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业发展问题与路径.docx

乡村旅游业发展问题与路径.docx
乡村旅游业发展问题与路径.docx

乡村旅游业发展问题与路径

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XX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亿9538万人,比20XX年末增加530万人,其中乡村常住人口5亿6401万人,减少126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42%。大陆城镇常住人口8亿31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9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9.58%,比20XX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农民的生存、转型和发展问题始终是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村经济发展普遍落后于城镇。乡村成为人们旅游的热点方向,人们向往田园生活,享受自然风光,但乡村旅游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乡村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

1.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根据数据调查显示,农村水电建设和发电量少于城镇居民的数量,乡镇卫生院医疗诊疗人次还是太少,交通道路的建设尚不完善,部分地区未能形成有效的交通网,通往农村的道路很多都曲折。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绿地、园林的建设相对较少,绿化比例较低,卫生状况有待于改善。农村的基础建设不完善,管理不规范,乡村旅游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1.2乡村旅游定位不准,缺乏特色

我国乡村人口众多,城市贫富差距较大。城区居民追求特色到乡村游玩,但农村相近地区产品相似较高,不同地区本具有不同特色产品,但因借鉴地理位置相近地区,未能有效定位。农家乐、采摘园等项目过多,难以吸引游客二次游玩。拥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有很大的优

势,在农村的文化建设等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特有的文化来宣传。但在偏远的落后乡村里,没有自己的特色文化,交通不便,不知道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哪里,例如前些年很火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的部分农村,在节目播出之后,在全国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很多外地游客去了一趟打完卡之后,就没有可继续进行的活动,就前往别的地方或者回家,这些村落并没有能力继续发展旅游业,农村本身的经济不发达,没有足够的资本发展。

1.3政F经费支持力度不够,乡村旅游收费虚高

农村建设资金较少,多为政F与农民集体提供,企业与外资未能给予有效资金。在部分农村,很多活动或者纪念品的价格普遍高,比外地高数倍,而质量并没有相应得到提高。农村纪念品缺乏新意,相似程度过大,未能有足够的吸引力,有些景区价格太高,宰客现象严重,游客在旅游时都不愿意进行消费,某些景区高消费的同时,未能给予高端的服务,指路向导不明确,环境仍存在脏、乱、差的情况,严重阻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1.4有些乡村自然条件欠佳不同地区存在不同亟待解决的自然问题,人为原因导致东部地区的土地盐碱化,风沙现象,中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西部土地荒漠化与西南地区的石漠化,导致了旅游业无法持续性发展。

2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1)加大政F支持力度。在政F财政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对条件较差的部分人群的旅游进行补助。农村政F可以和较大的企业进行合作,在企业组团旅游时,可将员工引导到农村里,体验农村生活。

较高级的政F可以多关心下级政F的经济发展,在宣传整个城市时加入正在发展旅游业的城镇,加大对旅游业的关注。寻求企业的投资,在发展建设时寻求对农村投资有意向的企业,将旅游的部分利润按比例给予投资的企业。(2)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是农村旅游发展的最大的阻碍,也是农民日常生活的阻碍,水电不通,道路不平,生活购物不便,影响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有关部门要积极兴建水利设施,减少污染浪费,治理河流提高旅游地区整体环境。道路交通建设方面,应增加专人看管,有效形成道路交通网,加强对外联系交流,村与村之间提高便捷度,形成区域化旅游发展。针对环境污染,绿化不足现象,应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增加绿化面积,积极促进农村旅游业发展。(3)强化规划管理,进行整体规划首先应该从源头下手,改善我国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无特色的现象。要健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的规划和提升服务水平,要重视资源的重复性开发和掠夺式开发问题。其次,要统筹兼顾,逐步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的整体水平。乡村旅游资源包括山水、土地、房屋等自然人文要素,在其被开发过程中应该加大宣传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到保护与建设过程中,要招标正规有经验的公司对乡村进行统一规划,做到兼顾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开发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和服务,提高乡村旅游的乐趣和知识面,提高旅游纪念品的竞争力。(4)明确文化定位,突出项目特色。文化旅游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寻求文化享受成为当前旅游业出现的新时尚。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因其关联性高、涉及面广、带动性强而成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有

