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收藏价值

端砚收藏价值
端砚收藏价值

端砚收藏价值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端砚收藏价值》的内容,具体内容:因端砚发墨殊快、研墨不滞、出墨细滑、墨不损毫,深得书写者喜爱,一早就成为收藏品。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史上名人雅士爱端砚、用端砚、藏端砚的传说很多。武...

因端砚发墨殊快、研墨不滞、出墨细滑、墨不损毫,深得书写者喜爱,一早就成为收藏品。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史上名人雅士爱端砚、用端砚、藏端砚的传说很多。武则天常以端砚作为赏赐之物赠与大臣,包括狄仁杰在内的臣子们多有受到馈赠。后世米芾、苏东坡、周敦颐等文人雅士皆有鉴藏端砚美传,现代的毛泽东、朱德、习仲勋、郭沫若、赵朴初、齐白石、吴昌硕等人都有鉴藏端砚或者亲往端州鉴赏端砚。这些传说,使到端砚的鉴藏价值与日俱增,卖价一路走高。尤其是一些名人、名石制砚或名人铭砚、用砚,则因与主人的名气相关,价值成倍增长。前些年,有的文人砚甚至拍卖到上千万之高价。

今日之肇庆,端砚制作、流通已是成行成市,日新月异,业者逾万,产值逾10亿,声名远扬。但是,仔细琢磨端砚目前鉴藏状况,也有一些隐忧。首先,是规模不大,就产业而言,端砚比起同在肇庆的四会玉雕,大有被其后来居上的势头。其次,是高端不高,作为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近年来在一些拍卖场合,单砚卖价时常逊色于澄泥砚等其他砚系。再次,是鉴藏不热,就当前收藏热潮而言,端砚收藏远未达到应有的热度,未算

时尚收藏,更无法与陶瓷、字画、玉器等相提并论。端砚的鉴藏历史已经走过了1000多年,到如今,是随着写毛笔字人数渐少而逐渐式微?还是随着盛世兴收藏而走出新天地?这一问题,已经历史地摆在我们面前。

一种物件,要从收藏品发展到时尚收藏品,一般必须具有四大支撑。一是鉴藏文化的普及性,有一套广为传播的讲究;二是制作工艺的高端性,在同侪中独具一格;三是原材料的稀缺性,稀缺而不断绝;四是鉴藏市场的发展性,入市门槛不高,但增值前景可期。这几方面,端砚都不同程度具备,也都不同程度有待发掘。

近年来,端砚的工艺化、鉴藏化取代实用化似乎是一种明显的趋势。但从历史、艺术、鉴藏等多个角度来冷静分析,端砚的核心价值还是在于文化深处,切不可让表面趋势掩盖了端砚真正的魅力所在。

首先,端砚的所有价值,都根植于研墨、发墨这个实用的根本,附着于写字、画画这个用砚的过程,否则就是石雕,就不是端砚了。不管史上还是当今,几乎所有书画名家都十分认可的是,端砚研的墨,其独特的书画效果至今没有一种人工合成的墨汁可以代替。可以说,只要中国书画的独特水墨意境在,端砚的实用价值永不可取代。这一点,在现代社会最容易被忽视,却千万不可忽视。其次,端砚的风骨来自于文人的风骨。中国历代文人的清高、飘逸之风早已附着于端砚的收藏品位,气韵重于技艺,品位高于器形,不能简单以端砚的石眼多寡、砚石大小、雕工繁简来衡量端砚的品位。历次高端拍卖,能拍出天价的端砚都是文人至爱的神品,而不是高大全的巨制。再次,雕琢技艺和奇思巧构是端砚重要的附加值,这一技艺,是点石成砚的点睛之笔。但是,技艺的发挥是基于研墨发墨的基本

功用和文人风骨的基本精神的,决不能作为纯粹技巧的卖弄。清人施闰章就曾指责极端工艺化使端砚脱离了原有意义,"愈工愈俗,是为石灾"。

基于这一分析,推进端砚创作、鉴藏的发展,诸如题材研发、收藏拓展、名砚升值等方面,就大有可为。而简单靠封坑堵洞,或者片面追求高大全来拉高端砚的价值,终究不是办法。

题材研发问题是今人能够有所作为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端砚题材,沿用多年,多多少少存在单一重复的问题,特别是龙题材、大题材、俗题材的泛滥。龙纹饰是中华图腾,用之无可厚非,但龙毕竟不是俗家之物,且到处都是龙,早已审美疲劳。大题材指的是贪大求全,器形上动辄上百千斤,题材动辄万里长城、千载江山、百鸟群骏,结果个性不彰、文气不足。俗题材是指停留于大家惯用的龙凤麟、福禄寿、松梅竹等等。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画的清高飘逸和工笔画之精妙传神,都很适宜入砚刻,这是追求"雅"的路线;佛家之修为、悟道、故事也很适宜入砚刻,这是追求"禅"的路线;民间习俗中,也有很浓地方色彩的吉祥如意纹饰可供选择,这是追求"俗"的路线。这三者之间也不必非此即彼,可以相得益彰。

收藏拓展。过去端砚收藏几乎只是文人墨客的雅事,现在则必须进行拓展。从外销内需的角度看,还是要重点立足国内中产阶层,瞄准购房装潢,追求用摆两得,在最大的收藏群体中拓展目标客户。这一部分群体,大多向往风雅、追求品位。而端有大方端庄、言行有端之意;砚与彦同音,彦乃文彦、文采之意,家有端砚,也就象征书香人家、尊贵端然之意,这一吉祥意头推介得好,端砚应该容易进入这些家庭的博古架、写字台,形成一道新的收藏风景线。这方面,端砚的题材之变也要考虑这一阶层的喜好,

要雅俗共赏之中带一定品位、雅气,就算走"俗"路线,也要侧重与智慧相关的传统题材,如文殊菩萨、文曲星、文昌星、孔圣人等。

名砚升值。名人砚以及相关的故事,是附加于端砚身上的重要收藏价值。历史上的名砚,大约有名石成砚、名人制砚、名人铭砚、名人用砚、名人藏砚五种,都是保值升值的重要因素,要注重这方面的推介、渲染、传播,在各种拍卖会上不断出彩。另一方面,是要立足未来,注重打造新的名砚。譬如:加大培养力度,不断推出名师,通过名师出名砚;加大策划力度,组织行业鉴石、赛砚、竞技、拍卖活动,保持名砚传播热度;加大统筹力度,组织书画艺术等方面名人参与铭砚、用砚、藏砚,创造新的附加值,打造未来型名砚。

端砚投资收藏的方法

关注名坑

专注老坑、坑仔岩、麻子坑

投资收藏端砚,起点要高。初来乍到,宜专注于老坑、坑仔岩、麻子坑这"三大名坑",以免分散有限的资金和精力。经比较分析,不同坑口之间升幅的差别甚大,基本上都是名坑比一般坑口升值快。买几件优质的老坑,两三年后就有不错的回报;而宋坑要买一大堆,若干年后成批量卖出去,才会有一些回报。

端砚的坑口庞杂,初入行者对端砚的认识有限,什么坑口的砚石都收藏,容易上当。只收藏那些特征明显、石品好、坑口无争议的名坑,才不用白交"学费"。这是一个回避风险的好办法。若干年后,随着对端砚认识的加深,可以陆续扩大到收藏一些其他坑口的砚石。甚至可以收藏一些坑口似

是而非、石品花纹奇特的"异品",主要是用来作教材和标本,以提高自己识别坑口的能力。必要的知识准备,是成功的基础。

购砚"六忌"

砚过大无砚味,砚过小不实用

一忌优柔寡断。遇到真正的佳砚,若价格适中甚至稍高于市场价,而自己的经济情况亦允许,要果断买下,以免日后追悔莫及。好的砚台,砚主一般不会轻易脱手,硬要买,老板就会开出一个高于正常市价的价格,若不是高得离谱,最好还是把它买下来。好的端砚看潜力,判断其价值不能仅盯眼前。品质上乘的端砚,贵一点都值收藏;差强人意的端砚,再便宜也不要贪图。近几年端砚价位再上新高,经常可听到后悔当初没买的声音。二忌良莠不分,把瑕疵当成名贵石品来追捧。过老的火捺、过粗的金线、过多的翡翠、过大的黄龙纹以及泪眼、死眼等等,都不值得标榜,有不如无。

