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汇总(共7种)(必须知道)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汇总

一、取代反应

1.概念:有机物分子里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2.能发生取代反应的有:烷烃(卤代)、苯环(卤代、硝化)、醇羟基(-OH)(与卤化氢、成醚、酯化)、卤原子(-X)(水解)、羧基(-COOH)(酯化)、酯基(-COO-)(水解)、肽键(-CONH-)(水解)等。

二、加成反应

1.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双键、三键、苯环、羰基(醛、酮)等。

2.加成反应有两个特点:

①反应发生在不饱和的键上,不饱和键中不稳定的共价键断,然后不饱和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以共价键结合。

②加成反应后生成物只有一种(不同于取代反应,还会有卤化氢生成)。

说明:

1.羧基和酯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2.醛、酮的羰基只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3.二烯烃有两种不同的加成形式(1,2-加成、1,4-加成)。

4.不对称烯烃加成时,要符合氢多加氢的原则为主要产物。

5.双键、三键只有和溴水中的溴加成时没有反应条件。

6.加成比例:烯烃1:1、炔烃和二烯烃1:2

三、消去反应

1.概念:有机物在适当的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HX等),生成不饱和(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如:实验室制乙烯。

2.能发生消去反应的物质:醇(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加热,乙烯的反应条件为浓硫酸170℃)、卤代烃(强碱水溶液加热)。

3.反应机理:消去官能团和邻碳氢。

4.有多种邻碳氢时产物有多种,要符合氢少去氢的原则为主要产物。

四、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是指小分子互相作用生成高分子的反应。聚合反应包括加聚和缩聚反应。

1.加聚反应:由不饱和的单体加成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反应是通过单体的自聚或共聚完成的。

能发生加聚反应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甲醛。

聚反应的实质是:加成反应。

加聚反应的反应机理是:碳碳双键断裂后,小分子彼此拉起手来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2.缩聚反应:指小分子互相作用生成高分子的同时要脱去小分子。

能发生加聚反应的官能团是:羧基和羟基(生成聚酯),羧基和氨基(生成肽键),苯酚和甲醛(生成酚醛树脂)。

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就是有机物分子“加氧”或“去氢”的反应。

能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和官能团:烯(碳碳双键)、炔(碳碳三键)、醇、酚、苯的同系物、含醛基的物质等。

烯(碳碳双键)、炔(碳碳三键)、苯的同系物的氧化反应都主要指的是它们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所氧化。

醇发生催化氧化机理:去羟基氢和连碳氢。常见转化为:—CH2OH转化为—CHO,—CHOH转化为C=O, —COH不能被氧化

醛基被催化氧化机理:断裂醛基中的碳氢键加入氧原子变成羧基。

2.还原反应就是有机物分子“加氢”或“去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双键、三键、苯环、羰基(醛、酮)与H2的加成反应。

六、酯化反应

1.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

反应机理为:酸脱羟基醇脱氢结合成水,其余部分结合成酯。

七.水解反应

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卤代烃(强碱水溶液加热)、酯(强碱溶液加热或稀硫酸加热)、油脂、二糖、多糖(糖类水解条件是稀硫酸加热)、蛋白质(酸、碱或酶)等。

注意:

