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课时

共(3)课时完成,第(1)课时

1. 教材内容分析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本单元涉及到“我们的国家”领域的内容。学生要知道我国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

人文底蕴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个基本点,要求学生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种为核心,以国家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有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位于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分为三个课题:《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和《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整册教材从个体发展、群体生活、基本国情到传统文化教育,生活领域由小及大。

本课是五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的第一课。包含了“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和“天下兴亡、平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这三个活动主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人格修养,提升个人修养。

2. 学习者特征分析

经过几年的学习和生活,五年级的学生对于传统美德有了一定的了解,具有辨析美德的能力。但是对于传统美德与个人修养的关系认识比较模糊,需要进一步学习。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能举例说出中华传统美德在个人修养方面的具体表现。

第四单元 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 8.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立己达人的仁

爱精神

天下兴亡、平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9.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10.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②能举出生活中反映传统美德的事例,体会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搜集资料、阅读历史资料,提高学生以古为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

3.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举例说出中华传统美德在个人修养方面的具体表现。能举出生活中反映传统美德的事例,体会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难点:感受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

5.教学资源:PPT课件、照片

6.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如有

可填写)

环节一:游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1

(一)游戏:“名言-品质”对对碰

名言: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有志者事竟成。

3.轻诺必寡信。

4.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品质:

明志

气节

诚信

求新

善学

(二)教师小结:刚刚这些品质都是中国的传统品格。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代代传承的美德,深深熔铸在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如注重明志、崇尚气学生活动1

思考并抢答问题

媒体&信息技术应用1

PPT

节、讲究诚信等。

活动意图说明: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关注中国的传统品质。

环节二:古今故事对比,探究原因。

教师活动2

(一)小组学习

活动要求:

1.古今故事对对碰:哪两个故事描述的是同一个品质。

古代:

(1)乘长风破万里浪(2)苏武牧羊

(3)范式赴约

(4)胡服骑射

现代:

(1)袁隆平的故事。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农艺师。从农学院毕业后,他开始了育种研究。经过多年的艰苦试验,最后终于获得成功,成就了今天的业绩。(2)刘翔:跨栏运动员获得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金牌。12秒91,他就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3)“信义哥”张健。霍山县诸佛庵镇大干涧村农民张健、张伟是一对亲兄弟。2009年,27岁的弟弟张伟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弟弟走后,留下了5个多月的儿子和治病时所借的50万元债务,本没有债务继承关系的张健,毅然毅然担起替弟弟偿还欠债的责任。学生活动2

小组学习,讨论问题,解决

问题。

倾听思考

媒体&信息技术应用2

PPT课件

(4)用微信“征服”世

界。他创造庞大虚拟

家园,海角天涯变成咫尺

之间;他营造的世界,年轻

的心态是唯一的通行证;

他用那个在电脑右下角频

繁闪动的小企鹅提醒投资

者:“玩”也是生产力。他的

小企鹅将他带进了《福布

斯》2012年福布斯中国富

豪榜单,以403.2亿元位

列第四。他,就是腾讯公司

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

腾。

2.讨论:

(1)为什么这些好品质

会从古代延续至今呢?

(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

怎样践行这些好品质,从

而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

呢?

3.班级分享

(二)教师小结:人格修养

离不开学习和实践。我们

要想提高自己的人格修

养,就要好学善学、学以致

用、知行合一。

活动意图说明:再通过小组讨论,探究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源远流长的原因,说说自己获得的启示。指引学生好学善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环节三:前人格言,指引前行

教师活动3

1.前人格言,指引前行

前人的格言指引我们前行,请将课本85页格言与它们的大意连线,并说说这些格言对你的启示。

2.师总结:在崇尚人格修养的文化精神浸润下,中华民族产生了一代代品行学生活动3

格言与大意连线

谈谈这些格言对自己的启示

媒体&信息技术应用3

PPT课件

高洁的人士。他们的伟大

人格始终是后人前进的路

标。。

活动意图说明:格言与意思的交相理解,体会高洁人士的至理名言,让学生浸润在古人高尚的人格修养中。

板书设计: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第一课时

明志气节诚信求新学习和实践

五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十课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10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举例说出中华传统美德在个人修养方面的具体表现。 ②能举出生活中反映传统美德的事例,体会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以古为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以名言导入:自强像荣誉一样,是一个无滩的岛屿。——拿破仓 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康有为 2.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的第10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能举例说出中华

