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九台师范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吉林省长春九台师范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吉林省长春九台师范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吉林省长春九台师范高中【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相同条件下,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 .由“

C (石墨)=C (金刚石)-1ΔH=+1.9kJ 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在稀溶液中:1

+--2H (aq)+OH (aq)=H O(l)ΔH=-57.31kJ mol ?,若将含

31molCH COOH 的稀溶液与1molNaOH 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1kJ

D .在101Pa 时,2g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

程式表示为:-1

2222H (g)+O (g)=2H O(l)ΔH=+285.8kJ mol ?

2.已知2mol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能量484kJ ,且氧气中1molO=O 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 ,水蒸气中1molH-O 键形成时放出能量463kJ ,则氢气中1molH-H 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 .920kJ

B .557kJ

C .436kJ

D .188kJ

3.一定条件下,体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1molX 和3mol Y 进行反应:X(g)+3Y(g)2Z(g),经12s 达到平衡,生成0.6mol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X 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25mol/(L·s)

B .12s 后将容器体积扩大为10L ,Z 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5

C .若增大X 的浓度,则物质Y 的转化率减小

D .若该反应的ΔH<0,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 减小 4.与盐类水解无关的化学应用是 A .明矾用于净水 B .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 C .热的纯碱溶液洗涤除去油污 D .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

5.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为a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X 气体和2 mol Y 气体,发生反应X(g)+2Y(g)

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 .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内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

6.符合如图的反应是()

A.X(g)+3Y(g)2Z(g) ΔH>0

B.X(g)+3Y(g)2Z(g) ΔH<0

C.X(g)+2Y(g)3Z(g) ΔH<0

D.X(g)+2Y(g)3Z(g) ΔH>0

7.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2mol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42

32 (C)(D) (A)(B) c c

c c

?

?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B,平衡向右移动,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8.关于强弱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的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9.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使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B.c(H+)=c(OH-)=10-6mol?L-1溶液

C.pH=7的溶液D.由强酸与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

10.关于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溶液:①氨水、②盐酸、③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NH4+):③>①

B.水电离出的c(H+):③>②>①

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H+)=c(OH-)+c(NH3·H2O)

D.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H4+)>c(Cl-)>c(OH-)>c(H+)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醋酸加水稀释,醋酸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的pH增大

B.pH均为3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加水稀释至原溶液体积的1 000倍,所得溶液的pH 均等于6

C.等浓度等体积的醋酸和NaOH溶液反应,溶液呈中性

D.室温时pH=3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12.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H++CH3CO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醋酸的电离常数K a增大

B.0.10 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增大。

C.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25℃时,欲使醋酸溶液的pH、电离常数K a和电离程度都减小,可加入少量冰醋酸。13.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多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2O3(g)=3O2(g) ΔH<0 B.2CO(g)=2C(s)+O2(g) ΔH>0

C.N2(g)+3H2(g)2NH3(g) ΔH<0 D.CaCO3(s)=CaO(s)+CO2(g) ΔH>0 14.下列操作会使H2O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的是()A.向水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 B.向水中加入少量的NaHSO4

C.加热水至100 ℃,pH=6 D.向水中加少量的明矾

15.下列各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HS-+H2O?H2S+OH-B.HCO3-+H2O?H3O++CO32-

C.HCO3-+OH-═CO32-+H2O D.NH3+H2O?OH-+NH4+

16.常温下,100mL0.1mol·L-1的三种盐溶液NaX、NaY、NaZ的pH分别为7、8、9,则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A.HX、HY、HZ的酸性依次增强

B.溶液中的离子浓度c(X-)

C.电离常数K(HY)

D.c(X-)=c(Y-)+c(HY)=c(Z-)+c(HZ)

1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pH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Ba(OH)2、Na2SO3、FeCl3、KCl

B.Na2SiO3、Na2CO3、KNO3、NH4Cl

C.NH3·H2O、H3PO4、Na2SO4、H2SO4

D.NaHCO3、Na2CO3、KCl 、HCl

18.在25℃时,物质的浓度相等的NH4Cl、CH3COONH4、NH4HSO4的溶液中,其对应溶液中NH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b、c(单位为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 B.a=c>b C.b>a>c D.c>a>b 19.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1NaHSO4溶液中:c(Na+)>c(SO42-)>c(H+) >c(OH-)

B.0.1 mol·L-1Na2S溶液中:2 c(Na+)=c(S2-)+c(HS-)+c(H2S)

C.0.1 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HCO3-)+2c(CO32-)+c(OH-)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乙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C(Na+)=c(CH3COO-)>c(H+)=c(OH-)

二、计算题

20.25℃时,下列溶液的有关计算。

(1)某H2SO4溶液的浓度是0.005mol?L-1;

①此溶液的pH=___;

②该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为___。

③用水稀释到原来体积的100倍,pH=___。

(2)0.001mol/L的NaOH溶液,pH=___;

(3)0.015mol/L的H2SO4与0.01mol/L的NaOH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___。

(4)把pH=3的H2SO4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混合,两者恰好中和,则两种溶液的体积比应是___。

A.10∶1 B.1∶10 C.1∶100 D.1∶2

三、填空题

21.请认真观察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反应是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图中所示反应的ΔH=___(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

(3)下列4个反应中,符合示意图描述的反应的是____(填代号)。

A.盐酸与NaOH反应B.Na与H2O反应生成H2

C.铝热反应D.灼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

(4)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已知:

CH4(g)+H2O(g)=CO(g)+3H2(g) ΔH=+206.2kJ/mol

CH4(g)+CO2(g)=2CO(g)+2H2(g) ΔH=+247.4kJ/mol

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22.已知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1.0×10-1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温度___25℃(填“>”、“<”或“=”),原因是___。

(2)对水进行下列操作,能抑制水的电离的是___。

A.通入适量SO2气体B.加入适量Ba(OH)2溶液

C.升温至60℃D.加入NH4Cl溶液

(3)此温度下纯水中的c(H+)=__。

(4)醋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___。

①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10-2mol·L-1

②CH3COOH可以任意比与H2O互溶

③在相同条件下,CH3COOH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弱

④10mL1mol/L的CH3COOH恰好与10mL1mol/L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

⑤同浓度同体积的醋酸和盐酸与Fe反应时,醋酸溶液中放出H2的速度慢

⑥醋酸溶液中CH3COOH、CH3COO-、H+同时存在

四、实验题

23.某学生用0.2000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

A、量取20.0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取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D、取标准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线0以上2cm-3cm;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并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据此实验完成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___。(用序号字母填写)

(2)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待测盐酸时,左手握碱式滴定管的带有玻璃球的橡胶管部分,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___。

(3)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表:

①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为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__(填字母序号)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碱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 .硫蒸气变化为硫固体放热,结合盖斯定律分析,在相同条件下,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多,故A 错误;

B .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由“

C (石墨)=C (金刚石);△H =+119kJ·mol -1”可知反应是吸热反应,金刚石能量高,金刚石比石墨活泼,故B 错误; C. 醋酸在电离时要吸收热量,在稀溶液中:

