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教学案例】青山纸业盈余管理案例分析(下)

【MBA教学案例】青山纸业盈余管理案例分析(下)
【MBA教学案例】青山纸业盈余管理案例分析(下)

【MBA教学案例】青山纸业盈余管理案例分析(下)

2020年06月17日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与手段

盈余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动机,国外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关于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总的来看,盈余管理动机可以分为三方面。

第一,资本市场的动机。《公司法》对企业上市有着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摆脱政策性限制达到上市的目的,许多企业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从而合法地获得上市资格。Lewis与Chanery(1998)实证分析了489家首次公开募股的公司,研究发现公司确实利用操纵性应计利润来平滑收入,业绩较好的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其他公司,意味着公司的收入平滑性与业绩呈正相关。我国学者陈共荣和李琳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2000年?2004年内首次公开募股的公司,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对股票发行价和首日价格变化的影响,得出结论是我国A股市场存在高抑价的现象,首次公开发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第二,契约动机。契约动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契约的双方是企业的经营者和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等,前者提供会计信息,后者使用会计信息。Sweeney(1994)对盈余管理的债务契约动机进行了研究,对于22家违反债务契约且具有强烈盈余管理动机的企业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管理当局会实施盈余管理,从而避免产生违约行为;企业的财务状况越接近于违反债务契约,经营者就越有可能调高报告利润。关于公司经营者与投资者之间的契约关系,Watts等(1986)提出公司股东通常会对管理层采用管理激励机制——根据公司业绩决定管理层报酬的方式,但是这种管理激励机制会产生负面效应:使经营者积极谋求任期内公司业绩的最大化从而使自身报酬最大化。

第三,政治成本动机。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面临着与会计行为相关联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数据高于或低于一定界限,企业就会招致政府管制和惩罚,因此经营者通常会设法降低报告利润,以一个更加温和稳定的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Zimmerman(1983)提出企业面临的政治成本越大,经营者应越有可能调整当期的报告利润,尤其是战略性产业、特大型企业、垄断型公司,大型企业更有可能会通过递延报告期收益的方式实施盈余管理行为。张晓东(2008)以高油价时期中国石化行业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政治成本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在油价飙升阶段石化行业公司会进行盈余管理以调减利润。

关于盈余管理的手段,盈余管理主要是通过会计手段和交易手段。会计手段是指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和估计,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小化以及利润平滑都是采用会计政策调节利润的结果,由于会计政策存在选择的空间,所以许多企业会借助于会计政策调节盈利水平。交易手段是指为了达到理想的会计结果而刻意安排某些交易事项,通过真实发生的生产和投资决策干预销售和管理费用。交易手段是一种非会计的盈余管理方法,例如为了提高报告期收益推迟购入固定资产和推迟消费支出,甚至创造交易等,这些做法对企业收益的真实性会产生一定影响。

(三)盈余管理程度的计量

根据均值回复应计利润模型,可以计算出三家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数据如表4所示。

操纵性应计利润是公司管理者违规构造交易事项或者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所产生的利润部分,从表4可以明显看出青山纸业2012年的操控性应计利润/净利润的指标明显高于其他两家公司,因此可以说明青山纸业在此期间的确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操控性应计利润这一指标可以看出,2011和2013这两年,三家公司这一指标无太大差异,而青山纸业在2012年该指标远远大于另两家对比公司,因此可以确定青山纸业通过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一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操作。(四)盈余管理对市场的影响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青山纸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对市场的影响进行衡量,为了充分分析和说明青山纸业公司盈余管理对股价收益率的影响,本部分继续选取景兴纸业和山鹰纸业这两家公司作为同行业对比公司,三家公司事件分析法的具体计算过程一致。

1.计算公司股票在(-10,10)每日的实际收益率

实际收益率定义为,其中t代表时间,代表t时间的股票收盘价,代表t-1时间的股票收盘价。

2.计算如果事件不发生的正常收益率

先用公告日前360天至10天,即窗口期为(-360,-10)的个股实际收益率和市场收益率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最小二乘法估算出相应参数,然后将他们代入公告日前10天和后10天,即窗口期(-10,10),并用公式计算出各股窗口期内正常收益率。其中,为股票在t时间的正常收益率,为市场的收益率。

3.计算股票在事件窗口期(-10,10)内的超额收益率

用时间t的实际收益率减去时间t的正常收益率可以得到事件窗口期(-10,10)的超额收益率。

4.计算股票在时间窗口期的累计超额收益

由于事件分析法的目的就是研究某一个事件发生对股票收益的影响,仅仅观察超额收益率并不科学,因为在一个案例在估计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非研究事件的干扰因素,无法仅仅从AR中得到确切的结论。并且事件分析法不仅仅只是观察事件发生日收益率的变化,还要观察事件发生后一段时间的效应,因此需要对超额收益率的观察值进行加总,得到累计超额收益率。通过对事件窗口期内各公司超额收益AR和累计超额收益CAR的统计结果得出表5,根据表5,在图3中展示了三家公司累计超额收益的对比情况,青山纸业的CAR显著为负。

过上述分析,青山纸业公司在窗口期内累计超额收益显著为负,而同行业其他两家公司的累计超额收益均在0附近波动,没有显著的正向或负向超额收益,说明青山纸业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确实对证券市场股价变动产生了重要影响。2012年青山纸业高管变动导致的盈余管理行为在降低公司2012年整体业绩表现的同时,确实造成了股价和收益率的下跌。

青山纸业公司年度财报公布之后的短期内,投资者并未发现青山纸业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导致公司股票收益率持续下跌。那么投资者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对盈余管理能做出反应?中长期内证券市场收益率能否对盈余管理做出反应?长期内股票市场价格能否回归正常水平?