1.从本质上看,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2.反应机理:卤代烃水解时是C-X键断裂,乙酸乙酯水解时是-COO-中的C-O键断裂,蛋白质水解,则是肽键断裂。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化学与生活选择题知识点 1、误认为有机物均易燃烧。如四氯化碳不易燃烧,而且是高效灭火剂。 2、误认为二氯甲烷有两种结构。因为甲烷不是平面结构而是正四面体结构,故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 3、误认为碳原子数超过4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新戊烷是例外,沸点9.5℃,气体。 4、误认为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故不能达到除杂目的,必须再用碱石灰处理。 5、误认为双键键能小,不稳定,易断裂。其实是双键中只有一个键符合上述条件。 6、误认为聚乙烯是纯净物。聚乙烯是混合物,因为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定。 7、误认为乙炔与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速率比乙烯快。大量事实说明乙炔使它们褪色的速度比乙烯慢得多。 8、误认为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能发生取代反应,故苯与氯气在光照(紫外线)条件下也能发生取代。苯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的是加成反应,生成六氯环己烷。 9、误认为苯和溴水不反应,故两者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虽然二者不反应,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层颜色变浅或褪去,而苯层变为橙红色。 10、误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难分离。应再用氢氧化钠溶液使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然后分液。 11、误认为石油分馏后得到的馏分为纯净物。分馏产物是一定沸点范围内的馏分,因为混合物。 12、误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区分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直馏汽油中含有较多的苯的同系物;两者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鉴别。 13、误认为卤代烃一定能发生消去反应。 14、误认为烃基和羟基相连的有机物一定是醇类。苯酚是酚类。 15、误认为乙醇是液体,而苯酚是固体,苯酚不与金属钠反应。固体苯酚虽不与钠反应,但将苯酚熔化,即可与钠反应,且比乙醇和钠反应更剧烈。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汇总(共7种)(必须知道)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汇总 一、取代反应 1.概念:有机物分子里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2.能发生取代反应的有:烷烃(卤代)、苯环(卤代、硝化)、醇羟基(-OH)(与卤化氢、成醚、酯化)、卤原子(-X)(水解)、羧基(-COOH)(酯化)、酯基(-COO-)(水解)、肽键(-CONH-)(水解)等。 二、加成反应 1.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双键、三键、苯环、羰基(醛、酮)等。 2.加成反应有两个特点: ①反应发生在不饱和的键上,不饱和键中不稳定的共价键断,然后不饱和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以共价键结合。 ②加成反应后生成物只有一种(不同于取代反应,还会有卤化氢生成)。 说明: 1.羧基和酯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2.醛、酮的羰基只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3.二烯烃有两种不同的加成形式(1,2-加成、1,4-加成)。 4.不对称烯烃加成时,要符合氢多加氢的原则为主要产物。 5.双键、三键只有和溴水中的溴加成时没有反应条件。 6.加成比例:烯烃1:1、炔烃和二烯烃1:2 三、消去反应 1.概念:有机物在适当的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HX等),生成不饱和(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如:实验室制乙烯。 2.能发生消去反应的物质:醇(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加热,乙烯的反应条件为浓硫酸170℃)、卤代烃(强碱水溶液加热)。 3.反应机理:消去官能团和邻碳氢。 4.有多种邻碳氢时产物有多种,要符合氢少去氢的原则为主要产物。 四、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是指小分子互相作用生成高分子的反应。聚合反应包括加聚和缩聚反应。 1.加聚反应:由不饱和的单体加成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反应是通过单体的自聚或共聚完成的。 能发生加聚反应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甲醛。 聚反应的实质是:加成反应。 加聚反应的反应机理是:碳碳双键断裂后,小分子彼此拉起手来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2.缩聚反应:指小分子互相作用生成高分子的同时要脱去小分子。 能发生加聚反应的官能团是:羧基和羟基(生成聚酯),羧基和氨基(生成肽键),苯酚和甲醛(生成酚醛树脂)。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四节 有机合成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新人教版高中选修5化学教案

第四节 有机合成 [课标要求] 1.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取代、加成、消去反应)、原理及应用,初步学会引入各种官能团的方法。 2.在掌握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反应类型、相互转化的基础上,初步学习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路线。 3.初步学会使用逆向合成法合理地设计有机合成的路线。 4.了解有机合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引入碳碳双键的三方法:卤代烃,醇的消去,炔烃的不完全加成。 2.引入卤素原子的三方法:醇的取代,烯烃(炔烃)的加成,烷烃(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取代。 3.引入羟基的四方法:烯烃与水的加成,卤代烃的水解,酯的水解,醛、酮与H 2的加成。 4.官能团之间的转化:R —CH===CH 2――→HCl 加成RCH 2CH 2Cl ――→NaOH/水水解 RCH 2CH 2OH ――→氧化 RCH 2CHO ――→氧化 RCH 2COOH ――→R′CH 2OH 酯化 5.有机合成路线要求各步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基础原料和辅助原料低毒性、低污染, 易得而廉价。

有机合成的过程 1.有机合成的概念 有机合成指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的任务 通过有机反应构建目标化合物的分子骨架,并引入或转化所需的官能团。 3.有机合成的过程 4.官能团的引入 (1)引入碳碳双键的方法 ①卤代烃的消去,②醇的消去,③炔烃的不完全加成。 (2)引入卤素原子的方法 ①醇(酚)的取代,②烯烃(炔烃)的加成, ③烷烃(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取代。 (3)引入羟基的方法 ①烯烃与水的加成,②卤代烃的水解,③酯的水解,④醛的还原。 [特别提醒] (1)有机合成要按一定的反应顺序和规律引入官能团,不能臆造不存在的反应。 (2)有机合成过程中要注意官能团的保护。 1.如何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

高中化学——选修三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三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三全册教案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选修三《有机化学基础》,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命名,理解并掌握有机化学的反应机理和反应类型,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有机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包括以下十章内容: 第一章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第三章不饱和烃第四章芳香烃第五章立体化学基础第六章醇、酚、醚第七章醛和酮第八章羧酸及其衍生物第九章胺及其衍生物第十章 杂环化合物 学时分配如下: 第一章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8学时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 6学时 第三章不饱和烃 4学时第四章芳香烃 6学时第五章立体化学 基础 4学时第六章醇、酚、醚 6学时第七章醛和酮 6学时第八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6学时第九章胺及其衍生物 4学时第十章杂环化合物 4学时

