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传热学上机报告-@孟得明

青岛大学传热学上机报告-@孟得明
青岛大学传热学上机报告-@孟得明

80210127传热学C

《传热学C》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80210127 课程名称:传热学C 英文名称:Heat Transfer C 总学时:24 学分:1.5 适用对象: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流体力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传热学C是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有关热量传递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传热学分析计算能力。它不仅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也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教学内容、方法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绪论 了解传热学与工程热力学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的异同。认清传热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在工程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掌握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概念和所传递热量的计算公式。了解复合换热过程的计算方法,了解辐射换热表面传热系数的概念。认识到工程实际问题的热量传递过程往往不是单一的方式而是多种形式的组合,以加深传热过程的概念及传热方程的理解。初步理解热阻在分析传热问题中的重要地位。 2.导热基本定律及稳态导热 掌握傅里叶定律的意义和应用方法,了解常见材料导热系数的大致范围。理解推导导热微分方程的理论依据和思路,以及导热微分方程中各项的物理意义,能够正确书写导热问题的初始条件和三类边界条件。能应用傅里叶定律或导热微分方程对常物性、无内热源的一维稳态导热问题(平壁、圆筒壁)进行分析求解,得出温度场及导热量的计算公式。了解肋片在工程中的应用场合。加深理解热阻概念及其在分析导热问题时的重要性。 3.非稳态导热 了解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特点。掌握集总参数法的分析求解方法,了解其限制条件。 4.对流换热 牛顿冷却公式是对流换热计算的基础,要求重点掌握。理解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掌握流动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的概念。理解相似原理在指导对流换热实验中的作用,准则方程的导出。掌握实验数据的整理方法。掌握管内换热入口段与充分发展段的概念。掌握定型尺寸和定性温度的概念。能正确和熟练地运用准则方程(实验关联式)计算简单的对流换热问题。了解有限空间自然对流换热的概念。掌握强化单相流体对流换热的途径。 5.凝结与沸腾换热

2021青岛大学药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考研终于结束了,到了现在这个阶段终于可以松一口气,这一年走来诸多不易,希望这篇帖子可以给学弟学妹们一点帮助。 政治 答疑篇 1.用不用报班 我觉得因人而异。如果你是文科生,我觉得没多大必要。如果你是理科生,而且实在对文科政治不开窍,建议不妨报个班。如果你没有啥感觉,感觉还能应付,我觉得没多大必要。我本身是理科生,记得高中几节政治课下来,货币职能还听得懂,到后来什么有形的手,无形的手,一大堆,我就更加坚定了学理的念头。我没报班,因为听high研上的学长学姐们留言说,政治没必要报班,索性就自己自学。一开始的确很痛苦,尤其马原不好理解,别的完全还ok。自己反复地推敲理解,一遍遍刷题,后来我发现原来政治也是这么有趣,学着学着就有感觉了。 2.什么时候准备政治为宜 这个也是分两个角度上讲。如果你是理科生,那么你尽量早点,七月底八月初左右为宜。如果你是文科生,那么你9月初左右为宜,再晚也不要超过十月多大纲出来,这样你会很赶的。政治战线不用拉的太长,因为文科性质的东西,即使你前期背的相当牢固,你后期也会忘的,好多都是趁热打铁的,后期会有大量的时事政治需要背的,所以时间尽量把握好。不要被那些所谓的“准备三个月就能上北大、上80分”的吸睛贴所蒙骗,如果真有的话也是几万中的一个,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我始终相信:笨鸟先飞早入林。 3.参考教材 李凡《政治新时器》 综合上述,你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选择教材和老师。我的建议是:1要跟对人,不然浪费你时间,也学不到东西,好多老师都是在吹自己,卖网课。2如果真的臭味相投了,就坚持一个老师,因为不同的老师出题风格不一样,解题思路也不一样,换来换去还是浪费时间。 英语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

传热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换热器的结结构及用途。 2、学习换热器的操作方法。 3、了解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 4、测定所给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 5、学习应用传热学的概念和原理去分析和强化传热过程,并实验之。 二、实验原理 根据传热方程Q=KA△tm,只要测得传热速率Q,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和传热面积A,即可算出传热系数K。在该实验中,利用加热空气和自来水通过列管式换热器来测定K,只要测出空气的进出口温度、自来水进出口温度以及水和空气的流量即可。 在工作过程中,如不考虑热量损失,则加热空气释放出的热量Q1与自来水得到的热量Q2应相等,但实际上因热损失的存在,此两热量不等,实验中以Q2为准。 三、实验流程和设备 实验装置由列管换热器、风机、空气电加热器、管路、转子流量计、温度计等组成。空气走管程,水走壳程。列管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由管径、管数和管长进行计算。 实验流程图: 四、实验步骤及操作要领 1、熟悉设备流程,掌握各阀门、转子流量计和温度计的作用。 2、实验开始时,先开水路,再开气路,最后再开加热器。 3、控制所需的气体和水的流量。 4、待系统稳定后,记录水的流量、进出口温度,记录空气的流量和进出口温度,记录设备的

