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公共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公共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公共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

------基于宏观视角分析

【摘要】任何社会可以用来生产的资源无论在质上还是量上都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不但是无限的,而且还是多样的,于是就出现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公共资源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的竞争性。公共资源配置如何实现效率和公平最优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否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表现。要使我国公共资源配置最优,就要理清影响我国公共资配置的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从而找到合理配置我国公共资源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字】公共资源;公共资源配置

一、公共资源和资源配置的概念界定

1.公共资源

公共资源是指一切能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享受的自然物质、自然条件、社会资源,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由于这些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共同所有的基础条件,因而我们称之为公共资源,主要包括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行政资源。社会资源主要是指公用事业领域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公用性的资源,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或垃圾处理等行业的特许经营等;自然资源主要指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荒地、海域、滩涂等,如经营性土地使用权、采矿权等;行政资源主要指政府依法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所形成及衍生的资源,如户外广告设置权、公交线路经营权和网吧经营权等。[1]此处对公共资源的界定,体现了公共资源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的竞争性。

2.资源配置

任何社会可以用来生产的资源无论在质上还是量上都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不但是无限的,而且还是多样性的,于是就出现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这是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经济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政府经济行为研究要回答的问题。

狭义的资源配置是指如何解决经济学的四个基本问题:[2]

生产什么?(我们要用多少资源生产公共物品,如国防和公路?)

如何生产?(在公共部门内生产还是在私人部门内生产?)

为谁生产?(不同的政府项目会有益于不同的人群。)

如何做出决策?(如何做出集体决策?)

资源配置考虑的是怎样让土地和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等有限的要素生产出

[1]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的若干意见[Z].闽政办[2006]175号.

[2] [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尽可能多的产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更符合人们的偏好;在消费者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这些产品应该在消费者之间怎样交换才能使他们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通过怎样的经济途径来实现资源的组合与生产。

广义的资源配置是要解决效率、公平、稳定三方面的内容。一个连续运转的经济体系中的收入分配反过来决定着要素的分配,收入应该如何在社会成员之间“公平”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社会的价值判断,这是经济学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经济体的正常运转不仅涉及微观领域的效率和公平,宏观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也至关重要。

二、宏观视角下公共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

宏观视角下的公共资源配置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制度方面。不论是政府配置还是市场配置,不论是产权制度还是财政活动,公共资源配置的制度决定了公共资源配置是否能达到效率和公平的和谐状态。

1.制度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影响

研究资源配置问题的目的就是要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尽可能多的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消费品。而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产生了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率的问题。关于资源配置效率标准,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了著名的“帕累托效率”。所谓“帕累托效率”是指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任何重新调整都不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的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是最佳的,也就是有效率的。“帕累托效率”最大化的条件是,配置的每一种物品或服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用公式表示就是:MSB=MSC。[3]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即可以通过资源配置的重新调整而使得某人的境况变好,而同时又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那就说明这时资源配置仍不是最有效率的,还存在改进的余地,即处于帕累托改进状态。

但是,公共资源之谓“公共”,体现在其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等特点,所以,公共资源配置也应该考虑其社会价值的最大化-----社会公平。社会公平的核心和实质,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和享用。

公共资源配置通常是采用政府配置和市场配置模式。与西方更加完善的公共资源配置制度不同的是,虽然我国已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但是我国的公共资源配置却仍以政府为主体,以政府为导向,以政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秉持公共资源即为政府资源的理念去进行配置;这与国外发达国家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辅助,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来配置公共资源是截然相反的。我国由政府主导的公共资源配置,其配置的随意性,不合理性,以及非科学性已严重的影响了资

[3]姜杰,马全江.公共经济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

2.产权制度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家科斯说:“在本质上,经济学是对稀缺资源产权的研究。一个社会中稀缺资源的配置就是对使用资源权利的安排。经济学中的问题,或价格如何决定的问题,实质上是产权应如何界定于交换以及应采取怎样的形式的问题。”[4]在此,科斯指明了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即公共资源产权的界定及其实现形式。

公共资源产权界定从属于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而我国的所有制形式决定通过集中控制来修改“哈丁悲剧”。然而,集体行动理论并不能解决信息不足、信息不准确、获得信息的成本很高和大多数交易是要支付成本等问题。我国的全民所有制形式中,对公共资源的管理和使用强调行政控制和集体行动,政府通过一体化命令结构来配置公共资源,以达到其保持官僚系统的稳定和有序的目的。所以立法机关通常不具备为公共资源界定产权的意识,行政部门也决不会主动放弃手中的行政权,要求制定有关规则和政策来规范公共资源的配置。

当前我国公共资源产权制度的缺陷在产权界定、产权配置和产权保护三个方面均有表现。[5](1)公共资源产权界定制度的缺陷突出表现在未能清晰界定公共资源产权主体除所有权以外的其他经济权利。如西部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诸多贡献,包括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以及各种“禁止开发”的自然保护区等,但却未能获得与这种“环境贡献”相对称的收益。(2)公共资源产权配置制度的缺陷主要是中央和地方资源产权关系的配置不当,集中表现在对资源属地应拥有的开发权和收益权上。比如,西部某地是国内著名的矿产资源富集区,随着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该市的煤炭和石油天然气资源得以大规模开发,期间上缴中央、省及留存的全部财政收入合计翻了好几番,但由于上缴比例过大,导致该市大部分县为贫困县,贫困人口为全省之冠。(3)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公共资源产权保护不力,突出表现在对农民土地权利的保护不力上。在这方面,土地征用随意性强,范围不断扩大,对农民的补偿标准过低,补偿款拖欠、克扣、截流等问题屡屡发生,使农民的利益严重受损。

3.财政活动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影响

由于存在市场失灵,财政的作用十分重要。从资源配置角度进行分析,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主体,财政活动则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它影响了公共部门资源配置的效率:第一,市场失灵要求政府通过财政活动进行资源配置,弥补市场缺陷。如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等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限长,当市场配置不能提供足够产品和劳务时,政府不得不通过财政投资、贴息等活动保证资源配置的效率。

[4] [美]R·科斯,A·阿尔钦.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

社,1999.204-205

[5]常修泽.关键在资源环境产权制度[J].瞭望,2007,(20).

