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常生活与日本人的低碳环保意识

浅析日常生活与日本人的低碳环保意识
浅析日常生活与日本人的低碳环保意识

第14卷第5期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l.14,No.5 2012年10月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O c t.2012

收稿日期:2012-08-026

基金项目:常熟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重点资助课题(WG29)

浅析日常生活与日本人的低碳环保意识

王京钰,吴 敏

(常熟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摘 要:能源滥用致使地球气候极端恶化,人类面临空前严重危机。为存续下去,世界各国都在寻求转化危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方式,低碳环保日渐成为全人类的生活目标。其中,日本在节能减碳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因而,本文拟通过对日本人节能减碳意识形成的原因、以及对这种意识主导的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活动的具体表现状态的探讨,研究日本人节能减碳的领先经验,以期提高我们自身的环保意识、在节能减碳的实践中更好应用。

关键词:日本;日常生活;宣传;低碳环保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27X (2012)05-0060-04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激增、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似的能源滥用,使碳排放量急剧增加,地球臭氧层遭到破坏,气温升高、海水上涨、毁灭性气候彼伏此起,人类生活面临空前的危机。在自然界敲响的警钟面前,人类为了生存延续,势必要改变现在的生活理念以及生活方式,寻求与自然环境友好相处和平共存的方式,注意节约能源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在这样的形势下,“低碳”、“减碳”成为生活目标。日本积极倡导建设“低碳社会”,在节能减排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本文拟通过对日本人日常生活的考察来看日本人的低碳环保意识。

一、意识的转换与减碳宣传

低碳生活要求市民以低碳环保为理念,作为人

类个体的每个人的意识当中,努力少消耗能源和自身产生能源的观念的确立是低碳生活能够实现的重要条件。日本之所以能够在减碳节能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与其国民的低碳环保意识的形成乃至确立有重要的关系。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自身能源缺乏,历来崇尚节俭。本世纪以来更加注重节能减碳,历届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政策法案。如今,在日本,人们积极转换环境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很

自然地注意对能源进行节约并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低碳环保深入人心,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日本国民之所以拥有极强的环保意识,能够极为自觉地建造低碳生活,除了政府颁布一系列政策法案之外,对低碳生活的大力宣传教育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08年7月,日本政府宣布横滨市、北九州市、带广市、富山市、水俣市、北海道下川町等六个城市为首批“环境模范城市”[1]31。理由是这些城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节能减碳,在环境保护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1]31。这些城市,在“削减垃圾数量、开展‘绿色能源项目’、‘零排放交通项目’”方面都取得了成功的经验[1]31。

这些城市之所以能够贯彻低碳生活,使低碳生活深入民心成为人们的生活目标,是与其对低碳生活的大力宣传教育分不开的。建设低碳社会离不开市民的支持,市民减排意识的自觉形成则有助于政策法规条例的更好贯彻执行,从而真正实现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低碳社会。横滨市政府为号召市民积极投入减排节能运动,以多种方式利用各种渠道大力宣传低碳生活的意义、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的意义等。在10年当中,仅低碳节能说明会就“举行了1.1万多次”[2]63。还在2004年建立了“横滨低碳学校”,加强低碳节能宣传教育[2]63。同样,富

2012年(总第79期) 王京钰等:浅析日常生活与日本人的低碳环保意识 61

山市也是通过宣传低碳生活的意义以及举办各种减排节能的环境保护活动,来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宣传教育收到显著的成效,当富山市为建设有轨电车轨道需占用私家车车道时,没有任何居民对此表示异议;当富山市举行全民卫生清洁活动时,42万人口的居民中竟然有近7万人义务参加[3]10。

为宣传节能环保的重要性,2008年,配合八国峰会的开幕,日本定7月7日七夕这天为“清凉地球日”,并在当晚,全国各地共约7.6万处标志性建筑和商业设施的一起熄灭灯火进行宣传[4]28。

在实施有效可行的政策法案的同时,日本政府通过媒体宣传、举办各类讲座等诸多形式向国民宣传普及节能减排知识,进行环保教育。政府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大力宣传使政策法案深入人心,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市民的理解支持,是日本得以在建设低碳节能社会方面领先于世界的重要因素。日本倡导低碳生活早已深入人心,“90.1%的日本人认为应该实现低碳社会。”[4]28事实上,节能减碳已渗透于日本人生活的各个角落。

二、日常生活中的减碳节能

(一)垃圾的处理

1. 细分与循环利用

四面环海、国土狭长的岛国日本,资源贫乏不足、也不能长期提供足够土地埋放垃圾。因而怎样削减垃圾、循环利用废弃物使其再生为能源就成为重要课题。垃圾削减也是日常生活中减碳节能的突出表现形式。

削减垃圾,可说是全民参与,日本各城市都有成功的经验。就横滨市来说,2003年制定了“由市民与企事业单位联手削减垃圾、提倡废物利用的环境行动准则:‘G30’行动”[2]62。就是要在2010年前,将垃圾量与2001年度相比减少30%。横滨市民积极参加垃圾削减行动,提前5年就超额完成任务,2005年度垃圾量106万吨,比2001年度的161万吨减少约34%[2]62。

熊本县的水俣市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遭受有机水银的污染造成的“水俣病”而闻名世界,“水俣”曾是“公害”的代名词。但在日本首批环境模范城市中,水俣市却榜上有名。因其实行了在日本首创的又切实可行的垃圾“彻底分类、削减”[5]12的环保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93年,针对传统的可燃与不可燃的垃圾分类方法,水俣市对垃圾做出了更加彻底更加细致的分类,从而使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成为可能,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具体是“以市民为主体,一举制定了20种分类规定”[5]12。1999年又建立“环保园区”,其企业,专门针对生活垃圾、玻璃瓶、易拉罐、废油、建筑垃圾等进行回收再利用[5]12-13。

富山市也是有效利用废弃物的先进典型,其成功经验首先是将“各种废弃油料、木料和厨余垃圾……加工成各种生物燃料”[3]10。富山生物柴油燃料公司设立“废弃食用油回收点,利用各种回收的废弃食用油生产生物柴油。还建立了日本第一家专门供应生物柴油的加油站。同时,生产生物柴油的副产品甘油可以供给发电站作为燃料使用。”[3]10生物燃料是理想的低碳燃料,对其研究开发利用有利于地球环境的保护。而利用废弃物开发再利用生产生物燃料更进一步节省了能源。但这种再利用成为可能的前提是垃圾的细分回收,而垃圾的细分回收则离不开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努力。

