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糖的个因素

影响血糖的个因素
影响血糖的个因素

影响血糖的28个因素

众所周知,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有较大关系。有些糖尿病患者总体血糖水平不高,血糖波动幅度却很大,同样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糖波动的时候,要迅速分析原因,短时间内将血糖控制平稳。常见的影响血糖的因素,我们归纳了28条,患者可以对照自己的情况分析原因。

1、没按规定服药:服药需要定时、定量,减药过快、随意停药等因素都会导致血糖升高。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注意调药使用。

2、饮食:如果每餐饮食量过饱,会导致血糖升高,建议每餐饮食七八分饱。高脂肪、高盐分、高油脂的食品要尽最大努力控制。

3、运动不够或长期卧床不起:运动有利于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运动量过小时起不到相应的降糖作用,运动量过,血糖也会因为应激、体内激素的变化,引起血糖升高。建议锻炼应在早晚饭后1小时开始,时间坚持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且要持之以恒。

4、天气和季节:天气突变,突然受冷热刺激,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可使血糖升高。主要是寒冷因素,会引起身体的应激反应,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引起血糖升高;另外,此时身体的脂肪储藏速度加快,诱发高血糖。

5、失眠、嗜睡或早醒:失眠或嗜睡各占50%的比例导致血糖升高,失眠越重血糖越高。

6、精神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过度紧张、悲伤、愤怒等异常心态都会使肾上腺素水平增高,导致血糖的升高。

7、应激:人体处在应激状态下时会产生大量激素,包括有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等,这些激素分泌水平升高,都会促使血糖水平随之升高。

8、便秘:便秘时,胃肠排空迟缓,食物成分的吸收增多,会导致血糖升高。

9、高脂血症:合并有高脂血症的糖尿病人下降较慢,建议糖尿病人应保持胆固醇小于,甘油三酯小于,低密度脂蛋白小于.

10、脂肪肝、肝炎、肝硬化:各种肝脏疾病引起肝糖原储备减少时,可出现餐后血糖一过性升高:

11、向心性肥胖:即常说的啤酒肚,建议男性腰围小于米,女性臀围小于米。

12、肥胖或超重:身体肥胖或超重均会使患者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使血糖居高不下。

13、感冒:感冒、发烧等会让患者的血糖水平有较大幅度的升高,再有,某些治疗咳嗽及感冒的药物中,有些成分可以升高血糖水平及血压水平。

14、吸烟:一般在服药30分钟内吸烟者的药物吸收率为,在服药60分钟内吸烟者药物吸收率为7-10%,不吸烟者为24-30%,建议糖尿病患者限烟并逐步戒烟。

15、喝酒:酒精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在正常情况下,当人体血糖水平过低时,肝脏就会将所储存的糖原转换成葡萄糖,以供人体所需,而酒精有可能影响肝脏中肝糖原向葡萄糖的转换,因而血糖水平突然大幅度的下降。当然,糖尿病患者适量饮酒并不会带来任何严重后果,但是当您饮酒后,需要对您的血糖水平进行较为频繁的监测,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16、各类炎症:如果患者本身长期患有前列腺炎、关节炎、牙龈炎、胃炎、肠炎、角膜炎、结膜炎、空腔溃疡等慢性炎症,均会导致血糖升高,难以控制。

17、慢性疾病体力下降:慢性疾病体力下降可引起糖耐量减低,使血糖升高

18、各类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比如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皮肤瘙痒等的急性发作,会导致血糖的暂时升高。

19、内分泌性疾病: 患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可引起继发性血糖升高。

20、服用其他药物影响血糖:激素类、降压类、噻嗪类、利尿类、抗菌消炎药物,如心

得安、安露醇、北京降压零号等,会使血糖反复、升高。还有蜜丸药物和糖衣片药物都对血糖的有影响。

21、外伤和手术:外伤和手术均会引起人体的应激反应,此时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导致血糖升高。

22、个别人吸收能力差,胃肠不好:如果吸收能力差,会影响降糖药物的作用,导致血糖居高不下。

23、过于劳累,尤其是熬夜和上夜班:会使血糖升高、反复、波动。

24、黎明现象: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在黎明时(晨5-8时)出现高血糖现象。高血糖出现之前,午夜时分并无低血糖,不存在低血糖后的高血糖反应。黎明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能与午夜过后体内生长激素逐渐增多,血液中生长激素水平升高,需要较多的胰岛素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正常人的胰岛β-细胞可分泌较多的胰岛素,使血糖保持在正常浓度,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缺损,则引起了凌晨血糖显着升高,即黎明现象。

25、苏木杰反应:苏木杰反应是指低血糖后引起的高血糖反应,即低高反应。常见于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由于过度饥饿,或降血糖药物使用不当等因素,而发生低血糖,并在低血糖之后呈高血糖反应,严重低血糖易导致反应性高血糖,可持续数日之久,这种现象成为苏木杰反应。

26、忽视禁忌症:没有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在中药治疗方面对于辛辣的禁忌(葱、姜、蒜、辣椒、韭菜),没有落实好。

27、与中医中药、按摩理疗相冲突:鉴于中医中药、按摩理疗的治疗原则为“固本培元”,其机理在于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这样人体就会产生保护性排斥力,进而在药品使用时会导致药物冲突,从而导致血糖的居高不下。此种方式最好加大药量,合理定时调药解决。

