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级公路以及高等级市政道路路基及路面设计要求

高等级公路以及高等级市政道路路基及路面设计要求
高等级公路以及高等级市政道路路基及路面设计要求

高等级公路以及高等级市政道路路基及路面设计要求

路基填筑高度

路基填土高度应根据公路所处地区的水文地质、地貌、村庄、路网状况,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

工程实施过程中,应认真贯彻设计意图,设计确定后不得随意变更通道的数量、净空。

1、路基高度必须满足由地下水位确定的路基最小高度和设计洪水位控制要求。在设计洪水位和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可采取必要的工程防护措施,以降低路基填筑高度。填土路基平均设计高度一般不大于2.8m。

2、为减少高填方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发生,应改变高填方路段设计。填土路基高度超过10m 的路段,必须设桥通过。山岭区高速公路,根据地质条件、填料质量和运输距离,现场调查,实事求是,合理确定路基填筑高度。

3、软土路基处理深度超过6m时,宜设桥通过。对于经过大片软土地基、坑塘的路段,软土处理深度大于8m的,必须设桥通过。

28m宽路基上布设六车道及中央分隔带的设置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J074-94)第7.1.15条规定:混凝土护栏的埋置深度一般为10~20cm。护栏两侧应就地浇筑宽度不小于10cm,厚度等于护栏埋置深度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嵌锁,混凝土标号不低于C20。

目前我省高速公路的中央分隔带普遍采用3m宽,中间植树,虽然能起到防眩效果,看起来美观,但易导致水侵入路基,破坏路基、路面的稳定性。为提高高速公路寿命,增强高速公路通行能力,今后我省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可减少宽度。

一、中央分隔带

1、国家规划的重点公路、或设计预测第20年年平均日交通量达到35000辆的高速公路项目,路基宽度采用28m设计时,横断面按六车道进行布置,中央分隔带宽度应小于或等于2m。

2、中央分隔带宽度小于或等于2m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上加设防眩板防眩或绿化防眩)或波形钢板防撞护栏。如采用波形钢板防撞护栏设计时则应提高抗冲击等级。采用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时,基层应满铺,混凝土护栏的埋置深度一般为10~20cm,并保证路面上高度满足规范要求;城市出入口及收费站处等特殊路段,路面面层应满铺,以便实现车道变换。

3、中央分隔带内布置通信管道比较困难时,通信管道可埋置于土路肩下。

二、右侧行车道宽度

右侧行车道宽度原则上应采用3.75m。

三、左、右侧路缘带

左侧路缘带应不小于0.75m;右侧路缘带应尽量采用0.75m,最小不得小于0.50m。

四、紧急停车带

原则上必须设置港湾式紧急停车带且与路基同期实施,其间距近期可按1km设置,根据发展情况再增加数量至间距500m。港湾式紧急停车带宽度应在右侧路缘带外不小于3.50m,有效长度不小于30m。

如港湾式紧急停车带不能同期实施,则右侧行车道仍应标示为紧急停车带,待港湾式紧急停车带等设施完善后再改变为行车道。

软土地基处理适用方法和条件

垫层与浅层处治、轻质路堤、反压护道、土工合成材料、预压及超载预压、竖向排水体预压、粒料桩、加固桩、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综合处治,处置后工后沉降标准不大于30cm

高速公路通过地质不良地段时,应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推荐采用碎石桩、强夯法、天然砂砾垫层处置。

1、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强夯及石灰土挤密桩处理。

2、对于具有稳定的软层厚度,且含水量较大的粘性土及淤泥质土地基等进行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基厚度变化无常,且深度不超过6~8m时,采用换填处理。

3、对于膨胀土地基应采用掺灰、换填等方法处理。

4、对于含水量较大的粉土、粉砂土地基,推荐采用碎石桩、天然砂砾垫层处置,并在处置完成后采用等载预压加速路基沉降,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路面施工。

5、软基处置后的工后沉降标准,桥头不大于5cm,涵洞不大于10cm,路基不大于20cm。设置地下水阻断结构的条件和方案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中规定:为了拦截含水层的地下水或降低地下水位,可设置管式渗沟;为疏干潮湿的土质路堑边坡坡体和引排边坡上局部的上层滞水或泉水,可采用边坡渗沟。

在埋设渗沟时,为防止沟内槽孔堵塞,严格限制回填料的级配及细料含量;在采用边坡渗沟时,应垂直嵌入边坡坡底,其形状宜采用条带形布置;为了阻断路基下毛细水的上升,可采用砂砾垫层、土工织物、化学加固剂等措施进行处理。

路基填料处治方法及适用条件

填料最小强度(CBR)上路床>8%、下路床>5%,上路堤>4%,下路堤>3%,零填及路堑路床>8%。路基填料最大粒径路床10cm,路堤15cm。

对于上路床,尽可能采用换填处理。

不具备换填条件,或提高压实度等级后路基填料仍不能满足强度要求时,可采用石灰土或水泥土处理,低液限粉土与湿陷性黄土可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

高等级公路以及高等级市政道路路面设计要求

路面各结构层厚度、种类及适用条件.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 3.0.5中,对于半刚性基层上的沥青层推荐厚度为12~18cm,具体数值综合论证选用,若交通量较小或选用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性沥青时,可选用沥青层厚度的低值或中值。对于表面抗滑层,4.1.5中规定除旧沥青面层上加铺抗滑层外,一般表面层厚度不宜小于4.0cm。

1、为保证抗滑性能,上面层厚度宜为4cm~6cm;基层和底基层的厚度应根据交通量大小、材料力学性能和扩散应力效果,发挥压实机具的功能以及有利于施工等因素选择结构层厚度。设计时应该避免设置过厚或过薄的基层和底基层,基层和底基层的每层摊铺碾压厚度应为15cm~20cm,面层厚度应不小于最大公称粒径的3倍。

⑴、AC-13建议设计厚度4cm~5cm,AC-16建议设计厚度5cm~6cm,AC-20建议设计厚度7cm~8cm;

