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幼儿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摘要】:幼儿德育教育在学前教育中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幼儿教育的指

导文件明确提出应着重培养学前幼儿的品德教育,教师需对幼儿的良好习惯和礼

仪进行培养,注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幼儿产生熏陶作用,且幼儿园的教育不能过

于书本化,因为他们对于幼儿园生活还不够适应。而且他们年龄较小,因此需要

幼儿园的教育和生活很好的结合,让幼儿园的教育生活化。把幼儿园的教育融入

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幼儿园的温馨,但是幼儿园的一些教学现状不利于把教育融

入生活中。基于此,本文先对幼儿的德育生活化的开展现状进行阐述,并在实

际基础上对优化德育生活化的途径与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几点对德育生

活化教育活动的深层思考,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德育教育;生活化;教学探讨

陈鹤琴先生指出:“幼儿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就能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

怎样的印象。”幼儿园的教室、操场、游戏平台、每一个角落,幼儿园里的老师、保育员,甚至教师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们的影响是隐性的、长久的。回归生活的幼儿德育教育,更加贴近幼儿的

实际生活,便于幼儿的理解,引导幼儿联系生活实际,还能够促进幼儿将德育理

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真正实现德育教育的教学目的。

一、幼儿德育生活化的现状

(一)幼儿园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

将德育教育生活化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已经被提出了很长时间,但是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对于这一教学模式的重视程度并不够。在幼儿的教学活动中,有一部

分教师并没有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没有真正做到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的协调

发展,并且呈现出德育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的现象。在当前的许多幼儿园中,呈现

出教师德育观念陈旧,幼儿是被动接受一些德育知识内容的,德育教育活动比较

枯燥乏味,无法引起幼儿的注意。[1]

(二)教师并没有给幼儿做好榜样和示范

在幼儿的德育活动中,榜样示范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幼儿受到认知

的限制,在判断能力方面比较弱,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以教师作为榜样,通

过模仿来获得价值观念。通过榜样示范展开德育教育活动,能够将道德知识理论

变得形象化和具体化,便于幼儿的理解与接受。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经常有

许多教师给孩子们树立出不好的榜样。例如有的教师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喜欢嘲讽、说反话等等,由于幼儿的辨别能力比较差,也会模仿这些不好的一面。

二、幼儿德育生活化的教学对策

(一)为幼儿创设一个优美的环境

对幼儿来说,幼儿园生活便是社会生活的开端。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创建生活化的德育教育环境将德育教育生活化,其实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创建一些生活化的德育教育的环境。在进行环境创

设时可以呈现生活中能够体现正确的思想道德的画面,例如可以画小朋友之间互

相谦让,一起玩耍的画面,引导幼儿学会谦让,学会友爱;再比如通过节日活动

让幼儿了解到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从中体会父母的爱心,从而激发了她们对父

母的关爱之情。《大手牵小手》让孩子们学会了有爱心;《父亲节》《感恩节》

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能有一个良好的美德。在创设优美环境时,教师可以从走

廊和活动室的布置方面出发,选取一些色彩鲜艳和图文并茂的图画,为孩子打造

一个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为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氛围。

(二)开设主题教育

想要让德育教育更生活化,就需要体现在一日活动当中。通过为幼儿设计更

多的生活化活动,并引导幼儿成为一日活动的小主人,从中体会更多的德育教育

知识,更好地将德育知识融入到幼儿的生活当中。在设计幼儿活动时,教师就需

要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寻找活动材料与内容,从而丰富

教育活动。对此,主题教育便是常见的德育教育活动。[2]在活动的过程中,教

师也要积极观察每位幼儿的态度和参与情况,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促进幼儿积

极参与到主题活动当中,这样的主题活动,才能够让幼儿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知识的意义。

(三)在游戏中进行德育教育

游戏贯穿在幼儿幼儿一日生活中,教师就可以组织一些小游戏,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在设计游戏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集体的游戏,让幼儿们参加,团体合作完成,在游戏过程中,让幼儿们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力量,感受集体的力量,引导幼儿们学会团结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增强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心。因为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在游戏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输赢的问题而伤心难过,甚至是哭泣,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可以给幼儿进行输赢的教育,告诉幼儿需要看淡输赢,引导幼儿明白游戏的真谛是快乐,在生活中也是,只要开心快乐就行。

三、幼儿德育生活化的深层思考

(一)加大对幼儿情感体验的关注

实际上,德育教育工作与幼儿的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幼儿在参与学习和养成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应该是主动、享受的。基于此,幼儿教师就需要加大对幼儿情感体验的关注,根据幼儿的实际学习和生活情况,找准幼儿对家庭和集体的情感,便于展开对教学内容与活动的精心设计,可以借助传统美德和历史文化等知识内容,调动幼儿的思想情感,为幼儿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供热情。[3]

(二)实现家园结合的教育方式

对幼儿的生活来说幼儿园生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德育教育工作是贯穿幼儿整体生活的,对此就需要采取家园结合的教育方法,不仅仅要重视园内生活,还要结合家庭与社会,对幼儿提供更好的生活化德育教育。对此,幼儿教师要争取家长对德育教育的理解与支持,并呼吁家长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活动当中,帮助家长们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结束语]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重视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为此,幼儿园应进一步

加强幼儿礼仪教育,注重结合日常生活熏陶幼儿心灵,针对幼儿差异实施个性化

教育,开展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礼仪教育活动,并注重情境

模拟。这样才能培养幼儿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为幼儿未来的生

活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红玲.幼儿德育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7,11(06):67.

