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波特率的计算方法

CAN总线波特率的计算方法
CAN总线波特率的计算方法

8051的串口波特率的计算(笔记版)

8051的串口波特率的计算 1、方式0的波特率,固定为晶振频率的十二分之一。 2、方式2的波特率,取决于PCON寄存器的SMOD位。PCON是一个特殊的寄 存器,吹了最高位SMOD位,其他位都是虚设的。计算方法如下: SMOD=0,波特率为晶振的1/64; SMOD=1,波特率为晶振的1/32. 3、方式1与方式3的波特率都是由定时器的溢出率决定的。 公式为: BR=(2SOMD/32)*(定时器TI的溢出率) 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定时器的方式2,即比率发生器,自动重载计数常数。 溢出的周期为: T=(256-X)*12/fosc 溢出率为溢出周期的倒数,即 T1=1/T 所以: 式中:SMOD是所选的方式,fosc是晶振频率。X是初始值。 51单片机模拟串口波特率计算方法 1.计算波特率位间隔时间(即定时时间,其实就是波特率的倒数) 位间隔时间(us)=10(6)(us)/波特率(bps)

2.计算机单片机指令周期: 指令周期(us)=12/晶振频率(Mhz) 补充问题:做串口通信时,为什么要把晶振频率设为11.0592,为什么要把波特率设为9600? 先说波特率。波特率从300到115200都可以,甚至更高或更低。一般规范的波特率都是3的倍数,比如9600、19200、38400;但是并不是一定的,波特率也可以是10000或者10001、10002,只要你的设备能产生符合这个要求的频率,尤其是自己用时,波特率都是很随意的,没有限制。只是多数时候为了和电脑配合,波特率才规范为固定的几个值,且为了传输稳定,用9600。 用11.0592晶振的原因是51单片机的定时器导致的。通常用11.0592M晶振是为了得到标准的无误差的波特率。举例说来,如我们要得到的9600的波特率,晶振为11.0592M和12M,定制器1为2SMOD设为1,分别看看那所求的TH1为何值。代入公式: 11.0592M 9600=(2/32)*((11.0592M/12)(256-TH1)) TH 1=250 12M 9600=(2/32)*((12M/12)(256-TH1)) TH1=249.49

波特率计算公式

一、波特率概念 波特率即调制速率,指的是信号被调制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的波特数,即单位时间内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它是对信号传输速率的一种度量,通常以“波特每秒”(Bps)为单位。波特率表示每秒钟传送的码元符号的个数,它是对符号传输速率的一种度量,它用单位时间内载波调制状态改变的次数来表示,1波特即指每秒传输1个符号。波特(Baud,单位符号:Bd)这一单位是以法国电讯工程师埃米尔·博多(英语:émile Baudot)(1845-1903)的姓氏来命名的,他是数位通讯的先驱之一,是电传与博多式电报机的发明人。 波特率有时候会同比特率混淆,实际上后者是对信息传输速率(传信率)的度量。波特率可以被理解为单位时间内传输码元符号的个数(传符号率),通过不同的调制方法可以在一个码元上负载多个比特信息。因此信息传输速率即比特率在数值上和波特率有这样的关系。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的方式计数,那么它为什么又能识别十进制数和各种字符、图形呢?其实,不论是数值数据还是文字、图形等,在计算机内部都采用了一种编码标准。通过编码标准可以把它转换成二进制数来进行处理,计算机将这些信息处理完毕再转换成可视的信息显示出来。常用的字符代码是ASCII码,它原来是美国的国家标准,1967年被定为国际标准。 二、波特率计算公式有哪些? 在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对发送或接收的数据速率要有一定的约定,我们通过软件对MCS—51串行口编程可约定四种工作方式。其

中,方式0和方式2的波特率是固定的,而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是可变的,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决定。 串行口的四种工作方式对应着三种波特率。由于输人的移位时钟的来源不同,所以,各种方式的波特率计算公式也不同。 1、方式0的波特率 方式0时,移位时钟脉冲由56(即第6个状态周期,第12个节拍)给出,即每个机器周期产生一个移位时钟,发送或接收一位数据。所以,波特率为振荡频率的十二分之一,并不受PCON寄存器中SMOD的影响,即:方式0的波特率=fosc/12 2、方式2的波特率 串行口方式2波特率的产生与方式0不同,即输入时钏源的频率不同,控制接收与发送的移位时钟由振荡频率Foec的第二节拍P2(即Foec/2)给出,所以,方式2波特率取决于PCON中SMOD 位的值,当SMOD=0时,波特率为Foec的六十四分之一;若SMOD=1,则波特率为Foec的三十二分之一,即:方式2的波特率=2smod/64*Foec。 3、方式l和方式3的波特率 方式1和方式3的移位时钟脉冲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决定,故波特宰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与SMOD值同时决定,即: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2SMOD/32?T1溢出率。 其中,溢出率取决于计数速率和定时器的预置值。计数速率与TMOD寄存器中C/T的状态有关。当C/T=0时,计数速率=fosc/2;

