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福利经济学和市场效率-FINAL(2)

第9章福利经济学和市场效率-FINAL(2)
第9章福利经济学和市场效率-FINAL(2)

第9章福利经济学和市场效率

一、本章要点

概念(注:*表示中级水平的微观经济学概念,在原教材中没有讲述,但将在补充内容中加以介绍)

帕累托改进;均衡价格;帕累托最优;卡尔多改进;效用可能性边界;社会福利函数;边沁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罗尔斯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中间道路的社会福利函数;生产可能性;边际转换率;李嘉图的分工原理;比较优势;斯密定理;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完美市场理论

*一般均衡分析;*埃奇沃斯框图;*契约曲线(帕累托集);*竞争均衡(瓦尔拉斯均衡);*瓦尔拉斯法则

原理(注:序号m.n,m代表第几节,n代表原理的序号)

1.1 给定资源禀赋,借助于价格机制,自由市场交换能够实现帕累托改进。

1.2 在价格机制下,完全竞争的市场能够实现均衡,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但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并不一定需要借助于市场交换来实现。

2.1在边沁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中,人与人之间的效用是完全替代的,所以,如果社会效用总量增加,社会的福利总量也一定会增加。

2.2罗尔斯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非常强调平等,社会福利总量的增加只能通过增加福利较差一方的效用得以实现。

2.3中间道路的社会福利函数体现了对于社会福利总量和社会福利的平等之间的权衡,社会福利的最大化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

2.4给定社会的效用可能性边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均衡点位于社会福利函数和效用可能性边界的相切处。这个切点是帕累托有效的,但其平等程度与社会福利函数的性质有关。

3.1如果一个人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较低,那么他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比较优势。根据李嘉图的分工原理,如果社会生产是处于完全分工状态的,那么每个人只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3.4根据斯密定理,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由于更多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人参与到分工体系中来,因此会导致分工的深化。

4.1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说明,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任何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有效的。

4.2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说明,完全竞争市场中,在满足所有消费者的偏好都为凸性以及其他一些条件的前提下,任何帕累托有效的配置都能通过竞争均衡来实现。故分配和效率可以分开考虑。政府促进平等可以通过改变不同的人的禀赋来实现,而不需要扭曲价格。

4.3当存在垄断、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问题时,市场并不总是完美的,因而有时需要政府干预。

二、补充材料

1、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

之前我们关于消费者与生产者行为的分析都只是针对单个市场,而没有考虑不同市场间的相互影响。我们往往潜在地假定某一市场的价格变化不会对其他市场的供求和价格造成影响,我们称这种方法为局部均衡分析的方法。然而事实上,不同市场之间是会相互影响的,比如说一个人出售的商品的价格会影响他的收入,从而影响他对其他商品的消费。因此,当我们在探讨多种商品价格的决定时,必须考虑到不同市场间供给与需求条件的相互影响,这就是所谓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通俗地来说,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的区别就好比片面地看问题与全面地看问题的区别。在教材的第一章中,我们列举了教育市场和住房市场的

一般均衡分析,以及劳动力市场上的清退外来劳动力的例子,这些与中国经济有关的事例有助于读者理解两者的区别。

2、交换经济中的禀赋与效率——埃奇沃斯(Edgeworth)框图分析

教材的9.1节对交换活动的效率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用埃奇沃斯框图这一分析工具对此进行更深入的讨论。我们仍然考虑教材中那个仅有小陈和小陆两个消费者的交换经济,也就是说,我们不考虑经济中的生产活动,小陈和小陆进入市场时就各自拥有一定数量的资源禀赋,在这里就是一定数量的蔬菜和肉,然后相互进行物物交易。如图9.1所示就是这个交换经济的埃奇沃斯框图,其中横轴表示蔬菜的数量,纵轴表示肉的数量,小陈所拥有的蔬菜和肉的数量从左下角的原点O 开始度量,而小陆的则从右上角的原点O ’开始度量。由于只考虑交换活动,我们假设这个交换经济中蔬菜和肉的总量都是固定的,分别为X 和Y ,在图中分别以框图的横向总长度和纵向总长度来表示。

在初始的时候,小陈拥有比较多的蔬菜x C w ,但他拥有肉的数量y C w 则比较少;而小陆则

相反,拥有比较多的肉y L w 和比较少的蔬菜x L w ,其中x x C L w w X +=,y y C L w w Y +=。这体现

在图9.1中经济的初始禀赋点W 位于框图的右下角。对于初始禀赋,小陈觉得自己蔬菜太多而肉太少,小陆则觉得自己肉太多而蔬菜太少,因此双方就有进行交换的意愿。我们在图中分别画出了双方穿过初始禀赋点A 的无差异曲线I C (小陈的)和I L (小陆的)。对于小陈而言,位于I C 右上方区域的消费组合显然要优于W 点;而对于小陆,位于I L 左下方的消费组合也是优于初始禀赋W 点的。因此,图中由I C 和I L 包围而成的阴影部分对双方来说都是优于初始禀赋的,如果交易之后可以使得蔬菜与肉在双方之间分配的点位于这个阴影区域以内,那么小陈与小陆的福利水平都将得到提高,双方都会答应进行这样的交换。一般而言,如果通过交易可以在不损害其他行为人福利的条件下来改善某行为人的福利状况,那么这样的交易就被称为是帕累托(Pareto)改进的,图9.1中的阴影部分就是与初始禀赋点W 相比存在帕累托改进的区域。在现实中,如果存在帕累托改进的可能,那么相应的交易或改革措施就应该被推行,而且实施的阻力可能相对会比较小。

小陆

O ’

Y

O

小陈 蔬菜 X

图 9.1

那么这种交易行为会进行到哪一点才停止呢?我们看图9.2,图中的E 点不仅是小陈与小陆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而且初始禀赋点W 与其连线也恰与这两条无差异曲线都相切。

如果交易的结果在E 点,那么我们就说是帕累托最优的,也就是双方都不可能再在不损害对方福利的情况下改进自己的福利水平了。注意,此时直线EW 的斜率就是交易的均衡价格。如果交易价格不等于这个值,那么市场将不可能出清,直到价格调整到均衡值为止。这组使消费者选择其可行集内的最优消费束,且所有消费者的选择相容的价格,就被称为竞争均衡,或称瓦尔拉斯均衡。

小陆

O ’

Y

O

小陈 蔬菜 X

图 9.2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禀赋条件对应的帕累托最优结果是不一样的。如图9.3所示,将这些帕累托最优点连接起来,就形成所谓的契约曲线OABO ’。注意,如果初始禀赋点位于框图的左下角或右上角,交易的结果一定是一方很“富有”,而另一方很“贫穷”。

小陆

O ’

Y

O

小陈 蔬菜 X

图 9.3

3、帕累托有效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当小陈和小陆的无差异曲线在埃奇沃斯框图内相切时,不存在进一步使双方互利的交换,这个切点就是帕累托有效的配置。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成给定一方的效用水平,另一方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效用水平。由此,我们就能写出帕累托有效的微积分表示方法。

我们以C x 表示小陈对蔬菜的消费,C y 为小陈对肉的消费。同理,小陆对蔬菜和肉的消

费分别为L x 和L y 。蔬菜的总量为X ,肉的总量为Y 。给定小陆的效用水平u ,帕累托有效要求小陈最大化其效用,则小陈的效用最大化问题可以表示为如下形式:

,,,max (,)C C L L C C C x y x y u x y s.t. (,)L L L u x y u =

C L x x X +=

C L y y Y +=

利用拉格朗日函数解此最优化问题,我们就可以得到:

C C L L C L C C L L

u x u x MRS MRS u y u y ????===???? 其中C MRS 和L MRS 分别为小陈和小陆的边际替代率。由此我们可知,在帕累托有效的配置处,不同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必定相等。值得特别强调的是,在上面的图形分析中,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的点必定是两者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4、竞争均衡与瓦尔拉斯法则

前面我们在埃奇沃斯框图中,描述了消费者通过自由市场交换形成帕累托有效的竞争均衡的过程。关于竞争均衡的形成,我们可以想象有一个中立的拍卖人存在,由他为小陈和小陆的交换选定一个价格,在此价格下,小陈和小陆分别选择自己的最优消费束。我们假设1p 为蔬菜的价格,2p 为肉的价格。在价格12(,)p p 下,小陈选择消费12(,)C x p p 单位的蔬菜,12(,)C y p p 单位的肉;而小陆则选择消费蔬菜12(,)L x p p 单位,肉12(,)L y p p 单位。由此,我们就可以写出竞争均衡的代数表达式。由于在竞争均衡下,每位消费者的选择必须相容,也就是说小陆想购买的蔬菜数量和小陈想出售的蔬菜数量相等,同时小陈想购买的肉的数量也等于小陆想出售的肉的数量。代数方程是如下所示:

1212[(,)][(,)]0x x C C L L x p p w x p p w -+-= (1)

1212[(,)][(,)]0y y C C L L y p p w y p p w -+-= (2)

也就是说小陈和小陆对蔬菜和肉的净需求总额均为0.