我们将事件的跨度调整为100天,即时间窗口变为(-10,100),测算从青山纸业年报发布日之后四个月内市场的反应。结果显示,投资者可以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做出反应,在经历了短期内累积超额收益的持续下降之后,随着时间窗口继续拉

长,累积超额收益开始反转并回归至0,更多的投资者可以深入理解分析财务报告并发现公司盈余管理的迹象。而在长期内,累计超额收益回归至0,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上下波动,这说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对市场的影响结束,公司股价回归正常,最终所有的信息被市场吸收。

三、结尾

由于利益诱导效应,公司股东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会产生一系列道德风险问题,作为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会采取各种手段,有目的、有策略地对信息加以筛选和歪曲,当盈余管理超过一个合理的限度时,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从而误导投资者,影响证券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从财务报告中发现盈余管理对于非专业投资者来说有一定难度,投资者和公司管理者之间对于公司价值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也涉及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监管和对投资者的正确引导。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应当考虑到多方面因素,例如经济形势、投资心理等非财务因素对股价的影响,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案例使用说明

(一)教学目的与用途

1.适用课程

本案例适用于财务管理、公司金融、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

2.适用对象

本案例适用于MBA、EMBA、金融专业硕士,有一定经济学基础的公司管理者。

3.教学目的

让学员掌握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的手段、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盈余管理的市场影响,学会使用均值回复模型、事件研究法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二)启发思考题

1.盈余管理有哪些特征?

2.盈余管理的目的和手段包括哪些?

3.均值回复模型的原理,如何使用均值回复模型计量盈余管理?

4.什么是事件研究法?如何用该方法分析对市场的影响?

5.企业进行盈余管理之后,在短期中期长期对股票价格和收益率有什么影响,原因是什么?

6.分析盈余管理有何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俞江月

盈余管理运用的利弊分析

本文主要探讨了盈余管理运用的利弊分析。近几年来,我国企业存在着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并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表现形式。日益普遍的盈余管理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形象,激励着企业经营者,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但从另一视角看,不规范的盈余管理行为降低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误导了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而且损害了国家的整体利益、中小股东的利益和债权人的利益。如此而言,进一步了解盈余管理的利与弊,把握盈余管理运用的度,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 盈余管理(Eamings Management)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一、盈余管理的特征 盈余管理在国内外的企业中被广泛运用,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企业盈余管理信息的披露都是由董事会及管理层合力决定的,在盈余管理中有决定权的一般都是公司的经理、部门经理和董事会。也就是说,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不正确运用、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运用选择的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等,最终的决定权都在他们手中,他们扮演着运用盈余管理的主要角色。当然,会计人员也会参与其中,但充当配角。 2、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盈余管理的客体主要是根据公认会计准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在运用盈余管理时,必须同时具有空间和时间的观念。一般会计准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等属于盈余管理的空间因素;会计方法运用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选择则可看作是盈余管理的时间因素,但盈余管理最终的对象还是会计数据本身,也就是说,盈余管理的最终结果体现在会计收益的数据上。 3、盈余管理不会增减社会的实际盈余。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运用的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都是典型的盈余管理手段。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社会的实际盈余,但会改变实际盈余在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或不同企业的分布。换句话说,盈余管理只会影响到企业某期或不同企业的会计报告盈余,而不会增加或减少全社会中的实际盈余。 4、盈余管理的目的既明确又复杂。盈余管理明确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私人利益或局部利益,但与公众利益、中立性原则则是相矛盾的。盈余管理的目的非常复杂,特别是在谁是盈余管理的受益者这一点上。盈余管理考虑的主要是企业管理层的利益,如经理的分红、认购股权、局部利益以及晋升机会等。有时,盈余管理的受益者又包括了部分关联股东,甚至政府官员。 二、盈余管理形成的原因 盈余管理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它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监管中存在的制度性缺陷紧密相关。当然,究其根源还是公司内部不合理的权力安排的结果。通过对盈余管理研究,可以识别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制度性缺陷,找到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根源。这样,既可以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为投资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评价公司治理水平提供理论指导。下面,我们分析盈余管理形成的具体原因。 原因一:委托——代理关系下的道德背离。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有机组合,是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在一系列契约组合中,股东与经营管理者通常采用“委托——代理”的关系,而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取向往往不一致,存在责、权、利等诸方面的矛盾。首先,委托人的目标取向是投资收益或利润最大化,而代理人一般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并非致力于增加企业的价值。经理人为了避免企业在高速发展后出现停滞不前而危及自身地位和利益的情况下,对企业往往采取持续缓慢的发展策略以稳定自己的地位和业绩。也就是说,只有当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与经营者利益不相抵触时,他们才会追求投资收

盈余管理案例近3年_非经常性项目盈余管理综述 3篇精选(最新)

