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36例误诊分析

肝癌36例误诊分析
肝癌36例误诊分析

肝癌36例误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肝癌误诊原因,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总结36例肝癌患者误诊情况,分析误诊原因。结果本组中误诊为胆石症5例,肝脓肿4例,肝硬化4例,肝囊肿3例,肝包虫3例,肝血管瘤3例,急性胆囊炎2例,消化性溃疡6例,结核性胸膜炎2例,肩周炎1例,肺癌2例,骨肿瘤1例。结论肝癌临床表现因阶段和基础疾病不同,而不典型或复杂多样,有时易于误诊。临床诊断时应注意辨识,结合辅助检查全面分析,减少误诊。

关键词肝癌;误诊;原因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1-8],有时易于误诊。为此,本文总结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本院36例肝癌误诊情况,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减少误诊误治。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本院36例肝癌误诊情况,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8.0±9.0)岁。

1. 2 辅助检查①化验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11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者4例;肝功能异常20例;甲胎蛋白(AFP)>400 ng/ml 6例,2 cm;②一项典型影像学表现,病灶>2 cm,AFP>400 ng/ml;③肝脏活检阳性。肝癌的早诊早治离不开辅助检查的早期发现,因为出现典型临床症状的患者,大多已属晚期,早期并无症状。有时临床医生陷入“辅助检查要结合临床”的局限圈,未能充分重视和分析辅助检查,而没有做到肝癌的早期诊断。肝癌标志物具有比其他早期诊断方法更早的优势,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肝癌影像学及病理学诊断具有重要的补充价值,通过监测肝癌标志物,能比其他方法提前3~5个月发现肿瘤或肿瘤的复发、转移,提高预测和诊断的针对性,从而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同时也应明确看到AFP的局限性,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率[14]。本组中误诊情况就是被没有临床症状或AFP阴性误导。

总之,肝癌的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结果分离,加之基础疾病干扰,医生的分析不够全面深入等是肝癌误诊和未能早期诊断的原因,要抓住每一个鉴别诊断环节,力争早期正确诊断。参考文献

[1] 厉有名.原发性肝癌//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29-432.

[2] 丛文铭,步宏,陈杰,等. 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版).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5(3):241-246.

