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复习资料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

A

食品安全

指食品应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源性疾病

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

一、食品安全的六大类问题

营养失控、微生物致病、自然毒性、环境污染物、人为加入食物链的有害化学物质,以及其他不确定的不安全因素。

1.营养失控或营养不平衡,就其涉及人群之多和范围之普遍而言,在当代食品

安全性问题中已居于较发达社会之首位。在食品相对丰裕的条件下,因饮食结构失调使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显著增多。这说明食品供应充足不等于食品安全性改善。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高盐和低膳食纤维,以及忽视某些矿物质和必要维生素摄入,都可能给人们健康带来慢性损害。而有些矿物质和维生素用量过多(例如硒、维生素A等)也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2.微生物因素导致食品腐败变质、微生物毒素及传染病流行,是多年危害人类

的顽症。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食品生产与消费方式的改变以及病原微生物适应性与抗性在与人类的共同进化中不断提高。

3.自然产生的食品毒素是指食品本身成分中含有的天然有毒有害物质,如一些

动植物中含有生物碱、氢氰糖苷等,其中有一些是致癌物或可转变为致癌物。

在人为特定条件下,食品中产生的某些有毒物质,也多归入这一类。如粮食、油料等在从收获到贮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食品的烹饪过程中,高温产生的多环芳烃类,都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天然的食品毒素,实际上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所谓“纯天然”食品不一定是安全的。

4.环境污染物在食品成分中的存在,在其自然背景和人类活动影响两方面的原

因。其中:

1)无机环境污染物在一定程度上受食品产地的地质地理条件所影响,如无机污

染物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及一些放射性物质。

2)有机污染物是更为普遍的污染源,主要是工业、采矿、能源、交通、城市排

污及农业生产等带来的,通过环境及食物链而危及人类饮食健康。有机污染物中的苯、邻苯二甲酸酯、磷酸烷基酯、多氯联苯等工业化合物及多氯二恶英、多氯氧芴、多环芳烃等工业副产物。

5.人为加入食物链的化学物质,包括农牧业生产及食品加工过程中为保障生产、

提高质量及安全性所使用的多种化合物,既有人工合成的,也有自然生成的,其应用数量、残留量及稳定性均极不相同。

二、环境污染物与食品安全

(一)环境污染

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二)环境污染物

是指污染环境的物质。环境污染物有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许多物质在浓度低时并不造成环境污染,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造成污染。

根据污染物在环境中存在的位置和进入环境的途径可将环境污染物分为以下三类:

1.大气污染物: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物、光化

学烟雾和卤族元素等)和颗粒物(粉尘和酸雾、气溶胶等)。

2.水体污染物:

1)无机有毒物,包括各类重金属(汞、镉、砷、铅、铬等)和氰化物等;

2)有机有毒物,包括苯酚、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和有机农药等;

3)微生物、病原菌、寄生虫等。

3.土壤污染物:重金属

(三)进入食物链的环境污染物的种类

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贮藏和消费过程中,按其性质、来源和进入食品的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五类:

①无机普通污染物

②无机有毒污染物

③有机有毒污染物

④放射性污染物

⑤生物性污染物

为控制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为控制农业灌溉水质量:《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

为控制土壤质量:《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18

三、动植物天然有毒物质

指有些动植物中存在的某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非营养性天然物质成分;或者因贮存方法不当,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某种有毒成分。

种类(7种)

1.甙类——皂甙、氰甙(苦杏仁甙、亚麻仁苦甙)

2.生物碱——茄碱、秋水仙碱

3.有毒蛋白或复合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剂、红血球凝集素、蓖麻毒素、巴豆

毒素

4.酶——抗维生素剂

5.非蛋白类神经毒素——河豚毒素、石房蛤毒素、肉毒鱼毒素、螺类毒素、海

兔毒素

6.蔬菜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

7.动物中的其他有毒物质——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动物肝脏中的有

毒物质

B

一、影响植物性食品安全的因素(4大类)

1.生态环境的影响

1)土壤与植物性食品安全——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施肥对土壤造成的污染。

2)大气与植物性食品安全

①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为矿物燃料(如煤和石油等)燃烧和工业生产。

②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氟化物、酸雨、氮氧化物、氮气、碳氢化合

物、苯并芘以及粉尘、烟尘、金属飘尘、雾气等气体及固体和液体粒子。

③大气污染物促进害虫的繁衍。

3)水体与植物性食品安全——能使农药、重金属和化肥等在农田作物间和自然

环境中扩散。

2.植物性食品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中影响安全性的因素

1)仅以生物因素为例,若生产中环境不洁、产品包装不良,易被空气、水中微

生物污染,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还会受种植地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

2)植物性食品中各类农药残留的影响。

3)食品贮藏过程中常使用放射性物质和熏蒸剂进行除虫、杀菌和保鲜。

3.植物性食品原料中天然有毒物质

植物性食品原料中天然有毒物质包括两大部分:

①植物天然有毒物质②植物上附着的微生物产生的毒素。

1)生物碱类毒素

2)甙类物质

3)有毒蛋白质或复合蛋白

4)微生物产生的毒素——细菌毒素、真菌毒素

4.植物性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

常用的添加剂有:保藏剂(包括抗氧化剂)、增白剂、甜味剂、鲜味剂、着色剂、乳化剂、稳定剂、溶剂等,其中增白剂、着色剂、甜味剂等常常大量用在植物性食品上。

二、马铃薯的毒性物质

?发芽马铃薯——茄碱

?解毒:烹调时高温或加些醋,可达到去除或破坏马铃薯毒素的目的。

三、豆类中的天然有毒有害物质(大豆)

1)蛋白酶抑制剂(如:胰蛋白酶抑制剂)

2)脂肪氧化酶——产生豆腥味及其他异味

3)植酸

4)植物红细胞凝集素

5)胀气因子

6)皂甙和异黄酮

◆解毒:加热去除

四、果蔬生产加工的安全管理

控制农药残留(4个方面)

1)正确识别农药防治对象(病虫害种类)

2)根据识别的病虫害种类,确定施用农药种类

3)选择符合安全间隔期要求的农药

4)按照GB 2763—2016,确定农药使用浓度

五、动物性食品安全

(一)动物性食品原料安全与卫生

1、生物性危害

1.微生物——细菌、病毒

1)动物性食品中的细菌有两类:

①腐败细菌:细菌、霉菌、酵母菌、真菌

②致病菌:主要有沙门氏菌、李斯特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

2)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卫生的病毒主要有:

