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会计账簿

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会计账簿
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会计账簿

基础会计(立信版)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 基础会计教案 一、课程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电大基础会计电子教案一(放大)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会计的目标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什么是会计 初学者对会计一词的理解:1、会计是一门经济管理学科,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2、会计是一个部门(机构),如单位内部设置的财务处;3、会计是一项具体的核算工作,包括记账、算账、报账等;4、会计是人们从事的一种职业,如张会计,是某一公司的会计人员。 以上都只是对会计初浅、片面的认识,那究竟什么是会计科学完整的含义呢?这就必须从世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说起。(二)会计是如何产生的 1、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图 2、人类要满足第一层次的生理需求(要生存,解决温饱问题)→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要劳动)→在生产劳动中为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获取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提高产出效益,就会促使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对劳动耗费、劳动成果

进行观察、计量、记录和比较分析

→→由此,在人们的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渐产生了会计。 3、总结: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会计产生、发展的基础;会计源于生产实践的需要,随着社会生产的进步而产生和发展。会计的产生同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书P1) (三)会计的发展史 会计的发展,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1、古代会计阶段(公元15世纪末,即1494年前) (1)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初期:人们通过头脑记忆或工具来记载劳动收支,会计只是生产职能中的一个附带部分。(如:绘图记事、结绳记事、刻契记数、刻木记日等。旧石器时代,北京山顶洞人发现的赤色鹿角棒,上面也刻划着一些有规则的符号,也被怀疑是古人对经济活动的一种记录。商代武丁时期的甲骨文字中已有“获”、“入“等文字来专门反映收入情况,而用“用”、“出”等字来专门反映支出情况。)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逐渐分离出来,会计也从一种必要的附带工作逐渐成为一项由专门人员从事核算记录的专门工作(如:古代印度公社中的农业记账员,专门负责农业账目的登记。)

基础会计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总论 学习目标: 1、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内容和掌握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2、了解会计核算方法 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了解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 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需要生产活动。生产活动一方面创造物质财富,取得一定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发生劳动耗费,包括人力、物力的耗费。在一切社会形态中,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总是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为此,就必须在不断改革生产技术的同时,采用一定方法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并加以比较和分析。这种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予以确认、计量、报告,并进行分析的方法就是基本意义上的会计。会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并得到不断发展的科学。 知识链接: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最初的会计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即由生产者在生产时间之外将收入、支付等事项记载下来。如原始社会的早期的结绳记事、绘图记事、刻木记日等。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即原始社会的中期和后期,出现剩余产品以及有了商品生产和以某种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进行的交换,会计才逐渐从生产职能的附带工作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委托当事人的独立职能或工作。在远古的印度公社中,产生了农业记账员。中国西周时期,也曾出现了专门从事会计工作的官员,名曰“司会”,进行“月计岁会”。 古代会计主要指服务于王室赋税征收、财政支出、财产保管等。因此,早在公元前的古巴比伦、埃及、中国和希腊就因私有财富的积累而有了受托责任会计的产生。社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生产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会计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过程。在中国的宋朝,以编制“四柱清册”来办理钱粮报销及移交手续,具体算清并明确经管财务的责任,后由官厅拓展到民间,逐步形成我国传统的中式薄记。在中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商品货币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会计的发展。 近代会计基本特征是:利用货币计量进行价值核算;从单式记账法过渡到复式记账法。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有关复式记账论著的问世,体现了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作用,为现代会计的发展奠定基础。 现代意义上的会计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发展起来的。在经济活动更加复杂、生产日益社会化、人们的社会关系更加广泛的情况下,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会计的目标、会计所应用的原则、方法和技术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并日趋完善,并逐步形成自身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现代数学、现代管理科学与会计的结合,

基础会计教案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五、本课程总课时:总学时72学时,4学分,一学期开设。 1 模块一总论 项目一会计概述 知识目标:

基础会计课程设计方案电子教案

《基础会计》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一、课程目标设计: (一)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具备基本上岗的能力。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交出3本记账凭证、2本日记账、一本总账、若干张不同格式的明细账、二张报表。 (二)知识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基础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三)具体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会计的职能、对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原则、核算方法等基本理论。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等基本知识。 3、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对企业的简单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4、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制造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即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5、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原始凭证的种类,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6、了解记账凭证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记账凭证的种类,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7、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8、了解会计账簿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账簿的种类,掌握各种不同类型账簿的登记。 9、掌握账簿的试算与记账错误的更正;掌握账簿的结账与对账。 10、掌握错账更正的方法。 11、了解会计报表的意义、种类、及编制要求。 12、理解资产负债表的概念、意义和结构,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13、理解利润表的概念、意义和结构,掌握利润表的编制。 14、了解会计报表的披露和注解、会计报表的报送和审批。 15、了解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和会计工作组织。 二、教学方法设计 1、教学方法 (1)以引导启发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2)运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放性教学 (4)提问式教学 (5)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提高自学能力 (6)实践教学 2、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黑板加粉笔,教师在授课时费时费力地讲授有限的内容,展示少量的实物(如账、证、表等),示范简单的操

《基础会计》完整版优质教学教案

一、个人简介 经济管理学院 二、课程要求 会计学科体系简介 “会计”这个词,早在我国西周时代(约在公元前1 100年到770年之间)就已经出现。但是,会计作为一种专业知识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不过是最近一、二百年的事。 会计学的分支: 从应用范围上看,可分为: 1.宏观会计学 反映和监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情况。 2.微观会计学 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或组织的经济活动情况。 微观会计学,按照其所服务主体的性质,可以分为: 1.预算会计(也叫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 反映和监督政府的财政收支以及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活动。 2.企业会计(也叫营利组织会计) 反映和监督企业经济活动情况。 企业会计,按照其服务对象,可以分为: 1.管理会计 提供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的、关于未来的经济信息。 2.财务会计 提供为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服务的、关于过去的经济信息。 财务会计,按照其所应用的行业,可以分为: 工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交通运输企业会计、农业企业会计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等等。 会计学基础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第一章总论(绪论) 一、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

二、会计的职能 (一)基本职能: 1. 核算 2. 监督 核算是基础,监督是保证 (二)其他职能 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等 三、会计对象 特定主体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四、会计目标 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 五、会计基本假设 1. 会计主体 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 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2. 持续经营 3. 会计分期 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4.货币计量 记账本位币 六、会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七、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靠性 相关性 可理解性 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

会计模拟实训教案

会计模拟实训教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会计基础模拟实训》教案 一.会计基础模拟实训目的 本试验按照会计核算基本步骤,以某企业1月份经济业务为例,分环节安排了整个会计循环过程模拟试验操作,设计了从建账、制证登账到编制会计报表全部过程的会计资料,体现了一个综合完整的会计循坏过程。通过学生仿真练习与实际操作,不仅能掌握会计书写基本规范,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帐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全部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而且能以切身体会初步尝试出纳员、记账员等不同会计岗位的具体工作,从而对企业会计核算全过程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达到加强对所学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的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技能。 二,模拟实训的内容 1.原始凭证的填制 2.原始凭证的审核 3.记账凭证的填制 4.记账凭证的审核 5.记帐凭证的汇总、整理与装订

6.材料采购成本的核算 7.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 8.主营业务成本的核算 9.账簿的启用、更换、交接与保管 10.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11.对帐和结帐 12.错账更正 13.现金、银行存款、存货的清查 14.资产负债表编制 15.利润表编制 16.会计凭证装订与保管 三,模拟实训考核办法 为了使实训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加强对实训教学质量的评价与考核,对学生实训成绩和教师工作量要进行严格考核并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实训教学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为全面公正地评价其效果,必须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两方面双向考核,即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着重对技能整体水平的评估.

