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谣言的传播规律

论谣言的传播规律
论谣言的传播规律

论谣言的传播规律

一、引言

一般人都会认为,谣言就必定是虚假的,因为历史上和现实中许多的谣言在被揭穿之后都证明是不真实的,其中还有相当的是造谣的恶果。不过,在我们仔细分析之后就会发现,仍有大量的谣言在其传播过程中被理智的人看作是谣言时,而在起事后却被证明并不是失实的。因而,如果单纯用“虚假”来概括谣言,显然有失偏颇。

二、谣言的定义

一般的看法,会认为谣言是一种据称是真实但缺少证据的信息,谣言也可能是针对公众所关心的事物,所提出的一种未经证实的解释或理由。进一步来说,谣言的讲谈是社会交换市场中,也许廉价,但却珍贵的商品。换言之,谣言牵涉到的是未经可靠来源证实的讯息,但我们可以更精确的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口耳相传,但缺乏可靠证据支持的陈述或信念。

谣言的传布最初仅能以口口相传流传,互联网兴起后,电子邮件和博客等成了谣言最佳的流传平台。随着网络发展,这两者又被即时通讯工具和微博等替代。

另一种看法认为,在中文语义中“谣言”更具有贬义性,往往不是依据事实,而是凭空想象或根据主观意愿刻意编造的传言,制造这种传言的行为被称作“造谣”,传播这种传言的行为被称为“传谣”。由于谣言产生的根基不是以事实为依据,其真实性无从谈起,谣言往往会被真实的信息所揭露。

谣言的真实性往往值得商榷,有的谣言一开始就是彻头彻尾谎言;也有原本是真实的事物,但由于在众人口中相传,偏离了最初的版本,变成不真实的谣言。

根究《传播学教程》一书中,奥尔波特总结了流言的流通量的公式。经过补充,流言发生与传播通用公式从三个方面说明了流言传播的机制。一是流言的话题通常是围绕人们比较关心的,涉及到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二是社会成员的不安感,三是环境的不确定性。(R=I ×A×U)

三、谣言与网络谣言

谣言的传播方式是多样化的,口口相传,网络传播等。在新的大众传播媒介和自媒体高速发展的现代,谣言主要会通过网络传播。它有几个特点:

(1)匿名性

网络谣言传播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互联网的匿名性。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由于多数网络用户在传播中都采取匿名机制,一方面人们在网络环境中有机会表露自己不为人知的或压抑的一面,甚至于多重面貌;在其中,没有社会道德与价值观的约束,一切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好恶来进行;另一方面,由于人们以匿名方式在网上进行交流,这使得传统环境既有的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无法在虚拟环境中发挥效用,而虚拟环境中的自我监督和虚拟社会监督体系在未完善之时,网络上的谣言传播显然会比传统环境中的谣言传播具有了更强的效果。

(2)群体思考

微博,论坛,贴吧等公共社交网络平台可进行实时的多人线上交流,可允许多位使用者异步的对各主题提出意见与看法,再加上使用者通常具有共同兴趣或议题,因此已逐渐形成计算机社群。此时可能会有群体思考的现象产生,群体思考的概念是指一群人在思考过程

中,常常会产生群体自我膨胀的现象,以为群体的决策是正确的,是具备德基础的。群体的群体思考行为,可能会产生合理化群体的决策、对“敌对群体”产生成见或产生全体一致的幻觉等,以上这些行为经常是网络谣言的起因。

(3)重复的力量

谣言在流传过程中,会变得越来越具说服力。指出谣言刚开始传递时,可能接收者不见得会相信,但是由不相干的人告诉接收者同一件事后,其就会相信这是真的。网络中,电子信件与BBS内信息的转寄与转贴十分泛滥,接收者经常会收到不同的发送者传播相同的信息,这种信息不断重复出现的情况,有可能使得接收者相信谣言为真,并也加入从而成为传播者。

谣言传播规律的一大特点就是,谣言的消失并不仅仅是个事实揭示过程,它还是一个心理变化的过程。谣言从来不是“中立”的,它是具有强烈主观认知的具有双重属性的传播。它在传播过程中实际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叙述层面,它主要由事实信息构成,传达的是事实、情景、关系,它满足的是传播者与接受者间信息分享的需要;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层面是示意层面,它是事实信息背后暗含着的情感、意见,它创造了叙述的方式,并左右着叙述内容的改变。

如果传媒能遵循“客观公正”的立场,谣言会在众多事实信息的揭示中,走向消亡。

网络谣言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一)

网络谣言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一) 摘要:本文针对网络谣言进行研究,总结网络谣言的特点以及多方面成固,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网络谣言成因对策 谣言作为一种舆论现象早巳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社会传播活跃度、社会心态、社会透明度等方面的特征。而当谣言和网络结合起来,网络谣言则具有了更多新的特征,产生了更大的社会影响力。网络使谣言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对网络谣言的探究,对于深入了解网络谣言新特点,有效的规避网络谣言的危害,促进社会舆论的健康运行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 《现代汉语词典》对谣言的界定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学者胡钰认为“谣言是一种以公开或非公开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传统的谣言往往采取人际传播的方式,对公众关注或者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未经证实的信息传递。大多数情形下,谣言包含着很多虚假,夸大,以讹传讹的因素。而谣言的传播与影响往往和谣言事件的重要度、事件的不透明(模糊)度以及受众兴趣成正比,和公众理性程度成反比,同时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传播机制的影响和制约。 在网络环境中,谣言传播有了新的变化。网络谣言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传播的未经证实的阐述和诠释。网络将谣言的传播途径由人际传播、口头传播变为网络信息传播。传播载体的变化,使网络谣言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快捷性,网络快速的传播速度带来了信息的高速流动,同时网络谣言也伴随着网络信息快捷传播。这就导致网络谣言具有比传统谣言更快的流动速度,容易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社会影响;广泛性,网络覆盖的范围较大,相比传统谣言的小规模传播,网络谣言能够迅速在大范围进行扩散;难控性,传统谣言由于人际传播的速度、范围相对有限,往往容易得到控制,而互联网具有虚拟。自由,匿名等特点,网络谣言也因而难以得到完全控制;互动性,传统谣言也存在社会互动,而网络谣言经常以论坛讨论的方式进行传播,参与的人数更多,互动的程度更强,网络谣言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复杂;“精确性”,谣言因为其“貌似真实”而被广泛的传播,而网络的多媒体特性,更能够图文并茂,直观生动的展现事实,网络谣言往往具有相比传统谣言更为精确、形象的材料来证实其可信度,以利于其传播。比如“农妇被蟒蛇吞吃”的网络谣青配合几张照片,大大增强了其可信度和影响力。 二 网络谣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多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下,网络谣言得以扩散传播。一般而言,网络谣言的传受主体为普通网民,本文以网民为参照主体,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对网络谣言的主要成因进行总结分析,以图廓清网络谣言的形成原理。 首先从客观方面而言,网络谣言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针对网络谣言事件,权威信息存在缺失、滞后或者模糊。 网络谣言往往是基于一定的事件,尤其是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当这些事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权威信息又没有及时出现,就为网络谣言提供了发展空间。网络谣言成为人们获取事件信息的主要途径,并不断扩散变化。而这时,舆论往往存在一定的失控情况。如果对于谣言尤其是网络谣言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受众最需要了解事情真相的关键时期,缺乏有效及时的信息发布,或者采取简单封堵的方法遏制网络谣言的蔓延。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自由使得网络谣言很难被有效封堵。那么在权威信息不作为或者作为不够的情况下,网络谣言则易于占据舆论阵地,谣言包括网络谣言肆意泛滥,对社会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2、网络把关人的缺失。 在传统媒体中,由于信息发布有着严格的选择和监控,谣言信息很难通过正规途径进行传播,往往通过人际传播的方式进行扩散。而网络作为开放的网状传播系统,传播主体多元,传播

