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楼的BMS监控系统分解学习资料

综合楼的BMS监控系统分解学习资料
综合楼的BMS监控系统分解学习资料

综合楼的BMS监控系统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小组成员:

2015/1/8

综合楼的BMS监控系统

本综合楼的监控范围包括: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动力电源系统、变配电系统。

(1)空调系统:冷冻站、热交换站、新风机组、空调机组。

(2)通风系统:排风排烟机、送风机。

(3)给排水系统:生活水泵、排污泵、水池、稳压泵。

(4)变配电系统: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自动切换柜、变压器。

BMS系统选用TF-Desba分布式控制系统。由LonWorks控制网络和多台DDC及中央管理工作站组成。

中央管理工作站由主控计算机、通信接口、软件等组成。配置满以下功能:

1、定时自动采集运行数据与状态信息并进行存储。

2、以图形方式显示当前或历史上某一时刻的运行参数。

3、以表格形式显示测量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

4、自动报警和远程控制。

系统网络控制图:

一、新风机组

1、新风机组监控系统

新风机组是半集中式空调系统中用来集中处理新风的空气处理装置。新风在机组内进行过滤及热湿处理,然后利用风机通过管道送往各个房间。新风机组由新风阀、过滤器、空气冷却器/空气加热器、送风机等组成,有的新风机组还没有加湿装置。

按被控参数分类,新风机组的控制方法主要有送风温度控制、送风相对湿度控制、防冻控制、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如果新风机组要考虑承担室内负荷(直流式机组),则还要控制室内温度(或室内相对湿度)。

2、送风温度、湿度的控制

送风温度控制是指被控量为新风出口温度。送风温度控制适用于该新风机组是以满足室内卫生要求而不是负担室内负荷来使用的情况。因此,在整个控制时间内,被处理的新风出口温度以保持恒定值为原则。由于冬、夏季对室内要求不同,因此冬、夏季新风出口风温度应有不同的要求。也就是说,新风机组为送风温度控制时,全年有两个操作装置,要考虑冬、夏季工况转换问题。

送风温度控制时,通常是夏季控制空气冷却器水量,冬季控制空气加热器水量或蒸汽加热器的蒸汽流量。为了管理方便,温度传感器一般设于该机组所在机房内送风管上,控制器一把设于机组所在的机房内。下图2-1是带有加湿设备的新风机组模拟仪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温度控制系统由温度传感器TE、温度控制器TC、空气冷却器/空气加热器、控制冷却器/空气加热器的执行器TV101和新风阀门TV102组成。湿度控制系统由湿度传感器HE、湿度控制器HC、加湿器电动调节阀HV101、加湿器等组成。温度传感器TE将送风温度信号送至控制器TC-1,与设定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按已定的控制规律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通过转换开关TS-1按冬、夏季工况控制电动调节阀门TV101的动作,改变冷、热水量,维持送风温度恒定。在冬季工况,湿度传感器HE通过湿度控制器HC-1控制加湿阀HV-101,改变蒸汽量来维持送风温度的恒定。送风温度控制系统与送风湿度控制系统一般采用单回路控制系统,控制器一般采用PI控制器。压差开关PdS 测量过滤网两侧的压差,通过压差超限报警器PdA发出声、光报警信号,通知管理人员更换过滤器或进行清洗。新风阀门通过电动风阀执行机构TV-102与风机连锁,当风机启动后,阀门自动打开;当风机停止运转时,阀门自动关闭。TS为防冻开关,当冬季加热器后风温等于、低于某一设定值时,TS的常闭触点断开,使风机停转,新风阀门自动关闭,防止空气冷却器冻裂。当防冻开关恢复正常时,应重新启动风机,打开新风阀,恢复机组工作。

图2-1

图2-2为新风机组PLC系统流程图。新风机组DDC系统可以实现如下监测与控制功能。

图2-2

(1)、监测功能

1、风机的状态显示、故障报警。送风机的工作状态是采用压差开关PdA监测的,风机启动,风道内产生风压,送风机的送风管压差增大,压差开关闭合、表示风机运行,空调机组开始执行顺序启动程序;当其两侧压差低于其设定其设定值时,故障报警并停机。风机停转后压差开关断开,显示风机停止。风机事故报警(过载信号)采用过热继电器常开触点作为DI信号,接到PLC中。

2、测量风机出口空气温度参数,以了解机组是否将新风处理到要求的状态。选用具有热电阻或DC 4-20mA 和DC 0-10V信号输出的温、湿度变送器,接在PLC的AI通道上;或者将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接在DI输入通道上。为准确地了解新风机组工作情况,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精度应小于±0.5℃,温度传感器测量相对湿度精度应小于±0.5%。

3、测量新风过滤器两侧压差,以了解过滤器是否需要更换。用压差开关即可监视新风过滤器两侧压差。当过滤器阻力增大时,压差开关吸合,从而产生“通”的开关信号,通过DI输入通道接入PLC系统。压差开关吸合时所对应的压差可以根据过滤器阻力的情况预先设定。这种压差开关的成本远低于可以直接测出压差的压差传感器,并且比压差传感器更可靠耐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选择昂贵的可连续输出的压差传感器。

4、检查新风阀状况,确定其是否打开。

(2)、控制功能

1、根据要求起/停风机。

2、自动控制空气-水换热器水侧调节阀,以使风机出口空气温度达到设定值。控制原理同模拟控制仪表系统,所不同的是PLC取代了模拟控制器。水阀应在控制器输出AO信号控制下,连续调节电动阀,以控制风温;也可以采用三位PI控制器的两个DO输出通道控制,一路控制电动执行器正转,开大阀门,另一路使执行器反转,关小阀门。为了解准确的阀位位置,还通过一路AI输入通道测量阀门的阀位反馈信号。用PLC系统控制电动阀时,对阀位有一定的控制精度要求,有的调节阀定位精度为2.5%,有的为1%。

3、自动控制蒸汽加热器调节阀,使冬季风机出口空气相对湿度达到设定值。

4、利用AO信号控制新风电动阀,也可以用DO信号控制新风电动阀。

(3)、联锁及保护功能

1、在冬季,当某种原因造成热水温度降低或者热水停止供应时,为了防止机组内温度过低,冻裂空气-水换热器,应由防冻开关TS发出信号通过PLC系统自动停止风机,同时关闭新风阀门。打开热水阀,当热水恢复供应时,应能重新启动风机,打开新风阀,恢复机组的正常工作。

2、风机停机,风阀、电动调节阀同时关闭;风机启动,电动风阀、电动阀调节同时打开。PLC系统控制器通过其内备的通信模块,可使PLC系统进入同层网络,与其他PLC系统控制进行通信,共享数据信息;也可以进入分式系统,构成分站,完成分站监控任务,同时与中央站通信。因此,PLC系统还具有一下集中管理功能。