我们定义12(,)x C C x p p w -为小陈对蔬菜的净需求,记为12(,)x C e p p 。同理,我们可以定

义其对肉的净需求,以及小陆对蔬菜和肉的净需求,分别记为12(,)y C e p p ,12(,)x L e p p ,

12(,)y L e p p 。我们把小陈和小陆对蔬菜的净超额需求相加,就得到了市场交易者对蔬菜的总

超额需求,记为121212(,)(,)(,)x x x C L z p p e p p e p p =+。同理,市场交易者对肉的总超额需求

为12(,)y z p p 。由此,我们可以把竞争均衡的代数表达式(1)和(2)改写为每种商品的总超额需求为0的形式,即:

12(,)0x z p p = (3)

12(,)0y z p p = (4)

对于每个人来说,其消费束必须和其预算约束相吻合。则对小陈来说,我们可得如下恒等式:

11221212(,)(,)x y C C C C

p x p p p y p p p w p w +≡+……(5) 化简可得:

112212(,)(,)0x y C C p e p p p e p p +≡ (6)

由此可得小陈的净需求的市场价值恒等于0.

同样,我们也可以得出小陆关于商品净需求的恒等式:

112212(,)(,)0x y L L p e p p p e p p +≡ (7)

我们把(6)式和(7)式相加,可得:

112212(,)(,)0x y p z p p p z p p +≡ (8)

即对任何价格向量,总超额需求的市场价值恒等于零,这就是瓦尔拉斯法则。我们也可以抛开数学表述,直接揭示瓦尔拉斯法则的经济学含义。由于每个市场参与者选择的最优消费品组合的价值一定等于其个人的禀赋价值,因此每个市场参与者超额需求的价值必等于零,进而我们就可以得出所有市场参与者总超额需求的市场价值恒等于零。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每个市场参与者的最优选择都需要满足其预算约束,瓦尔拉斯法则对所有价格组合均适用,它是一个恒等式。在我们的例子中,无论蔬菜和肉的价格是多少,如果对蔬菜的超额需求为0,即12(,)0x z p p =,那么根据式(8),我们可以得出212(,)=0y p z p p ,这种情况下,无论肉的价格是多少,只要它不等于零,那么对肉的超额需求也一定为0。换句话说,由瓦尔拉斯法则我们可以推出,只要价格是非零的,在我们的蔬菜—肉经济中,一个市场的均衡必定能推出另一个市场的均衡。

这里讨论的是只有两种商品的市场,我们还可以将瓦尔拉斯法则扩展到有k 种商品的市场。一般地,若社会上存在k 种商品,如果其中任意(k -1)种商品的市场已处于均衡,那么由瓦尔拉斯法则,第k 种商品的市场也一定处于均衡。

4、竞争均衡与帕累托有效——福利经济学的两大定理

前面我们分别用埃奇沃斯框图和代数的方法表述了竞争均衡,在这一部分,我们进一步分析竞争均衡和帕累托效率的关系。在考察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的时候,我们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在前面关于厂商理论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垄断会产生效率损失。现在,我们就用埃奇沃斯框图来分析垄断行为所带来的效率损失。

在这里,我们假设小陈因为某种原因获取了垄断的势力,由其通过自己的最优化行为设定商品的交换价格,小陆根据小陈设定的价格选择自己的交易量。读者也可以将小陈生产的菜想象成电信部门的网络服务,或者是国家电网的电。我们可以画出不同价格下小陆的价格提供曲线,即图9.4中的曲线WL 。价格提供曲线表示在不同的相对价格下,小陆愿意消费的蔬菜和肉的数量组合。给定小陆的价格提供曲线,由于小陈是垄断者,他必定会选择能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点。因此,小陈选择其无差异曲线(I C )与小陆的价格提供曲线(LW )相切的点,即图中的点M 。在这个点,给定小陆的价格提供曲线,小陈获得了最高的效用。将初始禀赋点W 和M 点连接,就得到了蔬菜和肉的相对价格,直线WM 也成为了小陈和小陆的预算约束线。由于M 点完全由小陈通过最大化自己效用得出,因此在这里,小陈是个名符其实的垄断者。(在我们之前关于厂商理论的分析中,垄断厂商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选择产量,从而间接设定了产品的市场价格。这里,我们只是把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植入了我们埃奇沃斯框图这个我们刚刚学会的新环境,而小陈则像垄断厂商一样,根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选择自己的市场交易量,进而间接决定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在这个由小陈间接设定的产品相对价格下,小陆的选择为消费组合M 。我们可以画出经过点M 的小陆的无差异曲线,如图所示曲线I L 。可以看到,在垄断情况下,一般来说,小陈和小陆的无差异曲线并不相切,在如图所示的阴影区域中,两人可以实现互利的交换,即实现帕累托改进。因此,小陈的垄断给社会带来了效率损失。

小陆

O ’

Y

肉 O

小陈 蔬菜 X

图9.4

既然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了竞争均衡一定是帕累托有效的。那么这个定理的逆定理是否成立呢,也就是说对于帕累托有效的配置,我们是否可以找到一组价格,使得市场是均衡的呢?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告诉我们,在一定的条件下,任何帕累托有效的配置都可以通过竞争均衡实现。如图9.5所示,小陈和小陆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于M 点,这个点是帕累托有效的。I C 和I L 的公切线即为小陈和小陆的预算线,此线所确定的相对价格即为竞争均衡。任何处于此预算线上的初始禀赋都能通过小陈和小陆的市场交换达到帕累托有效的M 点。

小陆

O ’

Y

肉 O

小陈 蔬菜 X

图9.5

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帕累托有效的配置均能产生这样的一组均衡价格,如图9.6所示。在此图中,小陈的无差异曲线并不呈凸性。其中M 点为帕累托有效的配置,直线MN 是我们尝试画出的一条可能的预算线。但在此预算线下,我们可以看到,小陈的最优选择不是M 点,而是N 点,可是在N 点,蔬菜和肉的市场并不均衡。因此,只有在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偏好呈凸性的情况下,每一个帕累托有效的配置才是某个初始禀赋条件下的竞争均衡。这就是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小陆

O ’

Y

肉 O

小陈 蔬菜 X

图9.6

5、包含生产的一般均衡分析——只有嫦娥一个人的经济

前面我们考察的都是纯交换经济,也就是说市场参与者是在商品数量给定的基础上通过交换实现效用的改进。但现实生活中,商品的数量往往并不是给定的,它会随着生产决策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包含生产的经济的一般均衡问题,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鲁滨逊·克鲁索经济,这个在西方教材里用小说人物命名的经济表示的实际上就是一个人既生产又消费的经济,中国神话里的嫦娥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

月亮凄清无比,只有嫦娥一人,她既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她的生产就是通过耗费劳动来收集食物(事实上我们不知道她吃什么),而她的效用函数取决于她所能获得食物数量N 和所拥有的闲暇时光T-L ,其中T 为嫦娥的时间禀赋,L 为劳动时间。如图9.7所示,P 为生产函数,可以看出嫦娥生产食物的边际产出递减。I 为无差异曲线,对于嫦娥来说,工作时间越长,就越需要更多的食物数量加以补偿,故在此图中,无差异曲线向右上倾斜。

