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的格式要求.doc

语文导学案格式要求

导学案一般包括题目、编写教师、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法学法、课时安排、教具选用、正文等。分别要求如下:

一、第一行居中书写题目,要求小三号、黑体。

二、第二行居中书写导学案编写教师所在学校名称、教师姓名,要求小三号楷体。

三、学习目标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其中“学习目标”四个字要求用黑体字小四号,其它文字要求用仿宋字小四号。学习目标要明确,不能过多,一般一课学习目标不要超过三个。

四、学习重点要明确突出,一般一课不要超过两个。“学习重点”四个字要求用黑体字小四号,其它文字要求用仿宋字小四号。

五、学习难点要明确突出,一般一课不超过一个。“学习难点”四个字要求用黑体字小四号,其它文字要求用仿宋字小四号。

六、教法学法。“教法、学法”四个字要求用黑体字小四号,其它文字要求用仿宋字小四号。

七、课时安排。“课时安排”四个字要求用黑体字小四号,其它文字要求用仿宋字小四号。

八、导学案正文。居中书写“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字样,要求用黑体小四号。

九、正文内容要求用小四号仿宋字,及到学习环节的字样要求用小四号加粗来体现, 其余文字用小四号。

十、页面设置。页边距:左为3厘米,上下右各为2厘米。L 5倍行间距。

样例:

概括总结描写心理的方法。(以上仿宋字小四【学习难点】(以上黑体字小四号)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小三号、黑体)

XXX 中学 XXX (小三号楷体)

【学习目标】(以上黑体字小四号)1、知识与能力:概括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学习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分析展示人物心理的手段并体会其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以上仿宋字小四 号)

【学习重点】(以上黑体字小四号)学习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以上仿宋字小四号)

【教法学法】(以上黑体字小四号)分析讨论(以上仿宋字小四号) 【课时安排】(以上黑体字小四号)1课时(以上仿宋字小四号) 【教具选用】(以上黑体字小四号)投影(以上仿宋字小四号) 【学习过程】(以上黑体字小四号) 一、检查预习(以上小四号加粗)

(以下正文小四号仿宋)

L 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 ) ( )

啜泣 纳罕 蓬乱

屡次 迂回

2.根据拼音写汉字。 训j 论( )悬崖

qia o 壁(

)瘦骨 li n ® n (

)

小心寸寸(

)

头晕目xixi n (

)

二、 (独学)整体感知。速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以上小四号加粗)

(以下正文小四号仿宋)

1、概括文章内容:(思路:什么人干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课文讲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握文章主旨:

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小组研讨,班内展示(以上小四号加粗)

1、(独学)跳读课文,勾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抓住关键词),体会我心理

上的变化。(本处加粗)

(以下正文小四号仿宋)

(拿不定主意)一一()一一恐惧疲乏一一()

—信心大增——()

2,(合学)赏析语句,分析展示人物心理的手段及作用(本处加粗)

(以下正文小四号仿宋)

(1)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2)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小山道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前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3)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4)“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5)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展示:(本处加粗)

四、达标测评(以上小四号加粗)

(以下正文小四号仿宋)

片段描写,任选一个情境续写,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1、父母又开始吵架了……

2.“谁来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作文课上老师问。

&漆黑的夜晚,我一个人走在偏僻的小路上。

五、课堂小结。组织学习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对本课上表现好的小组进

行表彰,总结各小组分数。(以上小四号加粗)

六、作业。(以上小四号加粗)

导学案编写的格式要求示例

导学案编写的格式要求示例 一、文件夹与文件名 年级文件夹名:高一(1)部:“g11导学案”高一(2)部:“g12导学案”其它类推年级学科文件夹名:高一化学:“g1hx高一化学”“汉语拼音加汉字” 各导学案文件名:“年级学科拼音首字+流水号+课题+课时” 如“g1hx01物质的分类”“g1hx05物质的量(1)” 二、导学案 页眉部分 用5号宋体字加粗内容如下 紧接页眉第一行 用5号宋体加粗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第二行课题 用4号宋体加粗 课题: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栏目 用小4号加粗加实心方括号 【学习目标】 小标题 用5号字加粗 1.知识与技能: 正文用5号字 ⑴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初中学过的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⑵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⑴利用教材设计的活动,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⑵把初中学过的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归纳整理,便于记忆,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⑶用辩证的观点观察事物,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事物; ⑵感知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 【自主学习】