有关参数。重复一次。 5、保持空气的流量不变,改变自来水的流量,重复第四步。 6、保持第4步水的流量,改变空气的流量,重复第四步。 7、实验结束后,关闭加热器、风机和自来水阀门。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 1、设备参数和有关常数 换热流型错流;换热面积㎡

六、实验结果及讨论 1、求出换热器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传热系数。 计算数据如上表,以第一次记录数据序号1为例计算说明: 2、对比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传热系数,分析数值,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比较一、二、三组可知当空气流量不变,水的流量改变时,传热系数变化不大,比较四、五组可知空气流量改变而水的流量不改变时,传热系数有很大变化,且空气流量越大,传热系数越大,传热效果越好;综上可知,K值总是接近热阻大的流体侧的α值,实验中,提高空气侧的α值以提高K值。。 3、转子流量计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应如何校正读数? 答:转子流量计不能用于流量过大的流体测量,使用时流量计必须安装在垂直走向的管段上,流体介质自下而上地通过转子流量计。 读数时应读转子的最大截面与玻璃管刻线相交处的数值,可以读初始值和最终值,取两者之差来校正读数。 4、针对该系统,如何强化传热过程才能更有效,为什么? 答:该系统传热效果主要取决于热流体,所以可以通过增加空气流量,提高其所占比例来强化传热效果;减小水的流量;内管加入填充物或采用螺纹管,加热面在上,制冷面在下。因为由实验可知提高热阻大的流体的传热系数可以更有效的强化传热过程。 5、逆流换热和并流换热有什么区别?你能用实验装置加以验证吗? 答:①逆流换热时热流体是冷热流体流动方向相反;而并流传热时,其冷热流体流动方向相同;②在相同操作条件下,逆流换热器比并流换热器所需传热面积小。可以改变冷热流体进出口方向,测得在相同传热效果下,逆并流所需传热面积大小,从而加以验证。 6、传热过程中,哪些工程因素可以调动? t ;④换热过程的流型(并流,逆答:①增大传热面积S;②提高传热系数α;③提高平均温差 m 流,错流)。 7、该实验的稳定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①冷凝水流通不畅,不能及时排走;②空气成分不稳定,导致被冷凝效果不稳定;③冷热流体流量不稳定;④传热器管表面的相对粗糙度。 8、你能否对此实验装置作些改进,使之能够用于空气一侧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 答:让空气走壳程,水走管程,根据流体在管外的强制对流公式,可提出空气一侧的对流传热系数α值。

运筹学实验报告

运 筹 学 实 验 报 告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工商11-2班 姓名:石慧婕 学号:311110010207

实验一线性规划 一实验目的 学习WinQSB软件的基本操作,利用Linear Programming功能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掌握线性规划的基本理论与求解方法,重点在于单纯形法的应用以及灵敏度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安装WinQSB软件,了解WinQSB软件在Windows环境下的文件管理操作,熟悉软件界面内容,掌握操作命令。利用Linear Programming功能建立线性模型,输入模型,求解模型,并对求解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三实验步骤 1.将WinQSB文件复制到本地硬盘;在WinQSB文件夹中双击setup.exe。 2.指定安装WinQSB软件的目标目录(默认为C:\ WinQSB)。 3.安装过程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单位名称(任意输入),安装完毕之后,WinQSB菜单自动生成在系统程序中。 4.熟悉WinQSB软件子菜单内容及其功能,掌握操作命令。 5.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启动程序开始→程序→WinQSB→Linear and Integer Programming。 某工厂要用三种原材料C、P、H混合调配出三种不同规格的产品A、B、D。已知产品的规格要求,产品单价,每天能供应的原材料数量及原材料单价分别见下表1和2。该厂应如何安排生产,使利润收入为最大? 表1 产品名称规格要求单价(元/kg) A 原材料C不少于50% 原材料P不超过25% 50 B 原材料C不少于25% 原材料P不超过50% 35 D 不限25 表2 原材料名称每天最多供应量(kg)单价(元/kg)

