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的形成及传播

谣言的形成及传播
谣言的形成及传播

前沿报告【谣言出没,请注意】

青年记者·2011年5月上

谣言的形成及传播

● 唐 晨

难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直接的经济损失,更有可能产生一些

社会心理学效应,使得人们在应对灾难的同时,又陷入种种困扰。而谣言的产生及其带来的后果,就是这些效应的重要体现。日本震后不久,在一些谣言的蛊惑下,人们开始疯狂地抢购食盐和碘片。超市、商场、药店都出现了相关商品药品的脱销。笔者了解到,这种现象并不仅限于我国,包括日本、韩国、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此类恐慌性的购买行为。

那么,这其中蕴涵了哪些心理学原理?谣言从产生到终结,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谣言的内涵:

事件的受关注度和信息的模糊性

早在上世纪40年代,著名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就对谣言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界定。谣言的基本原理就是相应的事件对个体的重要性乘以事件相关信息的模糊性。转化为公式,即:谣言=事件重要性×信息模糊性。①

根据一般的数学法则,我们可以推知:在事件重要性或者信息模糊性任一项为零的情况下,它们的乘积为零,谣言不会产生。如果事件不重要,那么不管信息清晰与模糊,人们都不会重视,谣言即便产生也不会广泛传播。但是如果发生了重要事件(一般指自然灾害、战争等社会热点事件)

,并且在大众对事件的具体信息了解程度不够的情况下,谣言就非常容易产生,并且迅速传播,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

心理学理论认为,人在获得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非常容易掺杂自己的偏好、感情、主观判断等因素,再加上一些曲解、遗忘或错误记忆,在谣言“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过程中,极易被进一步扭曲。

由于谣言是建立在模糊的信息基础上的,所以谣言的开端往往是虚假、错误的。并且,谣言在传播的过程中,会被不同的传播者予以一定程度的认知加工和信息重组,从而导致谣言越传越离谱,甚至完全颠倒是非。②

所以,谣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谣言的基础是对相关事件的高度关注和对模糊信息的片面认知而产生的虚假信息,人们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对片面认知的加工重组,使得谣言的内容更加失实。

谣言的产生:

无意还是有意?

那么,人们制造谣言是出于什么目的呢?其实,谣言制造者并不都是一些居心叵测之人。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可能成为谣言的制造者。谣言可分为两类:无意谣言和有意谣言。

在了解谣言的产生机制之前,必须明确模糊信息对人意味着什么。由于相关信息的模糊性,人们在关注事件本身的过程中不停地用自己的方式去对有限的、不明确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解释,这种信息加工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基于概率媒体在遇到一些可能性消息时,应从自身做起,消除对可能性问题的“宁信心理”。在向公众播报这种消息时,务必强调这仅仅是一种可能,以消除公众的“宁信心理”。

部、天津市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后来的解释,说是“案子未破,不希望扰乱民心”。随后五年内我国12个城市出现同类的流言。尽管后来各地的媒体大都介入了,但从辟谣的结果来看,媒体在提出证据方面不完备,和流言相比,特别是在否认事实发生的可能性上缺乏力量,于是流言继续蔓延。对于尚未听到流言的人来说,这是提醒他们有这种说法,而对已经知道的人来说,媒介提到本身就证实了流言的影响力。所有的辟谣运动都是两种交流:一是使那些未听

到流言的人知道了流言;二是试图影响那些已经听到流言的人。

大众媒体只要和“流言”联系起来,不论是辟谣,还是引用一种说法,都可能刺激流言的传播。关键在于公众对传媒的信任程度。而以前传媒沉默给公众留下的印象,较难在短期内消除。公众信任传媒,流言可能止于传媒;公众对传媒不信任或传媒辟谣本身可疑,那传媒可能成为流言更大范围传播的起点。

这次“谣盐”事件发生的环境不同了,网络传播和微博相当普及,它们基

本起到了正面制止流言传播的作用,除了超过传统媒体的传播速度外,新媒体信息平台的信息多元化本身,更容易使公众产生信任感;当然,这次传统媒体基本没有炒作“谣盐”,努力在有限的时效内辟谣,给公众留下较好的印象,为以后传媒在危机事件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刊学术顾问)

前沿报告【谣言出没,请注意】

Vanguard Report

11

青年记者·2011年5月上

的。例如“这次核泄漏可能会影响到我国的食盐生产”,这一判断本身是可以成立的,因为这仅仅揭示了一种可能性。但是,由于人们在接收到这种可能性信息时,会不自觉地倾向于关注发生的可能性。因为人们总是会考虑最坏的情况从而让自己能够做好充分准备,应对挑战。有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为“宁信心理”。③这种认知倾向在人类的生存中具有重要意义。

无意谣言产生的最初阶段,仅仅是一种关于产生某一后果的可能性推断。但在上述例子中的信息传递过程中,人们对最坏情况的关注倾向可能会导致信息的扭曲变形,最终更容易得到这样的结果:“日本核泄漏会影响国内的食盐供应,应该立刻想办法囤积食盐,应对灾难。”这就是一种无意谣言。在谣言的最初阶段,我们甚至可以理解为是善意的,是为了提醒人们存在这种潜在的威胁,但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扭曲,产生了不良后果。

有意谣言的产生相对较为直观:少数个人或者企业为了打压对手,或者出于其他一些原因故意针对某一事件制造谣言,迷惑大众,从而使自己从中获利。有意谣言的危害十分巨大,因为在谣言的最初阶段就是虚假和错误的。有意谣言的制造者利用了人们对相关事件的关注度和信息的模糊性,采用欺骗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如果有意谣言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性后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恶意造谣”。

当然,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两种谣言。随着谣言的散布,有意谣言和无意谣言会出现互相渗透的情况。

谣言的传播:

驱动力、爆炸式传播和群体行为

谣言的传播过程,体现了从个体到群体两个层面的心理学特征。

从个体层面而言,人们在接收到谣言信息后,会产生兴趣或者焦虑情绪,因为某一重要事件及其后果肯定与个体

密切相关。如果是一些负面的消息,在焦虑情绪的驱使下,个体对信息真实性的判断会更加草率,可能在没有经过仔细思考的情况下就将这一信息传递给自己身边的人。另外,在“宁信心理”的作用下,即使当事人在知晓谣言后感觉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假的,也会宁愿相信并将信息传递给他人。在如今通信技术非常发达的情况下,谣言信息很容易通过网络等途径迅速传播。这是一种爆炸式的传递。谣言对人产生的作用不仅在于驱使个体去传播,也在于诱发其相应的行为。如关于食盐防核辐射的谣言就引发了大众的恐慌性购买行为。所以,谣言的驱动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促进传播和诱发行为。

