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者绿色食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费者绿色食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费者绿色食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消费者绿色食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兆锋, 俞红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

刊名:

统计与决策

英文刊名:STATISTICS AND DECISION

年,卷(期):2008,""(12)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7条)

1.马骥.林富强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地区比较[期刊论文]-消费与流通 2002(06)

2.王田.梅洪常.张伟影响消费的诸因素分析及模型化描述方法研究[期刊论文]-消费经济 2005(05)

3.王华书.徐翔微观行为与农产品安全[期刊论文]-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4.张云华.孔祥智.罗丹安全食品供给的契约分析[期刊论文]-农业经济问题 2004(08)

5.张志华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期刊论文]-农业经济问题 2001(06)

6.张晓勇.李刚.张莉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切[期刊论文]-中国农村观察 2004(01)

7.李勇.任国元.杨万江安全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及政府干预[期刊论文]-农业经济问题 2004(03)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周静.马李.周虹.安晓峰.ZHOU Jing.MA Li.ZHOU Hong.AN Xiao-feng辽宁省绿色食品消费状况实证分

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

以辽宁省消费者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食品安全问题、绿色食品认知程度、绿色食品营销组合因素、绿色食品购买频率以及绿色食品标志、类型与价格对不同地区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等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加大绿色食品研究、开发与营销的力度,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加强对绿色食品标志的认证和管理工作,规范绿色食品市场秩序.

2.期刊论文谢长青.翟印礼.Xie Changqing.Zhai Yinli假冒低劣食品与绿色食品消费的效用理论分析-上海商学

院学报2005,6(2)

应用西方微观经济学效用理论,针对当前绿色食品消费现象,及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情况下选择绿色食品或非绿色食品消费取得效用最大化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扩大绿色食品消费的对策.

3.期刊论文徐学荣.吴祖建.林奇英.谢联辉绿色食品生产和消费的数量经济分析-经济数学2002,19(3)

本文从消费者效用出发,导出了绿色食品及同类一般食品的需求函数;从企业具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入手,分析了绿色食品价格对其生产的影响,得出了绿色食品生存必须具有的最低价格;给出了使绿色食品及同类一般食品产销尽可能均衡的线性规划模型;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的若干建议措施.

4.期刊论文徐世玲.王书明刍议绿色食品消费-学术交流2003,""(8)

把握绿色消费的准确含义,消除白色消费的误区.绿色食品要求,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对绿色食品消费要分层次,扩大消费需求,要从政策、措施上寻求出路,从体制、机制上进行突破,培育和形成消费热点.

5.期刊论文赵东伟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消费购买行为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3)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购买行为及限制因素;绿色食品消费购买行为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扩大龙江绿色食品消费购买力的对策.

6.会议论文周静.周虹.黄小辉辽宁省绿色食品消费状况实证分析——基于对辽宁省大连、沈阳、锦州、丹东四市

的调查2006

本文以对辽宁省大连、沈阳、锦州、丹东四个城市的消费者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食品安全问题、绿色食品认知程度、绿色食品营销组合因素、绿色食品购买频率以及绿色食品标志、类型与价格对不同地区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等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7.学位论文张小霞绿色食品管理中的消费行为研究——基于上海市消费者的实证研究2007

本文研究了绿色食品管理中的消费行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农产品供需关系的转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开始朝着多元化和优质化的方向发展,集中表现为从过去对农产品数量的追求转向对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方面的追求。我国的绿色食品事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消费者行为研究是我国绿色食品管理工作的基础,针对目前我国绿色食品管理过程中消费者行为研究薄弱的现状,从消费者行为实证研究的角度给我们的绿色食品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全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对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状况和消费状况进行了概述,总结了绿色食品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我国绿色食品管理状况进行了概述,总结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消费者行为研究方面的不足。

第二部分从理论上研究了绿色食品的消费者行为,结合微观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学相关理论提出了绿色食品消费者行为的理论模型,剖析了影响绿色食品消费的关键因素,消费者的个人特征和收入水平均会对绿色食品消费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部分通过对上海市消费者的实证研究,描述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及对绿色食品管理的态度,结果表明:上海市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已有较高的认知,但对绿色食品的了解还较少;消费者对政府工作的评价不高,认为政府应在监管、宣传等方面加强努力。进而对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消费者的年龄、学历、收入以及对绿色食品的认知会对绿色大米的认知和购买产生较显著的影响。

第四部分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了对绿色食品管理的若干建议,包括加强消费者教育和宣传、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绿色食品成本、完善认证体制和加强监管力度以及进行机构体制改革等。

8.期刊论文吴志华.胡学君绿色食品消费与农业生产对策探析-粮食科技与经济2001,26(3)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绿色食品消费起步较晚,但发展比较快,正加快向社会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推进,显示出了生机勃勃的发展活力.与此相对应,须提高对绿色食品开发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采取耕地及农业基础资源保护政策,并致力于从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上保证与绿色食品开发相适应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订与实施.

9.期刊论文董钻.王晓光谈大豆绿色食品的消费和生产-大豆通报2002,""(4)

本文通过对大豆绿色食品的消费、生产及转基因三个方面的论述,揭示了扩大消费的可能性、提高生产的潜能性和保持非转基因的有效性及遵守相关法规的重要性.借以提高全民意识,推动大豆发展.