第二,政府提供服务需要相应的资源,财政是资源的提供者。例如国防、教育等开支作为政府购买性支出,不仅直接占用和消耗部分社会资源,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劳务,而且其规模和使用结构还影响整个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均衡状况。

公共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很多情况下,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与其公平性是互为正相关的。例如,用于义务教育的公共资源分配的越公平,其长期产出的效率就越高。政府当年的财政支出是既定的,当年可供产出公共服务的存量资产也是既定的,因此,在财政支出的分配比例不变,公共资产的使用比例不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不能提高的情况下,仅仅寄希望于增加公共资源投入,其作用是有限的。所以,如果改变财政支出结构和公共资产使用结构,增加直接用于公共服务的支出和使用比例,并且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投入和公共资产的使用效率,就有可能较大幅度地增加公共服务,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才有可能改善社会公平状况。

改变当前公共资源支出和使用结构,增加公共服务投入的可能性,主要来自于建立公共财政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财政体制已从单一国家财政向公共财政过渡。但是在财政支出中,有近一半是用于经济建设的,这一结构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需要改革现有财政体制,建立以税收收入为主,以提供公共服务为支出目的的非营利性的公共财政。

我国现行财政制度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在财政收支中预算外收支占相当大比重。其实这一现象也间接地说明了我国没有严格的财政预算制度,我国是全世界唯一的在会计制度上承认“预算外资金”的合法性的国家。预算外收入也是来自民间的公共资源,只不过是由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自行提取、使用,不纳入国家预算的资金。如何规范预算外收支的管理,是实现公共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方面。

4.行政行为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官僚及其组成的政府存在自利倾向,即政府存在自利性。政府自利性是指,政府机构中存在的一些非社会公共性或非国家整体性利益,是政府对满足自身需求的社会稀缺资源的占有。由于政府自利性的存在,导致政府的寻租行为,从而使公共资源配置极度扭曲,使社会资源极大的浪费。

我国政府行政行为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1)政府在公共资源资源配置中的“偏好”或“偏向”政策。比如,政府主导的公共资源资源配置在城乡之间偏向城市,在城市之间偏向东部地区的特大城市,在城市内部偏向城市正规部门和某些国有垄断性的特殊产业,在城市正规部门内部偏向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待遇好、工作稳定的特定群体。

(2)行政特许制度。行政特许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配置资源的行为。行政许可法是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重要法律依据。《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第二

项明确规定:“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6]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同时,该法明确规定实施上述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通过招标、拍卖等公平竞争方式做出决定,而不是通过行政审批的方式来完成对公共资源的配置。行政审批的实质是限制竞争,以行政权力代替市场机制,以政府选择代替市场选择,这样必然会造成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和社会成本增加的后果。但是目前在我国,仍由申请发放的审批制占主流地位,这与行政许可的正当性相背离。在公共资源资源配置领域,行政审批意味着行政机关掌握着分配经济利益的大权,行政权滥用的后果就是寻租行为和腐败的产生。

(3)政府官员行为。在公共资源配置中,政府官员行为经常性的导致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的缺失。政府官员滥用公款,致使公共资源无谓流失;政府官员渎职侵权,致使公共资源损失巨大;政府官员对公共资源不当使用,致使公共资源浪费严重。政府官员不当行为还表现在越权立项、无证收费、收费不公示、任意扩大收费范围、随意提高收费标准等等这些都影响着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优化我国公共资源配置的对策措施

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资源配置方面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政府在其中的地位。政府干预的多少,政府怎样干预,都决定了公共资源配置能否达到效率和公平兼顾,因此,必须正确的界定政府在我国公共资源配置中的地位。

首先,我国政府应推动对某些公共资源的收费制度的建立。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实现免费制的公共领域要缩小,可以在公共生活的一切领域中重新建立价格逻辑,即对某些公共资源的使用应该收费,按实价购买或租赁公共资源的使用权,否则就没有“市场惩罚”。由于传统经济理论的局限性,我们长期信奉资源无价的信条,导致资源价格体制不顺,阻碍了公共资源产权的界定,因此必须理顺公共资源的价格体制。

其次,我国政府要改革某些公共资源的政府补贴制度。新自由主义认为,在公共资源的消费上,人人具有平等的权利,因此,对公共资源给予一定的补贴是必要的,但问题是,目前我国把补贴给了公共资源的给者,而没有给消费者。这种补贴政策导致了贫困阶层并没有多大程度的改善,更重要的是,这种补贴制度使消费者没有选择的余地,没有选择就意味着没有竞争,于是就导致无效率,因此对公共资

源的浪费和缺乏维护的现象便随处可见。

再次,我国政府必须引导公共资源产权市场的建立。由于我国公共资源产权的不明晰或产权的虚置,从而制约了公共资源市场的形成,因此,必须按照市场规则界定公共资源产权,实现部分公共资源产权交易,将其所有权私有化,形成

[6] https://www.360docs.net/doc/7817305723.html,/chinese/zhuanti/xzxkf/393854.htm.

完善的混合市场机制。但市场会天然形成垄断,如果放手让市场来调节公共资源配置,必然会造成公共资源的全面私有化,虽然能解决公共租金流失、价格机制失效、使用权过度滥用等问题,同时也带来外部性陷阱、垄断、隐瞒偏好等新问题,还可能剥夺许多用户按惯例或者按法律拥有的权利,造成社会不公平的分配。所以,公共资源所有权私有化应依据公共资源性质和用途的公共性、外部性的大小,对不同种类和不同用途的资源实施不同政策,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以弥补市场的不足,抑制市场失灵所带来的负效应。

最后,政府有责任培育并鼓励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公共资源管理。政府必须从过去的集权式管理向分权式管理,逐步放权于社会。公共资源的区域性较强,所以应该允许地方自主,只要是在宪法选择和集体选择的体制内,当地的使用者就可以被授权选择他们自己的规则。当地公共资源的使用者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改变规则,并在自己可承受的成本范围内行动,所以从公共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角度看,当地公民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他们比政府部门更加了解本地情况,并且在一定范围内相互之间都较为了解,可以减少监督成本。因此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有赖于基层民众。

【结论】

综上所述,影响我国公共资源配置的因素是不同的。公共资源如何配置才能达到效率和公平双优,是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实现了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才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政府在配置公共资源时,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市场能够解决的配置问题应交由市场来解决,不能运用行政手段不合理的干涉;市场处理不好的配置问题,政府则要承担起责任,通过积极合理的政策,法规弥补市场对公共资源配置的不足。目前,我国采用政府配置和市场配置两种制度并行的方式来解决公共资源配置问题,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却出现本该由市场来配置的公共资源政府却横加干涉,本该由政府解决的公共资源配置问题政府却放任不管,或者在配置过程中出现行为缺失等问题。正确处理好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的关系对公共资源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释】

[1]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的若干意见[Z].

