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托尼莫里森《爵士乐》中的畸形之爱-文档

论托尼莫里森《爵士乐》中的畸形之爱-文档
论托尼莫里森《爵士乐》中的畸形之爱-文档

论托尼莫里森《爵士乐》中的畸形之爱

托尼-莫里森于1993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摘此桂冠的第一位黑人女性作家,其在美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莫里森心系黑人种族历史与命运,擅长以故事的形式表达其对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的关怀。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或感人至深、或动人心魄的故事。而这些看似千差万别的故事同时又有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爱与爱的缺失。在独特的历史语境及种

族语境下,这种爱有时会发生异化,以极端或反常的形式表现出来。《秀拉》穿插秀拉与其好友内尔的丈夫的偷情故事,

所罗门之歌》包含奶娃与其外甥女的乱伦之恋,《宠儿》以塞丝杀女

为主线倾诉浓浓母爱爵士乐>以1926 年的纽约黑人聚居区哈莱姆为背景,是莫里森追寻历史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宠儿》

的续篇。乔、维奥莱特以及多卡丝三者之间的爱恨情仇,在莫里

森动人而婉转的讲述下,娓娓道来。小说的男主角乔出生于1873 年,女主角维奥莱特正好年届半百。他们已不再是弗吉尼亚魏斯伯尔县一无所有的黑奴,而是纽约大都会里经济上能够自立的新一代美国人:乔推销妇女美容品,维奥莱特是美发师。然而过去南方农村的记忆、尤其是失去母亲的记忆一直伴随着他们,这些记忆在大都会令人窒息的生存压力下发酵、变异,乔内心空虚、另觅新欢,维奥莱特精神失常、沉默寡言,夫妻关系冷漠、形同陌路,最终酿成杀害情人的惨剧。然而,在小说的结尾,莫里森

寄予黑人种族以希望,乔与维奥莱特重拾迷失的自己,彼此相爱, 获得了精神上的新生。

《爵士乐》以一个男人开枪打死一位十八岁姑娘、他的妻子

大闹葬礼开头,扣人心弦。通过多个叙述者的讲述,读者得知这个男人乔及其妻子维奥莱特是生活在纽约哈莱姆聚居区的一对黑人夫妻,死去的姑娘是乔的情人。乔因为不能接受自己的情人和自己分手,结交新的男友,而开枪打死了她。可以说,乔是出于对多卡丝的畸形之爱,而杀死了她。这与《宠儿》中塞丝杀死宠儿是有异曲同工之处,杀人动机都是出于浓浓的爱,不同的只是时间、地点以及人物关系罢了。枪杀流血的背后实际上蕴藏着种族歧视对美国黑人身心的深刻影响。小说主人公乔和妻子维奥

莱特都是受缚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北方现代都市生活的黑

人。从奴隶制的枷锁下解脱出来, 他们义无反顾地融入了纽约这

个大都会的生活。一方面,大都会那让人心悸的生活节奏使他们脱离了南方农村的根:另一方面,和大多数莫里森笔下的人物一

样,他们的内心深处仍然摆脱不了过去南方农村生活的记忆。这

种记忆在赋予他们现在生活意义的同时,也阻碍了他们过上真正幸福的大都会生活。对于小说的男主人公乔而言,这种记忆既有对过去自由自在的南方丛林生活的怀念,也有被自己母亲抛弃后的极度空虚,二者相互交织,使他感到失望、空虚,“他深信只有他一个人还记得那些日子,还想让它们回来:虽然还记得当初的情形,却根本找不到当初的感觉了,所以他就在别处给自己找

了个伴侣” [1]37 。被母亲遗弃的阴影无时无刻不笼罩着乔,使

他的内心极度空虚。他迫切想知道母亲的存在,渴望母亲能把手

从树叶中间、从白色花朵中间伸出来让他看眼。乔曾三度寻母,

均无结果。在最后一次寻母失败后,乔十分绝望,此时他遇到了维奥莱特,因此和她结婚,以期弥补被母亲遗弃的耻辱、母爱缺失的空虚等心理不平衡感,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内心空虚依然如影随形、时刻伴随着乔,这为他后来移情别恋埋下了祸根。