传热学上机C程序源答案之一维稳态导热的数值计算

一维稳态导热的数值计算 1.1物理问题 一个等截面直肋,处于温度t ∞=80 的流体中。肋表面与流体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为 h =45W/(m 2?℃),肋基处温度t w =300℃,肋端绝热。肋片由铝合金制成,其导热系数为λ=110W/(m ?℃),肋片厚度为δ=0.01m ,高度为H=0.1m 。试计算肋内的温度分布及肋的总换热量。 1.2数学描述及其解析解 引入无量纲过余温度θ = t?t ∞t w ?t ∞ ,则无量纲温度描述的肋片导热微分方程及其边界条件: 22 20d m dx θθ-= x=0,θ=θw =1 x=H, 0x θ?=? 其中m = 上述数学模型的解析解为:[()] ()() w ch m x H t t t t ch mH ∞∞--=-? ()()w hp t t th mH m ∞?= - 1.3数值离散 1.3.1区域离散 计算区域总节点数取N 。 1.3.2微分方程的离散 对任一借点i 有:22 2 0i d m dx θ θ??-= ??? 用θ在节点i 的二阶差分代替θ在节点i 的二阶导数,得:211 2 20i i i i m x θθθθ+--+-= 整理成迭代形式:()1122 1 2i i i m x θθθ+-=++ (i=2,3……,N-1) 1.3.3边界条件离散 补充方程为:11w θθ==

右边界为第二类边界条件,边界节点N 的向后差分得:1 0N N x θθ--= ,将此式整理为 迭代形式,得:N 1N θθ-= 1.3.4最终离散格式 11w θθ== ()1122 1 2i i i m x θθθ+-= ++ (i=2,3……,N-1) N 1N θθ-= 1.3.5代数方程组的求解及其程序 假定一个温度场的初始发布,给出各节点的温度初值:01θ,02θ,….,0 N θ。将这些初值代 入离散格式方程组进行迭代计算,直至收敛。假设第K 步迭代完成,则K+1次迭代计算式为: K 11w θθ+= () 11 11 2212i i K K K i m x θθθ+-++= ++ (i=2,3……,N-1) 1 11N K K N θθ-++=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 11 main() { inti; float cha;/*cha 含义下面用到时会提到*/ float t[N],a[N],b[N]; float h,t1,t0,r,D,H,x,m,A,p; /*r 代表λ,x 代表Δx ,D 代表δ*/ printf("\t\t\t 一维稳态导热问题\t\t"); printf("\n\t\t\t\t\t\t----何鹏举\n"); printf("\n 题目:补充材料练习题一\n"); printf("已知:h=45,t1=80, t0=200, r=110, D=0.01, H=0.1 (ISO)\n"); /*下面根据题目赋值*/ h=45.0; t1=80.0; t0=300.0; r=110.0; D=0.01; H=0.1; x=H/N; A=3.1415926*D*D/4; p=3.1415926*D; m=sqrt((h*p)/(r*A)); /*x 代表步长,p 代表周长,A 代表面积*/ printf("\n 请首先假定一个温度场的初始分布,即给出各节点的温度初值:\n");

传热学报告

《传热学》三级项目报告书 钢生锈表面黑度测量 姓名: 课程名称:传热学 指导教师:金昕 2013年6月 固体表面黑度的测定 摘要: 通过课上老师讲解,我们了解到实际物体的辐射力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之比称为实际物体的黑度。为了测量固体表面黑度,首先设计一个已知外表面积的工件,将其放入不存在吸收热辐射介质的空腔内(实验中为真空中的系统),测出换热量,通

过调节试件外表面的温度,研究试件表面黑度随温度的变化,再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计算出黑度,通过图像处理,得到固体表面黑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加深了对黑度的认识。 前言: 本项目目的在于熟悉物体表面黑度的测试原理;熟练应用三维设计软件对实验试件的设计;分析影响物体表面黑度的因素;了解实验原理,并对实验设备进行拆装,学会使用各种测试仪表进行测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团队的协作能力;得到查阅文献、阅读相关技术资料和调查研究能力的训炼;通过研究报告的撰写使学生在科技文献写作方面获得训练。 本项目主要内容是测定试件表面黑度以及分析黑度随温度变化关系。黑度是辐射换热的重要特性,黑度取决于物体的性质,物体的温度,表面状态,波长,方向,通过本实验的学习黑度概念和黑度测量,自己动手测绘试件、测量数据、分析结果,增强了动手实验能力,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实验采用真空辐射法测定固体黑度的实验方法,根据公式及日常经验预测试件表面黑度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 实验目的 1、巩固辐射换热理论. 2、掌握用真空辐射法测定固体表面黑度的试验方法. 3、分析固体表面黑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设备介绍及实验原理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研究黑度的方法主要有:辐射法、量热计法和正规热工况法。辐射法是建立在以被测物体的辐射和绝对黑体或其他辐射系数已知的辐射系数为已知的物体辐射,相比较的基础之上的。本实验采用辐射法。 实验原理 当一物体放在另一物体的空腔内,且空腔内不存在吸收热辐射的介质时(如空气),彼此以辐射换热方式进行热交换,其辐射换热量为:

督教、评管、促学:三位一体 互动共进——青岛大学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纪实

督教、评管、促学:三位一体互动共进 ——青岛大学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纪实 君子 青岛大学每年进行“年度教学十佳”的评选,学校对获奖教师进行隆重表彰,每人发放奖金两万元。在当年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至少获得两门次优质课程是参加评选的基础条件。图为学校2011年“年度教学十佳”颁奖典礼现场。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自2008年以来,共组织226项作品参加了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累计获得国家级奖励24项,其中一等奖10项。图为该院学生

参加2012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幻影2012”皮影表演机》获得全国一等奖,另有3项作品获得全国二等奖。 2012年11月5日,青岛大学获批山东省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工程首批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立项建设单位,这意味着该校跻身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工程第一层次名校行列,成为山东省5所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之一。 多年来,青岛大学深入贯彻实施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取得丰硕教学成果和显著人才培养成效。“十一五”以来,学校共承担61项国家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项目,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36部。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3项。现有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2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5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型1种,涵盖18个培养领域;一级学科硕士点3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型16种,涵盖67个培养领域。 丰硕的成果显示了青岛大学办学实力,入围山东省高等教育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单位,表明青岛大学已经在全国同类地方综合性大学中处于领先地位。那么,在当前一些地方高校面临发展困境,甚至出现生源危机之时,青岛大学缘何取得让社会瞩目的成效? 提升理念创新机制教、管、学三位一体互动共进 青岛大学是拥有近5000名教职员工、40000名全日制在校生、96个本科专业、23个基层教学单位的大规模综合性大学。如何调动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工作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青岛大学多年来的办学实践给出了答案:管理创新。 青岛大学校长王安民告诉笔者:“创新是一所高校发展进步的灵魂,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创新性人才和进行知识创新的神圣使命,时代呼唤高等教育创新,高等教育创新必须与高等教育管理创新同步,没有管理体制创新提供有效保障,高等学校就不可能实现创新性人才培养。”按照管理创新的理念与思路,近年来该校围绕学院管理、干部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青岛大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着重体现于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近年来,该校依托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立本科教学评估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和“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与实践——以青岛大 学为例”,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质量观、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管理体制等教学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与改革实践。

传热学上机实验

传热学上机实验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实验问题 一个长方形截面的冷空气通道的尺寸如附图所示。假设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冷空气及通道墙壁的温度变化很小,可以忽略。试用数值方法计算下列两种情况下通道壁面中的温度分布及每米长度上通过壁面的冷量损失: (1)内、外壁面分别维持在10℃及30℃; (2)内、外壁面与流体发生对流传热,且有λ=0.53W/(m·K),t f1=10°C、h1=20W/(m2·K), t f2=30°C、h2=4W/(m2·K)。

二:问题分析与求解 本题采用数值解法,将长方形截面离散成31×23个点,用有限个离散点的值的集合来代替整个截面上温度的分布,通过求解按傅里叶导热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及热平衡法建立的代数方程,来获得整个长方形截面的温度分布,进而求出其通过壁面的冷量损失。 1. 建立控制方程及定解条件 对于第一问,其给出了边界上的温度,属于第一类边界条件。 ????? ??? ??=?==??+??C C y t x t 301002222外壁温内壁温 对于第二问,其给出了边界上的边界上物体与周围流体间的表面传热系数h 及周围流体的温度 t f ,属于第三类边界条件。 ()?????? ?-=??? ????-=??+??f w w t t h n t y t x t λ02222 2. 确定节点(区域离散化) 用一系列与坐标轴平行的网格线把长方形截面划分为31×23个节点。则步长为0.1m ,记为△x=△y=0.1m 。

3. 建立节点物理量的代数方程 对于第一问有如下离散方程: ()()()()()()()()()()? ??? ???? ? ????? ???+++==?==?==?==?==?==?==?==?=+-+-代表内部点,,点41 26~6,1018,26~6,106,18~6,10,2618~6,10,631~1,3023,31~1,301,23~1,30,3123~1,30,11,1,,1,1,n m t t t t t n C m t n C m t n C n t n C n t n C m t n C m t n C n t n C n t n m n m n m n m n m 对于第二问有如下离散方程: 对于外部角点(1,1)、(1,23)、(31,1)、(31,,23)有: ()()02 222,1,,22,,1,22 =??-+-?+??-+-?±±x y t t t t x h y x t t t t y h n m n m n m f n m n m n m f λλ 得到: ()()()()????? ??? ?? ? ++ =++=++=++=22,3123,3023,312,311,301,3122 ,123,223,12,11,21,11865331400186533140018653314001865331400t t t t t t t t t t t t 同理可得: 对于内部角点(6,6)(6,18)(26,6)(26,18) ,有 ()() ()()()()()()????? ??? ??? ++++ =++++ =++++=++++=7,2618,2518,2719,2618,267,266,256,275,266,2618 ,717,619,618,518,67,66,75,66,56,671853359533592000718533595335920007185335953359200071853359533592000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名单