利润形成过程的核算 基础会计教案 职高

【课题】利润形成的核算 【教材版本】 张玉森.陈伟清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会计》(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玉森.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基础会计习题集》(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玉森.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基础会计教学参考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础会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第三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了解影响利润形成的业务; 2.掌握损益类账户和本年利润账户的结构。 能力目标:1.会正确运用损益类和本年利润账户; 2.能熟练地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损益类结转和利润结转业务的核算。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以利润评价企业经营成果的思维方式; 2.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损益类账户结转的核算; 2.所得税的计算和结转的核算。 教学难点:1.损益类账户结转的核算; 2.所得税的计算和结转的核算。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制作幻灯片 比较法、归纳法、分组讨论法、讲练结合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复习旧课(5分钟) 【幻灯片演示】 各问题及答案 第二环节新授课(55分钟) 第五节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 一、影响损益的其他业务(20分钟) 【讲解】 除了上述经济业务影响企业的损益外,还有以下经济业务会引起利润的变化。【幻灯片演示 】

【讲解】 【幻灯片演示】 【举例】 配套教材《基础会计(第三版)》P135~136例38~40 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逐一讲解 【分析】例38 1.这个业务引起哪些账户发生变化――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

基础会计第四版教案

第一章概述 学习目标 ◆ 了解会计的概念。 ◆ 能说出会计的对象。 ◆ 能解释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 了解我国现阶段会计管理体制结构。 ◆ 能区分集中核算与非集中核算的关系。 ◆ 能举例说明会计机构的内部牵制制度。 ◆ 能说出会计岗位的划分。 ◆ 了解会计法规的组成,能说出会计法的基本内容。 ◆能解释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习时数 ◆讲授:4学时。 第一节会计的概述 什么是会计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任何社会的经济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管理越要加强,会计就越重要。 会计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它的理论与方法体系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创新。

会计学科的分类

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管理是通过会计的职能来实现的。会计的职能就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固有的、内在的客观功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亦称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从核算的时间看,它既包括事后的核算,也包括事前、事中的核算;从核算的内容看,它既包括记账、算账、报账,又包括预测、分析和考核。 会计的基本职能可归结为核算和监督两个方面。

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就是会计人员通过会计工作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监督的核心就是要干预经济活动,使之遵守国家法令、法规,保证财经制度的贯彻执行,同时还要从本单位的经济效益出发,对每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事前、事中监督,以防止损失浪费。会计监督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第一,以国家的财经政策、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为准绳,对即将进行或已经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进行监督。 第二,从单位内部提高经济效益出发,将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以评价各项经济活动是否有效,能否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对贪污盗窃、营私舞弊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监督,以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职能关 系十分密切,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核 算是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就无法进 行监督,只有正确地核算,监督才有 真实可靠的依据。而监督则是核算的 继续,如果只有核算而不进行监督, 就不能发挥会计应有的作用,只有严 格地进行监督,核算所提供的数据资 料,才能在经济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 用。

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

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 篇一:中职基础会计第六章教案 引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总分类核算主要账户的用途、结构。 2、能正确编制企业主要经济业务基本会计分录。 3、能界定利润总额的组成内容及其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 筹集、供应、生产、销售、利润核算过程中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 三、教学难点: 生产过程成本的核算 四、教学方法: 结合实际业务进行讲授,并给出实际业务让学生练习。 五、课时安排: 共10课时(总48课时之23—32课时) 第一课时企业筹集资金的核算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筹集资金的账户设置 2 筹集资金的核算 二、教学重难点: 资本公积的核算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给出学生实际业务题,如:某日,a投资者以30万元向企业投资,款项存入银行,作为 会计我们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二)新课讲授: 筹集资金的账户设置: 1、“实收资本”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用来核算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登记按法定程序减少的资本数额,贷方登记实际收到的投资额,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投入资本的实有数。 例如:1日收到国家投入资本500 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500 000 贷:实收资本——国家资本 500 000 2、“资本公积”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用来核算企业因接受捐赠等而引起的投资者公共积累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登记按规定转赠注册资本的数额,贷方登记因接受捐赠等原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数额,期末贷方余额表示资本公积的结余数。 例如:3日收到外商捐赠的设备一台,价值120 000元。 借:固定资产 120000 贷:资本公积 120000 3、“短期借款”账户(负债类账户) 用来核算企业从银行借入的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借款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登记到期偿还的借款,贷方登记借入的各种短期借款,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尚未偿还的短期借款。