2. 零目标与再利用

垃圾的细分,成为垃圾再利用的前提,也使零垃圾成为一种可能。笔者在日本留学期间,亲见住处的女主人将厨余垃圾集中到庭园中大塑料桶中沤肥浇花浇菜;将用过的牛奶包装纸盒作为花瓶,或用剪刀裁开、洗净、叠放整齐以备回收;将不用的印刷物的订书钉拆下集中存放,说是回收可以为残疾人捐赠轮椅;用废旧的和服带及衣物等做钱包、手提袋、购物袋、椅垫套、布娃娃等;用用过的包装纸糊在用过的纸壳箱上使其美观再用于盛放衣物、帽子等。丈夫身为大学教授的她这样做当然不是因为生活拮据,而是因为她的生活就是这样的,这就是她的日常,细分垃圾,按照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分门别类地投放垃圾;失去了原有利用价值的东西能利用于其它方面的则再利用使其产生新的价值。这自然得不能再自然了。

表1(笔者根据日本三重县于2004年11月发布的《创建〈零垃圾社会〉县民问卷调查报告书》的数据制作)所反映的是2004年关于创建零垃圾社会的问卷调查数据。我们从表中可以看到只有极表1县民参加方案制订的必要性

你的态度%

认为很必要50.2%

认为有必要35.7%

认为不太必要8.6%

认为根本不必要0.9%

不回答 4.6%

少数的三重县民认为没有参加的必要,绝大多数人认为是有必要的。这也反映出日本人对垃圾问题的

62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4卷第5期

重视。以及参与相关环境问题政策措施制订的积极态度。

日本人对垃圾问题的重视与政府的惠民措施也有关系。日本为促进生活垃圾的减少和再利用,各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居民充分有效利用厨余垃圾。表2是笔者根据日本鹿儿岛县鹿屋市2011年11月公布的《鹿屋市垃圾分类一览表家庭用(平成23年11月)》中登载的,2011年4月公布的对使用厨余垃圾处理机器的市民进行补贴的具体措施而整理的表格。政府的支持无疑在为市民对垃圾处理问题热情的提高加油助力。

表2厨余垃圾处理机器设置费补助金额机器名称优惠台数补助金额(日元)

积肥用容器1户限2台1台上限2 800

电动厨余垃圾处理机1户限2台上限30 000 密封发酵容器1户限2台1台上限1 400

这样,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对垃圾的认真分类,每一天生活中的坚持是零垃圾及垃圾资源化的前提。而之所以能够坚持,又因为在他们的意识当中那已经成为一种理所当然,进而根深蒂固。

3. 垃圾的妥善处理

除了垃圾分类之外,日本还提倡合理妥善处理垃圾。如将外出时产生的垃圾带回家。日本的公园中常见“请将垃圾带回去”的标牌,街道上也很少能看到垃圾箱。人们外出游玩时都自觉地将自己产生的垃圾用袋子装好带回家中进行分类处理;再如对不需要品的循环再利用。不要的衣服、图书、家具等,可以在市民交流中心、留学生交流中心等的揭示板上贴出启事,免费转让给需要的人;还有开办中古市场,出售用过的中古商品,在日本到处可以看到中古汽车的销售市场。这样,通过种种方式对不需要的物品进行再利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垃圾的分类、削减与再利用中,参与着减碳节能,环境的净化和资源的利用。

(二)衣食住行

低碳节能已渗透到日本人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除了前面涉及的每天的垃圾处理之外,还体现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

首先,在衣着方面的表现。为了节约能源,2005年起,日本环境省倡议民众夏天穿便装,男士不打领带,秋冬两季加穿毛衣。在此之前,日本的政府部门以及许多公司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都着装正式,西装革履,无论冬夏不开足空调无法工作。倡议提出后,政府工作人员率先示范,夏天上班穿短袖,不打领带。按照要求夏季把空调从26℃调到28℃,就是大学的讲台上也贴着“请把空调开到28℃”等;冬季则要求调到20℃。据调查,“夏天空调温度调高2℃一项,即可节能17%;如果换算成石油,日本全国每年可节约原油155万桶。”[6]24在饮食方面,节能环保在购买、保存、烹饪上都有体现。在购买环节,首先是买应季食品,因反季节食品的生产所消耗的能源更多;其次尽可能选择地产或近地产的食品,鼓励商家就地或从邻近地区进货,从而缩短运程节省能源[6]24;在各地政府发布的垃圾对策措施的公文中都积极号召大家在购物时,只买必要量的必要的东西,防止食品过期等而增加垃圾的产出。在食品的保存上,经常可以看到电视节目中宣传介绍各种节能方法,比如说冰箱内不能放得太满,也不能放得太空,以求节电等。烹饪上主张尽可能生食,或轻微过火,清淡为主等等,既有饮食文化的表现,也有节能的需要。而在外出吃饭时,有些日本人则自带筷子和水杯,抵制一次性筷子和纸杯的使用,既卫生又环保。杜绝一次性商品的使用,阻止能源的浪费正逐渐被人们在生活实践着。

在居处方面,首先响应政府推动节能住宅普及使用绿色能源的号召,选择公共交通网络系统方便区域。越来越多的家庭利用太阳能,还有个人自行研发利用太阳能住居的。生活细节上,日本人在转换意识的同时,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习惯,甚至想到在洗浴方式中进行减碳。每天的浴盆泡澡是日本人的沐浴习俗。但有数据说,浴盆沐浴的热水“竟然占家庭能耗总量39%,换算成二氧化碳排放则占全国1.66%亿吨/年的13%。为此日本政府号召国民为减排而移风易俗,从一家人共用一份热水泡澡开始,逐渐过渡到使用淋浴的冲澡方式。”[7]17在出行方面,日本家庭轿车的拥有率很高,但平时通勤,人们多利用各种公共交通工具[6]24,如国铁、私铁、地铁、公共汽车等。家远的学生在上学时则是先将自行车骑到电车站等将其存放在存车处,再乘坐电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学。人们只在远距离外出游玩时才使用自家的轿车,在短距离范围内的游玩,主要以自行车和步行为主。现在有些县市街道还在假日组织长距离步行或慢跑的健身活动,以家庭为单位参加的人也不少。目的是尽可能地节能减碳,过低碳的健康生活。

