 = ?,9 - 4 = ?,让他们回忆起相关的知识点。 第二环节:引入退位减法 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入退位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写下一个算式:14 -7 = ,然后问学生如何计算这个减法。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直接相减,个位数4减去个位数7是不可能的,需要向十位借位。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十位数减1,个位数加10,然后再进行减法运算。最后,教师解释得到答案是7。 第三环节:练习退位减法 教师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退位减法练习。例如,教师出示

1_5的认识(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 一年级上册 西师大版

《1~5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数数以及相应的操作活动,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5各数的过程,初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按顺序用数描述物体的个数并进行交流,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3.会用5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个数,体会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初步建立数感,有用数进行交流的愿望。 4.结合教学进行学习方法的教育,初步养成认真写数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正确理解1~5各数的含义,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欢迎大家来到菜市街小学,我们的校园很漂亮,想和老师一起去参观吗? 生:想。师:(出示PPT)请看大屏幕。在图上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学生说什么就贴什么)生:小鸟、红旗、花朵......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师:那我们来数数看红旗有几面呢? 生:1面。师:对,有1面红旗。这1面红旗我们用1个小圆片来表示(贴圆片),那么这1个小圆片我们就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板书1)请看,我们将这个1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里,“1”像铅笔细又长。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在我们的多功能厅里有哪些个数是“1”的物体呢? 生:。。。。。。师:除了我们找到的东西以外,1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生:1个苹果、1个人、1个老师。。。。。。师:能说完吗? 生:说不完。师:(小结)对了,1可以表示的物体是说不完的,所以只要数量是1的物体我们都可以用1来表示。 2、师:那你能照老师的样子数一数小鸟吗? 生:能。师:好,谁愿意来说说小鸟有几只呢? 生:2只。师:(指着黑板)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是不是两只。1、2。我们用几个小圆片来表示呢? 生:2个。(师贴) 师:这两个小圆片我们可以用数几来表示呢? 生:2. 师:(板书2)2也占半个田字格,2像小鸭水上漂。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在身上找一找哪些地方藏着“2”呢? 生:2只眼睛、2个胳膊、2条腿、2只耳朵。师:同学们在我们身上找到了这么多的2,可真聪明。 接下来,咱们来轻松一下,做做运动,好吗?全体起立,听清要求,老师先做,你们跟着这样做:摇摇头,1、2;耸耸肩,1、2;拍拍手,1、2;扭扭腰,1、2;跺跺脚,1、2.刚才我们每一个动作都做了几遍啊? 3、认识数字3.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刚才我们认识了两个数:1、2。想一想。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认识这两个数呢?请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数一数、摆一摆、写一写、说一说。(师板书) 师:同学们真会总结。那你们能用这样的方法认识3吗? 生:能。师:好。那我们先来数一数,小朋友有几个呢? 生:3个。师:你是怎么数的呢?请你上来给大家数数看。请同学们仔细看,他数对了吗? 生:。。。。。。师:哦,他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左往右数的。还能怎么数吗? 生:还能从右往左数。师:那你发现了吗?不管我们是从左往右数,还是从右往左数,结果都怎么样? 生:一样。师:同学们说的真棒!数一数之后,我们应该干什么了呢? 生:摆一摆。师:好,那请同学们想一想并在桌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7的加减法》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7的加减法》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7的加减法》 教学教案 教学理念: 本节课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发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责任意识和目标意识。以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同时在活动中顾及差异,关注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过渡到根据一副图写出四道算式的探索过程,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四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教学重点: 6、7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四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学关键: 要把数的组成练习和计算练习紧密结合起来。 教学准备: 小棒、小圆片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做好铺垫 1.口算。(卡片出示) 2+1= 1+2= 3-1= 3-2= 3+1= 1+3= 4-3= 4-1= 2+3= 3+2= 5-2= 5-3= 2.师生对口令。 设计意图:在教学6、7加减法时,首先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再复习6、7组成,目的是为后续学习6.7的加减法做铺垫。 二、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6和7的组成,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的内容是6、7的加减法。 2.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 3.故事导入:(猴妈妈和小猴)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给数学课增加了趣味性,帮助儿童展开思维,丰富联想,使儿童很自然的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5的认识