口蹄疫病毒、狂犬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等人畜共患病病毒,以及猪瘟病毒、猪水疱病病毒、马立克氏病毒等动物病毒。

2.寄生虫

2、化学性危害

1.兽药和药物添加剂残留

兽药

是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畜禽等动物疾病,有目的地调节其生理机能并规定作用、用途和用量的物质(含饲料药物添加剂)。

兽药种类

主要包括:抗菌药、抗寄生虫药、血清、疫苗、饲料药物添加剂、消毒防腐剂等。

药物饲料添加剂

是指为了预防动物疾病和影响动物某种生理、生化功能,而添加到饲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药物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均匀混合物。

2.天然毒素

一些水产品中含有的天然毒素,如河豚毒素、贝类毒素和雪加毒素等可致人食物中毒。

家畜的甲状腺和肾上腺含有激素,人误食后能引起食物中毒。

3.其他有害物质

1)环境中的汞、铅、砷、镉、铬等有害金属以及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二恶

英等。

2)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二)肉与肉制品的安全卫生要求

挥发性盐基氮(TVB-N)

是指动物性食品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在腐败过程中,使蛋白质分解而产生的氨和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

C

一、食品的腐败变质

(一)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的因素(2个)

1.食品的大部分变质主要是由食品内酶的活动和微生物的生长引起的。

2.食品中的微生物如细菌、酵母和霉菌的存在和生长导致的腐败变质。

(二)引起各种食品腐败的优势微生物

食品中占优势的微生物能产生选择性分解食品中特定成分的酶,从而使食品发生带有一定特点的腐败变质。如:

1.细菌中的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变形杆菌属等主要分解食品中的蛋白质

2.荧光假单胞菌、无色杆菌属、产碱杆菌属等主要利用食品中的脂肪

3.枯草芽孢杆菌、马铃薯芽孢杆菌、丁酸梭菌、嗜热解糖梭菌等主要分解食品

中的碳水化合物

4.有些细菌还可使食品变黏、发光及产色

5.酵母菌中的酵母菌属能发酵高浓度的糖类食品;汉逊酵母属、毕赤酵母属等

可分解酸性食品中的有机酸或氧化酒中的酒精或使高盐食品变质

6.红酵母属可同化食品中的某些糖类而在食品上形成红斑

7.霉菌能引起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粮食、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品的霉变

(三)食品的种类

根据食品腐败变质的难易程度可以将食品分为以下类型:

1.易保存的食品

1)一般不会腐败的天然食品,如盐、糖、乾豆类、部分谷物、小麦粉、精制淀

粉等;

2)具有完全包装或固定贮藏场所的食品,如罐头、部分酸性罐头、瓶装罐头、

冷冻食品、蒸馏酒类(威士忌类酒)等。

2.较易保存的食品

1)由于适当地处理和适当地贮藏,相当长时间不腐败变质的天然食品,如坚果、

个别品种的苹果、土豆和部分谷物。

2) 未包装的干燥食品,干紫菜、部分鱼干、干燥贝类等,根菜类、盐渍食品、

糖渍食品、部分发酵食品,挂面、火腿、腊肉、某些腊肠(意大利风味香肠)、醋腌食品、咸菜类。

3. 易腐败变质的食品

是指不釆取特别保存方法(冷藏、冷冻、使用防腐剂等)而容易腐败变质的食品,大部分天然食品属于这一类。包括:

1) 畜肉类、禽肉类、鲜鱼类、鲜贝类、蛋类和牛乳等动物性蛋白食品,大部分

水果和蔬菜等植物性生鲜食品;

2) 鱼类和贝类及肉类的烹调食品、开过的罐头食品、米饭、面包和面类食品,

鱼肉糊馅制品、馅类食品、水煮土豆、盒饭快餐、色拉类、凉拌菜等大部分日常食品。

(四)蛋白质类食品的腐败变质(过程)

蛋白质动植物组织酶和微生物酶→ 肽酶、断链→ 氨基酸相应的酶

→ 醇、胺类、氨、硫醇、CO 2

(五)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4个指标)

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一般是从感官、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四个指标的检测来进行。

(六)食品腐败变质的常见类型(6种)

①变黏 ②变酸 ③变臭 ④发霉和变色 ⑤变浊 ⑥变软

(七)腐败变质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①产生厌恶感 ②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 ③引起中毒或潜在危害

(八)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原理与方法

控制原理

① 阻止或消除微生物的污染 ②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③杀死微生物

控制方法

1.加热灭菌法

大部分微生物营养细胞在60℃停留30min便死亡。但细菌芽孢耐热性强,需较高温度和较长时间才能杀死。

对鲜奶、果汁和酱油等采用巴氏杀菌;对于需要较长时间保存的食品要采用高温灭菌。

加热灭菌处理食品的不足之一是不可能使所有的食品保存它们原有的美味和营养价值。

2.低温保藏法

降低食品温度,可以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作用, 降低酶的活性和食品内化学反应的速度,有利于保证食品质量,所以低温保藏是一种最常用的食品保藏方法。

使用-32℃或更低温度的快速冷冻方法在食品保藏上被认为是最为理想的。

低温保藏法保藏的食品,营养和质地能得到较好的保持。

3.脱水干燥法

为了达到保藏的目的,食品中水分含量需降至一定限度以下,使微生物不能生长,酶的活性也受到限制,从而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

4.增加渗透压保藏法

微生物放在含有大量可溶性物质如糖或盐的溶液里,将失去水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代谢停止。

5.化学添加剂保藏法

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乙酸、乳酸和丙酸,这些酸全是有机酸(盐)。

1)山梨酸和丙酸加入面包中用来抑制霉菌生长;

2)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来加入腌肉,主要用来保持颜色,但它也是某些厌氧细

菌的抑制剂;

3)用发酵法制备的食品如酸泡菜、腌菜和动物的青贮饲料都是通过微生物发酵

过程中产生的乙酸、乳酸和丙酸来防止腐败。

6.提高食品氢离子浓度

当食品的pH在4.5以下时,除少数酵母菌、霉菌和乳酸菌属细菌等耐酸菌外,大部分致病菌可被抑制或杀死。这种方法多用来保存蔬菜。

7.辐照食品保藏法

1)辐射源多用钴、铯等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γ射线直接辐射食品。

2)紫外线可用来减少一些食品的表面污染。

辐照保存食品的原理是利用高能射线的作用,使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或破坏,延长食品的保藏时间。

二、食源性致病菌及其毒素

(一)食源性疾病包括:

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肠源性病毒感染以及经肠道感染的寄生虫病等。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3个)

