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异构酶

葡萄糖异构酶
葡萄糖异构酶

葡萄糖异构酶研究概况

摘要:葡萄糖异构酶(glucose isomerase,GI)能催化D—葡萄糖至D—果糖的异构化反应,是工业上大规模从淀粉制备高果糖浆的关键酶,目前国内外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正在进行葡萄糖异构酶研究和应用。葡萄糖异构酶的研究主要包括菌种的筛选、发酵条件的优化以及酶的固定化生产等方面。

关键字:葡萄糖异构酶菌种分离纯化固定化

一、葡萄糖异构酶简介

葡萄糖异构酶(Gl)又称D-木糖异构酶(D-xylose isomerase),为一种水溶性酶。1957年在嗜水假单胞菌中最早发现了GI,它能催化D一葡萄糖至D一果糖的异构化反应,特别是在果葡糖浆的生产中,是工业上大规模从淀粉制备高果糖浆(high fructose cord syrup,HFCS)的关键酶,并且该酶还能够将木聚糖异构化为木酮糖,再经微生物发酵后生产乙醇。应用这种酶可以使葡萄长期以来糖浆中90%以上的糖分转化为果精,使甜度大大提高,因而可用淀粉作原料生产出食用性良好的葡果糖浆。为了解决食糖供应不足,六十年代末期以来,葡萄糖异构酶的生产与应用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二、产葡萄糖异构酶的微生物

产葡萄糖异构酶的菌株很多,主要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属、葡萄球菌属、链霉菌属及其他菌属。大多数是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放线菌具有葡萄糖异构酶产量多,酶的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并且在酶反应时不需要添加砷酸盐或锰盐等有毒物质。分离异构酶产生菌,一般采用木糖作唯一碳源,如吉村贞彦等使用D—木糖1%、酵母膏0.1 %、磷酸氮二钾0.05 %、硫酸镁0.025 %、硫酸锰0.001 %和碳酸钙0.2 %组成培养基,在含有10毫升上述培养基的试管中,接入土样。45℃培养24小时,连续富集培养三次,然后于加入2 %琼脂的上述培养中,进行平板分离,移入斜面,再进行摇瓶发酵,测定葡萄糖异构酶活力。

除土壤分离新菌种外,另外对原有菌种进行强烈因子处理。如Bengtson用亚硝基胍或紫外线诱变Streptomyces ATCC 21175能显著提高酶活,经处理的菌种酶活力为518单位/毫升,而不处理的仅有3 18单位/毫升。

三、葡萄糖异构酶发酵条件

3.1 碳源对形成葡萄糖异构酶的影响

葡萄糖异构酶是一种诱导酶,一般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木糖一类物质,才能促进酶的形成。但木糖价格昂贵,不易实现工业化生产。高崎义幸研究可用麸皮代替木糖进行培养,又用棉籽壳与玉米芯的酸水解物代替木糖也收到好的效果。

Park等认为酸水解玉米芯或麸皮作为诱导剂,能促进酶的形成,而用碱水解却不产酶。高崎义幸指出麸皮浸出液( 100℃,2小时),在pH5.0,80℃,用ɑ-淀粉酶处理后能增加S. albu YT4酶活及缩短发酵时间。又认为木二糖比木糖作为诱导物更有效,当培养基有木二糖或木聚糖和木糖共存时,酶活力更显著增加。高崎义幸在培养链霉菌时,添加0.2 %木二糖到含有0.5 %木聚糖的培养基中,PH7.0 ,30℃,培养33小时,与不加木二糖相比,酶活力能成倍增长。有些研究者报道在培养基中加人葡萄糖、山梨醇能维持一定pH,同时山梨醇能增加产酶量。

3.2氮源对生产葡萄糖异构酶的影响

高崎义幸认为玉米浆、酪素酸解液及酶解液对链霉菌产生葡萄糖异构酶较合适。多数都采用玉米浆作为氮源,也有使用硝酸铵、磷酸铵等作为氮源。Heady 为促进酶产量,培养S.olivochromogenes ATCC 21114时,在培养基中加入甘氨酸及硝酸铵,能显著刺激酶活,增加酶量两倍多。

四、葡萄糖异构酶的分离纯化

4.1葡萄糖异构酶的提取

酶的提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适当的溶剂处理细胞破碎后的含酶原料,使酶充分地溶解到提取液中的过程。

葡萄糖异构酶主要是胞内酶,可以直接用其菌体,进行反应。提取胞内酶,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破碎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然后将含有酶活性的部分用过滤或离心的方法去除残留细胞以及细胞碎片,从而进一步得到澄清的溶液。再采用逐步逐级分离和浓缩等步骤将所得的无细胞提取液纯化。常用破碎处理法:

1、机械破碎法:指利用捣碎机、研磨器或匀浆器等将细胞破碎开来;

2、物理破碎法:指利用温度差、压力差或超声波等将细胞破碎开来;

3、化学破碎法:指利用甲醛、丙酮等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作用于细胞膜,使细胞膜的结构遭到破坏或透性发生改变;

4、酶学破碎法:指选用合适的酶,使细胞壁遭到破坏,进而在低渗溶液中将原生质体破碎开来。

4.2纯酶的分离纯化

4.2.1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

离子交换柱层析粗酶液经过DEAE—纤维素DE—52柱(3x11cm)层析分离,当上样量使柱饱和后,用含有不同浓度NaCl的0.02摩尔/磷酸钠缓冲液梯度洗脱并收集活力峰,SePhadexG—200柱层析,将离子交换所得活性组分适当浓缩,加至平衡后的SephadexG—200柱(2X10oem)上,Zsonm监测下收集活力峰,圆盘电泳检测为均一带。

4.2.2 SePhadex凝胶过滤

在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的基础上,将所收集的活性组分透析浓缩后,分别在SephadexG—150和SephadexG—200两种介质上进行了分离实验,选用最适柱长及柱内径。

以产酶菌株:玫瑰红336变异株分离纯化为例进行以下阐述:

酶的分离纯化过程:

(l) 酶的抽提:将所制得的丙酮干粉按50 m L/ g 干粉之比加入0.05 mol/L,pH7.8的磷酸缓冲液,磁力搅拌3 h后离心15min(400 r/min)得上清为粗酶液。若要提高产率,可以进行多次抽提。

(2)DEAE—52 纤维素柱层析:粗酶液直接上DEAE—52 纤维素柱,依次用0.05mol/L磷酸缓冲液配制的0.1,0.15,0.2,0.3 mol/L NaCl溶液(pH7.5 )洗脱,收集0.2 mol/LNaCl溶液的洗脱峰,必要时可再收集0.3 mol/L NaCl洗脱下来的活力峰( 见图1 )。

(3) 硫酸铵分级:将收集的酶液用固体硫酸铁调至饱和度为0.3,在5℃搅拌1h,离心(10000 r/min)得上清后再用硫酸铁调至饱和度为0.45,5℃下搅拌l h 后,离心得有酶活力的沉淀。加0.05 mol/L,pH7.5磷酸缓冲液溶解后,透析过夜。

与一般做法不同,硫酸铁分级安排在DEAE—52纤维素处理后,避免了硫酸铵用量大、杂蛋白浓度低使硫酸铵分级不易处理的弊端。抽提液经DEAE—纤维素层析后样品体积小、杂蛋白浓度低,可以选择较窄的硫酸铵饱和度区间。

(4) DEAE—Sephadex A—50柱层析:上步所得酶液上DEAE—Sephadex A—50柱,用0.05 mol/L 磷酸缓冲液(PH 7.8)配制的0.1~ 0 .5 mol/L NaCl溶液进行连续梯度洗脱,收集0.35 ~0.48 mol/L浓度范围的洗脱液(见图2 )

(5) SePhadex G—20柱层析:将上步收集的酶液经聚乙二醇反透析浓缩后,取3~5mL上Sephadex G—200柱,用0.05mol/L,pH7.5整磷酸缓冲液洗脱,收集活力峰(见图3)。

