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家的区别

儒释道三家的区别
儒释道三家的区别

儒释道三家的区别

国学所提供的精神资源主要是儒释道三家。三家互补,共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铸就中国人的民族性格。

首先,儒释道都重视个人的人生修养,重视理想人格的实现,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关切。儒家以积极的入世精神,提倡在现实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实现人生的价值。道家则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主张因顺自然,在人与道的合一中发掘人生命价值。佛家则关心人的生老病死,关心愿望与现实之间永远无法消除的反差所带来的痛苦,在克制欲望、追求涅槃境界的过程中体现今生的价值。

其次,儒释道三家从不同的角度提供精神动力,帮助人们追求人生理想境界,也就是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儒家关心天下兴亡,不计个人得失,知其不可而为之,以直面现实、经世致用为人生最高的追求,并把这种追求归结为“天下为公”的“大同之道”。道家不刻意人为,追求自然、完美,主张通过“体道”回归自然境界,无私无欲,把与自然同体、与自然为一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佛家倡导无私无欲,超脱自在,主张通过行善事引导人们追求“真如”佛性。儒释道三家以各自的方式追求真、善、美,促使中华传统文化形成鲜明的特色。

再次,儒释道三家都重视人生与道德的关系,强调心性修养的必要性。儒家用“礼”来约束人的行为举止,用“诚意”、“正心”、“慎独”来规范人的内心世界。道家则以虚寂守静来开发人的自然本性,主张排除杂念的干扰,求得心灵的宁静。佛教则要求人们在心中“念”才起之时,就立即遏制住,不让它生起,从而保持内心的清净。由此可见,重视人生道德,关注心性修养,乃是三家成就理想人格的根本之所在。

通观儒释道三教,一般就个性而论,强者往往尊崇儒,智者往往笃信道,慧者往往推崇佛。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儒释道三者都可以满足不同的精神需求。就一个社会而言,当其蒸蒸日上之时,往往视儒家学说为典范;当其陷入困境之时,往往也会从道家或佛教那里寻求解救问题的智慧。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培育过程中,儒家的仁、礼、忠恕、中庸等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温和谦恭、彬彬有礼、刚毅进取、自强

不息、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造就了许多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仁人志士。道家的自然无为、雌柔不争、功成名遂而身退等思想,赋予了中华民族潇洒飘逸、高风亮节、绝尘而超俗的风骨,造就了许多清新典雅、仙风道骨的“采菊之士”、“竹林饮者”。佛教“慈悲平等”、“自觉觉他”、“去恶从善”等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善良、宽容、奉献、无畏的性格内涵。儒道佛三家在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方面,殊途而同归。儒、道、佛三家经过约二千年的互动,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各以其自身的文化特质发挥着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成为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可缺少的文化资源。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比较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比较 1、从哲学研究的范畴上来说: 儒家——入世的哲学,道家——隐世的哲学,佛家——出世的哲学 儒家主张“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有社会责任感,他们积极入世,自觉地“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道家讲“自然”,讲“道”,超离了尘世。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凡事顺其自然,人力所不能及的事不可过分强求,让热衷于尘世功名的人更加清醒。 佛家讲“三界”、“轮回转世”、“因果报应”、“色空”等,善者入天堂,恶者下地狱。 2、从功用的角度上来说: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儒家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使命;道家以“自然”观照人,认为,一个人若能超脱于生死的执著,其心灵也就可以超脱形体的局限,而与“道”契合为一,进入“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天地》)的境界,在心灵上获得极大的自由,成为精神上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圣人”,或神妙至真的“神人”。佛家基于对人生“无常故苦”的价值判断,怀着对人的迷惑、烦恼、痛苦、死亡的真诚关切,指出解脱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人提供了一种宗教的精神依托。更着重转向内心的探索、转换和提升,把心性修养看作人生解脱的必由之路,明心见性,超脱修心。 3、从文化主旨方面来讲:儒家——进取文化,道家——规律文化,佛家——奉献文化 儒家学说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的大同理想,内圣外王之学,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主张,以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心态,无不反映出刚健有为、奋进不止的精神。 老子所说的“道”,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事必须“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违反客观规律,必然招致灾祸。“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

