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链的计算

断链的计算
断链的计算

断链的处理

一、先把断链搞清楚

断链其实在道路路线中经常会遇到,甚至可以说没有遇到断链反而不正常,那么什么是断链,什么是长链,什么又是短链,可能还有很多现场测量人员还不十分熟悉。

1.断链的产生

先来看看断链是怎么产生的。

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的现象。

分段测量,这个很好理解,我曾经就遇到过,1999年在湖南沅陵,进行一条县道的改建勘测,总长45公里左右,分两支队伍同时测量,我所在的队伍测后面那一段,当时勘测起点就按老道路的桩号假定了一个起点桩号,很显然,这个假定的桩号肯定不会与前面那段道路测量的终点桩号正好一样(不然可以去买彩票了),这样就产生了断链,此处桩号不连续。

局部改线,怎么会发生局部改线呢,其实,这种情况大多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在评审后的修改上,专家在评审设计文件,会提出很多意见(体现专家的作用),有些意见就会说:某某路段半径要改大(或改小)一点,以便占用更少的农田;某某路段要向这个方向偏移一些,以减少填方数量;这段路线走这里不行,从村外绕过去。得,专家的意见,若拿不出充足的理由来反驳,就乖乖地照做吧。于是集合队伍,又开拔到现场,重新计算路线,打桩,测量,数据出来了,当调整的路段重新回到原设计的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设断链吧。

还有时候,当现场勘测人员现场拿不定注意,在某某路段选取了两个路线方案,测量对自己推荐一条路线方案,连续推算桩号过去,另一条作为比较线,推算桩号与正线汇合时,汇合点的桩号不连续,后来专家一评审,觉得比较线要好,就用它了(设计院怎么就这么背),得,断链又产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都不好意思讲,有一次我碰到了,就是,测量过的路线,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某个交点的要素计算错误,导致桩号也算错了,有错就改啊,断链于是又产生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条路线,不产生断链,基本可以说是不正常滴。有人说了,既然断链是桩号不连续,那为什么不把断链后面的桩号重新推算,使它连续呢?不就解决了吗?这个问题的提出者,显然没有搞过路线勘测,先拖出去打……。

我们都知道,桩号是确定道路中线点的位置的表示,在路线平面参数已经确定的前提下,一个桩号可以唯一地表示路线中线上的一个点的位置。路线的桩号,一般情况下,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整20米的桩号,一种是曲线要素桩(ZH/HY/QZ/YH/HZ),道路勘测,就是放样出这些桩号的实际位置,再测量高程、横断面数据,可

以说,每一个桩号及其相关的数据,无不渗透着勘测人员的心血。再回过头看看前面那位,提出把断链之后的桩号重新推算,就意味着重新推算出的整20米桩和曲线要素桩,都要重新拉队伍到现场重新测过,实在是没有这个必要。

2.断链点的位置与标记

先理解一下断链点这个名词,断链点就是新老桩号不连续的那个点。一般来说,断链点之前的是改线后的新桩号(当然改线路段之前的桩号还是老桩号,原测量数据可继续利用),断链点之后的桩号则是老桩号(可利用原测量数据,直到又碰到另一段改线)。断链点设在什么位置合适呢,这个我们施工人员不搞勘测可以不需要知道,但理解一下也不是坏事。从前面讲断链的产生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与此相关的结论:改线后,老桩号利用得越多越好。因此,从我多年来勘测的经验来讲,断链点的设置位置一般有如下特点:

(1)最好设在改线与老线正好相接的位置上;

(2)绝对在直线上,有些就在HZ(YZ)点上,有设在曲线上的你找我(先声明,HZ/YZ点后面紧接着另一个曲线的不算啊)。

断链的标记,一般在平面图、直曲表、纵断面图等图表中均有表示,看几幅截图:

这是平面图上的:

这是纵断面图上的:

这是直曲表上的:

还有直曲表上这样表示的:

断链点不管在哪里标记,始终要搞清楚断链的表示方法,均按类似这样的格式:K50+622.760 = K50+621.166。很显然,这是一个等式,从数学的角度来看,等式显然不成立,不等于还差不多。但是,这不是数学等式,它表示的是新老桩号的交汇点(即断链点)。只要看懂了这个等式,就不管再标记什么长链、短链,长多少、短多少,不管在平面图、纵断面图上是否再有标记,一切都不重要了,换句话讲,你理解了这个等式,其它的你就可以自行确定了。

等式前面的桩号(搞设计的同志千万不要搞错了,前后是有区别的,等式的交换律在这里绝对不能起作用)表示的是改线段的结束桩号,等式后面的桩号是与之相接的老路线桩号。换个角度理解,路线桩号推算到这里(等式前面的桩号),突然不连续了,突然以另一个桩号出现(等式后面的桩号),而这两个不相等的桩号,实地表示的则是同一个位置的点位(计算出来的坐标应该相等)。

3.长链与短链

长链和短链是断链的两种类型,很多同志经常犯迷糊,碰到了要韵半天的神。

再来看断链等式,说是等式,其实两边的桩号绝对不会相等(相等就不是断链了),这样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前面桩号大于后面桩号,另一种是前面桩号小于后面桩号。

看第一种,前面桩号大于后面桩号,比如:K112+943.305 = K112+900.001,我们会发现:桩号有重复,比如前面我们桩号推算到了K112+943.305,又突然从K112+900.001开始,那么断链点之后从K112+900.001~ K112+943.305这一段桩号就和与断链点之前有重复的桩号。这种情况,就称为长链,长多少呢,就是两桩号之差,43.304米,因此必然标记长链43.304米。

再看第二种,前面桩号小于后面桩号,比如:K115+309.227 = K115+320.001,我们会发现:桩号有空白,前面我们桩号推算到了K115+309.227,又突然从K115+320.001开始,那么从K115+309.227~ K115+320.001这一段桩号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就称为短链,短的距离,同样是两桩号之差,10.774米,因此必然标记短链10.774米。

总结成一句简短的话,就是:桩号重叠为长链,桩号间断为短链。记住了!