同时,在群体中,人总是不自觉地模仿和跟随群体的观点和行为。这是人作为社会性生物的本质特征。我们往往会根据周围人对谣言的反应来决定是否相信谣言。所以,周围人的反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对谣言的判断。如果已经有较多人相信谣言,就会促使我们去追随群体,提高对谣言的信任度。④这样一来,一些不那么相信谣言的人也会在群体的影响之下相信谣言,并采取行动。这体现了社会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从众效应。有许多人在这种情况下是盲从的,经济学中的“羊群效应”就是指这种盲从的现象。笔者认为,大多数人的盲从心理在“抢盐”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对谣言的产生和传播不能孤立地看待。有时在无意谣言的传播过程中,人为地掺杂了有意的成分。例如,在“抢盐”事件中,有些不法商家看到消费者疯狂抢购食盐,发现其中有利可图,便会添油加醋地去传播谣言,进一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一些居心不良者在制造有意谣言时,也会伪装成无意的样子,让其在传播过程中发展变化,最终达到他们的意图。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是互相交织的。所以,一般

情况下,谣言并不是在产生以后就定型的,而是愈演愈烈的。

谣言的消除:

多阶段、多信息渠道

前面提到,谣言的产生,基于对重要事件的关注和相关信息的模糊。而消除谣言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澄清相关信息,将事件的细节和真相公之于众。

在消除谣言方面,政府部门对重大事件的信息公布起着关键的作用。若未能如实公布信息,遮遮掩掩,则更容易激起谣言。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后,东京电力公司的对外信息发布透明度饱受诟病,正是这种信息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在环境卫生、海洋渔业等领域催生了各种谣言。

为了不让谣言恶化变形,媒体在遇到一些可能性消息时,应从自身做起,消除对可能性问题的“宁信心理”。在向公众播报这种消息时,务必强调这仅仅是一种可能,以消除公众的“宁信心理”。这也是媒体在谣言的传播阶段能够做的事情,也就是避免谣言变形。

如果一些谣言已经产生了后果,对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则应当以澄清事实为基础、劝导行为为原则,将舆论和大众的行为调整到正确的方向上。

总之,在谣言产生、传播和发生作用的各个阶段,我们都能通过一些手段来对谣言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消除。当然,若能做到“扼杀在摇篮之中”,则为最佳。

注释:

①Allport, G. W., & Postman, L. (1946). An analysis of rumor.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10501-517

②Allport, G. W., & Postman, L. J. (1945). The basic psychology of rumor.Transaction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861-81

③郑保卫 陈建平:《谣言的传播机制及阻断策略》,《中国记者》,2010年第5期

④李国武:《谣言实现的社会机制及对信息的治理》,《社会》,2005年第4期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生)

网络谣言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一)

网络谣言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一) 摘要:本文针对网络谣言进行研究,总结网络谣言的特点以及多方面成固,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网络谣言成因对策 谣言作为一种舆论现象早巳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社会传播活跃度、社会心态、社会透明度等方面的特征。而当谣言和网络结合起来,网络谣言则具有了更多新的特征,产生了更大的社会影响力。网络使谣言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对网络谣言的探究,对于深入了解网络谣言新特点,有效的规避网络谣言的危害,促进社会舆论的健康运行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 《现代汉语词典》对谣言的界定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学者胡钰认为“谣言是一种以公开或非公开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传统的谣言往往采取人际传播的方式,对公众关注或者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未经证实的信息传递。大多数情形下,谣言包含着很多虚假,夸大,以讹传讹的因素。而谣言的传播与影响往往和谣言事件的重要度、事件的不透明(模糊)度以及受众兴趣成正比,和公众理性程度成反比,同时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传播机制的影响和制约。 在网络环境中,谣言传播有了新的变化。网络谣言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传播的未经证实的阐述和诠释。网络将谣言的传播途径由人际传播、口头传播变为网络信息传播。传播载体的变化,使网络谣言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快捷性,网络快速的传播速度带来了信息的高速流动,同时网络谣言也伴随着网络信息快捷传播。这就导致网络谣言具有比传统谣言更快的流动速度,容易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社会影响;广泛性,网络覆盖的范围较大,相比传统谣言的小规模传播,网络谣言能够迅速在大范围进行扩散;难控性,传统谣言由于人际传播的速度、范围相对有限,往往容易得到控制,而互联网具有虚拟。自由,匿名等特点,网络谣言也因而难以得到完全控制;互动性,传统谣言也存在社会互动,而网络谣言经常以论坛讨论的方式进行传播,参与的人数更多,互动的程度更强,网络谣言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复杂;“精确性”,谣言因为其“貌似真实”而被广泛的传播,而网络的多媒体特性,更能够图文并茂,直观生动的展现事实,网络谣言往往具有相比传统谣言更为精确、形象的材料来证实其可信度,以利于其传播。比如“农妇被蟒蛇吞吃”的网络谣青配合几张照片,大大增强了其可信度和影响力。 二 网络谣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多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下,网络谣言得以扩散传播。一般而言,网络谣言的传受主体为普通网民,本文以网民为参照主体,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对网络谣言的主要成因进行总结分析,以图廓清网络谣言的形成原理。 首先从客观方面而言,网络谣言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针对网络谣言事件,权威信息存在缺失、滞后或者模糊。 网络谣言往往是基于一定的事件,尤其是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当这些事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权威信息又没有及时出现,就为网络谣言提供了发展空间。网络谣言成为人们获取事件信息的主要途径,并不断扩散变化。而这时,舆论往往存在一定的失控情况。如果对于谣言尤其是网络谣言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受众最需要了解事情真相的关键时期,缺乏有效及时的信息发布,或者采取简单封堵的方法遏制网络谣言的蔓延。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自由使得网络谣言很难被有效封堵。那么在权威信息不作为或者作为不够的情况下,网络谣言则易于占据舆论阵地,谣言包括网络谣言肆意泛滥,对社会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2、网络把关人的缺失。 在传统媒体中,由于信息发布有着严格的选择和监控,谣言信息很难通过正规途径进行传播,往往通过人际传播的方式进行扩散。而网络作为开放的网状传播系统,传播主体多元,传播

网络谣言传播

网络谣言传播 谣言是最古老的大众传播媒介。 谣言的历史可谓久矣。先秦时代的《察传》一文曾生动地描绘了谣言传播的奇景:故狗似獗,獗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2 谣言中外皆不能幸免。1981年,美国首屈一指的日用消费品制造公司――宝洁公司每个月都要接到成千上万个电话,因为外面谣传宝洁 公司为了生意兴隆,与魔鬼缔了约,将其利润的百分之十交付给一个 信奉撒旦的教派。这个谣言引发了一场特殊的星球大战,形形色色的 宗教组织纷纷出场,到处宣扬抵制刊有这个不祥印记的商品。3 1966年,法国北部鲁昂市谣传该市一家遐迩闻名的服装店是贩卖白人妇女的诱饵,于是威胁的电话纷至沓来,无论女经理如何辟谣,也无 济于事。最后她不得不放弃斗争,离开该市,一走了之。4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接触到谣言。八十年代物价不稳定的时候,不时风传某某商品要涨价。人们闻风而动,出现了囤积火柴、食盐的 笑话。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谣言又多了一种传播途径――那就是跨越国界与地缘的英特网。 在网络上,人人都是消息传播者,过去被排拒在媒体之外的小道消息、八卦、耳语,如今可堂而皇之的公开传播。因为英特网的传播特点, 谣言的发展达到了极致。无论从复制的速度和规模来看,谣言的发展 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其杀伤力也更为强大。网络匿名、自由和 交互的特点为网民提供了隐藏身份,不必显示任何社会责任感的机会,使得躲藏在网络背后的芸芸众生,没有了面对面的尴尬和法律的顾忌,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垃圾肆无忌惮地在网络上进行倾泄,于是,网络成 了谣言丛生的地方。

