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可编辑修改word版)

4

4 3 3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一、元素符号

专题二 化学用语及化学量

专题一 物质的性质、用途、变化及分类

一、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 物质的性质包括 性质和 性质。

2. 物理的性质是指通过眼、鼻等感官可以感知或者用仪器可测出的物质的表面性质,它包括颜色、 、气味、熔点、 、硬度、 、溶解性等方面。

3. 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的内在性质,它肉眼无法感知,只有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它包括可燃性、 、氧化性、酸性、 性等。

4.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二、物质的变化及其分类: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1) 从定义上区别:物理变化后没有 生成,如将纸撕成纸条、蜡烛熔化、冰融化成水、石

油的蒸馏分离等;但化学变化则有 生成,如米饭烧焦变黑有糊味、木柴燃烧、火药爆炸等。所谓新物质是指与原物质的组成或结构不同的物质。

(2) 从反应现象上区别:

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 、变色、放出 、生成 等现象。但不能以此作为判断依

据,有些物理变化也有这些现象!如 就不是化学变化,所以判断时还需综合其他因素作出判断。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 变化,如分析蜡烛燃烧这一变化:火柴靠近蜡烛芯时,烛芯处变软、熔化、燃烧、发光发热、有黑烟。在此过程中,蜡烛变软、熔化是 变化,燃烧是 变化,发光发热是伴随的现象。

3、化学变化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1) 化合反应(合) 通式:A+B=AB 例: (2) 分解反应(分) 通式:AB=A+B 例: (3) 置换反应:(换) 通式:AB+C=CB+A 例: 注意:CO+CuO CO 2+Cu 不是置换反应,它不符合定义中“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这一句, 该反应的反应物由 组成。

(4) 复分解反应:(互换成份)

通式:AB+CD=AD+CB

4

注意:反应: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从表面来看不是复分解反应,究其本质,仍属

复分解反应:CaCO 3+2HCl CaCl 2+H 2CO 3

1、元素符号含义: ①表示一种 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

2、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如:2O :表示 O 2:表示氧气分子,表示

-2

O :表示 O 2-: 表示氧离子, 表示

3、常见的离子:

阳离子:K + 、 Ca 2+ 、 Na + 、 Mg 2+ 、 Zn 2+ 、 Al 3+ 、 Fe 3+(铁离子) 、

Fe 2+(亚铁离子)、Ag +、H +、NH (铵根离子)等。 阴离子:Cl -、O 2-、S 2-、SO 2-、NO -、CO 2-、OH - 等。

对于常见的原子团,其化合价你应该记住,特别是以下六个原子团:

原子团 PO 43- SO 42- 2-

CO 3

- NO 3 OH - +

NH 4

化合价 -3

-2 -2 -1 -1 +1

二、化学式 1.化学式意义:

(1)一种物质及组成该物质的各种元素(2)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及分子的构成 2. 化学式书写要求:一种纯净物只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1) 单质的书写相信你们都非常熟悉 (2) 化合物书写四步曲: ①:排序:一般 在前, 在后 ②:标价:在元素或原子团上方标出化合价 ③:交叉:交叉写出 个数(最简比) ④:检查: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三.化学方程式

(一)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的规律) 1. 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 总和等到于反应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 实质:化学反应前后三个不变:①原子 不变;②原子 不变;③原子 不变。(补充:化学反应前后 种类不变,但 种类改变。)

3. 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变化(反应),与物理变化和体积变化没关系。

(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1、定义:用 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1)质的方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 ;(2)量的方面:①表示各物质之间的 关系;②表示各物质之间的微粒(分子)个数关系。

3、读法:(以 2H 2+O 2 2H 2O 为例)。

(1) 生成水;(2)每两个 和一个 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3)

每 份质量的氢气与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水。

4、写法:

(1)原则:①以事实为基础;②遵守。

(2)步骤:①在短线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与生成的;②配平;③标明

反应及生成物,把短线改成等号。一、常见的溶液

专题四溶液

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反应中的定量计算)

(1)依据: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以一定的质量比参加反应。

(2))步骤:①设定;②写出相应的;③对应写出有关物质的和已知量、;④列出,求解;⑤写出。

四、有关化学量

1.相对原子质量:它是一个比值,它与原子的质量不同。

2.相对分子质量:意义同上,都是相对于碳-12(C-12)原子质量的1/12 的比值。

专题三物质的构成奥秘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

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于液体里形成的。特点:固液混合物,且不稳定,易分层。如:黄河水,豆奶,。

