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中医外治法

儿科常见中医外治法

中医之声

公众号

中医的治疗方法中,除了服用汤药的内治法以外,还有一些外治的方法也适用于小儿疾病的防治。《素问·五常政大论》记载:“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到了清代,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系统全面地建立了外治法的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外治方法多种多样,根据疾病种类不同、病情轻重不同,选择适当的外治之法,能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下面就介绍几种:

熏洗法熏洗法是将中药煎汤,用熬好的药液和煎煮过程中产生的中药蒸汽熏洗体表的一种方法。例如如果小儿在夏天发高烧而且不发汗,就可以用中药香薷煮水熏洗体表,可以帮助患儿发汗退热;在麻疹发疹的初期,可以用生麻黄、浮萍、芫荽子、西河柳等中药煮水以后,再在药汤中加上黄酒,擦洗患儿的四肢和头部,同时将药汤在室内煮沸,让药气充满房间,使体表能够接触药气,帮助患儿透发麻疹。

吹药法吹药法是将药物研成粉末,用喷粉器或自制的细竹管、纸筒等,将药末吹入孔窍等处的治疗方法。吹药疗法将药物吹于口腔。咽喉、耳、鼻、眼、皮肤创面等处,可治疗相应局部疾病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鹅口疮、乳蛾喉风、耳疮聤耳,鼻窒鼻渊、以及白喉、丹痧、黄疸、昏迷痰壅等症。药粉多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豁痰、利气通窍、熄风解痉等功效。注意吹药粉末应极细。

涂敷法涂敷法是把新鲜的中草药捣烂,或者用把中药打粉加入水或者醋等,调匀外敷在体表的一种方法。例如用新鲜的马齿苋、仙人掌捣烂,加入青黛、金黄散、紫金锭等,一起用水调匀后敷在腮部,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把吴茱萸打粉用醋调匀后涂在脚心涌泉穴,可治疗小儿流涎等。

罨包法罨包法是把药物放在体表的局部,外面包扎起来的一种方法。例如五倍子粉加醋调匀后放在肚脐处,外面用布包好不使药物漏出,用来治疗盗汗;把皮硝包扎在脐部,用来治疗小儿食积等。

热敷法热敷法是将中药放在锅内炒热后,用棉布把药包好后热敷于体表的一种方法。热敷疗法常用于腹痛、泄泻、积滞、癃闭、痹病、痿病、哮喘等症,根据所用中药材的种类,可起到温中祛寒、理气止痛、通阳利尿、温经通络等功效。例如:将干姜、炒白术、川椒、食盐粗粒等一起炒热后,敷在腹部,治疗小儿寒积腹痛;将丁香、肉桂、乌药、益智仁等中药炒热后敷在腹部,治疗小儿虚寒性遗尿、腹泻等。

贴敷法贴敷法是将中药制成药粉、药饼或软膏,敷贴于体表局部的一种方法。如在夏季三伏期间,用麻黄、白芥子、延胡索、川椒、细辛等中药打粉,以生姜汁调匀制作成药饼,贴敷于肺俞、定喘、膏肓等穴位上,用于小儿寒性哮喘等。

擦拭法擦拭法是用中药药液擦拭局部的一种外治法。如用金银花、生甘草、连翘等中药煮水拭洗口腔,用以治疗小儿鹅口疮、口腔溃疡等。

拔罐法拔罐是—种中医常用的外治方法,可起到畅通经络、运行气血、调节营卫、祛风散寒等作用,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实用、痛苦不大、功效显著等特点,因此深受欢迎。儿科疾病如风寒感冒、咳嗽、腹痛、遗尿、哮喘等,用拔罐疗法均有较好的疗效。

具体做法:先在局部涂上凡士林或医用润滑剂,选取口径大小适中的玻璃罐或透明塑料气罐,迅速将罐紧紧罩在选定的皮肤上,负压使皮肤被吸入罐内而高起,约5~10分钟即可去掉。去掉罐时,先以食指按压罐边皮肤一侧,同时将罐向另一侧倾斜,使空气进入罐内,罐子便会很快脱落。

注意事项:对6个月以内的乳婴儿禁用;对高热抽搐,皮肤过敏,水肿,出血倾向,有明显营养不良、皮肤感染者,均不宜拔罐。操作手法要轻柔,尤其是去掉罐时千万不能直接用手拔,以免损伤皮肤,增加痛苦。

刺四缝刺四缝是儿科常用的一种针法,有清热除烦、通畅百脉、调和脏腑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小儿疳症和厌食。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手三阴经所经过之处,位置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中节横纹中点。

具体操作方法:皮肤局部用75%酒精消毒后,用三棱针浅刺1毫米,刺后用手挤出少许黄白色黏液。

儿科治法及中药用量服法-中药用量

儿科治法及中药用量服法-中药用量 时间:2010-12-23 01:48:43 来源:网友提供 标签:小儿,中药,用量,脾胃,疾病,常用,药物,成人,方剂,健脾,适用于,作用,汤剂,这是,脏腑,病情,处方,清热解毒,高热,方药 简介:◆小儿内治用药要点【要及时、正确和谨慎】小儿生理特点之一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体属稚阴稚阳之体,在病理上发热轻易,变化迅速,冷热虚实转化很快,稍不留意,即可轻病变重,重病转危,因此小儿患病后,必须争取时间,及时治疗, 正文: ◆小儿内治用药要点【要及时、正确和谨慎】小儿生理特点之一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体属稚阴稚阳之体,在病理上发热轻易,变化迅速,冷热虚实转化很快,稍不留意,即可轻病变重,重病转危,因此小儿患病后,必须争取时间,及时治疗,不能拖延。 在用药时要查明病因,辨明疾病表里、冷热、虚实的属性,了解脏腑功能失调的程度,只有把握了辨证施治的规律,才能给予正确有效的治疗方药,小儿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只要及时、正确用药,往往见效甚速。 若用药稍有不当,也极其轻易损害脏腑功能,并可促使病情剧变。 清代医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特别指出: 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稍不对证则莫知其乡,捉风捕影,转救转剧,转往转远。 小儿用药,不仅要及时、正确,还应谨慎。 谨慎用药,不仅是为了用药对证,即使对证,在用量和用药时间上,也要十分留意,用量过大同样会导致不良反应,轻则呕吐泛恶,重则可以出现各种药物反应,如生大黄会引起暴泻,乌头会影响心脏功能,山豆根会引起剧烈呕吐等。 用药时间是非,要考虑到患儿本身体质状况,尤其慢性疾病,需长期服用中药,更应辨明体质情况,如素体阴虚,但需服用药性温热的中药治疗某些疾病,则必须控制热性药物用药时间,并加强对症状观察,或在温热药中加进一定量养阴药物,防止进一步损伤阴津。 【要中病即止】这是小儿内治用药另一特点,小儿机体柔弱,如草木之方萌,对中西药物的反应均十分灵敏,应用时必须根据患儿个体特点与疾病轻重,区别对待,不能干篇一律,特别是大苦、大冷、大辛、大热和有毒、攻伐之品,应用时更须审慎。 苦冷的中药会削伐生发之气,假如用时过长可使人之正气受损,脾胃受伤,常可出现头晕乏力,气短自汗,纳食呆滞,甚者呕吐泄泻,时时腹部冷痛等;辛热的中药足以耗损真阴,损伤津血,轻者出现上火症状,如咽燥干痛,口渴欲饮,鼻部出血,大便于结,眼鼻发干等,重者可出现头晕失眠,口渴欲饮,进夜盗汗,午后潮热,小便短赤等;攻伐之剂用之