1.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特点是病程短、恢复快、预后好、病死率低。

2.细菌性食物中毒全年皆可发生,以5~10月较为多发

3.动物性食品为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畜肉类及其制品居首位,

其次为禽肉、鱼、乳、蛋类。植物性食物如剩饭、米糕、米粉则易出现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

1.以急性胃肠炎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呕吐较明显,呕吐物含有胆汁,有时带血和黏液。

3.腹部以上腹痛及脐周疼痛多见,腹泻频繁,多为黄色稀便和水样便。

4.侵袭性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有发热、腹部阵发性绞痛和黏液脓血便等症

状。

(四)真菌毒素的产生环境和影响因素

真菌毒素的形成与真菌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温度25~33℃左右,相对湿度85%~95%的环境最适合真菌的生长繁殖,也最容易形成真菌毒素。

毒素主要产生于菌丝体,孢子中也含有少量的毒素,产生的毒素会分泌在被浸染的粮食和食物的内部或培养液中。

(五)病毒污染源(3个)

一般情况下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存活和复制,因此人和动物是病毒复制的主要宿主和传播的主要来源。

1.病人和健康带毒者

病人是重要的传播源。此外,有些病毒携带者,表面健康,处于传染病的潜伏期,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外排毒,由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而具有更大的传播隐蔽性。

2.受病毒感染的动物

人畜共患性病毒通过各种渠道流通,最终传染给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如口蹄病、禽流感、猪流感、疯牛病,非典型性肺炎(SARS)等。

3.环境与水产品中的病毒

有些病毒粒子可在土壤、水、空气中存活一定时间,可造成水产品、谷物、蔬菜等食品污染。

贝类浓缩海水中肠道病毒的能力非常强,它们可以将病毒留存在自己体内成为保毒宿主,当食用这些贝类时可由于加热不彻底,引起食源性病毒病,如甲型肝炎病毒。

D

一、兽药及其他化学控制物质与食品安全

(一)兽药残留

指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兽药的母体、代谢产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质残留。所以兽药残留既包括原药,也包括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产物和兽药生产中所伴生的杂质。

兽药在动物体内残留量与兽药种类、给药方式及器官和组织的种类有很大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对兽药有代谢作用的脏器,如肝脏、肾脏,其兽药残留量高。

(二)兽药残留量超标原因

1)使用违禁或淘汰药物

2)不按规定执行应有的休药期

3)随意加大药物用量或把治疗药物当作添加剂使用

4)滥用药物

5)饲料加工过程受到污染

6)用药方法错误,或未做用药记录

7)屠宰前使用兽药

8)厩舍粪池中含兽药

(三)兽药残留的危害

1.兽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药物被吸收进入畜禽体内后,分布到几乎全身各个器官,但在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内分布较多,而在肌肉和脂肪中分布较少。药物可通过各种代谢途径,由粪便排出体外;也可通过泌乳和产蛋过程而残留在乳和蛋中。

2.兽药残留对畜牧业生产和环境的影响

3.兽药残留超过规定标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兽药残留限量的控制

1)严格遵守休药期

2)控制用药剂量

3)选用残留低、毒性小的药物

4)注意用药方法与用药目的一致

(五)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的监测与管理

兽药的休药期

指畜禽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它们的产品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

最大残留限量

指允许在食品表面或内部残留药物或化学物质的最大量。

二、食品安全性评价方法

(一)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指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

(二)食品安全性评价

为研究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性质和作用,检测其在食品中的含量水平,控制食品安全质量,确保食品对食用者健康无害。

通过食品安全性评价主要是阐明某种食品是否可以食用,食品中有关危害成分、毒性及其风险大小,利用毒理学资料确认该物质的安全剂量,以便通过风险评估进行控制。

(三)食品毒理学与食品毒物

1、毒物

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

“物质本身并非毒物,只有在一定剂量下才能使一种物质变成毒物,毒物和药物之间的区别也就在于正确的剂量。”

2、毒性

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3、致死剂量(4个)

1.绝对致死量(LD100)

指某种外源化学物能引起一个群体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2.半数致死量(LD50)

指某种外源化学物能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的剂量,也称致死中量. 3.最小有作用剂量

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并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

4.最大无作用剂量

指某种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后,根据目前现有认识,用最为灵敏的试验方法和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对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最高剂量。

4、日允许摄入量(ADI)

指人类每日摄入某物质直至终生,而不产生可检测到的对健康产生危害的量。

5、外源化学物的毒性作用

1.急性毒性

是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于24h之内多次接触(染毒)外源化学物之后,在短期内所发生的毒性效应,包括引起死亡效应。

关于所谓“一次或24h内多次”。

一次是指瞬间给实验动物染毒,如经口染毒、经注射途径染毒。但经呼吸道

与经皮肤染毒,则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期间内使实验动物持续地接触化学物的过程,所以“一次”含有时间因素。当外源化学物毒性过低,需给予实验动物较大剂量时,则可在24h内分次染毒,即为“多次”。

一般而言,急性毒性往往在1次(或24h内多次)接触后不久,即出现临床中毒表现。其轻重程度决定于接触该化学物剂量大小。

2.蓄积作用

化学物的蓄积作用: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可经代谢转化以代谢产物或者以未经代谢转化的原形母体化学物排出体外。但是当外源化学物反复多次给予动物染毒,而且化学物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的速度与排出机体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就可能在机体内逐渐增加并驻留于某些部位。

现今仍认为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的蓄积作用是化学物发生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因此,①机体内有无蓄积作用及蓄积程度是评价化学物能否引起潜在的慢性毒性的依据之一;②是制定有关的卫生标准时选择安全系数的依据之一。

6、食品安全性评价方法

对食品安全性进行评价时需要进行以下4个阶段的试验和初步工作:

初步工作

第一阶段:经口急性毒性试验(①目的:测定LD50②最大耐受剂量法)

第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30d喂养试验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90d喂养试验、繁殖试验)和代谢试验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