2.乳浊液: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特点:液液不稳定混合物,易分层。如:植物油滴入水中经振荡后而形成的水油混合物。

3.溶液:一种或物质分散到物质里,形成的、的混合物。特点:一种可长期稳定存在的分散体系。它不一定是无色,但一般透明。由和组成。

溶质:被的物质,可呈气、、液三态。

溶剂:能够其他物质的物质,一般为液体,也可以为气体。

4.饱和溶液的定义:在下,在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5.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溶剂里,还能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6.饱和和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且可以相互转化:

不饱和溶液

二、溶解度和质量分数

饱和溶液

1.溶解度:在下,某固态物质在里达到时所能溶解的克数。

(1)理解溶解度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状态:必须是溶液,且溶剂固定为

②条件:某固定下

③单位:

(2)计算公式:溶解度溶质质量(适用饱和溶液)

2.质量分数

100 溶剂质量

(1)任一溶液中溶质所占的质量百分含量,溶液可为,也可为。

计算公式: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100% 。

二、元素的化合价

1.化合价是元素的性质,有价和价,其正负是由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的。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氢、锂、钾、钠、银显+1 价,钡、钙、镁、锌显+2 价,氧显-2 价,铝

显+3 价等(某些元素可显几种化合价)。

3.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也为)。

4.通过原子团或其他有固定化合价的元素,可求出不易确定的元素的。

溶液质量

专题五 空气、氧气

一、空气的成分:1.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N 2 占

,O 2 占

,稀有气体占

,CO 2 占

,其

他气体和杂质占 。

2.污染及其防治:

(1)污染源:主要有煤的燃烧,化工厂排放的有毒气体等(如 、NO 2、NO 、 等)

(2)危害:损害

健康,影响作物

,加速对自然环境及

的破坏。

(3) 防治:提高环保意识,减少或消除污染源。 (4) 环境污染还包括:

污染、

污染、光污染等,它不仅仅指大气污染。

二、氧气的性质和制法

(一)氧气的性质

1.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低温下可变成淡蓝色液体或固体。密度略大于空气。

2.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与许多物质反应同时放热,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氧化剂。

点燃

注意事项:

(1)试管夹夹在距管口 处 (2)酒精灯用 加热 (3)试管口略 倾斜 (4)最好用 集气法收集氧气 (5) 长颈漏斗末端要伸到 以下 (6) 收集气体完毕要先把导管 ,再 。 2.工业制法:分离 法

专题六 水、氢气

一、水 1、水的组成: (1) 电解水的实验

A .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 ---------- 增强水的

通电

B .化学反应:2H 2O === 2H 2↑+ O 2↑

产生位置 极 极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C .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 --- 木条

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 ----- 气体燃烧,产生

的火焰

( 1) 与 金 属 反 应

①2Mg+O 2 象

点燃

2MgO ( 实 验 现

(2) 结论: ①水是由

元素组成的。②一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 可分而 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 H 2O ,你能得到的信息 ②3Fe+2O 2

Fe 3O 4( 实 验

化学式的含义

H 2O

点燃

(2) 与非金属的反应:①C+O 2

点燃

点燃

②S+O 2

点燃

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 和 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③4P+5O 2

④2H 2+O 2

2、水的化学性质

通电

(3) 与化合物的反应: 点燃

①2CO+O 2

点燃

2CO 2

②CH 4+2O 2

CO 2+2H 2O

(1)通电分解 2H 2O=== 2H 2↑+O 2↑

(2) 水可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 (可溶性碱),例如:H 2O + CaO==Ca(OH)2 (3) 水可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 ,例如:H 2O + CO 2==H 2CO 3 (H 2 、 CO 、 CH 4, 燃 烧 时 必 须 先 进 行 , 操 作 步

骤 )

(二)氧气的制法

1.实验室制法:药品、仪器、原理、收集、注意事项、检验方法。药品:H 2O 2 和 MnO 2 或 和 MnO 2 或 仪器: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水槽,导管

3、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 地球表面 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B.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 80 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 C .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

A 、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 、废 、废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的任意排放

催化剂

B 、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 后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