1+--2H (aq)+OH (aq)=H O(l)ΔH=-57.31kJ mol ?,若将含31molCH COOH 的稀溶液与

1molNaOH 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1kJ ,故C 正确;

D .2g H 2物质的量为1mol ,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反应焓变为负值,故D 错误; 故选C 。 2.C 【详解】

根据题意2mol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能量484kJ ,

2H 2(g)+O 2(g)=2H 2O(g) ΔH= -484 kJ/mol ,设1mol H-H 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x ,则ΔH= -484 = 2x + 496 - 463×4,解得x = 436,故C 正确; 故答案为C 。 【点睛】

反应热ΔH=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减去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若差值小于0,为放热反应,反之,为吸热反应。 3.D 【详解】 A 选项,-1-1Δn 0.6mol

υ(Z)=

==0.025mol L s V Δt 2L 12s

????,以X 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11

υ(X)υ(Z)=0.0125mol L s 2

=

??,故A 错误; B 选项,12s 后将容器体积扩大为10L ,瞬间Z 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

5,平衡逆向移动,

最终Z 的平衡浓度小于原来的1

5

,故B 错误;

C 选项,若增大X 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Y 消耗,因此物质Y 的转化率增大,故C 错误;

D选项,若该反应的ΔH<0,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K减小,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4.B

【解析】A. 明矾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于净水,A不符合;B. 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盐类水解无关,B正确;C. 碳酸钠水解显碱性,水解吸热,热的纯碱溶液洗涤除去油污,C不符合;D. 草木灰与铵态氮肥混合水解相互促进,不能混合使用,D不符合,答案选B。

5.B

【解析】

【分析】

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种物质的含量不变。

【详解】

A项,容器的体积不变,混合气体质量不变,其密度始终不变,不能判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项,容器内各种物质的浓度不变即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项,各种物质的浓度之比与反应初始量和转化率有关,不能判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项,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是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反应速率同向,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6.B

【详解】

由图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X、Y的浓度在下降,Z的浓度在上升,说明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改变量为生成2分子的Z,需要消耗1分子的X和3分子的Y,则反应方程式为X(g)+3Y(g)2Z(g),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达到平衡时间越短,由图可知,T2 > T1,当温度升高时,Z的百分含量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即ΔH<0,因此该反应的热力学方程式为X(g)+3Y(g)2Z(g) ΔH<0,故B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点睛】

针对于固定的反应来讲,各物质的改变量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 7.B 【分析】

利用题给数据,可以建立如下三段式:

()()()()()()

3A g 2B g 4C s 2D(g)mol 4200mol 1.20.8 1.60.8mol 2.8

1.2

1.6

0.8

++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详解】

A .在该反应中,C 呈固态,不能出现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所以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

达式是 K =232

(D)

(A)(B)

c c c ?,A 不正确; B .此时,B 的平衡转化率是

0.8mol

100%2mol

?=40%,B 正确; C .虽然增大压强时,平衡向右移动,但温度不变,所以化学平衡常数不变,C 不正确; D .增加 B ,虽然平衡向右移动,但B 的平衡转化率反而减小,D 不正确; 故选B 。 8.D 【详解】

A 选项,氯气是单质,不是非电解质,故A 错误;

B 选项,BaSO 4是强电解质,故B 错误;

C 选项,H 2S 是非电解质,故C 错误;

D 选项,硝酸为强电解质,醋酸属于弱电解质,二氧化硫属于非电解质,故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 【点睛】

强电解质主要是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弱电解质主要是弱酸、弱碱、水、极少数的盐。 9.B 【详解】

A 选项,使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是pH < 5.0,故A 错误;

B选项,c(H+)=c(OH-)=10-6mol?L-1溶液,溶液呈中性,故B正确;

C选项,温度不确定,因此pH=7的溶液不一定为中性,故C错误;

D选项,由强酸与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比如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溶液显酸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

呈中性的溶液在任何条件下都有c(H+)=c(OH-),而用pH值,氢离子浓度来判断酸碱性一定要看温度。

10.B

【详解】

A选项,氯化铵是强电解质,全部电离,只有铵根离子水解,水解程度微弱,而氨水是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很小,因此c(NH4+):③>①,故A正确;

B选项,氯化铵中铵根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氨水和盐酸都抑制水的电离,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氨水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因此盐酸抑制水的电离程度越大,水电离出的c(H+):③>①>②,故B错误;

C选项,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根据质子守恒得出c(H+)=c(OH-)+c(NH3·H2O),故C正确;

D选项,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和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程度大于铵根离子水解程度,因此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H4+)>c(Cl-)>c(OH-)>c(H+),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1.A

【详解】

A选项,稀醋酸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醋酸电离程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pH增大,故A正确;

B选项,pH均为3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加水稀释至原溶液体积的1 000倍,盐酸溶液的pH 等于6,弱酸稀释,电离平衡右移,pH变化不到n个单位,因此醋酸溶液的pH小于6,故B错误;

C选项,等浓度等体积的醋酸和NaOH溶液反应,溶液中溶质为醋酸钠,醋酸根水解,溶液呈碱性,故C错误;

D选项,室温时pH=3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铵和一水合

氨,由于一水合氨的浓度远远大于硫酸铵,一水合氨电离程度大于硫酸铵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

室温时,pH之和等于14的强酸和强碱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室温时,pH之和等于14的强酸和弱碱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室温时,pH之和等于14的弱酸和强碱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12.D

【详解】

A. 醋酸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平衡常数增大,故A正确;

B. 加水稀释溶液的酸性减弱,则c(OH-)增大,故B正确;

C. 醋酸钠晶体会电离出CHCOO-,使电离平衡CH3COOH H++CH3COO?逆向移动,故C正确;

D. 温度不变则电离常数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3.B

【分析】

利用ΔG=△H-TΔS进行分析,凡ΔG<0的反应,能自发进行。

【详解】

A.反应2O3(g)=3O2(g), ΔH<0,ΔS>0,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A不合题意;

B.反应2CO(g)=2C(s)+O2(g),ΔH>0,ΔS<0,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B符合题意;C.反应N2(g)+3H2(g)2NH3(g),ΔH<0,ΔS<0,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C不合题意;

D.反应CaCO3(s)=CaO(s)+CO2(g),ΔH>0,ΔS>0,该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D不合题意;

故选B。

14.D

【详解】

A选项,向水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醋酸根结合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平衡正向移动,

促进水的电离,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溶液呈碱性,故A错误;

B选项,向水中加入少量的NaHSO4,相当于加了氢离子,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抑制水的电离,溶液呈酸性,故B错误;

C选项,加热水至100 ℃,平衡正向移动,促进水的电离,但是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依然是呈中性,pH=6,故C错误;

D选项,向水中加少量的明矾,铝离子水解,铝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促进水的电离,溶液显酸性,故D 正确;

故答案为D。

15.A

【详解】

A选项,HS-+H2O?H2S+OH-,是硫氢根离子水解,故A正确;

B选项,HCO3--+H2O?H3O++CO32-,是碳酸氢根电离,故B错误;

C选项,HCO3-+OH-═CO32-+H2O,是碳酸氢根和氢氧根反应,故C错误;

