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 整理 重点

社会调查 整理 重点
社会调查 整理 重点

第一章

1.社会研究的概念(名词解释)、特征(选择或判断)

概念:社会研究指的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特征:1、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2、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2.研究方法体系那三个部分组成

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3.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哪个好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是我们在社会研究过程中可以采取的两条途径。它们所能给我们提供的是两种不同的图画。如同对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方法论的评价一样,定性与定量研究二者之间也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在社会研究者认识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它们发挥着各不相同的作用。不同的研究情境和研究问题适合采用不同的研究途径。

至于在实际研究中该运用哪种方式,这不仅取决于研究者的个人兴趣,而且取决于他所要解决的问题。

4.研究过程(结合自己的课题,把自己的研究过程告诉我们,在第五大题)

例如,第一阶段读了关于课题的论文写了文献综述

1、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

2、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对研究所需

要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的准备。)

3、资料的收集(研究者要深入实地,要接触被研究者;或者要设计出实验环境,实

施实验刺激和测量;或者要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

4、资料的处理与分析(对研究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地审核、整理、归类、

统计和分析。)

5、结果的解释与报告(撰写研究报告,评估研究质量,交流研究成果。)

第二章(占分较少)

1.理论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一、概念二、变量三、命题与假设

2.怎样判断理论的好坏

1、解释范围越广泛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2、解释越精确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3、结构越简练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3.理论与研究的区别

一、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理论之于经验)

1、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背景,为研究提供特定的视野和概念框架。

2、理论指导研究的方向。

3、理论提供研究的解释。

二、经验研究的理论功能(经验之于理论)

1、经验研究中所获得的那些意外且有关全局的资料,常常成为某种理论的开创者。

2、经验研究中往往会发现一些新的、原有理论框架和概念系统未注意的事实。这些事实提出新的变量,迫使研究者把这些新的变量与具体的理论相结合,导致原有理论的重整。

3、经验研究中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的运用大大地拓展了研究者探索现实、建立理论和检验理论的能力。

4、经验研究促进概念的澄清。

第三章

1.如何选题为好的选题,选题的标准是什么?哪个标准最重要?

标准:重要性(研究问题要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价值,“值得去做”)

创造性(研究的问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可行性(可行性指研究者是否具有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合适性(合适性指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个人的特点)

2.怎样写好一篇文献综述?

通过浏览、泛读、精读等方法了解和掌握了参考文献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以整理,形成一篇文献报告,即文献述评。

文献述评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1)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已有的理论背景、研究框架是什么?

(2)这些文献的研究方式、研究方法有哪些?

(3)与研究课题相关的以往研究中有哪些成果,这些成果达到的水平如何?

(4)指出相关文献中存在的问题或研究的局限性。

不要一篇文献、一篇文献地单独进行述评,而是要把所有的文献综合起来。最后,还要对以往的研究加以评论,肯定取得的成果,指出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

第四章(重要)

1.什么是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是指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同时还包括制订详细的操作步骤及研究方案等方面的内容。

2.四种研究方式是什么

1、调查研究

2、实验研究

3、文献研究

4、实地研究

3.分析单位的概念,主要类型,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会出一道大题,指出分析单位,指出案例中与分析单位有关的的错误,犯了什么错误,怎样避免错误)

社会研究中的研究对象称之为分析单位,也即是研究中将被分析和描述的对象(人或事物)。主要类型

1、个人

个人是社会研究中最典型的分析单位。

①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描述性研究一般旨在描述由这些个人所组成的总体。

②而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解释性研究是为了发现存在该总体中的社会动力(人们为什么这么做)。

?①举例:

?在一项关于城市就业问题的研究中,该城市中的每一个合格的劳动力(假设年龄在18-60周岁的居民)就是研究的分析单位。

2、群体

?群体由若干具有某些共性或关联的个人组成。

?比如,由若干个有血缘或姻缘关系的个人所组成的家庭;由若干居住在一起的个人所组成的邻里;由若干个长期从事盗窃犯罪的人所组成的团伙等等。

?青少年盗窃团伙的盗窃动机与方式研究(个体)

某城市青少年盗窃团体特征研究(群体)

3、组织

?举例:

?一项对全国高校中的社会学系的研究,可以用“教授所占的比例”、“每年发表的论文数”、“每年招收的研究生数”、“每年毕业的本科生人数”等特征进行描述,并与其他的社会学系进行比较。

?我们可能发现,规模大的系在论文发表数、科研课题数等方面比规模小的系要多,而本科生的实践机会比规模小的系要少等。

4、社区

?我们可以用人口规模、社区异质性程度、社区习俗特点、社区的空间范围等特征,对乡村、城市、街区、集镇等进行描述。(城乡对比)

?也可以分析社区不同特征之间的联系,来解释、说明某些社会现象。比如,社区规模与流动人口之间的关系,流动人口的规模对社区异质性程度的影响等。

5、社会产品

社会产品的范围涉及到各种形式的人类行为以及由人类行为所导致的各种社会产物。

比如,书籍、歌曲、图片、建筑、服饰等;婚礼、殡葬仪式、考试、课堂教学、实习、求职、约会等;家庭制度、文化传统等。

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

1、区群谬误

?区群谬误,又称层次谬误,指研究者用一种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非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

?举例:

?有研究者发现,流动人口多的城市其犯罪率大大高于流动人口少的城市,呈现出“城市的流动人口越多,城市的犯罪率越高”的趋势。如果研究者根据这一现象得出结论:流动人口比非流动人口的犯罪率高。那么,研究者就犯了层次谬误。

?因为研究资料是以城市为单位收集的,得出的结论也只能是有关城市的(分析单位是城市),而不能是有关流动人口或非流动人口的结论(分析单位是群体)。

?如果要得出有关群体的结论,应该用群体作为分析单位来进行研究。

?举例:

?研究者在两个规模相当的小城镇做研究时发现,甲城镇中高收入居民的比例超过50%,大大高于乙城镇;还发现,甲城镇中居民拥有摩托车的比例也大大高于乙城镇。因此,研究者得出结论:收入高的居民更可能拥有摩托车。研究者也犯了层次谬误。

?因为并不知道两个城镇中哪些家庭收入高,也不知道哪些家庭有摩托车,也许是甲城镇中的中低收入家庭拥有更多的摩托车呢?要想作出与家庭收入水平和拥有摩托车之间关系的结论,必须以“家庭”而不是以“城镇”作为分析单位。

?举例:

(1)“越穷的村庄,生育率越高”(分析单位为社区)——“越穷的农民生的孩子越多”(分析单位是个体)

(2)“黑人多的城市比黑人少的城市犯罪率高”(分析单位是城市)——“黑人的犯罪率高”(分析单位是群体)

2、简化论

简化论指研究者仅仅用十分特殊的个体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形式上看,简化论的错误与层次错误相反。

?举例:

?研究者认为,人的个性是社会发展的原因。如果一个国家中的人具有看重成就的个性,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发展。于是,他到世界各地去测量少数人的个性,得出了第三世界贫穷的原因。研究者在此犯了简化论错误。