所有导学内容用5号楷体并用圆括号标出 (这部分要求同学们根据下面提示预习,课前独立完成,记下不明白的问题,课堂小组交流讨论)(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初中化学课上曾学习了哪些物质类别的概念?) 1.请试着独立完成教材P3上的“交流与讨论”,将思考后形成的结果填写在下列空白处。 第一段:物质单一分类法,试着完成下列2—4思考题)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 3 2.根据物质存在的状态,将物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有常温常压下的物质①氧气②水③二氧化碳④甲烷⑤硫酸⑥五氧化二磷⑦乙醇 ⑧氧化铜,请同学们根据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用序号填空),气态____________ 、__ 液态________ 、固态_____ 。_______________ 3.根据物质导电性,将物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下列几种物质①石墨②铁③硅(Si)④塑料⑤玻璃,请同学们根据物质导电性进行分类(用序号填空),导体__________ __、半导体________ ______、绝缘体_ 。_________ 4.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将物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有下列几种物质①氧气②二氧化硫③氯化钠④氢氧化钠⑤硝酸⑥乙醇⑦碳酸镁⑧硫酸钡,请同学们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并查阅书P109附录Ⅱ“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用序号填空),可溶性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微溶性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难溶性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 “图1-2物质的分类”,识记和理解物质树状分类法)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P 3 【合作探究】 (这部分要求同学们课堂完成。分为:课堂小组交流讨论、展示结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自主学习”内容,并展示讨论成果: 1.请同学们利用课堂5分钟时间,小组交流讨论预习内容,互相解疑答惑,补充问题答案,详细列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按上述预习内容,依次由一个小组展示答案,其它小组质疑,完善答案。

英语导学案格式设计要求

九年级英语教学案格式设计(教师用) 九年级英语学科(上)册主备人刘仕建优秀次备______审核人_____审核日期_______ 课题:Unit1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Section A( 1a-2c) 教学目标:In this unit,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how to study 教学重点: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 I study by reading my notes Do you learn English by studying with a group? 1.知识与技能:掌握语言结构“verb+by”with gerund 2.过程与方法: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可用本单元的出现的 动词短语,学生运用“verb+by”with gerund 结构,学生学会谈论怎 样学习,以及能给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建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用正确且科学的方 法做事,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4.教学方法: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展开听、说、读、写活动。 5.教法:交际对话和启发式教学法 6.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或资料准备 7.教具准备:单词卡片、录音机 8.资料准备:学生用导学案 计划课时: 总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掌握语言结构“verb+by”with gerund 二、教学流程: 一、导学 1.导入新课: T: Is today a special day ? Ss : It’s the first day of the new term T: What are your new term’s resolutions ? Ss: I’m going to get good grades

关于导学案的格式

关于导学案的格式 一、版面格式 1.纸张 统一只使用两种页面纸张:8K、16K;正反双面印刷; 2.版面 页眉:靠左设置页眉,其内容为班级姓名;靠右设置几个空框,便于学生注明日期,自编序号等之用; 页脚:只在下中设置页脚,其内容为页码; 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3CM; 分栏:16K不分栏;8K据实情可分2栏或3栏; 字体字号:主体内容字体字号统一用五号宋体,标题或需突出显示的部分一般采取加粗方式,尽量避免使用多种字体和多种字号。 二、内容格式 1.课题(*) 小四号黑体或宋体加粗。 例如: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或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2.题头表格(*) 为一个简单的表格,含编写人、审核人、课题名称、导学案编号、使用日期等; 编写人:本导学案的编写者; 审核人:导学案编写者的同学科其它教师、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等; 关于导学案编号: 最开始的四位数字:学年度(2013-2014学年度为1314,2014-2015学年度为1415); 第5、6两位数字:学期:上:01;下:02; 第7、8两位数字:年级:07/08/09 第9第10两个字母:学科:语文yw、数学sx……; 第11第12第13第14第15第16共6个数字:单元、章、节: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020103;如为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可编为020103(01); 最后字母:导学案编写人姓名缩写:王来勇wly,唐静tj…… 例:杨明华编的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生物学科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导学案的编号就是:13140107sw020103(02)ymh,这份导学案的word电子文档的文件名就为13140107sw020103(02)ymh.doc。 3.学习任务/目标任务(*) 我们在学课标、教参、双向细目表,钻研教材,摹拟其他人/资料上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话语,把一堂课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描述出来。 4.学习提示 对学生完成本节课学习的一种方法指导,可以分散在各个训练题中,也可以在导学案的前面部分专门单独列出,内容是解题方法、学习技巧,还可以有一些帮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建构知识框架的东西。 5.检测训练题(*) 6.课后记 (*)示必需有。