活力的新兴产业。例如,秦皇岛要发展特色民俗文化、海洋文化、要塞文化、养生文化,建立特色的文创产业。也可以建立怀旧情怀体验店,抓住当地的饮食文化,居住文化以及社交习俗,让本地人深受喜爱,产生了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在建设中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定位,以其特别成熟的传媒文化和美食文化,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来到这里,为产业发展带来长足收益。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地域 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乡村旅游背景及意义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

0223.docx乡村旅游发展四大创新路径

乡村旅游发展四大创新路径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顶层设计中,乡村旅游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乡村旅游在解决三农问题、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助力脱贫攻坚、城乡统筹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与“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全域旅游”的建设东风下,如何有效推动我国乡村旅游从“点式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如何让乡村旅游得到长远稳定的发展?如何让乡村旅游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效应最大化?绿维文旅认为:要创新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产品模式、投融资模式、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化,系统性创新,探索出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径,方能绘制出新时期,乡村旅游美好蓝图。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观光到乡村休闲到乡村度假的迭代优化 经过数年的乡村旅游发展,我国乡村旅游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朝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呈现出从乡村观光到乡村休闲,到乡村度假的迭代优化过程,功能上,逐步从单一功能向综合性服务功能转变。 伴随消费升级带动,乡村旅游类型从最初的农家乐、乡村田园观光,不断丰富,由传统的“农家乐型、依托景区发展型、旅游城镇建设型、原生态文化村寨型、民族风情依托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现代农村展示型、农业观光开发型、生态环境示范型、红色旅游结合型”等,逐步呈现出一些新业态,如“国家农业公园、休闲农场/休闲牧场、乡村营地/运动公园/乡村公园、乡村庄园/酒店/会所、乡村博物馆/艺术村、市民农园、高科技农园/教育农园、乡村民宿、洋家乐、文化创意农园。”基本形成了乡村观光、休闲、度假的复合性功能结构。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现状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现状息烽县办公室罗修军 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喧哗拥挤、竞争猛烈和节奏紧张的都市感到压抑和疲乏,追求返璞归真、回来自然的心理需求更加迫切。乡村的清新空气和自然风光,以及乡村文化的神韵和意境,对久居都市的居民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迎合了游客追求乡土化靠近感和“天人合一”完美境域的需求。乡村旅行是指在乡村地区人,以具有乡村性的乡村景观为旅行吸引物,面向多样化市场需求而开展的参与性强、文化内涵深厚、乡土趣味浓郁的复合型活动。乡村是有关于都市的一个相对地域,是进展的、变化的。因此,乡村旅行也应随之进展和变化。 一、乡村旅行进展现状 在“2006乡村旅行年”、“2007和谐城乡游”两个主题年的推动下,围绕“旅行活县”战略,息烽县乡村旅行得到进一步进展。目前,已有多处农家乐和乡村旅舍在了解市场需求、把握旅行进展趋势的前景下,立足现有资源特点,从休闲娱乐、度假、避暑等方面展开旅行接待活动。依靠旅行景区、森林资源、湖泊河流、经果林等资源,通过近几年的自我进展,乡村旅行呈分散进展状态,有红岩葡萄沟乡村旅行、刘二姐休闲山庄、青山湖度假村、奇志生态园、果馨园休闲山庄、蓬荜休闲渔庄、潮水河流域乡村旅行、底寨河流域乡村旅行等共20家,其中农

家乐15家,乡村旅舍5家。据统计,2006年接待游客91.07万人次,旅行收入4233.3万元;今年上半年,乡村旅行接待游客3.85万人次,同比增长42.6%,占全县接待游客总数的8.1%;收入216.3万元,同比增长65.7%,占全县旅行总收入的6.6%。同时,吸纳农民直截了当和间接就业从业的有160人,占全县旅行就业人数的15%。 二、存在咨询题 由于乡村旅行进展起步晚,资源等级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在进展中存在诸多咨询题亟待解决和加大治理。 (一)缺乏精品、没有龙头带动,全面进展乡村旅行的氛围尚未形成。表现在项目建设盲目,缺乏科学论证及合理规划。目前,在我县从事乡村旅行经营接待的多是个体经营者和荒山开发者,且多以副业形式进行,规模小、档次低。再加上农民的思维特点是有用理性,重仿照、缺乏创新,经营理念雷同化的倾向严峻,缺乏个性化色彩,导致游客消费方式出现快进快出的浅层旅行状态,回头率低。缺乏有序规划和龙头带动,导致经营治理的随意性和纷乱性,形不成规模经营和规模效应,使乡村旅行产品处于低质量、低收入的经营状态之中。 (二)定位模糊,进展方向不明确,产品开发粗放,经营者的认识不足。第一表现在乡村旅行提供的产品内容单一,缺乏特色,品位不高,大部分乡村旅行差不多成为“乡间麻将会所”的代名词。其次,乡村旅行进展走入了重设施建设、轻乡土文化环境营造的误区,片面地追求现代化,却忽视了一些原真性、自然性旅行资源的开发,使景区显现了大量“突兀”建