以下是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真实故事,为防再有人受骗,请将这封信传给你所认识的人......。类似这样的电子邮件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作者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收到一封。 目前世界网民已达3亿人,越来越多的人即将上网。不过在法律规范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情况下,骗局与谣言充斥网络,其杀伤力已不下于黑客与电脑病毒。有人因此破财、失身、信誉受损、生活饱受干扰,甚至网络也被利用成中伤对手的舞台…… 网络中最广为人知,受害最深的大谣言,当属肯德基炸鸡。当肯德基炸鸡是用基因工程在大桶中培育的快速成长的无头鸡的电子邮件谣言在世界各地传送时,可以想象,这对肯德基是一个多么大的名誉打击。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对这类耳语一笑置之,并不会信以为真。但研究显示,大多数人甚至很多高级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却在网络世界中抱有一种不妨信一次或这很难令人相信,但却值得一试的心态。 在美国也有很多专业人士被骗的例子。如网络上一篇广为流传的电子邮件:微软公司拟与美国在线进行一种电子邮件资料测试,如果你把这封信转寄给朋友,你就可以获得245美元的回馈;而你的朋友再将信件转寄出去,你又可得243美元........一名在纽约工作多年的财经记者与德州财务公司一名博士级专业人士,分别将此信寄给多名亲朋好友,他们推荐说,这是非常专业的好朋友寄来的信。但是3个多月过去,他们一毛钱也没有收到。 更可怕的是,在长期的网络虚拟社会中待久了,很多网友每天有谣言饥渴症状,每隔一段时间,他们都现出十分难受的神情,希望网上出现够份量的谣言,如同吸食海洛因,有了瘾,定期必须吸食一些。 网络谣言的破坏性和危害是巨大的。台湾日前公布了一项名为网络10大罪状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外遇、垃圾邮件、网络谣言、网络上瘾症、网络色情、网络并发症、网络赌博、网络购物狂、网络疏离症、网络假民主为网络10大罪状。

谣言传播机制研究报告

谣言传播机制研究报告

谣言:一种未经可靠来源证实的讯息 一般而言,谣言是一种据称是真实但缺少证据的信息,也可能是针对公众所关心的事物,所提出的一种未经证实的解释或理由。谣言是一种虚构不实的传闻。中文语义中“谣言”更具有贬义性,通常指没有相应事实基础,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 快速性 广为传播 迷惑性 未经证实 影响强 主观色彩强

注:版权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版权归湖南蚁坊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谣言的特性与传播规律 文字是传播最广的谣言形式 78 40 12 4 2 1 通过对谣言样本进行归类,可以发现,谣言传播形式占比最高的为文字,其次为视频,复合类型谣言(任意两种谣言形式组合,如文字与图片组合)占比最低。现对文字、视频类谣言传播形式占比较高的原因分析如下: 1、传播载体影响谣言传播占比。一方面,文字简单易获取,同时文字是模糊性描述,相对图片和视频,缺少直观呈现,更容易隐藏真相,这造成了文字谣言传播占比较高。另一方面,视频类谣言能够吸引网民眼球,但占用各大社交网站的资源较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视频类的数量,故视频类谣言次之。 2、谣言特性影响谣言传播占比。谣言具有隐蔽性和伪专业性的特征,在其无相关佐证的情况下需要用文字、视频进行描述来以假乱真,而图片所包含的解释性信息较少,该特性也决定了文字类、视频类谣言占比较高。 3、谣言“成本”影响谣言传播占比。在谣言的制作过程中,文字类谣言制作的“时间成本”“技术成本”低于视频类谣言,同时在谣言的二次传播过程中,网民更倾向于“凝练”谣言,把谣言用口头或文字的方式在其“网络社交圈”进行传播。 4、传播平台影响谣言传播占比。谣言制造者为了提高谣言的传播度,会选择用户群体广泛的社交平台进行传播,人们常用的社交软件如微博、微信,其审

网络谣言的危害及治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用户的普及,我们很大的一部分生活融入到网络中,我们在网上购物、获取信息、咨询、娱乐等。网络同时也成为影响巨大的新媒体平台,网络迅捷、及时、简易等方面的特点快速促进社会信息的流通;但同时也导致网络成为滋生各种谣言的放大镜,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引起巨大的负面效应与危害。 同时,网络谣言还会损害公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近日,甘肃兰州出现食盐“涨价停产”等谣言,引发了新一轮抢盐风波。部分市民轻信谣言,开始大量购买食盐,很多商场、商铺的食盐被抢购一空。抢购到盐的人短期吃不完造成浪费,而真正需要盐的,尤其是一些餐饮机构,又因抢购买不到盐。陈柏峰说,“与事实偏差较大或完全相左的谣言谎话,借助网络和个别不负责任媒体的传播,很容易误导不明真相的网民,损害许多公众的利益。” 网络谣言之所以能够传播,很大程度上是谣言的制造者利用了一些人的心理弱点。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天津社会科学院首席专家潘允康表示,有些人喜欢求新、求奇,常常抱着“别人不知道的我知道”的心态,以寻求刺激;有些人则是从众心理,“别人知道的,我也应该知道”;当然还有一些人的素质不高,缺乏基本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即使有些谣言毫无逻辑、漏洞百出也信以为真。 潘允康进一步表示,有些网络谣言可称得上是“妖言”,极具蛊惑性和危害性。它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如同引诱人们吸食毒品一样,慢慢地让人“上瘾”,麻醉人的神经,扰乱人的生理功能,让人的心理也变得越来越不正常、不健康,进而破坏家庭、诱发犯罪,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正常秩序。 造谣传谣不是言论自由 中央党校社会学教授吴忠民认为,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政府应该以宽容、包容、虚心的态度,畅通社会公众正常的意见表达渠道,保障公民言论自由,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但是,社会公众在享受言论自由这一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公民义务,自觉抵制网络谣言,维护舆论环境,根除网络谣言存在的土壤。 夏学銮表示,网络虽然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载体和工具,但网络聊天还是要从人们的嘴里说出去,网页留言也要靠人们在键盘上敲打进去,一言一语都是人们思想的反映。虚拟社会依托现实社会而存在,虚拟社会的行为主体仍然是现实社会中真实存在的每一个人。因此,每个人在现实社会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并不会因为自己存在方式的变化而改变或消失。 针对“网络谣言也是言论自由的表现”这一观点,潘允康表示,首先,自由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自由应该是符合国情、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由,即使是在西方社会,如果有言论、谣言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会受到制裁。因此,网络谣言并不属于自由的范围。其次,自由应该是在既有的法律制度框架内,享受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权利。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人的社会化以及取得公民资格的最起码条件,就是要遵守法律规范,正确处理社会关系,遵守道德底线、法治底线和事实底线。谣言往往都是有所指向的,无论是针对人还是事件的谣言,都难免会侵害他人的正当权益,危害社会公共秩序,因此,这不仅仅是违反社会道德的,也是违反法律的,不仅应该坚决抵制,而且应该受到相应的制裁。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支振锋认为,网络谣言不仅在我国出现,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亟待治理的问题,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对网络谣言免疫。他举例说,韩国数名艺人不堪网络谣言的压力而轻生;大地震后的日本,谣言90%来自网络。支振锋表示,“言论自由”不应该是网络谣言得以豁免的保护伞。从国际上来看,韩国和日本纷纷表示要出台相关法律来治理网络谣言,英国也试图以隐私等相关法律来揭开匿名这一“互联网斗篷”,美国则宣布“数字世界将不再是一个没有法律约束的疆域 铲除网络谣言需要全民行动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这是一个常识。随着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联系的日益密切,网络不再是虚拟空间,而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是现实生活的延伸。在互联网中活动的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能一一找到对应。恶意编造传播网络谣言,对现实生活造成的冲击真实可感,一点也不虚拟。 为此,吴忠民指出,应将遏制网络谣言在内的社会舆论监管纳入法治轨道,形成常态化的监管机制,依法加强互联网管理,依法追究网络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的法律责任。 南开大学法学院讲师向波表示,从法制建设角度来说,铲除网络谣言首先要界定网络谣言的概念、由谁来

