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的20岁(摘录)

建筑师的20岁(摘录)
建筑师的20岁(摘录)

前言:

1.大概应处在大学求学阶段,大学期间的心绪和场景,常常是后来人们追怀反思的有趣话题,也是支持事业前进和学术发展的起点。

2.“无知而无畏”的激情和热望,可贵而难得。“年轻”虽然通常一位着稚嫩和脆弱,但也有着理想的憧憬和富有活力的创造精神

3.学建筑的应该多外出旅行以增加阅历,应该多接触建筑实际建造和材料使用以克服当今信息时代与物质时空的疏离,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建筑的情有独钟和挚爱。

4.建筑教育如何在保证社会对建筑职业人才需求的同时,兼容一定的对多元性和学生自我个性发展的肯定

5.活跃在世界第一线的建筑师的存在,他们的气息,动作,话语以及丰富的表情中折射出的阅历丰富的人生,必定会使大家认真思考自己将来的人生之路

6.如何解决现代主义与地域主义之间的矛盾是建筑界的一个重大课题,而进入21世纪以后,这对矛盾也许将会被虚拟与现实的矛盾所替代。

7.建筑师大部分时间会被杂务所缠绕,从而失去理想,也失去了创造的乐趣和力量,关键的解决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看你是否从心底里热爱建筑

8.拥有多样性和广阔的内涵,很难用一个单纯的词汇来概括。特别是在大胆而合理的构思中不乏深入的细部设计和多样性的材料应用。

9.用单纯的构成进行重复叠加创造出富有韵味的丰富空间,从建筑的整体构图到百叶、窗户等细部处理,这种思想贯穿始终

10.a.普罗维:对新技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工业产品所带来的细部关注,同时也不放弃手工实践

b.皮亚诺: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所带来的争论并不局限于建筑形式,它引发了整个社会关于现代美术的走向

c.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冲突,就无法令人感觉到“意志”的存在。在与他人的对话中,各种各样的价值观相碰撞,互相之间给予不同的刺激,从而引发自己的思考,这应该成为创造的原动力。

d.雷可瑞塔:以富有活力的水的处理为特征,结合中美洲干燥土地所形成的独特色彩和建筑形态

e.建筑界提出了怎样捕捉地域的特殊性这一问题,超越了单纯的建筑形式的问题

f.盖里:他从建筑与现代艺术的关系中探索建筑设计的可能性,从中获得建筑表现的自由。自由开放的氛围使他天性中的造型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从古根海姆美术馆的模型中,我们能看出他从构思到具体实现的过程中所费的苦心,这是仅从建成后的建筑中所无法看到的。我门还意外的发现了他还具有战略性思考的一面。

努维尔:始终保持了高质量的空间和独特的氛围。虽然在每一个作品中都有材料和细部设计的变化,但我们总是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他的存在。

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恐怕是无法做一名建筑师的。他不停的思考并赋予行动。

佩罗:法国国家图书馆,大胆的体量处理,具有金属感与透明感的材料选择给人一种未来建筑的印象,这或许就是他能够吸引对新的表现形式具有敏锐触角的年轻人的原因。我想建造一个场所,而不是建筑。......重要的不是建造什么,而是为什么建造。

贝隶铭:在当今偏重知识的建筑界,不管是哪一位建筑师都会表现出对任何一个知识领域都非常精通的样子,并像评论家一样展开论述。而这位顶级建筑师能够将自己的失败在年轻人面前平静的讲出,这中间体现出丰富的人性。贝铭讲述了他从年轻时开始喜爱旅行,爱好历史并阅读了大量书籍。建筑师的职业性格往往使人不可避免的养成注意他人目光的习惯。

建筑是一种揭示理念,构成新的“价值”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克服物质的、经济的以

及社会的各种障碍。

他们都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将其贯彻到底的坚强意志,以及能够冷静而客观的剖析自己的特点。为了“自由”和更多的可能性,他们不断的与自己和社会进行着斗争。

如果这些大师“认真生活”的态度和维护自由尊严的精神能够成为今天我们再一次思考的契机,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年轻”虽然具有脆弱的一面,但也有着勇往值钱的坚强力量。

伦佐·皮亚诺(意大利,毕业于米兰技术学院)

1.皮亚诺具有明快的空间构成能力。

2.找出技术问题解决方法的科学家的分析能力。

3.将理性的设计方案升华为空间美学的艺术家的构想能力。

4.融合技术与美学的细部处理,并将其应用于建筑设计之中的工匠的技术能力

他还能将环境的潜在特性外显成城市设计策略。每次也都会在思路上有所偏转,并形成新的特色。

皮亚诺出生在一个建筑商的家庭。他的父亲告诉他,不要从事比建筑商更差的职业,当建筑师要比盖房子的人糟糕,这就是他父亲的观点。

上大学对于他而言是最基本的,因为正是在那个年龄阶段他开始感到了一种现在所谓的“了解社会的渴望”。这是一种对社会的好奇心,一种知识上的贪婪。

虽然它并不就是设计、构思空间、体量和形式,或者在科学、“科学家”方面完好的保证,但这确实对于有社会愉悦感和动机意识的建筑师是非常重要的。他将这一时期称之为“知识好奇”和“社会关注”。

“建筑是一座冰山”其真正可见的悬浮在水面上的很少一部分,而水面下的才是建筑的主要部分。其中包含了社会、人类学、历史、地理学、气象学、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缺少这些建筑是不存在的。所以,这是纯粹的学术问题。

工匠的手艺和现代技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他对材料及材料的摆弄非常有兴趣。用很有限的材料盖房子,追求轻盈性和非物质性的确不是非常复杂。因为他成长在一个用像混凝土这样的厚重建筑材料盖房子的家庭,所以他想反其道而行之。

水中的倒影,各种反射,穿梭往来的船只。这种轻盈感,可变性和“短暂性”对他非常重要,他也是以此作为起点

他花了至少50年的时间才成为一个建筑师,这确实是一个漫长的人生旅程。因为你必须“积累”(你的知识)

你们不要低估你们曾经拥有并可深度挖掘的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因为这是你们每个人的成长历史,也就是维系你们自己的根脉。

一个人不能忘记你来自何处,你的出生地和那些属于你自己而别人所没有的东西。

只要像你们自己,不要以别人作为自己的样板,你们必须构筑你们自己。

最初的两三年意味着什么?建筑是一门非常非常复杂的艺术。建筑是一门被生活所感染的艺术。以至人们无法将建筑与生活分开。发挥自主性以及在做决定时保持自我,充分自信和充满好奇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你们一定要理解自己。你们必须具有两种重要的品质,一是对生活、对一切正规事物的好奇心和一切的事情好奇。另一种品质是,你必须足够的坚韧不拔。你们必须知道如何去做事情,否则人们会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不可能的!”当要所“不,我要这

样做,不要那样做!”而只有你在足够自信是才能做到。

人们说技术是重要的,并不是因为技术本身重要,而是因为赋予了你做决定的自由度。

自主性并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状态,自主性要超越它,我的意思是,你必须举杯对技术和科学属性的认识,以及足以支持你想法的自主性。你必须具备对其他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某种情况看,你必须是一个人文主义者。而且必须是一个真正的人文主义者。你必学具备一个伟大的建筑师的品质,同时还必须具备人文关怀的品质。

自主性的重要在于它是一种自由,一种创造性的自由。要想获得自由必须有一种强烈的个性,强烈的自主性。

同时你们还必须具备一种基本品质,这就是“顽强”,一种真正纯粹的顽强。

做到顽强不容易,但很重要。这必须是一种崇高的顽强。当你处在艺术圈,并不须用崇高的顽强感去创造“崇高”。你可以置身圈外,但你不要进入艺术,崇高的顽强并不意味着你去决定什么事情和去做它。顽强是不够的,因为你也许会做错事。这不是顽强,而只能说是愚蠢。顽强必须与另一个重要的品质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启蒙智慧”。你应该既具有智慧而同时又具有吸纳能力,你必须聆听别人所言。一个人只是固持己见很容易,但这并不好,事实上也很无趣。

你必须顽强而同时坚韧,具有吸纳能力。这种智慧必须是坚韧的,必须简历在你聆听他人和了解世间一切事物的基础上。

一天中要有一段时间一个人静静的度过。

每个人知道的越来越多,但同时理解的越来越少。我认为太多的信息就像毒品一样,慢慢你会因为毒品而形成依赖性。因为你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最后你会不由自主的停止思考。不要买太多的杂志---建筑类的杂志。

每个人都有一种戒备意识。作为一个青春焕发的年轻人我经常漫步海滩观海泛舟。我在青春时代敢说敢做,但我大海创造宁静。关于宁静和内在性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一天中某个私营宁静的时刻,一个你只是安静端坐的时刻应该是可能了的。

把我的私密性防卫到“宁静时刻”,“宁静时刻”是一种反思和内省,我想你们应保持它。就像一种全天候的永不停息的河流。你们应该不时保持清醒,去冥想,否则就会吃得太多不消化了。

艺术就像抢劫一样,这不仅是因为你从安腾或其他人那里取得了教益,而且由于艺术与“贪婪”相关。你必须去认识人,也必须去索取一些东西。

由于建筑需要一种合作,所以创造性是非常重要的。这很好,即使是很糟糕也是很好的!