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

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为了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这样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逐渐从新农村发展出来,带动了旅游业和乡村的发展与建设。本文从成都乡村旅游发展背景现状,讨论了成都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并提出的相应对策和新的方向。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成都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tourism of Chengdu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rural tourism has become a new bright spot of tourism. Such a new tourism model gradually from the new rural development,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and rural. This article from the status quo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background Chengdu,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engdu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new directions. [keyword] rural tourism and new rural Chengdu 一、乡村旅游的概述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为主要吸引物,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餐饮和购物等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一)乡村旅游的起源 乡村旅游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中国乡村旅游起步晚、发展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一些都市区域的旅游市场开始导入乡村旅游模式,并很快形成超速发展的态势。中国的乡村旅游以乡村环境为基础,以自然感受为追求,以城市生活为实质,一开始便很好地顺应了世界乡村旅游的发展潮流。(二)乡村旅游发展特点 1.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乡村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既有农业资源,又有文化资源。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机制与效益研究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路径、机制与效益分析 ——海南田心村与龙鳞村之个案研究 陈才赵广儒 (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海南海口 571178) [摘要]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选择海南省田心村与龙鳞村为对象,对其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路径、运作机制与综合效益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二者在区位条件、时代背景、旅游资源、休闲活动和发展路径等方面都十分接近,但由于运作机制的不同,导致综合效益出现分异。田心村以外来企业为主,本村居民参与度低,综合效益不高。龙鳞村以社区为主,村民彼此合作,取得了较高的综合效益。就此而言,目前在海南传统乡村地区,社区主导比企业主导更有利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但不能就此断言,社区主导是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最佳运作机制。影响乡村发展的因素十分复杂,每个乡村应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并根据条件的变化进行合理转换。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运作机制海南岛 Analysis of Approaches, Mechanism and Effect of Rural Eco-tourism --- A Case Study of Tianxin village and Longlin village from Hainan Island CHEN Cai ZHAO Guangru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57007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chose tianxin village and longlin village from Hainan Island as example and give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pproaches, mechanism and effect of rural eco-tourism. According to this research, both villages’locations, development backgrounds, their accessible resources, and some agricultural experience activities are similar. Despite their similarities, their difference mechanism result difference effects. Tianxin village is managed by the private sector, and local resident are difficult to participate. The result is inefficiency in rural eco-tourism. In the other hand, Longlin village is managed by the community, and community is able to incorporate and carry out the villager s’ ideas. The result is efficiency in rural eco-tourism. According to the study, the rural eco-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of self-consciousness community is efficiency in the traditional rural area of Hainan Island. However, it can not affirm the model of self-consciousness community is the bes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eco-tourism are complicates, and rural area should chose and transform rationally the model according to its situations. Key words: rural eco-tourism; mechanism; Hainan Island 1.引言 自2005年我国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全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以旅游休闲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村,有力地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对于缩小城乡差别、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乡村旅游发展实践中,由于各地发展条件的差异,在发展路径、运作机制、经营成效等方面也都各有特点,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客观地考察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探讨其发展路径、运作机制与综合效益之间的内在关系,是目前国内乡村旅游研究中的核心关注点之一。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生态资源丰富,也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热带滨海度假胜