关于网络传播和网络谣言的调研报告

天津师范大学 “网络传播实务”校选课作业 题目: 关于网络谣言的调研报告 作者: 王朝阳 学号: 院系: 法学

一,研究背景 网络传媒是一种依赖高新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媒,它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发布信息和进行信息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连通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国际网。年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网络媒体被称为“第四媒体”,成为正式提出了的新媒体概念。 网络媒体作为新型媒体自然有其独特的方面,从传播角度分析,网络媒体的出现拓宽了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打破了传统媒体对时间空间的许多限制,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网络媒体可以将信息小时不间断地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信息时效性的重大进步。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网络谣言也在滋生蔓延,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网络谣言不仅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更损害国家形象,影响社会稳定。 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网络谣言的危害不容小视,必须依法惩处。近年来,在社会上产生严重后果的谣言案例越来越多,从致力于给雷锋等名人抹黑的已锒铛入狱的网络水军领袖秦火火和立二拆四,从“地震”、“爆炸谣言”导致山西江苏群众大逃亡和部分民众遇难,从被“嫖娼”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和滴血投毒的新疆艾滋病人,到不久前的杨幂醉酒视频,到还在与微博博主打官司的刘强东,到近日娃哈哈网络谣言侵犯名誉权纠纷案件在杭州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个个案例层出不穷。网络带来了“扁平的世界”,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是,网络普及的背后,也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那些网络谣言往往以超乎想象的速度与范围,影响和干扰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网络谣言和恶搞信息泛滥,已经严重污染了公共信息环境,扰乱了社会秩序,成为一种公害。

谣言的传播过程及其反映

摘要:谣言的传播过程是一个历经传播者、讯息、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及反馈的循环过程。谣言可分为牢骚型谣言、攻击型谣言、宣传型谣言、误解型谣言与牟利型谣言等。泛化的弱势心态、科学知识的欠缺、商业利益的驱动等都是谣言滋生的动因。谣言将伴随人类社会始终,并常常产生着严重的负面效应。政府需要依据职责增强职责执行力,展现公信力才能做到真正整治负面谣言的传播。 关键词:谣言;传播过程;公信力 谣言是指非正式(非官方)的、未经认可的话语,是某个传播系统中历经若干发展阶段而未加证实之信息的最终结果。这个过程是一个历经传播者、讯息、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及反馈的循环过程。 1 谣言的成因 造谣者是谣言的始作俑者,造谣者会根据自身的各种目的而传播谣言,使至多数谣言都产生恶劣的影响。造谣者对于谣言而言产生的绝对的作用。造谣者的自我形象、个性结构、所在群体、社会环境、来自媒介的压力和约束及来自讯息的压力和约束等方面影响了造谣者的谣言传播动机。 2 谣言的类型 以造谣者的动机来划分谣言的类型,是探寻谣言起源的最佳方式,也是划分谣言类型的最佳标准。谣言可分为牢骚型谣言、攻击型谣言、宣传型谣言、误解型谣言与牟利型谣言等。当人们的某些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埋怨之感,表现出来的埋怨就是牢骚,这种牢骚如果是直接针对埋怨对象,就是斥责,诉苦;但若不直接面对埋怨对象,就很容易转化为谣言。 牢骚型谣言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此类型的造谣者多数没有明显的造谣目的。攻击型谣言则与之不同。攻击型谣言有着非常明确的目的已经确定的攻击对象。并且攻击型谣言在造谣之前都已经对攻击对象与其所在环境有着深刻的了解。以了解攻击对象的构成、需要及行为等,然后有的放矢地提出某种谣言,以此来达到伤害攻击对象的目的。 与攻击型谣言的消极攻击目的相比,宣传谣言更容易迷惑人,造谣者也更理直气壮。宣传型谣言是造谣者为了实现某种积极的政治性、社会性目标而编造的谣言。宣传型谣言具有企图影响谣言受众的目的,因此,这种谣言传播过程是一种说服过程。 有时造谣者没有自己的主观造谣意图,只是根据社会上或自然上出现的某种偶然现象而进行了缺乏自身判断力的错误认识,形成误解型谣言。牟利型谣言是造谣者为了谋求个人的出名或经济利益,自行编造一些耸人听闻的假象并广为散播。 3 谣言的传播方式 谣言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口头传播,但大众传播的效果比口头传播更为明显。大众传播会达到更广泛,更深刻的效果。由此谣言的传播会借助大众媒介。 谣言传播者会根据谣言受众接收后的行为来检验谣言传播效果,据此调整和规划目前和未来的谣言传播行为。谣言的产生诸多事基于对重要事件的关注和相关信息的模糊。如果在谣言传播过程中能澄清相关信息,将事件的细节和真相公之于众,则谣言会被直接消除。如在谣言传播过程中政府部门对重大事件的信息公布会直接消除相关事件的谣言。如谣言传播过程中选中的大众媒介破除谣言或禁止谣言的传播继续,则谣言也会被消除。 4 谣言传播的反映 当今社会诸多谣言的传播过程反映了在人们的生活结构中充斥着不安全感与不确定感,无法忍受的恐惧、焦虑、无望和无力等负面的情绪都充斥在人们的心理。这些负面情绪导致了人们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的加深,这些负面情绪从个人传播到群体后,导致人们缺乏自我

