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0篇)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0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又将开始安排今后的教学工作了,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教学计划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23人。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我们的校园,总复习。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

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2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5班和6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个班共有学生98人。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是在经过三年的幼儿园教育后进入小学

的,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生。当然也还处于启蒙阶段,学生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以及个人的接受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这就是关键。再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大小、比长短、比高矮,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在10以内加减法之后,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等等。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为九个单元:

1、准备课;

2、位置;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认识图形(一);

5、6~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

6、11~20各数的认识;

7、认识钟表;

8、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总复习。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

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学生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难点

1、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及10以内各数的组成。

2、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3、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4、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会进行比一比,直观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初步认识钟表。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认真上课批改作业,用教师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愿学、乐学。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课堂上多用儿童化的语言,多给学生微笑和鼓励,努力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

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5、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6、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学习。

七、培优扶差措施

1、坚持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为前提,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2、在课堂上有意识给学生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3、注重思想教育和关心他们,让优生不能自傲,差生不要自卑。

4、创设有利教学的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5、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地有层次地让中下等生有发言的机会,课堂上关注中下生,让他们都有发言的机会。

6、分层布置练习和作业,对中下生的练习和作业进行面批面改,及时补缺知识。

7、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8、优生要鼓励他们创新,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开拓思维。

9、认真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每周至少3次的课后辅导,辅导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10、多与家长沟通,经常和家长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了解学生在家做作业情况,让该生的每一次进步,家校共同激励,共同督促,使之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重视学习。

八、教研专题与实施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新课标、新教材。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积极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用好新教材,通过反复探索、研究、反思、实践,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优化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本学期将把《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效率》作为我组的重点工作。通过互相听课、评课,

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每月组员听本组教师的课4节。

3、加强教材研讨、集体备课的研讨,在教学中坚持以备课研究为重点以课例研究为核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除每周开展一次教研组活动外,还多开展自发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5、采用集中学习、教师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使教师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6、加强及格率、优生率的监控,找准后进生的后进点,因人制宜制定合理的补差计划。给后进生多创设机会,品尝成功,树信心。多与后进生谈心,多做情感交流。

7、争取获得“优秀教研组”的称号,并涌现出多名活动积极分子。

8、收集好教研组的各类资料,做好考勤登记。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3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三班和一年级四班的数学教学。一年级三班有48人,男生和女生都是24人;一年级四班有47人,男生23人,女生24人;两个班共95人。由于是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每个学生的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关系都不相同;学生还存在年龄差异、性格差异、性别差异。同时,学生对进入学校开始班级授课的方式还有待适应。所以,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有以下:

1、规范学生基本的学习习惯(听课习惯、书写习惯、发言习惯)

2、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能力(观察能力、计算能力、思考能力)

3、渗透学生初步的数学思想(分类思想、对应思想、统计思想)

二、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乐趣

2、初步形成良好的听、说、看、想、做等学习习惯

3、能初步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认读写010各数

4、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第二单元比较

1、通过比较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比较事物的过程,逐步提高仔细观察的能力,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学会认真思考,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第三单元和第七单元加减法(一)(二)

1、通过从现实情境抽象出加减法的运算,并用算式解释其实际意义的过程中,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经历1020不同的表示方法,了解计数单位一和十,感受十进制位置原理

3、通过计算与交流,体会算法多样化,能正确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4、能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通过比较和整理加减法算式,探索其规律,发展数感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1、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学习认识钟表。

2、认识几时、几时半,几时刚过,快到几时。

(二)空间与图形

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第六单元认识物体

1、对形体的认识顺序是:立体平面立体。

2、通过游戏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四单元分类

1、联系生活实际,经历分类过程,体会分类的思想和方法。

2、能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整理和分类

3、体会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且分类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第九单元统计

借助有趣、现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四)综合应用

结合具体学习内容设计综合实践活动

如:

1、大家来锻炼

2、迎新年

(五)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一):小结一、二、三单元的内容。

整理与复习(二):小结四、五、六单元的内容。

总复习:总结本期学习的内容:

(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三、教学思考

1、对一年级的学生,借助实物操作、图形和自然语言进行学习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教师不应过早的、用统一的、抽象的符号或数学语言要求学生。