试论中国乡村旅游标准化发展历程及体系架构

试论中国乡村旅游标准化发展历程及体系架构 (旅游学刊第26卷2011年第2期,58~64页) 周建明1 ,蔡晓霞2 ,宋涛1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101; 2.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北京,100120) [摘要]本文系统梳理我国乡村旅游标准化的定义、历程和特征。在对现状和发展趋势认知的基础之上,提出我国建设乡村旅游标准体系,是在我国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和乡村旅游标准化方兴未艾背景下的适时要求。并结合现有乡村旅游标准存在问题,提出我国乡村旅游标准体系构架的总体目标,构建包括基础标准、综合标准和技术标准的我国乡村旅游标准体系架构。 [关键词]乡村旅游;标准;体系构架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生态旅游观念的推动、国际旅游的示范和脱贫致富政策的促进下,中国,特别是一些都市区域的旅游市场开始导入乡村旅游模式,并很快形成超速发展的态势1 。截止到2007年,我国已建成的两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全国拥有“农业旅游示范点”359家。根据农业部网站公布数据,2007年全国乡村旅游总收入超过498亿元,接待城乡居民达3.35亿人次,直接、间接就业达1600万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旅游形式逐渐增多,游客兴趣的多样化发展态势都使得以往那种“住农家屋、吃农家饭”的传统乡村旅游形势逐渐衰落。乡村旅游逐渐从初级观光向高级休闲、从同质开发向差异发展、从个体经营向企业化操作、从分散布点向集群布局转变,乡村酒店、休闲农庄等现代乡村旅游业态不断出现。现代乡村旅游业态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内涵,以乡村环境和文化体验为特色,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成为乡村经济的新业态——现代乡村服务业,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多样化的新动力。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中,以促进乡村旅游规范发展为目标,融合最新市场和管理趋势而制定的各种规范和标准,一次次成为推动乡村旅游向着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升级发展的新动力。 而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旅游标准的研究和实践则较少。理论方面,周永博等学者研究了乡村旅游标准的基本构成,认为我国乡村旅游标准应当包含乡村旅游服务基础标准化、服务管理标准化、服务质量标准化、服务资质标准化等九部分的内容2。蔡碧凡在其硕士论文中从乡村环境、社会、经济、旅游支持4个方面构建了乡村旅游示范区评价标准3 。李艳娜等从旅游系统、农业和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3个方面来构建了乡村旅游示范区评价体系4 。王云才综合研究了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在替代产业、旅游基地、主题工作组、社区参与、合作组织和法规体系6个领域的政策经验借鉴5。实践方面,学者对乡村旅游现有标准和规范的实践工作也较少,乡村旅游标准化往往成为旅游主管部门的独角戏。 相比国内旅游标准规范的方兴未艾,国外在乡 村旅游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已发展的较为成熟,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爱尔兰、罗马尼亚、德国等国都制定了乡村旅游法或行业标准。例如在西班牙,每一个地区政府都有乡村旅游方

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史

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史 孔若水1006101207 中国旅游历史很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并且从未间断过。这几千年的时间里,中国旅游逐渐发展为一种文化。 早在几千年前的神话传说中,就出现过好多类似于现代的旅游的事情,比如皇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尧舜禹都曾经云游四方。大禹为了治水,走遍了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与故事虽然属于虚构的畴,但依然是远古时代人们现实生活在某种程度上的客观反映。它们至少说明:旅游几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旅游的第一个重要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道路交通比商周时期有了提高,商旅因此而兴盛,于此形成了中国早期的旅游思想。 此时期,交通比以前有所发展。陆路交通方面,当时已有“国中之道”和“野鄙之道”的区分。驿路四通八达,形成了陆路交通网。还有许多历尽艰难筑成的道路工程,如国修筑的褒斜道栈道,齐鲁建设的黄淮交通网络等。水陆交通方面,这时期不仅利用自然河道,还广为开凿人工运河。比如吴国开凿的邗沟,国开凿的鸿沟等等,大大便利了南北航运。此时的造船业已较为发达,吴越两国是其代表。战国时期中国的造桥技术也臻于成熟,国建造的中渭桥是中国古代相当著名的一座桥梁,充分显示了当时造桥技术的高超。随着旅行活动的频繁,此时期的旅游业也有较大的发展。 此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自己的生存与争霸,竭力发展经济,并非常

