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甘州地区肉牛产业链调查报告

甘肃省甘州地区肉牛产业链调查报告
甘肃省甘州地区肉牛产业链调查报告

1引言

我国的肉牛产业从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兴起,

产业链不成熟,各环节独立存在,缺乏沟通。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肉牛生产和消费存在显著差异,肉牛改良也没有明确的方向。因此,在未来肉牛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参照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结合不同地区发展现状和市场定位,应用可追溯系统,实现肉牛生产整个产业链的全程信息追踪,提供更安全、优质的牛肉产品。

甘州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市场结构、产品定位等方面都具有典型特征,在我国肉牛发展中具有代表

性,所以了解甘州地区肉牛产业链发展现状,分析其优势条件,对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肉牛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008年1月19—26日,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

结合的方式,对甘肃省甘州区肉牛产业链各环节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对甘州地区15个乡镇中的24个村(社)进行抽样调查,共涉及肉牛养殖农户65户、1120头牛,规模育肥场23个、屠宰点3个、售肉点9个、活牛交易市场8个、养殖合作社13个以及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90人。

3

结果与分析

3.1

牛群基本情况

被调查农户牛群规模3~84头不等,户均17.7

头,其中养殖规模为10~20头的农户有23户;规模为5~10头的农户有19户;规模在5头或5头以下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西部高档肉牛产业化配套技术及产业化机制研究(nyhyzx07-035);“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B2B03;2006BAD01A10)

作者简介:王雅春(1968-),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分子数量遗传学教学和科研工作*通讯作者

摘要:我国目前肉牛产业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产业链各环节间未形成有效的利益连接和信息共享,全国各

地资源、

环境、市场需求迥异,肉牛产品质量等级低、不平衡、尚未完全实现优质优价。针对上述现状,本研究调查了甘肃省甘州地区肉牛产业链现状,希望为研究肉牛产业新模式及技术应用机制提出一定理论依据和建议。关键词:甘肃省;肉牛;产业链中图分类号:S823

文献标识码:B

甘肃省甘州地区肉牛产业链调查报告

王雅春1,张

毅1,张生魁2,韦

鹏3,季守财4,曹兵海1*

(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

100193;

2.甘肃省甘州区畜牧局,甘肃甘州

734000;3.甘肃省甘州区畜牧站,甘肃甘州

734000;

4.内蒙古通辽市嘎达苏种畜场,内蒙古通辽

029100)

的有6户。被调查的1120头牛中基础母牛占10.45%,青年母牛8.04%,育肥牛68.93%,犊牛12.59%。

调查发现,全群中比例最高的是西门塔尔牛(54.64%),其次是荷斯坦牛(20.00%)。此外,牛群中有少量的德国黄牛、夏洛莱、皮埃蒙特等,见表1。

3.2种植业及饲料情况

调查14个乡的65户养殖户进行种植作物情

况,其中人均耕地为4.57亩。调查数据表明此地区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小麦及少量棉花;同时种植的经济作物还包括苜蓿、

甜菜以及各种蔬菜;粗饲料除少数农户采用外购外,都是采用自产秸秆,包括玉米秸秆、麦草、玉米芯、甜菜叶、毛苕子、苜蓿、豌豆等,其中9户明确表示使用青贮或黄贮方式;精饲料,或者购买原料自己配制,或者直接购买预混料,主要原料包括玉米、小麦、麸皮、次粉、油渣、豆粕、麻渣、籽渣、

麦芽等。饲养成本在小规模养殖中是比较难以量化的,甘州区三闸镇、沙井镇和新墩镇的11户调查结果表明,2007年的饲料成本比2006年增加了2.1%,这与2007年精料量增加、饲料价格上涨的情况基本符合。3.3甘州区育肥场情况调查

本研究共获得23个育肥场的有效数据,育肥场

几乎全部为私人投资,部分利用政府的低息贷款或者商业贷款。23家育肥场中7家从2007年开始投产,2006年共存栏8829头,出栏5713头,出栏占存栏比例64.7%;

2007年存栏15925头,出栏10003头,出栏占存栏比例64.8%。2007年与2006年相比(包括新增育肥场),存栏量增加80.3%,出栏量增加75.1%。

规模较大的育肥场需要雇用饲养员甚至专门的

技术员,同时接受乡镇或地区的畜牧兽医技术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2007年以来,除3家育肥场表示未参加过培训外,育肥场各类技术人员参加了2~3次区、镇畜牧局、镇科协、北农大饲料公司组织的技术培训,培训主题为肉牛肥育、防病技术、配种技术、

畜禽养殖技术、优质牧草种植技术等,授课人包括区内、

省内和外地专家,参加培训的技术人员表示培训都是免费的。3.4

屠宰、加工情况调查

在甘州地区只有1个屠宰场和2个乡镇级定点屠宰场,即甘州区长安乡双华清真牛羊肉有限公司、甘州区甘浚屠宰场、党寨乡定点屠宰场。调查了解,目前还有几个正在谈的建设项目建设屠宰场。如何根据甘州区发展规划、牛群规模,仔细规划屠宰企业与带犊母牛、

育肥户的比例,是最大限度发挥本地优势,刺激市场竞争,加强屠宰场自律性的关键。

甘州区的肉牛产业链发展中,目前,屠宰加工可以说是较弱的环节,屠宰企业的建设相对容易,协调其与母牛户、育肥户的关系很难,只有实现双赢才能保证可持续的发展。3.5

活畜交易市场情况调查

本调查共获得7个活畜市场的有关信息,共采集了120头访问数据,

其中公牛95头,母牛25头。95头公牛出售原因80%为育肥后适时出售,66头(69.5%)含西门塔尔牛血液,其它品种杂交牛及头数分别为夏洛莱4头、利木赞4头、金黄阿奎登3头,德国黄牛3头,皮埃蒙特牛3头,南德温3头,奶公犊6头和本地牛3头。

虽然一月份不是交易的旺季,但交易市场上获

*其它牛品种包括从青海引进的品种不明个体,初步判定为青海

本地牛

表1

甘肃省甘州地区肉牛品种西门塔尔荷斯坦德国黄牛夏洛来皮埃蒙特金黄阿奎登秦川牛利木赞其它*

总计数量/头44813144372813179772

育肥牛

比例/%58.0316.975.704.793.630.130.390.1310.23

品种数量/头6122246160317551151120

全群

比例/%54.6420.005.455.362.770.630.450.4510.27

得的公母比例数据依然有一定代表性。从交易牛的各品种血液比例,我们可以看出30年来甘州区肉牛品种杂交改良取得了显著成绩,交易中的本地牛已经非常少见了。

3.6牛肉市场销售情况调查

本调查涉及了7个乡镇的9个自由市场,其中4个自由市场同时销售其它肉类,如猪肉、羊肉;5个市场只销售牛肉。从采集的31个摊位销售牛肉的数据看出,只有2个摊点按照分割部位销售,所有摊点都没有任何包装,牛肉都产自当地,甚至有的摊点销售的是自己饲养的肉牛。