STM32单片机的串口通信波特率计算方法

STM32单片机的串口通信波特率计算方法 1. 什么是波特率 不管是什么单片机,在使用串口通信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波特率。什么是波特率:波特率就是每秒传送的字节数。双方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波特率一致,这是通讯成功的基本保障。下面以STM32单片机为例,讲解一下串口波特率的计算方法。 2. STM32波特率相关的寄存器 STM32单片机设置波特率的寄存器只有一个:USART_BRR寄存器,如下图所示。 该寄存器的有效位数为16位,前4位用于存放小数部分,后12位用于存放整数部分。将波特率算出来后,数值填入这个波特率就可以了。下面介绍如何计算。 3. 波特率计算方法 STM32的数据手册给出了计算方法,有一个公式,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公式上,共有三个变量,其中两个我们是知道的,Fck和Tx/Rx波特率这两个是已知的,USARTDIV是未知的。通过该公式的描述可以看出如果使用USART1的话,那Fck 就是PCLK2=72MHz,否则就是PCLK1=36MHz,Tx/Rx波特率这个参数是已知的。只需要计算出USARTDIV的值赋值给USART_BRR寄存器就可以了。以115200为例,将公式变形后得到:USARTDIV = 72×1000000/(16×115200) = 39.0625。即将39.0625写入USART_BRR即可。 前文说过,USART_BRR的前4位存放小数部分,后12位存放整数部分。 那小数部分DIV_Fraction = 0.0625×16 = 1 = 0x01;那整数部分DIV_Mantissa = 39 = 0x27;那USART_BRR = 0X271; 数据手册给我们提供了一张数据表: 在这张数据表上,已经算出了常用的波特率值,我们可以拿来直接用。但是如果我们想把

波特率计算

波特率选择 在串行通讯中,收发双方的数据传送率(波特率)要有一定的约定。在8051串行口的四种工作方式中,方式0和2的波特率是固定的,而方式1和3的波特率是可变的,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控制。 方式0 方式0的波特率固定为主振频率的1/12。 方式2 方式2的波特率由PCON 中的选择位SMOD 来决定,可由下式表示: 波特率=2的SMOD 次方除以64再乘一个fosc,也就是当SMOD=1时,波特率为1/32fosc,当SMOD=0时,波特率为1/64fosc 3.方式1和方式3 定时器T1作为波特率发生器,其公式如下: 波特率=定时器T1溢出率 产生溢出所需的周期数/计数率T 132 2=溢出率T 1mod ?s 式中T1计数率取决于它工作在定时器状态还是计数器状态。当工作于定时器状态时,T1计数率为fosc/12;当工作于计数器状态时,T1计数率为外部输入频率,此频率应小于fosc/24。产生溢出所需周期与定时器T1的工作方式、T1的预置值有关。 定时器T1工作于方式0:溢出所需周期数=8192-x 定时器T1工作于方式1:溢出所需周期数=65536-x 定时器T1工作于方式2:溢出所需周期数=256-x 因为方式2为自动重装入初值的8位定时器/计数器模式,所以用它来做波特率发生器最恰当。 当时钟频率选用11.0592MHZ 时,取易获得标准的波特率,所以很多单片机系统选用这个看起来“怪”的晶振就是这个道理。 下表列出了定时器T1工作于方式2常用波特率及初值。 常用波特率 Fosc(MHZ) SMOD TH1初值 19200 11.0592 1 FDH 9600 11.0592 0 FDH 4800 11.0592 0 FAH 2400 11.0592 0 F4h 1200 11.0592 0 E8h 例如9600 11.0592 0 FDH 溢出率T 1定时时32 2 =波特率mod ?s T1溢出率= T1计数率/产生溢出所需的周期数 产生溢出所需的周期数=256-FD(253)=3 SMOD=0 11059200/12*3 *1/32=9600

单片机波特率的计算方法

51单片机波特率计算的公式和方法 51单片机芯片的串口可以工作在几个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其工作模式的设置就是使用SCON寄存器。它的各个位的具体定义如下: SM0SM1SM2REN TB8RB8TI RI SM0、SM1为串行口工作模式设置位,这样两位可以对应进行四种模式的设置。串行口工作模式设置。 波特率在使用串口做通讯时,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就是波特率,只有上下位机的波特率一样时才可以进行正常通讯。波特率是指串行端口每秒内可以传输的波特位数。这里所指的波特率,如标准9600不是每秒种可以传送9600个字节,而是指每秒可以传送9600个二进位,而一个字节要8个二进位,如用串口模式1来传输那么加上起始位和停止位,每个数据字节就要占用10个二进位,9600波特率用模式1传输时,每秒传输的字节数是9600÷10=960字节。 51芯片的串口工作模式0的波特率是固定的,为fosc/12,以一个12M的晶振来计算,那么它的波特率可以达到1M。模式2的波特率是固定在fosc/64或fosc/32,具体用那一种就取决于PCON寄存器中的SMOD位,如SMOD为0,波特率为focs/64,SMOD为1,波特率为focs/32。 模式1和模式3的波特率是可变的,取决于定时器1或2(52芯片)的溢出速率,就是说定时器1每溢出一次,串口发送一次数据。那么我们怎么去计算这两个模式的波特率设置时相关的寄存器的值呢?可以用以下的公式去计算。