给定生产的技术条件,嫦娥选择使其效用最大的劳动和消费组合,最优选择为图中的M 点,即无差异曲线和生产函数的切点。在此情况下,嫦娥选择付出L *单位的劳动,以换取N *单位的食物,从而最大化了自己的效用水平。由于生产函数和无差异曲线相切,这意味着,在最优决策下,嫦娥增加一单位劳动所获得的边际产品必定等于闲暇和食物之间的边际替代率。

N

图9.7

图9.7的分析基于嫦娥同时是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假定,现在我们在分析中引入厂商这个角色。厂商决定雇用多少劳动和收集多少食物,嫦娥同时是企业的所有者,她除了通过向企业供给劳动获得工资收入外,还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得到企业的全部利润。我们的故事是这样发展的,先由企业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考虑雇用多少劳动收集食物,然后嫦娥决定供给多少劳动、消费多少食物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为了简化起见,假设我们的经济已经处于均衡状态之中,也就是说食物的供给等于需求,劳动力的供求也相等,即所谓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均出清。

我们先来考察厂商的行为。假设食物的价格为p ,劳动的工资率为w ,则企业的利润水平可表示为:

pN wL π=- (9)

进一步我们可得:

w N L p p

π

=+……(10) 式(19)即为企业的等利润线,它描述了所有能产生π利润水平的劳动和食物的组合。企业在给定的技术水平下,选择利润最大化的点进行生产,即图9.8中等利润线和生产函数的切

点M 。在这一点上,企业通过雇用L *

单位劳动,收集*

p π单位食物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

N

图9.8 我们下面再来考虑嫦娥的选择问题。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她获得了*π的利润。此外,

通过向企业提供劳动,她还获取了wL 的工资收入。我们假定嫦娥用其全部的收入用来消费食物,故其预算线为:

*pN wL π=+ (11)

在此预算约束下,嫦娥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的劳动供给。如图9.9所示,效用最大化的点即为嫦娥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的点Q 。在此点,嫦娥通过供给L *单位的劳动实现了效用水平的最大化。因为假设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嫦娥所面临的预算线正和图9.8中的等利润线重合,而点Q 也和图9.8中的点M 是完全重合的,也就是说嫦娥在其最优化行为下选择的劳动供给数量正好等于厂商在其利润最大化决策下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而嫦娥所需要的最优食物消费量也正好等于厂商的最优食物产出水平。

图9.9

通过比较图9.8和图9.9,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无差异曲线和生产函数均和同一条直线(图9.8中此直线表现为等利润线,图9.9中此直线表现为预算线)相切,故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厂商的边际产品。

6、包含生产的经济的帕累托效率

前面关于嫦娥(或者说鲁滨逊·克鲁索经济)的分析中我们考虑了只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况。在课本中,我们分析了更一般的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那么下面我们就以生产两种产品的经济为对象,来分析包含生产的经济的帕累托效率。

和前面一样,我们假设两种产品分别为蔬菜和肉,数量分别为X 和Y ,它们在小陈和小陆间分配,也就是满足:

C L X x x =+ (12)

C L Y y y =+ (13)

由于一个经济中可用于生产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蔬菜和肉的生产之间存在着权衡取舍,我们以生产可能性边界描述这种权衡。我们用一个转换函数(,)T X Y 来描述生产可能性边界。当且仅当产出组合(X,Y )落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时:

(,)0T X Y = (14)

有了式(14),我们就可以计算边际转换率,即为生产更多的蔬菜,经济体必须牺牲的肉的比率。对式(14)全微分:

(,)(,)0T X Y T X Y dX dY X Y

??+=??……(15) 化简可得边际转换率:

dY T X dX T Y

??=-??……(16) 下面我们再来考虑消费者行为。帕累托有效要求给定其他人的效用,个人的效用水平达到最大。因此在小陈和小陆的经济中,我们可以把小陈的效用最大化问题表示成:

,,,max (,)C C L L C C C x y x y u x y s.t. (,)L L L u x y u =

(,)0T X Y =

通过解此最优化问题的拉格朗日函数,我们可以得到:

C C L L C C L L u x u x T X u y u y T Y

??????==??????……(17) 即小陈和小陆的边际替代率均等于边际转换率。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包含生产的经济帕累托有效的必要条件,即所有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和边际转换率相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某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和边际转换率不相等,那么必定存在一种重新安排生产从而使消费者效用提高的方式。如假定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为1,边际转换率为2,也就是说消费者愿意用1单位的蔬菜换取1单位的肉,而放弃生产1单位的蔬菜就可以换来2单位的肉。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放弃1单位的蔬菜生产从而得到2单位的肉,大于能使消费者效用水平不变的1单位的肉,这就相当于消费者净赚了1单位的肉,因此消费者的效用得到了提高。这样,我们就从直觉上理解了为什么当边际替代率和边际转换率不相等时经济并非处于帕累托最优的状态。

得到了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后,下面我们就要考虑存在着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和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的经济是否会达到帕累托有效的配置。

我们假定此经济体中的企业为小陈和小陆所拥有,并且通过雇用小陈和小陆的劳动生产

蔬菜和肉。我们把小陈和小陆的劳动分别表示为L C 和L L ,工资率分别为w C 和w L ,蔬菜的价格为p x ,肉的价格为p y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问题可表示为如下所示:

,,,max C L x y C C L L X Y L L p X p Y w L w L π=+-- (18)

其中式(27)也可表示为企业的等利润曲线:

C C L L

x y y

w L w L p Y X p p π++=-……(19) 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也就是要在可行的生产集合内,使等利润线与Y 轴的截距最大,由此可得,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点就是等利润曲线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点M ,如图9.10所示。由于等利润线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故:

x y

p MRT p =- (20)

图9.10

再来考察消费者行为。小陈和小陆均获得企业的利润分红和工资收入,他们用这笔钱去商品市场上购买蔬菜和肉,都选择满足自己预算约束的最优消费束。正如我们前面分析所得出的,小陈和小陆的最优消费束必定满足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价格比这一条件,而价格比同时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等于边际转换率。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在存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和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的经济中,每位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而这正是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

三、新增习题

1、假设在同样的预算约束下,小陈喜欢消费更多的蔬菜,而小陆喜欢消费更多的肉。在市场上,小陈和小陆面临的是相同的价格。那么,在均衡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陈将消费更多的蔬菜

B 、小陆将消费更多的肉

C 、蔬菜的边际替代率对小陈来说更大

D 、小陈和小陆对肉和蔬菜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2、一个经济中只包含了小陈和小陆两个消费者。小陈的效用函数为12

,)390C U x y x y =+(,小陆的效用函数为,)5L U x y x y =+(。在帕累托最优的配置下,两人均消费了两种商品。

那么小陈消费了多少单位的商品y ?( )

A 、9

B 、6

C 、12

D 、11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般均衡分析不同于局部均衡分析的方法,因为它同时对供给和需求进行了考察

B 、只有在均衡价格时,所有消费者的超额需求总和才等于0

C 、如果存在消费的外部性,那么竞争均衡不一定是帕累托有效的

D 、垄断一定会造成效率的损失

4、小陈每小时可生产6单位的蔬菜或4单位的肉,小陆每小时可生产5单位的蔬菜或3单位的肉。那么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陈不应该参与交换,因为他具有生产每种产品的绝对优势,交换并不能使他获益

B 、如果社会完全分工,小陈应生产肉,小陆应生产蔬菜,然后两人进行交换

C 、小陆不应该参与交换,因为他每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均低于小陈,参与交换就会受到小陈的剥削

D 、小陆虽然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均低于小陈,但他具有生产肉的比较优势

5、推导下列哪条曲线时,需要我们的价值判断( )

A 、社会福利曲线

B 、转换曲线

C 、契约曲线

D 、生产可能性曲线

6、在纯交换的经济中,小陈和小陆均消费蔬菜x 和肉y ,他们的效用函数均为1233(,)u x y x y =。小陈在开始时拥有6单位的蔬菜和4单位的肉,小陆的初始禀赋是2单位的蔬菜和8单位的肉。我们把蔬菜定为计价商品,那么肉的均衡价格应该是多少?