附件2: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名单 刘传勇山东大学医学院 王洪君山东大学信息学院 柳丽华山东大学教务处 赵爱国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梅强山东大学教务处教研科 董立新山东大学软件学院 李莹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董士军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 马君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吉晓莉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 孙丽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 高琪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陈文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 孙红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 刘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 马建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 赵新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刘海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教务处

朱东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务处赵凯青岛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毕晓芬青岛大学国际学院教学办公室 李相仁青岛大学教务处教务科 张卫东青岛大学东校区教务科 郑玲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曹振斌烟台大学教务处 樊海涛烟台大学土木学院 吴晓燕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 杨清霞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 王丽芳济南大学教务处 丛林济南大学政管学院教管办 国迎春济南大学教务处 贾素贞济南大学化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董文良聊城大学教务处 孙国春聊城大学实验管理中心 齐登红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 赵长平聊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孙正凤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教科部 徐文尚山东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姜岩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素玉山东科技大学教务处

赵义军山东科技大学理学院 郑兆青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 贾曌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 伊学军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 赵文玲山东理工大学理学院 赵霞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岳学海青岛科技大学教务处 李镇江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曲建英青岛科技大学政法学院 刘保成青岛科技大学教务处 马莉青岛理工大学教务处 范学工青岛理工大学教务处教务科 邵景玲青岛理工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科 鹿晓阳山东建筑大学 段培永山东建筑大学教务处 吕明英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于永杰山东师范大学教务处 王化学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刘文涛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吴志清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刘敬山东师范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马秀峰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

传热学题目培训讲学

传热学题目

传热学 1.热流密度 q 与热流量的关系为(以下式子 A 为传热面积,λ为导热系数,h 为对流传热系数):( ) (A)q=φA (B)q=φ/A (C)q=λφ (D)q=hφ 2.如果在水冷壁的管子里结了一层水垢,其他条件不变,管壁温度与无水垢时相比将:( ) (A)不变 (B)提高 (C)降低 (D)随机改变 3. 当采用加肋片的方法增强传热时,最有效的办法是将肋片加在哪一侧? ( ) (A)传热系数较大的一侧(B)传热系数较小的一侧 (C)流体温度较高的一侧(D)流体温度较低的一侧 4. 导温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 ) (A)表明材料导热能力的强弱 (B)反映了材料的储热能力 (C)反映材料传播温度变化的能力 (D)表明导热系数大的材料一定是导温系数大的材料 5. 温度梯度表示温度场内的某一点等温面上什么方向的温度变化率? ( ) (A)切线方向 (B)法线方向 (C)任意方向 (D)温度降低方向 6. 接触热阻的存在使相接触的两个导热壁面之间产生什么影响? ( ) (A)出现温差 (B)出现临界热流

(C)促进传热 (D)没有影响 7. 金属含有较多的杂质,则其导热系数将如何变化? ( ) (A)变大(B)变小 (C)不变(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8. 物体之间发生热传导的动力是什么? ( ) (A)温度场 (B)温差 (C)等温面 (D)微观粒子运动 9. 通过大平壁导热时,大平壁内的温度分布规律是下述哪一种?( ) (A)直线 (B)双曲线 (C)抛物线 (D)对数曲线 10. 已知某一导热平壁的两侧壁面温差是 30℃,材料的导热系数是 22W/(m. K),通过的热流密度是 300W/m2,则该平壁的壁厚是多少? ( ) (A) 220m (B)22m (C)2.2m (D)0.22m 11. 第二类边界条件是什么? ( ) (A)已知物体边界上的温度分布。 (B)已知物体表面与周围介质之间的传热情况。 (C)已知物体边界上的热流密度。 (D)已知物体边界上流体的温度与流速。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传热学》 实验指导书工程热物理教研室编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二00六年九月

前言 1.实验总体目标 通过本实验,加深学生对传热学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相关的测量方法,熟练使用相关的测量仪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⒉适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核科学与核工程 ⒊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⒋实验课时分配 ⒌实验环境(对实验室、机房、服务器、打印机、投影机、网络设备等配置及数量要求) 实验用器材及水电等齐全,布局合理,实验台满足2~3人一组,能够满足实验的要求。 在醒目的地方有实验原理的说明,便于教师讲解及学生熟悉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⒍实验总体要求 每一学期前两周下达实验教学任务,实验教师按照实验任务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实验期间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学生要提前预习实验内容,完成实验后按照规定格式写好实验报告,交给实验指导教师,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实验课上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给出成绩评定结果。 ⒎本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 传热学实验的重点是非稳态(准稳态)法测量材料导热性能实验、强迫对流单管外放热系数测定试验、热管换热器实验,这三个实验都是综合性实验,涉及到传热学的导热基本理论,单相对流换热,热边界层理论,相变换热理论,相似原理等方面的内容,实验仪器涉及到热电耦的使用及补偿方法,比托管的使用,电位差计的使用等等,需要学生对传热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概念有清楚的了解。 难点是准稳态法测量材料的热性能实验时的测量时间不好把握,单管外放热系数实验中实验数据的整理中存在着一些技巧,另外如何调节热管的加热功率使之得到更好的热管性能曲线也存在一些技巧。 教学方法:学生提前预习,做实验之前老师提问;学生仔细观察指导教师的演示;实验室对学生开放,一次没有做成功,或者想更好地掌握实验技巧的学生,可以跟指导教师预约时间另做。