网络谣言的危害

每年的4月1日,西方人会过愚人节。在这个特定的节日,人们可以说平时不能说或者不好说的话。这一天人们可以骗人,可以造谣,可以开善意的玩笑,可以恶作剧。平时的谣言在多样信息互动中减弱,直至消失。这一天就是把谣言夸大,让谣言铺天盖地,也不会让人丧失尊严,反倒增加生活情趣。谣言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离开了谣言,生活会变得不完整。谣言永远存在,听信谣言,造谣传谣,既是人的理性不及,也是人性的不可或缺。一个人可以在某一件事或某一领域的事上明确地判断出是谣言还是真相,但不可能在所有事所有领域都有这个本事。人性是不完美的,不完美的人性是造谣和传谣的根源,所有人都有可能是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按人性不完美之逻辑推理,其结论必然是:消灭谣言就是消灭人性,消灭人性就等于消灭了人自身。“文化大革命”有狠斗私字一闪念,结果“公”字没产生,“私”字却以几何积数增长,人类的野蛮由此加倍放大。治理谣言的原则在于约束人性,降低有害谣言产生和传播的几率,使谣言处在可控的限度之内,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性,不是改造人性,更不是灭绝人性。 谣言分为有害的谣言和无害的谣言,有害的谣言需要治理,无害的谣言尽可听之任之,顺其自然。网络谣言可以分为政治谣言和非政治谣言,如果二者有害,需要治理,如果二者无害,则无需治理。网络谣言的治理是有害谣言的治理,其害处具体表现在:伤害了国体和政体,动摇了国体与政体的根基,危害了国家安全;破坏了社会和政治稳定,扰乱了政治、经济、社会秩序;威胁或伤害到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幸福、自由、公平或公正;如果谣言达到了如此程度,进行谣言的治理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其中危害最大的是政治谣言,网络谣言的治理也主要是指政治谣言的治理,其基本措施如下: 贯彻落实宪法精神。谣言要依法而治,不能依人而治,不能因权力地位高低而治,依法而治的核心就是落实宪法精神,限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宪法会使所有人不因谣言产生而恐惧,不因谣言传播而破坏秩序。小道消息、谣言的流传,是对没有民主法治的惩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的言论自由得到贯彻落实,公民的知情权得到切实有效地保障,谣言就会有效遏制。放开媒体是宪法逻辑的必然展开,开放报禁,开放网络,实现网络自由,降低谣言产生的几率。一个不完整信息经过多人的努力变成完整信息,一个碎片真相经过众多媒体的拼凑逐渐形成完整真相,从而极大地缩小了谣言产生的空间。遵守宪法,贯彻宪法精神才是解决谣言的根本之道。 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公民,也可以反过来说,有什么样的公民就有什么样的制度,二者相辅相成。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一个良好的公民,就在于树立对好的规则、好的制度的信仰。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制度的反面。在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之下,被统治者对政府的态度在两个极点存在,一个极点是极端信任,另一个极点是极端不信任。当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呈现败相的时候,被统治者对权力的绝对信任就会转化成对权力的绝对不信任,谣言四起,且不可控制。如果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约束,不把无限权力变成有限权力,不把无限政府变成有限政府,不把无限政党变成有限政党,谣言就成为破坏政治秩序最有效的杀伤武器,其效果真就如《新闻联播》所说:“一些人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破坏社会稳定,甚至危及国家安全”。现有的政治体制权力者、权力部门垄断信息,造成信息不对称、信息来源单一。网民对某一重大政治事件一知半解,在理解政治事件时容易加上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妄自猜测,形成了网民本人的政治图解,政治图解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放大、被扭曲,最终转化为政治谣言,把鞭炮当枪声就是典型的政治图解变为政治谣言的样

网络谣言的传播学分析

网络谣言的传播学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博客、论坛、微博等的兴起,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一般受众的信息传播地位,为受众提供了发表意见的平台,然而网络谣言也应运而生,各式各样的网络谣言涉及社会各个层面,不仅扰乱了网络秩序,同时也对现实社会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网络谣言现象,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传播学网络谣言媒介 谣言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舆论现象,通常是通过口语传播的方式进行传播,这样的传播效果与范围是有所限制的。然而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现在的谣言借着网络快速的扩散,其影响力不再像先前的口语传播会局限于某一地理区域,它的传播范围更为广泛,出现了跨国、跨洲、跨语言和种族的大规模传播现象;它的传播速度更为迅速,可以一夜之间到达全球网络用户;它的产生原因更为多样,出现了国与国之间利用网络谣言进行政治斗争的现象,出现了利用谣言影响股市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它的传播路径更为复杂,出现了网络谣言与口头传播和传统媒体传播交错互动的现象。显然网络谣言比起口传谣言来,危害更为严重,控制也更为困难。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网络谣言是谣言发展的新阶段。 1 网络谣言的现状 谣言自古有之,成语“天花乱坠”、“捕风捉影”、“三人成虎”等便是谣言在古代的反映。我国学者胡珏给谣言下过一个定义:一种以公开或非公开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所以说谣言是虚假传闻,有的掺杂一定的事实,有的则完全凭空捏造。 谣言在互联网和手机等通讯工具日益普及、民意表达更加顺畅、信息传播愈加快捷便利的“自媒体”时代,搭上了网络的快车,在速度、广度、力度方面都有了空前的扩展。在传播特点上,网络谣言传播更加快捷和广泛,网络上的信息通常以惊人的速度在各国、各洲、各种族之间传播。因特网的用户有能力在几分钟内传播上万条无从证实的新闻、流言、诽谤、假情报,并在同一过程中不断增加一些虚构的情节。”[1]网络谣言的泛滥与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有很大关系,网民在网络上的身份脱离了其真实的社会组织关系,失去了一种社会约束力,在一种“法不责众”的情绪支配下,往往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情绪的冲动行为。而且在快速的、大规模的连续转发后,对传播谣言源头的追寻查证比较困难,这为不少网民制造、传播谣言提供了保护伞。 2 网络谣言的传播学意义 2.1网络谣言:人际传播中的未知新闻信息 传播学上看,一般认为谣言代表的是有一定涵义的信息,它赋予与现实有关的某人或某事一些新的因素。在这一点上,谣言与传言不同,因为传言只与过去的某桩事实有关;谣言所流传的内容是一种正在发生、流传的信息。谣言是通过朋友或同事传到我们身边的,而且他们往往并非都是所叙述事件中的直接见证人,他们的朋友才是目击者。信息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大众传播媒介;另一个是人际传播。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人际传播的信息往往却走在其他传播媒介的前面。对于公众来说,信息与谣言之间的分界线并非是客观的,它是的分