1、1~5的认识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7~P9,认识1~5这5个数。 ⏹教学提示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数数,并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首先让学生观察例题图,看清画面,感受情境,通过“小朋友在干什么?”“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面国旗?”……进行启发性谈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 体验。 2.能认、读、写1〜5的数,会用1〜5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 个数,并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重点、难点 重点:能认、读、写1〜5的数,会用1〜5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个数,并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难点: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5个小圆片。学生每人准备5根小棒、5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

谈话法、主题画导入、奖品激励法、等。 谈话法:教师:上节课我们在丁丁上学的图中找到那么多的数,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些数。在上课之前,我们请同学们准备了多少根小棒和多少个小圆片呢? 学生:根小棒和5个小圆片。 教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1到5的数。板书课题:1〜5的认识。 【设计意图】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有利于启动学生运用原有经验参与新知识的学习。 主题画导入: 课件出示第7页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奖品激励法: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大家看!(出示5面小红旗)我的这些礼物,要送给坐得最端正、听课最专心、发言最积极、表达最完整的、书写最漂亮的同学。 大家数一数,老师准备了几面红旗?(学生自由数)也就是有几名同学会得到奖励? …… 探求新知 1.教学活动1 多媒体课件演示奏国歌、升国旗的情境,最后定格为例1的情境图。 教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在做什么吗? 学生:在升国旗。 教师:大家能从这幅图中找到哪些数? 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图中有3个小朋友在升国旗,国旗上有5颗五角星。 教师:只能在图中找到数字3和5吗?能不能找到别的数?比如国旗上的大五角星有几颗?小五角星又有几颗?启发学生更深人、细致地找图中的数,如:学生曱:我明白了。国旗上有1颗大五角星,周围有4颗小五角星,一共有5颗五角星。 学生乙:有1个同学站在升旗台上,2个同学在敬礼。学生丙:5棵小树,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上学了1.看一看,数一数(西师大版)

上学了第 1 课时 看一看,数一数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2~4, “看一看,数一数” 了解小学生活,学习数数。 教学提示课文中提供的“上学了”的一副主题图。这幅图包含内容很丰富,既有学校里学生活动又隐藏着丰富的数字信息。在主题图后面还安排了一个“数一数” 的课堂活动,结合数数将主题图中的相关图示切换出来,辅以手势(也可以用小棒等教具)这种最方便的计数方式,加强数数活动。教师注意的是1~10 这些数字不教读写。 教学目标 1. 在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中,了解学校生活,培养初步观察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 在数1? 10 各数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 在数数的过程中进行相互交流,以感受老师、同学之间的亲切友好,建立亲密、信任的同学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经历分类过程,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难点:同一物体能够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或者有关的挂图)。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建议:可以使用下面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法:儿歌导入法和现场观察法。 课件展示法:师介绍:欢迎你们到我们学校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美丽。从现在起,你们就不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了,而是一名可爱的、光荣的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 师问:“‘小学生们',这所学校漂亮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校园。” 课件先演示校园全景,再演示校园的每一部分,教师一边演示,一边做简单介绍,到‘关键'地方,让学生说一说他看到了什么?师让学生看图时应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往近处看有……往中间看有……往远处看有…… 会有学生回答看到了小树、有学生浇花、有学生打球……,这些教师应给与肯定,然后引导“可以聪明的小佳佳同学不但看到了这些,他还知道教室是用来做什么的,操场是用来做什么

一年级数学教案西师版

一年级数学教案西师版 一年级数学教案西师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阅历的根底上,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娴熟地口算8、7、6加几。 2.培育学生初步的观看、比拟、抽象及概括力量、动手操作力量和对学问的迁移类推力量。 3.培育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3~104页8、7、6加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录像出示8个小朋友去公园买门票,然后,又来了5个小朋友的情景。) 1.教师创设情境:星期天上午,天气特别好,小文、小丽、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他们来到公园门口,刚要买门票,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当买多少张门票?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助算一下。同学们想帮这个忙吗?先在小组里争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

吗? 2.小组合作争论。 3.小组汇报沟通。 生1:我们是数的,数了数这些小朋友一共有13个人。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第一次来了8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有13人。 生3:我们是把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人先和8个人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生4:我们是把8个小朋友分成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方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爱哪一种方法? 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学生答复后教师指出:假如用计算的方法,应当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答复,教师板书8+5。 师:8+5应当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汇报沟通,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根底,所以很简单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们小组先摆了8根小棒,又摆了5根小棒,然后从5根小棒里