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基础会计学:电子教案7第七章 财产清查

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基础会计学:电子教案7第七章财产清查

第七章财产清查 【教学课题】财产清查的作用和范围 【教学时间】 【教学地点】:25#106 【教学班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财产清查的范围,理解财产清查的概念、作用、种类 【教学重点和难点】财产清查的作用和种类 【教学方式手段】启发式和多媒体教学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 【参考资料】: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葛军主编《会计学原理》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樊行健主编《基础会计》 新会计准则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62812148.html,/ 中国会计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62812148.html,/ 无忧会计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62812148.html,/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第七章财产清查中,大家将会详细地了解财产清查的作用和种类、财产清查的具体方法和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财产清查这一会计核算方法在整个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下一个环节—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同时,大家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也会经常用到财产清查的相关知识。所以大家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以便为下一步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回顾:对账的内容是什么?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的要求是什么? 提问学生:对账的内容是什么?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的要求是什么?并分别请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对账的内容是我们在第六章中学习的。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是我们在第一章总

论中给大家介绍的。它要求我们提供的会计信息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项目完整、资料可靠。我们知道一切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财产物资都必须通过账簿记录来反映其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通过对账中的账证核对和账账核对工作,我们能够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和完整,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要求我们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但要正确完整而且要真实可靠。账簿记录的正确完整并不等于账簿记录的真实可靠。因为现实工作中有各种原因可能使各项财产的账面数额与实际结存数额发生差异,即账实不符。所以在结帐前我们除了要进行账证核对和账账核对外,还要进行账实核对。怎样进行账实核对呢?账实核对一般通过财产清查的方法进行。 引出:财产清查的概念:财产清查就是通过对会计核算单位的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债权、债务、有价证券等的盘点或核对,查明其实有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并查明账实不符的原因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下面我们来看看财产清查具有哪些作用,有哪些种类以及财产清查的范围。 [讲授正文]: 一、财产清查的作用 在介绍财产清查的作用之前,先让学生 思考实际工作中有哪些原因可能导致 财产物资的账面数与实际结存数不一 致。可采用引导式提问启发学生从人为 和自然两方面因素考虑,然后由教师总 结。造成账实不相符的主要原因有:

基础会计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会计的概述(一) 【授课教师】 阚龙彪。 【授课班级】 20XX级财会一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会计的概念、特点、职能;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能力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这个中心,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加深对会计概念及其涵义的理解。 3、德育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职能这个中心,教育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账;不做假账。 【教学重点、难点】 参见配套教学用书《基础会计教学参考书》P1 1.教学重点:会计的概念、职能。 2.教学难点:会计的概念和两大职能。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财会专业课的第一堂课,本节课影响整个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学生对企业、对会计都比较抽象。对会计的学习比较茫然,所以本节课用了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 【教学媒体】 配套多媒体课件《基础会计》第一章第一节。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给学生看一些关于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图片。 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有满足衣、食、住、行等需要的物质资料,因而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这时人们有个良好的愿望:希望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尽可能节省的劳动占用,来取得尽可能大的劳动成果,为此,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生产活动加强管理。当社会再生产活动日益复杂,人们单凭头脑记忆来管理生产活动已不能适应客观需要时,在人类社会中就首先产生了原

始计量、记录行为,继而产生了会计。 会计最初只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即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支、支付日等等记录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剩余产品的大量出现,会计才逐渐地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能。 经济越发达,会计越重要。举例……,所以我们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账;不做假账。 二、新授课 (一)什么是会计 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7分钟) 学生自学,教师归纳: (1)会计的产生 会计是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使用配套光盘——第一章第一节,学生看演示: 从开始的堆积石块、刻木记事、结绳记数到刻契记数一步步向前发展。 (2)会计的发展 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起源于生产实践,是为管理生产活动而产生的。 会计在中国的发展 西周——出现“司会”官职 西汉——出现“计簿、薄书”的账册 宋代——官厅会计(四柱清册) 明末清初——龙门账 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四脚账 清后期——借贷记账法 二十世纪——电算化会计 会计在世界的发展 远古——印度的农业记账员 1494年——意大利的复式记账法 二战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化