食品安全法考试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餐饮处)试题

精心整理 餐饮食品安全知识试题 (注:标红的为答案) 一、单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自(B)起施行。 A、2015年5月1日 B、2015年10月1日 C、2016年1月1日 2、制定《食品安全法》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C)。 A C 3 A、 4 A、1 5 A、10 6 金。 A、 7 A 8 A、 9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国务院质量监督部门 C、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 10、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B)。 A、可降价销售 B、不能销售 C、可作处理食品销售 11、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购食品或原料时,除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外,还应查验(A)。 A、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B、健康证明 C、培训证明 12、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A)。 A、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B、出口国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C、美国食品安全标准 13、冷藏:指将食品或原料置于冰点以上较低温度条件下贮存的过程,冷藏温度的范围应在(A)之间。 A、0℃~10℃ B、-1℃~10℃ C、-1℃~0℃ 14、冷冻:指将食品或原料置于冰点温度以下,以保持冰冻状态贮存的过程,冷冻温度的范围应在(C)之间。 A、-1℃~0℃ B、-1℃~-10℃ C、-20℃~-1℃ 15、(C)是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A、政府负责人 B、监管部门负责人 C、餐饮单位负责人 D、消费者 16、下列可以不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餐饮单位是(C) A 17 A、冷冻 18 A、12 19 A 20 A、1 21 A、10秒 22 A 所 23 A、10米 24 A 25、各类餐馆、快餐店、小吃店的凉菜间面积应占食品处理区域面积(A)以上 A、10% B、20% C、15% D、8% 26、食品处理区内需经常冲洗的场所及易潮湿的场所应有墙裙,其高度应为(B) A、1m以上 B、1.5m以上 C、2m以上 D、铺设到天花板 27、专间的墙裙铺设高度应为(D) A、1.5m B、2m C、2.5m D、铺设到天花板 28、食品处理区内,不应使用明沟方式排水的包括(B) A、粗加工间 B、凉菜间 C、烹饪间 D、餐具洗消间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612105 英文名称: Food Safety and Hygiene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程。 2. 适用专业及课程性质 必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3. 课程目的 (1)掌握该学科的性质、地位、独立价值、研究范围、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基本掌握食品中主要有害物质的种类、性质、危害途径和预防方法;各类食品在贮藏、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的种类、性质以及预防措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来加强对本课程的理解。 (3)了解和掌握新型食品(比如,转基因食品、功能食品)及食品新型加工方法(纳米技术)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4)掌握食品厂区卫生管理规范以及食品生产卫生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4. 学分与学时 学分为3学分.学时为60(50+10)学时。 5. 建议先修课程 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生物统计。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1)食品安全与卫生第1版. 史贤明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年 (2)食品加工中的安全控制第1版. 夏延斌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年 参考书目: (3)食品中的危害与安全监控要点第一版. 邵俊杰主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年 (4)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第一版. 李增智、花日茂主编.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年 (5)Food Toxicology 第一版. Concon, Jose M.主编. Marcel Dekker,INC. 1988年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1)精讲:食品安全与卫生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因此通过综合整理课程内容进行提纲式讲解,对于派生性、细节性、应用性内容多采取学生自学、师生共同讨论研究的方式学习。达到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2)案例研究法:主要针对现实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8. 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和实验实习占40 % ,形式:作业、实验、调查报告、平时测验等。 (2)期末考试成绩占60 %,形式: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60 分为及格,满分为100 分,题型比例中单选题12%、填空题18%、名词解释题10%、判断说明题30%、简答题30%。

食品安全法试题答案

《食品安全法》试题库 一、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本法自(A)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A、2009年6月1日 B、2009年6月28日 C、2009年8月1日 2、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C)。 A、公众身体健康 B、公众生命安全 C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A)年。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A、2 2 B、3 3 C、5 5 4、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要求支付价款(C)倍的赔偿金。A、3 B、5 C、10 5、安排患有本法第三十四条中所列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将处以(B)元以上(B)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A、1000 10000 B、2000 20000 C、3000 30000 6、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A)。A、免检 B、不定期抽检 C、定期抽检 7、被吊销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B)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违反本法规定,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开除处分的食品检验机构人员,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处分决定作出之日起()年内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 A、3 5 B、5 10 C、5 5 8、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C)。 A、道德谴责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9、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应当依法取得食品( A)。 A、生产许可 B、食品流通许可 C、餐饮服务许可。 10、(C)组织制定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A、卫生部 B、质检总局 C、国务院 11、食品生产经营人员(A)应当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A、每年 B、每两年 C、每半年 12、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C),内容必须真实,应当载明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

食品安全法试题答案

医疗法律法规试题(三) 姓名:分数: 1.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年。 A.一年B。二年C。三年D。四年 2.对生产经营者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A.二B.三C.四D.五 3.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A.道德谴责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 4.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 )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A.可以 B.不可以 5.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A.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B.成分或者配料表 C.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D.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6.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实施免检。 A.可以B。不可以C。有权 7.食品检验由食品()指定的检验人独立进行。 A.行政机构B。监督机构C。政府机构D。检验机构 8.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应当依法取得食品()。 A.生产许可B。食品流通许可C。餐饮服务许可。 9.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A.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B。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C。渗出性皮肤病 10. 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物品一同运输; A.安全B。有毒C。无害D。有害

四.判断题:1分×10题 1.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 2. 食品检验实行食品监督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 3. 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记录保存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4. 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 5.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6. 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一年。(×) 7. 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8. 食品生产者可以适当采购或者使用接近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相关产品。(×) 9.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10. 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五、问答题:8分×5题 1.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哪些食品安全标准及要求? (一)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二)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教学文稿

《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

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 第45号 《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已经2018年8月20日教育部第20次部务会议、2018年12月1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第9次局务会议和2019年2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第12次委主任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2019年2月20日 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学生和教职工在校集中用餐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加强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实施学历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以下统称学校)集中用餐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集中用餐是指学校通过食堂供餐或者外购食品(包括从供餐单位订餐)等形式,集中向学生和教职工提供食品的行为。 第三条学校集中用餐实行预防为主、全程监控、属地管理、学校落实的原则,建立教育、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卫生健康等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学校集中用餐应当坚持公益便利的原则,围绕采购、贮存、加工、配送、供餐等关键环节,健全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营养健康。 第五条学校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和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落实校园食品安全责任,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宣传教育。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学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以及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应对工作,将学校食品安全纳入本地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第七条教育部门应当指导和督促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相关管理制度,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作为学校落实安全风险防控职责、推进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评价考核;指导、监