闽政办[2006]175号.

[2][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5.

[3]姜杰,马全江.公共经济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4][美]R·科斯,A·阿尔钦.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

文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04-205

[5]常修泽.关键在资源环境产权制度[J].瞭望,2007,(20).

[6]https://www.360docs.net/doc/7817305723.html,/chinese/zhuanti/xzxkf/393854.htm.

【参考资料】

[1][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5.

[2][美]R·科斯,A·阿尔钦.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

文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04-205

[3][美]《伊尔玛·阿德尔曼:总结、结论和建议》,转引自王浦劬主编:《政治

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27-228页.

[4]姜杰,马全江.公共经济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5]孙丽岩.授益行政行为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6

[6]谢罗奇.市场失灵与政府治理:政府经济职能与行为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

出版社,2005

[7]平新乔.财政原理与比较财政制度[M].上海:三联书店,1996.

公共资源的配置与法治、诚信政府的建设.doc

公共资源的配置与法治、诚信政府的建设-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存在大量的有限公共资源,主要包括航空运输线路、汽车运输路线及执照、无线电频率的使用、出租车牌照等在物质及经济上具有互相排斥性并且具有数量限制的领域。这些资源一般掌握在拥有行政权力的行政机关手中。基于权力易于滥用性和异化现象的普遍存在,如何解决和合理规制行政机关的分配公共资源的权力,就成为构建法治与诚信政府的应有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建立起合理科学的控制与规范行政机关的有限公共资源的分配权力,是构建法治与诚信政府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已经具有了大量的关于有限公共资源分配的制度性规定,这些规定也是我国预防腐败的制度性防线。从行政法的领域而言,已经建立起的关于有限公共资源分配的法律,主要是2004年1月1日实施的《行政许可法》。可以说,《行政许可法》是我国解决如何规范与控制政府有限公共资源分配权力的基本法律,也是维护和谐社会的必要法律保障,其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纷争,类似广州市重信汽车客运有限公司不服广州市交通运输管理局以会议纪要形式确定两公司春运汽车营运线路的争议就可以避免。《行政许可法》建立起了一些关于政府公共资源分配权力的规则和思路,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公共资源配置权力有限、适度原则 公共资源的分配是否是政府的独占性权力,这在理论上一

直存在争议。但是,现在一般认为公共资源的分配并非是政府的独占性权力,只有在市场的手段和社会自治组织等机制无法发挥功能的情况下,政府才具有介入资源分配领域的正当理由。这种观念已经被我国的《行政许可法》所确立。《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了针对公共资源的行政许可设定权,即“(二)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这项规定确立了政府介入公共资源分配领域的法律根据。但是,结合《行政许可法》的其他规定,这种设定行政许可的法律规范必须是全国人大的法律、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在必要情况下发布的决定、地方性法规、省级政府的政府规章。这些法律规范的设定权还必须符合与满足不同法律规范之间的效力等级关系。下位法必须在上位法规定的范围内作出具体的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同时,《行政许可法》第十三条又规定,“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通过下列方式能够予以规范的,可以不设行政许可:(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二)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三)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四)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从这些规定来看,我国对政府介入公共资源分配领域的态度是极其严格与审慎的,奉行的是政府分配公共资源权力有限、适度的原则。这些法律规定,分别从政府介入公共资源分配领域的法律依据、介入的方式及手段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行政许可法》对包括公共资源配置在内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严格限制的态度,体现了建设法治政府所必备的减少规制、放松规制的理念。只对于确属政府介入的事项,政府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从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研究进展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研究进展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护理人力资源是卫生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除了会对护理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还会给护理人员本身带来负面影响,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工作质量。对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护理人员的合理管理在满足卫生服务多元化需求、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1]。由于我国经济整体水平较低和整个护理事业发展的相对落后,我国现在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并不合理。现将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缺乏情况和原因 1.1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我国现行的护理人员编制仍是根据1978年国家卫生部制定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 中有关规定确定的,要求医护比例1 :KG-*2]2,病床与病房护士比例为

1 [KG-*2]0.4。据2004年资料统计,在医护比方面,全国平均只有1 [KG-*2]0.68,而全球的医护比例已经达到 1 [KG-*2]2.698,亚洲的平均比例为1 [KG-*2]2.019,台湾地区1 [KG-*2]3.27 :2]。护理人员的不足,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造成护士排班、各种应急情况的发生难以管理和解决。 1.2医学模式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的深化,护理内涵不断拓展。随着整体护理和专科护理事业的发展,护士不仅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和社会,社区以及家庭都要取得联系和对全面情况的了解,以对患者实施整体的全面的护理,使患者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这些都需要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等,直接护理项目及间接护理项目都增多 [3 ],护理人力相对不足。 1.3护理人员的流失严重护理工作辛苦且责任重大,却待遇低;夜班多,工作时间不规律;晋升难,前途无望等都是导致大量护理人员离开护理岗位的重要原因。此外,社会对护理事业的关注度不 高,护理编制被非护理人员占用较多。护士工作劳累、收入低、社会地位不高等因素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价值不能体现,加速了护理人员的流失。中国已经跨入老年化社会,老年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由于护理高等教育的发展,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护理人才专业承诺低下]4],离职率高。 1.4实际床护比例远远低于国家标准临床工作中,实际占用床位远远高于核定床位,加床多,床位周转率快等均导致护理工作量的