建筑师必须是一位能够将建筑层面的东西和文化层面的东西相融合的人文主义者。

热爱传统并不等于复制传统。

但你也许被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遗产麻痹迷惑。复制只会带来感性的麻痹,你变得麻痹是因为你只关注美的东西。抢劫传统的唯一途径即使要变得足够好奇,有足够的创造力,正中求“变”,从传统得到灵感。

他从传统得到的启发是关于材料、质感和建筑物的肌理、色彩、尺度。很多的东西。

(后现代主义)只是一种文本上的复制,文本复制就像是一种照片复制,你们应该去努力翱翔,

像一台照片复制机器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铸造的钢部件真实表达了巴黎的铸铁装饰传统。

二十多岁的积蓄会大大的左右一个人的人生

我一直到60岁时才终于能捍卫自己,你们应该捍卫属于你们自己的东西,二不是用所有的精力去捕捉信息。你们应该保持一定的时尚沉静。你们每天至少要有20分钟的时间一个人呆着,这也应该是一个绝妙的想法。每个人都要试图去理解哪些是重要的东西,哪些是不重要的东西。另外就是我所所的“贪婪”,知识上的贪婪,好奇心是很基本的。

如果没有建筑背后或底蕴中的东西去向上推动这座冰山的话,建筑就什么都不是。建筑如果是一种纯粹的学术,建筑就不存在了。没有内容,没有冰山隐藏的部分,一切就很荒谬。如果没有内容就没有艺术。纯粹的学术一文不名,如此,建筑就更像是一种没有内容的建筑,这个内容就是生活!

你们必须具有旺盛的求知欲。我的意思是,当你们成长壮大时应该如此。当你们30,40乃至50岁时也是如此。等到你们60岁时就不需要了。因为你已经真正成为具有旺盛的求知欲的人了。

让·努维尔(法,巴黎美术学院)

一边进行住宅等设计,一边参加了难以尽数的设计竞赛。

他通过为巴黎双年展设计舞台美术和整体构成,建立了与艺术界的联系。

“阿拉伯世界研究所”该建筑将反叛的精神覆盖在优美的幕墙之下,得到广泛的认同。

他得到许多机会尝试对建筑室内进行各种覆盖的设计方法。

考虑物质的三态,改变表皮的透明度,将建筑进行包裹。有时也会抓住外气进行利用。因此,建筑内部就像拥有生命一样,讴歌光和影。

就是经常去深入观察并探索事物的深层含义。

在夜间,窗子的内侧木百叶可以关闭。房间的地板由多种木材拼成各种图案。

小时候,他根本没有接触过艺术类的教育。

高中一年级的美术老师,他最初画的一副画,我自己认为非常糟糕,可他看后却表扬了我,认为我很有这方面的天分。

军队拥有强大的财力,在技术上也总是处在最先端的地位,因此,在他们建造的建筑形体中,蕴含了下一个时代的技术要素

进入巴黎美术学院以后,我立即就意识到这里只会教给我一些技法上的东西。这个学校每年都在重复同样的东西,也就是对图纸进行单纯的描绘,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建筑教育。

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自己进行方案设计才是本质的教育。

尝试了逆向分析的方法,对文献进行彻底的阅读。

让孩子们画出他们想象中的图书馆,从结果中,我看出他们都是自己身边所看到的东西直接拿来进行描绘。

我们的想象是被信息所左右

我的方案就是这个分析结论的基础上做出的。我设计了许多变化的空间。希望能够增加孩子们的想象力,我考虑用不同类型的空间组合形成一个整体的建筑。

实际上,当时他的目的是希望针对那些形式主义的建筑师们,拿出一些概念性的东西,来对抗他们。

我想教育的不同会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发展的方向。我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提高自我分析的能力。知道自己现在在做什么,提高自我判断的能力。

建筑设计绝不会只有一种设计方法,总会有几种可以选择的方案,在各种各样难以对付的业主面前,首先拿出一个最初的方案。如果他说不行,再拿出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这样一次次以不同跌形式向同一个业主提出不同的方案。通过研究不同的解决方法,最后必然能够形成一个完成度很高的方案。

在设计时我们要判断的是,当建筑建成的时候,这栋建筑究竟在现实环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与周围建立了什么样的关系。他在建筑设计中的思考方法与他们有所不同。我最重视“特征”,也就是囊括所有事物的下一维空间。我的设计的基本点就是找出这个特征。在分析阶段,

我把特征抽象出来,然后再深入进行方案设计。知道最后我都在处理这种与特征相关的形态问题。

他的建筑首先并不是从形式来考虑的,而是在设计的时候,以已有的条件为基础,进行各种各样的分析,导出特征并最后形成一种形式。

对于年轻的建筑师来所,最糟糕的情况,就是形成一种文化的定势,或者说一种典型的形式。对一个建筑单元进行重复设计和生产在历史上曾经非常有意义。

建筑的建造和建成后的生活之间也有一个很强的关系。建筑的世界就是建立在这种秩序的基础上的。

今天的建筑师必须有意识的运用更多的知识。

建筑师存在的意义,在于能够对我们所处的这个状态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一个明确的方案。一个文化模式一旦形成,就会形成对次进行简单重复的风潮。

建筑师的作用,就很像电影导演,把建筑建起来,就好像制作电影,在制作过程中,各种专业的人参加进来,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共同完成一个作品。

建筑和电影一样,是以工作组的形式共同作业的,如果每个人都能认真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就会产生好的作品。

我只选择那些可以愉快合作的工程师。

但如果建筑形成的过程让人无法从视觉上认识出来,这样的建筑师或者工程师肯定可以被称为是最前沿的。

我相信每一个项目中只能有一个导演,不可能有两个或者三个导演。

他仍然坚持一定要作为项目负责人。

理卡多·雷可瑞塔(墨西哥,墨西哥大学)

塔追求对墨西哥传统、历史、风土、民主性等本土形象的强烈表达,同时也采用抽象的现代建筑手法。在他的建筑中,有着独特色光和色的处理,也有着用水来展示的空间表现。还有粗质感的大面积的墙体。

在这些语汇组成的连续的空间中,我们真切的读出了延续了几千年的墨西哥文化。他在设计中避免了对传统和乡土的东西的直接模仿,他的空间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通过抽象来支配的。他看到一栋建筑事务所的大楼,他很喜欢这个建筑,它显得非常完美而且结构清晰,于是,他便决定要去设计这栋建筑的这个建筑师事务所去找工作。

如果要研究你所在国家......你就要接受各方面的影响,但是不要去模仿或设计一些糟糕的,或者和过去的建筑相似的东西,你要以自身的能力去立足于你所处的时代。

时候准备留在墨西哥,然后尽可多的去旅行,开始赚钱,然后到处去旅行,并且不断的学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教授保持接触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学习方式。我就是通过和老师保持亲密联系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的。

我的那些关于色彩,比例的概念,那些关于墙体运用的知识,都来自于墨西哥的城市和村庄。他们之间的结合是以一种很不寻常的方式完成的。

因此我所设计的建筑应该既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同时也是坚定的植根于我所生长的国家的。

他对色彩的控制几乎不受他自己的控制。

我向那些根据房间内生活的需要,二不是根据房间外或是建筑立面需要来设计窗户的人学习。这些人打开窗户是为了在每天特定的时间迎接阳光或者是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引入光线。所以我的设计更多的是从内部出发,而不是外部。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非常城市的对待你所面临的问题和你自己,然后尽可能的去做好。

倾向于使用一种更富有感情的方式去表达。

一方面,我们都知道现在旅行变的越来越昂贵和复杂了。但是另一方面,要评判一栋建筑的真正方法是进入建筑的内部,去亲自走访这栋建筑。

一定要非常谨慎的对待那些来自于杂志、录像、网络上的知识,因为这些很可能会使你仅仅从外观或表面去评价一栋建筑。

安腾建筑的精髓与混凝土并没有关系,混凝土只是一种表达元素,而与安腾建筑的实质并没有关系。他的建筑实质是一种精神,是比例和光线。

理解他们工作的地点、设计的文化背景,体系和他们所思考的内容。

你们应该将这些杂志视作一种工具,而不是生活的目标。

那些让你感觉很棒的地方,如果将这些感觉运用到建筑上,我们就会知道自己喜欢怎样一种空间。这些地方对你来说就是和重要、需要去探访的地方。而另一方面,有些建筑和空间会让我们产生惊奇的感觉。这些也是去访问的好地方。

世界正在以这样的方式敞开它的大门,而我们可以走出自己的国家去工作。所以我们必须接受挑战,去理解其他的文化,同时又要立足自己的国家,强调自己的个性。

当我们面对另一种文化的时候,这种吸引人的地方就体现了建筑的价值观。

雷可瑞塔先生的建筑并不是在整理矛盾,而是用丰富的形体去容纳那些对立的事物,使之共存。

我发现能够对我的设计有所帮助的方法,就是去享受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彼此矛盾的因素。我们能够从他的建筑形体中感受到墨西哥人的热情,聆听到他们的述说,这一点让我深为感动。努力学习,并从经济和社会的因素中,地域性和传统中摆脱出来,获得自由,并从中拓展出新的世界。

我们可能不是在培养一个建筑师而是设计师。你仔细西方国家教育就会发现他们只关心形体和形状,而对建造的问题一无所知。那里的建筑师已经不是一个团队的领头人。

我们是营造者,建筑者,但同时我们也是设计者。建筑师必须把两者联系起来。我们应该知道如何营造空间,如何控制光线,如何把握比例等等。而同时我们也必须知道怎样去建造他们。

对设计的强烈兴趣和对建造等现实问题的重视被结合起来。

如果你能很好的协调这一切,你就可以知道你所想了解的一切,不要给自己找理由。

所以,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

我们的专业是我们有幸拥有了成为英雄式人物的一点可能。

雷姆·库哈斯(《疯狂的纽约》1978)

就他的理论而言,是试图在设计的过程中从根本上反思一贯的做法,并找出创造性的方法。库哈斯的建筑由于表现非常优美,所以吸引了很多人。但是,库哈斯的真正实力在于理论方案显示出了引导时代的形象与概念。