三忌贪大或尚小。砚过大则无砚味。一般来说,七、八寸至十一、二寸之间的端砚比较适合使用和收藏把玩。砚过小也不好,虽然精致,却不实用,在市场上也叫不起价。

四忌跟风。看见别人有某种式样和图案的端砚,马上请艺人依样画葫芦仿制一件,无限重复,了无新意。

五忌喜多。不分优劣,大批大堆地购进石料,本是收藏者,却做起了商家的生意,失去了收藏本来的乐趣。

六忌盲目追眼。端砚行内,向有"追眼"、"炒眼"之风,火柴盒大小的老坑碎石,不可为砚,但偶出一眼,辄要价数万元。须知石品再美,也要生

于可实用的砚台上方有价值。材不相就,眼只堪作标本而已。其实,石之美者,何须有眼?

端砚"三不藏"

优劣各半的果断舍弃

一是设计制作不佳又无修改余地的不藏。一方端砚,虽设计制作不佳,然石质奇佳,尚有"整容"余地的,还可收藏;设计制作既劣,又因砚石破坏过大而"回天乏术"的,避之则吉。

二是优劣各半的不藏。砚石是天生之物,本无十全十美,若美中不足,实属可容忍之范围。但"美中不足"与"优劣各半"不同:前者为优明显大于劣,些小瑕疵相对于优点而言微不足道,可忽略不计;若"优劣各半",则其优点越突出,其缺点就越"刺眼"。这类"大善大恶"的端砚,收藏日久,其缺陷就越会成为"眼中盯"、"肉中刺",让人辗转反侧、遗憾不已。到最后,衍成"心病",只见其缺陷,不见其优点,必欲弃之而后快,以求"眼不见为安"。

三是坑别有争议的不藏。端石诸坑,特征各具,大多可辨。但亦时有难辨其真面目的,即使专家也会为其"身份"争论不休。假若有一块砚石,既似坑仔,亦似老坑,这时,若按坑仔的价格购买,则无不可;而作老坑购入,则需三思而后行。

不要相信好运气

凭借时间差就可获利

收藏者大多有"捡漏情结",总相信自己会有好运气,能捡到大漏。有一位砚台收藏家说,时下谁也不是傻瓜,傻瓜早在当年困难时期就全部饿死

了,哪里还有那么多漏给你捡?

玩新端砚,能捡漏的机会更少。最有可能的"捡漏",是一块砚石外表上看不出什么,开料后一看,各种名贵石品俱全!这样的机会,不是没有,而是多乎哉不多也。老是想着捡漏,套用"赌玉"的做法去收藏端砚,大多数会吃亏。

因此,不要指望捡漏,现在端砚的价格才真正启动,光凭借时间差,就可以获得可观的升值回报。以时间和品质换取回报,这才是投资收藏端砚的正途。

学会鉴别

任何单一指标不作唯一依据

若要不上当或少上当,有两个途径:一是找对一位入门老师,二是自己学习一点端砚常识,特别是掌握识别坑口的本领。

鉴别端砚坑口,切忌仅依赖于某种单一的依据就作出判断。如有不少人把五彩疔作为老坑的"身份证",以为有五彩疔的就一定是老坑。其他还有以金银线、冰纹、朱砂斑作为老坑"标志"的,可谓五花八门。以这样简单片面的认知去收藏端砚,早晚会"吃错药"。

端砚石中,很难说有哪一种石品特征是具有"唯一"性的。比如,有五彩疔的坑口:以老坑最常见,但坑仔岩、麻子坑、宣德岩亦偶有;有金银线的坑口:老坑、麻子坑、坑仔岩、宣德岩、朝天岩、冚罗蕉、斧柯东等皆有;有冰纹的坑口:以老坑为常见,麻子坑、坑仔岩、朝天岩亦偶有;有朱砂斑的坑口:老坑、麻子坑、坑仔岩、有冻岩、斧柯东、宋坑等皆有。总之,不论是石品、石色或石声,任何一种单一的指标,都不足以单独

作为鉴别端砚坑口的唯一依据。有些东西,你没见过,并不等于没有;暂时没有出现,也并不等于没有。鉴别,应从多个角度、综合多种方式进行。好的作品藏家不轻易出手

从盛放研磨墨汁的器皿到把玩的收藏品,从拍卖杂项到西泠印社特设专场,砚台收藏市场日益繁衍,或趋成熟。瑞哲轩艺术馆负责人周锐表示,两年前的一方220万元的端砚,今年已卖到680万的高价,端砚价格升幅迅猛。岭南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杨飞武则表示,真正收藏了好作品的藏家也开始惜售。

随着时代发展,各种各样的书写方式已经严重削弱砚台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性。对此,砚台藏家欧忠荣忧心地表示,文人参与砚台收藏确实越来越少,这原因除了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之外,更多的是我们没有足够了解砚文化,如果仅仅把砚台的功能性看作是主要特性,那未免过于片面,早在唐宋之后,除了砚自身的功能属性,砚文化更多地体现在文人交流、文学切磋以及铭刻时代信息等方面。

瑞哲轩负责人周锐表示,2007年的时候拳头大小的老坑出产的砚石,厚度不到2cm,大概2000元,但今年再去找,8000元到10000元都难找,这仅仅是比较普通的砚石。"如果花纹好一点的,价格一年翻三五倍很正常"。他表示,"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前年在肇庆看到一方当代大师的砚台作品,大概20cm×30cm,报价220万元,当时觉得贵,可是今年我再去看的时候,报价已经变为680万元了。"

岭南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杨飞武表示,随着书画市场的一路走好,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首,必定水涨船高;其次,老坑或者好点的坑都已经越来

越稀缺,甚至封坑了,好的材质已经难找;第三,真正收藏了好作品的藏家也开始惜售,"买的人越来越多,卖的人越来越少,自然就贵了。"