7、嫦娥在月亮上消费食物C 和闲暇R ,其效用函数为(,)u C R CR =。嫦娥每天有24小时用于劳动L 和闲暇R 的分配,她的劳动就是收集食物,且每劳动L 小时,获得的食物数量

8、嫦娥每天花8个小时用于收集水果或者捕鱼,她每小时能摘3个水果或者捕2条鱼。嫦娥的效用取决于她所能消费的水果的数量C 和鱼的数量F ,效用函数的形式为(,)U C F CF =,则嫦娥每天会花多少时间用于捕鱼,多少时间用于摘水果?

9、根据李嘉图分工原理,国家应该专业化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自由贸易,所有国家的福利都能因此提高。但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看到有很多人反对自由

贸易,国家也常常会对自由贸易采取一些限制性措施呢?

10、请用代数的方法证明竞争均衡的确是帕累托有效的。(提示:可以用反证法。)

四、习题答案

1、D

在帕累托最优的情况下,所有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2、A

在帕累托最优的配置,小陈和小陆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0.531900.55

C L MRS MRS y -===??,解得y=9.

3、C

一般均衡分析同时考察了不同市场间供给与需求条件的相互影响,故A 错误。根据瓦尔拉斯法则,总超额需求的值恒等于零,它对所有价格都适用,故B 错误。垄断并不一定会造成效率损失,一个实行完全价格歧视的垄断者会最终生产有效率的产量,故D 错误。

4、B

小陈生产1单位蔬菜的机会成本是

23单位的肉,小陆生产一单位蔬菜的机会成本是35单位的肉,小于23

,因此小陆具有生产蔬菜的比较优势。

5、A

每一种社会福利函数均体现了我们关于效用总量和分配平等之间不同的价值取向。

6、解:

设肉的价格为p ,则

小陈的收入为:64C m p =+,小陆的收入为:28L m p =+

根据效用函数,我们可以得到小陈对蔬菜和肉的需求函数:

11(64)33C C x m p ==+,116433C C m p y p p

+==? 同理,小陆对蔬菜和肉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11(28)33L L x m p ==+,112833L L m p y p p

+==? 由于C L C L x x w w +=+,故11(64)(28)6233p p +++=+ 解得43

p =

7、解:

嫦娥的生产函数为C =,由此我们可得劳动的边际产出0.512

L MP L -=。 根据其效用函数:(,)(24)u C R CR C L ==-,我们可得嫦娥消费水果和闲暇的边际替代率为:

0.5

2424L C MU C L MRS MU L L

-=-=-=-- 在最优选择下,L MRS MP =, 故:0.50.51242

L L L -=- 解得:*8L =,即嫦娥会选择每天工作8小时。

8、解: 生产可能性边界为:832C F +=,可得 23

MRT =- C F MU F MRS MU C

=-=- 当配置帕累托有效时,我们有MRS MRT =,故23F C -

=-,将其代入生产可能性边界,可得:12C =,8F =。 因此,1243C L ==,842

F L ==,即嫦娥会花4小时摘水果,4小时捕鱼。

9、答案要点:

通过分工,让各国从事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生产,贸易的确能从总体上给每个国家带来福利。但这种福利是潜在的,即国家作为一个总体获取了收益,但其对个人福利的改善还依赖于对贸易收益的分配等因素。事实上,贸易具有非常大的收入分配效应,贸易会使得一国充裕要素所有者受益,稀缺要素所有者受损。因此,现实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自由贸易的利益受损者组织起来干预政府,使其采取不利于自由贸易的措施。

另外,正如我们教材中所说,分析效率问题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区分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国家的确能够享受分工所带来的收益。但动态地看,专业化可能使一些弱国丧失了自己生产体系的独立性而过度依赖于外部世界,这就会降低弱国在下一轮谈判中的“威胁点”,从而处于利益分配的不利地位。这就从动态效率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国家要对自由贸易进行限制,并相应采取一些产业政策,即使这些政策可能会带来扭曲。

(特别提醒读者注意,这一题目里做出的一些分析也可以用来分析至少以下两个现象:第一,中国国内的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和市场分割;第二,在家庭分工里,

有时即使家庭总收入并不低,而夫妻双方中有一人收入不高,但他(或她)仍然会选择在外工作,而不是在家做家务。)

10、从图9.2我们可以看出,竞争均衡的确是帕累托有效的。我们还可以用代数的方法

加以证明,在这里,我们用反证法。假设存在其他的可行配置'''',,,)C C L L x y x y (帕累托优于

,,,)C C L L x y x y (,则可以表述为:

''x y C C C C

x y w w +=+……(21) ''x y L L L L

x y w w +=+……(22) '',)

(,)C C C C x y x y (......(23) '',)(,)L L L L x y x y ( (24)

我们知道,在竞争均衡情况下,消费者必定购买可行的最优消费束,且满足:

1212x y C C C C

p x p y p w p w +=+……(25) 1212x y L L L L

p x p y p w p w +=+……(26) 由于'''',,,)C C L L x y x y (帕累托优于,,,)C C L L x y x y (,消费者却没有购买。那么根据显示性

偏好理论,'''',,,)C C L L x y x y (的配置肯定在消费者的可行集以外,即:

''1212x y C C C C

p x p y p w p w +>+……(27) ''1212x y L L L L

p x p y p w p w +>+……(28) 将式(27)和式(28)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同时把不等式的左边用式(9)和(10)代入,可得:

1212++++x x y y x x y y C L C L C L C L p w w p w w p w w p w w +>+()()()()

……(29) 很明显,式(17)两边是完全相同的,故此式显然矛盾,也就是说不存在其他的可行配置'''',,,)C C L L x y x y (帕累托优于竞争均衡,,,)C C L L x y x y (。由此,我们就用代数的方法证明了所有竞争均衡均是帕累托有效的,即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最新第九章 西方经济学 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1.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的关键区别在什么地方? 解答:第一,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在这种研究中,该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被看成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被假定为不变,而这些不变价格的高低只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位置;所得到的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第二,一般均衡分析是把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因此,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补充品)的价格。每一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单独地决定,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着决定。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 2.试评论瓦尔拉斯的拍卖者假定。 解答:第一,拍卖者假定意味着,在拍卖人最终喊出能使市场供求相等的价格以前,参与交易的人只能报出他们愿意出售和购买的数量,但不能据此进行实际的交易。只有当拍卖人喊出的价格恰好使得供求相等时,交易各方才可以实际成交。 第二,拍卖者假定是瓦尔拉斯均衡和现在的一般均衡论赖以成立的基础。 第三,很显然,拍卖者假定完全不符合实际。因此,以该假定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论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如果容许参与交易的人在非均衡价格下进行交易,那就不能保证一切市场在同一时间达到均衡状态,从而也就不能保证一般均衡的实现。 3.试说明福利经济学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解答:第一,福利经济学可以说是西方微观经济学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在于说明:完全竞争模型可以导致帕累托状态,而这一状态对整个社会来说又是配置资源的最优状态。 第二,西方的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假设,根据假设来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简言之,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除了“是什么”的问题之外,西方经济学家还试图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即他们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这些便属于所谓规范经济学的内容。 第三,福利经济学就是一种规范经济学。具体来说,福利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 4.什么是帕累托最优?满足帕累托最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解答:第一,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二,帕累托最优状态要满足三个条件。(1)交换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2)生产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生产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3)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与边际转换率相等。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均能得到满足。 5.为什么说交换的最优条件加生产的最优条件不等于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解答:第一,交换的最优只是说明消费是最有效率的;生产的最优只是说明生产是最有效率的。两者的简单并列只是说明消费和生产分开来看时各自独立地达到了最优,但并不能说明,当将交换和生产综合起来看时,也达到了最优。 第二,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是要将交换和生产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讨论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福利经济学》(复习提纲)