(4)、集中管理功能

1、显示新风机组起/停状况,送风温、湿度,风阀、水阀状态。

2、通过中央控制管理机制起/停新风机组,修改送风参数的设定值。

3、当过滤器两侧的压差过大、冬季热水中断、风机电动机过载或其他原因停机时,还可以通过中央控制管理机管理报警。

4、自动、远动控制。风机的起/停及各个阀门的调节均可以由现场控制机与中央控制管理机操作业。

3、室内温度控制

对于一些直流式系统,新风不仅要使环境满足卫生要求,而且还要承担全部室内负荷。由于室内负荷是变化的,这时采用控制送风温度的方式必然不能满足室内要求(有可能过冷、过热)。因此必须对使用地点的温度进行控制。由此可知,这时必须把温度传感器设于被控房间的典型位置内。由于直流式系统通常设有排风系统,温度传感器设于排风管道并考虑一定的修正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5、CO2浓度控制

通常新风机组的最大风量是按满足卫生要求而设计的,这时房间人数按满员考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房间人数并非总是满员的,当人数不多时,可以减少新风量,以节省能源。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某些采用新风机组加风机盘管系统的办公建筑中间歇使用的小型会议室等场所。为了保证基本的室内空气品质,通常采用测量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来衡量,如图4_1所示。各房间均设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器,控制其新风支管上的电动风阀的开度;同时,为了防止系统内静压过高,在总送风管上设置静压控制器控制风机的转速。因此,这样做不但新风冷负荷减少,而且风机能耗也将下降。

二、冷却水监控系统

1、机电设备的顺序控制

在空调冷媒水系统的起动或停止的过程中,制冷机组应与相应的冷媒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等进行电气联锁。如下图所示,只有当所有的附属设备及附件都正常运行工作之后,制冷机组才能起动;而停车时的顺序则相反,应是制冷机组优先停车。图1为制冷机组与辅助设备的联锁示意图。如果仅用时间继电器延时来构成控制程序,一旦冷却塔风机误起动,会直接引起制冷机的误动作。因此,在冷媒水、冷却水出水口总管上装设水流开关,当水泵起动后水流速度达到一定值后,输出节点闭合,并将其接入制冷机的控制电路中,作为制冷机组起动控制的一个外部保护联锁条件。

当有多台制冷机组并联,并且在水管路中水泵与制冷机组不是一一对应连接时,则制冷机组冷媒水和冷却水接管上还应设有电动蝶阀,以使制冷机组与水泵运行能一一对应进行。此时,机电设备的开机顺序控制为:冷却塔风机→冷却水蝶阀→冷却水泵→冷媒水蝶阀→冷媒水泵→制冷机起动;停机过程与开机相反。各动作之间仍需要考虑延时。如果设置了水流开关,其控制作用同上。

图1

2、冷却水系统的监控点

冷却水系统是通过冷却塔和冷却水泵及管道向制冷机提供冷却水,它的监控系统的作用是:

(1)保证冷却塔风机、冷却水泵安全运行。

(2)确保制冷机冷凝器侧有足够的冷却水通过。

(3)根据室外气候情况及冷负荷,调整冷却水运行工况,使冷却水温度在要求的设定温度范围内。

图2

图2为装有4台冷却塔(F1~F4)、2台冷却水循环泵(P1、P2)的冷却系统及其监测控制点。冷却水泵根据制冷机起动台数决定它们的运行台数。冷凝器入口处两个电动蝶阀仅进行通断控制,在某台制冷机停止时关闭,以防止冷却水分流,减少正在运行的冷凝器中的冷却水量。

冷却塔与制冷机组通常是电气联锁,但这一联锁并非要求冷却塔风机必须随制冷机组同时进行,而只是要求冷却塔的控制系统投入工作。冷却塔风机的起停台数根据制冷机起动台数、室外温湿度、冷却水温度、冷却水泵起动台数来确定。一旦进入冷凝器的冷却进水温度T5不能保证时,则自动起动冷却塔风机。因此,冷却回水温度是整个冷却水系统最重要的测量参数。冷却塔的控制实际上是利用冷却水回水温度来控制相应的风机(风机作台数控制或变速控制),不受冷水机组运行状态限制(如室外湿球温度较低时,虽然制冷机组运行,但也可能仅靠水从塔流出后的自然冷却即可满足水温要求),它是一个独立回路。

由冷凝器出口水温测点T6、T7测得的温度可确定这两台冷凝器的工作状况。当某台冷凝器由于内部堵塞或管道系统误操作造成冷却水流量过小时,会使相应的冷凝器出口水温异常升高,从而及时发现故障。水流开关F5、F6也可以指示无水状态,但当水量仅是偏小,并没有完全关断时,不能给出指示,还可以在冷却水系统中安装流量计测量冷却水的瞬时流量,用它测量冷却水循环量尽管能及时发现由于某种原因使冷却水循环突然减少的现象,便于分析系统故障,但所付出的代价可能太高。实际上如果测出冷媒水侧流量及温差,得到瞬时制冷量,再测出冷凝器侧供回水温差,也能估算出通过冷凝器的冷却水量,其精度足以用来判断各种故障。

接于各冷却水塔进水管上等的电动蝶阀V1~V4用于当冷却水塔停止运行时切断水路,以防分流,同时可适当调整进入各冷却塔的水量,使其分配均匀,以保证各冷却塔都能得到最大使用。由于此阀门主要功

能是开通和关断,对调节要求并不很高,因此选用一般的电动蝶阀可以减小体积,降低成本。为避免部分冷却塔工作时,接水盘溢水,应在冷却塔进、出水管上同时安装电动蝶阀V1~V8。

混水电动阀是另一种对冷却水温度进行调节的装置。当夜间或春秋季室外气温低,冷却水温度低于制冷机要求的最低温度时,为了防止冷凝压力过低,适当打开混水阀,使一部分从冷凝器出来的水与从冷却塔回来的水混合,调整进入冷凝器的水温。当能够通过起停冷却塔台数、改变冷却塔风机转速等措施调整冷却水温度时,应尽量优先采用这些措施。用混水阀调整只能是最终的补救措施。

3、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电机控制原理

(1)、冷却水泵

对冷却水泵加装变频器,变频器运行上限值45Hz,下限值为30Hz。上限值是让变频器降额状态下使用,延长使用寿命和提高系统工作可靠性;下限值是受空调主机最小供水流量的限制,使供水量总是大于最小供水流量,保护空调主机的安全运行。

图3

设定冷却水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冷却水进水温度的典型值为32℃,出水温度的典型值为37℃,对冷却水出水温度进行检测,并且把冷却水出水温度设定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在规定的采样周期内,计算出