后排放;合理施

原理:①2KClO 3

②2KMnO 4

、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 。

③2H 2O 2 MnO 2

(3)爱护水资源: 用水,防止

收集:①

排空气法

4、水的净化

×100% 溶解度

100 溶解度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联系

(1) 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

、过滤、 (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 。 (2) 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 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 的水。

B .鉴别方法:用 ,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 .硬水软化的方法: 、

D .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 。 5、其他 (1) 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 。 (2) 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 色变为 色,说明有水存在;

CuSO 4+5H 2O = CuSO 4·5H 2O (3) 水的吸收:常用 、 等。二、氢气(H 2)

1、物理性质:密度 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 溶于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

(1)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2. 无定形碳——木炭、

、炭黑、 。木炭和 有吸附性。

3、C 60——碳单质家族新成员,为足球状,又名“足球烯”。二、碳的氧化物

1.二氧化碳(CO 2)

(1)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78℃时,凝华成固态干冰。 (2) 化学性质:一般不具 性,也不能 ,不具还原性.无毒,但含量高可使人窒息而亡。(3)用途:可用于灭火,作致冷剂,常用于 ,制 、啤酒等饮料,也可作为气体肥料, 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4)实验室制法: 药品: (或大理石),

原理:CaCO 3 十 2HCl = CaCl 2 十 H 2O 十 CO 2↑

收集: 排空气法,不能用 集气法. 验满方法:用燃着的木条 ,木条熄灭,说明气体已满. 检验方法:能使 。CO 2+Ca(OH)2=

2.一氧化碳(CO )

(1)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 。

(2) 剧毒性: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死亡.原理:一氧化碳比氧气更易与血红蛋白结合, 又不易分离,导致血红蛋白不能较好携带 ,造成人体缺氧。

点燃

2H 2+O 2====2H 2O

点燃前,要

(3) 还原性:CO+CuO 点燃

(4) 可燃性:2CO+O 2

现象:发出 火焰,放出

,有

产生

(2) 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5) 用途:作气体

及用于 金属。

三、有机物

定义:含碳化合物,如:甲烷、酒精、乙炔、醋酸等。但 CO 、CO 2、碳酸盐等一向被视为无 H 2 + △

CuO === Cu + H 2O

机物,原因是它们的组成、性质和无机化合物相似。

现象: 色粉末变 色,试管口有 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 2、 、 ) 酒精、醋酸的化学式及性质: (1) 酒精——化学名称: ; 化学式: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性质:可燃烧:C H OH+3O

点燃

2CO +3H O

原理:Zn + H 2SO 4 = ZnSO 4 +H 2↑ Zn + 2HCl = ZnCl 2 +H 2↑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 浓盐酸有 性 ;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 浓硫酸和硝酸有强 性 。4、氢能源 三大优点 、放热量 、资源丰富。

2 5

2

2

2

(2) 醋酸——化学名称: ;化学式:

性质:一元弱酸、其水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 。

3. 煤、

、天然气是世界上三大矿物燃料,必须记住它们的元素组成及用途。

专题七 碳及其化合物

【考点归纳】 一.燃烧和灭火

专题八 化石燃料

1、燃烧的概念: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 变化。

2、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 性;(2)可燃物要与 充分接触;(3)温度达到可

燃物的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满足。

3、灭火:(1)原理:破坏可燃物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即可中止可燃物继续燃烧,

即达到灭火的目的;(2)方法:a 降温:泼水等,使温度降到以下;b.隔绝,使可燃物缺乏不能继续燃烧。c.将可燃烧物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

二.化石燃料及其利用

1、种类: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

2、成分:

(1)煤:混合物,主要成分是,含有少量的H、S、N、O 等,燃烧时能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SO2、等。

(2)石油:混合物,主要成分是,可分馏为汽油、等。

(3)天然气: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目前重要的清洁燃料之一。

3、利用:燃料的使用,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释放了大量的SO2、CO2、NO2等污染气体,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三.清洁燃料:

1、氢气:最清洁,燃烧的方程式为:2H2 + O22H2O

2、乙醇(俗称):绿色能源(绿色再生能源),燃烧的方程式为:

四.新能源:

太阳能、核能、、地热能、等。

五.化学变化与能量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即有热或热现象发生。

专题九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

1、金属元素的分布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除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如铂、金、银)外,其余大多数以形态存在,即金属矿物。