本次调查只涉及到了自由市场,有片面性,但从稀少的、没有变化的调查数据可显示出,甘州区肉牛产业链的加工环节亟待发展,目前简单育肥、简单屠宰、简单销售的模式肯定不是提升利润空间、激励带犊母牛环节发展的最佳模式。

3.7推广系统人员调查

本调查涉及21位专职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技术人员,绝大多数为男性,其中2位甘州区畜牧局技术人员,19位是15个乡镇畜牧(或畜牧兽医)站工作的技术人员,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有6人(28.6%),大专学历的10人(47.6%),中专学历的3人(14.3%),其它学历的2人。

调查发现,近5年来技术人员每年都不同次数地接受专业技术培训,涉及多个技术方面,例如:疾病防治、黄牛改良技术、肉牛育肥技术、胚胎移植技术、饲草青贮氨化技术、饲料配合技术、猪病防治、兽医法律法规、饲草料加工贮藏、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最多的每年6次培训,最少的每年1次。培训由省、市、区等各级畜牧站和检疫站组织,授课人员为国内外的各级、各专业的专家。

从调查结果可知,甘州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人员队伍强大、有丰富工作经验、高学历人员比例高,在政府和各种项目的支持下经常能够受到培训,是可以支撑甘州区肉牛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3.8肉牛养殖合作社情况调查

本调查共涉及10个乡镇的13家肉牛养殖合作社,最早的成立于2000年2月,另有9家2007年成立。最小的合作社只覆盖本社的农户,由3人组成;大的合作社覆盖周围4个村,成员达400户。2007年新成立的合作社多忙于牛舍的修建、组织会员进行培训;而2000年以来已经建立的4个合作社2007年的主要工作就是组织自身和会员的正常生产、育肥并及时出栏。其中7家合作社已经建立起各自的组织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有6家合作社要求会员缴纳会费,其中3家合作社会费为500元/年,2家新建社的预计会费为50元/年,1家以养殖头数计算,为2~3元/头。另外有1家合作社户均集资2万元。各合作社会员饲养总量变化范围非常大,从75~13000头不等,多数在500~1000头之间。养殖户免费参加政府提供的防疫计划,由乡畜牧站人员提供技术服务。

3.9各级政府的扶持、优惠和奖励政策

政府2004—2006年期间发布一系列产业扶植、优惠和奖励政策,主要宗旨在于通过建设小区、扩大规模、增加数量、提高质量,提升养殖环节的生产能力和规模效应,同时在流通加工环节树立龙头、形成集团、吸引外资,达到为整个产业链增加收入的目的。主要体现在:

(1)资金方面。养殖规模100头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的规模养殖场,每投资100万元区政府补助10万元;同时加大小额信贷对肉牛生产的扶持力度,区上把扶持农户肉牛养殖作为小额信贷的重点,凡是发展肉牛的乡镇都应纳入小额信贷实施范围,农户增加存栏则给予1头母牛2000元的小额信贷支持,凡是规模在50头以上的农户,除小额信贷支持外,区政府再给予2~3年的贴息支持。

(2)技术方面。加大科技培训力度,积极推广适用技术。依托区畜牧系统局、区站、乡站三级服务网络,进行人工授精、动物防疫、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养殖讲座和技术指导,推广秸秆青贮技术和设备。

(3)规模化建设方面。以乡镇为基础,发展肉牛养殖小区,统一规划,牛舍低价租给农户,实现人畜

(上接第10页)性以及产业发展所处阶段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不能盲目追求某一种机制。

由于企业难以与小规模分散农户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因此应该培育和扶持农民大户。目前,有很多农村能人、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利用多年的劳动积蓄投资养殖业,成为养殖大户,政府对他们应该给予扶持,加强技术和营销培训,并引导其与企业形成较为紧密的联结机制。

小规模散养目前还是一些地区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具有一些优势,因此不能完全否定小规模散养,应该扶持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合作组织的功能。通过合作组织,一方面增强农户的谈判地位和市场影响力,增加农户收益,一方面促进农民相互学习和监督,规范农户的生产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本课题主持人:张照新,调研组组长: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王维友处长,调研参与人员:陈洁、陈光祥、刘锐、王莉、方华。感谢四川省委农办、遂宁市射洪县、眉山市东坡区各有关单位对调研工作的大力支持!

分离,环保建设。

4甘州区肉牛产业优势与建议

鉴于以上调查结果,结合与甘州区畜牧局领导座谈所得信息,总结发现甘州地区无论在肉牛品种、饲料、人才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针对这些具体优势我们给出了建议。

(1)品种优势。甘州区使用西门塔尔牛进行黄牛改良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从2006年起又引进其它品种,如来自河南的金黄阿奎登、来自上海的南德温、来自山东的德国黄牛等。目前存栏母牛中西杂等改良牛比例高,是形成特色群体、规模化生产优质肉牛的先决条件。根据这个品种优势,结合地区肉牛品牌发展战略,制定核心群选育措施,实施核心群同质选配提高性能、非核心群根据产品定杂交组合提高效益的战术。

(2)母牛优势。甘州区畜牧局提供的2007年甘州区存栏数据,本次调查的牛只占全区总养殖规模的0.35%。甘州全区可繁母牛占总存栏数的59.12%,与被调查群体母牛比例18.49%相差较大,说明此次调查的采样群体更多的是代表甘州区养殖规模较大、重点从事育肥的养殖户,但这也为肉牛发展的可持续性敲响警钟。新出台的6项母牛保护措施是强大的外力,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户抵御市场的诱惑,提高母牛养殖规模、推行养殖合作社,用规模效益和产业联合效益彻底实现母牛的价值。

(3)饲料优势。调查显示,甘州区人均耕地4.57亩,适合玉米种植,目前农作物的75.5%为玉米,可为养牛提供大量的秸秆粗饲料。然而玉米秸秆,尤其是干、黄的玉米秸秆不是优质粗饲料,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其他农副产品、推广全株玉米、青玉米杆青贮,实现粗饲料的精细加工和全价饲喂是保障肉牛养殖效益,尤其是母牛养殖效益的前提。

(4)育肥优势。育肥户利用本地资源(牛源近、饲料价廉等),通过牛经纪,已实现低成本育肥,向本地和其它省市销售。但针对目前优质牛肉的生产,育肥尚须提高针对性,育肥牛养殖的规模要根据自有资源、技术能力、机械化能力而定。

(5)品牌优势。由甘州区畜牧局提出的“河西肉牛”品牌已经初步确立,明确品牌内涵、设计品牌产品质量标准、建立品牌肉牛的生产体系就有了目标。在此目标下的育肥、屠宰、加工企业招商如火如荼,与此目标相对应的产业龙头正在形成。

(6)人力优势。甘州区农户善于养牛,在政府的贷款、技术、奖励扶植下,一定能赢得规模效益。甘州区的牛经纪人公开讲诚信,在产业发展的初期起到了牵针引线的作用,但必将被越来越完善的合作社网络所代替。甘州区具有丰富的技术推广体系,不断更新现有知识体系、培养青年一代技术接班人也迫在眉睫。

综上所述,甘州区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肉牛业的发展需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紧密配合。发展企业,建设品牌,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全面发展是可能的。

!!!!!!!!!!!!!!!!!!!!!!!!!!!!!!!!!!!!!!!!!!!!!!!!!!!!!!!!!