28、特殊生理时期的反应:女性47-55岁之间的更年期期间,因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的变化,可形成血糖升高、波动和反复,此阶段在服用降糖药物时应与更年康类的药物错时半小时联用。

-血糖监测7点法和5点法

7点血糖和5点血糖都是指的血糖监测的时间点,俗称血糖监测7点法和5点法7点血糖(7点法)是指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或夜间的血糖,总共7个血糖监测时间点(也有就直接说是8个点的)。这里所说的早餐前血糖一般我们把它等同于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定的血糖值,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应胰岛β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5点血糖(5点法)一般是指空腹、早餐后2小时、午餐后2小时、晚餐后2小时和睡前或夜间的血糖,总共5个血糖监测时间点。另外,就2种方法而言,5点法是早前的提法,现在用的不多了,现在一般都是以7点法为主,这样用于监测的血糖图谱会比较全面。此外,对于血糖监测而言,在发生感冒等急性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不稳定时及运动前后、妊娠阶段也是要加强血糖监测的频次。那么具体到各个时间点监测的意义则主要如下:1.空腹/早餐前血糖:反映人体基础胰岛素分泌的水平,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此时血糖值可能正常。建议在静息状态(宜禁食/禁药,不宜过度消耗体力)下检测。空腹血糖间接反映在没有应激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机体自身的

基础胰岛素分泌水平;空腹血糖还可体现降糖药的远期疗效,对于长期使用降糖药的患者来说,空腹血糖的良好控制有重要意义。 2.午餐/晚餐前血糖:可指导患者调整要摄入食物的量和餐前注射胰岛素的量。 3.餐后血糖:反映人体餐后胰岛素分泌的水平,增加糖负荷后机体追加胰岛素分泌的水平,在进行药物治疗或饮食控制期间等尤其需要观察是较重要的指标之一。代表进食刺激后胰岛素的分泌情况,以及药物与饮食治疗的情况。对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有时比监测空腹血糖更重要,因为这类患者空腹血糖可能并不高,但由于其胰岛素分泌功能已经受损,受高糖刺激后反应较差,而出现餐后高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还可以反映控制饮食和服药后的综合治疗效果,便于指导饮食和药物治疗。应注意,测餐后2小时血糖应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到满2小时为止,有些人吃完饭后才开始计时,其结果就有了明显的差别。 4.睡前血糖:防止出现夜间低血糖或清晨空腹高血糖。 5.凌晨(3点)血糖由于夜间3点左右血糖可能出现过高(黎明现象)或过低(苏木杰

影响血糖的POCT的因素

影响血糖的POCT的因素: 1.技术因素:(a) POCT的进行是否严格按照厂商制定的操作规程操作; (b) 血样量是否准确; (c) 测试定时是否准确; (d) 75%乙醇消毒皮肤时,是否待乙醇完全挥发后再采血。 2.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是否符合仪器要求。 3. 患者因素:(a) 红细胞压积异常:如新生儿红细胞压积偏高,而透析和化疗 患者红细胞压积偏低; (b) 严重脱水; (c) 采血部位水肿; (d) 某些药物干扰; (e) 用餐时间; (f) 血压过低:若患者收缩压〈80mm/Hg,则不宜采用毛细血管血测试。 4. 仪器与试剂:(a) 试剂是否过期或变质; (b) 仪器与试纸条是否匹配; (c) 仪器是否清洁。 标本采集: (1)指端皮肤一般以75%乙醇(不能用碘酒)消毒,待酒精完全挥发后,方可开 始进行采血; (2)建议在一段时间内相对固定在一个手指指端采血,避免由于不同手指指端采 血造成血糖值差异; (3)根据进食及用药时间合理安排血糖测定时间; (4)严格按照采血笔的使用方法操作; (5)血量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太少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太多容易污染测试座; (6)注意取血方法,建议以采血笔刺入3-5mm深度采血,让血样自然留出为佳, 有挤压和按摩动作将会影响血糖值的准确性; 注意事项: (1)血糖仪采用全血作测试样本,生化仪采用血浆作测试样本; (2)样本全部采用NaF抗凝采血管保存,应在半小时内完成分离,尽快测试(NaF抑制葡萄糖酵解效果最优,《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亦以指明); (3)如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测试,标本分离后需在4oC冰箱保存,但不能超过72小时;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高?可能这两大现象在作怪糖护士Dnurse2018-07-04 14:28:09 空腹血糖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空腹血糖达标是全天血糖控制的一个良好开端。 而对于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的预期目标是4.4~7.0mmol/L。对于特殊情况人群来说,如合并多种并存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的空腹血糖可以适当放宽一些,控制在5.0-8.3 mmol/L;妊娠糖尿病的孕妇,空腹血糖控制较严格,应控制在≤5.3mmol/L。 【想了解更多血糖控制目标点击阅读:90%的糖友都搞不清自己的血糖控制目标是多少】 若出现空腹血糖高,会让糖友特别揪心,自认为空腹血糖高了就继续加点药量把它控制下来,而第二天自查,发现空腹血糖非但没降,反而比上次还要高。糖友自认为是药物用量不足,就又增加了,谁知直到出现低血糖难受,被家人送进医院才得知真相。 几乎所有糖友都曾有过空腹血糖高的情况发生,导致空腹血糖升高,可能是这两大现象在作怪,大家千万别大意! 怪现象之“苏木杰现象” 「苏木杰现象」是指由于降糖药用量过大或过度饥饿而引起的短暂低血糖,随后又出现血糖反跳性增高的现象。简单地说,就是“低后高”现象。这种反应实际上是人体对血糖平衡的一种自我调节,当人体出现低血糖后以,机体内的升糖激素