D选项,NH3+H2O?NH3?H2O?OH-+NH4+,是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部分发生电离,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

水解方程式中水解的离子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而电离方程式是电离的微粒在原来基础上减少了。

16.D

【详解】

A选项,0.1mol·L-1的三种盐溶液NaX、NaY、NaZ的pH分别为7、8、9,根据对应酸越弱,水解程度越大,碱性越强,NaX中X-不水解,HX酸性最强,因此HX、HY、HZ的酸性依次减弱,故A错误;

B选项,根据A中分析,Z-水解程度最大,因此溶液中剩余的越少,溶液中的Z-离子浓度越小,依次类推,NaX中X-不水解,溶液中的离子浓度c(Z-)

D选项,根据物料守恒得出c(X-)=c(Y-)+c(HY)=c(Z-)+c(HZ),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

越弱越水解,离子对应的酸越弱,其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水解生成的氢氧根越多,则碱性越强,反向思维,即盐水解显碱性越强,说明这个盐中的酸根离子对应的酸越弱。

17.B

【详解】

A选项,Ba(OH)2是碱呈的碱性,Na2SO3是盐呈的碱性,FeCl3呈酸性,KCl呈中性,pH由大到小排列Ba(OH)2、Na2SO3、KCl、FeCl3,故A错误;

B选项,Na2SiO3是盐呈的碱性,Na2CO3是盐呈的碱性,碳酸酸性强于硅酸,因此硅酸根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根水解程度,因此硅酸钠碱性比碳酸钠碱性强,KNO3呈中性,NH4Cl是盐呈的酸性,pH由大到小排列Na2SiO3、Na2CO3、KNO3、NH4Cl,故B正确;

C选项,NH3·H2O是碱呈的碱性,H3PO4是酸呈的酸性,Na2SO4是盐呈中性,H2SO4是酸呈的酸性,硫酸是强酸,磷酸是弱酸,因此硫酸酸性比磷酸酸性强,pH由大到小排列NH3·H2O、Na2SO4、H3PO4、H2SO4,故C错误;

D选项,NaHCO3是盐呈的碱性,Na2CO3是盐呈的碱性,KCl 是盐呈的中性,HCl是酸呈的酸性,碳酸酸性大于碳酸氢根酸性,因此碳酸钠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因此碳酸钠碱性强于碳酸氢钠碱性,pH由大到小排列Na2CO3、NaHCO3、KCl、HCl,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

先进行酸碱性分类,分显酸性的物质,显中性的物质,显中性的物质,再在每种物质中显的性质中进行比较。

18.D

【解析】

【详解】

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氯化铵中氯离子对铵根离子水解无影响;醋酸铵中醋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对铵根离子水解起促进作用;硫酸氢铵电离出氢离子对铵根离子水解起抑制作用,因此在25℃时,物质的浓度相等的NH4Cl、CH3COONH4、NH4HSO4的溶液中,其对应溶液中NH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c>a>b,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9.C

【解析】 【详解】

A 、NaHSO 4属于强酸的酸式盐,电离显酸性,0.1 mol·L -1NaHSO 4溶液中:c(Na +)=c(SO 42-)=c(H +) >c(OH -),故A 错误;

B 、Na 2S 属于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根据物料守恒可知,

0.1 mol·L -1Na 2S 溶液中:1

2

c(Na +

)=c(S 2-)+c(HS -)+c(H 2S),故B 错误;

C 、NaHCO 3溶液中存在电离和水解两个过程,根据电荷守恒可知,0.1 mol·L -1 NaHCO 3溶液中:c(Na +)+c(H +)=c(HCO 3-)+2c(CO 32-)+c(OH -),故C 正确;

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乙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生成醋酸钠溶液,醋酸根离子会水解,溶液显碱性,存在如下关系:C(Na +)>c(CH 3COO -)>c(OH -) >c(H +),故D 错误; 故答案选C 。

20.2 1×10-12mol·L -1 4 11 2 B 【分析】

先求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再求pH 值,再求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就等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稀释10n 倍,pH 变化n 个单位;碱溶液先求氢氧根离子浓度,再求氢离子浓度,再求pH 值,酸碱混合,先看谁过量再求谁,酸碱混合呈中性,建立酸中氢离子物质的量等于碱中氢氧根的物质的量。 【详解】

⑴某H 2SO 4溶液的浓度是0.005mol?L -1;

①c(H +) = 2c(H 2SO 4)=2×0.005mol?L -1 = 0.01 mol?L -1,pH = -lgc(H +) = -lg0.01 = 2;

②c(H +

) = 0.01 mol?L -1

,14

1121W K 110c(OH )=mol L 110mol L c(H )0.01

--

---+

?=?=??,121c(H )c(OH )=c(OH )=110mol L +----=??水水

③用水稀释到原来体积的100倍,氢离子浓度变为原来的百分之一,即c(H +)=1×10-4 mol·L -1,pH = -lgc(H +) = -lg1×10-4 = 4; 故答案为:2;1×

10-12mol·L -1;4;

⑵0.001mol/L 的NaOH 溶液,14

1111W K 110c(H )=mol L 110mol L c(OH )0.001

-+

----

?=?=??,pH = -lgc(H +) = -lg1×10-11 = 11; 故答案为:11;

⑶0.015mol/L 的H 2SO 4,

c(H +) = 2c(H 2SO 4)=2×0.015mol?L -1 = 0.03 mol?L -1,0.01mol/L 的NaOH ,c(OH -) = 0.01 mol?L -1,等体积混合,

1110.03mol L VL-0.01mol L VL

c(H )0.01mol L 2VL

--+

-????==?,pH = -lgc(H +) = -lg0.01 = 2;

故答案为:2;

⑷把pH=3的H 2SO 4溶液c(H +) = 1×

10-3 mol?L -1,和pH=10的NaOH 溶液c(OH -) = 1×10-4 mol?L -1,混合,两者恰好中和,酸的体积为V(酸)、碱的体积为V(碱),

3141110mol L V()L=110mol L V()L ----??????酸碱,V()V()=1:10酸:碱,故B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

21.放热 (E 2 - E 1)kJ/mol ABC CH 4(g) +2H 2O(g)=CO 2(g)+4H 2(g) ΔH=+165.0kJ/mol 【分析】

根据图像分析反应物能量和生成物能量关系,计算焓变等于生成物总能量减去反应物总能量,再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规律分析哪些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利用盖斯定律求目标反应方程式的热化学方程式。 【详解】

⑴图中信息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因此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 ⑵焓变等于生成物总能量减去反应物总能量,因此图中所示反应的ΔH=(E 2 - E 1)kJ/mol ,故答案为:(E 2 - E 1)kJ/mol ;

⑶A 选项,盐酸与NaOH 反应是放热反应,符合题意, B 选项,Na 与H 2O 反应生成H 2是放热反应,符合题意, C 选项,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符合题意,

D 选项,灼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 和H 2是吸热反应,不符合题意,故ABC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BC ;

