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异常统计表

品质异常统计表
品质异常统计表

品质异常统计表

汽车冲压件缺陷及检验标准

汽车冲压件缺陷及检验标准 1、目的 本标准旨在明确制造过程中对各种冲压件质量的描述、检验方法、判定标准、及对冲压件固有缺陷记录和使用标准,为制造过程质量检验提供依据。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制造事业部职责范围内生产的冲压件半成品和成品。 3、术语 3.1关键冲压件 对整车的结构、装配、生产工艺、使用性能、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冲压件。将这一类冲压件作为过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去加以控制,列为关键冲压件。 3.2固有缺陷 针对前期产品开发过程中,因技术、工装及设计等原因导致的冲压件存在一些工艺上无法彻底整改的缺陷。制造过程对这些缺陷进行固化和稳定。 4、冲压件质量检验标准制定原则 一个车身上的冲压件繁多,但每个冲压件的质量要求是不一样的。为了在提高整车质量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生产技术条件和质量成本等因素,以便能够充分提高整车生产的综合效能。 因次,制定冲压件的质量检验标准需要结合生产工艺技术条件和车身的使用性能等要求,对不同类别的冲压件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4.1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功能尺寸等作用 分为:关键件和非关键件。 4.2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的位置不同及客户的可视程度 分为:A、B、C、D四个区域。 4.3根据冲压件上孔在车身装配及工艺要求 分为:一般孔、定位孔、装配孔。 4.4根据冲压件上料边在车身焊接、压合等工艺要求 分为:一般料边、压合料边、焊接料边。 5、冲压件在整车上分区定义 5.1(A区)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上部位,不包括当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边缘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5.2(B区)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下部位。 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边缘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5.3(C区) 打开车门上车时能看到的部位;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车门后能看得见的部位; 车身发动机盖、行李盖打开后看得见区域;天窗窗框,油箱加注孔入口等其他区域。5.4(D区) 除A、B、C三个可视区域,车身上被内饰件等覆盖的、客户一般所不能察觉或发现的部位。 6、冲压件质量缺陷类型 冲压件质量缺陷类型一般分三类。 6.1外观缺陷 包括:裂纹、缩颈、坑包、变形、麻点、锈蚀、材料缺陷、起皱、毛刺、拉、压痕、划伤、圆角不顺、叠料、及其他。 6.2功能尺寸缺陷 包括:孔偏、少边、少孔、孔径不符、多料、型面尺寸不符、其他。 6.3返修缺陷 包括:裂纹、孔穴、固体夹杂、未溶合和未焊透、形状缺陷、变形、坑包、刨痕、抛光影、板件变薄、及其他。 7、冲压件的检验方法 7.1外观检验方法 7.1.1触摸检查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检验员需戴上纱手套沿着零件纵向紧贴零件表面触摸,这种检验方法取决于检验员的经验,必要时可用油石打磨被探知的可疑区域并加以验证,但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快速检验方法。 7.1.2油石打磨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打磨用油石(20×13×100mm或更大)。有圆弧的地方和难以接触到的地方用相对较小的油石打磨(例如:8×100mm的半园形油石)油石粒度的选择取决于表面状况(如粗糙度,镀锌等)。建议用细粒度的油石。油石打磨的方向基本