由于建筑艺术必须满足社会、功能、技术、经济的要求,所以与其他造型艺术相比相当滞后,他是在努力缩小建筑与其他造型之间的差距。

现代社会是一个超大化的社会,我们根本不可能对此进行整体的把握和正确的对应。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只能放松精神参加进去,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弗兰克·盖里(出生在加拿大--多伦多。现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兵役、哈弗大学研究生院,在洛杉矶、巴黎的设计事物所工作之后,1962成立了自己的事物所)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

他用金属板建造一些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形体和歪曲的波形墙面,和歪曲的波形墙面,形成一个“铁的表皮”的新系列。

对于盖里的建筑,不管从平面图还是立面图上,我们都很难理解他的形式和空间。圆柱形、圆椎形、立方体等各种形状扭曲、翻转,不断的碰撞和组合在一起,产生一个不可思议的建筑。

独特的建筑是怎样形成的。他的性格中的什么地方形成了他独特的建筑视觉。

盖里的精力极其充沛。他经常打破通常的思路。不遵循固定的规则,是新事物的代言人。盖里先生也有在各大学执教的经历。他曾在耶鲁大学、哈弗大学、南加州大学执教或演讲。多伦多试图宣称我是他的儿子,并且说如果我留在那里,加拿大建筑就会变得有所不同。而我的回答是如果我真的留在那里,那么我就不可能成为今天的我。这是一个疑问,我并不是很肯定他的答案。但教育机构所拟定的课程结构和他们的意见确实抑制了创造力的产生。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对绘画和雕塑产生了兴趣,此外还有音乐--古典音乐。

南加州的气候和风俗使得当地人倾向与使用木材。

柯布西耶的绘画,如果你曾经研究过这些绘画,你就会意识到他正在发明一种建筑语汇,而这最终创造了朗香教堂。你可以在他的绘画中找到它们的发展过程。但除此之外,规划学院非常沉闷,课程包括统计学,以及其他关于政府、政治和经济的课程。

我在周末和晚上也会为自己做一些小的工程,包括一些住宅和改造项目,我试着学习一些真正的建造。(小的工程不但可以锻炼设计水平,同时还可以学习建造)

我除了做设计之外也做一些管理工作。主要负责几个小组的管理工作和财政工作。在此期间,我学会了如何与业主谈判一些打工程。如何争取设计费,如何组织一个工程的预算,从而从经济上确保事务所工程的顺利进行。在那里,我也学会了如何与掌管工程进度的政府部门打交到,如何与咨询师,以及参与工程的结构,机械,声学等所有工程师合作。直到有一天,他们正准备让我成为合伙人,并拥有事物所的永久职位的时候,我离开了事物所。

我去了欧洲,并在巴黎住了一年。我在巴黎的一个建筑事物所工作。我利用周末时间游遍了整个法国,并对罗马风格建筑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

我对当代的绘画和雕塑深深着迷,之后我又发现罗马风将艺术和建筑以一种非常强烈而明确的方式联系起来,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甜美的,也与巴洛克艺术截然不同。它们非常的坚决,非常的有力。

我不仅对雕塑有兴趣,同时也对建筑的结构如何融入建筑本身产生了兴趣。

我在法国南部花了3到4个月的时间去研究当地所有的教堂建筑。

直面洛杉矶的现实,从中萌生出对自由的渴望。

我设计了一座非常简朴、冷静的建筑。我想这会给嘈杂的环境带来宁静的气氛。

我后来以批判的眼光来看这一作品。我觉得它与它身边的周围的环境太隔离了,它完全忽略了洛杉矶乱糟糟的街道形成的环境背景。然后他开始真正的观察洛杉矶这座城市。它的工业建筑、街道、以及混乱的建成环境。我开始思索,并试着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代替过去对环境的忽视和否定。

能够唤起观众情感的才是真正的建筑,哪怕这种情感是愤怒也好。

而只有当一位建筑师作出巨大贡献将建筑推向艺术的高峰时,才会被赋予此大奖。您的作品表明,您对形态的把握独一无二。那种视角变换的感觉非常强烈。同时它的魅力也让人联想到一些生物体,如蛇,尤其是鱼。

您和许多艺术家和创作家合作,这样的交叉合作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我总是认为建筑是“为人建造的房屋”,而我喜欢那些让人有“感觉”的房子,那些能被唤起的感觉。一栋建筑能让人感觉到一些东西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我评价建筑的一个标准。即我

是否能在那里感受到一些东西。

艺术家必学面对形体,空间和环境的问题。此外还有他们所处时代和社会对他们作出的评论,所不同的是他们不用在艺术品中涉及诸如处理怎么布置窗户和洗手间这样的问题。他们虽然没有业主,但是画廊,收藏家,美术馆也会给他们带来相似的压力。他们所承受的来自创造,遵从和超越的压力。

被建筑界认为是怪人的我,却得到了艺术家们的

这样做的危险是你可能会陷入艺术家的领域。

在我的事业刚刚起步的那些年,当我需要支持的时候,帮助总是来自与那些艺术家而不是建筑师。

我认为和艺术家的接触对我们建筑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我来说,这就等同于阅读一本书,保持与另一种感知力的接触。使自己就像是拥有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形体和空间的神奇力量。正如每个人的签名都不一样,每个人的才能也不同,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能力”

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曾取消了所有送到我的事物所的建筑杂志。我不会看这些东西,因为它们就像是一场时尚展示,你将会卷入一些与你所作所为无关的事物中,我想我无需它们就发现了这些。对于我来说,去发现自己的能力,自身所长才是更重要的。我对此非常渴望。我知道它们是与众不同的。但我不知道它们是否优秀,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会变的优秀。我所知道的只是我有想法,并且想要实现它们。如果我只是看看别人在做什么,我就会变得焦虑起来。

你不能让自己陷在里面。你必须塑造你自己的空间。

我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格,而这种性格能反映在你的建筑和作品中。我了为如果你对设计感兴趣,那么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发现那些属于你自己的“语言”和“词汇”。我的所有建筑都是由一个庞大的队伍来协作完成的。如果少了他们,我根本无法完成这些作品。

我在几年前已经开始停止购买阅读建筑杂志,也没有感觉到信息不灵。

当你年纪大一些,稳固一些的时候,你将能更好的欣赏同行的建筑作品。而当你年轻的时候,很容易被影响,有的时候甚至会被这种影响淹没。

因为要让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建造建筑,似乎是不可能的。你也可以向其他领域学习,对他来说,向那些画家和雕塑家学习会更安全,不会那么容易被影响,因为我不会想要,或不敢去做和他们相同的东西。

有一个试验值得你们尝试,就是停止读报一个月。在这个月结束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如何不通过报纸去了解所有更重要的事情。这同样也适合与建筑出版物与建筑。我大约保持了4-5年的时间不去阅读杂志。虽然我不再花时间去看杂志,但还是可以知道那些重要的事情。通过间接了解,你自然会得到那些信息。

如何去发现自我,如何让自己获得自由。现在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发现自我,这正是我将自己从那些损害自己的重负重释放出来的一种方式。

我认为你们没有必要只按一种方式设计。这里有着各种选择。你可以欣赏一首诗,然后从中得到启发。你们也可以阅读普鲁斯特。到处充满了灵感。你也可以走向一个具体的形体。然后产生一种要将这种体验转化为建筑的激情。

艺术创作是一项依赖直觉的工程。你必须学着去相信自己的直觉。如果你对自己正准备着手的工作相当了解的时候。你就不会感到担忧。但我开始设计之前。我总是充满了困惑。我不能肯定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当你走进工作室你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清理你的工作室。你之所以这样做,是希望通过这种抵抗性机制去推迟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因为这让你感到慌张。让你感到担心。我认为这种情绪也是我们工作中的一部分。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担忧的情绪,是因为我们并不确定我们说要做的事。多年以后这种情绪已经能让我感到安慰。因为我知道如果

清楚自己将会做些什么,我很可能就会停滞不前了。

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以形成自身的个性。

你们必须依靠自己。

你们是有能力的,你们必须变得坚强起来。

贝聿铭

贝聿铭1917年生于中国广东。1935年转道日本赴美,后成为美国公民。在麻省理工学院,哈弗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之后进入设计院。1955年成立事物所。从1989年开始改名为贝-考布合伙事物所。

在卢浮宫的中庭中建造一个边长33米玻璃金字塔。中国银行(中国香港,1989)

从建筑物的耐用年数,包括空间的耐用年数和物质上的耐用年数上。能够反映出技术的重要性。

不仅要学习他作为一名建筑师的才能,更要学习他经过长期的学习历练,抱着顽强的信念生存下来的精神。

贝先生是与丹下健三同时代的人。

关于现代建筑真正的起始时间这个问题,我认为它开始于立体主义。

后现代主义者们,我认为他们更多的是从视觉上来阐述历史,而没有深深的植根与历史之中。包豪斯的教育方式是非常宽泛的,而这种广泛性也使其能够成为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方式。建筑学是一个拥有多种学科门类的学校,它们汇聚在一起,所有这些对于建筑本身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认为应该这样看待包豪斯,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我可以用柯布西耶式的教育来说明。它是多种学科的汇总,聚集了各种类型的专家。

美国的建筑设计工作量非常有限,但是对住宅的需求量却和大。我为一位名为泽肯多的房地产商工作,我和他合作了12年。

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往往看不起与房地产,但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合作也是另外一个是使我获益匪浅的途径。

因为我当时所接触的都是一些规模很大的工程实践。当有200或300人在为你工作的时候。你就不可能将注意力完全放在设计上。因为你必须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如何支付这两三百人的工资上。