西安交通大学传热学大作业

《传热学》上机大作业 二维导热物体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学校:西安交通大学 姓名:张晓璐 学号:10031133 班级:能动A06

一.问题(4-23) 有一个用砖砌成的长方形截面的冷空气通道,形状和截面尺寸如下图所示,假设在垂直纸面方向冷空气和砖墙的温度变化很小,差别可以近似的予以忽略。在下列两种情况下计算:砖墙横截面上的温度分布;垂直于纸面方向上的每米长度上通过墙砖上的导热量。 第一种情况:内外壁分别维持在10C ?和30C ? 第二种情况:内外壁与流体发生对流传热,且有C t f ?=101, )/(2021k m W h ?=,C t f ?=302,)/(422k m W h ?=,K m W ?=/53.0λ

二.问题分析 1.控制方程 02222=??+??y t x t 2.边界条件 所研究物体关于横轴和纵轴对称,所以只研究四分之一即可,如下图: 对上图所示各边界: 边界1:由对称性可知:此边界绝热,0=w q 。 边界2:情况一:第一类边界条件 C t w ?=10 情况二:第三类边界条件

)()( 11f w w w t t h n t q -=??-=λ 边界3:情况一:第一类边界条件 C t w ?=30 情况二:第三类边界条件 )()( 22f w w w t t h n t q -=??-=λ 三:区域离散化及公式推导 如下图所示,用一系列和坐标抽平行的相互间隔cm 10的网格线将所示区域离散化,每个交点可以看做节点,该节点的温度近似看做节点所在区域的平均温度。利用热平衡法列出各个节点温度的代数方程。 第一种情况: 内部角点:

2021青岛大学药理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今天有时间说一下考研相关的东西。 (一)政治 首先就是政治的学习,这门课大家真心没必要报什么辅导班,自己看就完全够了,当然对于那些政治想要拿个80+的童鞋是可以的。我政治是从10月份才开始复习的,只用了李凡老师的《政治新时器》,最后是押题卷,考前把试卷别熟就可以了,对于想要60+的童鞋来说其实就已经足够了。 (二)英语 英语是很多人的短板,这么多年来产生了很多的悲剧,大家从论坛上也可以看到很多人都卡在英语上,不管你的四六级成绩是多少,都要特别注意英语的学习,英语的特点是很难提升,而如果水平真正提高了也不容易下降,同样需要长期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基础是词汇,重点是阅读,核心是语感的训练。 英语单词我从刚开始领到《一本单词》时一直坚持到考前的一刻,而且按照记忆规律要重复多次记忆,刚开始的时候一个单元可能背一遍要两天,但是背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也许就只要一天了,单词需要不断的重复,稍微放下就会倒退。 英语真题至少5遍,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把真题研究透,我使用的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真题解析。我看过不少牛人的帖子,把英语真题阅读都背过了,阅读40分如果拿到32分以上就算是优秀了。 虽然我没有背过阅读,但是真题的阅读我至少做了七八遍,每做一遍都要对题目进行深入的剖析,另外做阅读的时候不要认为自己做对的就不看,也行你是猜的,真题的阅读研究空间十分大,自己一定要按照命题人的思路下去多多训练,不断的研究才行。另外大家也可以去看阅读解析视频,蛋核英语就讲的很不错。 新题型的部分十分重要,做对一个新题型就可以弥补你阅读的错误,个人认为是考察逻辑能力和语感,要注意哪些前后联系的词还有主要意思,这个在后期做一下集中的练习即可。翻译部分占十分,最难拿分的一项,个人觉得把十年真题的翻译做两遍即可。上面这两部分都属于零碎环节,大家可以通过蛋核英语微信公众号和木糖英语微信公众号这两个公众号上的每日练习来进行训练。 至于大小作文,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在最后的一个月猛的背作文,找到适合自己的模板,只有自己动笔写,然后自己修改,对照参考范文找不足之处,学会使用范文中好的句子,我只写真题的作文,把真题作文写好了,足以应对考研作文。

