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快速检测(POCT)专家共识 (1)

现场快速检测(POCT)专家共识 (1)
现场快速检测(POCT)专家共识 (1)

《现场快速检测(POCT)专家共识》

2014版文件

编号:CAMECHINAPOCT-201402

引言

现场快速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

慢病监测、应急反恐、灾害医学救援、传染病监测、检验检疫、食品安全、毒品检验等公共卫生领域。近年来,随着微纳制造、生物科技、新材料、移动互联网

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POCT技术不断向实时、定量和检测设备小型化的方向发展。推动POCT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和责任。

1、POCT的定义

POCT是指在采样现场进行的、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

POCT,在院内指在患者旁边进行的临床检测(床边检测bedside testing),

通常不一定是临床检验师来进行。在院外则是指在采样现场即刻进行分析,省去标本在实验室检测时的复杂处理程序,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类新方法。

POCT的特点决定了其应用场所极其广泛,既可放置于规范的实验室内,也可在

出现在多种现场,包括大型医院的病房、门诊、急诊、检验科、手术室、监护室;基层医院、社区保健站和私人诊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灾害医学救援现场、食品安全检测现场、环境保护现场;海关检疫、违禁药品快速筛查;法医学现场;生物反恐现场等。

2、POCT的特性和应用

2.1 POCT的特性

①快速获取结果,大大缩短样本周转时间(Turn Around Time,TAT)时间;

②仪器小型便携;

③使用标本微量,甚至不需要标本;

④操作简单,非专业人员经简单培训或阅读说明书即可操作;

⑤综合使用成本低。

2.2 POCT的应用

2.2.1 临床领域的应用

在临床领域,POCT的主要优势在于缩短样本周转时间(TAT),达到快速诊治

的目的,缩短了患者在诊疗场所的停留时间。不仅提高了医疗工作效率,而且还使患者满意。

在医院内,POCT医学装备应用广泛,包括院内急诊科、ICU、呼吸科、心

内科、手术室等临床科室。这种技术在时效性和灵活性方面与传统检验形成互补,

也弥补了基层医院检验资源不足的问题。仅以急重症检验为例,POCT可以满足

临床医生对这些指标快速准确报告的迫切需求,以便快速做出正确临床决策,挽救生命。

面对我国新一轮的医疗体制改革,在新农合医疗体系建设方面,POCT有望

为突破大型进口设备的垄断,为提高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医疗水平做出贡献。

虽然从“单个检验成本”方面考虑,POCT相对成本较高,但是临床应用POCT 项目综合成本低,POCT可以降低资源的占用(包括病人住院的时间,采样时间,医护人员的占用时间等)。

2.2.2 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

家庭用血糖仪的广泛使用是POCT技术应用于慢病管理的一个成功典范。

跨入新纪元以来,医疗模式与健康理念的转变成为了POCT发展的强大推

动力。医疗历经了由家庭医疗、社区医疗、基层医院向大型中心级医院发展的历程,这是一种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而在我们跨入本世纪以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个体化医疗需求日益高涨,都使得以医院为核心集中资源、对症治疗的疾

病诊疗模式逐步向家庭、社区日常保健回归的健康医疗模式发展。这对检验医学提出了检验设备小型化和检验方法简便化的明确需求。

应用POCT医疗服务的全新理念与远程医疗、可视化医疗等形成有机融合,为

各级医疗受众群体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方式,建立新型医疗服务模式,为国家节约医疗服务资源、降低医疗服务成本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2.3 生物应急领域的应用

POCT检测是在灾难处置中先遣急救者的首选。

多年来,全球范围内处置突发事件和灾害事件的经验证明了POCT的作用和可行性。在传染病突发疫情处置、灾害医学救援、食品安全事故、生物反恐应急、检验检疫和违禁药品筛查等应急条件下,POCT为相关管理部门应急处置、急救实施、环境检测和预警启动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制订相应的预案奠定了基础。POCT满足了现场快速检测与应急处置的需求,即在“最短的时间”于“事发现场”实现可疑样品中“未知靶标”的快速定量检测,从而,能够提高生物应急的处置能力与标准。POCT无疑将为国家生物安全、人民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POCT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国际上POCT技术发展迅速,它是高新技术的缩影,是检测技术的集大成者。

在世界范围内,新兴的POCT技术在临床医疗、生物应急、社区医疗乃至家庭慢病管理领域的应用及其管理都有一个发展过程。

近十年来,我国在此领域发展迅猛,但仍需要向先进国家学习科学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市场应用管理政策。为推动我国POCT产业的发展,201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3年国家通过863计划、十二五科技项目计划大力支持POCT产业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POCT产业的迅速崛起。

3.1 POCT多样化

目前,市场上POCT主要应用的技术包括干化学技术、多层涂膜技术、免疫

层析与渗滤技术(目前应用最广)、微流控技术、红外和远红外分光光度技术(不需采血可透皮连续监测血红蛋白和血糖等的技术)、选择性电极技术(主要用于检测血气和电解质)、生物传感器与生物芯片、微型显微镜成相模糊识别技术等等,测试对象也由生化指标、免疫指标逐步外延到核酸指标,目前市场上已有掌

上PCR检测设备与试剂。

3.2 POCT技术从定性到定量

精确分析是检测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并融合精密制造、生物医学、自动控制等多种新技术元素,新一代POCT具有可以和大型检测设备相媲美的精确定量能力。从而,迎来了POCT从定性或半定量到精确定量的新时代。以胶体金为示踪物的免疫层析产品是POCT定性技术的成功典

范,包括早早孕、检测排卵等相关产品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在定量领域,包括普通荧光、时间分辨荧光、上转发光和电化学发光在内的多种发光技术为基础的检测试剂和设备已经实现了检测的精确定量。

3.3 对POCT的需求广泛

临床急诊、疾控应急、灾害救援、食品安全、生物反恐、进出口检疫和违禁药品筛查等对现场检验结果要求快速、准确,以便科学决策,合理处置;另外,

医疗模式的转变,个体化医疗和家庭保健模式的发展对POCT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 POCT技术可以满足我们保障社会和经济安全发展、维护人民健康的需求。