10.会议论文李晓红.张凤海绿色食品发展的新思路

文章在分析绿色食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绿色食品在生产和消费环节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4d7220247.html,/Periodical_tjyjc200812035.aspx

授权使用:辽宁科技大学图书馆(lnkjtsg),授权号:acc31565-e381-45b3-a836-9df100d5445c

下载时间:2010年9月14日

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分析2

摘要 本篇论文中所研究的是现代大学生对一些时尚商品的消费情况。通过对学生在手机,电脑和旅游等方面消费的调查,明确大学生对时尚消费的方向,能力以及需求,可以使商家针对学生群体生产一些可以满足学生要求的产品并且从中取得可观的利润。 全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论三大部分。引言提出了写这篇论文的目的,正文主要由实践的地点、内容、收获、分析和结论组成。反映了大学生时尚消费方面的特点,准确的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社会,经济以及心理等的原因。从而为厂商以后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了一定依据。

引言 众所周知,年轻人一直都是走在时尚前端的。追求时尚是对美追求的一种方式,大学生更不例外。现在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有追求时尚的心理,差不多有一半的大学生会对时尚商品消费,例如新款式的服饰,运用新技术或新造型的手机和电脑等等这些都成了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商品。也许就是这些商品上小小的改变也会变成时尚的新焦点。 正确并且有节制的追求时尚也是一种向上的表现。大学生应该用一种理性的消费观念去追求时尚,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消费,适度的进行购买,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要科学的分析不盲目,厂商应该生产一些满足需求并且具有技术含量的产品,这样一定程度上也会更正一些不良消费习惯并且也会提升自己企业的社会的认可度,实现双赢。 推出新式的时尚品是每个商家都会做的,其中的利润也是巨大的。在本次调查中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一些生产时尚产品的商家提供一些未来生产产品的方向,使大学生们满足需求,也使商家得到更多的利润。

大学生时尚消费分析 1课程计划 实践方式:发放调查问卷与口头的提问 地点:在辽宁大学、东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寝室进行随机调查 内容:这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时尚变化飞快的时代,也是价值观多元化与城乡冲突等两极矛 盾凸显的时代。即使身处大学校园,身边大多数人尚没有经济收入,甚至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处于经济贫困边缘,你同样能感觉到大学生在服装、发型、饮食甚至是恋爱观的变化速度都与时尚接轨。因为大学生的年龄大多正处于喜欢追求时尚、渴望他人评价与承认的时代。因此对大学生的时尚消费进行分析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可以为厂商的生产销售提供有力的依据,以及广阔的空间。 此次实践活动预计为期五天:第1天,制作调查问卷,选出大学生感兴趣的时尚消费的话题让他们进行选择。第2—4天,发放调查问卷,并向调查人口头提出些与调查内容相关的问题,并及时回收与记录。并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系统的统计和对记录的内容进行整理。最后一天,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口头提问内容的整理结果,分析大学生时尚消费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收获:调查问卷中几个与时尚消费有关的题目,一部分总结的结果。

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概念

绿色食品的概念 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由于与生命、资源、环境相关的事物通常冠之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并能给人们带来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将其定名为"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规范。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规范; 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规范,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 严格地讲,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发展绿色食品,从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入手,以开发无污染食品为突破口,将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增进人们健康紧密地结合起来,促成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绿色食品特定的生产方式是指按照规范生产、加工;对产品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依法对产品实行标志经管。 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是绿色食品的特征。无污染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防范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污染,以确保绿色食品产品的洁净。绿色食品的优质特性不仅包括产品的外表包装水平高,而且还包括内在质量水准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又包括两方面:一是内在品质优良,二是营养价值和卫生安全指标高。 为了保证绿色食品产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特性,开发绿色食品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规范体系。绿色食品规范包括产地环境质量规范、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和卫生规范、包装

绿色食品策划书

绿色食品策划书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书 设计题目:绿色食品策划方案 系别: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论文完成日期: 摘要 对我们来说,绿色食品这个名词已经耳熟能详了。大家都知道什么是绿色食品以及食用绿色食品的好处。但是我国现阶段,由于人们的收入状况,绿色意识淡薄,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绿色食品市场不健全,国家执法力度不够,绿色食品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对于如何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绿色食品市场推广策划方案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目标市场的选择。探讨目标市场的规模、前景及竞争格局。第二部分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及心理。第三部分是对产品定位进行说明,说明产品在市场上的定位及与其他产品的不同。第四部分是完整产品说明,说明产品概念来源,如何进行销售。第五部分是策划方案可能的实施状况及评估。第六部分是竞争战略的设计,本人主张实行专业化市场,对其策略及成效进行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绿色食品策略方案专业化消费者行为 目录 一目标市场选择 (4) (一)市场细分的基本原和关键要素 (4) (二)目标市场的规模分析和成长前景预测 (4) (三)竞争格局分析和竞争对手分析 (4) 二、消费者行为分析 (5) (一)目标客户的购买需求分析 (5) (二)其他产品为何没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5) (三)目标客户的消费流程和消费心理分析 (5) 三、产品定位说明 (5) (一)本产品在目标市场上的定位及其说明 (5) (二)目标客户非买该产品不可的理由 (6) (三)与同类产品的差异化特征主要体现 (6) 四、完整产品说明 (6) (一)产品定义的详细说明,产品概念 (6) (二)产品定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价格策略的制订 (6) (三)产品宣传的价值诉求,广告词的设计原则 (6) (四)整合营销传播设计,采用了哪些市场宣传组合方 (7) (五)销售渠道设计,渠道设计的原则和考评原则 (7) 五、策划方案可能的实施情况和成效评估 (8) (一)产品上市后可能的销售业绩 (8)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因素的分析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引言 消费者购买行为是指最终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所谓最终消费者是指以消费为目的的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个人或家庭。所有这些最终消费者构成了消费者市场。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受一系列相关因素影响的连续行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非常复杂,多种多样。这些因素有时独立地,有时又相互交织地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由于消费者行为的对象是干变万化的人的行为,不可能有通用的最佳模式,那么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二.影响因素 市场营销刺激因素由四“P”组成: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其他刺激因素主要存在于购买环境之中,包括:经济、技术、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行为既受到个人需要、认知、学习、态度等心理因素和年龄、生活方式、自我形象、个性等个人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家庭、社会阶层、参照群体和文化因素等影响。