肉牛养殖场建设申请书(标准版)

肉牛养殖场建设申请书 _____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为充分发挥_____乡粮多菜广的资源优势,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搞活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打造就业平台。我乡近期在_______自然村筹建____市_____牧业有限公司千头肉牛养殖场项目,根据该项目的设计能力,项目生产经营规模为年稳定肉牛存栏700头,年出栏1000头。 1、项目名称:_____市____牧业有限公司肉牛养殖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___市____牧业有限公司 3、法人代表:______ 4、所有制形式:有限公司 5、项目建设地点:_____市____乡_______村 6、项目建设规模:新建标准圈舍4000平方米,年出栏1000头。新建兽医

防疫室、药品库、疫苗库等设施共12平方米;饲料加工房、库房等30平方米;办公室、职工宿舍5间,共75平方米;牛粪、污水净化处理池100平方米;沼气池1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37平方米。 7、投资规模:700万元 8、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7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租地及配套费15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300万元,不可预见费50万元。 9、资金筹措:自筹资金624万元,申请国家、省、市项目配套扶持资金100万元 10、项目建设期限:20________年____月至20________年____月,共________年。 11、经济指标分析: (1)年销售收入720万元(2)生产成本:饲养能繁母牛500头,金额560万元(3)生产利润:160万元项目成立后,可充分利用当地秸杆资源,让秸杆过腹还田,可增加土壤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节约化肥投资,安排农民工6人,增加农民收入,辐射带动200余户农民勤劳致富,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鉴于该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特申请立项。

肉牛产业调研报告

肉牛产业调研报告 时间:2012-2-1 来源:宜宾市畜牧兽医局 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宜宾市现代特色畜牧业调研组 摘要:绿色、生态肉牛产业是特色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山区农村经济主导产业之一,加快肉牛产业发展,对于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本次调研在摸清周边地区肉牛资源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趋势,研究当前我国发达地区肉牛产业发展经验,探索宜宾如何依托乌蒙山区良好的地域生态环境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新思路和新措施,为我市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发展,实现我市绿色、生态肉牛产业新跨越提供参考。 一、调研活动的基本情况 (一)调研组织 由市发改委、市经委、市委农办、市畜牧、商务、招商、统计、科技等部门抽调专门人员组成肉牛产业调研组。分为资源及基地建设调研、企业招商调研、市场调研三个专题组开展工作。 (二)调研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研以实地考察为主, 2010年8月16日-9月5日,资源及基地建设调研组赴云南昭通市、贵州毕节地区和省内毗邻的自贡、乐山、泸州三市,对当地肉牛资源、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考察;企业招商组赴河南、内蒙古、吉林等省区,对我国现代奶牛、肉牛业深加工龙头企业——蒙牛集团、科尔沁牛业、皓月集团等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考察;市场调研组赴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对国际国内、长三角、珠三角、我市周边地区畜牧产业发展市场现状及其趋势进行了调研。此外,调研组还采用了专家座谈、个别交流、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国际国内畜产品消费市场结构、发展趋势、宜宾市特色畜牧业的特点等进行了调查分析。 (三)调研结论采信建议 本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收集了大量数据和资料,分析了肉牛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市场需求和变化趋势以及宜宾现有地方品种特点,鉴于我市肉牛品种个体偏小、产肉率低、杂交牛比重不大等客观因素,优质肉牛出栏量尚不足以满足一个年屠宰5万头牛的规模化精深加工企业需求,以及同国内知名肉牛加工企业的前期沟通情况,在目前引进一家知名畜产品加工企业条件暂不成熟。 我们目前需要做的工作是:一是依托现有筠连好牛旺等肉牛加工企业,给予大力扶持,积极发展牛肉食品加工业,开发休闲牛肉制品、军需罐装牛肉制品和清真牛肉制品,做大生产规模,做响产品品牌,带动肉牛养殖发展。二是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充足的饲草、农作物秸秆和酒糟等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养殖发展模式,加强养殖基地建设,加大品种改良,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力争3-5年内,我市年出栏肉牛20万头以上,优质牛肉牛出栏量在5万头以上,达到引进发展国内知名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基础,同时,加强项目的包装推介,继续与国内其它龙头企业对接,争取早日实现肉牛精深加工招商项目的新突破。 二、现代肉牛业发展现状 (一)肉牛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1、全国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⑴肉牛品种。我国有着丰富的品种牛资源,其中秦川牛、晋南牛、南阳牛、鲁西牛和延边牛为我国五大著名品种,其牛肉品质上乘。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由国外引进了海伏特、安格斯、肉用短角、夏洛来、利木赞等肉用品种和西门塔尔等兼用品种牛,用来杂交改良当地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⑵养殖情况。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屠宰加工业的崛起,我国五大黄牛体系品种牛的存栏量逐年下

肉牛场建设标准

肉牛场建设标准

肉牛场建设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模化肉牛场建设的场地、布局、建筑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200头以上规模化育肥牛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标准。 GBJ 39 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52 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舍饲 喂草、喂料操作均在牛舍内进行。在牛舍中固定床位,饲喂后牵至舍外拴系或运动场内自由活动。 4、要求

4.1、建设规模 4.1.1、建场要求 建设规模应根据当地资源、资金、当地及周边地区市场需求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技术与经济合理性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 4.1.2、建筑规模 本标准所称的肉牛场建设规模分为大、中、小型,存栏肉牛分别为1000头以上、400—1000头、200—400头头。 4.2、建场条件 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4.2.1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要求。 4.2.2、场址地势高燥、平坦,在丘陵山地建场应选择向阳坡,坡度不超过20度。 4.2.3、场区土壤质量符合GB 15618的规定。 4.2.4、水源充足,取用方便,每100头存栏牛每天需水20t—30t,水质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4.2.5、电力充足可靠,符合GBJ 52的要求。 4.2.6、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 4.2.7、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场址应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的下风向处。 4.2.8、交通便利,场界距离交通干线不少于200m,距居民居住区和其它畜牧场不少于1000m,距离畜产品加工场不少于1000m。 4.2.9、以下地段或地区不得建场:水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