?因为他仅仅用微观层次的证据(个人的个性),就试图解释宏观层次的的过程(社会发展)。

?他忽视了其他宏观层次的因素。比如资源的缺乏、殖民注意的统治、长期的战争、教育与技术的落后等。

要避免层次谬误或简化论错误,关键的一点是要保证你作出的结论时所使用的分析单位,就是你运用证据时所使用的分析单位。这也说明我们在做社会研究时,确定和把握分析单位的重要性。

4.纵向研究的三种类型(多项选择),以及不同类型之间的关系与区别(辨析)

纵向研究主要有三种类型:趋势研究、同期群研究、同组研究。

1、趋势研究

指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其目的是通过对总体在不同时期的态度、行为或状况进行比较,以揭示社会现象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需要注意,在不同时间点上的横向研究在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必须是一样的,否则,结果无法比较。

?举例:

对我国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四次人口结果的比较,以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在美国总统选举过程中,通过对连续几次盖洛普民意测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候选人的势头。

2、同期群研究

指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每次研究的具体样本并不相同,但必须同属于这一特殊人群。这种特殊人群通常与时间或年代有关。

?举例:

以1968年上山下乡的“老三届”学生为一特殊人群,分别研究他们在1978年、1988年、1998年的情况,以反映这一特殊人群在我国的几个特定时期中的所发生的变化。

美国学者做过一项关于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大萧条时期的人的经济态度的研究。基本

方式是每隔10年进行一次全国性研究。1950年,他们从20-25岁的人中抽取样本;1960年,从30-35岁的人中抽取样本;1970年,从40-45岁的人中抽取样本。(三组人都出生在1930-1935年。)

3、同组研究

指对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特点是每次研究时是同一个样本。(找全样本比较困难)。

第五章

1.什么是测量,四种测量的分类及递进关系,排序。什么是变量,变量的类型(名词解释)测量:测量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分类: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递进关系:这四种测量层次由低到高,逐渐上升。

2.概念、变量、指标、操作化(名词解释):

(1)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2)变量是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常量)

(3)指标:我们把表示一个概念或变量含义的一组可观察到的事物,称作这一概念或变量的一组指标。

(4)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

关系:概念是抽象的主观印象,而指标是具体的、可以观察和辨认的客观事物。

出大题概念操作化

操作化的四个步骤(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或大学生就业意愿进行概念操作化)

①弄清楚概念定义的范围。

②决定一个定义。

③列出概念的纬度

④建立测量指标

首先,自己给定其目的定义

然后,发展维度(2~3个),再列出指标(一共不少于8个)

之后,设计问卷设计,题目不少于12个,有封面语和指导语

3.什么是指数与量表(名词解释)

指数,即累加量表,是由一组有关事物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构成,回答者分别对这些陈述发表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见,然后用某种标准将回答者在全部陈述上的得分加起来,就得到了该回答者对这一事物态度的量化结果。

在指数中,每一个具体的陈述对概念的测量具有同等的地位,彼此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结构。量表是一种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复合测量,即全部陈述或项目都是按一定的结构顺序来安排,以反应出所测量的概念或态度具有的不同程度。

4.信度与效度之间的关系(辨析题或名词解释)

信度即可靠性,指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信度是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

效度指测量指标能够如实反映某一概念真正含义的程度。如果一项测量所测的正是它所希望

测量的事物时,我们就说这一测量具有效度,相反,则无效度。

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1)无信度,则肯定无效度;

(2)有信度,不一定有效度;

(3)研究者追求信度,往往会降低效度;

(4)研究者追求效度,往往会降低信度;

第六章

1、根据案例,设计两种抽样方案,各自说明其优缺点(大题)(设计方案为概率抽样)

抽样方案:

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段抽样

非随机抽样: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雪球抽样

1、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是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按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因而它能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误差,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2、非随机抽样(非概率抽样)

非随机抽样主要依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判断或是否方便等因素来抽取对象,它不考虑抽样中的等概率原则,因而往往产生较大的误差,难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在大规模的正式研究中,一般少用非概率(非随机)抽样,常常只是在探索性研究中采用。(1)、非随机抽样(非概率抽样)

一、偶遇抽样

偶遇抽样,又称方便抽样或自然抽样,指研究者根据现实情况,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偶然遇到的人作为对象,或者仅仅选取那些离得最近、最容易找到的人作为对象。

这种碰到谁选谁的抽样方法在形式上有点像随机抽样。但偶遇抽样是非随机的。因为偶遇抽样没有保证总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同等的被抽中的概率。那些最先被碰到的、最容易见到的、最方便找到的对象比其他对象具有大得多的被抽中的概率。因而,我们不能用偶遇抽样的样本去推论总体。

?举例:

?在街头路口拦住过往行人进行调查;

?在图书馆阅览室对当时正在阅读的读者进行调查;

?在商店门口、电影院等公共场所想进出的顾客、观众进行调查;

?利用报刊、杂志对读者进行调查等等

二、判断抽样,又称立意抽样,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自己主观的分析来选择和确定研究对象的方法。

判断抽样: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发挥研究者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当研究者对研究总体比较熟悉、研究者的分析判断能力较强、研究方法和技术熟练、研究经验丰富时,采用这种方法很方便。缺点在于非概率抽样的样本的代表性难以判断。往往用于总体规模小或时间、人力等条件有限的情况。

三、配额抽样

又称定额抽样。进行配额抽样时,研究者要尽可能依据那些有可能影响研究变量的因素来对总体进行分层,并找出具有不同特征的成员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然后根据这种划分和各类成员的比例去选择对象,使样本中的成员在上述各因素、各种特征方面的构成及其在样本中的比例都尽量接近总体。

配额抽样的适用情况:

当研究的主要目标不是去推断总体状况,而主要是为了检验理论、解释关系或比较不同性质的群体时,通常不需要进行严格的随机抽样,不需要得到对总体有代表性、有概括性的样本。此时的抽样标准不是代表性,而是合适性——适合研究的目标,适合检验理论和假设的需要,适合比较的需要。

四、雪球抽样

当我们无法了解总体情况时,可以从总体中的少数成员入手,对他们进行调查,向他们询问还知道哪些符合条件的人;再去找那些人再询问他们知道的人。如同滚雪球一样,我们可以找到越来越多相同性质的群体成员。

(2)、概率抽样

一、简单随机抽样

按照等概率原则直接从含N个元素的总体中随机抽取n个元素组成样本(N >n )。类似于抽签,即把总体的每一个单位都编号,将这些号码写在一张张小纸条上,然后放入一容器,搅拌均匀后,从中任意抽取,直到抽够预定的样本数目。这样,由抽中的号码所代表的元素就组成了一个简单随机样本。

?举例:

?某戏有300学生,从中抽取60人做样本。先从系办得到一份全系学生名单,然后给名单中的每位学生编号(从001~300)。抽样框编好后,用300张小纸条分别写上001~300的号码。把小纸条放在一容器中搅拌均匀。随便摸出60张纸条。这60张纸条所对应的同学,就构成了简单随机样本。

二、系统抽样

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是把总体中的单位进行编号排序后,在计算出某种间隔,然后按这一固定的间隔抽取个体的号码组成样本的方法。

系统抽样比简单随机抽样简单,当样本规模较大时尤其如此。

但要注意:系统抽样的前提是,个体的排列相对于变量来说,应是随机的,即不存在某种与研究变量相关的规则分布。否则会出现很大的偏差。因此,在使用系统抽样时,要注意抽样框的编制方法。