监控系统组成

分析视频监控系统分别由哪些部分组成? 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部分、传输部分、控制部分、显示部分、供电系统所组成,根据不同要求的,还有防盗报警部分等组成。 供电系统部分至关重要,供电部分的电源供给于保证整个闭路监控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电源受破坏即会导致整个系统处于瘫痪状态。系统的供电可以采用集中供电和分散供电两部分,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选择。 前端部分主要是完成模拟视频的拍摄,摄像头通过内置CCD及辅助电路将现场情况拍摄成为模拟视频电信号,经同轴电缆传输。电动变焦镜头将拍摄场景拉近、推远,并实现光圈、调焦等光学调整。温、湿度传感器可探测环境内温度、湿度,从而保证内部良好的物理环境。云台、防护罩给摄像机和镜头提供了适宜的工作环境,并可实现拍摄角度的水平和垂直调整。解码器是云台、镜头控制的核心设备,通过它可实现使用微机接口经过软件控制镜头、云台。 传输部分有通过视频线、同轴电缆、或者光纤等来成模拟视频监视信号的数字采集,它的通道可靠性、运算处理能力、录像检索的便利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显视部分主要是完成在系统显示器或监视器屏幕上的实时监视 信号显示和录像内容的回放及检索。

不同的工程都有不同的要求,监控系统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环镜, 所场采用与之匹配的产品。 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步入了高质量的生活水平。爱达讯安防工程师认为对重要区域的管理、监控、安全防范也是十分重要,因此现代化的主要场所设立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在主要场所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通过对重要场所如城市路口、停车场、小区花园、住户出入口、电梯走廊等重要位置的摄像机,不仅可以看到主要场所的情况,及时发现犯罪分子,并可打开录像机进行录象,以作为证据,对那些有不良企图的人们也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分为以下主要部分: 前端部分: 前端完成模拟视频的拍摄,探测器报警信号的产生,云台、防护罩的控制,报警输出等功能。主要包括:摄像头、电动变焦镜头、室外红外对射探测器、双监探测器、温湿度传感器、云台、防护罩、解码器、警灯、警笛等设备(设备使用情况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配置)。摄像头通过内置CCD及辅助电路将现场情况拍摄成为模拟视频电信号,经同轴电缆传输。电动变焦镜头将拍摄场景拉近、推远,并实现

浙江大华:大型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要点

浙江大华:大型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要点 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和行业管理部门对管理水平提高的需求增加,城市公安、交通、金融、环保、电力、医疗、教育等管理部门对城市范围内的大型联网安全与视频监控平台的需求也在这两年开始大量增加,其中尤其以城市公安和金融领域的需求最为突出。 在城市公安领域,公安部门正在大力进行科技强警示 范城市的建设,首批22个城市的城市治安监控系统已经开 始实施,2008年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将达到180个,而 最终我国660个城市和1642个县城都需要上基于网络的公 共安全与图像监控系统。 而在金融领域,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内各大国有银行 和商业银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公安部关于银行图像 监控系统的数字化改建要求,已经建设完成了大量基层网 点的数字化监控系统建设改造工作,目前也已经开始进行各种联网监控管理系统的改造试点工作。 随着网络传输技术、图像编解码技术的成熟,实现这些新兴行业客户需求的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大型的视频监控系统正在全国各地迅速地建设起来。 一、大型监控系统的特点 随着城市治安系统、行业治安系统的建设,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大型的监控系统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 1 以平台为核心,以网络为纽带 我们现在的安防系统的规模及规划,已经让人有点生畏,或者让使用者有点生畏。数量众多的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如何监看?数量众多的编解码设备如何管理?数量众多的后端服务器如何配合及管理?靠人力已经不能解决大规模监控系统出现的管理问题了,所以打造一个管理平台的需求就显得非常迫切。一个好的管理平台可以将所有的摄像头纳入管理,将所有的报警点纳入管理,将所有的编解码设备纳入管理,将所有的后台服务器纳入管理,从而使得整套系统能够顺畅运行。 而以平台作为核心来管理整个监控系统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有一个足够带宽(或者说经过管理后可以满足要求的足够带宽)的网络来连接这些设备和服务器,没有网络一切就是空谈。 2 接入多家不同的设备,实现互联互通 由于安防行业的历史状况(独立的小规模应用为主),造成了设备的生产厂家非常众多,而且各个厂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编解码和网络传输的做法。这个现状对于组成大型网络的非常不利的。但是也是因为这个现状的存在,所以就要求我们的大型监控系统平台能够接入多家厂商的设备。一者保护用户原有的投资;二者在用户在新系统建设时减少投入提供解决办法。

视频监控系统系统培训

视频监控系统系统培训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1、培训目的 为了保证该系统建成后能够稳定、可靠地长期运行,并能充分发挥该系统的功能,我们特此制定详细的免费培训计划,让使用者能够最大限度地掌握该系统的使用方法,并能独立判断与排除日常常见故障。我们将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不断向用户提供最新的信息系统技术,使用户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基于强大的技术储备与高素质的客户服务工程师,我们的培训能力与培训效果一直很受用户的好评。我们将以深厚的专业知识与敏锐的洞察力,为该系统的建成与使用提供良好的技术咨询与培训服务,为整个项目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训方式、方法 我们将为用户提供两类培训及三种培训方式: 系统操作人员培训:使用人员培训是普及型培训,目的是让操作人员对整个监控系统的原理、运作、故障排除有充分了解,掌握本系统工程的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案,理解设计意图,学习整个系统的调试和和维护。包括以下内容: 对整个系统的原理和运行有充分了解,理解设计意图 学习管理规范和维护体制 器材分布及原理 系统工作过程及操作、外围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标准与维护、系统的联网、操作与维护系统日常操作记录表系统管理人员培训:系统管理人员培训是面向设备管理人员,目的是使设备管理人员了解各个设备的工作原理,独立进行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除。包括以下内容: 各子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硬件、软件组成及功能特点 整个系统运作的过程及维护 接受疑难问题解答 现场培训:在系统安装期间及正式使用初期,我们将派讲师到现场进行培训,向维护人员与使用人员介绍系统的构成、使用、管理、维护等方面的知识,该培训为普及型的培训,人数不限: 公司访问:我们将定期邀请贵方相关技术人员到我们公司访问,参观我们的实验室,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水平与设备,与我们公司的技术人员一起进行技术上的交流和讨论。 3、培训内容 1)理论培训 地点天数内容 甲方指定地点3天1、系统原理及操作 2、前端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网络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导读:本次设计方案中,视频监控系统分为如下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基本功能和组成如下: (一) 前端视频数据采集部分:通过网络摄像机实现对各个监控区域的图像采集;前端视频数据 采集设备包括红外一体化网络摄像机、网络半球、网络智能球、高清网络摄像机、立杆、墙挂支 架等设备。
视频监控总体设计 1.1.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组成 本次设计方案中,视频监控系统分为如下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基本功能和组成如下: (一) 前端视频数据采集部分:通过网络摄像机实现对各个监控区域的图像采集;前端 视频数据采集设备包括红外一体化网络摄像机、网络半球、网络智能球、高清网络摄像机、 立杆、墙挂支架等设备。 (二) 视频数据传输部分:通过超五类双绞线、室外 4 芯室外多模铠装光缆、光电转换 设备和网络交换机等设备组成转发视频图像数据的传输网络, 并通过传输网络将图像数据从 前端监控设备传送到后端监控中心进行视频显示和存储, 主要设备和线材包括: 网络交换机、 光电转换设备、超五类双绞线、室外铠装光缆等。 (三) 视频监控中心部分:视频监控中心是将前端采集的视频图像信息通过软件解码, 转化为图像信号传送到监视器上, 形成直观图像信息并且显示出来, 同时对视频信息按照存 储策略进行存储。通过网络监控中心管理平台对整个系统进行统一操作、配置、管理,其中 主要设备网络监控中心管理平台、监控录像主机、大尺寸电视等设备。 (四) 监控终端部份:监控终端主要功能是监看实时视频画面、查询回放录像、抓拍图 像、手动录像,主要包括监控客户端、多路视频解码器。 1.2. 监控系统拓扑图