共计: 50学时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讲解、演示、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实验设备等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验设计 为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的理解和应用,设计以下实验: 实验一: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鉴别实验二: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转化实验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鉴定实验四: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性和机理探究实验五:有机化合物的应用和性能评价 五、考核方式 采用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期末考试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考核,以全面了解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情况。其中,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占20%,实验操作占30%,期末考试占50%。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转化,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性和机理探究。教学难点是有机化合物的立体化学和复杂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转化。

高中化学常见络合反应

高中化学常见络合反应 一、引言 络合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指的是配体与中心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络合反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将介绍高中化学中常见的络合反应,包括络合反应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具体的例子。 二、络合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络合反应是指配体与中心离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在络合反应中,配体通常是带有可供给电子对的原子或离子,而中心离子则是有空轨道可以接受电子对的原子或离子。络合反应具有以下特点: 1. 配体与中心离子之间通过配位键连接,形成配合物。 2. 稳定的配合物通常具有比原来的中心离子或配体更高的稳定性。 3. 组成配合物的配位键可以是共价键或离子键。 4. 配合物的形成常常伴随着溶解度的改变。 三、络合反应的分类 络合反应可以根据配体和中心离子的性质进行分类。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分类方式: 1. 配体的分类 根据配体的性质,络合反应可以分为无机络合反应和有机络合反应。

无机络合反应是指配体为无机物质,常见的无机配体有氨、水和氯离子等。有机络合反应是指配体为有机物质,常见的有机配体有乙二胺、乙醇和酸等。 2. 配位数的分类 根据中心离子与配体形成的配位数不同,络合反应可以分为单配位反应、双配位反应和多配位反应。单配位反应是指一个中心离子与一个配体形成配合物,双配位反应是指一个中心离子与两个配体形成配合物,多配位反应是指一个中心离子与多个配体形成配合物。 3. 配体的配位方式分类 根据配体与中心离子形成配合物时的配位方式不同,络合反应可以分为配位作用发生在一个原子上的一元配位反应、配位作用发生在两个原子上的二元配位反应和配位作用发生在三个或三个以上原子上的多元配位反应。 四、常见的络合反应例子 1. 氨和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 氨是一种常见的配体,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例如,氨与铜离子反应生成深蓝色的[Cu(NH3)4]2+配合物。 2. 水和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 水也是一种常见的配体,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例如,水与铁离子反应生成红棕色的[Fe(H2O)6]3+配合物。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总结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总结 1、取代反应 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 (1)能发生取代反应的官能团有:醇羟基(-OH)、卤原子(-X)、羧基(-COOH)、酯基(-COO-)、肽键(-CONH-)等。 (2)能发生取代反应的有机物种类如下图所示: 2、加成反应 定义: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叫加成反应。分子结构中含有双键或三键的化合物,一般能与H2、X2(X为Cl、Br、I)、HX、H2O、HCN等小分子物质起加成反应。 1.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双键、三键、苯环、羰基(醛、酮)等。 2.加成反应有两个特点: ①反应发生在不饱和的键上,不饱和键中不稳定的共价键断裂,然后不饱和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以共价键结合。 ②加成反应后生成物只有一种(不同于取代反应)。 说明: 1.羧基和酯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2.醛、酮的羰基只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3.共轭二烯有两种不同的加成形式。 3、消去反应 定义:有机化合物在适当条件下,从一个分子相邻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不饱和(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称为消去反应。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合物需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是连有—OH(或—X)的碳原子有相邻的碳原子。 (2)是该相邻的碳原子上还必须连有H原子。

(1)能发生消去反应的物质:醇、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官能团有:醇羟基、卤素原子。 (2)反应机理:相邻消去 发生消去反应,必须是与羟基或卤素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上必须有氢原子,否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如CH3OH,没有邻位碳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4、聚合反应 定义:有许多单个分子互相结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叫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有两个基本类型: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1)加聚反应: 由许多单个分子互相加成,又不缩掉其它小分子的聚合反应称为加成聚合反应。烯烃、二烯烃及含C=C的物质均能发生加聚反应。 烯烃加聚的基本规律: (2)缩聚反应: 单体间相互结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同时,还生成小分子物质的聚合反应,称为缩合聚合反应。 酚和醛、氨基酸(形成多肽)、葡萄糖(形成多糖)、二元醇与二元酸、羟基羟酸等均能发生缩聚反应。 (1)二元羧酸和二元醇的缩聚,如合成聚酯纤维: (2)醇酸的酯化缩聚: (3)氨基与羧基的缩聚 (1)氨基酸的缩聚,如合成聚酰胺6: (2)二元羧酸和二元胺的缩聚: nHOOC-(CH2)4-COOH+nNH2(CH2)6NH2 =[CO(CH2)4CONH(CH2)6NH]n+2nH2O 5、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就是有机物分子里“加氧”或“去氢”的反应。 能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和官能团:烯(碳碳双键)、醇、酚、苯的同系物、含醛基的物质等。