中国医院-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配置调查与分析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医院: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配置调 查与分析 篇一:三甲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分析和实践探索三甲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分析和实践探索 【摘要】护理人力资源是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配置与医院的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在岗护士人数不足,护理队伍学历层次偏低,护理人力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并从实现护理人力资源院内调控,多渠道选用优秀护士,注重学习培养,简化护理工作流程等方面,对该院探索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的一些做法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R197.3 护理人力资源是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配置与医院的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密切相关。目前三级医院护士配备不足已成为较普遍的问题。作为衡水市唯一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了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我院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

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1.我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1.1在岗护士人数不足 重医轻护,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是各级医院都存在的历史性的、共性的问题。作为衡水市唯一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我院担负着冀东南地区数百万群众的医疗保健任务,加之当前保险制度的宽泛性,近两年,我院床位使用率一直保持在120%以上,最高达到150%,护理人员紧张问题日益突显,虽几经增配,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限制,与实际岗位需要仍存在差距。又由于新增护士以年轻女性为主,生育假期较长,也在一定时期内造成了在岗护士人数的不足[2]。 1.2护理队伍学历层次偏低 三甲医院应是在保障高质量综合性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提供高水平的专科服务,承担危急重症和疑难病诊治任务,同时兼顾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并承担相应的教学科研任务。因此,三甲医院的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应为:以大专、本科为主,并应有一定比例的硕士以上专业人才[3],以提高临 床护理的教学科研能力和疑难问题处理能力。目前我院护理人员中大专学历所占比重最大,中专学历的护理人员仍有一定比例,而本科学历护理人员比例较低,硕士以上学历人员为零。这样的学历结构可以基本满足日常医疗护理任务,但

人力资源配置模型研究

人力资源配置模型研究 一、引言 杰克·韦尔奇曾说,“用人之道,其精髓就是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使其长处得以发挥,短处得以克服。这样个人和组织都能得到持续的发展。”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源配置尚处在观念导入阶段,主要仍然是依靠配置者的经验分析与主观判断,结果人事不合、结构失衡等等现象时有发生,给组织造成巨大的内耗,严重影响了组织的人力资源效率与效益,已经成为制约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已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二、人力资源配置的涵义 对于人力资源配置的定义,理论界并没有达成共识。从组织管理的微观角度来看,所谓人力资源配置就是通过考核、选拔、录用和培训,把符合组织价值观和发展需要的人才及时、合理的安排在所需要的岗位上,形成一定的结构效应,并使之与其他经济资源相结合,使得人尽其才,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的为组织创造更多效益。根据这样的定义,人力资源配置包括人力资源初始配置及再配置两个部分,初始配置是指组织从外部吸纳人员的招聘活动,再配置则是指在组织内部进行的晋升、降职、轮岗及其与它们相关的一系列活动。 三、人力资源匹配模型要素的构建 1、数量要素 顾名思义,数量要素就是指,配置人员在数量上产生与岗位对应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组织外部环境及自身的变化发生改变。 2、质量要素 (1) 人与事的匹配。人与事的匹配又可称为“人岗匹配”,它是人力资源配置的重点。人岗匹配指岗位的要求与个人能力及素质的匹配。进行人岗配置时,应该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模式和能力水平将其安排在相应的岗位上,因人而异,按能配岗;还应根据岗位的能力要求安排适合的人,因岗选人。实现人岗匹配的前提是工作分析和人才测评,工作分析是对岗位的认识(岗位职责及岗位的要求)、人才测评是对个人的认识(知识、能力、性格、技能等)。 (2) 人与人的匹配。如果将人岗匹配比作“选零件”,重在人与事的统一,能与位的对应;那么人与人的配置则是人岗匹配的展开与深化,它犹如“装整机”重在人与人的协调,部分与整体的和谐。人与人的匹配是指在一个组织或一个部门中,具有各种职位类别、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性格、经验和性别、年龄的人员,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达成恰当的比例配置,呈现相对稳定的有机联结。同质性容易造成相互磨擦、相互削弱,很难成互补结构,造成耗散减值。因此,优势互补是我们在人与人匹配中首先考虑的,使群体内部成员间,互相补充、互相学习、互相激励,产生群体结构优化的整体效能。

人力资源现状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 围绕新体系落实新要求 建立适应一院市场化转型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按照集团公司党组和院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统一部署安排,第七调研组以“研究在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进行中,适应多型号并举和航天技术应用产业高速发展下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为主题,于3月25日至4月14日开展了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主要内容及过程 调研组围绕以下五个方面主要内容开展了调研: (一)多型号并举对人力资源配置提出的心要求及对策; (二)航天技术应用产业高速发展对人力资源配置提出的心要求及对策; (三)影响人力资源配置的关键问题及解决对策; (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思路; (五)完善人力资源配置的渠道。 调研组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学习上级文件会议精神、查阅资料、集中研讨等方式,调研了院属11家单位,多次对型号两总和航天技术应用产业高管人员进行专题访谈,组织召开了多次座谈会,收回调查问卷152份,参加座谈和答卷的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300余人。 二、人力资源现状及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院现从业人员2645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335人、技能人员12284人、管理人员3337人,其他从业人员2501人。宇航/导弹武器系统从业人员14754人,占一院从业人员总数的55.77%。 人才是一院发展的根本保障。多年来,一院人力资源工作在集团公司党组和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院发展战略,深入贯彻人才兴院方针,积极探索人才成长规律,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促进了型号队伍的快速成长,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人才队伍,有利地保障了一院的型号成功和经济发展。但是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在现阶段多型号并举和经济快速规模发展的形式下,面对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的要求,面对市场化转型的要求,人力资源配置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一)人力资源配置的战略规划和顶层策划比较薄弱 人力资源配置与院发展战略的联动不紧密。特别是在多型号并举和经济快速规模发展的情况下,缺乏战略规划和应对,对各岗位、个专业、各系统人员需求和供给的预测不充分,人力资源布局呈现结构性过剩和机构性短缺并存的问题。 人力资源配置顶层策划薄弱。调研中普遍反映,在人力资源配置工作中,存在重招聘轻流动,重使用轻培养,重待遇平衡轻工作效率,重任务完成轻人才开发等现象。 (二)人才选聘制度缺乏系统性,管理比较粗放 选聘标准不清晰。在调研中发现,目前缺乏按型号阶段、项目特点、任务要求等关键因素进行需求分析,招聘岗位任职要求描述比较