⑷CH 4(g)+H 2O(g)=CO(g)+3H 2(g) ΔH =+206.2kJ/mol

CH4(g)+CO2(g)=2CO(g)+2H2(g) ΔH=+247.4kJ/mol

将第一个方程式乘以2减去第二个方程式,得出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 +2H2O(g)=CO2(g)+4H2(g) ΔH=+165.0kJ/mol,故答案为CH4(g) +2H2O(g)=CO2(g)+4H2(g) ΔH=+165.0kJ/mol;

22.>水的离子积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B 1×10-6mol/L ①③⑤⑥【详解】

已知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1.0×10-12,

⑴常温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1.0×10-14,而此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1.0×10-12,温度越高,离子积常数越大,从而说明此温度大于25℃,原因是水的离子积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答案为:>;水的离子积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⑵A选项,通入适量SO2气体,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电离出氢离子,抑制水的电离,故A符合题意;

B选项,加入适量Ba(OH)2溶液,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抑制水的电离,故B符合题意;

C选项,升温至60℃,平衡正向移动,促进水的电离,故C不符合题意;

D选项,加入NH4Cl溶液,铵根离子和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平衡正向移动,促进水的电离,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B;

⑶水的离子积常数K W=1.0×10-12,此温度下纯水中的c(H+)=c(OH-)= =1×10-6mol/L,故答案为:1×10-6mol/L;

⑷①如果醋酸为强酸,全部电离,则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1 mol·L-1,而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10-2mol·L-1,说明是弱酸即弱电解质,故①符合题意;

②CH3COOH可以任意比与H2O互溶,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没有联系,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在相同条件下,CH3COOH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弱,说明醋酸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盐酸中的离子浓度,则说明醋酸为弱电解质,故③符合题意;

④10mL1mol/L的CH3COOH恰好与10mL1mol/L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强酸与弱酸都是按照方程式比例消耗,因此不能说明是弱电解质,故④不符合题意;

⑤同浓度同体积的醋酸和盐酸与Fe反应时,醋酸溶液中放出H2的速度慢,说明同浓度醋酸中的氢离子浓度小于盐酸中氢离子浓度,说明电离程度小,因此为弱电解质,故⑤符合题意;

⑥醋酸溶液中CH 3COOH 、CH 3COO -、H +同时存在,弱电解质存在弱电解质分子,故⑥符合题意;所以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①③⑤⑥,故答案为:①③⑤⑥。

23.BDCEAF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当加入最后一滴NaOH 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0.20mol/L BD 【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步骤中,首先将滴定管润洗,再注入液体,再排气泡和调节液面并记录数据;用标准的NaOH 溶液滴定待测盐酸时,左手握碱式滴定管的带有玻璃球的橡胶管部分,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当加入最后一滴NaOH 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滴定达到终点;根据c (HCl )=

()

()

c NaOH V NaOH V HCl ?()进行计算并进行误差分析。

【详解】

⑴首先将滴定管润洗,再注入液体,再排气泡和调节液面并记录数据,再取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再向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再用标液滴定待测液,因此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BDCEAF ,故答案为BDCEAF 。

⑵用标准的NaOH 溶液滴定待测盐酸时,左手握碱式滴定管的带有玻璃球的橡胶管部分,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当加入最后一滴NaOH 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故答案为: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当加入最后一滴NaOH 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⑶①根据三次用标液的体积分别是20.01mL 、19.99mL 、22.00mL ,第三次数据与前两次数据相差较大,说明第三个数据是错误的数据,只能取前两次的平均数据为20.00mL ,因此盐

酸的浓度为1313

0.2mol L 20.0010L c(HCl)0.2mol L 20.0010L

----???==??,故答案为:0.20mol/L ; ②A 选项,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小,读出数据所用体积偏小,误差偏小,故A 不符合题意;

B 选项,碱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标准碱液被稀释,所消耗等量酸时消耗得碱液体积偏大,所测浓度偏高,故B 符合题意;

C 选项,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所消耗的体积未变,无影响,故C 不符合题意;

D 选项,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开始读数偏小,因此读数相减得出消耗标液体积偏大,所测浓度误差偏高,故D 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D。

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 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各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 D.√7 A.-1 B.3.1415 C.1 2 2.若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是相等的,则这个有理数一定是() A.0 B.1 C.0或1 D.0和±1 3.下列命题中,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B.对顶角相等 C.若两直线垂直,则两直线有交点 D.若x=1,则x2=1 4.已知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等于4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 A.40?B.100?C.40?或70?D.40?或100?5.图中的尺规作图是作() A.线段的垂直平分线B.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C.一个角等于已知角D.角的平分线 6.如图,将△ABC沿直线DE折叠后,使得点B与点A重合.已知AC=5cm,△ADC 的周长为17cm,则BC的长为() A.7cm B.10cm C.12cm D.22cm 7.如图是某手机店今年1﹣5月份音乐手机销售额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相

邻两个月音乐手机销售额变化最大的是 A.1月至2月B.2月至3月C.3月至4月D.4月至5月8.若b为常数,要使16x2+bx+1成为完全平方式,那么b的值是() A.4 B.8 C.±4 D.±8 9.如图,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则网格中的ABC是()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以上答案都不对 10.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内,满足∠AEB=90°,AE=6,BE=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48 B.60 C.76 D.80 11.如图(图在第二页)所示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

吉林省长春九台示范高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附答案)

九台师范高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 地理试题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满分为100分。 2.请将各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交卷只交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图是我国能源保障分布区示意图,完成1~3题。 1.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是 ①沿海高,内陆低②西部高,东部低③北部高,南部低④东部高,中西低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2.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区能源生产总量 ②地区能源消费总量 ③地区国民生产总量 ④地区国民人口总量 A.①②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是因为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石油资源丰富③天然气资源丰富④水能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③④ 4.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 ①工业废水②生活污水③农业退水④家庭炉灶⑤水土流失⑥酸雨 A.①②⑥ B.①②③ C.②④⑥D.④⑤⑥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 耗水量表”,回答5~7 题。

5、由表分析可以看出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 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6、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7、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 读下图,回答8—10题 8、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减少,其直接原因是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②草场普遍超载③人口的不断膨胀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9、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主要是 A、人口众多 B、山地多,平地少 C、退耕还林工作显著 D、农村建房乱占耕地 10、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是 ①增加耕地面积②切实保护耕地③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毁林开荒⑤大力开垦草原⑥积极稳妥地开垦宜农荒地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⑥ “API”是英文AirPollutionIndex的缩写,意思是空气污染指数。我国的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势报告。监测的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或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是飘浮在空气中的尘粒的统称。据此回答11—12题。 11、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也与一定的大气状况相关联,下列大气状况,促使API增大的是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如选择题第8、9题,填空题最后一道和综合应用第一题,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3.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综合性试题,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二、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表述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对物质的分类混淆不清;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的表达式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不会组合正确的实验装置和排列合适的实验操作顺序等。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4.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6.计算能力薄弱。表现在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元素的质量比,以及化学反应中有关量的计算。 三、教学建议 1.增强质量意识