青岛大学关于加强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若干意见-青岛大学教务处

青岛大学文件 青大教字[2005]28号 关于印发《青岛大学关于 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若干意见》 的通知 各学院,校行政各部门,校直属各单位: 《青岛大学关于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若干意见》业经校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现印发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五月三十日 主题词:教育教学意见通知 青岛大学校长办公室2005年5月30日印发

青岛大学关于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若干意见 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展有效的、形式多样的教学质量监控活动, 充分调动教、学、管等多方积极性,是实现教学过程全面质量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有力措施。为进一步完善我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的有关精神,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切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研究 要进一步提高对教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教学工作,及时研究和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要组织教师研究教学,听取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意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改革,处理好教学与科研、改革与建设的关系,将本科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继续完善各级领导听课制度 实施各级领导听课制度,既有利于各级领导深入基层,深入了解课堂的教学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营造一种全校各级领导关心教学、重视教学、研究教学、尊重教师、严格教学管理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明确规定听课应达到的最少学时数(按学期统计):校级领导3学时(其中分管教学校长4学时);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教学部)党政领导不少于6学时;系、教研室、实验室负责人不少于8学时;学校督学听课每周应不少于4学时。

药学考研

药学的考研反向:1.药物分析 2.药理学 3.药物代谢动力学 4.药剂学 5.药物化学 6.制药工程学 7.临床药学 8.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0.药学信息学 11.药 2 药理学:现在一般都是考药学综合了,各个学校不一样的,你要根据具体想考的学校的大纲来确定,基础课像: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物理化学之类的,很多学校都考的,也有的学校选择专业课,比如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等等! 学校排名

B+等(25 个):吉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武汉大学、苏州大学、兰州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汕头大学、郑州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石河子大学、温州医学院、南华大学、暨南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昆明医学院、青岛大学 B 等(28 个):成都中医药大学、三峡大学、内蒙古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遵义医学院、广东医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厦门大学、河北北方学院、广州医学院、泸州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同济大学、贵阳医学院、烟台大学、东南大学、河南中医学院、河北大学、徐州医学院、河南大学、潍坊医学院、蚌埠医学院、宁夏医学院、辽宁医学院、皖南医学院 中山大学要考科目:101 思想政治理论,201 英语一,650 药理学综合 参考书目: 650 药理学综合:报考药理学专业的考生参考①《分子生物学》,版本参照 913 分子生物学。 ②《药理学》(第五版),李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F3308 药理学前沿:①《药理石岩方法学》,徐淑云等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②《现代药理实验方法》,张均用,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③《药理学前沿》,魏尔清,科学出版社,1999。 安徽医科大学要考科目:药物分析刘文英主编第六版,天然药物化学吴立军主 编第五版,药物化学郑虎主编第六版,药剂学崔德福主编第六版,药事管理学吴莲主编第四版;全是人民出版社的 南京医科大学考研科目:初试科目: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一③669 药学基础综合 (生物化学、生理学、有机化学各占 1/3)参考书:《普通生物化学》(第四版)郑集、陈钧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生理学》(第六版)姚泰、吴博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年版;《有机化学》(上、下册)(修订版)胡宏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临床药理学》(第二版)徐叔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哈工大-传热学虚拟仿真实验报告

哈工大-传热学虚拟仿真实验报告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传热学虚拟仿真实验报告 院系: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董士奎 设计时间:2016.11.7

传热学虚拟仿真实验报告 1 应用背景 数值热分析在核工业、铁道、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机械制造、能源、汽车交通、国防军工、电子、土木工程、造船、生物医学、轻工、地矿、水利、以及日用家电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2 二维导热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2.1 二维稳态导热实例 假设一用砖砌成的长方形截面的冷空气通道,其截面如图2.1所示,假设在垂直于纸面方向上冷空气及砖墙的温度变化很小,可以近似地予以忽略。 图2.1一用砖砌成的长方形截面的冷空气通道截面 2.2二维数值模拟 基于模型的对称性,简化为如图所示的四分之一模

型。 图2.2 二维数值模拟 2.3 建立离散方程 此时对于内部节点,如图2.3: ,1,,1,,,1,,1=? ? - +??-+??-+??--++-x y t t x y t t y x t t y x t t j t j i j t j i j t j i j t j i λ λ λ λ 对于平直边界上的节点,如图2.4: 2 22,,1,,1,,,1=?+Φ??+??-+??-+??-? -+-w j i j t j i j t j i j t j i yq y x x y t t x y t t y x t t λλλ 对于外部和内部角点,如图2.5: 2 43220 2422,,,1,1,,1,,,1,,1,,,1=?+?+Φ??+??-+??-+??-+??-=?+?+Φ??+??-+??-?+-+-?--w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w n m n m n m n m n m q y x y x y x t t x y t t x y t t y x t t q y x y x x y t t y x t t λλλλλλ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名单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名单