冲压件常见缺陷

冲压件常见缺陷及调整 一、拉深模的调整内容有哪些?如何进行? 1 进料阻力的调整 在拉深过程中,若拉深模进料阻力较大,则易使制品拉裂;进料阻力小,则又会起皱。因此,在试模时,关键是调整进料阻力的大小,即调整压边力的大小。 拉深阻力的调整方法是: (1)调节压力机滑块的压力,使其处于正常压力下进行工作; (2)调整拉延模的平衡块,以控制压料力的大小; (3)调整材料的定位,也可以控制压料力的大小; (4)调节拉深模的压边圈的压边面,使其与坯料有良好的配合; (5)修整凹模的圆角半径; (6)修整压边筋间隙; (7)采用合适的润滑剂。 2拉深深度及间隙的调整 (1)在调整时,可把拉深深度分成2~3段来进行调整。即先将较浅的一段调整后,再往下调深一段,直到调到所需的拉深深度为止; (2)在调整时,先将上模固紧在压力机滑块上,下模放在工作台上先不固紧,然后在凹模内放入样件,使上`下模吻合对中,调整各方向间隙,使之均匀一致后,再将模具处于闭合位置,拧紧螺栓,将下模固紧在工作台上,取出样件,即可试模。 二、试摸时,出现工件表面檫伤或壁部变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应怎么进行调整? 其主要原因如下:调整方法是: 1、凹模圆角太小或表面质量粗糙;1、加大凹模圆角半径,或进行凸、凹模抛光; 2、凸、凹模间隙太小,造成表面檫伤;2、应加大凸、凹模间隙; 3、压边力太大,3、分析材料的流动方向,设法减小压边力; 4、润滑不良或板料的金属微料附着在凹模上。4、将凹模表面抛光或镀铬,减小表面粗糙度值。 三、试模时,拉深件表面起皱应该如何调整? 1、调整压力边的大小 当折皱在制件四周均匀产生时,应判断为压料力不足,逐渐加大压料力即可使皱纹消除。如果增大压料力仍不能克服折皱时,则需增加压边圈的刚性。由于压边圈刚性不足,在拉深过程中,压边圈会产生局部挠曲而造成坯料凸缘起皱。 当拉深锥形件和半球形件时,拉深开始时大部分材料处于悬空状态,容易产生侧壁起皱,故除增大压边力外,还应采用拉深肋来增大板内径向拉应力,以消除皱纹。 2、调整凹模圆角半径 凹模圆角半径太大,增大了坯料悬空部位,减弱了控制起皱的能力,故若发生起皱时,可在调整时,适当减小凹模圆角半径。 3 调整间隙值 间隙过大,当坯料的相对厚度(坯料的厚度与直径之比)较小时,薄板抗失稳能力较差,容易产生折皱,因此适当调整冲模间隙,使其间隙调得小一些,也可以防皱。 四、拉深模在试模时,制品常会被拉裂,其调整冲模的方法是什么?

浅谈冲压件制造工艺及质量缺陷

浅谈冲压件制造工艺及质量缺陷 欧阳春生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汽车制造中有60%-70%的金属零部件需经塑性加工成形,冲压加工是完成金属塑性成形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最基本、最传统、最重要的金属加工方法之一。汽车冲压工艺技术如车身上的各种覆盖件、车内支撑件、结构加强件,还有大量的汽车零部件,如发动机的排气弯管及消声器、空心凸轮轴、油底壳、发动机支架、框架结构件、横纵梁等等,都是经冲压成形技术正向精密、多功能、高效节能、安全清洁的生产方向发展,冲压工件的制造工艺水平及质量,在较大程度上对汽车制造质量和成本有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冲压工艺质量 1汽车覆盖件的工艺过程概述 汽车冲压件的加工过程大致如下:卷材——落料——堆垛——运输——(冲压线)仓储——清洗——冲压成型。 在落料过程中,由起重机将卷料放上卷料备料台,然后装载到上料小车上,上料小车运行到开卷机,上料小车回位后,完成卷料与整线的对中,穿带结束后,料带经过四辊式送料机组进行料头剪切,进入清洗机进行料带的清洗;经过清洗后的料带进入校平机组;被校平后的板料进入地坑,形成一个缓冲带(补偿环),以补偿卷材在开卷校平部分连续运行和进入落料切断冲模时的间歇动作的速度差。在地坑的一侧,装有光电反射器,当卷材下落到地坑时,反射器给出信号使驱动开卷装置的电机停止工作,卷材进给中断;经过几次落料切断后,地坑中的卷材逐步上升到一定程度,光电反射器发出信号,使驱动开卷装置的电动机起动,恢复卷材进给,开卷校平;从地坑上来的板料进入落料压力机进给的装置;落料压机落料及堆垛。 在冲压成形过程中,钢板的成型都是借助模具对薄板施加外力所引起的结果。一定力的作用方式和大小,都对应着一定的变形。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成形方式,冲压成形件所要求的几何形状,都是通过钢板在冲压成形过程中的塑性变形来完成的。根据冲压成形过程中钢板变形区的应力、应变的不同,可将零件变形划分为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多种成形方式。 2.汽车冲压工艺术语 切开:切开是将材料沿敞开轮廓局部而不是完全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被切开而分离的材料位于或基本位于分离前所处的平面上。 切边:切边是利用冲模修边成形工序件的边缘,使之具有一定直径、一定高度或一定形状的一种冲压工序 切舌:切舌是将材料沿敞开轮廓局部而不是完全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被局部分离的材料,具有工件所要求的一定位置,不再位于分离前所处的平面上。