谣言传播机制研究报告

谣言传播机制研究报告

谣言:一种未经可靠来源证实的讯息 一般而言,谣言是一种据称是真实但缺少证据的信息,也可能是针对公众所关心的事物,所提出的一种未经证实的解释或理由。谣言是一种虚构不实的传闻。中文语义中“谣言”更具有贬义性,通常指没有相应事实基础,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 快速性 广为传播 迷惑性 未经证实 影响强 主观色彩强

注:版权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版权归湖南蚁坊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谣言的特性与传播规律 文字是传播最广的谣言形式 78 40 12 4 2 1 通过对谣言样本进行归类,可以发现,谣言传播形式占比最高的为文字,其次为视频,复合类型谣言(任意两种谣言形式组合,如文字与图片组合)占比最低。现对文字、视频类谣言传播形式占比较高的原因分析如下: 1、传播载体影响谣言传播占比。一方面,文字简单易获取,同时文字是模糊性描述,相对图片和视频,缺少直观呈现,更容易隐藏真相,这造成了文字谣言传播占比较高。另一方面,视频类谣言能够吸引网民眼球,但占用各大社交网站的资源较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视频类的数量,故视频类谣言次之。 2、谣言特性影响谣言传播占比。谣言具有隐蔽性和伪专业性的特征,在其无相关佐证的情况下需要用文字、视频进行描述来以假乱真,而图片所包含的解释性信息较少,该特性也决定了文字类、视频类谣言占比较高。 3、谣言“成本”影响谣言传播占比。在谣言的制作过程中,文字类谣言制作的“时间成本”“技术成本”低于视频类谣言,同时在谣言的二次传播过程中,网民更倾向于“凝练”谣言,把谣言用口头或文字的方式在其“网络社交圈”进行传播。 4、传播平台影响谣言传播占比。谣言制造者为了提高谣言的传播度,会选择用户群体广泛的社交平台进行传播,人们常用的社交软件如微博、微信,其审

谣言的传播论文剖析

谣言的传播问题 摘要 本文是研究谣言的传播问题。利用所建模型刻画谣言传播过程,通过具体事例比较分析网络时代和传统媒介占主导的时代谣言传播的异同点。 针对问题一,经查阅资料得谣言的传播过程与病毒的传播过程极为相似。考虑谣言传播者可以持续的传播谣言,建立理想状态下的谣言传播模型,为微分方 程模型一。由于总人口N足够大,所以可以将变量,s i都看作连续可微变量,列 与t的关系图。微分方程模型,用分离变量法求解,用matlab分别得到() i t,di dt 分析微分方程模型一的图一得谣言不会终止,这与实际情况不符,针对微分方程模型一的不足,需要在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方面考虑, 考虑传播者在传播之后会终止传播条件,建立自然状态下的谣言传播模型,为微分方程模型二。用分离变量法求解分析,得谣言最终得到控制。对上述两个模型综合分析刻画出谣言传播分为四个阶段:征兆期、迅速爆发期和蔓延期、高峰期、衰退期和有效控制期。 针对问题二,本文通过中国抢盐事件作为一个具体的事例,分别画出传统媒介时代谣言的传播和网络时代谣言的传播的流程图。比较同一事件在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的传播异同点。 关键词:谣言微分方程模型流程图

一问题重述 谣言是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形成谣言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关注度和模糊度。 1.1 相关信息 没人关注的事情不会成为谣言, 而人们不会传播自己不信的事情, 大都数人相信的事情也不会成为谣言。一件事情对不同人的关注度是不一样的。有人关注养生, 所以愿意听说"黄瓜能治百病";有人关注科技和环境, 所以愿意听说"周正龙要上山找老虎"。一件事情对不同人的模糊度也是不同的。事件发生时, 你是当事人, 或者你是见证人, 或者你的朋友是其中的当事人或者见证人, 或者你是从报纸、电视、广播上得到的消息, 你对于这件事的认知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事件若涉及科学常识, 则不同科学素养的人群认知程度也不一样。即便所有情境都类似, 仍旧有人较愿意传播各种消息, 有人不轻易传播。当然, 也可能有各方(官方或者有利益关系的当事人)出来辟谣。 1.2 需解决的问题 请你结合中国目前社会的特点建立模型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一、根据所建的模型刻画出谣言传播的过程。 二、确定一个具体的事例,比较网络时代和传统媒介占主导的时代谣言的传播的异同。 二问题分析 2.1 对问题一的分析 针对问题一,经查阅资料得谣言的传播过程与病毒的传播过程极为相似,据此可考虑理想状态下的传播谣言过程,即谣言传播者会持续的传播谣言。由于总 人口N足够大,所以可以将变量,s i都看作连续可微变量,列微分方程模型一, 用分离变量法求解,用matlab分别得到() i t,di dt 与t的关系图,对图分析得结果 与实际情况不符。考虑出现该种情况可能与假设相关,可增加或改变假设情况,即考虑自然状态的模型,建立微分方程模型二。利用分离变量法求出结果后分析所得结果。综合考虑微分方程模型一、二,刻画出谣言传播过程。 2.2 对问题二的分析 针对问题二, 要求确定出一个具体的事例来比较网络时代和传统媒介传播谣言的异同点。可通过查找相关的谣言事件得中国抢盐事件作为一个具体的事例较为合理,用流程图刻画出同一事件在两种不同媒介下的传播谣言过程,最后得出两种媒介下谣言传播的异同点。