三、分层抽样

1、概念

又称类型抽样,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某种特征(如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等)划分成若干类型,然后在各个类型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抽取子样本,最后,将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A:分层标准的确立原则

①以研究的主要或相关变量作为分层标准。

居民消费状况——家庭收入

不同职业的人对经济改革的看法——职业

②保证层内同质性较强、层间异质性较强、突出总体内在结构的变量为分层变量。

工厂里按工作性质为分层标准

③用有明显区分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

四、整群抽样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而非个体),然后由小群体内的所有元素构成样本。举例:某大学100个班,30人/班,共3000学生。整群抽样的方法抽300学生作为样本。先从100个班中随机抽10个班,然后有这10个班的300学生作为样本

优点:整群抽样过程简单,且可以减少收集资料的费用,还能扩大抽样的应用范围。

简单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需要一份总体的名单制作出抽样框,而实际调查中这份名单难以获得,因而影响这两种方法的应用范围。

例:某城市有10万户家庭,抽取1000户做样本。

若用简单随机或系统抽样,首先需要这10万户家庭的名单,很难获得。而用整群抽样就很简单。我们可以先以居委会来编制抽样框,假设有200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约有500户。先抽取2个居委会,有这两个居委会中的家庭就构成了样本。

缺点:整群抽样的缺点是样本分布不广,样本的代表性较差。

续上例:200个居委会中任意两个居委会的1000户人家,由于受地理、职业等社区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往往难以体现出整个城市的不同地段、不同职业区、不同生活区居民家庭的特点。

在实际的抽样设计中,往往并不单纯地应用某一种抽样方法,而是将几种抽样方法结合起来抽样。这样可以使不同的抽样方法扬长避短。

五、多段抽样

当总体规模较大或总体分布的范围很广时,一般采用多段抽样。

具体做法:先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大群,然后从大群中抽取若干小群,这样一层层抽下来,直到最基本的抽样元素为止。

举例:调查某市青年工人的状况,从全市的青年工人中抽取样本。首先以企业为抽样单位,从全市的企业中随机抽取若干企业;然后从被抽中的企业中随机抽取若干车间;最后从被抽中的车间中抽取青年工人。

多段抽样适合总体范围大、对象的层次多的社会研究。而且,因为不需要总体名单,各阶段的抽样单位数较少,抽样比较容易进行。但是,每级抽样时都会产生误差,因而这种方法的误差较大。

减少多段抽样误差的方法:相对增加开头阶段的样本数而适当减少最后阶段的样本数。

2、什么是抽样,什么是概率抽样,什么是非概率抽样(名词解释)

抽样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式抽取或选取样本的过程。

概率抽样是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按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因而它能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误差,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非随机抽样(非概率抽样)主要依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判断或是否方便等因素来抽取对象,它不考虑抽样中的等概率原则,因而往往产生较大的误差,难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在大规模的正式研究中,一般少用非概率(非随机)抽样,常常只是在探索性研究中采用。

3、参数值,统计值

参数值,即总体值,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总体值只有通过对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进行测量才能得到。比如,某市青年的平均年龄,某厂工人的平均收入等。

统计值,即样本值,是关于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样本值是从样本的所有元素中计算出来的,它是相应的总体值的估计量。

4、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段抽样

非概率抽样: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雪球抽样(选择题)

5、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1)总体规模。(2)推断的把握性与精确性。(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4)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时间和人力。

抽样误差概念:抽样误差就是用样本值去估计总体值时所出现的误差。它是抽样本身的随机性所引起的误差,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但可以在样本设计中事先进行控制。

抽样误差可否避免?

(1)对于小样本,样本规模增加一点,变会带来精确性方面很明显增加。

(2)对于大样本,同样增加这么多个案,却收效甚微。许多研究通常将样本规模限制在2000以内,因为样本超过了这一点时,花费在所增加的样本规模上的人力、物力,相对于增加的精确性来说,得不偿失。

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的关系:

抽样误差主要取决于总体的分布方差和抽样规模。样本规模与抽样方差成反比。

简单随机抽样中,扩大样本可以降低抽样误差。

分层抽样是缩小总体的异质性程度或分布的方差,提高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精确度。

第七章

1.调查研究的定义,四种研究,主要是调查和实地研究的定义

调查研究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四种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

实地研究: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2.调查资料的收集方式(多选):自填问卷法(个别发送法、集中填答法、邮寄填答法),结构访谈法(当面访问法、电话访问法)

3.问卷设计(看每张PPT)

4.调查研究的优缺点,根据题目说优缺点

?调查研究的主要优点

?(1)可以兼顾到描叙和解释两种目的。

?(2)操作程序严格、规范,使得其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即描叙和概括事物的精确性较高。

?(3)可以迅速、高效地提供某一总体的丰富资料和详细信息,在了解社会现象方面具有优越性。

?(4)其定量特征和通过样本反映总体的特征,使得其应用范围广泛,受到研究者、决策人员、市场研究人员以及大众传媒的高度重视。

?调查研究的主要缺点

?(1)在探讨和分析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方面,不及实验研究;在对事物理解和解释的深入性方面,不及实地研究。

?(2)资料收集主要依据被调查者的自我报告。这种被动、间接的行为测量方式,往往难以真正了解现实中人们的行为。

?(3)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限制了被调查者对问题的回答,使得资料表面化、简单化。

第八章

1、什么是实地研究

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观察的概念

指目的明确地、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地、有针对性地了解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着的现象。

2、观察法和无结构访谈的优缺点(判断多选)

观察法:优点:没有假设和“先入之见”,是获得社会现实真实图象的最好方法。

缺点:资料缺乏信度;程序不明确和系统,资料难以数量化,结果无法重复;主观情感因素较强。

无结构访谈,又称深度访谈或自由访谈,与结构访谈相反,并不依据事先设计好的问卷和固定的程序,只有一个访谈的主题和范围,由访谈员和被访者围绕这个主题或范围进行比较自由的交谈。主要应用于实地研究。通过深入细致的交谈,获得丰富生动的定性资料,并通过研究者主观地、洞察性的分析,从中归纳出某种结论。

3、实地研究的优缺点(判断多选)

主要优点

(1)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2)研究的效度较高。

(3)方式比较灵活,弹性较大。(可随时修正研究目标和设计)

(4)适合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要在实地生活相当一段时间)

主要缺点

(1)概括性较差。(2)信度较低。(3)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正面互动)。(4)所需时间较长。(5)伦理问题。(研究者为了研究是否应该和是否有权利有欺骗研究对象?)