导学案排版格式要求及范例

导学案排版格式要求及范例 各位老师,这次导学案编辑后将直接印刷,请大家严格按照以下统一要求认真编写。谢谢 1、导学案设置为A4纸,上下边距为1.5,左边为2,右为1.5。 2、写一个简单的使用说明和一些励志的文字。(宋体) 3、制作一个目录。(宋体。参照练习册上的样本,分一、二、三级标题) 4、封面按照范本要求编辑。 5、正文内容全部用宋体。一级标题用三号字,加粗;二级标题用四号字,加粗;其余用5号字,根据学科内容在该加粗的地方加粗。 6、行距统一设为单倍行距,其中一级、二级标题的行距以及涉及到图或符号的地方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7、页码置于页面底端居中,数字格式-1- 8、答案不进行印刷。请分别上传有答案和没有答案的导学案。 9、认真核对,尽量避免出现明显错误,例:广告网址、错别字、图标图形丢失、错位等情况。 范例: 第6课琵琶行(并序)(一级标题) 第一课时(二级标题) 【学习目标】(三级内容) 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本文文体特色;②掌握古今异义字,提升文言翻译能力;③弄懂字音,搞清字义。 过程与方法:诵读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疏通文字,了解感情,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重点难点】1.掌握“因为、颜色、突出、向前”等词的古今异义。 2.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 目录(楷体居中加粗1号) 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宋体加粗3号) 一、“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宋体5号) (1) 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4) 专题六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一、亟待拯救的文明古国 (7) 二中兴埃及的改革 (10) 专题七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13) 二自上而下的改革 (16)

导学案的格式要求.doc

语文导学案格式要求 导学案一般包括题目、编写教师、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法学法、课时安排、教具选用、正文等。分别要求如下: 一、第一行居中书写题目,要求小三号、黑体。 二、第二行居中书写导学案编写教师所在学校名称、教师姓名,要求小三号楷体。 三、学习目标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其中“学习目标”四个字要求用黑体字小四号,其它文字要求用仿宋字小四号。学习目标要明确,不能过多,一般一课学习目标不要超过三个。 四、学习重点要明确突出,一般一课不要超过两个。“学习重点”四个字要求用黑体字小四号,其它文字要求用仿宋字小四号。 五、学习难点要明确突出,一般一课不超过一个。“学习难点”四个字要求用黑体字小四号,其它文字要求用仿宋字小四号。 六、教法学法。“教法、学法”四个字要求用黑体字小四号,其它文字要求用仿宋字小四号。 七、课时安排。“课时安排”四个字要求用黑体字小四号,其它文字要求用仿宋字小四号。 八、导学案正文。居中书写“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字样,要求用黑体小四号。 九、正文内容要求用小四号仿宋字,及到学习环节的字样要求用小四号加粗来体现, 其余文字用小四号。 十、页面设置。页边距:左为3厘米,上下右各为2厘米。L 5倍行间距。 样例:

概括总结描写心理的方法。(以上仿宋字小四【学习难点】(以上黑体字小四号)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小三号、黑体) XXX 中学 XXX (小三号楷体) 【学习目标】(以上黑体字小四号)1、知识与能力:概括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学习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分析展示人物心理的手段并体会其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以上仿宋字小四 号) 【学习重点】(以上黑体字小四号)学习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以上仿宋字小四号) 【教法学法】(以上黑体字小四号)分析讨论(以上仿宋字小四号) 【课时安排】(以上黑体字小四号)1课时(以上仿宋字小四号) 【教具选用】(以上黑体字小四号)投影(以上仿宋字小四号) 【学习过程】(以上黑体字小四号) 一、检查预习(以上小四号加粗) (以下正文小四号仿宋) L 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 ) ( ) 啜泣 纳罕 蓬乱 屡次 迂回 2.根据拼音写汉字。 训j 论( )悬崖 qia o 壁( )瘦骨 li n ® n ( ) 小心寸寸( ) 头晕目xixi n ( ) 二、 (独学)整体感知。速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以上小四号加粗) (以下正文小四号仿宋) 1、概括文章内容:(思路:什么人干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课文讲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握文章主旨: 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小组研讨,班内展示(以上小四号加粗) 1、(独学)跳读课文,勾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抓住关键词),体会我心理 上的变化。(本处加粗)