网络谣言的产生与舆情引导

网络谣言的产生与舆情引导

————————————————————————————————作者:————————————————————————————————日期:

网络谣言的产生与舆情引导-行政管理 网络谣言的产生与舆情引导 杨兴坤,吴向向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100044) 摘要: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媒介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消息。 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是极为复杂的。其中,心理原因是滋生谣言的内部因素,社会原因是产生谣言的重要因素,网络技术为谣言提供了便利,政府公信力下降助长了谣言滋生。此外,个人、社会、政府等各方面的合力加剧了谣言的形成和传播。要有效应对网络谣言,需要政府、社会、传媒、个人等都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关键词:谣言;网络谣言;谣言应对;舆情引导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5)03-0085-06 DOI:10.16326/https://www.360docs.net/doc/6f7793095.html,ki.1008-7168.2015.03.013 收稿日期:2014-10-08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层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11ZD0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供应链应急管理研究”(61203148);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市突发事件舆情研判与应对策略研究”(SM201410016002)。 作者简介:杨兴坤(1975-),男,重庆开县人,北京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危机管理研究中心、网络舆情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中国人

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员。 突发事件爆发后极易引发谣言。如1923 年日本东京大地震后,关于旅日朝鲜侨民纵火、投毒的谣言,使2613 名在日朝侨被杀;1978 年希腊塞萨洛尼基市地震后,谣言造成该市超过半数人逃走、固定资产被抛售和食品遭抢购等恐慌。谣言不仅扰乱社会生活秩序、危害社会稳定,还会降低政府公信力。消除谣言是政府的职能之一。舆情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有效地应对谣言、消弭谣言。 一、谣言与网络谣言 谣言,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一般是指没有事实基础、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方式传播的言论。某些人(或者某一群体、集团和国家)出于特定的动机和目的,可能会主动制造或散布一些没有得到确认的、缺乏事实根据的谣言。 美国社会学家波斯特曼和奥尔波特(PostmanAllport)曾提出一个决定谣言的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他们通过这个公式指出谣言的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及其模糊性成正比关系,即事件越重要且越模糊,谣言产生的社会效果就越大,而当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一方趋近于零时,谣言也就不会产生了[1]。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媒介(如网站、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手机短信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消息。网络谣言与社会现实的谣言没有本质区别,只是传播介质和传播方式不同而已。当前网络谣言多涉及公共事务尤其是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速度极快,因此容易对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二、谣言的产生原因

网络谣言的危害及治理

网络谣言的危害及治理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用户的普及,我们很大的一部分生活融入到网络中,我们在网上购物、获取信息、咨询、娱乐等。网络同时也成为影响巨大的新媒体平台,网络迅捷、及时、简易等方面的特点快速促进社会信息的流通;但同时也导致网络成为滋生各种谣言的放大镜,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引起巨大的负面效应与危害。 同时,网络谣言还会损害公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近日,甘肃兰州出现食盐“涨价停产”等谣言,引发了新一轮抢盐风波。部分市民轻信谣言,开始大量购买食盐,很多商场、商铺的食盐被抢购一空。抢购到盐的人短期吃不完造成浪费,而真正需要盐的,尤其是一些餐饮机构,又因抢购买不到盐。陈柏峰说,“与事实偏差较大或完全相左的谣言谎话,借助网络和个别不负责任媒体的传播,很容易误导不明真相的网民,损害许多公众的利益。” 网络谣言之所以能够传播,很大程度上是谣言的制造者利用了一些人的心理弱点。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天津社会科学院首席专家潘允康表示,有些人喜欢求新、求奇,常常抱着“别人不知道的我知道”的心态,以寻求刺激;有些人则是从众心理,“别人知道的,我也应该知道”;当然还有一些人的素质不高,缺乏基本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即使有些谣言毫无逻辑、漏洞百出也信以为真。 潘允康进一步表示,有些网络谣言可称得上是“妖言”,极具蛊惑性和危害性。它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如同引诱人们吸食毒品一样,慢慢地让人“上瘾”,麻醉人的神经,扰乱人的生理功能,让人的心理也变得越来越不正常、不健康,进而破坏家庭、诱发犯罪,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正常秩序。 造谣传谣不是言论自由 中央党校社会学教授吴忠民认为,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政府应该以宽容、包容、虚心的态度,畅通社会公众正常的意见表达渠道,保障公民言论自由,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但是,社会公众在享受言论自由这一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公民义务,自觉抵制网络谣言,维护舆论环境,根除网络谣言存在的土壤。 夏学銮表示,网络虽然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载体和工具,但网络聊天还是要从人们的嘴里说出去,网页留言也要靠人们在键盘上敲打进去,一言一语都是人们思想的反映。虚拟社会依托现实社会而存在,虚拟社会的行为主体仍然是现实社会中真实存在的每一个人。因此,每个人在现实社会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并不会因为自己存在方式的变化而改变或消失。 针对“网络谣言也是言论自由的表现”这一观点,潘允康表示,首先,自由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自由应该是符合国情、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由,即使是在西方社会,如果有言论、谣言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会受到制裁。因此,网络谣言并不属于自由的范围。其次,自由应该是在既有的法律制度框架内,享受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权利。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人的社会化以及取得公民资格的最起码条件,就是要遵守法律规范,正确处理社会关系,遵守道德底线、法治底线和事实底线。谣言往往都是有所指向的,无论是针对人还是事件的谣言,都难免会侵害他人的正当权益,危害社会公共秩序,因此,这不仅仅是违反社会道德的,也是违反法律的,不仅应该坚决抵制,而且应该受到相应的制裁。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支振锋认为,网络谣言不仅在我国出现,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亟待治理的问题,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对网络谣言免疫。他举例说,韩国数名艺人不堪网络谣言的压力而轻生;大地震后的日本,谣言90%来自网络。支振锋表示,“言论自由”不应该是网络谣言得以豁免的保护伞。从国际上来看,韩国和日本纷纷表示要出台相关法律来治理网络谣言,英国也试图以隐私等相关法律来揭开匿名这一“互联网斗篷”,美国则宣布“数字世界将不再是一个没有法律约束的疆域 铲除网络谣言需要全民行动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这是一个常识。随着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联系的日益密切,网络不再是虚拟空间,而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是现实生活的延伸。在互联网中活动的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能一一找到对应。恶意编造传播网络谣言,对现实生活造成的冲击真实可感,一点也不虚拟。

网络谣言传播与管理

1 2012年5月31日 日 期: 徐明阳 指导教师: 2011年 入学时间: 人文学院 学 院: 公共关系学 专 业: 11公关S1 班 级: 唐 佳 姓 名: 20113450051 学 号: 网络谣言的传播与管理 题 目: 危机公关课程期末论文