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调查报告

某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调查报告 为全面、深入、准确了解我院人力资源发展现状,为我院未来五年(十三五)人力资源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可行性措施。笔者通过调取我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获得全体职工相关信息后,通过分类、筛选、汇总,对统计数据进行对照分析,得出以下结果:我院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为1:1.3,病床与卫技人员之比为1:0.98,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79.7%,管理人员占职工总数为6.2%,工勤人员占职工总数的14.1%。在结合业务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比照公立三级甲等康复专科医院人力资源配置有关标准,不难看出我院的人员配置总体上不尽合理。其中,医疗、护理人员配置比例过高,康复类人才配置显着偏少,康复、医疗类专业人才面临青黄不接,尤其是中青年高层次领军人才匮乏,专业人才梯队建设前景堪忧;药剂、检验、放射、特教等专业的人员配置有待调整和优化;管理人员配备趋近上限,整体工作效能欠佳,且稀缺熟练型的专业对口人才,亟待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养、外派深造或联合培养等形式得以填补;工勤人员配置比例偏高,人力成本耗费和工作产出倒挂,建议将部分工勤事务进行社会化外包来提升整体运行效能。 1 调查情况 1.1 对象 以我院所有在岗工作人员(含非在编人员)为调查对象,按专业技术人员(含非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进行分类,所有人员均按所聘(担)任的职称(务)进行有效统计。 1.2 方法 以201*年10月31日从我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导出的数据信息为调查基点,通过计算各类人员比例、职称(务)与学历分布、职称(务)与年龄分布等统计指标,参照国家及行业的有关规定和成熟做法,对我院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进行分类描述和比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人力资源构成概况

公共资源配置

天津大学MPA 滨海新区公共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课程名称:公共资源配置 班级:2013级MPA 甲班 姓名:李红岩 学号:2013209551 本本本本本 2014本12本

滨海新区公共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滨海新区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在海洋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公共资源产权制度缺失、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公共利益的偏离、公共资源政策工具体系存在缺陷等几个方面。为此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滨海新区公共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滨海新区公共资源管理;公共资源产权缺失;政策工具 一、引言: 公共资源是指自然生成或自然存在的资源,它能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享受的自然物质与自然条件,这些资源的所有权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共同所有的基础条件。主要包括空气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湿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公共资源有其社会成本,但是往往不被生产者所重视,主要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目标,所以公共资源经常被过度开发和使用。在这一过程中,使一些公共资源由于被过度开发和使用,造成公共资源的悲剧,例如土地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加剧了土地的盐碱化;不严格执行休渔期政策,造成鱼、虾等海产品的产量每年极具的下降;浪费和污染水资源,造成淡水资源的急剧减少。这些公地悲剧,正是滨海新区公共资源管理方面正在面临的问题。 二、滨海新区公共资源管理方面的现状: 1、海洋资源 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天津滨海新区围填海工程对海洋资源影响进行了研究,1954-2004 年天津高功能景观面积减少了51.98%。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天津近岸海域2006年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天津近岸海域的污染程度已经较为严重。分别在2006-2008年进行了三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从 3.01降至 1.07,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从 1.7降至0.58,围填海工程会改变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减少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 2、土地资源 滨海新区土地的重金属污染,塘沽、汉沽和大港农田土壤汞、砷元素均超过土壤二级标准。塘沽的善门口村、小梁子村和大沽化工厂附近的土壤贡超标,于庄子村砷超标。天津化工厂附近的茶淀贡污染超标等。 三、滨海新区公共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滨海新区公共资源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资源产权制度缺失 著名产权经济学家常修泽指出,当前公共资源产制度的缺陷在产权界定、产权配置、产权交易度和产权保护四个方面均有表现。公共资源产权界定制度的缺陷突出表现在未能清晰界定公共资源产权主体除所有权以外的其他经济权利。如

人力资源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关于人力资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关于人力资源的国内研究现状 近些年,一些较大的企业经常自行开发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这样做有一定的好处,如成本低廉,上级单位一次开发,基层单位可以重复利用,而且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个性化需求。但是实践证明,这种开放方式一般难以成功。一方面,企业内部开发人员往往缺乏项目经验,导致与最终用户的需求相悖;另一方面,这种形式的软件开发不参与市场竞争,仅仅是供给内部使用,有可能导致开发人员敷衍了事,开发的系统不能真正起到作用。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管理方式向人力资源管理过渡的转型时期,企业中的管理方法从思想到行动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处于摸索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随时都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变革,这就对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软件如果不能够随着变革而自行适应,那么,这个软件就没有生命力。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已进入有组织的自觉发展阶段,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和探索正在丰富、扩展着高等教育的方法体系。实践平台的构建是近几年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一大亮点,不仅研究者较多,而且还有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以人才市场、人才评荐中心作为实训基地的典范。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主要聚焦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实践教学的方法探讨、实践平台的构建四个方面。 虽然高等教育工作者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但是无论在理论探讨方面,还是实践应用方面,现有的尝试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从体系完整性的角度来看,现有文献的研究是支离的、局部的,在困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的实战型教材、实践创新、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少有作为;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现有文献多是思路性、概括性、规范性的表述,缺乏实证调研和数据支撑;从运用价值来看,现有研究更多停留在构想阶段,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实施手段与实用的操作流程。因此,探索适合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和我国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仍是任重道远。 1.1—2 关于人力资源的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伴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其设计思路蕴涵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起步较早,完整性和成熟度高,开发出了适用于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西方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其他一些软件系统如ERP(企业资源计划)、WFM(工作流管理)等在开发过程中预留了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接口,使得国外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今后的扩展难度降低。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和支持不遗余力,以PeopleSoft 为例,其最新版本是完全基于互联网架构的版本,使得其易用性大大加强。 近些年,国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美国大学管理类的专业一般都有600~1300 小时不等的社会实践要求,在人员测评与甄选、面试、培训等环节上均有模拟演练与实习。授课形式也多种多样,通常采用演讲课、讨论课、辅导课、实验课、个案研究、情景模拟、项目研究、角色扮演等课型,还有以学生为本的科研活动,通过导师耐心指导、同学密切协作,使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都得到培养和锻炼。教师使用的教学工具比较丰富,录像机、录音机、投影仪、电讯网络等现代教学工具十分普遍。在英国,各种授课形式均非常普及,由于信息的社会化程度高,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可以获得较多的实习职位和实践机会,实习多采用分散、自主联系形式,实习内容有别于集体安排,突出个性特征。