网络谣言的危害及治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用户的普及,我们很大的一部分生活融入到网络中,我们在网上购物、获取信息、咨询、娱乐等。网络同时也成为影响巨大的新媒体平台,网络迅捷、及时、简易等方面的特点快速促进社会信息的流通;但同时也导致网络成为滋生各种谣言的放大镜,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引起巨大的负面效应与危害。 同时,网络谣言还会损害公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近日,甘肃兰州出现食盐“涨价停产”等谣言,引发了新一轮抢盐风波。部分市民轻信谣言,开始大量购买食盐,很多商场、商铺的食盐被抢购一空。抢购到盐的人短期吃不完造成浪费,而真正需要盐的,尤其是一些餐饮机构,又因抢购买不到盐。陈柏峰说,“与事实偏差较大或完全相左的谣言谎话,借助网络和个别不负责任媒体的传播,很容易误导不明真相的网民,损害许多公众的利益。” 网络谣言之所以能够传播,很大程度上是谣言的制造者利用了一些人的心理弱点。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天津社会科学院首席专家潘允康表示,有些人喜欢求新、求奇,常常抱着“别人不知道的我知道”的心态,以寻求刺激;有些人则是从众心理,“别人知道的,我也应该知道”;当然还有一些人的素质不高,缺乏基本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即使有些谣言毫无逻辑、漏洞百出也信以为真。 潘允康进一步表示,有些网络谣言可称得上是“妖言”,极具蛊惑性和危害性。它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如同引诱人们吸食毒品一样,慢慢地让人“上瘾”,麻醉人的神经,扰乱人的生理功能,让人的心理也变得越来越不正常、不健康,进而破坏家庭、诱发犯罪,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正常秩序。 造谣传谣不是言论自由 中央党校社会学教授吴忠民认为,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政府应该以宽容、包容、虚心的态度,畅通社会公众正常的意见表达渠道,保障公民言论自由,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但是,社会公众在享受言论自由这一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公民义务,自觉抵制网络谣言,维护舆论环境,根除网络谣言存在的土壤。 夏学銮表示,网络虽然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载体和工具,但网络聊天还是要从人们的嘴里说出去,网页留言也要靠人们在键盘上敲打进去,一言一语都是人们思想的反映。虚拟社会依托现实社会而存在,虚拟社会的行为主体仍然是现实社会中真实存在的每一个人。因此,每个人在现实社会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并不会因为自己存在方式的变化而改变或消失。 针对“网络谣言也是言论自由的表现”这一观点,潘允康表示,首先,自由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自由应该是符合国情、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由,即使是在西方社会,如果有言论、谣言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会受到制裁。因此,网络谣言并不属于自由的范围。其次,自由应该是在既有的法律制度框架内,享受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权利。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人的社会化以及取得公民资格的最起码条件,就是要遵守法律规范,正确处理社会关系,遵守道德底线、法治底线和事实底线。谣言往往都是有所指向的,无论是针对人还是事件的谣言,都难免会侵害他人的正当权益,危害社会公共秩序,因此,这不仅仅是违反社会道德的,也是违反法律的,不仅应该坚决抵制,而且应该受到相应的制裁。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支振锋认为,网络谣言不仅在我国出现,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亟待治理的问题,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对网络谣言免疫。他举例说,韩国数名艺人不堪网络谣言的压力而轻生;大地震后的日本,谣言90%来自网络。支振锋表示,“言论自由”不应该是网络谣言得以豁免的保护伞。从国际上来看,韩国和日本纷纷表示要出台相关法律来治理网络谣言,英国也试图以隐私等相关法律来揭开匿名这一“互联网斗篷”,美国则宣布“数字世界将不再是一个没有法律约束的疆域 铲除网络谣言需要全民行动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这是一个常识。随着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联系的日益密切,网络不再是虚拟空间,而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是现实生活的延伸。在互联网中活动的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能一一找到对应。恶意编造传播网络谣言,对现实生活造成的冲击真实可感,一点也不虚拟。 为此,吴忠民指出,应将遏制网络谣言在内的社会舆论监管纳入法治轨道,形成常态化的监管机制,依法加强互联网管理,依法追究网络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的法律责任。 南开大学法学院讲师向波表示,从法制建设角度来说,铲除网络谣言首先要界定网络谣言的概念、由谁来