2、金属的共同物理性质:有、导电、导热、有。

3、现在应用广、产量高的前四种金属:、铝、铜、钛。

4、合金:常见的合金有:不锈钢、锰钢、硅钢等;铁的合金有:(含碳量为:2%~4.3%)、钢(含碳量为:0.03%~2%)。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反应:

例如:3Fe + 2O2Fe3O42Al + 3O22Al2O3

说明:铁锈的主要成份是,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接触。

2、金属与反应:

例如:Fe + H2SO4 ==== FeSO4 + H2↑ ;2Al + 6HCl==== 2AlCl3 + 3H2↑

3、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反应:

例如:Fe + CuSO4 ==== FeSO4 + Cu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说明;只有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才能把位于后面的从它们的溶液(即化合物必须溶于水)中置换出来。

三、金属的利用与保护

1、常见的金属矿石有:赤铁矿(主要成份:)、磁铁矿(主要成份:)、黄铁矿(主要成份:)、赤铜矿(主要成份:Cu2O)等。

2、金属的冶炼原理:

(1)、高温还原:如Fe2O3 +3CO 2Fe + 3CO2

(2)、加热分解:如2HgO 2Hg + O2↑

电解

(3)、电解:如2Al2O34Al + 3O2↑

3、金属的保护:

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隔绝空气和。如在金属表面、镀保护膜等。

专题十认识酸、碱、盐

一.常见的酸

1、酸的物理性质:

(1)浓盐酸:纯净的浓盐酸是色有气味的液体,易挥发(在空气中能形成)、有腐蚀性。

(2)浓硫酸:无色状液体,不易、有性(常作干燥剂)、性(使物质碳化)、强的性、性。易溶于水,同时放出。

2、酸的化学性质(通性):

(1)酸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色。

(2)酸与活泼金属反应:

如;Zn + H2SO4 ==== ZnSO4 + H2↑ ;Fe + 2HCl =====FeCl2 + H2↑等。

说明:①金属必须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②酸必须是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不能用浓硫酸或硝酸)。

(3)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如:6HCl + Fe2O3 ==== 2FeCl3 +3H2O H2SO4 + CuO =====CuSO4 + H2O

说明:①酸必须是可溶性;②金属氧化物必须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是能与酸反应生成

盐和水的氧化物)如:BaO、Fe2O3等。

(4)酸与碱反应:

如:HCl + NaOH ==== H2SO4 + Cu(OH)2 ====

点评:此类反应既是酸的通性也是碱的通性,工农业应用较广,是考点中的热点。

(5)酸与某些盐反应:

如:2HCl + CaCO3 ====

二.常见的碱

1.碱的物理性质:

3 3 (1) 氢氧化钠(NaOH ):

色固体, 溶于水(放热),易 (可做干燥剂),有强烈

的 。(俗名叫烧碱、 碱、 性钠)

(2) 氢氧化钙:Ca (OH )2 : 色粉末, 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 ,有腐蚀性,可 3.硫酸铜(CuSO 4)(其结晶水合物 CuSO 4·5H 2O ,俗称 矾、 矾)

(1)性质:无水 CuSO 4 为 色固体, 溶于水,溶液显 色。CuSO 4·5H 2O 晶体是蓝色的,

和水反应制取:CaO + H 2O ==== (俗名:

、消石灰)

受热分解:CuSO 4,·5H 2O(蓝色)

CuSO 4(白色)+5H 2O

2.碱的化学性质(通性)

(1) 碱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无色酚酞试液变

色。

说明:碱必须是可溶或微溶,难溶性的碱一般不能使指示剂变色。如 Cu (OH )2 等。

(2) 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如:2NaOH + SO 2 ==== Ca (OH )2 + CO 2 ====

说明:①碱必须是可溶或微溶;②非金属氧化物必须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是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 2 、SO 2 、SO 3 等。

(3) 碱和酸反应(详见酸的通性) (4) 碱和盐反应

如:2NaOH+CuSO 4 === ;Ca (OH )2 +Na 2CO 3 ===

说明:①反应的碱和盐必须是 (或微溶),②生成的碱和盐中至少有一种 溶,否则

反应不能进行。

三.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 2、应用:(1)改良土壤的 性 (2)处理工厂的 (3)用于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酸性 碱性 (2) pH 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 上显,色后与 对照读,出溶液的 pH (读数为数) (3) 酸雨:正常雨水的 pH 约为 5.6(因为溶有 );pH<5.6 的雨水为 雨