品质异常报告格式

品质异常报告格式 品质异常报告格式 篇一: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 事件问题描述如下: 在6-1至6-3号生产的T8椭圆12平钩26*2 9.5和T8 12斜钩V字型直径26的产品,现这两款产品在生产至出货过程中混料包装出货到客户那里,导致影响客户的出货交期,有损客户对我司的印象,并造成公司物力资源的重大损失。 产品工序责任人如下:开机技术员: 蔡灿军、赖虔洲 品质IPQC: 廖仲坤、赖惠兰 点数贴标签: 廖凤凤、罗贞凤、吕明 裁管: 廖国林 出货检验: 易浩 品质部经查证对此事做原因分析如下: 1、商务部的制令单上的图纸没更新只是文字描述。

2、针对产品规格和形状差不多的产品,且在同一台机器上生产,生产一款产品订单时更换模具生产下一款时,技术员未跟品质或点数工序沟通说下。 3、产品点数贴标签的时候标签贴错了,但当班的IPQC盖章时没检查到位发现问题。 4、裁管工序裁切时也没核对制令单来做,裁管员在裁管时没主动把首件拿给OQC检验确认。 5、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明确区分标识并分开放置,导致裁切、包装容易出错。 6、出货检查时OQC检验没及时发现问题杜绝流入客户那里。 7、新来员工及临时工未做相关岗前作业培训,容易放错误。 永久改善纠正措施如下: 1、通知此事件相关负责人,然后召开品质异常检讨会。 2、商务部发出的制令单产品资料要及时更新。 3、新来员工及临时工应做相关的产品品质与作业规模培训再上岗。 4、品质部加强对品质检验员的培训与督导,特别是出货检查要把关到位。 5、生产车间5S要做好,如产品要准确标识区分,对于类似的产品要做明显标识并分开放置。 6、各部门的岗位职责说明书的制定落实。让工作流程化,制度化。这样大家工作更顺心。 7、各部门的管理制度撰写制定出来,并落实执行到位。