导学案

导学案模版说明: 1、导学案的页面设置上下各1厘米、左右1.5厘米、方向:横向、纸张B4.(以上已设置好没特殊情 况请不要调整)。点击打印后在右下角有“缩放”——按纸张大小缩放——点向下的箭头里面有各种纸张的类型。 2、“迁安市弘毅学校“目标引领?课道”导学案”的字体设置小二、加粗。此栏下面的内容:小四、 宋体、小标题加粗。下划线小四、宋体未加粗。(以上已设置好没特殊情况请不要调整) 3、【学习目标】栏:宋体、五号、加粗。具体的三维目标的格式是:正文+ 加粗, 行距: 最小值12 磅(以上已设置好没特殊情况请不要调整)导学案的编号可以采用如下方法:第一单元第一课101第二课102、第二单元第一课201第二课202以此类推。如果是第一单元第一课101的复习课可以是101F,背诵课可以是101B。教师寄语要加下划线,根据教学的内容有选择性的每日更新。 4、导学案左侧栏:学法指导下是达成目标,然后才是我们教师编制的问题。学法指导、达成目标、巩固强化这些词语是宋体、五号、加粗。这些词语后面的具体内容统一使用宋体、五号、不用加粗。右侧栏的互动策略、展示方案等这些词宋体、加粗、五号。后面的内容的字体统一为楷体、小五、序号统一使用①②③④⑤ 5、专业术语解读: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这节课你要让学生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过程与方法:你的教学目的用什么方法达到(比如说:独学、小组合作探究等等),这个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实施中采取什么样的步骤。情感与态度:通过这堂课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法指导是学习方法指导的简称,它是指教育者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途径,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渗透、指导、训练,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能动地运用于自已的学习实践,进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行为。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二是引导学生认识具体学习方法的适用范围,使学生能够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选择并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简单地说就是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思路、方法、途径等,让学生知道我应该怎么学,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效率。) 互动策略: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需要实现的目标而选择采用的。根据互动主体的对象来划分: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3、师生与媒体之间的互动;4、学生与授课教师之外的交流对象之间的互动。(简单的说就是在行为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怎么活动,举例:教师抽查、对子互查、同号竞赛等) 展示方案:包括:展示的角度、展示的形式二者没必要分裂开来应该是一体的。例如:结合展区的关键词讲解…….。结合展区的关键词就是展示的形式、展示的角度就是你想让学生说明的问题。在编制时一定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学科特色编制展示方案。 导学案编制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导学案的模板上的字体、格式、大小不 得随便调整。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时用纸 要统一,以便学生整理,保存。 二、学法指导的编写要多思考切实起到作 用,同时要把独学、对学、群学的时间 限定出来。 三、巩固强化环节一定要到位 四、评价等价按照ABCD四个等级进行,同 时要收缴前一天的导学案,先由小组长 给出等级,然后教师在进行等价评价。

导学案的编写要求

导学案的编写要求 (一)导学案的数量要求: 要求一节课一份导学案。一节课一定要完成导学案上的具体学习内容,不分课时的导学案不允许出现。 (二)导学案的格式要求: 导学案的规格要求:纸张设置为8开纸,左右两栏,双面使用。行距为1.5倍。标题类文字均为四号加粗黑体,正文为五号宋体。栏目,加实心方括号,如【学习目标】。 一份完整的导学案,应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 1.导学案信息和评价区 2.学习目标 3.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4.课前预习案 5.课内探究案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文本教学要求、课标要求、学生实际,要简洁、准确、清晰、具体,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每课数量以2~3个为宜,不能太多。 (2)重点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文本内容、学生实际,明确告知学生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并提示相应的突破方法。 (3)没有学法指导的导学案是不合格的导学案。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及教学要求,给学生提供策略性知识、过程性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指向要具体,采用学生平时普遍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 (4)预习案 预习导航,一般安排基础知识、整体感知、质疑存疑等内容,学生能够结合教材基本完成任务,课前预习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课内预习的时间在10分钟左右。语数英物等科可安排课前预习,而政史地生等科只能安排课内预习。 (5)探究案

课堂探究部分是学习的核心内容,要体现导读、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应该是一串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注意渐进性、指导性、趣味性、挑战性。即“内容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学习内容要立足教材,注重基础,务必容量适中,切忌过繁过多。 针对训练的要求: ①题型要灵活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②紧扣学习目标,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③每一个学习目标都应设置有相对应的练习。 ④难度适中,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可设置一些选做题,促进学优生成长。 学习小结:由学生归纳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及学科思想、学习方法。 (三)导学案的质量要求: (1)知识问题化 ①不管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把知识点设计成具体的问题。注意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在文本知识的拐点处设置路标;在学习重点难点处设置阶梯。 问题应该明确,学生一看就懂,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②怎样设计问题? A、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B、问题不宜太多,太碎; C、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D、问题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E、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等等。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2)问题层次化 ①由于不同的学生其基础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所以在编写学案时,不管在知识体系里还是在练习题的设置上都要体现出层次性,以满足高、中、低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 ②问题的层次可分为A、B、C、D四层,并在每个题目后面注明,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导学案的编写格式

导学案的编写格式 _______________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学习后要了解、掌握、运用概念、要点、规律等。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到了哪些能力 情感目标:仔细挖掘蕴藏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个人发展目标。 (目标要简洁、准确、清晰、全面,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为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观察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根据考纲、课程标准,确定重点,提醒学生重点应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三、教学过程 1、预习导引(预习案):根据所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和知识主线设计3—5个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预习明确主干知识,基本掌握简单知识,搞清疑难所在,以便有目的听课解疑。