3.4 POCT网络化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无线互联技术的发展,给POCT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

的机遇。已形成标准体系的大型设备无法走出实验室,无法走进家庭,无法来到患者的身边和事发现场。患者随时可使用POCT检测设备(甚至是可穿戴式)

做检查,并将相关数据同步上传至后端诊疗服务云平台,线下医师服务团队通过平台调阅并判读检测数据,帮助患者诊断并提供用药指导和自我健康管理建议。

未来的POCT产品能够在便捷快速进行检测分析的同时,整合远程数据终端和云医疗资源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构建真正的健康预警体系。

4、POCT存在的问题

4.1 行政管理不明确

POCT在医院内开展,尚未有明确的管理机构;业内专家呼吁POCT院内行政管理需要加强。

4.2 政策法规不明确

POCT行业发展阻力还包括行业相关法规尚未明确、收费标准还未区别于普通实

验室收费标准等,很有必要研究制定基层医生医疗设备配置标准、相关收费、医保制度的准入,鼓励技术成熟、方便快捷、经济实用的新装备推广至基层,同时做好医院之间的任务分级管理、信息化建设,如果能够有效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

质量,POCT将迎来一个巨大的市场,国产优秀新设备的应用推广也能提高我国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4.3使用者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由于临床需要,目前很多临床科室开展POCT,但是,存在着质量控制和临床管

理体系均不够完善,仪器维护保养、试剂耗材供应、数字化和信息化等管理上也不够完善等问题。

4.4产品质量和技术要求不统一

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快速血糖仪的使用较多,其他快速检测设备比较少。目前,不同企业生产的快速检测仪器与配套的试剂耗材(如免疫分析仪、生化仪、血细胞仪、血凝仪等)质量和技术要求不统一,这对于广大的基层用户,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在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上面临着挑战。

5、POCT管理的建议

5.1 POCT应该建立由第三方检测或认证机构、POCT行业协会、 POCT管理委员会共同组织管理,同时由CFDA监管的管理体系等。

在院内管理方面,重点加强行政管理,将POCT的开展与管理级别提高至医院级,特别要进行POCT协调员(POCT-C)制度建设;在各省、市、医院设立POCT委员会,负责组织跨学科的专家制定医院各科室应用的管理与规范;POCT 临床协调员负责相关规范的执行;CFDA负责POCT产品上市的登记注册并列出其产品目录即POCT院内床旁诊断产品准入制度,要求生产商遵守规范的生产流程,并要求其及时报告产品是否存在严重的缺陷。同时CFDA应在医疗设备

市场开展检查,建立一套机制来监督医疗设备产品的生产质量,建立一套系统来确认当一些严重的问题发生时是否与产品的缺陷有着必然的联系。应该由研究人

员、医学专业人员、行政管理和企业人员一起来制订国家POCT政策、质量控制标准、指导方针和培训计划等。

5.2 应该形成一个规范的POCT院内管理办法

院内POCT开展是优秀团队合作的结晶,涉及众多的医疗科室,应该在医

院质量管理专业人员、医学工程专业人员、临床检验专业人员、护士、临床医生等的密切合作下实施,这个团队应熟悉工作目标、指导方针、技术原理等。应成立院内POCT管理委员会,由主管领导和医务科负责,各相关部门(质量管理科、护理部、医工科、检验科以及内科、外科、手术室、急诊科等开展POCT的临床

科室)代表参与。在医务科等相关科室设立一个POCT协调员岗位,来具体负责管理,需求评估,质量保证,和未来策划等工作。

5.3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指的是一种管理观念,即在组织、管理及使用一种产品或服务时将最理想的“质量”作为基本的考虑。对于POCT来讲,“质量”就是要保证和满足疾病的临床诊断、监测、筛查、预防的需要,要加强设备与试剂的室内质控,也要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5.4 建议将POCT产品分为不同类别进行管理。

POCT产品复杂,目前国际上没有专门的分类标准。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案(CLIA)规定和对公众健康的潜在危害程度,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将己批准的体外诊断产品分为豁免检测、中度复杂检测和高度复杂检测等三类。我国也应该及时将POCT产品进行分类管理。

POCT监控及检测程序必须能减少患者和护理人员的生物危害风险。这些程序应符合医院感染控制政策,从而减少传染性病原体的扩散和传播的潜在风险。

6、中国发展POCT的战略

如上所述,POCT需求领域广,其应用社会效益明显,我国的POCT发展战略应当从规范应用管理制度和促进技术进步两个方向来推进。

管理方面,上面谈到了医院内的管理建议,POCT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应该组织相应管理、技术专家探讨管理规范和具体措施,促进POCT产业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技术方面,POCT正在从定性到精确定量的转变,必然涉及很多不同学科新技术的交叉;检验结果的网络化、移动互联化也是必然的趋势;POCT技术也面临从院内大规模应用到院外应用的发展潮流;因此,建议国家层面上制定有关的技术与产业促进的政策,促进我国POCT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快速发展,并形成产业化,逐步实现进口设备与试剂的替代。

7、参与本共识拟订和讨论的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于学忠、朱华栋、刘光中、闫辉、纪立农、李文美、李伯安、吴太虎、杨建龙、杨晓莉、杨继勇、杨瑞馥、陈韵岱、林长青、胡晓波、姚世平、耿荣、康熙雄、董书魁、傅宇光、阚飙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现场快速检测(POCT)专业委员会撰写

医疗卫生机构常用消毒剂现场快速检测方法

医疗卫生机构常用消毒剂现场快速检测方法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现场快速检测医疗卫生机构常用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及相关指标的方法、结果判定和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消毒剂浓度试纸法测定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含氯、含溴、含碘消毒剂、酸性氧化电位水、戊二醛、邻苯二甲醛等常用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及其使用中浓度的限量值,以及利用现场快速检测仪器定量测定酸性氧化电位水、乙醇等有效成分和相关指标。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6373乙醇消毒剂卫生标准消毒技术规范原卫生部 2002年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4年 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试纸半定量测定(test paper semi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试纸上特定的化学物质与对应消毒剂中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试纸的颜色发生变化后与标准比色卡比对确定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