端砚的鉴别和欣赏

端砚的鉴别和欣赏 1、端砚的鉴别 端砚名坑众多,常见亦有十多个,开采的坑洞随着时间的伸延,有的坑洞砚石逐渐稀少,甚至枯竭,或塌方淤塞,无开采价值;亦有些是新开发的坑洞,近些年在沙浦、典水、洮溪一带发现和开采出大批砚石(还未给予它们正名,只统称沙浦石);因此要准确地分辨那个坑洞的端石,恐怕也不容易,历史上就有以广东恩平的茶坑石冒充端砚石的事。清梁绍壬撰《两般秋雨盦随笔》说:“端砚之辨最难,非生长斯土悉心穷究者不能知也。”鉴别端砚可以说是一门科学,因为要有各方面知识做基础;同时又是一门技术,因为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最好能掌握开采各坑砚石及刻制端砚技术的实践,而多年、多比较、多分析是最重要的。 就以端砚的镶眼、贴眼来说,古人亦偶尔会在端砚上镶嵌石眼,以掩盖瑕疵,且技术高超,做得天衣无缝。现在有些人出于种种原因,用镶嵌石眼来冒充天然石眼,以提高其价值,甚至用胶水贴眼,甚至用墨色点睛,这种人为的强求性的“加工”,不仅达不到艺术效果,时间长了更得不到经济效益,反之损害了端砚的声誉。要鉴别不会很难,首先要知道端砚石眼的形成和各坑砚石眼的区别。如坑仔岩石眼多为圆形的鸡公眼或绿豆眼,颗粒不大,以米黄色为多,或奶黄偏白,偶有翠绿色偏蓝的;麻子坑的佳眼圆正,晶莹、翠绿,作数重晕,多为鸲鹆眼,值得注意的是,麻子坑的石眼是顺着石的纹理生长的,即纹理是右斜,石眼的生长也是右斜,其余类推,而镶眼或贴眼者往往于此暴露破绽;老坑口石眼不多,其色泽比麻子坑石眼要浅淡一些,偶然也有翠绿圆正的佳眼;象牙眼多见于老坑和坑仔岩。其次,就镶眼或贴眼的技术来说,今人远比不上古人,经常放错方向和位置,或者张冠李戴,如把麻子坑石眼贴到坑仔岩上,把坑仔岩石眼贴在老坑上。如果掌握各坑砚石眼的特征,就不难辨别出其真伪了。 当然,光凭实践也不行,有时一些制砚名手也会把砚石搞错。以端砚中的绿端来说,本来是最容易辨别的,但制砚的绿石不是只有绿端,甘肃的洮河石砚、吉林的松花石砚、宁夏的贺兰砚、安徽祁门的一种淡绿石砚、广东恩平也有一种绿石,从色泽来看它们之间非常相似,以致清初的琢砚名手金殿也错把绿端看作松花砚。此事在清孔尚任《亨金薄》中曾记载:“慈仁寺廓下购得绿端砚,式甚古雅,质尤细润,旁镌…绿玉馆家珍?,又刻…孟端氏?,盖九龙山人王绂物也。宋时为玉堂新样,王介甫诗云:…玉堂新制世争传,称以蛮溪绿石镌?,或即此耳。金殿扬辨是辽东松花江石,较绿豆端色尤旧润。殿扬琢砚名手,供奉内廷,制松花石砚甚颗,予得一小者,名曰…春波不啻?,径寸之珠矣。”孔尚任所提到的王绂,是明初人,当时根本没有松花石砚,金殿扬虽是内廷琢砚名手,但因对松花石砚不了解,同时对绿端及松

[VIP专享]端砚知识100问答

四宝之首——端砚知识100问答 1问:砚在我国存在了多年?为什么说砚是“四宝之首”? 砚台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如果商殷时代用瓦片或石片作研墨的工具,也可以称为砚台的话,那么就是3000年的历史了。以端砚而言,始于初唐,也有1300多年的历史,同时它又与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甚至可以说,从某一个角度、某一范围内反映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生活、艺术水平。 自唐以来,我国出现了端、歙、洮、红丝四大名砚。以后,澄泥代替了红丝。四大名砚之所以为人们称誉,当然有它各自的特征和优点,有它各自的地方特色和雕刻风格。 砚在我国的文明史上,和纸、笔、墨一样对传播文化艺术起着极其重要的 作用。砚也是综合性的工艺品,在文房四宝中最富有收藏价值。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四宝之首”。 2问:端砚起源于何时? 关于端砚的源起和传说,专家考证认为端砚自唐朝初年就开始生产了。 据史料记载,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勤劳的肇庆人民就开始生产端砚,1952年湖南长沙705墓出土的唐代端溪箕形砚和1965年广州动物公园唐墓中出土的一方唐代端溪箕形砚(现藏广州博物馆),正好印正了端砚问世的历史。 3问:端砚在一开始时是什么样子的,是从什么时候人们开始在砚上进行雕饰的? 自唐朝初年就开始了端砚的生产。不过,当年的端砚纯粹是文人墨客书写 的实用工具,石面上无任何图案花纹装饰,显得粗,陋、简朴,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云:“内邱瓷瓯,端州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后来到了唐朝中叶,一天一老砚工路经端溪时,看见有两只仙鹤飞落溪水之中,久而不起,于是心生疑窦,张网捞捕,但捞起的却是一块石头!不过,这块石头十分奇异,上有裂缝,不时发出鹤鸣声响,老砚工顺着裂缝把奇石撬开,奇石竟一分为二,化作两只砚台,砚边各有一只仙鹤伫立在苍松之上。 消息传开,砚工们纷纷仿制,或各展其艺,在砚台上雕以各种图案花纹。这大概就是端砚从实用品变为实用工艺品之始。

18种砚石鉴别图文详解

砚石鉴别 1. 端砚 矿物组成:水云母为主的黏土矿物,少量赤铁矿、石英、方解石,微量电气石、金红石。产自广东省肇庆市东郊斧柯山端溪之烂河山。构造为块状构造、层理构造、条纹状构造等。粒径:0.01-0.04mm。鉴别特征:泥质矽质绢云母板岩和泥质砂质绢云母板岩,特点在于它石质细腻、幼嫩,发墨不损笔毫,呵壹口气即可研墨。石纹丰富多彩,研出的墨汁油润发亮,层次丰富,虫蚁不蛀。 2.洮砚 矿物组成:水云母、叶绿泥石等黏土矿物(99%),少量石英粉。产自甘肃卓尼。显微鳞片变晶结构,呈现板理并保留韵律构造。粒径:0.01-0.02mm。鉴别特征:水云母泥质板岩,特点是绿如蓝、润似玉,有条条纹理,发墨生光,贮墨壹个月不干,不腐臭。 3.田横砚

黑色粉砂质泥岩,产于山东青岛田横岛。 4.思砚 矿物组成:水云母、绢云母和石英粉砂等,少量黄铁矿。产于贵州岑巩。具变余粉末泥沙结构。粒径在0.005-0.025mm。鉴别特征:含石英砂、黄铁矿、炭质、水云母的黏土岩,特点石质细腻,内含金星,精磨耐用。 5.苴却砚 矿物组成:泥岩。产于四川省攀枝花市。鉴别特征:其石色紫黑沉凝,石质致密细腻,莹洁滋润,发墨如油,存墨不腐,石晶绚丽丰富。耐磨益毫,呵气可研,叩之有金玉之声,抚之如婴肤娇嫩。 6.红丝砚

矿物组成:方解石为主,少量铁质及微量石英、云母。丝状弯曲文理构造,即假层理构造。产自山东青州。粒径:0.01-0.08mm。鉴定特征:红色致密块具丝状弯曲文理的薄层微晶灰岩,特点是石质润美,坚而不顽,色花不艳,手拭如膏,发墨如油,与墨相亲,墨色如漆,纹彩多姿。 7.燕子砚 含三叶虫化石微晶灰岩,产于山东泰安、莱芜、沂源等地。鉴别特点:砚石颜色多为深绿色,石质细嫩,但硬度较低发墨较慢,砚石的化石部分微黄,突出石面,似飞动的燕子和蝙蝠。 8.淄砚 黑色含粉砂泥灰岩,所含矿物成分为显微晶质状方解石,褐灰色半透明状泥质物,次棱角状以石英为主的粉沙级矿物。偶含黄铁矿物质,有金星闪烁映日有辉。产于山东淄洲,砚材细致,极发墨。 9.金星石砚