XX市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精品通用范文 XX市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目录 目录 (1) XX市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 一、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 (2) (一)饲养数量稳步增长。 (2) (二)养殖格局基本形成。 (2) (三)标准化程度不断提升。 (3) (四)产业链条逐步延伸。 (3) 二、肉牛产业的发展优势 (4) 三、肉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6) (一)饲养管理粗放,达不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6) (二)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制约了肉牛产业的发展。 (6) (三)畜牧业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制约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 (7) 四、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7)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7) (二)构建市场交易平台,促进肉牛产业发展。 (7) (三)加大资金投入总量,打牢肉牛产业基础。 (8)

XX市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XX市位于XX省河西走廊中段,下辖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一区五县,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立体交通枢纽之一。全市土地面积3.86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原总面积3819.75万亩,可利用面积3237.4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1.2%,2018年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8.63%。多年来凭借良好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坚持做大做强“肉牛”产业,走“产业建设基地化,基地建设规模化,规模养殖小区化,小区生产标准化”的发展路子,全市肉牛产业得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饲养数量稳步增长。2008年以来,全市大力推进“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从牛源扩增、良种繁育、养殖场建设、疫病防控、屠宰加工及市场流通等方面全面推进,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养殖数量快速递增,肉牛饲养量快速增长,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发展为全省肉牛产业大县。2018年底,全市牛饲养量72.92万头,比2008年增加19.09万头,增长35.46%。出栏22.67万头,比2008年增加8.11万头,增长55.70%;其中:母畜存栏量达到22.76万头,比2008年增加9.31万头,增长69.22%。存栏50.26万头,比2008年增加10.99万头,增长27.99%。 (二)养殖格局基本形成。充分发挥适度规模经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有效供给的引领作用,形成了以标准化规模养殖企

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112025年

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11-2025年) 肉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产业。良种是肉牛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物质基础。为完善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加快牛群遗传改良进程,提高肉牛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制定本计划(本计划适用于普通牛、水牛、牦牛等主要以牛肉生产为主品种的遗传改良工作)。 一、我国肉牛遗传改良现状 我国肉牛遗传改良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5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目前全国已初步建立了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对牛肉生产和肉牛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培育了一批肉牛新品种。几十年来,利用引进的西门塔尔、夏洛来、安格斯、利木赞等品种,与地方牛品种杂交选育,培育了一批新品种,包括中国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三河牛等兼用品种和夏南牛、延黄牛、辽育白牛等3个专门化肉牛品种。这些品种在生长速度、饲料转化效率、胴体重等方面比地方牛种都有显著提高,为今后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保护了主要牛种遗传资源。我国是世界上地方牛种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有54个地方黄牛品种、26个

水牛品种和12个牦牛品种。长期以来,国家在保护地方品种资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农业部先后两次公布了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包括秦川牛、晋南牛、南阳牛、鲁西牛、延边牛等21个地方牛品种,确立了14个国家级保种场和2个国家级保护区。这些种质资源为开展肉牛遗传改良奠定了良好的群体基础。 (三)提高了肉牛良种生产和推广能力。从上世纪60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建立了肉牛种公牛站30多个、肉牛原良种场136 个,目前全国采精种公牛存栏1300余头、种肉牛场存栏种牛1.4万多头,2010年销售冻精1500多万剂。经过多年的肉牛改良实践,大范围推广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培养了改良技术队伍,推动了基层肉牛改良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初步构建了以原良种场、种公牛站、技术推广站、人工授精站为主体的繁育体系,为开展我国肉牛遗传改良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提升了肉牛生产水平。随着肉牛遗传改良速度的加快以及饲养管理水平的不断改善,我国肉牛生产水平逐年提高。2010年,全国肉牛存栏9400万头、出栏4700万头、牛肉产量653万吨,分别比1980年增长0.3倍、13倍和23倍。肉牛出栏率从1980年的5%,提高到2010年的51%;出栏体

隆化县肉牛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隆化县肉牛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隆化县农牧局 隆化县发展肉牛产业得天独厚,养牛历史悠久,农民素有养牛传统。近年来,我县按照“一主两辅”的产业发展思路,坚持把肉牛产业作为农业第一主导产业来抓,在资金投入、用地审批、服务保障等方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品质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肉牛养殖已成为富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一、隆化县养牛产业基本情况 (一)历届政府高度重视,成就肉牛生产强县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肉牛产业,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养牛产业发展的决定》,将养牛确定为第一主导产业,通过抓基地、扶龙头、增投入、强服务,全县肉牛产业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2017年,我县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县财政拿出1亿元的资金用于“政银企户保”农业政策性贷款贴息,撬动银行贷款10亿元,用于肉牛养殖产业发展,其中列支3000万元对新建舍饲存栏肉牛200头以上、深度贫困村新建存栏5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在水电配套主体工程上予以适当补贴,圈舍建设上按照实际存栏量6平米/头、140元/平米的标准予以补助,目前全县累计新增圈舍面积近27万平方米,新建青贮窖10万立方米;同时列支100万元资金,在肉牛品种改良、新品种繁育等方面予以支持和保障。在历届县委政府的持续努力下,隆化肉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隆化肉牛

一直在“京津冀辽蒙”等地享有很高知名度,早在1978年就被列为全国商品牛生产基地县;1998年至2012年间,先后3次被列为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县,是河北省肉牛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016年,“隆化肉牛”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又被评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二)产业基地逐年壮大,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按照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模式,通过实施十乡万户母牛繁育、肉牛快速育肥、品质提升和龙头带动“四大”工程,全县形成了以郭家屯、山湾、步古沟、西阿超、韩家店等10个乡镇为主的深山区可繁母牛繁育产业带和以以张三营、唐三营、偏坡营等7个乡镇为主的浅山区肉牛快速育肥产业带,肉牛数量稳步增长。积极打造以隆化为核心覆盖丰宁、围场的环首都“百万头肉牛基地”,着力建设冀北山区肉牛产业生态循环示范区。截至目前,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47.7万头,其中存栏27.5万头,基础母牛总量达到了14.3万头,百头以上规模牛场达到520个,省部级示范场8个。在此基础上,树立大户引领的理念,每个乡镇都培树了一批肉牛育肥和能繁母牛生产“大户”,逐步形成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的“蝶变效应”。目前,全县规模养牛户达到1.7万户, 10头以上可繁母牛户达到3200户。截止2017年底,全县养牛业产值达17亿元以上,占畜牧业总产值的60%以上,农民人均养牛收入将达到486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年屠宰5万头肉牛综合开发项目简介