(如肾上腺素、胰高糖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分泌增加,促进糖原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以帮助机体纠正低血糖,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反应才使体内血糖不至于过低而发生危险。 不过,正常人胰岛素B细胞功能正常,当血糖上升时,胰岛素分泌亦随之增多,使血糖依然维持在正常水平。而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不足,其血糖则明显升高。 怪现象之:黎明现象 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夜间无低血糖发生,但由于人体内很多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其分泌高峰一般出现在上午3-8时,从而导致血糖升高,这一现象最初是在1981年由国外学者Schmidt提出的。

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卜石 写在课前的话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可在门诊随诊调整血糖,但当血糖过高或合并其他疾病时需住院治疗。住院的高血糖患者可以既往有糖尿病史,也可能是非糖尿病患者因应激因素出现反应性高血糖,大量研究表明反应性高血糖对住院患者存在不利影响,并严重影响预后。糖尿病患者在多种诱因下血糖明显升高,严重时可出现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若得不到积极治疗,病死率极高。因此院内高血糖需认真对待,积极治疗。 一、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的意义 (一)住院患者的糖尿病 糖尿病在住院患者常见共患疾病中排位第四,10 ~ 12% 的出院患者患有糖尿病,29% 的心脏手术患者患有糖尿病,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 1 ~ 3 天,糖尿病患者住院的死亡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 2 倍。 (二)未确诊糖尿病的患者中的高血糖 约 38 %的住院患者存在高血糖,其中 26% 有已知糖尿病史,12% 无糖尿病史。新发现的高血糖与下列因素相关 : 一,院内死亡率 (16%) 高于有已知糖尿病史的患者 (3%) 和血糖正常的患者 (1.7%) ,P 值均 < 0.01 ;二,住院时间延长,患者收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机率增加;三,出院回家的机率减少(更多的人需要转院或家庭护理)。 (三) Portland 糖尿病计划 美国 Portland 糖尿病计划研究,选择心脏手术后的病人,用两种方法控制血糖,一是高血糖之后临时注射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这种血糖控制不理想。还有一种方式是连续胰岛素推注来控制血糖,病人的血糖控制得很理想,病人胸骨切口感染的机率显著低于血糖控制不好的诊疗方案。

对于手术科室,高血糖的控制与手术的预后息息相关,美国Portland糖尿病计划,对于心脏手术的病人,胸骨切口感染的机率与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关系(如以下图一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开始前半部分这条绿色的线,患者没有连续静脉胰岛素输注控制血糖,只是口服药或高血糖时临时注射短效胰岛素,患者胸骨切口感染的概率非常高。换用了连续输注胰岛素治疗后,胸骨切口的感染机率显著下降。紫色的这条线是病人一直在用连续胰岛素输注,血糖控制得很理想,血糖的控制有利于预防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 图一:深部胸骨切口感染机率与胰岛素治疗方案的关系 以下图二所示:对于心脏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术后第一天的血糖和切口感染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当患者第一天的血糖越高,术后深部切口的感染率就越高。

导致血糖升高的因素有哪些

导致血糖升高的因素有哪些?空腹血糖≥7.8毫摩/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升,称为高血糖状态。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易引发高血糖,非糖尿病高血糖也很常见。而长期血糖升高会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危害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要避免血糖升高。下面我们就看看导致血糖升高的因素有哪些吧。 导致血糖升高的因素1. 应激性高血糖,强烈的应激因素,如严重烧伤、大手术、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休克等所致应激状态,使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拮抗胰岛素,而出现血糖升高。一般应激后7~10天空腹血糖恢复正常。 导致血糖升高的因素2.药物性高血糖,能引起血糖升高的药物很多,包括利尿剂、抗癌药、降压药、女性避孕药、三环类抗抑郁药、糖皮质激素、苯妥英钠、消炎痛、氨茶碱、甲氰咪胍、甲状腺素等。 导致血糖升高的因素3. 妊娠性高血糖,胎盘分泌生长泌乳激素可使血糖增高,分娩后血糖逐渐恢复正常,但仍有30%左右的产妇发展为真性糖尿病。 导致血糖升高的因素4. 垂体性高血糖,由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拮抗胰岛素的作用而引起糖代谢异常,发生高血糖,主要表现为身材高大、肢端肥大。 导致血糖升高的因素5.甲亢性高血糖,由于甲状腺激素过多,胃肠吸收葡萄糖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肝糖原产生增加,组织吸收葡萄糖减少,糖原分解增加等原因而致血糖升高。 导致血糖升高的因素6. 肝源性高血糖,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脏广泛性损害,使肝脏合成糖原功能障碍,肝糖原储备能力下降,易发生餐后高血糖。 导致血糖升高的因素7. 胰原性高血糖,由于胰腺切除、胰癌、胰腺急性炎症反应等,直接使胰岛受损,抗体应激反应大,胰高血糖素过度释放,都可以导致一过性高血糖。 导致血糖升高的因素8. 内分泌肿瘤引起高血糖,柯兴氏综合征、胰高血糖素瘤、胰岛A细胞瘤、胰岛D细胞瘤、嗜铬细胞瘤等,都可引起血糖升高,主要与各种激素使体内糖代谢异常有关。 导致血糖升高的因素9. 血色病古铜色面容、肝硬化、心血管病变、性功能减退患者血糖增高,应怀疑血色病。系铁沉着于胰腺,胰岛β细胞受破坏所致继发性高血糖。