(一)文化因素 文化是人类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美学、习俗、语言文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总称。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历史现象的沉淀;同时,文化又是动态的,处于不断的发生变化之中。包括: 1.文化 文化是引发人类愿望和行为的最根本原因。 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购物行为明显存在差距,青少年一般购物在于求新求奇,但他们也会更多的参考一下价格,他们更多喜欢在专卖店够买衣物(价格不算贵但衣服比较时尚,展示个性),中年人一般在职场更多的会选择职业装,或比较显示地位的休闲装,老人更多的会比较想穿出"青春活力"会在挑选衣物时更细心,仔细. 2.亚文化

亚文化包括民族、宗教、种族和地域等。亚文化为其成员带来更明确的认同感和集体感。许多亚文化构成了重要的细分市场。 3.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是在一个社会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和稳定性的群体,他们按等级排列,每个阶层成员具有类似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行为方式。社会阶层不仅受收入影响,也受其他因素如职业、教育和财产等的影响。在一些社会系统中,各阶层具有特定的作用和特定的社会地位。 (二)社会因素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同样也受到诸如小群体、家庭以及社会角色与地位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 1.群体 一个人的消费行为受到许多参考群体的影响。直接影响的群体称为会员群体,包括家庭、朋友、邻居、同事等主要群体和宗教组织、专业组织和同业工会等次级群体。崇拜群体是另一种参考群体。

绿色食品标识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绿色食品标识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指导教师: 2014 年6 月

摘要 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绿色食品逐渐成为了人们食品使用的主流,现在人们在购物选择时关注多的是食品包装上是否存在绿色环境标识,而弱化了对价格等方面的追求,所以企业在外观包装其他方面的努力有时起效不大,没有绿色食品标识成为了食品企业提升的绊脚石。 本文首先介绍了绿色食品标识的基本理论概念并且分析了现在国内对于绿色食品标识的消费者认知,然后通过有无绿色食品标识和企业规模大小两个因素以假设检验的实验对消费者购买意愿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是否收到这两个因素的控制,针对实验得出的结论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企业提出管理启示,希望对企业有帮助。 关键词:绿色食品标识;消费者;购买意愿

THE INFLUENCE OF GREEN LOGO FOR CONSUMER WILLINGNESS TO BUY ABSTRACT In today's increasingly high standard of living, green food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people use now when people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numerous shopping options is whether the presence of green environmental labeling on food packaging, and the weakening of the price and other terms of the pursuit, Therefore, the appearance of the packaging business efforts in other areas and sometimes the onset is not, there is no green logo has become a stumbling block to enhance food companies.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etical concepts and analysis of the green logo green logo for now the domestic consumer awareness, and then whether the green logo and business size are two factors to hypothesis testing experiments on consumer purchase intention analyzed to draw consumers' willingness to buy whether the received control of these two factors, the conclusion for the experiment to analyze and manage enterprise revelation made for different issues, and I hope to help businesses. Key words: Green logo; Consumers; Purchase Intention

广告对消费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广告对消费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百事可乐广告为例 摘要 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已日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时时刻刻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和文化修养,并成为企业营销的一种重要手段,愈来愈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广告主进行广告宣传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消费者对商品和企业的好感并且购买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因此,消费者既是广告的接受者,又是广告中商品的购买者,消费者对广告的态度和最终的购买行为决定了广告发挥作用的大小。消费者是广告作用的对象,广告想要取得成功,必须符合消费者的心里和行为特点。消费者的需求动机、消费习惯和购买行为等特征是决定广告策略的最基本依据。广告界有一句名言说的好“科学的广告术语是依照心理学法则的。”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广告的发布时机、发布频率、广告的主题与创意、广告的表现形式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只有符合消费者心理的广告,才能刺激并打动消费者,促进购买。 关键词:广告策略购买行为跨文化 目录 1 百事可乐在中国本土化的策略运用 (2) 1.1本土化策略 (2) 1.2品牌化策略 (2) 1.3广告策略 (2) 2 百事可乐广告针对中国大陆消费者的年龄群 (3) 3 影响消费者购买百事可乐的因素 (4) 3.1百事可乐的广告宣传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4) 3.2百事可乐产品外观形象的设计 (4) 4百事可乐广告针对中国消费者的跨文化体现 (4) 4.1理解中国同美国的文化差异 (4) 4.2用语习惯适用的原则 (5) 5文化优势融合原则 (5) 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影响消费者行为因素有内在和外在两种