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有哪些

视频可以应用在很多行业,比如说餐饮、养殖行业、各大商场、办公大楼等地,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视频监控系统的结构组成有什么。 一、监控系统前端。 (1)普通枪机。 这种摄象机是最普遍的监控摄象机,也就是说它是按照监控摄象机的基本组成结构来制作的。这里要强调的是镜头的区别。在枪机上可以安装普通、长距离和广角镜头。按镜头的标准来说以6.0mm镜头为分界线,比其小的一般为广角镜头,角度一般大于30度。比其大的一般为长距离镜头,距离一般要大于30米。 (2)半球摄象机。 这种摄象机除了外壳和普通枪机不同以外,其他的标准都差不多。 (3)红外摄象机。 这种摄象机就是在普通摄象机的基础上配合红外灯来增强夜视效果的摄象机。有的普通摄象机的CCD就有感红外线功能,对于这种摄象机来说,直接加

装红外灯就可以了。有的摄象机本身不含感红外线功能,这就需要对镜头加以要求,必须是可以感红外的镜头加红外灯才能满足要求。 (4)一体化摄象机。 这种摄象机的使用也非常频繁,它是一种将变焦镜头(分为手动和自动)和摄象机的基本组成元件一起集成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监控摄象机。 2、控制云台。 (1)云台。 云台是承载摄像机进行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转动的装置,内置两个交流电机,负责水平和垂直的运动;水平转动的角度一般为350度,垂直转动的角度一般为75度,而且,水平和垂直转动的角度可以通过调节限位开关进行调整。 (2)云台解码器。 云台解码器,是为带有云台、变焦镜头等可控设备提供驱动电源并与控制设备如矩阵进行通讯的前端设备。通常,解码器可以控制云台的上、下、左、右旋转,变焦镜头的变焦、聚焦、光圈以及对防护罩雨刷器、摄像机电源、灯光等设备的控制,还可以提供若干个辅助功能开关,以满足不同能够用户的实际需要。 3、视频服务器。 视频服务器主要负责监控网络的数据信息管理和网络客户授权等。视频服务器是由一个或多个模拟视频输入口、图像数字处理器、压缩芯片和一个具有网络连接功能的视频数字处理器所构成。视频服务器将输入的模拟视频信号数字化处理后,以数字信号的模式传送至网络上,从而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的目的。

