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路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四川公路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四川公路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四川公路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工程区路网由G318 线、G108 线雅西高速、S211 线以及S215 线等构成四边形的国省干线路网,区域内滴痴山以及大雪山呈南北走向,阻断东西走廊,期间只能通过短距离的顺沟谷通乡公路连接所辖区域乡镇,致使大量乡镇必须绕行到达其管辖政府,特别是九龙县湾坝乡、洪坝乡必须绕行至石棉,再通过G108 线以及S215线到达九龙县,绕行距离长达340km。区域内国省干道路网内交通转换过程较为复杂,交通流极不顺畅,使整体路网功能大打折扣,综合路网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同时,也给区域经济融合发展造成了很大障碍。

在《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 年~2030 年)》中,项目纳入了G549 线石棉至得荣公路中的一段,研究范围为“石棉至九龙段”。路线起于雅安市石棉县安顺彝族乡,路线向西南方向,沿蟹螺彝族乡、西油房、下车铺子、湾坝彝族乡、两叉河,以隧道穿越小卡子山后经锅底凼、雪洼、麻窝后,再以隧道穿越立次山,经四大牛场、热枯沟后止于甘孜州九龙县,线路连接雅安市石棉县和甘孜州九龙县。

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围绕加快促进四川藏区跨越式发展这一主题,确立了“一条主线、三个加强”的藏区工作总体思路,重点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特色优势产业等领域的建设,确保四川藏区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交通运输的支持和保障,本项目的建成必将有力推动省委战略构想的推进。项目建设必要性如下:

(1)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九龙与石棉两县的直接连接,开辟甘孜州九龙县又一出州大通道,同时也是四川省东西向出川的重要通道,从而与沿线的县乡道路形成连接城乡,从而完善藏区域路网布局,增强藏区抗救灾通道。

(2)自党中央提出“稳藏必先安康”的战略方针以来,充分肯定了甘孜州作为入藏咽喉在维护全国藏区稳定中的特殊地位。项目为G318线以南的平行线,将彻底改善目前九龙县东部区域落后的交通面貌,不仅直接连接湾坝乡,还能相应辐射洪坝乡、塌卡乡、斜卡乡等多个重要乡镇,增大路网布局的机动性和互补性,可有效改善民族地区生存和经济条件、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藏区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3)九龙县境内山川秀丽,景色迷人。有伍须海、牛鼻子洞、老人峰石林、

神女挤奶峰、溶洞、温泉、十二姊妹峰等景点。还有浓郁的藏、汉、彝民俗风情等。现状区域交通设施尚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旅游资源优势尚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项目的建设,不仅可完善环贡环嘎山核心景区的路网建设,向西通过G549 九龙至稻城公路,可实现和香格里拉景区的直接连接,最大限度提升旅游资源的整合以及对香格里拉旅游环线打造,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以上分析可知,项目的建设是完善藏区域路网布局,是增强藏区抗救灾重要通道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甘孜州一条重要出州通道以及四川省东西向出川的重要通道。路线不仅可以实现石棉和九龙的直接连接,向西通过

G549九龙至稻城段,可以连接四川西南方向最偏远的县城得荣、乡城等县,对改善沿线交通环境,带动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意见重大。不仅可完善环贡环嘎山核心景区的路网建设,通过G549九龙至稻城公路,可实现和香格里拉景区的直接连接,最大限度提升旅游资源的整合以及对香格里拉旅游环线打造,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无论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所经区域百姓的期望,还是从加快社会经济发展角度看都迫切需要加快推进项目进程,早日建成通车,尽快发挥社会经济效益。

1.1.2 项目基本情况

G549 线雅安石棉至甘孜九龙段公路工程位于雅安市石棉县及甘孜州九龙县,属于新建工程,路线全长177.008km(其中雅安境34.340km,甘孜境142.668km),其中利用S217 线8.40km,建设里程168.608km。道路按三级路指标建设,设计时速30km/h,路基宽度为7.5m;隧道和桥梁采用二级路标准,设计时速40km/h,桥隧宽度为9.0m;车道宽度为

2×3.25m/2×3.50m,设计荷载公路-I 级。推荐方案路线起于G108 石棉县城大渡河大桥桥头,向西利用S217 线8.40km(该段完全利用),跨越大渡河至安顺场,向西南方向,沿蟹螺彝族乡、西油房、下车铺子、湾坝彝族乡、两叉河,以隧道穿越小卡子山后经锅底凼、雪洼、麻窝后,再以隧道穿越滴痴山,经四大牛场、热枯沟,止于甘孜州九龙县城北G248(原S215 线),路线全长177.008km(其中雅安境34.340km,甘孜境142.668km),完全利用S217 线8.40km,建设里程168.608km。全线设桥梁

11263m/115 座,占路线总长的6.59%;隧道16505m/7 座,占路线总长的9.65%;桥隧比16.24%。路基排水防护工程数量39.836 万m

3。建设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

经方案复核优化后,全线设弃渣场34 处、施工便道25.57km、自采料场4 处、施工生产生活区21 处。经复核后,项目总用地面积514.63hm2,其中永久占地409.01hm2,临时占地105.62hm2。根据主体设计及土石方平衡分析,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638.79 万m3(其中表土35.15 万m

3),回填土石方总量338.43 万m

(其中表土35.15 万m),

建材利用量63.84 万m,弃渣量236.52 万m,(松方348.95 万m 3),弃渣堆放至沿线1-34#弃渣堆场。项目计划2017 年11 月开工,2021