儿科常见中医外治法

儿科常见中医外治法 中医之声 公众号 中医的治疗方法中,除了服用汤药的内治法以外,还有一些外治的方法也适用于小儿疾病的防治。《素问·五常政大论》记载:“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到了清代,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系统全面地建立了外治法的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外治方法多种多样,根据疾病种类不同、病情轻重不同,选择适当的外治之法,能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下面就介绍几种: 熏洗法熏洗法是将中药煎汤,用熬好的药液和煎煮过程中产生的中药蒸汽熏洗体表的一种方法。例如如果小儿在夏天发高烧而且不发汗,就可以用中药香薷煮水熏洗体表,可以帮助患儿发汗退热;在麻疹发疹的初期,可以用生麻黄、浮萍、芫荽子、西河柳等中药煮水以后,再在药汤中加上黄酒,擦洗患儿的四肢和头部,同时将药汤在室内煮沸,让药气充满房间,使体表能够接触药气,帮助患儿透发麻疹。 吹药法吹药法是将药物研成粉末,用喷粉器或自制的细竹管、纸筒等,将药末吹入孔窍等处的治疗方法。吹药疗法将药物吹于口腔。咽喉、耳、鼻、眼、皮肤创面等处,可治疗相应局部疾病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鹅口疮、乳蛾喉风、耳疮聤耳,鼻窒鼻渊、以及白喉、丹痧、黄疸、昏迷痰壅等症。药粉多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豁痰、利气通窍、熄风解痉等功效。注意吹药粉末应极细。 涂敷法涂敷法是把新鲜的中草药捣烂,或者用把中药打粉加入水或者醋等,调匀外敷在体表的一种方法。例如用新鲜的马齿苋、仙人掌捣烂,加入青黛、金黄散、紫金锭等,一起用水调匀后敷在腮部,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把吴茱萸打粉用醋调匀后涂在脚心涌泉穴,可治疗小儿流涎等。 罨包法罨包法是把药物放在体表的局部,外面包扎起来的一种方法。例如五倍子粉加醋调匀后放在肚脐处,外面用布包好不使药物漏出,用来治疗盗汗;把皮硝包扎在脐部,用来治疗小儿食积等。

儿科病中医治疗

儿科病的中医治疗 一、流行性腮腺炎 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无特殊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处理。 患儿应当卧床休息,给予对症治疗,至腺肿完全消失为止,高热降温,为减少酸性对口腔的刺激,可用肠溶阿司匹林或对乙酚氨基酚。可用复方硼酸溶液漱口,磺胺药和抗菌药无效。中药是常用板蓝根。局部用紫金锭或如意金黄散加减,用醋调后外敷,是否确实有效,有待一定数量病例严格对照观察证实。临床用干扰素治疗,是否有加速消肿、缩短疗程的效果尚未有不同意见。局部也可以用透热、红外线灯理疗。 二、慢性鼻炎 中医疗法: (1)处方举例一:藿香9克,连翘9克,升麻6克,辛夷3克,青黛3克,水煎服,对单纯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特别市小婴儿鼻炎,效果较好 (2)处方举例二:辛夷15克,蒿本9克,白芷9克,防风9克,升麻6克,甘草6克,青黛3克。煎服或研为细末,每次服0.9~1.5克,每日2~3次。对单纯性鼻炎或肥厚性鼻炎均适用。 (3)针刺疗法:针刺常用穴位为迎香、合谷、列缺、风池,每日1次;按摩迎香、合谷疗效亦佳,耳针则用内鼻、肾上腺。 三、慢性扁桃体炎 中医疗法:主证为扁桃体中毒红肿,时轻时重,低热,手足心热等阴虚内热症状,治法以滋阴清热、凉血消肿为主。常用甘露饮加减。 处方举例:元参、生地各15克,青黛3克,麦冬9克,板蓝根9克,青果9克,夏枯草9克,昆布9克。可随症加味; (1)合并淋巴肿大时加海藻9克,夏枯草9克,昆布9克。(2)大便秘结者重用元参至30克。(3)疼痛音哑者加桔梗6克,蝉衣6克。(4)伴有低热者加选地骨皮9克,白薇9克,知母6克,黄柏6克。 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普通感冒: (1)风寒感冒:多见于较大儿童感冒初期,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流涕、头身疼痛、咳嗽有痰、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紧,治以辛温解表发法。处方举例:麝香9克,菊花9克,苏梗6克,荆芥穗3克,连翘9克,生石膏9克。 (2)风热感冒:多见于婴幼儿,发热较重,或汗出而热不解,鼻塞、流黄涕、面赤、咽红,或咳嗽有痰,舌尖稍红,苔薄白或黄白相间,脉浮数或滑数。治以辛凉解表,清热解表,清热解毒法。 处方举例一(用于表热重者):银花9克,连翘9克,薄荷6克,板蓝根9克,生石膏15克,牛蒡子9克。 处方举例二(适用于里热重者):银花9克,连翘9克,菊花9克,青黛3克,地骨皮9克,白薇9克,生地9克,板蓝根9克,生石膏15克。 2、流行性感冒:发病急,病情较重。全身症状较明显,容易出现营分证候,可采用风热感冒的治疗方法,结合临床随证加减。 五、急性支气管炎 中医治疗:

中医儿科常用药物外治10法

中医儿科常用药物外治10法 外治是一种医学概念,外治这一概念由来已久,《素问·至真要大论》当中就有关于外治概念的说法,其中提到了“内者内治,外者外治”的理论。中医外治中的内容十分丰富,经过详细 的划分可以将其分为百余种方法,例如针灸、熏洗、按摩、针刀、膏药、敷贴、足疗、脐疗、耳穴疗法、物理疗法等。被常用于中医儿科中的药物外治方法较多,最为常用的以以下十种 为主,下面内容将针对十种中医儿科常用的药物外治10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也就是熏蒸法,利用煮沸的药液蒸气对皮肤进行熏蒸,对患者局部或全身进行熏蒸、浸泡、洗涤、沐浴等,是将药物煎成药液的药物外治法。将药物煎煮,降低药液温度达到温 热状态后,通过洗涤和浸泡局部,或是通过先熏后洗,实现对患者身体局部或全身疾病的治疗。使用大量的药液进行沐浴,可用于治疗全身的瘙痒症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药浴法。 二、蒸气及气雾吸入法 蒸气及气雾吸入法指的是利用雾化装置雾化气雾后,经由患儿的呼吸道吸入药物,实现对疾 病的有效治疗。目前常用于儿科的雾化装置以超声雾化器为主,这一方法能够治疗小儿咳嗽、哮喘、肺炎、喘嗽、感冒、鼻渊等肺部疾病,使用止咳平喘、清肺化痰的药物,利用雾化装 置对患儿进行治疗。例如可以使用气雾吸入法将鱼腥草注射液运用其中,可以达到清肺解毒 的治疗效果。 三、热熨疗法 热熨疗法是加热器材、药物和相应的材料后,通过熨敷的方式治疗患儿的局部机体,达到最 终的治疗目的。例如小儿腹痛时可以炒热食盐,并将食盐装入到布袋中对患儿的腹部进行热熨,如此可治疗患儿腹痛、痹症、哮喘、泄泻、积滞等。 四、涂敷疗法 涂敷疗法是将药物制作成药糊、药液等,在人体的体表局部或穴位处进行涂抹湿,达到疾病 治疗的目的。涂敷疗法主要可治疗小儿烧伤、湿疹、遗尿、腹痛、哮喘、发热、泄泻等病症,常用于涂敷疗法中的药物以利尿摄尿、止咳平喘、活血消肿、温中止泻、清热解毒以及燥湿 收敛等功效的药物为主。 五、贴敷疗法 贴敷疗法是将药物做成油膏或膏药,也可以将药物进行加工做成药饼、药膜等自然薄型药源 等进行治疗的方式,将制作好的药物贴敷在需要治疗的部位。这一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小儿 烧伤、湿疹、遗尿、腹痛、肺炎、哮喘、感冒、泄泻、暑疖等疾病,常常运用到贴敷疗法中 的药物,以活血生肌、舒筋通络、温中健脾、化痰平喘、摄涎敛汗功效的药物为主。例如, 小儿寒凝腹痛、泄泻时,可以使用暖气贴膏进行治疗,小儿哮喘可以使用三伏贴进行治疗, 小儿痄腮、疖肿初起等问题,可以使用蟾皮药膜贴在身体局部进行治疗。 六、滴药疗法 滴药疗法指的是在患儿的耳、鼻、眼等部位,点滴新鲜药汁或药液的疗法,可治疗乳蛾、天 行赤眼、鼻渊、鼻窒、脓耳、耳疔等五官类疾病,可以使用的药物主要以具有明目退翳、清 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定痛功效的药物为主。例如,小儿天行赤眼可以使用黄连西瓜霜眼 药水进行滴眼达到治疗目的,而小儿脓耳问题则可以使用鲜虎耳草,将其捣汁后进行滴耳治疗。

中医儿科常用外治10个方法讲解

中医儿科常用外治10个方法讲解 中医外治指的是将中医理论作为基础,选择除口服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通 过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位置,以此方式达到治疗的效果。临床中常见的中医外治 法有针灸、推拿、外洗以及脐疗等,尤其是在小儿疾病的治疗中,中医外治法具 有一定的优势,其可以避免小儿口服药物依从性较低的缺陷。另外因为此类外治 法的操作相对便捷,可以短期发挥治疗作用,同时也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故 本文将对中医外治法以及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简要说明。 一、中医外治法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一)肺类疾病 穴位贴敷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中医外治法,该治疗方式体现了中医的内病外 治理念。作用机制是通过药物以及穴位的作用,将经络作为理念根本,将药物根 据穴位分布进行贴敷的方式,在渗透效应下,药物能够经过皮肤吸收,对疾病产 生治疗作用。另外,穴位贴敷能够调节气血、疏经通络,将原本药物的效果更好 的发挥出来。在肺类疾病的治疗中,可选择双侧肺俞、天突穴、檀中穴、阿是穴 治疗小儿肺炎,穴位贴敷联合推拿的方式治疗小儿支气管炎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推拿能够对经络和穴位起到刺激作用,具有止咳平喘、宣肺化痰的效果。 (二)脾胃疾病 在儿科中,腹泻作为发生率较高的疾病,取神厥穴行中药脐贴的方法具有调 理肠胃、健脾止泻的效果。其中使用丁香、肉桂等药材制成粉状,敷贴于神厥穴,治疗效果可靠。 (三)心肝疾病 心肝疾病主要发生在脏腑,心肝两脏为主的疾病,是儿科疾病中的主要组成 部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当下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对儿童的过度照顾使得他 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当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后,例如精神、心理压力较大等,

儿科中医特色疗法

---------------------------------------------------------------最新资料推荐------------------------------------------------------ 儿科中医特色疗法 儿科中医特色疗法 1、针剂疗法: 适用于上感、肺炎恢复、泄泻等 2、推拿捏脊疗法: 适用于脾虚泄泻脑炎恢复期治疗 3、拔火罐法: 适用于外感风寒等 4、脉冲空位治疗: 适用于肺炎及泄泻的恢复治疗 5、咳嗽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 以咳嗽、咯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脾肾。 呼吸道感染、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护理评估(1)咳嗽的声音、时间、性质及伴随症状。 (2)咯痰的性状、颜色和气味。 (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 风寒束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伤肺证、痰热壅肺证、肝火犯肺证、痰湿壅肺证、阴亏虚证、肺气亏虚证。 护理要点 1.般护理 1.1 按中医儿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1.2 咳嗽严重者休息,痰多者取侧卧位,经常变换体位,将痰排出,必要时协助翻身拍背。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2.1 注意观察咳嗽声音、时间、性质、节律和咯出痰的性状、颜色气味等特征,以及有无恶寒发 1 / 6