摘要:基于发行新股、避免报告亏损等目的,管理层操纵公司报告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现有大量的研究更多地是关于两种常用的盈余管理方式:应计利润操纵与真实交易盈余管理。然而少有文献研究分类转移的盈余管理行为。分类转移是指故意将经常性项目与非经常性项目进行错误分类的行为。将通过用非经常性项目进行分类转移的盈余管理行为从其他方式中分离出来,有利于看清上市公司在不同盈余管理动机下的行为选择,为监管者和投资者提供识别盈余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非经常性项目;盈余;综述 一、盈余管理方式简述 根据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可将盈余管理的方式基本归为三类,即通过对应计项目的操纵进行盈余管理(Accrual Management)、通过操纵真实交易进行盈余管理(Manipulation of Real Activities)和通过运用非经常性项目① 分类转移(Classification Shifting)进行盈余管理。 1. 通过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作为最常见的一种盈余管理的方式,应计项目操纵是通过改变收入、成本、费用的确认时间达到盈余管理目的,但无论是将收入、成本费用提前确认还是延迟确认,都只是将利润在时间上进行了转移,理论上并不会影响利润的总额,即当期增加或减少的利润必然会在以后会计期间出现相同金额的“反转”。这是通过应计项目进行盈利管理的方法的最主要缺陷,而且这种方法也较容易被审计师所识别。 2. 通过构造真实交易进行盈余管理。作为进行盈余管理的另一种方法,通过构造真实性交易进行盈余管理,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因为其并不直接违背企业会计准则。真实交易盈余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式:①利用对研发活动的管理来调节利润;②利用对销售活动的管理来调节利润;③利用对资产的购置、处置活动来调节利润;④关联交系调节公司利润。 通过构造真实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虽然比较隐蔽,不易被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所发现,但却有其自身特有的缺陷,即这种方法有可能会给公司的运营带来风险或直接损害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 3. 运用非经常性项目进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第三种方法,即分类转移(Classification Shifting)的盈余管理方式。分类转移首次由 McVay(2006)提出,是指故意将经常性项目与非经常性项目进行错误分类的行为。上市公司通过分类转移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主要是将某些经常性的费用转移至线下项目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列示,而将某些非经常性收入或利得转移至线上项目或经常性项目列示(McVay,2006)。 与前两种方法相比,分类转移的盈余管理方法比前两种方法承担较低的成本:既没有会在未来期间转回的应计项目,也不存在如同真实交易盈余管理一样

企业盈余管理研究——以某某公司为例

企业盈余管理研究 ——以某某公司为例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盈余管理在经济学和会计学中引起广泛研究。上市公司面临亏损时,往往会采取盈余管理方式在短期内实现企业扭亏为盈,但这种方式只是人为操控财务报表,粉饰财务数据,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具有不利影响。因此,本文以某某公司为例,在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理论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论证法对某某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识别盈余管理动机和手段,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提供相关规范盈余管理的建议和措施,一方面通过公司内部提升企业业绩来破除财务困境,而不是利用盈余管理扭亏为盈;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相关会计制度,提高市场监管部门监管力度来最大限度地减少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盈余管理;扭亏为盈;资产减值;关联交易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企业盈余管理研究的背景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不 论是公司内部管理层还是外部信息使用者,都需要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作为媒介从而实现各自的财务目的。对于公司外部信息使用者而言,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是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财务指标;而对于公司内部管理层而言,出于企业发展的角度,上市公司也重视披露展现企业良好发展态势的信息,维护企业良好形象,并从中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与此同时,随着经济业务的复杂程度逐渐提高,我国的会计准则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这就给了企业对财务报告的信息进行调整的空间,实现上市公司的最终财务目标,盈余管理应运而生。那盈余管理到底是什么样的行为?会产生什么影响呢?这就需要我们对企业盈余管理进行研究。 为此,本文以某某公司为例,在搜查资料了解公司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初步判断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然后结合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分析盈余管理的动机,并结合相关数据对其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进行深入研究,最后为防止类似过度盈 余管理行为的出现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2.企业盈余管理研究的意义 盈余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对于债权人和投资者而言,盈余管理分析可以帮助他们判断相关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并提供深入分析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为其经济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会计信息,提醒债权人和投资者谨慎投资,维护自身利益。第二,对于企业自身而言,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深入剖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找到企业自身的问题,实现真正的扭亏为盈,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有重要意义。最后,对政府监管机构而言,盈余管理分析有利于看到相关制度的漏洞,从而促进制度的不断完善。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的概念最早是美国在1980年提出来并进行研究。 凯瑟琳·席珀(1989)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过程。威廉·R·斯科特(1997)在其《会计财务理论》中认为盈余管理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 威廉·R·斯科特(2006)总结出盈余管理手段的两种情形:第一,与政治相关的公司在高利润年份为了避免受到监管,一般采取盈余管理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第二,当公司需要良好的业绩展现在公众面前时,管理层就有可能以巨额冲销的方式进行盈余

【MBA教学案例】青山纸业盈余管理案例分析(下)