高考化学难点汇总31《常见有机反应类型》(共36个)

高考难点汇总31 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有机反应不同于无机反应,概念间有交叉,也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有的反应类型较难判定。 ●难点突破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在一定条件下,乙炔分子间发生如下反应: 生成乙烯基乙炔,则该反应不属于 ...____________。 A.加成反应 B.加聚反应 C.取代反应 D.加成取代反应 ●案例探究 [例题]有机化学中取代反应范畴很广。下列6个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是(填写相应字母)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取代反应的判定能力。 知识依托:取代反应的概念。 错解分析:不知道取代反应间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不敢认定硝化反应和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从而漏选A 、E 。 解题思路:将生成物与反应物进行比较,只要是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就属于取代反应。 A.“NO 2”代替了“H ”原子,属于取代反应。 B.“OH ”与它邻位上的1个“H ”发生了消去反应。 C.“CH 2CH 3”取代了一个“H ”原子,属取代反应。 D.加成反应。 E.可以认为是CH 3COOH 分子中的“OH ”原子团被“OCH 3”代替了,也可以认为是CH 3OH 分子中的“H ”原子被“CH 3CO ”基团代替了,属于取代反应。 F.水中的“H ”原子(或“OH ”原子团)代替了酯分子中的“C 3H 5”原子团(或“RCOO ”原子团),属取代反应。 答案:ACEF ●锦囊妙计 1.取代反应是有机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它包含下列反应: ①卤代,②硝化,③水解,④酯化,⑤缩聚等。 2.加成反应是有机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C 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它包括: ①不同分子间的加成反应,②相同分子间的加成反应,③分子内的加成反应,④加聚反应等。 3.消去反应是有机化合物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内脱去一个小分子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它是: ①分子内进行的反应,②加成反应的逆反应。 ●歼灭难点训练 1.(★★★)在后面的括号内注明其反应类型 (1)R —CH 2—CHBr —CH 3 R —CH 2—CH===CH 2+R —CH===CH — CH 3( ) NaOH 的醇溶液 △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写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写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 (注明反应类型,带*号只写现象)烷烃的性质 1.甲烷与氯气 2.CH4受热分解 3.C16H34催化裂化 4.甲烷燃烧 烯烃的性质 5.*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6.乙烯通入溴水中 7.乙烯一定条件下与水加成 8.乙烯与HBr 9.乙烯加氢 10.乙烯聚合 11.乙烯燃烧 12.丙烯加HBr 13.丙烯加聚 14.1,3-丁二烯与溴水1:1加成 15.1,3-丁二烯与溴水1:2加成 16.1,3-丁二烯加聚 17.实验室制备乙烯 炔烃的性质 18.*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19.C H≡CH 通入溴水中 20.CH≡CH 与HCl 完全加成 21.CH≡CH + H2O 22.实验室制法 苯及其同系物的性质 23.溴代反应

24.硝化反应 25.磺化反应 26.苯与氢气加成 27.*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 28.甲苯硝化反应 卤代烃的性质 1.溴乙烷水解 2.溴乙烷消去 3.2-溴丁烷消去 醇的性质 4.与金属钠 5.与HBr的取代 6.催化氧化 7.*乙醇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 8.乙醇消去 9.乙醇脱水成醚 10.与乙酸的酯化反应 苯酚的性质 11.电离 12.与金属钠反应 13.悬浊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14.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15.与浓溴水反应 16.的显色反应 17.*苯酚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乙醛的性质 18.乙醛加氢还原 19.乙醛催化氧化 20.银镜反应 21.与新制Cu(OH) 2悬浊液反应 22.与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混合乙酸的性质:

23.与金属钠反应 24.与NaOH溶液反应 25.与Na2CO3溶液反应 26.与乙酸的酯化反应 27.其它酯化反应 ① n HOCH2CH2COOH?→ ②COOH + CH2OH ?→ CH2OH ③R—CHCOOH + R—CHCOOH OH OH ④ n COOH + n CH2OH ?→ COOH CH2OH 酯的性质: 28.乙酸乙酯酸性条件水解 29.乙酸乙酯碱性条件水解 糖类、油脂和氨基酸的性质 1.油脂水解 C17H33COO-CH2 C17H33COO-CH +3H2 ?→ C17H33COO-CH2 2.油脂氢化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 + 3NaOH?→C17H35COO-CH2 3.葡萄糖被氧气氧化 4.葡萄糖发酵