年10 月底完工,工期48 个月,总投资约为456798.92 万元,其中土建投资352541.91 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为2671.73 万元,全额争取补助,其中国家补助80%,省补助20%计,不考虑建设期贷款利息。

1.1.3 项目前期工作及方案编制情况

早在2008 年11 月,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了《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甘孜州九龙至雅安市石棉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川发改交[2008]780 号)。该批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起于九龙县偏桥(省道215 线K242+680),沿现有林区道路经塌卡、斜卡、徐挖、锅底凼、大卡子隧道、小杉木林、湾坝、水井坎、上河坝,至于九龙县与石棉县交界处(接石棉县既有水泥路)。

2、路线全长134.3km,其中大卡子山隧道长2328m,海拔高度

4147m。道路按四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20km/h,路基宽度6.5m,沥青表处路面。大卡子山隧道采用三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30km/h,隧道建筑限界为8.5×4.5m,水泥砼路面,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由于该批复时间较早,受当时社会发展和投资等多种因素影响,公路标准及指标选用较低,特别是大卡子山隧道的进口海拔高达4147m,受冬季冰冻雪害影响严重,仅能保证每年约8 个月的营运时间,且后期公路营运养护难度较大,不能正常发挥公路功能,极不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根据四川省国省干道升级与加密路网规划,省道S215 线拟升级为国道,本项目九龙至石棉段将升级为加密国道网络。

因此,针对以上诸多不利因素,考虑项目升级改造的需要,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重新对该项目锅底凼至白水河(甘孜界)段进行路线方案研究。2012年10 月完成了锅底凼至白水河(甘孜界)段工可的修编,并通过了专家评审。2013年1 月17 日,四川省水利厅以川水函[2013]81 号文对《甘孜州九龙至雅安市石棉公路改建工程锅底凼至白水河(甘孜界)段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进行了批复。2013 年8 月23 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四川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13~2015 年公路建设推进方案的通知》(川交函[2013]517 号),“甘孜九龙至石棉公路”属于推进方案中“加快前期工作项目”建设内容之一,根据通知要求“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加快项目前期工程,适时开工建设”。

2014 年3 月,该项目列入《国家公路网(四川境)线位研究》,命名为G549 石棉至得荣公路。本项目研究范围为“石棉至九龙段”。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于2015 年4 月编制完成了《G549 线雅安石棉至甘孜九龙段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前,本项目属于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用地预审等相关工作正在进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水土保持方案经批准后,生产建设项目的地点、规模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补充或者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并报原审批机关批准。”由于本项目起点、终点及项目建设规模发生变化,该项目需重新编报水土保持方案。

为此,受建设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局委托,我单位承担了该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编制工程。接到任务委托后,编制单位随即组成项目组,进入项目区进行现场踏勘,走访了工程所属行政区域的各职能部门,就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现状、水土保持工作现状,以及工程建设与水土流失现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收集了相关资料,认真分析了工程前期研究成果。此后项目组根据相关技术文件、外业踏勘调查成果、《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于2015 年8 月完成了《G549 线雅安石棉至甘孜九龙段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的编制工作。方案审查后,主体设计对方案进行了优化,增加了隧洞,特别是在小卡子隧道部分,优化设计绕避了湾坝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经过优化后项目穿越湾坝自然保护区部分为实验区。2016 年7 月,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在成都主持召开了《G549 线雅安石棉至甘孜九龙段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方案编写组根据修改完成的设计报告,于2017 年4 月修改完成了《G549 线雅安石棉至甘孜九龙段公

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1.1.4 方案设计水平年及编制阶段

按照水土保持有关规程规范要求,设计水平年为验收交付使用年,工程计划2017 年11 月动工,预计2021 年10 月底竣工,工期48 个月,方案设计水平年为工程竣工后的第一年,即2022 年。主体设计尚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因此方案编制阶段为可行性研究阶段。

1.2 项目区概况

项目位于雅安市石棉县及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境内,地处川西南横断山脉,多呈南北纵列。线路跨越大渡河和雅砻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主要山脉为大雪山,山岭均为大雪山支脉,山岭海拔多在5000m 以上,属构造剥蚀地貌。地形以高山峡谷为主,山高谷深,坡陡岭峻,岭谷相间。路线走廊带内主要出露古生界的泥盆系、二叠系、中生界的三叠系及新生界第四系地层,缺失泥盆系、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区内主要构造有磨西断裂、大渡河断裂、安宁河断裂(北段)、和大凉山断裂等和大雪山向斜、滴痴山背斜、九龙向

斜、滨多背斜等,由于这些断裂不具备晚第四纪活动性,因此,对工程场地影响不大。工程区起点安顺场至K77 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0g,地震动发应谱特征周期为0.40~0.45s,地震烈度为Ⅷ度。K77 至九龙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地震动发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地震烈度为Ⅶ度。

项目区属长江流域,项目涉及的河流主要为大渡河、雅砻江及其支流,包括大渡河及其支流(松林河、湾坝河),雅砻江流域主要涉及九龙河支流踏卡河、热枯沟等。

项目所在的石棉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九龙县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项目所在石棉县年均气温17.1℃,大于10℃有效积温4811.30℃,年平均降水量801.3mm,多年平均蒸发量1573mm,最大日降雨量为