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基础会计学:电子教案1第一章 会计对象

第一章会计的对象 【教学课题】会计的概念 【教学时间】 【教学地点】:25#106 【教学班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在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要求掌握会计的职能和会计的含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会计的职能和会计的含义 【教学方式与手段】启发式和多媒体教学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 【参考资料】: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葛军主编《会计学原理》 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樊行健主编《基础会计》 新会计准则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62812148.html,/ 中国会计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62812148.html,/ 无忧会计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62812148.html,/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会计”这个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可以说各行各业,每个企事业单位都需要会计人员。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要和会计打交道。比如,在座的每位同学开学时要到学校财务部门缴学费,单位职工每月要在本单位财务部门领取工资,职工的医药费等有关开支需要在会计那报销等等。大家可以想想财务部门的这些会计人员到底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呢?有人说,会计工作就是记账、算账。(可以提问学生他们认为的会计是什么)那么在学完本节内容后,再回过头想一下这种说法的正确性,会计的实质内涵到底是什么。 在引出“会计”内涵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会计是怎么产生的,历史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讲授正文】: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会计是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在介绍会计发展历史前,可以先问问学生,他们对会计的历史发展曾有什么样的了解。接着老师介绍发展过程,注意:对于每个阶段可以先介绍一些会计发展史实,再总结本阶段的会计发展特点。 会计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生产实践以及人们对生产活动进行管理的需要。 比如,人们在进行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时,需要将生产活动的过程和内容记录下来并计算生产活动的数量;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更多的物资投入生产,这些物资怎么分配,耗用多少数量在产品生产上,需要把这些内容以一定形式记录下来。 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产生同社会生产密切相关;它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古代会计:专门方法还没有形成,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近代会计:复式簿记在理论上的总结被认为是近代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现代会计:管理会计的形成,是近代会计发展为现代会计的重要标志。 2.社会生产日益发展,生产规模日益社会化,会计逐渐完善起来,而且越来越重要。

(完整版)基础会计综合实训教案

基础会计综合实训教案 一.基础会计模拟实训目的 本试验按照会计核算基本步骤,以某企业9月份经济业务为例,分环节安排了整个会计循环过程模拟试验操作,设计了从建账、制证登账到编制会计报表全部过程的会计资料,体现了一个综合完整的会计循坏过程。通过学生仿真练习与实际操作,不仅能掌握会计书写基本规范,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帐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全部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而且能以切身体会初步尝试出纳员、记账员等不同会计岗位的具体工作,从而对企业会计核算全过程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达到加强对所学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的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技能。 二,模拟实训的内容 1. 原始凭证的填制 2. 原始凭证的审核 3. .记账凭证的填制 4.记账凭证的审核 5.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 6.明细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 7.科目汇总表编制和总账登记 8. 对账与结账 9. 资产负债表模拟 10.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模拟 11.会计凭证装订与保管 三,模拟实训考核办法 为了使实训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加强对实训教学质量的评价与考核,对学生实训成绩和教师工作量要进行严格考核并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实训教学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为全面公正地评价其效果,必须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两方面双向考核,即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着重对技能整体水平的评估. 在实训教学中对学生的考核要求是:态度端正,实训认真,掌握实训方法,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教师的考核要求是:教学态度好,耐心指导学生,具有指导学生实训的能力,能够执行实训计划. 以下是对学生考核的具体方法: 1.日常操作情况占总成绩20%,由指导教师不定时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 检查评定出成绩. 2.凭证,账簿,报表完成情况占总成绩50%,指导教师检查凭证,账簿,报表完 成情况并进行成绩评定,检查时应注意这些实训资料的正确性,及时性,和规范性等. 3.出勤占总成绩的20%,按学生的实际出勤情况进行成绩评定. 4.实训报告占10%,通过批阅学生的实训报告,了解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并评定出成绩.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中职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电子教案