上式中如设置了PCON寄存器中的SMOD位为1时就可以把波特率提升2倍。通常会使用定时器1工作在定时器工作模式2下,这时定时值中的TL1做为计数,TH1做为自动重装值,这个定时模式下,定时器溢出后,TH1的值会自动装载到TL1,再次开始计数,这样可以不用软件去干预,使得定时更准确。在这个定时模式2下定时器1溢出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溢出速率=(计数速率)/(256-TH1初值) 溢出速率=fosc/[12*(256-TH1初值)] 上式中的“计数速率”与所使用的晶体振荡器频率有关,在51芯片中定时器启动后会在每一个机器周期使定时寄存器TH的值增加一,一个机器周期等于十二个振荡周期,所以可以得知51芯片的计数速率为晶体振荡器频率的1/12,一个12M的晶振用在51芯片上,那么51的计数速率就为1M。通常用11.0592M 晶体是为了得到标准的无误差的波特率,那么为何呢?计算一下就知道了。如我们要得到9600的波特率,晶振为11.0592M和12M,定时器1为模式2,SMOD 设为1,分别看看那所要求的TH1为何值。代入公式: 11.0592M 9600=(2÷32)×((11.0592M/12)/(256-TH1)) TH1=250

STM32_CAN波特率计算

一般设置CAN_SJW = 1,总结程序发现!!! can时钟是RCC_APB1PeriphClock(APB1从APB2而来,分频系数不同,导致APB1不同,mini版中一般是APB2为72Mhz,APB1是36MHz),你要注意CAN时钟频率 CAN波特率= RCC_APB1PeriphClock/(1+CAN_BS1+CAN_BS2)/CAN_Prescaler ; 另外尽可能的把采样点设置为CiA 推荐的值: 75% when 波特率> 800K 80% when 波特率> 500K 87.5% when 波特率<= 500K 所以对于100K 的波特率(假定使用8MHz 时钟) 可以修改该BS1 BS2 为: CAN_InitStructure.CAN_Prescaler=5; CAN_InitStructure.CAN_BS1=CAN_BS1_13tq; CAN_InitStructure.CAN_BS2=CAN_BS2_2tq; (1+13) / (1+13+2) = 87.5% CAN波特率计算—网友总结 STM32里的CAN 支持2.0A,2.0B, 带有FIFO,中断等, 这里主要提一下内部的时钟应用. bxCAN挂接在APB1总线上,采用总线时钟,所以我们需要知道APB1的总线时钟是多少. 我们先看看下图,看看APB1总线时钟:

APB1时钟取自AHB的分频, 而AHB又取自系统时钟的分频, 系统时钟可选HSI,HSE, PLLCLK, 这个在例程的RC设置里都有的, 然后再看看有了APB1的时钟后,如何算CAN的总线速率, 先看下图: 有了上边的这个图,基本就清楚了. 总线时钟MHz (3+TS1+TS2)*(BRP+1) ===================================================下面是我的计算:

计算机网络原理公式及计算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公式及计算题 第三章物理层 公式一: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和计算 每秒能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单位为位/秒(bits per second),记作bps或b/s R=1/T*Log2N(bps) T为一个数字脉冲信号的宽度(全宽码情况)或重复周期(归零码情况)单位为秒. N一个码元所取有效离散值个数,也称调制电平数,取2的整数次方值公式二: 信号传输速率(码元速率、调制速率或波特率)定义和计算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也就是信号经调制后的传输速率,单位为波特(Baud)。 B=1/T (Baud) 公式三:调制速率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对应关系式 R=B*Log2N(bps) 公式四:奈奎斯特公式 奈奎斯特(Nyquist)定理奈奎斯特首先给出了无噪声情况下码元速率的极限值B与信息带宽H的关系 B=2*H H是信道的带宽,单位为Hz 信道传输能力的奈奎斯特公式: C=2*H*Log2N

公式五:香农公式 受随机噪声干扰的信道情况,给出了计算信道的香农公式: C=H*Log2(1+S/N)(bps) 其中,S表示信号功率,N为噪声功率,S/N则为信噪比。由于实际使用的信道的信噪比都要足够大,故常表示成10*log10 (S/N),以分贝(dB)为单位来计算,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公式六:误码率 误码率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的工作情况下的传输可靠性的指标,它定义为二进制数据传输出错的概率。设传输的二进制数据总数为N位,其中出错的位数为Ne,则误码率表示为; Pe= Ne/N 公式七:采样定律 采样定理 ?Fs(= 1/Ts )≥ 2Fmax 或Fs≥2Bs ?Fs是采样频率,Fmax 是原始信号最大频率,Ts 为采样周期,Bs(= Fmax- Fmin)为原始信号的带宽。 ?量化级是2的整数倍,用来生成每次采样的二进制码的个数,?2二进制码个数=量化级,比如量化级为128,则每次采样二进制码为7个 ?信号传输速率=采样频率*每次采样的二进制码个数 ?R(数据传输率)=1/T*log2N

