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传统产业转移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

关于促进传统产业转移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
关于促进传统产业转移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

关于促进传统产业转移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根据《关于支持新区三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促进传统产业有序转移和转型升级,现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推动产能转移

1.加强与产业转移承接地的沟通协调。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履行主体责任,积极与周边地区对接协调,深化与转移承接地合作,争取承接地在用地、生产、生活配套等方面加大支持,集中组织,有序转移。新区加强统筹协调,积极争取省有关部门在行政审批、项目建设用地、环境保护政策、企业税费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切实解决企业转移发展中的实际困难。研究实行迁出地和迁入地分享政策,分享比例由双方协商划定或省有关部门协调确定。

2.支持企业在转移中联合重组。结合传统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鼓励企业自愿联合重组,成立企业集团,形成规模效应,完善产业链条。

3.支持腾退厂房有效利用。对不在近期拆迁区域内的企业搬迁腾退厂房,支持在拆迁前开展符合新区发展定位、服务建设和民生保障的经营活动。对闲置厂房,允许业主方或承租方在不增加建筑面积、不改变建筑主体结构并作出不将改造增值纳入拆迁补偿承诺的前提下,进行适当、必要的改造。利用腾退厂房开展生产经营且符合新区

产业定位及建设需要的,依申请可临时性适当放宽商事主体经营场所登记条件。

4.保障转移企业合法权益。依据新区相关规划及产业鼓励目录,严格执行征地拆迁政策,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对处于近期拆迁区域范围内的企业,可依据其搬迁进度和投入,依申请预先拨付一定比例的拆迁补偿款。

二、促进转型转产

5.以新区建设需求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区适时发布、更新新区建设所需产品、服务清单,提供供销对接便利和支持,引导新区传统产业企业根据新区建设需求,提供符合需要的产品和相关服务。

6.加快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对符合新区产业定位,且不在近期拆迁区域内的企业,允许其开展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对在近期拆迁区域内的企业,在符合新区相关规划前提下,结合新区产业园区建设为其提供发展空间。对现有产业相对集中且不在近期拆迁区域内的园区、小镇,加快完善配套设施,做好原有产业转移与新产业导入的衔接。

7.推动传统企业融入新区产业链。支持搬迁企业产业集团在新区设立总部,使用雄安品牌。引导和支持原有企业与高端高新企业对接嫁接,在研发、设计、制造、服务等环节深度融入现代产业链。

8.搭建新区产业对接平台。建立新区、三县、企业、金融机构、媒体、中介服务全覆盖的信息平台和工作平台,通过政策指引、信息通报、技术咨询等工作,服务传统产业企业转型升级。

9.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在组织协调、引领指导、服务创新等方面发挥作用,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三、促进就业安置

10.支持转岗就业。针对传统产业从业人员特点,结合新区规划建设中市场需求,主动与企业及投资项目对接,开展精准就业帮扶;鼓励新区各类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传统产业转岗就业人员。

11.创新就业培训方式。采取就业培训资金奖补方式,鼓励企业根据自身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对完成培训并正式录用人员的用工企业,按照一定标准给予培训补贴。

12.支持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优化审批流程,适当放宽设立经营条件限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就业服务奖补等方式,支持社会服务机构开展职业介绍、咨询鉴定、社保办理等就业服务。

13.开发公益性岗位。根据新区规划建设需求,着力开发公益性服务型就业岗位,吸纳本地劳动力,优先录用失业人员。

四、支持创新创业

14.支持众创平台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在新区投资建设一批众创平台,引导其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提供成本低廉、快捷便利的创业服务。

15.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共享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小企业培育库,加强辅导培育,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

16.支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鼓励发展适应新区多样化需求、就

业容量大的生活性服务业,支持为商务、建设、旅游等人群提供休闲、商住、餐饮等服务。

五、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17.设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新区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由三县按照规定的方向和标准使用,用于支持传统产业转移转型升级。

18.设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金。吸引社会资本设立基金,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纳入三县“行动计划”的传统产业外迁转移、升级改造、转型发展等。

19.设立传统产业企业融资担保基金。鼓励三县设立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政府、担保机构、银行按一定比例分担风险,为三县传统产业转移转型融资提供风险分担和补偿。

20.搭建金融科技服务平台。依托新区各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服务创新平台,整合金融服务、征信管理、中介服务、电子商务等功能,实现金融机构与企业信息互通和供需衔接,引导金融机构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为转型升级企业提供以金融服务为核心的一揽子综合服务。