这种空虚直到遇到多卡丝才得到真正的缓解。

多卡丝的父母死于1917 年东圣路易斯市的种族骚乱:父亲

被人从有轨电车上拉下来活活跺死,母亲在家里被烧死。她五天

里参加两次葬礼,内心也是一片空虚。相同的遭遇使他们拥有共同语言。多卡丝于乔,不仅仅只是一个漂亮的情人,更是遗弃自己的母亲的象征。在多卡丝身上,乔找到了缺失的母爱。他跟多卡丝在一起的时候,眼前浮现的是母亲的身影。乔的母亲是个野姑娘,她无处不在,却又无法找到。甘蔗田是她的藏身之处,有时候她也跑到树林里去,乔第三次找她时还在石洞里发现她生活的痕迹

一条绿裙子。一把少了一个扶手的摇椅。一个圈垒起来做

饭用的石头。罐子、篮子、锅;一个布娃娃,一个纺锤,几个耳野姑娘有许多相似之处:乔第一次看见多卡丝时,她正在一家杂货铺买糖果,这个情景让他想起自己母亲身上甜蜜的甘蔗味;多

环,一张照片,一堆柴火……”[195] 而乔的情人多卡丝与这个

卡丝那吃糖吃坏了的肤质使乔想到母亲被甘蔗田的大火烧坏了

的脸;她野灌木丛似的头发使乔想起母亲的蓬乱不堪;她脸上的

蹄印仿佛是自己母亲留下的踪迹。乔在去枪杀多卡丝的路上,回想起当年去岩洞找他母亲的情景,乔感慨道,“但是她在哪儿?” [195] ,这个她既指多卡丝,也指乔的母亲。从母亲的岩洞出来,是一条名叫“叛逆”的大河,河的名字具有很强的隐喻意义,它预示着乔将再次被自己的情人背叛、抛弃,事实也证明如此。所以,当多卡丝要和他分手时,被母亲抛弃的空虚又一次吞噬了他、嚼碎了他,让他丧失理智,他再也无法接受被第二次被抛弃的打击,因此开枪杀死了她。笔者认为,乔杀死的是他所爱的情人多卡丝,也是遗弃他的母亲,更是饱受被母亲遗弃、缺乏母爱、感到极度空虚、偏执的乔自己。枪是猎人的捕猎工具,

乔开枪打死多卡丝,同时也意味着他向青年时代南方农村猎人本

性的回归,二十年的大都市压抑了过去的记忆,而多卡丝的到来

释放了这种本性,让他重拾过去热爱的树林生活。看似畸形的爱

情,实则意料之内、情理之中。如果说迷恋多卡丝是出于对母爱

的执着追寻,那爱到极致开枪打死她则是这种执着的高潮,是对过去几十年记忆的彻底抹去,是一种放下,也是一种重拾,放下的是过去亲昵的回忆、是母爱的替代品、是对母亲的追寻、对母爱的渴望以及空虚、执着的自己,重拾的是来到大都会之前的南方丛林生活、是那个真实的、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乔。因此,多卡丝的死代表着乔的新生。当从多卡丝的好友费莉丝那儿得知多卡

丝至死都爱着他后, 乔才最终从悲伤中走出来, 树立了生活的信 的影响和造成的创伤也是显而易见的。 童年时代维奥莱特经常受 到外祖母特鲁 ?贝尔的熏陶,听她讲金色少年戈尔登 ?格雷的故

事,这在她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从未见过他,少女时代 却给他撕了个粉粹, 就好像我们真的曾是最最相爱的情人。 ” 戈尔登 ?格雷是特鲁 ?贝尔服侍的白人女主人薇拉 ?路易斯和一个

黑种男人所生的孩子。 他有着金灿灿的肤色, 一头松软的黄发卷 遮住了他的脑袋和耳垂。 维奥莱特对他、 尤其是对他的金色头发 和肤色的迷恋实际上反映了她作为黑人的自卑心理, 从文化层面 上来说,这种迷恋也折射出白种人的优越地位及其这种种族优越 感给黑人心理造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维奥莱特之所以选择嫁 给乔、死缠着他,也只是把他当作这个金色少年的替身。所以这 种爱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而是在种族歧视的土壤下孕育的畸形之 爱。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这种爱终究会发生变异,造成她与乔感 情的瓦解。

如果说种族歧视给黑人带来的心理自卑感是造成维奥莱特 爱上乔的历史根源, 大都会是使这种爱发生畸变的催化剂, 母爱的缺失则把这种爱推向了极致, 使她的情感不能得到正常的 表达,从而出现精神失常。 家园被摧毁后, 维奥莱特的母亲罗丝 ?