儒释道三大哲学思想的对比

儒释道三大哲学思想的对比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大基石,按照过去人们通常的理解是道家以哲学为主,儒家以思想为主,而释家则以宗教为主。还有一种理解是儒家是社会的主流思想,道家与释家都称为宗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分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对哲学的基本概念还比较模糊,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还认识不到位。 那么什么是哲学呢?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广义而又很难表述的问题,但又是每个研究哲学的人都需要弄清楚的问题。尤其是我们正面对着曹雪芹的这部绝世经典,如果对哲学定义都含糊不清的话,那就很难从根本上去解读《红楼梦》的整个哲学体系。 可以这么说,自从人类有了思维、有了意识之后,哲学也就随之产生了,但那不过是一种自发的、零星的、朦胧的哲学思维而已,而哲学成为一种体系,并通过一定的载体问世,最早的要算是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在易经里也包含了很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哲学理念,孔子的《论语》也是这样,但都不象《道德经》那样成为专门的哲学理论体系。不过在当时还没有人提出“哲学”这个词汇和概念,只是被世人当作一种高深莫测的思想来加以膜拜。 “哲学”这一词汇最早是出现在古希腊文里,当时的意思是“爱智慧”。根据这一概念,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哲学应该就是一门研究智慧的学问。 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伯拉图,他对哲学的经典注解就是:“我认为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只有神才配拥有它,我们人类只能是爱智慧。”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也有一句比较著名的话:“哲学几乎就是一个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认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当代人学家张荣寰在2003年5月给哲学的定义为:哲学是人理性的工具,哲学从起源就肩负着解决有关世界的本质与真理的问题、有关我们如何知道或认识真理的问题、有关生命意义与道德实践的问题、有关各门类知识总结的问题的使命。 哲学家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 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尽管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都对什么是哲学,阐明了自己的理解和描述,但总是让人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家的思想 儒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孔子。他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孔子还提出“中庸之道”。对于“中庸”的概念,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张辛博士介绍了自己的观点,‘中’是适合,‘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去做事。而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就是‘善’。“中庸”的核心是礼乐文化。张博士对发源于齐鲁大地的“中庸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山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从山东走出来的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 此外,中庸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具体物化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明清,一直发挥着或隐或显的作用。

道家的思想 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长寿。一个国家只有顺应自然和民意,才能国运昌隆。 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 庄子在《应帝王》中认为只有凭借天地的正道,驾御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以遨游于无穷者,才是无所待、无所累的至人。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超越生死、物我两忘、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认为,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至人是庄子的理想人格,《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极端发展。顺应自然,才能无为而无不为。

用儒释道思想解人生万象

用儒释道思想解人生万象 儒释道思想的合和传承成就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昌盛不衰。通过理解运用儒家的中庸之道思想,结合道家的太极双鱼图和释家的佛教符合”卍”,我们能够解开宇宙人生的秘密。 太极双鱼图是有阴与阳,明与暗,空与色等相对的两极合和而成,并不断循环往复。根据佛教”卍”的形状结合现实世界的存在,我们可以推测这个世界有五个相组成,四个不断变化旋转的相和一个居于中心的相,这四个可变相分别是:时间,空间,物性,能量。一个固定相是:心核。这和道家的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有些相似。 对于这五个相分别给出的定义如下: 时间:心核自身运转的周期,及心核围绕或被围绕其他心核运转的周期。 空间:心核自身的形态,及心核与心核之间处于相对平衡位置的状态。 物性:心核自身的特性,及心核与心核相互作用产生的其他特性。 能量:心核得到,失去或保持自身状态的能力,及心核与心核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状态的能力。心核:是时间,空间,物性,能量的合和体,心核是宇宙存在的基本单元,即是有形的亦是无形的。(如:地球,太阳,人,树,山,海,光,电,磁场,思想,意念等等。) 通过以上简单的定义,我把这五个相每个相分为两个极 时间:加快,减慢 空间:扩大,缩小 物性:吸引,发散 能量:聚合,释放 心核:聚合,发散 四个可变相都以固定相为基础,每个可变相都与另外三个变相相关联,其中任意一个可变相的发展会影响另外三个可变相发展,任何三个可变相可以确定第四个可变相。 通过排列组合,形成两个基本心核:聚合,发散。即两个相反的佛教符号 心核聚:“卍” 物性吸引------时间加快------空间缩小------能量聚合 当物性,时间,空间,能量同时达到平衡时,心核就停止继续聚合 心核散:“卐” 物性发散------时间减慢------空间扩大------能量释放 当物性,时间,空间,能量同时达到平衡时,心核就停止继续发散 对于“聚”的心核来说,当物性吸引时,时间就会变快,空间就会缩小,能量就聚合。同样的道理,当空间,时间,能量其中的任意一相发生相应改变时,其他三个相也随之改变。 对于“散”的心核来说,当物性发散时,时间就会变慢,空间就会变大,能量就释放而减弱。同样的道理,当空间,时间,能量其中的任意一相发生相应改变时,其他三个相也随之改变。 根据佛教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思想,我们可以理解,每个心核都可以同时代表心核聚和心核散。这样的话,一共有32个心核。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的文化 儒家倡导知识的获取和品德的培养,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 道家文化——遵循规律的文化 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是一种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文化。 佛家文化——无私奉献的文化 佛家思想中蕴含了慈悲和福报论,是一种无私奉献的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儒家对于做人标准要求很高,共九点。仁是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礼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智同"知",是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恕是指宽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是指与人交往中的老实忠厚。孝是对父母的尊重。悌是对兄长的敬爱。 道家文化——领悟道法,淡泊名利