2、对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通过观察、谈话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的愿望、兴趣、和良好习惯。

3、对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应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4、每一个数学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

本学期的教学要求是:适应新学期、适应课堂教学、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课时安排

1.生活中的数:9课时大家来锻炼:1课时

2.比较:4课时迎新年:1课时

3.加减法(一):18课时整理与复习(一):2课时

4.分类:2课时整理与复习(二):3课时

5.位置与顺序:4课时总复习:4课时

6.认识物体2课时

7.加减法(二):15课时 s单元检测(待定)

8.认识钟表:2课时

9.统计:2课时

说明:课时安排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五、本学期课题:

《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4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新学期我的工作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质量至上、发展为先、和谐为本”的指导思想,细化目标,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2、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课书共安排了十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共七个单元)

走进数学

创设师生、生生交往的情境和空间,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在认识同学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前后、左右,了解学生的认数情况。

第一单元比一比

本单元选择学生身边的事和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通过高矮、长短、大小、轻重的比较,初步感受比较的思想和方法。

第二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

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和事物,使学生认识10以内各数,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等数学符号的含义,知道10以内各数的顺序,并会表示物体的个数以及事物的顺序与位置。

第四单元合与分

通过操作,感知合与分的方法,体会把一组物品“分”成两部分和把两部分“合起来的含义,知道10以内各数的组成。

第五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通过参与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掌握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准确进行计算。

第七单元认识11——20各数

通过熟悉的事物认识11——20各数,能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能用大于、等于、小于和词语描述20以内的大小,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

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

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在操作、尝试计算的过程中,学习20以内的加法,会正确地进行口算。

第九单元20以内的减法

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在操作、尝试计算的过程中,学习20以内的减法,会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一个单元)

通过身边熟悉的实物,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能用眼、手等感官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三)统计与概率(共1个单元)

(四)实践活动(共3个活动)

三、教学目的要求

1、能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与位置。

2、认识符号大于、等于、小于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3、能用2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比较。

4、结合具体情况,体会加、减的含义。

5、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6、尝试与他人交流各自的算法。

8、结合数的认识,了解20以内的数的排列规律。

9、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10、能对简单几何体进行分类。

1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如形状、颜色、数量、用途)对物体进行分类,在比较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统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12、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用途)对物体进行分类和比较,在比较和分类的活动中,体验同一事物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13、经历观察、操作、游戏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14、初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五、教学进度及周课时安排

见教育局教研室统一安排布署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在“玩”中学数学,把单调的数学口算技能练习通过“对口练习”、“数学游戏”等儿童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来进行。

“讲故事”中学习数学,通过看图说话、看图讲故事和趣味性很强的情景图,把认数、计算和学生喜欢做的看图将故事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会数学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

2、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学

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数学,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游戏、讲故事、直观表演、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素材,使学习变为生活。

(1)、及时呈现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数学意识。

(2)、设计联系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3)、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4、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照顾学困生以及思维偏慢等的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习兴趣。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的帮助和引导,让学生获得成功感。

6、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有效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以及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

7、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又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8、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挖掘各种网上教学资源,用好各种教学媒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首先从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上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的内在品质。

9、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10、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11、关注两头。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

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5

一、教材

(一)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与上一节课学习的连加、连减相同,加减混合也是由两个计算步骤构成的一个连续的计算过程,但不同的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既要记住第一步计算结果,又要在第二步计算时应对跟第一步不同的运算方法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掌握加减混合运算过程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另一方面,教材有意地呈现了对比性很强的两组情境图帮助学生学习,情境图既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又能直观地展示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算理,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巧妙地利用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但教材是组合型的情境图出现的,学生对图中原来物体的个数很难理解,所以如何指导学生学会看这种组合型的情境图也是本节课教学的另一重难点。

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加法先入为主,所以学生会形成思维定势,错误地认为加减混合应该要先算加法再算减法,因此改正学生的这一思维定势,正确地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算式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算式的意义。在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加减混合

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法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借助多媒体,运用直观教学、启发谈话、讨论研究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用眼看、动脑想、开口说,使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拟定教学过程如下:

1、复习导入、回忆法则

这一环节主要分复习旧知、回忆方法、引入新课三步进行,通过拼图的游戏让学生口述连加连减运算过程,回忆它们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架起了新旧知识的桥梁,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握教学起点,找准学习最近发展区。

2、建构新知、对比认识

本课中,学生将首次接触这种组合型的情境图,而借助中间的箭头明确看图顺序和理解图意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很难的。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我将从自主探究、辨析交流、比较归纳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基于教材中的两组图是由易到难的原则,所以教学上我将采取先放后扶的教学策略。

教学例1时,由于组合情景图中,原有天鹅的只数、飞来的只数和飞走的只数都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学生能看明白图意,但要把图意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指导学生清楚地说出图意是本例题教学的关键。我将直接出示第一组主题图,以图中箭头为突破口,以说为教学手段,先让学生知道这是一幅组合图,然后放手让学生通过尝试“说”来明白图意。如果有学生在表述时能说出“原来”和“现在”这些关键词,老师将马上给予肯定,并适时利用这一课堂生成引导全班学生完整地说出图意是“湖面上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了3只,又飞走了2只,现在湖面上还剩下多少只天鹅?”如果没有学生提到这两个词,老师也将适时

点拨指导他们把“原来”和“现在”这两个词加进去,以帮助学生明确数量关系。

由于学生对图意的准确理解,这时候再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说出计算过程,自然就水到渠成了。根据学生的反馈,重点抓住第一步的得数7,说说在图中表示什么意思,同时明确算第二步时,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7”减去“2”,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

在这一环节,我特别重视“说”的训练,目的是通过“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氛围,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在“听与说”的过程中很自然地领会了主题图的含义、明确数量关系、理解计算步骤,从而掌握了加减混合的算理与算法。例2的教学,由于组合图中的天鹅是先飞走一部分的,所以原来的只数不易看出,有学生会认为原来有2只,也有人会认为原来有4只,所以此处我安排学生先看图交流讨论“到底湖面上原来有几只天鹅?”对于学生的讨论结果,老师不会给予肯定或否定,而是播放这样的一段动画,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此图中原来的只数既包括湖面上的两只,也包括飞走的那两只,所以原来应该有4只天鹅。接下来的说图意、提问题、说计算顺序,我将交给学生自主完成。而在运算方法的学习上,为了解决“由于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而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的现象。我还采用“画一画,写一写”为辅助手段,引导学生画出第一步的运算,写出它的结果,有效解决“连续口算”这一难点,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当然,学生熟练计算后,这种辅助手段就可以不用了。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种思维的过程,也是一种教学的策略。所以,学习完这两题后,我将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式,通过对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无论是先加后减还是先减后加,都是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加减混合算式的时候,一定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3、巩固内化、解决问题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学生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

1、第一组的看图列式和第二组的连线题是基本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方法,同时提高他们计算和表达的能力。

2、第三组计算大比拼和第四组是综合练习。其中第四组是常见的乘车问题,我先让学生看图完成。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我鼓励学生比较两幅图,质疑:为什么第一幅图中车上原来是4人,而第二幅中车上原来是6人呢?在学生讨论后,我再播放这样的一段动画,让学生明确图二中那两个人是刚下车的,也要算在原来的人数里,所以图二中车上原来有6人。

3、第五组灵活运用是拓展练习。

出示这样的一组算式,2+4-=5 8-4+=6 8-+3=7 2+5+=9 9-5+=9 3+-3=5

让学生思考解决,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练习通过逆向思

维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加减混合最后的得数跟第一步的得数有密切的联系,算准第一步的得数是关键。

这样安排练习有密度、有坡度,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总结方法、评价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反思学习方法,评价学习态度。这样的总结,不仅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注重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四、课堂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送给小组卡片,后边藏着加减混合的算式,课的最后,小组成员只有算对了才能拿回去,这样的课堂评价,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进行,还巩固了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板书设计