(6)丙酮干粉法与超声波法比较:与前人提纯GI不同的是我们在细胞破碎时采用丙酮干粉法取代了常规的超声波和自溶法。在活力收率相近的基础上,比活有较大的提高,说明杂蛋白量减少。同时OD280/OD260大于1.0,说明核酸污染较小(见表1)

以上各层析过程均在5℃下进行,各步提纯的数据见表2。采用7%聚丙烯酞胺凝胶对纯化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证实是均一的( 见图4),此图也显示了各提纯阶段样品电泳后的情形。

五、葡萄糖异构酶的固定化

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化技术在工业和生物技术的应用中有多种优势,包括可以反复使用,反应产物易于从生物催化剂中分离,酶稳定性的改善,在填充床反应器的连续操作和酶物质的选择。近年来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工业化生产果葡糖浆中,主要因为他们对pH值、极端温度和有机溶剂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工业上使用固定化异构酶进行异构化反应时具有许多优点:由于固定化异构酶不溶于水,产物的提纯分离大为简化,用于食品加工,不影响产品风味;酶在固定化后,稳定性增加,可长期使用和连续反应,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工厂的规模减小,自动化程度增加。因为葡萄糖异构酶没有一种特定的固定化方法,所以固定化必须要谨慎对待。

5.1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的影响因素

在固定化生产中,PH、温度、氧气浓度、金属离子、底物纯度以及副产物等因素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酶的固定化的效果。现列举几个因素及其他们的作用如下:

5.2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载体材料

目前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的载体材料种类繁多,按其组成可以分为高分子载体、无机载体和磁性高分子微球等。高分子载体又分为天然高分子载体和合成高分子载体。

5.2.1天然高分子载体

天然多糖类化合物由于无毒,传质性能好和丰富易得等特点较适合担当酶的固定化载体材料,主要有壳聚糖、淀粉和海藻酸钠等。

(1)壳聚糖及其衍生物

壳聚糖(Chitosan)是一种由甲壳素经化学改性得到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多以戊二醛为交联剂的形式担当酶的固定化载体。宋箭等采用壳聚糖絮凝明胶包埋戊二醛交联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细胞。采用该法,菌丝体回收方便,产品质量稳定,收率高,固定化酶活力约8000单位/克绝干。产品机械强度好,转化能力稳定。

(2)海藻酸盐

海藻酸是一种天然的阴离子型聚电解质多糖,主要来源于海洋植物,无毒,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相容性。海藻酸(Alginate)不仅可与一价的Na+或K+结合为海藻酸钠或海藻酸钾,还可以与许多二价和三价阳离子结合如:海藻酸钙和海藻酸胺等,是较为理想的载体。但在含多价阴离子溶液及高浓度电解质溶液中海藻酸钙凝胶不稳定、Ca+离子易脱落,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为了克服以上缺点,Hayrettin.T.等研究了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各种特性,发现固化酶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活性而且稳定性能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3)淀粉接枝聚合物

淀粉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成熟的果实中,具有可生物降解、无毒性等特点。用其作为酶的固定化载体不仅固定化方法简单,且对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易接枝,并对酶热处理一段时间后,酶的活力最大可提高40%,这为工业应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葛玉斌等以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为载体,以对p一硫酸酷己飒基苯胺(SESA)为载体活化剂,采用重氮化法共价偶联共固定糖化酶和葡萄糖异构酶,该共固定双酶体系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淀粉底物,其催化效率是天然酶体系的1.6倍。

(4)丝素膜

家蚕丝纤维可作为固定化载体是由于其特殊的氨基酸组合和结晶结构。丝素膜做固定化载体具有独特的优点:使酶的pH稳定性、热稳定性大大提高;酶的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发生偏移;有利于改变pH值和温度有效控制酶促反应和分解反应、提高反应速度;同时丝素蛋白膜制备简便、来源广、价格便宜、固定化方法简单。朱祥瑞等将脱胶蚕丝用稀碱溶液处理后制成多孔的碱化丝素,分别经物理吸附和戊二醛交联方法制得固定化酶,经对固定化酶性质的研究表明,碱化丝素和丝素粉末均能较好地固定葡萄糖异构酶。

5.2.2有机高分子合成载体

与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相比,高分子合成载体具有很多宝贵性能,如机械强度大、可塑性强、耐热耐磨、耐溶剂、耐腐蚀、弹性高,使高分子材料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刘建忠等用大孔径聚丙烯睛树脂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聚丙烯睛树脂(PAN)的孔径是葡萄糖异构酶分子的2倍,且具有高比表面积,因此非常有利于Gl分子的吸附固定化。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IGI)最适反应温度比天然酶提高15℃。

5.2.3无机载体

与有机材料相比,无机载体有,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较好的稳定性、无毒、微生物不易分解、耐酸碱等优点。常见的无机载体材料有氧化铝、硅胶、玻璃等。

多孔玻璃或无机硅藻土由于不容易被微生物降解,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成本较低等优点,被固定化研究所重视。

(1)硅载体及多孔二氧化硅

目前在这一方面,经表面处理过的硅载体应用前景很好。已研究出的硅载体在固定化酶的方法有五种:通过金属键结合;用环氧交联剂结合;多聚赖氨酸吸附法;用含氨基的硅烷试剂结合;凝胶薄层包埋法。

Perminova L.v等,在单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异构化实验中,采用包埋法以二氧化硅凝胶为载体固定化,对异构化过程中葡萄糖异构酶活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不同的无机载体固定化制成的生物催化剂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得到的葡萄糖异构酶的最大活性为10U/g。

(2)氧化铝载体

陈永生等以低堆比的大孔氧化铝为核心,经化学修饰制成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该氧化铝载体具有大孔容、低堆比,优良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有机膜经过化学修饰在氧化铝表面牢固结合,且官能团与酶结合能力较强。

(3)陶瓷载体

Kovalenko G.A等对单糖在未受损及未成长的烟草节杆菌细胞(产葡萄糖异

构酶)的悬浮液中异构化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液面下培养的烟草节杆菌通过吸附含碳的泡沫陶瓷获得生物催化剂,葡萄糖异构酶的活性在70℃、14h的使用中相当稳定并保留原有活性,得到的固定化细胞的最大活性为2U/g。

六、葡萄糖异构酶的固定化方法

目前已报道的对于葡萄糖异构酶的固定化方法已发表近百种,但在工业中应用的只有七八种,包括包埋、吸附及细胞凝聚等。固定化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够完成,但总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酶活性。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包埋法、交联法、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6.1包埋法

酶被裹在凝胶的细格子中或被半透性的聚合物膜包围而成为格子型和微胶囊型两种。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酶除包埋水溶性酶外还常包埋细胞,制成固定化细胞。酶经过包埋法固定化后,比较耐受温度及pH的变化,最适pH往往稍有移位,对底物专一性没有任何改变,实际使用效率提高几十倍(如5一磷酸二酯酶的工业应用)甚至几百倍(如青霉素酸化酶的工业应用)。另外,采用包埋法固定化酶的动力学行为会受到扩散阻力会而发生改变,使酶的活性降低。

包埋法会导致严重的扩散限制,这样就减弱了酶的表观活性,但是仍然有很多酶被包埋于载体网格中,显示出了包埋法同其他酶固定化方法一样甚至更好的保持的酶活,因为与共价法相比,包埋法往往非常温和,因此这种方法对于用共价法固定化容易失活的酶来说非常有用的。

6.2交联法

交联法是采用双功能试剂或多功能试剂进行酶分子之间的交联,使酶分子和双功能试剂或者多功能之间形成共价键,得到三维交联网状结构。常用的双功能试剂有戊二醛,乙二胺、顺丁烯二酸醉、双偶氮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戊二醛。