[2]林碧霞.论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对策[J].才智,2017,11(14):30.

[2]李小永.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05(16):

158-159.

探讨幼儿园德育生活化的对策

探讨幼儿园德育生活化的对策 一、前言 德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德育工作是以实现幼儿教育目标为目的,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培养幼儿的品德情操和行为习惯,以及提高其自我的修养和素质等。幼儿园德育的实施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以及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在幼儿园德育中更好地贯彻生活化教育,提高幼儿的德育水平,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生活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幼儿园是幼儿第一次接触集体生活的地方,受到生活的熏陶和影响。因此,幼儿园德育生活化是建设和谐园区、构建教育生态环境、提高幼儿的内部素质、培养品德态度和品德行为等方面的重要举措。 1、促进幼儿德育的全面发展 幼儿在幼儿园内的生活中,通过开展多样的生活化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公德心、家庭美德观念、劳动礼仪、健康饮食等各方面的素质,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品德观念和品质表现,这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非常有益。 2、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 生活化教育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将幼儿处于模拟和实践的环境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对德育教育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丰富了教育内容和形式。 3、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幼儿园德育生活化教育可以促进幼儿与老师、其他幼儿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幼儿园师生的良好关系,增强幼儿园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幼儿园德育生活化实施策略 1、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组织者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标和要求,围绕实践活动主题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结合具体例子或实事加以说明,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与实用性。 2、注重知识的渗透

幼儿德育生活化教学中,需要注重知识渗透,将知识贯穿于幼儿园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使知识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在做生日蛋糕的时候,可以教会幼儿有关在讲卫生和口感、色彩、理性架构等相关常识等等。 3、贴近幼儿的生活 幼儿教育中,德育生活化实践活动就是为了使幼儿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更加健康和坚定。教学活动中可以设置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的主题,如中秋节、春节、清明节等等,教授幼儿有关风俗、文化、历史等相关知识。通过这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中的点滴,可以让幼儿更正确认识德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能让教师根据季节、节日等生活实践,并与幼儿开展互动对话,这样可以加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流。 4、标本兼治,从小出发 我们可以从保育的角度入手,例如在幼儿园里建立环保小组,让幼儿们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我们的社会责任,同时从幼儿阶段产生或养成环保意识。实践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更加切身地体验环境的卫生,让幼儿明确生活的环境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 四、具体落实幼儿园生活化德育方案 1、如何激发幼儿的良好品德观念 (1)生日习俗教育方案 【目的】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和互助精神,传递正能量。 【活动方案】在班级集体生日时,班主任可以在活动现场组织幼儿唱生日歌,分享蛋糕、小零食导体等。班主任可以给孩子们带上特制的生日帽,耳机上贴上纸制生日链等等。班主任可以向孩子们介绍生日文化和相关礼仪,如规范派生日贺词的说法,时尚集体元素。其中,班主任还可以在课堂上议事,制定生日活动计划,鼓励孩子们自主选择活动方案。避免单一教育发展的影响,使孩子们受益更多,生活篇章更加丰富。 (2)清明扫墓活动 【目的】培养幼儿的尊重和向慈祥的前辈学习,珍惜生命。 【活动方案】组织班级集体扫墓活动,孩子们可以来一次风景秀美的自然行动。给孩子们讲述清明节的由来和历史,向孩子们介绍传统的墓葬修建术和墓

探究幼儿园生活化德育的实施

探究幼儿园生活化德育的实施 摘要:本文立足于幼儿园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分别从“树立环境保护意 识”“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培养幼儿全面发展”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有效做 好幼儿园德育工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字:幼儿园;环境意识;安全意识;全面发展 如何做好幼儿园德育工作需要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教给孩子一些生活的常识,引导幼儿掌握生活的基本技能,促使幼儿更好的投身于学习之中,同时幼儿园教师还要了解幼儿本身的特点,基于幼儿园孩子活泼、爱动,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的特点,幼儿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德育教育手段,从而提高幼儿学习效果。 一、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的问题关乎着人类存亡,是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的事情,所以幼儿园教师应该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幼儿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幼儿的文明素质,从而培养幼儿从小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首先利用多媒体让幼儿观看一些小动画片,动画片里将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发生的事件用动画剧情形象展示出来,视频中有好多工厂冒着黑色的烟,同时天空上面弥漫着绿色的气体,这就表明气体是有毒的,这就对应了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中有大量的工厂像炼油厂、金属厂等等,排出许多有危害性的气体。动画片镜头一转,一堆堆枯骨暴露在孩子眼前,周围弥漫着阵阵有毒气体,这就对应了河谷中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导致烟囱排出的有毒气体无法扩散,许多危害性极大的气体游动在地面表层,这一现象直接导致六十多人突发疾病,在这其中牲畜也难逃死亡的命运。通过让幼儿观看动画片,让幼儿了解到环境污染严重时会有严重的后果,甚至还会危及生命。然后进行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了动画片之后都学习到什么小知识呢?”有的幼儿说道:“我知道动画片里有黑烟,还有绿色的有毒气体。”还有的幼儿补充道:“不能污染环境。”由此引导幼儿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还可以表扬一些爱护环境