全国各地火车票放票时间

关于调整互联网、电话订票起售时间的公告 【12306网站今起调整放票时段】 客服中心网站消息,为避免抢票高峰时段12306登录缓慢,今天起全国铁路部门将调整互联网、电话订票的起售时间:①放票时间点从16个调整为21个, 8:00-18:00每个整点和半点均有新票起售;②C、D、G字头列车不再单独起售; ③具体方案可官网查。详文如下: 自2014年11月28日起,铁路部门将对互联网、电话订票的起售时间进行调整。放票时间点从16个调整为21个,即8:00至18:00期间,每个整点和半点均有新票起售,同时C、D、G字头列车不再单独起售,起售时间与车站保持一致,具体方案如下: 8:00 起售车站 北京西。 8:30 起售车站 白城、成都东、东莞、东莞东、惠州、济宁、南充、宁波、日照、山海关、汕头、松原、乌兰浩特、乌鲁木齐南。 9:00 起售车站 阿克苏、阿克陶、阿拉山口、阿图什、巴楚、北屯市、博乐、布列开、茶陵、茶陵南、成都、大庆、大庆西、福海、哈密、和静、和什托洛盖、和田、霍尔果斯、缙云、精河、精河南、喀什、克拉玛依、库车、库尔勒、奎屯、兰州、兰州西、丽水、柳园、柳园南、轮台、玛纳斯、玛纳斯湖、墨玉、尼勒克、皮山、萍乡、萍乡北、齐齐哈尔、青田、沙湾县、莎车、鄯善、鄯善北、深圳北、沈阳北、石河子、疏勒、吐哈、吐鲁番、吐鲁番北、温州、乌西、五五、武义、新和、焉耆、叶城、伊宁、伊宁东、宜春、英吉沙、永康、泽普。 9:30 起售车站 鳌江、苍南、德清、德清西、奉化、海宁、海宁西、湖州、加格达奇、嘉善南、嘉兴、嘉兴南、金山北、乐清、临海、漠河、南昌、南昌西、讷河、宁海、青岛、青岛北、瑞安、三门县、上虞、上虞北、绍兴、绍兴北、绅坊、深圳、沈阳、松江南、台州、桐乡、温岭、温州南、雁荡山、永嘉、余杭、余姚、余姚北、长兴、长兴南、庄桥。 10:00 起售车站 北京、贵阳、哈尔滨西、深圳东。 10:30 起售车站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最新】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最新】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为了真正体现全民大联欢,【最新】央视春晚(2月4日)设置了①吉林长春、②江西井冈山、③广东深圳三个分会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月份长春和深圳的自然景观差异显著,影响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时间差异B.地形因素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2.图中①、②两个分会场所在省区的简称,正确的一组是( ) A.①吉、②赣B.①吉、②川 C.①吉、②桂D.①京、②吉 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种数大增,有些物种在新环境中急剧繁殖扩散,严重危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成为外来入侵物种。下图为“我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分布最多的地区是( )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4.我国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B.云南省、广东省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D.辽宁省、山东省 5.我国目前实行的二胎政策,将有利于缓解我国() A.人口数量增长缓慢的问题B.人口数量增长过快的问题 C.城市化发展缓慢的问题D.人口老龄化问题 318国道指从上海到西藏樟木的公路。读318国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318国道①路段比②路段沿线地区() A.平均海拔高B.年均温高 C.年降水量多D.聚落规模大 7.在成都以西路段,沿途生活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A.高山族B.藏族 C.蒙古族D.傣族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知从哪天起,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8.四条寻秋路线中,跨越了我国三级阶梯的是()

【高中教育】最新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等级)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等级)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有关有机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熔点高 B.都含有碳元素 C.大多数属于非电解质 D.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西气东输”工程中输送的气体是 A.氢气 B.水煤气 C.天然气 D.液化气 3.石油主要成分不包括 A.烷烃 B.卤代烃 C.环烷烃 D.芳香烃4.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 B.便于分馏 C.获得短链不饱和气态烃 D.提高汽油的质量 5.对乙烯用途描述错误的是 A.合成塑料 B.合成橡胶 C.果实催熟 D.气体燃料6.键线式是所表示的物质是 A.丙烯 B.丙烷 C.丁烯 D.丁烷 7.常温常压下密度小于水的液体是 A.溴苯 B.四氯化碳 C.硝基苯 D.乙酸乙酯8.含有两种官能团的有机物是 A.CH3CH3 B.CH2=CHCH2OH C.CH2OHCH2OH D.CH≡CH 9.甲醇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A.消除反应 B.酯化反应 C.取代反应 D.氧化反应

10.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可用的试剂是 A.金属钠 B.浓硫酸 C.无水硫酸铜 D.胆矾11.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还能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的物质是 A.CH3=CH-CHO B.CH3CH2COOH C.CH2=CH-COOCH3 D.CH2OHCHO 12.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以下溶液中,放置片刻后,与加热前相比,铜片质量不变的是 A.硝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13.苯的同系物C8H10,在铁作催化剂条件下与液溴反应,只能生成一种一溴代物的是 A.乙苯 B.邻二甲苯 C.间二甲苯 D.对二甲苯14.与氢氧化铜、金属钠、碳酸钠都能反应的物质是 A.乙二醇 B.乙醛 C.苯甲酸 D.乙酸乙酯15.在1。013×105Pa下,某些烷烃的沸点见下表。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物质名称沸点/℃ 正丁烷[CH3CH2CH2CH3] -0。5 正戊烷[CH3(CH2)3CH3] 36。1 异戊烷[CH3CH2CH(CH3)CH3] 27。8 新戊烷[CH3C(CH3)2CH3] 9。5 正己烷[CH3(CH2)4CH3] 69。0 A.在标准状况时,新戊烷是气体 B.在1。013×105Pa、20℃时,C5H12是液体 C.烷烃随碳原子数增加,沸点降低

(word完整版)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武陟一中2011-2012学年上期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1、试卷结构 本次期中考试共分Ⅰ、Ⅱ两卷,Ⅰ卷1—18题为选择题,分值54分,Ⅱ卷19、20、21为填空题,22、23题为推断题,24题为计算题,分值46分,共计100分。 2、试卷评价 试题难度适中,知识覆盖面大,基本上覆盖了期中考试前所学的所有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同时也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要求有一定要求,整套试卷无难题、怪题、偏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最基本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 二、试卷分析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概念辨析以及重要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掌握。涉及化学用语、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共存、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等。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发挥的空间。 第12题和第14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溶液中的电荷守恒,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中的电荷守恒。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得分情况不是太好,经分析和调查后主要问题在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差。 第17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是氧化还原反应中很基本的要求,也是命题时常考的题型之一,要求学生能准确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并能熟练比较其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准确的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但是不能找出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导致出错。 相应措施:引导学生从两条线的变化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即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第20题