实际应用中要特别注意长链,因为有桩号重叠,比如K112+943.305 = K112+900.001,会出现两个K112+920、两个K112+940重复的桩号,就一定要搞清楚了哪个是断链点之前的,哪个是断链点之后的。而短链,因为桩号是间断的,中间会缺失部分桩号,不会出现重复桩号,实际应用中倒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只要别以为丢了桩到处找桩就行了。

二、交点定位与交点计算范围

前面说明过每一条数据的格式:

每个方框就是一个数据,共11个方框,其中第一个方框是交点定位的判别依据,我这里称之为交点定位临界点,其余10个方框是定义为矩阵Mat A的十个因子的,是交点的主要数据,其中前面八个数据意义非常明确,这里就不啰嗦了,而最后两个数据,一个是交点的计算起

点桩号,一个是交点的计算终点桩号,这两个起终点桩号,就构成了交点计算范围。

这里,重点讲述交点定位临界点和交点计算范围,因为这对于后面断链的处理、卵形曲线的处理、单一直线的处理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交点定位临界点与交点定位桩号范围

一般情况下(注意我说的是一般情况,没有断链、卵形曲线等特殊情况),交点定位临界点定义为下一交点的ZH点(或路段计算终点),当程序判定输入的桩号小于等于临界点时,就定位在了本交点上。由于数据库程序每一条数据是将交点从小到大依次编写的,程序将顺序地从第一个临界点开始判别,因此实质上程序是判别当输入桩号大于前一临界桩号、小于等于本临界桩号时(这个范围称为交点定位桩号范围),才定位在本交点上。

因此,交点定位桩号范围一般是从本交点的ZH点到下一交点的ZH点,鉴于可能出现两曲线之间的直线段为0的复曲线,在输入定位桩号定位计算交点时,最好取交点曲线上的任一桩

号。

2.交点计算范围

所谓交点计算范围,是指利用当前的交点数据,可有效地计算出中桩坐标的桩号范围。可以容易地得知,一般情况下,交点计算范围包括本交点的平曲线,以及本平曲线之前和之后的直线段(如果有的话)。

我们可以看出,根据交点计算范围的定义,相邻两交点曲线间若存在直线段,则该直线段则成为相邻两交点的重复计算范围,即既可在前一交点内计算,也可在后一交点内计算,并且均可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定义了交点计算范围,当输入的桩号超过此范围时,程序会提示“KP OUT”,表示桩号超出范围,提示使用者注意。因此,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和设定交点计算范围,以免到了现场计算出错还不知道,切记切记。

三、断链的处理

现在终于回到了正题,讲述ROAD-2程序进行断链的处理与计算,这实在没有办法,因为没有前面的铺垫,就没法讲断链的处理。

1.有断链时的交点定位与交点计算范围

当存在断链时(这是特殊情况,不再是一般情况),交点定位临界桩号就有了一点小小变化。断链之前的那个交点的定位临界点就不应选择下一交点的ZH点,而应选择断链点的桩号。什么,断链点有两个桩号?废话,当然用等号前面的那个桩号了!

而交点的计算范围,则不再遵循从上一交点的HZ点开始,至下一交点的ZH点结束的规定,而改为:

(1)对于断链点之前的交点,交点计算范围从上一交点的HZ点开始,至断链点结束(桩号为改线桩号,即等式之前的那个桩号);

(2)对于断链点之后的交点,交点计算范围则从断链点开始(桩号为老桩号,即等式之后的那个桩号),至下一交点的ZH点结束。

如此,数据库子程序的编写就OK了,当然,这还只是断链处理过程中第一个注意事项,重要的还在后面的程序操作上。

2.工程实例

(感谢校友曾令武提供工程实例)

根据某高速公路的直曲表,在13公里范围内有一长链和一短链两个断链,非常典型,就用它了。

.

.

直曲表太大,只好拆成两半,不然字就看不清了,请各位见谅。

3.数据库文件ROAD-DATA2的编写

编写数据之前,我们先仔细看一下,容易看出,第一个断链点K112+943.305 = K112+900.001在JD59和JD60之间的直线段内,而第二个断链点K125+309.227 = K125+320.001在JD65和JD66之间的直线段内。因只研讨断链,我们只编写了这四个交点的数据(省略了中间六个交点的数据),编写时为操作方便采用了简化坐标和简化桩号。

数据库子程序中,红色字体均是断链相关的桩号,编写时一定要结合前面的讲述编写准确。计算时,记得

要把ROAD-2程序第二行调用的数据库子程序名称改为“ROAD-DATA2”。4.验证与应用示例

首先看第一个断链点K112+943.305 = K112+900.001,既然这两个桩号表示的是同一个点,那么计算出来的平面坐标应该相等,我们用计算器算一下看,先算等式左边的桩号

K112+943.305,它应该在JD59的计算范围内。

.

退出程序,再次执行,计算等式右边的桩号K112+900.001,它应该在JD60的计算范围内。

.

.

由以上验证计算可看出,断链点K112+943.305和K112+900.001两个桩号的坐标计算结果相同,均为X=17412.741,Y=54373.675。大家有兴趣,也可按以上方法验证一下另一个断链点K125+309.227 = K125+320.001的坐标,强化一下操作。

在实际应用时,要注意断链点之前的桩号和断链点之后的桩号的交点定位,比如这个断链点K112+943.305 =K112+900.001,就会出现两个K112+920和两个K112+940,就一定要搞清楚哪个是断链点之前的,哪个是断链点之后的,头脑一定要清楚。

为方便大家计算验证,把该段的逐桩坐标表发表如下。

.

.

由此,断链处理得到圆满的解决。下次有时间讲讲如何利用ROAD-2计算卵形曲线坐标。订阅到阅读空间

公路 铁路 断链计算

公路铁路断链计算 一、先把断链搞清楚 断链其实在道路路线中经常会遇到,甚至可以说没有遇到断链反而不正常,那么什么是断链,什么是长链,什么又是短链,可能还有很多现场测量人员还不十分熟悉。 1.断链的产生 先来看看断链是怎么产生的。 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的现象。 分段测量,这个很好理解,我曾经就遇到过,1999年在湖南沅陵,进行一条县道的改建勘测,总长45公里左右,分两支队伍同时测量,我所在的队伍测后面那一段,当时勘测起点就按老道路的桩号假定了一个起点桩号,很显然,这个假定的桩号肯定不会与前面那段道路测量的终点桩号正好一样(不然可以去买彩票了),这样就产生了断链,此处桩号不连续。 局部改线,怎么会发生局部改线呢,其实,这种情况大多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在评审后的修改上,专家在评审设计文件,会提出很多意见(体现专家的作用),有些意见就会说:某某路段半径要改大(或改小)一点,以便占用更少的农田;某某路段要向这个方向偏移一些,以减少填方数量;这段路线走这里不行,从村外绕过去。得,专家的意见,若拿不出充足的理由来反驳,就乖乖地照做吧。于是集合队伍,又开拔到现场,重新计算路线,打桩,测量,数据出来了,当调整的路段重新回到原设计的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设断链吧。 还有时候,当现场勘测人员现场拿不定注意,在某某路段选取了两个路线方案,测量对自己推荐一条路线方案,连续推算桩号过去,另一条作为比较线,推算桩号与正线汇合时,汇合点的桩号不连续,后来专家一评审,觉得比较线要好,就用它了(设计院怎么就这么背),得,断链又产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都不好意思讲,有一次我碰到了,就是,测量过的路线,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某个交点的要素计算错误,导致桩号也算错了,有错就改啊,断链于是又产生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条路线,不产生断链,基本可以说是不正常滴。有人说了,既然断链是桩号不连续,那为什么不把断链后面的桩号重新推算,使它连续呢?不就解决了吗?这个问题的提出者,显然没有搞过路线勘测,先拖出去打……。 我们都知道,桩号是确定道路中线点的位置的表示,在路线平面参数已经确定的前提下,一个桩号可以唯一地表示路线中线上的一个点的位置。路线的桩号,一般情况下,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整20米的桩号,一种是曲线要素桩(ZH/HY/QZ/YH/HZ),道路勘测,就是放样出这些桩号的实际位置,再测量高程、横断面数据,可以说,每一个桩号及其相关的数据,无不渗透着勘测人员的心血。再回过头看看前面那位,提出把断链之后的桩号重新推算,就意味着重新推算出的整20米桩和曲线要素桩,都要重新拉队伍到现场重新测过,实在是没有