108.6mm,20 年一遇1 小时最大降雨量65.9mm,年日照时数为

1245.6h,无霜期平均226d。项目所在九龙县年平均气温8.8℃,大于10℃有效积温4458℃,多年平均降雨量906.0mm,多年平均蒸发1777.8mm,最大日降雨量为49.4mm,20 年一遇1 小时最大降雨量37.6mm,多年平均风速2.7m/s,最大风速20.7m/s(相应风向为SE);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0.8,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981h,多年平均霜日数76d,多年平均降雪日数35.8d,多年平均冰雹日数3.1d。九龙县年最大冻土深度0.95m。

项目区沿线分布的土壤主要为水稻土、红壤、黄棕壤、山地棕壤、亚高山草甸土。项目区内植被群落主要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和灌丛草甸及亚高山草甸。项目区涉及的石棉县林草植被覆盖率63.25%,九龙县林草植被覆盖率35.4%。

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为主,土壤容许流失500t/km2?a,石棉县属于金沙江下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九龙县不在国家级防治区范围。

1.3 防治标准及目标值

根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办水保[2013]188 号),项目所在的石棉县属于金沙江下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九龙县不在国家级防治区范围。项目所九龙县境内穿过四川湾坝省级自然保护区,施工过程中可能对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及珍稀动植物产生影响,同时九龙县属于四川省生态脆弱区。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规定,确定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为建设类项目一级标准。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降雨量、土壤侵蚀强度的差异,对防治目标基准值修正后,本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为:土壤流失控制比≥0.7、拦渣率95%;试运行期(设计水平年)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为:扰动土地整治率95%、土壤流失总治理度97%、土壤流失控制比≥1、拦渣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99%、林草植被覆盖率27%。

1.4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根据对主体工程制约性因素分析评价,工程选址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水利部水保[2007]184 号文”等关于选址的水土保持限制和制约性规定;符合《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 年-2030 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公路网规划》相关规划,属于《国家公路网(四川境)线位规划研究》中的规划建设内容之一,建设符合相关规划。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第二十四条“公路及道路运输”,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用地低于指标规定的范围,符合国家节约用地的总体目标。推荐路线(K 线)未进入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范围,对保护区无干扰;推荐路线(K 线)穿越了湾坝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对保护区的规划存在一定的干扰。为此业主专门委托编制了专题报告并通过了评审,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出具了关于《九龙至石棉公路锅底凼至白水河段工程涉及四川湾坝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关意见的函》(川环函[2013]7 号),该意见批复后湾坝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功能区的调整,调整后项目穿越保护区长度大大减小,对保护区的影响变小。方案要求工程开工前,应该征得保护区主管部门的同意。

项目拟定了E 线(路线北走廊论述方案)、贯通的K 线方案,即小卡子特长隧道+立次山特长隧道方案、A 线(路线起点比较)、G 线方案(蟹螺隧道方案的局部比较方案)、H 线方案(湾一隧道方案比较方案)、I 线方案(白水河隧道方案比较)、B 线(小卡子隧道比选方案)、C 线(打卡子隧道比较方案)、M 线方案(木耳瓜山特长隧道轴线比较方案)、D 线(路线终点比较),共9 个同精度比较方案。通过水土保持比选及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K 线和M 线较优;项目共设置了34 处弃渣场,通过分析评价,弃渣场选址符合水土保持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为保证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永久和临时工程措施;虽然其主观目的是为工程建设服务,但客观上起到了防止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和对裸露迹地的覆盖、防护效果。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各项措施满足水土保持规范要求,纳入水土保持方案总体布局中,不但保证绿化和景观要求,而且也能有效预防和防治水土流失。

1.5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根据“谁开发利用资源谁负责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和补偿”的原则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要求及工程占地情况,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514.63hm2,全部为项目建设区,方案未计列直接影响区面积。

1.6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根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通过对工程建设征占地扰动面积的统计及水土流失预测,工程共扰动、破坏原地表面积514.63hm2,损坏水土保持功能面积514.63 hm2;工程产生弃渣236.52 万m

3(松方348.95 万m

3),弃渣堆放至沿线1~34#弃渣堆场。经分析预测,施工期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将达到12.57 万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0.23 万t;自然恢复期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0.71 万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0.03 万t。根据水土流失危害预测分析,建设主要是对工程本身、对附近沟道水系、沿线自然生态环境,特别是湾坝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水土流失预测结果看,路基工程区和弃渣场区是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路基工程区和弃渣场区为水土流失预测的重点区域,施工期应作为水土流失预测的

重点时期。

1.7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与措施总体布局

1、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拟建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按地形地貌划分为中山河谷地貌类型区、高原高山地貌类型区,两个一级防治区,二级分区划分为主体工程区(路基工程区、桥涵工程区、隧道工程区)、弃土弃渣场区、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便道区、取料场区等防治分区,共5 二级防治分区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送审稿) 建设单位:重庆两江房地产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重庆德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008年9月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报批稿) 批准: 核定: 审查: 校核: 编写: 参加工作主要人员: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前言 重庆市巴南区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属重庆主城核心九区之一,东与涪陵、南川接壤,南与綦江相连,西与江津、九龙坡、大渡口毗邻,北与南岸、江北、渝北、长寿交界。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区位优势。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位于巴南区李九路组团地块,东临渝南大道,南接红光大道,北侧为李九路,西面为李家沱正街。交通条件良好,区位优势明显。 工程所在地属低山-丘陵地貌区,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渝府发[1999]8号)、《重庆市水土流失公告》(2006年6月),项目区所在的巴南区属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其平均土壤侵蚀模数3366.84t/(km2·a)。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本工程需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008年8月,重庆两江房地产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接受任务后,我单位收集了工程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及水土流失方面的基础资料,并对项目占地区及直接影响区内的水土流失现状作了详尽的调查工作。结合工程地区自然、社会环境现状与规划及工程建设特点,在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划分不同区域,分别进行水土流失预测,并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