你希望获得成功,你希望去完成一些大型工程。但是要完成大工程,你就必须有打事物所。如果拥有了大型事务所,你就会成为它的奴隶。而在1989年之前,我就是大型事务所的奴隶。我认为能够自行选择业主很重要。

比较满意的作品开启了我生命中的幸运之门。

当我能离开家乡,去见识整个世界的时候,感到非常的兴奋。

他认为立体主义对20世纪的建筑大师是非常重要。

贝聿铭没有一种特定的风格。风格是有价值的。我认为一种风格最终是会发展的。但是我认为坚持一种风格是非常危险的,他会变成一种签名,你会变得过于松懈。

对于建筑师来说,重要的是地点。场所是地理环境的一种重要记号。他有自己的观点和方向。他们应该了解这个场地,了解他的历史,它的根,而这种根是很难发觉的。但是一名建筑师如果要想有所创造,就必须对此有所发现。因为如果你对此无所作为,你的建筑就会枯萎。你不会感到兴奋,你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

历史的重要性对我来说,就是那些特定地方的根。

因为我研究过卢浮宫的历史,也研究过法国的历史,因此我就能够证明自己的设计,而不仅

仅是说明自己的设计。

现在我自己挑选工作,因为我希望做一些有着历史背景的工程项目,因为这会让我的建筑更为有意思。

如果没有对“场所”的深刻理解,就不可能实现卢浮宫的金字塔。

强烈推荐旅行,旅行能将所学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

我在旅行中获得的知识,要远比在学校中的所得到的要多。但是要从旅行中获益,就必须先学好历史。如果你不了解文艺复兴的历史,或者是当你去雅典的时候,却不知道希腊的帕特农神庙,你就不能看到那些你本该看到的东西。但是如果你研究过文艺复兴的历史,当你去弗罗伦萨的时候,你的眼睛就能告诉你很多东西。

因此我们每天都能够看到历史的重要性。当每次我们在看那些建筑的时候,我想我们有时候没有必要去设计建筑。但是一定要去学习。你们必须了解历史,比起那些建筑杂志,我看的更多的是历史书籍。我也看建筑杂志。我发现这很值得。而旅行是比教室中学习更能开阔自身的方式。是的,要自己学习。

多米尼克·佩罗(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

工程师家庭的环境与绘画的结合点是建筑。

由于在一年级学生当中,我是手头功夫很好的学生,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就有老师邀请我到他的事务所去。在事务所,我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

建筑学习并不只限于学校的学习,学校的学习,主要是了解建筑和一些初步的学习,而对建筑的理解和学习应该是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的。

35岁时,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竞赛中获胜,我想这应该归功与在这之前十几年的积累。仅仅是学校或仅仅是事务所的学习都是不完善的。

我对为什么要建造建筑,为什么要成为建筑师这个问题感兴趣,这也是我进入国立高等社会科学大学研究生院的原因。

我认为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应该不停的来回走动,这一点非常重要。

18世纪的特点体现在图书馆的读书空间中,是一个修道院的空间,一个寂静的空间,一个与城市隔绝的空间。19世纪的空间特点也表现在国家图书馆中,我的想法是,图书馆是一个信息发源地,而且这是国家图书馆。

我不是建造“建筑”而是建造“场所”。时间会制造“场所”。我想,我建的图书馆,也会随着时间的流动而出现新的东西。

“虚空”在城市中具有“存在”的意义。我们在思考建筑的时候,很容易陷入怎样建造建筑这样的思维定势中去,而重要的应该是为什么建造。

有两个人站在这儿,两个人都非常幸福。这时建筑登场了。立即就在两个人之间建造了一堵墙。这堵墙把两个人分开了。这样就有一个为什么建造这堵墙的问题。

在设计竞赛这种场合,就像刚才所说的那样,理论和表现完美结合的方案,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建筑师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中来回走动,并表现自己丰富的表现力。

我感到不停的挑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所谓的学院派,就是重视形态等形式上的东西,或者说对这些东西感兴趣。新一代的建筑师对形式之类的东西没有兴趣,他们对自然或广义上的自然,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感兴趣,不会陷入对形式的追求。

最后:

希望学生在聆听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的同时,与当事人近距离的接触,直接感受现场的气氛。对建筑师来说,怎样进行构思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如果不是非常热爱建筑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建筑师的。

他们能够达到建筑大师的境界,首先源于他们本人的人品。

首先,是不拘泥于学习一种知识,他们从一开始就兴趣广泛,广泛的吸收各种知识。才逐步成就了他们的现在。

这个系列讲座不同,他的目的在于探寻一个普通人怎样成为建筑师。

六位中的任何一位都兴趣广泛,重视旅行。

虽然盖里和安腾在建筑手法上相差甚远,但却能够互相理解。这应该源于他们对建筑的广泛了解。

他有着非常强烈的完善自己的愿望,而且拥有不断改变自己的能力。

年龄的增长赋予了自己的丰富经验又反过来拓宽了自己。

他们有这样的一个特点,不管到了什么年龄,仍然相信各种可能性。

旺盛的好奇心,丰富的经验,爱好旅行。

美国文化中的下位文化成了他的文化背景,而这正是他接受各种事物的基础。经常拓宽自己是他们的共同之处。

作为场所的大学,正因为有了大学这样一个场所,才能够从那里去画图。

那个时候你在那里了,你就有机会进入这样一个领域,能够和一些人见面,和一些人交往,能够接触到一些东西。从整体上来看,最能够提供这种机会的场所,应该还是大学。在大学里面,由一个关于建筑的“核”,这一点意义重大,我想将来也仍然会有重大的意义。

有老师把大学称为“相逢的场所”。

通过图纸,能够看出他在思考什么,他能够做到什么水平。

旅行也是一起观察,一起体验的一个很好机会。也是一个理解不同观点、不同东西的最好的机会。

他们应该说是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了另一种形式的旅行,即与不同行业的人相接触,了解不同的世界。

佩罗换了许多学校,我想这种改变场所的做法也应该可以说是一种“旅行”。

以前的旧建筑空间被设计成一种透明的要素,在新的空间中得以体现,这种传统空间构成源自他自身的原始体验。

他往往一边用各种部件和材料进行大量的试做,一边进行设计。

不管是金属还是木头,重要的是组合是的快感,他沉浸在这里面。

所谓“发展”,也就是说在经历了时间、重叠了历史之后,事物会渐渐的发生变化,他关心这种变化。

重视并认真思考某种东西所拥有的历史,并在这个过程中思考新的事物这样一种思考方式。日本的教育重视最终的成果,而AA(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al)学校是针对每个人的情况一步步的进行教育。对结果则不那么重视。那里非常重视教育学生能够自己发现各种事情。

必须学习基本的技能。

日本可以说是比较重视形,因此也经常被称之为“形的文化”,这可以说是建筑师的基本技术。建筑师必须在学习了这种基本知识之后才会逐渐变得熟练。等到成名之后就可以打破“形”,或者说走向不同的“形”。

学打网球的时候,必须先空挥几次拍子。

建筑师的专业能力是不停的变化,他无法看到最后的状况,也就不清楚学习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只是告诉学生画线的话,学生不可能明白这种训练的意义。

为了向学生传达设计是可以从多角度切入的。在通常由设计老师担任的设计制图课程中,加入结构和历史课程的老师,每个老师提出自己的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最后进行集中讲评。

在引入了多样化的思想,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之后,教育体系也必然发生变化。

技能如果比构思先形成的话,构思就会变得迟钝。

有人感觉高中毕业之后不要立即就学建筑,一个“游荡”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了别的东西之后转过来的人可能更有潜能。里布斯金不也是学过音乐吗,他还学了数学和哲学。

比结构老师和历史老师更有意识的进行讲解的人也有,我想正是这使它成为“前沿”。

周围的人都很熟练,受熟练的人的影响也就自然的会画图了。

做出最有趣的模型的人是那些做不好模型的人。能够很快做出好模型的人把精力集中在做上面,构思并不自由,技能变成了负担。结果最发愁的正是这些人。模型虽然做得不老练但想法很有趣的人,得到模型做得好的人的帮助之后成为了第一名。因此,我想不要一开始就定下条条框框,做出好东西就行。

最初找到什么课题会决定以后做什么。在方法上有以时代来决定的方法。也有以地方来决定的方法,还有以类型来决定的方法。这时,他人不该诱导他说文艺复兴比较有趣,或者现在是技术史的时代等等。某个人对什么感兴趣,从最初到最后都是“这个人”的问题。

当一个引导者。

教室就处在被询问的位置上。如果有学生对不懂的事情感兴趣的话,可以试着告诉他。

不同专业的人住在一起,就会创造出一种交往。

因为美国有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就算你想简单的处理问题,也不得不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因此必须变得灵活。

盖里,从他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与不同专业、不同工种的人有着很深的交往。各类艺术家的名字也能一个接一个的讲出来。

安腾先生经常讲大家应该多到海外去看看。

在欧洲有些学校的毕业条件之一就是必须进行一年或半年的实习。这一点非常的好。以前,有学生在巴黎工作半年,然后去柏林,再去洛杉矶,这样巡回一圈也就是“旅行”了,也开阔了视野。

所谓大学,应该是有各种课程以外的演讲会、工作室、讨论会。告示中应该贴有各种活动的广告。

在促进学科交流的同时,也在某种意义上使学生们产生了一种一体感,共同经历了同一件事情,这种共同的体验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这种交流还应该向更广阔的文化圈和不同流派的建筑师扩展。不同的东西相互碰撞交流才能形成一个有活力的场所。