蒂尔跳井自杀。 作为自杀者后代的维奥莱特内心是撕裂的, 她头 脑中有裂纹,“不是裂口,也不是裂缝,而是白天的阳光中那些 心,与维奥莱特重新相爱。

过去的记忆给维奥莱特带来

那么

黑暗的缝隙……阳光也有裂痕、粘得很糟的接缝和不知所终的脆弱之处”

[1]22 。这一裂纹不仅代表着母亲罗丝?蒂尔自杀的那口

深井,也暗示着维奥莱特心理的崩溃,那些她无力应对的时刻

无缘无故一盘腿坐到大街中央、突然抱走别人的婴儿以及用刀子划死去的多卡丝的脸,都是她内心裂纹的表现。“维奥莱特从父母的经验中得出的重大教训,最大的教训,就是永远永远不

要孩子” [1]106 。大都会生活压力太大,夫妻俩无力起抚养孩子,

再说没有孩子对于城市生活会好得多”[1]112 。维奥莱特一共

经历了三次流产,“两次在田里,只有一次是在床上”[1]112 ,她沉浸在最后那个流产的孩子的伤痛中不能自拔,经常想象给那

个女孩做最漂亮的头发。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华逝去,这种热望

越来越强烈,“当维奥莱特四十岁的时候,她已经在盯着小孩子们看,在圣诞节展销的玩具前面踯躅不前了。要是一个孩子挨了

骂,要是一个女人抱孩子的样子别别扭扭或者漫不经心,她总是她,将她击倒击垮” [1]114 。因为不能抚养孩子,也不能正常地爱乔,她把这种对孩子的渴望转化为对动物和玩具的依恋,她每晚抱着一个布娃娃入睡,还跟一只鹦鹉说话。维奥莱特正是想借此克服母亲自杀留给她的阴影,并医治自己不能当母亲的心理创伤。此外,尽管乔对维奥莱特来说只是金色少年的替身,她不爱乔也没有能力爱乔,但她却不允许别人占有他。在这种近乎疯狂的嫉妒心和畸形之爱的驱使下,她大闹多卡丝的葬礼,并用小刀划伤死者的脸。后来,她逐步了解多卡丝,爱心萌发,开始思索自己是否也爱上了她,并产生了多卡丝是自己流产孩子的念头。

气不打一处来” [1]112 ,母性的饥渴像一把锤子一样击中了

在爱丽丝和费莉丝的帮助下,她开始重拾过去,消除怨恨,杀死了那个要杀多卡丝的自己,并开始重新去爱乔。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维奥莱特与《宠儿》中的塞丝都是失去孩子的可怜母亲,都被剥夺了正常做母亲的机会,

不同的是,塞丝是在奴隶制和浓浓母爱的共同作用下,不得已杀死了自己的女儿,而维奥莱特则是在种族歧视的阴影和大都会紧张生活的压力下,错失做母亲的机会,并产生了对流产女儿的畸形母爱。

而真正把维奥莱特与乔的过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件则是小说第六章

戈尔登?格雷在寻父途中与乔的母亲野姑娘的相遇。

二者的相遇看似与本书内容联系不紧,实则意义重大。可以说该章是全书的高潮,它揭示了乔与维奥莱特畸形之爱的深层原因。

在驾着马车找寻父亲的途中,天降暴雨,马车的左轮撞上了?块石头,戈尔登?格雷下车整理行李时,看见了一个像莓子一样黑

的裸体女人。而这个女人因为太害怕,一看见他拔腿就跑。他对黑黝黝、赤裸裸、亮晶晶、湿淋淋的马又有安全感又喜欢,而那个黑女人却让他感到恶心,在他的眼中只是一个幻影,女人。这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反映了白人对

黑人的种族歧视以及黑人对白人的惧怕心理。戈尔登?格雷与乔的相遇不仅是乔与维奥

莱特产生畸形之爱的根源,而且也是这部小说最根本的矛盾和冲突之所在:在美国社会的形成时期,黑人和白人应如何相处。戈

尔登-格雷是黑白混血儿,有着金灿灿的肤色,金色的头发,这

些都是白人的特征,但并不能掩盖他的父亲是黑人这一现实。野姑娘则具有典型的黑人特征,她邋遢、神出鬼没、四处撒野、不识字、不会说话、没有母亲,她让我们联想起《宠儿》中的那个鬼魂般的“宠儿”,她们都是

