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职责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职责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职责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作职责

为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进一步规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管理,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性,根据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职责。

1.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保护方针,积极参与保护项目的保护传承具体工作。

2.根据非遗保护工作安排,积极参加县文广新局组织的非遗保护工作的宣传、表演、展览等活动。

3.积极开展传习活动,带徒传艺,培养新人。每个传承人要带有1名以上专(兼)职学徒,学徒从事或定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要建立学徒学习资料档案和传承计划,加强对学徒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技艺、道德均衡发展的传承人。

4.根据非遗交流、推广和宣传保护工作的需要,积极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与保护项目有关的实物展品与文字资料等。

5.积极采取措施,完整地保存该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原始资料、实物。

6.每年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交当年传承工作总结。

7.严格遵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密制度,依法使用和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

帮扶责任人工作职责和清单

帮扶责任人工作职责和清单 一、工作职责 1、积极宣传引导。向贫困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引导贫困户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观念,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不断提高群众的知晓度。 2、深入摸底调查。经常进村入户,深入摸底调查,掌握贫困户家庭情况、致贫原因、脱贫意向等第一手资料,帮助选准脱贫路径,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帮助实施脱贫项目,提高帮扶对象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 3、落实帮扶措施。发挥好联络纽带作用,负责贫困户与扶贫县直单位、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协调各级帮扶措施落实到位。 4、全力结对帮扶。每周二入户走访结对帮扶对象,把党的各项惠农政策、致富信息、实用技术等送到各家各户;对有条件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帮助选好发展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实现稳定增收;协助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一起填写脱贫资料。 二、工作清单 1、学习政策。帮扶责任人对脱贫政策做到一口清。 2、熟悉情况。 ①帮扶责任人对贫困户基本情况一口清,包括户主姓名、

家庭人口数、致贫原因和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等基本信息。 ②档案材料。帮扶责任人对所包贫困户明白卡所填内容一口清,对贫困户应该享受政策一口清,对贫困户已享受政策一口清,并将贫困户未享受政策的原因、准备措施和计划,上报工作队长、责任组组长,政策是否落实是行业部门的责任,但是政策落实的好不好是帮扶责任人的责任。 3、完善计划。完善贫困户帮扶计划,做到帮扶措施、致贫原因、帮扶计划三对照。 4、培训政策。对贫困户进行政策培训,帮扶责任人要确保档案资料与贫困户表述一致,为每个贫困户确定一个明白人。 5、整治卫生。帮助贫困户整治户容户貌,确保贫困户家中做到“四净”(“庭院净、室内净、厨卫净、衣着净”)。 6、排查周边。帮扶责任人认真排查所包贫困户左邻右舍是否存在边缘户,具体标准如下: ①房屋破损的;②居住环境差的;③收入较低的,在3208元左右 7、统计“五有”。帮扶责任人对贫困户“五有”(“有安全住房、有门窗院墙、有墙柜桌椅、有电视电暖、有稳定收入”)情况进行统计并将“五有”缺失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工作队队长,本人留1份,“五有”落实不落实是帮扶单位的责任,但是落实的好不好是帮扶责任人的责任。

大学生应该怎样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大学生应该怎样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大学生应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做呢?其他的不说,就从我们大学生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大学生怎样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吧!大学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具有文化优势、教育传承优势,我们应积极探索利用学生社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自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和参与保护工作的自觉性。 首先,学校是知识传授、文化传播、技术创新的大本营,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学校通过老师为我们营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的平台,了解更多的关于非物质遗产的知识,融入非物质文化学生社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保护,更清楚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次,现在全国有近20所大学开设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方向,各高校和各地研究机构的不少理论研究人员正在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以高校为基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意识的普及,是合乎国家民族文化复兴的举措。为此,各个高校应该普遍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方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以配合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全国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们应该响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号召,积极参与,我们大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区,多少都保持着对自己地方民间民俗活动、文化活动的印象,有些学生还有着相当的感情。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也是非常