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原则

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原则 为适应医院医、教、研各项工作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加强医院人力资源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能、合理的人才队伍,根据医院工作需要,制定人力资源配置原则。 一、配置原则 1.按需设岗原则 坚持按需设岗,做好岗位分析,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根据各科室人员需要制定医院当年的进人计划,对全院各类人员进行合理配置。严格把关岗位空缺等情况,制定科学的人员需求计划,将岗位的具体需求在招聘中规范化、具体化,力求做到个人与岗位相匹配。 2.能级对应原则 医院岗位有层次和种类之分,岗位人员的配置,要求人的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对应,即能级对应。要求主要临床、医技科室主任须具备中高级职称资格或达到相应能力,护士长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资格;职能部门负责人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 3.动态配置原则 根据岗位目标任务的变化,适时重新进行工作分析与人才评测,对岗位职责、要求及现有人员的知识、技能、能力进行

重新定位,合理稳妥地实行人力资源动态配置,破除“岗位终身制”。能力远远超出现有岗位要求的,一般可通过职务晋升进行优化配置;能力不符合或达不到现有岗位要求的,可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或通过调配谋求人岗能级对应。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实行竞争上岗管理,可实行低职高聘等,激发中青年技术人员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4.结构合理原则 保证各类人员合理的比例关系、合理的层次结构配置、合理的年龄结构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医院各类人员达到最优化群体组合,发挥医院所拥有的医疗、护理及管理人才的整体最大效能。 (1)合理配置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 (2)优化专业结构,合理安排学科的设置,突出重点学科、特色专科。 (3)以加强医院的临床、科研、教学建设队伍为中心,以引进和培养学科建设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加强优秀青年技术骨干培养力度,搭建能够适应医院未来发展的人才梯队。对重点学科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在人事调配中要优先考虑。 (4)健全现有人员在职继续教育培训与考评制度,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员分别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式,严格执行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务人员“三基三严”训练等;积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成人高等教育2012届毕业论文题目:X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号: 姓名: 学历层次:本科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级:2011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2012年月日

广西工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一、课题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文探究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徐工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的对策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的不断腾飞,我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着市场上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企业只有把人才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在市场上保持不败之地。当前,人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往往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困境。虽然有很多优秀的员工,但是企业却留不住他们,并且培养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也越来越困难。如果企业流失了一名员工,那么想要寻找一名合适的替代员工是十分困难的,就是寻找到了,那么其间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培训费用等等,也是企业难以支付的。因此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日益成为企业提高效率、保证自身竞争优势的强有力的武器。 本文是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和选拔、员工培训和开发等方面,来实现企业的效用最大化。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将促进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经营,并把它与个人目标结合起来,达到企业与员工“双赢”状态,使得企业蓬勃发展。 基本要求: 1. 收集大量资料。 2. 刻苦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经常向指导老师汇报情况,虚心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 3. 严格遵循科学研究规律、遵守科研道德。 4. 认真完成论文撰写,根据收集的资料加上所学习的专业知识,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完成论文的叙述和论证。 二、进度计划与应完成的工作 本课题的毕业论文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2年9月底至10月中。选题工作,通过导师指导,查阅在中国大小企业中人力资源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选定论文方向,查阅、收集资料及参考文献,并着手调查研究所在工作企业中关于人力资源的发展历史、背景和特点,并拟定论文提纲; 第二阶段: 2012年10月中至11月初,撰写论文,完成初稿;

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原则【精选资料】

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原则【精选资料】XX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原则 为了适应医院医、教、研各项工作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加强医院人力资源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能、合理的人才队伍~根据医院工作需要~制定人力资源配置原则。 一、配置原则 1(按需设岗原则 坚持按需设岗~做好岗位分析~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根据各科室人员需要制定医院当年的进人计划~对全院各类人员的进行合理配置。严格把关岗位空缺等情况~制定科学的人员需求计划~将岗位的具体需求在招聘中规范化、具体化~力求做到个人与岗位相匹配。 2(能级对应原则 医院岗位有层次和种类之分~岗位人员的配置~要求人的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对应~即能级对应。要求主要临床、医技科室主任须具备高级职称资格或达到相应能力~护士长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资格,职能部门负责人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 3(动态配置原则 根据岗位目标任务的变化~适时重新进行工作分析与人才评测~对岗位职责、要求及现有人员的知识、技能、能力进行 1 重新定位~合理稳妥地实行人力资源动态配置~破除“岗位终身制”。能力远远超出现有岗位要求的~一般可通过职务晋升进行优化配置,能力不符合或达不到现有岗位要求的~可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或通过调配谋求人岗能级对

应。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实行竞争上岗管理~可实行低职高聘等~激发中青年技术人员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4(结构合理原则 保证各类人员合理的比例关系、合理的层次结构配置、合理的年龄结构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医院各类人员达到最优化群体组合~发挥医院所拥有的医疗、护理及管理人才的整体最大效能。 ,1,合理配置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 ,2,优化专业结构~合理安排学科的设置~突出重点学科、特色专科。 ,3,以加强医院的临床、科研、教学建设队伍为中心~以引进和培养学科建设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加强优秀青年技术骨干培养力度~搭建能够适应医院未来发展的人才梯队。对重点学科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在人事调配中要优先考虑。 ,4,健全现有人员在职继续教育培训与考评制度~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员分别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式~严格执行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务人员“三基三严”训练等,积 2 极派送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参观学习~多渠道提高人员整体素质。 二、岗位任职资格与条件 医务科、护理部严格把握行业准入审核管理。从事医疗岗位的人员单独执业必须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办理执业医师本院注册,护理岗位的人员单独执业应具有《执业护士资格证书》并注册,医技岗位人员必须持有相关上岗证书~禁止非医务人员从事医务工作~对尚未取得执业资格的医学院校应届毕业生~必须在上级医师,或护师,指导下工作~三年内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组织政工科负