各车站火车票预售期

各站互联网起售时间公布 自2012年1月1日起,各铁路局电话订票和互联网售票的预售期变更为12天(含购票当日),各站第12天车票的起售时间如下: 8:00 起售车站 阿克苏、阿克陶、阿拉山口、阿图什、安康、安塘、巴楚、巴山、白壁关、白河东、白河县、白水江、宝鸡、北京西、北屯镇、北营、滨江、博乐、布列开、蔡家坡、茶陵、柴沟堡、朝天、成都、成都东、城固、崇仁、大营、大竹园、代县、岱岳、丹凤、德安、定南、定襄、东莞东、东乡、东淤地、东镇、兑镇、繁峙、分宜、汾阳、丰城、丰城南、风陵渡、凤县、凤州、福海、抚州北、富县、富县东、甘泉北、赣州、高滩、共青、古东、古交、贵溪、哈尔滨、哈尔滨东、哈密、韩城、汉口、汉阴、汉中、合阳、和静、和什托洛盖、和田、河边、河津、横峰、宏庆、洪洞、侯马、湖口、华山、华山北、怀仁、黄陵、徽县、惠州、霍州、吉安、稷山、江边村、交城、介休、进贤、精河、精河南、井冈山、景德镇、靖边、九江、喀什、岢岚、克拉玛依、库车、库尔勒、奎屯、乐平市、醴陵、临川、灵丘、灵石、柳园、龙南、陇县、庐山、芦溪、吕梁、略阳、轮台、麻柳、玛纳斯湖、毛坝、毛坝关、米脂、勉县、墨玉、南昌、尼勒克、宁武、彭泽、皮山、平社、平旺、平遥、萍乡、蒲城、蒲城东、祁县、千河、千阳、秦家庄、秦岭、沁县、清涧县、清徐、瑞昌、瑞金、三原、三原、沙湾县、莎车、汕头、鄯善、商洛、商南、上饶、深圳、深圳西、神池、神木、神头、沈阳、沈阳北、石河子、石泉县、寿阳、疏勒、朔州、绥德、孙镇、太谷、太原、太原北、太原东、泰和、天镇、潼关、吐鲁番、万年、万源、韦庄、渭南、渭南北、渭南南、文水、闻喜、乌鲁木齐、乌西、吴堡、五台山、五五、五寨、武昌、武功、武汉、武乡、西安、西安北、西安南、西乡、下社、咸阳、香坊、襄汾、襄阳、向塘、小河镇、孝南、孝西、忻州、新干、新和、新绛、新余、信丰、兴国、兴平、轩岗、宣汉、旬阳、旬阳北、焉耆、延安、阎良、砚川、燕子砭、阳高、阳平关、阳曲、阳泉曲、杨陵镇、叶城、伊宁、伊宁东、宜春、弋阳东、英吉沙、鹰潭、永济、永乐店、永平、永修、攸县、于都、余江、榆次、榆林、榆社、玉山、原平、枣林、泽普、张桥、樟树、樟树东、赵城、镇安、镇城底、钟家村、资溪、子长、子洲、紫阳、柞水。 10:00起售车站 阿城、阿里河、阿龙山、阿木尔、安达、安家、安陆、安溪、安阳、昂昂溪、鳌江、八面通、巴东、巴林、白奎堡、白银市、白银西、坂田、宝林、宝泉岭、北安、北滘、北京、北京北、北京南、背荫河、笔架山、勃利、博克图、苍南、柴河、长春、长葛、长汀、长汀镇、长垣、长征、长治、长治北、潮州、辰清、晨明、成高子、成吉思汗、赤壁、赤壁北、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现英国一旅游团要参观我国元谋人遗址,你应该带他们去() A.北京市 B.陕西省 C.云南省 D.浙江省 2.2014年,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稻之道》摄制组一行来到浙江某遗址博物馆进行耕作文化内容拍摄。请问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3.下列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是()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4.2006年第2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被列为2007年第30届遗产大会上我国的申遗项目。殷墟展现的历史时期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以造型奇特,花纹秀丽成为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的是()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三星堆青铜树 D.三星堆青铜立人 6.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主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世纪后期,通过城濮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 7.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关系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在古代史上,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A.灵渠B.都江堰 C.白渠 D.大运河 8.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 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A.编磬 B.鼓 C.瑟 D.编钟 9.《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政治 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A.道德教化 B.因材施教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 10.“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测定出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是我国历法的重大成就。人们最早可以用到24个节气是在()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1.河南省文物局2009年12月27日对外公布,魏武王曹操高陵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

北京市示范高中名单

重点中学是过去的提法,北京市原有市重点校25所。示范性高中从2002年开始评定,前后共4批68所。 ■首批示范校(14所) 北京市汇文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市第四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十五中学、通州区潞河中学、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大兴区黄村第一中学、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第二批高中示范校(12所) 北京二中、景山学校、北京八中、回民学校、八十中、一О一中学、八一中学、顺义区杨镇一中、平谷中学、北大附中、北京师范大学附属良乡中学、北京九中。 ■第三批高中示范校(18所) 北京市第五中学、北京市育才学校、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十一学校、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北京市第十中学、北京市大峪中学、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北京市密云县第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平谷中学、延庆县第一中学。 ■第四批高中示范校(24所) 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北京铁路分局职工子弟第二中学、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北京市第十四中学、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北京市第一O九中学、北京市第十七中学、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北京市日坛中学、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北京市丰台第二中学、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中学、北京市大兴区兴华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 1978年北京市确定了25所中学为市重点中学,具体名单是: 西城5所:北京四中、北师大实验中学、北师大二附中、北京八中、北京161中; 海淀5所:北大附中、清华附中、RDF中、首师大附中、北京101中学; 东城4所:北京二中、北京五中、北京景山学校、北京55中; 宣武3所:北师大附中、北京回民学校、北京15中; 其它8所:汇文中学(崇文)、北京80中(朝阳)、北京12中(丰台)、北京9

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 化学试卷 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 1 2 O2(g) SO3(g) △H = ―98.32kJ/mol,在容器中 充入2molSO2 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A.196.64kJ B.196.64kJ/mol C.<196.64kJ D.>196.64kJ 8.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9.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2O(g)=H2(g) + 1 2 O2(g) △H = +241.8kJ/mol H2(g)+ 1 2 O2(g) = H2O(1) △H = -285.8kJ/mol 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A.吸热88kJ B.吸热 2.44kJ C.放热44kJ D.吸热44kJ 10.已知4NH3 + 5O 2 = 4NO + 6H2O,若反应v(NH3)、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A.4 v(NH3)=5v(O2) B.5 v(O2)=6 v(H2O) C.2 v(NH3)=3v(H2O) D.4 v(O2)=5v(NO) 11.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A.增大反应物的质量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D.使用催化剂 12.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 xA(g) + yB(g)zC(g) 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0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x + y < z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B的转化率提高 D.C的体积分数下降

高一化学学科试卷分析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一化学学科试卷分析 灵璧一中高一化学学科组 一、试卷结构 1、试卷结构 本次期中考试共分Ⅰ、Ⅱ两卷,Ⅰ卷1—16题为选择题,分值48分,Ⅱ卷17、18为填空题,19题为推断题,20题为实验题,21题为计算题,分值52分,共计100分。 2、试卷评价 试卷有一定的区分度,试卷总体难度稍偏难,抽样分析难度系数在0.6左右。试卷能结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偏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运用的考查,较好体现在新课标的三维能力考查的要求。整套试卷无难题、怪题、偏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最基本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但试卷中基础偏易题相对较少,试卷适合对将来选修化学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不太适合将来不选修化学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的培养。 二、试卷分析 1、整体分析