陕西慧源牧业有限公司 年屠宰5万头肉牛综合开发项目简介 一、项目名称:年屠宰加工5万头肉牛产业链综合建设项目 二、建设单位:陕西慧源牧业有限公司 三、法定代表人:黄新凤 四、建设性质:新建 五、建设地址:养牛场位于洛南县卫东镇圪崂村二组,屠宰场位于洛南县城关镇刘湾村。 六、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年出栏万头肉牛养殖场1座,配合饲料加工厂1座,建设优质牧草基地500亩(其中紫花苜蓿300亩,黑麦草50亩,洋槐150亩),屠宰场1座,修建2KM的场外道路及其它配套设施。 七、建设规模: (1)该项目共占地580亩,其中万头肉牛养殖场占地50亩,优质牧草种植基地500亩,肉牛屠宰场占地30亩。 (2)工程建设:项目区新建建筑总面积53360m2,其中牛舍及饲料库等40000m2,屠宰场6667m2,绿化5600m2,道路及场地绿化1093 m2。 (3)设备购置:项目需购置各种设备3109(件、套、个、台、辆)。

(4)引进夏洛莱和西门塔尔种公牛共计8头,繁殖母牛500头。 八、产品方案: 项目达产达效,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牛肉13050.3吨,牛皮48000张,牛骨粉2600吨,牛血900吨,配合饲料68000吨。 九、投资结算: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15753.98万元,建设投资8873.33万元(其中工程费7207.47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796.67万元,预备费360.19万元,种牛引进费509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220.29万元,流动资金6660.36万元。 十、资金筹措: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15753.98万元,申请银行贷款9954万元,其余部分企业自筹解决。 十一、建设工期: 该工程计划建设工期37个月,即从2013年8月开工建设,2016年8月底竣工验收。 十二、经济效益 (1)项目达产达效,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9956.3万元,创利润7255万元。 (2)项目达产可安排长期固定性工人,如贫困户、下岗职工、复退军人、大学生计80人,临时季节性工人50人,可为社会解决部分就业压力。

牛场建设投资规划图及肉牛场牛舍建设设计

10000头牛场建设投资规划图及肉牛场牛舍建设设计 一:养牛场建设 1:每栋牛舍长80米、宽12米、中间过道2.5米,双面牛槽,槽宽70厘米、高75厘米、槽深25厘米,每头牛间隔1.6米,地面斜坡15度,要求通风要好。 2:这么一栋牛舍800平方米可以饲养100头肉牛。根据新型材料年物价,每平米,500元,建设一栋简易牛棚需投资50万元。需要建设35栋牛圈,圈舍投资1750万元。二:料棚建设用地(每100头牛) 1:需长30米、宽8米、高4.5米。共计240平方米的草料鹏,要求通风要好。 2:每平米600元计算,需求资金约14万元左右,共建设35个,投资500万元。 3.水电路建设成500万元。机械设备投资500万元办公及住宿等投资450元。三:量粪池 1:每500头牛需1—3亩 2:牛粪可以用来做沼气,种植蘑菇等菌类。 四:进牛成本 1:短期育肥:如进400—500斤肉牛,饲养4—5个月。每头牛需成本2000—2500元。(肉牛) 2:长期催肥:如进250—350斤小肉牛,饲养6—7个月。每头牛需成本1400—2000元。(肉牛)五:饲料分析

1:粗饲料每头牛每天需干草8斤,如果鲜草12—20斤,小牛均减。每斤草料的成本是0.2元。 2:精料肉牛斤料,也就是说500斤的牛每天两次共计10斤精料。800斤的牛每天两次共计12斤精料。 3:精料的配比 60%玉米面,25%麸皮,15%棉豆簸或菜籽饼,5%豆簸。每斤精料预计1.3元左右。 4:每30头肉牛每天使用食盐1斤,如使用酒糟需加少量苏打粉、酵母粉。 每天每头牛的饲养成本为20元,按照大牛饲养成本计算。饲养3000头牛每天饲料成本为6万元。(包括人水.电费.杂费)六:人工、水电 每百头小肉牛2名饲养员,1名管理员月工资每人在2000元左右。水电因地适宜。七:市场行情分析 1:目前肉牛成牛450公斤以上的活牛毛重价格在24元/斤左右。根据市场行情,专家分析3—5年内将会稳步上涨不会下滑。 1:3000头肉牛短期育肥需牛款投资3100万—3300万元 2:3000头肉牛长期育肥需牛款投资3000万—3100万元 综上所述,3000头肉牛如短期育肥需求牛款成本在3100-3300万元,需求草料、人工、水电费在900万元左右。总计4000万元左右。生长局势达到1050—1150公斤,按13元/斤计算,每头牛产值15000元左右,总计产值4500万元以上。也就是说纯利润在500万元以上。肉牛养殖场技术人员可驻贵地进行免费技术指导让我们携

最新养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养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主导地位逐步确立。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充分利用饲草种植面积广、特别是旱作农业缓解饲草压力地有利条件,把养牛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广科学喂养技术,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目前,共发展养殖示范户900户,养牛5头以上地30户,占养牛总户数地3%;存栏2500头。养殖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8%。 (二)龙头企业取得一定发展。长期以来,全乡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前桃村回乡创业能人靳浩林紧紧抓住全县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地历史机遇,在县、乡政府地大力支持和业务部门地帮助指导下,公司于2008年4月成立,2009年4月投产运营,总投资100万元,占地面积11亩,总体建成饲养存栏肉牛100头,年育肥出栏肉牛300头地肉牛养殖基地。现已建成暖棚式牛舍5栋850平方米,青贮窖1个960立方米,饲料专用棚1座140平方米,现存栏肉牛120头,采取调供优良基础母牛与育肥出栏相结合地方式,已出售肉牛470头,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 (三)小区养殖模式取得突破。养殖小区是发展现代畜牧业地主要载体和必然趋势。2009年建成车李村养殖小区1座,计划2011年建成杨岔村养殖小区。养殖小区地建成,既有效解决了人畜混居、卫生条件差、畜舍面积小地问题,又有利于饲养户互相借鉴饲养方式、方便防疫灭病、利于进入市场,对全乡肉牛产业发展模式起到典型引路地作用。 (四)肉牛品种不断优化。先后引进优良基础母牛300 多头,加强了基础母牛群建设,目前优良基础母牛存栏占肉牛存栏地26%。建成了黄牛冻配改良点1个,引进南德温、西门达尔、皮尔蒙特等优良肉牛品种细管冻精,开展了肉牛冻配改良,肉牛良种化程度达到45%,品种结构明显改善。