⑵、SMA一般用于抗滑表层,SMA-13建议设计厚度4cm~5cm,SMA-16建议设计厚度5cm~6cm。

2、粗粒式或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适用于下面层。

3、降雨量较大(年降雨量>600mm)的地区,以及采用透水性路面时,应有完善的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并设置防水层。

推荐路面结构

根据河南省自然气候、地理、地质条件的差异,分为豫南、豫西和豫东三个区域,按每个区域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分别推荐适应该地区的路面结构。

(一)累计标准当量轴次(万次):400~800

1、豫南地区

推荐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为18cm,基层推荐采用水泥稳定粒料(CGA)或二灰稳定粒料类(LFGA),厚度为16cm~32cm,底基层采用二灰土(LFS)或水泥稳定土(CS)。

2、豫西地区

推荐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为16cm,基层推荐采用水泥稳定粒料CGA或二灰稳定粒料类LFGA,厚度为16cm~32cm,底基层采用二灰土(LFS)或水泥稳定土(CS)。

3、豫东地区

推荐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为16cm,基层推荐采用水泥稳定粒料CGA,厚度为16cm~32cm,底基层采用二灰土LFS或水泥稳定土CS。

(二)累计标准当量轴次(万次):800~1200

1、豫南地区

推荐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为19cm,基层推荐采用水泥稳定粒料CGA或二灰稳定粒料类LFGA,厚度为15 cm~34 cm,底基层采用二灰土LFS或水泥稳定土CS。

2、豫西地区

推荐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为16 cm,基层推荐采用水泥稳定粒料CGA或二灰稳定粒料类

LFGA,厚度为15~34 cm,底基层采用二灰土LFS或水泥稳定土CS。

3、豫东地区

推荐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为16cm,基层推荐采用水泥稳定粒料CGA,厚度为15 cm~34 cm,底基层采用二灰土LFS或水泥稳定土CS。

(三)累计标准当量轴次>1200(万次)

1、豫南地区

推荐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为20 cm,基层推荐采用水稳性及抗冲刷性能较好的贫水泥混凝土(Lco),厚度为20 cm~30cm;或基层推荐采用水泥稳定粒料CGA或二灰稳定粒料类LFGA,厚度为cm 15~34cm,底基层采用二灰土LFS或水泥稳

定土CS。

2、豫西地区

推荐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为18cm,条件许可时,上面层与中面层可采用改性沥青,基层推荐采用抗车辙性能较好的大粒径沥青混合料(LSM),厚度为12 cm~15cm;或者采用水稳性较好的水泥稳定粒料CGA或二灰稳定粒料类LFGA,厚度为15 cm~38cm,底基层采用二灰土LFS或水泥稳定土CS。

3、豫东地区

推荐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为18cm,基层推荐采用抗车辙性能较好的大粒径沥青混合料(LSM),厚度为12 cm~15cm;或者采用水泥稳定粒料CGA,厚度为15 cm~38cm,底基层采用二灰土LFS或水泥稳定土CS。

沥青混合料所用的集料应选用强度高、耐磨性好的矿料,在选用材料时应进行经济性能比较。玄武岩与沥青的粘附性较差,采用时应采取抗剥落措施(如掺加石灰粉等),石灰岩石料不宜用作上面层沥青混合料。

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采用的沥青宜为AH-70#,在重车多、交通量大的地区可从材料(比如考虑使用改性沥青、加入纤维等)和级配调整(如采用SMA或A TB结构)等方面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在工期较紧的情况下,优先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工期充足的情况下,优先考虑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

匝道路面结构

匝道路面结构应与主线一致;对于匝道坡度较大、重车较多的路段,匝道路面可做特殊设计(如采用水泥混凝土、掺加各种纤维等)。

路面的特殊设计

对于同一条高速公路的不同路段或不同方向的交通流差异较大时,要进行特殊设计,采用改变厚度或改变宽度的路面结构、设置港湾式紧急停车岛、增加车道等措施。

改性沥青的使用条件及改性性能要求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中4.1.3中规定“对于高速公路应选用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沥青,以及经过试验验证、行之有效的改性沥青”。

为提高路面使用寿命,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路面上面层应优先选择改性沥青;在大流量交通、超重交通的沥青路面上面层和中面层均应采用改性沥青。

高速公路路面在以下条件下,应采用改性沥青:

1、用普通沥青拌制的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达不到规定要求时;

2、特重交通、超重交通、重交通的公路沥青表面层或特重交通、超重交通的中面层;

3、处于长纵坡、陡坡、半径较小的超高路段,或重车、超重车较多的路段;

4、铺筑特殊结构层,如开级配抗滑层、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超薄罩面层(UTAC)、沥青封层等;

5、具有重要政治经济意义、有较高使用要求的公路或重点旅游公路。

沥青混凝土类型及透水性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 4.2.1中规定,选择沥青层的各层级配时,应至少有一层是I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以防止雨水下渗;三层式沥青面层的表面层采用抗滑表层时,中面层应采用I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双层式沥青面层的表面层采用抗滑表层时,下面层应采用I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采用开级配或开级配热拌沥青碎石做表面层时,应在其下设置下封层。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密水性好,大空隙沥青混合料排水性能好,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应严格控制,杜绝使用剩余空隙率在8%~15%之间的混合料设计方案。

1、密级配(连续级配)沥青混凝土做封水层,其设计空隙率宜控制在3%~4.5%;

2、在沥青层与基层之间宜设置下封层,以防雨水下渗;

3、豫南多雨地区,可考虑设计排水性面层,设计空隙率宜控制在18%~25%之间,排水面层下应设置不透水的防水薄膜等,并应在路肩下设置纵向侧沟和横向排水管等,将雨水排出路基以外。

水泥稳定碎石及水泥稳定砂砾的强度要求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 5.1.4中规定对于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类基层的7天(标准养护条件)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在3~4MPa之间;水泥稳定类底基层7天(标准养护条件)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MPa。对于交通量大、重车多时取高值,一般情况取中、低值。

1、当每车道累计当量轴次小于1200×104时,水泥稳定类基层的7天(标准养护条件)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在3MPa~4MPa之间,不得超过5MPa;水泥稳定类底基层的7天(标准养护条件)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1.5Mpa~2MPa,上限不得大于3MPa。