网络谣言的传播与管理 摘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全民微博的时代,已经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但这也使得谣言的传播渠道范围更加宽广。本文针对2012年1月至5月的几个网络谣言,运用传播学和危机传播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这些网络谣言在网络媒介环境中的成因、类型和传播模式,并对此提出如何对网络谣言进行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谣言;网络谣言;网络谣言传播;网络谣言管理 2

目录 一、引言 (4) (一)研究背景 (4) (二)研究方法 (4) 1.文献研究法 (4) 2.案例分析法 (4) 二、危机理论概述 (5) (一)危机概述 (5) 1.危机 (5) 2.谣言(危机与谣言的关系、谣言的概念、类型、特点、传播模式)5 3.网络谣言(网络谣言的概念、特点、传播模式) (6) (二)危机传播管理(谣言管理) (7) 1.媒介管理 (7) 2.沟通管理 (7) 三、网络谣言传播与管理的相关案例分析 (8) (一)2012年上半年网络谣言事件 (8) (二)从网络谣言事件看网络谣言的传播与管理 (9) 1.网络谣言的形成 (9) 2.网络谣言的特征 (10) 3.网络谣言传播的失真机制 (10) (三)网络谣言的管理 (11) 1.现阶段针对网络谣言所采取的管理措施 (11) 2.网络谣言的管理措施 (12) 四、总结 (13) 3

网络谣言分析

网络谣言分析(新闻传播学角度) 目前,随着高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传媒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影响日益加深。传媒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职能、履行公共责任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在去年“媒体的社会变革之力:权力与责任的平衡”主题会议上着重指出“中国媒体的首要职能是及时真实地传播信息,把国内外每时每刻发生的重要事件真实地告诉公众。 (1)但目前假新闻的传播范围颇广、涉及媒体较多,在中国媒体的实践史上大有上升趋势。它们经过强势媒体的报道体现了高效率、市场意识以及随意性等特点。本文从假新闻与谣言、流言的界定谈起,通过传播学理论分析了假新闻产生的原因、特点,并对媒体如何避免假新闻报道进行了一些简要的分析。关于假新闻、谣言、流言的界定关于谣言的诸种定义:有人认为谣言是一个"与当时事件相关联的命题,是为了使人相信,一般以口传媒介的方式在人们之间流传,但是却缺乏具体的资料以证实其确切性"。 (2)有人认为:"谣言是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公开证实或者已经被官方所辟谣的信息。 (3)有人认为谣言是在一群人议论过程中产生的即兴新闻。 (4)《韦伯斯特英文大字典》指出,谣言是一种缺乏真实根据,或未经证实、公众一时难以辨别真伪的闲话、传闻或舆论。关于流言的诸种定义:郭庆光认为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有自发产生的,有人为制造的,但大多与一定的事实背景相联系;而谣言则是有意凭空捏造的消息或信息。 (5)胡钰认为谣言是一种以公开或非公开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分为主动编造与无意引发。流言是它的传播状态。 (6)刘建明认为流言与谣言是截然不同的概念,谣言是指不实之辞,流言是谣言以讹传讹的扩散状态。 (7)陈力丹认为流言(谣言是它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常见的畸形的精神交往形式,也是交往心理的一种表现

谣言的再定义_从一则网络谣言谈起(精)

第5卷第4期2010年4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 )Vol.5No.4 Apr. 2010 谣言的再定义 ——从一则网络谣言谈起 游 [摘 雅(漳州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系,福建漳州,363000) 要]在传统的谣言观里,谣言是故意捏造的没有事实根据的虚假的信息。这样的定义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有必要从谣言的概念入手,重新探讨谣言的本质属性,分析谣言产生的原因及其传播机制,从而形成新的谣言观。 [关键词]未经证实;大众传播;心理平衡;辟谣[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游雅(1981-),女,助教,研究方向为网络传播。 2008年注定是一个要被载入中国史册的年份。从年初的雪灾,到3月份的西藏暴力事件、5月份的汶川地震、8月份的北京奥运会……这一系列事件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让世人瞩 目,而它们却选择共同来书写2008年的不平凡。

在国人眼中,“8”是一个特别的符号。2008年,互联网上一个关于“8”的谣言悄然流行: 1.25雪灾1+2+5=8,3.14西藏事件3+1+4=8, 5.12地震5+1+2=8,奥运会的日期是08.08.08。 为何在科学高度昌明的今天,这样的网络谣言仍然极具市场? 真假,也无法把它从其他消息中辨别出来。因此,谣言概念所做的价值判断,并不能作为一种科学认识的方法。 另外,必须承认:谣言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失真。谣言是一 种自发性的、扩张性的社会心理现象,它在传播过程中,往往经过多个个体的连续复述。当人们接收到某些信息时,由于对事物认识的偏差,也可能是记忆的出入,容易造成对信息的歪曲认识和理解,然后再将歪曲认识的信息传递出去,这样信息会越传越走样。因此“走样”的结果不一定全部出于“故意”。从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看来,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出现三个特点:削平,即在信息的传播中,人们由于记忆的限制,经常只能记住信息的部分内容;磨尖,即信息在传播中传播者往往只留意自己感兴趣或印象深刻的内容,当他再传播这些信息时,常常也只强调其印象深刻或感兴趣的部分,其余部分往往被忽略;同化,即谣言在传播过程中,接受谣言的人往往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对事物的认识来理解谣言的内容,将符合自己认识的内容保留,将不符合自己认识的内容删除,而且经常还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适当地发挥。如此,谣言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即使不是出于“故意捏造”,谣言仍然存在着失真的较大可能性。 第二,谣言能否进入大众传播? 关于谣言的传播渠道,大部分学者把它归为私下的、人际的传播。如张华葆认为:谣言是指对社会上已经发生或假想的一件事,经口耳相传,而又缺乏证据的解释或理论;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提到:谣言是一个与当时事件相关联的命题,是为

网络谣言传播的治理策略

网络谣言传播的治理策略

————————————————————————————————作者:————————————————————————————————日期:

网络谣言传播的治理策略-新闻学 网络谣言传播的治理策略 【摘要】现代传播技术助力下的网络谣言往往难以掌控,故而对于网络谣言的治理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阐述了谣言的生成与传播机理和动因,从构建良好公共对话空间、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养公众独立理性意识三个层面,探讨了治理网络谣言传播的路径与策略。 关键词网络谣言谣言传播治理策略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转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民众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其参与领域更具广泛性,参与途径更具多样性,参与方式更具灵活性,参与内容更具多元性。官方所依赖的报刊、影视等传统媒体,越来越受到新兴媒体和自媒体的挑战。综观近年来的网络谣言事件,从“天津蓟县火灾造成重大人员死亡”到“雾霾天气使鲜肺6天变黑肺”,从“铁道部改革成立三大集团”到“80%医疗资源用于干部”等,这些谣言事件不仅扰乱了公众生活的正常秩序,而且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了许多隐患。 此类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固然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媒介传播自身因素,但更重要的动因来自于政府与民间。从政府看,由于自身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腐败现象的出现,加之一些信息公开不及时、不透明,致使政府公信力和影响力出现危机;从民间看,由于一些民众自身素质不高,加之社会责任感的淡薄或者缺失,对自身话语缺乏理性和控制。现代传播技术助力下的网络谣言往往难以掌控,故而对于网络谣言的治理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建构良好公共对话空间 当下的公共对话空间,是基于网络而形成和存在的,它既是公众话语表达的一