建筑是一种和具体物体打交道的工作,物体是怎样形成的,必须一边制作一边思考才能体验出来。

学生们必须捕捉与身体有关的感官体验。

使用自己的身体进行调查和思考这一点非常重要。

对建筑的激情,对环境的激情,与重视建筑的视觉形象一样重要。

大家常说帕提农神庙是非常好的建筑,或者柯布是怎样怎样做的,等等。但是学生们很难实际进入那个空间进行体验,这时候怎么办?研究它的图纸,自己也进行绘制,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一点点体会到那个空间的感动,并理解它的本质。在这之后就能用新的眼光去看待其他的事物了。

城市的精神读后感-匠人精神读后感

城市的精神读后感:匠人精神读后感 第一篇:城市的精神读后感 城市的精神读后感 因为膝盖受伤和后期恢复的需要,不得不搁置了今年所有的旅行计划。但开阔眼界、调养身心、涤荡精神、学习他人之智慧也并不是只有身临其境才可以。某种意义上讲,读书其实是一种更便捷、更有效的方式。尤其当作者是一位在某个专业领域有建树的领军人时,通过他的视野来解读这个世界,又何乐而不为呢? 《城市的精神》是两位外籍政治哲学家贝淡宁和艾维纳合着的一本深度解读城市精神内核的书。两位作者都是外籍身份的中国大学教授,都有着在世界各地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历,作者对书中提及的城市的人文历史和文化特征都有着准确的描述和细致的考察,向读者展现了世界众多大城市及其居民表达出的自身的独特习性和价值观。整卷翻完,受益良多。 书中,作者选取了耶路撒冷、蒙特利尔、新加坡、香港、北京、牛津、柏林、巴黎、纽约共九个城市进行深入解读,这几个城市无一例外的在某一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鲜明的特点,如柏林——宽容、巴黎——浪漫、北京——政治、纽约——抱负。作者对城市的建筑和物质外观着墨很少(点到为止),也没有宏大叙事的行政精神,而是着力体现自治的、自由与自我的自下而上

的市民精神,一种真正的城市精神。笔者在感慨作者视野思维宽广深刻的同时,也不禁对以往自己对一些城市的肤浅认知而深感惭愧。 比如巴黎。相信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与其他任何城市相比,巴黎更是一个充满浪漫梦想的城市。只是,我们解读“浪漫”,巴黎人又解读“浪漫”,两者是否一致?我们对巴黎浪漫的印象或许来自于好莱坞电影中巴黎街头接吻的青年男女、或许来自于巴黎街角的悠闲舒适的咖啡馆、亦或许来自于法国总统的花边新闻。但实际上,受访的巴黎本地人对巴黎的浪漫(好莱坞版本的浪漫)假设充满怀疑甚至敌视。巴黎人的浪漫精神体现在:他们看待日常生活的途径是贬低物质享受,赞美英雄的个人主义,尊重传统而非消费主义,尊重道德而不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思考,将反正统思想的态度理想化,不怎么关心表面的社会地位。在巴黎,讨论金钱或社会地位等话题是令人反感的;卢梭对摆脱社会规范束缚的个人自我的理想化和对现代文明的压迫和不平等的攻击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的关键主题;一位在巴黎出生并成长的中国古典政治学者远离巴黎后最想念的是巴黎的思想生活、对话和娱乐;在巴黎,观点变成了理想,任务变成了让现实适应理想,而不是让理想适应现实。 比如柏林。如今的柏林,作为德国的艺术、文化和自由中心的声誉日隆,除了成为文化中心外,柏林一直在进行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迷人工程。这些工程包括建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反犹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读书笔记(精选 多篇) 第一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读书笔记教育部于xx 年指定并出台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虽然不停在实践与研究,但是不是很深,通过再次仔细阅读,深有感触..他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诲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 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该从现实出发,因地制宜地实行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底子.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使用种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康健,丰富的生存和运动情况,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必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履历.幼儿园应该尊重幼儿的 品德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纪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根本运动,保教并重,存眷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的个体发展。 关于幼儿园教育目的代价取向的题目,我认为,在幼儿阶段动 作技能的教育主要是对大小肌肉的锻炼和使其精良的发展,至 于掌握比较复杂的动作技能对幼儿来说实在是有肯定难度的,所以在动作技能方面的学习上,教师应只管即便简朴和清晰化,以便幼儿学习。情感教育,应该参加得当的波折教诲,熬炼幼儿的承受能力,和帮助幼儿心理素质的进步。而关于举动教诲,笔者认为行为其实只是教诲的详细表现形式,所以我比较倾向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即认知范畴情绪范畴,行动技能范畴。只是教育理念应该与社会的现实环境联合起来,将布鲁姆的教

育目标分类学良好的运用到当代幼儿的教诲中。而且将其详细和简单化,使家长能够明白的更透彻。更好的表现家长的代价取向。家长的职业也是决定价值取向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本身是西席的幼儿家长,由于恒久与孩子,与教诲打交道,所以他们的价值取向应该有所不同。而作为农夫的幼儿家长,由于周围环境和社会职位地方的差别,他们的价值取向也应有所不同。居住地是对周围环境的关键解释,而文化程度本身就表现了人的社会阅历。同时,家长的收入应该对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也有肯定的影响,收入越多,往往在孩子身上花的钱也相应会多。除此之外,应该说越年轻的家长越追求进步,越懂得怎样的教诲才是最好的教诲。笔者相识到对付此项研究,我国学者只对西北屯子做了相干研究,但是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存在屯子与都会的差异。各种教诲机构,各种周边环境都影响着幼儿教育以及幼儿园的教诲目的,家长本身的价值取向也是决定幼儿教育发展与否的关键因素。大多数家长还是认为学前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关键阶段。而对幼儿园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将来。而教育目标的确定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幼儿园的教诲模式和发展偏向。家长对幼儿园的选择也可以表现家长的代价取向。事实上,纲要与其他有关幼教的行政法规一起构成 一个受配合原则引导的,具有内在协调一致的层次差别的幼教 法例体系,共同推动我国幼教的法制化科学化和人性化历程,促进幼教朝更加康健准确的偏向进步.纲要鲜明的表现着国度的 意志。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素质全面、调和发展的目的。“全面”,指体、智、德、美发展的整体性,缺一不可;“和谐”,指体、智、德、美的有机性,不可分割。说明在实施幼儿教育目的的教诲历程中,“四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又相互融合的有机结合体。单从幼儿生理发展讲,例

建筑十书读书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建筑十书读书心得 篇一:《建筑十书》读后感 《建筑十书》读书心得 ——读第一书有感《建筑十书》由古罗马建筑师和工程师维特鲁威所著,全书分为十卷,是现存最古老且最有影响的建筑学专著。因而是学习外国建筑史重要的一本课外拓展书籍,本篇文(:建筑十书读书心得)章就谈谈我阅读《建筑十书》第一书的一些心得与感悟。 《建筑十书》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其中第一书主要介绍了作为建筑师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建筑的构成,建筑学的部门,建筑的选址,城墙的基础和塔楼的建造方法,城内建筑的划分以及简单介绍了神庙的划分这七个部分的内容,其中前三个方面的内容使我受益最深。 一、建筑师必备的专业素养 到底一个优秀的建筑师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素养呢?维 特鲁威阐述了他的观点,一个建筑师首先应该要既懂技术,又懂艺术,既有实践,也有理论。“建筑师要具备多学科的

知识和种种技艺。以各种技艺完成的一切作品都要依靠这种知识的判断来检查。它是由手艺和理论产生的。手艺就是勤奋不辍的实际联系,通过它利用设计图纸表示的各种必需的材料由人工来完成(建筑物)。而理论则可用比例的理论论证和说明以技巧建造的作品。” 建筑师必须是一个知识结构很广泛的人,他认为只懂得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根本不够,还要有整体的把握能力。“建筑师应当擅长文笔,熟习制图,精通几何学,深悉各种历史,勤听哲学,理解音乐,对于医学并非茫然无知,通晓法律学家的论述,具有天文学或天体理论的知识。”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建筑师同样都是知识结构很广泛的人,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就不仅精通建筑,而且还是伟大的美术家、雕塑家,正因为具有广泛的知识结构,使得他的建筑作品能够流传千古。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也表示,希望大家除了知道他是一个建筑师之外,还是一个出色的画家,他的萨伏伊别墅、朗香教堂等名作都与美术界的立体主义流派密切相关。 要精通这么多的学问,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了,甚至会觉 得高不可攀。然而,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告诉我们:“如果注意到一切学问在其间会有相互联系贯通之处,就容易相信这是可能实现的。”维特鲁威还把“全部学问”