最新 发展肉牛产业工作方案-精品

发展肉牛产业工作方案 一、发展肉牛产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1指导思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肉牛养殖公司、建设养牛小区、培育养牛大户、组建经济合作组织为主要模式,依靠科技,强化政策扶持,着力发展基础母牛,迅速增加肉牛养殖量,逐步使肉牛产业走上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路子,真正把肉牛产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2发展目标:从发展基础母牛着手。培育养殖能繁母牛专业大户和肉牛养殖大户,引导、鼓励农户养母牛、繁小牛、出栏商品牛。力争用2-3年的时间,全市培育发展2-3个年供良种母牛500头、出栏商品牛1000头以上的养殖公司,建成20个肉牛养殖小区(年出栏千头以上)培育200户养牛大户(户均出栏百头以上)带动2000个肉牛养殖户(户均出栏5头以上)基础母牛存栏10万头,新增出栏商品牛5万头。5年内,实现目标任务翻一番。 二、发展肉牛产业的扶持政策 1项目扶持。对达标的肉牛养殖公司、养殖小区和加工企业优先进行项目申报。 2信贷扶持。采取金融部门发放货款。市财政贴息代补的形式。扶持对象:养殖能繁良种母牛5头且饲养1年以上的专业户;存栏商品肉牛50头且饲养4个月以上的养殖大户;入住养牛小区的养殖户;规模化种牛繁育场。扶持措施:对良种母牛养殖专业户和规模化种牛繁育场,按每头种牛贷款3000元,市财政贴息300元;对肉牛养殖大户和入住小区的养牛户,按每头肉牛贷款500元,市财政贴息50元。 3财政扶持。鼓励农民利用民间资本发展肉牛产业。市财政按每头良种母牛奖励300元;对存栏商品肉牛50头且饲养4个月以上的专业户,市财政按每头肉牛奖励50元;对达标的肉牛小区,市政府奖励5万元;对建成并发挥社会效益的肉牛品改站,市政府奖励3万元;对肉牛养殖大户每年进行评比,前10名每户奖励1万元。 三、发展肉牛产业的主要措施 1搞好技术服务。1加快品种改良。要指导各乡镇或专业大村建立肉牛品种改良站(点)大力开展人工授精技术。以民营化为主要形式,乡镇(场)建设标准化肉牛品改站和养殖基地,年在全市普及。2加强技术培训。多层次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和应用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及肉牛安全生产等技术,从整体上提高农户肉牛养殖水平。3加大指导示范。分区域建立养牛示范户,技术骨干对养牛小区或示范户实行包联,全程跟踪技术服务,以点带面,拉动肉牛产业发展。

2019年肉牛牦牛产业发展趋势与建议

2019年肉牛牦牛产业发展趋势与建议 (2019年2月12日发布) 1、2018年肉牛牦牛产业特点及存在问题 1.1基本特点 在牛肉和活牛市场上,刚性需求与养殖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突出。表现在,国产牛肉增产100多万吨和进口牛肉超过100万吨,牛肉和活牛(母牛、架子牛、育肥牛)的价格上升且升幅较大。 在产业整体上,肉牛存栏量、屠宰量和牛肉产量稳步增加。牦牛的“放牧繁殖、半农半牧区与农区规模化育肥、标准化屠宰加工”的产业化模式开始形成。养殖阶段的低成本和环保意识普遍提高,但“秸秆就近利用、粪尿就地还田”的铁则,依然缺乏系列政策的明确支持。就业人数有所增加,从业人员素质和机械化率有所提高。产业技术被主动使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势态明显。肉牛和牦牛产业链各节点的经济效益较2017年稳中有升。 肉牛母牛存栏量明显增加,“弑母杀青”状况基本得到扭转。低成本依然是母牛养殖的核心,“分散、小群体、大规模”依然是母牛养殖基本模式,该模式是我国肉牛产业现阶段赖以存在并且不可动摇的主体模式。其中,分散的养殖场(户)衍生出了按经营能力和资源支撑能力扩大母牛存栏头数,同时兼养育肥牛提升盈利能力的新模式。 爆炸式产业外资金催生的母牛“大规模”、“集约化”圈养形式,面临着环保、管理、成本、技术的适度选用、市场选择、盈利能力等各种资源要素的压力和经营风险。 牦牛和犏牛的散户放牧模式与“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依然如故,由此每年损失约70万吨牦牛肉,与牦牛超载一道,是藏区草原生态的重大威胁。牛肉市场需求压力促进了牦牛和犏牛的“错峰出栏”、“集中、围栏”等规模化育肥技术与生产模式的加速普及。海拔500米以下的规模化育肥是2018年度牦牛产业的技术突破和亮点。 市场选择了奶牛是多了一项产奶功能的肉牛,其活牛流通、肉用生产技术和模式得以迅速形成且趋于成熟。但适合我国国情的奶肉融合生产与经营的产业模式尚待成型。

肉牛养殖场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肉牛养殖场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二、申请报告编制的依据与范围 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四、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二、效能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市场分析 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 二、建设条件 三、配套条件 第五章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 第六章总平面图布臵 一、概述 二、总平面布臵 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一、劳动安全 二、工业安全 三、消防 第八章土地、规划、环保和节能

一、土地、规划 二、环保 三、节能 第九章项目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一、项目组织管理 二、项目建设管理 三、项目财务管理 四、项目资产管理 五、项目运行管理 第十章项目工程招投标及工程监理第十一章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一、建设周期 二、各阶段实施进度计划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二、资金来源 三、资产形成 第十三章项目效益分析、风险分析 一、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二、社会效益 三、社会评价 第十四章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第十五章结论 第十六章附属产业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㈠项目名称 张家口伊兰牧业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场建设 ㈡建设单位概况 张家口伊兰牧业有限公司于2013年7月注册建立,法人代王晓明,注册资金1000万元,公司占地1020亩。 该公司是在康保县马家营(回民)村养殖协会、马家营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基础上成立的,现有管理人员6人。项目建成后,公司员工将达到12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人(高级职称4名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及技术人员10人)。 项目建成后,该公司集饲草种植、加工、引进良种肉牛并育肥于一体,其良种肉牛产品除在本地销售外,还将销售于山东省济宁万村牛羊繁殖调拨基地、河南省焦作市伊兰屠宰公司等。 ㈢项目性质 新建 ㈣建设地点 康保县李家地镇马家营村南。 ㈤建设规模 该建设项目总占地1020亩(约6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3825平方米。

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XX区肉牛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调研报告 肉牛产业是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区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全省牛产业大县建设和张掖百万头肉牛基地工程建设为契机,优化配置人才、资金、技术、管理、服务等资源,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着力解决肉牛生产中的技术、生产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有效地促进了肉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肉牛产业发展概况 XX区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全省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建基地,扩规模、夯基础,强产业,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加工+销售”的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2014年末,全区肉牛饲养量达55万头,出栏14万头,奶牛存栏2.2万头,养牛业产值达9.1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15亿元的60.2%。建成标准化肉牛养殖场219个,其中300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5个,千头以上奶牛养殖场25个,带动全区发展肉牛养殖大户3522户,肉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达68.4%。肉牛良种改良率达98%。全面建设以奶肉牛为主的现代循环畜牧产业园,建成XX、XX、XX3个肉牛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20万头。建成XX、XX等18个肉牛交易为主的活畜交易市场,培育贩运大户1268人,年牛交易量8万头以上。认证无公害肉牛产地13个,无公害肉牛产品2个。注册“祁沅春”鲜牛肉、“龙美滋”牛肉干、