以两组情境图为主,配以相应的算式和计算过程,对关键文字加以强调,尽量做到清楚明了,图式结合,重点突出,对比鲜明,结合

小组评比,提高学习兴趣。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6

新学期伊始,为了顺利地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也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工作任务,确保学生的成绩进一步提高,特制定此学科工作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图形,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进行分类和整理,同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5、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总复习。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量的计量方面,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

“找规律”是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通用7篇)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通用7篇) 时间稍纵即逝,教学工作者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目标,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教学计划了。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1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50人。由于刚刚跨入小学校门,孩子们对很多事情还没有概念,比如进学校不穿拖鞋、不乱丢纸屑等都没有养成习惯。由于年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等。但通过几天的相处,我发现他们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 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3、分一分、认识物体; 4、11-20各数的认识; 5、20以内的进位加法; 6、20以内的退位减法; 7、总复习。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领域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经历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 2、数学思考领域 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对20以内数的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学生在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简单几何体的形状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解决问题领域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初步了解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情感与态度领域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个方面的目标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1)

精心整理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2)班有67人。由于刚刚跨入小学校门,孩子们对很多事情还没有概念。由于年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等。但通过几天的相处,我发现他们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3、分一分、认识物体;4、11-20各数的认识;5、20以内的进位加法;6、20以内的退位减法;7、总复习。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发展空间观念。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与计算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难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教学措施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三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49人。由于刚刚跨入小学校门,孩子们对很多事情还没有概念,比如进学校不穿拖鞋、不乱丢纸屑等都没有养成习惯。由于年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等。但通过几天的相处,我发现他们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3、分一分、认识物体; 4、11-20各数的认识; 5、20以内的进位加法; 6、20以内的退位减法; 7、总复习。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领域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经历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 2、数学思考领域 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对20以内数的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学生在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简单几何体的形状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解决问题领域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初步了解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情感与态度领域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个方面的目标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比单纯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更为重要。 四、本册教材编写的基本特点新|课|标|第|一|网 1.教学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现实,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现实的——与学生直接相关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完整版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由于刚刚跨入小学校门,孩子们对很多事情还没有概念。由于年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等。但通过几天的相处,我发现他们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3、分一分、认识物体;4、11-20各数的认识;5、20以内的进位加法;6、20以内的退位减法;7、总复习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发展空间观念。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难点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

数学知识点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总结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1)班和一(2)班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1)班有61人,一(2)班有58人。由于刚刚跨入小学校门,孩子们对很多事情还没有概念,比如进学校不穿拖鞋、不乱丢纸屑等都没有养成习惯。由于年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等。但通过几天的相处,我发现他们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3、分一分、认识物体;4、11-20各数的认识;5、20以内的进位加法;6、20以内的退位减法;7、总复习。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发展空间观念。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教案 上学了第1课时 看一看,数一数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2~4,“看一看,数一数”了解小学生活,学习数数。 ⏹教学提示 课文中提供的“上学了”的一副主题图。这幅图包含内容很丰富,既有学校里学生活动又隐藏着丰富的数字信息。在主题图后面还安排了一个“数一数”的课堂活动,结合数数将主题图中的相关图示切换出来,辅以手势(也可以用小棒等教具)这种最方便的计数方式,加强数数活动。教师注意的是1~10这些数字不教读写。 ⏹教学目标 1、在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中,了解学校生活,培养初步观察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在数1〜10各数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在数数的过程中进行相互交流,以感受老师、同学之间的亲切友好,建立亲密、信任的同学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分类过程,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 难点:同一物体能够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或者有关的挂图)。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使用下面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法:儿歌导入法和现场观察法。 课件展示法:

师介绍:欢迎你们到我们学校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美丽。从现在起,你们就不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了,而是一名可爱的、光荣的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 师问:“‘小学生们’,这所学校漂亮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校园。” 课件先演示校园全景,再演示校园的每一部分,教师一边演示,一边做简单介绍,到‘关键’地方,让学生说一说他看到了什么?师让学生看图时应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往近处看有……往中间看有……往远处看有…… 会有学生回答看到了小树、有学生浇花、有学生打球……,这些教师应给与肯定,然后引导“可以聪明的小佳佳同学不但看到了这些,他还知道教室是用来做什么的,操场是用来做什么的……你们知道么?谁说一说?” 学生讨论后回答:我知道教室是学习的地方,足球场、乒乓球台都是活动的地方,墙报报道学校的一些新闻,小树用来美化学校的环境。 【设计意图】课件演示校园景色的方式导入的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快速了解自己的学校,引起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的兴趣,又从而产生对学校生活的喜爱。学生自然的进入学习角色后,更好地体会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课件演示的最好是本校的校景,这样我们的教学更能和现实联系紧密。 现场观察法:师致简单欢迎辞后,领着学生走出教室“游览”学校。老师像“导游”一样组织好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来游览校园。在游览时介绍学校的各个部分情况,同时和学生互动,让学生注意到校园里的数字。 游览的方式来学习,方式新颖有趣,也能将教学内容贯穿在‘游览’,学生能更好的感受到数学来自于身边。 儿歌导入法:师致欢迎辞后,问:“你们会唱上学歌吗?”“谁唱一个?”如果没有学生会唱的话,教师示范唱一次,并且解释歌词的意思,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同时勉励孩子好好学习,长大为人民立功劳。 【设计意图】用歌曲导入新课,生动活泼有趣,同时又能对孩子们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并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志向——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探求新知,掌握分类标准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2页、第3页图中数学: 有这样美丽的校园,你说小佳佳能不喜欢吗?小佳佳还有一个本事,就是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补充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补充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补充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补充内容和学习素材。(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0篇)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0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又将开始安排今后的教学工作了,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教学计划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23人。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我们的校园,总复习。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乐园;认识图形(一),活动园地;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最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我们的校园,数学实践活动;总复习。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

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由于孩子们对很多事情还没有概念,比如进学校不穿拖鞋、不乱丢纸屑等都没有养成习惯。由于年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等。但通过几天的相处,我发现他们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3、分一分、认识物体;4、11-20各数的认识;5、20以内的进位加法;6、20以内的退位减法;7、总复习。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领域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经历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 2、数学思考领域 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对20以内数的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学生在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简单几何体的形状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解决问题领域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初步了解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情感与态度领域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个方面的目标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以下是,供大家参考。 一、班级情况分析^p ^p : 本学期一年级学生32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p ^p :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学年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由于孩子们年纪小,对很多事情还没有概念,例如进学校不穿拖鞋、不乱丢纸屑等都没有养成习惯。课堂上孩子们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等。但是,通过几天的相处,我发现他们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我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分别是:1、10以内数的认 识和加减法(一);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3、分一分、认识物体;4、11-20各数的认识;5、20以内的进位 加法;6、20以内的退位减法;7、总复习。本册教材是义务 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

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并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领域 通过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让学生认识20 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20以内 的加、减法。经历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 2、数学思考领域 让学生能够运用生活经验,对20以内数的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在对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简单几何体的形状的探索过程

中,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解决问题领域 让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初步了解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并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情感与态度领域 让学生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能够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四、教学目标的作用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5篇)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5篇)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1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 二、教学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形状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 3、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 5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三、教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总复习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的美。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 四、教学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

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0篇

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0篇 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知识技能、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三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掌握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了解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了解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掌握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20以内数的大小。

6、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7、了解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8、了解认识钟表,会认整时。 9、了解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 1、能用0—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了解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内)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 4、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了解体验1时的长短。 5、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⑴会看。会看数学书,能在书上找到要学习的内容。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补充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补充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研究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补充内容,是学生终身研究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开端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朴的实际题目。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开端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研究数学的乐趣,进步研究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心。 9、当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经由过程理论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昵联系。 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补充内容和研究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1)班和一(2)班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1)班有61人,一(2)班有58人。由于刚刚跨入小学校门,孩子们对很多事情还没有概念,比如进学校不穿拖鞋、不乱丢纸屑等都没有养成习惯。由于年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等。但通过几天的相处,我发现他们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3、分一分、认识物体;4、11-20各数的认识;5、20以内的进位加法;6、20以内的退位减法;7、总复习。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发展空间观念。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与计算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难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0篇

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0篇 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5班学生共有58人,一年级6班共有62人。因为是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习,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共有10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有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加减法、总复习。 (二)教材特点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和*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