丰富的,有些技艺为大学生所喜爱,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投入一些传统技艺的学习,了解更多的社会地理文化的不同,亲身接触知识和技艺,并成为其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覆盖面,促使更多的年轻人投入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年轻人的积极参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不哀的关键。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之所以濒临危机,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年轻人根本就没有参与,导致其传承乏人,濒临断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一刻不可放松,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保护非物质遗产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受许多条件因素影响,我国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出一条保护和传承这种鲜活的文化的道路。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我国有着曾经灿烂多彩的文化发展历史,五千年漫长时间的文化传承给我们留下的是丰富厚重、种类繁多、各具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非文化物质遗产——口技、说书、京剧、庙会……数也数不清。这些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1、定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2、范围 ①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②传统表演艺术。 ③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⑤传统手工艺技能。 ⑥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堪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2008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 ——中医药理论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作者荣子涵 系别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08级 学号0828150088 成绩 指导教师张春香 2010年08月21日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 中医药理论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社会实践主要内容: 摘要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东方国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内容源 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严峻挑战,学会结合国情,借鉴经验,探索出一条保护和弘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医药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1900年发表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首次提出四大文明古国的概念,然而在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古印度这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中国外,其他的三大文明发源地的历史都没能延续至今。正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五千年的历史,无数的王朝被覆灭,又有新的统治者站起来,然而哪怕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外敌入侵战争——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也没能打断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五千年的延续,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流传至今的都是中华文化中的精髓。然而对于这些精髓我们并没有好好的保护与利用,只是任他们自生自灭。 2001年中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愈来愈多的与世界接触,我们喊着让中国国际化世界化,可是那样的后果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慢慢的被人们所淡忘。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的出台,人们才意识到原来还有这么多东西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一些事情我们经历的久了,就会忘记它不平常的来历。直到韩国抢先注册端午节这一原本属于我国的纪念节日后,我们才真正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青睐。《乐府诗集》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中的女英雄花木兰。然而当下又有多少人不是一边吃着快餐一边看着迪士尼版的《花木兰》。迪士尼乐园中被许多美国土生土长的卡通人物围绕的木兰亭即灿烂夺目又让人觉得不合时宜。若木兰真的知道了,恐怕现在又要多叹息了。中国的茶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历史背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饮茶始

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职责

(一)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职责 1、直接负责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 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包括单位领导职责、各部门领导职责、班组长职责和员工岗位职责; 4、公司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5、根据公司安全生产情况,组织开展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推广先进的安全技术管理方法,审核重大灾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案、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6、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公司安全管理专业人员,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7、主持召开公司安全管理专题会议,及时通报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有关生产的重大问题; 8、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督促公司员工报告安全生产法规,整改事故隐患和不断改善安全条件; 9、发生重大事故时,及时组织抢险,并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二)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安全职责 1、协助第一安全责任人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 2、按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监督、检查分管部门安全工作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及时纠正下属失职和违章行为; 3、认真做好安全工作“五同时”(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4、组织制订、修订和审定分管部门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5、组织分管部门的安全大检查,落实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负责审批动火报告; 6、负责分管部门的安全教育考核工作; 7、组织对分管部门事故的调查、处理,并及时向第一安全负责人报告。 (三)安全主任安全职责 1、负责公司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贯彻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制度以及安全工作的指示和规定。对各车间安全员、各部门班组安全员进行安全技术指导; 2、参与制订、修订企业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检查执行情况; 3、协助各级领导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负责组织对全体员工、新进员工、变换岗位员工和班组长的教育,检查、督促班组岗位安全教育。建立安全教育档案。 4、负责安排并检查公司各部门活动,负责公司安全设备、灭火器材、防护器材、急救器具的管理,并使处于完整好用状态; 5、每天深入现场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制止违章作业。检查厂房、仓库有无火灾隐患。物品堆放是否符合消防要求,各出入口是否畅通,是否符合紧急情况下疏散人员的安全要求; 6、组织并参加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汇总并督促有关单位进行整改。主持日常安全教育工作、定期开展安全竞赛评比活动,开展安全周活动,使安全生产深入人心,推选生产责任制; 7、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参加企业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做好统计分析,按时上报; 8、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基础资料,做到实用、齐全、规范化; 9、按照企业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演练,不断地总结经验。 (四)生产部安全员安全职责 1、生产部安全员在第二安全责任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倡议书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倡议书 文化遗产是人类灿烂文明、辉煌历史和非凡创造力的集中体现与智慧结晶,是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记忆,是后人传承历史、继往开来的文化源泉,更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下面是为你整理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倡议书,希望对你有用!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倡议书篇1 朋友们: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瑰丽多彩、蔚为大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其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担当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维护全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我国在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同时,还主动与周边国家合作,为跨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资源建立联合保护的工作机制。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民众知识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卓越创造力和思想情感