《城市建设艺术》读书笔记

一、作者简介 (一)生平 卡米诺·西特(Camillo Sitte)奥地利人,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著名的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他于1889年出版《城市建设艺术》(The Art of Building Cities)一书,当时在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而在艺术领域的成就几乎为零,壮观的纪念性建筑往往屹立在缺乏构思的、尴尬别扭的环境之中,该书批评了当时在城市设计中盛行的形式主义刻板模式,认真总结了中世纪城市空间艺术的有机和谐特点,努力探索城镇建设的内在规律。他非常强调城市空间要和自然环境相协调。 (二)影响 他的这些理论都是从大量分析中世纪欧洲城镇的实例中总结出来的,对后代影响很大,形成了“城市的艺术”(Civic Art)这一专门领域。对伊里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的“有机生长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国外许多近现代城市设计著作如《城市艺术》(Civic Arts)、《城镇设计》(Town Design)、《城市空间》(Urban Space)等都引用他的论述。英国建筑师吉伯德设计哈罗新城时,不能不说是受到西特的城市艺术学说的影响。” (三)地位 西特的《城市建设艺术》在西方规划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学术界常常将西特和他的这本书与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开端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西特称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第一人,将此书称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是不为过誉的。” 二、历史背景 西特考察了大量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广场和街道,总结出这些街道和广场的特点:以人为基本出发点,提供了大量宜人尺度的公共空间,人们乐于在户外交流、活动。而他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大发展,城市不再以人为基准点而是汽车,快速路为设计原则。而当时建筑的内部变得日益舒适,从而使人们失去了对在外部空间中进行露天活动的欲望,导致许多人不愿意外出活动。他针对这一现状并结合中世纪的城市原则,归纳出适应当时条件的城市建设艺术原则,提出了一条在城市内形成一种具有文化和情感刺激的室外生活环境的美学途径,同时也奠定了建筑应是反映时代条件的有机的城市形态环境的一部分,注重城市空间形态与形体的设计。 西特认为:如果我们能得到一些建筑物间的开敞空间,步行者就会从漫长的隧道式的街道中得到解脱,小的开敞广场就能使朝向他们的建筑物与之产生一定的关系,这些室外空间就能提供改善了的外观,以及为生活和工作在建筑物中的占有者提供阳光和空气。 三、文章核心内容 本书作者在研究中世纪广场和城市平面的基础上找寻它们美的因素,然后总结一些原则,这些原则被人理解后,就在实际中加以利用。 (一)建筑物、纪念物及公共广场之间的关系 在中世纪,重要的建筑物往往集中于一个地方并有喷泉、纪念物和雕塑的装饰。这一形象能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并能在内心深处得到共鸣。广场和其周围的建筑物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广场都有适当的比例,装饰广场的雕塑等与广场的比例是在一个体系内的,两者相辅相成,整合出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宜人空间,吸引的大量市民的参与。而当时西特所生活的环境却是另一番景象。各个重要的建筑松散地布置着,广场和其周围的建筑缺乏联系,公共广场也游离于这一整体之外,充其量只是一些停靠机动车的地方,不再有人的参与,严格意义上可以说:“广场已经‘死去’。”此外、广场的比例也

关于教育类读书笔记5篇

关于教育类读书笔记5篇 我们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也需要不断充实自己,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教育类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 篇1:《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 时间过得飞快,也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酸甜苦辣。 前不久看了《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一书,思绪万千,感慨不已。既感叹其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切实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针对性、多样性,同为人师,为何一些简单不过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运用,起不到好的效果成为看魏书生书的同时时常徘徊在脑海中的问题。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了解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是息息相关的。也只有这样的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才是一种幸福和享受。反思过去,作为教师,自己的责任心很强真是把他们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对他们严格要求,关爱有加;可是今天想来,自己对他们又了解多少呢?又有多少时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朋友那样与他们聊天、谈心,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 在了解学生方面,我们也往往是从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表现上简单的了解和简单的评价学生,对那些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也不

调皮捣蛋的孩子老师当然是越看越喜欢,也自然给他们的机会多一些;而那些所谓的不讨人喜欢的孩子有时就被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长此以往,孩子的发展当然是越来越失衡。这些都是我们所不愿看到了。因此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特殊规律,而且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普遍规律,不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个别事件的处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上,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学了魏书生的有关理论,现在渐渐认识到了学生的心灵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好学生和后进学生的区别只在于头脑中是非,好坏排列的顺序及比例不同而已。正是因为后进同学上进心的幼苗小而枯黄,有的常常被压在石头下,才更需要教师的同情、关注和扶植。懂得了这些理论知识,我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加以运用,果然效果明显,某些平时不听话的同学,调皮的同学经过一阶段的努力,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也更和谐了。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教师的角色地位也在不断地变化。以前教师说的,学生就得无条件的服从,无条件的执行老师的安排。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人文性,也在不断提倡人性化服务。说到底其实我们的教育更应人性化,我们一直在说:要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就是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老师的昨天,学生犯了错误时的心情,老师通过回忆自己当年犯的错误时的心情就能认识更真切一些。这就是魏书生说的用回忆的方法去感知。 读魏书生的书是一种享受,读魏书生的思想是对自身思想、灵魂

《走向新建筑》读书笔记知识讲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走向新建筑》读书笔记 摘录: 建筑成了时代的镜子。 现代的建筑关心住宅,为普通而平常的人关心普通而平常的住宅。它任凭宫殿倒塌。这是时代的一个标志。 为普通人,“所有的人”,研究住宅,这就是恢复人道的基础,人的尺度,需要的标准、功能的标准、情感的标准。就是这些!这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一切。这是个高尚的时代,人们抛弃了豪华壮丽。 作为一种有造型激情的东西,建筑在它的领域里,也要从头做起,要使用那些易于打动我们意识的、易于满足我们视觉欲望的因素,并且把它们处理得使它们的形象能以精致或粗犷、动乱或宁静、淡漠或热衷来清楚地影响我们; 体块是一种能充分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并使我们能够借以感知和量度的因素。 表面是体块的外套,它可以消除或丰富我们对体块的感觉。 平面是体块和表面的生成元,是它,不可更改地决定了一切。 建筑是一件艺术行为,一种情感现象,在营造问题之外,超乎它之上。营造是把房子造起来;建筑却是为了动人。当作品对你合着宇宙的拍子震响的时候,这就是建筑情感,我们顺从、感应和颂赞宇宙的规律。 我们正处于一个建设时期,一个重新调整以适应于新的社会和经济条件的时期。我们正在绕过一个海岬,新的前景只有在彻底修正现行的手段和确定合乎逻辑地建立起来的新的结构基础之后才能恢复伟大的传统路线。 有序布局是把轴线分等分级,也是目标的分等分级,意图的分类。 如果说数字计算的结果使我们感到满意和和谐,这是因为它们来源于这轴线。如果,根据计算,飞机的外形像一条鱼,像自然物体,这是因为它重新找到了轴线。如果独木舟、乐器、涡轮机,这些实验和计算的成果,在我们看来都像“有机的”现象,这就是说,像某种生命的载体,那是因为它们排列在轴线上。 现代的工程师,首先追求功能而把形式放在第二位,但他的成果总是造型美观的。优秀的现代画家为造型而追求造型,如果他有必要的能力,成品在造型上就会令人满意。 读后感: 看完《走向新建筑》,这是柯布西耶创作的一本现代建筑学的纲领性书籍。但是由于这本书语言的速度很快,而且是跳跃式的,没有明晰的条理。所以作为初学建筑的学生不能理解的足够清楚。所以我主要是感受柯布破旧立新的英雄主义激情和对建筑的热情。 柯布的美学观是完全现代主义的,特别偏好当时的立体主义以及某些未来主义。他认为真正的美必须是抽象的,他不停的提到“体块”“比例”“几何”,最反对的就是装饰,特别是住宅里面各种没用的各种风格的家具和装饰。 另外,柯布在开篇就提出的“工程师的美学”其实可以归结到一种自然美。因为工程师是忠于数学的,忠于自然规律的,所以是美的,柯布大力赞美了飞机、汽车和轮船的设计,对比建筑的落后。柯布还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是流传最广的一句话。 但是柯布从来没有认为所有的建筑都是这样,他在提倡“工程师的美学”的同时,又说“凸凹曲折是建筑师的试金石。他被考验出来是艺术家或者不过是工程师。柯布并没有让建筑师变成工程师,而是一个考虑到这些因素并超越他们而成为一个艺术家。这种艺术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他不在意风格、不在意古典的一整套东西。而是从使用者的真实需要出发,首先正确地建造,然后艺术地建造。 这本书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号召建筑师向工程师学习,另一部分是确立现代