千千万万个奴隶制下被压迫、被残害的黑人的象征。因此,戈尔登?格雷与野姑娘的偶遇一方面预

示着乔与维奥莱特二十年后的相遇,另一方面也代表着白人文化与黑人文化的正面交锋。莫里森是想通过他们的相遇,让读者思考黑人在当今美国

社会所处的地位问题。而维奥莱特与乔的畸形之爱作为以戈尔登?格雷与野姑娘为代表的黑白文化的冲突在二

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北方大都会的具体体现,就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乔和维奥莱特都是正值奴隶制废除后、黑人文化运动处于高潮时期从美国南方北迁至大都会的新一代黑人,历史留给他们的伤痛还在,但他们的经济地位已经提高,如何在新的环境里正常地生活是他们要面临的问题。

毫无疑问,小说的三个主人公都经历了极其严重的母爱的缺失。母亲的遗弃使乔陷入了极度的空虚,而母亲的跳井自杀则使维奥莱特不敢正常地拥有自己的孩子,直到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而母亲点燃房屋自杀的经历在小小的多卡丝体内生根发芽,永远定格,让她陷入了跟乔一样的巨大空

论托尼莫里森《爵士乐》中的畸形之爱-文档

论托尼莫里森《爵士乐》中的畸形之爱 托尼-莫里森于1993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摘此桂冠的第一位黑人女性作家,其在美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莫里森心系黑人种族历史与命运,擅长以故事的形式表达其对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的关怀。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或感人至深、或动人心魄的故事。而这些看似千差万别的故事同时又有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爱与爱的缺失。在独特的历史语境及种 族语境下,这种爱有时会发生异化,以极端或反常的形式表现出来。《秀拉》穿插秀拉与其好友内尔的丈夫的偷情故事, 所罗门之歌》包含奶娃与其外甥女的乱伦之恋,《宠儿》以塞丝杀女 为主线倾诉浓浓母爱爵士乐>以1926 年的纽约黑人聚居区哈莱姆为背景,是莫里森追寻历史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宠儿》 的续篇。乔、维奥莱特以及多卡丝三者之间的爱恨情仇,在莫里 森动人而婉转的讲述下,娓娓道来。小说的男主角乔出生于1873 年,女主角维奥莱特正好年届半百。他们已不再是弗吉尼亚魏斯伯尔县一无所有的黑奴,而是纽约大都会里经济上能够自立的新一代美国人:乔推销妇女美容品,维奥莱特是美发师。然而过去南方农村的记忆、尤其是失去母亲的记忆一直伴随着他们,这些记忆在大都会令人窒息的生存压力下发酵、变异,乔内心空虚、另觅新欢,维奥莱特精神失常、沉默寡言,夫妻关系冷漠、形同陌路,最终酿成杀害情人的惨剧。然而,在小说的结尾,莫里森

寄予黑人种族以希望,乔与维奥莱特重拾迷失的自己,彼此相爱, 获得了精神上的新生。 《爵士乐》以一个男人开枪打死一位十八岁姑娘、他的妻子 大闹葬礼开头,扣人心弦。通过多个叙述者的讲述,读者得知这个男人乔及其妻子维奥莱特是生活在纽约哈莱姆聚居区的一对黑人夫妻,死去的姑娘是乔的情人。乔因为不能接受自己的情人和自己分手,结交新的男友,而开枪打死了她。可以说,乔是出于对多卡丝的畸形之爱,而杀死了她。这与《宠儿》中塞丝杀死宠儿是有异曲同工之处,杀人动机都是出于浓浓的爱,不同的只是时间、地点以及人物关系罢了。枪杀流血的背后实际上蕴藏着种族歧视对美国黑人身心的深刻影响。小说主人公乔和妻子维奥 莱特都是受缚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北方现代都市生活的黑 人。从奴隶制的枷锁下解脱出来, 他们义无反顾地融入了纽约这 个大都会的生活。一方面,大都会那让人心悸的生活节奏使他们脱离了南方农村的根:另一方面,和大多数莫里森笔下的人物一 样,他们的内心深处仍然摆脱不了过去南方农村生活的记忆。这 种记忆在赋予他们现在生活意义的同时,也阻碍了他们过上真正幸福的大都会生活。对于小说的男主人公乔而言,这种记忆既有对过去自由自在的南方丛林生活的怀念,也有被自己母亲抛弃后的极度空虚,二者相互交织,使他感到失望、空虚,“他深信只有他一个人还记得那些日子,还想让它们回来:虽然还记得当初的情形,却根本找不到当初的感觉了,所以他就在别处给自己找