传统美德在个人修养方面的具体表现。②能举出生活中反映传统美德的事例,体会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1. 82页阅读角 师:你们听过古代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故事吗? 学生交流。如果有知道的可以让学生起来讲讲。 师出示课件,讲故事。 小结:明志就是确立志向。在向理想彼岸的远航中,只有不畏艰险、不断进取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说,而明志是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的第一推动力。那么你的志向是什么呢?你在坚定不移的朝着它前进吗?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师:既然我们有了远大的理想,那么就要去努力奋斗,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从现实中的点点滴滴做起,这样才能不负少华! 2.83页阅读角、84页活动园和阅读角 关于气节、诚信、求新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学生联系实际反思自己有没有做到,或受到了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交流。 3.85页名言警句。 师: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请起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再说说自己的收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人教部编版

10 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的第三课,也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课。教材包含了“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三个主题。中华传统美德,意蕴深远,本课旨在将学生引入修身立德的大门,接受传统美德的熏陶,树立起培养高尚精神品格的意识。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培养学生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2.知识目标:能举例说出中华传统美德在个人修养方面的具体表现;能举出生活中反映传统美德的事例,体会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以古为鉴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两则名言: 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康有为 自强像荣誉一样,是一个无滩的岛屿。——拿破仑 2.导入语:这两则名言都提到了一个词“自强”。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一直都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重要内容。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窥探一下中华传统美德的奥妙。

二、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1.教师出示思维导图: 注重明志 崇尚气节 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讲究诚信品行高洁的人士及其伟大人格 求新精神 学习实践 2.学生自主阅读P82“阅读角”内容。教师提问:明志就是确立志向。在向理想彼岸的远航中,只有不畏艰险、不断进取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明志是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的第一推动力。那么你的志向是什么呢?你在坚定不移地朝着它前进吗? 同桌交流,教师巡视点拨。 3.接下来的其他版块,也可按照此模式进行。通过故事让学生联系实际反思自己有没有做到,或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讨论交流。 4.同桌合作,完成P85第二个“活动园”的连线任务。鼓励学生踊跃举手发言,谈谈这些格言给自己的启示。 三、课后作业 课后搜集其他注重人格修养的名人的故事,并用一段或几段文字写写自己得到的启发以及以后应该怎么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你们听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吗?这是谁说的?(孔子)

统编版2019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课时 共(3)课时完成,第(1)课时 1. 教材内容分析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本单元涉及到“我们的国家”领域的内容。学生要知道我国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 人文底蕴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个基本点,要求学生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种为核心,以国家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有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位于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分为三个课题:《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和《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整册教材从个体发展、群体生活、基本国情到传统文化教育,生活领域由小及大。 本课是五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的第一课。包含了“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和“天下兴亡、平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这三个活动主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人格修养,提升个人修养。 2. 学习者特征分析 经过几年的学习和生活,五年级的学生对于传统美德有了一定的了解,具有辨析美德的能力。但是对于传统美德与个人修养的关系认识比较模糊,需要进一步学习。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能举例说出中华传统美德在个人修养方面的具体表现。 第四单元 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 8.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立己达人的仁 爱精神 天下兴亡、平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9.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10.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编写依据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九条“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此外,《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这也是本课编写的重要依据,本课的话题自强不息就是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的“人格修养教育”相对应的。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缺乏包容心,欠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意识,因此本课教学旨在为学生搭设发现自我、审视自我的实践平台。 三、教学目标 1.了解高尚的人格修养在个人成长和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感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传承。 2.学习中华民族有关传统美德的故事和名言,理解人格修养的内涵,感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3.能在生活中学习和践行自强不息的个人修养。

四、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王老师的《道德与法治》精品课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代代传承的美德,深深熔铸在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如注重明志、崇尚气节、讲究诚信等。接下来我们就一点一点地来学习。 【设计意图】这段话既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个人修养方面的概括说明,也是本课学习的导语,直接将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 同学们,时光一晃而过,