建筑史读后感

读《安藤忠雄》有感 院系:园艺园林学院 班级:城市规划111 姓名:莫刘杰 学号:20110634108

安藤忠雄是一位伟大的建筑师,他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了他从事建筑行业的心路历程,有些东西现在的我也许还无法体会,但我深深地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这是一本很励志的书,也帮助我从某些疑惑中找到了未来的方向,实在获益匪浅。 本人本来就对这个专业有着极浓的兴趣,在和朋友聊天时,我就经常谈到我们专业的有关内容,就在去年,我一个同学听着我的聊天,逐渐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转专业转了过来。读这本书时,自己也一直在被他的经历和精神所打动,让我不自觉的在想建筑师是否也必须具备他这样执着、严谨的态度.下面简介一下他的经历。 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 1957年左右,开始练习职业拳击, 1959-1961 年考察日本传统建筑, 1962-1969年游学于美国、欧洲和非洲。 1969 年在故乡大阪的梅田创办“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1995年获得普利策建筑奖, 1997年执教于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系。并担任东京大学工学部教授 1997年- 2003年从东京大学退休,转任名誉教授 2005年获得东京大学的终身特别荣誉教授 安藤飘游四方旅游世界各地,目的是为了将其所见所闻与他个人的形式结合,安藤认为万神庙的静态几何布局形式的垂直发展的空间,与日本建筑具有明显的水平方向性的空间概念形成对比;万神庙是西方建筑空间的典型代表,两者存在着强烈的冲突。安藤就是要将这两种对立的空间观念融和起来,使其独树一帜。 像引言中有这么一段话,“像一首诗歌,一句哲言,它们拥有撼动人的力量,却不是因为它们拥有更高级的语言,而是它们直指人们精神的最本源,带给人们不可想象的变革”,这让我觉得我们设计的建筑应该具有某种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设计建筑的中心,所有的形式都是围绕这个中心而产生的,而设计的每个不同的单体建筑都会有不同的想要表达的中心精神。但是大师可以在他设计的建筑中找到共同的特点,这是他独特的处理“精神与表达”方法,这也是他的特色。像安藤忠雄的特色其实就是源于日本的文化,继承和发展日本的文化,但是现在的中国建筑好像很多都只是学到国外建筑的皮毛-----形式,而实际上真正的宝藏就在我们的脚下,只要我们认真的感受中国自身的文化,就能创造出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这样中国的文化传统也能得到传承和发展。 再看看安藤建筑中的日本精神,“他们认为‘光与影’的黑白世界,或者是空间里被称为‘无’及‘间’(物体与物体、事情与事情、空间乃至时间之间的间隔)的日本美学,暗藏在清水混泥土所刻划出来的简朴空间中”,的确,安藤建筑中光影、间隔是他建筑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其实是源于日本的精神的。“在事物之间的空白中发现意涵的‘间’的美学,以及遵守秩序等祖辈传承下来的日本情怀”我想着就是安腾找到的日本文化吧。 他认为抽象化的光、水、风这样的自然要素与以几何为基础的建筑体同时被导入,以共同呈现富有诗意的空间境界。安藤忠雄在设计中着意将自然界的多种要素如光、影、风、雨、草、木、水流等引入建筑之中,给建筑物带来生机和诗意。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将这种理念灌输到他的建筑中,用建筑去提炼自然,让人在他的纯粹构成中,通过光影摇曳、风雨变幻就能判定时间与自然的存在和变化。在引入自然要素的建筑设计中,以他的教堂建筑表现最为明显,比较典型的有光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内容简介:《城市建筑学》这本书1966年发表,到1982年第三版再版,随后译成西班牙语、德语、葡萄牙语和法语。1982年译成英语,1987年艾森曼主持再版。《城市建筑学》,原以为本书研究的对象本是建筑,其实是城市。这里的建筑不仅包括城市中不同的建筑和城市的视觉形象,还包括城市的建造过程。这本书包括3版的序言、绪论与四个章节。阅读过程中感觉此书的内容略显晦涩,不太好理解,读完整本书以后再看序言比较有帮助。 作者简介:阿尔多罗西,理论家、创作者、艺术家、教师兼建筑师,在他的祖国意大利以至国际范围内获得了很大的声望。199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代表作品:卡洛菲利斯剧院,弗雷德里希大街公寓,威尼斯水上剧院,圣卡罗公墓等。 《城市建筑学》,原以为本书研究的对象本只是建筑,其实说的是城市中的建筑发展本身,城市中的建筑的自主性问题,城市中的建筑学自身的发展。 全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分类和类型学的问题。第二部分是不同的元素来分析城市的结构,第三部分是研究城市建筑和留有其印记的场所及城市的历史,第四部分讨论城市动力的基本问题和整治作为选择的问题。

一、城市建筑体的结构主要内容摘录: 因为,城市建筑物的一个普遍特征,就是能使人们会到下面的重要议题上来:个性、场所、设计和记忆。——《城市建筑学》第一章第1节城市作为人造的产品自身的建筑构成,所有那些真正转变了自然的作品构成。——《城市建筑学》第一章第3节 第一部分中强调形式感染我们,同时又赋予城市以结构,想象力和几何几亿是城市建筑物的典型特征,强调类型对于城市的意义,但试想如果城市的每一栋建筑物都具有各自的类型都具有一种纪念性,那城市真的还有意思吗?这时的城市是否又回归平庸呢?罗西指出与城市建筑体相关的主要问题:个性,场所,记忆和设计本身,但没有提到功能,但是否真的去评价城市的时候可以忽略功能呢?功能是从一种需求出发,虽然在时间的向度里,功能有它的不确定性,但从功能考虑是基于一种社会性的考虑,如果建筑脱离了他的社会性,那它存在的意义有何在?如果城市全是一种精神愉悦,而不是功能的满足,那我们也只能走向死亡。在这一部分罗西阐述了类型学的观点。多数关于城市的描述集中在其形式方面,城市建筑体虽然只能是城市的某一方面,但却是讨论问题最为具体的实际出发点。每个城市建筑体都有其独特性,其特性取决于什么?更多取决于形式而不是材料,更取决于其在时空中发展出来的复杂属性。新建的建筑就因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上班族们不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书本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的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总的来说,读书对于我们个人成长的好处可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牛顿说过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虚怀若谷自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 只有认真的学习前人的经验与理论,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看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书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与经验的体现,通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不断的

完善自己,大大的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也是这样来实现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 二、读书开阔人的视野 书本中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他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知识更全面。从而能够更深刻的思考问题,事物都是广泛联系的,现代的许多实践都证明了各种信息的相关性,如果只知道一个领域的信息,必然会有碍于自身的发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使未来的不确定风险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应了解当今的政治经济形势,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势一样。研究物理学的学者们都要有一定的化学与其他基础,才能有所成就。记得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复旦做讲演时就曾说过,现代科学已没有明显的界限,你必须对相关的科学都有所了解才行。 在这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位广泛学习的典范,他虽然只上过中学,但由于他发奋读书,十九岁时就能用十二种语言说话与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实践后,他也没有间断过学习与研究,从而被马克斯称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广博渊深的知识,对恩格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准确的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帮助。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篇一: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柴彦威著)笔记几点 前言:这本书,是一本很好地了解城市地理学思想史的书。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就是科学研究的武器。这本书,让我了解到研究城市地理问题的方法论。在我国,城市地 理学的研究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所以我们了解到的很多关于城市 地理学的思想史是舶来品。我所熟悉的时间地理学,后现代主义以 及芝加哥学派,人本主义的城市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我总感觉这样 的思想下提出来的城市模型在我们国家存在吗?理论和我的认识有 一定的出入(也可能是我知道的太少,观察的太少)。 本书,我主要从几个经典的学派整理出笔记,并对一些我感兴趣的 城市地理学方面很出色的大家做了简单的了解。读完此书,还是颇 有感触,“是人创造了城市,还是城市创造了人”,是本可以提高自 身地理素养的书。 关于学派的笔记 (一):经验主义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就经验主义的方法论而言,经验主义方法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传 统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观察,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论,进而得出结论。二是强调归纳与综合。 经验主义来源于17世纪英国人洛克的系统性阐述。洛克主张,人的心志本是空白的表格,后来其经验足迹在上面。经验主义否定了人 拥有与生俱来的观点或不用借由经验就可以获得知识。经验主义者 观点,由感受得到的经验,必须经过适当的归纳或是演绎,才能铸 成知识。经验主义的两个学派,温和的经验主义与激进的经验主义,前者部分认为,意识的技能诸如记忆想象和语言的冠能是内在的能力,后者认为,意念的内容和整过过程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内部能力,而只能习得而来。 经验主义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案例,一是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 模式归纳,例如,19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芝加哥学派以美国大城市为例,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做出大量描述性分析,将现实的城市 社会空间结构归纳为抽象的空间结构。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验 主义研究,其中约翰斯顿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验主义研究在城市 地理学中应用为典型案例。三是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经验主义,雅

《教育新理念》教育教学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教育新理念》教育教学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读书札记新 时 期新 理 念——读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有感观台学区西艾口学校王志江新时期 新理念 ——读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有感 “念书是一种兴趣,一种情趣;一种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人和名人求教的方法;一种和他们展开讨论的方式;一封出席种种聚会,体验各种人物的邀请信;一张迈进科学宫殿和未来世界的入场券;一股改革本身,丰富自己的强大力量??”这是中科院院士、数学家王梓坤对念书的称赞。前些日子我认真阅读了袁振国先生所著的《教育新理念》一书,书中幽默、滑稽的语言,浅显易懂的案例,深深的吸引了我,这本书没有那种高妙的理论,而是存眷实际,在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教育教学若干方面举行了深入的思索,提出了亟需更新的教诲新理念。 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诲变化时期的西席,需要以一种怎样的姿态迎接这一转变呢?我个人认为应具有以下理念:

一、修身养性,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良好人格能对学生孕育发生精良的影响,是形成学生品德的关键条件。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人格对付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诲奇迹的统统。在教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西席的品德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品德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诲的气力,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构造,无论假想的何等美好,都不能代替教育奇迹中西席的品德。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华形成性格。” 我教过一年的一年级学生,发现老师的一切都成了学生的学习工具,你怎么语言,做事??甚至有几个淘气的孩子学你走路。这两年不停都在教毕业班,特别明显感觉到西席师德的重要性,每一个班的学生的为人处事可以说与班主任有很大的相似。 二、热爱学生,做到对学生尊重与宽容 “教育是人学”。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的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出发点。 (一)尊重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品德和自由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学生自动生动的呈献。恭敬是相互的,要是不恭敬学生,可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吗?