波特率计算公式

在数字通信中的数据传输速率与调制速率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数据传输速率(又称码率、比特率或数据带宽)描述通信中每秒传送数据代码的比特数,单位是bps。 当要将数据进行远距离传送时,往往是将数据通过调制解调技术进行传送的,即将数据信号先调制在载波上传送,如QPSK、各种QAM调制等,在接收端再通过解调得到数据信号。数据信号在对载波调制过程中会使载波的各种参数产生变化(幅度变化、相位变化、频率变化、载波的有或无等,视调制方式而定),波特率是描述数据信号对模拟载波调制过程中,载波每秒中变化的数值,又称为调制速率,波特率又称符号率。在数据调制中,数据是由符号组成的,随着采用的调制技术的不同,调制符号所映射的比特数也不同。符号又称单位码元,它是一个单元传送周期内的数据信息。如果一个单位码元对应二个比特数(一个二进制数有两种状态0和1,所以为二个比特)的数据信息,那么符号率等于比特率;如果一个单位码元对应多个比特数的数据信息(m个),则称单位码元为多进制码元。此时比特率与符号率的关系是:比特率=符号率*log2 m,比如QPSK调制是四相位码,它的一个单位码元对应四个比特数据信息,即m=4,则比特率=2*符号率,这里“log2 m”又称为频带利用率,单位是:bps/hz。 另外已调信号传输时,符号率(SR)和传输带宽(BW)的关系是:BW=SR(1+α),α是低通滤波器的滚降系数,当它的取值为0时,频带利用率最高,占用的带宽最小,但由于波形拖尾振荡起伏大(如图5-15b),容易造成码间干扰;当它的取值为1时,带外特性呈平坦特

性,占用的带宽最大是为0时的两倍;由此可见,提高频带利用率与"拖尾"收敛相互矛盾,为此它的取值一般不小于0.15。例如,在数字电视系统,当α=0.16时,一个模拟频道的带宽为8M,那么其符号率=8/(1+0.16)=6.896Ms/s。如果采用64QAM调制方式,那么其比特率=6.896*log2 64=6.896*6=41.376Mbps 波特率即调制速率,指的是信号被调制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的波特数,即单位时间内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它是对信号传输速率的一种度量,通常以“波特每秒”(Bps)为单位。波特率有时候会同比特率混淆,实际上后者是对信息传输速率(传信率)的度量。波特率可以被理解为单位时间内传输码元符号的个数(传符号率),通过不同的调制方法可以在一个码元上负载多个比特信息。

波特率计算来选择晶振频率

波特率计算 在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对发送或接收的数据速率要有一定的约定,我们通过软件对MCS—51串行口编程可约定四种工作方式。其中,方式0和方式2的波特率是固定的,而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是可变的,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决定。 串行口的四种工作方式对应着三种波特率。由于输人的移位时钟的来源不同,所以,各种方式的波特率计算公式也不同。一、方式0的波特率 方式0时,移位时钟脉冲由56(即第6个状态周期,第12个节拍)给出,即每个机器周期产生一个移位时钟,发送或接收一位数据。所以,波特率为振荡频率的十二分之一,并不受PCON寄存器中SMOD的影响,即: 方式0的波特率=fosc/12 三、方式l和方式3的波特率 方式1和方式3的移位时钟脉冲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决定,故波特宰由定时器T1的 溢出率与SMOD值同时决定,即: 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2SMOD/32·T1溢出率 其中,溢出率取决于计数速率和定时器的预置值。计数速率与TMOD寄存器中C/T的状态有关。当C/T=0时,计数速率=fosc/2;当C/T=1时,计数速率取决于外部输入时钟频率。 当定时器Tl作波特率发生器使用时,通常选用可自动装入初值模式(工作方式2),在 工作方式2中,TLl作为计数用,而自动装入的初值放在THl中,设计数初值为x,则每过“256一x”个机器周期,定时器T1就会产生一次溢出。为了避免因溢出而引起中断,此时应禁止T1中断。这时,溢出周期为: 系统晶振频率选为11.0592MHZ就是为了使初值为整数,从而产生精确的波特率。 如果串行通信选用很低的波特率,可将定时器Tl置于工作方式0或工作方式1,但在 这种情况下,T1溢出时,需用中断服务程序重装初值。中断响应时间和执行指令时间会使波特率产生一定的误差,可用改变初值的办法加以调整。 表6—2列出了各种常用的波特率及其初值。

STM32的CAN波特率计算

STM32的CAN波特率计算 STM32里的CAN 支持2.0A,2.0B, 带有FIFO,中断等, 这里主要提一下内部的时钟应用. bxCAN挂接在APB1总线上,采用总线时钟,所以我们需要知道APB1的总线时钟是多少. 我们先看看下图,看看APB1总线时钟: APB1时钟取自AHB的分频, 而AHB又取自系统时钟的分频, 系统时钟可选HSI,HSE, PLLCLK, 这个在例程的RC设置里都有的, 然后再看看有了APB1的时钟后,如何算CAN的总线速率, 先看下图:

有了上边的这个图,基本就清楚了. 总线时钟MHz (3+TS1+TS2)*(BRP+1) =================================================== 下面是我的计算: CAN_InitStructure.CAN_SJW = CAN_SJW_1tq; CAN_InitStructure.CAN_BS1 = CAN_BS1_3tq; 注意//#define CAN_BS1_3tq ((uint8_t)0x02) /*!< 3 time quantum */ CAN_InitStructure.CAN_BS2 = CAN_BS2_5tq; CAN_InitStructure.CAN_Prescaler = 4;//2

nominal bit time(3+5+1)tq=9tq 关于分频系数查看 system_stm32f10x.c下面的 static void SetSysClockTo72(void) 函数 /* HCLK = SYSCLK */ /* PCLK2 = HCLK */ /* PCLK1 = HCLK/2 */ 所以can时钟 72MHZ/2/4=9 Mhz tq=1/36Mhz 波特率为 1/nominal bit time= 9/9=1MHZ ==== void CAN_Configuration(void) { CAN_InitTypeDef CAN_InitStructure; CAN_FilterInitTypeDef CAN_FilterInitStructure; /* CAN register init */ CAN_DeInit(); CAN_StructInit(&CAN_InitStructure); /* CAN cell init */ CAN_InitStructure.CAN_TTCM=DISABLE; CAN_InitStructure.CAN_ABOM=DISABLE; CAN_InitStructure.CAN_AWUM=DISABLE;

STM32_CAN波特率计算

STM32里的CAN 支持2.0A,2.0B, 带有FIFO,中断等, 这里主要提一下内部的时钟应用. bxCAN挂接在APB1总线上,采用总线时钟,所以我们需要知道APB1的总线时钟是多少. 我们先看看下图,看看APB1总线时钟: APB1时钟取自AHB的分频, 而AHB又取自系统时钟的分频, 系统时钟可选HSI,HSE, PLLCLK, 这个在例程的RC设置里都有的, 然后再看看有了APB1的时钟后,如何算CAN的总线速率, 先看下图:

有了上边的这个图,基本就清楚了. 总线时钟MHz (3+TS1+TS2)*(BRP+1) ===================================================下面是我的计算: CAN_InitStructure.CAN_SJW = CAN_SJW_1tq; CAN_InitStructure.CAN_BS1 = CAN_BS1_3tq; 注意//#define CAN_BS1_3tq ((uint8_t)0x02) /*!< 3 time quantum */ CAN_InitStructure.CAN_BS2 = CAN_BS2_5tq; CAN_InitStructure.CAN_Prescaler = 4;//2 nominal bit time(3+5+1)tq=9tq 关于分频系数查看system_stm32f10x.c下面的 static void SetSysClockTo72(void) 函数 /* HCLK = SYSCLK */ /* PCLK2 = HCLK */ /* PCLK1 = HCLK/2 */ 所以can时钟72MHZ/2/4=9 Mhz tq=1/36Mhz 波特率为1/nominal bit time= 9/9=1MHZ ========================================= ----------------------------------------------- ============================================= ======= void CAN_Configuration(void) { CAN_InitTypeDef CAN_InitStructure; CAN_FilterInitTypeDef CAN_FilterInitStructure; /* CAN register init */ CAN_DeInit(); CAN_StructInit(&CAN_InitStructure);

通信速率、波特率、比特率简介

通信速率、波特率、比特率简介 数据通信速率:也就是数据传输速率,是指数据在信道中传输的速度。它可分为两种表示方式:码元速率(波特率)和信息速率(比特率)。 并行通信中,传输速率是以每秒传送多少字节(B / S)来表示。而串行通信中,传输速率在基波传输的情况下(不加调制,以其固有的频率传送)是用每秒钟传送的位数(bit/s)即比特率来表示。因此,1比特=1位/秒。 码元速率RB:每秒钟传送的码元数,单位为波特/秒(Baud/s),又称为波特率。 最常用的标准波特率是110、300、1000、1200、2400、4800、9600和19200波特。CRT终端能处理9600波特的传输,打印机终端速度较慢,点阵打印机一般也只能以2400波特的速率来接收信号。 通信线上所传输的字符数据是按位传送的,1个字符由若干位组成,因此每秒钟所传输的字符数--字符速率和波特率是两种概念。在串行通信中,所说的传输速率是指波特率,而不是指字符速率,两者的关系是:假如在某异步串行通信中传送1个字符,包括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偶校验位,2个停止位,若传输速率是1200波特,那么,每秒所能传送的字符数是1200/(1+8+1+2)=100个。 信息速率Rb:每秒钟传送的信息量,单位为比特/秒(bit/s),又称为比特率。 比特率、波特率和信号编码级数的关系如下: Rb=RB*log2M 上式中:M-信号的编码级数,Rb-比特率,RB-波特率。 码元(Codecell):时间轴上的一个信号编码单元。 码元和编码级数M有关,也和表示法有关。一个信号往往可以携带多个二进制位,所以在固定的信息传输速率下,比特率往往大于波特率。换句话说,一个码元中可以传送多个比特。例如:当波特率为9600时,若M=2,则数据传输率为9600b/s;若M=16,则数据传输率为38.4kb/s。 例如,在使用二值编码表示时,二进制码元的编码级数是M=2,代入公式,那么就有:1bit=1baud,此时比特率和波特率相等。我们常用的是二进制码元,而且用二值表示,因而,被人误认为比特率与波特率是相等的。再进行分析,如果编码级数是M=4,即使用四进制码元,代入公式,情况就有变化,即有:2bit=1baud,此时的baud比bit的单位要大一倍,或者说bit在数值上比baud的数值大2倍。这与码元的进制表示法有关。因为二进制码元有2个数码,即0、1,可以用二值表示出来,如电平的(高、低)二值表示。而四进制码元有4个数码,即0、1、2、3。如果用二值表示,一个位置不够,需要两个位置表示,即00、01、10、11四种表示法,因而使得baud与bit在数值上不一样,这就是说,这与编码信号长度有关系。 编码信号:我们用一个图来表示编码信号,所用的码元用二进制来表示,即二值表示码元。同样的图形,其二进制码为001011010011,用了12个码元,而用四