道路断链的处理

道路断链的处理 发布日期:2013-04-17 来源:网络作者:未知浏览次数:1081 一、先把断链搞清楚 断链其实在道路路线中经常会遇到,甚至可以说没有遇到断链反而不正常,那么什么是断链,什么是长链,什么又是短链,可能还有很多现场测量人员还不十分熟悉。 1.断链的产生 先来看看断链是怎么产生的。 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的现象。 分段测量,这个很好理解,我曾经就遇到过,1999年在湖南沅陵,进行一条县道的改建勘测,总长45公里左右,分两支队伍同时测量,我所在的队伍测后面那一段,当时勘测起点就按老道路的桩号假定了一个起点桩号,很显然,这个假定的桩号肯定不会与前面那段道路测量的终点桩号正好一样(不然可以去买彩票了),这样就产生了断链,此处桩号不连续。 局部改线,怎么会发生局部改线呢,其实,这种情况大多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在评审后的修改上,专家在评审设计文件,会提出很多意见(体现专家的作用),有些意见就会说:某某路段半径要改大(或改小)一点,以便占用更少的农田;某某路段要向这个方向偏移一些,以减少填方数量;这段路线走这里不行,从村外绕过去。得,专家的意见,若拿不出充足的理由来反驳,就乖乖地照做吧。于是集合队伍,又开拔到现场,重新计算路线,打桩,测量,数据出来了,当调整的路段重新回到原设计的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设断链吧。 还有时候,当现场勘测人员现场拿不定注意,在某某路段选取了两个路线方案,测量对自己推荐一条路线方案,连续推算桩号过去,另一条作为比较线,推算桩号与正线汇合时,汇合点的桩号不连续,后来专家一评审,觉得比较线要好,就用它了(设计院怎么就这么背),得,断链又产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都不好意思讲,有一次我碰到了,就是,测量过的路线,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某个交点的要素计算错误,导致桩号也算错了,有错就改啊,断链于是又产生了。

简支梁有限元结构静力分析

第一章简支梁有限元结构静力分析 0 前言 本文利用ANSYS软件中BEAM系列单元建立简支梁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静力分析与 模态分析,来比较建模时不同单元类型的选择和网格划分精细程度不同所带来的不同结果,以便了解和认识ANSYS对于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1.1 梁单元介绍 梁是工程结构中最为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ANSYS 程序中提供了多种二维和三维的梁单元,分别具有不同的特性,是一类轴向拉压、弯曲、扭转单元,用以模拟各类结构中的平面以及空间的梁构件。常用的梁单元中BEAM3、BEAM 23 和BEAM 54 为二维梁单元,BEAM 4、BEAM 24、BEAM344、BEAM188 和BEAM189 为三维梁单元。下文将简单介绍常用的梁单元BEAM3、BEAM4、BEAM44、BEAM188 以及BEAM189。 1.1.1 BEAM3单元: 图 1.1 Beam3 单元几何图形 BEAM3 是具有拉伸、压缩和弯曲的单轴2-D 弹性梁单元。上图给出了单元的几何图形、节点位置及坐标系统。单元由两个节点、横截面面积、横截面惯性矩、截面高度及材料属性定义。初始应变通过Δ/L 给定,Δ为单元长度L(由I,J 节点坐标算得)与0 应变单

元长度之差。该单元在每个节点处有三个自由度,可以进行忽略环箍效应的轴对称分析,例如模拟螺栓和槽钢等。在轴对称分析中,单元的面积和惯性矩必须给出360°范围内的值。剪切变形量SHERAR 是可选的,如给SHERAR 赋值为0则表示忽略剪切变形,当然剪切模量(GXY)只有在考虑剪切变形时才起作用。同时可以运用实常数中的ADDMAS 命令为单位长度梁单元施加附加质量。 1.1.2 BEAM4单元: 图 1.2 Beam4 单元几何图形 BEAM4 是具有拉伸、压缩、扭转和弯曲的单轴3-D 弹性梁单元。关于本单元的几何模型,节点座标及座标系统详见上图。该单元在每个节点处有六个自由度。单元属性包括应力刚化与大变形。单元方向由两或三个节点确定,实常数有横截面面积,两个方向的惯性矩(IZZ 和IYY),梁的高和宽,与单元轴X 轴的方向角和扭转惯性矩(IXX),如果没有给出IXX 的值或赋予0 时,程序自动假设IXX=IYY+IZZ,IXX 必须为正同时一般情况下小于弯曲惯性矩,因此最好能够给出IXX 的值。BEAM4 单元也可以定义附加质量。 BEAM4 单元的X 轴方向为I 节点到J 节点,对于两节点情况,当θ= 0°时,Y 轴平行于总体的X-Y 平面。用户可以使用方向角θ或者第三个节点控制单元的Y 轴方向。如果两者都定义了,则以第三个节点定义的方向为主。定义梁单元的方向除了能够控制单元截面形式外还能控制单元各个面的位置,从而能够正确施加梁荷载。 1.1.3 BEAM44单元:

断链的处理资料讲解

断链的处理 一、先把断链搞清楚 断链其实在道路路线中经常会遇到,甚至可以说没有遇到断链反而不正常,那么什么是断链,什么是长链,什么又是短链,可能还有很多现场测量人员还不十分熟悉。 1.断链的产生 先来看看断链是怎么产生的。 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的现象。 分段测量,这个很好理解,我曾经就遇到过,1999年在湖南沅陵,进行一条县道的改建勘测,总长45公里左右,分两支队伍同时测量,我所在的队伍测后面那一段,当时勘测起点就按老道路的桩号假定了一个起点桩号,很显然,这个假定的桩号肯定不会与前面那段道路测量的终点桩号正好一样(不然可以去买彩票了),这样就产生了断链,此处桩号不连续。 局部改线,怎么会发生局部改线呢,其实,这种情况大多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在评审后的修改上,专家在评审设计文件,会提出很多意见(体现专家的作用),有些意见就会说:某某路段半径要改大(或改小)一点,以便占用更少的农田;某某路段要向这个方向偏移一些,以减少填方数量;这段路线走这里不行,从村外绕过去。得,专家的意见,若拿不出充足的理由来反驳,就乖乖地照做吧。于是集合队伍,又开拔到现场,重新计算路线,打桩,测量,数据出来了,当调整的路段重新回到原设计的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设断链吧。 还有时候,当现场勘测人员现场拿不定注意,在某某路段选取了两个路线方案,测量对自己推荐一条路线方案,连续推算桩号过去,另一条作为比较线,推算桩号与正线汇合时,汇合点的桩号不连续,后来专家一评审,觉得比较线要好,就用它了(设计院怎么就这么背),得,断链又产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都不好意思讲,有一次我碰到了,就是,测量过的路线,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某个交点的要素计算错误,导致桩号也算错了,有错就改啊,断链于是又产生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条路线,不产生断链,基本可以说是不正常滴。有人说了,既然断链是桩号不连续,那为什么不把断链后面的桩号重新推算,使它连续呢?不就解决了吗?这个问题的提出者,显然没有搞过路线勘测,先拖出去打……。