“发忠牛肉“等肉制品品牌商标3个。建成部级标准化奶肉牛示范场3个,省级3个,市级18个。培育专业合作社289个,会员5265人,带动农户1.2万户。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情况 1.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畜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连续6年公开招考基层科技服务人员XX人,全系统技术人员203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41人,初级112人;研究生学历3人,大学本科102人,大学专科89人,中专学历9人。 2.研发平台。一是国家财政部、农业部批准设立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XX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单位是XX草畜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体系为技术研发和交流平台,依靠雄厚的专家技术力量,在不断夯实自我的同时,积极为当地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和培训,自2008年设立试验站以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教授多次来“张掖综合试验站”检查指导工作。先后有60多人次的体系专家、教授在XX范围内为肉牛养殖户进行免费的肉牛生产指导、技术培训和技术研发,让全市5000余技术人员和养殖户受益,有力的带动和提高了张掖地区农民发展肉牛生产的积极性和经济效益。完成了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十一五”期间的各项试验、示范任务,先后开展了《日粮蛋白质水平对不同体重阶段后备母牛消化代谢的影响”》、《日粮微量元素水平对后备母牛消化代谢的影响”》等13项试验。“十二五”期间,与体系9位岗位专家进行了任务对接,承担了体系“十二五”任务中23项重点任务和前瞻性任务的试验与示范。二是张掖市万禾草畜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

肉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实施方案

****肉牛养殖有限公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实施方案 ****肉牛养殖有限公司 ****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 4 - 1.1项目概况 (4) 1.1.1 项目名称.............................................. - 4 - 1.1.2 项目建设单位.......................................... - 4 - 1.1.3 项目建设地点.......................................... - 5 - 1.1.4 建设性质.............................................. - 5 - 1.1.5 建设内容及规模........................................ - 5 - 1.1.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6 - 第二章建设规模及工程技术方案....................................... - 7 - 2.1建设规模及内容 (7) 2.2建设规划和布局 (8) 2.3养殖基地改扩建及技术升级改造 (8) 2.3.1 建筑工程方案.......................................... - 8 - 2.3.2 设备方案.............................................. - 9 - 2.4利用牲畜粪便生产生物有机肥项目 (9) 2.4.1 建设内容.............................................. - 9 - 2.4.2 技术方案.............................................. - 9 - 2.4.3 土建工程方案......................................... - 10 - 2.4.4 设备方案............................................. - 11 - 2.5高档牛肉精加工生产及冷链物流 (11) 2.5.1 建设内容............................................. - 11 - 2.5.2 产品方案............................................. - 11 - 2.5.3 技术方案............................................. - 12 - 2.5.4 土建工程方案......................................... - 15 - 2.5.5 设备方案............................................. - 15 - 2.6高档品牌创建及推广 (17) 2.6.1 建设内容............................................. - 17 - 2.6.2 实施方案............................................. - 17 -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

肉牛产业链分析 一、国内肉牛养殖行业的现状分析 1、国内肉牛养殖的品种分类 2、国内肉牛的养殖规模和优势区域分布 3、国内肉牛的养殖技术 二、国内牛肉市场情况分析 1、国内牛肉的产量分析 2、国内牛肉市场消费量和前景分析 3、国内牛肉市场总体竞争情况分析 4、国内肉牛重点加工企业和加工产品情况分析 三、国内肉牛养殖行业的效益分析 1、国内肉牛养殖业发展的推动力 2、国内肉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3、国内肉牛养殖业的影响因素情况分析 四、国内肉牛产业未来市场运行态势分析 1、国内肉牛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国内肉牛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肉牛产业链分析 一、国内肉牛养殖行业现状分析 1、国内肉牛养殖的品种分类 根据其生产类型或用途把牛分为乳用、肉用、役用品种和兼用品种。肉牛是指生产牛肉的专用品种。 中国的主要肉牛品种是黄牛,是长期以来我国役肉兼用为主的黄牛群体的总称。秦川牛:产于陕西“八百里秦川”。其体骼粗壮,肌肉丰厚,前驱发育好,被毛细致有光泽。秦川牛肉用性能突出,屠宰率和净肉率都在50%以上,适应性强。 南阳牛:产于河南省南阳地区。毛色以深浅不一的黄色为主,另有红色和草白色,体骼较大,结构紧凑。该牛产肉性能良好,屠宰率在55%以上,净肉率达到46%。 晋南牛:产于山西省晋南盆地。体格粗大,前驱较后驱发达,毛色以枣红色为主,红色和黄色次之。晋南牛产肉性能好,屠宰率和净肉率都在50%以上。 鲁西牛:产于山东省的西南部。体驱高大,结构紧凑,肌肉发达,前驱较宽深。被毛从浇黄到综红都有,心黄色为主。该牛肉用性能好,屠宰率达到57%,净肉率达到50%。 延边牛:产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毛色为深浅不一的黄色,被毛密而厚,皮厚有力,胸部宽深,体长结实,骨骼粗壮。该牛耐寒、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性好,屠宰率57%,净肉率47%。 蒙古牛:产于内蒙古中西部。毛色以黑色、黄色居多,头部粗重,角长,四肢短,蹄质坚实。屠宰率53%,净肉率45%。该牛抓膘能力强,发病率低,是我国最耐干旱和严寒的少数几个品种之一。 还有产于浙江省温岭高峰牛,内蒙古三河地区的三河牛,由吉林、内蒙、河北三省四地区联合育成草原红牛,原产于新疆伊犁、塔城地区的新疆褐牛等均属于国内有名的地方品种牛。

牛场建设投资规划图及肉牛场牛舍建设设计完整版

牛场建设投资规划图及肉牛场牛舍建设设计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10000头牛场建设投资规划图及肉牛场牛舍建设设计 一:养牛场建设? 1:每栋牛舍长80米、宽12米、中间过道2.5米,双面牛槽,槽宽70厘米、高75厘米、槽深25厘米,每头牛间隔1.6米,地面斜坡15度,要求通风要好。 2:这么一栋牛舍800平方米可以饲养100头肉牛。根据新型材料年物价,每平米,500元,建设一栋简易牛棚需投资50万元。需要建设35栋牛圈,圈舍投资1750万元。二:料棚建设用地(每100头牛) 1:需长30米、宽8米、高4.5米。共计240平方米的草料鹏,要求通风要好。 2:每平米600元计算,需求资金约14万元左右,共建设35个,投资500万元。 3.水电路建设成500万元。机械设备投资500万元办公及住宿等投资450元。三:量粪池 1:每500头牛需1—3亩? 2:牛粪可以用来做沼气,种植蘑菇等菌类。 四:进牛成本? 1:短期育肥:如进400—500斤肉牛,饲养4—5个月。每头牛需成本2000—2500元。(肉牛) 2:长期催肥:如进250—350斤小肉牛,饲养6—7个月。每头牛需成本1400—2000元。(肉牛)五:饲料分析