幼儿园生活化德育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生活化德育的实践研究 摘要: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幼儿整体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使幼儿成为一个 有高尚品德、健康人格、良好习惯的人,是幼儿园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研 究了幼儿园生活化德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德育幼儿教育生活化 陈鹤琴先生指出:“幼儿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就能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幼儿园的每一处墙壁、每一个角落,幼儿园内的教师、保育员,甚至教师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们的影响是隐性的、长久的。为让幼儿在健康、丰富的生活中陶冶性情,形成良好的行为 习惯,应致力于构建一个温馨、健康、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环境。 一、幼儿生活是德育的主要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 践相结合,随时随地进行教育。 1.我们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渗透了品德教育。 如每周一奏国歌、升国旗;每天一个“德育小故事”;值日生要整理桌椅、给 植物浇水、给金鱼喂食;进餐时要安静用餐,不掉饭粒,不挑食;午休时自己穿 脱衣服、鞋子,安静迅速入睡等等。虽然这些事情看起来既细小又平常,但却日 复一日地重复着,对幼儿来说,影响力是巨大的,潜移默化之中会使他们养成良 好的行为习惯。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德育,能够培养幼儿独立自主、勤劳节俭、分 享合作、文明诚实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2.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因素,结合主题活动,能够卓有成效地开展德育工作。 如“我的妈妈”、“我爱家乡”、“学会合作”等主题活动,在不同领域中呈现, 孩子围绕主题内容开展一系列探究和体验活动,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幼儿用语言、动作、绘画等形式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享受快乐、感悟生活,促 进了身心的健康成长。还有,我们根据季节、节日、重大社会活动等随机地开展 了一些德育活动,如春季趣味运动会、庆国庆诗歌朗诵会、为四川大地震捐款、 评选爱心宝宝、大带小活动等等,幼儿亲身参加德育实践,深化了幼儿的道德认 识和道德情感,有效地促进了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习惯培养是德育的关键 俗话说:“三岁看苗,七岁看老”,幼儿期养成的习惯可以影响他的一生。“教 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习惯包括:吃饭、睡眠、劳动、卫生等生活习惯;倾听、阅读、思考等学习习惯;以及文明、礼让的交往习惯等。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建立合理、必要的生活常规,提出具体的要求,并教给孩子方法,进行耐心 细致的指导。其次,多采用榜样激励法。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为他们提供一 个好的榜样,对其好的行为习惯给予充分肯定,并适当渗透道德认知教育,会收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培养过程中,注意幼儿的“第一次言行”,给予及时 强化或制止,采取多种方法,如儿歌、律动、游戏等引起幼儿兴趣,帮助幼儿掌 握各类常规要领。对幼儿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就会自 然而然地养成好的习惯。 三、教育者的爱能起到感化作用 教育不能没有爱,师爱是幼儿德育的先导。思想教育是人与人心灵最微妙的

幼儿德育生活化的对策研究

幼儿德育生活化的对策研究 作者:张苏伟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第48期 摘要: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善,而从小培育幼儿正确的道德观念,则会使其从小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相应的,幼儿的德育主要来源于生活的教育,因此对于幼儿的德育,应当回归幼儿的主体位置,从生活出发,使其生活化。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活化德育 从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数据研究来看,幼儿教育水平近年来迅速提高,尤其是在中国的幼儿教育,发展更为迅速,以至于发展出现胎教模式,但是研究表明,幼教仍旧停留在智育阶段,而对德育的涉及则是少之又少。从国内外研究表明来看,幼儿德育大多数还处于理论阶段,实践阶段少,并且呈现封闭化、碎片化等特点,而且幼儿德育脱离生活,与实际生活不接轨。 德育是教育的主题,智育是教育的主体,幼儿教育缺少德育就像人缺少了灵魂,而智育就好比人的身体,目前来看,幼儿教育只停留在智育领域,幼儿的智力得到空前开发,然而并未对其道德进行教育。对幼儿进行德育,仅仅依靠说教传授的方式是不可行的,幼儿理解能力偏低,对道德的含义无法拥有正确的认知,因此,对于幼儿的德育,还应回归生活,回归现实。 [1] 一、幼儿德育问题的提出 德育是教育事业中永恒的精髓,是教育事业的灵魂,一个没有太高知识文化的人或许生活不是很好,但是一个没有道德的人是无法立足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能使得人快乐幸福地生活。德育作为教育的核心和精髓,在幼教中应当以情感教育为主,注重情感教育作用的潜移默化的特性,以深远持久的影响来改变幼儿的心智模式。[2] 道德并非来源于课本知识讲解,而是来自于实际生活中长辈的一言一行,因此,生活化教导是德育的根本途径。[3] 二、幼儿德育的特点 孩子处于幼儿期,可以说是懵懂无知,并不能完全理解成年人的一举一动,而幼儿德育又是一个先于幼儿本体存在,继而对幼儿实行教育的活动,它以社会普遍承认的道德准则为基础,要求幼儿遵守而非从幼儿本身内在出发。因此,在对幼儿进行德育时,不管时家长还是幼师,均容易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忽略对幼儿的榜样作用,将道德作为一种外在修养,对幼儿进行刻意的说教,此时,幼儿处于被动的服从地位,并未感受到内在需要的满足感。