坡屋顶如何建摸计算

对于砖混结构,地梁可以按节点标高输入,但是它地柱和墙却是按层高布置,从三维图中可以看出,你不可能在坡屋面处布置一段斜墙,况且你经常得不到准确地节点标高. 实际上做地时候坡面按平面输入,计算层高时坡面处取一半,每块不同地面输入很小地错层值(方便画图),楼面荷载按坡角折算后增大,画图时在板配筋图上表示必要地剖面,标明屋脊,屋檐标高即可. 对于框架结构可以通过设置“梁两端标高”或者“改上节点高”等方式形成屋面斜板. 在建模时,屋面斜梁不能直接落在下层柱地柱项,斜梁下应输入高地短柱,短柱通常只传递荷载和内力,而没有设计意义. 和软件只能计算斜粱,对斜屋面地刚度不予考虑.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要注意:坡屋面部分计算层高为其坡高地一半,当坡屋面下有平屋面搁板时,只需注意规范对总高地限制,若无平屋面搁板,应注意其顶层层高为坡脚下层高坡高)<(多孔砖限值) ,无搁板时要设双层圈梁,其水平圈梁与坡屋面圈梁分开浇筑. 坡屋面梁不宜采用梁平法表示,其梁加密区长度,负加筋长度,梁钢筋锚固做法应采用梁详图表示. 屋面折角为应力复杂处,两边板上部钢筋应锚固于折角处梁或暗梁内.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对于框架结构,我们一样按平地来建模,标高取到斜段地一半,就是考虑屋面荷载时适当放大,不知这样是不是也一样.指导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我也是學刁中, 可以看看坡屋顶结构地设计問题. 由于程序本身地原因,主要是鉴于模块在建模型时地局限性,对于坡屋面结构地设计时,还不能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建模(除非采用空间任意建模模块),也就是上层地斜梁不能直接落在下层地柱顶,用建模型地时候斜梁下面必须要有至少高地短柱来支撑,也就是将斜屋面单独建一个标准层,在这个标准层上斜梁底有至少高地短柱,这样才不会造成传荷地错误. 另外一个问题,由于斜屋面板目前程序也不能计算和处理,所以也得进行简化.目前斜屋面结构有三种计算模型可取: 、用进行建模,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建模,不做任何简化.用进行分析计算 、将斜屋面地刚度贡献忽略掉,将其上地荷载和自重按照双向板地情况分加到四边地梁上,用建模,用或进行分析计算 、将屋面板地刚度用斜支撑来模拟,也就是在屋面上布置斜支撑来代替屋面板,同时也要考虑屋面自重及其上地荷载.用建模,用或进行分析. 总结上述三种模型,第一种模型很多设计院不具备软件上地要求.第二种与第三种比较起来,第三种模型更接近于实际情况,无论在周期、位移、刚度等地计算上都与第一种模型更接近,所以建议大家采用第三种计算模型. 用计算,在输入荷载时,必须将斜板方向荷载转化为水平荷载,也就是除以,再输入,因经过比较测试,对斜板不会自动转化为平面荷载. 問.如平面跨长,双坡屋尖可不可不加梁,直接按地板算? 答.可按折板计算

结构静力计算和动力计算的对比分析

结构静力计算与动力计算的对比分析 结构精力计算和结构动力计算是一个比较理论化和深度比较广的论述题目,在此,我仅凭本人有限的学识来展开对两者内容及关系的介绍和论述。也藉此契机,对结构力学上下册作一个比较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为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想先介绍一下有关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让读者可以带着一个整体、宏观的概念去深入理解具体的内部结构内容。 那么,我想从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的含义入题。静力荷载是指其大小、方向和位置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很缓慢的荷载,它不致使结构产生显著的加速度,因而可以略去惯性力的影响。结构的自重及其他恒荷载即属于静力荷载。动力荷载是指随时间迅速变化的荷载,它将引起结构振动,使结构产生不容忽视的及速度,因而必须考虑惯性力的影响。除荷载外,还有其他一些非荷载因素作用也可使结构产生内力和位移,例如温度变化、制造误差、材料收缩以及松弛、徐变等。 在结构静力计算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计算结构的位移,而一切都要从虚功原理说起。虚功原理的两种表述:1、对于刚体体系,刚体体系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对于任何虚位移,所有外力所作虚功总和为零;2、对于变形体系,其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对于任何虚位移,外力所作虚功总和等于各微段上的内力在其变形上所作的虚功总和,简单说,外力虚功等于内力虚功。 虚功方程: 由于力状态与位移状态是彼此独立无关的,因此运用单位荷载法: 由: 得位移计算一般公式: 同过几何关系可得弯矩图乘法便捷计算公式(为计算带来极大的方便): 力法: 力法典型方程: (系数δ?、的求解方法如同上述虚功原理的原理。) 该方程的物理意义为:基本结构在全部多余未知力和荷载共同作用下,在去掉各多余联系处沿各多余未知力方向的位移,应与原结构相应的位移相等。可见,力法可以求解出超静N u s s W F d Md F d ?γ=++∑∑∑???1k R N u s s F c F d Md F d ?γ?+=++∑∑∑∑??? N S S s k N s R F ds Md F d F M F F c EA EI GA γ?=++-∑∑∑∑???S w c Md A y M EI EI =∑?1111221211222200P P X X X X δδδδ++?=??++?=?基本体系 1 X 结 构

第十二篇 断链在平曲线计算中的处理——短链篇.