波特率计算公式

单片机或计算机在串口通信时的速率。指的是信号被调制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即单位时间内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如每秒钟传送240个字符,而每个字符格式包含10位(1个起始位,1个停止位,8个数据位),这时的波特率为240Bd,比特率为10位*240个/秒=2400bps。又比如每秒钟传送240个二进制位,这时的波特率为240Bd,比特率也是240bps。(但是一般调制速率大于波特率,比如曼彻斯特编码)。波特率,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一个设备在一秒钟内发送(或接收)了多少码元的数据。它是对符号传输速率的一种度量,1波特即指每秒传输1个码元符号(通过不同的调制方式,可以在一个码元符号上负载多个bit位信息),1比特每秒是指每秒传输1比特(bit)。单位"波特"本身就已经是代表每秒的调制数,以"波特每秒"(Baud per second)为单位是一种常见的错误。 比特率:每秒钟传送的二进制位数,用b / s 表示(b表示bit) 例如数据传送速率为120字符/秒,而每一个字符为8位,则其传送的比特率为8×120=960位/秒=960比特。 波特率是指数据信号对载波的调制速率,它用单位时间内载波调制状态改变的次数来表示,其单位是波特(Baud)。波特率与比特率的关系是比特率=波特率X单个调制状态对应的二进制位数。

在信息传输通道中,携带数据信息的信号单元叫码元,每秒钟 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数称为码元传输速率,简称波特率。波特率是 传输通道频宽的指标。 每秒钟通过信道传输的信息量称为位传输速率,简称比特率。 比特率表示有效数据的传输速率。 17、8051单片机的串行口设为模式1工作,若每分钟传送28800个字符,求其波特率、 18、若晶振f=11.059MHz,串行口以方式1工作,波特率为9600b/s,则用T1模式2作波特率发生器,SCON和TMOD如何设置?定时初值=? 17.我学的是c51单片机,串口工作在模式1下,一个字符传送10位, 波特率=(28800/60)*10=4800bit/秒 18.定时初值计算 32*2(的m次方)*f=11.059MHz 波特率=---------------- 12*(256-x) 波特率已知,x就是所要求的定时初值, TMOD:采用T1, 00100000=20H 第一个0表示自启动,第二个0表示定时,后两个是工作在方式2

波特率计算公式

波特率: 在电子通信领域,波特(Baud)即调制速率,指的是有效数据讯号调制载波的速率,即单位时间内载波调制状态变化的次数。 波特率表示每秒钟传送的码元符号的个数,它是对符号传输速率的一种度量,它用单位时间内载波调制状态改变的次数来表示,1波特即指每秒传输1个符号。波特(Baud,单位符号:Bd)这一单位是以法国电讯工程师埃米尔·博多(英语:émileBaudot) (1845-1903)的姓氏来命名的,他是数位通讯的先驱之一,是电传与博多式电报机的发明人。 简介: 在信息传输通道中,携带数据信息的信号单元叫码元,每秒钟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数称为码元传输速率,简称波特率,其单位是波特(Baud,symbol/s),波特率是传输通道频宽的指标。“波特”(Baud)本身已是速率,所以不需要写成BaudRate(Rate是赘字)。单位“波特”本身就已经是代表每秒的调制数,以“波特每秒”为单位是一种常见的错误,但是在一般中文口语化的沟通上还是常以“波特率”来描述“波特”(Baud)。 波特率可以被理解为一个设备在一秒钟内发送(或接收)了多少码元的数据,它是对符号传输速率的一种度量,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符号的个数(传符号率)。通过不同的调制方法可以在一个符号上负载多个比特信息。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比特率指单片机或计算机在串口通信时的速率,指的是信号被调制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即

