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复习资料(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复习资料(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复习资料(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七年级文言文复习资料

《〈世语新说〉两则》基础知识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___________________行:___________________

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___________________乃:___________________

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_____去:___________________

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_________引:_________顾:_________

2、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等要素。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设想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⑴与友期约________⑵去后乃至________⑶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⑷俄而雪骤________

7、《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约定时间外出B、超过才C、舍弃离开D、惭愧拉回头看2、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去,(太丘)去后(友)乃至。3、南朝宋刘义庆

4、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5、B

6、⑴约定⑵才⑶相比⑷一会儿,不久

7、答:此题答案为开放性的。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②“笑”前喻,“乐”后喻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世说新语》两则·检测题

一、积累运用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下车引之

(3)元方入门不顾(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用下面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各组一个成语。

(1)元方入门不顾(2)友人便怒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3.译句。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课文默写。

(1)公欣然曰:“________?”兄子胡儿曰:“________。”兄女曰:“________。”公大笑乐。

(2)元方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友人惭,下车引之,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1)在家里把儿女们聚在一起(2)拉(3)回头看(4)离开到2.(1)义无反顾(2)怒不可遏(3)至死不悟信誓旦旦3.(1)等待您好久了,您不到,(父亲)就已走了。(2)在空中撒盐大约可以比拟吧!(3)不如用柳絮随风飘起来比拟。4.(1)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天礼元方入门不顾《论语十二则》

相关识记:1、积累文中几个成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

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

3、理解背诵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

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⑨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2、吾日三省

..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齐:相同

5、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择善而从

三.填空。

1、子曰:“学而时习之,。”//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3、子曰:“见贤思齐.焉,。”//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三人行,。,。”//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

5、子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

20 《虽有佳肴》过关检测

一、基础巩固

(一)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8分

1、虽.有佳肴()

2、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

..学然后知不足()..() 4、是故

5、教然后知困.()

6、然后能自反.也()

7、然后能自强

..也() 8、学.学半()

9、教学相长.也()

(二)翻译下列句子。15分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兑命》曰:“学学半。”

()填空。34分

1、《礼记》,又名《》,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朝代)(人名)编撰。

2、“四书”是指《》《》《》《》。

“五经”是指《》《》《》《》《》。

3、《学记》是《》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系统性的论文。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因材施教”“”等。

二、能力提升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6分

(1)不知其.旨也()(2)知困然后

..能自强()(3)《兑.命》()

2、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4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本文的中心句是()。3分

4、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4分

答案:

一、(一) 1、即使 2、甘美 3、最好的道理 4、所以 5、不通,理解不了 6、反省 7、自我勉励 8、教人 9、增长(或促进)(二) 1、即使有美味佳

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2、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3、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勉励自己。 4、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5、《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三)1、《小戴礼记》,儒,西汉,戴圣 2、《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3、礼记第一篇教育学(或教育、教学活动)教学相长

二、 1、(1)它的(2)这样以后(3)通“说”,指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説。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教学相长 4、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或: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

文言文阅读(12分)

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④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一寺临.河干()⑵山门圮.于河()

⑶阅.十余岁()⑷但.知其一()

13.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

⑴如是.再啮古义:()今义:()

⑵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今义:()

14.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

1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案:

(二)12.⑴靠近⑵倒塌⑶经历⑷只

13.⑴这样判断动词⑵事物的道理物理学

14.D

15.⑴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⑵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16.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寓言四则·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为加粗字注音。

宙斯()庇护()较量()凯歌()

遽()髀()跛()

二、选出不是同义词的一项

()A.失败——惨败; B.排除——排斥;

C.庇护——保护; D.重视——轻视

三、选出不是反义词的一项

()A.渺小——伟大 B.增加——降低

C.坚定——坚决 D.冷淡——热情

四、为下列加粗词选择正确义项。

1.人皆吊之

()A.慰问 B.吊着 C.哀悼

2.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A.将要 B.带领 C.将来

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A.十九个人 B.十分之九 C.十有八九

五、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

2.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3.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4.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六、阅读。

(一)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个故事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他们的表现作用。

A.较量较量: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表现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情。B.凯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表现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情。2.“要说不是这样”中的“这样”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概括蚊子战胜狮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在描写蚊子叫声时用了两个不同的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你并不比我强”和“我比你强得多”分别是________句和________句,从句子的语气上来看,第________句比第________句强。

6.文中写狮子与蚊子的“战斗”时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手法。

A.对话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神态描写 E.心理描写

7.在文中最后一节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一、zhòu bì jiào kǎi jù bì bó