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汇总

浓硫酸 △ 有机物化学反应方程式汇总 有机物类别 官能团 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 —— 取代反应:CH 4+Cl 2 CH 3Cl +HCl 烯烃 碳碳双键 加成反应: CH 2=CH 2+HBr 催化剂 △ CH 3-CH 2Br , (还可与Br 2、H 2O 、H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加聚反应:nCH 2=CH 2 催化剂 -[CH 2-CH 2 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同时生成CO 2) 炔烃 碳碳三键 同烯烃 芳 香烃 苯 —— 取代反应: FeBr 3 加成反应: 苯的 同系物 —— 取代反应: 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与苯环相连的C 上有H 时统一被氧化为苯甲酸) 卤代烃 —X 取代反应:CH 3CH 2Br+NaOH H 2O CH 3CH 2OH+NaBr 消去反应:CH 3CH 2Br+NaOH CH 2=CH 2↑+NaBr+H 2O 醇 —OH 与活泼金属反应: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H 2↑ 取代反应:CH 3CH 2OH+HBr △ CH 3CH 2Br+H 2O 消去反应:CH 3CH 2OH 浓硫酸 170℃ CH 2=CH 2↑+H 2O 氧化反应:2CH 3CH 2OH+O 2 催化剂 △ 2CH 3CHO+2H 2O 醛 —CHO 还原反应(加成反应):CH 3CHO+H 2 催化剂 △ CH 3CH 2OH 氧化反应:2CH 3CHO+O 2 催化剂 △ 2CH 3COOH CH 3CHO+2Ag(NH 3)2OH △ CH 3COONH 4+2A g ↓+3NH 3+H 2O CH 3CHO+2C u (O H )2 +NaOH △ CH 3COONa+Cu 2O ↓+3H 2O 羧酸 —COOH 酸的通性:如CH 3COOH+NaHCO 3CH 3COONa+H 2O+CO 2↑ 酯化反应:CH 3COOH+ CH 3CH 2OH 浓H 2SO 4 CH 3COOCH 2CH 3+H 2O 酯 —COO — 水解反应:CH 3COOCH 2CH 3+H 2O CH 3COOH+ CH 3CH 2OH 酚 弱酸性: 取代反应: 光照 +HNO 3 —NO 2 +H 2O 浓硫酸 △ OH OH + NaOH ONa + H 2O OH +3Br 2 OH Br Br Br +3HBr ↓ 乙醇 +HBr +Br 2 Br —CH 3 +3HNO 3 CH 3 NO 2 O 2N NO 2+3H 2O + 3H 2 Ni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醇醛酸性质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醇醛酸性质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银镜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必须过量 B.1mol甲醛发生银镜反应最多生成2mol Ag C.银镜反应通常采用水浴加热 D.银镜反应的试管一般采用浓硝酸洗涤 2.下列物质,一定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 ) ①CH3CHO ②HCHO ③ ④⑤ ⑥⑦C4H8⑧C2H2 A.②③④⑥ B.①②④⑤⑥⑧ C.③④⑦⑧ D.③⑥⑦⑧ 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①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醛: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沸腾,过滤取溶液 ②除去福尔马林中少量的蚁酸(HCOOH):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蒸馏,收集馏出物 ③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加溴水,振荡,过滤除去沉淀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加足量新制生石灰,蒸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还原、加成、消去四种反应的是( ) A. B. CH-CH=CH-CHO D. C. 3 5.能用来鉴别乙醇、甲苯、己烯、四氯化碳、乙醛五种无色溶液的一种试剂是( ) A.金属钠 B.溴水 C.氢溴酸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6.由乙炔、乙醛组成的混合气体,经测定,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2%,则混合气体中氧的质量分数为( ) A.32% B.22.65% C.19.56% D.21.4% 7.下列四个反应中,与其他三个反应类型不同的是( ) A.CH3CHO+H2CH3CH2OH B.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 C.CH3CHO+2Cu(OH)2+NaOH CH3COONa+Cu2O↓+3H2O D.2CH3CHO+O22CH3COOH 8.将3.6g某饱和一元脂肪醛与银氨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0.8g金属银,则该醛为( ) A.甲醛 B.乙醛 C.丙醛 D.丁醛