2021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 6 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2021年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6、整理与复习 ⏹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23页~第24页,整理和复习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 教学提示 这是小学生数学课的第一个“整理和复习”课,教师务必要精心准备,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为以后的“整理和复习课”打下基础。 ⏹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5以内数的大小、顺序、分成,区别基数和序数;会使用“>”“<”“=”;知道加法、减法的含义,并能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 引导学生学习整理复习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总结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数感。 ⏹ 重点、难点 重点:复习5以内数的大小、顺序,区别数的基数和序数属性,会使用“>”“<”“=”,会计算5以内的数的加减法。 难点: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并初步学习、体会整理和复习的作用。 ⏹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磁性卡片、加减法算式卡片。学生每人准备学具盒。 ⏹ 教学过程 ◆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谈话法、唱歌导入法等。 谈话法: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本单元学过了哪些数字? 生回答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贴出数字卡片。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好。 【设计意图】用学生容易理解的平实的语言来导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唱歌导入法: 师:小朋友们,喜欢唱歌吗?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好吗?(师播放儿歌《五指歌》,让学生学唱,或教师教学生唱: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老虎打不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 一二三四五. 五四三二一,一二三四五。)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12345和5以内的加减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引出课题并板书:5以内数的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用好听好玩的儿歌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唱儿歌的过程中又复习了旧知。 经历整理和复习的过程 1.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看看书第三单元,并想想:在学过的第三单元中,我们都学过了哪些数学知识? 同桌先说说,再指名汇报,师出示写有相应知识点的卡片后,师生一起进行梳理回顾。并边讲边出示知识网络图。 师:刚才小朋友们唱的可真好听,真聪明。那同学们想一想,在歌曲中我们能找到那几个熟悉的数字小朋友?生:…… 师:真厉害,都被你们给找到了啊。小朋友再想一想,除了1、2、3、4、5,我们还学习了那个数字? 生:我们还学过0这个数字。 师:对,我们还学习过0这个数字。还记得0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 师:小朋友们记的可真好,那同学们,你们会写这几个数字吗? 生:会 师:接下来,拿出老师发给你的小卡片,准备好了吗? 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听好老师的要求,把0、1、2、3、4、5这几个数字小朋友,写在老师发给你们的卡片上,每张卡片只能写一个数字而且不能重复,听明白了吗? 生:……

2023最新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02X最新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的教学成效如何是通过学生体现的。若想教会学生,把学生培养成生产与社会实践第一线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即备学生。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X最新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文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X最新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文案1 教学目标: 教科书P96-97页的内容,求大数目的近似数。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2、在认识近似数、知道近似数的进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使学生体会近似数的含义,增强对近似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课前查资料,了解一些数量信息。 教学进程: 一、认识近似数 1、读中感悟: (1)出示:到20--年末,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709个,图书馆藏书约43776 万册。 到20--年末,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1999个,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约有14398万公顷。 (2)学生读一读,师:画线的四个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准确程度是否一样? 组织讨论,引入准确数、近似数的概念。 像2709和1999 表示准确的数量准确数

像43776万和14398万表示大约的数,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近似数 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用精确的数来表示,而只是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生活中再认识 师: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近似数表示的,你留意了吗?你在哪见过或听过?(或课前同学们也搜集了一些数,请拿出你搜集到的资料,和同桌说说这些数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 回想,交换。 说明:没有办法得到一个精确结果或没有必要用一个准确数表示时,就用近似数。 3、读数,判定近似数 过度:老师这里也搜集了几组数据,你能读出这些数,说说哪些是近似数吗? 出示信息,要求读出,并说明哪些是近似数(或用想想做做第1题) ①《中国昆虫名录》收录了当时已知的中国昆虫20069种。 ②20--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说,全球昆虫可能仅有200万到 600万种。 ③江阴市实验小学共有学生4502人。 ④20--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苏州东方水城7天来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30万人次,旅行总收入约16亿元。 指名读题组织交换 二、探索求一个近似数的方法 1、出示例题 下面是某市20--年末全市人口情形统计。 总计(人) 男性(人) 女性(人) 970889 484204 4866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