支持商业,因此商业旅行十分兴盛。而君主贵族的狩猎旅游活动十分普通,楚襄王、蔡灵侯、楚昭王等人都是典型的旅游君主。此外,民间的旅游娱乐活动已相当普遍。此时期的孔子就是一位大旅行家。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周游列国,足迹遍及、、、四个省份。 汉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盛期。远行成为这一时期的旅游活动的主要特色。 始皇统一全国后,规定车宽一律六尺,一边通行全国。水路交通方面,凿修了长34公里,沟通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使南方地区只经水路便可与中原荆楚吴越相通。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相继修筑了“回中道”、“褒斜道”、“子午道”等,并最终形成了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交通网。汉代又不断开拓对外交通。当时有著名的丝绸之路,还有一条通向南方的“灵关道”。汉时代的交通工具较以前也有很大发展。 此时期的旅游活动中,最突出的是帝王巡游,代表人物是始皇和汉武帝;使者远行,突出实例是骞通西域;学者周游考察,典型为司马迁周游写《史记》。 旅行与旅游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进行一种文化交流,不同的旅行者就是不同文化的传播者。汉时代,通过众多的旅行者,中国文化从东西南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广泛交流。 而且,游记在此期间萌生。比如枚乘《七发》和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除游记外,汉时期还有一些反映旅游活动的诗歌。

浅谈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

浅谈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 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逸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发展乡村旅游业已逐步被形成共识,也越来越受到旅游业界和学界的关注。但是由于乡村旅游起步发展较晚,因此乡村旅游作为旅游行业的新领域,本文就如何促使乡村旅游健康稳步发展,在获得更多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够保证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不受损害,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状况进行讨论。最后,提出合理的发展策略。 1、乡村旅游的涵义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乡村风光和地方习俗等为旅游吸引物,以当地农民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利用城乡之间在自然景观、生活习俗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为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了解乡村风情民俗,对乡村进行考察、学习、研究体验提供了一个机会,它在促使时尚与原生态的结合的同时也使得农村财政收入有所增加,扩大了农村的就业机会,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发展状况及趋势 2.1发展状况 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游客需求的逐渐变化,乡村旅游也正在从初级的观光、游览向观光、考察、学习、休闲、参与、度假的综合方向发展,使得奔波于喧嚣的城市中的居民在“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农家景,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悠哉中流连忘返,进而选择成为乡村旅游的钟爱者。

根据中国目前旅游状及各大旅游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目前乡村旅游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点: (1)以乡村风情、民俗民风以及传统文化习俗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2)以农业风光以及田园景观为主的乡村旅游 (3)以农庄农场为主的包括体验教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 2.2发展趋势 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由于给予高度重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工业化与城镇化在农村深入发展进而推进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农业多产化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同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景区化使乡村风貌成为乡村旅游的基础。总的来说,乡村旅游在政府大力实施政府的主导型发展战略下为农村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下,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从而大力带动了旅游地农民的积极性,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呈现大好趋势。 3、存在的问题 3.1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部分不发达地区,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欠缺,景区设施不够完善、景区内房屋及内部摆设简陋,食住卫生达不到游客的要求,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交通问题就是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2服务意识欠缺 旅游业是以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对服务标准要求很高的一个行业,而很多乡村旅游景点缺少正规的管理与规划,从业服务人员岗前缺少培训,服务水平不够端正,没有掌握基本的服务知识。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学术 汇报笔记 主讲:王茂强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 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乡村秀丽的田园风光,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是城市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也就是说,乡村性和地方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也是发展的重要资源。所以,依托优美的乡村自然环境、挖掘浓郁的地方特色(包括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展现真实的乡村生活,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也是发展乡村旅游、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贵州旅游从无到有、从不发展到发展,逐步深人的体验性活动内容;逐步深人的学习型活动内容;接受环境教育、开展生态环境补偿方面的活动内容。旅游内容进一步得到充实和丰富。贵州蕴藏着丰富悠久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价值,且拥有秀丽的自然景色、特的环境特征和自然特征的乡村地区,是开展乡村旅游活动的理想之地。当前,中国政府大力倡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国上下正以饱满的热情,精准扶贫,久久为功。因此,加快贵州的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贵州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贵州由于自然环境的局限性,旅游发展相对滞后,因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善贵州旅游条件对于促进经济改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乡村旅游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旅游市场发展业已成熟,旅游需求已经表现为多极化发展,乡村旅游动机同时包括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方面的因素, 其内容是“观光一休闲一专项”旅游的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风光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贵州省多山,高原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是我国惟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是一座山奇水秀的“绿色喀斯特王国”,分布在奇山秀水中的农村自然村寨中, 数民族村寨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众多的民族村寨因地处偏远、山水相隔, 塞成就了保留,造就了丰厚的、原生态的多民族文化,成为贵州历史文化积淀最为厚重的地方之一。在这些民族村寨中,处于原生状态的文化遗产与原生状态的乡村自然环境往往相辅相成,对游客充满了神秘感和吸引力。在这些区域开展旅游活动,可以客提供高质量的、内容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根据贵州省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应着重一下几点: 第一,依托城市的城郊型农家乐产品系列。深人挖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保持其乡土气息的浓郁性和真实性,打造农家乐精品。 第二,依托大型景区的乡村观光与体验型系列产品。要依托成熟景区的知名度,精精心设计文化旅游内容,将文化旅游活动和环境旅游活动紧密结合。