2.有效成分(available ingredient) 在消毒剂配方中,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物质。3.限量值(limited value) 在消毒剂使用中,允许安全有效使用的最低有效成分含量。 四、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1.试纸半定量测定法 1.1 适用范围 适用于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含氯、含溴、含碘消毒剂、酸性氧化电位水、戊二醛、邻苯二甲醛消毒剂及应用液有效成分含量的快速测定。 1.2 操作方法 1.2.1 在室温条件下,取适量待测消毒剂于25mL烧杯中作为样品。取一片相应的消毒剂浓度测试纸,将其试纸部分浸入样品中,达到消毒剂浓度测试纸使用说明书规定时间后取出。 1.2.2 在自然光线下,按照消毒剂浓度测试纸说明书规定时间将试纸片与标准比色卡比对,读取浓度值或判定消毒剂的浓度是否符合要求。 1.2.3 若被测消毒剂样品的有效成分含量或浓度高于所用试纸所能测试的最高限量值,可将样品用消毒剂厂家规定的稀释用水稀释后再按上述方法测试,读出的消毒剂浓度值乘以稀释倍数即为原消毒剂样品的有效成分含量或浓度值。 1.3 结果判定

重金属的危害及其在食品包装材料上的快速检测方法

Hans Journal of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 食品与营养科学, 2018, 7(1), 12-16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8d9349101.html,/journal/hjfn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d9349101.html,/10.12677/hjfns.2018.71002 The Harm and Rapid Detection Methods of Heavy Metals in Food Packaging Materials Liping Yao1, Defang Sun2, Linxiang Wang1* 1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2School of Mathematics, Xinjiang Teacher’s College (Xinjiang Education Institute), Urumqi Xinjiang Received: Jan. 24th, 2018; accepted: Feb. 5th, 2018; published: Feb. 12th, 2018 Abstract For food, food packag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which not only plays a role in publicity and beautification, but also plays a protective role in food. However, there are some heavy metals in food packaging materials, which have some hidden dangers to food safety. By 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combined with moving window partial least-squares method,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ry,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um method, these heavy metals of packaging material can be rapidly detected. The rapid detection methods for the various heavy metals in material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latest detection method was analyzed, which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ood packaging safety and detection. Keywords Packaging Material for Food, Heavy Metal Detection Methods, Food Safety 重金属的危害及其在食品包装材料上的快速检测方法 姚丽萍1,孙德方2,王林香1* 1新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2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数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收稿日期:2018年1月24日;录用日期:2018年2月5日;发布日期:2018年2月12日 *通讯作者。

水果蔬菜重金属快速检测仪各项重金属的检测原理及采用标准

水果蔬菜重金属快速检测仪各项重金属的检测原理及采用标准 重金属中特别是砷、汞、锡、铬、镉等具有显著的生物毒性,其危害性是空前的。重金属一旦进入土壤后,很难从土壤中移除。尽管土壤对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但是大量重金属的存在会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生产能力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危害还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所以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其危害性将是长远的。 如被某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能要100~200年才能恢复。土壤污染不仅导致土壤质量和生产力的降低,而且引起水、气环境质量的下降,严重的土壤污染将直接危及到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同时也影响着投资经商、对外贸易以及一些重要国际公约的履行,不利于我国的环境外交、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增长,从而制约区域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据报道,全国每年受重金属污染的粮食多达1 200万吨,因重金属污染而导致粮食减产高达1 000多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 从宏观来说,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后,会影响植物生长状况,植物整体长势变差,根系发育不良,地上部生长矮小,叶片失色变形,果实畸形,最终产量下降,果实品质变差。土壤污染直接导致农产品品质不断下降,降低我国农产品的

国际市场竞争力。 食品、土壤、水质逐渐被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所污染,甚至有些人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庄稼,造成土壤耕作层内的镉、铜、砷、铬、汞等重金属大量富积、积累,特别是城市郊区现象更为严重;加上大量使用无机化学农药等致使蔬菜和鱼类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的情况,不断在人体内积累,导致消费者重金属慢性中毒现象发生,国内已发生多起重金属集体中毒事件,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当前重金属测定方法测定速度慢、步骤繁琐且仪器昂贵。基于这种形势,我们开发出了重金属快速测定方法,可对食品样品中的铅、砷、铬、镉、汞进行快速联合测定 现场测试 一、重金属快速检测仪检测原理: (一)、样品经消化后,所有形态的重金属(包括砷、铅、镉、铬、汞等)都转化为离子型态,加入相关检测试剂后显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溶液颜色的深浅与重金属的含量呈比例关系,服从朗伯--比尔定律,再通过仪器进行测定得出含量值,与国家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允许限量的标准进行比较,来判断蔬菜样品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 (二)、各项重金属的检测原理及采用标准 1、重金属砷的检测原理及采用标准 采用国家标准(GB/T5009.11-2003)硼氢化物还原比色法,即样品经消化后,加入碘化钾-硫脲并加热,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在酸性条件下硼氢化钾将三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案

学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解决方案 项目背景: 青少年儿童的营养健康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是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为孩子们供应安全有营养的食物,守护他们健康成长,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学校食堂不可推卸的义务。 为保证学校食堂的饮食安全,提高我国青少年儿童的整体素质,维护青少年儿童的健康安全,山东风途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发起针对中小学食堂的食品安全检测监控水平升级行动。针对粮油米面、蔬菜、水果、酒类、肉及肉制品、茶叶、调味品及乳制品等食品,协助学校食堂确保营养成分达标,有效控制有毒、有害、变质及掺杂使假食品流入餐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 食品安全检测意义: 学校食堂主要针对粮油米面、蔬菜、水果、酒类、肉及肉制品、茶叶、调味品等食品,通过确保营养成分达标和抑制农