6.3结合法

结合法是通过物理或者化学过程,使之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与酶结合的固定化方法。用该法制备固定化酶时,须按照酶的种类及性质选择合适的载体和固载方法,因为所选的载体种类和固载方法对酶的担载量和反应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而言,载体的亲水性基团越多,表面积越大,固载的酶量越多,所得到的固定化酶的活性就越高。因为酶分子是生物大分子,通常首选葡聚糖、纤维素、多糖类衍生物和聚丙烯酞胺凝胶等有机高分子载体,可根据酶的性质和固定化方法选择合适的无机载体如5102、A1203、2102、TioZ和分子筛等,因为他们相对比较便宜,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溶胀,流体力学性质好,机械强度较高。根据结合形式不同,结合法可分为共价结合法和离子结合法。

6.4物理吸附法

物理吸附法是将酶蛋白通过范德华力等弱相互作用吸附在不溶于水的载体表面上对酶进行固定化的方法。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氧化铝、硅藻土、多孔陶瓷、多孔玻璃、硅胶及轻基磷灰石等。

刘建忠等用大孔径聚丙烯睛树脂通过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由于其高的比表面积,使得葡萄糖异构酶很好地吸附于载体上。

用物理吸附法固定化酶的过程中,酶蛋白的活性中心不易受到破坏,酶的高级结构变化也不明显,从载体对酶的适应性来讲,此方法较好,但缺点是酶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很弱,被吸附的酶分子极易从载体表面脱落下来,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综上所述,酶的各种固定化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但其反应过程大同小异,如下所示为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反应器的见图:

参考文献:

[1] Snehalata H. Bhosale, Mala B. Rao, and Vasanti V. Deshpande.Molecular and industrial aspects of glucose isomerase.Microbiological Reviews, June 1996, p.

280–300 V ol. 60, No. 2

[2]Hayrettin Tumturk , Gokhan Demirel , Haydar Altionk,Serpil Aksoy and Nesrin Hasirci.Immobilization of glucose isomerase in surface-modified alginagel beads.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 32 (2008) 234–246. All Rights Reserved.

[3]葛玉斌,王树岩,孙铭,王英明,吴永革,周慧,李惟.淀粉接枝共聚物共固定糖化酶和葡萄糖异构酶研究.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8,26(3):99一102

[4]朱祥瑞,徐俊良.家蚕丝素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的制备方法及其理化性质.蚕业科学.2002,28(3):238一241

[5]刘建忠,陈石明,杨惠英,计一亮等.大孔树脂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及其动力学研究.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6(s):119一122

[6]宋箭,陆广新,沈司勤,吴静,胡明,凌林,张明,陶沪蓉.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新工艺研究.安徽省生物研究所.7一11

[7]WisemanA,徐家立.酶生物技术手册.科学出版社.1989,l:147一200

[8]胡学智.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应用微生物.1986,25一37

[9]李文美,黄程芳,王宗睽.葡萄糖异构酶的纯化和性质.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

报.1989,第2期.

[10]于海涛.华东理工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果胶酶讲解

葡萄糖异构酶 从以下六个方面来了解和认识: 1.酶的催化特性和来源 2. 酶的功能用途 3. 酶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4. 酶的生产方法和提取纯化工艺 5. 酶制剂在生产中的应用 6. 该酶制剂的发展趋势 一、酶的催化特性和来源 ?葡萄糖异构酶又称木糖异构酶,它可以催化D-木糖、D-葡萄糖,D-核糖等醛糖转化为相应的酮糖。 ?目前为止,发现的产酶菌为细菌和放线菌,还有少量的米曲霉和酵母中。 1、催化特性 由于葡萄糖异构化为果糖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因此工业上习惯将D-木糖异构酶称为葡萄糖异构酶。 该酶一般只能催化C2与C4羟基为顺式的戊糖和己糖异构化,即只能催化D-木糖、D-核糖和D-葡萄糖异构化为对应的酮糖 大多数微生物该酶是胞内酶,可以直接利用细胞进行异构化反应,但也有一些微生物可以产生胞外酶,因菌种菌龄培养条件而异。 2、来源 细菌 ?主要是乳酸杆菌,如短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盖氏乳杆菌、李氏乳杆菌、甘露醇乳杆菌、产气气杆菌、阴沟气杆菌、果聚糖气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嗜热芽胞脂肪杆菌等。 放线菌 ?主要是链霉菌和诺卡菌,如白色链菌、包氏链霉菌、多毛链霉菌、黄微绿链霉菌、橄榄色链霉菌、秀红链霉菌、委内瑞拉链霉菌、达氏诺卡菌等。 ?还有密苏里游动放线菌 其他 ?米曲霉 ?酵母菌 密苏里游动放线菌胞内酶达95%以上,嗜热放线菌M1033的胞外异构酶达99%,我国7号淀粉酶链霉菌M1033菌株也可以产生胞外葡萄糖异构酶。 生产葡萄糖异构酶的微生物分为 诱导型需要木糖作为诱导剂 组成型不添加木糖,是工业生产发展的方向 二、酶的功能用途 1. 将葡萄糖异构化为高果糖浆,味道纯正,具有较强保温性、着色性和防腐性,营养价值较高 2. 可不经消化直接被肠胃吸收,果糖的代谢不受胰岛素调节,糖尿病人可以利

为什么说6-磷酸葡萄糖是各个糖代谢途径的交叉点

【第五章】 4、为什么说6-磷酸葡萄糖是各个糖代谢途径的交叉点? 葡萄糖经过激酶的催化转变成葡萄糖-6-磷酸,可进入糖酵解途径氧化,也可进入磷酸戊糖途径代谢,产生核糖-5-磷酸、赤鲜糖-4-磷酸等重要中间体和生物合成所需的还原性辅酶Ⅱ;在糖的合成方面,非糖物质经过一系列的转变生成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在葡萄糖-6-磷酸酶作用下可生成葡萄糖,葡萄糖-6-磷还可在磷酸葡萄糖变位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1-磷酸,进而生成糖原。由于葡萄糖-6-磷酸是各糖代谢途径的共同中间体,由它沟通了糖代谢分解与合成代谢的众多途径,因此葡萄糖-6-磷酸是各糖代谢途径的交叉点。 6、1分子葡萄糖在肝脏组织彻底氧化可生成多少分子ATP? 1molATP水解可释放30.54KJ能量,而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可产生2870KJ能量但其中只有1161KJ能储存在ATP中,故可形成约38molATP。(效率约为40%) 10、计算由2摩尔丙酮酸转化成1摩尔葡萄糖需要提供多少摩尔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首先,2摩尔丙酮酸+2CO2+2ATP→2草酰乙酸+2ADP+2Pi;2草酰乙酸+2GTP→2磷酸稀醇式丙酮酸+2GDP+2CO2;其次,2摩尔磷酸稀醇式丙酮酸沿糖酵解途径逆行至转变成2摩尔甘油醛-3-磷酸,其中在甘油酸-3-磷酸转变成甘油酸-1,3-二磷酸过程中,消耗2摩尔ATP;甘油酸-1,3-二磷酸转变成甘油醛-3-磷酸中,必须供给2摩尔的NADH?H+。最后,2摩尔的磷酸丙糖先后在醛羧酶、果糖-1,6-二磷酸酶、异构酶、葡萄糖-6-磷酸酶作用下,生成1摩尔葡萄糖,该过程无能量的产生与消耗。从上述三阶段可看出,2摩尔丙酮酸转化成1摩尔葡萄糖需要提供6摩尔高能磷酸化合物,其中4摩尔为A TP,2摩尔为GTP。 【第六章】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诊疗指南(罕见病指南)