谣言的传播过程及其反映

摘要:谣言的传播过程是一个历经传播者、讯息、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及反馈的循环过程。谣言可分为牢骚型谣言、攻击型谣言、宣传型谣言、误解型谣言与牟利型谣言等。泛化的弱势心态、科学知识的欠缺、商业利益的驱动等都是谣言滋生的动因。谣言将伴随人类社会始终,并常常产生着严重的负面效应。政府需要依据职责增强职责执行力,展现公信力才能做到真正整治负面谣言的传播。 关键词:谣言;传播过程;公信力 谣言是指非正式(非官方)的、未经认可的话语,是某个传播系统中历经若干发展阶段而未加证实之信息的最终结果。这个过程是一个历经传播者、讯息、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及反馈的循环过程。 1 谣言的成因 造谣者是谣言的始作俑者,造谣者会根据自身的各种目的而传播谣言,使至多数谣言都产生恶劣的影响。造谣者对于谣言而言产生的绝对的作用。造谣者的自我形象、个性结构、所在群体、社会环境、来自媒介的压力和约束及来自讯息的压力和约束等方面影响了造谣者的谣言传播动机。 2 谣言的类型 以造谣者的动机来划分谣言的类型,是探寻谣言起源的最佳方式,也是划分谣言类型的最佳标准。谣言可分为牢骚型谣言、攻击型谣言、宣传型谣言、误解型谣言与牟利型谣言等。当人们的某些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埋怨之感,表现出来的埋怨就是牢骚,这种牢骚如果是直接针对埋怨对象,就是斥责,诉苦;但若不直接面对埋怨对象,就很容易转化为谣言。 牢骚型谣言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此类型的造谣者多数没有明显的造谣目的。攻击型谣言则与之不同。攻击型谣言有着非常明确的目的已经确定的攻击对象。并且攻击型谣言在造谣之前都已经对攻击对象与其所在环境有着深刻的了解。以了解攻击对象的构成、需要及行为等,然后有的放矢地提出某种谣言,以此来达到伤害攻击对象的目的。 与攻击型谣言的消极攻击目的相比,宣传谣言更容易迷惑人,造谣者也更理直气壮。宣传型谣言是造谣者为了实现某种积极的政治性、社会性目标而编造的谣言。宣传型谣言具有企图影响谣言受众的目的,因此,这种谣言传播过程是一种说服过程。 有时造谣者没有自己的主观造谣意图,只是根据社会上或自然上出现的某种偶然现象而进行了缺乏自身判断力的错误认识,形成误解型谣言。牟利型谣言是造谣者为了谋求个人的出名或经济利益,自行编造一些耸人听闻的假象并广为散播。 3 谣言的传播方式 谣言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口头传播,但大众传播的效果比口头传播更为明显。大众传播会达到更广泛,更深刻的效果。由此谣言的传播会借助大众媒介。 谣言传播者会根据谣言受众接收后的行为来检验谣言传播效果,据此调整和规划目前和未来的谣言传播行为。谣言的产生诸多事基于对重要事件的关注和相关信息的模糊。如果在谣言传播过程中能澄清相关信息,将事件的细节和真相公之于众,则谣言会被直接消除。如在谣言传播过程中政府部门对重大事件的信息公布会直接消除相关事件的谣言。如谣言传播过程中选中的大众媒介破除谣言或禁止谣言的传播继续,则谣言也会被消除。 4 谣言传播的反映 当今社会诸多谣言的传播过程反映了在人们的生活结构中充斥着不安全感与不确定感,无法忍受的恐惧、焦虑、无望和无力等负面的情绪都充斥在人们的心理。这些负面情绪导致了人们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的加深,这些负面情绪从个人传播到群体后,导致人们缺乏自我

网络谣言的危害

每年的4月1日,西方人会过愚人节。在这个特定的节日,人们可以说平时不能说或者不好说的话。这一天人们可以骗人,可以造谣,可以开善意的玩笑,可以恶作剧。平时的谣言在多样信息互动中减弱,直至消失。这一天就是把谣言夸大,让谣言铺天盖地,也不会让人丧失尊严,反倒增加生活情趣。谣言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离开了谣言,生活会变得不完整。谣言永远存在,听信谣言,造谣传谣,既是人的理性不及,也是人性的不可或缺。一个人可以在某一件事或某一领域的事上明确地判断出是谣言还是真相,但不可能在所有事所有领域都有这个本事。人性是不完美的,不完美的人性是造谣和传谣的根源,所有人都有可能是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按人性不完美之逻辑推理,其结论必然是:消灭谣言就是消灭人性,消灭人性就等于消灭了人自身。“文化大革命”有狠斗私字一闪念,结果“公”字没产生,“私”字却以几何积数增长,人类的野蛮由此加倍放大。治理谣言的原则在于约束人性,降低有害谣言产生和传播的几率,使谣言处在可控的限度之内,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性,不是改造人性,更不是灭绝人性。 谣言分为有害的谣言和无害的谣言,有害的谣言需要治理,无害的谣言尽可听之任之,顺其自然。网络谣言可以分为政治谣言和非政治谣言,如果二者有害,需要治理,如果二者无害,则无需治理。网络谣言的治理是有害谣言的治理,其害处具体表现在:伤害了国体和政体,动摇了国体与政体的根基,危害了国家安全;破坏了社会和政治稳定,扰乱了政治、经济、社会秩序;威胁或伤害到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幸福、自由、公平或公正;如果谣言达到了如此程度,进行谣言的治理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其中危害最大的是政治谣言,网络谣言的治理也主要是指政治谣言的治理,其基本措施如下: 贯彻落实宪法精神。谣言要依法而治,不能依人而治,不能因权力地位高低而治,依法而治的核心就是落实宪法精神,限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宪法会使所有人不因谣言产生而恐惧,不因谣言传播而破坏秩序。小道消息、谣言的流传,是对没有民主法治的惩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的言论自由得到贯彻落实,公民的知情权得到切实有效地保障,谣言就会有效遏制。放开媒体是宪法逻辑的必然展开,开放报禁,开放网络,实现网络自由,降低谣言产生的几率。一个不完整信息经过多人的努力变成完整信息,一个碎片真相经过众多媒体的拼凑逐渐形成完整真相,从而极大地缩小了谣言产生的空间。遵守宪法,贯彻宪法精神才是解决谣言的根本之道。 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公民,也可以反过来说,有什么样的公民就有什么样的制度,二者相辅相成。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一个良好的公民,就在于树立对好的规则、好的制度的信仰。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制度的反面。在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之下,被统治者对政府的态度在两个极点存在,一个极点是极端信任,另一个极点是极端不信任。当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呈现败相的时候,被统治者对权力的绝对信任就会转化成对权力的绝对不信任,谣言四起,且不可控制。如果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约束,不把无限权力变成有限权力,不把无限政府变成有限政府,不把无限政党变成有限政党,谣言就成为破坏政治秩序最有效的杀伤武器,其效果真就如《新闻联播》所说:“一些人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破坏社会稳定,甚至危及国家安全”。现有的政治体制权力者、权力部门垄断信息,造成信息不对称、信息来源单一。网民对某一重大政治事件一知半解,在理解政治事件时容易加上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妄自猜测,形成了网民本人的政治图解,政治图解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放大、被扭曲,最终转化为政治谣言,把鞭炮当枪声就是典型的政治图解变为政治谣言的样