品质部周报模版

品质部周(月)品质报告 品质部本周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如下: 从品质管理或控制的立场,从品质控制的检查层面理解是达至一定要求,有按计划完成预期目标的;但从管理控制的角度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总体还是距品质控制要求有一定差距; 具体工作: 一、品质管理文件及相关文件方面的完善更新: 1.作成: 已对相关品质管理文件在专员和相关人员的配合下进行了全范围的修订; 2.内容: 包括已有的检查标准书作成,前期对包装标准的跟进,新增制程控制图制作要求,试作品制作文件规范,量测评估作成文件的制定,品质检查控制流程作 成完善等。对进料管制和供应商管理文件进行完善; 3.实施: 对相关制程检查控制的对应实施比较允分,但有部分如,控制图等相关技术的实施不充分;此与一线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的素质与配置有很大关系,后续 对人员特别是基层管理人员的招聘考核将需纳入重点; 二、品质部现有职能分配方面: 1.品质部在原有基础上对来料检查、成型制程检查、成品制程检查、产品出货检查、测量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和加强了实施; 2.从检查的角度可以说基本达到要求,但品质控制注重的是延续性,相关人员的流动和不稳定特别是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给品质工作带来了困难,此问题直接 影响到品质控制的结果,现在随着公司的产品量的增多,不但需要加强产品测量人员,而且还需要增强测量队伍的建设,必要时测量更需要加强或独立管理。 三、测量仪器方面: 1.品质部对测量仪器的控制文件进行了合理修定,已规定除了公司统一安排对测量仪器进行外校和内校外,仪器使用部门必须对仪器的使用按规定进行保养维 护,以确保仪器使用精度和延长仪器使用寿命;但这需要部门管理人员跟进实施; 2.品质定其对内校仪器通知使用部门进行送校,同时并按要求校正和记录;建立了仪器校正一览表及校正履历; 3.现有主要检测设备配置如下(表一)所示: 四、品质成本方面: 1.品质成本从财务部提供报表上看,没有控制到公司所列目标范围内,但从品质部实际列支可以看出,品质部支出主要是两大块,一是人工成本支出,这方面不论 从市场行情还是从品质部现有人员实际情况,我认为还值得商榷(包括分配标准等); 2.另一方面为用于维护公司整体运作之体系维护费用,认证费用和为确保品质之测量设备之购置费用,此部分费用是必须的;

冲压件的缺陷及其预防措施知识分享

冲压件的缺陷及其预防措施 1.废品产生的原因: A原材料质量低劣; B冲模的安装调整、使用不当; C操作者没有把条料正确的沿着定位送料或者没有保证条料按一定的间隙送料; D冲模由于长期使用,发生间隙变化或本身工作零件及导向零件磨损; E冲模由于受冲击振动时间过长紧固零件松动使冲模各安装位置发生相对变化; F操作者的疏忽,没有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预防废品的主要措施: A原材料必须与规定的技术条件相符合(严格检查原材料的规格与牌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工件进行化验检查。) B对于工艺规程中所规定的各个环节应全面的严格的遵守; C所使用的压力机和冲模等工装设备,应保证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工作; D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严格的检验制度,冲压件首件一定要全面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同时加强巡检,当发生意外时要及时处理; E坚持文明生产制度,如工件和坯件的传送一定要用合适的工位器具,否则会压伤和擦伤工件表面影响到工件的表面质量; F在冲压过程中要保证模具腔内的清洁,工作场所要整理的有条理加工后的工件要摆放整齐。 3.冲裁件毛刺的产生产生原因 ◆冲裁间隙太大、太小或不均匀;◆冲模工作部分刃口变钝; ◆凸模和凹模由于长期的受振动冲击而中心线发生变化,轴线不重合,产生单面毛刺。 对策 ◇保证凸凹模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保证凸模的垂直度和承受侧压力及整个冲模要有足够的刚性;◇在安装凸模时一定要保证凸凹模的正确间隙并使的凸凹模在模具固定板上安装牢固没,上下模的端面要与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保持相互平行。 ◇要求压力机的刚性要好,弹性变形小,道轨的精度以及垫板与滑块的平行度等要求要高;◇要求压力机要有足够的冲裁力。 冲裁件剪裂断面允许毛刺的高度 冲裁板材厚度>0.3>0.3-0.5>0.5-1.0>1.0-1.5>1.5-2.0 新试模毛刺高度≤0.015≤0.02≤0.03≤0.04≤0.05 生产时允许的毛刺高度≤0.05≤0.08≤0.10≤0.13≤0.15 4冲裁件产生翘曲变形原因:有间隙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在一条线上产生力矩。(凸凹模间隙过大及凹模刃口带有反锥度时,或顶出器与工件接触面积太小时产生翘曲变形) 措施: ◆冲裁间隙要选择合理; ◆在模具结构上应增加压料板(或托料板)板材与压料板平面接触并有一定的压力; ◆检查凹模刃口如发现有反锥度则必须将冲模刃口修整合适。 ◆由于冲裁件形状复杂且内孔较多时剪切力不均匀增大压料力,冲裁前就压紧条料或者采用高精度的压力机冲裁。 ◆板材在冲裁前应进行校平,如仍无法消除翘曲变形时可将冲裁后工件通过校平模再次校平。 定时清除模具腔内的赃物,薄板料表面进行润滑,并在模具结构上设有通油气孔。