空腹血糖20高不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空腹血糖20高不高 导语:空腹血糖20,血糖值偏高,有发展成为糖尿病得先兆,所以要使用胰岛素加以控制,需要去医院接受一系列系统检查,血糖常规检查,糖尿病检查, 空腹血糖20,血糖值偏高,有发展成为糖尿病得先兆,所以要使用胰岛素加以控制,需要去医院接受一系列系统检查,血糖常规检查,糖尿病检查,询问患者日常饮食习惯,如有不利于患者病情的饮食,就应劝告患者改善自身饮食习惯,同时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利于自己日后的康复治疗。 临床上所称的血糖专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而言。每个个体全天血糖含量随进食、活动等情况会有波动。一般在空腹时的血糖水平为恒定。临床检测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的方法可以特异的测出真实的血糖浓度。血糖浓度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而保持相对稳定。当这些调节失去原有的相对平衡时,则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 分类有生理性高血糖:见于饭后1~2小时;摄入高糖食物;也可由运动、情绪紧张等因素引起。病理性高血糖:糖尿病是造成高血糖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糖尿病侵犯的血管非常广泛,所有大中小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均可累及.侵犯的范围几乎累及全身所有的组织和器官.主要的血管病变有两大类:笫一类,大血管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糖尿病足。第二类,微血管并发症:眼的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 了解患者的血糖,胰岛功能,有无并发症等情况,才能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不要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血糖的监测,血糖量经过自身控制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学会自己为自己检查,这样在家里就可以帮助自己一点点的恢复健康,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高血糖处理

疑为血糖高所致昏迷病人的相关处理 急查 尿糖3++ 血气分析

注:血浆渗透压(mOsm/L)=2([Na+]+[K+])+血糖+BUN(均以mmol/L) 急救之补液——先盐后糖、先快后慢 207区陈素珍 1.总量:按体重(kg)的10%估算,成人一般4~6L。 2. 补液及胰岛素——两条静脉通道: A.补液:前4h:输入总失水量的1/3~1/2, 前12h:输入总量的2/3, 其余部分于24~28h内补足。 B.胰岛素:NS 500ml+胰岛素20u以4-6u/h即30-50滴/min 的速度静滴。 每小时复查血糖、尿酮体等, 若血糖下降速度<1.2mmol/h,胰岛素用量加倍; 若血糖下降速度>6.1mmol /h,胰岛素用量则减少1/3。 A. 血糖降至13.9mmol/L时,改输5% GS 500ml+胰岛素12u 以4-6u/h即50-80滴/min的速度静滴;(以1ml水=20滴计 算) B. 血糖降至11.2mmol/L时,输5% GS 500ml+胰岛素8u 以上述速度静滴; C. 降至8.4mmol/L左右时,输5% GS 500ml+胰岛素6u以 上述速度静滴; 当病情稳定,尿酮体转阴时可以过渡到皮下注射治疗。 一般血糖升高: NS 500ml+RI 10u以4-6u/h即60-100滴/min的速度静滴,每

1-2h复查血糖、尿酮体等。 前4h:(NS1000ml+胰岛素4-6u)*2 第2-6h:NS1000ml+胰岛素6u 第6-12h:NS1000ml+胰岛素6u 其余部分于24~28h内补足。 也可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边单补盐水,一边输入胰岛素即:前4h:输入总失水量的1/3~1/2, 前12h:输入总量的2/3, 其余部分于24~28h内补足。