高中有机化学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总结: 一、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 二、有机合成路线: 三、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的反应。聚合反应:一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加聚反应:一种或多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消去反应:从一个分子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因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氧化反应:有机物得氧或去氢的反应。 还原反应: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应。 酯化反应:醇和酸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水解反应:化合物和水反应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有卤代烃、酯、糖等) 特例: 1、能与氢气加成的:苯环结构、C=C 、 、C=O 。 ( 和 中的C=O 双键不发生加成) 2、能与NaOH 反应的:—COOH 、 、 。 3、能与NaHCO 3反应的:—COOH 4、能与Na 反应的:—COOH 、 、 -OH 5、能发生加聚反应的物质 烯烃、二烯烃、乙炔、苯乙烯、烯烃和二烯烃的衍生物。 6、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及反应条件 (1).烷烃与卤素单质:卤素蒸汽、光照; (2).苯及苯的同系物与①卤素单质:Fe 作催化剂; ②浓硝酸:50~60℃水浴;浓硫酸作催化剂 ③浓硫酸:70~80℃水浴; (3).卤代烃水解:NaOH 的水溶液; (4).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新制的氢卤酸(酸性条件); (5).酯类的水解:无机酸或碱催化; (6).酚与浓溴水 (乙醇与浓硫酸在140℃时的脱水反应,事实上也是取代反应。) 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 凡是分子中有醛基(-CHO )的物质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1)所有的醛(R -CHO ); (2)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 注:能和新制Cu(OH)2反应的——除以上物质外,还有酸性较强的酸(如甲酸、乙酸、丙 酸、盐酸、硫酸、氢氟酸等),发生中和反应。 8、有机物中能与溴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 (1).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2).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等) (3).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4).苯酚及其同系物(因为能与溴水取代而生成三溴酚类沉淀) (5).含醛基的化合物 (6).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CH 2=CH -C=CH 2 9、有机物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 (1)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2)苯的同系物; (3)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卤代烃、油酸、油酸盐、油酸酯等); (4)含醛基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等); (5)石油产品(裂解气、裂化气、裂化汽油等); (6)煤产品(煤焦油); (7)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O O C O OH C OH O O C C C OH

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

1. 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 (1) 取代反应(卤代反应、磺化反应、硝化反应、水解反应、酯化反应、分 子间脱水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主要有: ① 烷烃和卤素单质(气体或蒸气、光照) ② 苯和甲苯的硝化、卤代、磺化。 ③ 醇与HX 的反应。 ④ 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 凡两分子生成两分子的有机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因此,酯化反应、酯类的水解、醇生成醚等反应也是取代反应。 (2) 加成反应(加氢、加卤素单质、加水、加卤化氢等) 分子中不饱和的C =C 、C≡C、C =O 等打开,两个原子上各加上原子或者原子团的反应。主要有: ① 含有C =C 、C≡C 的物质与H 2(Ni 、加热)、X 2(溶液中)、H 2O (催化剂、加热)、HX (催化剂、加热)四类加成。 ② 含有苯环的物质,含C =O 双键的醛或酮能在Ni 催化,加热时与H 2加成。 (3) 消去反应(分子内脱水、脱卤化氢等) 一个大分子脱去小分子形成不饱和键的反应。主要有醇或卤代烃生成烯的反应。 (4) 氧化反应 有机分子中加氧或去氢的反应。主要有: ① 催化氧化 醇氧化成醛、酮或羧酸。醛被氧化成羧酸。 ② 含醛基的物质与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 烃及含氧烃的衍生物的燃烧、含碳碳不饱和键的物质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苯酚在空气中由无色晶体变为粉红色也属于氧化反应。

(5) 还原反应 有机分子中加氢或去氧的反应。前文(2)中与H 2的加成反应也属于还原反应。 (6) 加聚反应 含不饱和键的分子,打开不饱和键相互连接成链状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主要有:单烯烃加聚、二烯烃加聚和共聚(单烯烃、二烯烃加聚的组合)。 (7) 缩聚反应 单体间缩去小分子形成链状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主要为分子中含两个脱小分子基团(-OH 、-COOH 、-NH 2、-X 等)的缩聚。如: n HO H C COOH CH 3 O H C C 3 O n + n H 2O n HOOC COOH + n HO -CH 2CH 2-OH C C O O O CH 2CH 2 O n + 2n H 2O 苯酚与福尔马林也能发生缩聚反应(见前文)。 (8) 酯化反应 醇和羧酸(或含氧酸)生成酯的反应。在醇与羧酸反应时,醇分子脱水羧基上的氢原子、羧酸分子脱去羧基上的羟基。 (9) 水解反应 ① 酯类在无机酸或碱催化下水解生成羧酸(或羧酸盐)和醇(或酚)。 ② 二糖和多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单糖或简单糖。 (10) 脱水反应 脱水反应范围较广,如:醇变为烯或醚等。 (11) 分解反应 概念与无机物反应相同。主要有:甲烷分解,石油中的裂化和裂解。 (12) 显色反应 主要有:淀粉遇碘变蓝,苯酚溶液遇铁盐(如FeCl 3)变为紫色,某些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等。 (13) 缩合反应 两个分子反应生成一个大分子和一个小分子的反应。如:两个氨基酸分子生哼二肽和水的反应。