2、问题导学:导学案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有逻辑,有内在的关联,解决一个问题又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前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解决一个一个小问题中,自然解决重点问题,锻炼思维,逐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内容设探究,知识生成要引导,留给学生去亲历。 3、典题训练:针对所讲的知识框题选择或设计合适的典型题目,进行点对点应用训练。 4、精讲点拨:针对关键词句、图片等,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活用等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点拨提升有层次。 (每个知识框题都按照4、5、6环节进行。即:学—讲—练有机结合。) 5、归纳小结:本项内容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由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完成,如画知识树、概念图等。(教师的总结类似于板书主干知识的内容,但力求以不同的形式表述)。 6、当堂检测:选择合适的题目检测课堂学习效果,发现问题或遗漏。 题量控制在选择题5—8个,简答题1—2个,时间5—10分钟。

省沭中导学案格式标准化要求

省沭中导学案格式标准化要求 为加强我校学案标准化建设,经研究请各年级各备课组学案格式统一按下列要求编写。 一、纸张:8开(39×27)横向,单双面均可。 二、页边距:上为2厘米、下为1.5厘米、左为2厘米、右为1.5厘米、左装订线:2 三、版式:页眉1.5厘米、页脚1.2厘米 四、页眉部分: 1.内容: 省沭中高年级(学科)学案(编号)、主备审校审批班级学号姓名同伴评价老师评价我们的责任:修炼自我,精工学业,同伴互助,追求卓越。 2.字体字号: 宋体、常规、小五号 注:请老师在设置页眉时将页眉下的横线去掉,具体办法为:选中页眉内容→打开格式→边格与底纹→边格→点无 五、正文部分: 1.格式:统一采用表格形式 2.内容及字体字号: 第一行依次为课题、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第二行依次为:学习内容及过程、教学设计及学习札记,分两栏。 字体字号:标题栏为小四、黑体 具体内容为:宋体、五号 学案中教学内容为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六、页脚部分: 1.内容: 老师寄语:课前预习不可少,自主质疑效果好;课上跟着目标跑,合作探究是法宝;知识网络要织巧,理论清晰又明了;达标训练讲效率,拓展提升很重要;格式合理讲科学,要点全面话要巧。 高效课堂要旨:设疑性引导,高效率自学;生活化导入,总揽式介绍;互动式探究,理论性归纳;针对性达标,网络化小结;拓展式提升,开放性思考。 2.字体字号:宋体、常规、小五号 单元备课与教学设计 一、单元 整体中自成段落、系统,自为一组的单位。此处单元要求尽可能小。 二、单元文件夹的建立 1、依年级学科章节建立文件夹,如高一数学平面解析几何 2、子文件夹名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3、子文件夹内容: (1)学案:分课时,有几个课时就有几个学案 (2)教学设计 (3)课件 (4)作业 (5)其它:与本单元有关的材料,如单元练习、背景介绍、图片等等。 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示范见所发《教学案例》,本学期每位老师完成一份教学设计。 何为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具体而言,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导学案内容、使用及评价标准

《口技》导学案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组别:______ 使用日期:20120514 小组评价:__________ 老师评价:________________ 一、导学案的内容及格式要求: 一般来说,一份完整的导学案,应由以下两部分组成(格式见上方): (一)、导学案的眉头: 可包括年级学科、主备人姓名、审核人姓名、准印人等 (二)、导学案的格式: 导学案前面内容可包含题目(学习内容+导学案或训练案或复习案+第几课时,如《口技》导学案(1)、《力和运动》复习案(2)等)、班级、学生姓名、组别、使用时间、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内容。 后面基本内容可以包含学习目标、学法指导(方法助学、学习策略)、课前预习(自主预习)、课堂学习(课中交流、合作展示)、当堂训练(课内巩固)、拓展延伸、知识链接(资料助学)、知识小结、课后反思等内容,根据需要确定。 导学案中标记三个层次,C类题目不标记,所有同学必须完成,B类题目在题号前用“▲”符号标记,A类题目在题号前用“★”符号标记。 导学案必须分课时编写(如《孔乙己》计划开两课时,导学案必须编写成两课时),每课时导学案的量以自主独立完成不超过30分钟为宜,。 (三)导学案保存时名称为年级+科目+内容题目+第几课时+日期,如:八语口技第一课时20120516。 二、导学案的使用: (一)对学生的要求

1、利用自主学习时间,根据导学案对照课本进行课前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自主学习内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拓展延伸,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用双色笔做好标记,并在书中做好预习痕迹记录,预习时要实事求是,切忌抄袭他人,弄虚作假。 2、使用导学案时要坚持先独学,再对学、群学的方式进行。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课上,学生对导学案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展示,交流质疑,个别重难点老师总结点拨。 3、课堂上注意用好双色笔。养成使用双色笔在课本上标注重点内容或使用导学案整理纠错记录的习惯,以便今后复习,学完后,可以写写反思。 4、检查的作业为导学案、书中双色预习痕迹记录。 5、不能过于依赖导学案而忽略了课本。导学案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本的学习而设置的学习方案,是“路线图”、“指南针”,是课本学习的辅助,而不能替代课本。 (二)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一般不布置另外书面课外作业,学生根据学案预习交流,教师深入小组了解学情,进行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2、课堂上对导学案的使用应本着“以学定教,教者亦学”的原则灵活使用好导学案。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重在点拨,以点拨代讲解,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要放手让