血糖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实用医技杂志2013年2月第20卷第2期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February2013,Vol.20,No.2 血糖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2医院(353000)范丽芳牛晓健张昌红 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客观依据,检测糖代谢异常的重要指标,对于糖尿病的检测手段多种多样,但只有血糖是糖尿病唯一可靠的诊断指标,也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1]。 1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性 葡萄糖是脑细胞活动最基本的能量来源,但脑内糖原内储极少,每克脑组织约2.5~3.0mol/L,仅能维持脑细胞活动数分钟[2],要靠源源不断地从血中摄取,故对低血糖极为敏感,一旦发生低血糖,即可有脑功能障碍,严重或持久的低血糖将使脑细胞产生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害(一般认为>6h),甚至导致死亡。 高血糖与低血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都是相当严重的,因此,维持血糖平衡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基础研究证实:组织细胞对于稳定的高血糖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而当处于反复波动的高血糖环境时,这种适应能力欠缺,从而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凋亡,促进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临床研究证实:血糖反复波动容易导致治疗过程中频繁 发生低血糖,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异常增高,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2]。一般来说,血糖波动性越大,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 引起血糖大幅波动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内因是患者自身胰岛功能衰竭,体内胰岛素水平很低,对血糖调节能力很差,此类患者对药物非常敏感,只要有一点点的影响,血糖就会大起大落,临床常见于1型糖尿患者和晚期重症2型糖尿患者;外因是饮食和运动不规律、用药方案不合理、治疗依从性差、情绪激动、失眠、酗酒、感染发热等疾病状态,这些因素均可以引起血糖显著波动。 2防治血糖波动的方法 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地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的波动性。①降低空腹血糖的波动性,使用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能够较好地模拟基础胰岛素的分泌,使得没有明显的血药浓度高峰,作用平稳而持久,对于降低空腹血糖波动性效果较好;②降低餐后血糖的波动性:使用的药物有: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如诺和龙)、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超 指数均不同,甚至同一品牌不同批号试剂的敏感指数亦有差别,因而会直接影响到PT的检测结果。故临床检验中心统计各家医院质量控制数据时,不但要按仪器分组,还要统计使用试剂的情况。所以尽量选用配套试剂,避免因小失大[6]。另外试剂配制过程中,水的质量也极为重要。有些试剂对水的pH值、离子浓度要求较为苛刻,所以配制试剂时应尽量使用去离子水。 5药物的影响 某些药物本身就具有影响凝血机制的功能或具有协同抗凝作用。如大剂量使用青霉素,血浆青霉素浓度达5000U/mL 时,PT、APTT明显延长,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时间延长;头孢哌酮具有甲硫甲唑环的侧链与前凝血酶原相仿,羧酶可错误地与抗生素结合而导致凝血酶原的形成减少,干扰肝脏中维生素K的代谢,导致低凝血酶原血症[7]。同时由于新药的不断问世,而这些药物对凝血试验影响方面的报道也较少,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摸索、总结。 6其他因素的影响 标本发生溶血后对凝血试验的结果也造成一定的影响。溶血标本中含有成熟红细胞膜破裂而释放出的磷脂,在凝血过程中磷脂是促凝物质,使得APTT和PT比非溶血标本的测定值偏低,因此实验室不应使用溶血标本[3]。我们在日常检测中经常遇到脂血标本,这类标本对于光学法的血凝仪影响很大,使得检测结果变异较大。对于这类标本,我们应及时与临床联系,同时在检验报告单上作出说明。对于一些特别异常的结果,首先要确定仪器、试剂等是否无误,质量控制是否在控。待确定无误后,才能将报告发出。笔者曾检测到一患者的APTT>120s,经确认仪器、试剂等均无误,质量控制在控,与临床医生联系发现此患者为一血友病患者,此结果符合血友病的特征。 综上所述,影响凝血试验的因素较多,它涉及到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问题,而且许多问题也不是实验室一个部门能解决的。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实验室工作人员除了要做好自身的质量控制工作以外,还应与医生、护理人员及患者多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提高凝血检验的质量,为广大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郭笑如,黄浩南,肖婷.对凝血试验影响因素的探讨.血栓与 止血学,2011,17(4):186-187. [2]杨继明,张爱华,肖中华,等.标本采集量对凝血项目检测结 果的影响.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1):75. [3]王瑾.影响凝血试验测定结果的因素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5(16):1025. [4]程育春,赵燕霞,侯临平,等.血凝的影响因素分析.实用医 技杂志,2011,18(7):712-713. [5]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版.南 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10-211. [6]陈晓燕.临床血栓与止血检验分析的质量保证探讨.实用医技 杂志,2011,18(5):527. [7]卢本亮,梁冰.影响凝血实验的几个因素.实用医技杂志, 2004,11(5):720-721. (收稿日期:2012-11-11) 163 ··

高血糖处理方法

详见教科书及规培材料。 疑为血糖高所致昏迷病人的相关处理 急查 尿糖3++ 血气分析

注:血浆渗透压(mOsm/L)=2([Na+]+[K+])+血糖+BUN(均以mmol/L) 急救之补液——先盐后糖、先快后慢 207区陈素珍 1.总量:按体重(kg)的10%估算,成人一般4~6L。 2. 补液及胰岛素——两条静脉通道: A.补液:前4h:输入总失水量的1/3~1/2, 前12h:输入总量的2/3, 其余部分于24~28h内补足。 B.胰岛素:NS 500ml+胰岛素20u以4-6u/h即30-50滴/min 的速度静滴。 每小时复查血糖、尿酮体等, 若血糖下降速度<1.2mmol/h,胰岛素用量加倍; 若血糖下降速度>6.1mmol /h,胰岛素用量则减少1/3。 A. 血糖降至13.9mmol/L时,改输5% GS 500ml+胰岛素12u 以4-6u/h即50-80滴/min的速度静滴;(以1ml水=20滴计 算) B. 血糖降至11.2mmol/L时,输5% GS 500ml+胰岛素8u 以上述速度静滴; C. 降至8.4mmol/L左右时,输5% GS 500ml+胰岛素6u以 上述速度静滴; 当病情稳定,尿酮体转阴时可以过渡到皮下注射治疗。 一般血糖升高: NS 500ml+RI 10u以4-6u/h即60-100滴/min的速度静滴,每

1-2h复查血糖、尿酮体等。 前4h:(NS1000ml+胰岛素4-6u)*2 第2-6h:NS1000ml+胰岛素6u 第6-12h:NS1000ml+胰岛素6u 其余部分于24~28h内补足。 也可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边单补盐水,一边输入胰岛素 即:前4h:输入总失水量的1/3~1/2, 前12h:输入总量的2/3, 其余部分于24~28h内补足。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检测血糖的时间和意义