有机化学十种反应类型详细总结

一、取代反应 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 在中学化学中,取代反应包括卤代、酯化、水解、硝化和磺化等很多具体的类型。分例如下: 1、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发生该类反应的有机物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醇、酚等。例如: (1).(在适当的条件下,烷烃的取代反应是可以逐步进行的,得到一系列的 混合物)。 (2). (3).CH 2=CH -CH 3 + Cl 2 CH 2=CH -CH 2-Cl + HCl (4). (5).+ 2HCl 2、与混酸的硝化反应(苯及其同系物、苯酚、烷烃等均能发生硝化反应)。如: (1). + HNO 2 -NO 2 + H 2O (2). (3). 环己烷对酸、碱比较稳定,与中等浓度的硝酸或混酸在低温下不发生反应,与稀硝酸在100℃以上的封管中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环己烷。在铂或钯催化下,350℃以上发生脱氢反应生成苯。环己烷与氧化铝、硫化钼、古、镍-铝一起于高温下发生异构化,生成甲基戌烷。与三氯化铝在温和条件下则异构化为甲基环戊烷。 低碳硝基烷的工业应用日益广泛。在使用原料上,以丙烷硝化来制取是合理的途径。在工艺方面,国外较多的是以硝酸为硝化剂的气相硝化工艺,已积累了较丰富的工业经验。有代表性的反应器则是多室斯登该尔反应器。国内迄今有关硝基烷的生产和应用研究均进行得不多,这是应该引起我们充分注意的。 (4).CH 3-CH 2-CH 3(气) + HNO 3(气) CH 3-CH 2-CH 2-NO 2 + H 2O 3、与硫酸的磺化反应(苯、苯的衍生物, 几乎均可磺化)。如: (1). (2). (邻、对位产物为主) 4、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 光照 浓硫酸 △ 100℃ + +

高中化学全部化学方程式汇总(有机和无机)

高中化学方程式汇总 无机化学反应式 2、2Na+2H2O=2NaOH+H2↑ ★2K+2H2O=2KOH+H2↑ 3、2Na2O2+2H2O=4NaOH+O2↑ 4、2Na2O2+2CO2=2Na2CO3+O2 7、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OH- +HCO3- =CO32- +H2O 12、氯气溶于水(新制氯水中含Cl2.HClO.H2O .H+ .Cl - .ClO - .OH-): Cl2+H2O=HCl+HClO ★ Cl2+2NaOH=NaCl+NaClO+H2O 13、次氯酸见光分解(强氧化剂、杀菌消毒,漂白剂): 2HClO 2HCl+O2↑ 14、Ca(ClO)2+CO2+H2O=CaCO3+2HClO 15、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17、2F2+2H2O=4HF+O2 Cl2+H2O=HCl+HClO Br2+H2O=HBr+HBrO 19、2Al+2NaOH+2H2O=2NaA lO2+3H2↑ Al2O3+2NaOH=2NaAlO2+H2O Al(OH)3+NaOH=NaAlO2+2H2O 23、H2O2的分解: 2H2O2 2H2O+O2↑ *H2S与SO2的反应: 2H2S+SO2=3S+2H2O 25、2SO2+O2 2SO3 27、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8、C+2H2SO4(浓) CO2↑+2SO2↑+2H2O 30、SiO2+2C Si+2CO↑ 33、

34、N2+O2 2NO 2NO+O2=2NO2 35、3NO2+H2O=2HNO3+NO 45、4NH3 +5O2 4NO+6H2O 47、用浓盐酸检验氨气(白烟生成): NH3+HCl=NH4Cl 48、(NH4)2SO4+2NaOH Na2SO4+2NH3↑+2H2O 49、NH4NO3+NaOH=NaNO3+NH3↑+H2O 50、4HNO3 4NO2↑+O2↑+2H2O 5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4HNO3(浓)=CO2↑+4NO2↑+2H2O

(完整)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推断题及专题训练汇总,推荐文档

有机化学推断题与合成专题训练 有机推断在新高考中占了很大一部分,而且难度也在上升,比以前的高考送分题水分少了许多,而且有机的知识 点就那么点,考察的便是考生的应用能力,在此之前,熟记反应很重要,同时还要学会类比迁移,总之无论题型,只要把所有步骤理清就不会有问题。可能有人认为分题型训练效果要好,其实在小编看来有机推断没有题型,有的只有对反应条件与化合物变化的敏感。所以小编没有分专题,在题目与老师的指导下掌握有机的灵活思维吧。 1.CO 不仅是家用煤气的主要成分,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美国近年来报导一种低温低压催化工艺,把某些简单的有机物经“羰化”反应后可以最后产生一类具有优良性能的装饰性高分子涂料、粘胶剂等,如下图所示: 酒精 图中G (RCOOR’)有一种同分异构体是E 的相邻同系物;而H 有一种同分异构体则是F 的相邻同系物。已知D 由CO 和H 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完全反应而成,其氧化产物可发生银镜反应;H 是含有4个碳原子的化合物。 试推断:(1)写出B 、E 、G 的结构简式 B : E : G : 写出与G 同类别的两个G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CO+H 2O ②F+D ③G 高分子化合物 2.避蚊胺(又名DEET )是对人安全,活性高且无抗药性的新型驱蚊剂,其结 构简式为 。避蚊胺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下面的合成路线I 来合 A +H 2O CO B +H 2O 、催化剂 E +H 2、催化剂 +H 2O 、催化剂 D F 浓H 2SO 4 △ G 高分子涂料粘胶剂 一定条件 浓H 2SO 4 △ H 电石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的结构简式。 (2)在反应①一⑦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填序号)。(4分) (3)写出F→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分) (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①苯环与羟基直接相连;②苯环羟基邻位有侧链。 (5)路线II也是一种可能的方法,你认为工业上为什么不采用该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烃A能使酸性高猛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与溴水反应。其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46倍。框图中B、C 均为一溴代烃,且它们的苯环上的一硝化产物分别只有2种、3种。E的分子式为C2H2O4,它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框图中某些无机物已省略) (1)A的分子式为,B的结构简式为。 (2)E的结构简式是,F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可能为。 (3)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为。 (4)10g A和丙三醇的混合物中含氢的质量分数为8.7%,则混合物中A和丙三醇的物质的量之比可以为(填写字母选项)。 A.1:1 B.2:1 C.1:3 D.3:2