复习课导学案编写要求及基本模板

复习课导学案编写要求及基本模板 复习课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模式,复习课要达到巩固并进一步加深课本知识的目的,要对已学过内容进行综合、归类、转化和辨别,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准确,从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编写要求: (一)编写形式 1、“导学案”包含有科目、执笔者、审核者、课题、课型、导学时间、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课内训练题、课外训练题、师(生)教(学)等心得等内容。 2、“导学案”与一般教案和讲义有所区别,不能把“导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 3、不同类型的课“导学案”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4、“导学案”的编写主要按课时(复习单元)进行,与教师上课、学生学习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二)编写原则 1、导学案编写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指导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2、“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 3、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4、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 5、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或注明该检测材料所在的资料。 (三)内容要求 复习课要在双基练习、能力训练方面做文章,在编制导学案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编写组必须明确复习重点、难点、步骤、方法、训练等。要做到“四点排查”,即排查知识重点、章节连接点、考试考点、存在疑点。 2.能够指导学生用点面结合、记忆、比较等方法多管齐下,把主要精力放在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性、理解及把握上,通过导学案的整理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知识网络,并达到记忆的目的。

3.导学案中配套的巩固练习,要做到精选、精练、精讲。要选取学科知识点、能力点、学科思维特点和考试考点的题目。 4.注重中等生、中档题、考试题,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教学目标、教学进度、训练量都以适合中等生为原则,争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学习过程的问题及训练中的习题要精选,每选一个题目要有较强地目的性,选取经典题目、考试试题等有一定代表性的题目强化训练。 (四)质量要求 要贯彻“明确、实用、高质”的六字方针。 明确:①要分课时;②突出难点和重点;③步骤明晰。 实用:讲究讲与学的合一。①以训练为主;②以难以讲清的内容为主;③以不必再讲的内容为主;④以举一反三内容为主; 高质:要注意质量和效果。要避免轮流制作,要请有经验的教师把关和制作;要避免分头制作,闭门造车,要集思广益;要避免抄袭现成教案,要有集体智慧和创造,要结合学生实际。 二、课堂实施步骤: 1.先让学生采取尝试回忆,来填写及分析导学案中本单元(课时)要复习的的内容(知识框架结构),不明确的再结合课本整理,这样才能检测出自己知识掌握的情况,明确自己需要进一步复习的内容。 2.教师分板块组织学生,就导学案中所设计的重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归纳为结论或者是解题方法技巧,鼓励学生举一反三,从而达到能力的提升。 3.学生进行训练。立足于考试试题,要定时定量的进行课堂训练,并要求学生精力高度集中,让平时的训练达到考试临场发挥状态。

导学案的一般格式

导学案模板使用说明 一、基本格式 1.页眉设置: ××(年级)××(学科)xx学科导学案 编写:校审: 二、.栏目设置: 学习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知识链接问题探究目标检测作业布置总结提升二、栏目说明 学习目标——具体而明确 重点难点——把握要准确 学法指导——精到且适用 知识链接——简明并相关 问题探究——编写要精心 三、编写导学案的学习内容时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⑴课时化原则 在每个学科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打算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进步课堂教学效益。 ⑵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标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力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回纳、演绎的能力。 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②问题不宜太多,太碎; 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④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浮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法,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进座,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具体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⑶参与化原则 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鼓励人人参与的热情,进步人人参与的能力,加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发掘。 ⑷方法化原则 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⑸层次化原则

导学案格式

《****(第*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1、 …… 重点: 难点: 一、课前检测 (说明:1、该环节具体内容导学案不列出,只留空白,要求老师授课前填写检测内容;2、老师可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对上节课内容进行检测,一般为5分钟以内;3、可设置专门检测本,检测本可视为作业本。) 二、预习新知: (说明:1、该环节列出学生阅读教材后可完成的内容,如概念、公式、定理、生字词等; 2、老师最好课前将资料收齐,并检查; 3、课堂提供答案,对错误比较多的需要讲解。)1、 …… 三、课堂展示: (说明:1、导学案提供例题、或习题、或问题;2、学生在课前完成或当堂完成;3、学生板书并讲解,然后另外的学生点评,老师根据情况适当评价。) 例1、 …… 四、随堂练习: (说明:1、一般为教材提供的习题,导学案提供页面等信息,也可自己补充;2、课堂校正答案;3、本环节可能没有。) 五、课堂检测或课后巩固: (说明:1、本节课学习内容检测,5-10分钟内容;2、因晚自习要完成导学案,故一般无作业,如果有作业,量也较少;3、可收缴并检查。) 六、收获与疑惑 (说明:1、学生主要填写掌握不够的内容;2、老师可有针对性地加强辅导,对存在较突出的问题需要加强。) 总说明: 1、文理科涉及的项目可能不同; 2、导学案一般需要两次收缴。 3、在第四、五项中可设置分层次的习题,用星或其他符号作好标记。 《****(第*课时)》导学案 课前准备