三、日常生活与新能源的开发

资源严重缺乏的日本,一直苦心于绿色可再生

2012年(总第79期) 王京钰等:浅析日常生活与日本人的低碳环保意识 63

能源的开发。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发电、垃圾发电、地热发电等。

首先,倾注力量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普及推广。各地政府不仅积极鼓励开发,还积极出台鼓励推动利用的政策,对太阳能的利用者给予补贴。例如,横滨市“在数百所中小学校免费建立了太阳能发电设施;在政府办公楼、净水厂以及福利设施等处也建立了太阳能发电设施。为促进住宅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横滨对住宅太阳能发电设施提供补贴,规定此类设施每千瓦功率可获得4万日元补贴,上限为15万日元。”[2]63“此外,太阳能热水器也是补贴的对象。”[2]63又如,“在富山市,对于安装太阳能发电设施的家庭,市政府向每户提供5万日元的补贴;对于将太阳能发电的剩余电量出售给电力公司的家庭,市政府还会按量提供补贴。”[3]10其实,在日本,不仅仅是横滨市和富山市对太阳能建设及使用实行补助政策,各地政府都对对太阳能的利用实行鼓励,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和具体鼓励措施,而且补助项目及件数连年不断增加。

除了传统的太阳能之外,日本还不断在生活中发现研究新的能源。如富山市在利用废弃食用油生产柴油、甘油燃料,在垃圾再利用为能源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冰雪冷能开发利用的创始人——室兰工业大学的媚山政良,在北海道的美呗市建立了世界首例“以存雪为制冷剂的六层空调住宅楼”[7]17。具体的做法是在冬季到来时,随时把降雪积存保管在专用设施中,翌年夏季“利用它为一种不冻液降温,再将这些不冻液循环往复地送往各户,达到制冷的目的”[7]16。雪这种绿色可再生能源,清洁度高排碳低污染小,又是自天而降的年年可以得到、可以再生利用的资源,周而复始,使在数量上也蔚为可观。据称,“10万吨雪换算成等量制冰所需能耗,相当于1.2万吨石油。(日本)北方城镇如果全部改用存雪制冷,节约的燃油为数可观,而相应减排的二氧化碳可高达3 500吨。”[7]16冰雪冷能如果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开发利用,将为节能减碳起到巨大作用。

不只是冰雪,日本还研究利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雨水资源等等以期达到节能减碳的目的。还有利用自然水域和气温的温度差、利用城市生活排水与气温的温度差等产生能源。这样,日本首先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着手,减少矿物能源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7]16-17。而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则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需要,势在必行。

如上所述,日本大力提倡节能减碳,在颁布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的同时,国家和各地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各种渠道大力宣传相关政策法案、普及节能减碳知识、加强低碳生活教育,从而使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使节能减排深入人心。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低碳环保成为理念,使低碳减碳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体现。也由于减碳环保成为人们的理念,政策法规条例才能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不断上升的良性循环态势,也为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改善与保护作出了贡献。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日本重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开发利用可再利用的绿色资源,已达到减碳的目的,实现低碳生活的目标,有许多的先进经验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参考文献:

[1] 陈柳钦. 日本如何推进低碳社会: 下[J]. 节能与环保,

2010(9).

[2] 黄晓蕾. 日本横滨:全民参与的低碳实践[J]. 华东科技,

2011(1).

[3] 日本富山市大力推动低碳社会建设[J]. 节能与环保,

2010(5).

[4] 邵冰. 日本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 北方

观察, 2010(4).

[5] 山田真记. 日本建设低碳社会示范城市[J]. 21世纪,

2009(6).

[6] 赵雪珂. 日本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启示[J]. 环渤海经

济瞭望, 2010(5).

[7] 胡连荣, 日本的低碳生活[J]. 知识就是力量, 2010(1).

(责任编校:叶景林)

生活中的心理学知识大全

生活中的心理学知识大全 我们的眼泪为何而流? 我们哭泣是因为哭泣会让我们感觉好些吗?或者哭泣能清除掉体内那些让我们感觉压抑的化学物质吗?抑或是如Oren Hasson在他的新理论里面说的那样,一次正确的哭泣能让你受到关注、获得认同? 我们会在疼痛的时候流眼泪,但流泪的目的是什么呢? 一位名叫Oren Hasson科学家最近提出了一条新理论来解释为什么哭泣在进化:眼泪可以让外界知道你已经降低了防范。 “哭泣是一项已经高度进化的行为,”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Tel Aviv University)的进化生物学家Oren Hasson说,“我通过分析研究认为,泪水可以使视线模糊,因而可以降低防范,还可以有效地传递出让对方顺从你的信号, 11有益心理、身理健康的“坏习惯”!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就连日常生活中一些公认的坏习惯也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一面。9月1日,英国《每日邮报》为大家列举了11个这样的“坏习惯”。 1.合理发怒有益血压。 没错,生气会让人血压上升。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发现,在压抑的情况下恰当地以愤怒回应,血压不但会维持正常水平,制造压力感的激素———皮质醇的分泌量也会相应减少。

心理学研究表明,愤怒让人多了一份积极的心态和掌控感;该出手时不出手,畏缩不前、极力克制内心情绪,压力激素反而会骤升。长此以往,心脏病就会“盯上你”。 2.电子游戏帮你锻炼。 谁说玩电子游戏让人变胖?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人在玩电子游戏时,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身体因此消耗更多的能量。阿莱特。佩里博士认为,如果不能参加真正的体育锻炼,玩游戏也能帮着减肥,至少比傻坐在沙发上,吃着薯条看电视好,但前提是玩的时间不能太长。 3.说点粗话缓解疼痛。 说粗话是被人不齿的坏习惯,但却有缓解疼痛的好处。心理学家理查德。斯蒂芬博士认为,说粗话和肾上腺素的调节作用有关,它加重了人的侵略倾向。 研究表明,一个人越想侵犯别人,他对痛越不敏感。我们的祖先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接受外科手术时,嘴里都会咬块木板,其实他们完全可以破口大骂,减轻痛苦。 4.偷点小懒助你长寿。 公共健康专家皮特。亚科斯特说,天天早起,忙忙碌碌的人可能过早地“钻进坟墓”。不时地偷个小懒,不仅能减轻工作压力,还是长寿的关键。研究表明,中午小憩片刻比打网球更