热、紫绀、汗出等伴随症状。 2.2 胸痛气促、久咳、痰中带血,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2.3 痰呈黄绿浓性痰,或大咯血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2.4 痰不易咯出,出现体温骤降、汗出、尿少、头昏、心悸、嗜睡、四肢不温等脱证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给药护理 3.1 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 3.2 风寒、阳虚者中药宜热服,药店后加盖衣被,以助微微汗出。 4、饮食护理 4.1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之品,忌肥甘、油腻、煎炸、辛辣刺激性饮食及烟酒。 4.2 风热、燥邪犯肺咳嗽宜食清热润肺化痰之品。 4.3 肺肾阴虚咳嗽宜食生津、润肺、止咳之品。 5、情志护理保持精神愉快,对久咳不愈和肝火犯肺咳嗽的患者,做好情志调护,避免精神刺激,学会自我调节。 6、临证(证)施护 6.1 风寒束肺咳甚者,遵医嘱给予背部拔火罐或镇咳药。 6.2 风热、燥邪犯肺咳嗽,干咳少痰、黏稠难咯,遵医嘱用中药雾化吸入。 健康指导(1)鼓励患者适当户外活动,平时注意身体锻炼,以增强体质,改善肺功能。

中医外治八法及护理

中医外治八法及护理 中医用药“八法”中医外治八法及护理,“八法”通常是指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每一种治法都是经过四诊合参、审证求因,辨明证候、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方法。中医护理人员掌握用药“八法”有助于辨证施护顺利进行。 一、汗法及护理 汗法,亦称解表法。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用,促使人体微微出汗,将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记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意为身体发热如同焚烧的炭火,汗出之后,热随汗外散。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再如《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三阳经络皆受其寒,而未入藏者,故可汗而已……,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因阳经属腑,阴经连脏;未入于脏,说明邪气未及于三阴,仍在肌表,故可以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而未满三日,则指病程较短,邪气仍在肌表,亦可以用汗法治疗。这些都是汗法的理论依据。但汗法不是以使人出汗为目的,主要是汗出标志着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祛邪外出。所以,汗法除了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的表证外,凡腠理闭塞,营卫不通而寒热无汗者皆可以用汗法治疗。如:外感风寒、风热;疹未透法或疹发不畅的外邪束表;头面部及上肢浮肿的水肿兼表证;疮疡初期兼有表证的红、肿、热、痛;风湿痹痛等。 护理方法: 1病室安静、空气新鲜。 2、饮食宜清淡,忌粘滑、肉面、五辛、酒酪、酸性和生冷食物。因酸性食物有敛汗作用,而生冷食物不易散寒。 3、药宜武火快煎,麻黄煎煮去上浮沫,芳香药宜后下;服药时温度适宜;服药后卧床加盖衣被,保暖以助发汗,并且在短时间内大口喝下热稀粥约200毫升或给予开水、热饮料、热豆浆等,以助药力,促其发汗;若与麻黄、葛根同用时,则一般不需啜热粥。因药细需助,药重不需助,以防出汗过度。 4、观察出汗特点;有汗、无汗、出汗时间、遍身出汗还是局部出汗等。在一般情况下,

中医外治法汇总

胃脂痈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1. 艾灸 胃脂疼痈:中脂、气海、关元、足三里 胃脂胀满:神阙、中脂、下脂、建里、天枢 暧气反酸:肝俞、胃俞、足三里、中脂、神阙 2. 穴位贴敷 胃脂疼痈:中脂、胃俞、足三里、梁丘 胃脂胀满:脾俞、胃俞、肾俞、天枢、神阙、中脂、关元3. 耳穴贴压 胃脂疼痈:脾、胃、交感、神门、肝胆、内分泌 纳呆:脾、胃、肝、小肠、心、交感 4. 穴位注射 胃脂胀满:足三里、合谷 暧气反酸:足三里、内关 5. 拔火罐胃脂疼痈:背脸穴

6. $火灸虚寒型胃痈:神阙、中脂、足三里(双侧)、脾俞、胃俞、涌泉等穴 药物竹罐疗法: (一)适应症 1. 内科疾病: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病导致的关节肿痈,感冒、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胃痈、腹泻、头痈、中风后遗症等 2. 外科疾病:疳、痈、疮、丹蠹等 3. 妇科疾病:痈经等 4. 儿科疾病:发热、咳嗽、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 5. 五官科: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结膜炎、鼻炎等 6. 皮肤科疾病:瘗疮、尊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等 7. 骨伤科:颈椎病、腰肌劳损、落枕腰背痈、肩周炎等 禁忌症: 1. 高热、抽搐、痉挛症等不宜使用 2. 皮肤过敏或溃疡破损处,肌肉消瘦或骨骼凹凸不平及毛发多的部位不宜使用 3. 孕妇腰散部及腹部均需慎用 4.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慎用 5. 患有出血性疾病者禁用,如血友病

中药热盐包疗法:(一般吴茱萸:粗盐比例为1:1 ) 适应症: 1. 骨科:颈肩关节肌肉酸痈、腰腿痈;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淤血、肿痈等;风湿痹症引起的 关节冷痈、麻木、酸胀等。 2. 消化科: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胀、腹痈;脾胃虚弱所致的胃痈、寒性呕吐、预防药物化疗后 呕吐等。 禁忌症:热性病、高热、神昏、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腹部包块性质不明禁用;皮肤炎症或湿疹、皮肤过敏患者禁用;孕妇禁用;过饥、疲劳、体弱、感觉迟钝患者慎用。 骨科护理中医特色疗法: 一、四黄水蜜(大黄、黄苓、黄连、黄柏比例为1:1)外敷缓解骨折、筋伤后疼痈 1、原理:具有凉血通络、活热解蠹、消肿止痈之功效。 2、适应症 (1) 闭合性骨折后疼痈。 (2) 痈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 (3) 各类筋伤。 3、禁忌症:虚证,寒症引发的关节肿痈,孕产妇禁用,皮肤破损禁用 二、四子散中药奄包热熨缓解骨折后便秘、大便不畅