的体现,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在广大民众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不断地再创造,为我们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增强了对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创造力的尊重。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来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指出,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城镇建设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在2014年文化遗产日(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2014年为6月14日)期间,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将以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为主题,在全国所有城乡社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让广大民众更方便、近距离地了解非遗,参与保护。在此,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共同向全国发出倡议:非遗传承,人人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众,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主体。人人参与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保护。 我们相信,有您的参与,那些祖辈们唱过的歌、跳过的舞、扮过的戏、做过的手工以及传统的民间实践活动和高度智慧的思维方式将重放异彩,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活力。而您,将获得参与非遗实践活动的教益和快乐;在与祖先、

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必要性(参考内容)

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必要性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传承、和发展始终由其载体――“传承人”来完成。他们掌握并传承着古老的民间文化知识和民族技艺的精髓,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如果没有了传承人,就丧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与传承人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延续,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习所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所谓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由各级人民政府文化部门认定,能熟练掌握某种非遗项目技法,且具有权威代表性或社会大众公认影响力的非遗项目传承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有着严格的标准,同时他们也承担着法律赋予的更多义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标

准,具体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指由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批准认定的,承担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传承和保护责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传承人”。 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紧迫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传承、和发展始终由其载体――“传承人”来完成。他们掌握并传承着古老的民间文化知识和民族技艺的精髓,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如果没有了传承人,就丧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与传承人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延续,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三、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必要性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靠传习所进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将担负起以下功能:在传习所场馆内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研究和展演工作,建立传承机制、大力培训传承人,做到后继有人,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例如保存、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市政协科教文史委 根据市政协双月协商座谈会工作分工,科教文史委牵头筹备了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协商活动。通过本地观摩,外出参观,听部门情况介绍,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初步了解,现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库。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传承人来完成的文化遗产。目前,我市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都年事已高,比如的传承人,的传承人等。这些人的身体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非遗项目的损坏或者消亡。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密切合作,进一步健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影音、文字资料库,以供将来教学、研究时使用。一要利用现代数字媒体技术,全面完成所有非遗项目的影音采录工作,包括传承人口述史、技艺流程、剧目或者节目、仪式规程等等。要让每一个非遗传承人、每一种非遗文化、每一个非遗项目、每个项目的所有细节,都以最完整的形式原汁原味保留、记录下来。二要整理好历史非遗资料。许多历史非遗资料,由于时间久远,当时的文字记录、录音带、录像带等难免出现发霉、老化现象,建议用数字化手段重新翻新保存。三要做好非遗资料的挖掘工作。对一些缺失的或者仍然散落在民间的非遗文化及项目,要及时进行挖掘和收集,查漏补缺,比如要及时收集散落民间的剪纸老纹样等,使档案库更加完善。

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地传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是解决其传承的重要手段。因此,和被动保护相比,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讲堂,同时做到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刊有文,让普通群众、下一代了解非遗文化、热爱非遗文化、甚至愿意传承非遗文化,是保护非遗文化的更加长远、高效之计。一要做好对“下一代”的传播,推动合适的非遗项目进课堂,使学生增强“非遗”保护意识,培养学习和保护“非遗”的兴趣。建议有关部门联手,让等武术类项目进入小学、初中、老年大学的体育课程;让等项目进入各类学校手工课,让民俗、非遗类音乐等项目进入各类学校音乐课。二要做好对机关干部、教师、大企业等集中性群体的传播,推动相关非遗项目进各种讲堂。比如,等同志,既是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又有着丰富的民俗知识和很高的文化素养。建议有关部门让他走进学校、机关、老年大学等讲堂,宣讲等传说。三要做好在全社会的普及性传播,让非遗专栏进入报纸、电视台、电台。建议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把更多的非遗文化和项目做成喜闻乐见的动漫、公益宣传片、公益广告等,使之真正在生根发芽。 三、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题材和内容。青州的农民画产业现在正在兴起,其题材和内容大多来自于当地人的吃穿住行,很具乡土气息。比如当地的特产水果银瓜就是农民画的热门题材,许多福禄寿喜画作就是用银瓜排列组合而成的,很受当地人和外地游客的欢迎。建议我市相关部门也能够引导非遗传承人借鉴这种经验,不断拓展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题材和内容,将之和我市经济、社会、文化、旅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 一、内容 二、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发展现状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中国文化遗产日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国家文物局2005年8月16日正式宣布采用金沙“太 阳神鸟”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中英文文字采用“中国文化遗产”, “China Cultural Heritage”。 中国文化遗产歌曲《寻找与守望》 《通知》说,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类和非物质类。物质类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区、名村镇。非物质类包括:口头传统、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等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空间。政府希望通过设立“文化遗产日”,使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全面加强。到201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全国“文化遗产日”并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选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而是确定在没有任何特殊意义的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这样做旨在使这个“文化遗产日”具有更为广泛的代表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2010年10月在济南举办。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2012年9月在山东枣庄举办。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2014年10月10日至13日在济南举办。以“非遗: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主题