互联网发展计划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思路研究

发展互联网经济思路研究 互联网正在经历从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并加速向物联网发展的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渗透不断。在创新商业模式、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就互联网经济发展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开展研究,不仅是应对困难挑战破解转型瓶颈的需要,更是顺应发展趋势把握升级先机的需要。本文从互联网经济的概念、特点、发展趋势、对行业的影响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开展研究,供决策参考。 一、互联网经济概念、特点和发展趋势 1、互联网经济的内涵 互联网经济是基于互联网所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和,不仅包括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增长,也包括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更包括由于高新技术应用和推广所引起的传统产业、传统经济部门的革命性变化和飞跃式发展。 2、互联网经济的特点 互联网具有全球化、全天候、虚拟性、以及边际收益递增等特征。互联网经济源于高新技术和互联网,具有与传统产业模式不同的发展特点。 一是用户第一。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批发、零售等中间环节被大量缩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使得市场信息能够高效、准确地反馈。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进行比价和讨论,因此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有话

语权,这加剧了生产者间的竞争,使生产者从成本控制转向用户至上,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 二是免费的信息和服务。互联网经济的诞生催生出数字时代的“免费”商业模式。免费网络工具或网络服务在为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 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大量的门户网站和专业网站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免费信息资源,“免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数千年来的等价交换法则,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它愈来愈成为“免费经济”的代名词。 三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性。互联网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是融合与竞争的统一,在这个竞争与融合的反复博弈中,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被“电子商务化”,并最终完成价值链的重构。如美国梅西百货充分利用互联网,针对美国网民越来越习惯于手机搜索附近商场和在家上网下单的特点,梅西百货整合线上线下以及移动终端的资源,推行“全渠道战略”,引导消费者选择距离自己最近的商品,使其近三年期间其市值和销售规模连续增长。 3、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接入手段日益丰富便捷、3G、移动终端快速普及以及4G牌照的发放,移动应用和服务爆发式增长,互联网创新潜力进一步释放,互联网经济发展正在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一是网络用户规模和网络应用范围进一步的扩大。据统计,2014年上半年,互联网网民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44%,共5.9亿人,移动互联网网民更是超过50%,达到6.9亿。网民对网络应用的使用更为深入,即时通信使用率继续攀升;商务类

“互联网”背景下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下)

型升级 1 【单选题】 本讲指出,()成为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的重要趋势,也是“互联网+”发挥作用的重要立足点。 (7.0分) ?A、 ?B、 ?C、 ?D、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得分:7.0分 2 【单选题】 ()是“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物质与载体,相当于这个系统中的神经网络。 (7.0分) ?A、 ?B、 ?C、 ?D、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得分:7.0分 3 【单选题】

()是以信息物理系统为核心,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数据互连互通为主线,以产品生产管理与服务等产品生命周期的智能化为标志,以定制化、分散化生产方式为主要特征。 (7.0分) ?A、 ?B、 ?C、 ?D、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得分:7.0分 4 【单选题】 “互联网+”()就是要实现智慧环保、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等。 (7.0分) ?A、 ?B、 ?C、 ?D、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7.0分 5 【单选题】 ()是一种新兴的大众创新创业模式,其中有一个非常火的名词叫做“创客”。 (7.0分) ?A、 ?B、

?C、 ?D、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得分:7.0分 6 【多选题】 众包是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愿自由的方式外包给非特定的大众网络的做法模式。以下属于众包模式的选项是() (8.0分) ?A、 ?B、 ?C、 ?D、 ?E、 正确答案:BE 我的答案:BE得分:8.0分 7 【多选题】 下面哪几项属于“互联网+”人工智能?() (8.0分) ?A、 ?B、 ?C、 ?D、 正确答案:ABCD 我的答案:ABCD得分:8.0分 8 【多选题】

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分析

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 陆根尧发布日期:2010/8/17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浙江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简要分析了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含义和路径,并着重从产业、企业、市场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 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浙江新阶段经济发展之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以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为特色的浙江经济发展迅速,全省人均GDP由1978年的381元,增加到2009年的4433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已达到6490美元。工业是浙江国民经济的主体,而传统产业又占相当高的比重。当前,浙江已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传统产业,出现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产业集群。其中,皮革、化纤、纺织、服装等行业的销售收入、利润和市场占有率都位居全国前列。 虽然浙江产业结构一直在优化之中,但传统产业在浙江国民经济中依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2007年浙江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总额的80%,而其中纺织业占了10.5%,位居第一,传统产业的投资规模依然较大。2007年,全国纺织服装等10个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的产值比重是18.3%,而浙江是28.2%,比全国高9.9个百分点。《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