第十二篇断链在平曲线计算中的处理——短链篇 作者:柠檬树 QQ:249910569 2010.6.14 1. 短链在平曲线编程数据库里的处理方法 断链是在一些线路设计或施工中因某种情况下而产生的,具体原因在此不做讨论,短链就是断链的其中一种常见形式,另一种形式是长链,在施工测量时也会因这些断链给测量带来一些麻烦。一般手工计算比较常见的的处理方式是将线路在断链点处断开,分成两条线路单独计算。本篇就短链在不将线路拆分两条或多条线路的情况下,介绍一种新方法,来处理短链的数据问题。 因短链就是在曲线内有一段桩号缺失,所以处理起来还算比较容易,如果只是一些坐标正算,可不必对数据库做特殊处理,只需在短链处将曲线元一分为二,同时编在一个数据库中即可,使用时人为判断短链内的桩号,但此方法在遇到反算时就不能胜任了,就须对数据库做一些处理方可正确反算短链所在曲线元上的数据了(其他曲线元反算基本不受影响,特殊情况除外)。 首先将曲线元在短链点处一分为二,将前半段定义为前段,后半段定义为后段,前段按照正常线元输入到数据库,后段的输入根据线元曲线型式不同,分述如下: (1)短链在直线上的:将后段线元反向延长,延长的长度为短链的长度,将延伸后的端点作为后段线元的起点,此时桩号刚好是短链的起点桩号(但与前段同桩号点的位置不一样,故参数也不一样),并计算此时该点的坐标、方位角(直线的方位角),之后按照本程序集的平曲线数据的常规方式输入到数据库,就是说在整个数据库里不会显示出短链结束点的桩号。延长后的点可能在原直线上,也可能不在原直线上,与前段直线长度和短链长度有关,不论超出与否均可用此法计算。本示例中有一直线K36+317.21~K37+641.32上的短链 K36+599.02=K36+600(断链的一般表示法),将这直线在K36+599.02(也是 K36+600)点处将直线拆分,前段K36+317.21~K36+599.02按照一般直线输入参数到数据库,后段K36+600~K37+641.32则需将其反向延长短链长度0.98m,即后段直线的起点变为K36+599.02,并计算其坐标(此时计算出的坐标应同前段直线线元上K36+598.04点的坐标一样),再按本程序集的固定格式输入到数据库,之后进行反算和其他计算方能正确。 (2)短链在圆曲线上的:方法同直线的一样,将后段线元反向延长,延长部分也是等径圆曲线,延长的长度亦为短链的长度,再进行计算此时该点的坐标、方位角等。延长后的点可能在原圆曲线上,也可能不在原圆曲线上,均可应用此法计算。 (3)短链在缓和曲线上的:大部分设计都会避开把断链设计在缓和曲线上,原因很简单,一是缓和曲线一般比较短,二是断链在缓和曲线上不便于计算。如有

公路线路设计中的断链

公路线路设计中的断链 断链【broken chainage】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相连接的现象。桩号重叠的称长链,桩号间断的称短链。断链处理:因局部改线,或量距中发生错误等均会造成p里程桩号与实际距离不相符,这种在里程中间不连续的情况叫“断链”。凡新桩号比老桩号大(新路线比老路线长)的叫“长链”。凡新桩号比老桩号小(新路线比老路线短)的叫“短链”。所谓“断链处理”就是不牵动全线桩号,允许中间断链,而出现桩号不连续。仅在改动处用新桩号,其它不变动处仍用老桩号。并就近在直线段选一个是整桩的老桩号为断链桩。在同一断链桩上分别标明新老两种里程及相互关系。例:某路线A在定测时,在AK2+处开始局部改线,老路线A、新改路线B各自经过一段连续里程后,新改路线B在BK3+处又与老路线A重合,此处老桩号为AK3+。在这个重合点之后的直线段上有两个桩:AK3+660等同于BK3+,AK3+等同于BK3+440。请问断链桩应选在何处AK3+660处此断链是长链还是短链是短链(短链米)如何写该桩的桩志和桩号断链桩BK3+=AK3+660(短链米)若该断链桩之后还有一处断链现象,且为长链米。则新路终点AK8+500的实际连续里程是多少路线总长度=末桩里程+长链总和-短链总和=+米“断链”概念在教科书中谈论不多,但在实际选线(正线、联络线、疏解线、站内线)中常常用到。当线路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不连续(不方便通过“顺里程”消除之)处时,称线路于该处产生断链。 1 断链的分类断链按其形成原因不同,可分为(普通)断链与内业断链。断链有长断链(前里程-后里程>0)、短断链(前里程-后里程<0)之分,也有真假之分。例如,象K0+000=K0+000 ;AK5+000=BK0+000者均为假断链(假断链是有意义的),而象AK1+195=AK1+200(短链); BK1+210=BK1+200(长链)者均为真断链。象右线K7+199=左线K7+200者为特殊断链。 注:等号左边数值被称为该断链之前里程,而等号右边数值被称为该断链之后里程。 2 断链产生的原因选线过程中,常常提出局部比较方案,由于局部比较方案线路长度往往与贯通方案相应段长度不等,这时,二方案汇合点里程不同(或测量错误所致),就需要设置(普通)断链,减少其对其他部分线路里程标注的影响。 线路设计中,常需要调整路线之曲线参数或增减曲线(交点)或生成第二线等,使得线路局部长度发生变化,这时,需要“插入”断链,以方便线路局部调整,减少对其他部分的影响。该断链俗称“内业断链”。因第二线与第一线(基准线)比较而产生的特殊内业断链,属永久断链,不可以通过“顺里程”而消除。 3 断链的表示断链的表示方法有:直线(假断链);门式或矩形。为了方便,断链位置常取直线上(且后里程位于百米标处),而非曲线上。标注断链时,常将其距前一个百米标之距离表示出来,但当断链位置距前一个百米标之距离小于50米时,为方便起见,将断链位置距前2个百米标之距离表示出来。

断链的解释

断链 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相连接的现 象。桩号重叠的称长链,桩号间断的称短链。 断链【broken chainage 】当线路由于种种原因产生里程(或里程桩)不连续(不方便通过“顺里程”消除之)处时,称线路于该处产生断链。 1 断链的分类断链按其形成原因不同,可分为(普通)断链与内业断链。断链有长断链(前里程-后里程>0)、短断链(前里程-后里程<0)之分,也有真假之分。例如,象K0+000=K0+000 ;AK5+000=BK0+000者均为假断链(假断链是有意义的),而象AK1+195=AK1+200(短链); BK1+210=BK1+200(长链)者均为真断链。象右线K7+199=左线K7+200者为特殊断链。 注:等号左边数值被称为该断链之前里程,而等号右边数值被称为该断链之后里程。 2 断链产生的原因选线过程中,常常提出局部比较方案,由于局部比较方案线路长度往往与贯通方案相应段长度不等,这时,二方案汇合点里程不同(或测量错误所致),就需要设置(普通)断链,减少其对其他部分线路里程标注的影响。 线路设计中,常需要调整路线之曲线参数或增减曲线(交点)或生成第二线等,使得线路局部长度发生变化,这时,需要“插入”断链,以方便线路局部调整,减少对其他部分的影响。该断链俗称“内业断链”。因第二线与第一线(基准线)比较而产生的特殊内业断链,属永久断链,不可以通过“顺里程”而消除。 线路测量中也容易产生断链。 3 断链的表示断链的表示方法有:直线(假断链);门式或矩形。为了方便,断链位置常取直线上(且后里程位于百米标处),而非曲线上。标注断链时,常将其距前一个百米标之距离表示出来,但当断链位置距前一个百米标之距离小于50米时,为方便起见,将断链位置距前2个百米标之距离表示出来。 4 断链的应用不设起始断链的线路,是无法标注里程(桩号)的。不论断链是长链还是短链,不论是线路平面图还是纵断面图,线条长度就是实际长度(即线上点的坐标就是实际坐标),不存在线条拉长、缩短、掐段或加长等问题。带有断链之线路上,对于每个工点之里程,都有其确定的前一个断链与之对应;而且计算线路长度时,必须考虑断链的影响。