社会福利思想(复习提纲) 2010.10.10 第一章社会福利概述 一、填空或选择题 1、实现社会福利的途径有:政府、慈善机构或社团、社区及私人提供。▲▲ 2、从全球来看,社会福利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增加起内涵的,进入20世纪,社会福利才逐渐走向 制度化和社会化。 3、对于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我国一般将社会福利从属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由四个部分 组成:社会救助(最低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工薪)、社会福利(最高)、社会优抚与安置保障(军人及家属)。▲▲ 4、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立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以城镇职工福利为核心的一套相互分割、封闭运行的 福利制度,它的主要内容有职工集体福利、特殊社会福利、社区社会福利。▲▲ 5、世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进程,经历了从剩余型社会福利到制度型社会福利再到发展型社会福利的三个 不同的发展阶段。▲▲ 6、20世纪20年代,英国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提出通过收入均等化来实现增进全民社会福利。▲ 7、福利国家最早出现于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邓普1941年所著的<<公民与教徒>>,1948年英国“贝拂里 奇报告”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建成了“福利国家”。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大刀阔斧的推行住房补贴制度改革,西方福利国家改革的共同特点或趋势是福利私营化、福利提供的分散化和多元化。▲ 8、从相信市场、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到国家干预、全面保障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的发展经历 了从市场到国家的过程,再从全面福利的危机到福利多元化、乃至进一步发展到市场化和私营化,重新倡导市场机制的作用。 9、我们进行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阶级斗争理论、逻辑学基本原理,至于 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具体方法:阶段法、国别法、学派法、人物法、文献法。▲▲ 二、名词 1、社会福利▲▲p4页 2、社会福利思想▲p29页 3、福利国家p21页 三、问答 1、社会福利的特征▲▲p9 2、福利国家危机的表现p23 3、从社会福利的世界发展进程和发展趋势来看,改革和完善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给我们有那几方面的思 考。P28▲▲ 第二章古代社会福利思想 一、填空或选择题 1、先秦是指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最初历经的几个朝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直至秦统 一以前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 2、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社会福利思想:管仲、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的社会福利思想。老 子的思想(理想社会,寡欲、无知、知足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礼治,正名分,贫富不均及其解决办法,理想社会形态),孟子(仁学、仁政、小康社会),墨子(民之三患、抨击小盗为盗,大盗为义、提出兼爱说)▲▲ 3、柏拉图的《理想国》的主要内容:社会阶级结构,共产制度,共妻制,男女平等▲ 二、问答 1、原始社会的福利制度和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或观点p36、

福利经济学中公平与效率新探

11 《华商》 【摘要】公平与效率问题是福利经济学中的一个难题,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福利经济学家们的一个必修课。本文通过考察福利经济发展的历史,梳理了公平和效率两个概念在福利经济学历史中的含义及其演变,结合十七大中关于公平与效率的阐释,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 【关键词】福利经济学;公平;效率福利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提高一个社会居民的生活福利水平的学问。如何提高福利水平?有两个方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一个社会的经济水平发展,不断提高国民收入,是其一,其二即是改变社会社会资源的分配结构,改善社会资源的分配状况,提高社会的公平程度。因此,在福利经济学中,公平与效率问题便成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福利经济学两个基本而著名命题,他认为,福利水平取决于国民收入总量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他认为,经济福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因此,要增加经济福利,在生产方面必须增大国民收入总量,在分配方面必须消除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虽然庇古的理论受到大家的认同,但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其理论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质疑。希克斯、帕累托等经济学家从不同的方面对庇古的理论进行了批判。以希克斯为代表的新一代福利经济学家根据效用序数论,以帕累托的理论为基础,反对旧福利经济学将价值判断原则,主张把价值判断从福利经济学中排除出去,进而以实证研究代替定性研究。他们也反对旧福利经济学将高收入者的收入转移给低收入者。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效用序数论,庇古之后的福利经济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他们认为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没有一个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 福利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出现很多新的理论,其中包括社会福利函数论、外部经济理论、次优理论、相对福利学说等。而这些理论的出现,毫无疑问,他们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那就是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尽管以卡尔多、希克斯等人为代表的曾经试图把实证问题和规范问题分开、把效率问题和公平等问题分开来进行研究,但是根据伯格森于1938年发表《福利经济学某些方面的重新论述》一文中提出,卡尔多等人的新研究方向是完全失败的。 正如许多学者所说,公平与效率是一对复杂的矛盾,对于他们的概念和关系的理解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在不同的学 科里他们的概念和关系又各有区别,甚至相去甚远。那么什么是福利经济学中的效率呢?在福利经济学中的效率指的是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效率最早是由洛桑学派的创建人、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Pareto,1848-1923)在1906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程》一书中提出的。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样一种社会资源配置状态,这种资源配置的改变在不损害任何一个社会成员境况的前提下,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变好,或者说,要改善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必定要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的境况。在这种状态下,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达到了最大效率,但这并不意味着收入分配是公平的。如果一个经济没有达到帕累托效率状态,那么这个经济体制中存在着一些无效率状态。当产出可以分割时,从理论上讲,帕累托改进将会使得每一个人的境况改善。 关于公平有多种观点,如体现规则公平、条件的公平、机会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等。其实公平具有客观性、历史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现在我们所说的公平,必须是符合国情、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公平。即合理的公平。所谓合理,就是合自然之理,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之理,合市场经济规律之理。可是这些都不完全是我们福利经济学中所说的公平。从福利经济学产生以来,福利经济学家们对公平的看法也是不断进步的,各抒己见,大致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派别和观点:(1)功利主义者[庇古(Pigou),1920;豪尔绍尼(Harsanyi), 1955]的效用公平理论。他们把经济福利即总效用作为公平的标准,认为财富分配越平均,福利越大(2)罗尔斯(Rawls,1971)的自由和基本物品公平理论。(3)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 , 1980、1985)的能力公平理论。从一般的意义上的公平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机会的公平。也就是说在一个健康的社会里,我们每一个人的发展机会是一样的,只要我们努力并提高了自己能力,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这样的社会尊重奋斗,只要付出就有收获,只要奋斗就有结果。然而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可能有些人并通过奋斗就有好结果,有些人凭关系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源。公平的第二层含义是指规则上的公平。玩游戏要讲游戏规则,不讲游戏规则就会被淘汰出局,或者受到严重惩罚,这是我们常讲的一句话。好的规则,它必定是公平的。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两层含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统一的。机会公平是起点上的公平,而规则上的公平则是发展过程中的公平。 这与福利经济学上的公平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说福利经济学上的公平应该指分配上的公平呢?笔者认为,这是由福利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决定。福利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国民收入,目标就是要提高国民收入,并实现国民收入优化分配,从而提高国民的福利水平。优化国民收入的分配就是要保证分配的公平。公平的分 福利经济学中公平与效率新探 罗贤文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第九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第9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两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交换帕累托最优条件为( ) A.A与B的MRT XY =MRS XY B.A与B的MRS XY=Px/Py C.(MRS XY)A=(MRS XY)B D.上述所有条件 2.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 )。 A.乙用X向甲交换Y B.乙用Y向甲交换X C.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 D.以上均不正确 3.在两种商品(X和Y)、两种生产要素(L和K)的经济中,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A.MRTS LK=P L/P K B.MRTS LK=MRS XY C.MRT XY=MRS XY; D.(MRTS LK)X=(MRTS LK)Y 4.在两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满足生产和交换帕累托最优条件的是( ) A.MRT xy=Px/Py B.A与B的MRS xy=Px/Py C.(MRS XY)A =(MRS XY)B D.MRTT xy=(MRS XY)A =(MRS XY) 5.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 ) A.满足交换的边际条件:(MRS XY)A =(MRS XY)B B.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MRTS LK)X=(MRTS LK)Y