“道”是道家文化的核心,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世界本源,天地万物都有道而生,同时道也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相互转化都是由道完成的,只有领悟了“道”,才能更好的顺应自然。另外,“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是利用了转化思想完成的,淡泊名利,不争也是争。 佛家文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佛家文化中,因果轮回观深入人心。做善事有善报,干坏事便要尝坏果。所以佛家倡导信徒慈悲为怀,多积善果。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论语·为政》中有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就是对儒家人生观的最佳阐释,人三十当立,该当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道家的顺其自然观念就是要掌握道的法度,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绝非简单容易之事,想要掌握道的规律就需要多思考观察和学习,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儒释道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史结课论文题目:儒释道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学院:园林与林学院 班级:风景园林1102 姓名:王旭 学号:20110997 2013年7月5号

儒释道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摘要:儒、释、道三家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思想框架,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 层次对中国园林施以影响:“道”之自然为其提供形象化的基础,“佛”之自我为其提供抽象化的依据,“儒”家的中庸思想则在二者之间提供了适当的“度”,来取得平衡。中国园林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创造出了别具特色的园林美学。 关键词: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中国古典园林、影响、发展 一、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远,几千年的风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责任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儒家思想与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儒学在中国存在的几千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样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种艺术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是一个处处蕴含深意的人文世界。人本精神——台在园林中的变迁。 儒家思想注重人的作用,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是一种开拓进取、雄姿英发的的文化精神。中国建筑基于对人和社会的重视,以服务人间为主旨,使建筑与人相辅相成。人的舒适度要求以及人的审美感知,文化理解与接受能力一直控制着建筑体。 台在夏商周三代还具有极强的神秘性和神圣性,而且在最古老的园林中是最为重要的建筑。台是与神话思维紧密关联的,随着人的理想思维的发展,人和天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在原始人、夏商周人那里,人必须依附天帝来获得生存的意义,王权的观念也是必须从天帝那里获得自己的神圣性说明。从周公旦的“以德配天”到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开始,人不再是膜拜神灵的卑微小人,人们把自己的目光更多的投向了凡尘而非天国。通神之台的神学意义也开始慢慢隐退,而登台眺望的游乐功能渐渐成为了造台的唯一目的。 台的功能演变是从春秋战国时开始的。春秋中叶,礼崩乐坏,诸侯们兴起了一股造台的风潮,在他们眼中台只是作为一种审美享乐之物。楚灵王建造的章华之台极为精致,到处都极尽彤镂之能事,作为供人游乐嬉戏的场所,体现了帝王与民同乐的仁政精神。到了汉代,虽然也有通天台、通天铜柱、承露盘等,但这都仅是处于一种模拟上古的心态表现。 后来,在“仙人好楼居”的观念之下,横木逐层向上堆积的井干楼开始兴起,积土高台开始向木结构转变。台的建筑在园林中的主体地位开始渐渐被其他宫殿建筑和山水景观所取代。东汉以后积土高台建筑开始衰落,逐层叠堆横木的井干式楼也被斗拱式楼阁所取代。楼阁建筑取代了高台建筑,台也就但除了中国园林的历史舞台。君权至上——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 儒家思想也非常注重‘礼”。“礼”字本为宗教的仪节,后来则包括一切社会风欲,习惯与规矩.儒家讲中庸之道,注重万物的合谐,中正,均平,循环的观念不仅是日常生活的规范更深深影响中国文人的思想。中国传统建筑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很大,四合院,宫殿、寺院建筑的布局,都喜欢用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的方法求得整体的统一性。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要求摆脱传统礼教的束缚,主张返朴归真,无拘无束,任其自然,其建筑无论在情趣上或构图上都表现出曲哲多变,自由活泼,与中国传统建筑表现气一种强烈的对比关系。 首先,园林建筑不追求建筑本身的雄伟壮丽、规整、统一,而一开始就与诗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并经过造园家的苦心经营,成为其抒发感情的一种手段。其次,园林建筑的构图法则及形式也与传统形式大相径庭。园林建筑强调的是有法而无定式,即不受任何法规戒律的

在诸子百家中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中华文化有最重要的影响。

在诸子百家中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中华文化有最重要的影响。 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蹭这样解释过儒、释、道三家思想。 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怎么办,这都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研究四书。 儒家思想以仁作为核心以中庸之道和君子之道作为自身修养的标准,“内圣外王”是儒学全部学说的总的概括,以内在的圣德作为自身修养的标准,对外把推行王道作为治国经世的最高理想,建立一个国富民强的大同社会。从创始人孔子所言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的《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再到北宋关学创始人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儒家思想都在倡导积极的入世精神,告诉人们要拿得起,有铁肩担道义的精神。儒家思想历经千百年的时间,但还是绵延至今,其原因是因为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以至于今天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