有机化学反应的96种反应类型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一、Arbuzov 反应二、Arndt-Eister 反应 三、Baeyer-villiger 反应四、Beckmann 重排 五、Birch 还原六、Bouveault-Blanc 还原 七、Bucherer 反应八、Bamberger,E. 重排 九、Berthsen,A.Y 吖啶合成法十、Cannizzaro 反应 十一、Chichibabin 反应十二、Claisen 酯缩合反应 十三、Claisen-Schmidt 反应十四、Claisen 重排 十五、Clemmensen 还原十六、Combes 喹啉合成法 十七、Cope 消除反应十八、Cope 重排 十九、Curtius 反应二十、Crigee,R 反应 二十一、Dakin 反应二十二、Elbs 反应 二十三、Edvhweiler-Clarke 反应二十四、Elbs,K 过硫酸钾氧化法 二十五、Favorskii 反应二十六、Favorskii 重排 二十七、Friedel-Crafts 烷基化反应二十八、Friedel-Crafts 酰基化反应 二十九、Fries 重排三十、Fischer,O-Hepp,E 重排 三十一、Gabriel 合成法三十二、Gattermann 反应 三十三、Gattermann-Koch 反应三十四、Gomberg-Bachmann 反应 三十五、Hantzsch 合成法三十六、Haworth 反应 三十七、Hell-Volhard-Zelinski反应三十八、Hinsberg 反应 三十九、Hofmann 烷基化四十、Hofmann 消除反应 四十一、Hofmann 重排(降解)四十二、Houben-Hoesch 反应 四十三、Hunsdiecker 反应四十四、Kiliani 氯化增碳法 四十五、Knoevenagel 反应四十六、Koble 反应 四十七、Koble-Schmitt 反应四十八、Kolbe,H.Syntbexis of Nitroparsffini 合成四十九、Leuckart 反应五十、Lossen 反应 五十一、Mannich 反应五十二、Meerwein-Ponndorf 反应 五十三、Michael 加成反应五十四、Martius,C.A. 重排 五十五、Norrish Ⅰ和Ⅱ型裂五十六、Oppenauer 氧化 五十七、Orton,K.J.P 重排五十八、Paal-Knorr 反应 五十九、Pschorr 反应六十、Prileschajew,N 反应 六十一、Prins,H.J 反应六十二、Pinacol 重排 六十三、Perkin,W.H 反应六十四、Pictet-Spengler异喹啉合成法 六十五、Reformatsky 反应六十六、Reimer-Tiemann 反应 六十七、Reppe 合成法六十八、Robinson 缩环反应 六十九、Rosenmund 还原七十、Ruff 递降反应 七十一、Riley,H.L 氧化法七十二、Sandmeyer 反应 七十三、Schiemann 反应七十四、Schmidt 反应 七十五、Skraup 合成法七十六、Sommelet-Hauser 反应 七十七、Stepen 还原-氰还原为醛七十八、Stevens 重排 七十九、Strecker 氨基酸合成法八十、异喹啉合成法 八十一、Schiemann,G. 反应八十二、Schmidin,J. 乙烯酮合成 八十三、Tiffeneau-Demjanov 重排八十四、Tischenko,V.反应 八十五、Thorpe,J.F. 缩合八十六、Tollens,B. 缩合 八十七、Ullmann 反应八十八、Urech,F.羟腈合成法 八十九、Vilsmeier 反应九十、Van Ekenstein,W,A 重排 九十一、Williamson 合成法九十二、Wacker 反应 九十三、Wagner-Meerwein 重排九十四、Wittig 反应 九十五、Wittig-Horner 反应九十六、Wohl 递降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