第十一章

1.什么是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结构

研究报告:反映社会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报告。它以文字、图表等形式将研究的过程、方法和结果表现出来。其目的是告诉有关读者,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取得了哪些结果,这些结果对于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有哪些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等。

结构1、标题

2、导言:研究的缘起;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方法:文献回顾;研究的基本概念、变量、假设、理论框架;研究的总体、样本及抽样方法、抽样过程;资料收集和分析的方法

4、结果:发现了什么

5、讨论:结果的意义

6、小结或摘要:简要总结

7、参考文献

8、附录:问卷、量表、公式的推导、数据计算方法等你在调查中遇到的困难如何克服?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知识点

社会调查研究知识点 选择15*2;简答4*10;计算1*15;论述1*15 重点章节:5、6、7、11、13(罗红叶老师所上的章节),其余章节可能出选择题。 1、了解定量与定性的区别,详见第11章 2、选题的标准: P52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3、测量的四要素: P88测量的客体、测量的内容、测量的法则、数字或符号。 4、测量层次:明确四者的各自特点与区别 P90 (1)定类测量:又称类别测量、定名测量,本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即将研究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和符号,确定其类别。定类测量是最低的层次测量,其分类是最基本的目标和最经常性的操作。 数学特征:等于或不等于(属于或不属于) 举例:性别(男女)、婚姻(未婚、已婚、离婚……)、职业(工人、农民、干部、技术人员、商人、其他) 特性:穷尽性与互斥性、对称性与传递性 (2)定序测量:又称等级测量、顺序测量,其取值是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研究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又可以认为其实按某种特征或标准将对象区分为强度、程度或等级不同的序列。可以反映不同的类别,还可以体现出事物或现象在高低、大小、先后、强弱等序列上的差异。 数学特征:大于或小于 举例: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大学及以上)、城市的规模(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 特性:对称性与不对称性同在,传递性。通常将不同的序列转化为大小不等的数字,但此数字不能进行数字运算,只是单纯表示“大”“小”的符号。 (3)定距测量:又称等距测量、区间测量,它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别为不同类别、不同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之间不同等级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结果之间可以进行加减运算。注意:定距测量中的值可以为0,但是这个0却不具备数学中0的含义,如北京的气温为0摄氏度,并不是表示没有温度。 特点:同时具有定类、定序的性质,还可以加减运算 举例: ①测量人的智商:甲的智商为135,乙的智商为110,那么可以说明甲的智商比乙的智商高,而且高出135-110=25

常用社会调查方法

常用社会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运用统一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是标准化的、书面的、抽样的。分为自填式问卷和代填式问卷。 问卷的设计:①卷首语,是自我介绍信,包括调查目的、意义、主要内容、选择被调查者的途径和方法,调查单位名称和时间等。语气要谦虚、诚恳、平易近人,文字简明、通俗、有可读性。②填答说明;③问题和回答方式。 此外,有的自填式问卷还有结束语,可以是简短几句话,对被访者的合作表示真诚感谢,也可稍长一点,顺便征询一下对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的看法。 例如:您填完这份问卷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吗?如有,请写在下面: ———————————————————————— 您填完这份问卷后有何感想? ①很有意义□②可能有用处□③没有意义□④不清楚□ 如果是访问问卷,在结束语后,还应有以下一些内容: 完成情况:完成_,未完成_(不在家_,拒绝回答_,其它_) 访问时间:_年_月_日_时_分,至_时_分,合计_分钟 访问员姓名__,对回答的评价:可信_,基本可信_,不可信_ 问题的种类:①主题性问题,即围绕调查主题而询问的问题: a.客观性问题(住宅面积、人口、人均收入) b.主观性问题(人们思想、感情、态度、愿望等主观世界方面的问题,“您对……有何看法?”、“您认为……是……吗?”) ②检验性问题,为检验回答是否真实、准确而设计的问题。如在问卷中先问“您今年多少岁?”,在问卷后再问“您哪年结婚,当时多少岁?”先问收入,再问支出,或先问支出,再问收入等。这类问题,一般安排在问卷的不同位置,通过互相检验来判断回答的真实性和准确性。③背景性问题,主要是被调查者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情况、行业、职业、职务或职称、收入等)。 以上问题,背景性问题不可少,是对被调查者分类和对比研究的重要依据,其它的则依据调查目的、内容而定,较复杂的调查问卷(特别是经济调查问卷)才需要设计检验性问题。 问题的结构:即问题的排列组合方式 ①按问题性质或类别排列 ②按问题复杂程度或困难程度排列:一般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先客观方面,后主观方面;先一般性,后特殊性,特别是敏感性强,威胁性大的问题,更应安排在问卷后面。以上排列有利于增强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信心,有利于把回答逐步引向深入。 ③按问题时间顺序排列:当前,由近及远,或倒过来,总之保持连续性、

社会调查方法重点总结

一.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 1.普遍调查 普查:人口普查最典型 两种方式:统计报表、直接登记 优点:全面性和准确性 局限:工作量大、花费大、组织工作庞杂;调查项目不能多,难以深入 2.抽样调查 程序:设计抽样方案 界定调查总体随机 选择抽样方法 编制抽样框非随机 抽取调查样本 评估样本质量 优点:成本低、效率高;信息详细、资料丰富;运用范围广、准确性高;代表性强(随机),可推论 局限:不宜作定性研究;总体难以界定;受制于统计学基础、计算机能力 二.社会调查的程序 选题阶段:选择问题,价值,创新,可行,具体化,概念化 准备阶段:调查设计,组织队伍,抽取样本,变量测量,问卷设计,提出假设调查阶段:自填问卷,邮寄问卷,结构访问,电话访问,组织管理 分析阶段:资料整理,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理论研究 总结阶段:报告结果,撰写报告,评估质量,应用结果,发布(发表) 三.调查课题 (一)调查课题的类型 按照不同标准,调查课题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最主要的划分方法有以下两种。 1.理论性课题与应用性课题 根据社会调查目的的不同,可以将调查课题分为理论性课题与应用性课题。(1)理论性课题:所谓理论性课题是以检验和发展某些理论或假设为目的而确立的课题。(简言之:与理论发展有关的研究,一般为理论性课题)。 (2)应用性课题:应用性课题是以认识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为目的而确立的课题,其主要目标是提出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方案或对策,以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2.自选性、委派性、招标性课题 根据调查课题的来源,可分为自选性、委托性、招标性课题三大类。 (1)自选课题:自选课题则是研究者根据自己所从事的科研、教学或实际工作的需要,或是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或研究兴趣,并结合社会的某种需要,自己选定的课题,这类课题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研究者本人,因而研究者具有很大的主动性和决定权。 (2)委派课题:委派课题指的是那种由有关的机构、部门、单位或个人根据他们的某种要求所确定,并委托或指派给研究者进行调查的课题。对研究者来说,这类