(技术规范标准)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公路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初稿)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2003年05月1 总则 1.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统一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原则、方法、内容和要求,制定本标准。 条文说明: 1.1本标准编制采用的主在技术依据有 《防洪标池》(GB50201-199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l90-1996)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Q7)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公路环境保护设汁规范》(JTJ/T 006-1998) 1.2本标准适用于需编制报告书的新建或改扩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其他等级公路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可参照执行。 条文说明: 1.2根据水利部、交通部联合发文《关于印发《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的通知》(水保[2002]12号),对于路线处于山区、丘陵区、风沙区(简称“三区”)二级以上的公路建设项目,应编制独立成册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在“三区”外的二级以上公路建设项目只需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列水土保持专章专节进行评述。 1.3一般规定 1.3.1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应符合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深度的要求,并做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组成部分。 条文说明: 1.3.1根据《水土保持法》第十几条规定,“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修建铁路、公路、水工程、开办矿山企业、电力企业和其他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水上保持方案”及《水上保持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其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水土保持方案,必须先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1.3.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贯彻以下原则: 1结合工程特点和环境特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2点线结合,以沿河、山区、丘陵区、风沙区路段为重点地段,以高填深挖路基、长大

水土保持的方案.docx

九绵高速公路LJ20合同段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 九绵高速公路LJ20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八年四月二十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1、法律法规 (1) 二、编制目的 (1) 三、项目及地区概况 (2) 1、项目概况 (2) 2、地区概况 (2) 四、管理体系及责任制度 (3) 1、管理体系 (3) 2、责任制度 (4) 五、水土流失预测 (8) 1、项目水土流失特点 (8) 2、预测时段 (9) 六、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10) 1、水土流失防治原则与防治目标 (10) 2、弃碴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1) 3、隧道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2) 4、区间临时道路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3) 5、临时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止措施 (13) 6、桥梁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4) 七、方案实施保证措施 (14) 1、水土保持经常性监测 (14) 2、措施 (15) 3、奖惩 (16)

水土保持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二、编制目的 在建设过程中将扰动地表造成区域水土流失,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依法防治水土流失,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我项目部编制本《水保方案》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是: (1)编制本《水保方案》,有利于明确项目建设单位在建设的同时必须承担对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治理的责任,达到“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目的。 (2)该《水保方案》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对项目建设范围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并提出适宜于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和措施,为防治项目区自然和建设场地造成的水土流失、建设场地水土保持工程的监测监理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监督管理等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3)该《水保方案》的全面落实,可有效防治建设场地的各类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 (4)该《水保方案》的编制,有利于“三同时”制度的落实。水土

某公路水土保持方案

水保方案乙豫字第***号 *****公路改建工程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建设单位:公路管理局 编制单位:*****有限公司 2012年2月

目录 1综合说明 (1) 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 1.2项目前期进展情况 (1) 1.5项目区概况 (3) 1.6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4) 1.7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防治分区 (4) 1.9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总体布局及主要工程量 (5) 1.10水土保持监测概要 (6) 1.11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成果 (6) 1.12结论与建议 (7) 1.13方案特性 (8) 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 (10) 2.1方案编制的目的与意义 (10) 2.2指导思想 (10) 2.3编制原则 (11) 2.4编制依据 (12) 2.5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 (16) 2.6设计深度与设计水平年 (16) 3项目概况 (17) 3.1地理位置与交通 (17) 3.2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17) 3.3项目特性 (18) 3.4项目组成与总体布局 (19) 3.5材料来源、施工力能及防治责任 (26) 3.6施工工艺及方法 (28) 3.7拆迁安置及专项设施迁建 (29)

3.8工程占地 (29) 3.9土石方平衡及流向 (30) 3.10主体工程投资估算及施工进度 (33) 4项目区概况 (35) 4.1自然环境概况 (35) 4.2社会经济状况及土地利用状况 (38) 4.3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38) 5.1主体工程的选址(线)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 (42) 5.2主体工程推荐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 (44) 5.3对主体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工程的分析评价 (47) 5.4结论意见 (50) 6 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52) 6.1防治责任范围确定依据 (52) 6.2防治责任范围 (54) 6.3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54) 7水土流失预测 (56) 7.1预测范围和预测时段 (56) 7.2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和预测方法 (57) 7.3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59) 7.4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影响与危害 (63) 7.5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 (64) 8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 (66) 8.1防治目标 (66) 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 (67) 8.4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 (73) 8.5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及工程量 (93) 8.6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95) 8.7水土保持措施进度安排 (97)