2、当每车道累计当量轴次大于1200×104时,水泥稳定类基层的7天(标准养护条件)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在4Mpa~5MPa之间,不得超过6MPa;水泥稳定类底基层的7天(标准养护条件)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2MPa~3MPa,最大不得大于4MPa。

3、对于交通量大、重车多时取高值,一般情况取中、低值。

新路面结构类型应用

1、超级路面(Superpave)超级路面(Superpave)是美国SHRP研究的主要成果,其核心是两个规范和一个方法共同构成的沥青混合料设计与分析体系,即沥青结合料规范、沥青混合料设计规范和设计方法。与传统的沥青路面技术相比,超级路面(Superpave)具有很多优点,应积极探索超级路面(Superpave)的应用。

2、SMA技术 SMA是由沥青结合料与少量的纤维稳定剂、细集料以及较多的填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于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SMA具有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抗裂性能、耐疲劳性能、水稳定性等优势。

3、柔性基层技术柔性基层能够满足未来更大的交通量和轴重的柔性抗疲劳沥青混凝土基层,是近年来欧美各国重点采用的一种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类型,可大大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年限。以沥青稳定碎石为代表的柔性基层表现出较其他类型基层更好的使用性能和综合经济效益。

根据国外的应用经验,沥青面层+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总厚度值最小为20cm。

4、复合式路面复合式路面一般指刚柔复合的路面结构型式,下面采用水泥混凝土(PCC)、碾压混凝土(RCC)、贫混凝土(LC),其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复合式路面在我省有一定的使用经验,从使用效果来看,车辙、坑槽、沉陷等病害相对较少。可采取加筋纤维、土工织物、应力吸收层、适当增加沥青层厚度等措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建议沥青混凝土层的厚度应为6~10cm。

在我省内缺乏以上新技术的应用经验,应积极探索试验,选择符合实际的路面结构形式。同时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前期研究工作和施工中质量控制,并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咨询机构开展技术咨询、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1.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简况 第二节工程主要内容及主要工程量 第三节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第三章施工准备计划及交通疏导方案 第一节施工准备计划 第二节交通疏导方案 第四章施工区和施工阶段的划分 第一节施工区的划分 第二节总体施工顺序和施工流程 第五章施工组织机构 第六章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第一节综合机械化施工方案 第二节测量控制 第三节路基填筑及碾压施工 第四节路基基层施工 第五节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 第六节侧石、平石及人行道施工 第七节园林绿化工程 第八节园路铺装工程

第九节装饰工程及园林小品施工方案 第十节电气安装工程 第七章施工进度控制网络计划及资源计划 第一节编制依据及原则 第二节施工进度总控制计划 第三节工期保证措施 第四节工期奖罚措施 第八章施工资源供应计划 第一节劳动力计划、资金及施工用水、用电量计划第二节施工主要机具及检测设备计划 第三节材料控制计划 第九章施工平面总布置 第一节布置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施工规划及布置 第三节施工水电用量计算 第四节现场临时用电计划 第十章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第一节质量保证 第二节本工程质量总目标 第三节企业质量保证体系 第四节质量奖罚说明、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承诺第五节安全保证措施 第十一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第一节文明施工

第二节文明施工措施 第三节环境保护措施 第四节施工安全紧急应急预案措施 第十二章施工节约措施 第十三章管线、房屋保护方案及措施 第一节原有管线保护方案及措施 第二节房屋保护方案及措施 第十四章春季、雨天、夜间施工措施 第一节秋季施工措施 第二节雨天施工措施 第三节夜间施工安排 第十五章施工协调与配合 第十六章工程保修承诺及措施 第一节竣工资料 第二节工程维修及回访 附表附图: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关于发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2008-08-02 19:32:15|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交公路发[1995」 1141号 现批准发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编号JTJO13-9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编号JTJ 033-95)作为行业标准,自 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分别由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和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负责解释,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1986年发布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同时废止。希望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分别函告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和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以便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1995年 11月 30日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施工前的准备 3.1 施工准备 3.2 施工测量 3.3 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 3.4 场地清理 3.5 试验路段。 4 路基施工的一般规定 4.1 基本要求 4.2 路基施工排水 4.3 路基施工取土和弃土 4.4 土方机械化施工 5 填方路堤的施工 5.1 一般规定 5.2 土方路堤的填筑 5.3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的填筑 5.4 填石路堤 5.5 土石路堤 5.6 高填方路堤 6 挖方路堑的施工 6.1 一般规定 6.2 土方路堑的开挖 6.3 石方的开挖 6.4 深挖路堑的施工 7 路基压实 7.1 一般规定 7.2 填方地段基底的压实 7.3 压实机械的要求与选择

7.4 填方路堤的压实 7.5 路堑路基的压实 7.6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填土的压实 7.7 填石路堤的压实 7.8 土石路堤的压实 7.9 高填方路堤的压实 8 路基排水 8.1 一般规定 8.2 地面水的排除 8.3 地下水的排除 8.4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基排水 9 特殊地区的路基施工 9.1 水稻田地区路基施工 9.2 河、塘、湖、海地区路基施工 9.3 软土、沼泽地区路基施工 9.4 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 9.5 风沙地区路基施工 9.6 黄土地区路基施工 9.7 多雨潮湿地区路基施工 9.8 季节性冻融翻浆地区路基施工 9.9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施工 9.10 岩溶地区路基施工 9.11 滑坡地段路基施工 9.12 崩坍岩堆地段路基施工 9.13 膨胀土地区路基施工 10 季节性路基施工 10.1 路基的冬季施工 10.2 路基的雨季施工 11 路基防护与加固 11.1 一般规定 11.2 坡面防护 11.3 路基冲刷防护 11.4 其他加固工程 12 公路绿化工程与环境保护 12.1 公路绿化工程 12.2 空气污染的防治 12.3 防止水、土污染和流失 13 路基整修、检查验收及维修 13.1 路基整修 13.2 检查及验收 13.3 路基维修 13.4 质量标准 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路面等级与分类