40.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 概述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hereditary fructose intolerance,HFI)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果糖代谢病。是由于编码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B(fructose-1,6-bisphosphate aldolase,醛缩酶B)ALDOB基因突变致B型醛缩酶缺乏,导致1-磷酸果糖在肝脏、肾、肠中堆积,使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受抑制而致病。表现为低血糖发作,如未能及时诊治,可导致严重肝病、低血糖脑病及肾损害,有潜在致命危险。 病因和流行病学 醛缩酶由A、B、C3种同工酶组成,其主要在肝脏、肾脏和小肠表达。在正常情况下,外源性果糖在空肠吸收,通过门脉系统进入肝脏,在醛缩酶的作用下完成1-磷酸果糖裂解,1,6-二磷酸果糖裂解,生成磷酸二羟丙酮与三磷酸甘油醛。遗传性果糖不耐受因主要醛缩酶B活力降低所致,因此HFI主要临床症状及受累器官与肝、肾、肠有关。 人类醛缩酶B基因ALDOB定位于染色体9q21.3-22.3,长约14.4kb,包含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调控合成醛缩酶B蛋白,醛缩酶B由364个氨基酸组成,呈一个四聚体结构。目前已报道了60种ALDOB基因突变类型,其中该基因在欧洲人群中的常见突变是p.Ala150Pro和p.Ala175Asp,c.324+1G>A剪切变异常见于印度北部人群。ALDOB基因突变后,使醛缩酶B的结构和活性均发生改变。患者摄入或输注含果糖成分的物质后,1-磷酸果糖不能转化磷酸二羟丙酮与三磷酸甘油醛,从而在肝中大量堆积。可造成如下病理生理过程:①消耗细胞内库存的无机磷酸盐,造成三磷酸腺苷(ATP)缺乏,导致肝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减少,肝细胞ATP依赖性离子泵功能障碍,细胞肿胀,细胞内容物外溢,引起组织如肝脏、肾小管功能障碍,导致多种物质代谢紊乱;②抑制磷酸化酶、果糖1,6-二磷酸酶、果糖激酶活性,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异常,出现低血糖及多脏器损害;③抑制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导致蛋白-N-糖基化障碍。患者对一切来源的果糖都很敏感,包括饮食、药物中的蔗糖、山梨醇及果糖。

生物化学原理- 糖酵解

第十五章糖酵解 本章主线: 糖酵解 丙酮酸代谢命运 (乙醇发酵乳酸发酵) 糖酵解调控 巴斯德效应 3种单糖代谢 (果糖、半乳糖、甘露糖) 一、糖酵解 糖酵解概述: ●位置:细胞质 ●生物种类: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共有 ●作用:葡萄糖分解产生能量 ●总反应:葡萄糖+2ADP+2 NAD++2Pi →2 丙酮酸+2ATP+2NADH+2H++2H2O 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投入A TP阶段): 1分子葡萄糖转换为2分子甘油醛-3-磷酸;投入2分子ATP。 ○1 反应式:葡萄糖+ ATP→葡萄糖-6-磷酸+ADP 酶:己糖激酶(需Mg2+参与) 是否可逆:否 说明: ●保糖机制——磷酸化的葡萄糖被限制在细胞内,磷酸化的糖带有负电荷的磷酰基,可防 止糖分子再次通过质膜。(应用:解释输液时不直接输葡萄糖-6-磷酸的原因) ●己糖激酶以六碳糖为底物,专一性不强。 ●同功酶——葡萄糖激酶,是诱导酶。葡萄糖浓度高时才起作用。 ○2 反应式:葡萄糖-6-磷酸→果糖-6-磷酸 酶: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 是否可逆:是 说明:

●是一个醛糖-酮糖转换的同分异构化反应(开链?异构?环化)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表现出绝对的立体专一性 ●产物为α-D-呋喃果糖-6-磷酸 ○3 反应式:果糖-6-磷酸+ATP→果糖-1,6-二磷酸+ADP 酶:磷酸果糖激酶-I 是否可逆:否 说明: ●磷酸果糖激酶-I的底物是β-D-果糖-6-磷酸与其α异头物在水溶液中处于非酶催化的快 速平衡中。 ●是大多数细胞糖酵解中的主要调节步骤。 ○4 反应式:果糖-1,6-二磷酸→磷酸二羟丙酮+甘油醛-3-磷酸 酶:醛缩酶 是否可逆:是 说明: ●平衡有利于逆反应方向,但在生理条件下,甘油醛-3-磷酸不断地转化成丙酮酸,大大 地降低了甘油醛-3-磷酸的浓度,从而驱动反应向裂解方向进行。 ●注意断键位置:C3-C4 ○5 反应式:磷酸二羟丙酮→甘油醛-3-磷酸 酶:丙糖磷酸异构酶 是否可逆:是 说明: ●葡萄糖分子中的C-4和C-3 →甘油醛-3-磷酸的C-1; 葡萄糖分子中的C-5和C-2 →甘油醛-3-磷酸的C-2; 葡萄糖分子中的C-6和C-1 →甘油醛-3-磷酸的C-3。 ●缺少丙糖磷酸异构酶,将只有一半丙糖磷酸酵解,磷酸二羟丙酮堆积。 第二阶段(产出A TP阶段):此阶段各物质的量均加倍 2分子甘油醛-3-磷酸转换为2分子丙酮酸;产出4分子ATP ○6 反应式:甘油醛-3-磷酸+NAD++Pi→1,3-二磷酸甘油酸+NADH+H+ 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是否可逆:是 说明: ●酵解中唯一一步氧化反应。是一步吸能反应,与第7步反应耦联有利于反应进行。 ●NAD+是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辅酶 ●1,3-二磷酸甘油酸中形成一个高能酸酐键。 ●无机砷酸(AsO43-)可取代无机磷酸作为甘油酸- 3-磷酸脱氢酶的底物,生成一个不稳

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血清中可溶性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含量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isomerase(GPI) ELISA测定试剂盒是国际首家专利产品。经五年有研究,该试剂特异性高、灵敏度与抗CCP类似。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以往检测指标是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近来的抗胍氨酸环肽抗体(抗CCP抗体)已经使RA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所提高,但是RA病人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和很多其他生化异常,候选的抗原还有Ⅱ型胶原、热休克蛋白60、角蛋白和软骨糖蛋白39等。最近发现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 GPI)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病人血清和关节液中明显增高,甚至还有报道认为抗GPI抗体与RA相关。 GPI又称为D-葡萄糖-6-磷酸-酮异构酶(D-glucose-6-phosphate ketol-isomerase),主要功能是催化6-磷酸葡萄糖和6磷酸果糖转化。最早在1968年因为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而得到认识。近来在T 细胞受体的转基因小鼠模型(K/B X N)中,小鼠所发生的炎症性关节炎与人类RA相似,而且会持续产生抗GPI 抗体。2001年Schaller[2]等在RA血清、关节液中检测到高水平的抗GPI抗体(64%),而Lyme病相关的关节炎、SS和正常人群(3%)则很少,并认为该抗体与RF无相关性。此外,还在RA病人的关节液和血清中发现高浓度的GPI及其免疫复合物,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组化发现RA病人肥大滑膜或滑膜绒毛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有高密度的GPI表达,可能是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所引起。Schaller等认为GPI是通过内皮细胞或者滑液中的可溶性蛋白递呈给免疫系统,并认为GPI抗原在RA的病理过程中起作用。 在RA病人血清和关节液中明显增高的GPI是否会对RA有帮助,或者成为RA病人病情活动的标记之一。试验结果显示RA病人组较对照组的血清中GPI浓度显著增高(P<0.001),尤其大于2ug/ml的病例数显著多,而且与关节肿胀和疼痛成正相关,而SLE、PM/DM、SS病人高于0.33ug/ml的比率分别为2%、0%和0%,而OA和AS病人的GPI浓度则在正常范围内,这说明GPI在部分RA病人中升高是有一定特异性,而且和活动有一定关系。尤其我们发现其特异性高达97.9%,阳性预计值高达93.3%,因此有理由认为GPI有可能成为RF和抗CCP抗体以外的第三种标记物。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isomerase(GPI) ELISA测定试剂检测在炎症、肿瘤、甲肝、乙型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时无干扰。 以下产品已获得国食药监局产品注册证 校准品(质控品)系列 国内首家获得批准文号、注册上市的ApoAⅠ及ApoB次级参考血清等脂类校准品、特种蛋白复合校准品。特种蛋白试剂系列 ApoAⅠ及ApoB单/双试剂;Pre-Alb单/双试剂;Lp(a);C3、C4;Tf;IgG、IgA、IgM;CRP;视黄醇结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纤维结合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铜蓝蛋白;抗凝血酶-Ⅲ;B因子。生化试剂系列 ASTm;AST;HDL-C;LDL-C;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果糖胺;甘油三酯;血氨酶法;肌酸激酶;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 酶标试剂 GPI(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本公司提供多克隆CK-MM抗血清或OEM,多克隆ApoAⅠ及ApoB抗血清或OEM! 本公司诚招北京市、重庆市、贵州省、山西省、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青海、河北代理商。 上海北加生化试剂有限公司电话:+86-21-62985493 邮编:200060 地址:上海市澳门路356号三维大厦19楼A座传真:+86-21-62980579 E-mail:Lybb@https://www.360docs.net/doc/6313560944.html,