建筑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对于一名学习建筑的人来说,懂得什么是建筑是十分重要的。于是我便去看了一些建筑理轮的书籍,例如《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程大锦),《拙匠随笔》(梁思成),《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这些书籍让我深刻的了解了建筑,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让我懂得了建筑的内在涵义。 常常有人把建筑和土木工程混淆起来,以为凡是土木工程都是建筑。也有很多人以为建筑仅仅是一种艺术。还有一种看法说建筑是工程和艺术的结合,但把这艺术看成将工程美化的艺术,如同舞台上把一个演员化妆起来那样。这些都是不全面的,不正确的。梁思成在《拙匠随笔》中这样给建筑下定义:建筑是一门技术科学——更准确的说,是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美术等相结合的产物。建筑上问题都必须全面综合地从工程、技术上予以解决。因此建筑师需要具备各方面的能力。在建筑创作的过程中,除了要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分析并认识适用的问题,使建筑与环境更加和谐,更加适合人的居住。建筑也需要用技术科学来坚固、经济的实现一座座建筑以解决这适用的问题。但是建筑更注重的是设计,建筑师本身就是一名美术家,从艺术的角度解决美观的问题,使建筑的外形更加美丽,更具有独特的美。这些需要美学的角度来欣赏,来设计出美的建筑。因此建筑师要具备各方面的能力和要求,我们只有现在努力学习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有机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 建筑师不仅要有艺术的美感,有良好的技术科学技能,更要了解中外的建筑历史和建筑特征。作为一名中国人,更应该了解中国的建筑特点,了解具有民族性的中国传统建筑特点,梁思成在《拙匠随笔》中讲述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一)个别建筑,一般有三个部分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译状伸展的屋顶。(二)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的一“所”房子是有若干座这种建筑午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为要这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三)中国的建筑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房身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为主要结构。(四)斗拱: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之可能。这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五)举折,举架。(六)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 (七)中国建筑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来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姓名:学号:13131008 班级:城规A班 在学习《建筑初步》这门课程之后,对建筑的了解也慢慢的加多,也有较大的兴趣想要更加深入的认识建筑的内容。因为是城规专业的缘故,所以在对建筑的认识基础上自然而然地会跟城市联系起来。最后,我选择了《城市建筑学》这本书来读,想要对城市建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这之前,我是看过了书的简介,和作者的简历,发现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与我们学习的专业联系也很紧密。 《城市建筑学》这本书是作者阿尔多·罗西在1966年发表。这本书在当代建筑理论界引起过巨大反响。罗西是意大利理性主义建筑运动的领头人,也是当今最有影响的一位理论家。《城市建筑学》是建筑和城市理论相结合的一部重要著作,深受建筑师和设计师欢迎的一部理论论著。罗西在本书中对现代建筑运动进行了重新评价,同时也分析了城市建设的规则和形式。在书的前言中得知作者的成就如此多,于是,我也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这本书将为我国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等专业人员及相关专业在校师生提供许多启发和教益,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开发等专业很实用和具有极好参考借鉴价值的图书和教学参考书。所以我更加确定了,我选读的这本书将会让我受益良多,更加适合我的专业需要。 《城市建筑学》这本书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分类和类型学的问题。第二部分是由不同的元素来分析城市的结构,第三部分是研究城市建筑和留有其印记的场所及城市的历史,第四部分讨论城市动

力的基本问题和整治作为选择的问题。在正文中,罗西有很多句子是在说城市是具有很多建筑才有的特征的,比如城市和建筑一样,都是“人的构筑物”、是“一个艺术品”,是“一个整体”、是“由几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的”、是“一个建造的过程”、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逐渐积累人的痕迹和记忆的”,等等。罗西在很多地方都给人感觉是想好好阐述一下这些城市具有的“建筑性”的。所以,我想建筑的集合就是城市吧,即使现在有在上城市原理这门课程,但是对城市的概念还是很模糊,到底怎样建筑集合拆能称作建筑?不过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好像觉得城市的定义有那么的了解了一些。城市必须被理解为建筑,不仅是所有建筑物的总合,而且是一个历时的建造。我们在研究中描述城市的形式,其形式由一切实存的社会事实和经验所规定,建筑又是形式的具体显现。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罗西降到城市的个性,场所,记忆和设计本身,但没有提到功能,但是去评价城市的时候怎么可以忽略功能呢?功能是从一种需求出发,功能有它的不确定性,但从功能考虑是基于一种社会性的考虑,如果建筑脱离了他的社会性功能,那它存在的意义有何在?如果城市全是一种精神愉悦,而不是功能的满足,那我们也只能走向死亡。但是罗西却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建筑学本身,去更深层次的分析城市建筑特征及其复杂的美学意图和需求。建筑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以建筑美学对一个城市的底蕴起着一个非常大的作用。 在罗西的哲理中,建筑类型与人类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一种生

最新《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 总感觉工作比较繁忙,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之内,总觉得那是些生硬的道理与说教,没什么实在的意义,也激不起多少阅读的兴趣,久而久之,更是无从读起,至今,也未读过几本名篇佳作,想来真是惭愧。近日,似乎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作业,迫使自己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

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感觉自己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习,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习,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习,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近。朱教授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周围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 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并注意在教学实践

建筑师的二十岁读后感

《建筑师的二十岁》读后感 《建筑师的二十岁》对于我们专业的同学来说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在我们初识建筑的时候,能够了解到英雄级大师级人物的经历对我们也是一种正确的导向,不至于让我们在茫茫求学之路上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 对大多数建筑工作者来说,二十岁正是求学的年龄。而在大学期间的经历,恰恰是今后孜孜不倦谈论的话题。我们的二十岁,也正是所选择事业的起点,解那些大师在20岁——这个与我们年龄相仿时的学习经历和所思、所想,对我们的职业规划,人生规划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在这本书中,我更是对大师们的思想,经历,人生的道理,学术的哲学深深折服。也深深了解到了要成为一名杰出建筑师必备的素质修养。这也给正处于摸索中的我指明了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一)对建筑诚挚的热爱 作为一名建筑业的同学,也是致力于在建筑事业中有长足发展的追求者,对建筑自然要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诚挚的热爱,如此在今后的道路中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看书中的大师们,不管是出身建筑世家的皮亚诺,还是平民草根成就卓越的贝聿铭,都怀揣着对建筑深深地热爱。 在进入CAUP前,填写高考志愿时确实有过迷茫,有过犹豫。然而最终还是选择了同济建筑。到而今,想起当时做出的决定,也从未后悔,甚至于感到非常幸运。建筑是一门涵盖门类非常广的专业,而且它绝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的学习,也不是纯粹的实践,而是在理论和实践当中不断地培养不断地激发一个人最本真的创造性,从而使得自己的思想不再受原理概念的束缚,这一点至今深深吸引着我。不仅如此,建筑学同时也一直在探讨着一个人对于生活,对于自然,对于世界最本质的理解。在各种高端的理论当中也从不乏艺术气息。我爱上了建筑,它的魅力在于并不在于一个建筑本身的构成外形,而在于它表达的思想,传达的信息,以及给人的启示甚至是震撼。这没一样都这的人深深地思考和反思。 (二)从事建筑事业的纯粹性 看《建筑师的二十岁》,了解到大师们的生活并非开始都风光无限。贝聿铭曾漂洋过海,在异域的文化中苦苦挣扎着前行;弗兰克盖里由于家境窘迫做过卡车司机,上过夜校……然而生活的困难并没有阻止他们在建筑道路上的脚步。之所以成就卓越的原因还在于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的建筑。 在我的身边,从来不乏这样一种人,为了金钱走上了建筑的道路。我想这样的人今后的路会越走越窄,不会有长足的发展。他们的思想被物质的欲望紧紧束缚,不

走向新建筑读书笔记

走向新建筑读书笔记 【篇一:建筑读书笔记】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读书笔记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 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名 族性和时代感。以其功能性特点为标准,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 类型。从总体来说,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 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 活场所,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只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 造型艺术之一。建筑,它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工程技术和建 筑艺术的综合创作,各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从而可知,建筑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物质生活环境。即人类生活所必需的 居住和活动的场所,也是为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或从事其他活动而 创造的空间环境。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是通过建筑群 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体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 构造型,亦即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 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庭院、家具陈设等多方面的 考虑和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建筑起源于人类劳动实践和日常生活遮风雨、避群害的实用目的, 是人类抵抗自然力的第一道屏障。作为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 之一,车尔尼雪夫斯基一针见血地指出:“建筑作为一种艺术,比其 他各种实际活动更专一无二地服从美感要求。”而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实用与审美相统一,建筑空间与实 体的对立统一,静态的、固定的、表现性的、综合性的实用造型艺术,内容表现上的正面性、抽象性和象征性,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等。从而可知,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它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 美的感受。同时,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故建筑艺术形象 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历代建筑 艺术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的制约,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 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在城市规划、建筑族群、单体建筑一级 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近现代中

有关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

有关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 有关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1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作为教师的我们,今天该怎样理解“教育是慢的艺术”呢? 一、“慢”而不“怠慢”。 我会经常遇到有一部分属于“问题学生”,他们在学习上基础较为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差,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在生活及其他方面,早恋、打架斗殴等现象不时发生,给我们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作为教师,我们常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对此,我反复思虑着如何将他们引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如果对这部分学生“怠慢”,就意味着放弃他们,后果不堪设想;相反我认真思考,改变了自己的否定性思维。虽然他们的坏习惯很难改变,但并不是不可救药;虽然他们在学

习方面起点比较低,但仍然可以有所作为;虽然他们进步的速度比较慢,但并不等于到达终点的速度就慢。 我会想办法的列举古今中外的例子告诉学生“火车理论”:一个跑得慢的人搭上一辆快车,和一个跑得快的人搭上一辆慢车,最后,先到达终点的是跑得慢但搭上快车的那个人。我会鼓励、启发、引导、耐心、宽容、等待等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逐渐调整和理顺好自己的状态,再差的学生都有它的基础点,就从每个学生的具体基础点做起,自然生长点开始,逐渐延续增长,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自然就会产生兴趣,而继续续下去。 二、“慢”需要感悟。 我们老师在我们的教学中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教育是些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东西。作为老师,尤其如我们成天和孩子打交道的老师,对待孩子,我们要有耐心,要学会倾听,要平等对待每个孩子,不能戴“有色”眼镜。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即使我们心中有不满,有怒火,都应该压制自己。静下心与孩子交流,打开孩子的心结。也许,你一句温暖的话语,改变的却是一个人的人生。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在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首先我们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时,我们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我们要脚踏实地,善于发现,做好观察记录,捕捉更多的瞬间。 三、“慢”需要等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