影响消费者行为因素有内在和外在两种: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在因素包括(1)动机。动机与行为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动机导致行为。消费者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消费者动机可分为两部分:生理动机和心理动机。(2)感受。感受指消费者在其了解答范围内通过其眼、耳、鼻、舍、身接受外界色、形、味等刺激或坏境所形成的心理上的反应,是个体对于社会和物质坏境的最简单、最初的理解。(3)态度。态度通常指个体对事物所特有的一种协调的、有组织的、习惯性的内在心理反应。(4)学习。学习即指“在相似的情况下,由过去的行为所引发的行为改变”。换言之,学习是指由于经验而引起的个人行为的改变。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在因素包括(1)相关群体相关群体指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一个人的态度、行为或价值观的团体。相关群体可分为参与群体与非参与非所属群体。(2)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指一个社会按照其社会准则将其成员分成的相对稳定的不同层次。(3)家庭状况家庭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很大(4)文化状况文化是社会精神的结晶,它使人们建立起一种是非观念,从而影响消费者行为。文化状况有时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起决定性作用,企业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勒啤酒的市场细分策略中国的吸烟消费者大多知道"万宝路"香烟,,但很少知道生产,经营万宝路香烟的公司叫菲力普摩里斯公司,这就是这家公司在1970年买下了位于密尔瓦基的美勒啤酒公司,并运用市场营销的技巧,使美勒公司在五年后上升为啤酒行为市场占有率的

第2名.原来的美勒公司是一个生产导向型企业,全美啤酒行业中排名第七,市场占有率为4%,业绩平平.到1983年,菲力普摩里斯经营下的美勒公司在全美啤酒市场的占有率已达21%,仅次于第一位的布什公司(市场占有率为34%),但已将第三,四位公司远远抛在后头,人们认为美勒公司创造了一个奇迹.所以能创造奇迹,在于菲力普公司在美勒公司引入了该公司曾使万宝路香烟取得成功的营销技巧,那就是市场细分策略.它由研究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开始,将市场进行细分后,找到机会最好的细分市场,针对这一细分市场作大量广告进行促销.美勒公司的实践,也使啤酒同行业者纠正了一个概念上的错误,即过去一直认为啤酒市场是同质市场,只要推出一种产品及一种包装,消费者就得到了满足.美勒公司并入菲力普公司的第一步行动,是将原有的唯一产品"高生"牌重新定位,美其名为"啤酒中的香槟",吸引了许多不常饮用啤酒的妇女及高收入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占30%的狂饮者大约消耗啤酒销量的80%,于是,它在广告中展示了石油钻井成功后两个人狂饮的镜头,还有年轻人在沙滩上冲刺后开怀畅饮的镜头,塑造了一个"精力充沛的形象",广告中强调"有空就喝美勒",从而成功地占据了啤酒豪饮者的市场达10年之久. 寻找新的细分市场,怕身体发胖的妇女和年纪大的人觉得12盎斯罐装啤酒的份量太多,一次喝不完,从而公司开发了一种7盎斯的号称"小马力"的罐装啤酒,结果极为成功.1975年后,美勒公司又成功地推出一种名为"Line"的低热量啤酒.虽然1900年以来,不少厂商试图生产低热量啤酒,但他们把销售对象放在节食者的大多数人原本不喝

绿色食品调查报告

绿色食品调查报告 现在国家都提倡“绿色食品”,虽然国家极力倡导,但是人们真的按照国家的要求做了吗?下面是绿色食品调查报告范文,欢迎参考阅读! 篇一:绿色食品调查报告某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为了提高其市场占有率,改善经营现状,进行了一项关于绿色食品消费行为的市场调查,并通过实地调查,获取了大量来自消费者的信息。现已将调查的来的信息资料进行了编码并整理,形成了绿色食品消费行为调查数据集,调查报告如下:我们共发放问卷25份,回收25份,学生发放25份,回收25份,回收率100%,调查主要涉及管理系,覆盖1201级,数据全面翔实可靠。 此次调查问卷共设计题目11项,问卷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态度、品牌、购买习惯和价格等方面的调查。 20xx年6月7日下午 1、消费者如何辨认绿色食品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辨认%的人是从商品包装的标识上分辨的,还有一小部分人是靠感觉,因此,商家再生产绿色食品时,应该在包装上注明。 2、消费者对于绿色食品的定义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消费者对于绿色食品定义,%的是