57山东工商学院期末考试社会调查与统计复习题

社会调查与统计复习题 一单选题 1、某项调查内容是名民工子女就学情况调查,该题材属于(C)的调查。 A社会行为B社会活动C社会背景D人群意见 2、将笼统或宽泛的问题领域通过限定人群、区域、行为或活动变成特定问题研究,属于(D ) A深化调查内容B缩小调查范围C细化调查内容D课题明确化 3、您的兄弟上过大学吗?答案设计为A.上过B.没上过。该问卷问题的错误是(B) A概念抽象B问题含糊C问题带有倾向性D问题与答案不协调 4、您认为现行社会养老体制及改革路径合理吗?该问卷问题的错误是(A) A概念抽象B问题含糊C问题带有倾向性D问题与答案不协调 5、某项调查发出问卷200份,回收160份,其中空白问卷20份。下面正确说法是(C)。 A有效回收率为80% B回收率70% C有效回收率70% D实际回收率70% 6、某项调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5间学校,然后从每间学校中随机抽取10个班级,然后再从每个班级抽取15名同学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是(D)。 A简单抽样B等距抽样C分层抽样D多段抽样 7、定额抽样与分层抽样的区别于(A)。 A前者按样本实际占比,后者等概率 B前者等概率,后者按样本实际占比 C前者进行分层或分类,后者不分层或分类 D前者不分层或分类,后者进行分层或分类 8、抽样时需要考虑增加样本规模的情况是(C)。 A总体规模比较小B异质程度小C置信水平高D研究经费少 9、我国于2000年进行的全国人口调查属于(A)。 A.普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个案调查 10、“将被调查者工资单上的应发金额数加上每月奖金发放统计表上他所得的奖金数额就是他的收入状况”是(C)。 A.测量客体B.测量内容C.测量法则D.数字和符号 11、属于定类测量层次的是(A)。 A.性别 B.年龄 C.收入 D.职业声望 12、集中时间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审核,这种审核是(B) A.实地审核 B.系统审核 C.收集审核 D.多次审核 13、在实际工作中,问卷的设计有两种具体方法,即:(B) A.问答法和修改法 B.卡片法和框图法 C.客观法和评价法 D.主观法和试样法 14、社会调查研究中操作化的含义是指(B)。 A.明确概念的确切含义 B.将概念逐步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 C.关于调查结论的表述 D.关于调查观点的表述 15、当需要了解国情国力的基本情况时,最恰当的调查方法是(A)。 A.全面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16、在社会调查中,(B)是不可测量的。 A、变量 B、概念 C、标志 D、指标 17、简单随机抽样是指总体单位(A)。 A 不加任何处理任意抽取样本 B 按其某种特征分为若干类型抽取样本 C 按一定标志编序按间隔抽取样本 D 分为若干群以群体为单位抽取样本 18、不能对照事实重新审核的资料是(D)。 A.观察资料 B.问卷资料 C.访问资料 D.文献资料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重点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一. 名词解释 1.社会调查:所谓社会调查,是指人们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从现实社会中 收集有关社会事实的信息资料,并对其进作出描述和解释的一种自觉的社会认识活动。 2.概念的操作化:是指对调查研究所使用的抽象概念给予明确的定义,并确定 其边界和测量指标的一种设计工作。 3.层次谬误:是指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使用较高的或集群的分析单位作研究, 而使用另一种较低的非集群的分析单位作结论的现象。 4.减化论:是指研究者仅仅使用非常特殊的个体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想象。 5.社会测量: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则,将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属性和特征,用一组 符号和数字表示出来的一种方法。 6.信度:运用相同的测量手段重复测量同一对象时所得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 7.效度:测量工具能够准确.真实地测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8.普查:是指为了掌握被研究对象的总体状况,对全体被研究对象逐个进行调 查研究的一种调查方式。 9.抽样调查:是指从全体被研究对象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对象作为 代表进行调查研究,以此推论被研究对象状况的一种调查方式。 10.典型调查:是指在对调查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抽取若干个具有代表 性的对象作为典型,对其进行周密系统的调查,以认识调查对象的总体状况。 11.个案调查:是指对某个特定的社会单位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的一种调查方 法。 12.标准化访谈:又称结构性访谈,是指按照统一的设计,有一定结构的调查表 或问卷表所进行的访谈。 13.代填问卷:是指调查者按照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当面提出问题,然后 再由调查者根据被调查者的口头回答来填写问卷。 14.自填问卷:一般是通过报刊发行.邮局传递或派人送发等方式将问卷送到被调 查者手中,并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然后再返回到调查者手里。 1.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①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 ②一个测量工具要有效度必须有信度,没有信度就没有效度;但有了信度不一定有效度。 ③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信度高,效度未必高。 ④效度低,信度很可能高。效度高,信度也必然高。 二. 简答题 1.社会调查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考试试题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测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第一;第二,系统性;第三;第 四,实证性;第五。 3、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主要是、人口 和;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主要是个人、、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等。 4、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及其理论基础有和。 5、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和_____。 6、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的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概念的形成、、选择测量指标、。 7、根据抽取对象的具体方式,抽样可以归纳为与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社会调查研究 2、因果关系 3、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4、概率抽样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类型?

2、什么是概念间的相关关系? 3、抽样的特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共26分) 1、怎样选择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10分) 2、如何制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总体方案?(10分) 3、怎样检验测量的信度?(6分)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测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问卷调查方法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问卷调查的关键工作是____________。 3、一般访谈是指访谈时要有一套完整的____________,访谈人只需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即可,无须探讨式的相互商洽。 4、深度访谈是希望通过访谈发现一些____________,此类访谈主要适用于____________研究。 5、社会观察是指有目的地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搜集人们各种行为数据资料的方法。 6、文献法的显著特点有:、、。 7、实验法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自变量与;与对照组(也叫控制组);前测与。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文献法 2、问卷法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复习重点(老师最新给的)

1.社会研究方法1)社会调查2)实验研究3)实地研究4)文献研究 2.调查研究(社会调查):以受访者回答问题(自填问卷或结构式访谈)的数据为基础辨析总体状况.社会调查主要采用自填式问卷与结构式访问两种方法收集资料; 社会调查指的是抽样调查;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式 3.社会调查的分类行政统计调查;人口普查; 生活状况调查; 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 市场占有率民意调查; 研究性调查:针对某一社会现象、问题进行调查,目的不是得出一般的结论,而是致力于对某类社会现象所具有的一般规律或普遍法则进行探索和研究。 4.普查:指的是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调查。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费钱;资料准确,适于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调查项目较少。 5.抽样调查指的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可以迅速获得资料数据;可以比较详细地收集资料,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应用范围广;准确性高 6.调查课题的类型 理论性课题——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课题。以揭示社会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 应用性课题——侧重于了解、描述和探讨某种社会现实问题或针对某类具体社会现象的课题. 以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和对策为主要目的 7.调查设计是指对整个调查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同时还包含制定详细操作步骤及研究方案等方面内容 探索性调查: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考察或了解,以获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描述性调查: 描述总体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如何描述性研究指研究者通过借助观察等方法与手段搜集资料,系统地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状况及其发展过程,把握反映其主要特征和一般规律的属性,以实现对其现状和历史作出准确描述的研究方式。 解释性调查:指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的社会研究类型。回答社会事物或现象“为什么是这样的” 8.抽样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 9.抽样调查就是从研究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代表加以调查研究,然后用所得结果推论和说明总体的特性。 10.样本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11.抽样框抽样范围,指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 12.参数值是对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总体中所有元素某些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13.置信度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内的概率,或者说,是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内的把握性程度;置信区间上述“某一区间”,就是置信区间 14.概率抽样: 1)每一个体有同等机会被抽取 2)每一个体的抽取都是相互独立的 15.测量的四个要素测量客体测量内容测量法则测量数值 16.社会指标是一种统计指标系统,它记载着各种社会变化,并能把这些变化同社会目标联系起来进行概括和描述。 17.变量:指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或者说.就是包括一个以上范畴的概念。取值的穷尽性和互斥性 18.操作化的含义: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 19.量表使一种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复合测量,即全部陈述或项目都按一定的结构顺序为安排,以反映出所测量的概念或态度具有的各种不同的程度。 20.信度即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它指的是使用相同研究技术重复测量同一个对象时,得到相同研究结果的可能性。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