学前感知(我准备我成功) ◆学习重难点 ◆学习准备(说明:本项为复习上节知识内容) 课中导学 课堂互动(合作探究反思提升) ◆阅读感知(说明:本项为学生阅读教材后基本可完成的内容) ◆合作探究 活动一:**** ✧回忆:①……(说明:复习与之相关内容) ✧学习:①……(说明:自主学习新授内容) ✧讨论:①……(说明:疑难问题内容或知识小结) ✧问题:①……(说明:对本活动所学习内容进行检测,题目难度较小) 活动二:(同上) 课中训练(勤于动手获取新知) (说明:1、为本节所学全部知识的巩固训练;2、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自己补充) 课后巩固 达标测评(我巩固我提高) (说明:1、可以作为作业,时间允许可当堂检测;2、量不宜太多,可根据时间自定) 高考链接(我拓展我丰富) (说明:为高考试题) (说明:本项内容为学生自己的课堂小结,包括收获、存在问题等) 总说明:1、导学案第二版面的页眉可设置班级、姓名等项目。2、此格式1、2是我学习而来,各科各班实际不尽相同,因此,仅供参考。

导学案编写要求

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写要求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抓手,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导航仪、指南针。编制导学案要求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一课一案,实现问题前置,为学生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编写导学案的实质,就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二次开发);核心是“教材”变“学材”,解读课程标准的成果即生成导学案。 一、编写原则: 1、主体性原则:导学案编写必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2、探究性原则:使用导学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编写导学案的基本环节: 1、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生学习后要了解、理解、掌握、运用有关公式、概念、要点,学到或达到哪些技能和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及问题解决探究的过程从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目标:仔细挖掘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

目标要简洁、准确、全面,让学生明确学习什么、怎么学习、学到什么程度。 2、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确定重点,提醒学生就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3、知识链接:把本节知识内容放在学科中,已有那些知识为本节学习打下铺垫,为以后学习做了哪些准备。 4、学法指导:对学生学习方法、识记方法、理解角度、识图技巧、如何运用等活动方式的指导及对疑难问题的提示,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重要指导。 5、问题设计: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逻辑性、有效性,有内在关联,解决前一个问题是解决后一个问题的前奏,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解决了重点问题,锻炼了思维,逐步学会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设计包括:一是自主梳理,以设置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关键词、易错易混点。二是互动探究,根据确定的重、难点设置多层次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给予必要的提示点拨。 6、学生反思:即归纳总结,可以对每一个知识点、一道题进行反思、也可以是对本节课的小结,通过得失,写在学案上,对学生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7、达标测评:试题设计要全面,有基础题、能力题、综合题。

小学导学案初中教学设计及学案的规范要求.doc

主体多天安新实验区小学导学案 初中教学设计和学案 规范要求 安新教研室 2016年3月

o 按因数的个数可以分 ( )(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 偶数可以用( )表示,奇数可以用( ) 一、小学导学案的格式要求 1. 全部文本内容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四。 2. 标题统一要求:有学校、年级、科目、册、(加粗)例:安新 刀、学二年级教学(卜)导学窒 ;.标题下空一行:有主备人、审核人、班级、学生姓名。间距为 12个空格。 4. 表格内“课题、课型、编号、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过程” 字体加粗。“学习过程"中的一级标题加粗。 5. 编号:字母是学校名称每个字的第一个字母,数字左起第一位 是年级,第二位是单元,最后两位是课时。 6. 页面设置:纸张B5,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厘米。 例: 安新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温故知新 1、 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 以( )。如果用a 表示自然数, Zj\ O 2、 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可以分为课题 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课型 新知探究 编号 XFXX5202 学习内容 教材第15页例2 学具准备 每小组准备两种颜色的正方体各10个 学习目标 1、 我能用猜想、验证、归纳等方法发现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2、 我能正确判断两数之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主备人: 审核人: 班级: 学生姓名: 学习过程