最新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考试复习

食品安全与卫生 一、名词解释(5个,每题2分,10分) 1.食品卫生 2.食品腐败变质 3.环境污染物 4.有机食品 5.绿色食品 6.无公害食品 7.转基因食品 8.农药残留 9.寄生虫 10.发酵 11.防腐剂 12.抗氧化剂 13.食品添加剂 二、选择题(10个,每题1分,共10分) 相关内容,全面看书。 1.不属于“食品腐败”定义的内容是()。 A.蛋白质受细菌产生的蛋白质分解酶的作用而被分解。 B.生成各种有毒物质 C.生成不愉快气味 D.物理、化学因子的作用使食品的化学组成和感观指标等品质发生改变 2.和真菌毒素有关联的是()。 A. 蘑菇 B. 霉菌 C. 病毒 D. 细菌 3.有机磷,有机氯农药中毒的机理是()。 A. 消化系统障碍 B. 神经障碍 C. 循环系统 D. 过敏 4.HACCP是 ( )。 A.Hazard Assesment Critical Control Procedures B. Hazard Assesment Crisis Control Point C.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 D.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rocedures 5.正确的食品保存说明是 ( )。 A. 低温杀菌处理的食品里不存在微生物 B. 冷冻食品可提高食品品质 C.Aw越低微生物越容易繁殖 D. 好气性腐败菌的防止最好是密封罐装法 6.评价餐厅空气卫生质量的指标中“可吸人颗粒”不包括( )。 A.尘 B.烟 C.雾 D.粒 7.我国食品卫生法中对未作必须消毒的规定( ) 。 A. 餐具 B.饮具 C.炊具 D.熟食品容器 8.餐具消毒时,限用漂白粉是因为( )。 A.杀菌不彻底 B.不能灭活病毒 C.成本高 D.游离性余氯污染周围环境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教学大纲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 课程教学大纲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制定(修订)单位: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制定(修订)时间:2015年8月

课程中文名称:食品安全与卫生学 课程英文名称:Safety of food 课程代码:03060170000 学时数:48学时(理论教学40学时,课程实践8学时) 学分数:3学分 先修课程:《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生物化学》 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2.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安全的有关基础知识,可能会出现的污染源和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膳食风险的评估和防御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包括《有机化学》、《食品微生物学》及《食品生物化学》,学生通过对《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的学习,能够为《果蔬加工与贮藏》等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食品安全的现代内涵及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了解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等。了解食品安全性的现代问题体现在哪些方面,并且针对目前出现的食品安全性问题,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控制及监管才能达到较好的结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食品安全的现代内涵比较抽象,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食品安全性的现代问题、社会管理的建立机制、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方式。 难点:做好食品安全概念的基本了解。 第一节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 一、食品安全的定义 二、食品安全的概念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食品安全各概念的区分 一、化学物质的毒性概念与饮食风险概念 二、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第三节食品安全性的现代问题 一、问题分析 1.营养失控。 2.微生物致病。 3.自然产生的食品毒素 4.环境污染 5.人为加入食物链的化学物质 6.其它的一些因素 二、问题总结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掌握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理解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水体、土壤中污染的种类及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难点:酸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重金属类物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一节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一、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 二、环境污染与与食品安全 1.原生环境与食品安全 2.次生环境与食品安全 第二节大气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一、氟化物 1、生活燃煤污染型。 2.工业生产污染型。 二、烟煤粉尘和金属飘尘 三、沥青烟雾 四、酸雨

2014食品安全学复习题及标准答案解析

食品安全卫生学总复习题 食物中毒部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哪种属食物中毒的范畴( C ) A.伤寒 B.甲性肝炎 C.肉毒中毒D.暴饮暴食性胃肠炎 E.禽流感 2.以下食物中毒最为常见的是(B ) A.化学性食物中毒B.细菌性食物中毒 C.真菌性食物中毒D.有毒动物中毒 E.有毒植物中毒 3.沙门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来源是( A) A.家畜、家禽 B.海产品C.人化脓性伤口D.苍蝇 E.尘埃 4.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为( C ) A.高烧+腹泻B.高烧+呕吐 C.呕吐+腹泻 D.不吐不泻 E.呼吸困难 5.副溶血性弧菌属食物中毒的中毒食品主要是( D ) A.奶类 B.畜禽肉类C.蛋类D.海产品 E.粮豆类 6.据统计,我国肉毒梭菌食物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 D ) A.山东 B.湖北 C.浙江 D.新疆E.广西 7.河豚鱼含毒素最多的部位是( C ) A.鱼肉B.血液和皮肤 C.卵巢和肝 D.肾和眼睛 E.胃肠 8.毒覃中毒的常见原因是( D ) A.加热不彻底B.未加碱破坏有毒成分 C.贮存不当D.误食 E.被有害化学物质污染 9.亚硝酸盐中毒时,应用( B )解毒 A.EDTA—Na2Ca B.美蓝 C.阿托品 D.巯基解毒剂 E.抗生素 10.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毒作用机制为( A ) A.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B.抑制己糖激酶活性C.抑制琥珀酸脱氢酶活性D.抑制枸橼酸合成酶活性 E.抑制异枸橼酸脱氢酶活性。 二.多选题 1.食源性疾病的基本要素包括(ACE ) A.传播媒介——食物 B.传染源——患病的人或动物 C.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子——食物中的病原体D.宿主——个体的抵抗力E.临床特征——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 2.下列属于食源性疾病范畴的是(ABCDE) A.食物中毒 B.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C.食物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所引起的急、慢性中毒性疾病D.食物营养不平衡造成的某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E.食物过敏。 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原因为( ABD ) A.食物在生产、运输、贮藏、销售等过程中受到致病菌的污染 B.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存放不当,致病菌大量繁殖或产生毒素 C.使用镀锌容器存放食物 D.食用前未经彻底加热E.用苦井水煮饭菜 4.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的食品多为(BC) A.禽蛋 B.奶油蛋糕 C.剩饭 D.还带 E.植物性食物 5.下列属感染性食物中毒的有(ACD ) A.沙门菌食物中毒 B.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C.李斯特菌食物中毒 D.志贺菌食物中毒 E.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6.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症状主要有下列类型(ABE) A.急性胃肠炎型 B.急性菌痢型 C. 败血症型 D.神经、精神型 E.出血性肠炎型 7.毒覃中毒按临床表现可分为(ACDE) A.胃肠炎型 B.败血症型 C.溶血型 D. 神经、精神型E. 脏器损害型 8.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有(ABCDE ) A.被致病菌和/或毒素污染的食品 B.被有毒化学品污染的食品C.外观与食物相似而本身含有有毒成分的物质 D.本身含有有毒物质,而加工、烹调不当未能将毒物去除的食品 E.由于贮存条件不当,在贮存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的食品

食品安全学试题库答案版

名词解释:5道,每道3分(7选5) 填空题:40空,20分,16道 判断题:10题,每题1分 问答题:5题,每题8分 论述题:15分(做一个危害分析表)2选1 HACCP考察专题 瓶装纯净水的生产工艺过程如下: 原水→检验→过滤→去离子→消毒→灌装→封口→成品 试运用HACCP原理,对瓶装纯净水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并确定其关键控制点。(危害分析占10分,判断CCP占5分) 答:瓶装纯净水的生产过程的危害分析如下:

绪论 1.什么是粮食安全?它涉及那些方面? 在经济学和政治学中粮食安全(或食物安全)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联合国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为:粮食安全从根本上讲指的是人类目前的一种生活权利,即“应该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未来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它强调获取足够的粮食是人类目前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 涉及: (1)粮食安全包括宏观安全和微观安全。宏观安全是从总体、总量上看粮食供求是均衡的;微观安全是从局部、个体上看粮食供求是均衡,任何人都能买得到并且能够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 (2)粮食安全包括短期安全和长期安全。既要保证短期内任何人都能买得到并且能够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又要满足长期的需求。(3)粮食安全的目标应该是实现长期的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包括量的安全和质的安全。粮食安全的目标不仅仅是维持生存还要保证健康,不仅仅是从数量上有足够的粮食,还要确保粮食食用的卫生、安全。通过对粮食安全进行长期和系统的研究,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即粮食经济学。 2.什么是食品安全以及食品卫生? 食品安全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它主要是指食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达到危害程度一定剂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的加入,从而保证人体按正常剂量和以正确方式摄入这样的食品时不

食品安全学题库答案版

食品安全学题库答案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名词解释:5道,每道3分(7选5) 填空题:40空,20分,16道 判断题:10题,每题1分 问答题:5题,每题8分 论述题:15分(做一个危害分析表)2选1 HACCP考察专题 瓶装纯净水的生产工艺过程如下: 原水→检验→过滤→去离子→消毒→灌装→封口→成品 试运用HACCP原理,对瓶装纯净水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并确定其关键控制点。 (危害分析占10分,判断CCP占5分) 答:瓶装纯净水的生产过程的危害分析如下: 加工工序潜在危害危害 是否 显著 判断依据预防显著危害 的措施 是否关 键控制 点 原水检生物性:病原是原料可能带有按照国家有关是

绪论 1.什么是粮食安全它涉及那些方面 在经济学和政治学中粮食安全(或食物安全)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联合国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为:粮食安全从根本上讲指的是人类目前的一种生活权利,即“应该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未来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它强调获取足够的粮食是人类目前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 涉及: (1)粮食安全包括宏观安全和微观安全。宏观安全是从总体、总量上看粮食供求是均衡的;微观安全是从局部、个体上看粮食供求是均衡,任何人都能买得到并且能够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 (2)粮食安全包括短期安全和长期安全。既要保证短期内任何人都能买得到并且能够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又要满足长期的需求。(3)粮食安全的目标应该是实现长期的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包括量的安全和质的安全。粮食安全的目标不仅仅是维持生存还要保证健康,不仅仅是从数量上有足够的粮食,还要确保粮食食用的卫生、安全。通过对粮食安全进行长期和系统的研究,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即粮食经济学。 2.什么是食品安全以及食品卫生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

一、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鉴定方法,预防措施及卫生学的意义。 食品腐败变质:食品在以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发生的食品成分及感官性质的一切变化。腐败变质与发酵的区别:腐败:有害。发酵:有益! 1、腐败的原因: (1)微生物作用:细菌、霉菌、酵母:主要因素通过自身酶的作用使食品腐败变质。微生物含有的酶包括胞外酶和胞内酶。 胞外酶:分解食品中的蛋白质、多糖等,使成为简单小分子。 胞内酶:将吸收到胞内的物质进行分解,代谢产物使食品产生不良的气味或味道。(2)食品本身因素:○1食品自身含有许多内源酶,在适宜的条件下,酶的活性会发生变化,产生分解,导致食品腐败变质。○2食品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食品的营养组成、水分含量、pH、渗透压等 (3)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紫外线、氧等作用因素对食品的腐败变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补充)羰基价:脂肪氧化所产生的羰基化合物(醛、酮类化合物)的聚积量。 2、鉴定方法:感官鉴定、理化鉴定、微生物鉴定 *感官鉴定: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听觉对食品卫生质量的鉴定,称为食品的感官评价。 辅助感官鉴定—当感官检验难以判断产品质量时,做水煮实验。 *理化鉴定:食品腐败变质后伴有物理及化学特性的变化,通过检测来判断食品卫生质量,称为理化鉴定。 (1)物理指标:食品腐败变质时分解时小分子物质增多这一现象,先后研究有食品浸出物量、浸出液电导率、折光率、冰点下降、粘度上升及pH改变等变化。 (2)化学指标: A.挥发性盐基总氮(TVBN) 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肉、鱼、豆类)水浸液在弱碱性条件下与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的总氮量,称为TVBN。TVBN≤30mg/100g) B、组胺(组胺可作为某些鱼是否腐败的指示物。); C、K值(鱼肉ATP依次分解为ADP、AMP、IMP、HxR(肌苷)、Hx(次黄嘌呤),其中低级分解产物HxR和Hx与ATP及其系列分解产物的比值(百分数)称为K值。K值≤20%,绝对新鲜;腐败,K值≥40%。); D、pH变化(“V”形变动)。 *微生物鉴定: (1)细菌总数:指单位质量(g)、体积(mL)或表面积(cm2)的被检食品中所含的细菌数量。 食品细菌总数的卫生学意义 A.代表食品清洁状态的标志; B.预测食品耐储藏的期限 (2)大肠菌群近似数(MPN):100g或100ml食品中大肠菌群的可能数. 大肠菌群的卫生学意义 A.粪便污染指示菌,其中典型大肠杆菌表示近期污染,非典型大肠杆菌表示陈旧污染。 B.肠道致病菌污染的指示菌。 3、食品腐败变质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预防微生物污染:从食品原料到食用的整个食品链过程注意防止微生物的污染。(2)控制微生物繁殖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考试复习