项目施工现场水土保持方案

苏州工业园区星塘街北延工程 (苏虹路-唯澄路)一标段 施工现场水土保持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星塘街北延工程(苏虹路-唯澄路)一标项目经理部 二○一八年六月十九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1.1工程概况 (3) 二、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及目标 (3) 2.1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4) 2.2水土保持目标: (4) 三、水土保持保证体系与管理 (4) 3.1、组织机构图 (4) 四、水土保持的标准 (5) 五、水土保护的目标 (5) 六、水土保持措施 (6) 6.1、水土保护一般措施 (6) 6.2、主要环保措施如下: (6) 6.3、空气中粉尘减少措施 (7) 6.4、水污染控制和废弃物料的去除 (8) 6.5、水土保持要求 (8) 6.6、生态保护要求 (9) 6.7水保特殊措施 (9)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本项目工程为星塘街北延工程(苏虹路-唯澄路)一标段,工程南起苏虹路交叉口,上跨园区综合保税区西区、娄江及G312,止于沪宁铁路南侧。本标段工程内容包含:星塘街主线高架桥344.55m,NW匝道桥631.024m、WN匝道桥281.47m,RFW人非桥689.64m,RFE 人非桥655.51m,G312人非辅道S线599.634m,G312南半幅拓宽(含地面桥加宽)1275.6m,G312北半幅拓宽(GK9+724.684以东部分)322.116m,驳岸恢复工程及排水工程等。 二、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及目标

2.1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的义务,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有责任保护水土资源并负责治理因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第2条规定:凡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并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前期勘测设计工作。 2.2水土保持目标: 通过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 三、水土保持保证体系与管理

桥梁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模板

桥梁工程水土保持 方案报告

目录 1 综合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概况及项目区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水土流失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工程量及施工进度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水土保持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结论和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9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方案编制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方案编制目的与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水土流失防治执行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及方案服务年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项目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施工组织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工程征占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土石方平衡及流向...........................................................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公路工程水土保持实施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依据 (2) 三、编制原则 (2) 四、编制范围 (2) 五、工作组织机构与职责 (4) 六、项目区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现状 (4) 七、防治范围及内容 (5) 八、临时设施建设工程保持措施 (6) 九、施工保护控制措施 (6) 十、关键作业保护方案 (8) 十一、实施保证措施 (9) 十二、水土保持一般规定 (9)

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水土流失”实施方案 前言 本项目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7918”布局方案中的第17横--汕头至昆明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也是广东省“九纵五横两环”高速公路网规划主骨架中“一横”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的建设,对完善广东省干线公路网布局,优化沿线干线公路网布局,构筑粤北公路网主骨架,沟通广东省东西向的交通,促进广东省北部山区的经济发展,具体特别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依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与主体工程相结合按照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防治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案,目的是控制和减免因公路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同时,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对于防治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项目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编制依据 1、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工程TJ12合同段施工合同文件; 2、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工程TJ12合同段招、投标合同文件; 3、国家、行业其它相关标准;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公司同类工程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 1、遵循招标文件的原则。严格按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方案。 2、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在编制方案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设计文件资料,严格按设计资料编制方案。 3、遵循国家、地方政府、业主对工程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的要求,以预防为主,坚持“谁施工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兼顾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4、坚持“三同时”原则,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水土保持方案

水土保持方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成宜高速公路ZCB4-3项目经理部 水土保持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生态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并重的方针,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强化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成宜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工作,把生态环境水土保持与治理作为成宜高速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实到高速公路建设的全过程,努力把成宜高速公路建设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根据成宜高速ZCB4-3项目经理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水土保持工作方案。 一、工作方针与目标? 、方针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三同时”制度,采用国内先进的公路施工水保技术和严格的施工期水保管理措施,切实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及相关批复中提出的各项水保要求。 、目标土地资源节约利用,水保措施落实到位,努力建成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路。 二、水保工作原则 、工作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把水保工作的好坏作为工程是否创优的重

要标准,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水土保持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教育培训率100%,贯彻执行率和覆盖率达100%。 、工作重点水土流失控制,节约用地及临时用地恢复的管理等。 3、保证体系贯彻执行《》(GBT24001-2015),针对工程及环境特点,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建立完整的水土保持保证体系,保证水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4、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 、管理机构根据工程对环境的要求,我部成立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龚启明 副组长:徐明、李川云、何永远? 成员:王朝、孟阳君、李兴强、王云奎、冷福春、华菲、金丹、杨林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安全环保科,李兴强为水土保持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工作事宜。

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计划

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工作计划 根据交通部交规划发〔2001〕577 号文《关于国道主干线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精神,该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已由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现正处于申报鉴核批复阶段。按照国家关于水土保持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之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应及时编报该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并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对所造成的水土流失负责治理。经双方洽谈、协商, 受河南省高等公路管理局的委托,由我院具体承担了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工作。为了抓紧时间开展工作,特制订该方案编制工作计划如下: 1明确编制依据和编制要求 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第1.0.3条 第2款之规定一一“新建、扩建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其内容和深度应与项目主体工程所处的阶段要求相适应” 。因“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工作已经完成,故该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也应达到初设之要求。 2确定工作内容及技术路线 2.1项目基本情况调查包括项目调查和项目区及周边地区(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调查两部分内容。 项目调查主要包括调查该项目的名称、性质、生产规模、总投资、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状况,初步设计安排,生产年限及建设项目工艺、地面开挖及排弃特点等。 项目区及周边地区调查主要包括该项目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被、地面物质组成、土地利用现状等自然状况,社经情况及其水土流失现状、特点及防治情况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2.2项目区水土流失预测 (1)划分水土流失预测时段