绿色低碳环保作文

1.“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理念还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低碳生活”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 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成为低碳一族、环保达人。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低碳不以影响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为代价,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节水,从点滴做起。有人说,在二氧化碳减排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如今这种力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比如我的一个同事从去年开始就随身带着水杯、筷子,他说这样既卫生也减少了使用一次性水杯和一次性筷子;比如周末钓鱼一个钓友说他一周就花了5角钱,他骑自行车上下班,在家吃饭,只花5角钱坐了一次公车。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对我们来说,生活方式描绘了每个人的“碳足迹”,即产生、使用和消费一些东西共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低碳生活就是简约的生活方式,从衣、食、住、用、行都可体现低碳生活。我身边有很多低碳的榜样,我自己也有一些低碳的生活习惯,比如夏天很少使用空调,尽量双面打印文件;比如我昨晚考虑低碳生活呢,晚饭全素,注意节水,没看电视、没开电脑,9点就睡觉了。呵呵。我想,低碳方式生活,就是不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低碳”还得能带来心灵上的宁静呢。其实,低碳生活也是低调生活。

浅谈幼儿园教育中的低碳环保意识培养-2019年教育文档

浅谈幼儿园教育中的低碳环保意识培养 “低碳环保”反映着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体现了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担忧。公众环保意识是一国环境状况的决定因素之一,公众的环保意识高,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便于实施。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不是政府单方面的职能,也不仅是少数专家及环保志愿者的事,而是全民的行动,需要的是亿万公众共同参与和支持。幼儿园作为培养和造就人的重要基地,在传播文化和知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实际情况将低碳环保教育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去,不仅是对培养人才的要求,更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对幼儿实施低碳环保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保护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素质。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良好品格养成的最好时机,对幼儿进行低碳环保教育业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幼儿进行低碳环保教育,让幼儿在了解环境污染、破坏危害的同时,逐渐建立珍爱、保护环境的意识,更多地掌握保护环境技能。通过低碳环保教育,幼儿可逐渐认识生命之可贵,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可以引导幼儿更加热爱生活,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因而,加强幼儿的低碳环保教育,

对于提高幼儿的低碳环保自救意识和技能,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课堂教学从小开始加强幼儿的低碳环保意识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幼儿低碳环保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多数幼儿园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已逐渐认识到培养幼儿低碳环保意识的重要性,但环保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仍存在不足。大多数幼儿园主要围绕大气、水污染保护方面宣教,系统的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却很少。 从教育的内容看,幼儿园教材涉及低碳环保教育的很少,内容也较单一,多为大气、水污染等方面的宣教,少有其他类型环境保护和污染的教育内容。据一项调查显示,幼儿获得的求生知识和技能途径大部分来自于新闻媒体从电视、广播上获得,在学校了解学习仍偏少。对于低碳环保教育整体来说,方式较单一和呆板。教师往往沿用常规课程教学方法,将环境教育内容作为一种学科知识加以传授。环境保护的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由于环境学科涉及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等多个领域,因而,环境保护教育的实施具有其特殊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多数幼儿园主要是针对大气、水等开展低碳环保教育。通过观看录像、新闻等让幼儿获得直观认识,通过参观科技馆、专业人员讲座让幼儿了解、熟悉环境危害和环保知识。对于其他低碳环保,幼儿园主要通过播放影像资料、观看低碳环保图片,增加幼儿的感性认识。相对缺乏具体的教育和演练。另外,调查结果

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效应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效应 学文教育温馨提示:各位考生在考前练习做题的同时,要注意学习好答案解析。 罗密欧与朱丽叶心理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这样的现象我们叫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从众现象 一则笑话这样说到:一日闲逛街头,忽见一长队绵延,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紧缺必需品的机会。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才不禁哑然失笑。这就是从众闹出的笑话。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夜场被称为光环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某人或某事由于其突出的特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忽视了其它的心理和行为品质。它有时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晕轮”,有时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晕轮”,这都会干扰对信息的评价,要克服晕轮效应就必须坚持客观,不掺杂主观成分。 许多青少年因崇拜某位明星的某些特征,比如长相啊,歌声啊,于是就不顾一切模仿明星的行为,搜集他们用过的一切东西。这其实就是晕轮效应在作怪。晕轮效应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即人们在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征。平时说的“爱屋及乌”就是晕轮效应的一个突出表现。 罗森塔尔效应 有一位名叫罗森塔尔( RobertRosenthal )的人 , 在 1966 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 研究变态心理学的人 , 可能为研究者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 把研究结果“污染”了。他设计了一些实验 , 试图证明实验者的偏见会影响研究结果。其中有一项实验是这样按排的 : 他让大学生用两组大白鼠做实验 , 主持实验的人告诉大学生们说 , 这两种大白鼠品种不一样 , 一组是十分聪明的 , 另一组特别笨。事实上这两组大白鼠没有什麽差别 , 而大学生们都相信 , 实验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学生们让这两组大白鼠学习走迷宫 , 看看哪一组学得快。结果他们发现 , “聪明”的那一组大白鼠比“笨”的那一组学得快。 罗森塔尔对这种果怎样解释呢 ? 他推测说 , 这有能是由于实验者对“聪明”的动物和蔼友好 , 对待“笨”的动物粗暴而造成的。 在另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中 , 罗森塔尔及其同事 , 要求教师们对他们所教的小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他们告诉教师们说 , 班上有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 lateblooming )者 , 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念给老师听。罗森塔尔认为 , 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可望得到改善。自从罗森塔尔宣布大器晚成者的名单之后 , 罗森塔尔就再也没有和这些学生接触过 , 老师们也再没有提起过这件事。事实上所有大器晚成者的名单 , 是从一个班级的学生中随机挑选出来的 , 他们与班上其他学生没有显著不同。可是当学期之末 , 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 , 他们的成绩显著优于第一次测得的结果。这种结局是怎样造成的呢 ? 罗森塔尔认为 , 这可能是因为老师们认为这些晚器大成的学生 , 开始崭露头角 , 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 , 以致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