综合监控系统运营维护模式

浅谈综合监控系统运营维护模式 Discussion on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System Mode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 李大伟 赵 程 ■Li Dawei Zhao Cheng [摘 要] 综合监控系统(ISCS)采用合理的运营维护模式,是高素质人才培养、故障响应速度、问题解决效率等各方面的保障。该文以某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项目为例,从设备类型、分布特点等方面分析,介绍了综合监控系统多种不同类型的运营维护模式,以适应整体运营管理需求,使其发挥最大优势,更高效地服务于轨道交通。 [关键词] 综合监控系统 运营维护 [Abstract]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system (ISCS) using a reasonable mode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is the guarant- ee of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talents, solving the problem of fault response speed, the efficiency of the security and so on. I- n this paper, an integrated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of rail tr- ansit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e analysis from the aspects of e- quipment type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ntroduces a varie- ty of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system of different types of mode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o- verall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needs, to maximize the adv- antages, more efficient service to the rail traffic. [Keywords]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system,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为实现各专业设备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升自动化水平,提高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响应性,最终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轨道交通在车站、车辆段、控制中心等地点设置综合监控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由中央级综合监控系统、车站级综合监控系统等组成。本文以某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项目为例,分析和比较常用的几种运营维护模式。 一、 综合监控系统的集成与互联 通过综合监控系统与其它子系统之间的高度集成和互联,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各系统平台的统一指挥运行管理的功能,实现了地铁各专业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了各系统的协调配合能力。 综合监控系统(ISCS)集成是指综合监控系统与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紧密的耦合关系,子系统数据处理、监控功能、人机界面均通过ISCS完成,正常情况下集成相关系统依赖ISCS实现正常操作功能。 在本项目中,综合监控系统集成了电力监控系统(SCADA)、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屏蔽门(PSD)、防淹门(FG)、隧道温度探测系统(DTS)、防淹门(FG)等系统。 综合监控系统(ISCS)互联是指综合监控系统与各子系统是采用松耦合的结构,子系统是与ISCS 有数据交换但其数据处理相对独立,综合监控系统与互联子系统交换必要的信息,实现联动等功能。 在本项目中,综合监控系统互联了信号系统(SIG)、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广播系统(PA)、闭路电视系统(CCTV)、乘客信息系统(PIS)、时钟 系统(CLK)、通信集中告警系统(TEL/ALARM)、不 间断电源(UPS)、大屏幕系统(OPS)等系统(见图 1) 。 图1 各系统图 二、 综合监控系统架构 1. 中央级综合监控系统构成 中央级综合监控系统(CISCS)设置在轨道交通 控制中心、车辆段,包括控制中心综合监控系统、 网络管理系统、维修管理子系统培训管理系统以及 软件测试平台等。 控制中心中央综合监控系统存储、处理从被控 系统读取的数据,实时反映现场设备状态的变化并 生成报表。中央综合监控系统将记录这些信息,更 新中央数据库。中央操作员工作站和综合显示屏可 显示这些信息。中央综合监控系统处理操作员的控 制命令,相关的控制信息同时被传送给被控系统。 控制中心中央级综合监控系统(CISCS)通过带 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构成控制中心局域网,服 务器、调度工作站、打印机、前端处理器(FEP)等 设备通过冗余的100/1000Mbps网络端口来连接到 控制中心的局域网。控制中心交换机通过交换机上 1000Mbps的网络口与车站交换机连接,组成综合 监控骨干网。 网络管理系统(NMS)设置在控制中心,归属综 合监控中央级功能。NMS可对ISCS的全部网络设备 进行配置、监视和控制。这些需要监管的的设备主 要包括:ISCS网络上的所有交换机、所有的服务器、 工作站、前端处理器(FEP)、磁盘阵列、磁带库、 大屏幕系统及接入车站交换机的各集成系统设备 等。网络管理就是通过对上述的各种网络设备、网 络设备的节点、服务器资源进行规划、配置、监视、 分析、扩充和控制来保证计算机网络服务的有效实 现。 维修管理子系统(MMS)设置在车辆段内,归属 综合监控中央级功能。对综合监控系统的自身设备、 集成子系统主要设备进行故障告警、信息查询、故 障分析、故障维护,从而帮助运营维修人员更方便、 更高效率地完成维修工作。 在车辆段设置培训管理子系统(TMS)和软件测 试平台(STP),归属综合监控中央级功能。TMS和 STP具有独立运行的软件。设置TMS的目的是使学 员处于模拟仿真的ISCS中央级和车站级操作环境, 对学员进行各种ISCS的培训操作,包括仿真单点的 设置、遥控、组控、模式控制等功能。 2. 站级综合监控系统构成 站级系统包括车站综合监控系统与车辆段综合 监控系统。 车站综合监控系统(SISCS)设置在各车站,主 要由带路由功能车站交换机、冗余服务器、冗余值 班员工作站、事件打印机、冗余前端通信处理机和 综合后备盘(IBP)及操作台构成。 车站综合监控系统通过车站带路由功能的以太 网交换机构成车站局域网,服务器、工作站、打印 机、前端处理器(FEP)等设备通过冗余的100Mbps 网络端口连接到车站局域网。 车站综合监控系统配置冗余的实时服务器,完 成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冗余实时服务器能自 动切换,具备热备与热热冗余、通道切换功能。冗 余服务器存储、处理从被监控系统读取的数据,实 时反映现场设备状态的变化并生成报表。车站综合 监控系统将记录这些信息,更新车站数据库。车站 操作员工作站可显示这些信息。车站综合监控系统 处理操作员的控制命令,相关的控制信息同时被传 送给被控系统。 车站综合监控系统配置冗余的以太网交换机。 FAS、BAS、SCADA等系统通过交换机将数据传入综 合监控系统。 车站配置冗余的前端处理器(FEP),用于接收 和发送车站级集成和互联系统的相关信息。前端处 理器(FEP)具备数据处理能力,采用实时嵌入式操 作系统,可进行实时数据处理。综合监控系统通过 同时具备冗余热备及热热冗余、通道切换功能的前 端处理器(FEP)接收接入系统的信息并可对无关的 访问进行数据隔离。前端处理器(FEP)具有转换各 种硬件接口、软件协议的能力,在数据处理的逻辑 上集成和互联系统通过FEP将数据传入综合监控系 统,同时综合监控系统也通过FEP向各接入系统传 送有关数据。除FAS、BAS、SCADA外,其它接口系 统均通过FEP将数据传入综合监控系统。 车辆段综合监控系统(DISCS)是热备、冗余、 开放、易扩展的计算机系统。车辆段综合监控系统 (DISCS)设备由带路由功能以太网交换机、冗余服 务器、双屏工作站、事件打印机等组成。 车辆段综合监控系统(DISCS)通过车辆段带路 由功能以太网交换机构成车辆段局域网,服务器、 工作站、打印机、前端处理器(FEP)等设备通过冗 余的100Mbps网络端口连接到车辆段局域网。车辆 段交换机通过交换机上1000Mbps的网络口连接到 中央级交换机,连接到综合监控骨干网。FAS、BAS、 SCADA通过交换机将数据传入综合监控系统。 (下转第286页) 284

大型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要点

大型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要点 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和行业管理部门对管理水平提高的需求增加,城市公安、交通、金融、环保、电力、医疗、教育等管理部门对城市范围内的大型联网安全与视频监控平台的需求也在这两年开始大量增加,其中尤其以城市公安和金融领域的需求最为突出。 在城市公安领域,公安部门正在大力进行科技强警示范城市的建设,首批22个城市的城市治安监控系统已经开始实施,2008年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将达到180个,而最终我国660个城市和1642个县城都需要上基于网络的公共安全与图像监控系统。 而在金融领域,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内各大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公安部关于银行图像监控系统的数字化改建要求,已经建设完成了大量基层网点的数字化监控系统建设改造工作,目前也已经开始进行各种联网监控管理系统的改造试点工作。  随着网络传输技术、图像编解码技术的成熟,实现这些新兴行业客户需求的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大型的视频监控系统正在全国各地迅速地建设起来。 一、大型监控系统的特点 随着城市治安系统、行业治安系统的建设,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大型的监控系统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 1 以平台为核心,以网络为纽带 我们现在的安防系统的规模及规划,已经让人有点生畏,或者让使用者有点生畏。数量众多的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如何监看?数量众多的编解码设备如何管理?数量众多的后端服务器如何配合及管理?靠人力已经不能解决大规模监控系统出现的管理问题了,所以打造一个管理平台的需求就显得非常迫切。一个好的管理平台可以将所有的摄像头纳入管理,将所有的报警点纳入管理,将所有的编解码设备纳入管理,将所有的后台服务器纳入管理,从而使得整套系统能够顺畅运行。 而以平台作为核心来管理整个监控系统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有一个足够带宽(或者说经过管理后可以满足要求的足够带宽)的网络来连接这些设备和服务器,没有网络一切就是空谈。 2 接入多家不同的设备,实现互联互通 由于安防行业的历史状况(独立的小规模应用为主),造成了设备

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华丽物业辛集小区安防监控系统设计(修改)方案 LD 任丘市华北石油利德机电总厂电子仪器厂 二00七年七月

目录 一、前言........................................................................................... ..1 1.1简介 (1) 1.2设计依据.....................................................................1-2 1.3设计指导思想...............................................................2-3 二系统设计. (3) 2.1系统概述 (3) 2.2系统拓扑结构...............................................................3-4 2.2.1监控中心...................................................................4-6 2.2.2传输部分...................................................................6-8 2.2.3前端部分.................................................................8-10 三.一期工程报价 (12) 四.安防系统设计图 (13)