有限元软件比较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比较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正在不断建造更为快速的交通工具、更大规模的 建筑物、更大跨度的桥梁、更大功率的发电机组和更为精密的机械设备。这一切 都要求工程师在设计阶段就能精确地预测出产品和工程的技术性能,需要对结构 的静、动力强度以及温度场、流场、电磁场和渗流等技术参数进行分析计算。例 如分析计算高层建筑和大跨度桥梁在地震时所受到的影响,看看是否会发生破坏 性事故;分析计算核反应堆的温度场,确定传热和冷却系统是否合理;分析涡轮 机叶片内的流体动力学参数,以提高其运转效率。这些都可归结为求解物理问题 的控制偏微分方程式,这些问题的解析计算往往是不现实的。近年来在计算机技 术和数值分析方法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有限元分析(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方法则为解决这些复杂的工程分析计算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工 程实践中,有限元分析软件与CAD系统的集成应用使设计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增加设计功能,减少设计成本; 缩短设计和分析的循环周期; 增加产品和工程的可靠性; 采用优化设计,降低材料的消耗或成本; 在产品制造或工程施工前预先发现潜在的问题; 模拟各种试验方案,减少试验时间和经费; 进行机械事故分析,查找事故原因。 在大力推广CAD技术的今天,从自行车到航天飞机,所有的设计制造都离不开 有限元分析计算,FEA在工程设计和分析中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国际上早20 世纪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发具有强大功能的有限元 分析程序。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由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在1965年委托美国计算科学公司和贝尔航空系统公司开发的NASTRAN有限元分析系统。该系统发展至今已有几十个版本,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强的有限元分析系统。从那时到 现在,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和大学也发展了一批规模较小但使用灵活、价格较低

拟合断链里程说明

使用步骤: 1.于“计算状态”右边单元格“L3”以打钩的方式,选择当前计算状态:选择“打钩”表 示计算拟合前里程推算拟合后里程;选择“空白”表示拟合后里程推算拟合前里程。(单击“L3”即可选择) 2.手动添加“断链前DK”和“断链后DK”。 3.在“段号”范围内选择一段作为基准段,手动输入至“选择基准段”右边单元格“L1” 中,并单击“基准断链累加计算”,,系统将计算出“段号”、“断链累加”和“断链长度”。 4.手动添加单元栏“G”中的“拟合前里程”或“拟合后里程”,并在单元栏“H”中填写 该里程对应的所属段。 填写方式分为三种: 第一、于“里程所属段”右边单元格“L2”中填写“段号”范围内的数字,单击“批量添加”,则系统将“L2”中的段号自动添加在每个“拟合前/后里程”右边。 第二、单击“自动判断”,则系统将更具“拟合前/后里程”与“断链前DK”之间的大小关系,自动判断该里程的所属段并被自动添加在每个“拟合前/后里程”右边。 第三、直接在“所属段”中手动添加,由于如果“拟合前/后里程”出现在断链前与断链后之间的虚拟空间内,则需要使用者自行判断该里程的所属段。 (备注:三种填写方式可选其一,也可相互搭配使用,但在填写前务必单击一次“批量添加”或“自动判断”,目的是让软件可以自动填写“序号”,若反之,则“序号”需要人工填写,否则会出现错误。)5.单击“计算”,系统将在“拟合后/前里程”栏内计算出与“拟合前/后里程”相对应的计 算结果。 系统说明: 1.系统由使用者填入的“断链前DK”的个数N,将该线路以断链点为分割,分割成了N+1 段。 2.由于每一段所对应的里程编号因存在断链的关系,因此会导致出现同一里程对应两个 点,或同一点对应两个里程的情况,因此使用者在使用前需要明确所需计算的“基准段” 和“拟合前/后里程”的“所属段”。 (备注:所谓“基准段”是指:以线路中被断链点分割的一段的里程作为参照基准,其他段的里程编号随“断链长度”和“所属段”的不同情况分别向该参照基准拟合,该参照基准段称为“基准段”。 所谓“所属段”是指:由于不同的线路段,会产生各自相对应的里程编号,而这些里程编号只能对应其所属的线路段,该线路段则称为“所属段”) 3.系统计算模式为:首先更具“断链前DK”和“断链后DK”计算出“断链长度”;然后 根据“基准段”与“断链长度”计算出“断链累加”;最后根据该“所属段”的“断链累加”和“拟合前/后里程”计算出“拟合后/前里程” (备注:其中“断链累加”的计算方式是:以“基准段”为起算点,分别向大、小里程两个方向的“断链长度”累计相加。 “拟合后/前里程”的计算方式是:系统根据已判断出的“所属段”的段号来找出该“所属段”向对应“断链累加”。 以拟合前推拟合后的计算状态为例,若“基准段”段号小于“所属段”段号,则“拟合后里程”=“拟合前里程”减“断链累加”;若“基准段”段号大于“所属段”段号,则“拟合后里程”=“拟合前里程”加“断链累加”;若“基准段”段号等于“所属段”段号,则“拟合后里程”=“拟合前里程”)

道路断链的处理

道路断链得处理 一、先把断链搞清楚 断链其实在道路路线中经常会遇到,甚至可以说没有遇到断链反而不正常,那么什么就是断链,什么就是长链,什么又就是短链,可能还有很多现场测量人员还不十分熟悉。 1.断链得产生 先来瞧瞧断链就是怎么产生得。 断链,指得就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得桩号不连续得现象。 分段测量,这个很好理解,我曾经就遇到过,1999年在湖南沅陵,进行一条县道得改建勘测,总长45公里左右,分两支队伍同时测量,我所在得队伍测后面那一段,当时勘测起点就按老道路得桩号假定了一个起点桩号,很显然,这个假定得桩号肯定不会与前面那段道路测量得终点桩号正好一样(不然可以去买彩票了),这样就产生了断链,此处桩号不连续。 局部改线,怎么会发生局部改线呢,其实,这种情况大多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在评审后得修改上,专家在评审设计文件,会提出很多意见(体现专家得作用),有些意见就会说:某某路段半径要改大(或改小)一点,以便占用更少得农田;某某路段要向这个方向偏移一些,以减少填方数量;这段路线走这里不行,从村外绕过去。得,专家得意见,若拿不出充足得理由来反驳,就乖乖地照做吧。于就是集合队伍,又开拔到现场,重新计算路线,打桩,测量,数据出来了,当调整得路段重新回到原设计得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设断链吧。 还有时候,当现场勘测人员现场拿不定注意,在某某路段选取了两个路线方案,测量对自己推荐一条路线方案,连续推算桩号过去,另一条作为比较线,推算桩号与正线汇合时,汇合点得桩号不连续,后来专家一评审,觉得比较线要好,就用它了(设计院怎么就这么背),得,断链又产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都不好意思讲,有一次我碰到了,就就是,测量过得路线,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某个交点得要素计算错误,导致桩号也算错了,有错就改啊,断链于就是又产生了。