C.满足替代的边际条件:MRT XY=MRS XY; D.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 6. 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 A.获得了最大利润 B.支出了最小成本 C.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 D.以上均正确 7.导出下列哪一条曲线必须作出道德的或价值的判断?( ) A.产品转换曲线 B.消费契约曲线 C.社会福利曲线 D.效用可能性边界 8.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分配,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的为( ) A.不使其他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 B.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 C.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D.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9.产品转换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导出的?( ) A.消费契约曲线 B.效用可能性曲线 C.社会福利曲线 D.生产契约曲线 10.如果竞争模型是经济的准确描述,那么( ) A.经济运行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B. 经济运行在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C.资源的配置是帕累托产效的 D.以上均正确 11.不属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的基本假定的有() A.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 B.整个经济有n个消费者,每个消费者都是商品的需求者和要素的供给者;

7《微观经济学》第七讲 一般均衡和效率

第七讲 一般均衡和效率 第一节 一般均衡 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一)局部均衡 局部均衡是在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均衡状态,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代表人物是马歇尔。 (二)一般均衡 前提:所有市场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一般均衡是指整个市场体系的一切市场同时实现均衡。 代表人物是瓦尔拉斯【法】。 二、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瓦尔拉斯认识到 了一般均衡的重要性,并第一个提出了一般均衡的数学模型并试图解决一般均衡存在性问题,但其证明是错误的。 后来,西方经济学家利用集合论、拓朴学等数学方法,在相当严格的假定条件下证明,一般均衡体系存在均衡解,且均衡可以处于稳定状态。 三、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 由于调整过程可能需要的时间太长,在尚未完成调整时便可能发生错误的交易。实际交易可能发生在“错误的”价格水平上。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体系便很难成立。 瓦尔拉斯假定“拍卖人”报价,家庭和企业则申报自己的供给或需求,如果供求一致,则成交;如果不一致,则家庭和企业抽加申报,拍卖人修正报价,直到家庭和企业申报的供求相等为止。这就是瓦尔拉斯体系达到均衡的“试探过程”。 第二节 经济效率 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从“实证”的角度来看,经济学对经济现象的研究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是什么? 为什么?是如何?

福利经济学就是一种规范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以及相关政策问题。简言之,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1.帕累托标准 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资源配置状态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优于B。这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简称为帕累托标准。 2.帕累托改进 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则认为是“坏”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3、帕累托最优(经济效率)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做经济效率。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反之,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三、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1、非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如a点变为b点或c点,则有一人效用水平会提高,另一人不变;如变为d点,则两人效用水平都会提高。 在交换的埃奇渥斯盒状图中,任意一点,如果它处在消费者A和B的两条无差异曲线的交点上,则它就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总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即总

福利经济学复习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或边际效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第一章 1、了解边沁、霍布斯、帕累托、罗尔斯.森等人的基本思想 边沁:功利主义是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提倡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认为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整个社会要实现绝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 边沁认为人生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幸福,增加幸福总量。幸福总量可以计算,伦理就是对幸福总量的计算。边沁把资产阶级利益说成是社会的普遍利益,把资产阶级趋利避害的伦理原则说成是所有人的功利原则,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标榜为功利主义的最高目标。 帕累托:V.帕累托的“最优状态”概念和 A.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是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按照这一规定,一项改变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增进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进而其他的人福利不减少,这种改变就有利;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加而另一些人福利减少,这种改变就不利。 罗尔斯:原始状态下的平等优先原理。各方将选择的原则是处在一种"词典式序列"(lexical order)中的两个正义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平等自由的原则,第二个原则是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其中,第一个原则优先于第二个原则,而第二个原则中的机会公正平等原则又优先于差别原则。这两个

原则的要义是平等地分配各种基本权利和义务,同时尽量平等地分配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和负担,坚持各种职务和地位平等地向所有人开放,只允许那种能给最少受惠者带来补偿利益的不平等分配,任何人或团体除非以一种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的方式谋利,否则就不能获得一种比他人更好的生活。所谓"公平的正义"即意味着正义原则是在一种公平的原初状态中被一致同意的,或者说,意味着社会合作条件是在公平的条件下一致同意的,所达到的是一公平的契约,所产生的也将是一公平的结果。 阿玛蒂亚-森:能力主义公平观,以满足认得需要最为公平的基础。需要如何测定,只重视需要没考虑生产能力 2、请举出两个序数度量的例子 3、如何界定理性的偏好:理性偏好(Rational Preference)可以定义为一个 偏好关系满足二元关系中的完备性和传递性,即: 完备性:对于所有的, 有x?y或者y?x,或者同时成立, 传递性:对于所有的,如果x?y且y?z,则x?z。 4、经济学家一般假设人们是自身快乐水平的最好裁判,这一假设合理吗? 5、什么情况下个人的偏好选择与其福祉(快乐)相偏离?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偏好实际是潜藏在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和倾向,它是非直观的,引起偏好的感性因素多于理性因素。偏好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也呈现出群体特征。 偏好与福祉相偏离:信息不完全、了解错误信息、错误的认知、非理性偏好6、人类发展关注哪几个指标?人类发展指数关注的指标:健康长寿,用出生时预 期寿命来衡量;教育获得,用成人识字率(2/3权重)及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1/3权重)共同衡量;生活水平,用人均实际GDP(PPP美元)来衡量。

《福利经济学》教案讲义课件完整版

福利经济学 本书体系,本十一章,导论、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社会经济福利制度、公平与收入分配、贫困与反贫困、教育与卫生、失业与就业、人口控制与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与城乡统筹、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前面谈三章理论,后面八章谈应用的各方面。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社会经济学及其产生和发展 一、福利与福利经济学 (一)福利 1、福利。福利分为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 2、个人福利。指一个人获得的满足。这种满足包括个人物质生活需要或个人精神生活需要。 3、社会福利,是指一个社会全体成员的个人福利的总和或个人福利的集合。 4、经济福利,能够直接或间接用货币来衡量的那部分社会福利。 (二)福利经济学 1、庇古,研究增进世界的或某一国家的经济福利的主要影响。 2、李特尔,最好是把福利经济学看成是研究经济体系的一种形态比另一种形态是好还是 坏,以及一种形态是否应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的问题。 3、萨缪尔森,一门关于组织经济活动的最佳途径,收入最佳分配以及最佳税收制度的学科。(三)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内容 1、社会资源配置在什么条件下达到最优,如何才能达到最优? 2、国民收入如何分配才能使社会全体成员的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化。 即公平与效率,效率有定论,公平在争论。 (四)研究前提:市场机制。 二、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背景 19世纪20年代,哲学派别功利主义或效用主义,边沁、穆勒的影响下,把人们道德行为的目的看作个人自身福利的提高,社会行为的目的是增进全社会福利。 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把数学引进了效用。 (二)产生与发展 1、旧福利经济学。 庇古1920年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个人的福利可以用效用来表示,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加总。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社会福利越大;国民收入越平均,社会福利就越大。 旧福利经济学特征,第一,经济学是解决物质福利的;第二,使用物质福利来表示效用概念;第三,效用以基数表示,边际效用递减。 2、新福利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 罗宾斯认为从论理来看,效用不能用基数表示。希克斯利用帕累托标准发展出了新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特征:第一,经济学是解决稀缺性问题的;第二,使用偏好来表示效用,相对更具有主观性;第三,只使用序数效用,避免个人效用比较;第四,普遍使用帕累托标准及有关的边际条件;第五,关于补偿检验的争论 3、新福利经济学的挑战

微观经济学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习题

第十章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帕累托最优状态 2.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 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5.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二)难点 1.社会福利函数与三种代表性的社会福利函数:平均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功利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 二、关键概念 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状态交换的一般均衡产品转换率罗尔斯社会福利标准不可能性定理契约曲线福利经济学社会无差异曲线 三、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当最初的变化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 A.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 B.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C.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D.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 2.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 A.霍布森 B.庇古 C.帕雷托 D.埃奇沃斯 3.假定只存在两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要想达到交换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对于A 和B ,XY X Y MRS P P = B.对于A 和B ,XY XY MRS MRTS = C.对于A 和B ,A B XY XY MRS MRS = D.上面三个条件都是 4.假定一个经济,在其中只有两种商品(X 和Y ),两种生产要素(L 和K ),那么要想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LK L K MRTS P P = B.LK XY MRTS MRS = C.X Y LK LK MRTS MRTS = D.XY LK MRT MRS = 5.假定存在一个经济,其中有两个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条件是( )。 A.A B XY XY XY MRT MRS MRS ==