综合楼的BMS监控系统分解学习资料

综合楼的BMS监控系统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小组成员: 2015/1/8

综合楼的BMS监控系统 本综合楼的监控范围包括: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动力电源系统、变配电系统。 (1)空调系统:冷冻站、热交换站、新风机组、空调机组。 (2)通风系统:排风排烟机、送风机。 (3)给排水系统:生活水泵、排污泵、水池、稳压泵。 (4)变配电系统: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自动切换柜、变压器。 BMS系统选用TF-Desba分布式控制系统。由LonWorks控制网络和多台DDC及中央管理工作站组成。 中央管理工作站由主控计算机、通信接口、软件等组成。配置满以下功能: 1、定时自动采集运行数据与状态信息并进行存储。 2、以图形方式显示当前或历史上某一时刻的运行参数。 3、以表格形式显示测量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 4、自动报警和远程控制。 系统网络控制图:

一、新风机组 1、新风机组监控系统 新风机组是半集中式空调系统中用来集中处理新风的空气处理装置。新风在机组内进行过滤及热湿处理,然后利用风机通过管道送往各个房间。新风机组由新风阀、过滤器、空气冷却器/空气加热器、送风机等组成,有的新风机组还没有加湿装置。 按被控参数分类,新风机组的控制方法主要有送风温度控制、送风相对湿度控制、防冻控制、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如果新风机组要考虑承担室内负荷(直流式机组),则还要控制室内温度(或室内相对湿度)。 2、送风温度、湿度的控制 送风温度控制是指被控量为新风出口温度。送风温度控制适用于该新风机组是以满足室内卫生要求而不是负担室内负荷来使用的情况。因此,在整个控制时间内,被处理的新风出口温度以保持恒定值为原则。由于冬、夏季对室内要求不同,因此冬、夏季新风出口风温度应有不同的要求。也就是说,新风机组为送风温度控制时,全年有两个操作装置,要考虑冬、夏季工况转换问题。 送风温度控制时,通常是夏季控制空气冷却器水量,冬季控制空气加热器水量或蒸汽加热器的蒸汽流量。为了管理方便,温度传感器一般设于该机组所在机房内送风管上,控制器一把设于机组所在的机房内。下图2-1是带有加湿设备的新风机组模拟仪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温度控制系统由温度传感器TE、温度控制器TC、空气冷却器/空气加热器、控制冷却器/空气加热器的执行器TV101和新风阀门TV102组成。湿度控制系统由湿度传感器HE、湿度控制器HC、加湿器电动调节阀HV101、加湿器等组成。温度传感器TE将送风温度信号送至控制器TC-1,与设定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按已定的控制规律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通过转换开关TS-1按冬、夏季工况控制电动调节阀门TV101的动作,改变冷、热水量,维持送风温度恒定。在冬季工况,湿度传感器HE通过湿度控制器HC-1控制加湿阀HV-101,改变蒸汽量来维持送风温度的恒定。送风温度控制系统与送风湿度控制系统一般采用单回路控制系统,控制器一般采用PI控制器。压差开关PdS 测量过滤网两侧的压差,通过压差超限报警器PdA发出声、光报警信号,通知管理人员更换过滤器或进行清洗。新风阀门通过电动风阀执行机构TV-102与风机连锁,当风机启动后,阀门自动打开;当风机停止运转时,阀门自动关闭。TS为防冻开关,当冬季加热器后风温等于、低于某一设定值时,TS的常闭触点断开,使风机停转,新风阀门自动关闭,防止空气冷却器冻裂。当防冻开关恢复正常时,应重新启动风机,打开新风阀,恢复机组工作。

监控系统概述培训教程

电视监控系统 培 训 教 程 第一部分电视监控系统概述 电视监控系统是将现场的视频及音频信号采集下来通过传输媒体传输到监控中心实现监视、监听、记录及控制等功能的一套综合性系统。从而实现安全防范、管理、教学、现场监测、视话会议等多方面功能。 一、电视监控系统基本构成 电视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系统、传输系统和终端系统这三大部分组成。(一)、系统框图

(二)、前端系统 电视监控的前端系统主要是将所需要的现场的图象和音声采集摄取下来转变成电信号以传到监控中心。 其主要由:、摄像机、镜头、云台、防护罩、支架、监听头、射灯及红外灯、解码器等产品相互结合而构成。 1、摄像机 摄像机是将图象信号即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设备。摄像机根据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所采取的技术不同可分为:()、摄像机。()、摄像机。()、摄像管摄像机。目前监控行业广泛采用的是摄像机。是 (电荷耦合器件)的缩写,它是一种半导体成像器件,因而具有灵敏度高、抗强光、畸变小、体积小、寿命长、抗震动等优点。摄像机的工作方式是被摄物体的图像经过镜头聚焦至芯片上,根据光的强弱积累相应比例的电荷,各个像素积累的电荷在视频时序的控制下,逐点外移,经滤波、放大处理后,形成视频信号输出。

视频信号连接到监视器或电视机的视频输入端便可以看到及原始图像相同的视频图像。 摄像机的基本参数: ()、芯片的尺寸 的成像尺寸常用的有寸、寸、寸等,成像尺寸越小的摄像机的体积可以做得更小些,其成本越低。在相同的光学镜头下,成像尺寸越大,视场角越大,最低照度越低。芯片规格成像面大小(宽高) 对角线寸4.8mm对角线8mm,寸3.6mm对角线6mm,寸为宽高2.4mm,对角线4mm。 ()、分辨率: 评估摄像机分辨率的指标是水平分辨率,其单位为线对,即成像后可以分辨的黑白线对的数目。常用的黑白摄像机的分辨率一般为线,彩色为线,其数值越大成像越清晰。一般的监视场合,用线左右的黑白摄像机就可以满足要求。而对于医疗、图像处理等特殊场合,用线的摄像机能得到更清晰的图像。 ()、成像灵敏度即最低照度: 通常用最低环境照度要求来表明摄像机灵敏度,黑白摄像机的灵敏度大约是(勒克斯),彩色摄像机多在以上。的摄像机用于普通的监视场合;在夜间使用或环境光线较弱时,推荐使用的摄像机。及近红外灯配合使用时,也必须使用低照度的摄像机。另外摄像的灵敏度还及镜头有关,相当于相当于.。参考环境照度:夏日阳光下,阴天室外,电视台演播室距台灯60cm 桌面,室内日光灯,黄昏室内,20cm处烛光,夜间路灯。 ()、供电电压 国内所使用的摄像机主要有交流、交流、直流。 ()、电子快门 电子快门的时间在秒之间,摄像机的电子快门一般设置为自动电子快门方式,可根据环境的亮暗自动调节快门时间,得到清晰的图像。有些摄像机允许用户自行手动调节快门时间,以适应某些特殊应用场合。 摄像机大致可分为下列几大类: ()、依成像色彩划分 ()彩色摄像机:适用于景物细部辨别,如辨别衣着或景物的颜色。因有颜色而使信息量增大,信息量一般认为是黑白摄像机的倍。 ()黑白摄像机:是用于光线不足地区及夜间无法安装照明设备的地区,在仅监视景物的位置或移动时,可选用分辨率通常高于彩色摄像机的黑白摄像机。 ()、依摄像机分辨率划分 ()影像像素在万像素()左右、彩色分辨率为线、黑白分辨率线左右的低档型。 ()影像像素在万万之间、彩色分辨率为线、黑白分辨率在线上下的