检测血糖的时间及意义 血糖检测是了解病情、判定疗效、指导治疗必不可少的手段。据了解,我国糖尿病人自购血糖仪、自我检测血糖的不足3%,而先进国家达80%。能够自我监测或到医院检测血糖的病人,对各时段血糖的检测意义了解得也甚少。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检测血糖的时间及意义。 空腹血糖,反映胰岛β细胞的基础功能,也就是在夜间不吃不运动,进行正常睡眠状态下,胰岛功能可将血糖控制在何等水平。是衡量胰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空腹指8~10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人。 早餐前血糖一般是测早6-7点的血糖。8点以后抽的所谓“空腹血糖”已经失去了早餐血糖的意义。检查的目的在于体现夜间基础状态的血糖,凌晨血糖升高的情况及降糖药远期疗效的综合结果。如果降糖药的中远期疗效差,此时的血糖可能比最低值要高。 查午餐前、晚餐前、睡觉前血糖其意义在于体现正常人的血糖的最低值及糖尿病病人良好控制血糖的最低值、降糖药的中远期疗效。如果远期疗效差,此时的血糖不是最低值。 查早餐后2小时、午餐后2小时、晚餐后2小时血糖其意义在于体现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也是筛选糖尿病的方法之一,若大于或等于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若小于此值,需要做糖耐量试验(OGTT)来确诊。但要注意的是,餐后2小时指从吃第一口饭算时间;其次,既然体现治疗效果,故验血日吃饭、运动、用药等各种情况要与平常一样。 查夜间血糖其意义在于若早餐前血糖高,是夜间血糖一直在高还是;凌晨时才高的,两种情况的治疗不一样,故可以自行设计测测夜间血糖,如零点、2点、4点、6点的血糖。 随机检查血糖其意义在于捕捉机体在特殊情况下对血糖的影响,如多吃、少吃、吃特殊食品、饮酒、劳累、生病、情绪变化、月经期等。及时捕捉低血糖的瞬间(约10分钟之内)。当低血糖后机体中升血糖的激素马上释放,10分钟左右血糖就会升高,甚至高出平时的水平,所以当怀疑有低血糖发生时要及时测血糖来捕捉低血糖的瞬间。若测血糖晚了,血糖正常或高血糖,则不能明确是低血糖后高血糖反应还是本来就没有低血糖,两种情况治疗完全相反。 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查血糖其意义在于如果吃了消化吸收特别快的食物,如粥、果汁、饮料、西瓜、葡萄等。血糖可能升高得更快,故需要测吃这些食品后短时间的血糖,如半小时的血糖。如果想了解吃普通食品或吃一般水果血糖最高时的情况,应测餐后1小时血糖。 血糖监测 百科名片 血糖监测也就是对于血糖值的定期检查,实施血糖监测可以更好的掌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对生活规律,活动,运动,饮食以及合理用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可以帮助患者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到医院就医。 目录 血糖监测的意义 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 糖友出现10种情况赶紧测血糖 血糖监测的意义 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 糖友出现10种情况赶紧测血糖 展开 血糖监测的意义 血糖值表示法有两种单位,一种是毫克/分升(mg/dl),为旧制单位;另一种为毫摩尔/升(mmol/L),为新制单位。现虽提倡用新制单位,但旧制单位仍在一定范围使用。所以,知道二者之间如何转换就很必要了。两种单位的换算公式为:mg/dl÷18=mmol/L;mmol/L×18=mg/dl。比如:120mg/dl换算成以mmol/L为单位的数值时,需除以18,即120mg/dl÷18=6.67mmol/L;6.67mmol/L换算成以mg/dl为单位的数值时,需乘以18,即6.67mmol/L×18=120mg/dl。