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添加剂、非食用化学添加物、微生物感染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以达到有效控制有毒、有害、腐烂变质、酸败、霉变食品及掺杂使假食品流入餐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目的,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消除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社会风险。 检测对象: 粮、油、米面及制品、蔬菜、水果、酒类、酱腌菜(泡菜)、肉及肉制品、茶叶、调味品、米豆面制品、水产品、饮料等。 检测依据: 国家标准GB和GB/T系列、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企业资质: 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CMC制造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认证,是北京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15项;拥有良好的品牌知名度,曾先后被焦点访谈、CCTV10我爱发明、BBC、荷兰国家电视台、十数次省卫视报导;专注从事食品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

现场快速检测(POCT)专家共识

《现场快速检测( POCT )专家共识》 2014 版文件 编号:CAMECHINAPOCT-201402 引言 现场快速检测( point-of-care testing ,POCT )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慢病监测、应急反恐、灾害医学救援、传染病监测、检验检疫、食品安全、毒品检验等公共卫生领域。近年来,随着微纳制造、生物科技、新材料、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POCT 技术不断向实时、定量和检测设备小型化的方向发展。推动POCT 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和责任。 1、POCT 的定义 POCT 是指在采样现场进行的、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 POCT ,在院内指在患者旁边进行的临床检测(床边检测bedside testing ),通常不一定是临床检验师来进行。在院外则是指在采样现场即刻进行分析,省去标本在实验室检测时的复杂处理程序,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类新方法。 POCT 的特点决定了其应用场所极其广泛,既可放置于规范的实验室内,也可在出现在多种现场,包括大型医院的病房、门诊、急诊、检验科、手术室、监护室;基层医院、社区保健站和私人诊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灾害医学救援现场、食品安全检测现场、环境保护现场;海关检疫、违禁药品快速筛查;法医学现场;生物反恐现场等。 2、POCT 的特性和应用 2.1 POCT 的特性①快速获取结果,大大缩短样本周转时间(Turn Around Time ,TAT) 时间;②仪器小型便携; ③使用标本微量,甚至不需要标本;④操作简单,非专业人员经简单培训或阅读说明书即可操作; ⑤综合使用成本低。 2.2 POCT 的应用 2.2.1 临床领域的应用

重金属快速检测技术在中药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_郑琪

*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常用大宗中药材质量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201407003)** 通信作者Tel :(010)64014411-2847;E-mail :yyuan0732@gmail.com 第一作者 Tel :(010)64014411-2851;E-mail :397126331@qq.com ★综述专论★ 重金属快速检测技术在中药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郑琪1,2, 南铁贵1,詹志来1,袁媛1**,黄璐琦1 (1.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京100700;2.陕西中医学院,西安712000)摘要: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使得中药材中重金属含量持续增高,中药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安全和疗效。因此,如何能快速、准确、简便地鉴别中药材重金属含量,对于中药材的用药安全至关重要。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重金属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归纳酶分析法、免疫分析法、生物化学传感器法、荧光标记技术,讨论其优势与不足,为建立中药材重金属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药材;重金属污染;传统检测方法;快检技术;酶分析法;免疫分析法;生物化学传感器法;荧光标记技术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1793(2015)11-1873-05 doi :10.16155/j.0254-1793.2015.11.01 Application of rapid determin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quality control of Chinese crude drugs * ZHENG Qi 1,2,NAN Tie-gui 1,ZHAN Zhi-lai 1,YUAN Yuan 1** ,HUANG Lu-qi 1 (1.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China ; 2.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Xi'an 712000,China ) Abstract :Heavy metals in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continue to increase due to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pollu-tion.Quality of Chinese crude drugs directly affects the safety of patients as well as the efficacy.How to identify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rapidly ,accurately and conveniently is an important issue to the safe medication of Chinese crude drugs.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rapid detection methods of heavy metal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discussed the advantages and shortcomings of existing methods such as inductive enzyme analysis ,immune analysis ,biological chemical sensor method and fluorescence labeling technology ,thus providing some references for establishing rapid determination methods for heavy metals in Chinese crude drugs. Keywords :crude drugs ;heavy metal pollution ;traditional detection method ;rapid detection methods ;enzyme analy-sis ;immune analysis ;biological chemical sensor method ;fluorescence labeling technology 重金属通常是指原子密度大于5g ·cm -3 的一 类金属元素,如铜(Cu )、镉(Cd )、金(Au )、银(Ag )、铅(Pb )、锌(Zn )、镍(Ni )、钴(Co )、铬(Cr )和汞(Hg )等[1]。中药作为天然药物,由于其具有毒副作用小、使用安全、疗效好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但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工业三废、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的排放、含重金属的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等,使中药材中重金属含量日益增高,中药材品质降低,严 重危害人体健康。重金属对人体危害表现在其可以 通过空气、水、食物等渠道进入体内,与体内有机成分、蛋白质、核糖、维生素、激素、生物酶等结合或反应,使其丧失或改变了原来的生理化学功能而产生 病变或表现出毒性 [2-4]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中药材重金属超标事 件。德国从我国进口的大批中药饮片中,30余种药材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多达11种,其中川芎6次检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汇总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汇总 快速检测技术广泛用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临床检验、检验检疫、毒品检验等公共领域。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是指对食品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 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害污染物 1.农药、化肥:有机磷,有机氯,硝酸盐 2.兽药:兴奋剂,镇静剂,抗生素 3.重金属离子:镉,铅,汞,铬,砷,钼 4.生物毒素: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肉毒素 5.致病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 快速检测含义 包括样品制备在内,能够在短时间内出据检测结果的行为称之为快速检测。三方面体现: (1)实验准备要简化 (2)样品经简单前处理后即可测试,后采用先进快速的样品处理方式 (3)分析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分类 按分析地点: 现场快速检测,实验室快速检测 按定性定量: 定性快速筛选检验,半定量检验,全量检验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一)生物法 1.生物化学测定法(酶抑制率法,速测卡法) 2.分子生物学方法(如:ELISA) 3.活体生物测定法(发光细菌,大型水藻,家蝇) 4.生物传感器法