见》(浙政办发[2009]72号)中所确定的产业集群试点20个行业中,也有12个属于传统产业。毫无疑问,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 1、国内外发展环境迫使浙江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当前国内市场已经国际化,国际竞争的影响也蔓延至国内市场,这迫使浙江企业必须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具体而言,一方面,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壁垒日益深化,如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并且低碳经济将加快发展,这对浙江对外贸易都将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直接影响了浙江对外贸易的进程。以出口为主的浙江企业也往往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国际市场的压力从客观上要求浙江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才能继续保持出口增长的良好态势。尤其是金融危机使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也使得不同国家、不同发展水平的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出现变化。以纺织产业为例,自20世纪80年代世界纺织产业生产中心转移到中国以来,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纺织生产地和出口地。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很可能会加速中国沿海地区的纺织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或东南亚、非洲等地转移。 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将普遍实现小康,更多的居民群体由“小康型”向“富裕型”消费结构过渡。以服装消费为例,居民消费总体上将从满足生活需要向重视服装质量转变,从追求物质消费向同时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随着消费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转化,一般品牌服装在总

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盖章) 重点任务: 所属地区: 推荐单位: 填报时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第一部分:承担单位和项目基本情况表 承担单位基本情况表

项目基本情况表

第二部分: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包括项目背景、目的、意义和主要目标。此部分应明确体现项目所符合的年度重点任务的具体内容。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二、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法人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承担单位股份构成及主要股东概况,单位组织架构,项目主要人员基本情况;项目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及规划,工艺装备水平,销售情况及在行业中地位,取得成果与社会效益,技术研发机构,近三年研发投入等。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重点是细分产品市场及重点装备、重点工程的需求情况(区分国内和国外),产品技术水平、技术来源和发展前景,国内外竞争对手情况。在产品生产纲领表中列出具体产品的型号、技术指标和生产规模。 四、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规模、地点,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及其合理性,重点设备用途、产品工艺及解决关键问题说明,需描述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并需附设备明细表(含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及价格),对于重大关键设备需进行设备单项论证。 项目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以及与产业上下游相关单位合作方案。 五、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开工时间,项目建设(土建、设备购置等)进展情况,当前形象进度,是否存在影响项目按计划实施的情况和问题,预计完成时间等。以前承担国家投资项目完成或进展情况,以及与本项目的关系说明。 根据项目总体进度,列出年度实施进度及年度实施目标。 六、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投资使用方案和资金筹措方案;按国家相关标准列出投资估算表(按工程费用、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利息、铺底流动资金等细项列出),内容要全面,取费要合理。 七、财务经济效益测算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包括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标的计算,实际生产纲领和投入产出进行科学计算。

传统批发市场业态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

摘要:多年以来,广州商贸的集聚力和开放兼容特质,使其形成了以布匹、茶叶、鲜花为代表的一系列专业批发市场。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交易信息逐步透明,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专业批发市场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供需双方的需求,如何迁移、改造、扩张、升级批发市场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广州致力于全力打造国家中心城市的背景下,本文以广州现有专业批发市场的商业集聚效应为出发点,从创新、要素市场、文化引导、集聚与辐射的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批发市场转型新兴产业 一、批发、市场及城市的发展 (一)批发与市场 “批发”是连接生产和终端消费间的一个关键性流通环节,它可以称之为b to b,是与零售相对应的一个商业概念。它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和不同的层次,如经销、经纪代理、大宗商品交易、一级批发、二级批发等等。 “市场”的含义更加复杂和丰富。最初,市场是一个空间集聚的概念,即所谓的集市,它自秦朝就已经开市;然后,“市”逐步扩展为“城”的一个重要部分,即所谓的“城市”,没有市不能称之为城。如今,市场更多的是交易的概念,包括机制、规则、过程等丰富的内涵,是竞价的过程。当然,物理的、有形的市一直存在,但它只是交易其中的一个元素而已。 自古以来,批发作为一个好生意长盛不衰,与零售商相比,批发商是较为富有的人群。一般来讲,能够形成批发集聚的城市都是富有的地区:伦敦、巴黎、纽约这些国际大都市,无一不是批发之都。由于批发本身涉及寻找交易对象、寻找交易价格、支付、交割、纠纷处理等环节和过程,它必然需要法律、行政、物流、金融、资讯、媒体、文化等社会各个部门通力支持才能完成。因此,批发的发展必然会拉动对律师、评估、鉴定、检测、报关、税务、广告等中介机构的需求,进而提高对商场、写字楼、会议室、展览厅、酒店等高端商业物业和服务的需求。可见,批发的集聚以及由此引发的中介服务的集聚是现代商业城市的皇冠,它产生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人流都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商业资源。 (二)批发与城市的发展 一个城市,因为“市”在“城”这个地方发展而使城市要素集聚、兴旺发达,许多城市都因为“市”的蓬勃发展而成为“城”的名片,如提到“义乌”就会想到“小商品批发城”。2000多年来,广州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贸易发展史,提到“广州”二字就会让人马上联想到“十三行”、“贸易”、“生意”、“批发市场”等等商业繁华的词汇。对于广州而言,商业是她的灵魂、是生命的具体呈现形式。2014年,广州市政府发布了穗府(2014)7号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加强产业对接,实施传统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建设现代展贸交易平台的必要性。 二、专业批发市场及广州专业批发市场集群的形成 (一)专业批发市场的形成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批发业务被高度垄断在物资、商业、供销社这三个部门,实行严格的“统购统销”。可以说,中国的计划经济主要体现在流通领域的批发环节,中国的经济改革开放也是从流通领域的批发环节开始的。首先是从紧缺物资批发“双轨制”开始,批发的商品包括食品副食品、轻工产品、中间原材料、基础原材料,一开始是从政府主管部门倒卖批文,随后是将批文变现为紧缺物资,最后是依托集市进行批发。随着改革的深入,产品愈来愈丰富,批发依托已经初步形成的集市形态逐步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为了尽量提高交易的效率,保障供应,批发在借助集市的形态的同时,同类商品的批发高度集聚,从而形成各种各样规模宏大的“专业”批发市场。 (二)专业批发市场集群在广州的形成