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统编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0课 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共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五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的第三课。教材包含了“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这三个主题活动。这些内容让学生知道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是强大的文化基因,是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传统美德永远是我们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 在这课中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举例说明中华传统美德对个人修养的表现。教学难点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反映的中华传统美德的事例来感受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此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 在展开这节课的教学之前,我让学生搜集了古代哪些人物有着优秀的个人修养。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同学认真做了课前预习和积极的发言我都在课堂上给予了表扬。 二、教学目标 (一)了解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的中华美德 (二)能举例说明中华传统美德对个人修养的表现 (三)能举例说明生活中反映中华传统美德的事例,感受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 教学重点: 1、懂得“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是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 2、知道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懂得一个人要有仁爱之心。 2、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道理。 (一)学生课前完成预习单 (二)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出示两则名言: 自强像荣誉一样,是一个无滩的岛屿。——拿破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导入语:同学们,这两则名言,你们有什么发现什么共同点?(学生:自强)自强不息的品格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重温我们民族的浩瀚正气。 (二)明志 1.同学们,你们听过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故事吗? (学生交流) (1)教师出示故事课件。 2.出示“乘长风破万里浪”这个句子,让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这句话的意思,体会宗悫的伟大志向。 3.教师提问:其实在古代还有许许多多像宗悫一样,在年少时就确立了伟大的志向,也有许多关于志向的名言,你们都知道哪些呢?(学生交流) 4.教师出示关于志向的名言,引导学生读一读,体会这几句名言的意思。 (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有志者事竟成事一个成语,意思是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 (2)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教条示龙场诸生》 志向不确定,则什么事也干不成。 5.教师小结:主人公宗悫从小就有这么远大的志向,这是明志。明志就是确立志向。在人生的旅途中,只有不断的进取,不怕艰难险阻,不轻言放弃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而明志就是给这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的一股推动力。那么,同学们,你们的志向又是什么呢?你们在一直为着心中的志向努力吗?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教师小结:既然我们每个同学心中都有自己的志向,我们就要去努力,去奋斗。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从现实中的点点滴滴开始做起,这样才不负我们的美好青春。 (三)气节 1.同学们,我们不光要明志,还要崇尚气节。 2.同学们,在你们的理解中,什么叫气节? 3:教师总结:气节就是指志气和节操,往往表现为坚持正义,在民族危急关头或强大压力面前不屈服的精神。气节是以廉耻之心为基础的,没有廉耻,就不能坚持道德原则。 4:请阅读83页读书脚《苏武牧羊》 (1)教师提问:如此恶劣的环境,苏武矢志不渝的原因是什么?又是什么在支持着他? (指名学生回答) 是的,苏武的气节令人敬佩,我国自古看中一个人的气节和节操。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句名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2)教师提问:这是古人对气节的理解,谈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到有气节? (学生交流体会) 教师小结:做一个有气节的人:坚守原则、坚定意志、追求公平正义 (四)诚信 1.谈到人格修养,诚信品质必不可少。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

小学品德与社会人教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教学设计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这一课主要分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三个方面来诠释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这节课主要通过立志、气节、守信、求新几个方面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够在人格修养方面汲取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培养学生理想人格,传承中华美德。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对新出现的事物有自己的认识,但是不够成熟。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特别是个人的人格修养教育至关重要。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的几个方面的内容。 2.通过读故事、同桌交流、小组合作、读格言等活动,进一步深化理解中华传统美德。 3.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传承和发扬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1.结合生活实例谈谈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的几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2.体会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 【教学难点】 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传承和发扬传统美德。 【教学准备】 1.教师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学习准备,查阅相关资料

2.课中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分享、问题探究等活动 3.课后延伸活动 【教学方法】 1.传授法 2.谈论法 3.课堂讨论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明确志向 崇尚气节 讲究诚信 求新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主要通过各种方式的活动,让学生能理解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几个方面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如何在生活中成为一个有人格修养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10、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一、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的第10课。本课包括“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分别阐述了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应有的态度与责任,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材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安排了大量的阅读角和知识格言链接,通过这些环节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传统美德的内容及影响,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的意识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让学生知道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是中华儿女的文化基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传统美德永远是我们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 本课时主要学习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部分,通过典故,了解“明志”、“气节”、“诚信”、“求新”、“知行合一”的人格修养,并通过收集和学习一些拥有高尚人格的人物事迹,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人格修养自古以来深深的根植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这些美德的行为趋向。同时,借助周边的事例,唤醒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做到明志、有气节、讲诚信、勇于求新、知行合一。 教学重难点:通过典故,了解“明志”、“气节”、“诚信”、“求新”、“知行合一”中国传统美德的含义并能分辨并落实到行动上。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初入高年级的时期,他们经过前四年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在道德认知和情感上有所发展,已了解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及习俗,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感性认识。但对传统美德认识不多,因此,教学有一定难度。但学生已具备将外界环境状况与自身生活联系起来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通过典故,了解“明志”、“气节”、“诚信”、“求新”、“知行合一”中国传统美德的含义。 (二)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分辨“明志”、“气节”、“诚信”、“求新”、“知行合一”、的行为。 (三)通过收集,讨论一些传统美德格言和美德故事,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这些美德的行为趋向。 三、教学时间 一个课时 四、教学准备 学生方面:思考我们需要提高哪些方面的人格修养?布置学生收集补充一些拥有高尚人格的人物及其事例。另外安排个别同学搜集苏武牧羊,范时赴约、胡服骑射的详细内容并熟练讲解。 教师方面:准备好课件和教案,布置好人格修养小讲堂。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名言导入: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课题: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 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课余生活重要性和作用,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独立意识,明白自主选择是一项重要的权利。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谈话导入: (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两个月的暑假就过去了,说说今年暑假中最值得回忆的事。 (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课余时间,平时我们是怎样渡过这些课余时间的呢?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②懂得校内外丰富的课余生活对我们的成长是有益的。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课余生活的重要性 1.什么叫做课余生活?‘课余’都是指哪些时间? 2.解释什么是课余生活和课余时间。 3.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天、一周的上课时间和课余时间 4.小小观察员:请你观察一下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和感悟? 5.温馨提示:粗略计算,我们一周的课余时间是上课时间的5倍!由此可见我们应该珍惜课余时间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让自己得到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6.小小分享会:你平时都参加一些怎样的课余生活? 7.过渡:看着这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课余生活,你会怎么选择?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 (二)课余生活我选择 1.课件出示第二页的活动园。 交流:你是如何选择课余生活的?如果你的选择和父母的不一致,你会怎么办? 2.过渡:面对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困惑,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合理选择。李玉红同学在选择课余生活时就遇到了一些问题。你遇到过类似的困惑吗?请你为她提出合理的建议。(课件出示第三页的活动园。)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教案