热稳定葡萄糖脱氢酶的表达及在合成L-叔亮氨酸中的应用

热稳定葡萄糖脱氢酶的表达及在合成L-叔亮氨酸中的应用 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 Dehydrogenase,GDH,EC1.1.1.47)属于短链脱氢酶/还原酶(Short-chain dehydrogenases/reductase,SDRs)。它具有四个相同亚基(28.2×4kDa),能够催化D-葡萄糖为D-葡萄糖酸内酯,同时还原NAD(P)+为NAD(P)H。 近些年,GDH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已经应用到很多领域,例如辅酶再生、临床检测和生物燃料电池等。早期的GDH来源主要是动物新鲜肝脏,目前大部分由微生物发酵而来。 国内的GDH产量还不高,主要依靠进口。本文研究的葡萄糖脱氢酶(GDH)来源于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taterium IWG3)的一个突变体GDH-DN46[1],其通过定向进化和96孔板法获得,提高了酶的热稳定性和耐碱性,不管NaCl的存在与否都不会对这种突变酶的催化活性产生影响。 这种氧化还原酶在催化反应中需要依赖辅酶NAD(P)+,但辅酶价格昂贵并且稳定性差,这大大限制了氧化还原酶在工业催化方面的应用[2]。本文以GDH的突变体GDH-DN46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优化表达条件提高酶的活性,研究该酶酶学性质。 将其用于辅酶再生系统,用以催化合成L-叔亮氨酸。同时本论文建立了可利用仿生辅酶的GDH的高通量筛选平台,探索仿生辅酶替代NAD(P)+在工业催化方面的应用。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中高效表达GDH的重组表达质粒pET28a-GDH,E.coliBL21(pET28a-GDH)的酶活可达到 0.95 U/mg。对重组菌的培养和诱导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酶活提高到1.52 U/mg,比

南通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学试题

南通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中相关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蛋白酶在细胞中合成,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 B.脂质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不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C.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D.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 2.右图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清除衰老线粒体的过程,相关 叙述错误 ..的是 A.自噬前体和溶酶体分别来源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降解线粒体中物质的水解酶在溶酶体中合成 C.自噬体的形成需借助于膜的流动性且消耗能量 D.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的自噬作用可能增强 3.在线粒体中不.会发生的过程是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B.氧气和还原氢结合生成水 C.ATP的合成和水解 D.以mRNA为模板合成肽链 4.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化与癌变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细胞分化是个体发育的基础,分化异常可导致畸形婴儿或癌细胞的产生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结果导致细胞产生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C.细胞癌变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人体免疫系统能监控和清除癌细胞 D.癌变细胞具有容易从组织中转移的特征,这是因为癌细胞膜上不含糖蛋白 5.下列化学试剂在两个实验中所起作用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生命系统中物质、能量和结构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A.肝细胞中的糖原直接分解为葡萄糖,有利于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B.光反应阶段光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用于暗反应阶段CO2的固定 C.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便于遗传物质的精准分配 D.一块弃耕农田演替为森林,能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7.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哺乳动物产生配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细胞分裂图,该细胞 A.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 B.在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 C.含有2个四分体,8条染色单体 D.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是Ab或ab

基因工程概论

连接产物 ●重组分子 ●未连接的载体分子 ●未连接的D N A片段 ●载体的自连 ●含有错误插入片段的重组D N A分子 1转化—细菌吸收D N A的方式 自然界中,转化并不是细菌获取遗传信息的主要方式。 细菌必须经过物理或化学处理后可提高吸收D N A的能力,经过这样处理的细菌称为感受态。 1.1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s): 受体细胞经过一些特殊方法的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成为能容许有外源DNA的载体分子通过的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 。 1.1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在冷的盐溶液中转化效率提高。一般利用50m M的C a C l2,或者氯化铷。 –原理:与细菌外膜磷脂在低温下形成液晶结构,并发生收缩,使细胞膜出现孔隙。 ●42°C热激处理。 1.2筛选转化细胞 1n g的p U C8可以产生1000-10000个转化子,意味着只吸收了0.01%的D N A分子。 1.3其他的转化方法 ●电穿孔驱动的完整细胞转化(电激转化法) ●接合转化 ●微注射法 ●λ噬菌体的转染 ●P E G介导的细菌原生质体转化 1.3其他的转化方法 ●电激转化 –受体细胞在脉冲电场作用下,细胞壁上形成一些微孔通道,使得D N A分子直接与裸露的细胞膜脂双层结构接触,并引发吸收过程。 –可以转化较大的质粒,适用于所有的细菌。 1.3其他的转化方法 ●接合转化 –是由接合型质粒完成的。 –涉及到三种菌株的混合:受体菌、含有接合质粒的辅助菌以及含有待转化重组质粒的供体菌。

–重组质粒和接合质粒必须有相容性。 1.3其他的转化方法 ●P E G介导的细菌原生质体转化 –高渗溶液中细菌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溶菌酶的等渗液处理,形成原生质体。 –加入D N A样品和聚乙二醇等渗液 –离心除去聚乙二醇,固体培养。 ●适用于芽孢杆菌和链霉菌等革兰氏阳性菌、酵母、霉菌甚至植物。 表5-1大肠杆菌5种常用转化方法的比较 2重组子的鉴定 ●利用插入失活选择p B R322重组 ●载体:含有β-半乳糖苷酶基因l a c Z的调控序列和头146个a a的编码序列 ●宿主:缺失了l a c Z’基因,可编码β-半乳糖苷酶C端序列 ●α-互补:l a c Z基因上缺失近操纵基因区段的突变体可以与带有完整的近操纵基因区段的β- 半乳糖苷酶隐性突变体之间实现互补。 ●转染:是将纯化的噬菌体D N A通过热激的方法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的过程。 ●体外装配i n v i t r o p a c k a g i n g:将重组的λ分子装配成头-尾结构的病毒粒子。 ●体外装配 –c o s位点突变的噬菌体的单品系系统 –另一种系统需要两种缺陷品系。一个是基因D的突变体,另一个是基因E的突变体。 3.1噬菌斑 ●λ形成的是真正的噬菌斑。 ●M13引起细菌生长的减慢,而使细菌的浓度低于周围细胞。 4重组噬菌体的鉴定 ●利用插入失活鉴定 ●λ噬菌体的c I基因的插入失活 ●利用S p i表型选择 ●根据λ基因组的大小筛选 4.1利用插入失活鉴定 4.2λ噬菌体的c I基因的插入失活 4.3利用S p i表型选择 4.4根据λ基因组的大小筛选 λ装配系统,只有37k b-52k b的D N A分子可以进入头部结构。 思考题