第一责任人的安全职责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 、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5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 、及时、如实报告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 7 、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年度计划,主持召开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部署阶段性工作; 8 、认真传达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部署日常工作时应有明确的安全生产工作要求; 9、重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建设及人员配备;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1、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 、组织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计划,落实安全工作所需经费,组织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3、定期组织召开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及时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势,向第一责任人提出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重大问题及解决办法; 4、组织人员对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范围的各单位进行年度考核、评比、总结; 5、督促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范围的各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好安全生产档案整理及备案等基础工作; 6、重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 7、组织人员开展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8、本单位发生从业人员重大及以上伤亡事故,能及时赶赴事故现场,落实措施,减小事故损失,能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协助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9、经常督促、指导本单位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1、宣传、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认真研究解决本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2、建立健全本公司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定期对落实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3、根据上级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划、目标和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制定安全生产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4、组织本公司的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5、督促有关施工单位制定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措施,并组织落实或监督实施。 6、制定本公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签署实施。 1、安全生产部在主管安全生产总工的领导下,宣传、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标准、规范和地方各级政府、企业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在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坚持生产必须服从安全的原则。 2、负责公司安全事务管理工作,拟订、修订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制年度安全生产计划,经审批后,组织实施。 3、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竞赛等安全活动,总结交流安全生产经验。 4、组织落实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并督促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落实安全教育培训。 5、组织全线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查,督促承包人确保安全装置、安全防护设施处于完好状态,各项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发现隐患要求承包人及时整改,对于未能及时整改落实的,可根据本单位处罚规定进行处罚。 6、监督指导有关单位和部门拟订各类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规程。 7、负责监督检查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参与工程安全评估的管理和组织验收。

论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对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内容。口头传承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议、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其保护的意义是什么,进而制定如何保护的对策,才能够使那些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一切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为国家的政治、经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的。 田青教授在“珠海大讲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中说过:我们为什么要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民族的DNA。我们的所有的古老的传统包括我们的民俗,在面对现代化的时候,都是弱势文化,不保护提倡就会消亡。因此保护“非遗”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迫在眉睫。但是,我们在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时候要作要对精神家园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又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既需要各部门团结协作又需要确定各自的职能、履行相关的责任。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关系到文化血脉的传承、精神家园的维护、和谐文化的建设,关系到民族文化身份和国家文化主权的维护。关系到人类文化多样性及其可持续性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的文化它的价值不单体现在传承人创作的作品更在于传承人所拥有的技艺技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民间,生存于民间,传承于民间没有任何文化形式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是他们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失去了传承和传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复存在。 保护文化遗产具有很多现实的意义。 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应对各种现代性危机以及严重的社会问题。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世界的合作与交流、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和谐世界。四、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多样性,维护文化生态平衡,使得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之间求同存异,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我国及世界文化的和谐发展。五、《伊斯坦布尔宣言》中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能够增强人类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同时也是创造性和文化创作的主要源泉之一。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促进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真正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保护意识,有利于实现全民族的“文化自觉”,从而更有力的反作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促使其早日完成这一系统而艰巨的任务。 综上所述,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等特点,并且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它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基因,是人类生命的记忆,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