辨别端砚有妙招

标题:辨别端砚有妙招:一辨色二品纹三听声 (注:本篇用瑞哲轩ID发布) 正文: 现在端砚收藏越来越火了,我们瑞哲轩的小小展馆里经常迎来四方嘉宾,高手有之,菜鸟也不少,尤其是新入行的同志,对如何辨别端砚的优劣更是问题多多。在下知道坛子里高手云集,也并不敢卖弄,无非是做点小收集,抛砖引玉,希望有高人也出来指点一二! 辨别端砚,和鉴赏别的艺术品一样,首先就是视觉上的冲击,辨色,各个品种颜色自有特色! 1.老坑:老坑颜色是灰紫色,有时候带点蓝色; 2.坑仔:紫红色(坑仔是三大名坑中颜色稍微偏深红一点的) 3.麻坑:青红相间; 4.宋坑:深紫色偏红; 5.梅花坑:苍灰色带军绿; 6.绿端:绿色为主,也有黄色和红色 7.白端:白色; 8.冚箩蕉:颜色各异,近似三大名坑; 9.朝天岩:灰褐色; 10.白线岩:又称有冻岩,颜色近似三大名坑,但稍微偏黄; 11.宣德岩:颜色多种,几乎涵盖所有的端砚坑别的颜色; 12.沙浦石:颜色多种,几乎涵盖所有的端砚坑别的颜色; 仅从颜色上可以轻松而准确判断的坑别是:宋坑(深紫红色,该颜色是宋坑独有的)、白端、绿端。 再者,就可以细品石品纹理了。 1.老坑:冰纹、冰纹冻、鱼脑冻、金银线、天青、青花、火捺、五彩丁等; 具有冰纹和冰纹冻石品的端砚几乎可以有八成的把握判断为老坑,当然其他坑口偶尔也具有该种特征。但五彩丁作为石品中的瑕疵,是和老坑相随相伴的。 2.坑仔:鱼脑冻、天青、青花、火捺、蕉叶白等; 3.麻坑:翡翠纹、鱼脑冻、天青、青花、火捺、蕉叶白等,石疵虫蛀等 麻坑在石品上除了少见冰纹以外,其他的石品特征和老坑和坑仔相近,有虫蛀石疵是麻坑相对而言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4.梅花坑:多眼且大,而且石眼的颜色偏黄。这一特征几乎是梅花坑所特有的。 5.冚箩蕉:编制状的平行纹理是冚箩蕉独有的,而且冚箩蕉没有石眼。 6.朝天岩:青苔斑又称霉苔斑或者玳瑁斑,是朝天岩独有的,就像生长在石头上 的发霉斑点。 7.白线岩:火捺、青花、鱼脑冻和眼; 8.宣德岩:石品多种多样,涵盖端砚所有坑别的特征; 9.沙浦石:石品多种多样,涵盖端砚所有坑别的特征; 通过石品纹理的辨别,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判断出梅花坑、冚箩蕉和朝天岩了,剩下的就是白线岩、宣德岩和沙浦石了,因为这三种坑口的石头无论是从颜色还是石品纹理上面,都具有三大名坑的特征,这也是端砚判断的重点,也是人们经常容易犯错的误区,当然也就是不良商家通常以次充好的重灾区了。

端砚的鉴别和欣赏

端砚的鉴别和欣赏 1端砚的鉴别 端砚名坑众多,常见亦有十多个,开采的坑洞随着时间的伸延,有的坑洞砚石逐渐稀少,甚至枯竭,或塌方淤塞,无开采价值;亦有些是新开发的坑洞,近些年在沙浦、典水、洮溪一带发现和开采出大批砚石(还未给予它们正名,只统称沙浦石);因此要准确地分辨那个坑 洞的端石,恐怕也不容易,历史上就有以广东恩平的茶坑石冒充端砚石的事。清梁绍壬撰《两般秋雨盦随笔》说:端砚之辨最难,非生长斯土悉心穷究者不能知也。”鉴别端砚可以说是一门科学,因为要有各方面知识做基础;同时又是一门技术,因为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最好能掌握开采各坑砚石及刻制端砚技术的实践,而多年、多比较、多分析是最重要的。 就以端砚的镶眼、贴眼来说,古人亦偶尔会在端砚上镶嵌石眼,以掩盖瑕疵,且技术高超,做得天衣无缝。现在有些人出于种种原因,用镶嵌石眼来冒充天然石眼,以提高其价值,甚至用胶水贴眼,甚至用墨色点睛,这种人为的强求性的加工”不仅达不到艺术效果,时 间长了更得不到经济效益,反之损害了端砚的声誉。要鉴别不会很难,首先要知道端砚石眼的形成和各坑砚石眼的区别。如坑仔岩石眼多为圆形的鸡公眼或绿豆眼,颗粒不大,以米黄色为多,或奶黄偏白,偶有翠绿色偏蓝的;麻子坑的佳眼圆正,晶莹、翠绿,作数重晕,多为鸲鹆眼,值得注意的是,麻子坑的石眼是顺着石的纹理生长的,即纹理是右斜,石眼的生长也是右斜,其余类推,而镶眼或贴眼者往往于此暴露破绽;老坑口石眼不多,其色泽比麻子坑石眼要浅淡一些,偶然也有翠绿圆正的佳眼;象牙眼多见于老坑和坑仔岩。其次,就镶眼或贴眼的技术来说,今人远比不上古人,经常放错方向和位置,或者张冠李戴,如把麻子坑石眼贴到坑仔岩上,把坑仔岩石眼贴在老坑上。如果掌握各坑砚石眼的特征,就不难辨别出其真伪了。 当然,光凭实践也不行,有时一些制砚名手也会把砚石搞错。以端砚中的绿端来说,本来是最容易辨别的,但制砚的绿石不是只有绿端,甘肃的洮河石砚、吉林的松花石砚、宁夏的贺兰砚、安徽祁门的一种淡绿石砚、广东恩平也有一种绿石,从色泽来看它们之间非常相似,以致清初的琢砚名手金殿也错把绿端看作松花砚。此事在清孔尚任《亨金薄》中曾记载:慈仁寺廓下购得绿端砚,式甚古雅,质尤细润,旁镌绿玉馆家珍'又刻孟端氏'盖九龙 山人王绂物也。宋时为玉堂新样,王介甫诗云:玉堂新制世争传,称以蛮溪绿石镌'或即 此耳。金殿扬辨是辽东松花江石,较绿豆端色尤旧润。殿扬琢砚名手,供奉内廷,制松花石砚甚颗,予得一小者,名曰春波不啻'径寸之珠矣。”孔尚任所提到的王绂,是明初人,当时根本没有松花石砚,金殿扬虽是内廷琢砚名手,但因对松花石砚不了解,同时对绿端及松

古钱币基本知识

古钱币基本知识 古钱币基本知识 铸币: 指铸成一定大小形状,具有一定重量和面额价值,充当法定流通手段的金属货币,古代铸币材料以铜为主,以后相继出现金银铸币。在中国,金银铸币的出现尽管比较早,但加入商品流通领域主要还是在近代现代。 布币: 对春秋战国时期行的空首布,平首布等铲状货币的总称。刀币: 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针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齐刀,圆首刀等各种刀形货币的总称。圆钱: 圆形货币的总称,包括圆孔圆钱和方孔圆钱两种,一般指后一种。空首布: 春秋战国时期铸币,包括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和耸肩尖足空首布。平首布: 战国时期铸币,包括布,异形布,主足布,尖足布,圆足布等,主要流通于三晋和燕国地区。铢两货币: 指中国隋以前铸行的以铢,两为重量单位,重量为钱名的货币,如半两,五铢等。 五分钱: 西汉高后六年铸,属于半两钱的一种。三分钱: 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发行的货币,属半两钱的一种。比轮: 东晋时沿用孙吴旧钱,大小轻重并行,大钱称“比轮”,形容其大如车轮。 四文:

即一钱当小钱四枚用,一般指东晋时沿用孙吴旧钱中大小适合的钱。小平钱: 值一文的小钱,也称平钱,小钱,一般直径在 2.4厘米左右,重 3.5xx左右。折二钱: 当二文使用的钱,一般直径在 2.8厘米左右,重7xx左右。折三钱: 当三文用的钱,一般直径在 3.1厘米左右。重10克左右。《以此类推》大钱: 大面值钱和大型钱的总称,六朝时称标准大小的五铢钱为大钱,文: 钱币的基本单位名称,一枚小平钱称一文。贯: 一千钍称贯,又铸钱场所穿在钱孔中的方形木条也称贯小样: 指钱径小于同类型钱者。大样: 指钱径大于同类型钱者。 面: 指钱币之正面。面文: 钱币正面的文字。背: 钱币的背面,又称幕。背文: 钱背文字,也称好,方者叫方穿,方孔,圆者叫圆穿,圆孔。 广穿: 指钱xx较大者。狭穿:

端砚鉴定新法

凡是古玩,历来皆有作伪,端砚亦不例外:以次充好、以无名充有名、假刻砚面、以新充旧、制作假石眼、按著录上名砚式样制作、刻上名人之伪铭文、落名人之伪款等等,借以提高“身价”牟取暴利,这是作伪的通常手法。因端溪石砚,石料颇为名贵,市面上常见的伪造端砚,石料大多是选自别处颜色相近、有美丽之纹理或有石眼的,但它石质瘦硬干燥,没有端石之优越性能,虽然精雕细刻,但是石质却不入档;以前端砚中有石眼的尤为罕见,而现在卖端砚的商店之中,大多数都是有石眼的“端砚”。 端溪砚石历代开采很多,坑洞、石品名称繁多:坑又分为水坑、山坑;宋坑、明坑、清坑、麻子坑、吴兰修坑、张之洞坑……坑又多分为各种的坑、洞;石品有青花、鱼脑冻、蕉叶白、火搽、天青、冰纹、金星点、石眼等等;端石以色调而名的有:紫端、白端、青(黑)端、绿端等;紫端居多性能较优越,白端、青端、绿端等较为稀少;呈灰苍、黄赤色的端石为下等品。《端溪砚谱》记载:“石性贵细润,石色贵青紫。”故人们对紫端砚有“紫云一握胜千金”等,华丽幽雅的词句来赞美。 因端溪砚石开采历时长久,坑洞、石品颇复杂、又有不少的鱼目混珠。那么如何鉴定端砚真、伪、优、劣?汉藏文化专家根据祖传的鉴别方法,经历50多年的实践体会,鉴定端砚有六诀:一、为看端砚的颜色(紫、白,青、绿等)来认定;二、为观石质是否细润、坚实;三、为上手时感觉:端石为沉积岩轻重适中,上手时有滋润之感;若感到大轻或太沉重,有枯燥之感觉,均有伪品之嫌; 四、为听声:端砚叩之声音较小且闷哑,不像其他石砚叩之声音带脆带响;五、为用指按:只要按1秒钟,端砚上就会有“水气”形成的手指痕迹;六、为呵气:朝近端砚呵一口气,砚上就会凝聚一薄水层,用指一抹可见凝聚的水多寡。若符合上述六点的端石砚的色、质、性,那就是真品;反之为劣、伪品。若上述五、六两点性能越强,那端砚就越优越,水坑洞的佳品呵气可研墨!

2014年最新清朝古钱币收藏价格表

古钱收藏价格 小平-----指的是直径在2.3---2.6厘米直径的钱币。 折二----是直径3厘米左右的钱币。 折十----直径3.8---4厘米。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光背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二” 6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户” 8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一” 4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户” 4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工” 1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工” 1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同” 7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浙”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福”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阳” 7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左“延” 4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延” 25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延” 4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南” 5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宣”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宣” 1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宁”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昌” 6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东”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荆” 8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荆” 2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河”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同一厘” 6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东”上下“一厘” 1300元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东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福一厘” 2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户一厘” 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工一厘” 8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江一厘” 2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原一厘”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宣一厘”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蓟一厘” 3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浙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河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昌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阳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十二种监局4元 顺治通宝楷书大样背上“福” 5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泉局5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二雕母背“原” 20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十背“十一两” 5000元

端砚的发展史

端砚的发展史 端砚始于唐代 端砚始于何时,过去曾引起讨论。清计楠《石隐砚谈》记载:“东坡云,端溪石,始于唐武德之世。”武德为唐高祖年号,武德元年是公元618年。根据此说,端砚问世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再查看唐代已经出现的许多歌咏、赞美和论述端砚的诗文,从这些诗文中可以看出当时端砚和人们的密切关系以及在文化艺术中的重要作用。《钦定四库全书端溪砚谱提要》说:“考端砚,始见李贺诗。”的确李贺诗《杨生青花紫石砚歌》早已烩炙人口,诗云:“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沙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乾腻薄重立脚匀,数寸秋光无日昏。圆毫促短声静新,孔砚宽硕何足云。”综上所述,可见端溪砚在唐代已经流传得相当广泛,也可知端砚在当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通过相当多人的使用,经反复实践才赢得这样的声誉。为此,“端溪石,始于唐武德之世”是有根据的。初唐的端砚,砚面上一般无纹饰,砚的形制也比较简单,式样不多,但到了中唐之后,端砚也和其它艺术品一样不断演变和发展,具体反映在砚形、砚式的不断增加,使端砚开始从纯文房用品演变为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实用工艺品了。即是说端砚除了作为研墨、泚笔的器具外,还具有欣赏价值。其欣赏价值首先是石质、石品花纹,然后是砚形、砚式、雕刻工艺等,故在唐代出现了赞美端砚石质优美、砚形古雅、雕刻精致的诗歌及砚铭。如李贺诗句“暗洒苌弘冷血痕”,用春秋战国名臣苌弘不幸被希,死后血染石成碧的典故来形容端砚石中的火捺。诗人陆龟蒙藏一端砚,在砚石中的蕉叶白旁刻上一古钗,钗头上翘着一只白凤,其砚铭为:“露骨坚来玉自愁,琢成飞燕古钗头。”赞美端石和雕刻技巧为其它所不能及的。又如徐寅的题瓦砚诗:“远向端溪得,皆因郢匠成。凿山青霭断,琢石紫花轻。散墨松香起,濡毫藻句青。” 隋唐石砚的形制,大体以箕形、方形为多,并已从三足变为多足。这也许由于古人席地而坐有关,制砚也要适应之,故其足也较高,以利于用砚时方便挪动及用后洗涤之,到了唐代中叶,桌椅之制作较为普遍,人们摆脱了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端砚乃至文房诸用品自然被置于台上。因而砚“足”似有点多余,即使有足的亦相对地缩短了。 宋代的端砚https://www.360docs.net/doc/8818293074.html,/viewNews.asp?flowNo=629 到了宋代,对端砚实用和欣赏价值两者并重。一些文人墨客除了用端砚研墨,还喜爱鉴赏端砚、馈赠端砚、收藏以及研究端砚。不少人为端砚著书立说,如苏易简的《文房四谱》、欧阳修的《砚谱》、唐询的《砚录》、米芾的《砚史》、高似孙的《砚笺》、苏轼的《东坡志林》、赵希鹄的《洞天清禄集》、蔡襄的《砚记》、叶樾的《端溪砚谱》、无名氏的《端溪砚史》、李之彦的《砚谱》、杜绾的《云林石谱》,等等都是有关端砚或其它砚的专著。有关赞美端砚的诗文、砚铭更是恒河沙数,举不胜举,这里就不一一谈及了。 宋代的端砚形制已经比唐代丰富得多。据叶樾《端溪砚谱》记忆:“有平底风字、有脚风字、垂裙风字、吉祥风字、凤池、四直、吉祥四直、双棉四直、瓢样、合欢四直、箕样、斧样、瓜样、卵样、璧样、人面、莲、荷叶、仙桃、鼎样、玉台、天研、蟾样、砚、竹节秉砚、砚板、房相样、琵琶样、腰鼓、马蹄、月池、阮样、歙样、品样、琴足风字、蓬莱样等。据说还有苏东坡倡导的“尝得石,不加斧凿以为砚,后人寻岩石自然平整者效之”的天然砚(或称随形砚)。 《端溪砚谱》还记载,宣和初御府曾经降样,提供太上皇书府之用的石砚,要四侧环刻海水鱼龙,三山神仙,水池则作昆仑状,左日右月,星斗罗列。还有货币砚、桃核砚、太史砚、兰亭砚、砚字砚、石渠砚……。总之,五花八门,名目繁多,端砚已将从纯文房四品发展为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工艺品了。当然,绝大多数的端砚是以实用为主,不管砚石质多好,雕