2018年调研文章大拆大建大改全力实施老旧工业区改造促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大拆大改大建 全力实施老旧工业区改造促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台州素有“民营企业发源地”之称,是传统制造业大市,老旧工业区块遍布,随着新兴科技和产业发展,老旧工业区块经济效益低下,发展环境脏乱差,安全事故易发等问题显现,严重拖累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五届二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陈奕君指出,今年工作的重点就是要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大会,将老旧工业区块改造作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做好老旧工业区块改造成为当下我市亟需破解落实的重点工作之一。 一、台州老旧工业区块现状 据初步排查,我市现有老旧工业点403个,涉及土地面积约6.41万亩,企业约8000多家。从地域分布看,列全市前三位的分别是温岭市(85个)、黄岩区(76个)、玉环市(59个),共占到全市总数的55%,而北三县老旧工业点数量仅71个,占全市的17.6%。分县(市、区)分行业来看,温岭市老旧工业点的主导产业为机电和鞋业,黄岩区为塑料、模具和汽摩配,玉环市为汽摩配和水暖阀门,大多为当地的传统制造业。 二、老旧工业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市老旧工业区块发展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一是“低小散”

的聚集地,老旧工业区块转型升级空间不足,新设备、新工艺更新条件受限,产业始终处于“低、小、散”状态。二是安全事故的发生地,因建筑建成时间早,规划设计层次低,违法搭建占用消防通道、“三合一”、“厂中厂”等现象较多,不仅存在建筑倒塌的风险,而且极易发生消防安全事故。三是经济效益的洼地,产业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亩均产值低,入库税收低。四是违法现象的滋生地,因监管不到位和配套设施不足,工业“三废”偷排漏排发生率高,整体环境脏乱差。 三、老旧工业区块改造途径的建议 (一)坚持以拆开路,先破后立。老旧工业区块的改造不能停留在修修补补,小打小闹,要改就要改得彻底,要坚持以拆开路,先破再立,对老旧工业点内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属于危房的违建,一律先行拆除到位。其他违法建筑也必须在年内处置完毕,目的在于以拆促改,为后续改造腾出土地空间。 (二)坚持多种方式,滚动开发。在拆除违法建筑的同时,综合采用“退、转、改、聚”及“退、转、改结合”等多种方式,同步推进改造工作。“退”是指逐步退出转变功能,包括整体拆除取缔;“转”是指改变用地功能进行改造;“改”是指保留工业点进行提升改造;“聚”是指依托现状工业点集聚拓展。为尽量减少企业因搬迁、停产所造成的损失,可采取滚动开发模式,不同区块间尽快启动成熟区块拆迁改造,为后续区块改造提供安置或周转空间,同一改造区块内可先保留改造区块内合法企业,对违法企业

2018年新旧动能转换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满分作业

新旧动能转换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满分作业 1.佛山陶瓷业已经成为中国陶瓷产业发展最完善的产业集群地。 2.产业生态、大数据、生产性服务业是产业互联网的三要素。 3.旧动能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需求侧的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旧动能在传统经 学特别是凯恩斯经济学里面有系统的阐述,大家也都很熟悉。过去多年来,中 经济主要依靠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拉动增长,尤其是投资。现在这“三驾马车 都遇到了新问题。 第二个方面是大规模的要素投入,尤其是大规模的要素的粗放投入,这包括 劳动投入、资本投入、资源能源投入以及环境方面的投人。这种粗放投入现在看 来也是比较旧的动能 第三个方面是GDP导向的考核制度。包括我们长期以来以CDP、工业增 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指标为主的一套干部考核体