妇儿科常见病症简易中医外治疗法

妇儿科常见病症简易中医外治疗法 中医学认为,在人体内部,各种因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状态。当机体受到外界因素侵害或内部代谢出现障碍时,内部环境失去平衡,便引起功能和形态上的异常,也就是所谓的疾病。而治疗疾病的根本方法就是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流畅,使机体恢复内部平衡状态,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妇儿科,中医学拥有独特的治疗方法,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常见的妇儿科疾病及中医外治疗法。 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妇女在经期周期、量和时长上发生不正常变化的一种症状。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经期提前、推迟、经量异常、经期过多或过少等。中医学认为月经不调不仅是生理和心理紊乱的结果,也与气血运行、脏腑功能有关。 中医外治疗法:首选调节生活作息,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配合以下中医治疗: 1.药膳:可以煮一些月经调理的药膳,如红枣生姜茶、茯苓芡实粥等, 有助于改善气血循环,增加身体的营养,调节月经期。 2.中药调理:适用的中药有益母草、当归、川芎、熟地等,可以根据个 人情况,配以不同的中药剂量,调理月经周期。 乳腺炎 乳腺炎是妇女在接近生产期、生产期、断奶期的阶段,由于体内分泌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乳腺的红、肿、热、痛、结节等症状。中医学认为乳腺炎是因为气血不畅,毒热蕴结,而产生的一种疾病。 中医外治疗法: 1.草药治疗:益母草、牛膝、赤芍等中草药都可以起到消炎解毒,活血 化瘀,促进乳汁排泄的作用。具体使用和配伍参见医生。 2.祛风拨络法:中医认为乳腺炎发生有风邪入乳腺所致,建议使用具有 祛风化湿、气行竹筒、解毒作用的中药。具体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中医外治法在儿科疾病中的特色应用与前景

中医外治法在儿科疾病中的特色应用与前景 研究主题:中医外治法在儿科疾病中的特色应用与前景 研究问题及背景: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儿童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健康问题。传统医学对于儿童疾 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体系,其中中医外治法是重要组成 部分。然而,目前中医外治法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行深 入的研究和探索。 研究方案方法: 1. 文献综述:首先,对关于中医外治法在儿科疾病中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 和阅读,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出研究中存在的问 题和需解决的研究方向。 2. 临床观察研究:选择一定数量的儿科患者,按照中医外治法进行诊疗,并监 测其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同时,进行与西医治疗方法的对比观察研究,比较其 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3. 实验研究:选择适当的儿童动物模型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中医外治法进 行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通过测定生物学指标、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 方面的指标,评价其对儿童疾病的疗效和机制。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 根据实验和临床观察研究出的数据,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将结果 以表格、图表等形式呈现出来。从中可以得出中医外治法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治疗机制等方面的结论。 结论与讨论: 根据研究的结果,对中医外治法在儿科疾病中的特色应用和前景进行总结和讨论。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之处,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并展望中医外治法在儿 科疾病中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意义,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研究方案与方法的设计和实施,能够对中医外治法在儿科疾病中 应用的特色和前景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为儿童健康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和保障,也为传统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发展和创新提供科学的依据。

儿科常见疾病中西医诊疗规范

儿科常见疾病中西医诊疗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一、诊断要点 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等症为主。多兼咳嗽,可伴呕吐、腹泻或高热惊厥。四时均有,多见于冬春,常因气候骤变而发病。 自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单核细胞增加。 二、中医辨证分型 1、风寒束表:发热轻,恶寒重,无汗,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年长儿可诉肢体疼痛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表: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或无汗,头痛,鼻塞流稠涕,咳嗽,咽红。或目赤流泪,烦热口渴。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浮数。 3、暑湿袭表:高热不退,或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多头痛,倦怠,泛恶,鼻塞流涕咳嗽。舌尖红,苔白腻,脉数。 三、治疗 (一〉中医治疗 风寒束表:解表散寒,宣肺和卫。以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硫风清热,解毒利咽。以银翘散和桑菊饮加减。 3、暑湿袭表:清暑解表。以新加香需饮加减。 4、外治:中药穴位敷贴、中药外洗、推拿等治疗。 〈二〉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保持室通风,适宜的温湿度:注意呼吸道隔离;预防并发症。 2、对症治疗: (1)发热:可给物理降温:体温>38.5° C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酸、布洛芬等,或静注 赖氨匹林。如发生高热惊厥可予镇静止惊等处理:如既往有复杂性热惊厥史,体温》38° C即给予药物退热治疗。 3、病因治疗:常用抗病毒药物 ⑴利巴韦林(病毒唑),疗程3 —7天。剂量为10 -15mg/kg/ 日,分3-4次口服或、化吸入、静注。 (2)中药:可选用感冒冲剂(院制)、小儿金翘颗粒、健儿清解液、减味紫雪口服液 等。如病情严重有继发细菌感染、或有并发症者可选用抗生素,常用者有青霉素类、头 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疗程3-5日。如证实为链球菌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或既 往有风湿热、肾炎史者,青霉素疗程为10-14日。 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 一、诊断要点 咳嗽为主要症状,多继发于感冒之后,常因气候变化而发作。 好发于冬春季节。 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少量的散在干、湿罗音。

《中医儿科学》特色外治法教学方法

《中医儿科学》特色外治法教学方法 中医儿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侧重于儿童疾病的诊治和预防。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中医儿科学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开始设置 中医儿科学专业,并开设相关的课程。如何有效地教授《中医儿科学》特 色外治法成为中医儿科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 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一、建立良好的理论基础 中医儿科学的特色外治法是建立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的,因此,第一步 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明确指导学生学习经典中医典籍,逐渐掌握中医理论的基本原理,并与实际病例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中医 儿科学的特色外治法的理论基础。 二、注重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 中医儿科学的特色外治法并非纸上谈兵,而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供丰富的案例研究和实践教学。通过让学生 参与真实临床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中医儿科学的特色外治法 进行诊断和治疗。此外,学生还需要进行实际操作,如推拿、灸疗、针灸等,通过实践加深对中医儿科学特色外治法的理解。 三、注重与西医学的对比 中医儿科学和西医学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引 导学生对中西医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尤其是对儿童疾病的诊断和 治疗方法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分析,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中医儿科学特色外 治法的独特性和优势。同时,学生也能够更好地选择和应用中西医结合的 治疗方法,提高儿童疾病的治疗效果。

四、注重实践与研究结合 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实践,才能更好地掌握中医 儿科学的特色外治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研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学术讨论会、实习和研究项目。同时,还可以引导 学生研读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加深对中医儿科学特色外治法的认识和理解。 五、加强师徒传承 中医儿科学的特色外治法往往依赖于医师的经验和技巧。因此,教师 应带领学生走进临床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医儿科学特色外治法的实践 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自身的经验传授,将自己多年的实践经 验传授给学生。同时,还应鼓励学生与医师实习,不断接触真实病例,开 展师徒传承的实践活动。 中医儿科学的特色外治法是中医学的瑰宝之一,在中医儿科学教学中 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上述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医儿科学的特色外 治法,提高儿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儿童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儿科非药物特色疗法(精)