隧洞衬砌静力计算通用程序(ALGOL语言TQ—16机)

第一节使用说明 1.数据的填写与穿孔 (1)数据表(见附表1): 原始数据标识符含义: NO——题号,可用任意的不大于8位的整数表示; A——断面型号,按程序安排的代号填写; L d——底板半宽,m; H——侧墙高度,m; R1——底拱半径,m; R24——侧拱或底圆角半径,m; R4——顶拱半径,m; F i1——底拱半中心角,°; F i2——侧拱中心角,°; F i——顶拱半中心角,°; D1——底板或底拱厚度,m; D2——侧拱厚度,m; D3——侧墙厚度,m; D4B——顶拱拱脚厚度,m; D4——顶拱拱顶厚度,m; D5——顶板厚度,m; H0——水头,由底板中线算起,内压为正,外压为负,外压应为折减后的有效水头,m; Q n——顶部垂直山岩压力强度,向下为正,t/m; E1——水平山岩压力顶部强度,指向衬砌为正,t/m; E2——水平山岩压力底部强度,指向衬砌为正,t/m; Q d——底部山岩压力强度,向上为正,t/m; K1、K2、K3、K4、K5——底板、侧拱、侧墙、顶拱、顶板等部位,围岩弹性抗力系数,t/m3; M1——衬砌材料容重,t/m3; E——衬砌材料弹性模量,t/m2; B——无底板断面侧墙墙底约束情况(B=1铰支端;B=2固定端;B=3弹性固端)。 (2)数据填写按衬砌结构图形,在附表1中选用。原始数据的个数与排列顺序,不可随意增减或倒置。当无某项荷载时,可在相应的位置填零;不计衬砌自重时,材料容重填零;局部部位围岩破碎,不计弹性抗力时,该部位弹性抗力系数可填零。 附表1数据表TQ—16机用

(3)数据穿孔使用ALGOL程序(TQ—16)机,数据用‘N’格式分两段穿孔,也可用机器允许的简化格式穿孔。使用FORTRAN程序(FELIX机),数据用卡片穿孔,前两个数据穿一张卡片,其余每8个穿一张卡片,每个数据后穿一逗点。

断链定义

断链 断链【broken chainage】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相连接的现象。桩号重叠的称长链,桩号间断的称短链。断链处理:因局部改线,或量距中发生错误等均会造成p里程桩号与实际距离不相符,这种在里程中间不连续的情况叫“断链”。凡新桩号比老桩号大(新路线比老路线长)的叫“长链”。凡新桩号比老桩号小(新路线比老路线短)的叫“短链”。所谓“断链处理”就是不牵动全线桩号,允许中间断链,而出现桩号不连续。仅在改动处用新桩号,其它不变动处仍用老桩号。并就近在直线段选一个是整桩的老桩号为断链桩。在同一断链桩上分别标明新老两种里程及相互关系。例:某路线A在定测时,在AK2+处开始局部改线,老路线A、新改路线B各自经过一段连续里程后,新改路线B在BK3+处又与老路线A重合,此处老桩号为AK3+。在这个重合点之后的直线段上有两个桩:AK3+660等同于BK3+,AK3+等同于BK3+440。请问断链桩应选在何处AK3+660处此断链是长链还是短链是短链(短链米)如何写该桩的桩志和桩号断链桩BK3+=AK3+660(短链米)若该断链桩之后还有一处断链现象,且为长链米。则新路终点AK8+500的实际连续里程是多少路线总长度=末桩里程+长链总和-短链总和=+米 铁路测量公路测量断链短链长链 字号:小 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相连接的现象。桩号重叠的称长链,桩号间断的称短链。 因局部改线或量距中发生错误等均会造成里程桩号与实际距离不相符,这种在里程中间不连续的情况叫“断链”。 凡新桩号比老桩号大(新路线比老路线长)的叫“长链”。 凡新桩号比老桩号小(新路线比老路线短)的叫“短链”。

公路工程常用公式

公路工程常用公式 一、三角函数公式: 1)、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如果∠C=90°,∠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那么 ○1三边之间的关系为(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为∠A+∠B=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为 (4)其他有关公式 面积公式:(hc为c边上的高) 2)、正弦公式,即为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 等。 即a/sinA=b/sinB=c/sinC=2R(2R在同一个三角形 中是恒量,是此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的两倍) 这一定理对于任意三角形ABC,都有 (1)a/sinA=b/sinB=c/sinC=2R R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 (1) a=2RsinA, b=2RsinB, c=2RsinC; (2) sinA : sinB;sinC = a : b : c; 3)任意三角形余弦公式:a2=b2+c2-2bc(cosA) ;cosA=(b2+c2-a2)/2bc 二、弧长公式:n∏r/180;扇形面积公式:n∏r2/360 公路测量常用公式: 一、圆曲线:曲线要素的计算若已知:转角α 及半径 R ,则:切线长:;曲线长: 外距:;切曲差: (1)主点里程的计算 ZY 里程 =JD 里程 -T ; YZ 里程 =ZY 里程 +L ;

QZ 里程 =YZ 里程 -L/2 ; JD 里程 =QZ 里程 +D/2 (用于校核) 二、缓和曲线 (spiral) 的测设 1、概念:为缓和行车方向的突变和离心力的突然产生与消失,需要在直线(超高为 0 )与圆曲线(超高为 h )之间插入一段曲率半径由无穷大逐渐变化至圆曲线半径的过渡曲线(使超高由 0 变为 h ),此曲线为缓和曲线。主要有回旋线、三次抛物线及双纽线等。 2、回旋型缓和曲线基本公式 ——缓和曲线全长。 (1)切线角公式:——缓和曲线长所对应的中心角。 (2)缓和曲线角公式:——缓和曲线全长所对应的中心角亦称缓和曲线角。 (3)缓和曲线的参数方程: (4)圆曲线终点的坐标:

SATWE软件与结构静力计算手册计算井字梁的比较

SATWE软件与结构静力计算手册计算井字梁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8-11-14T18:23:54.09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作者:李昂 [导读] 运用计算软件与《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分别对井字梁计算后进行比较,探讨两种计算方法的异同。 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西安 710075 摘要:运用计算软件与《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分别对井字梁计算后进行比较,探讨两种计算方法的异同。 关键词:井字梁;SATWE软件;静力计算手册 Comparison of SATWE and static calculation manual calculation of cross Li Ang (Beijing Petroleum?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Xi'an?Branch ?Xi'an 710075) Abstract:The use of calculation software,and "calculation manual" respectively on the cross beam structural static analysis were compared,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kinds of calculation methods. Keywords:the cross beam satwe software manual static calculation 井字梁由于其适合于大跨度,大空间的结构中,致使房屋使用空间扩大,平面中无柱。广泛地应用在舞厅,餐厅等结构中,深得业主和设计人员的追捧。但是设计人员会发现用SATWE软件计算井字梁结构,其计算结构与查井字梁结构计算表相差很大。以致予很大一部分审核人员不认同SATWE的计算结果。其实不然,下面就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两种计算方法的联系与差异。 一、计算要点分析 1.两种计算方法的相同之处 两种计算方法在计算井字梁结构时,井字梁中间交叉点的内力计算均按照空间交叉梁系方式进行分配。即根据节点的变形协调条件和各梁线刚度的大小进行计算,协调条件为:在每一点处交叉梁的线位移相等。 2.两种计算方法的不同之处 SATWE软件与《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这两种计算方法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井字梁端部支座的变形协调条件不同。SATWE软件考虑其端部支座竖向刚度对井字梁结构的影响,而采用《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方法时,无论井字梁与其端部是固结还是铰接,均不考虑其竖向刚度的影响。即认为井字梁端部支座处没有竖向位移。 二、工程实例 某工程井字梁间距为3mx3m,面荷载为5KN/m2。在采用SATWE计算时,将面荷载转化为作用在节点上的集中荷载,以便使荷载输入方式与《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的简化方式一样。该井字梁平面如下图: 图1 井字梁端部简支在框架主梁上的弯矩图(KN.m) 三、结果分析 1.《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算法 以梁1为例,b/a=1.0,查《计算手册》得该梁得正弯矩系数为1.0641。该梁的跨中最大弯矩为: M=1.0641x5x3x3x3=143.65KN.m 2. SATWE算法 (a)井字梁端部为框架主梁 当井字梁端部为框架主梁时,程序计算的梁1的跨中最大弯矩为194.9KN.m(如图1),其与《计算手册》计算结果的误差为:[(194.9-143.65)/143.65]x100%=35.6%,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井字梁端部简支在框架主梁上时,SATWE软件的计算结果与《计算手册》查得的结果相差很大。这主要是因为SATWE软件真实地考虑了主框架梁的竖向位移所致。(如图2) 从图2可以看出,由于框架主梁竖向变形的存在,使结构的内力通过变形协调进行分配。从而使得计算结构产生差异。

第十二篇 断链在平曲线计算中的处理——短链篇

第十二篇断链在平曲线计算中的处理——短链篇

作者:柠檬树QQ:249910569 2010.6.14 1. 短链在平曲线编程数据库里的处理方法 断链是在一些线路设计或施工中因某种情况下而产生的,具体原因在此不做讨论,短链就是断链的其中一种常见形式,另一种形式是长链,在施工测量时也会因这些断链给测量带来一些麻烦。一般手工计算比较常见的的处理方式是将线路在断链点处断开,分成两条线路单独计算。本篇就短链在不将线路拆分两条或多条线路的情况下,介绍一种新方法,来处理短链的数据问题。 因短链就是在曲线内有一段桩号缺失,所以处理起来还算比较容易,如果只是一些坐标正算,可不必对数据库做特殊处理,只需在短链处将曲线元一分为二,同时编在一个数据库中即可,使用时人为判断短链内的桩号,但此方法在遇到反算时就不能胜任了,就须对数据库做一些处理方可正确反算短链所在曲线元上的数据了(其他曲线元反算基本不受影响,特殊情况除外)。 首先将曲线元在短链点处一分为二,将前半段定义为前段,后半段定义为后段,前段按照正常线元输入到数据库,后段的输入根据线元曲线型式不同,分述如下:(1)短链在直线上的:将后段线元反向延长,延长的长度为短链的长度,将延伸后的端点作为后段线元的起点,此时桩号刚好是短链的起点桩号(但与前段同桩号点的位置不一样,故参数也不一样),并计算此时该点的坐标、方位角(直线的方位角),之后按照本程序集的平曲线数据的常规方式输入到数据库,就是说在整个数据库里不会显示出短链结束点的桩号。延长后的点可能在原直线上,也可能不在原直线上,与前段直线长度和短链长度有关,不论超出与否均可用此法计算。本示例中有一直线K36+317.21~K37+641.32上的短链K36+599.02=K36+600(断链的一般表示法),将这直线在K36+599.02(也是K36+600)点处将直线拆分,前段K36+317.21~K36+599.02按照一般直线输入参数到数据库,后段K36+600~K37+641.32则需将其反向延长短链长度0.98m,即后段直线的起点变为K36+599.02,并计算其坐标(此时计算出的坐标应同前段直线线元上K36+598.04点的坐标一样),再按本程序集的固定格式输入到数据库,之后进行反算和其他计算方能正确。 (2)短链在圆曲线上的:方法同直线的一样,将后段线元反向延长,延长部分也是等径圆曲线,延长的长度亦为短链的长度,再进行计算此时该点的坐标、方位角等。延长后的点可能在原圆曲线上,也可能不在原圆曲线上,均可应用此法计算。

公路工程断链计算

断链的处理一、先把断链搞清楚 断链其实在道路路线中经常会遇到,甚至可以说没有遇到断链反而不正常,那么什么是断链,什么是长链,什么又是短链,可能还有很多现场测量人员还不十分熟悉。 1断链的产生 先来看看断链是怎么产生的。 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的现象。 分段测量,这个很好理解,我曾经就遇到过,1999年在湖南沅陵,进行一条县道的改建勘测,总长45公里左右,分两支队伍同时测量,我所在的队伍测 后面那一段,当时勘测起点就按老道路的桩号假定了一个起点桩号,很显然,这个假定的桩号肯定不会与前面那段道路测量的终点桩号正好一样(不然可以去买彩票了),这样就产生了断链,此处桩号不连续。 局部改线,怎么会发生局部改线呢,其实,这种情况大多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在评审后的修改上,专家在评审设计文件,会提出很多意见(体现专家的作用),有些意见就会说:某某路段半径要改大(或改小)一点,以便占用更少的农田;某某路段要向这个方向偏移一些,以减少填方数量;这段路线走这里不行,从村外绕过去。得,专家的意见,若拿不出充足的理由来反驳,就乖乖地照做吧。于是集合队伍,又开拔到现场,重新计算路线,打桩,测量,数据出来了,当调整的路段重新回到原设计的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设断链吧。 还有时候,当现场勘测人员现场拿不定注意,在某某路段选取了两个路线方案,测量对自己推荐一条路线方案,连续推算桩号过去,另一条作为比较线,推算桩号与正线汇合时,汇合点的桩号不连续,后来专家一评审,觉得比较线要好,就用它了(设计院怎么就这么背),得,断链又产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都不好意思讲,有一次我碰到了,就是,测量过的路线,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某个交点的要素计算错误,导致桩号也算错了,有错就改啊, 断链于是又产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