二、D三、C四、1.A 2.B 3.B

五、1.√ 2.× 3.√ 4.×

六、(一)1.A.在竞赛或斗争中比试高低;毫不畏惧 B.打了胜仗所唱的歌;洋洋得意 2.(你并)不比我强 3.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或扬长避短 4.吹着喇叭唱着凯歌 5.否定句肯定句第2句第1句 6.BC 7.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二)1.俯视;嘲笑;傲慢、自大 2.你的行动没有一定的方向,你永远只会随风飘荡 3.语言描写,揭示了烟囱坚定的默默奉献的精神和品格。

《论语》十二章研讨与练习说明

《论语》十二章

一背诵全文。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孔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主张?试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三下边这些句子和词语今天仍然在使用,先抄写一遍,然后对照注释,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温故而知新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四找出课文中有关道德修养的论述,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论述道德修养的主要有1、2、6、8、9、11、12章。

答案1.说:通“悦”,愉快。

2.省:自我检查,反省。

3.逾:逾越,越过,超过。

4.好:喜欢,爱好。

5.笃:忠实,坚守

《论语》十二章专项强化练习题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每空1分,共50分)

(1)时.习说.乎有朋.不愠.君子

..

(2)吾.日.三.省.为.人谋忠.

不信.传.不习乎?

(3)十有.五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知天命

..不逾.矩.

..耳顺

(4)温故.而知新.可以

..

(5)罔.殆.

(6)人不堪.其忧

(7)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

(8)饭.疏食

..于.我

..饮水.曲肱.不义

(9)三.人焉.善者

..而从.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

(11)夺.帅匹夫

..

(12)笃.志.切问

..仁.在其中

..近思

二、填空。(每空1分,共45分)

1、《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共篇,以语录体和体为主。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

2、《论语》与《》、《》、《》合称为“四书”。

3、表明了既要勤勉学习,还要按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的是:

,?

3、表明了学须有友。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远千里而来,研究学问,析疑解惑,有利于学业进步,自然成为乐事:,?

4、含蓄地表明了学习要有不求人知、全在进德修业的正确态度:,

5、曾参讲治学的人要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的句子

是:???

6、强调复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的是:,?

7、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是:,。

8、《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

9、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

是:,。

10、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

11、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

12、《论语》中含义深远,金铿玉振,古往今来,不知激励过多少志士仁人在险恶的环境中

守志不移

....的句子是:,。

13、《论语》中用简洁朴素的笔致,勾画出一个安贫乐道者的心理状态,平凡而又高洁,令人向往之至,在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的句子

是:,,。

,。

14、写出五个在《论语》中出现,现在还使用的成语

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句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采用对偶,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句子句诗是:海曰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突出作者对早春喜爱的诗句是: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 杜牧的《泊秦淮》: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曰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9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今曰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0.《钱塘湖春行》中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1《过故人庄》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曰,还来就菊花。

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复习资料

201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复习资料(完全版)《〈世语新说〉两则》基础知识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___________________ 行:___________________ 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___________________ 乃:___________________ 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_____ 去:___________________ 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_________ 引:_________ 顾:_________ 2、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等要素。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设想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⑴与友期约________⑵去后乃至________ ⑶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⑷俄而雪骤________ 7、《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说新语》两则·检测题 一、积累运用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下车引之 (3)元方入门不顾(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用下面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各组一个成语。 (1)元方入门不顾(2)友人便怒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3.译句。 (1)待君久不至,已去。

新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解析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解析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 1.文言文阅读 《论语》十二章选段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 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不逾矩________ ②人不堪其忧________ ③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 ④逝者如斯夫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答案】(1)越过;能忍受;以……为快乐;这,指河水 (2)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②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我有)就去改正它。 【解析】【分析】(1)“不逾矩”的意思是“不会超过规矩”,“逾”的意思是“越过”;“乐”在这里是意动用法。 (2)“故”“以”“善”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故答案为:⑴越过;能忍受;以……为快乐;这,指河水; ⑵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②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我有)就去改正它。 【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⑵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 【参考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

新七年级上语文文言文总复习(全)