影响血糖的28个因素

影响血糖的28个因素 众所周知,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有较大关系。有些糖尿病患者总体血糖水平不高,血糖波动幅度却很大,同样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糖波动的时候,要迅速分析原因,短时间内将血糖控制平稳。常见的影响血糖的因素,我们归纳了28条,患者可以对照自己的情况分析原因。 1、没按规定服药:服药需要定时、定量,减药过快、随意停药等因素都会导致血糖升高。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注意调药使用。 2、饮食:如果每餐饮食量过饱,会导致血糖升高,建议每餐饮食七八分饱。高脂肪、高盐分、高油脂的食品要尽最大努力控制。 3、运动不够或长期卧床不起:运动有利于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运动量过小时起不到相应的降糖作用,运动量过,血糖也会因为应激、体内激素的变化,引起血糖升高。建议锻炼应在早晚饭后1小时开始,时间坚持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且要持之以恒。 4、天气和季节:天气突变,突然受冷热刺激,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可使血糖升高。主要是寒冷因素,会引起身体的应激反应,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引起血糖升高;另外,此时身体的脂肪储藏速度加快,诱发高血糖。 5、失眠、嗜睡或早醒:失眠或嗜睡各占50%的比例导致血糖升高,失眠越重血糖越高。 6、精神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过度紧张、悲伤、愤怒等异常心态都会使肾上腺素水平增高,导致血糖的升高。 7、应激:人体处在应激状态下时会产生大量激素,包括有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等,这些激素分泌水平升高,都会促使血糖水平随之升高。 8、便秘:便秘时,胃肠排空迟缓,食物成分的吸收增多,会导致血糖升高。 9、高脂血症:合并有高脂血症的糖尿病人下降较慢,建议糖尿病人应保持胆固醇小于4.5,甘油三酯小于1.6,低密度脂蛋白小于2.0. 10、脂肪肝、肝炎、肝硬化:各种肝脏疾病引起肝糖原储备减少时,可出现餐后血糖一过性升高: 11、向心性肥胖:即常说的啤酒肚,建议男性腰围小于0.82米,女性臀围小于0.73米。 12、肥胖或超重:身体肥胖或超重均会使患者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使血糖居高不下。 13、感冒:感冒、发烧等会让患者的血糖水平有较大幅度的升高,再有,某些治疗咳嗽及感冒的药物中,有些成分可以升高血糖水平及血压水平。 14、吸烟:一般在服药30分钟内吸烟者的药物吸收率为1.2-1.8%,在服药60分钟内吸烟者药物吸收率为7-10%,不吸烟者为24-30%,建议糖尿病患者限烟并逐步戒烟。 15、喝酒:酒精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在正常情况下,当人体血糖水平过低时,肝脏就会将所储存的糖原转换成葡萄糖,以供人体所需,而酒精有可能影响肝脏中肝糖原向葡萄糖的转换,因而血糖水平突然大幅度的下降。当然,糖尿病患者适量饮酒并不会带来任何严重后果,但是当您饮酒后,需要对您的血糖水平进行较为频繁的监测,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16、各类炎症:如果患者本身长期患有前列腺炎、关节炎、牙龈炎、胃炎、肠炎、角膜炎、结膜炎、空腔溃疡等慢性炎症,均会导致血糖升高,难以控制。 17、慢性疾病体力下降:慢性疾病体力下降可引起糖耐量减低,使血糖升高 18、各类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比如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皮肤瘙痒等的急性发作,会导致血糖的暂时升高。 19、内分泌性疾病: 患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可引起继发性血糖升高。

空腹血糖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诊断标准 文章目录*一、空腹血糖诊断标准*二、喝水会影响血糖测量吗*三、空腹血糖波动的原因 空腹血糖诊断标准1、空腹血糖诊断标准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为3.89~6.1mmol/L;如大于 6.1mmol/L而小于 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如两次空腹血糖 大于等于7.0mmol/L考虑糖尿病;建议复查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如果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可确诊糖尿病。如血糖 低于2.8mmol/L,临床产生相应的症状称为“低血糖”。 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如果餐后2小时血 糖大于等于7.8mmol/L,又小于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考虑为糖尿病(需另一天再试)。(排除应激状态外,如感染、外伤)。这时就要正规治疗。 2、空腹血糖的常见情况 药量不足:特点是睡前血糖高于空腹或和空腹血糖相差无几。原因是晚间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不足或进食过多; 黎明现象:正常人在夜间12:00以后,生长激素和皮质醇的 生成增加,该激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由于每个人在不同阶段产 生的生长激素多少不同,故黎明现象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可在 夜间12:00和早7:00各测1次血糖,早7:00血糖高于夜间12:00达1.0mmol/L以上者可诊断; 苏木杰反应:常发生在夜间,是由于用胰岛素过量后引起低

血糖,机体为了调整血糖,便产生了大量升糖激素,使血糖升高。特点是凌晨3:00左右血糖低于3.9mmol/L。 3、孕妇空腹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孕妇空腹不超过5.1mmol/L;孕妇餐后1小时:餐后1小时血糖值一般用于检测孕妇糖尿病检测中,权威数据表明孕妇餐后1小时不得超过10.0mmol/L才是血糖的正常水平;孕妇餐后2小时:餐后正常血糖值一般规定不得超过11.1mmol/L,而孕妇餐后2小时正常血糖值规定不得超过8.5mmol/L。 喝水会影响血糖测量吗其实,喝水对血糖没多大影响。空腹血糖是指禁食8~12小时后的血糖,即清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因为血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清晨空腹检查时能较大程度地排除这些影响,以反映真实病情。空腹血糖是衡量胰岛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空腹血糖还可以反映头天晚上 所用药物对整个夜间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况。 一般情况下,对于需要做空腹血糖检测的患者,医生会告诉 你早上别吃饭来抽血,至于几点以前抽血、空腹多长时间抽血、能不能喝水有时并没有特别强调。 其实,喝白开水不会干扰血糖的监测结果。空腹血糖监测要求的“空腹”一般是指不摄入热量,比如吃主食、肉蛋、奶等食物,而不严格限制饮水。所以可以消除顾虑,测空腹血糖前如果口渴,可以少量饮水。但是对于一些含糖的饮料要予以限制,其可能