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马克思指出:会计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这表明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 A、生产职能 B、反映监督职能 C、生产职能和管理职能的统一 D、主要是管理职能兼生产职能 2.传统的会计主要是( ) A、记帐算帐报帐 B、记帐预测分析 C、记帐算帐查帐 D、记帐报帐查帐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不是( ) A、设置帐户的理论依据 B、复式记帐的理论依据 C、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D、总分类帐户与明细分类帐户平行登记的理论依据 4.对应收帐款可按规定的标准计提坏帐准备金,其根据是( ) A、历史成本原则 B、权责发生制原则 C、配比原则 D、谨慎原则 5.会计报表编制的根据是( ) A、原始凭证 B、记帐凭证 C、汇总记帐凭证 D、帐簿记录 6.引起资产内部一个项目增加,另一个项目减少,而资产总额不变的经济业务是( )

A、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 B、收到投资者投入的机器一台 C、收到外单位前欠货款 D、收到国家拨入特准储备物资 7.对于大堆,笨重的材料物资实存数的确定,一般采用( ) A、实地盘点 B、抽查检验 C、查询核对 D、技术推算盘点 8.盘存帐户月终如果有余额应在帐户的( ) A、借方 B、贷方 C、借方或贷方 D、无余额 9.盘存表是一张反映企业资产物资实有数所( ) A、外来原始凭证 B、自制原始凭证 C、记帐凭证 D、转帐凭证 10.目前实际工作中使用的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属于( ) A、特种日记帐 B、普通日记帐 C、专栏日记帐 D、分录簿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5分,共15分。) 11.复式记帐法的优点是( ) A、帐户对应关系清楚,能全面,清晰地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B、适用性强 C、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和经营成果 D、便于核对帐户记录 5)便于试算平衡,检查帐户记录是否正确

最新基础会计实训教案

基础会计实训教案

销售与收款 一、销售业务账务处理 1、正常销售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收增值税---销项税额 2、特殊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 (1)视同销售视同销售的行为,均要征收销项税额。(无偿赠送、对外投资、分配给股东等非销售行为) 如:将商品作为样品赠送给客户的行为。 借:销售费用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折扣销售如果销售额与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会计人员按折扣后的金额确认销售收入。(不在同一张发票上的、或是仅在备注栏注明折扣额的,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 (3)销售退回或销售折让 A、销售退回如销售业务与销售退回在同一月份发生,可直接将原来开具的发票及账务处理的凭证作废;如果跨月发生,应当开具红字发票冲减原来的金额,并转回原来结转的销售费用。 借:应收账款(负的原数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负的原数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负的原数字) 借:库存商品(负的原数字) 贷:主营业务成本(负的原数字)

B、销售折让因质量等问题,给予客户销售折让,应先开具红字发票,冲销。再从新开具期间费用: 借:销售费用 贷: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借:管理费用 贷: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借:财务费用 贷: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其他业务收支核算内容 营业外收支核算内容

其他应收应付款的核算内容 月末业务 本篇包含以下七项业务 1.职工薪酬 主要包括:工资明细表、工资汇总表的编制,职工薪酬的计提,缴纳社保费、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的账务处理。 2、计提折旧

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表的编制、计提折旧账务处理 3、月末摊销 4、应交税费 5、结转销售成本 6、结转损益 7、结转与分配利润 第二篇月末业务 1、职工薪酬 一、计提职工薪酬