谣言传播模型

谣言传播的模型 摘要:谣言是传播是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伴随着日新月异的信息媒介的发展,提供了谣言传播的温床,谣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危害。因此,如何分析谣言的传播机制及控制谣言的传播,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本文基于传统的传染病模型,以微分方程的方法作为理论基础,结合马氏链模型及MATLAB编程,最终刻画出谣言的传播过程、比较出网络时代和传统媒介占主导的时代谣言的传播的异同。 针对需建立模型来刻画谣言传播的过程这一问题,谣言传播类似于传染病传播的过程,但两者也存在一些差别。基于谣言传播错综复杂的过程,采取了分步式建立模型,共建立了4个模型,分别是SI模型、SIS模型、两种SIR模型。通过对一些粗糙的假设做出准确的修改,最终确定了模型四能较为合理的刻画出谣言的传播过程,给出了免疫者、传播者人数比例随传染率a 变化趋势图(见模型求解5.1.4)。 针对需确定一个具体的事例来比较网络时代和传统媒介占主导的时代谣言的传播的异同点。经查阅资料,选取了2006年河北“玉田谣言”事例,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谣言在传统媒介和网络时代传播时的传染率和移出率作出对比,运用所建立的模型,通过MATLAB绘出传播者、免疫者人数比例图,得到传统时代和网络时代谣言传播的异同点(见下表二) 两种传播方式不利于谣言流传的控制,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提高受众的认知度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从事件的模糊性这个维度上减小谣言在人际中流传的几率;另外,政府和媒体应该重视人际传播的力量,重视培养对谣言传播的关注,及时澄清事实,以良好的公信力引导人际传播,同时建立谣言预警机制,及早公布信息,缩短谣言在人际中散播的时间。 关键词:谣言传播传染病模型微分方程玉田谣言异同点 一、问题重述

网络谣言的危害及治理

网络谣言的危害及治理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用户的普及,我们很大的一部分生活融入到网络中,我们在网上购物、获取信息、咨询、娱乐等。网络同时也成为影响巨大的新媒体平台,网络迅捷、及时、简易等方面的特点快速促进社会信息的流通;但同时也导致网络成为滋生各种谣言的放大镜,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引起巨大的负面效应与危害。 同时,网络谣言还会损害公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近日,甘肃兰州出现食盐“涨价停产”等谣言,引发了新一轮抢盐风波。部分市民轻信谣言,开始大量购买食盐,很多商场、商铺的食盐被抢购一空。抢购到盐的人短期吃不完造成浪费,而真正需要盐的,尤其是一些餐饮机构,又因抢购买不到盐。陈柏峰说,“与事实偏差较大或完全相左的谣言谎话,借助网络和个别不负责任媒体的传播,很容易误导不明真相的网民,损害许多公众的利益。” 网络谣言之所以能够传播,很大程度上是谣言的制造者利用了一些人的心理弱点。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天津社会科学院首席专家潘允康表示,有些人喜欢求新、求奇,常常抱着“别人不知道的我知道”的心态,以寻求刺激;有些人则是从众心理,“别人知道的,我也应该知道”;当然还有一些人的素质不高,缺乏基本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即使有些谣言毫无逻辑、漏洞百出也信以为真。 潘允康进一步表示,有些网络谣言可称得上是“妖言”,极具蛊惑性和危害性。它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如同引诱人们吸食毒品一样,慢慢地让人“上瘾”,麻醉人的神经,扰乱人的生理功能,让人的心理也变得越来越不正常、不健康,进而破坏家庭、诱发犯罪,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正常秩序。 造谣传谣不是言论自由 中央党校社会学教授吴忠民认为,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政府应该以宽容、包容、虚心的态度,畅通社会公众正常的意见表达渠道,保障公民言论自由,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但是,社会公众在享受言论自由这一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公民义务,自觉抵制网络谣言,维护舆论环境,根除网络谣言存在的土壤。 夏学銮表示,网络虽然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载体和工具,但网络聊天还是要从人们的嘴里说出去,网页留言也要靠人们在键盘上敲打进去,一言一语都是人们思想的反映。虚拟社会依托现实社会而存在,虚拟社会的行为主体仍然是现实社会中真实存在的每一个人。因此,每个人在现实社会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并不会因为自己存在方式的变化而改变或消失。 针对“网络谣言也是言论自由的表现”这一观点,潘允康表示,首先,自由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自由应该是符合国情、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由,即使是在西方社会,如果有言论、谣言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会受到制裁。因此,网络谣言并不属于自由的范围。其次,自由应该是在既有的法律制度框架内,享受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权利。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人的社会化以及取得公民资格的最起码条件,就是要遵守法律规范,正确处理社会关系,遵守道德底线、法治底线和事实底线。谣言往往都是有所指向的,无论是针对人还是事件的谣言,都难免会侵害他人的正当权益,危害社会公共秩序,因此,这不仅仅是违反社会道德的,也是违反法律的,不仅应该坚决抵制,而且应该受到相应的制裁。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支振锋认为,网络谣言不仅在我国出现,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亟待治理的问题,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对网络谣言免疫。他举例说,韩国数名艺人不堪网络谣言的压力而轻生;大地震后的日本,谣言90%来自网络。支振锋表示,“言论自由”不应该是网络谣言得以豁免的保护伞。从国际上来看,韩国和日本纷纷表示要出台相关法律来治理网络谣言,英国也试图以隐私等相关法律来揭开匿名这一“互联网斗篷”,美国则宣布“数字世界将不再是一个没有法律约束的疆域 铲除网络谣言需要全民行动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这是一个常识。随着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联系的日益密切,网络不再是虚拟空间,而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是现实生活的延伸。在互联网中活动的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能一一找到对应。恶意编造传播网络谣言,对现实生活造成的冲击真实可感,一点也不虚拟。

数学建模(网络谣言传播模型)