国学(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儒家是国学的核心与主体,儒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人的基本国民性格。 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正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此话貌似无情,其实所谓的不仁乃是是真正的大仁,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长寿。一个国家只有顺应自然和民意,顺应自然,才能无为而无不为,才能国运昌隆。人生在世不可能一直通达,总会遇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之时,这个时候道家的学问就给了我们另一条峰回路转的道路,告诉我们要看得开,放得下。 面对人生中最大的问题,生死之问,孔子的弟子季路向老师问起“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子回答说:“生还没弄清楚,又怎么能搞得清死呢?”。孔子主张先把“生”的事做好,使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才是第一要务。相对于儒家的理性平实,道家则是不以生为喜,不以死为悲,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人生不过是从无到有,从无形到有形,这样一个生命的有序过程,而死亡则是这种演化的回归。而佛教讲究“六道轮回”和“离苦得乐”很明确地讲出了此岸和彼岸的存在,并告诉大家怎样能到达那个彼岸的途径。佛教的人生观是积极的,乐观的,创造性的。它要我们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的文化 儒家倡导知识的获取和品德的培养,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 道家文化——遵循规律的文化 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是一种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文化。 佛家文化——无私奉献的文化 佛家思想中蕴含了慈悲和福报论,是一种无私奉献的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儒家对于做人标准要求很高,共九点。仁是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礼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智同"知",是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恕是指宽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是指与人交往中的老实忠厚。孝是对父母的尊重。悌是对兄长的敬爱。 道家文化——领悟道法,淡泊名利

“道”是道家文化的核心,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世界本源,天地万物都有道而生,同时道也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相互转化都是由道完成的,只有领悟了“道”,才能更好的顺应自然。另外,“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是利用了转化思想完成的,淡泊名利,不争也是争。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佛家文化中,因果轮回观深入人心。做善事有善报,干坏事便要尝坏果。所以佛家倡导信徒慈悲为怀,多积善果。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论语·为政》中有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就是对儒家人生观的最佳阐释,人三十当立,该当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道家的顺其自然观念就是要掌握道的法度,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绝非简单容易之事,想要掌握道的规律就需要多思考观察和学习,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佛家文化中有业报观,讲求对世间万物都报以同等的慈悲,无私奉献,超凡脱俗。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浅谈儒释道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浅谈儒释道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总是看到那么多人匆匆忙忙,追逐着这个时代的脚步,也是,在这个高科技迅速发展的 现代社会,在这个眼花缭乱的电子时代,发生变化的不只是人们的思想,还有源远流长的中 国文化。 所谓中国文化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可是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首先思想方面就有很大改变:不难发现,电脑手机的普遍造成了年轻人的好逸恶劳的堕落感,出现了“手机族”,“低头族”这样的新兴词语。而成年人更是奔走在工作与家庭之间,盘算着这个月的工资与开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忙忙碌碌,还哪里有时间传承六艺文化、书法、棋、曲之类的。 再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文化内容生产与文化传播渠道的关系发生了深刻改变。现代科技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以电视为例,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进步,使电视频道增加。再如,在纸质媒体时代,由于印刷成本比较高,发表一篇小说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而网络平台能够为各种文学作品提供几乎无限的发表空间。但是另一方面,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文化产业特别是纸质图书出版业、报刊业市场份额将不断减少,实体书店有不少倒闭,电子书籍甚至要代替纸质书籍。 我一向奉承:人,要有自己的思想。我认为建立自己对世对事的思想系统的指导性思想体系莫过于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首先儒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主要提倡人的自身修养,与身边人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在国际矛盾随时会一触即发的当代,在社会矛盾屡有发生的现代,在电子技术阻隔了亲友的距离,在在好逸恶劳的一代中,在社会关系复杂的现代,”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当被遗忘。 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它讲究慈悲为怀,众生平等,因果循环。世间的一切都是平等的,人不应该是万物的主宰,你此生为人,是前世种下了善的因,所以此世对万物应慈悲为怀。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作恶的人来说是很好的教育思想,并且在环境越来越差的现在,在地球已经被人类的贪婪破化的千疮百孔的现在,在各种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的现在,佛家的这些思想值得我们去学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道本来就是抽象的,无法言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是仍能探索到它的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老子认为,坏的社会风气,都是由于背离了”道“,而引起的后果。当今社会,很多官员也是因为不走群众路线,急功近利的追求政绩,所以常常折腾来折腾去,事情没办好,还捋老百姓坑了。所以”取天下常以无事,以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這样的道理也应该作为官员们常常温习的思想。