古钱币等收藏类著作共275种

《中国钱币丛书》 古钱币等收藏类著作(共275种) 序号,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售价 (一)历代版别专项研究 1、-------------------------------------先秦-------------------------------------------------- (1) 先秦货币研究, 中国钱币丛书甲种本之九, 中华书局, 70元 (2) 战国布币丛话, 朗泰富, 海潮, 35元 (3) 半两考(上、下), 杜维善, 上海书画,120元 (4) 半两货币图说,关汉亨,上海书店出版社,40元 (5) 半两钱研究与发现,王雪农,中华书局,190元 (6) 中国刀币汇考, 张弛, 河北人民, 60元 (7) 齐币图释,山东省钱币学会,齐鲁书社, 158元 (8) 齐国货币研究,山东淄博钱币学会,齐鲁书社,150元 (9) 三晋货币, 朱华, 山西人民, 35元 (10)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藏中国历代货币(先秦部分),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天津杨柳青画社, 60元 (11) 先秦铸币文字考释和辨伪,郭若愚编,上海书店出版社,38元 (12) 春秋战国货币地理研究,陈隆文,人民出版社,33元 (13) 中国东周时期金属货币研究,吴良宝,社会科学文献,40元 (14) 燕下都东周货币聚珍,石永士,文物出版社,58元 2、-------------------------------------秦汉-------------------------------------------------- (15) 秦汉钱币研究, 蒋若是, 中华书局, 65元 (16) 中国钱币大辞典(秦汉编),中华书局,205元 (17) 上海博物馆藏钱币-秦汉钱币, 上博, 上海书画, 86元 3、-----------------------------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 (18) 西魏隋唐五代十国货币图说,朱新茂,文物出版社,180元 (19) 中国钱币大辞典(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编),中华书局,185元 (20) 六朝货币与铸钱工艺研究, 中国钱币学会, 凤凰出版社,79元 (21) 永隆通宝钱范,何逞锋,中华书局,100元 (22) 开元泉谱(签名本),刘征,50元 4、--------------------------------------宋辽金西夏------------------------------------------- (23) 北宋铜钱,阎福善,中华书局,150元 (24) 北宋钱币(上、下), 何邦贵, 兰州大学, 50元 (25) 新订北宋符合泉志, 小川浩, 中华书局,60元 (26) 上海博物馆藏钱币-宋辽金西夏钱币, 上博, 上海书画, 90元 (27) 辽代货币文集, 张功平, 内蒙古人民,平装36元,精装42元 (28) 辽金钱币, 李卫, 紫禁城出版社, 50元 (29) 崇宁通宝分类图谱、崇宁重宝分类图谱,刘征,50元/套(单购25元/本) (30) 中国钱币大辞典(北宋卷),中华书局,280元 (31) 中国钱币大辞典(南宋卷),中华书局,200元 (32) 中国钱币大辞典(辽西夏金卷),中华书局,180元 5、--------------------------------------元明清-------------------------------------------

话说端砚(四) —— 其它诸坑

话说端砚(四)——其它诸坑 端砚坑口众多,历史悠久。端砚石出产在肇庆市东部的斧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峡,东到鼎湖山)的北岭山一带。主要有五个产区:一、斧柯山西麓端溪东侧一带,主要是老坑、坑仔、麻子坑,还有冚罗蕉、朝天岩等目前鲜见的坑口。二、羚羊峡北岸,与老坑一江之隔的白线岩等。三、北岭一带,有宋坑、梅花坑。此外,北岭南部的七星岩,出产纯白色的白端,也是研磨朱砂的良材。四、小湘峡一带,产绿端。五、斧柯山东麓,沙埔镇一带,沙埔诸坑(又称“斧柯东”)。 斧柯山西麓端溪东侧:这个区域很奇特,以端溪水为界,其西石质低劣,不能作砚材,以东石质优良,著名的老坑就在端溪以东,邻近溪水江处。沿溪而上,位于端溪东侧的山麓,山腰或山坳间有上三坑的坑仔岩、麻子坑,此外还有鲜见或已枯竭的其它坑口,如古塔岩、宣德岩、朝天岩、青点岩、冚罗蕉等。其中,宣德岩曾经也是出过不少良砚的坑口,冚罗蕉、朝天岩也偶有佳石出现。 端溪宣德岩冚罗蕉 羚羊峡北岸:这里有与老坑一江之隔的白线岩,虽然不少白线岩与江对岸的上三坑石品相似,但此石缺乏锋芒,研墨下发俱慢,中看不中用。但在收藏上三坑的同时,却不

得不重视它,因为一不留神,就很可能将它误当成上三坑收入怀中。北岭:北岭一带,有宋坑、梅花坑,南部七 星岩的白端,还有已经枯竭消失的陈坑。 此区域砚石多粗,研墨貌似下墨快,但墨很粗,基 本上只有宋坑尚能实用。历史上宋坑中有出偏红的紫红宋坑,称“一片红”,发墨算佳。此石今已不多见,市面上往往拿稍 纯净点的宋坑冒充。 此外,作为端砚中排名第五的梅花坑,虽然研墨不佳,但因石眼多,也成为商家的一个卖点,适合做摆件。 七星岩的白端,色纯白,滑如玉,适合研磨朱砂。目前因七星岩已被作为风景保护区,已不能再采石。现市面所谓白端,多是附近及广西一种白石,花纹与杂质较多,远不及白端纯净。 小湘峡:此处产地主要是产绿端。绿端采石始于北宋,绿端砚石最早在北岭山附近开采,可能因砚石枯竭,人们就终止开采,转移至端溪水一带的朝天岩附近开采,朝天岩附近的绿端砚石与朝天岩砚石混在了一起,即上层为绿端,下层为朝天岩。据称朝天岩上层绿端尚可研墨,后也枯竭。 朝天岩上层绿端再之后则只有小湘峡的小湘绿端为绿 端之最。实际在沙浦镇及附近区域也有产绿端,但石质粗,多做茶盘摆件等器物,销量上大于其它坑口砚的销量。 左为沙埔绿端右为小湘绿端

肇庆沙浦石冒充老坑砚

肇庆沙浦石冒充老坑砚 肇庆沙浦石冒充老坑砚2013年11月08日15:45 金羊网-羊城晚报我有话说端砚作品《降龙》冒充老坑砚专家表示,其实肇庆发现的新砚材石质不差,只要标明是什么砚,大家也能接受,价格也不低寻宝图文/图羊城晚报记者许悦七八年间价格涨二三十倍!这样疯狂的石头除了翡翠,还有端砚。眼看端砚变成聚宝盆,各种冒充端砚的石材都涌现了出来。在刚刚结束的一场鉴宝大会上,一位市民精心收藏的“端砚”,就被专家一眼认出其实是辽宁的桥头石。还有哪些石料可以以假乱真?新坑砚是否就一定比不上旧坑砚?11月8日-12日,第二届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将在广州琶洲中洲中心开幕,届时将有13位制砚大师的近600方端砚参展,市民可以借此对端砚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外省石假冒端石日前,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将自己收藏的砚台用报纸包得严严实实地拿去鉴定。但专家一看就看出,这不是端砚,而是辽宁的桥头石。据专家介绍,早在宋代全国各地就开始以紫色的石头仿端砚,目前可知全国各地可用于仿端砚的紫色石头达数十种。常用来浑水摸鱼的,除了辽宁的桥头石,还有祁阳砚石以及产自河南的一种红色石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庆明表示:“一般认为,只有产自肇庆的石材才能称为端石。”砚台藏家张先生经

常到肇庆寻宝:“我们这些行家当然知道应该去哪里买端砚,但一些旅游点和商城,不但价格开得奇高,还出售假端砚,专骗旅游者。特别是肇庆每个景点附近,都蹲着不少人一麻袋一麻袋地在卖端砚,对这种端砚更要非常小心。”肇庆本地沙浦石假冒老坑砚“除了外省石,还要小心一种沙浦石。”张先生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这是近年在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一带发现的新砚石,这种石头的色泽粗看有点近似老坑或麻子坑的石材,而且具有一些老坑砚石所特有的石品,如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甚至石眼等。若不细心观察对比,很难辨别真假,我就看过用沙浦石冒充老坑砚的。”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联谊会会长张春雷也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这种沙浦石有人称为新坑仔,其实石品很不错,好的石材也能制出一方传世的砚台。很多制砚大师也用这种料,大大方方地标明新坑仔砚,大家也都能接受,价格也挺高。”张庆明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唐朝至今,肇庆大概开采了70多个砚坑,目前仅存的砚坑大概有20多个。近年发现的一些新砚材,其实石质并不差,关键是要诚信,用什么石料就标明什么石料,不要欺骗消费者。总体上来说,端砚的市场秩序还是好的,政府和协会都在监督,个别浑水摸鱼的情况暂时还不会影响端砚的美誉。”