网络谣言的特点和传播渠道及应对措施

网络谣言的特点和传播渠道及应对措施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在享受其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体味到了这之中的劣势,网络谣言无疑是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谣言,即一种没有根据来由的语言,而网络谣言性质与之相同,不同的是在传播的介质上,借助网络进行传播。由于网络现今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谣言借助网络传播的速度之快也超出想象,且波及的范围很大,比如突发事件、名人官员、传统背离等,这些现象对网络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社会生活也遭到损害,尤其是当事者所受到的影响是巨大的。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除了网民自身增加辨别是非的能力、提升道德品质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外,外部监督管理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 网络谣言的特点和传播渠道 网络谣言的特点有三:一是变异性,主要是一些散布者的恶意心机而成,由此衍生网络谣言的迷惑性、破坏性和炒作性;二是反复性,有些已经沉默了一段时间的谣言,不久之后便又纷争四起;三是快捷性,只要信息上传网络,传播的快速程度超出想象。 谣言在网络中的传播渠道大约有如下四种。 第一是论坛。网络论坛已经普及到人们的生活,许多言论在此充斥,不辨真假。制造谣言和传播谣言似乎乐此不疲,也正是此类原因导致很多人不相信论坛中的一些消息。但是论坛上的信息并不是全部虚假,一些真实而且具有价值的消息在这种浑浊的环境下被忽略,无法实现,而一些故意造谣热点的谣言却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传播。 第二是网络新闻。网络的优势在于便捷,这一优势与人们的款节奏生活相匹配,网络新闻成为网民了解世界的首选,媒体自然不会放过这一机会,诸多构建了自家网站。但由于一些新闻网站只为获得浏览量,扩大自身名气,就构造虚假信息,长此以往,人们对网络新闻的真实度不再认可。 第三是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的传播速度很快,而且由于是私人自己发送的,很多情况下会被人信以为真,并且在发出的短时间内便可以涉及范围极广的群体。一些邮件还带有威胁性言语,使得一些网民在思想的影响下成为其谣言传播的助力。 第四是聊天工具。网络社会中,聊天软件快捷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并且真实性更加浓厚,在这一环境载体中所呈现出的言语基本上会被认为真实可靠。同时在网络中只要复制就可以传播,便大大增加了谣言的传播速度。 谣言在网络中传播的原因

数学建模(网络谣言传播模型)

网络谣言识别与控制问题的数学模型 摘要:对谣言比较系统科学的研究始于二战时期,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现象,谣言在现 代社会中不仅没有消失,而且其传播手段、传播途径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现在网络发展的黄金期,谣言的传播过程变得复杂,对于网络谣言的识别与控制成为公安舆情部门关注的问题。 针对问题一,由于谣言散布和病毒传播、扩散很相似,借鉴传染病传播模型,对应将人群分为听过谣言、未听过谣言两大类,根据具体的假设建立评价网络谣言级别的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问题二,由Allport & Postman给出的决定谣言的公式:谣言=事件重要性×事件模糊性,也就是说,谣言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和模糊性成正比,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谣言的产生几率和作用效应越大,重要性和模糊性其中一个要素趋向零,谣言不会产生,所以披露真相,破除模糊性,才可能消解谣言,现用可信度替代模糊性、用谣言的受众人群代替事件的重要信,简化问题,据此来建立谣言评价的数学模型。 针对问题三,根据对问题一、二的处理,给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谣言传播受众人群事件可信度谣言危害

一问题重述 在突发事件、乃至各种危机中,谣言的作用不可低估。现代环境下,利用灵活无序的网络传播,谣言传播变的速度更快、作用力更强。如果对一个一般谣言大动干戈,显然得不偿失;而对于一个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谣言处置失当,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谣言传播机理、鉴别进行研究非常重要。 要求: 1. 建立评价网络谣言级别的评价指标体系,(例如受众范围、感兴趣程度、传播方式、后果影响等),最好能给出可以量化的公式,公式中涉及的指标是能够搜集的。 2. 建立谣言评价的数学模型,包括谣言的鉴定(例如可以某种方式建立谣言的置信范围例如[0,1],当按照某公式评价某消息的时候能有一个阈值,即当消息低于某数值的时候可以认定不属于谣言,超过某数值的时候就属于谣言)、谣言危害的估计(以便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例如置之不理、召开新闻发布会、查处谣言制造者等)。 3. 为公安舆情部门写一个报告,提出处置谣言的新措施、新办法。并为公众提供一份如何识别谣言、如何在信息化时代正确对待各类信息的方法。 二问题的分析 对于问题一中的借鉴传染病模:模型中种群内的个体被抽象为几大类,每一类都处于一种状态,其基本的状态包括:S ( Susceptible) ——易染状态,或健康状态;I ( Infected)——感染状态;R(Recovered)——被移除状态或免疫、恢复状态。通常用这些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来命不同的传染模型:SIR 模型(易染群体被感染,然后恢复健康并具有免疫性)、SIS 模型( 易染群体被感染后又返回到易染状态)等。根据具体的假设来分析谣言的传播,求解听过谣言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并对应的建立网络谣言级别的评价指标指数,从而根据受众人群建立评价网络谣言级别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问题二,根据谣言=事件重要性×事件模糊性,若直接定量的分析谣言所对应的事件的重要性和模糊性,其中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若将决定事件的重要性和事件模糊性的主要因素抽象出来,将事件重要性与受众人群挂钩(对问题一的处理结果),用事件的可信度(建立网络谣言对应事件的发生的可信度级别的评价指标指数)衡量事件的模糊性,从而简化问题,建立一个新模型:谣言=网络谣言级别的评价指标指数×事件不可信度指数,以此来解答问题二。 对于问题三,在对问题一、二的处理基础上,给公安舆情部门写一个报告,提出处置谣言的新措施、新办法。并为公众提供一份如何识别谣言、如何在信息化时代正确对待各类信息的方法。 三模型的假设 针对问题一: 1 受众人群分为听过谣言(i)和未听过谣言(s)两类,时刻t这两类人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分别记为 s(t) 和 i(t)。 2 在谣言传播期内所考察地区的总人数为N不变。i0 3 不考虑短时间内听过谣言的人对谣言的遗忘。 4 每个听过谣言的人每小时有效接触的平均人数是常数a,称为日接触率。当听过谣言的人有效传播之后,使未听过谣言的人成为听过谣言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