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1)食品成分分析 (2)食品添加剂的分析 (3)农药和抗生素残留量分析 (4)微生物和生物毒素的检验 (5)食品限度的检验 (二)化学方法酶抑制法酶联免疫检测法 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快速测定 将NO3-还原N02-后,芳香胺与亚硝酸根离子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再与芳香族化合物发生偶联反应,生成一种红颜色偶氮化合物(偶氮染料),其颜色强度与硝酸盐含量呈正比,通过试纸由无色变为红色,变色的试纸放入基于光学传感器原理的硝酸盐检测仪中比色测定硝酸盐含量。仪器与材料:硝酸盐试纸. 快速测定仪 硝酸盐速测管 适用范围:乳品、饮用水、蔬菜等食物中硝酸盐的快速检测。 方法原理:按照国标GB/T5009. 33盐酸蔡乙二胺显色原理,在格林试剂中加入硝酸盐转化剂,并将其做成速测管,速测管中的试剂可将N03-还原为N02-后,再与芳香胺(氨基苯磺酸) 发生重氮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再与芳香族化合物( A-祭胺)发生偶联反应,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又叫偶氮染料),颜色深浅与硝酸盐含量成正比,与标准色卡比对,确定硝酸盐含量. 兽药残留快速检测微生物法检测 检测管中的培养基预先接种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并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以及pH指示剂。只需加入100ul样品于检测管中。 将含有样品的检测管放入64±1℃水浴中加热一段时间。奶或奶制品在培养基中迅速扩散,若该样品中不含有抗生素(或者抗生素低于检测值),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将在培养基中生长,葡萄糖呗分解后所产生的酸会改变Ph指示剂颜色,由紫色变为黄色。相反若高于检测限的抑菌剂,则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不会生长,指示剂颜色不变仍为紫色。 黄色表明该样品没有抗生素残留或抗生素残留的含量低于试剂盒的检测限(阴性) 紫色表明该样品中含有抗生素残留且浓度高于试剂盒的检测限(阳性) 如果介于黄色紫色之间,则说明该样品可能不含抗生素残留或者抗生素残留的含量低于试剂盒的检测限(部分阳性) 免疫金标记技术

现场快速检测题

快速检测:包括样品制备在内,能够在短时间内出据检测结果的行为称之为快速检测。 实验室快速检测方法:检测全过程在两小时以内,为实验室快速检测方法。侧重于挖掘现有设备潜力、更新仪器设备以及改变样品前处理方式。 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现场检测在30分钟内出具检测结果,为现场快速检测方法。侧重于将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从实验室拿到现场使用。 现场快速检测结果的表述 1 检测方法 1.1 定性检测:即快速地得出被检样品中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其本身就是有毒有害物质。 1.2 限量检测:即快速地得出被检样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是否超出标准规定值或有效物质是否达到标准规定值。 1.3 半定量检测:能够得出所测物质成分的大概含量,有利于结果的判断。 1.4 定量检测:也称全定量检测,一般在实验室中进行。有些现场检测方法,其本身也属定量检测范畴,如温度、湿度、消毒间紫外线辅照强度等物理指标的检测。 2 定性检测表述形式 2.1 阴性:表示用本方法未检出要检测的物质。 2.2 阳性:通常用来表示检出了有毒有害物质。 3 限量检测表述形式 3.1 合格:表示检测结果在标准规定值范围之内。 3.2 不合格:表示检测结果超出或达不到标准规定值。 4 半定量与定量检测表述形式:与限量检测相同,也可标出具体数值。 1、急性中毒物质:通常是以LD50(半数致死量)加以区分。通俗是指毒性较强的物质,当人体摄入一定剂量后,在几分钟或数小时即可出现中毒症状。 2、慢性伤害物质:是指与急性中毒物质相比在同等剂量的情况下毒性弱一些的物质,当人体摄入同等剂量时不会很快出现中毒症状,当毒性物质在人体中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显现出不良体征。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1 食物在加工、贮存或运输过程中被污染。 2 食物在贮藏过程中腐败变质、分解产生有毒物质。 3 食物中残留有毒物质或食物本身含有有毒物质。 4 人为掺入了不该掺入的物质或过量掺入了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 5 误食、误用有毒物质。 6 自杀或投毒等。 采样原则 ⑴代表性原则⑵典型性原则⑶适时性原则⑷适量性原则⑸不污染原则⑹无菌原则⑺程序原则⑻同一原则 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 原理 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系。正常情况下,酶催化神经传导代谢产物(乙酰胆碱)水解,其水解产物显色剂反应,产生黄色物质,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值,计算出抑制率,通过抑制率可以判断出样品中是否含有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存在。