古代钱币的收藏价值

古代钱币的收藏价值 第一、古币收藏应该要看其文化价值如何,有的传世并不是特别小的品种,它们之所 以能够以高价方式售出,是因为其本身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都非常高,所以,就算目前 的存世量比较大,价值也不会很低。 第二、古币收藏要看它现存的数量怎么样,比方说战国时期的钱币因为年代比较久远,其价格会比我们平常看到的圆形钱价格更高一些,为什么呢?因为这种钱币目前的存世量 相对比较少,另外,唐朝时候的得壹元宝也因为发行的时间比较短而且被大量销毁而变得 比较少,所以,目前它的售价也会比较高。 第三、古币收藏要看其历史价值如何,古代那些比较珍惜的古钱币都是货币历史的一 个见证,因此,必须要搞清楚它存在时代的历史地位到底如何,比方说最早的纸币就是无 价的,第一枚用机器制作出来的钱币也是无价的,当然,也有的因为发行量和流通时间的 关系被称为是难得的宝贝。 1、有背文的钱币。古钱的鉴别,往往以背文来区分铸造年代和地址,品评其稀珍。 2、文化价值高的钱币。北宋仁宗时所铸的“泉体通宝”,是中国最早的美术字,为 收藏珍品。北宋“元佑通宝”对钱,其篆文行草分别由司马光和苏东坡所书,飘逸劲拔, 为古今一绝。 3、短命政权的钱币。如“靖康通宝”、“靖康元宝”是宋钦宗时期铸造的,他在位 16个月就被掳往北国,因此比较罕见。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后铸有“永昌通宝”,也相当珍贵。 4、存世数量少的钱币。唐代叛军史思明占领洛阳后铸有“得壹元宝”,后发现“得壹”两字不吉利,便改为“顺天”,铸“顺天通宝”,这两种钱币传世很少。宫廷钱币铸 少少、质量佳,用金银白铜精制而成,属于珍贵文物。 首先要弄清历史价值。珍稀古钱币是货币历史的实物,更是历史的见证。因此在收藏 前有必要弄清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如“成都交子”和在呼和浩特市发现的“十文中统元宝 交钞”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纸币,被学术界视为无价之宝;吉林的“广平银币”被认 为是我国第一枚机制币;1985年8月在黑龙江阿城县出土的“承安宝货”为我国“一两半 计数白银币”的罕品。短命政权的钱币收藏价值也很高。短命王朝或农民起义时的铸币, 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如“靖康通宝”、“靖康元宝”是宋钦宗时 期铸造的,他在位16个月就被掳往北方。因此,“靖康”钱铸量很少,“靖康通宝”更 为罕见,属国家一级文物。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后铸有“永昌通宝”,此钱币铸量少,且 流通时间极短,存世稀少,因而很珍贵。还有一种被称为“罗汉钱”的钱币也有很高的收 藏价值。康熙帝在西藏平叛时,因军饷不足向当地喇嘛借了铜佛和18尊金罗汉,铜金共

小说阅读答案一

小说阅读 一、【18届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高三12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白痴的生活 【爱沙尼亚】梅希斯·海因萨尔 ⑴维洛·林德意识到了自己是个白痴,这使得他的生活变得复杂起来,尽管周围人并没有觉察到这一点,就连他的妻子和孩子们也丝毫没有想到他有这种可怕的症候。 ⑵“这一切简直太离谱了!”维洛暗想。 ⑶维洛开始频繁地照镜子端详自己的脸,可是除了忧虑的表情之外,并没有什么令人担心的样子。而忧虑的表情对于一家之长、真正的父亲来说,是理所当然的,家里人都认为这再正常不过。事实上,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工作,不管他所做的事多么引人入胜,不管工作中取得了怎样辉煌的成就,都不能给他带来像白痴那样生活所享受到的快乐。可他却不得不掩饰这见不得人的秘密。 ⑷有时候,劳碌地工作了一天之后,维洛发现自己在公园里张大嘴巴看着麻雀,有时更傻里傻气地纵声大笑。他惶恐地看看四周,扮出一副正经八百的神情,然后匆忙离开。 ⑸与这种神魂颠倒完全不同的是,维洛做出了不少杰出的发明。他受过两种高等教育:一种是人文科学,另一种是实用艺术,现在他在塔尔图家具公司担任厨房装饰工艺艺术设计师,在这一领域他颇受尊重,是当之无愧的知名专家。此外,他还熟练掌握了五种外语,娶了哲学教授的女儿为妻,和她一起养育了三个孩子,他还善于结交朋友,其中不乏绝顶聪明和智慧超群的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得不承认,所有这一切都起不到他所期望的那种作用。所有的大智慧固然很有意思,使他开心,可在这中间他根本体会不到那种快乐、那种生活中原本质朴而纯真的快乐。 ⑹三十五岁时,维洛终于明白:如果揭开那并非天生而是后天获得的保护色,那么可以看出,在他心中一直存在着一个活生生的白痴。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他很悲伤,却又感到某种解脱。从那时起,他开始享有静谧而怡然自得的独处时刻。他有时提前下班,或者星期日一大早就悄悄溜出家门。 ⑺在这样的日子,维洛的眼睛格外闪闪发光,他几乎一路小跑着来到长途汽车站,随便登上某辆城郊汽车,前往几十公里外的基亚尔尔肯纳或艾克。不过,他最常去的地方是设在达比韦雷的垃圾场。在那里他能摆脱掉一切束缚,自由自在。他毫不掩饰内心的快乐,高兴地看看被扔掉的暖气片、熨斗还有旧杂志,随心所欲地挺直身子躺在发霉的破垃圾堆当中,放心地扯着嗓子大声喊叫,以迎合乌鸦的哇哇叫声。 ⑻当妻子偶尔问他经常外出到哪里去时,维洛早就准备好了答案:因为家具市场竞争激烈,他不得不经常到图书馆去,以便提高专业水平。他为了证实自己的话,会从公文包里取出各种专业书籍和图纸,再加上专业术语来解释分析。妻子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也就相信