满分有3人,90-99有92人,80-89有187人,70-79有260人,60-69有320人,不及格有1249人,从及格以上来看符合正态分布,数据合理。 从考试情况来看,第4、9、11、12、13和20题得分率较低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概念辨析以及重要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掌握。涉及化学用语、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共存、电解质溶液等。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发挥的空间。 第4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散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知道溶液、胶体和浊液的 区别和联系,知道肢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还要了解胶体中胶粒概念。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得分情况不是很好,主要是学生不了解胶粒 的概念,误以为1molNaCl中有1mol胶粒。 第9题和第11题: 命题意图:考查物质的量相关概念。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审题不清,误把原子数看成分子数做题导致 错误较多。对于气体摩尔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质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 很好掌握标准状况和气体与22.4的关系。 第12题和第13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电解质的概念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溶液中的离子共存,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判断离子方程式,以及运用离子共存条件判断溶液中的离子 共存情况。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得分情况不是太好,经分析和调查后主要问 题在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差。 第18题 命题意图:本题是一道溶液配制的填空题。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为载体,涉及具体考点有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误差的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的判断、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等。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1、回答言语不够严谨,如在第(2)小题中很多学生都回答出了量筒,但没有指明量筒的规格,导致失分;2、第(4)小题得分情况很不好,不理解溶液配制的具体顺序;3、误差分析中仰视与俯视导致的误差容易颠倒。 相应措施:训练学生严谨的解题习惯,化学用语要规范,不丢三拉四。 第19题 命题意图:本题为离子推断题。重点考察通过物质之间反应时的不同现象来 推断离子,特别突出常见反应的考察。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1、不会书写离子方程式,氢氧化镁不知道写沉 淀符号。2、离子共存条件不熟练,不会根据现象判断何种离子在反应。3、离子 检验不熟悉,检验氯离子时只知道加入硝酸银而不知道加入硝酸来检验。 相应措施:离子共存和离子检验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应进行专题讲练,使学 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准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第20题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物质探究的过程与实验顺序。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对物质探究不熟悉,心生胆怯。对化学反应 实验装置看不懂,不知道各种装置的作用,不会从对比实验中得出结论,还有审 题不清,从而得出相反的结论。

火车票发售时间

自2014年11月28日起,铁路部门将对互联网、电话订票的起售时间进行调整。放票时间点从16个调整为21个,即8:00至18:00期间,每个整点和半点均有新票起售,同时C、D、G字头列车不再单独起售,起售时间与车站保持一致,具体方案如下: 8:00 起售车站北京西。 8:30 起售车站白城、成都东、东莞、东莞东、惠州、济宁、南充、宁波、日照、山海关、汕头、松原、乌兰浩特、乌鲁木齐南。 9:00 起售车站阿克苏、阿克陶、阿拉山口、阿图什、巴楚、北屯市、博乐、布列开、茶陵、茶陵南、成都、大庆、大庆西、福海、哈密、和静、和什托洛盖、和田、霍尔果斯、缙云、精河、精河南、喀什、克拉玛依、库车、库尔勒、奎屯、兰州、兰州西、丽水、柳园、柳园南、轮台、玛纳斯、玛纳斯湖、墨玉、尼勒克、皮山、萍乡、萍乡北、齐齐哈尔、青田、沙湾县、莎车、鄯善、鄯善北、深圳北、沈阳北、石河子、疏勒、吐哈、吐鲁番、吐鲁番北、温州、乌西、五五、武义、新和、焉耆、叶城、伊宁、伊宁东、宜春、英吉沙、永康、泽普。 9:30 起售车站鳌江、苍南、德清、德清西、奉化、海宁、海宁西、湖州、加格达奇、嘉善南、嘉兴、嘉兴南、金山北、乐清、临海、漠河、南昌、南昌西、讷河、宁海、青岛、青岛北、瑞安、三门县、上虞、上虞北、绍兴、绍兴北、绅坊、深圳、沈阳、松江南、台州、桐乡、温岭、温州南、雁荡山、永嘉、余杭、余姚、余姚北、长兴、长兴南、庄桥。 10:00 起售车站北京、贵阳、哈尔滨西、深圳东。 10:30 起售车站敦煌、哈尔滨、杭州、嘉峪关、深圳西、威海、西安北、烟台、银川。 11:00起售车站滨江、广州、哈尔滨东、九江、香坊、重庆、重庆北。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期末物理试题(课程改革教学质量测试)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课程改革教学质 量测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水结冰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 B .凝固 C .液化 D .凝华 2.女高的“高”是指声音的( ) A .速度快 B .音色好 C .音调高 D .响度大 3.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日食 B .黑板“反光” C .桥在水中的倒影 D .池水看起来变浅 4.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 .摩托车装有消声器 B .城市路旁设有隔声板 C .工人带防噪声耳罩 D .考场附近禁止鸣笛 5.小明和爸爸、妈妈乘游艇在松花江上逆流而上,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妈妈 B .小明 C .游艇 D .岸边的树 6.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及矫正的图是( )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7.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竖直放置,乙倾斜放置,此时液面恰好相平,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 A .ρρ甲乙> B .ρρ<甲乙 C .ρρ=甲乙 D .无法判断 8.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 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 9.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的是( ) A . B . C . D . 10.将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空心铁球和铝球分别注满水(ρρ>铁铝),再比较它们的质量,则( ) A .铁球质量大 B .铝球质量大 C .两球质量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11.小明在操场上跑步,听到同学的加油声是通过_____传到他耳里;以他为参照物,旁边的树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2.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 m 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____m ,若她远离平面镜,则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① 13.冬天,常看到楼道里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因为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_____,密度_____,体积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现在爆破,由于采用“微爆破”技术,爆破中产生的声音很小,这是在_____处减弱噪声,最大限度的控制了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5.在军事题材的电影中常看到指挥员手拿透镜在地图上看,通过它可以看到正立、_____的“地图”,这种透镜实际是_____透镜。 16.自拍杆给旅游者带来方便。如图所示,当自拍杆拉长时,可以_____物距,_____像的大小,从而_____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17.如图,一束光射入水中,在水底形成光斑。当水面上升时,入射角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水