食品安全与卫生一、名词解释(5个,每题2分,10分) 1.食品卫生 2.食品腐败变质 3.环境污染物 4.有机食品 5.绿色食品 6.无公害食品 7.转基因食品 8.农药残留 9.寄生虫 10.发酵 11.防腐剂 12.抗氧化剂 13.食品添加剂 二、选择题(10个,每题1分,共10分) 相关内容,全面看书。 1.不属于“食品腐败”定义的内容是()。 A.蛋白质受细菌产生的蛋白质分解酶的作用而被分解。 B.生成各种有毒物质 C.生成不愉快气味 D.物理、化学因子的作用使食品的化学组成和感观指标等品质发生改变 2.和真菌毒素有关联的是()。 A. 蘑菇 B. 霉菌 C. 病毒 D. 细菌 3.有机磷,有机氯农药中毒的机理是()。 A. 消化系统障碍 B. 神经障碍 C. 循环系统 D. 过敏 4.HACCP是 ( )。 A.Hazard Assesment Critical Control Procedures B. Hazard Assesment Crisis Control Point C.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 D.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rocedures 5.正确的食品保存说明是 ( )。 A. 低温杀菌处理的食品里不存在微生物 B. 冷冻食品可提高食品品质 C.Aw越低微生物越容易繁殖 D. 好气性腐败菌的防止最好是密封罐装法 6.评价餐厅空气卫生质量的指标中“可吸人颗粒”不包括( )。 A.尘 B.烟 C.雾 D.粒 7.我国食品卫生法中对未作必须消毒的规定( ) 。 A. 餐具 B.饮具 C.炊具 D.熟食品容器 8.餐具消毒时,限用漂白粉是因为( )。

公共卫生营养与食品安全卫生学题

公共卫生(中级)营养与食品安全卫生学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哪种属食物中毒得范畴(C ) A、伤寒 B、甲性肝炎 C、肉毒中毒 D、眾饮暴食性胃肠炎 E、禽流感 2、以下食物中毒最为常见得就是(B ) A、化学性食物中毒 B、细菌性食物中毒 C、真菌性食物中毒 D、有毒动物中毒 E、有毒植物中毒 3、沙门菌食物中毒得主要食物来源就是(A ) A、家畜、家禽 B、海产品 C、人化脓性伤口 D、苍蝇 E、尘埃 4、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得临床表现为(C ) A、髙烧+腹泻 B、高烧+呕吐 C、呕吐+腹泻 D、不吐不泻 E、呼吸困难 5、副溶血性弧菌属食物中毒得中毒食品主要就是(D ) A、奶类 B、畜禽肉类 C、蛋类 D、海产品 E、粮豆类 6、据统汁,我国肉毒梭菌食物发病率最高得地区就是(D ) A、山东 B、湖北 C、浙江 D、新疆 E、广西 7、河豚鱼含毒素最多得部位就是(C ) A、鱼肉 B、血液与皮肤 C、卵巢与肝 D、肾与眼睛 E、胃肠 8、毒覃中毒得常见原因就是(D ) A、加热不彻底 B、未加碱破坏有毒成分 C、贮存不当 D、误食 E、被有害化学物质污染 9、亚硝酸盐中毒时,应用(B )解毒 A、EDTA—Na2Ca B、美蓝 C、阿托品 D、兢基解毒剂 E、抗生素 10、有机磷农药中毒得主要毒作用机制为(A ) A、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B、抑制己糖激酶活性 C、抑制琥珀酸脱氢齣活性 D、抑制枸椽酸合成酶活性 E、抑制异枸椽酸脱氢酶活性。 1、( A )与微生物得生长繁殖,食品得品质与储藏性存在着最密切关系 A水分活度B湿度 C PH值 D温度 E渗透压 2、食品腐败性细菌得代表就是(E ) A乳杆菌属B肠杆菌科C微球菌属 D芽胞杆菌属E假单胞菌属 3、食品在细菌作用下发生变化得程度与特征主要取决于(C ) A细菌来源B环境温度C细菌菌相 D菌落总数E食品本身理化特性 4、我国规定婴幼儿奶粉中黄曲霍毒素Ml ( E ) A£l、0ug/g B WO、5ng/g CW0、2ug/g DWO、lug/g E 不得检出 5、200吨花生油被黄曲签毒素污染,急需去毒,首选措施为(C ) A兑入其她汕 B白陶土吸附C加碱去毒D紫外线照射 E氨气处理 6、镰刀菌毒素中,(B )有类雌激素样作用。

食品安全法试题 - 含答案

2015版食品安全法试题 部门: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30*2=60分) 1.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上,发表重要讲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具体部署。会议强调,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A.十二届全国人大十四次会议 B.十八届三中全会 C.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D.中央政法工作会议 2.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于()起施行。 A.2015年10月1日 B.2015年1月1日 C.2015年6月1日 D.2015年12月31日 3.投诉或咨询食品问题,可拨打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统一投诉举报电话() A.12315 B.12306 C.12331 D.12333 4.( )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A.任何组织或个人 B.食品生产经营者 C.消费者 D.食品企业 5.()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以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 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市场监督管理局 D.食品安全委员会 6.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 A.刑满一年后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B.刑满二年后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C.刑满三年后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D.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7.事故单位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隐匿、伪造、毁灭有关证据的,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吊销许可证。 A.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B.处50万元以上罚款 C.处10万元以下罚款 D.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8.受到开除处分的食品检验机构人员,自处分决定作出之日起()。 A.10年内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 B.终身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 C.5年内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 D.3年内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 9.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建立(),保证食品可追溯。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A.检验制度 B.登记制度 C.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D.信用档案 10.被吊销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及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 A.5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B.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C.2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D.半年后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11.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参加()。 A.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B.食品生产保险 C.风险保险 D.三个都选

食品安全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如何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 1、食品安全完整的概念和范围应包括两个方面:⒈食品的充足供应,即解决人类的贫穷,饥饿,保证人人有饭吃。⒉食品的安全与营养,即人类摄入的食品不含有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污染物、无毒、无害,并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基本营养元素。 2、食品安全指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 3、食品安全可具体理解为: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4、食品安全具有相对性,绝对安全性或零风险是很难达到的。 二、为什么说食品安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作为一“种”概念,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和食品(食物)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 作为“属”概念的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通常被理解为部门概念或者行业概念)均无法涵盖上述全部内容和全部环节。 三、安全食品包括哪些层次? 我国目前生产的安全食品包括以下层次:常规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四、食物链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食品不安全因素。 英国C.E.Fisher(1993)对当代发达和较发达社会或国家提出的一张饮食风险清单: ①微生物、寄生虫等生物污染。 ②环境污染。 ③农用、兽用化学物质的残留。如化肥、农药、兽药等。 ④自然界存在的天然毒素。 ⑤营养素不平衡。 ⑥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产生的毒素。 ⑦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⑧食品掺伪。 ⑨新开发的食品资源及新工艺产品。 ⑩包装材料。 ⑾过量饮酒。 ⑿其他。 五、简述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一)食品标准化工作正在不断完善 食品标准化体系的构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二)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健全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网络,其中包括国家级食品检验中心,省、地市及县级食品检验机构,加上有关行业部门设置的食品检验机构(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技术、工艺设备以及质量管理水平取得较大提高 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推荐下载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 1、性质与任务“食品安全与卫生”是对食品的原料生产到消费整条链中的各种危害及其 传播规律、致病机理、防治原理与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和研究,以确保食品对 人体健康没有任何负面影响的一门科学。它涉及到微生物学、分析化学、毒理 学等学科,是从事食品生产、科研和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了解的一门学科。 本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 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有 关食品安全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 一基本要求 通过对食品卫生与安全的基本概念的介绍、食品污染的主要形式和来源分 析、国内外主要食品卫生与安全的案例剖析,借鉴国际组织、发达国家与地区 如美国和欧盟在食品卫生与安全监督体系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和卫生 的要求进行探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对食品卫生与安全的基本概念、 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食品卫生与安全保障制度有所了解,在生活实践中能够 初步识别食品卫生与安全问题,并能够对其进行社会监督。 2、本书内容和要求 第1章 绪论 教学基本内容 1、食品安全与卫生的定义 2、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3、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及应对策略 4、食品安全与卫生的发展趋势 重点 1、食品安全与卫生的发展趋势及研究前沿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的发展史;熟悉食品卫生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2010食品安全学复习题及答案