【MBA教学案例】青山纸业盈余管理案例分析(下) 2020年06月17日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与手段 盈余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动机,国外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关于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总的来看,盈余管理动机可以分为三方面。 第一,资本市场的动机。《公司法》对企业上市有着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摆脱政策性限制达到上市的目的,许多企业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从而合法地获得上市资格。Lewis与Chanery(1998)实证分析了489家首次公开募股的公司,研究发现公司确实利用操纵性应计利润来平滑收入,业绩较好的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其他公司,意味着公司的收入平滑性与业绩呈正相关。我国学者陈共荣和李琳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2000年?2004年内首次公开募股的公司,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对股票发行价和首日价格变化的影响,得出结论是我国A股市场存在高抑价的现象,首次公开发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第二,契约动机。契约动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契约的双方是企业的经营者和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等,前者提供会计信息,后者使用会计信息。Sweeney(1994)对盈余管理的债务契约动机进行了研究,对于22家违反债务契约且具有强烈盈余管理动机的企业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管理当局会实施盈余管理,从而避免产生违约行为;企业的财务状况越接近于违反债务契约,经营者就越有可能调高报告利润。关于公司经营者与投资者之间的契约关系,Watts等(1986)提出公司股东通常会对管理层采用管理激励机制——根据公司业绩决定管理层报酬的方式,但是这种管理激励机制会产生负面效应:使经营者积极谋求任期内公司业绩的最大化从而使自身报酬最大化。 第三,政治成本动机。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面临着与会计行为相关联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数据高于或低于一定界限,企业就会招致政府管制和惩罚,因此经营者通常会设法降低报告利润,以一个更加温和稳定的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Zimmerman(1983)提出企业面临的政治成本越大,经营者应越有可能调整当期的报告利润,尤其是战略性产业、特大型企业、垄断型公司,大型企业更有可能会通过递延报告期收益的方式实施盈余管理行为。张晓东(2008)以高油价时期中国石化行业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政治成本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在油价飙升阶段石化行业公司会进行盈余管理以调减利润。 关于盈余管理的手段,盈余管理主要是通过会计手段和交易手段。会计手段是指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和估计,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小化以及利润平滑都是采用会计政策调节利润的结果,由于会计政策存在选择的空间,所以许多企业会借助于会计政策调节盈利水平。交易手段是指为了达到理想的会计结果而刻意安排某些交易事项,通过真实发生的生产和投资决策干预销售和管理费用。交易手段是一种非会计的盈余管理方法,例如为了提高报告期收益推迟购入固定资产和推迟消费支出,甚至创造交易等,这些做法对企业收益的真实性会产生一定影响。 (三)盈余管理程度的计量 根据均值回复应计利润模型,可以计算出三家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数据如表4所示。 操纵性应计利润是公司管理者违规构造交易事项或者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所产生的利润部分,从表4可以明显看出青山纸业2012年的操控性应计利润/净利润的指标明显高于其他两家公司,因此可以说明青山纸业在此期间的确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操控性应计利润这一指标可以看出,2011和2013这两年,三家公司这一指标无太大差异,而青山纸业在2012年该指标远远大于另两家对比公司,因此可以确定青山纸业通过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一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操作。(四)盈余管理对市场的影响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青山纸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对市场的影响进行衡量,为了充分分析和说明青山纸业公司盈余管理对股价收益率的影响,本部分继续选取景兴纸业和山鹰纸业这两家公司作为同行业对比公司,三家公司事件分析法的具体计算过程一致。 1.计算公司股票在(-10,10)每日的实际收益率 实际收益率定义为,其中t代表时间,代表t时间的股票收盘价,代表t-1时间的股票收盘价。 2.计算如果事件不发生的正常收益率 先用公告日前360天至10天,即窗口期为(-360,-10)的个股实际收益率和市场收益率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最小二乘法估算出相应参数,然后将他们代入公告日前10天和后10天,即窗口期(-10,10),并用公式计算出各股窗口期内正常收益率。其中,为股票在t时间的正常收益率,为市场的收益率。 3.计算股票在事件窗口期(-10,10)内的超额收益率 用时间t的实际收益率减去时间t的正常收益率可以得到事件窗口期(-10,10)的超额收益率。 4.计算股票在时间窗口期的累计超额收益 由于事件分析法的目的就是研究某一个事件发生对股票收益的影响,仅仅观察超额收益率并不科学,因为在一个案例在估计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非研究事件的干扰因素,无法仅仅从AR中得到确切的结论。并且事件分析法不仅仅只是观察事件发生日收益率的变化,还要观察事件发生后一段时间的效应,因此需要对超额收益率的观察值进行加总,得到累计超额收益率。通过对事件窗口期内各公司超额收益AR和累计超额收益CAR的统计结果得出表5,根据表5,在图3中展示了三家公司累计超额收益的对比情况,青山纸业的CAR显著为负。 过上述分析,青山纸业公司在窗口期内累计超额收益显著为负,而同行业其他两家公司的累计超额收益均在0附近波动,没有显著的正向或负向超额收益,说明青山纸业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确实对证券市场股价变动产生了重要影响。2012年青山纸业高管变动导致的盈余管理行为在降低公司2012年整体业绩表现的同时,确实造成了股价和收益率的下跌。 青山纸业公司年度财报公布之后的短期内,投资者并未发现青山纸业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导致公司股票收益率持续下跌。那么投资者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对盈余管理能做出反应?中长期内证券市场收益率能否对盈余管理做出反应?长期内股票市场价格能否回归正常水平? 我们将事件的跨度调整为100天,即时间窗口变为(-10,100),测算从青山纸业年报发布日之后四个月内市场的反应。结果显示,投资者可以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做出反应,在经历了短期内累积超额收益的持续下降之后,随着时间窗口继续拉

乐视网的盈余管理案例研究

乐视网的盈余管理案例研究 自从盈余管理的概念被提出以来,一直被学术界和实务界重点研究和讨论。而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盈余管理问题也开始广泛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之间。 由于盈余管理会导致被操纵后的信息不能公允的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业绩,投资者无法准确衡量企业的价值可能导致其利益受损。同时一些盈余管理的手段会给企业在未来的运营过程中,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识别并防范盈余管理非常重要。 乐视网作为互联网视频行业首家在国内上市的公司。上市伊始,利润飞涨,因为发展势头迅猛甚至被称为业界“奇迹”,而如今因为受到资金链短缺、流动性风波等影响,公司声誉和信用度也出现了问题,收入出现大幅度下滑,能否持续经营都存在问题,需要管理层进行大幅度战略调整,充分具有可研究性和代表性。 因此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并选取乐视网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基本财务情况,并基于财务分析结果研究乐视网盈余管理的动机。从而进一步探讨出乐视网近几年运营过程中所采取的盈余管理手段,总结如下:1.乐视网通过无形资产摊销方式的选择和坏账准备的计提进行无形资产价值的虚增;2.以很高的资本化比例处理研发支出;3.少计提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4.其以巨额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使企业的所得税费用连年为负,从而提高净利润;5.依靠少数股东损益分摊亏损从而使归母净利润为正;6.建立乐视电商分摊终端业务亏损;7.利用集团的关系网进行了非常复杂的关联方交易。 虽然这些盈余管理行为使乐视网前期的业绩良好,但这并不是企业真实公允的经营情况,其真实盈利质量逐渐在变差且质量并不高的应收账款数量巨大,这