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4.2 原始凭证 授课时间:2016年12月2日 授课班级:15对口财会2 授课人:陈玲 单位: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原始凭证》选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会计》第三版第四章中的第二节。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的起点和基础,是记账的原始依据。其操作结果不仅决定着会计凭证的工作质量,也影响到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工作质量。因此,应将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作为最重要的应用技术来掌握。本节有二层教学内容,第一层是原始凭证的基本理论知识,如原始凭证的来源、用途基本内容、填制的基本要求等。第二层是能识别常用的原始凭证并会填制原始凭证。 二、教学对象分析: 15对口会计2班学生学习态度认真,求知欲强。全体同学能够基本掌握所学财会理论知识,但是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还有个体差异,如:一般学生虽然能够熟练掌握书本知识,但举一反三的能力差,缺乏创造性思维,由于实际生活的多变性,决定这些同学很难适应实际工作需要,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优生熟练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并能够举一反三,如:本节课讲了现金支票的填制,那么她们就会填制转账支票。本节课的知识量已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教师在讲解中应恰当补充与本节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学习生活化,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课堂更加生动;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地学习;开展讨论,自主学习,学生积极思维,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未知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⑴理解原始凭证的概念和种类。 ⑵熟悉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⑶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和审核内容 确立依据: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才能应用到实践中去。 2、能力目标:在尝试完成“发票”的填制和审核的过程中,基本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形成观察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独立工作能力。 确立依据: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实践的能力是学生学好本节课的必备条件。 3、情感价值目标: ⑴培养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有序的思维习惯。

基础会计综合实训教案完整版

基础会计综合实训教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基础会计综合实训教案 一.基础会计模拟实训目的 本试验按照会计核算基本步骤,以某企业9月份经济业务为例,分环节安排了整个会计循环过程模拟试验操作,设计了从建账、制证登账到编制会计报表全部过程的会计资料,体现了一个综合完整的会计循坏过程。通过学生仿真练习与实际操作,不仅能掌握会计书写基本规范,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帐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全部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而且能以切身体会初步尝试出纳员、记账员等不同会计岗位的具体工作,从而对企业会计核算全过程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达到加强对所学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的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技能。 二,模拟实训的内容 1. 原始凭证的填制 2. 原始凭证的审核 3. .记账凭证的填制 4.记账凭证的审核 5.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 6.明细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 7.科目汇总表编制和总账登记 8. 对账与结账 9. 资产负债表模拟 10.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模拟 11.会计凭证装订与保管 三,模拟实训考核办法 为了使实训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加强对实训教学质量的评价与考核,对学生实训成绩和教师工作量要进行严格考核并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实训教学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为全面公正地评价其效果,必须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两方面双向考核,即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着重对技能整体水平的评估. 在实训教学中对学生的考核要求是:态度端正,实训认真,掌握实训方法,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教师的考核要求是:教学态度好,耐心指导学生,具有指导学生实训的能力,能够执行实训计划. 以下是对学生考核的具体方法: 1.日常操作情况占总成绩20%,由指导教师不定时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 检查评定出成绩. 2.凭证,账簿,报表完成情况占总成绩50%,指导教师检查凭证,账簿,报表 完成情况并进行成绩评定,检查时应注意这些实训资料的正确性,及时性,和规范性等. 3.出勤占总成绩的20%,按学生的实际出勤情况进行成绩评定.

基础会计电子教案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发展的三个阶段: 古代会计(15世纪以前)会计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 近代会计(15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有关复式记账论著的问世,使会计方法从单式记账法过渡到复式记账法,是近代会计的形成标志,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端。 现代会计(20世纪中期至今)二十世纪中期成本会计的出现和不断完善,管理会计的形成并与财务会计相分离而单独成科,标志着现代会计的开端。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社会在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会计)就越是必要。”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现代会计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 (一)会计的反映(或核算)职能 1.概念: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各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发生及完成情况,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的功能,是会 计的基本职能。 2.特点: (1)会计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综合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 (2)会计反映不仅是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应面向未来,为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 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3)会计反映应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4)随着电子计算机在会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会计的传统工艺同现代电子技术相结 合,会计反映的方式从手工簿记系统逐步发展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1.概念: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通过会计活动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以及会计活动本身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监督。 2.特点:(1)会计监督是一种经常性的监督 (2)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价值指标进行货币监督,具有综合性 (3)会计监督是以法律、法规和制度为依据的监督,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 (4)会计基本职能的关系 三、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算、控制、和决策的一种管理活动。 第二节会计的目标和任务 一、会计的目标 (一)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二)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