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应用

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在卫生监督中的应用 现场快速检测基础 一、概述 (一)现场快速检测定义及特点 1. 概念 现场快速检测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同国标和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够在现场短时间内出具检测结果的行为。 2. 特点 现场快速检测有以下特点: ⑴应用于现场。 ⑵实验准备简化。 ⑶样品处理简化或自动化。 ⑷结果判读直观化。 ⑸包括样品制备在内能够在30 分钟内出具结果。 (二)衡量快速检测方法优劣的指标 1.技术性指标 ⑴灵敏性即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对不合格食品(项目)的检出能力,这是作为快速检测检测方法首先要考虑的指标,快速检测方法只有达到一定的灵敏度(检测下限),才能保证不合格样品(项目)全部被检出而不漏检。针对不同样品中的污染物其快速检测方法需要相应的灵敏度 ⑵特异性即针对性强,假阳性低,一种快速检测方法最好只针对所检测项目,其他非检测项目或物质对检测结果无影响。另外,特异性还意味着有较低的错检率,错检率和假阳性太高将会大大增加可疑阳性结果实验室确认的工作量。假阳性可以通过重复的快速检测试验而降低。 ⑶稳定性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包括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员对同一样品同一项目的快速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包括有较高的效期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 2.可操作性指标 ⑴便捷性从采样到样品制备,从实验准备到操作过程,能够方便操作并快速完成。尤其是仪器容易操作,结果容易判读,适合于基层一线人员开展工作。 ⑵经济性快速检测作为对不合格产品的一种筛检方法,需要筛检的数量大,要求单件快速检测成 本要尽量低,以便于深入广泛开展各快速检测工作。 ⑶检测的种类多、范围广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方式,对尽可能多的样品 种类进行筛检,以提高快速检测方法实际应用的广泛性。 (三)现场快速检测的特性1.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和实验室检测在本质上都属于检验或检测的范畴,都是将物理特性、化学反应和生物反应等应用到检测中。 2.现场快速检测之所以在卫生监督体系中受到格外重视,是由于该项技术与实验室相比有如下优势: 实验室检测的劣势:⑴实验室检测数量有限⑵实验室检测样品周期长⑶实验室检测样品费用高 现场快速检测的优势:⑴快速(缩短检测周期)⑵便捷(减少执法成本)⑶高效(提高执法效率) 3.缺点 ⑴易干扰:受操作人员、仪器设备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⑵缺标准 ⑶计量认证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管理制度 一、学校确定专职人员从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检测人员经过专业培 训,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方可上岗。 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展开食品快速检测工作。 三、严格按照餐饮服务监管部门的要求展开必检项目的检测工作,并根据 需要展开自选项目的检测工作,并由专人负责填写《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登记表》和《可疑食品处置登记表》,登记表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四、经快速检测认为不合格的食品,要立即停止使用,按要求封存,将样 品送往有资质的检验机构检测,经检测合格的食品可继续使用,不合格的食品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处。如经快速检测认为不合格的食品数量较少、价值较低且送检费用较高,应在本单位负责人的监督下自行销毁,并做好登记。 五、检测设备、试剂和试纸由专人管理、专柜存放,定期清理超保质期的 检测耗材,并及时补充。 六、凡有毒、易燃的检测废弃物,要进行妥善处理。检测结束后应清扫地 面和清理操作台,并将仪器设备擦拭干净,做好防尘防锈的工作。七、自主接受餐饮服务监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培训,不断提高食品快速检 测水平。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操作规范 一、现场环境 1、环境整洁、无污染,有良好的采光条件和照明设备,室内物品摆放 整齐、合理,有固定位置,不得存放个人物品; 2、工作台应保持水平,无渗漏; 3、检测用过的废弃物应放到固定的垃圾桶内,并及时妥善清理。 二、仪器管理 1、食品快速检测箱应由专人管理,建立档案,备有使用说明。做到经 常维护、保养和检查; 2、检测试剂、试纸的购买和使用应建立档案,登记购买时间、单位、 数量、有效期等。已变质、污染、超过保质期的试剂、试纸不能继续使用。 三、采集样品 1、所有采集的样品一定要随机抽取,有代表性; 2、采集液体样品时,应充分混合均匀后采集; 3、样品采集的数量及方法应严格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4、采集的每份样品应使用干净的容器分别盛放,防止交叉污染。 四、样品检测 1、样品检测前,操作人员应先对样品进行登记; 2、在进行检测时,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操作,认真观察检测过程,不得擅自离开现场;

重金属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重金属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重金属免疫学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检测技术,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快速、携带方便、费用低的优点,可用于现场快速检测。概述近年来免疫学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类方法的发展趋势和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重金属;免疫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反应;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随着全社会对食物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不断提高,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环境污染方面所指的重金属主要指生物毒性显著的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还包括具有毒性的重金属铜、钴、镍、锡、钒等污染物[1]。这类有毒物质通过经由食物链浓缩且在身体不断累积,主要以慢性中毒和远期效应显出毒性,存在巨大的潜在危害。据国家环保局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06万kg,造成的直接经济超过200亿元,受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的耕地约有2000万hm2,约占耕地总面积的

1/5[2]。中国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也十分突出,江河湖库底质的污染率高达%。重金属一旦污染环境,很难自然修复,且随食物链畜积和传递,对食品安全与群众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3]。 因此,近年来重金属污染越来越受到到人们的重视,针对重金属常用的传统检测方法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SS)、火焰原子吸收法(FASS)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UV)等。传统检测方法具有省时、快速、准确、灵敏的优点,是的国家重金属安全检测的金标准。传统的检测方法准确、可信度高,但往往需要大型设备仪器和专业人员操作,有一定的时间地点局限性,不适合用于快速、现场定量检测。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检测和大范围取样实时监测时,需要建立一种灵敏、高效、快速、方便的检测方法。因此,基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4]的免疫学检测技术,为实现环境及食品样品中重金属的快速定量或半定量检测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本文综合论述了近几年来重金属检测中的样品前处理及免疫学检测技术,并对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1 样品前处理 重金属在实际样品中往往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

(完整)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完整)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全部内容。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实 验 报 告 指导老师:贺萍 班级:应091-4

组别:第十四组 组员:

实验目的 1、了解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定义以及快速检测的意义所在。 2、初步了解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现状以及在当代食品速测的必要性。 3、明确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国家安全标准。 4、学会几种快速检测试剂的配制和使用. 5、掌握NaOH的标定方法. 6、掌握运用半微量的方法测定食醋的总酸含量。 实验原理 1、亚硝酸盐的快速检测 亚硝酸盐主要是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钾,系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固体,味微咸,易溶于水。亚硝酸盐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应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而限量使用.但其毒性较强,能使人体血红蛋白氧化而失去运输氧的能力,造成慢性、急性中毒,还能与食品中、人体内的仲胺类化合物反应生成具有强致癌性的亚硝胺类化合物。因此,严格控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治理餐桌污染,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的重要工作。 本速测试剂根据国家标准GB/T5009.33—2003研制而成,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可迅速与本试剂反应生成紫红色产物,颜色越深,表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与标准品比较,可以得出样品中亚硝酸盐是否超标的半定量结果。本方法适用于食物、水及中毒残留物中亚硝酸盐的快速检测。 2、碘盐的快速检测 碘遇淀粉呈蓝色,颜色深浅与碘含量成正比,与标准色卡比对确定碘含量。本方法适用于海盐经碘酸钾强化后食盐中碘的快速检测。 3、食醋总酸的快速检测 食醋中主要成分是乙酸,含有少量其他有机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以指示剂显示终点,得出样品中总酸的含量.本方法适用于食醋中总酸的现场快速检测。 4、乳品蛋白的快速检测 蛋白质具有两个以上的肽键,具有双缩脲反应现象,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2形成紫红色络合物,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故可以用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本方法适用于乳粉及液态奶中蛋白质含量的现场快速检测. 5、加碘精盐中碘含量的常规检测

