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事业发展规划(最新)

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为加快全市体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充分发挥体育在我市建成全面小康、经济转型升级、增强综合实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新时代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出发点,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根本点,以满足群众多元需求为着力点,推动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社会参与、全人群共享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体育综合实力,推动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跨越发展。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到X年,初步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全民健身战略深入落实,竞技体育实力显著增强,形成多元化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和青少年体育训练模式。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成为X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具体目标。

1.群众体育。到X年,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45%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19000人以上,市级单项体育运动协会达

到30个以上,建成全民健身晨晚练点3000个,健身广场乡镇村屯和街道社区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力争达到1.8平方米以上。

2.竞技体育。X年亚运会和省第十三届运动会金牌力争与上届持平,奖牌、总分力争超过上届,重竞技团体总分实现保二争一目标。训练项目达到18个,业余训练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

3.体育产业。到X年,体育产业规模达到全市GDP的1%左右,形成比较完整的体育产业链条,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形成五个以上体育产业集聚区、产业基地,国家级联赛主场落户X。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打造以市体育场、体育馆为核心,县(市)区属全民健身中心为重点,街道、社区健身点和俱乐部为基础的全市群众体育活动网络。强化县(区)体育总会、行业体育协会和单项体育运动协会组织建设,乡(镇)街道文体活动站要发挥作用,每年新增健身站点100个以上。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每年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1000人,村和社区实现体育指导员全覆盖,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和专项资金,健全督查考核、表彰激励机制,实行登记注册制度,进一步规范管理。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建立市、县两级国民体质测定站,完善市、县、乡(镇)街道三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实现全市三级监测全覆盖。建立以传播体育健身科学知识和服务市民健身需求为主要内容的全

民健身信息服务系统和平台,指导群众科学健身。

(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财政局、民政局、卫生计生委、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委、国土资源局,各县(市)区政府,责任单位列第1位的为牵头部门,其他为配合部门,下同)

(二)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乡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将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落实对城市全民健身设施用地定额指标的规定,县(区)体育场(馆)或全民健身中心、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加快X市综合健身馆、体育馆、游泳馆,X市X新城公共体育服务中心,X县体育场升级改造、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建设。实施市体育馆、体育场外围功能拓展工程,改造16000㎡健身广场,新建国际标准室外轮滑场、七人制足球场。进一步拓展完善市城区“凤山、凌水、绕塔、环湖”健身走廊、X市南山世纪广场、花果山健身步道、滨河路人工湖健身长廊及其他各县(市)区大型全民健身广场服务功能,重点完善健身器材配套服务设施。城市小区实现健身路径全覆盖。每年新建130处农民健身工程,包括一个篮球场、1000㎡以上的健身广场,配齐相应健身器材。探索健身步道及城市慢行系统连接新模式,利用城市改造升级过程中产生的“金角银边”以及“一地多用”方式,建设健身休闲公园,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全民健身场地网络。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按相关标准规范配套群众健身相关设施,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执行,并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在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