日本人的生活方式

日本人的生活方式: 1.一般家庭的子女上大学或者是找工作之后,绝大部分都自己找个房子开始独立生活,而且整体来说与父母的联系比中国少很多。 2.一般的情侣除了背叛对方的行动意外,比较尊重对方的私生活。 3.婚后望父母给自己买房,买车的期待值比中国低一些,当然父母也是一般不期待自己的孩子给自己生活费(这因为是日本的养老保险和生活保障制度比中国稍好点的原因)。 4.日本年轻人的攒钱意识比中国年轻人差很多。很多日本年轻人被公司裁员的话直接变成乞丐的事情很多,因为之前是住在公司的宿舍。 5.日本的网络游戏玩家比中国少很多,虽然也有人口比中国少很多,但很多人不愿意把很多时间花费在网络游戏上。 6.日本人出去喝酒一般是平分。 之外也有很多,但几乎没有不可想象的情况,除了特殊的人。 日本人的生活习惯 日本人给人印象比较深的生活习惯有以下这些: 勤洗手 日本人喜爱清洁,从洗手做起。饭前便后洗手、回家之后要洗手,这都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日本自来水的洁净标准高,饮用生水不担心病毒或者细菌感染。所以,在日本的住宅、饭店或公园里,人们口渴时就拧开水龙头解渴。 勤刷牙 日本人爱护牙齿,每次饭后有刷牙的习惯,不少日本人办公室里都要放一套牙具。还有不少日本人一吃完东西就会漱口刷牙。饭后刷牙,清除牙齿中食物的残留,对保护牙齿相当有益呢。 勤洗澡 日本人好洗澡,至少每天一次,一般是在临睡前泡澡,有助于晚上睡眠好,有的人还会在早上起床之后洗澡,甚至是留长发的女性,这样能在早晨出门时保持精神焕发。日本人喜欢泡温泉也是出了名的。去泡温泉前,大家都会自觉地在淋浴下把身体洗得很干净,然后再去温泉内浸泡。 勤换衣 日本的上班族,特别是女性,每天都要换内衣和外套,否则会被怀疑没有回家过夜。 不随地吐痰 研究证明,很多病毒和细菌藏在痰里。日本人认为,不随地吐痰,是尊重他人、同时也对社会负责的表现,代表着个人教养水平。日本人一般吐在随身带的纸巾上,然后扔进垃圾桶。在东京,地上很少看得到痰迹,十分干净。 不边走边吃 在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场所吃东西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街头食摊出售快餐食品,但买下后吃完再走才是有礼貌的。 鞠躬代替握手 鞠躬是日本人通行的礼节,国人之间几乎不握手,只有和外国人见面是才偶尔握握手。 说话轻声细语

浅谈培养幼儿环保意识.d,论文

浅谈培养幼儿环保意识,让“废物”变“宝物” 在如今21世纪社会的今天,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科技也随之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现如今空气污染、气候变化、臭氧层耗竭、流水资源枯竭、物种灭绝等是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环境保护,教育为本。”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因此,向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很重要,所以我觉得就从尝试“变废为宝”入手,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如何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开展“变废为宝”的活动,即要引导幼儿、家长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利用与“改造”,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从而使废品变成为幼儿的玩具,也能成为教师教学中的教具,成为幼儿园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我们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家长及教师的环保意识。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如何使些幼儿产生环保意识,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环保意识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幼儿的基础教育,从小就培养幼儿的环保好习惯。因此幼儿园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的这个责任,教师因采用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这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很重要。那么,如何在幼儿园中利用“变废为宝”对幼儿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呢?以下是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一、收集废旧材料,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在外面生活中到处可以看见废旧物品,如各种废纸、塑料袋、饮料瓶等。通常,我们习惯将这些废旧物品当成垃圾丢掉。幼儿们年龄小,对事物的分辨能力也较差,因此幼儿环保意识培养大多是在成人的提醒或表率下就幼儿产生作用的,从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有一定的帮助。那如何让幼儿切实地感觉到废品并不是废物,懂得“废品不废”的道理呢? 因此,我们专门设立了垃圾、废品回收站,并鼓励幼儿收集废旧物品,同时也让幼儿的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一些废品,就几天的时

日本环境保护现状及趋势

第9卷 第4期1999年10月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HIN A POPULAT ION,RESOU RCES AND ENVIRONM ENT Vol.9,No.4 Dec.,1999日本环境保护现状及趋势 朱连奇 (河南大学,开封,475001) 1 日本环境保护的特点 1.1环境保护的社会化 (1)日本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首先得益于环境立法和政府对环境工作的指导,早在1950年日本政府就颁布了《国土综合开发法》,旨在“谋求产业用地选择的合理化”,“综合利用、开发和保护国土资源”;1951年公布的《森林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保护自然植被、增加植被覆盖的各种对策;1961年的《水资源开发促进法》,为河川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据;1964年政府制定了《河流法》,对河流进行综合管理,有效地防止河流由于洪水、涨潮等造成的灾害,适当地利用河流和保持正常的水流,从而有利于国土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1970年的《防止海洋污染法》明确规定为了保护海洋资源,必须严格限制向海洋排放废弃物; 1974年出台的《国土利用计划法》指出“发展公共福利,保护自然环境,确保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和国土的均衡发展和持续利用”。政府的立法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使日本环境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形势及日本自身环境保护形势的变化,日本环境保护的目标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992年《地球化时代的环境政策》确立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各种要素,维持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的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1993年实施了《环境基本法》,基本法分析了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实施基本法的障碍因素,指出日本环境保护的基本目标是治理水、土壤、大气污染,降低城市噪音和地表沉降等公害问题,防止地球温暖化,减少人类活动对臭氧层的破坏,保护海洋。 (2)环境保护的社会化还表现为环境教育的普及程度较高。为了提高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针对日本的环境结构特点,各地的环境情势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编写出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环境保护教材,在各类学校中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对青少年进行环境保护观念的教育。在市民中开设环境保护专题讲座,使市民了解世界、日本及所在城市的环境质量现状、全球环境变化的趋势,提高环境质量的对策,增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等。1962年仙台市率先推出《健康都市宣言》、1970年的《公害市民宪章》在全国范围首倡建立健康而且环境优美的都市,提高市民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 (3)民众对环境管理和环境质量监督的参与意识较高,根据民众对生存环境质量的日益关注,环境管理部门及时把观测到的环境质量数据通报给市民。环境管理部门随时受理从汽 收稿日期:1998-12-07 作者简介:朱连奇,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工作。曾作为日本“海外自治体国际交流协力事业”研修员在日本仙台市环境局工作。