(三)路面等级与分类 1.路面等级 路面等级按面层材料的组成、结构强度、路面所能承担的交通任务与使用的品质划分为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与低级路面等四个等级。 2.路面类型 (1)路面基层的类型。按照现行规范,基层(包括底基层)可分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与粒料类。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有: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及综合稳定土;粒料类分级配型与嵌锁型,前者有级配碎石(砾石),后者有填隙碎石等。 ①水泥稳定土基层。在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中,掺人足量的水泥与水,经拌与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养生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水泥稳定土。可适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基层与底基层,但水泥土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只能作底基层。在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的水泥混凝土面板下,水泥土也不应用作基层。 ②石灰稳定土基层。在粉碎或原来松散的土中掺入足量的石灰与水,经拌与、压实及养生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石灰稳定土。适用于各级公路路面的底基层,可作二级与二级以下的公路的基层,但不应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 ③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一定数量的石灰与粉煤灰或石灰与煤渣与其她集料相配合,加入适量的水,经拌与、压实及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简称石灰工业废渣。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与底基层,但其中的二灰土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及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 ④级配碎(砾)石基层。由各种大小不同粒径碎(砾)石组成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技术规范的密实级配的要求时,称其为级配碎(砾)石。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与底基层,可用作较薄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中间层。级配砾石可用于二级与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及各级公路的底基层。 ⑤填隙碎石基层。用单一尺寸的粗碎石作主骨料,形成嵌锁作用,用石屑填满碎石间的空隙,增加密实度与稳定性,这种结构称为填隙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与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 (2)路面面层类型。根据路面的力学特性,可把路面分为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与其她类型路面。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一、路基施工特点与程序 (一)施工特点 (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处于露天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在工程施工区域内的专业类型多、结构物多、各专业管线纵横交错;专业之间及社会之间配合工作多、干扰多,导致施工变化多。 (2)路基施工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为辅;人工配合土方作业时,必须设专人指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方式。 (三)基本流程 1.准备工作 (1)按照交通导行方案设置围挡,导行临时交通。 (2)开工前,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应依据获准的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强调工程难点、技术要点、安全措施。使作业人员掌握要点,明确责任。 (3)施工控制桩放线测量,建立测量控制网,恢复中线,补钉转角桩、路两侧外边桩等。 (4)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对路基土进行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

标准击实、CBR试验,必要时应做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易溶盐含量、冻胀和膨胀量等试验。 2.附属构筑物 (1)地下管线、涵洞(管)等构筑物是城镇道路路基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涵洞(管)等构筑物可与路基(土方)同时进行,但新建的地下管线施工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 二、路基施工要点 (一)填土路基 当原地面标高低于设计路基标高时,需要填筑土方(即填方路基)。 (1)排除原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应妥善处理坟坑、井穴、树根坑的坑槽,分层填实至原地面高。 (2)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1: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不宜大于300mm,宽度不应小于1.0m。 (3)根据测量中心线桩和下坡脚桩,分层填土、压实。 (4)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与厚度,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最后曝压应采用不小于12t级的压路机。 (5)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填土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

高等级公路路面真空脱水混凝土施工

高等级公路路面真空脱水混凝土施工 一、工艺原理 真空混凝土就是对成品混凝土进行真空处理,利用大气压力作为竖向荷载,在密封的混凝土表面及其内部抽出空气,逐步进入“真空状态”,产生负压,促使混凝土内部的细颗粒向大颗粒的间隙中楔入,大颗粒之间更密实,气泡、游离水和部分孔隙水被排出,体积压缩,密实度提高。经真空处理的混凝土,立即具有相当于普通混凝土在30℃下静停4小时获得的塑性结构强度。1~3天强度提高50%左右,7天强度可提高30%左右,28天抗压、抗折强度可分别提高20%和15%以上,耐磨等指标也均有提高,减小了循环周期时间,从而减短了施工工期。 运用正交试验原理,确保最佳配合比以及真空脱水时间、锯缝时间。 二、材料的选择与配合比的确定 ㈠材料的选择 1、水泥:环境气温高时选用矿渣水泥,气温低则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应大于或等于425号。对于真空混凝土路面,在不掺减水剂的情况下,水泥用量为310~350Kg/m3。 2、砂:宜使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应为2.3~3.5,含泥量不得超过3%。 3、粗骨料:以碎石为佳,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最小尺寸的1/4,空隙率不得大于45%。 粗、细骨料的其他技术性能应符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4、外加剂: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掺加外加剂,特殊情况下可掺非引气型减水剂,不允许掺用引气剂。 ㈡配合比 1、砂率:真空脱水混凝土的砂率一般应比普通混凝土高3%~5%,砂、石比以0.40~0.47为宜。 2、骨灰比:使用425号水泥时,骨灰比宜选(6.0~7.0):1. 3、原始水灰比与坍落度:原始水灰比宜在0.47~0.55之间,现场坍落度为3~6cm。 4、配合比设计按照《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 三、施工工艺 ㈠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其中虚线表示试验室内工艺流程。 ㈡操作要点 1、组成施工技术试验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并对全体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短期培训。 2、施工前测定砂、石料的含水量,并根据气候变化情况确定施工配合比。各种材料的称量必须准确,其允许误差:水泥±1%;砂±2%;碎石±2%;水±1%。 3、气温变化大时,对水灰比作适当的调整。 4、混凝土拌合物从出盘到脱水的允许时间,根据水泥的初凝时间及施工时的气温确定,一般不应超过1小时。 5、厚度在30cm以下的路面一次铺筑,振捣至拌合物不再下沉和冒气泡并出现较浓的砂浆为止。震动粱整平时,前进速度以1.2m~1.5m/min为宜。 6、对于18~30cm厚的路面,振捣完毕后的路面要高出模板3~4cm,作为脱水收缩值。 7、铺放真空吸水垫时做到:尼龙布周边要缩进8~10cm,布面要拉平(过长时可折叠);铺设吸垫时每边要保证8~12cm密封边与新灌混凝土相贴合,并密封。 8、开泵脱水的同时要计时、量水、观察和控制真空度的变化,随时检查吸垫周边是否密封,严防漏气。 9、对于厚18cm~30cm的路面,当一次吸水面积为14~25m2时,要控制泵表真空度在