网络谣言识别与控制问题的数学模型 摘要:对谣言比较系统科学的研究始于二战时期,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现象,谣言在现 代社会中不仅没有消失,而且其传播手段、传播途径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现在网络发展的黄金期,谣言的传播过程变得复杂,对于网络谣言的识别与控制成为公安舆情部门关注的问题。 针对问题一,由于谣言散布和病毒传播、扩散很相似,借鉴传染病传播模型,对应将人群分为听过谣言、未听过谣言两大类,根据具体的假设建立评价网络谣言级别的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问题二,由Allport & Postman给出的决定谣言的公式:谣言=事件重要性×事件模糊性,也就是说,谣言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和模糊性成正比,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谣言的产生几率和作用效应越大,重要性和模糊性其中一个要素趋向零,谣言不会产生,所以披露真相,破除模糊性,才可能消解谣言,现用可信度替代模糊性、用谣言的受众人群代替事件的重要信,简化问题,据此来建立谣言评价的数学模型。 针对问题三,根据对问题一、二的处理,给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谣言传播受众人群事件可信度谣言危害

一问题重述 在突发事件、乃至各种危机中,谣言的作用不可低估。现代环境下,利用灵活无序的网络传播,谣言传播变的速度更快、作用力更强。如果对一个一般谣言大动干戈,显然得不偿失;而对于一个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谣言处置失当,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谣言传播机理、鉴别进行研究非常重要。 要求: 1. 建立评价网络谣言级别的评价指标体系,(例如受众范围、感兴趣程度、传播方式、后果影响等),最好能给出可以量化的公式,公式中涉及的指标是能够搜集的。 2. 建立谣言评价的数学模型,包括谣言的鉴定(例如可以某种方式建立谣言的置信范围例如[0,1],当按照某公式评价某消息的时候能有一个阈值,即当消息低于某数值的时候可以认定不属于谣言,超过某数值的时候就属于谣言)、谣言危害的估计(以便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例如置之不理、召开新闻发布会、查处谣言制造者等)。 3. 为公安舆情部门写一个报告,提出处置谣言的新措施、新办法。并为公众提供一份如何识别谣言、如何在信息化时代正确对待各类信息的方法。 二问题的分析 对于问题一中的借鉴传染病模:模型中种群内的个体被抽象为几大类,每一类都处于一种状态,其基本的状态包括:S ( Susceptible) ——易染状态,或健康状态;I ( Infected)——感染状态;R(Recovered)——被移除状态或免疫、恢复状态。通常用这些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来命不同的传染模型:SIR 模型(易染群体被感染,然后恢复健康并具有免疫性)、SIS 模型( 易染群体被感染后又返回到易染状态)等。根据具体的假设来分析谣言的传播,求解听过谣言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并对应的建立网络谣言级别的评价指标指数,从而根据受众人群建立评价网络谣言级别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问题二,根据谣言=事件重要性×事件模糊性,若直接定量的分析谣言所对应的事件的重要性和模糊性,其中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若将决定事件的重要性和事件模糊性的主要因素抽象出来,将事件重要性与受众人群挂钩(对问题一的处理结果),用事件的可信度(建立网络谣言对应事件的发生的可信度级别的评价指标指数)衡量事件的模糊性,从而简化问题,建立一个新模型:谣言=网络谣言级别的评价指标指数×事件不可信度指数,以此来解答问题二。 对于问题三,在对问题一、二的处理基础上,给公安舆情部门写一个报告,提出处置谣言的新措施、新办法。并为公众提供一份如何识别谣言、如何在信息化时代正确对待各类信息的方法。 三模型的假设 针对问题一: 1 受众人群分为听过谣言(i)和未听过谣言(s)两类,时刻t这两类人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分别记为 s(t) 和 i(t)。 2 在谣言传播期内所考察地区的总人数为N不变。i0 3 不考虑短时间内听过谣言的人对谣言的遗忘。 4 每个听过谣言的人每小时有效接触的平均人数是常数a,称为日接触率。当听过谣言的人有效传播之后,使未听过谣言的人成为听过谣言的人。

谣言的再定义_从一则网络谣言谈起(精)

第5卷第4期2010年4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 )Vol.5No.4 Apr. 2010 谣言的再定义 ——从一则网络谣言谈起 游 [摘 雅(漳州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系,福建漳州,363000) 要]在传统的谣言观里,谣言是故意捏造的没有事实根据的虚假的信息。这样的定义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有必要从谣言的概念入手,重新探讨谣言的本质属性,分析谣言产生的原因及其传播机制,从而形成新的谣言观。 [关键词]未经证实;大众传播;心理平衡;辟谣[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游雅(1981-),女,助教,研究方向为网络传播。 2008年注定是一个要被载入中国史册的年份。从年初的雪灾,到3月份的西藏暴力事件、5月份的汶川地震、8月份的北京奥运会……这一系列事件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让世人瞩 目,而它们却选择共同来书写2008年的不平凡。

在国人眼中,“8”是一个特别的符号。2008年,互联网上一个关于“8”的谣言悄然流行: 1.25雪灾1+2+5=8,3.14西藏事件3+1+4=8, 5.12地震5+1+2=8,奥运会的日期是08.08.08。 为何在科学高度昌明的今天,这样的网络谣言仍然极具市场? 真假,也无法把它从其他消息中辨别出来。因此,谣言概念所做的价值判断,并不能作为一种科学认识的方法。 另外,必须承认:谣言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失真。谣言是一 种自发性的、扩张性的社会心理现象,它在传播过程中,往往经过多个个体的连续复述。当人们接收到某些信息时,由于对事物认识的偏差,也可能是记忆的出入,容易造成对信息的歪曲认识和理解,然后再将歪曲认识的信息传递出去,这样信息会越传越走样。因此“走样”的结果不一定全部出于“故意”。从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看来,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出现三个特点:削平,即在信息的传播中,人们由于记忆的限制,经常只能记住信息的部分内容;磨尖,即信息在传播中传播者往往只留意自己感兴趣或印象深刻的内容,当他再传播这些信息时,常常也只强调其印象深刻或感兴趣的部分,其余部分往往被忽略;同化,即谣言在传播过程中,接受谣言的人往往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对事物的认识来理解谣言的内容,将符合自己认识的内容保留,将不符合自己认识的内容删除,而且经常还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适当地发挥。如此,谣言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即使不是出于“故意捏造”,谣言仍然存在着失真的较大可能性。 第二,谣言能否进入大众传播? 关于谣言的传播渠道,大部分学者把它归为私下的、人际的传播。如张华葆认为:谣言是指对社会上已经发生或假想的一件事,经口耳相传,而又缺乏证据的解释或理论;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提到:谣言是一个与当时事件相关联的命题,是为