冲压件常见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整改对策

有用!最全的冲压件缺陷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一、图片展示 常见的缺陷有9类,分别是:开裂、叠料、波浪、拉毛、变形、毛刺、缺料、尺寸不符、坑、包以及压伤。

二、冲压件缺陷原因及预防 1.冲压废品 1)原因: 原材料质量低劣; 冲模的安装调整、使用不当; 操作者没有把条料正确的沿着定位送料或者没有保证条料按一定的间隙送料;冲模由于长期使用,发生间隙变化或本身工作零件及导向零件磨损; 冲模由于受冲击振动时间过长紧固零件松动使冲模各安装位置发生相对变化;操作者的疏忽,没有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对策: 原材料必须与规定的技术条件相符合(严格检查原材料的规格与牌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工件进行化验检查。); 对于工艺规程中所规定的各个环节应全面的严格的遵守; 所使用的压力机和冲模等工装设备,应保证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工作; 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严格的检验制度,冲压件首件一定要全面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同时加强巡检,当发生意外时要及时处理;>前沿数控技术微信不错,记得关注。 坚持文明生产制度,如工件和坯件的传送一定要用合适的工位器具,否则会压伤和擦伤工件表面影响到工件的表面质量; 在冲压过程中要保证模具腔内的清洁,工作场所要整理的有条理加工后的工件要摆放整齐。 2.冲裁件毛刺 1)原因: 冲裁间隙太大、太小或不均匀; 冲模工作部分刃口变钝; 凸模和凹模由于长期的受振动冲击而中心线发生变化,轴线不重合,产生单面毛刺。 2)对策: 保证凸凹模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保证凸模的垂直度和承受侧压力及整个冲模要有足够的刚性; 在安装凸模时一定要保证凸凹模的正确间隙并使凸凹模在模具固定板上安装牢固,上下模的端面要与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保持相互平行; 要求压力机的刚性要好,弹性变形小,道轨的精度以及垫板与滑块的平行度等要求要高; 要求压力机要有足够的冲裁力; 冲裁件剪裂断面允许毛刺的高度冲裁板材厚 度>0.3>0.3-0.5>0.5-1.0>1.0-1.5>1.5-2.0 新试模毛刺高度≤0.015≤0.02≤0.03≤0.04≤0.05 生产时允许的毛刺高度≤0.05≤0.08≤0.10≤0.13≤0.15 3.冲裁件产生翘曲变形 1)原因: 有间隙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在一条线上产生力矩。(凸凹模间隙过大及凹模刃口带有反锥度时,或顶出器与工件接触面积太小时产生翘曲变形)。 2)对策: 冲裁间隙要选择合理; 在模具结构上应增加压料板(或托料板)板材与压料板平面接触并有一定的压力; 检查凹模刃口如发现有反锥度则必须将冲模刃口修整合适;

品质周工作总结范文

品质周工作总结范文 周工作报告 经历了上一周对品质部成衣QC组工作的熟悉,使我对品质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品质部的各小组工作的细节也正在逐步的深入了解中。为了因应工作的需要,本周我的工作重点是在退货QC组。退货QC组现配有4人,其中有一人从事出入库的统计、登记工作,另有3人全部从事退货、返修、检验等具体工作。正常工作时间的工作量为每人每天500件;从这段时间我对退货QC组的了解,基本上是可以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完成的。其余时间偶尔也会帮忙成衣QC 组查货。下面,我就退货QC组存在的问题作以下简述: 一:武汉区退货回来的货品,由于店员在吊牌上涂划了条形码,导致退回来后需要全部换吊牌。 二:成都区的退货,有许多价格标签未撕、防盗器未取、吊牌订书针也在上面。 三:部分自营店存在着防盗器未取、价格标签贴纸未取等(长期存在)。