《幼儿园德育的生活化研究》课题计划

《幼儿园德育的生活化研究》课题计划2009—2010学年度德育课题计划一、指导思想: 2004年2月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再次明确了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维果茨基的发展心理理论认为:学前期是一个人最早产生道德规范、形成道德准则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开始建立对世界、对社会、对自己乃至身边一切事物的基本概念。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想培养孩子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就必须从幼年开始,它可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以,珍门中心幼儿园的全体老师们希望通过自己真诚的付出,使德育种子能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特研究此课题。 二、研究目标 1、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爱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与小朋友和睦相处,学会使用各种礼貌用语。 2、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心理。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3、发展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学习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如:诚实、自信、活泼开朗等。 4 5、形成科学的德育内容体系,开设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形成生活化、活动化、实践化的德育活动序列,在此基础上开发德育园本课程。三、实施措施 1、提升教师的教育修养 (1)加强学习。学习《德育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德育工作方向。学习《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及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提高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学习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借鉴人家的研究成果,提高课堂研究的效益,增加课题研究的深度。

幼儿教育生活化课题探究

幼儿教育生活化课题探究 【摘要】幼儿期的孩子,一方面,身心发展极为迅速;另一方面,明显具有这一阶段特有的年龄和行为征象。这使得学前教育,既要顺应孩子的年龄特征,又应兼顾其认知经验。鉴于此,生活与游戏融合的方式,最契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本文提出这一课题的探索思路,希望藉此实现幼儿教育的突破,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品质,并引领他们在模拟社会实践中,一天天地快乐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活化融合游戏 朱永新教授提出“朴素教育观”,认为教育原本是生命的自然形态,而人们往往将它复杂化,结果适得其反。幼教《指南》也提示我们: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成长的需求,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才能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看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化教育”,对幼儿来说,最合适不过。我园尝试“生活游戏融合”的思路,立足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一、生活游戏融合,激发幼儿兴趣 “全人时代”的教育背景,要求我们从幼儿时期开始,注重孩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发展。这也是家庭、社会和幼儿成长的需求。不过,囿于幼儿的年龄状况和认知水平,我们不可能像其他阶段教育一样,立足于抽象原理和知识层面进行教学。正确的做法是:做一个善于观察和分析的老师,尊重孩子已有的生活认知,设计主题活动,激发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热情。这样的方式,将生活化、游戏化融会贯通,能让孩子在不断互动中发展成长。事实证明,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容忽视。以幼儿科学活动“认识光了解光”为例,考虑到《指南》解读中指出的:“幼儿自己的生活是其学习的重要途径”,足以看出幼儿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因此,我将生活和游戏合二为一,进行“寻找光朋友”科学活动的预设和组织。我引导幼儿从生活现象入手,体验生活中蕴含的光的知识。再结合课堂游戏“寻找光朋友”,将抽象的科学原理立体化。孩子们找到阳光、灯光、水盆中的光点、小镜子折射的光、手电筒光柱等,用“找啊找啊找朋友”的游戏,进行光的科学知识探索和思考。这种教育活动和内容组织,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方式,实现生活化、游戏化的教学目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更容易得到孩子的认可与接纳。 二、生活游戏融合,培养幼儿品质 生活与游戏融合,在孩子品质的培养上,也颇有潜移默化之功效。不少一线老师深有体会:对幼儿而言,感恩、宽容等品质教育,仅用传统的方式,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或许还适得其反。生活与游戏融合的方式,反而能以最自然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确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记得陶行知先生的作品《假如我重新做一个小孩》中,提到针对幼儿进行教育,要让孩子多玩玩游戏,多感受生活。可见,生活与游戏融合的方式,在培养幼儿的良好

幼儿园生活化德育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生活化德育的实践研究德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和行 为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在幼儿园教育中,生活化德育被认为是一 种有效的方法,本文旨在对幼儿园生活化德育的实践进行研究。 一、生活化德育的理论基础 生活化德育是一种以幼儿的日常生活为基础,通过生活情境和活动 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式。它根植于生活,紧密结合实际,使幼儿在与他人相处、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培养道德意 识和行为能力。 二、生活化德育的实践策略 1. 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 幼儿园应创设有利于培养社会道德的生活环境,包括建立友善、和 谐的班级氛围,提供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打造温馨的生活场所等。 2. 开展日常生活活动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如早操、午休、饮食、卫生等,幼儿园可以培 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助人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道德教育融入幼儿 的日常生活中。 3. 建立情感支持系统