道路横断面和路基设计word文档

3 道路横断面和路基设计 3.1横断面布置 本段路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根据公路《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路基总宽度为24.5m,桥梁和隧道路基断面设置见后面桥梁和隧道设计。 表3.1 路基宽度组成 车道宽度(m)中间带宽度(m)硬路肩(m)土路肩(m)路基总宽(m)3.75×2+3.75×20.5+2.00+0.5 2.5+2.50.75+0.7524.5 3.2路基设计 3.2.1一般路基设计 1)填方路基设计 (1)填方路基断面形式 图3.1填方路基断面形式 (2)填料选择 此段路位于山区,可以利用挖方的土石进行填筑,碎石土强度高、水稳定性好、易于碾压,而且透水性好有利于路基的排水。填料岩芯抗压强度不小于15 MPa (用于护坡的不小于20MPa),在石方爆破时采取相应的爆破工艺,按比例分出三类石料:①路基的主填料,要求石块粒径不超过25 cm,供粗粒层用;②石屑等细料,供细粒层用;③码砌边坡用的块石,主要是粒径为0. 3~0. 5m 的块石,选用表面比较平整的石块。 路基底层首先进行地表处理,清除表土15cm。采用分层摊铺,分层碾压。每层厚度为40cm左右,采用大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在与路床接触的那层填筑一层40 cm 厚的碎石、石屑过渡层。相邻段采用不同材料土填筑时采用斜坡连接。 (3)压实标准 路基土石经充分压实后,变得相当紧密,可减少压缩性,透水性及体积变化,提高强度,抗变形能力和水稳定性,消除自重,行车荷载干湿作用引起的沉降和压实变形。路基压实标准见表 表3.2 路基压实度标准(%)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0~3030~8080~150>150压实度标准≥96≥96≥94≥93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版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最新版 一说到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相关建筑人士还是比较陌生的,最新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相比旧版修订哪些内容呢以下是为建筑人 士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最新版基本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通过本网站建筑知识专栏的知识整理,梳理相关建筑施工企业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基本概况: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主要内容:《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修订是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0]722号关于下达2000年度公路工程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和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和交公路发[2002]288号发布公路工程标准规范体系的精神进行的。 最新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历史演变: 《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6-9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019-9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1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内容: 1)原规范3.2 节路床根据交通荷载等级调整了路床深度范围;提出了路基结构回弹模量的控制标准及指标预估方法。 2)填方路基 补充了填方路基高度的设计原则与确定路堤高度的方法。 3)高路堤与陡坡路堤修订了路堤稳定性分析方法;补充了高填方路基在连续降雨工况、地震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及稳定性分析方法。 4)将原规范3.9 节粉煤灰路堤改为轻质材料路堤;增加了土工泡沫塑料路堤、泡沫轻质土路堤;明确了轻质材料路堤结构设计、材料设计与稳定性、沉降验算要求。 5)增加3.10 节工业废渣路堤

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养护(详细)

关于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的讨论稿 ?我国高等级公路的现状和养护工作的迫切性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晚,但是发展相当迅速。到2006年底,全国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达4.5万公里,预计年底将达5万公里。 高速公路建设高峰过后,养护任务也明显加大,预计今后每年将有5000公里左右的大修任务。如何管理好、养护好这些高速公路,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安全、舒适、快捷、高效的性能。是摆在我们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面前的新课题。需要我们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积极探索,制定出与高速公路发展相适应并符合市场规律的经营管理机制日益重要。 ?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机制的发展趋势 1 概述 公路养护是保持路况完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服务的根本条件。如果公路缺养、失养,路况必然会很快下降,道路通行就必然受阻。所以在公路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养护工作。在整个公路养护工作中,路面养护是公路养护工作的中心环节。这是因为路面是直接承受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构层,关系着行车是否安全、快速、经济、舒适。因此,路面养护质量是公路养护质量考核的首要对象。 交通部在《公路拥护养护与管理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要求到2010年要基本完成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要在全国基本建立起精简高效、职能明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办事规范的新型公路管理体制;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公路养护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建立形成较为完善的公路管理行政法规、养护技术规范体系,适应依法治路、规范管理的需要。 为实现交通部这一《纲要》的要求,全国各地的交通管理部门都开始积极探索新的公路养护运行机制。但各地实际情况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同。为建立一种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方案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方案目录 一、工程概况 4 二、施工总体部署 4 2.1、施工准备4 2.2各种临时工程及临时设施、施工措施5 2.2.1、施工营地布置5 2.2.2、施工用水5 2.2.3、施工用电5 2.2.4、工地排水5 2.2.5、环保及三废处理5 三、现场恢复 5 3.1、工期6 3.2、组织机构6 四、道路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6 4.1.1、施工准备7 4.1.2、施工工序7 4.1.3、测量放线工作7

4.1.4、路基施工8 4.1.5、路基整修及翻浆处理9 4.1.6、路床整修及碾压9 4.1.7、软基处理9 4.2、路面工程10 4.2.1、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10 4.2.2灰土底基层施工11 4.2.3二灰碎石底基层施工11 4.2.4、水泥稳定碎石(砾石)基层施工13 4.2.5、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14 五、路缘石的安装16 六、人行道施工17 七、防汛措施18 八、安全施工措施18 九、卫生防疫措施19 9.1、文明施工措施19 9.2、临时设施19 9.3、施工机械20