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1.福利经济学所关注的社会福利,指的不仅仅是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对贫困人口或者受灾群众的财政转移支付等等。 2.福利经济学一直认为,社会福利就是所有社会成员的个人福利,而且社会福利仅仅与社会成员的个人福利相关,与其他方面都无关,这一观点被称为福利主义,也称为个人主义。 3.福利经济学是试图明确表达一些命题的研究分支,我们根据这些命题来判断一种经济状态对应的社会福利比另一种经济状态对应的社会福利是高还是低。 4.福利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判断社会福利的高低。 5.非理性可能至少是出于下面两种原因:1.顽固地坚持一些习惯、习俗、原则等。2.对危险或痛苦的过分恐惧,或者受快乐的过分诱惑。 6.休谟的这种划分被西方经济学家们称为“休谟的铡刀”或者“休谟定律”。 7.20世纪30年代初,福利经济学界出现了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福利经济学不应该是规范的,而应该是实证的,或者说是“价值中立”的。 8.旧福利经济学的主要观点:1.经济学是解决物质福利或者经济福利的。2.能够给人们带来满足的物品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3这样的基数效用可以进行一般人的人际间的比较。4,。继承了应该效用主义伦理学的传统。 9.帕累托被认为是序数效用理论之父。 10.我们所熟悉的帕累托标准,即如果从一种社会状态到另一种社会状态的变化,使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增加,而同时又没有使任何一个人的福利减少,那么,这种变化就是好的,可取的,人们所希望的。 11.帕累托标准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帕累托标准以序数效用为基础,试图建立所谓“价值中立”的理论。

12.各种补偿检验,无论是卡尔多标准、希克斯标准、西托夫斯基标准,还是李特尔标准,尽管考虑到了帕累托标准所没有考虑的情况,但是都没有能够在逻辑一致的前提下获得完全的社会排序,因而也就不能从根本上弥补帕累托标准的不足。 13.各种补偿检验理论本是针对帕累托标准的缺陷提出的,但是它们仍然于事无补。 14.社会福利函数是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试图指出如何可以获得对某种社会状态的评价,即其对应的社会排序是什么。 15.阿罗于1951年提出了一个一般可能性定理,指出:对于特殊的只有三种状态的选择情况,要从个人偏好推导出社会偏好,需要满足一些合理化的条件。不过,阿罗最后强调,能够同时满足这些合理化条件的社会选择机制是不存在的。因此,阿罗的这一定理也被称为不可能性定理。 16.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是针对社会福利函数概念提出的。 17.一个人真正的福利是多少,不能够仅看他的收入和财富是多少。 18.个人生活水平也是一个涉及非福利主义的问题。 19.人们对于经济增长的幻觉:1.GDP就是全部。2.经济增长就是单纯的GDP的增加。3.经济增长是没有代价的。4.经济增长可以使国民的货币收入增加,也就是可以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福利水平。 20.从福利主义到飞福利主义的重大转折都缘于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21.解决阿罗的不可能性,方法之一是把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一个条件--非可比性--扩展为完全可比性。 22.解决阿罗的不可能性,社会选择理论的这种解决方法基本质是:坚持福利主义而放弃序数主义。 23.传统效用主义社会福利函数有以下几个假设:1.福利主义和帕累托原则。2.可分性。3匿

幸福与福利经济学

幸福与福利经济学 如果痛苦换来的是结识真理、坚持真理,就应自觉地欣然承受,那时,也只有那时,痛苦才将化为幸福。——张志新 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的人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马克思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马克思 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马克思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 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是对己对人都有利。——恩格斯 在富有、权力、荣誉和独占的爱当中去探求幸福,不但不会得到幸福,而且还一定会失去幸福。——列夫·托尔斯泰 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列夫·托尔斯泰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 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原因,而是以我们对外界原因的态度为转移,一个吃苦耐劳惯了的人就不可能不幸。——列夫·托尔斯泰 幸福不表现为造成别人的哪怕是极小的一点痛苦,而表现为直接促成别人的快乐和幸福。照我看来,它在这一方面可以最为简明地表达为:幸

福在于勿恶、宽恕和热爱他人。——列夫·托尔斯泰 不错,达到生活中真实幸福的最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样,漫无限制地从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爱的蛛网,从中随便捕捉落到网上的一切。——列夫·托尔斯太 一、引言 福利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增进社会福利的西方经济学分支,主要研究如何进行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如何进行收入分配以实现公平以及如何进行集体选择以增进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是指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给予款物接济和服务,以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制度。一个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制度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设计完美无缺的制度,更重要的是把握住它的思想来源和精神基础。社会救助制度的设计与实施,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在公平和效益的博弈中最大程度地改善穷人福利的问题。在福利经济学的历史演进中,我们要汲取思想营养,为社会救助制度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并在实践中对社会救助的实施提供价值规范。 二、福利经济学历史演进中的主要思想 传统经济学对福利经济学的思想都追溯到边沁的功利主义上,而真正意义上将福利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待,并首次建立了福利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是庇古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二战结束后,一大批福利经济学家的出现和大量的福利经济学文献的出版,极大地拓宽了福利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与内容。因此,经济学界一般将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分为新旧两派。旧派以英国庇古为代表,新派导源于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为英国的卡尔多、希克斯与美国的勒纳、萨缪尔森等所倡导。 1.庇古及其边际效用价值论 庇古以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及马歇尔的基数效用论和局部均衡论为理论基础,以完全竞争为前提,系统地论述了福利概念及其政策应用。庇古认为个人的福利可以用他所享受的物的效用来表示,整个社会的福利应该是所有个人效用的简单加总。在此基础上,庇古论述了社会福利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社会福利就越大;国民收入分配越平均,社会福利越大。进而针对如何衡量和增进社会经济福利问题得出“收入均等化”的观点,针对如何才能实现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

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单选: 1.福利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判断社会福利的高低。 2.黄有光认为,福利经济学是否是规范经济学,取决于研究时所采取的态度。 3.旧福利经济学,主要包括马歇尔和庇古等人的理论。 4.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出版了其代表作《福利经济学》,标志着旧福利经济学体系 的形成。 5.旧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基数效用。 6.罗宾斯认为,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结合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经济学不应该涉及伦理的或 价值判断的问题;经济学中具有模范性质的结论都来自基数效用的使用,因此经济学应该避免使用基数效用。 7.罗宾斯的观点在大争论中渐渐占了上风,受其影响,福利经济学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折: 旧福利经济学被新福利经济学所取代。 8.序数效用概念认为,人们进行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只能用序数表示出来。基于序数效用概 念,这样,就建立了新福利经济学体系。 9.基于罗宾斯的观点而建立的新福利经济学,它采用了序数效用和帕累托标准。 10.帕累托标准排除了人际间进行效用比较的必要性,但同时它需假定收入分配是给定的。 11.帕累托标准与自由主义是不相容的,有可能会出现冲突。 12.现代对社会福利函数的讨论最初是由伯格森在1938年提出并由萨缪尔森在1947年加以 进一步说明的。 13.福利主义有时也被称为“个人主义”。 14.对于是否放弃福利主义,黄有光和森有完全不同的观点,黄有光坚持不放弃福利主义, 因而引发了森-黄之争。 15.森认为,福利主义有局限性。 16.影响个人生活水平的因素可以从个人达到一定目的所需要的物品、资源或者投入等方面 来考虑。 17.解决阿罗的不可能性,方法之一是把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一个条件---非可比性---扩展 为完全可比性。 18.黄有光提出了“完全的效用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 19.(P85)社会福利水平取决于社会中效用最高或境况最好的那部分人的福利水平。该函 数允许极度的两极分化,因而受到广泛的批评。 社会福利水平取决于社会中效用最低的那部分人的福利水平。 20.诺齐克的正义理论主要是从财富的获得途径来看的,而财富持有的结果如何则与问题没 有关系。 21.使用罗尔斯的正义标准,个人福利的度量实际上并不必要。 22.市场经济的本质:说明市场经济在效率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23.(P110)在帕累托标准的基础上,西方福利经济学发展出了福利经济学的第一定理和第 二定理,它们被称为福利经济学的经典定理,旨在说明帕累托最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之间的关系。 多选: 1.福利经济学是关于政策建议的。一个政策建议的得出可能使用了:一些事实前提;一些 价值判断;一些推导所需要的逻辑。