苏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标题:苏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 系别:工商管理系 专业:旅游管理 学号:0910304111 姓名:金晓萍 指导教师:孟英伟 2012年6月11日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苏州市乡村旅 游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尽 本人所知,除了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毕 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作者签名:金晓萍 2012年06月 11 日 (学号):0910304111

摘要 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项新型的旅游产业,在不断地迅速发展,它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下自然经济和社会关系,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的需求。但其作为旅游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使其走向更规范,可持续的道路,将直接影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本文以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题,结合相关旅游产业的理论,以苏州市为例,对苏州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根据所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相关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的策略,为苏州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做好铺垫。 关键词:苏州乡村旅游;发展状况;问题;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rural tourism as a new type of tourism industry is in developing rapidly. It has broke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social relations of competitive nature, and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levels. But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ourism, how to make it to more standardized, sustainable way,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direction and speed.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topic,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relevant theory of tourism industry. To Suzhou city as an example, the Suzhou rural tourism existing problems in research and analysis, an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puts forward relevant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Suzhou rural tourism blackboard. Keywords: Suzhou rural tourism;Development status;Question;Countermeasures

试论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试论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发表时间:2019-01-02T10:49:52.57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作者:张亚光白羽 [导读] 在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如今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中。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308 摘要: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极大程度的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带动区域内的经济增长,受到党和政府的集中关注。本文以乡村旅游为研究视角,基于美丽乡村建设这一背景,为乡村旅游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带去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发展 前言:在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如今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中。在2014、2015中央一号文件当中,都重点阐释了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尤其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所以,一定要借助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大力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一、美丽乡村建设理念解读 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说法,在全面建设美丽中国里面的指引下,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党和政府提出了的新举措,强调在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有效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建设放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重要位置[1]。 美丽乡村建设理念的提出,为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美丽乡村建设,从本质上来看,就是有效利用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逐步打造和谐、魅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方面,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大力开发与建设广大农村地区的同时,保护好山地、合流、森林、海洋等生态资源。在农村发展实践中,注重乡村卫生的整治,将垃圾的处理、污水的处理、河道的清理、村庄绿化作为工作的重点,为广大农民群众构建美丽、生态的生产、生活环境。在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中,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而其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当中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乡村要“记得住乡愁”,逐步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环境是根本、是基础,在这一基本前提之下,需要充分尊重区域特色,也要竭尽全力的凸显出地域特色,保留乡村独有的人文风情。所谓的美丽乡村并不是千篇一律,也不是将乡村打造为缩小版本的城镇,而是要切实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色[2]。可见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进而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基于美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一)深化内涵认识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战略指引下,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践中,必须要深刻认识乡村旅游的内涵,设计实施开发项目之前,应该全面系统、专业彻底的对区域内部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出科学性的开发计划。乡村旅游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目标是构建起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旅游生态链,而不是为了眼前利益而“圈地赚钱”。乡村旅游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风情资源都十分丰富,五十六个民族构建的中华大地更提供了形态各异的乡村乡村旅游资源,所以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开发的格局不可以局限在以村一户上,应该将城市与乡村联动,在联动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全面调查与整合,甄选出重点项目进行高效的开发利用。对于具有资源特色的区域,应该深入结合区域特色,确定总体发展方向与目标,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依据构建起细化的发展思路。而对于不具备旅游资源的乡村,不能盲目性的引进项目,甚至毁约弃耕,预防盲目性的发展对区域内部造成的“伤害”,导致农业资源的浪费。 (二)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路线指引下,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大交通、卫生、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治理乡村的自然环境,努力凸显乡村人文风情,从而增强乡村的旅游接待能力。乡村基础设施不仅仅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群众生活水平以及品质提升的基础,更是加速美丽乡村建设的物质保障。在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发展起来的宏观背景下,大量的游客将会涌入到乡村中,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满足本地区居民的实际需要,更要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若不能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就会出现旅游接待能力不足、供给跟不上发展的现象,从而也就影响乡村旅游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就目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中,资金短缺、供给矛盾比较突出,基于这一现实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各级地方政府需要适度的调整与调控,重点倾斜与扶持,结合实际情况有策略、有步骤的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制定系列优惠政策,引导与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到乡村旅游产业的开发当中,进而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三)推动乡村旅游规模化经营 从经营管理与运行实践的角度来看,应该集中家家户户、千家万户,联动城市农村,打造精品的旅游线路,将分散化的经营方式逐渐整合为资源集合,进而实现规模化经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必须要大力推动全民美育,全面实现自然美、人文美、服务美,为游客带去美的享受与体验,让当地农民区中在和谐、欢乐的氛围中生产生活。对于政府来讲,应该进一步加大乡村旅游产业的监管力度,结合区域内部的实际情况与现实需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与规范,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稳定、有序发展。 (四)提高乡村旅游品牌美誉度 在美丽乡村建设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度挖掘乡村旅游的内涵,提炼旅游资源的精髓,加大资源的整合力度,打造知名品牌,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乡村旅游品牌的的知名度。在乡村旅游主体开发、项目拟定、产品推广的过程中,都是无法离开自然、文化资源的庇护的,所以一定要深入性的凝练区域内部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准确把握当地旅游产品的特质与特色。市场经济背景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所以在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中,一定要集中关注营销推广,在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分析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分析 日期:2006年5月16日点击:138 现代乡村旅游市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我国的乡村旅游一般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一、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 西班牙旅游学术界将乡村旅游分为传统乡村旅游和现代乡村旅游。传统的乡村旅游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来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虽然传统的乡村旅游对当地会产生一些有价值的经济影响,并增加了城乡交流机会,但它与现代乡村旅游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传统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在假日进行;没有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没有给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和改善当地的金融环境。实际上,传统的乡村旅游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都广泛存在,在中国常常把这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归类于探亲旅游。 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具有现代人特色的旅游者迅速增加。现代旅游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手段。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中国学者一般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农家乐”的概念。去年在贵州举行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中国专家们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