儒释道三家箴言:守住内心的宁静

人生一世,草本一秋,谁都想活得幸福。 什么是福? 生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是“长寿”之福; 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是“富贵”之福; 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是“康宁”之福; 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是“好德”之福; 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是“善终”之福。 这就是古人追求的“五福”。 其实,这福那福,归根结底心灵的安宁才是真正的福祉。宋代无门和尚有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人生没有比心灵宁静安祥、自由快乐更重要的事情了。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又说:“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心安的人吃饭香,一日三餐虽无山珍海味,粗茶淡饭亦津津有味;心安的人睡觉甜,用不着什么金屋龙床;心安的人气定神闲,即使面对人生苦难,一切皆可淡化,生命也会绽放出美丽之花。 然而,世界物欲横流,世事纷杂,人心贪婪,浮躁不安,追名逐利,没有片刻安闲。安身立命于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当如何自处,何以心安呢? 儒家:慎独心安 “慎独”源自于儒家经典《中庸》,郑玄注《礼记》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对自己的行为也要加以约束,不可以放纵。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遗嘱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他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曾国藩的意思是说,自身修养,没有比养心更难的。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有恶,却不能真正尽力为善去恶,这就是自己欺骗自己。心里是否自欺,别人是不知道的,只有自己知道。 如果能够做到喜欢善如同喜欢美景,讨厌恶事如同讨厌恶臭一样,尽力去掉人欲而存天理,那么《大学》中所说的自慊,《中庸》中所说的戒慎恐惧,都能切实做到。所以能够慎独,则自我反省不会感到内疚,可以无愧于天地鬼神,肯定不会有行为不合于心意而导致不安。 人若没有一件内心感到羞愧的事情,心里就会泰然,常常感到愉快平和,这是人生自强的首要之道,寻乐的最好方法,守身的首要之务。 历史上最有名的关于慎独的故事当数“杨震暮夜却金”。 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杨震曾四次调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到郡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时,过去他曾经推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在做昌邑县令。 晚上,王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着十斤金子,作为拜见礼。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意思是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暮夜无知者。”他认为天黑了没人会知道这件事。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意思是说有天地、鬼神、你和我知道,怎么可以说是没人知道!王密听罢只好羞愧的退出去了。 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在夜间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本可笑纳王密敬献的重金,但他却坚决拒收,并铮铮铁言,其“慎独精神”,堪称历代师表。 道家:心斋虚静 所谓“心斋”,就是要排除心中的杂念,使心志专一,然后就能虚以待物。心志专一了,自然心安。出自《庄子·人间世》:“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於听,心止於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斋”,在中国古已有之,其形式有沐浴、不饮酒、不茹荤、不闻舞乐、不近女色等,但这只是外在形式上的斋,属“祭祀之斋”,庄子在此提出的“心斋”,是内在深层意义上的“斋”。“心斋”的终极目标就是与道合一,即“道通为一”。 人们的心平常都是向外追逐,追逐许多具体的东西而不知道回头,以致忽略了这个心本身只有一个作用,就是要让它静下来,从虚到静,从静到明。 心如果充满各种欲望的话,它就是乱糟糟的,把所有的欲望都排除掉之后,它自然就虚了,

儒释道

苏轼思想中的儒释道哲学 【前言】 “儒释道”一词是为古代中国最早的世界文化视野范围观,滥觞于南梁,在元明清时期发扬,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存在的儒教,世界三道宗教之一的佛教和东周时期黄老道神仙家演变创立的道教三教合一,体现了中华文化圈与印度文化圈的初次融合。而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处于一个儒释道三源慢慢走向融合的特殊时期。再加之苏轼个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促就了苏轼诗词中独特的三种思想的韵味。研究苏轼人生中的儒释道哲学,不仅可以在个人层面上对这一家文豪的文风笔触有更深的理解,从大层面上更是对文化融合的深入了解与研究,可以从中汲取有利于中国推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新启示。 【关键词】儒家佛家道家苏轼文化融合 【正文】 一、作为治世之具的儒家 儒家作为统治古代中国几千年的官方意识形态,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政治意愿。所以儒家所代表的“用世”、“建功立业”或是“治身齐家平天下”的思想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苏轼也毫不例外。 苏轼出生于儒学浓厚的文学世家,父亲苏洵文风纵横恣肆,有汉唐之风,对苏轼从小寄予厚望,亲授史书,论古今成败,所以苏轼从小就有着高远的抱负。并且仁宗时代人才辈出,以范仲淹为代表的积极入世的思想普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的以天下为己任,奋发自强的儒家用世的精神对苏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苏轼26岁便踏上仕途,一番豪言壮语“致君尧舜,此事何难2!”在参加科举考试时,所提出的仁政思想:“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人;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入与忍人。”苏轼的政治思想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他的儒家“入世”精神。 以苏轼文学成就的最高的前后赤壁赋来看,《前赤壁赋》中有言:“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表面上像是一首求取美人的缠绵悱恻的情曲,其实言下之意是指美人就是苏轼想要报效的朝廷,宛转地表达出自己身怀大志,却不受朝廷重用的郁结。再如《后赤壁赋》中有写入睡的苏子梦中得见化作孤鹤的道士,在“不答”、“揖予”中表露了作者虽有着入世思想却在政治上屡屡失意,结尾一句南柯一梦“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更是将苏子的茫然和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苏轼的诗词中,带有这种思想的诗句并不少见,都深深浸透着儒家的“用世”思想。“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3虽有自慰、超脱之意,但是包含着浓浓的伤感与无奈,壮志未酬引发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让他迷茫,“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4都是心中仍然有着建功立业的儒家思想的表现。 二、作为修身之术的道家 1《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2《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3《念奴娇·赤壁怀古》 4