10.1.、雨季施工技术组织措施20 10.2、雨季施工技术措施21 10.3、冬季施工技术组织措施22 10.4、雨季施工措施22 10.5雨季施工技术措施22 10.6高温季节施工措施23 10.7 夜间施工措施23 结束语24 参考文献25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太原市I 期市政东峰路道路工程,该路段北起于南内环东延南至龙城大街,全长约7.88公里。本次中标(山西安宇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路段为道路工程(K0+000—K3+392.687)段。计划施工工期为575日历天。 该道路红线宽度40m,两边再各预留5m 绿化带,设双向六车道、两侧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按城市II 级主干道设计,计算行车速度40Km/h。 二施工总体部署 2.1、施工准备 与甲方协议签订之后,本公司根据现场工程实际情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熟悉本地施工条件的优势,就近调集施工人员(中铁十七局)做好上场准备。 由项目经理带领施工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计划部、中心试验室、综合办公室等在本地的人员10 人进驻现场,进行前期准备,其余人员在1 0 天内调集完毕,在最短时间内进驻现场。并组织精测人员根据施工图纸及业主提供的原始测量基准点、测量标志、基准线或水准点或其他书面资料,按国家测绘标准和本工程精度要求,对

城市道路路基填筑中建筑垃圾的处理

城市道路路基填筑中建筑垃圾的处理 施工机械&施工技术ConstructionMachinery&ConstructionTechnoLogy 城市道路路基填筑中建筑垃圾的处理 陈福东 CHENFu~dong 中铁十一局集团一公司,湖北襄樊441104 1stCorporateofChinaRailway11thBureauGroupCo.Ltd..Xiangfan441104,Hubei,China 幔弱■E|u以西安市三环路拆迁建筑垃圾作为路基填筑材料为例,简单介绍建筑垃圾分层填筑的施工方法,并对基底处 理,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等施TT艺,质量控制指标以及压实度,弯沉值等试验检测结果进行介绍,为类似施工提供参考. 慢=!j墨芷z!【射Theconstructiontechniqueforfillingsubgradewithconstructionwasteisbrieflyintroduced bytaking usingconstructionwastethatcomesfromremovalofthethirdringroadofXi'antofillthesubgr adeasanexample. Theconstructiontechniquessuchastreatmentofbottomofsubgrade,thicknessofloosepavin g,timesofcompact— ing,indexesforqualitycontrolandresultfortestincludingcompactionanddeflectionvaluear eintroducedseparately, whichcanprovidereferenceforsimilarconstruction. 氇日匿匝U建筑砖碴;碾压;松铺;道路路基 矗墨岛雹constructionrubble;compact;loosepaving;subgrade 中图分类号:U41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033X(2008)09-0044—03 引言 目前,旧城改造的步伐越来越快.由此而产生的建筑垃 圾数量也日益巨大.仅就西安市而言.每年将产生建筑垃圾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

主要内容 一、《规范》修订背景 二、《规范》亮点与特点 三、《规范》的作用影响 四、《规范》主要修订内容 五、执行《规范》注意事项 一、《规范》修订背景 交通量越来越大,轴载越来越重,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面临巨大挑战。 原规范的标准与路面设计指标不够协调 交通运输部三轮次、长达10年的的技术攻关,建立新一代路基结构设计方法与指标标准 近十年来,全国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公路建设技术方面,发展新的技术,积累工程经验。交通运输部于2010年启动《规范》修订 二、《规范》亮点、特点 亮点1:首次实现路基路面一体化设计 国内外结构与设计指标 原规范存在问题 路基设计、施工检验与路面设计指标不一致 路基设计指标:CBR;施工检验指标:压实度 路面设计指标:回弹模量;施工检验:弯沉值 CBR值-表征路基填料的水稳定性能,密实度-反映路基的密实状态。 路基设计状态与施工检验验收状态、道路服役状态不一致 设计状态:最不利季节,设计难以确定路基湿度和强度。 施工验收状态:最佳含水率

服役状态:平衡湿度状态 尚未充分考虑与交通荷载等级、道路服环境条件; 尚未充分考虑路基土长期性能演化。 问题:设计针对性不强,强度设计难以指导填料设计,路基路面设计不协调,难以回答服役时间。 新规范 统一路基设计状态、施工状态和道路服役使用状态,理顺了相互之间的关系 设计状态:服役期路基处于平衡湿度状态,即设计状态与使用状态一致 施工状态:标准湿度状态(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路基设计控制:动态回弹模量为设计指标,压应变为验收指标 施工过程控制:填料类型符合设计要求,以含水率、压实度作为施工质量检验指标; 路基交工控制: 检测路床顶面的动态弯沉或回弹模量值,检测方法可采用落锤式弯沉仪或贝克曼梁弯沉检测 建立了基于路基长期性能演化规律、路基路面协调设计的的设计指标体系,实现了路基路面一体化设计。 亮点2:更新理念,以功能等级确定指标标准 首先根据公路功能、等级、交通量等,确定交通等级; 根据交通等级,确定路基性能的技术指标或参数; 以指标为目标,确定路基结构与材料设计方案。 强化排水、防护功能设计,兼顾绿色环境的要求; 显著提高了公路路基的长期性能,保证路基在各种环境因素和汽车荷载作用影响下的长期性能满足要求! 亮点3:基于原规范补充新内容,建立了内容完整的公路路基设计体系 1977年《公路工程设计准则》;第1次制定(JTJ013-86),1985年《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为基础编制;第2次(JTJ013-95);第3次(JTG D30-2004);本次是第4次修订。三十年发展,建立了内容完整的路基设计规范体系 修订了路床厚度范围; 补充完善路基设计指标、控制标准与指标预估方法; 补充了低路堤设计要求; 新增了轻质材料路堤、工业矿渣路堤; 新增石笼式挡土墙、无面板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土墙等新型柔性防护结构 补充完善了高路堤、陡坡路堤与深路堑稳定性分析方法与控制标准; 新增季节冻土路基,补充完善十八类特殊路基性能评价与控制标准、病害防治技术措施等。

高等级公路.