1:粗饲料?每头牛每天需干草8斤,如果鲜草12—20斤,小牛均减。每斤草料的成本是0.2元。 2:精料肉牛斤料,也就是说500斤的牛每天两次共计10斤精料。800斤的牛每天两次共计12斤精料。 3:精料的配比60%玉米面,25%麸皮,15%棉豆簸或菜籽饼,5%豆簸。每斤精料预计1.3元左右。 4:每30头肉牛每天使用食盐1斤,如使用酒糟需加少量苏打粉、酵母粉。 每天每头牛的饲养成本为20元,按照大牛饲养成本计算。饲养3000头牛每天饲料成本为6万元。(包括人水.电费.杂费)六:人工、水电 每百头小肉牛2名饲养员,1名管理员月工资每人在2000元左右。水电因地适宜。七:市场行情分析 1:目前肉牛成牛450公斤以上的活牛毛重价格在24元/斤左右。根据市场行情,专家分析3—5年内将会稳步上涨不会下滑。 1:3000头肉牛短期育肥需牛款投资3100万—3300万元?2:3000头肉牛长期育肥需牛款投资3000万—3100万元? 综上所述,3000头肉牛如短期育肥需求牛款成本在3100-3300万元,需求草料、人工、水电费在900万元左右。总计4000万元左右。生长局势达到1050—1150公斤,按13元/斤计算,每头牛产值15000元左右,总计产值4500万元以上。也就是说纯利润在500万元以上。肉牛养殖场技术人员可驻贵地进行免费技术指导让我们携手并肩在养殖肉牛的道路上共同前进!圈舍基本结构要求:

我国肉牛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

我国肉牛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 一、发展现状 1.我国肉牛生产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实现了持续增长,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畜牧业生产大国。其中,肉牛业也有很大发展,牛出栏量和牛肉产量保持逐年增长势头。1980年,我国牛出栏量为33 2.2万头,产量仅26.9万吨;XX年,牛出栏5602.9万头,牛肉产量达到750万吨,分别是1980年的16.9倍和27.9倍。XX年,我国牛肉产量占世界的11%,位于美国和巴西之后,名列世界第三位。 2.我国牛肉消费情况。据国家 ___资料,XX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购买牛肉1.35千克,花费金额26.72元。其中, ___牛肉购买量排名第一,人均为8.72千克,支出额为208.9元;山西牛肉人均购买量最少,人均为0.41千克,支出额为8.01元。我国牛肉消费特点是消费水平低。主要表现在:牛肉消费在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城市消费水平高,农村消费水平低;主产区消费水平高,非主产区消费水平低。 3.我国肉牛业的特点。肉牛产区分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牛肉生产中心逐步由传统牧区转向广大农区。到xx年,内蒙古、甘肃、、青海、 ___5大牧区牛肉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从1980年的

44%下降到13%。同期,河南、山东、河北、安徽4省牛肉产量,由占全国的9.7%上升到47.3%;东北三省牛肉产量比重,由11%上升到15.7%。从而形成了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 牛肉质量。目前,我国牛肉生产主要依靠黄牛,改良肉牛的覆盖率仅为18%,奶畜的牛肉不到3%。中国黄牛虽然有如鲁西牛、秦川牛、南阳牛、晋南牛等诸多品种,且肉有清香之特色,但普遍体型小、生长速度慢、出肉率低、肌肉纤维粗,用这样的品种来生产高档牛肉难度很大。我国高档牛肉的比重不足5%,高档牛肉生产能力低是目前我国肉牛业的突出弱点。 肉牛饲养方式。以往我国牧区主要采用草原放牧饲养牛,几乎不用精饲料进行育肥。近年来,农区普遍采用秸秆、人工牧草和精饲料作为牛的主要饲料。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农区丰富的秸秆资源和闲置的劳动力,并缓解了肉牛对草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 在一些农区特别是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肉牛的饲养规模逐步扩大。不仅小农产的饲养数量增加,而且还出现了一批肉牛饲养规模在百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和养殖小区,并且养殖大户和养殖小区的数量在逐渐增加。

中国牛产业链发展模式探讨

中国牛产业链发展模式探讨 曹曼 摘要:本文分析了牛产业链现状和形成过程,追寻牛产业发展受限的根源,建议改变牛产业链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牛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牛产业走出产量和质量满足不了市场需要、效益不佳的尴尬局面,实现牛产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产业链、牛、发展模式、循环经济 前言 我国发展牛产业,已有20多年的历史,从牛养殖、加工到出售……形成了线性产业链模式。近年来,畜禽粪污引起重要流域和农村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奶牛也陷入了发展的瓶颈,肉牛尤其是基础母牛的存栏量逐步萎缩,奶牛存栏的增长幅度下降,出现大范围的牛慌、奶慌。市场上牛肉、牛奶价格不断上涨,养殖、加工企业出现亏损、萎缩。据统计,河北液体乳及乳制品行业64个企业中23个亏损,亏损额高达4417万元。种种迹象表明,传统发展模式已严重阻碍了牛产业的发展,找到一种新的产业链发展模式、突破这一发展瓶颈迫在眉睫。 1、牛产业链概况 牛产业链是指基于牛资源开发利用形成的具备某种关联形态的企业群结构,传统模式是“种植-产品-污染”的单向线性产业链,属于“资源-产品-污染”物质单向流动的传统经济模式。在全球能源紧

缺、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牛产业链传统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1产量供不应求 奶牛:尽管中国乳业发展迅速,07年牛奶产量约达3600吨,但与世界乳业强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世界牛奶产量排名第一、第二的是印度9100万吨和美国8300万吨。2006年,世界牛奶产量为6.44亿吨,人均占有量约为100公斤,而中国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水平的1/4。 肉牛:07中国生产791万吨牛肉,消费783万吨,人均消费量12.05千克,而早在2003年美国牛肉产量已达1194万吨,占全世界的21%,人均消费量31.5千克。 1.2质量亟待提高 奶牛:中国原奶质量与国外相比有较大的差距,鲜奶标准及其它相关指标明显低于国外标准。国产生鲜奶质量不过关主要原因在于奶牛饲养方式以散养为主,奶源、疾病得不到很好的控制。 肉牛:中国的肉牛品种普遍较差,牛肉肉质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一是牛酮体均重只有134公斤,而美国可达331公斤,以色列、日本则可达400公斤左右;二是散留及贵金属元素超标;三是牛肉产品的加工技术、条件落后,产品品种单一。 1.3效益增长空间大 奶牛:奶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欧美及大洋洲各国奶业产值一般都占畜牧业总产值的1/3左右,美国占21%,加拿大占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