陶洁《美国文学选读》课后习题详解(托尼 莫里森)【圣才出品】

1 / 2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https://www.360docs.net/doc/8413377039.html, 第26单元 托尼?莫里森 1. Why does the author choose Twyla as the narrator of the story? How is she characterized? Key: Because on a superficial level, the white has the right to talk about something and the black has to keep silent. In a deep sense, Twyla, as a white and outsider, would be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black images around her. She is characterized through her language, actions and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her and Roberta as well. 2. In what ways are the changes in time and space essential ingredients of the story? Key: The story has a very large span of time and space, which covers the characters’ early age and the time after they have their own families. Their experiences of young age become their main memories and subjects of their talk. Their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such memories and the events happing around them reflect their different opin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people, world and life. Through the changes in time and space there shows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personalities and qualities of the two main characters. 3. Why does Roberta cry at the end of the story?

托尼·莫里森小说成长主题研究

托尼·莫里森小说成长主题研究 作为一个几乎贯穿整个西方文学史的命题,成长主题反映青少年摆脱童年的天真,走向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的成长经历,被西方学者们反复地阐释和探讨着。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的创作,不仅勇于探索新的小说内容和形式,而且其作品深深地植根于美国黑人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生活之中,具有深厚的历史性、民族性的特征。 她早期连续出版的三部小说《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无一例外,都是以表现黑人青少年的成长经历为主题的。作为一个学者型作家,莫里森将黑人青少年个体的成长经历寓于整个黑人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的斗争历程之中,使得其小说中的成长主题更加深刻。 本文将以莫里森早期的这三部小说为文本,探讨莫里森对黑人青少年在种族压迫的困境中,如何争取独立与自由并最终走向成熟的思考,以及由此所隐喻的整个黑人民族在美国社会中的文化身份的建构问题。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阐明成长主题在莫里森小说中所具有的特殊的隐喻性以及国内外对莫里森小说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以莫里森成名作《最蓝的眼睛》为文本。我们将探讨在白人主流价值观念的冲击下,美国黑人社会中形成的扭曲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仅以肤色和金钱等具有白人特性的象征物,来衡量黑人个体价值,它给黑人儿童的成长造成了悲剧。第三章以小说《秀拉》为例,莫里森在这部作品中向我们揭示了,一些黑人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已经初步觉醒,但他们虽然已经意识到不能以白人的价值观念左右自己的思想,却又将自己与黑人同胞割裂开来,这最终使他们的成长走向失败。

第四章,以《所罗门之歌》为文本,首先探讨主人公奶娃成长在代表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阶层的家人和朋友中,所形成的复杂而矛盾的性格,以及其次,通过奶娃对自己家族百年的历史的探访,阐明黑人青少年只有融入整个美国黑人民族的文化之中,才能真正走向成熟。第五章,通过对以上的分析和总结,揭示三部小说在内容方面的相互继承的关系,得出黑人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发展的结论。 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只有将自己的命运紧紧地与美国黑人民族的独立发展相联系才能真正的走向真正的独立与成熟。莫里森笔下的黑人青少年都有一种自觉的使命感,他们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的成长历程,隐喻了整个黑人民族的历史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的方向。

托尼·莫里森《宠儿》读书报告(英文)

FACE TO HISTORY, OPEN TO FUTURE ——Book Report of Beloved 2013级汉语国际教育刘倩瑶2013101058 It was not a story to pass on. It was a story about an imagined history of slavery, both reality and myth at once. Beloved turns on the slaughter of a baby by her own mother. Sethe kills her child rather than have her returned from freedom to slavery. Sethe has escaped from Sweet Home in Kentucky to freedom in Ohio, where she has joined her mother-in-law, Baby Suggs, whose freedom has been bought by the labor of Sethe’s husband, Halle. Sethe’s three elder children, two boys and a “crawling-already” daughter are already in the free house, number 124. Sethe has given birth to another daughter, Denver, on the way there. 28 days later, when the slave owner, Schoolmaster caught up to them, Sethe killed her “crawling-already” daughter. “Inside, two boys bled in the sawdust and dirt at the feet of a nigger woman holding a blood-soaked child to her chest with one hand and infant by the heels in the other. She did not look at them; she simply swung the baby toward the wall planks, missed and tried to connect a second time, when out of nowhere-in the ticking time the men spent staring at what there was to stare at-the old nigger boy, still mewing, ran thorough the door behind them and snatched the baby from the arc of its mother’s swing. ”It is the first part of the story, and in one word, the “crawling-already” daughter was killed by her mother because she didn’t