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思想

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思想(摘选) 关于和的思想三位讲述者分别是: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十八届中央委员叶小文先生;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 叶小文先生: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和基础,“和而不同”则是儒学所肯定、倡导和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和同之辨”古已有之,孔子加以总结,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对“和”与“同”的不同态度,竟是君子和小人的分野。以“和而不同”为主线,儒学追求的“和”似可概括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以“和”对“多”,集散成大。和,以多为基础;多,以和为归属。第二层面:以“和”制“合”,平衡互补。和,并非简单的相加,亦不是硬性的拼凑,更不是强行的并吞;而是和谐相济,合而不乱,协调平衡,“和实生物”。第三层面:“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孟子的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礼记·乐记》曰:“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果说“和而不同”是主线,“仁爱”则是儒家贵和哲学的灵魂和源泉。泛爱万物,树立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协和万邦,树立天下一家的人类观;政通人和,树立以民为本的政治观;厚德载物,树立多元一体的民族观和文化观;诚信正直,树立义利统一的道德观;慈孝恩义,树立家道和顺的家庭观;成己成物,树立崇德广业的人生观。

任法融道长:毛泽东曾经说,有关黄老讲的这个道,是宇宙之间的普遍真理。专家评说,道是宇宙的本体根源,运动法则(规律),它的属性是“和”。 道的规律性就是老子说的“自然无为”。什么叫“自然无为”?从广义上讲就是宇宙之间、天动地静、日月运行、四时成序、万物的长生收藏、枯荣交替,其中没有任何主观、意气、感情、私心等个人行为,均属自然。从狭义上讲,就是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无论大小多少,都蕴含着各自的自然情理。在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及日常生活中,必须遵从事物的自然情理,不该任意妄为,不该将个人的意气、主观、感情、私心,强加于事物之上。如此之者,处事即成,交人必和,才有生生不息的生命。 道的属性是“和”,如何理解?《道德经》42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宇宙之间大千世界森罗万象,芸芸众生虽然千差万别错根盘结,但都蕴含着两重性,老子用阴阳二字概括。事物的两重性(阴阳),达到“和”的境界,就是最佳状态。因为“和”是道的属性,它才有无限的生命力。 故常言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道即生,无道即亡,正指道与事物紧密而不可分离的关系。 传印长老:儒、道、释三家,是中华传统文化主体。自伏羲氏画“八卦”,开始有儒教;自老子著《道德经》,始有道教经典,自张道陵修道青城山,开始有道教;自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使者伊存来汉向博

孝道是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根基

孝道是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根本 中国传统包含着丰富而优秀的思想内容,其中孝道思想便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孝道,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给予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孝道思想不仅存在于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之中,也存在于佛教与道教的教理教义里面,它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传承和现代社会伦理道德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比分析发现,儒释道三家在孝道思想上的具体表述和践行方式上尽管各有不同,但是对孝道的倡导取向、孝道的核心地位却是出奇一致的。不论是文教还是宗教,都是把人作为施教对象的,而孝道在儒释道文化中都被作为其思想体系的根本,也反过来印证了孝道是人道之根本。同时也因为此,在三家的教义教理中又可以看到其他两家的元素,互为补充,互为支撑。 儒家孝道 在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中,以儒家最为重视孝道,十三经中处处皆有谈及孝的义理,其中以《孝经》最有代表性。《孝经》把孝当作至德要道,将之提升到天地人的高度地位:"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章》)《孝经》提出五等之孝,即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天子修孝,在于行博爱广敬之道,保其天下,使人皆不慢恶其亲,如此则德教加被天下;诸侯修孝,在不骄免危,节制慎行,长守富贵,保其社稷,和其人民;卿大夫修孝,在谨守先王之法,"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不敢行",言必守法,行必遵道,无口过,无怨恶,从而守其宗庙;士人修孝,在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而庶人之孝在于努力生产,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感悟三教思想