七年级(上)文言文总复习知识点 8《世说新语》两则 一、生字读音。 陈寔(shí) 在不(fǒu) 谢道韫(yùn) 无奕女(yì) 王凝之(níng) 二、句读停顿:①与儿女/讲论文义②白雪纷纷/何所似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⑤陈太丘与友/期行⑥君与家君/期日中⑦元方/入门不顾 三、特殊用法的文言词语 (一)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吗? (二)古今异义 1.与儿女 ..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动词。今义:日期,名词。 3.太丘舍去.:古义:离去、离开今义:前往。 4.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用。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今义:照顾或顾客。 (三)一词多义 1、而俄而.雪骤: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俄而”,表时间短促,可译为“不久”等。 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然后”等。 2、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人名) 下车引之(代词,他,代元方) (四)解释下列词语 君:对对方的尊称,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陈太丘与友期》 ①相委.而去.委:丢下去:离开②下车引之 ..引:拉之:代词,他 ③乃至乃:才④则是无信则:就 《咏雪》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内集:家庭聚会②俄而 ..雪骤:俄而:不久 ③公欣然 ..曰:“白雪纷纷何所似.?:欣然:高兴地似:像 ④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差不多拟:相比 ⑤兄女曰:“未若 ..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因:凭借 ⑥即.公大兄无奕女即:就 五、句子翻译【特殊句式及难译易错句】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省略句) 太丘不在等候就离开了,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省略句) 跟别人约定一起出行,丢下别人自己就走了。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朋友很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进入大门不回头看。4与儿女讲论文义 跟子侄辈一起谈论诗文。 5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倒装句) 哥哥的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6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把它比作柳絮乘风而起。 六、内容理解: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点拨:融洽欢快轻松。 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点拨:(1)“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2)“柳絮”一喻好,不仅讲究形似更是神似,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3.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 答:补充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赞赏道韫的才气。 4、《陈太丘与友人期》一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人要诚实守信,重视礼仪。 七、人物形象: 1、文中对谢道韫的评价如何?点拨:聪明有才学。 2、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 点拨: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神。 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点拨: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4、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点拨: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5主题归纳(多角度思考) 元方:明事理、懂礼识仪;友人:不守信用、不懂礼貌、知错能改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新人教版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新人教版附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 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 《咏雪》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9题。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②“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③“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编著的《》一文。 2、解释加点的字词。 内集 ..:欣然 ..: ..:儿女 ..:俄而 差可拟 ...:未若 ..:因.风起: 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 ② ③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 的家庭气氛。 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撒盐 / 空中差 / 可拟 B.白雪 / 纷纷何 / 所似 C.未若 / 柳絮 / 因风起 D.左将军 / 王凝 / 之妻也 6、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7、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 答: 8、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2

3 答: 9、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喻体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 词: 诗句: 《陈太丘与友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 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 怒: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③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点的字词。 与友期.行: 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尊君..在不.: 待君.久不至: 相委. 而去. : 家君..: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 ② ③ 3、“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 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 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还可看出友人是个 的人。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是 ,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 “ ”。 4、元方对友人的评价是 ,从而课文想告诉我们 的道理。 5、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陈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说说你的看法。 答: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 (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 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 4.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

【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 一、字词复习: 彷徨 ..(páng huáng) 署.名(shǔ)钻.探(zuān)漂.白(piǎo)深恶.痛绝( wù ) 校.补(jiào)澎.péng湃.pài 狂澜.lán 诧.chà异惩.chéng罚祈.qí祷dǎo 钥. yào匙.shi 字帖.(tiè)挚.zhì痛亘.gèn古污.wū秽 .huì诘.jié问霹.pī雳 lì憎.zēng恶.wù滞.zhì笨骷kū髅 .lóu 取缔.dì涎.xián水凹āo凼.dàng 累.léi赘zhuì别biè扭niu 修葺.qì伫.zhù立迸.bèng溅jiàn 忏.悔( chàn) 矜持(jīn)无垠.(yín)羸.弱(léí)炽 .热(chì)载.人(zài)负荷.(hè)凸.现(tū)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兀wù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慷kāng慨kǎi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dǒu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形容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名,说出。 大庭广众dà tíng guǎng zhòng:指人数众多的公开场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 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太丘舍去(________) ②则是无信(________) ③及事讫(________) ④先期一日(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时习之 B.计日告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屈伸呼吸 D.静以修身/以刀劈狼首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4)文段理解。 甲与乙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 【答案】(1)舍弃,丢下;不讲信用;等到;约定的日期 (2)D (3)听说使君你要来,我们很高兴,所以出来迎接你。 (4)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 【解析】【想】(1)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舍”:丢下。“期”:约定的日期。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无信”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不讲信用,没有信用”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句意)是作答的关键。 (2)A.前者表转折,后者表承接。B.前者代词,后者语气助词。C.前者“好像”,后者“你”。D.都是介词“用”之意。注意“静以”为宾语前置。故选D。