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化学试卷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 —19,Na—23,Mg—24,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1-12题每题2分,13-20题每题3分):1.“三鹿奶粉”事件波及很广,一些不法分子向鲜牛奶中混入了有机化工 原料三聚氰胺,以提升牛奶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因此三聚氰胺也被人称为“蛋白精”。尿素CO(NH2)2在高温下可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三聚氰胺C3H6N6,制作成本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尿素是第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物B.尿素是人身体新陈代谢的一种产物 C.三聚氰胺属于烃D.饮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会导致肾结石 2.下列有机化学名词正确的是 A.三溴笨酚B.聚乙炔C.乙稀D.甲笨 3.冬季所用的护肤品的有效成分为保湿因子,其主要作用是使皮肤上附着一层吸水和保水的物质,因而感觉舒适而不干燥,下列物质中可能被采用的是 A.乙醇B.丙三醇C.甲醇D.聚氯乙烯 4.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A.乙苯和间二甲苯B.苯和甲苯 C.一氯甲烷和二氯乙烷D.苯酚和苯 5.某同学在做乙醛的还原性实验的时,取0.5mol/L CuSO4溶液和1mol/L NaOH溶液各1mL,在一支洁净的试管内混合后,向其中又加入0.5mL 40%的乙醛,然后加热,结果无红色沉淀出现,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A.加入乙醛太多B.加入乙醛太少 C.加入NaOH溶液的量不够D.加入CuSO4溶液的量不够6.“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一定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水解反应⑤酯化反应⑥加聚反应 A.②B.①④C.②⑥D.③⑤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在反思中 -----高一化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矿务局中学刘花 一、试题的整体结构与难度: 1、试题的结构: 试题范围包括了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与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内容。 2、试题的难度及特点: 本试题难度适中,考查的虽然都就是基本知识与实验,但就是比较灵活。试卷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能注重基础与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性、解题的规律性、思维的灵活性,体现了新高考对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试题既较好的检测了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对学生学习起到了一定的诊断、指导与激励作用。 二、试卷结构与特点 1.试卷结构 第一大题选择题1—15题共45分。第二大题填空及简答题16—19题共31分。第三题实验及探究性题20题共12分。第四题计算及分析题21题共8分。卷面分4分。本次试题总分为100分。 2.试卷特点 (1)坚持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①试卷的结构及各知识块的赋分及试题难度比例与《考试大纲》的要求基本保持一致,试卷长度适中,题量恰当,答案的书写量也较为合适,给学生留有较多分析与思考的时间。 ②化学能量与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等。 (2)提高了对化学学科内综合知识的考查 本份试卷不管从内容还就是形式上都有一种高考试卷的风格,试题的质量、试题的新颖度、对考点的要求、对学生能力点的要求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等做的均比较到位。 3.试题分析 1、单项选择题1、 2、 3、5、8做得相对好些。 4、7、10、12、14做得较好。 5、9、11、13、15做得较差。第5小题考查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学生算错的较多。第9题考察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的多少。11题考察外界条件改变对可逆反映的影响。13题同11题考察内容一样形式不同。15题图像的方式考察外界条件的改变可逆反应的影响。 2、非选择题答题情况比较差。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人教版)(含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水结冰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 B .凝固 C .液化 D .凝华 2.女高的“高”是指声音的( ) A .速度快 B .音色好 C .音调高 D .响度大 3.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日食 B .黑板“反光” C .桥在水中的倒影 D .池水看起来变浅 4.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 .摩托车装有消声器 B .城市路旁设有隔声板 C .工人带防噪声耳罩 D .考场附近禁止鸣笛 5.小明和爸爸、妈妈乘游艇在松花江上逆流而上,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妈妈 B .小明 C .游艇 D .岸边的树 6.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及矫正的图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7.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竖直放置,乙倾斜放置,此时液面恰好相平,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 A .ρρ甲乙> B .ρρ<甲乙 C .ρρ=甲乙 D .无法判断 8.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 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 9.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的是( ) A . B . C . D . 10.将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空心铁球和铝球分别注满水(ρρ>铁铝),再比较它们的质量,则( ) A .铁球质量大 B .铝球质量大 C .两球质量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11.小明在操场上跑步,听到同学的加油声是通过_____传到他耳里;以他为参照物,旁边的树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2.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 m 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____m ,若她远离平面镜,则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 13.冬天,常看到楼道里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因为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_____,密度_____,体积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现在爆破,由于采用“微爆破”技术,爆破中产生的声音很小,这是在_____处减弱噪声,最大限度的控制了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5.在军事题材的电影中常看到指挥员手拿透镜在地图上看,通过它可以看到正立、_____的“地图”,这种透镜实际是_____透镜。 16.自拍杆给旅游者带来方便。如图所示,当自拍杆拉长时,可以_____物距,_____像的大小,从而_____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17.如图,一束光射入水中,在水底形成光斑。当水面上升时,入射角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底的光斑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省级示范高中及市级示范高中

武汉市省级示范高中名单 一、省级示范高中(33所) 江岸区(4): 武汉市第二中学(鄂政督【2000】009号) 武汉市第六中学(鄂政督【2000】009号) 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鄂政督【2006】4号) 武汉市育才高级中学(鄂政督【2009】3号) 江汉区(3): 武汉市第一中学(鄂政督【2001】19号) 武汉市第十二中学(鄂政督【2004】3号) 武汉市第十九中学 硚口区(3): 武汉市第四中学(鄂政督【2000】009号)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鄂政督【2000】009号) 武汉市第十七中学(鄂政督【2005】3号) 汉阳区(2): 武汉市第三中学(鄂政督【2003】1号) 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鄂政督【2006】4号) 武昌区(8):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鄂政督【1998】009号) 武汉中学(鄂政督【2001】19号)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鄂政督【2004】3号) 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鄂政督【1998】009号)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鄂政督【1998】009号) 武汉市第十五中学(鄂政督【2006】4号) 武汉市东湖中学(鄂政督【2006】4号) 湖北大学附属中学(鄂政督【2010】4号) 青山区(2): 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鄂政督【2001】19号) 武汉钢铁集团第三子弟中学(鄂政督【2003】6号) 洪山区(1):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鄂政督【2004】3号) 东西湖区(1):武汉市吴家山中学(鄂政督【2000】009号)汉南区(1):武汉市汉南区第一中学(鄂政督【2005】3号)蔡甸区(1):武汉市蔡甸区第一中学(鄂政督【2004】3号)江夏区(1):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鄂政督【2004】3号)新洲区(1):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鄂政督【2001】19号)黄陂区(1):武汉市黄陂区第一中学(鄂政督【2003】6号)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化学 时间90分钟满分100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①C(s)+O2(g)===CO2(g) △H1 C(s)+1 2 O2(g)===CO(g) △H2 ②S(s)+O2(g)===SO2(g) △H1 S(g)+O2(g)===SO2(g) △H2 ③H2(g)+1 2 O2(g)===H2O(l) △H1 2H2(g)+O2(g)===2H2O(l) △H2 ④CaCO3(s)===CaO(s)+CO2(g) △H1 CaO(s)+H2O(l)===Ca(OH)2(s) △H2 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现有以下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其中放出的热量为 57.3 kJ的是( ) ①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②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③HCl(aq)+NH3·H2O (aq)=NH4Cl(aq)+H2O(l)④CH3COOH(aq)+NH3·H2O(aq)=CH3COONH4(aq)+H2O(l) A.①和② B.③ C.④ D.以上都不对 3.已知:P4(g)+6Cl2(g)=4PCl3(g) ΔH=a kJ·mol-1,P4(g)+10Cl2(g)=4PCl5(g) ΔH=b kJ·mol-1,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 c kJ·mol-1,PCl3中P—Cl键的键能为 1.2c 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P键的键能大于P—Cl键的键能 B.可求Cl2(g)+PCl3(g)=PCl5(s)的反应热ΔH C.Cl—Cl键的键能为kJ·mol-1 D.P—P键的键能为kJ·mol-1 4.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 标准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5.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A.反应前 2 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mol·(L·min)-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