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选择)
1)新文化运动发起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2)鲁迅发表的《狂人日记》是新文学运动中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3)李大钊最先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
李大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系统介绍了马克思的学说。
4)北京大学和《新青年》编辑部是主要阵地。
5)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
6)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选择):
1.北洋军阀用专制思想禁锢民众的头脑
2.尊孔读经的复古逆流甚嚣尘土
3.一部分民主主义分子开始从思想文化方面反思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简答)
(1)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民主(德先生)主要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赛先生)主要指自然科学,提倡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2)激烈批判作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儒家学说。新文化运动把攻击的矛头集中指向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宗旨和基本内容的孔学,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猛烈抨击封建纲常礼教,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对妇女解放、家庭问题、婚姻恋爱等进行了热烈讨论,宣传男女平等和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4)提倡文学革命。主文学革命包括文学的内容(用新文学取代就文学)和形式(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两个方面的革命。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简答)
1.是资产阶级了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2.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
3.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二)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简答)
1.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
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3.他们中不少人

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三)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李大钊讴歌十月革命的著作有《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选择)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选择)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索:巴黎和会和中国的外交失败。(选择)
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1919年5月4日至6月3日前,学生为主题,中心在北京;6月3日后到6月下旬,工人阶级为主力,中心在上海。(选择)
中国最早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三类人:五四之前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一部分原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1920年3月,由陈望道翻译出版。
北洋政府迫于五四运动的压力罢免的亲目派官僚是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五四运动的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简答)
1新的时代条件: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2新的社会力量——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的发展,中国的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进-步壮大起来。
3新文化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
(二)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论述)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广泛在动员和组织和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中国革命逐渐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是三类人:
1.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中李大钊、陈独秀。
2.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中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等。
3.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

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以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等为代表。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选择)
1.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和出版
2.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纷纷涌现;
3.大量进步刊物的创办。
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简答):
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线。
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其历史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及其活动(选择)
1)中国共产党产生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第一个地方共产党组织: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
3)成为中国共产党后备力量的组织是社会主义青年团。
4)上海机器工会是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会。
5)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工人。
6)马克思主义者与反马克思主义者的三次论战:“问题与主义”论战“;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7)早期共产党组织所办的工人通俗刊物:上海《劳动界》;北京《劳动者》;广州《劳动音》。
8)蔡和森对建党问题的认识:给毛泽东的信中,认为共产党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所开展了哪些方面工作(简答)
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2.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
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择)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规定

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
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局作为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成立。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特点:(简答、论述)
1.它是直接承继列宁主义而来,没有收到修正主义影响。中国共产党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她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科学社会主义。
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论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使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1.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2.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革命的前途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3.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中一部分,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三.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和工农运动的发动
(一)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
中共二大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选择)
中共二大提出了革命方法是群众路线方法(选择)
中共二大的内容及其及其意义是什么?(论述)
1)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首先对国情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指出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基本动力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
2)制定了民主革命的纲领(即最低纲领): 在分析国情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最低纲领,也就是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条件下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不可超越的一个阶段。
3)意义:中共二大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近代以来的中国民主民族革命,长期没有明确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没有解决分清敌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仅一年,就基本解决了这一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选择)
1.工人运动方面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21年8月成立,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总工会的前身)。
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的有组织较量是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以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
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为成立总工会举行了总同盟罢工。2月7日,北京政府调动军警镇压罢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中国共产党员林祥谦、施洋等牺牲。
2农民运动方面。1921年9月沈定一等在浙江省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第一个农民协会,组织农民开展反抗地主压迫与剥削的斗争。
第三节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国民革命的兴起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选择)
中共三大: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集中讨论的问题是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改组后的国民党的性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简答)
(1)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阐释,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旧三民主义的局限性:表现在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2)新三民主义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二)国民革命的兴起(选择)
1.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共产党人澎湃、阮啸仙、毛泽东等在国共合作期间的广州举办。
2.黄埔军校成立
黄埔军校同一切旧式军校根本区别在把政治教育提到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
3.1924年冯玉祥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
4.中国共产党第

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1月召开,中心议题是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及其工农联盟的问题,制定了开展工农运动的计划,决定在全国建立和加强党的组织以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
5.五卅运动
五卅运动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
6.省港大罢工
1925年6月,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坚持时间最长的一次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对大革命的高潮形成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的共产党创始人是李大钊
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
(一)国共合作下的北伐战争(选择)
1)北伐战争的开始:1926年5月,叶挺独立团等北伐先遣军进入湖南,揭开了北伐战争序幕。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举行誓师典礼。
2)北伐直接目标:打倒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在北伐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收回的租借地是九江、汉口。
4)到1927年春,北伐胜利进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及其原因(简答)
1.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北伐胜利的重要原因。
2.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北伐战争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正义的革命战争,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持。
3.得到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援助,特别是派出的军事顾问帮助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
(二)工农运动的普遍高涨(选择)
1.工人运动方面:1927年1月武汉人民在刘少奇、李立三等领导下,占领了汉口英租界。1927年3月27日上海工人在周恩来等的领导下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了上海除租界外的全部市区。
2.农民运动方面:1926年11月,中共中央成立农民运动委员会,毛泽东担任书记,决定以湖南、湖北、江西、河南的农民运动为重点。至1927年3月农会组织遍布16个省300余县,会员近1000万人。
三.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国民革命的失败
(一)国民党右派发动的反共政变(选择)
1.1926年5月,蒋介石先打击共产党员和工农革命群众力量的事件是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事件。
2.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汪精卫1927年发动“七一五”政变。
(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论述)
1.客观上,一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刚刚兴起的革命联合力量,敌我力量悬殊;二是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出现剧烈分化。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分裂统一战线,制造反共政变,使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损

失。
2.主观上,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斗争的领导权。
总体上讲,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深刻认识,缺乏革命经验尤其是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的经验,还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直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共产国际及其在中国的代表虽然在这次大革命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出了一些错误的主意。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对酿成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有直接影响。
国民革命失败的历史意义:(论述)
1.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实际上是迎接未来革命胜利的一次伟大的演习。
2.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使党经受了一次大革命的洗礼,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从这场革命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新的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国民大革命失败得出的教训是:(选择)
第一,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反对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第二,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还必须建立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妥协退让只会断送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