社会调查的种类和方法社会调查方法考试答案

社会调查的种类和方法社会调查方法考试答案 说起社会调查,有些青年以为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事。其实不然。社会调查是认识社会、分析问题、评价事物的基本功。不是说要“实事求是”吗?“实事”不清,何以“求是”?有的青年对某个问题高谈阔论,却不能令人信服,原因之一便是缺乏事实根据,特别是缺乏量的分析。有的青年对某个问题认识模糊,究其缘由,往往与不了解实际情况有关。因此学会进行社会调查,对青年特别是青年干部来说,是必要的。本期介绍社会调查的种类和方法,随后分别介绍怎样收集、调查资料和怎样写调查报告。—编者 社会调查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种类。这里只介绍按照调查对象的范围来划分的三种类型。 一、全体调查。也叫普遍调查,就是对所要调查的全体对象没有遗漏地逐个调查。全体调查可以是全国性的,也可以是地区性的。凡是对调查的对象作普遍的调查,都叫全体调查。但一般是指全国性的调查,如人口普查。全体调查范围广,耗资大,要设立专门的机构,个人和单位无法承担,一般是由政府主持。 二、抽样调查。即从调查总体中选出若干样本作调查,然后把样本调查的结果推及总体。

抽样调查分为非随机抽样和随机抽样两种。非随机抽样就是调查人员根据自己的判断或偶然遇到的个案进行抽样。这种抽样方法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但是无法知道它的代表性,因此从这样的样本调查中获得的资料,只能作为研究总体的参考,不能推及总体。真正科学的研究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 随机抽样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抽样。随机抽样的方法有四种: 第一,简单随机抽样法。就是把调查总体的名单或名单编号放在一起,用抽签方法,任意选取若干个案作为样本。这种选择方法使每一个个案被选中的机会相同。如我们从5,000个个案中选500个作为样本,那么每个个案被选取的机会是10%。用抽签的方法不可能把500个样本单位一次抽齐,为使每个个案被抽中的机会相同,可以把被抽中的样本单位放回去再抽。遇到大样本采取抽签方法是很不方便的,一般是利用随机号码表(也叫乱数表,现在出版的统计学书中都把它当作附录放在后面)进行抽样。方法是把全部抽样单位编成号码,然后在号码表中任意找出一个号码,按顺序选取需要数目的个案。 第二,系统抽样法。这种方法是把总体中的全部个案排列起来,并按抽样间距分成若干段,然后在每一段中抽取一个个案。例如,总体为5,000,样本为500,抽样间距为10。根据这个间距,我们把总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期末预测试题 含答案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期末预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一) 1.下列只属于定性社会研究方式的是(C) A.社会调查 B.实验研究 C.实地研究 D.文献研究 2.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不包括(D) A.抽样 B.问卷 C.统计分析 D.资料整理 3.社会调查中研究问题指的是研究主题范围内研究者具体回答或研究解决的问题。下列属于研究问题的是(B) A.留守儿童问题 B.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C.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D.家庭问题 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体现了选题的哪种途径和方法?(C) A.从现有文献中寻找 B.从个人经历中寻找 C.从社会生活中寻找 D.从他人经历中寻找 5.社会调查中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是(A) A.层次谬误和简化论 B.区群谬误和生态谬误 C.层次谬误和体系谬误 D.简化论和区群谬误 6.对青少年初次犯罪原因进行调查不是以年龄特点、类型多方面做全面而详细的了解,而是将调查的焦点集中在各种可能的原因和解释进行检验,分析探讨和说明。这样的调查方法属于(C) A.描述性调查 B.研究性调查 C.解释性调查 D.探索性调查 7.假设某大学有100个班级,每班都是30名学生,共有3000名学生,现要抽取300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不是直接一个一个的抽学生而是从全校100个班级中抽取十个班级,然后由这十个班级的全部学生构成调查的样本,这种抽样属于(A) A.整群抽样 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

8.在社会测量的层次中属于最低层次的是(A) 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 9.在问卷设计中,问题的设计应该遵循下列基本原则,不包括(B) A.清楚,明确,具体原则 B.一次可以问两个问题原则 C.客观中立原则 D.不直接询问敏感问题原则 10、对连续型变量分组;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A) A.85在第三组 B.75在第一组 C.95在第三组 D.85在第二组 11.某企业职工工资分为四组:(1)800元以下;(2)800-1000元;(3)1000-1500元;(4)1500元以上。则1500元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应为(D) A.1500 B.1600 C.1700 D.1750 12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13.下列四幅图中哪个是弱正相关(C)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作业 全 答案

2017年《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作业一 习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活动。 2、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 3、?社会调查研究依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 4、?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5、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准确性、完整性和互斥性。 二、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1、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是( D ) A、英国 B、前苏联 C、德国 D、美国 2、描述性研究是指( B)。 A、探求社会状况之间的逻辑关系 B、对社会事实的状况、外部特征、发展过程进行客观描述 C、推断社会某一现象的发展趋势 D、通过了解事物的过去预测未来 3、?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 A )。 A、离散变量 B、自变量 C、连续变量 D、因变量 4、?对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的测量类型是( D)。 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 5、?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 C) A、建构效度 B、表面效度 C、外在效度 D、实证效度 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中初级社会群体是指(ACE) A、家庭 B、社会组织 C、村落 D、阶层 E、非正式组织 F、企事业单位 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有(ABCDE)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伦理与道德原则 D、科学性原则 E、系统性原则 F、互诉性原则 3、社会调查研究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 AE) A、描述型研究 B、定性研究 C、定量研究 D、横剖研究 E、解释型研究 F、纵贯研究 4、检验评价调查方法和所得资料的效度的形式有(AEF ) A、再测法 B、表面效度 C、准则效度 D、结构效度 E、复本法 F、对分法 5、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ABC) A、查阅文献 B、咨询活动 C、实地考察 D、确定课题 E、概念操作化 F、理论建构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期工作准备阶段需要做的各项工作,包括选择和确定调查研究课题,命题,假设,对概念操作化的确定测量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制定调查研究方案,抽取调查样本,以及人、财、物方面的准备等内容,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具有重要意。 2、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有什么主要区别? 答:抽样调查: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体作为样本,并通过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的状况。 抽样调查的特点: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资料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和概括,能了解总体的一般状况和特征,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但他的调查内容不如个案调查那样深入、全面,工作量也较大,在资料处理和分析上需要运用较复杂的技术。 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1 主要作用:是详细描述某一具体对象的全貌,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2 特点:与抽样调查相比,个案调查不是客观的描述大量样本的同一特征,而是主观的洞察影响某一个案的独特因素。 四、论述及应用题(两题,共55分) 1、操作化的定义和作用是什么?如何对概念和例题进行操作化?任选一概念完成操作化。(25) 要求:操作化结果须有三个以上层次,15个以上指标。 答:操作化是指明确提出概念的定义,分清概念(包括命题和假设)的层次,并将抽象概念一步步化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测量的指标,以实现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化的这一过程。 操作化的作用之一:在于使概念或命题具体化,使调查研究得以进行