网络谣言分析

网络谣言分析(新闻传播学角度) 目前,随着高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传媒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影响日益加深。传媒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职能、履行公共责任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在去年“媒体的社会变革之力:权力与责任的平衡”主题会议上着重指出“中国媒体的首要职能是及时真实地传播信息,把国内外每时每刻发生的重要事件真实地告诉公众。 (1)但目前假新闻的传播范围颇广、涉及媒体较多,在中国媒体的实践史上大有上升趋势。它们经过强势媒体的报道体现了高效率、市场意识以及随意性等特点。本文从假新闻与谣言、流言的界定谈起,通过传播学理论分析了假新闻产生的原因、特点,并对媒体如何避免假新闻报道进行了一些简要的分析。关于假新闻、谣言、流言的界定关于谣言的诸种定义:有人认为谣言是一个"与当时事件相关联的命题,是为了使人相信,一般以口传媒介的方式在人们之间流传,但是却缺乏具体的资料以证实其确切性"。 (2)有人认为:"谣言是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公开证实或者已经被官方所辟谣的信息。 (3)有人认为谣言是在一群人议论过程中产生的即兴新闻。 (4)《韦伯斯特英文大字典》指出,谣言是一种缺乏真实根据,或未经证实、公众一时难以辨别真伪的闲话、传闻或舆论。关于流言的诸种定义:郭庆光认为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有自发产生的,有人为制造的,但大多与一定的事实背景相联系;而谣言则是有意凭空捏造的消息或信息。 (5)胡钰认为谣言是一种以公开或非公开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分为主动编造与无意引发。流言是它的传播状态。 (6)刘建明认为流言与谣言是截然不同的概念,谣言是指不实之辞,流言是谣言以讹传讹的扩散状态。 (7)陈力丹认为流言(谣言是它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常见的畸形的精神交往形式,也是交往心理的一种表现

网络谣言传播的治理策略

网络谣言传播的治理策略

————————————————————————————————作者:————————————————————————————————日期:

网络谣言传播的治理策略-新闻学 网络谣言传播的治理策略 【摘要】现代传播技术助力下的网络谣言往往难以掌控,故而对于网络谣言的治理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阐述了谣言的生成与传播机理和动因,从构建良好公共对话空间、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养公众独立理性意识三个层面,探讨了治理网络谣言传播的路径与策略。 关键词网络谣言谣言传播治理策略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转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民众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其参与领域更具广泛性,参与途径更具多样性,参与方式更具灵活性,参与内容更具多元性。官方所依赖的报刊、影视等传统媒体,越来越受到新兴媒体和自媒体的挑战。综观近年来的网络谣言事件,从“天津蓟县火灾造成重大人员死亡”到“雾霾天气使鲜肺6天变黑肺”,从“铁道部改革成立三大集团”到“80%医疗资源用于干部”等,这些谣言事件不仅扰乱了公众生活的正常秩序,而且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了许多隐患。 此类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固然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媒介传播自身因素,但更重要的动因来自于政府与民间。从政府看,由于自身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腐败现象的出现,加之一些信息公开不及时、不透明,致使政府公信力和影响力出现危机;从民间看,由于一些民众自身素质不高,加之社会责任感的淡薄或者缺失,对自身话语缺乏理性和控制。现代传播技术助力下的网络谣言往往难以掌控,故而对于网络谣言的治理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建构良好公共对话空间 当下的公共对话空间,是基于网络而形成和存在的,它既是公众话语表达的一

网络谣言传播与管理

1 2012年5月31日 日 期: 徐明阳 指导教师: 2011年 入学时间: 人文学院 学 院: 公共关系学 专 业: 11公关S1 班 级: 唐 佳 姓 名: 20113450051 学 号: 网络谣言的传播与管理 题 目: 危机公关课程期末论文

网络谣言的传播与管理 摘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全民微博的时代,已经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但这也使得谣言的传播渠道范围更加宽广。本文针对2012年1月至5月的几个网络谣言,运用传播学和危机传播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这些网络谣言在网络媒介环境中的成因、类型和传播模式,并对此提出如何对网络谣言进行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谣言;网络谣言;网络谣言传播;网络谣言管理 2

目录 一、引言 (4) (一)研究背景 (4) (二)研究方法 (4) 1.文献研究法 (4) 2.案例分析法 (4) 二、危机理论概述 (5) (一)危机概述 (5) 1.危机 (5) 2.谣言(危机与谣言的关系、谣言的概念、类型、特点、传播模式)5 3.网络谣言(网络谣言的概念、特点、传播模式) (6) (二)危机传播管理(谣言管理) (7) 1.媒介管理 (7) 2.沟通管理 (7) 三、网络谣言传播与管理的相关案例分析 (8) (一)2012年上半年网络谣言事件 (8) (二)从网络谣言事件看网络谣言的传播与管理 (9) 1.网络谣言的形成 (9) 2.网络谣言的特征 (10) 3.网络谣言传播的失真机制 (10) (三)网络谣言的管理 (11) 1.现阶段针对网络谣言所采取的管理措施 (11) 2.网络谣言的管理措施 (12) 四、总结 (13) 3