对托尼莫里森近十年的国内文献综述

对托尼莫里森近十年的国内文献综述 2001年,仅三位学者研究莫里森。哈尔滨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孙冬在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5月第3期发表英雄与英雄之旅—评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的神话模式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追随了古希腊神话的模式。从奶人的诞生、成长到他最后的觉醒都能在希腊神话中找到相对应的原型。然而这种追随并不是简单的模仿。莫里森把他们植入一个更加复杂的现代美国社会,将种族阶级和性别等诸多方面融汇一体。创造了一个独特的魔幻世界。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高继海于河南大学学报第41卷第3期佩科拉悲剧探源———评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文章论述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所反映的种族歧视问题, 阐明白人的主流文化是如何压抑、摧残黑人女孩的,揭示小说作者向自己同胞传达的信息:对压迫要反抗、要斗争。 福州大学外语系甘振翎于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3 期发表民族文化的生存与两性关系的协调——托尼·莫里森和她的《所罗门之歌》,托尼·莫里森是世界上第一位荣膺诺贝尔文学巨奖的非裔美国作家。她的作品不仅具有黑人传道士布道或 黑人音乐的那种震撼人心的魅力, 还兼具现代文学的抽象、魔幻和社会政治功能等特征。通过对小说《所罗门之歌》中男女角色的分析, 探讨莫里森对性别歧视、女权运动、民族文化的生存和两性关系问题的独特见解。 2002年,仅两位学者研究莫里森。湖北师范学院外语系胡泓在高等函授学报2002 年10 月第5 期发表托尼·莫里森作品中的成长主题,在托尼·莫里森的早期作品中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黑人孩子的成长问题。通过对《所罗门之歌》等早期作品的具体分析,发现托尼·莫里森实际上是想通过对黑人个体成长问题的探索,从而找到整个黑人民族的发展方向。其最终结论是:黑人民族应该保持自身的文化传统,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扬长避短、兼容并蓄,走一条共同发展的道路。 安庆师范学院英语系王小晴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2 年1月第1 期发表不堪叙说的故事——论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讲述了一个不堪叙说的故事, 以一种被压抑的叙述为手段, 再现了神秘的人类救赎仪式, 升华了种族创伤记忆。在她的创作中, 她以艺术手段表达了非裔美国文化对西方主流文化的反叛, 探索一条走出历史阴影的道路。 2003年国内对莫里森的研究是个空白。 2004年研究的学者相对多起来,主要是从族裔文化语境、社会主题、奴隶制度、寻找精神几方面着手研究,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朱新福于外国文学研究发表托尼·莫里森的族裔文化语境,托尼·莫里森的文化语境是西方经典文学传统与黑人族裔文化结合的历史语境。她强调作品的政治意义和影响 ,主张黑人文学艺术的独特性 ,即“黑人性”,提出了黑人特有的文化语境。一方面 ,莫里森的目标是“矢志不移地书写黑人文学” ,始终以表现和探索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为主题 ,并把那些公认的已证实为黑人艺术的原则作为她的创作任务和艺术宗旨;另一方面 ,她的族裔文化语境以及她的美学观并不局限在种族和政治意识形态领域 ,而是突出黑人文学创作的精髓之处:展现黑人的悲剧命运及其“失落”和异化;强调读者的参与以及作者和读者的密切关系;重视文本的口述性质和黑人音乐的独特作用。这些要素构成了莫里森独有的族裔文化语境和美学思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外语部陈洁于江苏教育学院学报发表奴隶制度的“后遗症”和历史创伤的愈合———托尼·莫里森《宠儿》简析,《宠儿》是1993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当代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巅峰之作。莫里森通过作品告诉读者黑人最终能够消除奴隶制度的影响,并且勇敢的迈向新的生活,这一切的实现有赖于黑人的共同努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