幼儿园应建立情感支持系统,包括师生之间、同伴之间以及家园之 间的情感交流,为幼儿提供爱、尊重、理解和关心的环境,培养幼儿 的道德情感。 4. 引导幼儿参与社区服务 通过引导幼儿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植树、捐款、慰问等,幼儿园 可以培养幼儿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 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5. 推行德育主题教育 通过组织德育主题活动,如道德讲堂、模拟情境、角色扮演等,幼 儿园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一些道德问题,提高他们的道德思维能 力和判断能力。 三、生活化德育的效果评价 生活化德育的效果评价主要体现在幼儿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改变上。通过观察幼儿的日常行为,记录他们的表现和改变,并进行定期的评估,可以客观地了解到生活化德育的实施效果。 同时,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家长的反馈和与幼儿的交流,了解到在家 庭和社区中生活化德育的影响,进一步完善和调整德育教育策略。 四、生活化德育的推广与展望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一、引言 幼儿园的课程设计是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是指将真实生活情境融入到课程中,使幼儿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和实践,从而达到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发展。本文通过对生活化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探讨了生活化课程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生活化课程的策略。 二、生活化课程的重要性 1. 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生活化的课程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培养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实际生活中的活动,幼儿能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亲自动手去实践,比如动手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参与家务活动等,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促进幼儿的认知与情感发展

生活化的课程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通过亲身经历或观察真实的生活场景,幼儿能够获得更加真实和直观的感受。这样的体验不仅可以增加幼儿的认知,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幼儿在实践中还能够体验到各种情感,比如成功、失败、快乐、痛苦等,这些情感体验对于培养幼儿的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3. 建立幼儿与社会的联系 生活化的课程可以帮助幼儿建立与社会的联系。通过生活化课程的设计,幼儿能够接触到真实的社会情境和社会角色,从而更好地认识社会。例如,组织幼儿参观社区,让幼儿亲身参与社区的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同时,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幼儿还能够与他人合作,建立互动关系,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实施生活化课程的策略 1. 教师角色的转变 实施生活化课程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需要引导幼儿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来探索和发现问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和思考。同时,教师还要在实践中提供指导和帮助,及时反馈和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

幼儿园德育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德育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一、引言 幼儿园德育教育课程是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社 会转型期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幼儿园教育的专业化要求,幼儿园德 育课程在当前幼儿园教育发展中显得尤为关键。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 载体,幼儿园德育课程的实践研究对于深化德育教育,提升幼儿园教 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幼儿园德育教育课程的意义 1.培养幼儿健康人格发展 幼儿园德育教育课程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养成良好人格的主要载体。在课程教学中,幼儿会从传统文化中吸收良好的情感和品德价值观, 同时学习到以他人为本、互帮互助、乐于分享等重要的社会行为习惯。这些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有助于培养幼儿健康人格的发展。 2.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德育教育课程不仅要培养幼儿心理健康,还要关注幼儿身体、

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幼儿可在德育 课程中进行阅读、游戏、音乐、体操等多种学习和活动,从而在“自 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 3.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幼儿园是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重要阶段,早期的德育教育则对后期的 人才培养产生影响。幼儿园德育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对于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幼儿的培养至关重要。通过幼儿园德育教 育课程,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创造力、具有社会责 任感、有爱心、有自信、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优秀人才。 三、幼儿园德育教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1.确定教育目标 编制幼儿园德育教育课程前,必须明确教育目标。教育目标要充分考 虑幼儿发展阶段,注重幼儿个性发展,全方位培养幼儿,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2.制定课程计划 制定幼儿园德育教育课程计划时,应考虑幼儿吸收新知识、培养新技

儿童视角下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儿童视角下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一、引言 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认知的深入,对于幼儿园课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儿童视角下的实践教育要求也越来越大。幼儿园作为儿童 教育的起点,其教育模式对于儿童认知和人格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从儿童视角下出发,具体探讨幼儿园课程如何在生 活化实践中推进幼儿的认知和人格发展。 二、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课程 1.儿童视角下的教育思想 儿童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角,其视角和需求应该成为幼儿园课程设置的 出发点。因此,在幼儿园课程设计中需要采取“以儿童为中心,以学 习为导向,以多元智能为依据”的教育思想,帮助幼儿形成自主、积极、好奇、开放的态度,提升幼儿的思维、语言、情感、身体、社交 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2.生活化教育的实践

幼儿园教育不应该是孩子们的“第二课堂”,而应该是他们的“家庭”,生活化教育应该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特色。在幼儿园中,所有的课程都应该是围绕着儿童的生活经验展开,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寻找和获取知识,通过实践来体验成长的过程。例如,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通过玩球、追逐、跑步、跳跃等体育活动,让孩子了解体育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协调性、平衡性和运动能力,同时也为他们今后的体育爱好奠定基础。 3.开放式的教育模式 幼儿园应该采取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倡导幼儿自主学习和发掘,培养其适应未来生活和工作的能力。而开放式的教育模式既包括领域式的教育活动,也包括项目式的综合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活动,进行有目的性的学习和实践。例如,通过开放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开发其非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多感觉体验课程,让幼儿参与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多元智能。 4.家园融合 幼儿园的教育不应该仅在学校中进行,通过家园融合可以扩大幼儿的教育空间,让幼儿综合感受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在家园融合方案中,学校和家长共同制定课程计划,通过班级活动和亲子活动等形式,增