《食品安全学》考试 考试地点:2204、2206 考试时间:1月10日上午10:05~11:45 闭卷考试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重点: 一、有机、绿色及无公害食品的定义 答: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绿色食品一般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只是严格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 无公害农产品是对农产品的基本要求,一般农产品都应达到这一要求。它着重于解决农产品中农残、有毒有害物质等已成为“公害”的问题,即“吃了不倒”。 二、决定食品安全与否的因素 答:(1)食品中污染物本身的固有毒性 (2)暴露水平(剂量):当食品中的污染物含量低于国家标准的限量时,食品是相对安全的。 (3)不同的群体或个体

三、“生物放大”作用 答:指某些在自然界不能降解或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增加在生物体内逐级富集,浓度越来越大的现象。 四、酸雨的定义 答:酸雨通常是指pH值小于5.65的酸性降水,包括雨、雪和雾。 五、食品包装的特点 答:(1)不可食用; (2)对食品的保护; (3)对食品产生一定的影响。 (4)对食品的感官特征的影响(如白酒在陶瓷缸、葡萄酒在橡木罐内酿造风味最佳、超过保质期保存期的罐头食品有不良的异味金属味等); (5)对食品的理化性能有影响(保持食品最佳的理化性能.防水、防潮、防震、防氧化、透气、透氧、隔热、保温、抗辐射等); (6)对食品的卫生状态的影响(避免一切可能性出现有害物质对食品的浸出量而对食品的内在质量造成不良反应)。 六、纸制食品包装主要存在的安全卫生问题 答:食品包装用纸:

浅谈学习食品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性

浅谈学习食品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性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人类生长、经济腾飞、社会进步、时刻离不开食品,离不开安全、卫生、营养的食品。而纵观当今社会,各类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关于食品安全,我们虽然看到了国家对法律法规、检验检测体系的不断完善,但是消费的主体是我们,所以学习了解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下,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吃饱,而是希望通过食物来调节身体,使之处于更加优良的状态。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更加关注食品健康问题。 关键词:食品安全健康认识体会 正文: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可供我们选择的食品日趋丰富,大街小巷商店超市,五花八门的食品让人应接不暇,各式各样的食物虽然丰富了我们的餐桌,但是,在这个到处充斥着地沟油、注水肉、问题奶粉的混乱市场上,如何擦亮眼睛,区分优劣就变动更加重要了,这不仅是要维护我们消费者的权利,更是要对自己的生命安全健康负责。学习食品安全与健康知识,就是给自己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在纷繁的食品市场上,甄别安全的优质的食品。 我觉得食品安全与健康这门课可分为两个层次来理解,首先是食品安全,其次是食品与健康。 正如老师经常说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有保证了生命安全,才能有进一步追求健康的基础。 食品安全事件容易造成群体性发病,引起较大的社会和心理影响。食源性疾病是使人遭受痛苦的一个主要原因,它能带来不必要的死亡和经济负担。而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又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如农药残留、滥用食品添加剂、病原微生物控制不当、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险及食品污染等。在国内,长期以来,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有关劣质食品的报道层出不穷,比如说关于劣质奶粉、劣质面粉、劣质大米、劣质豆制品、染白粉丝、注水肉、苏丹红,福寿螺、毒火腿、瘦肉精、

食品安全卫生学名词、简答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食物中毒: 2、食源性疾病: 3、感染型细菌性食物中毒 4、毒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 5、混合型细菌性食物中毒 6、病毒 7、原生环境 8、次生环境 9、环境污染 10、生物浓集作用 11、兽药残留 12、农药残留: 13、皂甙 14、生物碱 15、每人每日允许摄入量(ADI) 16、防腐剂 17、抗氧化剂 18、护色剂 19、漂白剂 20、反式脂肪酸 21、巴氏消毒法 22、辐射杀菌 23、无公害农产品 24、绿色食品 25、有机食品 二、问答题: 1、如何加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的预防?

2、如何预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3、如何预防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4、如何预防致病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5、简述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产生的条件。 6、、如何预防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污染?目前釆取哪些方法可以去除食品中黄曲霉毒素? 7、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来源途径有哪些? 8、地沟油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 (1)在炼制“地沟油”的过程中,动植物油经污染后发生酸败、氧化和分解等一系列化学变化,产生对人体有重毒性的物质;如砷就是其中的一种,人一旦使用砷含量过高的“地沟油”后,会引起消化不良、头痛、头晕、失眠、乏力、肝区不适等症状。 (2)潲水油中含有黄曲霉素、苯并芘,这两种毒素都是致癌物质,可以导致胃癌、肠癌、肾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癌肿。 9、如何控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类物质危害? 10、河豚毒素理化性质有哪些?如何使河豚毒素变成无毒? 11、食品防腐剂应具备哪些条件? 12、简述诺沃克病毒和甲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 13、进入食物链的环境污染物的种类有哪些? 14、贝类、藻类如何富集重金属? 15、如何减少兽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6、简述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来源途径。 17、如何控制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8、大豆中含有哪些有毒物质?如何通过加工除去? 19、食用苦杏仁和木薯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20、黄花菜为何最好食用干制品? 21、食用发生“赤潮”海域的贝类会导致食物中毒,为什么? 22、我国允许使用的甜味剂有哪些种类? 23、各种甜味剂使用依据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