根据该项目所处的不同时段,可分基本建设和投入运营两个时段进行预测。重点预测方案服务年限以内的情况。 (2)确定预测的内容及方法 预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原地貌植被损害情况的预测,弃土、弃石、弃渣量的预测,损害水土保持设施预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及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预测等五个方面。 预测的方法主要查阅该项目的技术资料,利用设计图纸,结合实地查勘对该项目在建设期和投入营运期开挖扰动地表、占压土地、损坏林草植被的面积,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以及建设过程中的弃土、弃石、弃渣等进行实地量测计算;同时调查该项目对地表、植被的扰动情况,了解废弃物的结构组成及其堆放的位置和形式,通过数学模型法、实地测试法或类比预测法等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水蚀、风蚀和重力侵蚀量进行预测;结合已有的同类工程项目和理论分析,预测该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包括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对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导致土地沙化、退化的可能性,下游河道泥沙的增加和对下游防洪的影响等。 2.3制定水土保持方案 (1)确定方案编制原则和目标 (2)明确项目的防治责任范围和方案设计深度 (3)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必须强调的是,出于统筹建设、改进施工工艺流程、防洪护路、保证高速公路运营生产安全等因素的考虑,在主体工程设计中必然包括一部分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项目或作业方式,按照“水土保持方案是项目建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项目服务”的方案编制原则,在进行水土保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专家评审意见

福鼎市八尺门互通至杨岐码头交通战备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专家评审意见 2009年8月28日,受宁德市水利局的委托,宁德市水土保持监督站在福鼎市主持召开《福鼎市八尺门互通至杨岐码头交通战备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以下简称报告书)技术审查会。参加会议的有宁德市水利局、福鼎市水利局、福鼎市水保监督站、福鼎市环沙埕港公路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建设单位)、宁德市交通工程勘察设计院(主体工程设计单位)、宁德市绿洲水保生态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方案编制单位)等单位的代表和专家共17人。会议成立了专家组,名单附后。 与会专家和代表考察了项目现场,听取了建设单位关于项目工作进展情况说明和主体设计单位关于项目情况的介绍,编制单位就方案编制内容进行了汇报,经质询、讨论和评审,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和有关规定,专家组提出评审意见如下: 一、福鼎市八尺门互通至杨岐码头交通战备公路建设项目起点位于八尺门互通附近的县道X977上(接已建成的二级路),起点桩号K0+000,终点至龙安开发区接上开发区街道,终点桩号K26+146,路线全长26.146公里。沿线主要控制点有:八尺门互通、洋门里垭口、洋中、沿井里垭口、巽城、暗井、石塘

造船厂、牛栏屿造船厂、西澳村、杨岐码头。全线新建桥梁4座,利用旧桥1座,新建涵洞71道,平面交叉8处。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车速40km/h,全线路基宽10m,采用全幅失水泥混泥土路面结构。项目建设主要由公路工程、弃渣场、临时堆土场等组成。工程总占地面积95.19hm2,土石方开挖总量149.96万m3,填方量111.11万m3,总投资15114.35万元,总工期26个月。 二、方案编制基本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基本达到可行性研究阶段深度。根据项目区特点,本工程执行水土流失防治二级标准。方案设计水平年为2011年合理。防治分区基本合理。预测方法基本可行。水土保持监测内容正确,方案基本可行。 三、报告书需补充完善如下内容: (一)项目概况: 补充说明本项目利用原有道路情况。 (二)项目区概况: 重新复核项目区社会经济、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现状等相关资料。 (三)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1、应对主体工程整体线路方案进行比选分析和评价; 2、从水土保持角度,进一步细化项目制约性因素分析; 3、补充完善弃渣场和临时堆土场分布的合理性。

高速公路施工期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方案

目录 1.工作方针与目 标 ................................................................................................ - 1 - 1.1.方针 .......................................................................................................... -1- 1.2.目标 .......................................................................................................... -1- 2.环保工作原则 ................................................................................................... - 1 - 2.1.工作原则 .................................................................................................. -1- 2.2.工作重点 .................................................................................................. -1- 3.保证体系 .......................................................................................................... - 2 - 4.管理机构及主要职 责 ......................................................................................... - 3 - 4.1.管理机构 .................................................................................................. -3-

水土保持方案

**路三期土建二标 道路工程 水土保持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6年*月*日

一、项目概况 深圳市**快速路工程位于深圳市**区和**区境内,是**区和**区一条极其重要的对外交通要道。本标段包含地基处理、路基、路面、所有路缘石及其基座、市政管线、桥梁上下部结构、桥梁结构预埋管道、交通疏解等。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目的 方案编制将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原则,同时与主体工程相结合,按照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防治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案,目的是控制和减免因公路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项目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的目的。同时,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有利于水土保持执法部门实施监督,对于防治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项目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目标 (1)工程建设扰动的地表面积,采用工程或植物措施进行治理,扰动土地治理率达 95%以上; (2)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采取工程或植物措施进行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度达 95% 以上; (3)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水土流失总量,经工程或植物措施防治后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控制率达 95%以上; (4)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渣,必须堆放在专门规定的存放地,并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拦渣率在 98%以上; (5)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宜林宜草区应全面绿化,竣工后半年内使植被