系。通过这样一套考 核体系来引导GDP或者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也是旧动能 所以,我们把旧动能概括为需求侧的“三驾马车”、大规模的要素投入、CDP 导向的考核制度等三方面。 4.从发展阶段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有序转换是推动经济平 稳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5.第二次工业革命以20世纪初福特汽车公司大规模生产流水线诞生为标志,或者以电气化、石油、汽车为标志。 6.在电磁理论出现之前,技术的发展大致是遵循技术—理论—技术的循环路径。 7.当前,中国并未完成工业化发展阶段,也未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特定发展阶段。驱动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只是金融业和房地产业这两大部门。 8.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 ' error)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初,他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发展观点,指 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是在一种非均衡条件下发生的, 9.新技术革命给生产带来的变化 第一是生产方式变革。

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以下是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我市机械制造、印刷装订、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四大传统产业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逐步发展而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曾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看,从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看,我市四大传统产业竞争优势逐步弱化,发展后劲相对不足。如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我市科学协调发展,是推进繁荣幸福新**建设的重要课题。为此,市政协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基层,采取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具体调研与建议如下: 一、传统产业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 据统计,截止到“十一五”末,全市共有传统产业1153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安置就业人员59736人,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纳税32098万元,占当年全市税收的%。分析“十一五”期间传统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企业规模偏小。我市1153家传统产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XX万元以上)仅为47家,占总数的%。这表明传统产业中具有龙头带动作用、较大规模企业少,应适时转型升级。二是

纳税贡献不够大。XX—XX年我市传统产业纳税分别为27454万元、26344万元、28948万元、30968万元、32098万元,分别占当年全部税收的%、%、%、%、%。总体看“十一五”期间传统产业纳税贡献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不大,占当年全部税收比例呈逐年递减之势。与高新技术产业相比较而言,以XX年为例,XX年118家高新技术产业纳税52769万元,而1153家传统产业纳税额仅为32098万元,仅占传统产业个数10%的高新技术产业却创造了传统产业倍的税收,这表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三是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我市四大传统产业遍布城乡,截止XX年底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近60000人,为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四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前景可期。我市四大传统产业均属民营性质中小企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但是正所谓“船小好调头”,中小企业应对个性化、多样化、快速变化市场需求的反应能力比较强。加之,四大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对稳定的市场,相对成熟的经营模式,有了比较坚实的发展基础,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根本条件。 通过全面分析传统产业发展现状,制约传统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科技投入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我市绝大多数传统产业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原始资金不充裕,在市场行情

加快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路教学提纲

加快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路 加快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路 发布处室:重项办发布日期:2011-08-10 点击数:3339 【字体:大中小】保护视力色: “十二五”时期是宁波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既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也面临着许多机遇与挑战,抢抓机遇,破解难题,实现宁波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牢牢抓住经济转型升级这条主线。对宁波而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战略任务。“十二五”时期,宁波全市上下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行动起来,走出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一、今后三年是决定宁波转型升级命运的关键时期 “十二五”时期宁波要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必须转型升级,而未来五年关键在前三年。当前,宁波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经受着市场格局既有国外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又有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双重考验,要素资源既有供给瓶颈又有价格上升导致成本不断推高的双重困扰,节能减排既要完成硬指标又要保证城乡居民生态权益的双重压力,产业升级既要压“旧”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又要上“新”发展新兴产业的双重任务。宁波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经受住这一系列挑战与考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次转型升级不

能是局部性、策略性、缓慢性的转型升级,而是要全局性、战略性、紧迫性的转型升级。 (一)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倒逼和机遇 宁波经济出口比重大、外贸依存度高、国际市场依赖性强。“十二五”时期,假如我们不提高制造业附加值和服务业比重,GDP要保持10%左右的年均增长,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则分别要达到年均20%以上增速才能实现。在主要发达经济体消费模式改变、失业率居高不下、主权国家债务危机持续恶化和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今后5年外贸要达到年均20%的增速非常困难。 上述情况对高外贸依存度和货物贸易占主体的发展方式形成倒逼。宁波必须要抢抓国家实施扩内需战略的新机遇、国际市场新变化孕育的新机遇,从简单地卖低附加值的“仿制品”走向卖拥有专利、标准、品牌的高附加值“智造品”转变,从主要做“有形的货物贸易为主”向“有形的货物贸易与无形的服务贸易并重”转变,从主要面对国外生产向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生产转变。 (二)劳动力对象、利益等形成的成本倒逼和机遇 长期以来,宁波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了低成本竞争型和低附加值型的产业体系。现在这种比较优势越来越成为劣势,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困境。一是土地资源难以支撑。二是人口承载力难以支撑。三是生产要素价格难以支