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816042465.html, 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探究 作者:焦航 来源:《度假旅游》2018年第07期 摘要: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以苏北的乡村旅游景区为调查对象,发现在安全管理、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智慧旅游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提出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和大数据信息平台以及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乡村旅游;优化路径;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7-0110-01 19世纪的欧洲提出“乡村旅游”,20世纪80年代末期才开始在我国兴起,直到90年代中 后期得以发展起来[1]。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常 年奔走于城市的人们愈加渴望感受大自然的风光,到乡村去放下城市中的一切喧嚣和嘈杂,享受舒适的田园生活。与此同时,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将乡村旅游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措施之一。2014年8月9日颁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为了拓展旅游发展空间,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等十二 部委联合发布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2017年颁布的《关于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 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的通知》指出乡村旅游市场刚需较大、可以带动乡村村民致富、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是新时代的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新方式,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新举措。本文以苏北的乡村旅游景点为调查对象,发现不足,提出如何更好地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 1 乡村旅游的概述 乡村旅游是指鄉村的空间环境和资源为基础,围绕着乡村的文化和民俗,主要游客来自城市居民的旅游方式和经济开发活动。具体来说,是指以乡村这一地域为活动空间,依托于乡村特有的自然风光、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习惯等,为主要来自于城市游客提供观赏、体验、休闲、娱乐的健康、自然的一系列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游客的活动空间环境是在乡村地区,二是围绕着具有独特乡村性的产物进行的活动,二者缺一不可。 2 乡村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苏北的乡村旅游景点为对象进行调查与走访,发现乡村旅游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景区的安全管理意识较弱,景区内并未配备足够的安全设施以及专职安全员,安全管理有待提高;环境卫生状况不乐观,多数景区的水污染较严重,这可能是因为一来餐饮业导致的废水排放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二来存在于景点中的民宿造成的生活废