样的盈余管理行为使其未来经营存在很大的风险。本文最后根据乐视网案例带来的启示,提出相应的防范盈余管理的建议。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分析及案例研究

1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学院 (函授站):济宁轻工学校 年级专业: 会计学 层 次: 本科 学 号: 姓 名: 黄东霞 指导教师: 杨老师 起止时间:2009年03月08日~05月08日

目录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分析及案例研究 (4) 摘要 (4) 引言 (4) 一.盈余管理的内涵 (5) (一)盈余管理的含义 (5) (二)盈余管理的性质 (5) 1.积极方面 (5) 2.消极方面 (6) 二.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及手段分析 (7) (一)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 (7) 1.为了塑造良好的公司形象而虚增利润 (7) 2.企业管理层为了体现自己的经营能力而虚增利润 (7) 3.为了少缴所得税而隐瞒利润 (8) 4.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造假 (8) 5.上市公司为了获得增发新股资格。 (9) (二)结合实际案例来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9) 1.利用各类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和冲销的变化 (9) 2.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原则发生变化 (10) 3.折旧和摊销方法的变化 (10) 4.利用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 (11) 5.利用会计差错更正 (11) 6.利用收入以及费用确认比率发生变化来进行盈余管理 (12) 7.销售成本(存货)核算方法的改变 (12) 三.规避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负面影响的建议 (13) (一)提高投资者的整体素质,壮大投资队伍 (13) 2

(二)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14) (三)尽快出台相关的会计准则 (14) (四)彻底实行政企分开,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 (14) (五)完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评价指标体系 (15) (六)建立健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15) 结束语 (15) 谢辞 (16) 参考文献 (16) 3

盈余管理案例

盈餘管理案例分析 [編輯] 案例一:上市公司的盈餘管理分析[4] 上市公司的盈餘管理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都普遍存在的現象,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的盈餘管理行為也已成為人所矚目的焦點。 過度的盈餘管理,一旦超越會計準則及制度的規定,則被稱之為利潤操縱,它會導致會計信息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經濟實力和發展前景,誤導投資者,危害證券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功能的發揮。 一、上市公司盈餘管理的目的 (一)為獲得股票發行資格 企業上市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從證券市場上籌集到大量資金,所以企業上市的願望十分強烈。 根據《公司法》等相關證券法規的規定,企業必須在近三年內連續盈利,且經營業績突出才能申請上市。為達到上市目的,一些企業通過盈餘管理行為,粉飾財務報表,合法地“騙”得上市資格。 (二)保住配股資格 能否獲得配股資格對上市公司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它將影響到上市公司後續資金的註入。但政策規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得低於10%,以及單個年份凈資產收益率 不得低於6%才能獲得配股資格,於是上市公司便會想方設法採取盈餘管理措施,調整凈資產收益率以達到配股目的。 (三)避免股票被摘牌 根據有關規定,上市公司如果連續兩年虧損,或者每股凈資產低於面值,或財務狀況異常時,將進行特別處理,這樣不僅使公司的形象大大受損,更重要的是意味著公司將面臨被摘牌的危險,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上市公司存在著強烈的盈餘管理動機。 二、上市公司盈餘管理的手段 (一)巧用會計政策。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時所遵循的原則及所採納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由於會計政策的選擇具有靈活性,所以企業可根據自身需要調整會計政策。但會計政策的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案例研究--以佳电股份为例