生活中的心理学

生活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源自于生活,又能很好地指导生活中的人们,不管是在爱情、婚姻中还是职场、商场中,处处都存着心理学的影子,在这些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较为有趣的心理学问题,比如虚荣,自杀,恋母(父),追星等等。 1.虚荣——人类与生俱来的特性 虚荣,即指一味追求外表光彩的心理。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点爱慕虚荣,男人大多追求自己的名誉、地位、款子等,女人更多的追求自己的衣着、容貌、老公等。 尤其在如今这个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社会,人们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为了解决温饱,已经不能像老子在《取舍》中所言:“难得之货使人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因为每个人都不喜欢自己在任何方面比别人落后一等,一定限度的在道德与法律之内的虚荣心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分追求轻则道德沦丧,重则有可能踏入罪恶深渊 如果想要挽救自己,只能从以下几方面下手: 1.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一个追求真善美的人,永远不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炫耀自己,也不会沉迷于那种徒有虚名的假象里。 2.丢掉攀比心。盲目地去跟他人比较,心理永远都无法平衡,并且还会促使虚荣心越发强烈。如果实在想要比较,就跟自己的过去比,看看自身是否有进步或倒退。 3.尊重自己的人格。崇尚高尚的人格,懂得尊重自己的人,永远不会让虚荣心站在自己的头顶 2.自杀者的内心挣扎 自杀,是腐蚀心灵的毒蛇。处在常态生活作息中的人们,对自杀问题的重要性一向认识和估计不足。人们从来没有想到全世界每天至少要有一千人死于自杀。美国现实在各种死亡原因中,自杀致死占第8位。美国每年死于自杀的有30多万人之多,而自杀未遂者更是多不胜数。 据权威性的统计显示:全世界自杀发生率最高的国家,竟达到每年10万人口中有25名(如:挪威、瑞典、丹麦等);低发生率国家每10万人口中有10名(如:西班牙、意大利、爱尔兰等)。就性别而言,各国男性普遍高于女性3倍。就我国而言,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28.7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3.6% 如何摆脱不良心理的侵蚀: 每一例自杀案件的当事人,都有不同的动机,但是,他们不想活下去的最终目的却是相同的。那些厌生弃世者,绝大多数性格内向,心中有解不开的结也不愿与人交流向人诉说,他们感情脆弱,心理上不能承受不幸的考验,当他们的某种愿望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时,便选择了“自杀”这条“自我解脱”的不归路。 据20世纪末的一次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数十万人死于自杀。据行家评说:社会越是发展,科技越是发达,社会竞争越是激烈,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也将越大,因此,自杀的隐患也越明显。像欧美发达国家,自杀的问题更严重。为此,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自杀问题亦不可忽视。如在一些城市中,都设立了由心理医生担纲的“心理热线电话”,这些专线电话的开通,的确为那些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提供了便利,为他们排了忧、解了难,间接地挽救了很多宝贵的生命。 因此,专家提醒那些性格内向、孤僻的人,应学会心胸开阔,遇事不惊、处世泰然、多学他人长处。比如,冰心老人就是我们的榜样:她性格爽朗,心境愉悦,不论遇到什么挫折,

浅析中国人与日本人的日常交往礼仪

浅析中国人与日本人的日常交往礼仪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11级日语姓名:代鑫鑫学号;0410110224 摘要:商务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示 尊重对方的过程和手段。商务礼仪的根本内容是“约束自己,尊重他人”;商务 礼仪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轻松愉快地交往;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是“为他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商务礼 仪的精髓。为解决在与日本人商务谈判时,中国人由于某些方面不了日本人解而 被误解,介绍一些日本人的禁忌,以便于双方更好的交流,因此了解日本人是有 必要的,要赢得日本人的青睐,必须围绕“日本人的行为方式”来展开。所以学 习商务礼仪,不仅是时代潮流,更是提升竞争力的现实所需。 关键词:日本人生活禁忌中日交流 1.交际中的禁忌 1.1对日本人的称呼的禁忌 在与日本人打交道时,不要叫他们的名字。口头上只称姓加上先生就行了。第一次见面之后,通过晚间的娱乐活动,同你的日本伙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 表示尊重,这时你可称姓加上君,如山田君。这会使你们的关系更近一些,但是,“君”不应加在根本不认识的人的姓名。如果对每一个都以君相称,在日本人眼 里就是不真诚的表示。可是,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位日本经理,他的地位与你的相 同或比你高,或是一位明显比你年长的人,特别是老年人,你则不必进一步熟悉,应一开始就尊称他为某君。如果是一位女性,对谈判小组里的任何一位男性都应 尊称为君。 1.2交谈的禁忌 同日本人谈话时,往往你说一句话,他就答一次“嗨!”(是的意思),这并 不代表他同意你的意见,而是礼貌的一种方式,表示他在专心听,他听懂你意思了。在别人说话时,不要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视别处,也不可老看手表,或做申懒腰,打哈欠等漫不经心的动作。

浅析环境保护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浅析环境保护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摘要: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对环境的有效 管理应该主要基于政府领导、公众参与的基本形式,在潜移默化的政策推行与民生协调过程中为公众搭建环境保护规 范平台,最终逐渐形成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文章对环境保护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意识;公众参与机制;环境污染;自然环境;大气环境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2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 07-0129-02 DOI:10.13535/https://www.360docs.net/doc/568216879.html,ki.11-4406/n.2017.07.061 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是整个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对现如今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不容乐观的严峻形势而言,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更是所有公民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但实际上,若想全面提升数以亿计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并非易事,它需要一个漫长且系统的思想意识转化及实践参与演变过程。 1 关于环境保护 1.1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在不同学科领域其定义也存在差异,如果从环境地理学角度来看,它就表示人类在发展环境过程中所要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及潜在环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对

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稳定维持,而环境保护也被视为是人类自然实践的活动总称。如果从环境保护学科角度来审视环境保护,它就是指防止环境被破坏或某些环境内容变质,它站在控制的角度来注解环境保护。如果从综合角度来分析,环境保护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关系保持的一种复杂行为,人类必须要解决自然环境中的各种问题,才能保持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稳定关系。在这里,环境保护应该有三层内涵:第一层表示对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例如对水体、土壤、大气的保护等;第二层表示对人类自身人居环境的保护;第三层则表示对地球上所有生物群体的生态体系保护。 1.2 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所阐述的就是人类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它是人类在与自然环境交往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一种关于对环境保护的知识经验、判断观念、情感态度以及实践行为。我国从高层高端非常强调人类与自然、社会与发展的关系,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五位一体”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五大发展理念”的绿色发展理念均为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但对国民教育过程中却没有从环境保护角度全面细致的教 育国民应该如何保护动植物、如何分类处理垃圾、如何保持水土、如何过低碳生活。所以在这种环境背景下,我国国民在对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经验与情感观念明显不足,态度方面也较为淡薄,这就造成了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度的严重