发展乡村旅游业经验做法

发展乡村旅游业经验做法 发展乡村旅游业经验做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出旅游已经成为大家在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之余的一项重要选择。乡村生态游已经成为城里人的偏好和时尚追求。然而,虽然广大的农村旅游资源丰富,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基础设施薄弱已经成为了制约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必然将成为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扩大农村就业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下面结合我地实际和个人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交流,希望对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深挖优势资源 (一)挖掘好自然优势资源 例如笔者所在的**乡地处云贵高原南麓中段,平均海拔1000米,四季风光分明。每年的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漫山遍野的桐花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逐渐绽放,到了三月底花期的旺盛时节,震撼场面绝不亚于日本樱花绽放的场景。夏天到了,特别是到了夏季傍晚,天气凉爽,气候宜人。进入深秋,位于**村大、小**及**村**路口的大片红枫不甘寂寞地竞相露面,似乎要把人带到梦幻般的童话世界中。到了冬天,山上的草木银装素裹,白皑皑的雪成了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正所谓“春赏桐花,夏避暑,秋看红枫,冬观雪”。 除了十万亩桐花,还有**连片的梯田,春雨漫在田里,远远望去,

好像一幅油画,秋天到了,稻穗飘荡在田野里,好像地上撒满了金子。纳彩河天上人间景观、高原日出日落以及夏秋千山雾海让人仿佛处于仙境之中。 (二)发挥好地域资源优势 **乡处于两省三县(市、区)交界处,西面与**省**县**镇和**乡、西北面与**镇隔河相望,东北面与**县**镇和**乡、东面与**镇接囊。该乡处于**省**县连接**至**旅游黄金分割线上,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 (三)传承保护好文化资源 一是要充分激发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文化挖掘和宣传热情。在当地党委政府合理的政策引导下,基层文广站负责同志和其他文化爱好者涌现出了极大的文化挖掘热情,经常深入村屯走访,收集整理当地的文化资料,为当地文化保护作出了不小贡献。目前该乡已经完成了**桐花节、****的商标注册工作。推动了****服饰和婚俗的非物质文化申报保护工作。接下来就是要成立**刺绣专业合作社,推动刺绣产业发展壮大。同时要推动**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抓好文化传承工作。 **乡民风民俗淳朴,群众热情好客,目前**文化传承良好。**文化中保存和传承最为完好的当数**服饰和婚俗文化。 **服饰是用纱线纺成的土布经过用一种叫“蓝靛”的天然颜料染色后形成的蓝衣土布,因为当地壮家男女老少皆喜欢穿上自制的服装,以蓝为美,俗称**。**服饰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其手工刺绣。一幅完整的刺绣作品通常要通过绘画、剪纸、镶纸、布线、刺绣等程序

中国旅行社发展历程

及在中国旅行社现形势下对旅游人才的要求托马斯·库克于1845年在英国的莱斯特正式成立了托马斯·库克旅行社,开始专门从事旅行代理业务。从此,为方便旅游者并服务于旅游者的旅行社诞生了,这标志着近代旅游业开启了新篇章。中国近代旅游业发源于上海。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旅行社是爱国人士陈光蒲先生与1923年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的旅行部,1927年更名为中国旅行社,现为香港中国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之后,我国与1949年在厦门成立了华侨旅行社,现为中国旅行社;于1954年再北京成立了中国国际旅行社;于1979年再北京创建了中国青年旅行社。从而,建成了我国知名度最高的三大旅行社。从旅行社发展历史来看,中国旅行社业发展起步较晚。并且虽然我国旅行社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但是直到1978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后才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行业。 一、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过程可将其话费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旅行社业发展的前期(1978年以前)。我国实施对外开放以前,我国仅有中国国旅和中国旅行社及其在各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在此阶段,旅行社数量少,从业人员少,旅游活动少,不具备行业规模,但却累积了不少经验,培养了一批人才,为今后旅行社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旅行社发展的初期(1978—1989年)。这一阶段我国旅行社形成国旅、中旅、和青旅三足鼎立的行业垄断的局面。在1985年,为加强旅行社行业管理,国务院颁布了《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这是我国旅行社行业的第一部管理法规。 3、旅行社发展的增长期(1990—1994年)。1989年国际国内形式风云变幻的背景下,我国旅行社遇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负增长,在旅行社经营者的努力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国际入境旅游得到恢复和更大的发展。 4、旅行社的调整时期(1995年至今)。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管理条例和规定,为我国旅行社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显示,到2000年,我国旅行社总数为8993家。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普及,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已经来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