附件二: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名单刘传勇山东大学医学院 王洪君山东大学信息学院 柳丽华山东大学教务处 赵爱国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梅强山东大学教务处教研科 董立新山东大学软件学院 李莹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董士军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 马君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吉晓莉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 孙丽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 高琪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陈文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 孙红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 刘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 马建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 赵新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刘海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教务处 朱东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务处 赵凯青岛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毕晓芬青岛大学国际学院教学办公室

李相仁青岛大学教务处教务科 张卫东青岛大学东校区教务科 郑玲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曹振斌烟台大学教务处 樊海涛烟台大学土木学院 吴晓燕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 杨清霞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 王丽芳济南大学教务处 丛林济南大学政管学院教管办 国迎春济南大学教务处 贾素贞济南大学化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董文良聊城大学教务处 孙国春聊城大学实验管理中心 齐登红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 赵长平聊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孙正凤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教科部 徐文尚山东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姜岩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素玉山东科技大学教务处 赵义军山东科技大学理学院 郑兆青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 贾曌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

伊学军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 赵文玲山东理工大学理学院 赵霞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岳学海青岛科技大学教务处 李镇江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曲建英青岛科技大学政法学院 刘保成青岛科技大学教务处 马莉青岛理工大学教务处 范学工青岛理工大学教务处教务科 邵景玲青岛理工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科 鹿晓阳山东建筑大学 段培永山东建筑大学教务处 吕明英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于永杰山东师范大学教务处 王化学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刘文涛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吴志清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刘敬山东师范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马秀峰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 徐新农曲阜师范大学教务处 曲志才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赵岩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传热学课程上机实习

传热学计算机实习指导书 本指导书是为配合本科生传热学课中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教学而编写的。 应用计算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是现代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技能。在传热学课程中引入计算机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用计算机求解传热问题的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量的传热问题能够用计算机求解。研究如何用计算机求解传热问题的专门知识数值传热学(或称计算传热学)已经发展成了传热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传热学课中所涉及的只是数值传热学的初步知识。因此,本次计算机实习也仅仅是作为数值传热学的入门。 本指导书给出了三个练习题及相应的算法。这三个练习题分别涉及了一维稳态导热、二维稳态导热和一维非稳态导热。要求学生在掌握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独立编写计算机程序并用所编的程序计算出这三个练习题的数值结果。 1 练习题一:一维稳态导热的数值计算 1.1 物理问题 图1示出了一个等截面直肋,处于温度t ∞=80℃的流体中。肋表面与流休之间的对流换热系 数为h=45W/m 2. ℃,肋基处温度t w =300℃,肋端绝热。肋片由铝合金制成,其导热系数为λ=110W/m ℃,肋片厚度为δ=0.01m ,高度为H=0.1m 。试计算肋内的温度分布及肋的总换热量。 1. 2数学描述及其解析解 引入无量纲过余温度∞ ∞ --=t t t t w θ,则以无量纲温度θ描述的肋片导热微分方程及其边界条 件为: 0,1,002 2 2=??====-x H x x m dx d θθθθ (1-2) (1-1) (1-3)

其中A hp m λ= (其中符号含义与教科书杨世铭陶文铨编著《传热学》相同,以下同)。 上述数学模型的解析解为: ()()[]() ()()m H th t t m hp m H ch H x m ch t t t t w w ∞∞∞-= -? -=-φ (1-4) 按式(1-4)计算得到的在肋内各点的温度由表1给出。 1. 3 数值离散 1.3.1 区域离散 在对方程(1-1)~(1-3)进行数值离散之前,应首先进行计算区域的离散。计算区域的离散如图1所示,总节点数取N 。 1.3.2 微分方程的离散 由于方程(1-1)在计算区域内部处处成立,因而对图1所示的各离散点亦成立。对任一节点i 有: 0222=-???? ??i i m dx d θθ 用θ在节点i 的二阶差分代替θ在节点i 的二阶导数,得: 0222 1 1=-?+--+i i i i m x θθθθ 整理上式成迭代形式: ()112 221 -++?+= i i i x m θθθ (i=2,3,…,N-1) (1-5) 1.3.3 边界条件离散 上面得到的离散方程式(1-5),对所有内部节点都成立,因此每个内部节点都可得出一个类似的方程。事实上,式(1-5)表达的是一个代数方程组。但这个方程组的个数少于未知数i θ (i=1,2, ……,N)的个数。因此,还需要根据边界条件补充进两个方程后代数方程组才封闭。左边界(x=0)为第一类边界条件,温度为已知,因此可以根据式(1-2)直接补充一个方程为: 11==-=∞w w t t θθ 右边界为第三类边界条件,由图1中边界节点N 的向后差分来代替式(1-3)中的导数,得: 01 =?--x N N θ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