肝脏良性占位病变误诊为肝癌25 例分析

肝脏良性占位病变误诊为肝癌25 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5-11-04T16:12:06.427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8月第16期供稿作者:张明琴 [导读] 中国南车集团南京浦镇车辆厂医院B 超室肝脏良性占位病变除了肝囊肿、血管瘤之外,其它类型均少见,甚至一些类型非常罕见。张明琴(中国南车集团南京浦镇车辆厂医院B 超室 21003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肝脏良性占位病变误诊为肝癌的原因,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25例肝脏良性占位病变误诊为肝癌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积累诊断经验,促进临床诊断准确率的提升。结果:25例术前诊断为肝癌患者,在术后,证实为良性占位性病变,其中肝脏海绵状血管瘤12例,肝脏脓肿4例,肝硬化再生结节4例,肝胆管腺瘤2例,肝纤维瘤2例,肝细胞腺瘤1例。结论:肝脏良性占位病变容易误诊为肝癌,在诊断的时候,提高认识,并且综合患者病史、影像学检查、化验等 提高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肝脏良性占位病变;误诊;肝癌;原因【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209-01 肝脏良性占位病变除了肝囊肿、血管瘤之外,其它类型均少见,甚至一些类型非常罕见[1]。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其检出率越来越高。在临床诊断中,肝脏良性占位病变误诊为肝癌的病例依然存在[2]。为此,深入研究肝脏良性占位病变误诊为肝癌的原因,提高诊断准确率,对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25例肝脏良性占位病变误诊为肝癌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25例肝脏良性占位病变误诊为肝癌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患者14例,女患者11例;年龄在29-60岁之间。临床症状主要有右上腹隐痛、饱胀。所有患者中多发5例,单发20例;病灶在左肝12例,右肝10例,左右肝之间3例。 1.2 方法1. 2.1 影像学检查本组25例患者术前都接受B超检查,其中CT检查18例,肝动脉造影检查3例,MRI检查17例。CT诊断肝癌为12例,可疑肝癌为4例,肝内占位为2例;肝动脉造影诊断肝癌为0例,可疑肝癌为1例,肝内占位为2例;MRI诊断肝癌为9例,可疑肝癌为6例,肝内占位为2例。 1.2.2 术中情况及手术方式 25例患者都实行肝切除术,其中3例患者进行右半肝切除术,4例患者进行左肝外叶切除术,其余18例患者都进行肝脏局部切除术。在手术过程中,送冰冻切片检查诊断,准确15例,其余10例患者没有进行术中冰冻检查。 1.3 观察指标观察分析肝脏良性占位病变误诊为肝癌的原因,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2 结果25例术前诊断为肝癌患者,在术后,证实为良性占位性病变,其中肝脏海绵状血管瘤12例,肝脏脓肿4例,肝硬化再生结节4例,肝胆管腺瘤2例,肝纤维瘤2例,肝细胞腺瘤1例。 3 讨论3.1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误诊原因肝脏是肿瘤多发器官,常源自胆管细胞、肝细胞肝癌,源自肝脏间质恶性肿瘤的较少。在影像学诊断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检出率越来越高。要想对肝脏良性病变进行合理、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就一定要了解良性占位病变的多样性,尤其是一些罕见类型。肝脏良性占位病变首位就是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在正常人群中,其B超检出率在0.3-0.4%,在尸体检验中,其检出率为0.4-7.3%,并且男女检出率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基本为5:1[3]。和肝癌的区别就是,肝癌属于进行性消耗病程,肿瘤处在进行性增大状态,而血管瘤变化不大,只有在女性内分泌变化或者血管瘤内出血的时候,才会发生增大的情况;而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没有消耗病程。出现误诊的原因就是,血管瘤本身出现了纤维化,尤其是一些病灶较小处失去了影像学特征,导致误诊为肝癌。 3.2 肝脏脓肿误诊原因肝脏脓肿一般发病较为隐蔽,没有消化道感染、全身感染、发热等症状出现,在B超检查中,容易考虑肝癌。 本组4例患者中,2例患者在CT检查后,诊断为“肝癌”,在进行多次治疗之后,因为腹膜炎手术中探查出腹腔积液2000mL,肝脏呈现结节状态,并且轻度硬变,腔壁逐渐转变为慢行炎症,通过术后病理分析得知,患者为肝脏脓肿。其余2例患者通过CT检查、肝动脉造影检查之后,确诊为“左肝癌”,手术切除了左肝外叶的肿块,通过术后病理分析得知,患者为肝脏脓肿。由此可以看出,在手术中进行冰冻切片检查,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痛苦,提高诊断准确性。 3.3 肝硬化再生结节误诊原因本组4例患者,都具有典型的肝硬化临床症状与体征,其中2例患者的肝功能异常。经过B超检查、CT检查之后,均表示肝内具有单发占位病变,CT平扫1例呈现等密度,3例呈现低密度,进而诊断为肝硬化合并肝癌。出现误诊的原因就是,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容易发展为大结节增生,导致AFP浓度上升,误诊为肝癌。在CT成像上,肝硬化再生结节主要为多发结节,少见单发,并且大多数都是高浓度,很少见低浓度,这也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3.4 肝胆管腺瘤、肝纤维瘤、肝细胞腺瘤误诊原因肝胆管腺瘤、肝纤维瘤、肝细胞腺瘤在肝脏良性病变中,较为少见。在诊断中,出现误诊的原因主要就是缺乏对早期病症的认识,没有真正见过此类型病症;加之肝胆管腺瘤、肝纤维瘤、肝细胞腺瘤均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在B超检查、CT检查、MRI检查中很难辨认,进而误诊为肝癌。除此之外,对CT检查浓度、MRI检查信号的干扰因素比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观察CT、MRI成像的难度,导致出现了误诊[4]。 目前,有人用碘油CT诊断肝脏良性病变与肝癌,这是因为,肝癌灶具有聚集碘油的特点,而肝脏良性病变聚集碘油性质较差,碘油基本处于沉着状态,并且肝癌灶聚集碘油的时间可以持续半个月以上。 此外,肝动脉造影CT的诊断准确性要高于普通CT,在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1] 秦颖,倪勇, 郑凯,等. 3 1例肝脏良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分析[J ] .广东医学,2010,31(21):2806-2807.[2] 郭曦,唐继红,付必莽,等.45例肝脏少见良性实性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治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12,20(03):174-176.[3] 冯潇,龙莉玲,彭鹏,等.肝占位性病变CT误诊为原发性肝癌30例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03):411-414.[4] 姜川.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误诊为肝癌分析[J].实用肿瘤杂