Sweeping over the Management | 管理纵横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06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案例研究 ——以佳电股份为例 黄超钰 广西大学 广西南宁 530004 摘要:在当前的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广泛存在。本文选用案例研究法研究了当前会计准则下ST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分别从债务重组和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希望通过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盈余管理;案例分析;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19)23-0106-02 一、案例简介 哈尔滨电气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6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资本48989.3万元,股票简称“佳电股份”,股票代码“000922”。 公司的前身为佳木斯电机厂,并继承了前者的全部优质资产,拥有70多年生产电动机的历史,是位于哈尔滨的大中型电机和特种电机的创始厂和主导厂。在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中,公司在保证原有产品保持竞争优势的前提下,重点开发了以汽车电机、高效节能电机、核电、风电为主的新一代节能产品来谋求长远发展。 二、案例背景 在我国经济增速趋缓、全球经济缺乏复苏动力的大背景下,国内经济结构正在转型以保持长久动力,面临多重挑战、保持中高速发展、需要新动力、优化产业结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纵观整个行业,整体行业产能过剩、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不断加剧的同质化竞争。受到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态势和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下游行业对电机需求萎缩,最为严重的是煤炭和钢铁行业,而这正是公司面对的主要市场,直接导致公司市场份额大幅下降。造成2014年净利润开始大幅下滑,公司净利润为565万元,较上年减少96.67%。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亏损,2015年开始出现巨额亏损,净利润亏损4.46亿,2015年净利润比2014年减少8,009.96%。2016年经营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公司持续亏损4.36亿。公司营业收入逐年降低,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3亿,较上年减少23.25%;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5亿,较上年减少26.66%;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6亿,较上年减少15.85%。 2017年3月18日,哈尔滨电气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司股票交易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暨停牌的公告》,鉴于佳电股份连续两个会计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根据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中的规定,深圳证券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交易实行“退市风险警示”。股票名称由“佳电股份”变更为“ST佳电”。如果公司 2017 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继续为负,不能实现扭转,那么公司股票将被暂停上市。 2018年11月23日,哈尔滨电气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撤销公司股票交易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公告称ST佳电2017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50.21万元,实现扭亏为盈。成功实现摘帽并撤销了退市风险警示,证券简称由“*ST 佳电”变更为“佳电股份”,证券代码仍为000922。三、案例分析 (一)盈余管理动机分析 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3564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数量十分有限再加上我国严格的上市条件,使得上市公司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根据我国特有的上市公司ST制度,针对在沪深股票交易所中财务或其他状况出现较大问题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这类股票成为ST股。佳电股份2015年度、2016年度连续两年亏损, 因此, 2016年公司被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佳电股份已经连续两年亏损, 如果2017年度继续亏损, 那么公司将会被暂停上市甚至被退市。 在ST制度下,亏损的上市公司通常有两到三年的缓冲期来实现企业的扭亏为盈,实现企业的“保壳”。从数据上看,2014年~2016年佳电股份的营业收入逐年递减,这说明了佳电股份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好转;2017年企业现金流主要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70.17万元,可见佳电股份主营业务的造血能力并不强。由于我国对“ST”上市公司摘帽的审查并不是非常严格,要想实现摘帽,“ST”公司只需要在财务报表层面实现盈利即可,这就为盈余管理行为的出现创造了条件。面对退市危机,佳电股份有可能采取一些盈余管理手段在短期内增加公司的净利润以此来避免被强制退市的风险。 (二)盈余管理手段分析 1.资产减值准备分析。2006年修订后的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资产减值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内不得转回,但应收款项、贷款和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等仍允许转回。这次修订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旧准则的漏洞,但企业仍有一定空间继续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表1为2015年~2017年佳电股份资产减值损失的一些项目发生额,从表中可以看出2016年坏账损失、存货跌价损失、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和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发生额与2015年、2017年的发生额相差巨大。 从资产减值损失的异常变动来看,佳电股份有对公司业绩进行“洗大澡”的嫌疑。洗大澡亦称“巨额注销”,是指企业在特定年份对损失或费用的过度确认,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已经亏损的年度大量计提资产减值损失,造成当年巨亏,提前确认损失。这样一来,以后年度就可以少提甚至不提准备以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另一种则是在某一年大量计提减值准备,当年部分冲回,同样也能达到增加当年利润的目的。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当公司出现经营困

MBA运营管理课程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作业1】 海华医药集团公司是国内一家大型医药制造企业。抗生素是其一个主导产品。抗生素在整个抗感染药品市场中一直占有较大的份额,其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销售额占49%左右。 2003年以来,国内抗生素原料药市场价格,以注射类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原料药为例,价格在1100-1300元/公斤之间,波动幅度达15%左右,相当于国内生产企业的利润率,抗生素原料药市场呈现出激烈波动的市场特征。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原料药是由头孢菌素中间体7ACA(7一氨基头孢烷酸)母核制造,在该母核上7位与3位进行化学改造,可制造很多头孢菌素化学原料药,如头孢吐林钠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原料药产品家族产品数量十分庞大,国内上市的国产和进口品种接近50种,我国能够生产的有20多种。 表1资格要素以及赢得订单要素的分析摘要 入先进的管理工具是改善企业制造困境的良方妙药,因而竞相使用MRP, TQM, ISO认证等管理工具和管理技术。由于管理工具之间以及管理工具与一般制造资源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排他性,推广并不困难。但部分企业在推广后发现其对企业的关键绩效的影响微乎其微。企业在使用制造管理工具时如果不是以明确的制造策略为导向,在一个大框架下权衡竞争优先权的各个指标,制造资源在运行过程中就会由于结构性要素与基础性要素的一致性不高而引发微观效率损失,因而,企业在使用先进管理工具后,其关键绩效就不一定能达到期望的水平。同样道理,制造策略的另一个资源配置范畴是关于工厂选址等工厂硬件设计规划的方面。不少企业感到困惑的是,生产线在投入运行后,其运行状况与建设前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论证大相径庭。从项目规划开始,制造策略规划就应该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项目可行性研究理应深入研究解决复合工厂设施、供应链组建、劳动力素质和自动化配备等与企业经营战略相关的资源优化、内外部一致性协调配置等制造策略问题。而格式化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此采用相对静态的匹配模式,难以胜任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表2为对该公司的订单赢得要素与资格要素的分析。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原料药资格要素与赢得订单要素的分析,对指导企业的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间接反映了当前国内市场的以价格竞争为主、需求和价格波动激烈、成长期小品种的盈利突出、对产品质量指标要求存在看法差异等的特性。 问题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案例分析1.doc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案例分析1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案例分析-经济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马潇萧王刚 摘要:本文以太原煤气化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以其2013 年财务报告中存在的异常事项为索引,具体分析了其2013 年财务报表中存在的盈余管理手段及相应的动因和结果。 关键词:盈余管理;利润操控;案例分析 近年来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操控利润现象屡见不鲜。上市公司利润操控会降低财务报表信息的质量,给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造成误导。针对这种现象,一方面监管者需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督,另一方面,投资者要加强识别上司公司盈余管理手段的能力,学会从错综复杂的交易和会计处理中看清本质。本文从信息使用者角度,以太原煤气化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从其披露的2013 年财务报告中的异常事项为出发点,分析了财务报表中存在的盈余管理手段及动机。 一、案例简介 太原煤气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煤气化”)是1998 年12 月经批准改制,由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经济建设投资公司、北京华煤工贸公司、中煤多种经营公司、四达矿业公司等五家发起人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其母公司为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