(完整版)从循环利用看日本人的环保意识日语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リサイクルから見た日本のエコ意 識 从循环利用看日本的环保意识 学院名称外国语学院 专业名称日语 学生学号N

学生指导教师

本人声明 我声明,本论文及其研究工作是由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在完成论文时所利用的一切资料均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签名: 日期:2012.5 声明 本論文及び研究結果は、本人が指導教官の指導の下、独自に完成したものであり、論文に記述した資料はすべて参考文献一覧に列記しておることを、ここに声明いたします。 签

名: 日期:2012.5

从循环利用看日本的环保意识 摘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为了大力发展经济而忽视了环境保护,最终以引发了悲惨的公害事件作为代价。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在将来能够持续高质量的生活,日本政府决定构建循环型社会,而回收废弃物再循环利用是构建循环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的主题。本论文通过分析在日本实施循环再利用的重要性和政府,企业,国民在循环利用中所作出的努力。另外,对日本在构建再循环社会所获得的经验进行探讨研究,最后分析了我国再循环的现状,希望借鉴日本成功的经验来促进我国再循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再循环,日本,环保意识,中国

リサイクルから見た日本のエコ意識 学生名前: 指導教官: 要旨 日本の社会は1950年代から1960年代に環境保護を軽視した大量生産、大量消費、大量廃棄という持続不可能な工業生産パターンが行い,急激な経済成長を実現した代償として、悲惨な公害事件を発生させた。しかし、1970年代から、日本社会の発展にともない、将来にわたりハイクオリティーの生活が持続できるため、政府は循環型社会の構築を目指す対策を取っていくようになってきたと考えられる。廃棄物をリサイクルできるのは、循環型社会を築くことにおいて、最重要なテーマのひとつとなった。本論文では、日本社会においてリサイクルというエコ意識の必要性、政府?企業?国民がリサイクル社会をつくるための努力を分析し、日本におけるリサイクル社会を構築する経験を検討したうえで、中国においてリサイクルの現状を明らかにし、中国社会においてリサイクルの建設と発展が促進されることを期待する。 キーワード:リサイクル,日本,エコ意識,中国

低碳生活绿色环保作文12篇

《低碳生活绿色环保作文》 低碳生活绿色环保作文(一): 低碳环保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我们赖以生活的家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在享受的同时,却在不知不觉中破坏着它,伤害着它,我们的生活环境在不断地恶化。 人人都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是人类与所有生命共同的地球,所以我们要好好的保护着它,也就等于保护我们自己。 低碳生活很简单,只要我们不浪费,就能为大自然节省一些能源、资产,为地球做一件好事。低碳生活只是一种态度,而不是潜力,我们就应从节电、节碳、节油、节气、节水、节煤这种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们要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只要我们行动就能够接近低碳生活,甚至能够到达低碳生活的标准。我们国家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务必节约,比如:出门时记得要关电视、关灯,有的人想,反正出去一会儿会儿,那就不要关了,其实关一秒也是节约。 低碳生活是一件十分环保和礼貌的事,我对低碳的理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最大限度地减少一切可能的消耗。当然,低碳主要还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其实,低碳生活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只要多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就能够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我的生活中一些低碳小窍门就是针对节水方面的。生产自来水和处理污水都要耗费超多的能源,所以,节水就是节能。在马桶的贮水槽里放置一个可口可乐的瓶子就能够减少每次放出的水量,做到节约用水;洗脸的水能够再冲马桶;洗完菜的水能够用来浇花。别小看这些水的重复利用,积累下来,仅一个三口之家每月就能够节约一吨以上的水。 其实,保护环境并不难做到,要看你有没有这个心:只要拒绝使用塑料等一次性的物品,减少自己垃圾的产生,按相关的要求分类存放;不要向水中抛洒污染物,如果人人能这样做到的话,那我们的生活环境将会有很大的改善。 低碳生活绿色环保作文(二): 绿色环保低碳生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低碳一词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 低碳生活,创造绿色家园,我们要行动起来。绿色是生命的基调,绿色是礼貌的组成,不但能够增添绿色,还能到达低碳的效果,据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左右。植 树造林对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潜力,能够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林陆续进入成熟期,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巨大,还能带给超多的劳动和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植树造林能清除完全污染。具统计,一亩树林一年能够吸收灰尘2万~6万千克,每一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出48千克氧气;一个月能够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千克,一亩松柏林两昼夜能分 泌2千克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伤寒、白喉、痢疾等病菌。

浅谈大学生环保意识

浅谈大学生环保意识 大学时期是真正认识自我的时期,如果我们能在大学时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那么将会对我们的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次问卷调查就是希望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大学身的环保意识行初步了解并进行分析。另一方面,由于我们生活阅历有限,与社会有一定的距离,社会实力不强,在谈论思考问题时往往不切实际,不能深刻且全面的认识问题。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可以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帮助我们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并更好的运用。基于以上两点,本次问卷调查意义重大,并会对我们产生巨大且深远的影响。温家宝总理在2008 年政府报告工作中指出,大学生的价值观代表了社会知识层面的发展方向,其言行将影响周围人们的举止,因此要提高青年人的素质,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就必须使大学生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让我们的祖国山更绿,水更清。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会在平时吃饭的时候使用一次性筷子。众所周知,一次性筷子又称为“卫生筷”。是人类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服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曾被视为一种文明的标志。然而,事实表明其实所谓的“卫生”和“方便”不过是人们一种虚幻的心理期望。一次性筷子不过是人们一种虚幻的心理期望,它的使用是一种野蛮的掠夺行为,它的储运中伴随着难以避免的污染,而其作用,显然是不清洁和浪费。本次调研报告数据表明,在使用一次性筷子的问题上,我们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提高。有77.46%的同学会使用环保袋来代替塑料袋。塑料袋是白色污染的源头之一,对环境有巨大的危害,这个数据说明许多同学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感到欣慰。 电脑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大学生几乎人手一个笔记本。如何在使用电脑是降低能耗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知道,电脑在睡眠状态下也会耗电。调查表明,大多数同学会在不使用电脑时将电脑关机。但是依然有18.31%的同学没有重视这个问题。 我们基本上都住在宿舍,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生活垃圾。但是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数据表明,我们在垃圾回收这一块做得特别不好,没有变废为宝。因此在我们平时生活中,应该多注意,多思考。大学生叫外卖的现象现在十分普及。但是外卖为了控制成本,不法单位会使用价格廉价,质量差的原料。目前,外卖的饭盒多数为一次性泡沫塑料盒。会产生环境污染,也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危害。但是调查数据却不容乐观,只有16.90%的同学出来不叫外卖,剩下绝大多数的同学没有对这个问题感到重视,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高度的重视。 每天早上,我们都会看到有同学拿着早餐匆匆忙忙的走进教室。但是吃完饭的垃圾他们是如何处理的呢?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同学会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但是仍有一小部分的同学会错误的处理这些垃圾,我们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意识,应为它是最基本的做人常识。 打印文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天都需要打印各种各样的文档。调查显示,只有35.21%的同学会使用双面打印,而绝大多数同学无疑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我们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宣传,让更多的同学知道双面打印的好处。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比较强,89%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环保意识很强,并愿意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当中,仅有11%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环保意识一般。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但大学生的行动能力还有待提高,因为当发现有污染现象时,17%的同学会找有关部门反映,20%的同学会组织有关行动来制止,56%的同学想参与但由于单身力薄而放弃,7%的同