视频监控系统系统培训

1、培训目的 为了保证该系统建成后能够稳定、可靠地长期运行,并能充分发挥该系统的功能,我们特此制定详细的免费培训计划,让使用者能够最大限度地掌握该系统的使用方法,并能独立判断与排除日常常见故障。我们将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不断向用户提供最新的信息系统技术,使用户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基于强大的技术储备与高素质的客户服务工程师,我们的培训能力与培训效果一直很受用户的好评。我们将以深厚的专业知识与敏锐的洞察力,为该系统的建成与使用提供良好的技术咨询与培训服务,为整个项目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训方式、方法 我们将为用户提供两类培训及三种培训方式: 系统操作人员培训:使用人员培训是普及型培训,目的是让操作人员对整个监控系统的原理、运作、故障排除有充分了解,掌握本系统工程的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案,理解设计意图,学习整个系统的调试和和维护。包括以下内容: 对整个系统的原理和运行有充分了解,理解设计意图 学习管理规范和维护体制 器材分布及原理 系统工作过程及操作、外围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标准与维护、系统的联网、操作与维护系统日常操作记录表系统管理人员培训:系统管理人员培训是面向设备管理人员,目的是使设备管理人员了解各个设备的工作原理,独立进行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除。包括以下内容: 各子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硬件、软件组成及功能特点 整个系统运作的过程及维护 接受疑难问题解答 现场培训:在系统安装期间及正式使用初期,我们将派讲师到现场进行培训,向维护人员与使用人员介绍系统的构成、使用、管理、维护等方面的知识,该培训为普及型的培训,人数不限: 公司访问:我们将定期邀请贵方相关技术人员到我们公司访问,参观我们的实验室,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水平与设备,与我们公司的技术人员一起进行技术上的交流和讨论。 3、培训内容 1)理论培训 地点天数内容 甲方指定地3天1、系统原理及操作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 技术方案 目录

第1章工程概述 (4) 一、工程概述 (4) 二、系统概述 (4) 第二章视频监控子系统 (6) 一、系统概述 (6) 二、设计依据和原则 (6) 1、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依据 (6) 2、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7) 三、系统设计思想 (7) 四、视频监控系统组成及原理 (7) 1、视频监控系统组成 (7) 1.1前端部分 (7) 1.2传输部分 (8) 1.3后端部分 (9) 2视频监控系统规划 (10) 2.1系统拓扑图 (10) 2.3 集中管理控制 (11) 五、设备供应商简介 (13) 第三章系统设备选型 (15) 1、IP网络红外枪机(金三立ST-NT5042H) (15) 1.1主要特性 (15) 1.2技术参数 (17) 2、IP网络恒速球机(金三立ST-NT8279HR) (18) 2.1主要特性 (18) 3.2技术参数 (20) 3、视频管理(金三立ST-NTMS-CD08) (22) 3.1主要特性 (22) 3.2技术参数 (23) 4、存储服务器(金三立ST-NTMS-SD02) (24) 4.1、主要特性 (25) 4.2技术参数 (25) 5、视频接入交换机(中兴RS-2950-28TC) (26)

第1章工程概述 一、工程概述 XXXXXXXX市视频监控系统本次系统建设属于改扩建项目,依照XXXXXXXX实际需求及XXXXXXXX总体规划相关要求,本次建设项目是视频监控系统。 本次设计主要考虑到与前期系统的融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升级。总体规划主要是视频监控系统的硬件搭建及系统的运行,后期由总集成平台管理软件来完成纳入市政服务中心现用电子监察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与省、市、县三级联网电子监察系统无缝对接。 二、系统概述 XXXXXXXX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清晰合理,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形成一个全方位智能安防管理系统。 为确保系统建设的严密性、完整性,本次设计对前端信号采集、传输部分、控制部分均采用了技术非常成熟的可靠产品。本着从设计的角度杜绝系统规划的可能隐患,结合建设方的宏观功能需求、行业相关规范及考虑综合性价比等因素,对该项目进行了细化规划设计。 我们的设计宗旨是让员工在环境一流、风格鲜明、品格高尚的办

综合监控系统基础知识

综合监控系统概述 ISCS的主要目的是将各分散孤立的自动化系统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地铁各专业相关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各相关系统的协调配合能力,高效实现系统间的联动,提高地铁全线的整体自动化水平。 ISCS相关的系统包括:安全门系统(PSD)、门禁系统(IAS)(预留)、列车监控系统(ATS)、电力监控系统(PSCADA)、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传输系统(TS)、广播系统(PA)、闭路电视系统(CCTV)、通信集中告警系统、时钟系统(CLK)、自动售检票系统(AFC)、乘客信息系统(PIS)。 其中的电力监控系统(PSCADA)为深度集成系统,ISCS通过网络把各变电所的PSCADA集成起来,完成PSCADA的中央监控功能。ISCS与各变电所内相对独立的PSCADA共同构成全线完整的PSCADA,负责监控10kV交流高中压系统、750V直流供电系统、0.4kV交流系统、杂散电流监视系统等。 常用网络设备及名词解释 第一节:常用网络设备 1、交换机:交换机就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如服务器、工作站、集线器、路由器、网络打印机等网络设备。 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在OSI/RM(OSI参考模型)中的工作层次不同 (2)交换机的数据传输方式不同 (3)带宽占用方式不同 (4)传输模式不同 2、光电转换器:光电转换器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设备,它可以将外部的光纤信号转换后通过电接口(RJ-45)输出到计算机或者相应的网络设备上。 3、光纤熔接盒:光纤熔接盒是将4芯的铠装光缆通过熔接后变成4根光纤尾纤,接入到光纤转换器中。4芯光纤构成网络A和网络B。每个网络用2根光纤,1根接收数据、1根发送数据。 4、局域网:局域网络(Local Area Network)是一种在小的区域范围内是各种计算机和数据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5、以太网(Ethernet):以太网是局域网中最常用的通信协议标准。它使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作为传输介质,采用载波多路访问和冲突检测(CSMA/CD)机制,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Mps以上。 6、现场总线:现场总线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多分支结构的通信网络,它的关键标志是能支持双向、多节点、总线式的全数字通讯。 7、CA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即控制器局域网络,能高度安全地有效地支持分散式实时控制。它尤其适用于网络智能设备,在CAN 网络中,没有用户地址或站点这类传统观念,取代的是按优先顺序传输信息。