四:有部分退货回来的鞋子,店员在鞋盒上写字贴胶纸,导致回货后要换鞋盒。 五:经退货QC检查后发现,部分款式老化、面料褪色的,仍在发货中(可否另行处理) 在退货QC组的工作中,同样也存在着跟成衣QC组相同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抱怨公司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二: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明确、处理问题不到位(上次提出的问题每次都在重复发生)! 三:由于管理方法不当,员工情绪化严重! 四:由于长时间处于一种加班状态,员工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品质部存在的问题是由来已久的!有的问题已经成为了某些人的行为习惯了。要改掉这种陋习,是需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个部门的团结和协作,才能将问题得到 __的改善!另外,公司对

品质部管理制度中提到关于5S管理、零缺陷、全面质量管理等, __搜集到这些相关的资料或文件:公司员工守则的第七章、 第四条:进入本公司的员工,必须通过下列内容的培训方可上岗:1.公司的基本情况、规章制度、人际关系、沟通技巧、团队建设、时间管理;2.岗位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3.岗位的职责和操作流程的培训。但是实际上,我们一直没有得到这方面的学习和培训! 希望以上问题能够引起公司的足够重视!谢谢! xx年7月24日 篇一:品管部周总结报告 xxxxxxxxxx有限公司 xx年周总结及计划 一.周工作主要事项汇报 部门:品管部报告人:日期:xx-6-16—— 21日

质量异常管理办法

质量异常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迅速而有效地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异常状况,把异常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车间所发生的品质异常。 3.定义 3.1品质异常:本办法所指的品质异常是指上工序的人员、设备、物料、作业方法和环境等因 素影响到产品质量,进而影响到交期或有潜在质量风险的突发状况。 4.职责 4.1生产部:负责品质异常的初步分析与控制及品质制程人员异常的解决;品质异常应急措施 与长期预防措施的实施;协调各部门处理品质异常及生产计划的调整; 4.2质量部:负责生产异常应急措施与长期预防措施的效果确认与跟进。品质异常的解决;4.3技术工艺部:负责技术工艺异常的解决; 4.4设备科:负责工具、设备问题的异常解决。 5.管理流程 5.1当出现品质异常时,相关责任人立即进行现场分析与初步判定并做初步控制: 5.1.1立即赶到事发现场; 5.1.2立即对现物、现事进行查看分析; 5.1.3立即推出暂行处理措施,以防事态的扩大; 5.1.4 对于自身不能解决的或自身能解决但需停产4个小时以上时,及时通知生产部。必要时 生产部部长在收到通知后亲临现场处理。 5.2 经当班负责人初步分析及确认,判定责任归属部门,分析确定为本车间不能自行解决的, 则转交责任部门处理; 5.3 责任部门负责人在接到生产异常信息后立刻赶到生产现场对异常进行初步分析。如部门 负责人不能到现场应在规定时间内派人到场。 5.3.1异常主导处理责任人在接到信息后会同各部门领导在短时间内制定出应急措施: 5.3.1.1 质量异常:由质量部负责主导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及处理,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专 题会议讨论解决;