葡萄糖异构酶

葡萄糖异构酶 glucose isomerase 又称木糖异构酶或D-木糖乙酮醇异构酶(EC 5.3.1.5)。一种可转化D-葡萄糖为D-果糖的细胞内酶,但它在活体内的功能主要是把D-果糖转化为D-木酮糖。 葡萄糖异构酶根据国际生化协会的酶分类法,此酶属于E.C.5.3.1.5。此酶是在1957年才被发现的(Marshall and Kooi,1957)。然而,在1972年修订酶的分类时,已给了葡萄糖异构酶一个新的酶号,定为 E.C.5.3.1.18。只是没有阐明它与木糖异构酶在酶化学上的差异。Marshall等将嗜水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hydrophila)培养在以D-木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时,发现菌体内积累了葡萄糖异构酶。此后经多人研究,知道了很多微生物能产生葡萄糖异构酶。 葡萄糖异构酶催化葡萄糖变构为果糖:葡萄糖异构酶在食品工业中的主要应用是生产甜味剂高果糖浆(HFCS)。 葡萄糖异构酶对葡萄糖异构化反应是生物催化剂,在指定的条件下,其反应效率高,专一性强,条件温和。因而葡萄糖异构酶的发现、研制及固定化技术的开发,为果葡糖浆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基础。( 果糖的甜度比葡萄糖高。利用葡萄糖异构酶在60℃下可以把葡萄糖约50%转化为果糖,所得的混合物称果葡糖浆 又称木糖异构酶。本酶能将D-木糖、D-葡萄糖、D-核糖等醛糖可逆地转化为相应的酮糖。由于可使葡萄糖异构化为果糖,故称为葡萄糖异构酶。根据目前已知的情况,本酶的来源有:①短乳酸杆菌及放线菌等所产生的木糖异构酶;②葡萄糖磷酸化异构酶;③来自大芽孢杆菌的葡萄糖异构酶; ④从大肠杆菌中发现的异构酶。其中只有木糖异构酶有工业价值。木糖异构酶耐热性高,酶反应不需任何再生因子。其最适pH为6~10。 又名木糖异构酶。能将D-木糖、D-葡萄糖、D-核糖等醛糖可逆地转化为相应的酮糖。可使葡萄糖异构化为果糖。果糖的甜度比葡萄糖高。利用葡萄糖异构酶在60℃下可以把葡萄糖约50%转化为果糖,所得的混合物称果葡糖浆(highfructose corn syrup,HFCS),甜度增加,食后不易发胖。用于罐头、糖果、糕点、婴儿食品、果汁、冷饮、果脯等方面。 又称木糖异构酶或D-木糖乙酮醇异构酶(EC 5.3.1.5)。一种可转化D- 葡萄糖为D-果糖的细胞内酶,但它在活体内的功能主要是把D-果糖转化为D-木酮糖。最适温度70~80℃,最适pH 为7~8,Mg2+为激活剂,能将50%左右的葡萄糖转化为果糖,从而明显提高了甜度。木糖可对本酶起诱导作用。产酶微生物很多,主要有细菌和放线菌两大类, 葡萄糖异构酶(D-glucose isomerase,GI,EC5.3.1.5)又称D-木糖异构酶,能够催化D-葡萄糖,D-木糖分别转化成D-果糖和D-木酮糖,已成为食品工业中一种极为重要的酶[1-2]。在高果葡糖浆(high fructose cornsyrup,HFCS)的工业化生产中,葡萄糖异构酶催化葡萄糖转化成果糖,已发

090904葡萄糖脱氢酶

2009年09月04日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通报(2009年第5期)警惕采用葡萄糖脱氢酶吡咯喹啉醌(GDH- PQQ)技术的血糖检测产品潜在风险 警惕采用葡萄糖脱氢酶吡咯喹啉醌(GDH- PQQ)技术的血糖检测产品潜在风险葡萄糖脱氢酶吡咯喹啉醌(GDH- PQQ)血糖检测技术是一种用于血糖检测的酶技术。GDH- PQQ 血糖检测技术不能将血液中葡萄糖和其它糖类物质区分开来。因而,在使用该类产品时,如果患者正在接受含有某些非葡萄糖类物质的治疗,这些糖类物质会使血糖检测结果高于真实值,从而可能会掩盖严重的低血糖症或引起胰岛素的过量使用,进而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或死亡。这些非葡萄糖糖类物质包括:麦芽糖、木糖、半乳糖,其存在于某些药物和生物制剂中,也可能由药物或治疗产品的代谢而产生。 鉴于采用该技术的血糖检测产品的潜在风险,建议医疗机构和患者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控制。 一、对医疗机构的建议: 1、尽量避免使用GDH- PQQ技术的血糖检测产品。 2、如使用该类产品,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有关要求使用。 3、严禁将该类产品用于以下患者:正在使用含有非葡萄糖糖类物质的干扰类药品或治疗方案的患者,或无法向患者了解其药物同用情况,如反应迟钝或不能与之进行有效沟通的患者等。这些干扰类药品或治疗方案包括:含艾考糊精的腹膜透析液、含麦芽糖的免疫球蛋白制剂、注射用阿巴西普、放射免疫治疗药物托西莫单抗、静脉注射麦芽糖制剂、手术中使用含艾考糊精的防肠粘连液,以及其它任何含有或代谢为麦芽糖、木糖、半乳糖的药物或治疗方案。 4、在患者入院时应确认其是否正在接受干扰类药品的治疗,并在住院期间定期确认。

5、应对工作人员和患者进行相关培训,使其知晓使用该类产品时,有些非葡萄糖糖类物质可能会导致血糖测定结果的虚假升高。 6、应考虑在电脑处方录入系统、患者个人资料和检验报告单中增加药物相互作用的警示,以提醒工作人员存在血糖测定结果虚假升高的可能性。 7、应根据实验室血糖测定法对该类产品进行定期校对。 二、对患者的建议 1、根据医护人员的指导意见进行检测血糖。 2、对如使用含有非葡萄糖糖类物质的干扰药品或治疗方案时不应该再使用该类产品。 3、可以通过阅读血糖仪和血糖试纸的说明书及其外盒标识来产品采用的血糖检测技术。如果无法确定,请询问医护人员或生产厂家。 4、如没有使用含有非葡萄糖糖类物质的干扰药品或治疗方案时,该类产品是可以使用的。 5、了解您正在服用的药物,保留一份当前用药清单。 6、如果检测结果与自我感觉不一致,请及时就诊。 https://www.360docs.net/doc/6313560944.html,/WS01/CL0438/41174.html

生物化学总结下 生科 第八章 糖代谢 一名词

生物化学总结下 ————By 生科2005 狐狸Z 第八章糖代谢 一、名词解释: 糖酵解途径:是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分解至生成丙酮酸的阶段。是体内糖代谢的最主要的途径。糖酵解:是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在人体组织中,经无氧分解为乳酸和少量ATP的过程,和酵母菌使葡萄生醇发酵的过程基本相同,故称为糖酵解作用。 糖的有氧氧化: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巴斯德效应:指有氧氧化抑制生醇发酵的作用 糖原储积症:是一类以组织中大量糖原堆积为特征的遗传性代谢病。引起糖原堆积的原因是患者先天性缺乏与糖代谢有关的酶类。 底物循环:是指两种代谢物分别由不同的酶催化的单项互变过程。催化这种单项不平衡反应的酶多为代谢途径中的限速酶。 乳酸循环:指肌肉收缩时(尤其缺氧)产生大量乳酸,部分乳酸随尿排出,大部分经血液运到肝脏,通过糖异生作用和成肝糖原或葡萄糖补充血糖,血糖可在被肌肉利用,这样形成的循环(肌肉-肝-肌肉)称为乳酸循环。 磷酸戊糖途径:指机体某些组织(如肝,脂肪组织等)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又称为己糖磷酸支路。 糖蛋白:由糖链以共价键与肽链连接形成的结合蛋白质。 蛋白聚糖:由糖氨聚糖和蛋白质共价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别构调节:指某些调节物能与酶的调节部位以次级键结合,使酶分子的构想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活性,称为酶的别构调节。 共价修饰:指一种酶在另一种酶的催化下,通过共价键结合或一曲某种集团,从而改变酶的活性,由此实现对代谢的快速调节。 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指底物在脱氢或脱水时分子内能量重新分布形成的高能磷酸根直接转移ADP给生成ATP的方式。 激酶:使底物磷酸化,但必须由ATP提供磷酸基团催化,这样反应的酶称为激酶。 三羧酸循环:乙辅酶A的乙酰基部分是通过三羧酸循环,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这种循环也称为柠檬酸循环,它不仅是糖的有氧分解代谢的途径,也是机体内一切有机物的碳链骨架氧化成二氧化碳的必经途径。 1、什么是糖酵解?写出糖酵解过程的11步酶促反应方程式。 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经无氧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和酵母菌使葡萄糖生醇发酵的过程基本相同,固称糖酵解作用。糖酵解:葡萄糖 丙酮酸。此反应过程一般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又称为无氧分解。 (1)葡萄糖激酶作用下: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 (2)己糖磷酸异构酶作用:葡萄糖-6-磷酸→果糖-6-磷酸 (3)果糖磷酸激酶作用:果糖-6-磷酸→果糖-1,6-二磷酸 (4)醛缩酶作用:果糖-1,6-二磷酸→二羟基丙酮+甘油醛-3-磷酸