监控系统设计开发和实现

湘南学院 H.264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物联网一班 向素英(52号),黄鑫(31号),杨倩(32号),罗艺丹(55号) 2017-12-10 在嵌入式ARM平台及Linux环境下,采用USB接口的摄像头模块,设计和实现基于ARM 平台视频监控系统

目录 1.情况概要 1.1项目背景 1.1.1题目 1.1.2嵌入式系统开发和使用情况 1.1.3功能实现 1.2开发设备 1.2.1开发环境 (1.2.2使用硬件) 1.3技术使用 1.3.1所用技术 (1.3.2技术难点) 2.概要设计 2.1软件结构图 (2.2系统功能模块图) 2.3系统功能模块说明 (2.4系统功能模块输入/输出) 3.详细设计与实现 (3.1程序界面) 3.2程序流程图 3.3程序代码及说明 4.测试 4.1测试方法 (4.2测试结果) 5.总结 6.参考资料 7.实验代码汇总

1.情况概要 1.1项目背景 视频监控是保障家居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后续视频中运行目标检测,识别,跟踪的基础。视频监控技术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普遍使用,在各个场合都可以看到监控的身影,时对监控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断追求数字化和高清化。另一方面,嵌入式技术发展迅猛其产品具备体积小,耗能低的优点,利用嵌入式进行视频监控是一大发展方向。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的监控系统,采用H264标准编码视频中采集的图像,实现视频监控。 1.2开发设备 Window XP系统,VMware Workstation (填写所用软件,设备) 1.3所用技术 1.利用网眼2000系列USB摄像头的驱动程序移植 2.H.264编码库的移植和接口调用 3. C/S模式的视频采集

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设备及其组成

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设备及其组成 1视频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近十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图像处理、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视频监控系统利用摄像机的CCD,将被摄物体的反射光线传播到镜头,经镜头聚焦到CCD 芯片上,CCD 根据光的强弱积聚相应的电荷,经周期性放电,产生表示一幅幅画面的电信号,经过滤波、放大处理,通过摄像头的输出端子输出一个标准的复合视频信号,然后将这个视频信号通过线缆输出给电视机显示出来,就构成了一个视频监控系统。 CCD电荷耦合元件图像传感器,它能够根据照射在其面上的光线产生相应的电荷信号,在通过模数转换器芯片转换成“0”或“1”的数字信号,这种数字信号经过压缩和程序排列后,可由光信号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电子图像信号。(TTL工艺下的CCD成像质量要优于CMOS工艺下的CCD) 全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系统主要由摄像机、视频矩阵、监视器、模拟录像机等组成,设备之间通过视频线、控制线缆等电缆连接在一起。由于系统为纯模拟方式传输,采用视频电缆(少数采用光纤)的传输距离不能太远,所以系统主要应用于小范围内的监控,如大楼监控等,监控图像一般只能在控制中心查看。 2视频监控系统的传输方式. 2.1铜线接入 金属导体被用来传输电信号,通常由铜线制成,常见的有各类双绞线和同轴电缆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含有线规较粗的单层实心导体。导体一般由铜或覆以铜的铝制 成。中间的导体外面覆以一层绝缘材料,这有助于把中间的导体和外面的金属箔屏蔽层隔开 来,这种绝缘材料有助于把传输数据的导体与屏蔽层隔离开来。外面通常会包一层金属网、 再包一层电缆护皮加以保护。中间粗粗的导体可支持高频信号,相比双绞线同轴电缆成本高安装也较困难。因此同轴电缆一般用于模拟视频传输线。 目前,常用的同轴电缆有两类:50Ω和75Ω的同轴电缆。 75Ω同轴电缆常用于有线电视网,故称为CATV电缆,传输带宽可达1GHz,目前常用CATV电缆的传输带宽为750MHz。 50Ω同轴电缆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传输,传输带宽为1~2OMHz,总线型以太网就是使用50Ω同轴电缆,在以太网中,50Ω细同轴电缆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85米,粗同轴电缆可达1000米。 视频同轴电缆英文简称SYV,常有的有75-7,75-5,75-3,75-1等型号,特性阻抗都是75欧姆,以适应不同的传输距离。 2.2光纤接入 1966-华裔科学家“光纤之父”高锟预言光纤将用于通信。凭借在光纤领域的卓著研究而获得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2.2.1多模光纤

网络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文章编号:100622475(2004)0820065202 收稿日期:2003208222 作者简介:李慧君(19802),女,江西抚州人,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徐鹰(19572),女,辽宁盖县人,高级实验师;李建民(19562),男,江西丰城人,教授。 网络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李慧君,徐 鹰,李建民 (南昌大学网络中心,江西南昌 330029) 摘要:介绍了网络监控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系统提供流量监控、拓扑发现、故障管理等功能,可以有效地监控流量及其他网络异常情况。 关键词:流量监控;拓扑发现;故障管理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 etw ork Monitor System LI Hui 2jun ,X U Y ing ,LI Jian 2min (Netw ork Center of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9,China )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and im plementation of a netw ork m onitoring system.The system provides the functions of net 2w ork traffic m onitoring ,topology discovery and fault https://www.360docs.net/doc/4f5270670.html,w ork traffic and exceptions can be m onitored effectively.K ey w ords :netw ork traffic m onitoring ;topology discovery ;fault management 0 引 言 随着校园网络规模的扩大以及应用的普及,网络 流量扩大,网络负担加重,可能使网络设备超负荷运转, 从而导致网络性能下降。这就需要功能更完善的网络管理来保证网络的可靠运行,网络管理特别是网络性能的监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监控系统是网络管理的基础,主要是为网络管理提供所需的一些数据,它是维护网络的重要工具。大型网络管理 软件价格昂贵,而开发一些工具软件辅助管理则十分必要。本文介绍了一个网络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技术。 1 系统的设计思想 1.1 系统体系结构 网络监控系统为客户机/服务器方式,客户端和 服务器端位于同一局域网内,系统与网内的其他机器连接在同一H UB 或SWIT CH 上。这种接入方式对原有网络设置不做任何改动即可保护整个内部网,在意外情况下若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不会影响网络的正常 活动。 图1 网络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 1.2 系统功能模块 该系统具有4个功能模块,见图2。 系统主要功能是:(1)对每一条链路及各网络设备的流量及通断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故障设备和线路,进行报警并协助迅速解决。(2)定期分析历史数据,对整个网络的性能进行定量评估,及时提示管理者和决策者做出设备和线路的升级计划,保证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4年第8期 J IS UAN J I Y U XI ANDAIH UA 总第108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