福利经济学归纳

第一章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 1、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稀缺性资源使用效果的评价与判断的学问,是从福利的角度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社会评估的经济学,借以判断一种经济体系的运行时增加还是减少了福利。 2、效用 指个人需求得到满足的主观感受,或者说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个人需求的程度。 ?效用具有三个特点:主观性、伦理中性、相对性。 ?分为两类:基数效用(分析工具:边际效用分析法)和序数效用(分析工具: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3、社会福利 是指所有社会成员个人福利的汇总和集合。 社会福利分类: 1、帕累托型社会福利:主要强调效率。 罗尔斯型社会福利:主要强调公平。 2、经济福利: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社会福利。 一般福利:不能用货币度量的社会福利。 第二节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和特征 1、旧福利经济学(理解) 代表人物庇古,1920年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是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庇古也因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基数效用假设和人际关系可以比较的前提条件下的,其理论体系被称为旧福利经济学。 旧福利经济学:庇古认为福利是对享受或满足的心理反应,福利有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之分,社会福利中只有能够用货币衡量的部分才是经济福利 ●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 ①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②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旧福利经济学的争议: 1、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不可以用基数来度量的。 2、一个人的效用和另一个人的效用是不能够进行比较的。 3、适用于所有人的基数效用的度量单位是不存在的。 4、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富人的货币应该转移一些给穷人,西方经济学家对此最为忌讳。 2、新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建立在序数效用假说和无差异曲线分析的基础上,以避免设计福利计量手段和效用的人际比较关系问题。其主要要点如下: 1、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不可以用基数来度量的。 2、一个人的效用和另一个人的效用是不能够进行比较的。 3、适用于所有人的基数效用的度量单位是不存在的。 4、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富人的货币应该转移一些给穷人,西方经济学家对此最为忌讳。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选择题 1.当最初的变化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 ) A. 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 B. 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C. 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D. 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 2.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 A.霍布森 B.庇古 C.帕雷托 D.埃奇沃斯 3.假定只存在两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要想达到交换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 对于A 和B ,Y X XY P P MRS = B. 对于A 和B ,XY XY MRTS MRS = C. 对于A 和B ,XY B XY A MRS MRS = D. 上面三个条件都是 4.假定一个经济中,只有两种商品(X 和Y ),两种生产要素(L 和K ),那么要想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5.假定存在一个经济,其中有两个人(A 和B )和两种商品(X 和Y ),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条件是( ) 6.小李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陈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李更喜欢鸡蛋,小陈更喜欢苹果。在帕累托状态下,可能( ) A. 小李消费更多的鸡蛋 B. 小陈消费更多的苹果 C. 两人的苹果和鸡蛋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D. 上面说得都对 7.两种产品在两个人之间进行分配,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 )

A. 不使其他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 B. 每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 C. 每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D. 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8.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推导而来的() A.无差异曲线 B.生产契约曲线 C.消费约束曲线 D.社会福利曲线 9. 下面哪些计划不属于贫困救济范畴() A. 向低收入者提供廉价住房计划 B. 食品补助票计划 C. 医疗救济计划 D. 社区公共设施建设计划 10.下面哪些家庭最容易沦入贫困阶层() A.单身汉家庭 B.三代同堂的家庭 C.由夫妻组成的小家庭 D.单身母亲和孩子的家庭 11.周期性失业的发生一般是由于() A. 低生产率 B. 意愿需求的变化 C. 劳动力市场的歧视 D. 缺少人力资本 二、填空题 1. 是主要讨论一个市场出现的情况而忽视其他市场。 2. 首创了一般均衡理论体系。 3.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建立在效用论基础上。 4. 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5. 经济中生产的所有商品都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在个人之间加以分配,这样的要求成为。 6. 转换曲线是从导出的。 7. 边际转换率是的斜率。 8. 导出必须做出道德的或价值的判断。

第九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第九章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一般均衡的含义,掌握一般均衡模型和类型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生产与交换条件,并要求学生掌握社会福利函数的含义和最优化的条件及检验社会福利的标准等理论。在此基础上加深对西方经济学证明的“看不见的手”原理的认识。对于其它问题和理论做一般性的了解。 第一节一般均衡理论概述 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含义 局部均衡分析——是指假定其他市场的情况不变,单独分析某一市场(或经济单位)的价格和供求变动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局部均衡分析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仅仅受该商品的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它的价格的决定是由市场的供求共分析决定的,不考虑其他市场对此的影响。 一般均衡是指经济中所有经济单位及其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的一种状态的费东西方法。在一般均衡分析中,不仅要分析影响该商品价格变动的供求关系,还要分析影响该商品生产的生产要素市场、消费者收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即把经济中的所有经济单位和所有市场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和分析。 二、一般均衡理论基本思想 1.基本思想: 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是由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最早提出来的。其基本理论就是:无论是在产品市场上,还是在要素市场上,每种产品或者要素的需求量和供给量都最终取决于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价格。 (1)从需求来看:每个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而且还取决于其它商品的价格,并且与消费者的收入有关。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收入又取决于消费者提供的审查要素的数量和价格。因此,在生产要素既定的情况下,每个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取决于整个商品市场需求对所有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 (2)从供给来看:每个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而且还取决于其它商品的价格,并且与其它商品的价格和生产成本相关。但厂商的生产成本又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数量和价格。因此,在生产要素既定的情况下,厂商对产品的供给,取决于整个产品市场供给对所有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 (3)从生产要素的需求来看: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数量取决于产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价

第九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第九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一、本章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主要内容: 1.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分析。 2.帕累托最优状态 3.帕累托最优条件与一般均衡。 4.社会福利函数。 二、学习提要: (一)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 瓦尔拉斯首创了一般均衡理论体系。他认为一种商品的价格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供求,而且受其他商品的供求的影响。当整个市场体系中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商品供求都相等时,市场才能达到均衡。他认为经济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局部组成的体系,当消费者偏好、要素供给和生产函数为已知时,就能从数学上论证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可以同时达到均衡状态,即整个经济可以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和数量都有确定的量值,均衡条件是消费者的效用极大化和生产者的利润极大化,所有市场的供需相等。简单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由四个方程组来表示:居民户的商品需求方程、要素供给方程和厂商的商品供给方程、要素需求方程。由于模型假定要素收入等于产品销售价值,故此四个方程组中必定有一个方程不是独立的,可以由其他方程推导出来。但通过令任一商品为货币商品并以此货币商品定义其他商品和要素的价格,便可使模型的未知数数目与相互独立的方程式数目相一致,从而满足方程组即模型有解的必要条件。 (二)帕累托最优状态 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存在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不存在帕累托改进,也就是说任何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已经不可能在无损于任何人的条件下,使得

任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三)帕累托最优条件和一般均衡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均相 等。即 MRCS A XY =P X /P Y =MRCS B XY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任何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的生产者均 相等。即 MRTS C LK =P L /P K =MRTS D LK 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边际转换 率。即 MRT XY =P X /P Y =MRCS XY 当上述三个等值条件均满足时,整个经济便达到了一般均衡,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任何完全竞争的均衡都是帕累最优状态。 (四)社会福利函数 帕累托最优状态不是一个而是有许多个,边际条件并不能决定在哪一点社会福利是最大的。为此,伯格森、萨缪尔森等人提出了社会福利函数将之引入福利经济学,以解决帕累托未能解决的唯一最优条件。社会福利函数包括了所有影响社会福利的因素,实际上它是社会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的函数。根据社会福利函数描绘出来的社会福利曲线及效用可能性曲线推演出来的效用可能性边界,便能得到兼顾国民收入数量和国民收入分配状态的社会福利的极大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