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 1、什么是企业转型升级 为了适应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折,原有的国有企业向股份制企业转化,这就是企业转型升级。 中小型民营企业升级转型的方向取决于企业所在行业,内容的话比如是技术升级、管理与服务升级、产业升级等等。 2、两化融合是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那么,制造企业如何通过两化融合来实现转型升级呢? 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十七大也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到强。五化并举,两化融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我想知道:两化融合的具体概念是什么,制造企业如何实现两化融合?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途径有哪些? 两化融合的内涵有四个方面。 技术融合: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产生新的技术,推动技术创新。例如,汽车制造技术和电子技术融合产生的汽车电子技术,工业生产和计算机控制技术融合产生的工业控制技术。 产品融合:信息技术或产品融合到工业产品中,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例如,普通机床增加数控系统之后就变成了数控机床,传统家电采用了电子信息技术之后就变成了信息家电,产品价格比原来有大幅提高。 业务融合:信息技术应用到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环节,促进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例如,计算机管理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业产品设计效率;电子商务为市场营销提供了新的途径,产品信息可以在网上发布并达成交易。 资源融合:信息资源与材料、能源等工业资源的融合,能极大节约材料、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产业升级: 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信息化。 制造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的路径很多,比如:盈利模式的转型、产业的转型及运营模式的转型。不同的企业应针对自身的特点——产品创新能力、财务能力及企业所处发展阶段,选择符合自己的转型模式。近期IBM和e-works就制造业如何转型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得出了很多有意义的结论,参与企业众多,详细内容请百度:制造业成功转型经验研讨

工作总结:加大对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服务力度

加大对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服务力度 一、企业设备升级后,工人素质跟不上,建议政府加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产业工人整体技能水平。受访企业普遍反映,在改造提升过程中,企业不惜血本大量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但工人整体素质跟不上,出现了“一流设备、二流工人、三流产品”的尴尬局面。这个问题是个老问题,但近年来更加明显了。对此,大家建议:一是重视当地人员就业,为企业提供稳定的劳动力队伍。通过加强全社会劳动力素质培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等重点人员的工作技能,为他们到本地企业就业做好联系服务,为群众增收、也为企业提供充足而稳定的员工来源。二是重视职业技术教育针对性。关键是要引导教育机构更加注重服务地方发展。职业技术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围绕当地传统制造业岗位需求,增加开设如钳工、车工、机床工等实用技术课程,不能一阵风地向互联网等社会热门专业倾斜。三是重视企业岗位技能培训。眼下政府要多想办法为企业员工岗位培训提供服务,牵头推进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的

实际合作,通过共建实习基地、组织开展一些技能大比武性质等活动,多培养一线技术骨干,提高员工岗位操作能力。 二、社会资本投资风险偏好明显,对企业技改项目投资热情冷暖不一。建议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政府专项发展基金。受访企业认为,目前情况下传统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向银行信贷并不乐观,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已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是我省活跃的社会民间资金对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项目热度不一。受二级市场投资风险影响,也是对新兴产业趋之若鹜,而对传统制造业企业投资较为谨慎,致使一些潜力较大的重点技改项目在最需要资金的前期阶段融资困难。对此,大家建议省里可借鉴我国建立国家集成电路发展基金、推动芯片、半导体、核心软件等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成功经验,整合现有产业扶持资金,建立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专项基金,重点加强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关键项目、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 三、中小企业科技需求尤为强烈,建议政府在产业创新综合服务体建设中予以倾斜,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普惠型科技服务。不少企业反映,先进的技术对传统企业改造提升非常关键,但是对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自身研发力量薄弱,人才引进

关于推动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推动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深度暴露出了中国产业发展的短板,产品附加值不高、主要依靠低价劳动力获得利润的外销模式遭遇了重创。技术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等重重障碍,也使中国的产业模式受到严峻挑战。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 中国必须要改变简单、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保障产业实现持续发展。 一、当前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 21 世纪以来 , 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但就增长速度来说, 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 , 第二产业增长快速 , 第三产业则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 , 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 就就业比重来说,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 ,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 , 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但是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 , 到 2012年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产值来看 , 第一产业占 GDP 比重为 10.7%;第二产业占 GDP 比重为 34.2%;第三产业占GDP 比重为 45.1%。这表明我国的国民经济还比较过分地依赖农业 , 而服务业相 当落后。在发达国家, GDP 构成情况一般如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超过 5%,第二 产业不超过 30%,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的 , 为 65%以上,与发达国家相比 ,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空间还很大。 随着近年来,在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环境保护压力加大,中西部地区崛起、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的多重挤压下,义乌传统产业整体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 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义乌经济再发展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 以贸易集群和专业市场为特色的义乌经济发展迅速, 2012年的人均 GDP 为 63266元,按平均汇率折算已突破一万美元。商贸业是义乌经济的主体,而传统产业又占相当高的比重。当前, 义乌已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