中医儿科非药物特色疗法 一、拇中指十穴推拿治疗婴幼儿急性湿疹 婴幼儿湿疹是临床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皮肤病,有剧烈瘙痒,慢性病程,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等特点,目前虽然中西医方法较多, 短期疗效较好, 但往往疗效不巩固, 易反复发作或加重, 很难从根本上治疗, 西医治疗一般采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和含有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外涂, 由于小儿皮肤较嫩, 体表面积相对较大, 药物经皮吸收量较成人多, 全身长时间应用经吸收可产生柯兴氏综合征,免疫抑制,皮肤干燥及刺痛感等副作用,而该病的中成药味苦,口感不佳,婴儿拒服,喂药非常困难,使家长为难。近年来由于药费不断上升, 毒副作用的增加, 人们越来越推崇和喜爱传统的推拿疗法,其治疗原理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运用四诊八纲辨证施治,并以经络的传导理论为依据,以医者的手为工具,在小儿体表穴位或一定部位施行特定的补泻手法,通过经络传导与脏腑相关性原理刺激体表穴位及特点部位, 激发经络传导感性增强, 以利于疏通经络, 调和营卫气血及脏腑功能,致使郁于肌肤湿毒之邪得以去除,从而达到平衡阴阳,调和脏腑,邪去正安康复之目的。 拇中指十穴推拿法治疗婴幼儿湿诊,不但有明显的近期疗效,也有良好的远期疗效,其特点疗效明显,复发率低,安全无毒副作用,无需复杂的设备,不受时间的限制,便于操作,既减 少患儿服药的痛苦, 易取得患儿配合治疗, 推拿手法治疗湿疹的同时,使皮疹得到改善,其脾、胃、肠都得以保健,免疫力增强了。 二、推拿治疗小儿泄泻,即西医的“小儿腹泻” 。 小儿“脾常不足”常常因饮食稍不注意而产生如积滞、泄泻等疾病。推拿在治疗小儿脾系疾病方面具有悠久的传统, 通过调整经络运行,从而达到运脾化滞,分清止泻的效果,常用方法如补脾法、推大肠、清小肠、摩腹、揉脐、揉龟尾、推上七节、捏脊、揉足三里等治疗。 三、刺四缝或推拿治小儿厌食、积滞、疳证。

中医外治在小儿中的应用

中医外治在小儿中的应用 中医外治在小儿中的应用 中医外治,是指通过使用中药熏洗、敷贴、灸石、推拿等手段,配合针灸、按摩等方法,以治疗外部患处、改善人体气血循环,达到消除或减轻疾病的作用。中医外治的特点是治疗安全、方法简单、效果明显、疗效持久。 中医外治在小儿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一些慢性疾病、皮肤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下面,我们将详细的介绍中医外治在小儿中的应用及相关注意事项。 1、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疾病 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疾病多发生在婴幼儿,这些疾病常常会影响儿童的生活品质,也会影响性格的发展。中医外治对这些皮肤疾病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其优点是避免使用激素类药物对婴幼儿造成的刺激及伤害。 中医外治主要采用中药熏洗、敷贴、灸石、针灸等方法,其中,“热敷”是最常用、同时也是最简便易行的治疗手段。通常,热水袋或热毛巾水绞后敷于病变部位10-15分钟,每日1-2次,可明显地减轻湿疹、荨麻疹的症状。 2、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在小儿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而激素类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对于婴幼儿情况较为严重的疾病患者,更应该使用非药物性治疗手段。 中医外治主要采用推拿、按摩、针灸等方法,有效改善气血循环,缓解呼吸道痉挛,增强呼吸肌肉力量,减轻婴幼儿哮喘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对于已经对化学药物治疗不敏感的患儿,中医外治亦可试用于治疗。 3、癫痫、遗尿等神经系统疾病 癫痫、遗尿等神经系统疾病也是小儿中比较常见的疾病,通过中医外治能够很好的起到等调理全身,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达到增强小儿免疫力、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减轻或者消除疾病症状的作用。 中医外治主要采用针灸以及推拿、按摩等方法来进行治疗,疗程较为灵活,大部分癫痫病人需要进行长期治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着患病的缓解而逐渐减少治疗次数。 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医外治过程中,需要认真掌握其应用方法,根据儿童不同年龄、疾病、病情等方面具体情况,再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不能虎头蛇尾,不可肆意妄为。同时,应该坚持长期治疗,不可过度依赖中医外治的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儿科中医特色疗法

儿科中医特色疗法 目录 1.拔罐法 (2) 2.耳穴压豆 (5) 3.穴位敷贴 (7) 4.中药灌肠 (9) 5.中药外敷 (12) 6.艾灸 (14) 7.雾化吸入 (17) 8.针灸疗法 (19) 9.熏洗 (23) 10.推拿 (25) 11.刮痧 (28) 12.换药 (30) 1.拔罐法 概述: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皮肤充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 (一)评估 1.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过敏史 2.实施拔罐处皮肤情况 3.对疼痛耐受程度

4.凝血机制是否正常 5.年龄、体质及心理状况 (二)目 1.缓解急慢性疼痛 2.调整脏腑功能紊乱 (三)适应症 1.腹痛、胃脘痛、消化不良 2.感冒、咳喘、眩晕、颈椎病、腰背痛、肩周炎、各种神经麻痹、风湿痹痛 (四)禁忌症 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2.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孕妇腹部、腰骶部 (五)告知 1.由于罐内负压吸引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大小相关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 2.个别患者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 (六)物品准备 1.中医护理盘(拔火罐盘):玻璃管、止血钳、95%乙醇棉球、打火机、小口瓶、纱布 2.治疗单、手消毒剂 (七)操作程序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 2.洗手、备齐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医嘱与患者信息 3.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拔罐部位 4.在选好部位进行拔罐,观察罐口吸附情况及皮肤情况,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 5.常规留罐10-15min后起罐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并取舒适体位 7.核对医嘱,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整理用物、洗手 8.做好记录并签名 (八)护理及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采取舒适体位,选择肌肉较厚部位,骨骼凹凸不平与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 3.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4.乙醇棉球勿过湿,避免烫伤 5.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 6.起罐时切勿强拉,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等待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应消毒局部皮肤,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液,覆盖无菌敷料 7.使用过火罐,应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备用 2.耳穴压豆 概述: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揉、按、