社会调查实务期末复习资料

2017.12《社会调查实务》期末复习资料 参考复习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 1971年,社会学家华莱士提出了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模型“(科学环)”。 C. (典型调查)侧重于对事物的质的方面做深入的研究,它可以反映调查对象的内在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C. (雪球抽样)常常用于研究者无法了解总体情况的时候。 C. 抽样调查的样本规模通常不超过总体规模的(1/3)。 C. 从某高校抽取10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样本时,其抽样单位是(班级)。 C. 从某高校抽取10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样本时,其抽样框是(该校所有班级的名单)。 C. 从某高校的大学生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出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这300名大学生)就构成该总体的一个样本。 C. 从事儿童教育研究或实践的人员,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或实践需求对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进行的研究是一个(自选课题)。 D. 当量表等级描述使用的形容词强度弱些时,就会使答案分布(更加均匀)。 D. 对经常旷课的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其原因,属于(判断抽样)。 D. 调查问卷封面信篇幅(两三百)字最好。 G. (局外观察)更具有客观性,但通常只能获得比较表面甚至是偶然的现象。 G. 根据访谈的性质,(无结构访谈)可以细分为正式访谈和非正式访谈。 J. "经济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应用课题)。 J. (编码)就是用数字作为每个问题及答案的代码。 J. (分析单位)即社会调查所要分析和描述的对象。 J. (调查对象)即研究者收集资料时所直接询问的对象。 J. (调查范围)即调查对象所取自的总体。 J. 集体访谈的参加人数通常以(5-7)人为宜。 J. 将可以得到的反映总体中某些重要特征及其分布的资料与样本中的同类指标的资料进行对比,若二者之间的差别(很小,较高),则可以认为样本的质量较(A)。 J. 将阅读文献后的心得、感想、评论、意见等集中记录下来的记录方法是(札记)。 J.(评估量表)就是通过试调查删除分辨力不高的陈述,保留分辨力高的陈述,从而形成正式量表。 L. 李克特量表通常是(5)个等级。 L. 立案后所确定的调查对象称为(案主)。 L. 量表采用奇数等级还是偶数等级是由被调查者是否会对调查内容持有(中立态度)决定的。 M. 民意结构图可用(3)条垂直相接的直线来表示。 M. 民意调查的(回收率)是调查成败的重要标志。 M. 民意调查的资料搜集方法通常采用(问卷法)。 N. 能够测定事物间比例、倍数关系的测量方法是(定比测量)。 N. 能够测定事物属性和特征的差别程度的测量方法是(定距测量)。 R. 任何一项具体的调查研究,都是以(研究问题)作为其逻辑起点的。 R. 如果需要使用综合统计技术分析数据,就需要(7)个或者更多的等级。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笔记整理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笔记整理 第一章: 一:1.研究社会的方式:实验研究实地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 2.实验研究的优点:实践性、可操作性、可重复、可揭示因果关系 缺点:实验组和参照组的选择难以具有充分代表性、实验过程难以有效控制伦理困境 3.实地研究的优点:直观性、可靠性、非介入性、直接接触 缺点:表面性和偶然性、受时空限制(微观调查)、观察误差大、耗时长、 资料难以量化 4.文献研究的优点:超越时空限制、非介入性(无反应性、不失真)、可重复、费用低、 效率高 缺点:纸上得来终觉浅、文献的时代烙印、落后于现实、难以找全 2.社会调查包括三要素:抽样、问卷与统计分析 3.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选题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分析阶段总结阶段 选择问题===> 调查设计===> 自填问卷===> 资料整理===> 报告结果 抽取样本邮寄问卷单变量分析 变量测量结构访问双变量分析 问卷设计电话访问多变量分析 第二章 3.选题的标准:1.重要性(意义或价值,值得去做、分为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最基本的标准

2.创造性(与众不同、独特)新的标准 3.可行性(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完成调查的主客观条件)决定性标准 4.合适性(这个课题对于研究者是不是最好)更进一步标准 第三章 调查设计的工作主要包括五方面: 1.明确调查目的(描述和解释) 2.确定分析单位(个人、群体、组织、社区) 3.设计抽样方案:抽样对象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所采用的对象或单位。 4.设计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方法 5.制定实施方案 -----描述性调查:关注的焦点通常在于回答总体的各种结构和分布是怎样的,即它回答的主 要是人的特征、行为或态度“是什么”或者研究的现象的特点、分布以及趋势怎么样这样的问题,而不在于回答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结构分布。注重描述的准确性和概括性,在方法上要求系统性和全面性 -----解释性调查:目标是回答“为什么”,是解释原因,是说明关系,理论色彩往往更强。要求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分析。 分析单位的分类:个人、群体、组织、社区、层次谬误 层次谬误:又称为区群谬误、生态谬误或体系错误,指的是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用一种比较大的集群分析单位作研究,而用一种比较小的或非集群分析单位作结论的现象。 第四章重点

调查研究常用九大方法

调查研究常用九大方法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8日作者:孙亚男 选择合适的调研方法直接关系到调研工作开展。笔者结合调研工作实际,将常用的九大调研方法进行介绍分析,供大家调研时参考。 1.实地观察法。调查者在实地通过观察获得直接的、生动的感性认识和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但因该法所观察到的往往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且受调查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不能进行大样本观察,需结合其他调查方法共同使用。通常适用于对那些不能够、不需要或不愿意进行语言交流的情况进行调查。 2.访谈调查法。该法是比实地观察法更深一层次的调查方法,它能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适用于调查的问题比较深入,调查的对象差别较大,调查的样本较小,或者调查的场所不易接近等情况。包括个别访谈法、集体访谈法、电话访谈法等。但由于访谈标准不一,其结果难以进行定量研究,且访谈过程耗时长、成本较高、隐秘性差、受周围环境影响大,故难以大规模进行。 3.会议调查法。这种方法是访谈调查法的扩展和延伸,因其简便易行故在调查研究工作中比较常用。通过邀请若干调查对象以座谈会形式来搜集资料、分析和研究社会问题。最突出的优点是工作效率高,可以较快地了解到比较详细、可靠的社会信息,节省人力和时间。但由于这种做法不能完全排除被调查者之间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调查结论往往难以全面反映真实的客观情况。且受时间条件的限制,很难做深入细致地交谈,调查的结论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调查者自身因素影响等。 4.问卷调查法。即间接的书面访问,该法最大优点是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在广阔的范围内,对众多的调查对象同时进行调查,适用于对现时问题、较大样本、较短时期、相对简单的调查,被调查对象应有一定文字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如对某地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情况调查、中小学教师队伍科研现状的调查等。由于问卷调查法只能获得书面的社会信息,而不能了解到生动、具体的社会情况,因此该法不能代替实地考察,特别是对那些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因配合其他调查方法共同完成。 5.专家调查法。这是一种预测方法,即以专家作为索取信息的对象,依靠其知识和经验,通过调查研究,对问题作出判断和评估。最大优点是简便直观,特别适用于缺少信息资料和历史数据,而又较多地受到社会的、政治的、人为的因素影响的信息分析与预测课题。广泛应用于对某一方案做出评价,或对若干个备选方案评价出相对名次,选出最优者;对达到某一目标的条件、途径、手段及它们的相对重要程度做出估计等。 6.抽样调查法。指按照一定方式,从调查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进行调查,并用所得结果说明总体情况。它最大的优点是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相对准确的调查结果,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组织全面调查范围广、耗时长、难度大,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检查和验证。比如开展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民意调查、流动党员现状社会调查等。局限性在于抽样数目不足时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7.典型调查法。指在特定范围内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定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借以认识同类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及本质的一种方法。在调查样本太大时,可以采用此种方法。但必须注意对象的选择,要准确地选择对总体情况比较了解、有代表性的对象。如某地级市开展对区县市农村党员致富情况的调查,应选取经济发展较快、农村党员致富能力较强的县市作为典型调查对象。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知识点