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

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 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职责 (一)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职责 法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总的责任,既要支持分管安全工作的副职开展工作,又要督促分管其他工作的副职作好分管范围的安全工作。 1、直接负责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 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包括单位领导职责、各部门领导职责、班组长职责和员工岗位职责; 4、公司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5、根据公司安全生产情况,组织开展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推广先进的安全技术管理方法,审核重大灾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案、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6、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公司安全管理专(兼)职人员,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7、主持召开公司安全管理专题会议,及时通报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有关生产的重大问题; 8、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督促公司员工报告安全生产法规,整改事故隐患和不断改善安全条件; 9、发生重大事故时,及时组织抢险,并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二)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安全职责 1、协助第一安全责任人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 2、按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监督、检查分管部门安全工作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及时纠正下属失职和违章行为; 3、认真做好安全工作“五同时”(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4、组织制订、修订和审定分管部门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10月17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大会于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在巴黎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会议,参照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书,尤其是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以及1966年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考虑到1989年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书》、2001年的《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和2002年第三次文化部长圆桌会议通过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它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之间的内在相互依存关系,承认全球化和社会转型进程在为各群体之间开展新的对话创造条件的同时,也与不容忍现象一样,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损坏、消失和破坏的严重威胁,在缺乏保护资源的情况下,这种威胁尤为严重,意识到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普遍的意愿和共同关心的事项,承认各社区,尤其是原住民、各群体,有时是个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保护、延续和再创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为丰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做出贡献,注意到教科文组织在制定保护文化遗产的准则性文件,尤其是1972年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方面所做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还注意到迄今尚无有约束力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边文件,考虑到国际上现有的关于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协定、建议书和决议需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新规定有效地予以充实和补充,考虑到必须提高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考虑到国际社会应当本着互助合作的精神与本公约缔约国一起为保护此类遗产做出贡献,忆及教科文组织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项计划,尤其是“宣布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计划,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于2003年10月17日通过本公约。 I. 总则 第1条: 本公约的宗旨 本公约的宗旨如下: (a)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b)尊重有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c)在地方、国家和国际一级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互欣赏的重要性的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目前国内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施救式保护。这种方式主要是由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以文物保护的方式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下状态,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的特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留住非物质文化遗产,适用于那些濒临消亡的项目。二是开发式保护。这种方式是由政府主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向市场参与竞争,以竞争的压力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活力,借助市场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目前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方针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抢救第一,谨慎利用”,这体现了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态度和原则。但是政府主导意味着主要靠政府投入的方式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淡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活态文化的特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变成凝固、静态的文物。实际上,对一些具有市场潜能和开发价值,与消费者日常文化生活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该采取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商业开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业中来,推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步伐,当前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定“非遗”产业化发展规划。对于需要进行市场化开发的“非遗”项目,要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实现产业聚集化发展,谋求“非遗”项目规模经济效应的产生,避免分散、零散、封闭式布局以及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造成的规模不经济。由于文化产业涉及创作、制作、生产、营销等一系列经营环节,其运作需要一个从作品创作到市场销售的完整而成熟的产业链,因此,需要对“非遗”项目进行各环节的资源要素的集聚和整合,构建“非遗”项目产业化经营与发展的平台。要建设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文化产业基地,选择“非遗”项目聚集能力较强、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具有良好营销环境的地区,作为“非遗”项目产业发展基地。 二是在法律框架内定位“非遗”产业化。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各有特色,对其实施产业化经营需要法律调整的重点和手段各不相同。就整体而言,应以公法为主、私法为辅。所谓公法为主,具体就是无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法还是特别法,主要体现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制保护,规范国家履行管理职能和义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所谓私法为辅,具体是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产业化时,应在法律体系中明确传承人权益,明确传承人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主动传承的措施与机制,使他们在“非遗”产业化中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体现他们的法定诉求,使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贡献在产业化过程中能够有所回报。 三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由于现代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不断更新,大量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被失传的境地。保存这些承载着我们祖先高超智慧和辛勤汗水的独特的文化技能,就成为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工作。因此,政府应在规划、立法、政策、投入等方面加大对“非遗”这种弱势文化形态的扶持,体现政府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另外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较好的地方大都在比较偏远、交通不便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这些地区多数都是经济落后地区。如果单纯依靠内源性资金,促进“非遗”项目产业快速成长的可能性较小,这就需要政府给予帮助和扶植,制定有利于“非遗”项目实施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把“非遗”项目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要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专项资金”,进行专项投入,建立完善的鼓励和激励机制,比如,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前期开发进行财政补贴,引导自主开发、独立生