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研究

1 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研究 【摘要】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第一资源”。但是一个企业仅有人力资源的堆积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只有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使人力资源最大化的使用,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益。下面本研究首先分析了烟草企业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使用的意义,然后针对当前烟草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和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的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合理使用 随着市场的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步加深,烟草企业生存环境日趋紧张,为了提高市场占有份额,稳固市场地位,广大企业纷纷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力度,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但是当前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下面本研究就针对此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合理的人才配置方案,以促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使用的意义 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同时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终点。人才的合理配置不但能够促进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且对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有着重要意义。第一,合理配置能够增加员工的向心力,搞好对内和对外关系。企业是社会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想获得发展机会,必须增加与社会其他团体的活动互动关系,从而获得生产所需要的原料和产品的销售市场。企业内部的员工关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上级之间、员工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的良好相处关系,是实现企业内部有效沟通的重要保证。第二,人才的有效利用,能够增强企业活力,形成对外竞争优势。市场竞争始终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律,国有企业内部人才的选拨活动同样遵循市场发展规律。通过重重选拨后,为企业保留了大量的人才资源,是对外竞争的有利条件。人才是企业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加强人才的调配能够保持企业内部活动,增加员工创造的财富的积极性。岗位轮换制是常见的调配方式,对于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公共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公共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 ------基于宏观视角分析 【摘要】任何社会可以用来生产的资源无论在质上还是量上都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不但是无限的,而且还是多样的,于是就出现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公共资源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的竞争性。公共资源配置如何实现效率和公平最优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否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表现。要使我国公共资源配置最优,就要理清影响我国公共资配置的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从而找到合理配置我国公共资源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字】公共资源;公共资源配置 一、公共资源和资源配置的概念界定 1.公共资源 公共资源是指一切能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享受的自然物质、自然条件、社会资源,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由于这些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共同所有的基础条件,因而我们称之为公共资源,主要包括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行政资源。社会资源主要是指公用事业领域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公用性的资源,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或垃圾处理等行业的特许经营等;自然资源主要指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荒地、海域、滩涂等,如经营性土地使用权、采矿权等;行政资源主要指政府依法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所形成及衍生的资源,如户外广告设置权、公交线路经营权和网吧经营权等。[1]此处对公共资源的界定,体现了公共资源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的竞争性。 2.资源配置 任何社会可以用来生产的资源无论在质上还是量上都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不但是无限的,而且还是多样性的,于是就出现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这是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经济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政府经济行为研究要回答的问题。 狭义的资源配置是指如何解决经济学的四个基本问题:[2] 生产什么?(我们要用多少资源生产公共物品,如国防和公路?) 如何生产?(在公共部门内生产还是在私人部门内生产?) 为谁生产?(不同的政府项目会有益于不同的人群。) 如何做出决策?(如何做出集体决策?) 资源配置考虑的是怎样让土地和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等有限的要素生产出 [1]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的若干意见[Z].闽政办[2006]175号. [2] [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人力资源国内外现的研究和发展比较只是分享

人力资源国内外现的研究和发展比较 摘要: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与知识资本的独特性成为企业重要的核心技能,人力资源的价值成为衡量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标志。从人力资源的管理、使用、配置和激励四个方面,分别对国内外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发展新趋势进行描述、分析和比较,从而提出了国内人力资源管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 1 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1.1 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以“事”为中心的状态。只见“事”,不见“人”,只见某一方面,而不见人与事的整体性、系统性,强调“事”的单一方面静态的控制和管理,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把人视为一种成本,当作一种“工具”,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控制。 (2)人力资源配置上,岗位需求与人员的能力脱钩。在企业岗位

培训方面,尽管我国培训市场发展迅速,但目前我国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仍处于不稳定和低水平状态,培训的效益难以体现,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较低。企业对培训的投资又少,员工的素质迟迟难以提高,久而久之,人员的能力与岗位的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3)在人力资源激励上,薪酬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对人力资源从业者进行“2004年HRM遇到的最大挑战”的调查显示,选择薪酬福利的人数占总数的16.29%,位居人力资源挑战的第二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福利面临的挑战就是平均主义的分配观念和不够灵活的薪酬管理制度,薪酬水平低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面对平均主义的分配观念和现实工作之间的差距,企业也不可能把全体员工定格在一个薪酬层面上,薪酬激励效果难以充分发挥。 1.2 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实现最高度专业化和制度化。国外的企业管理的基础是契约、理性,重视刚性制度安排,组织结构上具有明确的指令链和等级层次,分工明确,责任清楚,讲求用规范加以控制,对常见问题处理的程序和政策都有明文规定。企业分工精细、严密,专业化程度很高,员工在各自岗位上工作,不得随便交叉。

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原则、设置方案

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原则、设 置方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ⅩⅩ县人民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方案 为适应医院医、教、研各项工作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加强医院人力资源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能、合理的人才队伍,在遵循卫生行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医疗结构基本标准》和《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要求的相关规定基础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人力资源配置方案及人力资源配置及人力资源引进准入制度,结合医院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实施按需配置。 一、岗位配置原则: 1、坚持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按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依法办事的原则。 2、岗位配置数额应与医院床位数、医院及科室规模、人均工作量等密切相关,既满足诊疗过程的刚性需要,也应考虑服务沟通等软性需求,同时兼顾临床科室医务人员进修学习等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配备较为充足的人力资源。 3、人员配置工作应以加强医院的临床队伍建设为中心,以引进和培养学科建设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对重点学科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在人事调配中优先考虑。 4、具体岗位设置要求