关于日本环境保护的认识

关于日本环境保护的认识 上专业课的时候,老师经常会给我们看一些NHK的纪录片,最近我们便看了一系列日本自然环境介绍的纪录片,深切地感受到了日本是个美丽的国家,对于环境保护这一块做得非常的好。 而凡是到过日本的人,无论是常住,还是短期访问或旅游,几乎都对日本良好的环保状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里山清水秀天蓝,能绿的地方都变绿了,甚至许多楼房屋顶也栽上了花草。据日本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日本的绿化覆盖率高达66%以上。由于绿色拥抱着日本,即使刮大风,也无尘土飞扬,多年来,日本从没有发生过沙暴、尘暴。曾听说过一个夸张的说法,在日本街头站上一天,衣服上也不见得会有多少灰尘。可见日本的环境保护非常到位。 但是事实上,战后50年代至60年代初的日本,将复兴经济摆在了优先位置。由于片面发展经济,环保意识薄弱,使得以工业集中的地区为中心,出现了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正常生活的环境公害污染,成为污染问题渐露端倪的时期。日本在努力从公害大国翻身朝环保大国迈进之际,却面临经济发展与环保孰重孰轻的两难抉择。然而事实证明,企业增加对污染防治设备的投资,并未引起整体经济的衰退,反而促进污染防治产业的兴起。 当时日本的产业仍以重化学工业为主,而重化学工业又是高污染性产业,在未同时做好污染防治工作的情况下,高度的经济发展导致了日本人为环境污染付出代价。闻名世界的“四大公害”事件就是发生在那个时候。由于环境污染造成居民患病的情况在日本比比皆是:在熊本县,由于当地的氮肥厂直接排放含汞废水,污染了水俣海湾而使当地渔民患上了水俣病;在四日市,由于石油化工厂排放废气,导致周围许多居民患哮喘病死亡;在富山,由于当地的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含镉废水,许多居民患上了骨痛病。 当令人触目惊心的公害病例接连发生,公害病的受害者继而开始了漫长的法庭诉讼斗争,随着调查取证的深入,事实越来越清楚,企业不得不承认了废水的污染,政府也不得不承认了轻视环境的政策责任。 在舆论压力有增无减的逆境下,于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不断出台大量详细的环保法律,分门别类地给工业制定了严格的废弃物排放标准,海湾、湖泊、河套等地区还要更严格,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日本政府对于企业不采取强制措施,要求企业达到什么标准,更不直接下达治理指标,而是通过公布全社会污染控制总目标引导企业进行环保,同时通过市场行为,也就是能源价格等调控企业环保行为,减少环境污染。工业污染主要是工厂排放废汽废水废渣等,解决措施主要是通过各种法律和经济措施解决,要求工厂减少排放,否则处以罚款,而对于工厂在环保科研、设备方面的投入,政府给以一定的补贴,企业根据生产情况提出环保课题,

外文翻译设计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烦恼

中文1800字 The Frustations of Everday Life If I were placed in the cockpit of a modern jet airliner,my inability to perfrom gracefully and smoothly would neither surprise mor bother me.But I shouldn’t have troulb with doors and switches,water faucets and stoves.”Doors?”I can hear the reader saying ,”you have troublr opening doors?” yes. I push doors that are meant to be pulled, pull doors that should be pushed, and walk into doors that should be slid. Moreover, I see others having the same troubles--unnecessary trouble. Thereare psychological that can be followed ta make these things understandable and usable. Consider the door.There is not much you can do to a door:you can open it or shut it.. Suppose you are in an office building, walking down a corridor. You come to a door . In which direction does it open? Shouldyou pull or push,on the left or theright? Maybe the door slides. If so,in which direction? I have seen doors that slide up into the criling. A door poses only two essential questions: In which direction does it move? On which side should one work it? The answers should be given by the design,without any need for words or symbols, certainly wihout any need for trial and error. A friend tolld me of the time he got teapped in the doorway of a post office in a European city .The entrance was an imposing row of perhaps six glass swinging doors, followed immediately by a second, identical row. that’s a standard design: it helps reduce the airflow and thus maintain the indoor temperature of the building My friend pushed on the side of one of the leftmost pair of outer doors. It swung inward, and he entered the building. Then,before he could get to the next row of doors, he was distracted and turned around for an instant. He didn’t realize it at th e time,but he had moved slightly to the right. So when he came to the next door and pushed it, nothing happened. “Hmm,”he thought, “must be locked.”So he pushed the side of the adjacejt door. Nothing. Puzzled,my feiend decided to go outside again. He turned around and pushed against the side of a door.Nothing. He pushed abjacent door.Nothing.the door he had just entered no longer worked. Heturned around once more and tried the inside doors again. Noting.Concern,then mild panic. He was trapped! Just then, a group of peopl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entranceway (to my friend’s right ) passed easily through both sets of doors. My friend hurried over to follow their path. How could such a thing happen? A swinging door has two sides. One contains the supporting pillar and the hige, the other is unsupported. To open the door, you mustpush on the unsupported edge. If you push on the hinge side, nothing happens. In this case, the designer aimed for beauty, not utility. No distracting lines, no visible pillars, no visible higes. So how can the ordinary user know which side to push on? While distracted, my friend had moved toard the (invisible)supporting pillar, so he was pushing the doors on the higed side. No wonder noting happened. Pretty doors. Elegant. Probably won a design priz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