司”),煤气化的实际控制人山西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煤气化2000 年6 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所属行业为煤炭采选业,经营范围为:原煤、焦炭、煤气及洗精煤、煤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 为原煤及精煤。 煤气化因政府要求在2012 年至2013 年间先后关停了焦化厂、第二焦化厂、煤矸石热电厂、晋阳选煤厂等单位,2013 年12 月,煤气化将关停厂区的相关资产、负债及人员整体转让给集团公司。该交易完成后,煤气化目前已无焦炭、煤气、煤化工产品的生产业务。 二、异常事项 (一)主营业务巨亏,净利润扭亏为盈 2013 年度,煤气化公司主营业务表现不力,出现了巨额亏损,公司财务报表披露合并营业利润为-863,129,980.35 元,母公司营业利润为-748,232,227.39 元。而净利润却扭亏为盈,合并净利润为4,093,561.99 元,母公司净利润为143,337,143.37 元。其中,使净利润扭亏为盈的主要因素是巨额的营业外收入,该科目合并数为934,636,617.07 元,母公司数额为933,040,556.76元。 (二)董事会换届,众多原高管离职 煤气化于2012 年度开展了领导班子的换届选举,多数原高管人员离职,新任命高管于2013 年正式任职。在换届前的2012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案例分析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案例分析研究 孙萍张敏 发布时间:2009-10-02 摘要: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中,利用会计政策留有的空间进行盈余管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盈余信息的可靠性,使其无法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巧用会计政策,资产减值准备、资产重组、利用债务重组是当前许多亏损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盈余管理;资产减值准备;资产重组;中国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中,利用会计政策留有的空间进行盈余管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盈余信息的可靠性,使其无法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巧用会计政策,资产减值准备、资产重组、利用债务重组是当前许多亏损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一、利用减值准备调节盈余 近年来,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备受上市公司青睐,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计提的比例和数额关系到企业当年的盈利状况,甚至有可能直接扭转其趋势。通常情况下,部分上市公司在业绩较差时少提准备可以“润色”业绩,有的则在经营较好时多提准备,以便为随后的会计期间做好“业绩储备”,致使八项计提以其“灵活性”和“随意性”成为许多上市公司随心所欲的盈余管理手段。当然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减值损失一经确定,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可以转回的资产仅仅包括应收账款、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等资产、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未探明矿区权益。通过计提巨额资产减值使本年度一次亏足,为今后年度的巨额冲回打下基础,以达到保牌、摘帽、实现盈利的目的。据统计,截至2006年2月22日,沪深两市共有13家ST、*ST公司披露了2005年年报,其中包括个别已经摘帽的公司和目前已经暂停上市的公司。13家公司中,9家2005年实现扭亏为盈,1家继续盈利,3家出现亏损。年报显示,尽管多数此类公司实现盈利,但主要业务和财务状况出现根本好转的为数不多,大多数公司是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来操纵利润,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案例论文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案例论文 ———GE公司盈余管理的启示 作者 专业 指导教师

内容摘要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一直是中外会计学者关注较多的会计行为。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有助于提高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使盈余信息更能反映公司的经济价值,因此,在中西方倍受推崇。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已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趋势,采取不同的盈余管理策略会产生不一样的盈余管理效果。 本文以美国GE公司成功的盈余管理作为案例进行研究,以对比分析和数据分析的方法,从盈余管理的概念、动因入手,逐步深化,进而探讨盈余管理策略及具体手段等,像调节收入确认时间,合理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等。说明使用适度的盈余管理手段,发挥盈余管理的资源配置作用,才是我国上市企业应当借鉴的,深刻体现盈余管理策略在揭示财务会计信息中的重要性,最后借鉴GE公司的盈余管理策略,提出了加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宏观策略。 关键词::盈余管理资源配置盈余管理策略适度管理

目录 一、美国GE公司盈余管理案例 (1) (一)GE公司简介 (1) (二)GE公司的盈余管理策略 (1)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涵义 (2)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优缺点分析 (2) 1.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优点分析 (2) 2.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缺点分析 (3) (三)我国盈余管理策略存在的缺陷 (3) 1.资产与债务重组 (3) 2.利用关联交易调节盈余 (4) (四)GE公司盈余管理对我国上市企业的启示 (4) 1.加强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 (4) 2.完善会计准则和制度,保证披露信息真实性 (4) (三)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 (5) (四)加强会计事务所监督,强化审计责任 (5) (五)提高市场参与者素质,提高判断盈余管理能力 (5) 三、结语 (6) 参考文献 (7)

珠海中富盈余管理案例研究

珠海中富盈余管理案例研究 盈余管理是通过会计政策的灵活选择来达到既定盈余目标的行为。盈余管理在某种程度上会损害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在一定情况下可能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判断,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投资者,由于其本身财务金融知识的缺乏,通过盈余管理处理后的财务数据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具有较大的迷惑性,他们无法准确客观地衡量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最终使他们无法做出最合理最科学的判断。 在我国,公司想要在交易所上市,需要经过重重监管严关,这就使得上市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并且上市后公司可以有一个巨大的融资平台,因此大部分公司对上市趋之若鹜。并且,对于暂停上市和退市我国的证券监管部门都有严格的规定,如“已上市的公司如果连续亏损两年将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即进入特别处理期;如果连续亏损三年,公司的股票将暂停上市”等。 从我国监管部门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公司股票的上市和退市制度还未完全市场化,且过于强调公司的盈利水平,这种制度使一些公司在没有达到利润标准的情况下,利用盈余管理的手段进行利润的调整,或是已经上市的公司连年亏损,通过盈余管理来渡过退市难关。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关于盈余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以珠海中富为案例,分析案例公司在触及退市标准的情况下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并基于案例分析得出结论启示和政策建议。 本文主要从公司基本情况,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手段和结果几个方面进行案例研究。首先简要地分析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包括公司背景、主营业务股权结构和财务状况。 然后研究了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分别为:(1)委托代理行为和信息不对