关于网络谣言产生原因的分析及控制

网络谣言的生成与管理 时间:2011-09-20 13:16:00 作者:; 来源: ● 李明哲 谣言在网络上的传播日益增加,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从江苏省人民医院“艾滋门”事件到山东省东明县化工污染致60%人口患甲状腺肿瘤事件,还有近来因日本地震而引发的抢盐风波,受众的从众心理、窥私心理等复杂的心理状态推动着谣言从发布、轻信、增添到扩散成为焦点。①网络谣言若得不到正确引导与控制,会对受众、各类组织乃至公众人物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要遏制网络谣言的泛滥,规避因谣言而带来的各种风险,降低谣言产生的信息传播“噪音”干扰,保障良好的信息传播环境,就必须对网络传播主体和受众进行规范和教育引导,并辅之技术手段,完善网络谣言管理的机制,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② 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 1.网络谣言传播具有多渠道性 网络谣言生于虚拟世界,但由于主流媒体的传播,使网络谣言接触到更多受众,因此被人们认为是事实。若谣言起于网络且只由网络传播,就不会造成相同的影响。但若网络谣言被主流媒体当成新闻来报道,则谣言便可能发展成公司或组织在信心和信誉上的危机。 2.信息闭塞导致谣言产生 很多传播学者和危机管理学者都有一个共识,即“谣言止于信息公开”。谣言之所以能盛行,有很多原因,个人的心理状态、社会环境状况、政治环境因素等对谣言的流行都负有责任。③而信息闭塞、渠道堵塞是谣言盛行的一个很大原因。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各类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判断自己的生活状况,并给出决策。当信息渠道封闭、信息交流不再通畅的时候,人们出于对信息缺乏的恐慌,就会编造谣言,相互流传,以缓解自己的不安情绪,同时表达自己的不安。 3.传播者有目的地制造谣言 网络上的谣言大多属于黑色谣言,即传递坏消息、诽谤他人、制造骚乱。谣言传播迅速,覆盖范围广泛,而且成本低廉,效果奇佳。在西方,大多数政治谣言的传播都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比如诽谤政敌、改变选民态度等。由于中国的传统观念和政治体制,政治谣言的传播并不成为典型。然而,谣言仍然作为一种手段被广泛运用于现代商业战争中,谣言的似真似假影响着股市的攀升、企业的并购。同时,出于对他人的报复,也有人制造谣言,对他人进行中伤。甚至在职场中的人事调动中,也有人散布谣言,以确保自己的地位或者赢得晋升机会。总之,造谣者出于功利性的目的制造谣言,并利用谣言达成目的。 4.弱势群体发泄不满情绪 目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逐渐拉大,这样就会有一些社会个体对目前的生活状况不满。平头百姓痛恨腐败现象,市井小民表现出仇富心理。作为相对弱势的一方,他们在能力、权力和财富上无力反抗的时候,就会选择一定的方式进行发泄。于是,他们制造谣言,以赢得舆论的支持,完成自己对目前处境的不满情绪的发泄。谣言作为一种廉价的、效果显著的传播方式,在迅速传播中满足了弱势群体的发泄心理,让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和力量。同样,弱势群体更容易传播相对有利于己方的谣言,在传播的过程中,

谣言的形成及传播

前沿报告【谣言出没,请注意】 青年记者·2011年5月上 谣言的形成及传播 ● 唐 晨 灾 难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直接的经济损失,更有可能产生一些 社会心理学效应,使得人们在应对灾难的同时,又陷入种种困扰。而谣言的产生及其带来的后果,就是这些效应的重要体现。日本震后不久,在一些谣言的蛊惑下,人们开始疯狂地抢购食盐和碘片。超市、商场、药店都出现了相关商品药品的脱销。笔者了解到,这种现象并不仅限于我国,包括日本、韩国、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此类恐慌性的购买行为。 那么,这其中蕴涵了哪些心理学原理?谣言从产生到终结,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谣言的内涵: 事件的受关注度和信息的模糊性 早在上世纪40年代,著名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就对谣言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界定。谣言的基本原理就是相应的事件对个体的重要性乘以事件相关信息的模糊性。转化为公式,即:谣言=事件重要性×信息模糊性。① 根据一般的数学法则,我们可以推知:在事件重要性或者信息模糊性任一项为零的情况下,它们的乘积为零,谣言不会产生。如果事件不重要,那么不管信息清晰与模糊,人们都不会重视,谣言即便产生也不会广泛传播。但是如果发生了重要事件(一般指自然灾害、战争等社会热点事件) ,并且在大众对事件的具体信息了解程度不够的情况下,谣言就非常容易产生,并且迅速传播,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 心理学理论认为,人在获得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非常容易掺杂自己的偏好、感情、主观判断等因素,再加上一些曲解、遗忘或错误记忆,在谣言“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过程中,极易被进一步扭曲。 由于谣言是建立在模糊的信息基础上的,所以谣言的开端往往是虚假、错误的。并且,谣言在传播的过程中,会被不同的传播者予以一定程度的认知加工和信息重组,从而导致谣言越传越离谱,甚至完全颠倒是非。② 所以,谣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谣言的基础是对相关事件的高度关注和对模糊信息的片面认知而产生的虚假信息,人们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对片面认知的加工重组,使得谣言的内容更加失实。 谣言的产生: 无意还是有意? 那么,人们制造谣言是出于什么目的呢?其实,谣言制造者并不都是一些居心叵测之人。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可能成为谣言的制造者。谣言可分为两类:无意谣言和有意谣言。 在了解谣言的产生机制之前,必须明确模糊信息对人意味着什么。由于相关信息的模糊性,人们在关注事件本身的过程中不停地用自己的方式去对有限的、不明确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解释,这种信息加工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基于概率媒体在遇到一些可能性消息时,应从自身做起,消除对可能性问题的“宁信心理”。在向公众播报这种消息时,务必强调这仅仅是一种可能,以消除公众的“宁信心理”。 部、天津市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后来的解释,说是“案子未破,不希望扰乱民心”。随后五年内我国12个城市出现同类的流言。尽管后来各地的媒体大都介入了,但从辟谣的结果来看,媒体在提出证据方面不完备,和流言相比,特别是在否认事实发生的可能性上缺乏力量,于是流言继续蔓延。对于尚未听到流言的人来说,这是提醒他们有这种说法,而对已经知道的人来说,媒介提到本身就证实了流言的影响力。所有的辟谣运动都是两种交流:一是使那些未听 到流言的人知道了流言;二是试图影响那些已经听到流言的人。 大众媒体只要和“流言”联系起来,不论是辟谣,还是引用一种说法,都可能刺激流言的传播。关键在于公众对传媒的信任程度。而以前传媒沉默给公众留下的印象,较难在短期内消除。公众信任传媒,流言可能止于传媒;公众对传媒不信任或传媒辟谣本身可疑,那传媒可能成为流言更大范围传播的起点。 这次“谣盐”事件发生的环境不同了,网络传播和微博相当普及,它们基 本起到了正面制止流言传播的作用,除了超过传统媒体的传播速度外,新媒体信息平台的信息多元化本身,更容易使公众产生信任感;当然,这次传统媒体基本没有炒作“谣盐”,努力在有限的时效内辟谣,给公众留下较好的印象,为以后传媒在危机事件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刊学术顾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