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实践研究

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实践研究 1. 介绍 幼儿园是孩子们进入教育系统的第一步,是他们学习、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实践是指将课堂内容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幼儿学习的参与度和兴趣。本研究旨在探索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实践的意义、方法和效果,为幼儿园的课程开展提供参考。 2. 实践意义 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实践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2.1 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通过生活化课程实践,幼儿能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习和体验,从而更好地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生活化课程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社区清洁活动,通过实践中的观察和体验,培养幼儿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2 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 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实践可以通过情感体验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游戏、剧场等方式,引入情感因素,使幼儿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动物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让幼儿亲身接触动物,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 2.3 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 通过生活化课程实践,幼儿能够学习和掌握一些实用的生活技能,提高他们应对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幼儿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社交能力、交通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能力。例如,在生活化课程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烹饪活动,使他们学习如何健康饮食;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园内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4 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生活化课程实践可以使幼儿在学习中保持兴趣和动力。通过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方式,幼儿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课堂内容,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数学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日常购物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动机。

家园协同教育下幼儿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最新资料推荐------------------------------------------------------ 家园协同教育下幼儿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 方案 《家园协同教育下幼儿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长期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独生子女增多, 421 结构成为普遍的、典型的家庭类型。 因此,孩子往往成了家庭的中心,孩子在家里比较受宠,父母的娇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过分溺爱,老人和家长围着孩子转,这种情景对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同时在幼儿园实际的工作中,发现家长们的观念、水平、行为方式、教育理念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在我园幼儿家长中,绝大部分是企业职工,每天早起晚归;有些是干个体的,工作压力大,根本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还有少数就职于一些机关事业单位。 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工作环境的家长造成了我园家庭教育的参差不齐,同时由于隔代教育现象地增多,也使得家园共育的范围不断扩大。 孩子是家长心目中的太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成为每个家长的最大愿望。 他们非常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但往往忽视孩子的德育教育。 1/ 11

我们在许多孩子身上,看到了自私、霸道、没礼貌、娇气、胆怯、不合群等一系列不良行为的萌芽,比如: 很多孩子讲吃穿,自私自利,心目中没有他人,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愿意帮助别人,没有礼貌,想要的东西必须买稍不顺心就大吵大闹,甚至在地上打滚,这些不良的品德行为表现,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凡此种种,值得忧虑。 幼儿发展的问题,是幼儿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幼儿园工作的方方面面正是围绕着这一最根本的问题而展开的。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教育的工程。 这一基础包括品德、经验知识和智力等多方面,而品德是核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 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凡人生需要之重要行为、态度、习惯多半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这个时期培养的好,以后只要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会成为社会的优秀分子。 可见,早期是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通过对家庭教育潜能的再认识,以及对当前幼教改革所面临

浅谈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研究和实践

浅谈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研究和实践 摘要:对幼儿园教学来说,其核心内容与关键便是相应学科的开展。在现代化教学中,往往需要老师开展的课堂教学必须要贴近生活,而幼儿园课程教学也能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生存经验以及学习的思维特点。想要使孩子可以把更多注意力投向学业中,并且通过学业获得更高的生存能力,教师就需要对生命的自身价值加以充分利用,使教学内容能够自然巧妙地渗透到日常生活环境之中,由此来为孩子后期的发展做好的铺垫。 关键词:幼儿园;生活化;实践研究 前言:在教育领域中,很多的课程内容都来自生活并服务于社会生活活。幼儿园生活化教学主要指的是在幼儿园教学中加入了生命教育的理念,进而达到学前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的统一。如今,不少幼儿园老师都在试图将自己所开展的课程逐步趋向于生活性质,但在这种课程中往往存在着功利性的教育取向,以至于使孩子生活中具备了机械性肠梗阻现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为孩子们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造成了限制。所以,对幼儿园中生活性质课程的实施一定要有切实的保障举措,让孩子们能通过受到素质教育而健康地发展,同时使其在自身的生活中认真学习,从而形成了健康的习惯。 1、生活化的环境体现生活化的课程 皮亚杰的环境相互作用学说告诫人们,幼儿的意识发展是从其不断地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得到的。因此幼儿年龄特征理论确定了,幼儿对世界的了解主要是借助于感性、具体、表象的思考方式来达到。物体与人文环境都是孩子们学习与探索的主要刺激物、中介者与桥梁[1]。所以,通过创造与素质教育目标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并把素质教育目标、内涵等蕴含于物质环境当中,就可以更有效的指导孩子们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自主学习。我园在大厅的回廊里,建有三十多米长的生态鱼缸,其中饲养了形形色色的鱼儿,每当小朋友们经过鱼缸时,老师总会停下脚步,看看、拍拍,与身边的孩子们讨论一番———“快看,那条鱼