生物化学试题-糖代谢

生物化学试题-糖代谢

糖代谢1 三、典型试题分析 (一)A型题 1,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及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 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1997年生化试题) 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葡萄糖C.1,6--磷酸果糖 D.3-磷酸甘油醛E.6—磷酸果糖 [答案] B 2.糖的氧化分解、糖异生和糖原合成的交叉点是(1。999年生化试题) 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果糖C,6—磷酸葡萄糖 D.磷酸二羟丙酮E.丙酮酸 [答案) C 3. 肌糖原不能分解补充血糖,是因为缺乏 A. 丙酮酸激酶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 糖原磷酸化酶

D.葡萄糖6—磷酸酶 E. 脱枝酶 [答案] D 4.三羧酸循环中不提供氢和电子对的步骤是(1997年研究生考题) A.柠檬酸→异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α—酮戊二酸→琥珀酸D.琥珀酸→延胡索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答案] A 5.下列哪个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起作用(1998年研究生考题) A. 丙酮酸激酶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C. 果糖二磷酸酶D.己糖激酶 E,葡萄糖-6—磷酸酶 [答案] B (二)X型题 1,糖酵解的关键酶有(1996年生化试题) A. 己糖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

C,丙酮酸激酶D.乳酸脱氢酶 [答案] A、B、C 2,天冬氨酸、乳酸和甘油异生为糖经历的共同反应是(1997年生化试题) A.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一2—磷酸甘油酸 B.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 C.3-磷酸甘油酸一1,3—二磷酸甘油酸D.1,6-二磷酸果糖一6—磷酸果糖 [答案] B、D 3,糖原合成途径需要 A.ATP B.UTP C.小分子糖原D.无机磷酸和激酶 (答案] A、B、C 4。三羧酸循环过程的关键酶是(2001年生化试题) A.o—酮戊二酸脱氢酶B,柠檬酸合酶,, C.异柠檬酸脱氢酶D.丙酮酸脱氢酶.[答案) A、B、C 四、测试题

糖酵解(葡萄糖无氧分解)

糖酵解:葡萄糖在细胞液中,经无氧分解转变为乳酸并生成少量ATP的过程称之为糖酵解。糖酵解亦称EMP途径。 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 激酶:催化ATP分子的磷酸基(r-磷酰基)转移到底物上的酶称激酶,一般需要Mg2+或Mn2+作为辅因子。 哺乳类动物体内已发现有4种己糖激酶同工酶,分别称为Ⅰ至Ⅳ型。肝细胞中存在的是Ⅳ型,称为葡萄糖激酶。 它的特点是: ①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很低 ②受激素调控 底物水平磷酸化:代谢物在氧化分解过程中通过脱氢、脱水等作用使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能量集中生成高能键,然后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变位酶:通常将催化分子内化学集团移位的酶。 糖酵解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称之为糖酵解途径 1、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己糖激酶) (消耗1molATP,反应不可逆) 2、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磷酸葡萄糖异构酶) 3、6-磷酸果糖转变为1,6-双磷酸果糖(磷酸果糖激酶) (消耗1molATP,反应不可逆) 4、磷酸己糖裂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醛缩酶) 5、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磷酸丙糖异构酶)

6、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7、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激酶) 8、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变位 (生成2molATP,反应可逆) 9、2-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化酶) 10、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并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丙酮酸激酶)(生成2molATP,反应不可逆) 第二阶段由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①在无氧或相对缺氧的条件下,为机体提供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 ②即使在有氧的条件下,机体有些组织也要由无氧酵解来供能,如成熟的红细胞、视网膜、肾脏髓质等。 糖酵解的特点: ⑴反应部位:胞浆,参与糖酵解各反应的酶都存在于细胞浆中。 ⑵糖酵解是一个不需氧的产能过程。 ⑶反应全过程不可逆,其中有三步不可逆的反应 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终产物乳酸的去路:释放入血,进入肝脏再进一步代谢。分解利用,乳酸循环(糖异生) 备注:除葡萄糖外,其它己糖也可转变成磷酸己糖而进入酵解途径。如:半乳糖、甘露糖、果糖。

11第十一章 糖类代谢

第十一章糖类代谢 第一节概述 一、特点 糖代谢可分为分解与合成两方面,前者包括酵解与三羧酸循环,后者包括糖的异生、糖原与结构多糖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还有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等。 糖代谢受神经、激素和酶的调节。同一生物体内的不同组织,其代谢情况有很大差异。脑组织始终以同一速度分解糖,心肌和骨骼肌在正常情况下降解速度较低,但当心肌缺氧和骨骼肌痉挛时可达到很高的速度。葡萄糖的合成主要在肝脏进行。不同组织的糖代谢情况反映了它们的不同功能。 二、糖的消化和吸收 (一)消化 淀粉是动物的主要糖类来源,直链淀粉由300-400个葡萄糖构成,支链淀粉由上千个葡萄糖构成,每24-30个残基中有一个分支。糖类只有消化成单糖以后才能被吸收。 主要的酶有以下几种: 随机水解链内α1,4糖苷键,产生α-构型的还原末端。产物主要是糊精及少量麦芽糖、葡萄糖。最适底物是含5个葡萄糖的寡糖。 在豆、麦种子中含量较多。是外切酶,作用于非还原端,水解α-1,4糖苷键,放出β-麦芽糖。水解到分支点则停止,支链淀粉只能水解 50%。 存在于微生物及哺乳动物消化道内,作用于非还原端,水解α-1,4糖苷键,放出β-葡萄糖。可水解α-1,6键,但速度慢。链长大于5时速度快。 4.其他α-葡萄糖苷酶水解蔗糖,β-半乳糖苷酶水解乳糖。 二、吸收 D-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可被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不能消化的二糖、寡糖及多糖不能吸收,由肠细菌分解,以CO2、甲烷、酸及H2形式放出或参加代谢。 三、转运 1.主动转运小肠上皮细胞有协助扩散系统,通过一种载体将葡萄糖(或半乳糖)与钠离子转运进入细胞。此过程由离子梯度提供能量,离子梯度则由Na-K-ATP酶维持。细菌中有些糖与氢离子协同转运,如乳糖。另一种是基团运送,如大肠杆菌先将

糖酵解、TCA途径

糖酵解途径(EMP途径) 定义:葡萄糖经过一系列步骤降解成丙酮酸并生成ATP过程,被认为是微生物最古老原始的获能方式。指在O2不足情况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丙酮酸或乳酸,并伴随少量ATP生成。在细胞质中进行。 两个阶段: 一:活化阶段 a:葡萄糖磷酸化:活化葡萄糖,消耗1ATP,使葡萄糖和磷酸结合成葡萄糖-6-磷酸(己糖激酶) b:葡萄糖-6-磷酸重排成果糖-6-磷酸(葡萄糖磷酸异构酶) c:生成果糖-1、6-二磷酸(6-磷酸果糖激酶-1),消耗1ATP d:果糖-1、6-二磷酸断裂为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醛缩酶)e:磷酸二羟丙酮很快转变为3-磷酸甘油醛。(丙糖磷酸异构酶)二:放能阶段 a:3-磷酸甘油醛氧化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释出2电子和1H+,生成NADH+ H+,且将能量转移至高能磷酸键中。 b:不稳定的1、3-二磷酸甘油酸失去高能磷酸键,生成3-磷酸甘油酸,能量转移至ATP中,生成1ATP(发生第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c:3-磷酸甘油酸重排生成2-磷酸甘油酸 d:2-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将磷酸基团转移给ADP生成ATP,同时形成丙酮酸(发生第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附图:

总反应式: 一.糖无氧氧化反应(分为糖酵解途径和乳酸生成两个阶段)(一)糖酵解的反应过程(不是限速酶的反应均是可逆的) 1.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 [1] 己糖激酶(hexokinase)催化,I-IV型,肝细胞中为IV型,又称葡萄糖激酶 区别:前者Km值小、特异性差。 意义:浓度较低时,肝细胞不能利用Glc。 [2]需要Mg++参与,消耗1分子ATP [3] 关键酶(限速酶):己糖激酶。 [4]反应不可逆,受激素调控。 [5]磷酸化后的葡萄糖不能透过细胞膜而逸出细胞。

葡萄糖异构酶

葡萄糖异构酶研究概况 摘要:葡萄糖异构酶(glucose isomerase,GI)能催化D—葡萄糖至D—果糖的异构化反应,是工业上大规模从淀粉制备高果糖浆的关键酶,目前国内外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正在进行葡萄糖异构酶研究和应用。葡萄糖异构酶的研究主要包括菌种的筛选、发酵条件的优化以及酶的固定化生产等方面。 关键字:葡萄糖异构酶菌种分离纯化固定化 一、葡萄糖异构酶简介 葡萄糖异构酶(Gl)又称D-木糖异构酶(D-xylose isomerase),为一种水溶性酶。1957年在嗜水假单胞菌中最早发现了GI,它能催化D一葡萄糖至D一果糖的异构化反应,特别是在果葡糖浆的生产中,是工业上大规模从淀粉制备高果糖浆(high fructose cord syrup,HFCS)的关键酶,并且该酶还能够将木聚糖异构化为木酮糖,再经微生物发酵后生产乙醇。应用这种酶可以使葡萄长期以来糖浆中90%以上的糖分转化为果精,使甜度大大提高,因而可用淀粉作原料生产出食用性良好的葡果糖浆。为了解决食糖供应不足,六十年代末期以来,葡萄糖异构酶的生产与应用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二、产葡萄糖异构酶的微生物 产葡萄糖异构酶的菌株很多,主要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属、葡萄球菌属、链霉菌属及其他菌属。大多数是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放线菌具有葡萄糖异构酶产量多,酶的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并且在酶反应时不需要添加砷酸盐或锰盐等有毒物质。分离异构酶产生菌,一般采用木糖作唯一碳源,如吉村贞彦等使用D—木糖1%、酵母膏0.1 %、磷酸氮二钾0.05 %、硫酸镁0.025 %、硫酸锰0.001 %和碳酸钙0.2 %组成培养基,在含有10毫升上述培养基的试管中,接入土样。45℃培养24小时,连续富集培养三次,然后于加入2 %琼脂的上述培养中,进行平板分离,移入斜面,再进行摇瓶发酵,测定葡萄糖异构酶活力。 除土壤分离新菌种外,另外对原有菌种进行强烈因子处理。如Bengtson用亚硝基胍或紫外线诱变Streptomyces ATCC 21175能显著提高酶活,经处理的菌种酶活力为518单位/毫升,而不处理的仅有3 18单位/毫升。 三、葡萄糖异构酶发酵条件

生物化学试题 糖代谢

糖代谢1 三、典型试题分析 (一)A型题 1,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及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 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1997年生化试题) 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葡萄糖C.1,6--磷酸果糖 D.3-磷酸甘油醛E.6—磷酸果糖 [答案]B 2.糖的氧化分解、糖异生和糖原合成的交叉点是(1。999年生化试题) 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果糖C,6—磷酸葡萄糖 D.磷酸二羟丙酮E.丙酮酸 [答案)C 3.肌糖原不能分解补充血糖,是因为缺乏 A.丙酮酸激酶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糖原磷酸化酶 D.葡萄糖6—磷酸酶E.脱枝酶 [答案]D 4.三羧酸循环中不提供氢和电子对的步骤是(1997年研究生考题) A.柠檬酸→异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α—酮戊二酸→琥珀酸D.琥珀酸→延胡索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答案]A 5.下列哪个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起作用(1998年研究生考题) A.丙酮酸激酶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C.果糖二磷酸酶D.己糖激酶 E,葡萄糖-6—磷酸酶 [答案]B (二)X型题 1,糖酵解的关键酶有(1996年生化试题) A.己糖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 C,丙酮酸激酶D.乳酸脱氢酶 [答案]A、B、C 2,天冬氨酸、乳酸和甘油异生为糖经历的共同反应是(1997年生化试题)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一2—磷酸甘油酸 B.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 C.3-磷酸甘油酸一1,3—二磷酸甘油酸 D.1,6-二磷酸果糖一6—磷酸果糖 [答案]B、D 3,糖原合成途径需要 A.ATPB.UTPC.小分子糖原D.无机磷酸和激酶 (答案]A、B、C 4。三羧酸循环过程的关键酶是(2001年生化试题)

基因重组葡萄糖异构酶工程产业化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已成功申请国家补助资金)

第一章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第一节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一、国内外现状 葡萄糖异构酶(Glucose Isomerase,简称GI),能将D-木糖、D-葡萄糖、D-核糖等醛糖转化为相应的酮糖,工业上主要用作果葡糖浆生产的催化剂。1967年,美国首次成功的进行了葡萄糖异构酶的工业化应用,至今国外的果葡糖浆生产业均已转向葡萄糖异构酶技术。由于葡萄糖异构酶结构稳定,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研究酶的催化机制、建立完整的蛋白质工程技术的最好模型之一,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理论研究意义,国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葡萄糖异构酶的酶学性质、固定化工艺、基因工程、晶体学及其蛋白质工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如比利时的植物遗传所、荷兰细菌遗传公司(Gist-brocades)、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中心、美国加州Cetus以及Amgen公司、加拿大及日本的一些研究机构等。 国内自六十年代起已开展了葡萄糖异构酶应用于果葡糖浆生产的研究,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通过诱变筛选获得的7号淀粉酶链霉菌M1033菌株,是国内在这方面最具应用价值的工业菌株之一。目前国内外主要是通过诱变筛选等手段来获得生产用菌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国内唯一开展葡

萄糖异构酶的蛋白质工程的研究单位。自国家“八六三”项目“葡萄糖异构酶的蛋白质工程”立项以来,项目组的研究人员对葡萄糖异构酶的催化机理及其蛋白质工程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经十五年科技攻关,目前已完成葡萄糖异构酶的蛋白质工程改造,获得性质改良的基因重组葡萄糖异构酶;并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高表达量的基因重组链霉菌工业生产菌株,获得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同源重组基因工程菌株M1033WZ,其技术水平及工业应用价值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目前项目共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SM33GI的突变酶GIG138P及一种提高GI热稳定性的突变方案”(专利号ZL95112782.9)、“一种葡萄糖异构酶的247位单突变体酶和138,247位双突变体酶及其构建方法”(专利号ZL97119714.8)、“表达M1033GI的突变酶GIG138P的基因工程菌株M1033WZ及其构建方法”(专利号:ZL02143031.4),其中“表达M1033GI的突变酶GIG138P的基因工程菌株M1033WZ及其构建方法”已获得PCT国际专利受理。(见附件4-6、4-7、4-8、4-9、4-10、4-11) 葡萄糖异构酶市场方面,目前我国还没有自己的葡萄糖异构酶生产企业,国内市场完全由丹麦诺维信公司所垄断,其产品均为进口分装,目前国内市场销售价约为38万元/吨。 二、我国酶制剂产业现状 1965年,中国第一家酶制剂专业生产企业在无锡市成立,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