新常态背景下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新常态背景下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导读: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工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全球产业格局面临重构,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方兴未艾,锁定在全球产业链低端的中国工业也站在了一个转折点上,“转型升级”便成为了中国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传统支柱产业作为中国工业经济的“中流砥柱”也必将寻求自己发展之路。现实中,各地纷纷报道了传统支柱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成功案例,但综合各区域传统支柱产业发展的现实,中国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过程并不顺利,其中各类资源纷纷从实体经济中逃离,表明产业发展缺乏新的投资机会和利润增长点,而个别成功的案例并不能形成中国整体工业转型的主力支出。为了适应常态的发展形势,中国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然成为一项重点工程。当前,中国的传统支柱产业的支撑力明显弱化,支撑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亮点明显缺乏。为此,中国传统支柱产业需要向创新化、集群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 一、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当前学界并没有非常严格地对产业转型升级进行完整定义,通常认为,所谓产业转型升级就是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升级,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低污染低能耗产业升级,从粗放型产业向集约型产业升级。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关键是技术进步。不仅仅是引进先进技术,而且需要在此基础上消化吸收,对其进行改进,并实施技术创新从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 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两个概念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产业转型更多地强调的是“转”,包括由低附加值产业转向高附加值产业,由投资驱动型产业转向创新驱动型产业,由粗放型产业转向集约型产业,由资源消耗型产业转向资源节约型产业,由环境污染型产业转向环境友好型产业;产业升级更多地强调的是“升”,包括产业链条升级、产品升级、工艺升级、功能升级。产业转型实际上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类似,而产业升级其实质就是提升产业在价值链上的地位。当然,转型与升级不可分割,相辅相成,以转推升,以升促转。 ★工艺升级: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提升生产效率; ★产品升级:推出新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 ★功能升级:向上下游价值链延伸,主要是由加工环节向研发、设计和营销、品牌等环节延伸,提升产业附加值;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中国经济新常态问题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中国经济新常态问题 材料1 习近平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摘自新华网 材料2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上半年经济总量增长7.4%,实属不易。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已是一个巨人,总量基数很大,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代表的增量不可小看。按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计算,全年经济增量就约达5万多亿元,约相当于1994年全年的经济总量。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按这个目标算每年7.5%左右的速度就够了。 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成就巨大,难能可贵。还能不能继续保持那样的高速度?应该说,是做不到、受不了、没必要。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下降,制约着速度高不上去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也难以承受过高的速度。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3 新常态下,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随着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投入和能耗污染较少的服务业脱颖而出,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要素价格上涨、储蓄率下降,出口和投资增速放缓,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需求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城镇化提速、产业转移,城乡区域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力资源稀缺性凸显,收入分配结构也将不断优化。 摘自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谈谈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新常态”的含义? (2)根据材料1、2、3谈谈如何在“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答案】 (1)“新常态”是一个重大战略判断。“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速度虽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它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由此带来的影响总体上是正面、积极的。只要科学看待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必将频现新亮点。 (2)第一,新常态下,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更为迫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主攻方向是调整经济结构,要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第二,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从过去的传统粗放转为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这就要求我们在宏观调控上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调控创新”,正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新舵盘。 第三,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前者以后者为载体,工业化过程就是城镇化过程,互动才能实现良性发展: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镇化发展的显著标志是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而这是以

集群创新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实证研究

集群创新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实证研究 ——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摘要:集群创新是创新主体以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促进知识在集群内部创造、储存、转移和应用的各种活动和相互关系的总和,包括过程创新、产品创新、职能创新及跨价值链创新。文章基于佛山市南海区产业集群创新实证分析,以期对我国其它地区有所帮助。 关键词:产业;集群;创新 本文从简单的抽象理论开始,对产业集群创新进行理论回顾分析,并选取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指导意义的南海产业集群创新为个案进行实证分析,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南海开展集群创新的思考、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这不仅将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有利于我国其他地区通过构建产业集群,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治理过度竞争与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实力提供新的思路。 一、有关集群创新文献综述 库克和逊斯托克(cooke,schienstock2000)认为集群创新系统由具有明确地理界限和行政安排的创新网络与机构组成,这些创新网络和机构以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相互作用,从而不断提高内部企业的创新产出。该创新系统内部的机构包括研究机构、大学、技术转移机构、商会或行业协会、银行、投资者、政府部门、个体企业以及企业网络和企业集群等。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是从事同一或相关产业的企业及其他地方机构,在特定的各种正式、非正式制度的协同作用下,通过正式、非正式的方式,促进知识在集群内部创造、储存、转移和应用的各种活动和相互关系的总和(王缉慈,2001;魏江,2003)。 创新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来源,从现有文献看,以下观点已得到实证研