以德育人,以爱施教——幼儿园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研究

以德育人,以爱施教——幼儿园落实 立德树人的实践研究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方法。通过贴近生活的沉浸式德育教育活动、寓教于乐的游戏教育活动、幼儿本位的德育教育活动和家校共育的德育教育活动等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文章强调,德育教育应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从日常小事中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道德素养,同时注重创设有利于德育教育的环境。此外,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参与到幼儿的品德教育中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关键词:立德树人;幼儿园;实践研究 引言 在幼儿园教育中,以德育人,以爱施教是非常重要的理念。幼儿园既是幼儿正式教育的起点,也是他们性格养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幼儿教师要以德育人为根本,注重培养幼儿的品德素养和社会意识。同时,以爱施教要求幼儿教师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教导幼儿,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只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幼儿才能茁壮成长,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全面发展的能力。 一、贴近生活的沉浸式德育教育活动探究 幼儿园作为幼儿的成长启蒙阶段,德育教育尤为重要。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在此阶段落实,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是每个幼儿园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以贴近生活的沉浸式德育教育活动为切入点,探讨其实践方法和教育价值。 首先,德育教育应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从日常小事中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道德素养。比如,通过分享绘本、故事,引导幼儿尊重他人、懂得分享;通过小组游戏,让幼儿学会团结友爱、合作共赢;通过观察大自然、动植物生长,让幼

儿学会尊重生命、爱护环境。同时,幼儿园应创设有利于德育教育的环境,从园 所布置、班级文化到幼儿教师的言行,都应体现德育教育的理念。此外,节日是 开展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机。如重阳节时,组织幼儿为爷爷奶奶做一件小事,培养 他们的敬老爱老意识;国庆节时,通过升国旗、唱国歌,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 二、寓教于乐的游戏教育活动探究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也是最能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方式。 因此,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特点,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 比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分享、合作等良好品德;通过 益智游戏,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通过运动游戏,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 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的安全和快乐,还 要注重教育引导。比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理解不同角色的 职责和权利,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益智游戏中,教师可以引 导幼儿积极思考、勇于尝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运动游 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会团队合作、坚持不懈的精神。游戏结束后,教师可 以通过总结与反思的方式,帮助幼儿加深对游戏的理解和体验。比如,可以让幼 儿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感受和收获,或者让他们评价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通过 这种方式,可以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游戏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地实现立德 树人的教育目标。 三、儿童本位的德育教育活动探究 幼儿天真无邪,他们的言行举止都是最真实的反映。在德育教育活 动中,幼儿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以他们的兴趣和 需求为出发点,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儿童本位的德育教育 活动应该是让幼儿积极参与、亲身体验的过程。通过让幼儿参与分享、合作、互 助等各种德育教育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道德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培养他 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对 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德育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导他们在家中也注重培养幼儿的道德素养。

幼儿园实践探究:生活化课题活动设计方案

幼儿园实践探究:生活化课题活动设计方案 一、引言 幼儿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生活化课题活动的设计方案则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生活化课题活动,可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进行学习,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实践中生活化课题活动的设计方案,对其进行全面评估,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二、生活化课题活动的定义和重要性 1.生活化课题活动的定义 生活化课题活动是指根据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从生活中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课题,引导幼儿进行体验、探究和实践,以促进其个体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一种以幼儿为中心、以生活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和丰富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 2.生活化课题活动的重要性

生活化课题活动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参与和探究 精神的培养。通过将课程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可以使幼儿更好 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生活化课题活 动也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 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生活化课题活动的设计方案 1.选择适合的生活化课题 在设计生活化课题活动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生活化课题。可以从 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出发,选择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如家庭生活、健康饮食、环境保护等。同时也可以结合季节变化、传 统节日等元素,使课题更加贴近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发他们的 兴趣和好奇心。 2.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 设计生活化课题活动的内容时,需要注重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可 以采用故事讲述、手工制作、实地考察、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通 过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和体验。同时还可以结合音乐、美术、体育等多 个学科的内容,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生活化背景下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与研究

生活化背景下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与研究 在生活化背景下,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与研究变得尤为重要。幼儿亲社会行为指的是幼儿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友善、合作和关心他人的行为表现。这些行为对于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家庭、学校和社区等生活化背景应提供以下支持和环境: 1. 角色模型:成年人和其他孩子作为角色模型,展示亲社会行为的积极影响。通过观察和模仿,幼儿可以学会如何表现友善和合作。 2. 社会经验:给予幼儿广泛的社会经验,如参加集体活动、团队合作等,以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教育: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倾听他们的声音。提供情感支持和情绪管理技巧的培养,帮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的情感需求。 4. 合作游戏:通过合作游戏和团队活动,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这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5. 情境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提供适当的情境引导和问题解决的机会,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培养解决冲突的能力。 对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行为观察:通过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了解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情况,包括友善、合作和关心他人的行为。 2. 问卷调查:使用适合幼儿的问卷调查工具,收集幼儿和教师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评估和观点,了解他们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认知和态度。 3. 实验研究:进行实验,探究不同的干预措施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比如,通过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看看是否能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4. 社会网络分析:通过对幼儿社交网络结构的分析,了解幼儿之间的亲社会关系和影响。 通过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并开展相关研究,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发展和适应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功和幸福奠定基础。