高等级公路 2017-06-14 公路等级是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流量进行的划分,中国大陆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公路等级的选用根据公路网的规划,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同一条公路,可根据交通量等情况分段采用不同的车疲乏数或不同的公路等级。公路使用年限:高速公路和一级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 二级公路: 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 三级公路: 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 四级公路: 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公路等级的选用根据公路网的规划,按照公路的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同一条公路,可根据交通量等情况分段采用不同的车疲乏数或不同的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20 年;二级公路为15年;三级公路为10年;四级公路一般为10年。 2006年,全国公路总里程为180.98万公里,等级公路里程143.87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9.5%。其中高速公路29745公里、一级公路29903公里、二级公路211929公路、三级公路324788公里、四级公路842373公里。 2007年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经达到357.3 月5日在此间举行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介绍,在2007年,总规模约3.5万公里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于年底基本贯通,比原规划提前13年;西部开发8条省际通道建设已完成总量的80% 2007年我国新增公路通车里程达11.6万公里。新华社报道,李盛霖表示,路网的通达为我国公路水路客货运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预计2007年全年公路水路完成客运量208.2亿人,旅客周转量11522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7道路与铁路交叉、8路基设计

第七章道路与铁路交叉 第一节设计原则与规定 第7.1.1条道路与铁路交叉的位置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需要调整时,应报有关部门确定。 第7.1.2条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如下: 一、快速路与铁路交叉,必须设置立体交叉。 二、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与铁路交叉,当道口交通量大或铁路调车作业繁忙而封闭道口累计时间较长时,应设置立体交叉。 三、主干路、次干路与铁路交叉,在道路交通高峰时间内经常发生一次封闭时间较长时,应设置立体交叉。 四、行驶有轨电车或无轨电车的道路与铁路交叉,应设置立体交叉。 五、中、小城市被铁路分割,道口交通量虽较小,但考虑城市整体的需要,可设置一、二处立体交叉。 六、地形条件不利,采用平面交叉危及行车安全时,可设置立体交叉。 第7.1.3条道路与铁路交叉,机动车交通量不大但非机动车交通量和人流量较大时,可设置人行立体交叉或非机动车与行人合用的立体交叉。 第7.1.4条道路与铁路交叉宜采用正交,斜交时交叉角应大于或等于45°。 第二节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 第7.2.1条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时,道路线形应为直线。直线段从最外侧钢轨外缘算起应大于或等于30m。道路平面交叉口的缘石转弯曲线切点距最外侧钢轨外缘应大于或等于30m。无栏木设施的铁路道口,停止线位置距最外侧钢轨外缘应大于或等于5m。 第7.2.2条道口的位置不应设在铁路的道岔处或站场范围内,也不宜设在道路与铁路通视条件不符合行车安全要求的路段上。 第7.2.3条道口两侧应设置平台。自最外侧钢轨外缘到最近竖曲线切点间的平台长度规定如下: 通行铰接车和拖挂车的道口应大于或等于20m;通行普通汽车的道口应大于或等于16m。

高等级公路路面排水设计

高等级公路路面排水设计 2、路面表面排水 路面表面排水可采用集中排水或分散排水的方式,集中排水是在路肩外侧边缘设置预制混凝土拦水带,利用路面纵横坡合成坡度将路面表面水汇集在拦水带与硬路肩组成的浅 三角形过水断面内,然后通过一定间距设置的泄水口和急流槽集中排放到路基两侧的排水沟。此方法由于长距离设置拦水带,当降雨量较大时,路面水有滞流现象,容易形成雾障,影响行车安全;受路面平整度的影响,拦水带附近残留积水,易造成沥青路面破坏。而且,设拦水带需设泄水口和急流槽,影响路基边坡植草绿化和防护工程施工,影响路容美观。分散排水是通过加固土路肩,采用漫流的方式排除路面水。为防止路面水流对路堤边坡的冲刷拉槽,边坡防护采用具有截排水功能的骨架护坡。即对于无超高填方路段的两侧和设超高填方路段的内侧,降雨径流通过路面和路肩的纵、横合成坡度向路基两侧分散漫流。当路基横断面为路堑时,横向漫流的表面水汇集于边沟内;当路基横断面为路堤时,横向漫流水由路堤坡面具有排水功能的骨架网分散排放到路基两 侧的桥涵、排水沟、截水沟或天然沟渠内。分散排水的优点

是能及时排除路面水,一方面是不影响行车,另一方面,不会因为阻滞而使水渗入路面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 3、超高路段的路面排水 超高段路面的排水可采用漫流或集水方式。漫流方式是将中央分隔带固化,超高侧水通过中央分隔带漫流至另半幅路基,通过排水设施排除。此方法因为硬化中央分隔带,一方面无法绿化,且无法安装防眩板,另一方面大量雨水汇入非超高侧,影响其行车安全,无论从景观角度还是从安全角度都不理想,目前在高速公路上很少使用。 集水方式又可分为路缘带集水及中央分隔带集水两种方式。路缘带集水是在超高段的外侧的左侧路缘带上设置集水槽,集水槽上设置铸铁雨蓖子,以汇集超高侧的路面水,然后通过一定间距(70-100m)的集水井和连接集水井的横向排水管、边坡急流槽将水流排入路基以外的排水沟、桥涵或天然沟渠内。横向排水管管底纵坡2%,凹曲线底部必须设置横向出水口。为便于清淤,集水井设于中央分隔带一侧,集水井与集水槽之间用预制混凝土板连接。对于挖方路段,调整集水槽底部标高,在保证其槽底纵坡不小于0.3%的前提下,将水流引至填方路段设集水井及横向排水管引出。若挖方段落太长,无法调整时,则路面水经集水槽、集水井及横向排水管引入加深的边沟排出。