10.1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掌握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 3.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认同和尊重。 过程与方法: 1.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型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自强不息精神的认同和尊重。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3.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面对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认同和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已经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来解决问题,但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培养。因

此,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并培养他们对这种精神的认同和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 步骤一:新课导入 1. 老师通过多媒体资源展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型事例,例如李宁在奥运会上的表现,中国航天员的太空探险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老师提问学生:你们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有什么了解?请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的理解和相关的例子。 步骤二:概念解释 1. 老师解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的含义: -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是指中国人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和道德修养。 - 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勇敢、创造力和奉献精神。 -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的重要性: - 提出问题:为什么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 第8课《美丽文字民族瑰宝》教学设计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的第一课。教材包含了“丰富多样的文字”“古老而优美的文字”“意蕴隽永的汉字”和“影响深远的汉字”这四个活动主题。这些内容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2.知识目标:知道中华民族汉字的特点、深刻的意蕴、发展历史和汉字书法艺术。 3.能力目标:通过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中国汉字,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 【教学重点】 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中国汉字,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人民币的图片。 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字帖(书法好的同学可以带自己的作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图片:人民币上的民族常识 导入语:我国是一个多民主的大家庭,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已全部转用汉语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有自己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各民族多种多样的语言和文字吧! 二、讲授新课 【丰富多样的文字】 汉字现状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除汉字外,还有藏文、蒙文、维吾尔文、朝鲜文等几十种文字。这些文字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他们共同书写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 我国各民族语言的使用状况 汉语是我国各民族之间交际的通用语言。 一个民族内使用多种语言。 双语和多语现象普遍。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古老而优美的文字】 汉字的起源 汉字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它由记事符号和记事图画演变而成。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彩陶上,就出现图画和符号,它就是汉字的前身。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成熟汉字,是公元前十四世纪(商代)刻于兽骨和龟甲上的文字,称甲骨文。已使用单字四千六百多个,形声字已占一定比例,已是发展成熟的文字了。 传说:仓颉造字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 第1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教学设计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的第一课。本课主要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课余生活我选择”,强调了已经五年级的学生合理利用自主选择权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解决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第二部分“课余生活助我成长”,引导学生体会形式多样的课余生活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深刻意义;第三部分“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旨在指导学生怎样科学选择和合理规划自己的课余生活,并注意各种场合的行为规范。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增多,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按自己的决定行事。教师应当对其进行科学引导,让其认识到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能力是自己应当掌握的,并指导其恰当地选择并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自主选择是自己须具备的一项权利和能力;锻炼独立意识;培养时间观念和规则观念;懂得珍惜和合理规划时间。 2.知识目标:认识到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作用。 3.能力目标:学会科学选择和安排课余生活的方法,过好自己的课余生活且遵守各项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 1.了解自主选择是自己须具备的一项权利和能力。 2.认识到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作用。 3.学会科学选择和安排课余生活的方法。

【教学难点】 1.锻炼独立意识;培养时间观念和规则观念;懂得珍惜和合理规划时间。 2.过好自己的课余生活且遵守各项行为规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小学生课余生活的图片或者短视频,要包含有益的课余生活(如体育运动、公益活动等)与有害的课余生活(如玩手机、沉迷电子游戏等)。【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我们已经升入五年级了,请大家来欣赏一组照片,播放学生课余生活的图片。 2.我们在校上课的之余,每天放学后,双休日,节假日等这些时间都是属于课余时间。你们是怎么度过这些课余时间的呢?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这一话题。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课余生活助我成长 刚才同学们说到的课余生活活动丰富多彩。和家人一起购物、旅游,读书和做家务,是我们的校外课余生活;而学校开展的跳绳、拔河、体育节和音乐节活动,小葵花义卖,植物种植等等活动是我们校内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阅读P4材料。 2.课本中的三个片段分别描述的是什么事情? 3.你认为课余生活可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收获? 4.除了片段中提到的课余生活,请将你熟悉的校内外生活片段极其带我们带来的影响,与同桌进行分享。 5.请3-4名代表进行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