2016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古诗词复习与测试 第五课《世说新语》两则 《世说新语》作者是朝,。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 内集:家庭聚会。 讲:讲解。论:讨论。 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未若:不如比作。因:凭借:差可拟:差拟,相比。 【古今异义】 1、儿女古义:子侄辈的人,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今义:指子女 2、因古义:趁,乘,凭借今义:因为 3、文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的意思 【练习】:阅读《咏雪》,完成1~5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等因素。 2.解释加粗的词。 (1)寒雪日内集________________ (2)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____ (3)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____ (4)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 3.“儿女”一词古今意义不同,今义指儿子和女儿,古义指___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兄妹两人一个把雪比作盐,另一个把雪比作柳絮,哪一个更好呢?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通“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注释】 期行:期,约定,行,出行。 期日中:期:约定。日中,正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汇总(含文言文翻译)

七年级上册 1.《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和子侄辈的人一起谈论诗文。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差不多可以和在空中撒盐相比。”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而起。”谢太傅高兴地大笑起来。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朋友)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离开了,(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爸爸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在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着孩子骂他父亲,就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2.《论语》十二章 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按时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尽心尽力了?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了?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 ⑶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自立于世,四十岁时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时随心所欲,又不越过规矩。” ⑷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⑸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害。” ⑹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译文:孔子说:“真是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无法忍受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乐观的品质。真是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译文:孔子说:“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2018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2018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 复习资料 陋室铭 一、重点字词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作动,出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名作动,灵验 3.惟吾德馨馨:本意指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4谈笑有鸿儒鸿儒:博学的人。鸿,大 5可以调素琴调素琴:弹琴。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6无丝竹之乱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扰乱。 7无案牍之劳形形:形体、躯体;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二、重点句子翻译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长到台阶上,使台阶都都绿了;草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使心境扰乱,也没有官府公文来使身体劳累孔子日: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问题探究 1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以比兴、类比的写法,把陋室与山、水作类比,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伏笔。 2结尾“何陋之有”有何深意?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 ①“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子罕》,原话是“君子句之,何陋之有?作者截取后一句,作用有三暗含以“君子”自居的意思巧妙呼应开头“惟吾德馨”——陋室不陋关键在于惟吾德馨。紧扣题目,以反问作结,突出主旨。 ②刘禹锡才华横溢,胸襟广阔,虽身居陋室,却视荣华如粪土,高洁傲岸,安贫乐道。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忘记了美好的品行,不能为了利益而做损人利己的坏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比

物质更宝贵的东西—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爱莲说 一、重点字词 1.可爱者甚蕃蕃:多 2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只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淤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沾染(污秽)。濯:洗。涟:水波。妖:过分艳丽。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中通外直:这里描写的是莲的茎。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藤蔓。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茎。 5香远益清益:更加 6亭亭净植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玩:靠近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焉语气词 8.陶后鲜有闻鲜:少。 9宜乎众矣宜:应当。 二、重点句子翻译 我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枝蔓,不旁生枝茎;

2017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 班级:姓名: 《咏雪》 一、填空。 《咏雪》选自。作者是(朝代)(姓名),《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 2、咏雪的直接原因: 3、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 4、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

五、问答题。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2、对于谢太傅的出题,兄子和兄女分别给出什么答案? 3、两个咏雪句“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请从文 尊君在不? 四、一词多义 1、顾: 元方入门不顾:顾野有麦场: 将军宜枉驾顾之(三顾茅庐):

2、信 则是无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必以信: 五、敬辞与谦辞 尊君:家君: 六、重点词语理解 A、太丘舍去舍:去: 九、对这段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陈元方反驳友人,可见他明白事理,聪明机智。

B.友人迟到在先,责骂陈太丘在后,可见友人是个既“无信”又“无礼”的人。C.陈太丘不与友人打招呼就独自上路,陈太丘不讲信用。 D.由陈元方的言行可看出其父陈太丘应是个守信懂礼的人 《诫子书》 一、填空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6、将复何及: 四、阅读《诫子书》 1、本文作者就和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运用了的论证方法。 8、请写出你读过课文后感悟。(只要有围绕学习、成才、修身养德、立志、惜时等阐述即可)

9、请写出一句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和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赞美诸葛亮的诗句: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狼》 1 3 4 6 8 10 11 12 14 16 18 1 2 3、敌①恐前后受其敌敌:__②盖以诱敌敌:_____ 4、前①恐前后受其敌前:___②狼不敢前前:_____ 5、之①又数刀毙之之:__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之:___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之:__④复投之之:_____ 6、以①投以骨以:__②以刀劈狼首以:__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3)撒盐空中差.可拟差:(2)未若柳絮因.风起 (4)陈太丘与友期行 因: 期: (5)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6)尊君在不不:(7)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 (8)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引:顾: ) A.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B.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元方时.年七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D.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 (2))未若柳絮因风起。译文: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译文: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译文: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 谢太傅“欣然、大笑乐” ,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的轻松和谐。 B.谢道韫文学才华出众,她以春季柳絮飘飞的暖景写出了白雪纷纷的冷景。 C.友人由“怒”到“惭” ,是因为他认识到自己的无信与无礼。 D.陈太丘指责友人“日中不至” ,可见他是办事讲诚信、正直不阿的人。 《论语》十二章 1.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君子: (4))吾日.三省.吾身日:省: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忠:信:

七年级上册古文大全

七年级古文大全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世说新语两则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孙权劝学 一、课文提示: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鲁肃赞学)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二、重点字词详解 初:当初,最初。 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今:现在。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 掌事:掌管政事。辞:推托。以:用。 务:事务。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为: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语气词,后写作“耶”。但:只,只是。 当:应当。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孰:谁。若:比得上。以为:认为。 益:好处。乃:于是,就。 始:开始。就:从事。 及:到,等到。过:经过。论议:讨论,评议。 惊:惊奇。才略: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复,再。士:有抱负的人。三:泛指多天。 更:重新。刮目:擦拭眼睛。 相待:看待。何:为什么。 见事:知晓事情。遂:于是,就。 拜:拜访,拜见。别:告别。 三、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8.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四、揣摩重点语言 1.“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理?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和关心厚爱。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孙权怎样的心态?

七年级下文言文阅读复习题集(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文言文阅读复习题 第五单元:阅读《黔之驴》一文,完成1-5题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蔽林间窥之(偷看)(2)稍出近之(渐渐) (3)以为且噬己也(咬)(4)益习其声(逐渐或更加)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老虎于是很高兴,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3.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句中省略的词语。(3分) (虎)益习其声,又近出(其或驴)前后,终不敢搏(之或驴)。 4.请用原文语句在下面空格上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4分) 虎见之——稍出近之——往来视之——又近出前后——(稍近)荡倚冲冒 5.成语“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均是由这则故事中演化出来的成语,请运用三个成语,简洁地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2分)

驴虽为庞然大物,却只有黔驴之技,面对聪明的老虎黔驴技穷,最终被吃掉。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虎大骇(受到惊吓)(2)觉无异能者(本领) (3)驴不胜怒(禁得住)(4)计之曰(盘算) 7.用现代汉语写出“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的意思。(2分) 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途,就把它(驴)放在山脚下。 8.读了课文,写出文中表现黔驴之技的词语。(2分)一鸣,一蹄。 9.本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说说刻画了虎怎样的心理?(2分) 不设统一答案,例:(1)虎初见驴时,“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2)“驴一鸣”,虎“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3)“近之”、“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写虎一再试探,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4)“跳踉大闭”、“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写出虎干脆利落,得意满足的心态。 10.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至少从两个方面)谈谈你的感受。(4分) 寓意(1)不设统一答案。例:(1)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谈: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2)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谈,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3)从“虎吃掉驴”这一角度来理解本文寓意:必须以课文内容为依据,有自己的见解。(4分,每处2分。) 专题:阅读短文,回答1—5题。(15分)

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复习资料含答案

七年级文言文复习资料 《〈世语新说〉两则》基础知识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___________________行:___________________ 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___________________乃:___________________ 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_____去:___________________ 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_________引:_________顾:_________ 2、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等要素。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设想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 父亲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⑴与友期约________⑵去后乃至________⑶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⑷俄而雪骤________ 7、《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说新语》两则·检测题 一、积累运用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下车引之 (3)元方入门不顾(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用下面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各组一个成语。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 《咏雪》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9题。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③“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编著的《》一文。 2、解释加点的字词。 内集 ..:儿女 ..:文义 ..俄而 ..:雪骤 欣然 ..:差可拟 ...:未若 ..:因.风起: 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 ② ③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的家庭气氛。 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撒盐 / 空中差 / 可拟 B.白雪 / 纷纷何 / 所似 C.未若 / 柳絮 / 因风起 D.左将军 / 王凝 / 之妻也 6、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7、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 答: 8、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答: 9、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喻体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答: 诗句: 《陈太丘与友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③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点的字词。 与友期.行: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尊君 ..在不.:待君.久不至 . :相委.而去: 家君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 ② ③ 3、“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还可看出友人是个 的人。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是,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 4、元方对友人的评价是,从而课文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5、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陈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说说你的看法。 答: 6、你能写出几个古代少年机智聪明的故事吗? 答: 7、从元方的两处对话和一次行动中,你能看出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答: 8.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练习: 1.解释加粗的词。 无信:无礼:引: 2.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