肝癌36例误诊分析

肝癌36例误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肝癌误诊原因,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总结36例肝癌患者误诊情况,分析误诊原因。结果本组中误诊为胆石症5例,肝脓肿4例,肝硬化4例,肝囊肿3例,肝包虫3例,肝血管瘤3例,急性胆囊炎2例,消化性溃疡6例,结核性胸膜炎2例,肩周炎1例,肺癌2例,骨肿瘤1例。结论肝癌临床表现因阶段和基础疾病不同,而不典型或复杂多样,有时易于误诊。临床诊断时应注意辨识,结合辅助检查全面分析,减少误诊。 关键词肝癌;误诊;原因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1-8],有时易于误诊。为此,本文总结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本院36例肝癌误诊情况,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减少误诊误治。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本院36例肝癌误诊情况,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8.0±9.0)岁。 1. 2 辅助检查①化验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11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者4例;肝功能异常20例;甲胎蛋白(AFP)>400 ng/ml 6例,2 cm;②一项典型影像学表现,病灶>2 cm,AFP>400 ng/ml;③肝脏活检阳性。肝癌的早诊早治离不开辅助检查的早期发现,因为出现典型临床症状的患者,大多已属晚期,早期并无症状。有时临床医生陷入“辅助检查要结合临床”的局限圈,未能充分重视和分析辅助检查,而没有做到肝癌的早期诊断。肝癌标志物具有比其他早期诊断方法更早的优势,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肝癌影像学及病理学诊断具有重要的补充价值,通过监测肝癌标志物,能比其他方法提前3~5个月发现肿瘤或肿瘤的复发、转移,提高预测和诊断的针对性,从而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同时也应明确看到AFP的局限性,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率[14]。本组中误诊情况就是被没有临床症状或AFP阴性误导。 总之,肝癌的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结果分离,加之基础疾病干扰,医生的分析不够全面深入等是肝癌误诊和未能早期诊断的原因,要抓住每一个鉴别诊断环节,力争早期正确诊断。参考文献 [1] 厉有名.原发性肝癌//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29-432. [2] 丛文铭,步宏,陈杰,等. 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版).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5(3):241-246.

肝癌最容易被误诊的四大症状

肝癌最容易被误诊的四大症状 肝癌早期由于起病隐匿,无明显症状,中晚期肝癌的症状则较多,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进行性肝大或上腹部包块等;部分患者有低热、黄疸、腹泻、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后出现急腹症表现等。也有症状不明显或仅表现为转移灶的症状。易发生误诊;一旦出现上腹饱胀、肝体积明显增大、肝区疼痛及消瘦等症状,多已属晚期,失去了治疗最佳时机。 1、发热误诊为伤寒 肝癌易出现癌热,常为间歇热,无畏寒或寒战,持续时间很长。偶见持续高热而无明显毒血症症状。此种癌热对消炎痛、萘普生等退热药及皮质激素退热敏感,但停药后发热又起,易误诊为结核、伤寒类感染及结缔组织病等,从而延误正确诊断。癌热发生的原理,可能由于癌组织本身或浸润的白细胞所产生的致热原或肿瘤坏死因子所致。但反过来说,诊断也必须排除感染。 2、肝硬化而漏诊 原发性肝癌常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据统计,至少80%的肝癌伴有肝硬化,而因肝硬化最终导致肝癌者约占15%~75%。故对肝硬化患者,特别是其中的乙肝、丙肝病毒感染者,应高度警惕肝癌的发生,要定期作相关检查。此外,医院在收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时,医生的工作常主要放在止血措施和防肝昏迷等方面,而忽视患者可能已存在的肝癌(特别是弥漫型肝癌),导致误诊或漏诊。 3、急腹症 约10%的肝癌患者因癌块破裂出血而死亡,可因外力或自发破裂。如局限于肝包膜下,则出现剧烈右上腹痛。如破入腹腔则出现急腹症表现。此外,中晚期肝癌易发生自发性腹膜炎,也极易误诊。 4、腹泻 一些肝癌病人的消化道症状以腹泻为主,易误诊为慢性肠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出现腹泻亦可为肝癌的首发症状,有人统计3254例肝癌病人中,以腹泻为首发症状者占5.8%。 肝癌的某些症状与体征因缺乏特异性,也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有时还会出现一些少见的“伴癌综合征”,如认识不足,更易发生误诊而导致不良后果,也会由此引发医患纠纷。故对下述这些误诊情况应加以警惕,力求及时识破肝癌的种种“伪装”而认清其真面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