依靠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的是认为食用安全,%的人则认为是营养丰富,还有少数认为是对环境无污染,因此。商家可根据这一结果来对于自己生产的绿色食品进行标示。 3、绿色食品只是和信息的获得渠道 在这项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广大消费者中,%的人是从电视报纸广告获取信息,%的人是从网络获取,这两项宣传渠道是消费者最注意的,所以,在对绿色食品的宣传上,商家可以多从这两方面入手。 1、选择绿色食品主要考虑哪些 这是一项排序调查,在此项调查中,消费者把自己觉得越重要的,排在越前面,而调查显示,安全无污染和健康都有%的人的觉得最重要,其次有%的人会考虑产品的品牌。 现在的人生活越来越好,大家的生活品质也越来越高,对于饮食都是越来越讲究无污染的健康,所以,目前的商家再生产绿色食品时,应该着重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 2、在购买绿色食品时,是否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再此项调查中,说明大家在平时生活中并不是很在意购买的是否为绿色食品,而大家对绿色食品的认知也不是很高。 3、购买绿色食品时,对品牌的选择 在此项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消费中对于绿色食品,有很高的品牌忠诚度,至于市场上以低价销售的绿色食品,消费者不太愿意接受,所以商家对于自己的绿色食品品牌可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练习:4.4倡导绿色消费随堂练习 Word版含解析

[随堂练习]·巩固 1.下列各项行为中,不属于绿色消费行为的是() A.购买绿色食品 B.捕食青蛙 C.开展生态旅游 D.合理处置垃圾 解析绿色消费行为拒绝捕食野生动物。 答案B 2.下列不属于绿色商品的是() A.低氟家用制冷器具 B.无汞电池 C.含氮、磷的洗涤剂 D.节能荧光灯 解析中国绿色标志认证委员会认证的环保产品有低氟家用制冷器具、无氟定型发胶、无铅汽油、无汞电池、无磷洗涤剂、低噪声洗衣机、节能荧光灯等。答案C 3.下列属于非持续发展模式的是() ①倡导绿色消费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资源③保护生物多样性④人均耕地面积日趋下降⑤环境污染日益严重⑥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解析非持续发展的模式是传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有三大特点:资源的利用率低、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的一次利用。 答案D 4.下列措施最有可能应用于绿色食品生产的是() A.不使用化肥 B.不使用有机化肥 C.生物防治害虫 D.人工控制气候 解析绿色食品生产不使用农药,而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 答案C 5.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最有效的个人行为是() A.礼品包装用品的回收利用 B.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从我做起 C.以自行车代替汽车作为个人的交通工具 D.由肉食改为素食

解析“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最有效的个人行为是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 答案B 6.目前我国的一些商品存在着“过度包装”问题,如果请你针对其危害,向消费者写一份“倡导绿色消费,抵制过度包装”的倡议书,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①商品包装质量是价格和消费的决定因素 ②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③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④消费者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有机食品消费行为研究

有机食品消费行为研究 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突出的环境问题又进一步诱发食品安全问题。比如,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影响自然环境,而且使农产品出现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威胁公众消费安全和人类健康。这些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随之不断增强。 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消费需求正发生显著变化,追求健康、高品质的有机食品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然而,我国有机食品市场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目前市场规模偏小,消费总额不足整个食品消费市场的1%;且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市较为少见,广大农村地区几乎没有有机食品销售记录。鉴于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国内有机食品市场发展已是当务之急。要发展有机食品市场就离不开有机食品消费。 而要推动有机食品消费就需要理清有机食品消费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那么当前我国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认知状况如何?消费者有机食品支付意愿及购买行为特征如何?消费者信任和食品安全性的关注程度这两大主观因素对有机食品购买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有机食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又会如何影响消费者有机食品购买行为?这些都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有机食品消费行为研究的基础上,以偏好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作为指导,采用归纳法、问卷调查法、计量经济分析法、均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法等方法定性和定量地对有机食品消费行为展开研究。首先,基于对相关理论的归纳,设计出理论分析框架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其次,通过对实地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探讨消费者对有机食品认知水平,支付意愿及购买行为特征;再次,通过选取有机食品消费者群体规模指标和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消费者信任和食品安全性关注程度等主观因素对有机食品购买行为的影响;然后,从信息不对称视角探讨有机标签及其欺诈行为对有机食品购买行为的影响;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样本区域内多数消费者不仅非常关注食品安全性问题,而且认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忧。消费者也非常关心自身的健康问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由于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对象是干变万化的人的行为,不可能有通用的最佳模式,所以市场营销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情景采取不同的对策。某一具体的购买决策模式是否能在所有情况下都行之有效?其实,购买决策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购买决策的有效行为会随着消费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为消费者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与营销人员、产品的交互作用去完成某一特定目标的消费行为的。这一行为可用公式表示: B=f(P,E) 其中,B——消费者行为,P——个人因素,E——环境因素(个人以外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

消费者行为是因变量,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是自变量,即B 是P、E 的函数。这说明,消费者行为既受到个人需要、认知、学习、态度等心理因素和年龄、生活方式、自我形象、个性等个人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家庭、参照群体、社会阶层和文化因素等影响。 文化因素 文化是人类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美学、习俗、语言文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总称。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历史现象的沉淀;同时,文化又是动态的,处于不断的发生变化之中。 文化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基本核心文化; 第二,具有不同价值观、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的亚文化。