品质异常统计表

品质异常统计表 序日期异常问题点原因分析处理措施预防措施责任人跟踪人备注 1 7月1日7421B齿轮箱座穿 线糟太窄,电线穿 不过 表面批锋及铸渣过大; 来料检验员漏检至使不 合格品流入 对现场产品及库存品进行 全检,不合格品通知供应商 到现场进行磨处理 来料检验员按标准检验,发现不合格通 知采购部退回供应商,装配品检员对箱 座重点跟踪,对上工序来料进行接收质 量检查。(7月17日已全部返工完,到 8月3日为止,没出现不合格零件) 谢泽球黎先安 2 7月1日7421B箱体与电器安 装板孔位不对(有品 质员要求只安装三个 螺丝) 箱体焊接时孔位偏; 品检员用拉尺进行测量,测 量误差太大,不能满足精度 要求 现场已对生产部件进行配 装 由品质工程师设计检具对箱体螺丝孔 位置进行检验。 (7月13日检具已做好, 给到品检员) 成浩然秦振伟 3 7月1日电机拖板与中轴板磨 合镶条配合不平行, 电机拖板螺母未锁紧 镶条钻点方法不对,造成 点角度与安装角度不一致, 锁紧螺丝后镶条不平行 已装配成品进行返修,将镶 条反面安装,先安装再配 钻,保证钻点角度与安装 角度一致 先装配镶条再进行配钻黎先安成浩然 4 7月1日60CL封边机输送链 条有长一两节,也有 短两三节,甚至五六 节的(32条有3条出 现此问题) 来料检验未按抽样标准检 验,发现异常未做出拒收处 理 对现有及库存品由装配员 工对链条进行拆解或加长 来料检验员按抽样标准检验,并对此异 常重点检查,品质工程师跟进。(员工 反映:到7月5日-7月23日没有出现 质量问题) 李少文成浩然 5 7月1日MJK1333主锯主轴 放置方法不对,未按 包装要求插入插板放 置 —— 将现有库存平放的主轴优 先使用,防止因长时间放置 产生应力变形 磨床加工后必须插入插板放置,没有插 板不允许生产。 牟敦玉谢泽球 6 7月2日排钻:同一台机脚踏 板有时踩一脚,有时 踩两脚才能运转 ——更换脚踏板 对更换的脚踏板进行测试;长期跟踪使 用稳定性 黎先安秦振伟 序日期异常问题点原因分析处理措施预防措施责任人跟踪人备注

质量统计员年度工作总结

质量统计员年度工作总结 质量统计员年度工作总结 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之中,201*年逐渐走向了尾声,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现将个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日常工作方面: 1、按时收集整理汇总生产数据完成厂内生产质量周报和质量月报; 2、接收、复印、分发技术文件和相关图纸并做记录; 3、按时编制完成管理体系文件,主要包括全尺寸检验、产品审 核实验报告、每月目标完成情况报表、工作检查和部门培训等。 4、编制筹备PPAP文件品管部部分,并按照要求提交各大主机厂。 5、统计不合格报告、每月各车间返工返修、报废、退货情况。 阶段性主要工作: 1、计量器具管理,包括计量器具台账的建立,各类计量器具的 周检计划、送检和检定记录的更新,以及各车间计量器具的报废和 增置。 2、军标管理体系审核,主要包括体系相关文件和记录的整理和 筹备以及陪审。 3、ISO/TS16949:2008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除了相关体系文件和 记录的筹备整理和陪审外,还包括两个严重不符合项和一个一般不 符合项的整改和复审以及内审。 5、年度数据的汇总,包括生产总量,故障类型分析等。 1、日常工作精细化