恢复系数达到 95%以上; (6)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使沿线达到绿化美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草植被覆盖率达 25%以上。 三、水土保持防治方案 3.1防治原则 1、贯彻和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编制符合国家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总体要求的水土保持方案; 2、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施工期间分区治理,后期永久水保持与河道景观绿化相结合的布设原则; 3、贯彻与主体工程相结合,按照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防治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案; 3.2水土保持与施工应对措施 1、一般路基施工应对措施 一般路基区域排水措施主要借助现状和周边排水沟道进行安排,强化路基坡顶截水、坡脚排水即可;同时强化堆土的防护。 2、路基处理施工应对措施 路基处理结合设计做好区域排水措施主要借助现状和周边排水沟道进行安排,强化路基坡顶截水、坡脚排水即可;同时强化堆土的防护。 3、高边坡工程施工应对措施 采用坡顶截水沟、平台及坡脚排水沟、急流槽、三维网生态植被护坡等措施进行防护;高边坡在满足稳定的前提下,适应增加平台排水沟,坡面灌

北京市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导则

北京市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导则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导则 北京市水务局 2009年7月 前言

本导则是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433—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SL 387—2007)等标准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北京市公路建设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的,以指导北京市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 本导则要紧包括以下内容: ——总则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 ——有关单位责任 ——各设计时期任务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附录 本导则由北京市水务局制定。 本导则起草单位:

目录 1 总则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1 4 有关单位责任3 4.1 建设治理单位3 4.2 主体工程设计单位3 4.3 水土保持监测单位3 4.4 水土保持监理单位3 5 各设计时期任务 4 5.1 各设计时期的差不多要求4 5.2 要紧任务4 6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6 附录A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提纲及要紧内容的规定7附录B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格式和内容22

总则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贯彻预防为主、爱护优先的原则,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生态环境爱护理念,结合北京市近年来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体会,有效操纵和治理公路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北京市行政范畴内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 北京市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设计除符合本导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引用而成为本导则条款,所列引用标准随后所有的修改或修订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433—2008)。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 (3)《土壤腐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2007)。 (4)《防洪标准》(GB 50201—1994) (5)《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 73.6—2001)。 (6)《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 277—2002)。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运算方法》(GB/T 15772—1995)。 (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9)《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K D30-2004)。 (11)《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K 018—98)。 (12)《公路环境爱护设计规范》(JTK/T 006—98)。 (13)《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规范》(DB11/T 548—2008)。 术语 永久占地 指项目征占地红线范畴。

高速公路建设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水土保持原则和目标 (2) 三、水土保持管理机构及制度的建立 (3) 3.1管理机构 (3) 3.2人员配置 (3) 3.3实行水土保持工作责任制 (4) 3.4实行水土保持工作管理体系 (4) 四、水土保持实施情况 (6) 4.1路基防护工程 (6) 4.2改河改渠工程与沿线桥梁防护 (6) 4.3取土、采石、弃土、弃碴场防护 (6) 4.4临时占地防护 (7) 五、水土保持实施效果 (8)

水土保持方案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年平均气温1.2℃~4.0℃,极端最高气温38.3℃,最低气温-44.9℃。结冻日期从10月末开始;地面解冻日期从4月中旬开始,终霜日期在5月中旬。项目区域内平均冻深度为2.3m。绥化地区段年平均降雨量489mm,全年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9月份。最大积雪厚度25cm。绥化地区年最多风向为南风和偏南风。平均风速2.7~3.6m/s,最大风速40m/s。 第二部分水土保持原则和目标 原则: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水土保持方针,严格贯彻执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环保原则。 目标:坚持做到“少破环、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水土保持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 (1)工程引起的水土流失区,均要求达到不同程度的治理。

(2)工程开挖土石方,在工程施工中充分利用,不能利用的全部妥善堆置,不遗留滑坡、崩塌等隐患。 (3)弃渣场的布置在安全可行的前提下,尽量少占地,与当地自然环境相结合。 (4)取料场优先选择荒山、荒坡,尽量少占用经济林地和农田,工程后做好绿化防护工作。 (5)工程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及影响范围内遭破坏的区域有条件的应予补偿恢复。 (6)各开挖裸露面尽可能恢复植被,经过治理后整体覆盖率应达70%以上,水土流失强度力争达到允许流失强度范围(500t/km2·a)内。 (7)避免水土流失对其他单位和个人造成危害。 第三部分水土保持管理机构及制度的建立 3.1管理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制定水土保持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项目经理部、各施工队分级管理,负责检查、监督各项水土保持工作的落实。水土保持组织机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预案报告

河责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1方案编制总则 1.1 简介 在建某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某高速)是A至B国道主干线的组成部分,东起某庄(C至D高速公路终点),西至E西部某县与F市交界处附近的城村,建设里程136.2km,工程总投资41.33亿元。该工程于1998年1月开工,可能2001年全线通车。某高速属于国家限期完成的重点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建成某高速,对加速国家公路网的建设,促进河南及A市、某峡两市乃至西北各省的经济进展,缓解A市至某峡间现有公路运输紧张状况,适应今后国民经济进展对运输能力的需求,并承担铁路的短途运量,发挥运输综合效益,差不多上十分必要的。 某高速位于河南省西部山岭重丘区,沿线岩土类型较多,沟谷发

育,地形地貌十分复杂。作为一种线型工程,某高速在其建设过程中,不管填方或挖方路段都将破坏原地表植被,其扰动、破坏地面的类型较多。某高速全线136.2km,无一处隧道工程,穿越山岭均采纳劈山开路,最大挖方深度达35m。与其它公路工程相比,某高速的弃土、弃石方量相对更大。这些弃土、弃石由于受地形及运输条件的限制,专门多就近弃于附近的沟岔内、山坡上,有的甚至顺河倾倒。这些松散的废弃物,孔隙大、结构疏松,遇到洪水将极易产生水土流失,淤塞河道,阻碍行洪,直接威胁着附近的陇海铁路、310国道甚至某高速自身的安全,威胁沿线城镇、村庄的安全,阻碍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及生活。因此,尽快编制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迅速对沿线的弃土、弃石场采取防护措施,恢复由于高速公路建设而破坏的土壤植被,不仅是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减少水土流失,同时也是为了保障沿线铁路、公路、村庄、城镇的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5年5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