四.常见的盐和化肥 (一).常见的几种盐:(NaCl 、Na 2CO 3、CaCO 3、CuSO 4、NaHCO 3 等) 1. 氯化钠(NaCl)(俗称 )

(1) 性质:NaCl 的熔、沸点高;纯净的食盐不潮解,粗盐因含有 MgCl 2、CaCL 2 等杂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 ;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 。

(2) 制法:因为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要从溶液中结晶出食盐,只能采用 法, 故工业上用海水晒盐或用盐井水、盐湖水煮盐,使食盐晶体析出。

(3) 用途:调味、腌渍食品、消毒、制 产品等。2.碳酸钠(Na 2CO 3)(俗称 )

(1) 性质:

色粉末, 溶于水(水溶液呈 性);碳酸钠晶体(Na 2CO 3·10H 2O )易风化。

(2) 用途:用于 、制皂、 、纺织、 等工业生产。

(2) 检验水存在的方法:加入白色 CuSO 4,白色粉末变

,说明有水。

CuSO 4+5H 2O=CuSO 4·5H 2O

(3) 用途:配制 、精炼 、镀铜等。3.碳酸氢钠(NaHCO 3)(俗称 )

(1)性质: 色粉末, 溶于水,加热易分解:2NaHCO 3

4. 碳酸钙(CaCO 3):石灰石或

的主要成分, 色固体,

溶于水。

5. 碳酸根离子(CO 2-)的检验:向样品中加入

,如果有能使 的气体

产生,证明样品中含有 CO 2- 。

(二).盐的性质

1. 物理性质:(1)常温下大都是晶体;(2)溶解性(熟练记忆盐类溶解性表)。

2. 化学性质:

(1) 盐十金属→新盐十新金属: CuSO 4+Fe=

(2)盐十酸→新盐十新酸: AgNO 3+HCl= (3)盐十碱→新盐十新碱: Ba(OH)2+Na 2SO 4= (4)盐十盐→新盐十新盐: NaCl+AgNO 3=

(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 复分解反应的通式:AB+CD=AD+CB

2. 复分解反应条件:当酸、碱、盐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必须满足下面三个条件之一,否则就不能进行。

(1)生成物中有 生成析出;(2)生成物中有 放出;(3)生成物中有 生成。 (四)、化学肥料:

化学肥料多属于盐类,因此它们也具有盐的性质。 (1) 肥:常见有:硝酸铵(NH 4NO 3)、尿素:【CO (NH )2】、氯化铵(NH 4Cl )等。 (2) 肥:如磷矿粉、过磷酸钙等。 (3) 肥:如硫酸钾(K 2SO 4)、氯化钾(KCl )等。 (4) 肥:如硝酸钾(KNO 3)等。

专题十一 化学与生活

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常见的蛋白质 :血红蛋白和酶

(二)、糖类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 物质(60%—70%) 1、组成:由 C 、H 、O 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1)淀粉(C 6H 10O 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2) 葡萄糖 C 6H 12O 6 ( 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3) 蔗糖 C 12H 22O 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三)、油脂

分类 植物油脂:油

动物油脂:

(四)、维生素 1、存在:水果、 、鱼类等

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 V A : ; 缺 :坏血症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组成人体的元素:50 多种

常量元素(11 种) 在人体中含量>0.01% O>C>H>N>Ca>P>K>S>Na>Cl>Mg 微量元素 在人体中含量<0.01% Fe 、Zn 、Se 、I 、F 等

(二)、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1、钙 99%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1) 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2) 钙过多:结石、骨骼变粗 ;过少:青少年

病、发育不良

老年人

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必需元素(20 多种) Fe 、Zn 、Se 、I 、F 等

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Hg 、Cr 、Pb 、Ag 、Ba 、Al 、Cu 等 (一)、有机化合物

是否含有碳元素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不包括 CO 、CO 2 和 Na 2CO 3、CaCO 3 等碳酸盐)

1、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CH 4(最简单的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 2H 5OH (乙醇,俗名: )、CH 3COOH (乙酸,俗名: )、C 6H 12O 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 (二)、有机合成材料

1、 有机高分子材料

(1)分类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毛、蚕丝、天然

橡胶等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

(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

晴纶合成橡胶

(2)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

品):点燃后闻气味,有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3)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2、“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1)危害: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2)解决途径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制品;

②重复使用某些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