感悟三教思想 春风一过,万紫千红!即便你是如何的懒惰和封闭,花自然会开!虽不艳丽,但也会有淡淡清香,不会迷醉他人,却让自己也嗅出一丁点的味道。 2015年3月7日,一个特殊的日子,贵州师范大学吕传汉教授到黔西四中搞讲座——学科教学重在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这对于困惑于教学的我们,真的是雪中送炭。通过吕教授精彩的两小时讲演,无论是从工作上还是其它方面,使我受益匪浅,现将我的感受和讲座内容作简单记录。 1.作为77岁高龄的老头,不是停下脚步享受也许已所剩无几的天伦日子,而是依旧奔赴于还需要他的每一角落,用自己的思想去引领一线教师的前行,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学生”,将自己毕生心血始终思考于如何培养和促进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一直前行着......而我!三十不到却已感七十出头,精神焕发只是一个词语而已,不思进取,懒散缓慢倒是诠释在生活点滴之中。 2.上好一堂课的侧重点:重视情景导入数学学习。能用问题激活课堂(在这过程中要善于把握住学生学习心理的脉搏,提供机会让学生在碰撞中自己求知求新)。重视从学生感受体验中上升到数学知识数学思想。重视教学生辩证思考(给学生出错的机会,捕捉学生的错误想法,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的错误显现出来)。

3.解决——如何创设和利用数学情景进行数学教学。怎样用问题激活课堂,如何科学提问。如何传输数学思想,方法,教会学生辩证思考,获得思维训练的体验。(围绕教学学生思考,即从知识的理解中传递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思想方法,从解题实验实践的反思中,探索辩证的思想方法。教学生获得体验,即引导学生关注知识内涵与逻辑网络的学习,重视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研究,讨论辩论中获得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体验。教学生表达,即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表达的训练,引导学生在解题实验实践的反思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表述自己的思考。)——吕传汉教授三教思想:教思考教表达教体验。 4.灵活应用“三教”教学方法:弘扬启发式教学,恰当引进探究式教学理念。用“三教”理念引领“情景问题教学”,用“情景问题”教学模式践行“三教”。 5.教师的成功=经验+反思。在教学中,要善于及时反思,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在学习和创新中逐渐形成自身的教育,教学风格。 精彩的时间总容易悄然溜走,漫长而短暂的两个小时就这样结束,他让我回顾这几年的教学原来是多么的粗超,肤浅得只会教会学生模仿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而巨人的思想也在这刻停留,飘扬在学校上空。而我!却不知能否卸下以往的装备拾起这他山之石前行......

对儒林外史中儒释道思想的浅析

对《儒林外史》中儒释道思想的浅析 2012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吕亚骞 2012110480 摘要:《儒林外史》,较为公认的看法是中国第一部讽刺小说。近年来,研究者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主要集中在小说的人物形象,叙事特点,讽刺手法,题材来源等方面,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学界对《儒林外史》中的儒释道思想还未引起更多的关注,在深度广度上有待于进一步开拓的空间。儒释道文化是我国传统思想的三大支柱,他们对我国古代小说影响尤为深远。作为古典小说名著《儒林外史》与这三种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一方面对作品进行探讨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儒林外史儒家思想佛学底蕴贵真思想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一直是一个多元精神复合体,儒家、道家和佛教文化在这一复合体中分别处于特殊的地位,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发挥着各自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互兼容,共同构建着中国人的心灵境界和精神家园。儒释道鼎立是中国封建文化的基本格局。各个民族的宇宙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总是在其宗教和哲学中体现的最为集中。所以,吴敬梓与儒释道的渊源使我们有必要从儒释道文化角度对其不朽的名著《儒林外史》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一、儒林外史中的儒家思想 《儒林外史》是一部表面上充满讽刺,笑骂,实际上是深藏着无奈感伤的小说,作者的感时伤逝就是基于自己尊崇的儒家思想全面没

落、世风日下、古风不存的现实而发的。 《儒林外史》与儒家思想有着极深的渊源。首先,正统儒家认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之。”【1】士当作为“礼”的捍卫者,以礼规范自己,整个价值取向必须以礼作为准绳。这样,在出仕的问题上,所当考虑的应该是礼的得失而不是个人的利益,进退、出处的大节都应当以道为标准。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而遗,则民不偷。”【2】儒家学说一直作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士人的理想抱负。从主体思想方面来说,仁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从功利实用角度来说,经世致用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综合考虑则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对于士子们来说,探求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和追求天下大同的理想政治成为他们的人生理想和责任。在士子们身上,“求善”的道德理想是求治的政治理想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儒家的核心是要讲究仁义。 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3】 很有意思,作者仿佛要专门设计一个人物体现真儒的出处之道。《儒林外史》突出地写了一个“姓庄名尚志,字邵光”的贤人,他克绍儒士尚志之光。儒士能够不论贫富都以“仁”“礼”为依归,始终保持一种独立人格,发出一种不为权势所属的尊严感,推导出道尊于