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的价值观念相差很大。市场的流行趋势都会受到价值观念的影响。企业在制定促销策略时应该将产品与目标市场的文化传统尤其是价值观念联系起来。例如,美国人希望得到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追求超前享受,人们在购买住房、汽车等时,既可分期,又可向银行贷款支付。而在我国,人们则习惯攒钱买东西,人们购买商品往往局限于货币支付能力的范围内。 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由技术和经济构成,它影响需求水平、产品的质量、种类、款式,也影响着这些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方式。一个国家的物质文化对市场营销具有多种意义。例如,电动剃须刀、多功能食品加工机等小电器,在发达国家已经完全被接受,而在某些贫困国家不仅看不到或没人要,而且往往被视为一种奢移与浪费。

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五)

第五章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 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购物需求和欲望,厂家和销售人员应当努力掌握消费者心里的秘密,按照不同的群体、性别和年龄列出各种客户群的明细表,分析和判断应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能够按照商家设计的方式产生购买动机。因此,商家和销售人员还应当注意分析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 1.购买者的特征因素 购买者的特征是影响其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图3-1所示,购买者的特征因素包括四类: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体因素和心理因素,这些因素在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可能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 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体因素心理因素 文化亚文化社会阶层 参照群体 家庭背景 角色/地位 年龄与生命 周期阶段 职业 经济环境 生活方式 自我认知 动机 知觉 学习 逆反心理 信念/态度 文化因素 购买者特征因素中的文化因素包括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在一个人的一生之中,能够确保自身朝着某个方向发展的最根本因素是文化。但是,在某一次购买行为过程中,文化因素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同样道理,在产品的

营销过程中,并不是只有文化熏陶才能保证营销的成功。因此,销售人员应综合分析各种文化因素,使之有利于营销的成功。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需要考虑参照群体、家庭背景以及消费者的角色/地位等。社会因素是营销工作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忽略了群体影响等社会因素,在面对某些消费者的时候,销售人员将会发现消费者的心理难以琢磨。因此,销售人员必须对消费者的社会群体、家庭背景、角色/地位等因素做出全面分析,将市场细分,采用不同的策略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施加影响。 个体因素 厂商与销售人员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消费者的个体因素和销售行为形成互动,因此,消费者的个体因素是营销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在个体因素的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消费者在各个年龄与生命周期阶段中的行为特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消费者的判断不同,由此产生的行为方式也不同。此外,还需要关注消费者的职业特点,应当根据不同的职业群体,分析其经济环境、生活方式、自我认知、人物性格等特征。 心理因素 个体因素是营销成败的决定因素,而心理因素是指导消费者个体行为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所有的影响因素最终都与心理因素有关联。因此,厂商和销售人员应该深入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如动机、直觉、逆反心理、信念、态度等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特征因素。只有这样,销售人员才能在营销过程中如鱼得水。 2.消费者的心理钱包因素 所谓消费者的心理钱包因素,指的是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发生时对钱包的重视

费者绿色食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消费者绿色食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兆锋, 俞红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 刊名: 统计与决策 英文刊名:STATISTICS AND DECISION 年,卷(期):2008,""(12)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7条) 1.马骥.林富强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地区比较[期刊论文]-消费与流通 2002(06) 2.王田.梅洪常.张伟影响消费的诸因素分析及模型化描述方法研究[期刊论文]-消费经济 2005(05) 3.王华书.徐翔微观行为与农产品安全[期刊论文]-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4.张云华.孔祥智.罗丹安全食品供给的契约分析[期刊论文]-农业经济问题 2004(08) 5.张志华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期刊论文]-农业经济问题 2001(06) 6.张晓勇.李刚.张莉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切[期刊论文]-中国农村观察 2004(01) 7.李勇.任国元.杨万江安全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及政府干预[期刊论文]-农业经济问题 2004(03)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周静.马李.周虹.安晓峰.ZHOU Jing.MA Li.ZHOU Hong.AN Xiao-feng辽宁省绿色食品消费状况实证分 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 以辽宁省消费者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食品安全问题、绿色食品认知程度、绿色食品营销组合因素、绿色食品购买频率以及绿色食品标志、类型与价格对不同地区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等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加大绿色食品研究、开发与营销的力度,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加强对绿色食品标志的认证和管理工作,规范绿色食品市场秩序. 2.期刊论文谢长青.翟印礼.Xie Changqing.Zhai Yinli假冒低劣食品与绿色食品消费的效用理论分析-上海商学 院学报2005,6(2) 应用西方微观经济学效用理论,针对当前绿色食品消费现象,及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情况下选择绿色食品或非绿色食品消费取得效用最大化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扩大绿色食品消费的对策. 3.期刊论文徐学荣.吴祖建.林奇英.谢联辉绿色食品生产和消费的数量经济分析-经济数学2002,19(3) 本文从消费者效用出发,导出了绿色食品及同类一般食品的需求函数;从企业具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入手,分析了绿色食品价格对其生产的影响,得出了绿色食品生存必须具有的最低价格;给出了使绿色食品及同类一般食品产销尽可能均衡的线性规划模型;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的若干建议措施. 4.期刊论文徐世玲.王书明刍议绿色食品消费-学术交流2003,""(8) 把握绿色消费的准确含义,消除白色消费的误区.绿色食品要求,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对绿色食品消费要分层次,扩大消费需求,要从政策、措施上寻求出路,从体制、机制上进行突破,培育和形成消费热点. 5.期刊论文赵东伟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消费购买行为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3)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购买行为及限制因素;绿色食品消费购买行为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扩大龙江绿色食品消费购买力的对策. 6.会议论文周静.周虹.黄小辉辽宁省绿色食品消费状况实证分析——基于对辽宁省大连、沈阳、锦州、丹东四市 的调查2006 本文以对辽宁省大连、沈阳、锦州、丹东四个城市的消费者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食品安全问题、绿色食品认知程度、绿色食品营销组合因素、绿色食品购买频率以及绿色食品标志、类型与价格对不同地区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等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7.学位论文张小霞绿色食品管理中的消费行为研究——基于上海市消费者的实证研究2007 本文研究了绿色食品管理中的消费行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农产品供需关系的转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开始朝着多元化和优质化的方向发展,集中表现为从过去对农产品数量的追求转向对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方面的追求。我国的绿色食品事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消费者行为研究是我国绿色食品管理工作的基础,针对目前我国绿色食品管理过程中消费者行为研究薄弱的现状,从消费者行为实证研究的角度给我们的绿色食品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全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对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状况和消费状况进行了概述,总结了绿色食品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我国绿色食品管理状况进行了概述,总结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消费者行为研究方面的不足。 第二部分从理论上研究了绿色食品的消费者行为,结合微观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学相关理论提出了绿色食品消费者行为的理论模型,剖析了影响绿色食品消费的关键因素,消费者的个人特征和收入水平均会对绿色食品消费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部分通过对上海市消费者的实证研究,描述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及对绿色食品管理的态度,结果表明:上海市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已有较高的认知,但对绿色食品的了解还较少;消费者对政府工作的评价不高,认为政府应在监管、宣传等方面加强努力。进而对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消费者的年龄、学历、收入以及对绿色食品的认知会对绿色大米的认知和购买产生较显著的影响。 第四部分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了对绿色食品管理的若干建议,包括加强消费者教育和宣传、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绿色食品成本、完善认证体制和加强监管力度以及进行机构体制改革等。