在以往的日常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问题在发现之后未能做到有效分析和追踪,为能进行举一反三的检查,导致许多细小问题重复 多发,未能得到根治。所 以,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及时认真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从源头上控制故障的发生。如,在完成《周质量反馈汇总表》时,除了统 计生产数量、故障数量外,应准确描述各类故障类型,并采用合理 清晰的分类方法,以便月度报表和年度报表中进行分类统计和比较,更好的体现和暴露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隐患。 2、体系文件真实化 目前我公司有很大一部分文件是为了认证审核而编制的',未能 在公司日常生产运营中发挥其强大的质量管控作用。在新的一年中,要加大管理体系在日常质量工作管理中的推广度,提高各类相关规 定和制度的执行率,提高相关记录和文件的真实性。通过学习,掌 握并熟练应用SPC、MSA等统计分析工具,切实运用到生产过程控制 和产品审核等产品监视和测量活动中。总之,要通过质量管理体系 真实有效的运行来更好的提升公司产品质量。 3、工作流程规范化 在今年的计量器具周检中发现公司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不够合理,主要是计量器具的报废、申购和增置过程中存在混乱;同时,对实验室试验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也不够清晰有条理,导致试验设备 的损坏,不能满足生产和设计开发过程中的试验需求。今后,要通 过发布规章制度管理规定等措施规范各项工作流程,使各类仪器设 备能够做到账物相符,并且最大限度延长有效使用寿命。 4、时间安排合理化 虽然在过去这半年的工作中,我能够基本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未出现较大的工作疏忽或错误纰漏。但是,在时间安排方面不够合理,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在提交文件时出现延迟现象。从今往后, 要学习时间管理理论,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根据工作内容制定详细 工作安排计划,以保证及时有效地完成日常工作;当工作任务繁多

品质异常统计与分析管理

品质统计与制程分析 一、前言 统计质量管理(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SQC)是一项维持与改善产品质量的技术,而统计制程管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SPC)则是其中一项主要的工具,它着重于制造过程中数据的分析,以判定产品发生变异的原因。统计质量管理与统计制程管制常常让人感到迷惑,分不太清楚两者的差别,简单地来说,统计质量管理包含两个主要部分,统计制程管制与抽样允收标准。而统计制程管制则包括QC七大手法和机率与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SPC是利用制程操作变量对生产变量或产品的质量变量进行预测性监控,而从制程操作变量发生变化到安全/质量出现问题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时间落后存在,故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预测出质量变量的问题,是评估SPC相关方法优劣时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确定异常侦测的制程为SPC技术所可以掌握的状况下,往后的工作就是合适地应用SPC技术。 二、统计制程管制相关工具及其目的 SPC最早是以管制图(Control Chart)之型式,由贝尔电话实验室的Shewhart博士于1924年开始发展,利用统计与非统计的工具来有系统地分析所量测的制程变量,找出使系统发生变异(Variation)的原因,进而加以消除以增进制程产物的质量与产量。许多参考书籍在讨论SPC 时,皆着重于管制图的介绍,而忽略其它方法的使用,让人有将SPC与管制图画上等号的疑虑。管制图虽然是目前SPC工具中最常使用的,但也只是众多手法之一,还是需要相互的配合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 传统QC七大手法的制作原理与应用是SPC的重心,也是产品与服务质量改进最有效的工具之一。从过去的质量是依靠检查出来的到今日的全面质量控制(Total Quality Control, TQC)、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QC七大手法都不至于落伍或不适用。QC 七大手法包括: (1) 检查表(Check Sheets) (2) 要因分析图(Cause-effect Diagram) (3) 柏拉图(Pareto Analysis) (4) 直方图(Histogram) (5) 管制图(Control Charts) (6) 层别法/流程图(Stratification Analysis/Flowchart) (7) 散布图(Scatter Diagram) 这七种手法个别来看虽然简单,但是只要运用得当,根据日本品管大师石川馨博士(Kaoru Ishikawa)的经验显示,一个公司内部95%以上的质量问题是可以利用七大手法加以解决的。换句话说,SPC所有的技巧,不但能够管制制程,使制程处于稳定状态下,而且也有改进制程及产品质量的能力。 到目前为止,QC七大手法还是被公认为改进质量之非常有用的工具,质量实务方面几乎离不开这七种手法。当品管制度如在线或线外品管判定之后,除了要能够反映制程的现况与未来的发展趋势,让工作人员能够采取相对应的矫正行动与预防措施之外,应该进一步评估所使用的品管制度之绩效与得失,并且考虑经济成本再精简之品管制度,使质量由检验而得提升到质量决定于现场的制造管制,把质量做进产品中。表一汇整上述七种手法的目的,以供读者参考。 表一 QC手法与目的一览表 手法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