我发现:奇数+偶数 = 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 你还有不同的方法 ( 来验证两个数和的 、^偶性吗? 达标检测 1、不计算直接写出得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456+254 ( ) 687+484 ( ) 789+415 ( ) 1235-741 ( ) 8974-5641 ( ) 48216-8 ( ) 12+12+12 ( ) 11+11+11 ( ) 2、两个奇数的和是18,而且这两个奇数都是质数,它们可能是()和()。 判断1+2+3+4+……+10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二、初中教学设计要求 (一)文本格式 1. 空格情况:整个文本除【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顶格外,其余首行缩进两个字符。 2. 标头统一:标头统一为XXX 教学设计。(其中标题和教学 设计中间隔3个空格,语文学科中课文题目直接用书名号,不用空格。 如:“14.《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7.4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教 学设计”) 3. “过渡语”统一:过渡语后面统一加冒号如:过渡语:。 4. 导入语、点拨语和过渡语用楷体。 5. 关于一个课题用多课时的备课要求:先出示总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X 课时。然后再出示分课时目标、重难点, 在非第一课时中只出现分目标和重难点。 (二)教学设计字体字号要求 1. 课题为黑体小三居中加粗。 2.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 程】 【教学反思】为黑体四号加中括号加粗。 3. 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加粗。 4. 二级标题宋体五号加粗。 5. 正文宋体五号,行间距为固定值19磅(使用数学编辑器时行 间距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为了全面推行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减少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实行精细化的教学管理,增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搭建备课组合作共享的实践平台,促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决定从本学期开始,推行集体备课,同年级同科教师共同编写导学案。 一、导学案的编制流程 1、期初由备课组长制订学科教学计划。打印分发给组内各教师,并上交教务处、教科室各一份。 2、由备课组长分配备课任务,(一般每两周轮换一个主备教师)打印备课任务安排表,分发给组内各教师,并上交教务处、教科室各一份。 3、“导学案”备课的基本特征:“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资源共享、师生共用,减负提效”。 4、备课程序: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水平的培养。所以一份导学案的形成必须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必须融入每位教师的个性风采。具体过程为“六备” ①个人主备,形成初稿

主备教师在初备时,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广泛搜集资料,教材处理上突出“六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教学环节设计上遵循“四段八环”。同时,主备教师要尽力提出自己独到的设计方案和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疑难。并将初稿打印(备课组教师每人一份)带到集体备课地点。 ②集体研讨,修改初稿 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 定时间:每周星期日晚(周头会之后) 定地点:多媒体教室(每组划定一个固定区域) 定人员:该组所有教师,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兼教两科的教师以主科为主,两头兼顾。 集体备课时,首先由主备教师就个人设计的草案,以说课的形式作简要的说明,然后其他教师在认真听讲、即时记录的基础上,分别陈述各自的观点,实行比较,将教材的处理、目标的制定、教法的选用、学法的指导、过程的设计等,调整到最佳水准。 备课组长做好人员出勤登记和会议记录。 ③完善整理,形成定案 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大家的意见,对初稿实行整理与完善,形成定案。并将其打印一份交备课组长审定答字后,于周一交文印室印刷。 ④课前熟悉,融入个性

导学案和教学案设计要求

导学案和教学案设计要求 一、导学案各板块的内容要求 【学习目标】表述要明确、具体、可测。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及表现程度不能缺。学习目标依据本学科《课程标准》和学情制定。 【学习重难点】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具体学情等因素统筹兼顾,分别确定重点和难点。 【学法指导】呈现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层次性及指导性。 【知识链接】提供给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铺垫知识,相当于“引桥”、“拐杖”的功能。如本节课内容简单,学生理解本节课内容无障碍,此板块可省略。 【自主学习】本板块主要解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学法等内容设,计要控制难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合作探究】本板块内容一般应是2人以上合作才能完成的问题。要求问题情境化、问题探究化。通过本板块设计,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之目的。本板块内容是集体备课讨论的重点,要求教师务必依据学习目标、吃透教材。探究的问题要控制数量。(注: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境化,建议教师将问题通过具体活动的方式呈现)。

【整理学案】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培养能力,升华情感。 【达标测评】要依据学习目标设计,精选精编练习,难度适中,数量适当,体现梯度,照顾不同学习水平层次的学生,要求当堂完成。 二、教学案各板块的内容要求 【教学目标】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学情制定。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设计,行为主体是学生,表述应具体,可操作,结果性目标具有可测性。 【教学重点难点】依据教学目标,结合学情分别确定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情,合理选择和使用阅读、对话、讨论、辩论、展示、实验、演示、观察、模仿、讲授、游戏等方法,根据简约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灵活运用。 【问题导入】要从教及学统一性出发,从教材内容及学习目标入手,注重问题情境设计,突出问题导入的趣味性、新颖性、针对性、实效性,起到收心、激趣和点题的作用。 【互动合作】以学生的现有发展区为起点,创设良好的互动合作的氛围,精心设计互动合作的内容,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组织灵活多样、实用高效的学生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动设计要注重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