儒释道三家的区别

儒释道三家的区别 国学所提供的精神资源主要是儒释道三家。三家互补,共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铸就中国人的民族性格。 首先,儒释道都重视个人的人生修养,重视理想人格的实现,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关切。儒家以积极的入世精神,提倡在现实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实现人生的价值。道家则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主张因顺自然,在人与道的合一中发掘人生命价值。佛家则关心人的生老病死,关心愿望与现实之间永远无法消除的反差所带来的痛苦,在克制欲望、追求涅槃境界的过程中体现今生的价值。 其次,儒释道三家从不同的角度提供精神动力,帮助人们追求人生理想境界,也就是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儒家关心天下兴亡,不计个人得失,知其不可而为之,以直面现实、经世致用为人生最高的追求,并把这种追求归结为“天下为公”的“大同之道”。道家不刻意人为,追求自然、完美,主张通过“体道”回归自然境界,无私无欲,把与自然同体、与自然为一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佛家倡导无私无欲,超脱自在,主张通过行善事引导人们追求“真如”佛性。儒释道三家以各自的方式追求真、善、美,促使中华传统文化形成鲜明的特色。 再次,儒释道三家都重视人生与道德的关系,强调心性修养的必要性。儒家用“礼”来约束人的行为举止,用“诚意”、“正心”、“慎独”来规范人的内心世界。道家则以虚寂守静来开发人的自然本性,主张排除杂念的干扰,求得心灵的宁静。佛教则要求人们在心中“念”才起之时,就立即遏制住,不让它生起,从而保持内心的清净。由此可见,重视人生道德,关注心性修养,乃是三家成就理想人格的根本之所在。 通观儒释道三教,一般就个性而论,强者往往尊崇儒,智者往往笃信道,慧者往往推崇佛。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儒释道三者都可以满足不同的精神需求。就一个社会而言,当其蒸蒸日上之时,往往视儒家学说为典范;当其陷入困境之时,往往也会从道家或佛教那里寻求解救问题的智慧。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培育过程中,儒家的仁、礼、忠恕、中庸等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温和谦恭、彬彬有礼、刚毅进取、自强

中国儒释道三家的最大区别和相同之处

中国儒释道三家的最大区别和相同之处,以及各自对中华民族民族性格有何影响? 国学所提供的精神资源主要是儒释道三家。三家互补,共同培育中华民族 精神,铸就中国人的民族性格。 首先,儒释道都重视个人的人生修养,重视理想人格的实现,以不同的方 式表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关切。儒家以积极的入世精神,提倡在现实世界中成就 最高的道德境界,实现人生的价值。道家则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主张 因顺自然,在人与道的合一中发掘人生命价值。佛家则关心人的生老病死,关 心愿望与现实之间永远无法消除的反差所带来的痛苦,在克制欲望、追求涅槃 境界的过程中体现今生的价值。 其次,儒释道三家从不同的角度提供精神动力,帮助人们追求人生理想境界,也就是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儒家关心天下兴亡,不计个人得失,知其 不可而为之,以直面现实、经世致用为人生最高的追求,并把这种追求归结为“天下为公”的“大同之道”。道家不刻意人为,追求自然、完美,主张通过“体道” 回归自然境界,无私无欲,把与自然同体、与自然为一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 佛家倡导无私无欲,超脱自在,主张通过行善事引导人们追求“真如”佛性。儒 释道三家以各自的方式追求真、善、美,促使中华传统文化形成鲜明的特色。 再次,儒释道三家都重视人生与道德的关系,强调心性修养的必要性。儒 家用“礼”来约束人的行为举止,用“诚意”、“正心”、“慎独”来规范人的内心世界。道家则以虚寂守静来开发人的自然本性,主张排除杂念的干扰,求得心灵的宁静。佛教则要求人们在心中“念”才起之时,就立即遏制住,不让它生起,从而 保持内心的清净。由此可见,重视人生道德,关注心性修养,乃是三家成就理 想人格的根本之所在。 通观儒释道三教,一般就个性而论,强者往往尊崇儒,智者往往笃信道, 慧者往往推崇佛。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儒释道三者都可以满足不同的精神需求。就一个社会而言,当其蒸蒸日上之时,往往视儒家学说为典范;当其陷入困境 之时,往往也会从道家或佛教那里寻求解救问题的智慧。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 成和培育过程中,儒家的仁、礼、忠恕、中庸等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温和谦恭、彬彬有礼、刚毅进取、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乐观向上的优良 品质,造就了许多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仁人志士。道家的自然无为、雌柔不争、功成名遂而身退等思想,赋予了中华民族潇洒飘逸、高风亮节、绝尘而超俗的风骨,造就了许多清新典雅、仙风道骨的“采菊之士”、“竹林饮者”。佛教“慈悲平等”、“自觉觉他”、“去恶从善”等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 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善良、宽容、奉献、无畏的性格内涵。儒道佛三家在培 育中华民族精神方面,殊途而同归。儒、道、佛三家经过约二千年的互动,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