1.岗位编制总数:按照床位人数比1:比例核定。 2.管理岗位:职位设置数占全院编制数的10%左右,主要科室有:院领导、医务科、护理部、办公室、财务科等。 3.专业技术岗位:职位设置数占全院编制数的85%,高、中、初级专业技术岗位按25%∶40%∶35%的比例进行配置。 4.工勤技能岗位:职位设置数占全院编制数的5%,主要人员构成有司机、卫生保洁员、保安、更夫、后勤维修人员等。 二、配置程序 1、编制当年医院《科室人员需求计划反馈表》,包括引进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和应届毕业生。经主管院长批准后报院长审批。 2、招聘、考核和录用 (1)应届毕业生的考核与录用 执行《招聘应届毕业生实施方案》,来院工作的新员工需与医院签订聘用合同,试用期为3个月。 (2)调入引进人才 主要引进专业技术谷关和学科带头人,以加强我院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我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 三、岗位任职资格与条件

工作研究: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近年来,随着XX市人口的聚集,人口密度与分布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XX市公共资源的配置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是否能有效满足XX市人口空间分布的需求,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 一、人口空间分布现状及基本特征 (一)户均人口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X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X年XX家庭户达到454.71万户,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37.95万户增加了116.76万户。在常住人口中,XX家庭户人口为1235.45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2人,低于四川2.95人和全国3.1人的水平。近三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XX家庭户规模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户均人口减少一方面或因新增大量新婚户籍家庭,另一方面则因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所致。2013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2‰,XX全市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目标定为4‰,但实际仅达2.13‰,其中五城区和高新区高于平均值。 (二)人口规模持续扩大,迁移流动人口占近八成。尽管自然增长率下降,但XX市人口总量依然持续增加。截至2013年底,XX市常住总人口达1435万,比

201X年增长30万人,年均增长10万人左右。值得关注的是,其中自然增长仅占净增长人口的22%,机械增长占78%,说明全市人口增长以迁移人口(流动人口)增长为主,且增速较快。目前全市流动人口约为400万左右,以流入为主,其中五城区和高新区流动人口增速最快。 (三)人口与经济均呈梯度分布,二圈层经济优势对均衡人口发展贡献不足。根据2013年户籍人口数据,XX市人口空间分布密度如图1所示。一、二、三圈层人口密度分别为7717人/平方公里、1192人/平方公里和592人/平方公里,密度比为14∶2∶1,呈现“靶心式”分布。但从人均GDP分布来看,一、二、三圈层人均GDP分别为10.41万/人、8.52万/人和3.35万/人,比例约为10∶8∶3。尽管人均GDP依然呈梯度分布,但梯度间差距远小于人口密度差距,一二圈层间表现尤其明显。其中龙泉驿区人均GDP13.61万/人,超过了除锦江区外的其余四个主城区,但龙泉人口密度为1106人/平方公里,仅为主城区人口密度的1/7左右。第二圈层的经济优势尚未转化为人口吸引力,通过经济发展驱动人口均衡发展方面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开发。 三、人口空间分布对XX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 XX市人口空间结构呈现“靶心式”分布,城市中心区,即五城区,居住密度远远高于其它功能区。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却不都是“靶心式”分布,城市中心区在人

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分析与促进优化策略

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分析及促进优化策略 赵贵宁 为全面、深入、准确了解k专科康复医院人力资源发展现状,为k医院未来五年(十三五)人力资源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可行性措施。笔者通过调取k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获得全体职工相关信息后,通过分类、筛选、汇总,对统计数据进行对照分析,得出以下结果:k医院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为1:1.3,病床与卫技人员之比为1:0.98,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79.7%,管理人员占职工总数为6.2%,工勤人员占职工总数的14.1%。在结合业务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比照公立三级甲等康复专科医院人力资源配置有关标准,不难看出k医院的人员配置总体上不尽合理。其中,医疗、护理人员配置比例过高,康复类人才配置显著偏少,康复、医疗类专业人才面临青黄不接,尤其是中青年高层次领军人才匮乏,专业人才梯队建设前景堪忧;药剂、检验、放射、特教等专业的人员配置有待调整和优化;管理人员配备趋近上限,整体工作效能欠佳,且稀缺熟练型的专业对口人才,亟待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养、外派深造或联合培养等形式得以填补;工勤人员配置比例偏高,人力成本耗费和工作产出倒挂,建议将部分工勤事务进行社会化外包来提升整体运行效能。 1 调查情况 1.1 对象 以k医院所有在岗工作人员(含非在编人员)为调查对象,按专业技术人员(含非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进行分类,所有人员均按所聘(担)任的职称(务)进行有效统计。 1.2 方法 以2019年10月31日从k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导出的数据信息为调查基点,通过计算各类人员比例、职称(务)与学历分布、职称(务)与年龄分布等统计指标,参照国家及行业的有关规定和成熟做法,对k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进行分类描

广东省公共资源竞争性配置实施方案

附件2: 广东省企业投资竞争性配置公共资源 开发利用项目实施方案 为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广东省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制定广东省企业投资竞争性配置公共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实施方案。 一、实施范围 《广东省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分类改革目录(暂行)》中,纳入国家和省、市相关建设规划,具有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公共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实行竞争性配置。主要包括:(一)经营性的铁路、轨道交通、公路和港口码头项目。 (二)燃煤火电、天然气发电、风电、水电项目。 (三)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项目。 (四)水泥项目。 (五)其他有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公益事业项目和涉及具有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的项目。 二、实施条件

对于进行竞争性配置的项目,必须已列入国家和省、市发展建设规划,具备较为成熟的建设条件,建设用地、环境容量、能耗指标和经济效益分析等前期工作已基本落实。 三、实施方式 项目竞争性配置方式以公开招标为主。不实行公开招标的,按《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规定办理。 四、实施程序 (一)提出项目竞争性配置招标方案。各行业主管部门根据相关建设规划,以及项目建设条件、市场需求等情况,牵头启动相关行业项目竞争性配置工作,制定项目竞争性配置招标方案。 (二)项目竞争性配置招标方案核准。各行业主管部门向发展改革部门提交项目竞争性配置招标方案,由发展改革部门对项目竞争性配置招标方案进行审查。需报上一级发展改革部门核准项目竞争性配置招标方案的,按程序上报。项目竞争性配置招标方案审查内容包括:项目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发展建设规划及行业准入标准,是否影响经济安全,是否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资源,项目竞争性配置招标方式、招标条件。项目竞争性配置招标方案核准文件视同立项文件。 (三)招标评标。项目竞争性配置方案获得核准后,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依法组织招标评标工作,并公示招标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