乡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报告

乡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报 告 XX年以来,我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一、履职情况和工作亮点 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抓责任落实,构建齐抓共管工作局面。先后16次召开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部署基层党建和教育实践活动,明确党委委员在分管工作的党建责任,牵头建立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9个,去年我到党建联系点——竹洞畲族村进行指导不少于10次。坚持随机调研推进工作,扎实抓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整改落实。抓规范管理,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活动制度。牵头组织全乡13个党支部340余名党员参加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并开展了民主评议工作,对5名评议为“差”的不合格党员做出了限期整改的处理意见。督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完善“五步决策法”等民主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建立。 扎实推进“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连心”工程方面,深化“三送”工作,整合“三送”工作队和名誉村书记等资源,争取、筹资约80万元,用于完善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开展党员“先

锋创绩”、志愿服务工作;严格落实党员关爱制度,“七一”、春节等节日,走访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等困难群体22人次,落实50周年以上党龄老党员补助政策,发放资金34800元。“强基“工程方面,严把程序、纪律关,扎实推进村“两委”换届选举,截止目前,已完成村党支部换届选举,除龙西村外,其他8个村均完成了村委会提名工作。加大各村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力度,所有村办公场所均达到了“六有”标准。深化村支部书记分类管理制度,根据村级年终考核,将9个村分为三类,村干部工资待遇与考核类别直接“挂钩”,村、组干部月工资待遇平均为978元、30元。严把党员“入口”关,组织公安、计生等部门对拟发展的党员进行政审,发展党员10名,预备党员转正15名。同时,集中力量整顿后进党组织,夹州村转化到位。“模范”工程方面,一方面组织乡村干部学习观看《焦裕禄》、《第一书记》等电视专题片,另一方面认真培养、发掘、宣传模范人物,以邓同福任所长的XX司法所于XX年被评为市首届十佳群众满意基层单位,广泛宣传老党员黎日清、老教师吕世仁先进事迹。 工作亮点。村企共建。企业实行帮扶,章源钨业天井窝钨矿投入19万元帮助沉井村实施农村安全饮

“第一责任人”职责履行情况报告

“第一责任人”职责履行情况报告 一、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1.严格按照县“两办”《关于印发xx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工表的通知》要求,召开了专门会议进行落实,制定了实施方案,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工作目标管理。 2.加强学习教育。召开了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1次,开展了一次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组织部分干部到县法院旁听,安排干部职工专题学习1次。 3.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党风廉政建设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其他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具体,并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建设,主要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并认真履行了承诺,严格执行“一把手”“两个不直接分管”制度。 4.厉行节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执行履行节约的相关规定,没有借考察、学习、培训的名义组织干部职工外出旅游;从严控制、规范公务用车使用,没有发现公车私用现象。加强了预算支出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费用支出审批制度,每一笔支出都要有经办人、证明人、审核人、分管领导、监管领导签字,缺一不可;建立了“三公”经费管理负责制,明确了责任领导,及时上报了“三公”经费使用情况,从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 5、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本季度集体决策4次,内容涉及xx年度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城区防汛工作布置以

及确定自筹转财政拨款人员和本支部xx年度优秀党员名单。 二、“第一责任人”职责履行情况 1.把好党风廉政建设重点环节。坚持直接参与和领导部署本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点把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督促检查等核心环节,亲自抓部署、抓协调、抓督促、抓落实。 2.参与党风廉政建设有关工作。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并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召开了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1次,开展了1次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组织部分干部到县法院旁听,安排干部职工专题学习1次,着力提高全局干部职工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打好反腐倡廉预防针。 3.模范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岗位职责和权力,落实岗位廉政风险点防控措施。并明确用人导向,坚持“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和“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的原则,同事严格教育管理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用以身作则的姿态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引领身边的同事和家人。 4.加强教育管理,重视对班子其他成员和下级的监督。 经常性开展谈心活动,督促局班子其他成员履行好“一岗双责”,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一起抓,带头组织参加理论学习,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教育列入学习内容,并认真准备,深入沟通,以身作则带动党风建设学习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

论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论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意义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对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内容。口头传承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议、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其保护的意义是什么,进而制定如何保护的对策,才能够使那些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一切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为国家的政治、经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的。 田青教授在“珠海大讲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中说过:我们为什么要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民族的DNA。我们的所有的古老的传统包括我们的民俗,在面对现代化的时候,都是弱势文化,不保护提倡就会消亡。因此保护“非遗”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迫在眉睫。但是,我们在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时候要作要对精神家园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