立德树人背景下幼儿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

立德树人背景下幼儿德育教育的实践研 究 摘要:进入新时代后,中国教育学者深刻认识到学生德育的重要性,提倡德 才兼得。为此,教育部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 面培养全能型人才。而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石,在其中开展德育教育,有利 于推动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幼儿园教育 应当朝着创新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满足幼儿成长和发展需要的同时,使幼 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较强的主动性,进而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立德树人;幼儿德育教育;实践 引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教师除了要使幼儿掌握教科书所规定的语言知识,还要注重道德品质教育。本文对幼儿道德教育的渗透进行探讨。 1幼儿园德育工作开展的目的 德育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标和方向,这就要求各级各类教师把德育教学放在 首位,使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6岁是 思维、观念和意识建立的关键时期。在幼儿园阶段开展德育工作,对幼儿身心发 展有着重要作用,能让幼儿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促使其身心得到更 加健康的发展。此外,德育教学还包含“文化传承、家国情怀、道德素养”等内容,能让幼儿在儿时树立较强的文化传承意识,形成浓厚的家国情怀,树立正确 的观念和意识,对其未来的学习生活及社会工作起着坚实的奠基作用。 2立德树人背景下幼儿德育教育的实践 2.1提高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识

在德育育人的大背景下,提高幼儿园教师对德育的认识是幼儿教育高水平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塑造灵魂、传授知识的重任。因此,对于德育教育,幼儿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认识,强化道德素养,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发挥榜样力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优良的品行。例如,幼儿入园时,教师可以站在门口同他们打招呼,用洋溢着热情的笑脸说着“你好”,幼儿见此情景,随即回应教师,也说着“你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主动问好的美德。或者,教师还可以教育幼儿,向别人借东西时,应主动询问,并且归还之后,要主动说“谢谢”,以表达自己的感激。通过这些形式,幼儿教师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明显提升,幼儿能够以更加严格的要求规范自身言行。当教师对德育教育有清晰明确的认识之后,就可以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引导,从而提高幼儿的德育意识。 2.2家园共育制定适宜幼儿德育品质培养的目标 在家庭合作的背景下,儿童的德育素质训练应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合适的德育素质训练目标,通过科学的目标设定可以帮助幼儿教师和家长将目标转化为可行的过程,使幼儿德育品质培养教育能够落到实处。在幼儿德育品质培养目标方面要充分结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和实际生活环境进行针对性的制定,面对不同的幼儿在生活实践中应充分体现出对幼儿的尊重,展现出幼儿的个体化差异,使相应的德育目标满足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同时,在家园合作背景下为幼儿进行德育品质目标制定时,还应从幼儿家长层面进行德育目标的细化,帮助幼儿家长理清幼儿德育品质培养的基本思路,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相应特点向幼儿家长传授德育品质培养的经验,使幼儿德育培养目标能够从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环境中得到同步体现,使家庭和幼儿园在德育培养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协同实施[1]。 2.3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 “耳濡目染,不学以能。”幼儿园要重视良好的德育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和影响。首先,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德育氛围,通过德育环境来影响和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其次,建立良性、融洽的师幼关系,使幼儿与教师自由沟通,培养幼儿认真倾听、友善的品德。再次,创造良好的班级德育环境,用德育环境来影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实践的研究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实践的研究 1. 引言 幼儿园阶段是儿童最关键的发展时期之一,幼儿园的课程设计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学习和成长。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许多教育者开始关注课程生活化实践的研究。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实践的意义、方法和挑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实践。 2.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实践的意义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实践的意义在于创造一个更具体、更贴近儿童生活的学习环境。通过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此外,生活化实践可以培养儿童的实际操作能力、社交交往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对其全面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3.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实践的方法 3.1 主题化教学 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儿童感兴趣的主题相结合,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和兴趣选择合适的主题,例如家庭、动物、食物等,将课程内容与主题相关联,并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实施教学。 3.2 情境化教学 情境化教学是指将学习活动置于具体情境中,创造真实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组织实地考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并通过问题引导和讨论,激发儿童的思考和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幼儿观察并照顾自己的植物,通过亲身经历感受植物成长的过程。 3.3 游戏化教学 游戏是幼儿喜欢的学习方式,可以在游戏中融入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师可以设计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数字的过程中,可以设计数字拼图游戏,让幼儿通过拼图的方式认识数字和数量关系。

4.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实践的挑战 4.1 教师素养 幼儿园教师在进行生活化实践时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设计适合的教学活动。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是实施生活化实践的重要保障。 4.2 学校环境 幼儿园的学校环境对于实施生活化实践至关重要。学校需要提供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为幼儿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此外,学校还应该与家庭和社会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发展,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5. 促进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实践的建议 5.1 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 学校应该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通过培训和研讨活动,教师可以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案例,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实践水平。 5.2 学校与家庭的合作 学校应该积极与家庭合作,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兴趣和需求,将家庭的经验和知识融入到课程设计中。通过家长参与课程实施和讨论,可以增加幼儿对学习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5.3 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和家长创造性地设计学习环境和资源,为幼儿的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引导。例如,可以设置角色扮演区域、科学实验室、图书角等,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工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6. 结论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实践对于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主题化教学、情境化教学和游戏化教学等方法,可以创造一个贴近儿童生活的学习环境,促进其全面发展。然而,实施生活化实践面临着教师素养和学校环境等挑战。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并创造性地提供学习环境和资源,是促进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实践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