中医儿科发热外治法十则

中医儿科发热外治法十则 以下十种发热外治法可以作为辅助疗法配合其他治法同用,综合发挥疗效;也可为服药困难的小儿单独使用。 1.老生姜适量,煮水泡脚。用于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以水没至脚踝以上为宜,至全身微汗出为止。 2.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将青蒿、白薇等煮沸后过滤,待药汁温度适宜时温洗患儿全身,洗后穿衣盖被片刻,令微汗出。 3.将麻黄、金银花、山豆根、细辛、薄荷、冰片、甘草等诸药超微粉碎,加适量米醋调成糊状敷脐窝,外用有塑料内衬的胶布固定,每6小时换药1次。用于外感发热、食滞发热。 4.雄黄、栀子、大黄各等分,共为细末,以蛋清调糊,外敷膻中、中脘、神阙,每12小时换药一次。用于食滞发热。 5.薄荷30g,大黄、当归、赤芍、甘草各15g,炒僵蚕6g。将上药加入麻油,文火煎熬,勿令烧焦,滤去药渣,留取药油,加入黄丹、六一散收膏即成。取药膏摊涂于油纸上,敷贴于胸口胃脘处,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1次,连续2-3天。主治风热表证,亦用于热病初起。 6.银花、连翘、甘草、荆芥穗各12g,桔梗、淡豆豉、薄荷、牛蒡子、淡竹叶各9g。将上药加入麻油,文火煮熬,滤渣取药油,加入

黄丹,用桃树枝搅匀,收膏装瓶备用。取药膏摊涂于油纸上,敷贴于天突穴及人迎穴两侧,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用于风热感冒及扁桃体炎、急性咽炎。 7.青蒿150g,荆芥30g,薄荷30g,柴胡120g,大青叶100g,藿香50g。将上药加水5000ml,煎煮沸10分钟,过滤去渣,用药液先反复擦洗患儿,等药液温度38℃-40℃时,让患儿洗浴20分钟,每日1次。用于小儿外感发热。 8.麻黄、桂枝、细辛、陈艾、菖蒲、紫苏、荆芥、青蒿、寒水石各15-30g,加姜、葱熬水,温洗15分钟,每日1次。适用于外感发热。 9.中药直肠给药 (1)栓剂:以水牛角、柴胡、白鲜皮制成退热栓剂,用时塞肛。治疗小儿风热外感发热。 (2)灌肠法:将中药银花、柴胡、黄芩、连翘、荆芥、大青叶、菊花各适量,水煎沸20分钟,取汁备用。灌肠前排尿排便,采用50ml 注射器,将中药煎剂低压缓慢注入直肠,令患儿平卧10分钟左右。用于急性发热。 (3)大黄3g,黄连3g,黄芩10g,柴胡12g,金银花20g,薄荷6g,水煮沸20分钟,取汁备用。灌肠前排尿排便,采用50mL注射器,将中药煎剂低压缓慢注入直肠。用于外感发热。 10.柴胡、鱼腥草、龙胆草各30g,煎取浓汁,滴鼻,每日1次。用于外感发热。 本文摘自《实用中医儿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张奇文、朱锦善主编。

外治疗法(中医儿科技术方法操作规范)

中医儿科技术方法操作规范第2部分:外治疗法 1 范围 GB/T ×××××的本部分规定了小儿蒸气及气雾吸入法、熏洗法、涂敷法、罨包法、热熨法、敷贴法、擦拭法、刮痧法、药袋疗法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与禁忌。 本部分适用于小儿蒸气及气雾吸入法、熏洗法、涂敷法、罨包法、热熨法、敷贴法、擦拭法、刮痧法、药袋疗法技术操作。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GB/T ×××××的本部分。 2.1 蒸气吸入法 steam-inhaling therapy 使用蒸气发生器械,使药液加热后产生蒸气,由患儿口鼻吸入的治疗方法。 2.2 气雾吸入法 aerosol-inhaling therapy 使用雾化器,使药液雾化,由患儿口鼻吸入的治疗方法。雾化器包括超声雾化器和压缩雾化器两种,参见附录C。 2.3 熏洗法 fumigation-washing therapy 利用中药的蒸气熏蒸及药液洗涤体表的治疗方法。 2.4 涂敷法 smearing therapy 将药物制成药液或药糊涂敷于体表的治疗方法。 2.5 罨包法 wrapping therapy 将药物置于皮肤局部,并加以包扎的外用治疗方法。 2.6 热熨法 hot medicinal compress therapy 将药物炒热后用布袋包裹,或者将中药和青盐一起放布袋内再置于微波炉内加热,然后用热药袋熨敷体表的治疗方法。 2.7 敷贴法 application therapy

将药物制成软膏、药饼,或研粉撒于普通膏药上,敷贴于体表局部的治疗方法。 2.8 擦拭法 perfrication 用药液或药末擦拭局部的外用治疗方法。 2.9 刮痧法 cutaneous scraping therapy 利用刮具或手指在人体体表特定刺激部位或穴位上施以反复的刮拭、捏提、揪挤、挑等手法,使皮肤出现片状或点片状瘀血(或出血)的刺激反应(即痧痕),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扶正祛邪目的的外治疗法。 2.10 香囊法 sachet therapy 将药物研末,装入缝制好的小袋中,佩戴于颈项、胸前,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2.11 药枕法 medicine pillow therapy 将药物研碎作为枕头的充填物,给小儿睡觉时枕头,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2.12 兜肚法 abdomen pocket therapy 将药物研末,装入小袋中,放入布制肚兜的口袋内,将肚兜系戴于腹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3 蒸气及气雾吸入法操作步骤与要求 3.1 施术前准备 3.1.1 药物 根据病情选择能溶于水,产生气雾颗粒的药物。 3.1.2 器具 3.1.2.1 蒸气吸入法 蒸气吸入器1套,酒精灯1只,火柴1盒,搪瓷药杯1个,治疗巾1条。 3.1.2.2 气雾吸入法 超声雾化器或压缩雾化器1台,一次性注射器1个,针头1个、搪瓷量杯1个,蒸馏水适量。 3.1.3 消毒 3.1.3.1 器具 将蒸气壶、雾化罐、管道、雾化口罩、吸入嘴、药杯及量杯冲洗后浸泡在消毒液中15 min~20min,消毒后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古今中医小儿科常用经验良方