物联网技术促进三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物联网技术促进三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来源:物联中国 物联网技术已经被列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突破领域,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不仅是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经济循环发展,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大力推动物联网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对于传统企业,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集成至自身的产品中,以实现产品升级,提升附加值与竞争力,产生更多市场与物联网产业相关的延伸产业。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提升改造传统制造业的研究相对较多,本文主要从农产品生产和物流、旅游等服务业领域,研究分析物联网技术对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的影响和发展模式。 一、农产品生产智能管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是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对加强农产品生产职能管理,促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1.应用物联网技术实施农产品生产智能管理的作用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使农业生产的精细化、远程化、虚拟化、自动化成为可能,实现农业相关信息资源的搜集、检测和分析,为农业生产者、农业生产流通部门、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及时、有效、准确可靠的资源管理和决策支持服务。 一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农产品的智能化培育控制。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和其他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农田、温室以和饲养场等的生态环境的监测,及时、精确地获取农产品信息,帮助农业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准确地锁定发生问题的位置,并根据参数变化适时调控诸如灌溉系统、保温系统等基础设施,确保农产品健康生长。

国内部分工业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经验做法

快研发速度。因此,产业集聚区的战略转型,也将从强调引进大公司大企业向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培育、造就产业集聚技术企业的摇篮,从根本上提升产业集聚区的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一批根植性强的自主创新产业。 四、由单纯的土地运营向综合的“产业开发”转变 我国产业集聚区多以园区开发为主,较少涉及高科技产业开发和培育,经济增长过分依赖道路、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成片开发。而这些只是为发展产业集聚技术产业提供了空间载体,并不能代替产业集聚技术产业开发和培育,且不可持续。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未来产业集聚区必将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通过土地、房产的产业入股等方式,将土地、房产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 五、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城市转型 随着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演进,必然涉及到新的城市功能配套,城区建设方面的任务逐渐增加。因此,未来产业集聚区不能只定位为一个产业集聚地,还要定位为一个人气的集聚区、文化的扩散区、资本的融通区,应包括配套服务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 国内部分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的经验做法宁波产业集聚区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二次创业”的核心 —2— 1、大力发展产业集聚技术产业。围绕“三区一城”建设和打造国内一流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新能源与节能、半导体与光电、新材料三大高技术制造业和研发设计、企业总部、软件与服务外包三大高技术服务业的“3+3”产业互相促进、并重发展的总体框架,同时密切关注全球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发展新经济。一是下大力气抓龙头企业培育。宁波产业集聚区根据企业的销售规模、发展速度、创新能力、团队素质等指标,选择一批有一定产业规模、产品市场前景好、掌握一定核心技

绿色食品产业专题工作方案

绿色食品产业专题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战略,进一步推进绿色食品工业提升“三品”、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持续中高速增长,增创绿色食品产业竞争新优势,“十三五”末成功打造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现代食品产业体系和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为核心,以绿色、有机、优质、安全为引领,以孵育壮大优势行业和重点企业为主线,以高品质粮油制品、高品质肉制品、高品质饮料、酒和乳制品、特色食品等为重点,坚持项目支撑、科技引领、转型升级、优化服务,培育在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X食品品牌,不断提升食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着力打造X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 二、发展目标 X年全市绿色食品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0亿元,增长14%。到X年,全市绿色食品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年均增长15%;主营业务收入位居全省前列。 十三五期间,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企业9家(其中超50亿元企业2家,超20亿元企业3家,超10亿元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上市企业5家。绿色食品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取得积极进展;产业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创新能力和“两

化”融合水平显著提升,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重点任务 立足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坚持“无中生有”和“有中生新”相结合,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智能化水平,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努力开拓市场,重点发展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高品质粮油制品、高品质肉制品、高品质饮料、酒及乳制品和特色食品等健康食品;围绕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相关配套企业和食品观光旅游产业。 (一)做大高品质粮油制品。丰富休闲食品、饼干、速冻主食等食品品种;以主食生产为重点,推动粮油精深加工产业升级提档,促进面粉、淀粉、食用油加工产品精细化发展,加强休闲食品、速冻主食、食用油脂品牌建设。 支持X食品、白硕面业、恒雪实业等面粉加工骨干企业,采用面粉改良、保鲜防霉等新技术,加快专用面粉与传统主食品的融合,大力发展各种专用面粉、营养强化面粉、花色挂面等产品,培育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引导小麦、杂粮加工企业向专业化、功能化、营养化和保健化发展,开展小麦、杂粮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培育强势产品群,把X打造成X面制品生产基地。重点推进X食品投资3.4亿元的日处理500吨小麦深加工生产线、X面粉投资2.75亿元的年产5万吨高档营养挂面生产线和X特色面业投资6100万元的年处理小麦60万吨加工等项目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