【最新资料】城市道路设计规范7道路与铁路交叉、8路基设计

【最新资料】城市道路设计规范7道路与铁路交叉、8路基设计

第七章道路与铁路交叉 第一节设计原则与规定 第7.1.1条道路与铁路交叉的位置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需要调整时,应报有关部门确定。 第7.1.2条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如下: 一、快速路与铁路交叉,必须设置立体交叉。 二、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与铁路交叉,当道口交通量大或铁路调车作业繁忙而封闭道口累计时间较长时,应设置立体交叉。 三、主干路、次干路与铁路交叉,在道路交通高峰时间内经常发生一次封闭时间较长时,应设置立体交叉。 四、行驶有轨电车或无轨电车的道路与铁路交叉,应设置立体交叉。 五、中、小城市被铁路分割,道口交通量虽较小,但考虑城市整体的需要,可设置一、二处立体交叉。 六、地形条件不利,采用平面交叉危及行车安全时,可设置立体交叉。 第7.1.3条道路与铁路交叉,机动车交通量不大但非机动车交通量和人流量较大时,可设置人行立体交叉或非机动车与行人合用的立体交叉。 第7.1.4条道路与铁路交叉宜采用正交,斜交时交叉角应大于或等于45°。 第二节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 第7.2.1条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时,道路线形应为直线。直线段从最外侧钢轨外缘算起应大于或等于30m。道路平面交叉口的缘石转弯曲线切点距最外侧钢轨外缘应大于或等于30m。无栏木设施的铁路道口,停止线位置距最外侧钢轨外缘应大于或等于5m。 第7.2.2条道口的位置不应设在铁路的道岔处或站场范围内,也不宜设在道路与铁路通视条件不符合行车安全要求的路段上。 第7.2.3条道口两侧应设置平台。自最外侧钢轨外缘到最近竖曲线切点间的平台长度规定如下: 通行铰接车和拖挂车的道口应大于或等于20m;通行普通汽车的道口应大于或等于16m。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维修

浅析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维修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修建上面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大量使用和普及,文章介绍了如何高质量地维修沥青路面的技术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沥青路面;维护;工艺 【 abstract 】 with china’’s highway construction of asphalt concrete materials on a lot of use and populariz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how to high quality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maintenance technology and processing method. 【 key words 】 the asphalt pavement; maintenance; process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以山东省为例,至2011年底,几乎所有的高等级公路均已采用沥青混凝土铺筑,而高速公路的面层已有95%以上采用了改性沥青材料。目前,仍在使用以沥青黑碎为代表的传统沥青混合料的道路仅为部分县乡及村镇道路。道路新技术及新材料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沥青路面的质量及物化强度。 一、采用改性沥青及其拌制的沥青混合料 目前,很多高等级公路养护中采用的普通(非改性)沥青混和料用于坑槽及其他沥青路面病害铲除后的充填,但整个路面大多采用的是改性沥青(sbr、sbs、pe等),所以使新补路面的强度明显弱于周围路面,其结果往往使修补路面很快又出现损坏。所以,采用改性沥青及其拌制的沥青混合料用于高等级公路的养护工程,也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专项方案

*****************道路工程 路基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 *****************工程项目部 二〇一六年二月 目录 路基施工专项方案......................................................................................................................- 1 -

一、工程概述及技术标准 ...................................................................................................- 3 -(一)工程概述 ...................................................................................................................- 3 -(二)技术标准 ...................................................................................................................- 3 -(三)平纵线形设计要点 ...................................................................................................- 3 -二、编制依制及质量标准 ...................................................................................................- 4 -(一)编制依制 ...................................................................................................................- 4 -(二)施工质量标准 ...........................................................................................................- 4 - 三、编制原则 .......................................................................................................................- 5 - 四、施工工序与施工方法 ...................................................................................................- 6 -(一)施工准备 ...................................................................................................................- 6 -(二)施工测量 ...................................................................................................................- 6 -(三)施工要求 ...................................................................................................................- 7 -(四)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 ...............................................................................................- 8 - 五、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 - 11 - 六、质量控制体系 ............................................................................................................ - 11 - 七、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 - 12 - 八、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 - 12 - 九、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 - 13 -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路基防护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路基防护 22 5 路基防护与支挡 5.1一般规定 5.1.1 各级公路应根据当地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条件及筑路材料分布情况,采取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措施,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并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 5.1.2路基坡面防护工程应在稳定的边坡上设置,防护类型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边坡高度、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和工期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路基稳定性不足和存在不良地质因素的路段,应注意路基边坡防护与支挡加固的综合设计。 5.1.3路基支挡结构设计应满足在各种设计荷载组合下支挡结构的稳定、坚固和耐久;结构类型选择及设置位置的确定应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养护;结构材料应符合耐久、耐腐蚀的要求。 5.1.4在地下水较为发育路段,应注意路基边坡防护与地下排水措施的综合设计。在多雨地区,用砂类土、细粒土等填筑的路堤,应采取坡面防护与截排水的综合措施,防止边坡冲刷破坏。 5.1.5 防护支挡结构应与桥台、隧道洞门、既有支挡结构物协调配合,衔接平顺。 5.1.6 路基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边坡临时防护措施,边坡临时防护工程宜与永久防护工程相结合。 5.2坡面防护 5.2.1 植物防护 1 植被防护 1) 选用草种应根据防护目的、气候、土质、施工季节等确定,宜采用易成活、生长快、根系发达、叶茎矮或有匍匐茎的多年生草种。 2) 种子的配合、播种量等的设计应根据选用植物的生长特点、防护地点及施工方法确定。 3) 铺草皮适用于需要快速绿化的边坡,且坡率缓于1:1的土质边坡和严重风化的软质岩石边坡。草皮应选择根系发达、茎矮叶茂耐旱草种,不宜采用喜水草种,严禁采用生长在泥沼地的草皮。 4) 植树适用于坡率缓于1:1.5的边坡,或在边坡以外的河岸及漫滩外。树种应选用能迅速生长且根深枝密的低矮灌木类。公路弯道内侧边坡严禁栽植高大树木。 2 三维植被网防护 三维植被网适用于砂性土、土夹石及风化岩石,且坡率缓于1:0.75边坡防护;三维植被网中的回填土采用客土或土、肥料及含腐殖质土的混合物。 3 湿法喷播 湿法喷播适用于土质边坡、土夹石边坡、严重风化岩石的坡率缓于1:0.5的路堑和路堤边坡及中央分隔带、立交区、服务区及弃土堆绿化防护。 4 客土喷播 1) 客土喷播适用于风化岩石、土壤较少的软质岩石、养分较少的土壤、硬质土壤,植物立地条件差的高大陡坡面和受侵蚀显著的坡面。 2) 当坡率陡于1:1时,宜设置挂网或混凝土框架。 5.2.2骨架植物防护 1 浆砌片石或水泥混凝土骨架植草护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