现场快速检测(POCT)专家共识 (1)

《现场快速检测(POCT)专家共识》 2014版文件 编号:CAMECHINAPOCT-201402 引言 现场快速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 慢病监测、应急反恐、灾害医学救援、传染病监测、检验检疫、食品安全、毒品检验等公共卫生领域。近年来,随着微纳制造、生物科技、新材料、移动互联网 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POCT技术不断向实时、定量和检测设备小型化的方向发展。推动POCT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和责任。 1、POCT的定义 POCT是指在采样现场进行的、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 POCT,在院内指在患者旁边进行的临床检测(床边检测bedside testing), 通常不一定是临床检验师来进行。在院外则是指在采样现场即刻进行分析,省去标本在实验室检测时的复杂处理程序,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类新方法。 POCT的特点决定了其应用场所极其广泛,既可放置于规范的实验室内,也可在 出现在多种现场,包括大型医院的病房、门诊、急诊、检验科、手术室、监护室;基层医院、社区保健站和私人诊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灾害医学救援现场、食品安全检测现场、环境保护现场;海关检疫、违禁药品快速筛查;法医学现场;生物反恐现场等。 2、POCT的特性和应用

2.1 POCT的特性 ①快速获取结果,大大缩短样本周转时间(Turn Around Time,TAT)时间; ②仪器小型便携; ③使用标本微量,甚至不需要标本; ④操作简单,非专业人员经简单培训或阅读说明书即可操作; ⑤综合使用成本低。 2.2 POCT的应用 2.2.1 临床领域的应用 在临床领域,POCT的主要优势在于缩短样本周转时间(TAT),达到快速诊治 的目的,缩短了患者在诊疗场所的停留时间。不仅提高了医疗工作效率,而且还使患者满意。 在医院内,POCT医学装备应用广泛,包括院内急诊科、ICU、呼吸科、心 内科、手术室等临床科室。这种技术在时效性和灵活性方面与传统检验形成互补, 也弥补了基层医院检验资源不足的问题。仅以急重症检验为例,POCT可以满足 临床医生对这些指标快速准确报告的迫切需求,以便快速做出正确临床决策,挽救生命。 面对我国新一轮的医疗体制改革,在新农合医疗体系建设方面,POCT有望 为突破大型进口设备的垄断,为提高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医疗水平做出贡献。 虽然从“单个检验成本”方面考虑,POCT相对成本较高,但是临床应用POCT 项目综合成本低,POCT可以降低资源的占用(包括病人住院的时间,采样时间,医护人员的占用时间等)。 2.2.2 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 家庭用血糖仪的广泛使用是POCT技术应用于慢病管理的一个成功典范。 跨入新纪元以来,医疗模式与健康理念的转变成为了POCT发展的强大推 动力。医疗历经了由家庭医疗、社区医疗、基层医院向大型中心级医院发展的历程,这是一种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而在我们跨入本世纪以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个体化医疗需求日益高涨,都使得以医院为核心集中资源、对症治疗的疾

快速检测技术终极版

1.食品加工中危害分为哪三个方面,每一方面包括哪些因素? ⑴生物性危害:细菌性危害、真菌性危害、病毒性危害、寄生虫危害、虫鼠害 ⑵化学性危害:天然毒素及过敏原、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激素残留、重金属超标、添加剂滥用和非法使用、包装材料、容器与设备带来危害 ⑶物理性危害:非正常外来杂质(如玻璃、石头、金属、塑料等)。 2.简述快速检测定义? 在短时间内,如几分钟、十几分钟,采用不同方式方法检测出被检物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检测得到的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规定值,被检物质本身是不是有毒有害物质,由此而发生的操作行为称之为快速检测。 3.简述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意义? ①快速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有利工具:在日常卫生监督过程中,除感官检测外,采用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及时发现可疑问题,迅速采取相应措施,这对提高监督工作效率和力度,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②快速检测是实验室常规检测的有益补充: 采用快速检测,可使食品安全预警前移,可以扩大食品安全控制范围。对有问题的样品必要时送实验室进一步检测,既提高了监督监测效率,又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检测项目,达到现场检测与实验室检测的有益互补。③快速检测是大型活动卫生保障与应急事件处理的有效措施:在大型活动卫生保障中,为了防止发生群发性食物中毒④快速检测是中国国情的一种需要:中国在提高食品安全整体水平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快速检测将会在其中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4.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形式有哪些? 试纸法:用试纸直接显色来定性并作为限量指示、用试纸层析显色或层析后胶体金显色来定性或作为限量指示、用试纸显色的深浅来半定量。试管法:用速测管显色来定性、用速测管显色的深浅半定量。滴瓶法:将标准溶液放在滴瓶中,根据消耗的滴数来判定被检物质的含量。便携式仪器法 5.快速检测结果表述形式有哪些? ①定性检测:即快速地得出被检样品中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其本身就是有毒有害物质。通常以阴性或阳性表述。阴性表示用本方法未检出要检测的物质。阳性表示检出了有毒有害物质。②限量检测:即快速地得出被检样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是否超出标准规定值或有效物质是否达到标准规定值。通常以合格或不合格表述。③半定量检测:能够快速地得出所测物质的大概含量,通常以合格或不合格表述,也可标示出具体数值。④定量检测:如温度、湿度、消毒间紫外线辅照强度、纯净水电导率等物理指标的检测。通常以具体数值表述。 6.简述快速检测注意事项及采样的注意事项? 检测注意事项:①对于阳性结果以及不合格结果的样品:应重复测试,排除偶然误差。重要样品,如含急性中毒物质或可能会对后期处理带来较大社会影响或较大经济损失的样品,应注意留样,并将样品送实验室进一步确证。②对于阴性与阳性、合格与不合格之间不易判定的样品:应重复测试,以多次重复相同的结果报告之。 采样注意事项:①为了监测总体样品的安全卫生状况,应注意采样的代表性原则。均衡地,不加选择地从全部批次的各部分随机性采样。②为了检验样品掺假、投毒或怀疑中毒的食物等,应注意采样的典型性原则。根据已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样。如怀疑某种食物可能是食物中毒的原因食品,或者感官上已初步判定出该食品存在卫生质量问题,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采样。③当检出阳性样品或不合格样品时,应考虑采样方法是否正确。必要时送实验室进一步检测。 7.简述利用农药速测卡快速检测有机磷农药的基本原理,并简述基于农药速测卡采用表面测定法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方法过程? 利用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高敏感的胆碱酯酶和显色剂做成的试纸。胆碱酯酶