某河道整治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综合说明 1.1项目及项目概况 ****段整治工程位于双清区内白马大道与大兴路交汇处至高家坝河口止,全长8.166km,工程地理位臵详见附图一。项目总占地面积为36.7hm2,计划共投资6148.64万元,由邵阳市宝庆科技工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根据工程设计,其主体工程规模如下: 1、新修防洪堤2条,其中红旗河左岸堤长8.166 km,右岸堤长8.166km,总堤长16.332km。 2、新建涵闸5处,其中红旗河左岸2处,红旗河右岸3处。 3、配臵必要的管理设施及绿化设施。既配制防洪治涝指挥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建立防汛、抢险、治涝、救灾组织,建设防洪工程体系的生物措施及维护设施。 工程建设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是护堤修建前期的土方挖掘、堤岸两边保护圈的建设、弃土弃渣、取料场的开挖。 工程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348081.3m3,土方填筑638900.6m3,浆砌石17266.72m3,砼及预制块34174.49m3,钢筋20.36t。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可研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完工后的第一年,即2011年。 水土流失监测主要分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两个阶段。建设期选择强降雨天雨后监测,共3次;运行期内,每年汛前、汛后及雨季各监测一次。

该河段贯穿双清区主城区,沿河部分地段地势低且宽阔,洪水风险大,洪水风险范围内,工业基地众多,财产集中,人口密度集度大。而目前该河段未设防,处于天然状态,无防洪排涝设施,城市抗洪能力不到10年一遇的标准,与邵阳市双清区主城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极不相适应,随着双清区新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与财富的不断增加,因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愈来愈大,给城镇居民的财产、生命、人居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作用。 通过对该河段的整治建设,修建完善的防洪设施,形成完整的防洪保护圈,抵挡外洪内侵。将大大提高主城区防洪标准,增强主城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为城区的生态环境、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 1.2 项目区水土保持“三区”划分 工程建设区域属典型的湘中红壤丘陵地貌,工程地质分区属邵阳软质基岩区,由上覆土层及下伏基岩所组成的低矮小山包多呈珠状展布,山丘形态多为园丘状,一般海拔高程在202-267 m间,相对切深30-50 m 。 工程区地处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中西部边缘与祁阳山字型构造前弧北翼复合部位。主要呈北东向构造形迹。主要褶皱有西北部背斜岩层,东南部短彼桥向斜。三条区域性大断层呈北东向斜穿区内。分别为侯公塘-杨家垄,龙须塘-杨柳桥,陶家冲-北溪头断层。新构造运动表现以大面积的缓慢上升为主。其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 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表现为面蚀、沟蚀、崩岗等形式,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

江西省某一级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 前言 xx省xx市上乐线xx段一级公路是xx省重点公路建设项目,是320国道与206国道以及xx高速公路与xx高速公路的重要连系线。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开发中西部地区的战略决策和《xx省干线公路网规划(199l~2020年)》的基本要求,对完善xx省交通网络体系,缓解省道317线的交通紧张状况,改善xx市到上饶市的交通条件,加快xx市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加强xx市与上饶市及周围各县市区域间的横向联系,改善沿线投资环境,促进沿线的经济发展,开发沿线的旅游资源,形成区域旅游经济圈,都将起到重大的作用。 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xx市206国道xx大连路与金源路交叉口,起点桩号K0+000,途经xx市金鹅山、浯口镇、临港镇古田、高家镇桐林街、官庄、洪岩镇吴家村,终于省道317线xx市与德兴市香屯街镇交界处,终点桩号K36+440;路线全长36.440km,全部位于xx市境内。项目建设占用土地总面积170.54hm2(其中征用土地125.80hm2,租用土地34.21hm2,原有土地管辖范围10.53hm2);拆迁建筑物1.05万m2,拆迁电力、电讯线15.45km;路基土石方214.33万m3(其中土方178.61万m3,石方35.72万m3),水泥砼路面715.26千m2;大桥105.04m/1座,中小桥313.520m/7座,跨铁路桥250.080m/2座,涵洞138道,挂线5.000km,平面交叉8处,管理服务设施1处。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30702.52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842.55万元。计划于2004年1月开

工建设,2005年12月底建成通车,总工期24个月。 本项目地处我国南方红壤侵蚀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路线穿越区域属于平原微丘区,地貌类型以岗地、平原为主。根据xx 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本项目沿线经过的xx市为xx省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对原地貌、土地和植被造成较大面积的扰动和破坏,很有必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否则,将有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不仅会影响到公路本身的运行安全,而且会对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和景德镇市花园城市建设和xx市经济建设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和《xx省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及落实“三同时”制度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的有关规定,xx市上乐线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委托我所编制《xx省xx市上乐线xx段一级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接受委托后,我所迅速成立项目组,项目组以《xx省xx市上乐线xx段一级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xx省xx市上乐线xx段一级公路工程有关初步设计资料为依据,紧密结合项目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工程项目建设特点,在对工程建设现场进行勘察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xx省xx 市上乐线xx段一级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