影响顾客购买行为的因素

影响顾客购买行为的因素 一、文化因素 (1)社会文化。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其文化内涵的差别很大。 如美国人希望得到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追求超前享受,人们在购买住房、汽车等时,既可分朗付款,又可向银行贷款支付。而在我国,人们则习惯攒钱买东西,人们购买商品往往局限于货币支付能力的范围内。 (2)亚文化。亚文化又被视作“文化中的文化,亚文化群体的成员不仅具有与 主流文化共同的价值观念,还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就汽车消费者购买行为而言,亚文化的影响更为直接和重要,有时甚至是根深蒂固的。 相当一部分女性对车辆关注方面为:靓丽鲜艳的颜色、灵巧可爱的造型、温馨的内饰、方便易操控的手动挡。把车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时尚的氛围,更能迎合女性消费者的需求。 (3)社会阶层。一个人的社会地们不同,其价值取向也是不同的 二、社会因素 (1)参照群体。参照群体是人们效仿的对象和行动的指南,在缺乏客观标准的情况下,个人的消费选择往往以群体的标准为依据。

比如,几个相处较好的朋友就可能会都买一品牌的轿车。 (2)家庭。 在家庭的购买活动中,丈夫与妻子的购买参与程度因所购汽车的车型及品牌不同而不同,子女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 (3)角色与地位。一个消费者同时又承担着多种不同的角色,并在特定的时间 里具有特定的主导角色,每种色色都代表着不同的地位身份,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其购买行为。 三.政治因素 1..政府政策的影响 油价两次下调、免去养路费和1.6L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减半,促进了1.6L的中级轿车的销量。 就拿北京这次奥运期间,长达两个月的单双号限行的规定来说,将严重影响到部分消费者的购车计划; 2.有关法律法规的影响:如汽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迟迟难以出台或存在不足,会影响消费者购买 根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近两年来,有关汽车质量的纠纷、投诉和索赔案件大幅增加,但在实际的质量纠纷处理中,消费者的利益却得不到充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被漠视的现象很严重。 四.经济因素

居民绿色食品消费行为的调查报告

金华、温州、丽水居民绿色食品消费行为的调查 摘要: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浓厚,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之,绿色食品在市场上也越来越畅销了。1990年5月,中国农业部正式规定了绿色食品的名称、标准及标志。这一举措为我国确定了方向,是将科学发展观与农业相结合的集中表现。在温州、金华、丽水的城乡调查中,我们看到公众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和态度以及消费行为有着差异。针对有些公众对绿色食品的认知情况,政府、企业等相关单位应加强绿色食品的宣传和建设发展工作,使绿色食品深入人心,让百姓买的放心,吃的放心。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绿色生产;绿色食品;安全 引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持健康的根本途径是健康饮食。不容否认,现在在我们的食物中(包括蔬果、粮油、蛋奶、肉禽、水产品等诸多食品),都或多或少的含有激素、农药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可恶的那些制造商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他们不顾百姓的健康。很典型的一个例子是三鹿奶粉,我们永远忘不了也不能原谅的是对婴儿宝宝们造成的伤害。因此,开发和发展绿色食品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事情。虽然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绿色食品已经被大多数百姓认知并接受,各种相关的政策法规逐渐颁布并实施,但是仍有很多百姓对绿色食品还不够了解,甚至有少数百姓都没有听说过绿色食品。所以我们小组成员利用暑假时间,对浙江省内的温州、金华、丽水的城镇居民进行绿色食品消费行为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反映百姓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和消费得真实情况,得出相应的结论,希望为政府、企业、农民以后的发展提供意见并加大宣传,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对温州、金华、丽水的城镇居民绿色食品消 费行为调查过程的概述 2009年暑假期间,我们城乡调查的小子成员,设计一份关于浙江省城镇居民绿色食品消费行为的调查问卷,并将其发放进行调查。 因为考虑到小组成员的路途遥远,所以我们选择我们的家乡——温州、金华、