床旁检验的质量控制

床旁检验的质量控制 随着物理学、生物化学和免疫学等基础学科的深入,临床医学和患者需求的不断提高,床旁检验(POCT)在检验方法学和测试性能上日臻完善。然而,如何提高床旁检验的准确性,有效实现床旁检验的全面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使其结果更加有效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仍然是摆在检验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挑战。 传统意义上,床旁检验是以护理为重点在患者床旁进行的即时检验,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个临床科室、检验科,甚至用于自我监测。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床旁检验技术得到了迅速提高。基于干化学技术、胶体免疫层析技术、生物传感技术、粒子包被等技术的各种卡、板、条和便携式小型仪器广泛应用,可一次性测定血气、离子、微生物抗体或抗原、多种毒品和麻醉剂、心机损伤指标、血凝指标等。从传统试剂条的单一分析发展到多联分析;从单纯浸测发展到渗滤式和层析迁移式检测;从目测发展到微型分析仪检测,便携式和手掌式小型床旁分析仪器已在国内外普及。 床旁检验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应用使其质量控制成为岌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床旁分析仪器操作的简易性使操作人员错误使用和错误读取数据的几率增大;由于操作人员一般不是专业检验人员,操作水平和熟练程度很大的差异;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功能的床旁分析仪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不同,基于干化学法试剂条上的检测模块由于各部分厚度或孔径的误差和试剂盒装配时的质量误差均会影响结果;床旁分析仪与实验室仪器由于检测样本或检测过程的差异存在系统差异,多数检验凝血酶原时间(PT)的床旁凝血仪使用全血标本,其结果相比血浆要偏高。这些因素无疑都会影响床旁检验结果及诊断和处理的准确性。因此,在POCT的质量控制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标本采集和患者准备 临床检验对测试标本都有专门的要求,或是标本类型,或是抗凝剂种类,不一而足,操作者必须明确患者在受检前要注意或禁忌的事项,这是保证检验合理性的前提。由于方法学存在着差异,首先要了解在检测原理上对标本有哪些具体要求,如:光学法检测的仪器多数会受到标本中溶血和乳糜的干扰,化学显色法会受到外源性氧化还原物质的影响,这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采血对象要处于空腹平静的状态,饱食和油腻食物会干扰血小板因子和纤溶成分的测定;情绪紧张、激烈运动也将导致测量的偏差;血气分析时

急诊抢救中快速床旁检测优势.docx

急诊抢救中快速床旁检测优势 在急诊抢救工作中,通过检测准确快速地判断患者病情至关重要。时间的耽搁对于患者的生命具有很大的威胁,所以急诊医治人员需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把控了解,并且采取相对应的正确措施[1]。在以往,如果要实现病情的完全准确,一般需要进行急诊血液学分析,而这个工作需要在实验室里面进行,所花费的时间也相对较久,这在时间上必然会影响救治效果。快速床边检测技术先进,不需要稳定的环境,结果准确可靠,可以在少量的全血中进行检测,而不需要对样品进行特殊处理,操作简单[2]。20XX年我院急诊科将快速床边检测应用于抢救700例危重病人的过程中,立即获得了患者的检查数据,缩短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时间,并探析了快速床旁检测(POCT)在急诊抢救中的优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XX年内于本院750例急诊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的条件下,进行了入组筛选,保证了研究对象认知功能方面没有障碍。其中男395例,女355例;年纪最大值为76岁,最小值为34岁,其均值为50.2岁;患有多发伤的患者有55例,患有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有50例,患有呼吸衰竭的患者有50例,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有213例,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有51例,患有心搏呼吸骤停的患者有62例,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有155例。

快速床旁检测(POCT)具体操作如下。 1.2.1AQT90FLEX免疫分析仪的操作流程当免疫分析仪处于下列模式时放入样本进行测试:准备样本识别:(1)在主屏幕上按放入样本。(2)将样本放入进样口。如果已有样本管在进样口,移除并按有生物危害的废弃物处理。(3)输入病人编号。(4)选择新类型。(5)选择所需的测试组合和/或测试类型。注:最多能选5个测试。(6)按开始。注:在主屏幕上会出现一个结果链接,显示测试结束的剩余时间。当测试完成后,出结果时间栏是空的。分析仪的打印机上会打印一张识别条。 1.2.2GEM3500血气分析操作流程(1)选择样本类型,点“OK”确定,进样针弹出。(2)样本采集后要立刻混匀,避免凝块的生成,测试前样本再次彻底混匀。(3)进样针插入血液样本中,点击“OK”,开始自动吸样,当发出嘟嘟的声音,马上移开样本。(4)输入病人编号,病人Temp以及%FIO2(吸氧浓度)等,点“OK”确定。(5)等待结果,自动打印。 1.2.3mLabs®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操作流程(1)采集血样完毕后(需静脉血2mL-3mL),开机。(2)选择“一般测试”。(3)选择测试项目及样本类型。(4)输入病人编号。(5)按出仓键放入样本250μL。(6)点击开始进行测试,结束后自动显示并打印。750例患者中600例行血气和心肺五项检测,100例行PCT检测,50例行CRP 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