称;(2)公司治理环境;(3)会计制度的不足;(4)保住上市资格。紧接着本文分析了珠海中富实施盈余管理的手段,包括(1)利用资产减值损失;(2)调整费用的支出;(3)利用政府补贴;(4)处置子公司获得收益;(5)处置土地、房产获得收益。 最后本文分析了珠海中富进行盈余管理的结果及其影响,公司虽然通过盈余管理保住了上市资格,但是公司的经营业绩并没有得到改善,公司的成长能力、盈利能力等水平依然低下,并且公司的内部治理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管理人员、董事、监事相继辞职。因此,只通过盈余管理的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的现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公司的管理人员产生惰性,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由于盈余管理是法律及会计准则所允许的,因此我们无法从根本是消除盈余管理,我们只能通过法律法规或者会计准则的完善来减少盈余管理的发生。文章在结尾处结合了本文的案例分析,从政府部门及企业自身角度提出了减少盈余管理发生的政策建议。

MBA战略管理作业-案例分析

山东师范大学 研究生(非)学位课程论文答卷 学号 姓名 学科专业 科目战略管理 时间 分数

2013级MBA战略管理作业 —腾讯的成功之路 摘要: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腾讯业务非常广泛,涵盖:即时通讯、门户网站、网络游戏、无线服务、电子商务、搜索等等。所以,对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来说,研究腾讯公司发展战略将具有重要意义。腾讯的发展模式堪称中国互联业的一大奇迹,全业务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无数第一,而腾讯产品总能后发制人在复制后实现超越。通过对腾讯公司的全面分析及整体发展战略的深入研究后,我们发现腾讯模式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成功并非偶然,无论在公司治理、人才培养、研发管理还是产品战略方面,腾讯都有许多独到之处和成功经验。本文首先介绍了腾讯公司的发展背景和现状,然后通过对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企业的内部相关情况分析提炼出腾讯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分析,说明了腾讯公司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接着根据腾讯公司的自身情况以及分析的结论,对公司的战略及选择做出了说明,并对腾讯当前的三大战略进行了剖析。最后,我们在对腾讯公司发展战略进行全面分析后,对腾讯公司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与意见。

一、背景及简介 1.1背景介绍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了解自身的竞争环境、竞争优劣势和盈利潜力,对于企业战略的制定意义重大。鉴于此,许多经济学家和策略家在企业战略制定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创立了许多有效的模型来帮助企业分析竞争环境和竞争强度。其中,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波特五力模型深受赞许并得到广泛应用。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中国最早也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最大的互联网即时通信软件开发商。1999年2月,腾讯正式推出第一个即时通信软件---“腾讯QQ”。经过数年发展,于2004年6月在香港上市。腾讯目前已形成了互联网业务、无线和固网业务、广告业务、企业服务和品牌授权等五大业务体系。并逐步向个人即时通讯、企业实时通讯和娱乐资讯三大战略方向发展。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IM软件、网络游戏、门户网站以及相关增值产品。 1.2腾讯公司的创业史 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中国最早也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最大的互联网即时通信软件开发商,总部设于广东深圳。1999年2月,腾讯正式推出第一个即时通信软件——腾讯QQ。经过数年发展,于2004年6月在香港上市。成立十年多以来,腾讯一直秉承“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经营理念,主要提供互联网增值服务、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和网络广告服务。通过即时通信QQ、腾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4d2123182.html,)、腾讯游戏、QQ空间、无线门户、搜搜、拍拍、财付通等中国领先的网络平台,腾讯打造了中国最大的网络社区。截至2013年9月30日,QQ即时通信的活跃账户数达到10亿,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达到2亿。腾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数以亿计网民的沟通方式和生活习惯,并为中国互联网行业开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1.3公司使命 用互联网的先进技术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是腾讯公司的使命。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便捷沟通平台,在人们生活中实践着各种生活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及商务应用功能;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创造着更广阔的互联网应用前景。腾讯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作为自己的战略

财物案例分析--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Katheri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的控制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是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和)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定义 企业管理层在公认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有关财务会计法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和交易规划等手段,有意识地调节或控制企业的盈余,使会计报表数据达到预期的满意效果,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 三、特征 1.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 2.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 3.盈余管理不会增减社会的实际盈余 4.盈余管理的目的既明确又复杂 四、盈余管理与会计造假的区别 1、主体不同 盈余管理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会计造假主体则可能是企业管理当局,但绝大多数是个别高级管理人员。 2、法律法规的认可不同 盈余管理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是通过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相应会计政策来进行会计处理。会计造假则是采用违法违规手段来改变企业盈余信息,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实。 3、手段不同 盈余管理是在会计法律法规和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主要针对会计政策的变更和对会计核算上需要估算的项目进行调整,来达到修正企业盈余的目的。会计造假则以不合法手段来粉饰企业财务报表。 4、目的不同 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管理者为满足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要求,合理避税节税,使自己的管理业绩和管理才能得到认可等,其受益者通常是企业管理当局、股东、公司员工。会计造假的目的是以损害大多数股东和其他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为代价,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不当获利。 5、影响范围不同 盈余管理只会影响实际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公布,影响的是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报表中的报告盈余,而不是实际盈余。会计造假则无中生有,改变企业实际盈余,歪曲企业实际财务状况,以满足私人利益。 五、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盈余管理:资本市场动机、政治成本动机、契约动机、税收动机 六、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形式 1、利用会计政策选择及会计估计 -变更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估计方法 -利用时间差跨年度调节 -费用化支出资本化 2、利用关联交易 -利用关联购销 -直接提供资金 -利用租赁或担保 -利用托管经营 3、利用非经常损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