单位时间内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模拟线路信号的速率,以波形每秒的振荡数来衡量。如果数据不压缩,波特率等于每秒钟传输的数据位数,如果数据进行了压缩,那么每秒钟传输的数据位数通常大于调制速率,使得交换使用波特和比特/秒偶尔会产生错误。 传信率计算: RS232 典型的“波特率”是300,1200,2400,9600,19200,38400,115200等,假设目前“波特率”为9600,则此RS232的传信率计算为 常有人把RS232的N误以为是每个“符号”(symbol)所夹带的信息量为28,但实际上每个“位元”(bit)即为一个“符号”(symbol)。

波特率计算公式

波特率分两种,一种是标准的串口波特率,都是921600的约数,9216000,460800,230400。也就是说,都必须能够被921600整除,另一种是非标准波特率,简单来讲,就是不符合上述规则的波特率。只支持标准波特率的串口若要支持非标准波特率,就必须得更换晶振。目前市面上也有同时支持两种波特率的串口,比如MOXA的串口产品。 波特率与比特率的关系也可换算成:比特率=波特率*单个调制状态对应的二进制位数。 例如假设数据传送速率为120符号/秒(symbol/s)(也就是波特率为120Baud),又假设每一个符号为8位(bit)即八相调制(单个调制状 态对应3个二进制位),则其传送的比特率为(120symbol/s) * (3bit/symbol)=360bps。 单片机或计算机在串口通信时的速率。指的是信号被调制以后在单 位时间内的变化,即单位时间内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如每秒钟传 送240个字符,而每个字符格式包含10位(1个起始位,1个停止位,8个数据位),这时的波特率为240Bd,比特率为10位*240 个/秒=2400bps。又比如每秒钟传送240个二进制位,这时的波特率为240Bd,比特率也是240bps。 它是对符号传输速率的一种度量,1波特即指每秒传输1个码元符 号(通过不同的调制方式,可以在一个码元符号上负载多个bit位 信息),1比特每秒是指每秒传输1比特(bit)。单位“波特”本身就已经是代表每秒的调制数,以“波特每秒”(Baud per second)为单位是一种常见的错误。 11.0592KHz是不是搞错了啊,应该是11.0592MHz。 UART 波特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CAN口波特率计算工具

CAN口波特率计算工具 CAN口波特率计算工具,CAN总线计算波特率BTR0,BTR1,方便计算出NXP 系列CAN控制器(不包括NXP ARM内嵌的CAN控制器)的波特率。 这款工具软使用简单方便,按以下步骤操作即可轻松实现波特率计算。 在软件右边的第一个框(clock)中填写CAN 控制器的系统时钟。例如实际使用中SJA1000的晶体振荡器为的16Mhz,则需要填入“16000”; 在软件右边的第二个框(Baudrate)中埴写用户需要的实际波特率。例如用 户需要500Kbps的波特率,则需填入“500”; 如果允许计算出来的波特率有1%的误差(根据CAN协议1%的误差在容许的 范围内),那么就勾选复选框“Match+1%”; 在软件左上角选择采样率(samples)。采样率可以选择采样一次或采样三 次,通常情况下,在低波特率(低于40Kbps) 的情况下使用三次采样,这样可以有效的消除总线毛刺。在高波特率的情况下,通常使用一次采样; 以上对波特率的要求填写完成之后,点击计算按钮(Calculate),在 边的表格中就会计算出用户所使用的波特率。

表格中罗列出来的结果由图2所示的6部分参数组成,它们表示的意思如下。 1.Btr0,总线定时器0,其中高两位为同步跳转宽度,低六位为波特率预设值; 2. Btr1,总线定时器1,其中低四位为相位缓冲段1,每四位至第六位为相位缓冲段1,最高位为采样次数选择; 3. BTLCycles,总线定时器的所占单位时间份额的数量,总线定时器长度= 单 位时间*BTLCycle,即有BTLCycle=(同步段+传播段+相位缓冲段1+ 相位缓冲段2),通常同步段和传播段为1个时间份额; 4.SJW,总线重同步跳转宽度,通常情况下其数值范围是1~4; 5. sampling point ,总线采样点的位置,即采样总线时采样点占整个位时间的位置; 6. Actual,按照该组数据的算出来的准确波特率值。表格中所罗列出来的数值,按照CAN 的协议都是満足要求的,用户可以任挑一组数据作为当前波特率的数值。但是如果在点击了计算按钮,表格中没有计算出数据,则表示根据用户设置的晶 体振荡器频率和需要的波特率无法计算出満足要求的结果,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 试着改变晶体振荡频率或波特率来重新计算。 CAN总线控制波特率的手工计算方法 Can控制器器只需要进行少量的设置就可以进行通信,就可以像RS232那样使用。 其中较难设置的部分就是通信波特率的计算。CAN总线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容忍总线上CAN 节点的通信波特率的偏差,这种机能使得CAN总线有很强的容错性,同时也降低了对每个节点的振荡器精度要求。 实际上,CAN总线的波特率是一个范围。假设定义的波特率是250KB/S,但是实际上根据对寄存器的设置,实际的波特率可能为200~300KB/S(具体值取决于寄存器的设置)。 简单介绍一个波特率的计算,在CAN的底层协议里将CAN数据的每一位时间(TBit)分为许多的时间段(Tscl),这些时间段包括:

C51串口波特率计算

波特率计算 在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对发送或接收的数据速率要有一定的约定,我们通过软件对MCS—51串行口编程可约定四种工作方式。其中,方式0和方式2的波特率是固定的,而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是可变的,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决定。串行口的四种工作方式对应着三种波特率。由于输人的移位时钟的来源不同,所以,各种方式的波特率计算公式也不同。 一、方式0的波特率 方式0时,移位时钟脉冲由56(即第6个状态周期,第12个节拍)给出,即每个机器周期产生一个移位时钟,发送或接收一位数据。 所以,波特率为振荡频率的十二分之一,并不受PCON寄存器中SMOD的影响,即: 方式0的波特率=fosc/12 三、方式l和方式3的波特率 方式1和方式3的移位时钟脉冲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决定,故波特宰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与SMOD值同时决定,即: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2SMOD/32·T1溢出率其中,溢出率取决于计数速率和定时器的预置值。计数速率与TMOD寄存器中C/T的状态有关。当C/T=0时,计数速率=fosc/2;当C/T=1时,计数速率取决于外部输入时钟频率。当定时器Tl作波特率发生器使用时,通常选用可自动装入初值模式(工作方式2),在工作方式2中,TLl作为计数用,而自动装入的初值放在THl中,设计数初值为x,则每过“256一x”个机器周期,定时器T1就会产生一次溢出。为了避免因溢出而引起中断,此时应禁止T1中断。这时,溢出周 期为:

系统晶振频率选为11.0592MHZ就是为了使初值为整数,从而产生精确的波特率。如果串行通信选用很低的波特率,可将定时器Tl置于工作方式0或工作方式1,但在这种情况下,T1溢出时,需用中断服务程序重装初值。中断响应时间和执行指令时间会使波特率产生一定的误差,可用改变初值的办法加以调整。表6—2列出了各种常用的波特率及其初值。

CAN波特率的计算方法

///////////////////////////////////////////////////////////// // CAN波特率的计算方法///////////////////////// ///////////////////////////////////////////////////////////// /* Calculation of the CAN bit timing : System clock f_sys = 22.1184 MHz/2 = 11.0592 MHz. System clock period t_sys = 1/f_sys = 90.422454 ns. CAN time quantum tq = t_sys (at BRP = 0) Desired bit rate is 1 MBit/s, desired bit time is 1000 ns. Actual bit time = 11 tq = 996.65ns ~ 1000 ns Actual bit rate is 1.005381818 MBit/s = Desired bit rate+0.5381% CAN bus length = 10 m, with 5 ns/m signal delay time. Propagation delay time : 2*(transceiver loop delay + bus line delay) = 400 ns (maximum loop delay between CAN nodes) Prop_Seg = 5 tq = 452 ns ( >= 400 ns). Sync_Seg = 1 tq

51 单片机波特率计算

波特率计算 波特率计算 在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对发送或接收的数据速率要有一定的约定,我们通过软件对MCS—51串行口编程可约定四种工作方式。其中,方式0和方式2的波特率是固定的,而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是可变的,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决定。 串行口的四种工作方式对应着三种波特率。由于输人的移位时钟的来源不同,所以,各种方式的波特率计算公式也不同。 一、方式0的波特率 方式0时,移位时钟脉冲由56(即第6个状态周期,第12个节拍)给出,即每个机器周期产生一个移位时钟,发送或接收一位数据。所以,波特率为振荡频率的十二分之一,并不受 PCON寄存器中SMOD的影响,即: 方式0的波特率=fosc/12

三、方式l和方式3的波特率 方式1和方式3的移位时钟脉冲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决定,故波特宰由定时器T1的 溢出率与SMOD值同时决定,即: 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2SMOD/32·T1溢出率 其中,溢出率取决于计数速率和定时器的预置值。计数速率与TMOD 寄存器中C/T的状态有关。当C/T=0时,计数速率=fosc/2;当C/T=1时,计数速率取决于外部输入时钟频率。 当定时器Tl作波特率发生器使用时,通常选用可自动装入初值模式(工作方式2),在 工作方式2中,TLl作为计数用,而自动装入的初值放在THl中,设计数初值为x,则每过“256一x”个机器周期,定时器T1就会产生一次溢出。为了避免因溢出而引起中断,此时应禁止T1中断。这时,溢出周期为:

系统晶振频率选为11.0592MHZ就是为了使初值为整数,从而产生精确的波特率。 如果串行通信选用很低的波特率,可将定时器Tl置于工作方式0或工作方式1,但在 这种情况下,T1溢出时,需用中断服务程序重装初值。中断响应时间和执行指令时间会使波特率产生一定的误差,可用改变初值的办法加以调整。 表6—2列出了各种常用的波特率及其初值。 (综合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