古钱币的收藏价值

古钱币的收藏价值 古钱之价值,在成套而不在单枚.即成套之钱.为无价之宝,而单枚者,则值同蔽屣。比如从有钱之始,直至清末,所有历代所铸之钱。均能收集齐全。无一枚之缺.虽百万千万可值也。即不然,能将一朝一代之钱收齐.干元万元亦可售也。然若分散.则所值即不若斯高贵矣。即如元代之钱。共一百计四枚。如能齐全,最低可售一万二干四百元。即每枚可值百元之谱;但若分售,则每枚最多不过数角、数元而已。是成套与单枚,其价值至为悬殊也。盖成套者难收,单枚者易得;成套者历史材料之要件,币制发展之实情,人所国宝,单枚者,可有可无.嗜古者所独需。价值之悬殊,固有真理,非尽好事者为之也。今人每有以古钱何以值钱?何种古钱最为值钱等问题见询者,此盖未明此理也。虽然成套之古钱收集太难,既限于时间,复限于资力.嗜古钱者虽多。有此实力者从来能有几人?故收集单枚者亦大有人.盖均以慰情胜无也,其收集之钱,均以精美合式为条件,并非专以某一部份论也。如辽之天显、天赞最为值钱.每枚可值数干元之谱,然并非凡铜钱之有天显天资字样者,即可值若许之价,必也铜质温润,周圆孔方。边缘齐整,字迹清楚,锈色美丽,大小合度,确系真钱,与钱谱所载,书史所述,丝毫不爽者方可,否则即一疵可指,亦不值钱,非特不能值数干元也。谨将现世收藏家,收集古钱所出之价目,录示如下,俾知古钱今日价值之梗概。 每枚可值千元以上: 贞祐通宝、天显通宝、建炎元宝、乾亨元宝、保宁通宝、应历通宝、天赞通宝。 每枚可值五百元以上: 荣庆元宝、感天元宝、太平元宝、皇祐元宝、至宁元宝、大蜀通宝、德祐元宝、元康通宝、宝康重宝、统和通宝、天授通室、天成元宝、应天元宝、应历重宝。 每枚可值二百元以上: 康定元宝、天朝通宝、宝正通宝、天兴宝会、天德通宝、长庆通宝、宝历通宝、开平元宝、龙德元宝、咸通玄宝、高昌吉利、通行泉货、圣宋通宝、永隆通宝、天德重宝、永平元宝、显庆重宝、招纳信宝、泰定通宝、皇庆元宝。 每枚可值壹百元以上: 乾兴元宝、应运元宝、宝庆元宝、开禧元宝、阜昌通宝、乾亨通宝、绍熙通宝、太定元宝、承安宝货、乾祐元宝、乾定元宝、保大元宝、熙宁通宝、端平重宝、延祐元宝、至正元宝、中统元宝、大唐镇库、赵宝重兴、绍定元宝、雍熙元宝。 每枚可值五十元以上: 永通泉货、庆圣元宝、延祐通宝、天德元宝、致和元宝、至治元宝、至元元宝、大齐通宝、元德通宝、至和重宝、建中通宝、统和元宝、阜昌重宝、庆政通宝、大宋通宝、靖康元宝、阜昌元宝、天府策宝、元贞通宝、元统通宝、至顺通宝。 每枚可值二十元以上: 嘉定元宝、天统元宝、大历元宝、天祐元宝、皇庆通宝、开泰元宝、泰和通宝、致和通宝、明德元宝、大德通宝、崇宁元宝、龙风通宝、大历通宝、至治通宝、兴定元宝、建炎重宝、玄机通宝、景炎通宝、应感通宝。 每枚可值十元以上: 大治通宝、政平通宝、顺天大宝、天开通宝、天感元宝、靖康重宝、靖康通宝、宣和元宝、重和通宝、开和通宝、至大元宝、景顺通宝、宣和祐宝、重熙通宝、淳祐通宝、天端元宝、竟宁元宝、神策通宝、大有元宝、陈新公宝、绍丰元宝。 十元以下者,为数太多,不能枚举,故从略。

中国四大名砚

编辑词条中国四大名砚 中国四大名砚石 前言 砚为文房四宝之一,以笔蘸墨写字,笔、墨、砚三者密不可分。砚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商初期,笔墨砚就已粗见雏形。刚开始时是以笔直接蘸石墨写字,后来因为不大方便,无法写大字,人类便想到了可先在坚硬东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砖、铜、铁等…。殷商时,青铜器已十分发达,且陶石随手可得,砚乃随着墨的使用而遂渐成形,古时以石砚最普遍,直到现在经历多代考验仍以石质为最佳。 谈起砚的种类有许多种,从砚的材质可分为:玉砚、银砚、铜砚、铁砚、陶砚、瓷砚、石砚、漆砚等,其中石砚是最为普遍,也最实用的一种砚。砚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最早的砚是半坡村遗址出土的研磨颜料的研磨器,在1980年,大陆考古学家曾在陕西省临潼县姜寨一处原始社会的遗址中,发现了一套原始人用以陶器彩绘的工具,其中有一方石砚,砚有盖,砚面微凹,凹处并有一根石质磨杵,砚旁留存数块黑色颜料。很显然,这是先民们借助磨杵研磨颜料的早期砚的形制。由于这处遗址归属于母系氏族时期的仰韶文化,故这方砚台的实际寿龄已超过了五千年了。 秦汉时期,陶砚、瓦砚、铜砚、漆砚等砚的历史由来已久,据《古今事物考》记载:「自有书契,即有此砚。盖始于黄帝时也。一云子路作。」 目前所知,直到两汉时期,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故不须再借助磨杵或研石来研磨天然或半天然墨了。如此看来,磨杵或研石经过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长跋涉,才逐渐消隐。砚台历经秦汉、魏晋,到了唐宋为辉煌时期,开始采用广东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以及甘肃临洮的洮河石,至此,中国的砚台历史产生了著名的端砚、歙砚、洮河砚。 至唐代起,各地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开始了以石为主的砚台制作。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研》中记述:「蓄砚以青州为第一,歙州次之。后始重端、临洮,及好事者用未央宫铜雀台瓦,然皆不及端,而歙次之。故史书便将「端、歙、临洮」合称为三大名砚。到了清代末期,又将山西的澄泥砚与端、歙、临洮,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砚”。说起砚台的收藏,一般人都把中国的「四大名砚」作为收藏的重点对象。 也有人主张以天然砚石雕制的鲁砚中的红丝石砚代替澄泥砚而列为四大名砚之 一(见1985年11月9日的《中国教育报》) 。 中国四大名砚石的介绍 端砚

古钱币的收藏与鉴定技巧

古钱币的收藏与鉴定技巧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古钱币的收藏与鉴定技巧》的内容,具体内容:大多数藏友都喜爱作为传世艺术品的古钱币,古钱币的收藏也就成为人们的收藏热门。那么是什么?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一要看铜质。古代铜钱的材质有青铜、白铜、... 大多数藏友都喜爱作为传世艺术品的古钱币,古钱币的收藏也就成为人们的收藏热门。那么是什么?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一要看铜质。古代铜钱的材质有青铜、白铜、红铜和黄铜四种。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分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青色。 二要看铜锈。现在的古钱币有传世和挖掘两种,挖掘币因为在地下氧化等原因长满了铜锈。传世品也因存放不当表面有也一层包浆,呈黑色或暗铜色。真锈是很难去掉的,凡是锈容易去掉的铜钱,可判定是赝品。 三要听声音。古铜钱年代越久,钙化就越严重,钙化铜钱失去铜原有的声音,用金属撞击声音沉闷,暗哑。凡是发现声音尖高的古铜钱,说明没有钙化现象,有铜锈也可判定为新彷品。 四看铭文。我国的古钱币背面有铭文和印记,不同时代的铸币铭文印记都不一样,书写风格也不尽相同。背带字的古铜钱更有收藏价值。 五掂重量。真钱因为钙化、氧化后密度小,钱用手掂量,感觉轻飘飘的。假币密度大、比重大。掂量有压手感,多数可判定是新铸品。

六问味和舌舔。古币年代久远氧化严重,所以铜腥味小,用舌头舔古铜钱面,真品无味道。如果有酸味、苦味、涩味,并且铜腥味中,可判定是人工做锈或者做浆,必属现代品。 收藏注重的是版别和品相。古铜钱的版别很多,每个种类都可细分出许多种版别,其中有些版别非常稀少,市场上很难见到,铜元中还有许多错版币都是极具收藏价值的。品相是藏品的生命,品相好的古钱币收藏与投资高,即使是普通品种,收藏价值也较高。 辨别古钱币的收藏价值的方法 1、看铜质 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各时代的钱币铜质是不同的,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不同,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同,每个朝代各有特点。总的来讲,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青色。清代、民国时期,新疆、西藏等地铸钱,用铜加少许锌铅,铸成后钱体呈红色。汉代至唐宋时期的绝大部分钱币均为青铜铸造,其特点是铜色青白中微带淡红。明嘉靖以后,开始向黄铜过渡,到天启年间,用黄铜铸市成为定制,钱币色泽较之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例如先秦时期的铸市主要是铜锡合金铸成的,铜质呈青红色,质地较硬挺;隋代的五铢钱因为锡的成份大,铜质泛白,称之为白钱;乾隆五年以后,铸钱加锡。叫做青钱。可见,我国古钱铸造均有规律可循。 2、观锈色 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发掘品在地下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