绿色食品项目策划书

绿色食品策划书 摘要 对我们来说,绿色食品这个名词已经耳熟能详了。大家都知道什么是绿色食品以及食用绿色食品的好处。但是我国现阶段,由于人们的收入状况,绿色意识淡薄,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绿色食品市场不健全,国家执法力度不够,绿色食品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对于如何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绿色食品市场推广策划方案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目标市场的选择。探讨目标市场的规模、前景及竞争格局。第二部分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及心理。第三部分是对产品定位进行说明,说明产品在市场上的定位及与其他产品的不同。第四部分是完整产品说明,说明产品概念来源,如何进行销售。第五部分是策划方案可能的实施状况及评估。第六部分是竞争战略的设计,本人主实行专业化市场,对其策略及成效进行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绿色食品策略方案专业化消费者行为

一、目标市场的选择 (一)市场细分的基本原则和关键要素 以早期消费者与特定的细分市场为目标。通过细分市场,明确市场定位,选择不同的细分市场提供不同种类的绿色农产品,如为国际市场和国高收入阶层提供有机农产品,为中高收入者提供绿色食品,为一般消费者提供无公害农产品等。我们的产品依据人的不同收入来进行市场细分。我们把收入分为高收入者,中高收入者,一般收入者这三类来销售绿色农产品。 (二)目标市场的规模分析和成长前景预测 1.规模分析 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要稳步扩大绿色食品的生产规模, 扩大市场的供给能力。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肉、蛋、水海等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主要开发绿色肉、蛋、水海等产品的市场, 是绿色食品市场发育和发展的需要, 也是人们食物结构调整的要求。 2.成长前景预测 在国际上, 国外专家预测, 全球绿色食品产值在今后10 年间将从现在的110 亿美元增至1 000 亿美元。因此, 国际绿色食品的市场空间也为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随着“环保”口号的提出,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加强,因此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最全,最经典版本)

影响消费者行为因素的简介[1] 由于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对象是干变万化的人的行为,不可能有通用的最佳模式,所以市场营销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情景采取不同的对策。消费者某一具体的购买决策模式是否能在所有情况下都行之有效?其实,购买决策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购买决策的有效行为会随着消费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为消费者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与营销人员、产品的交互作用去完成某一特定目标的消费行为的。这一行为可用公式表示: B=f(P,E) 其中,B——消费者行为,P——个人因素,E——环境因素(个人以外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 消费者行为是因变量,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是自变量,即B 是P、E 的函数。这说明,消费者行为既受到个人需要、认知、学习、态度等心理因素和年龄、生活方式、自我形象、个性等个人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家庭、参照群体、社会阶层和文化因素等影响。 文化因素[2] 文化是人类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美学、习俗、语言文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总称。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历史现象的沉淀;同时,文化又是动态的,处于不断的发生变化之中。 文化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基本核心文化; 第二,具有不同价值观、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的亚文化。 [编辑] 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的价值观念相差很大。市场的流行趋势都会受到价值观念的影响。企业在制定促销策略时应该将产品与目标市场的文化传统尤其是价值观念联系起来。例如,美国人希望得到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追求超前享受,人们在购买住房、汽车等时,既可分期付款,又可向银行贷款支付。而在我国,人们则习惯攒钱买东西,人们购买商品往往局限于货币支付能力的范围内。 [编辑]

{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C2C电子商务模式下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09-01-1310:04:00]作者:陈冲编辑:studa20 [摘要]本文结合传统消费者决策行为理论和网络消费者决策行为理论,分析得出影响C2C电子商务模式下网络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俩个因素:个人因素、C2C 网站和商家构成的购物环境俩个因素。且对这俩个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字]C2C电子商务购买决策影响因素 壹、引言 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EC)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网络销售平台因具有产品多样化、成本的降低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优势,使得C2C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网络购物和传统购物存于着差别,很多学者对网络消费者购物的决策行为进行了研究。文献[1]认为,网上消费者通过俩个阶段的过程来作出他们的决定:浏览及选择阶段;评价、对比、做出购买决策。Jarvenpaa,Tractinsky,Vitale (2000)研究了消费者是否选择网上购买主要有俩个原因:对网上购物的态度和对该网站知觉到的风险。而Chau,Au,Tam认为电子商务网站的信息呈现越有效,越容易使用,消费者对该网站的评价就越高,从而更易产生购物意图。LiNa和ZhangPing提出了消费者网上购物态度和行为的研究模型,着重于态度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4]。文献[5]认为账户安全,卖家信誉度等因素影响消费者的于线购买行为。本文针对C2C电子商务模式,结合传统购物方式,从消费者个人因素和购买环境因素俩方面对消费者购买决策进行探讨和分析。 二、个人因素对C2C模式下网络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