古今中医小儿科常用经验良方 小儿夜啼 (1)夜啼不安,有寒、热、惊、滞四因, 寒啼者,脾气寒冷,阴盛于夜,则腹中作痛,故面青手冷、腰曲而啼也。宜用灸黄芪、当归、甘草、赤芍、木香等分为末,每涂乳上,令儿吮之。 热啼者,心火烦盛,面赤手暖、口中气热,仰身而啼,见灯火愈啼也,宜用勾藤勾、茯神、甘草、灯芯、辰砂、木通各1钱,煎汤服之。 滞啼者,乳食停滞作痛,啼而不哭,直声来往无泪者是也。用生麦芽、山楂炭各1钱,煎汤服。 惊啼者,心气不足,神不安宁,哭而不啼,连声多泪者是也。宜从惊治,服天王补心丹。外治以灶心土、蚯蚓泥等分为末,水调,涂于儿头顶及足心上为妙。 小儿夜啼 1 大黄甘草散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87 用法:大黄、甘草以4:1配制。共研末,每天3次每次6克,用蜂蜜送服。疗效:次方治小儿夜啼属胃肠积滞者有效。 2 止啼汤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89 用法:五倍子1.5克加水浓煎80毫升,于睡前顿服,每天1剂。疗效:次方治小儿夜啼36例均治愈。 3 组成:朱砂3克,黄连6克,钩藤3克。用法:上药共研细粉,和匀。每次取0.5克,撒于乳头上,使小儿吸吮,或用开水冲服。 饮食自疗法 1 雪梨汁30毫升、灯芯草2克、冰糖10克,先将灯芯草煎汁与雪梨及冰糖混匀,再隔水蒸化,1次服完,每日1次,连服5-7天,用于心热型夜啼。 2 葛根5克,蜂蜜适量,葛根研粉,入蜂蜜开水冲泡,适用于小儿

夜啼,有助于小儿安睡。 小儿夜啼外用疗法 方1 大人用一小撮干的绿茶放口内嚼碎,每晚睡前敷小儿肚脐,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3天方2 黑丑(牵牛子)7粒捣碎,用温开水调成糊状,于睡前敷于肚脐上,覆盖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一次。方3 天竺黄,川芎,双钩藤,朱砂各6—9克。以布包好,挂小儿胸前心尖部。啼哭停止即除去药。方4 朱砂6~9克搽小儿手心,啼哭停止即除去药。方5 花椒15克,干姜30克,大葱一握。将3味同捣如泥,把锅烧热,3味同炒,边浇酒。炒熟后用毛巾将药包裹待温度适宜时,熨敷患儿腹部,每晚1次。对小儿夜啼有效。方6 葱白1根、胡椒3粒、艾叶3片。先将胡椒研末,艾叶揉绒,再与葱白共捣烂,加入热白饭中,趁热(以小儿能够承受为度)放小儿肚脐上,用布扎紧固定,每日换药1次。夜间啼是指小儿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或每夜定时啼哭者。 治小儿科经验良方 1.治小儿清火散惊方:白芍七分云苓一钱陈皮七分黑栀子七分炒白术一钱半夏八分柴胡七分甘草五分加灯心七节煎服。 2.治小儿惊风又治中风中痰方:生石膏一两辰砂五分各研末和匀。大人每服三钱。若小儿一岁至三岁服一钱以此递加用生蜂蜜调下。此仙方也。 3.小儿初生保治法:初生三朝即用三黄汤解其胎毒。服三四日后,每日投金银花汤至弥月而止。可保其痘稀而少疮疹之患。若遇寒冬之月,或小儿体寒质薄。则专用金银花汤亦可。弥月间声直发搐撮口脐风。是胎风也。俗名腹里惊。因其母肝气郁,小儿率受之。再浴时断脐时,或有进风。得外风则内风变。此症发之太早。泣不出声而无泪者,皆难治。治法痰盛者先治痰。火盛者先清火。或用益黄散治之。视见牙龈有泡急以绵裹指擦破之。用青黛冰片略涂口内为妙。至三岁以前,形质微弱无脉可凭。但察其脉之强弱缓急而已。须更审其食指

儿科中医操作

中医医院儿科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特色,中医针灸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以来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遵从“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战略,坚持在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药特色,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及疾病预防、康复、健康保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中医药特色服务上,悉心研究解决患者病痛的良方益法,经几十年积累,形成了一系列中医特色疗法,广泛应用中医汤剂、针刺、艾灸、拔火罐、中药外治、推拿、拔罐、艾灸、刮痧、药浴、蜡疗、熏洗、灌肠、埋针、挂线、穴位贴敷、穴位经络按摩等传统中医疗法近100种,研制院内中药制剂,膏、丹、丸、散数十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主要特色服务项目如下: 一、中药外治类 中药外治是一种能够体现中医特色的具有较好疗效的疗法。外治是把中药研制成不同的剂型,通过人体肌表、腔道、穴位、经络等作用与病变局部,达到治疗作用。“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发尔”,“先列辩证,次论治,次用药。”即内治与外治的理、法药三者相同,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1、穴位贴敷(节气贴、三九贴、三伏贴) 概述:穴位贴敷法是指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其中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穴位可以引起局部发泡化脓如“灸疮”,则此时又称为“天

灸”或“自灸”,现代也称发泡疗法。若将药物贴敷于神阙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敷脐疗法或脐疗。 机制:穴位贴敷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因而具有双重治疗作用。经皮肤吸收的药物极少通过肝脏,也不经过消化道,一方面可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所以,此法可以弥补药物内治的不足。除极少有毒药物外,穴位贴敷法一般无危险性和毒副作用,是一种较安全、简便易行的疗法。对于衰老稚弱者、病药格拒、药入即吐者尤宜。 适应证:穴位贴敷法适应范围相当广泛,不但可以治疗体表的病症,而且可以治疗内脏的病症;既可治疗某些慢性病,又可治疗一些急性病证。各种慢性疾病体质,经络不通,阳气虚损等的疾患均可贴敷,穴位贴敷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慢性鼻炎、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疗效显著。此外,还可用于防病保健。 操作方法: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大椎、中府、膻中等。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根据所选穴位,采取适当体位,使药物能敷贴稳妥。贴药前,定准穴位,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或用乙醇棉球擦净,然后敷药。也有使用助渗剂者,在敷药前,先在穴位上涂以助渗剂或助渗剂与药物调和后再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