选择*;简答*;计算*;论述* 重点章节:、、、、(罗红叶老师所上地章节),其余章节可能出选择题. 、了解定量与定性地区别,详见第章 、选题地标准: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测量地四要素:测量地客体、测量地内容、测量地法则、数字或符号. 、测量层次:明确四者地各自特点与区别 ()定类测量:又称类别测量、定名测量,本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即将研究对象地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地名称和符号,确定其类别.定类测量是最低地层次测量,其分类是最基本地目标和最经常性地操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数学特征:等于或不等于(属于或不属于) 举例:性别(男女)、婚姻(未婚、已婚、离婚……)、职业(工人、农民、干部、技术人员、商人、其他) 特性:穷尽性与互斥性、对称性与传递性 ()定序测量:又称等级测量、顺序测量,其取值是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研究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又可以认为其实按某种特征或标准将对象区分为强度、程度或等级不同地序列.可以反映不同地类别,还可以体现出事物或现象在高低、大小、先后、强弱等序列上地差异.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数学特征:大于或小于 举例: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大学及以上)、城市地规模(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特性:对称性与不对称性同在,传递性.通常将不同地序列转化为大小不等地数字,但此数字不能进行数字运算,只是单纯表示“大”“小”地符号.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定距测量:又称等距测量、区间测量,它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别为不同类别、不同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之间不同等级地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结果之间可以进行加减运算.注意:定距测量中地值可以为,但是这个却不具备数学中地含义,如北京地气温为摄氏度,并不是表示没有温度.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特点:同时具有定类、定序地性质,还可以加减运算 举例: ①测量人地智商:甲地智商为,乙地智商为,那么可以说明甲地智商比乙地智商高,而且高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②测量自然界中地温度:北京地气温度,武汉度. 定类测量地测量结果:北京和武汉地气温不同; 定序测量地测量结果:武汉地气温比北京地气温高; 定距测量地测量结果:武汉地气温比北京高出度. ③公元年代 ()定比测量:又称等比测量、比例测量,除了上述三种测量地全部性质外,还具有一个绝对地零点(有实际意义地零点).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举例:收入、年龄、出生率、性别比、离婚率、城市人口密度.如:甲地收入是元,乙地收入是元,那么,由此说明甲地收入是乙地两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是否有实际意义地零点(绝对零点)地存在,是定比测量与定距测量地唯一区别. 层次小结: 上述四种测量地层次由高到低,逐渐上升.高层次测量具有低层次测量地所有功能,即它既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可以测量地内容,也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所无法测量地内容;同时,高层次地测量还可以作为低层次地测量处理.如:定序测量具有定类测量地分类功能,且可以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风笑天第四版备考重点及课后习题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研究社会的方式: 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指的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研究者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优点:实践性、可操纵、可重复、可揭示因果关系。缺点:实验组和参照组的选择难以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实验过程难以有效控制、伦理困境实地研究: 是一种研究者以不带理论预设的方式,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观察和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达到对研究对象的理解和阐释的研究方式。优点:直观性、可靠性、非介入性、直接接触。 缺点:表面性和偶然性、受时空限制(微观调查)、观察误差、耗时长、资料难以量化。 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各种二手文献资料、摘取有用信息、研究有关内容的方法。优点:超越时空限制、非介入性(无反应性、不失真)、可重复、费用低效率高。缺点:“纸上得来终觉浅”、文献的时代烙印、落后于现实、难以找全。 社会调查: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必考) 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抽样、问卷、统计分析。方法论特征:本质上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式、一种横剖性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的类型:行政统计调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研究性调查。 社会调查的题材:(1)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2)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 (3)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 普遍调查:简称普查,指的是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调查。 1 / 12 抽样调查:就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相比较各自的特点:普遍调查特点(1)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费钱;(2)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3)调查项目不能多,只能了解某一方面必不可少的基本情况。与之相比,抽样调查具有一下突出优点:(1)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这也是抽样调查最突出的优点;(2)可以十分迅速地获得资料数据;(3)可以比较详细地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4)抽样调查的应用十分广泛;(5)准确性高。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并用图示法画出这一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选题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分析阶段 总结阶段 选择问题===> 调查设计===> 自填问卷===> 资料整理===>

社会调查期末考试

1.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量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法。 2. 调查课题的明确化: 通过对调查课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将最初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调查主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 3.操作化 操作化: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4.常量和变量 常量和变量所谓变量.就是指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或者说.就是包括一个以上范畴的概念。而那些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值的概念,则叫做常量。 5.层次谬误 层次谬误:又称为区群谬误、生态谬误或体系错误,指的是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用一种比较大的集群分析单位作研究,而用另一种比较小的或非集群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或者说,研究者在一个比较大的集群的分析单位上收集资料,而在一个比较小的或非集群分析单位上来下结论的现象。 6.近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产生的原因 (1)资本主义社会会中大量社会问题的出现; (2)自然科学方法的渗透; (3)人口普查的需要。 7.与普通调查相比,抽样调查的优点 抽样调查的优点: 1、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 2、可以迅速获得资料数据; 3、可以比较详细地收集资料,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 4、应用范围广; 5、准确性高。 8.采用自填问卷法收集资料的优缺点 优点: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 具有很好的匿名性; 可避免某些人为误差。 缺点:问卷的回收率有时难以保证; 对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

社会调查与方法(含答案)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复习大纲 (请和本学期大纲对照,答案供参考) 第一章导论 1.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社会研究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答: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的困难性 2.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由哪几个部分构成?P10不同的方法沦、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P20 3.找几篇发表在《社会学研究》或相关社会科学学术刊物上的社会研究报告进行阅读,看看它们分别采取的是哪种社会研究方式,所用的具体资料收集方法是什么。 答: 4.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人文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点又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方法论主张? 答: 5.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存在哪些主要的差别?P43-44如何理解二者之间不存在好坏优劣之分?请说明理由。P45 6、陈述社会研究的一般程序,画出这一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答:1、选择问题阶段:选择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起点,是整个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它的意义 在于确定研究的目标和方向。该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是选取研究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 2、研究设计阶段:它是为实现研究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所谓道路选择是指为 达到研究便道而进行的设计工作,它涉及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的技术工具。所谓工具准备:主要是指对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准备。 3、研究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任务: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 究设计中间确定的发生、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4、资料分析阶段:主要任务是,对研究所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 计和分析。 5、得出结果阶段:主要任务是,撰写研究报告,评估研究质量,交流与解释研究成果。 研究的过程可以通过示例解释。如独生子女问题。 7、社会学研究作为一种特定的科学研究类型,它具有以下哪些基本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