影响血糖测定值的潜在因素

L PO的升高而增加,以抑制L PO的产生,但在表皮细胞增殖亢进时,SOD活性减少[4]。银屑病的特点即为表皮增殖过速,SOD活性下降。本研究测定的结果表明银屑病患者SOD活性和CA T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静止期与进行期银屑病患者血浆中SOD活性有可比性,说明SOD活性与其病变的进程和皮损程度有一定关系。反映了氧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强,L PO的含量增高导致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之间的平衡发生紊乱。提示今后可通过减少或阻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而寻求到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方法。 参 考 文 献 1马蔷薇.银屑病患者红细胞内3种抗脂质化物酶的测定.中华皮肤科杂志,1987,20:267 2Schope R E.Increased resp irato ry burst ac2 tivity of monocytes and po lymo rphonuclear leukocytes in p so riasis.B r J D em ato l,1982, 107(5):505 3丁克祥.超氧化物岐化酶.武汉:海军工程学院出版社,1987.2~4 4刘彬.活性氧基与皮肤疾病.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89,15:1 影响血糖测定值的潜在因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实验中心 张 岩 郭昌燕 血糖测定是临床上常用的生化检验项目,对于许多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有辅助作用。获得最接近人体实际血糖含量的血糖值至关重要。文献报道血标本放置的时间、温度与处理方法对血糖值的测定有很大影响[1]。为了确切了解取血后血标本放置的时间、温度和血细胞对血糖测定值的影响,对我院空腹抽取的待检血标本进行对比检测。 1 材料和方法 将51份门诊非糖尿病患者的血标本(草酸钾抗凝)随机分为3组,每组17份。第1组:全血标本置20℃室温。第2组:全血标本置4℃冰箱。 上述2组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取血后即刻、1、2、4、8h)进行血糖测定。即刻测定时将收稿日期:1996205213全血离心用上层血浆测定,再将全血摇匀,后几次均用自然沉淀后的血浆测定。 第3组:17份抗凝血标本经离心后,取上层血浆放入另1试管中,弃掉血球。单纯血浆放置室温(20℃),并在不同时间(取血后即刻、1、2、4、8h)进行血糖测定。 所有标本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葡萄糖分析仪、葡萄糖测定试剂盒、标准液均由美国B ekm an公司生产。 2 结果 室温(20℃)下放置不同时间的全血标本的血糖值测定结果见附表。标本放置4h [(5.13±0.66)mm o l L]和8h[(3.85±0.61)mm o l L]组与即刻测定值[(5.29±0.68)mm o l L]相比分别有所下降,使用两两比较N ewm an2Keu ls方法检验,发现具有 88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第18卷

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

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 血糖监测在时间安排上并不是随意的,这里面很有讲究。那么,临床上通常选择哪些时间点检测血糖?这些时点的血糖又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呢?血糖高低是反映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及治疗效果的可靠指标。把血糖监测简单地理解为定期查空腹血糖,这是非常片面的。理想的血糖监测应当是全天候实时监测,但在动态血糖仪(CGMS)临床尚未普及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选择一天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若干时点进行血糖检测,来反映患者一天当中血糖变化的全貌。血糖监测在时间安排上并不是随意的,这里面很有讲究。那么,临床上通常选择哪些时间点检测血糖?这些时点的血糖又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呢?1.空腹血糖 1.1 严格地讲,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禁食(饮水除外)8~12小时之后于次日早餐前所测的血糖(通常不超过早晨8点),午餐前和晚餐前的血糖不在此列。 1.2 检测空腹血糖的意义: 主要是为了了解基础状态(即非进餐状态)下的清晨血糖水平,用以评估头天晚上降糖药用量是否合适?此外,空腹血糖还可以间接反映患者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水平。另外,空腹血糖也可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 1.3 空腹血糖升高有三种常见情况: ①药量不足:特点是睡前血糖高于空腹或与空腹血糖相差无几。原因是晚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用量不足或进食过多;

②黎明现象:与凌晨生长激素分泌增加有关,后者可加重肝脏和肌肉的胰岛素抵抗,导致清晨高血糖。"黎明现象"的特点是:患者凌晨4点到8点之间血糖突然明显升高,而之前未曾发生低血糖; ③苏木杰反应:是由于夜间发生低血糖以后引起空腹血糖反跳性升高,特点是凌晨3:00左右血糖低于3.9mmol/L,而空腹血糖较高。 1.4 注意:测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00~8:00取血,采血前不用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如果空腹抽血的时间太晚,所测的血糖值很难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其结果可能偏高或偏低。偏高者主要见于"黎明现象"比较明显的糖尿病人;偏低者一般认为与空腹时间过久、肝糖元储备不足有关。 2.餐后2小时血糖 2.1 "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准时采血所测得的血糖值。如果是正在治疗的糖尿病人,查餐后2小时血糖时要跟平时一样进餐、用药。 2.2 "餐后2小时血糖"的意义: ①可以反映患者进食及降糖药用量是否合适; ②可以反映患者胰岛细胞的储备功能(即进食后食物刺激胰岛细胞追加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③有助于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这是因为许多早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正常,而首先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 ④餐后高血糖还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科学分析血糖数据材料

科学分析血糖数据 自我血糖监测(SMBG)是糖尿病管理中的一个特殊概念,指糖尿病患者在家中用便携式血糖仪监测自己血糖的变化情况,医生和患者在此基础上可以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不同血糖指标的意义要知道血糖监测的频率,首先要了解不同血糖指标的意义 空腹血糖: 是指隔夜禁食8-12小时这之后于次日早餐前所测的血糖(通常不超过早晨8点), 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不属于空腹血糖。监测空腹血糖,可以排除相关影响因素, 最真实地反映血糖控制情况,同时可以检验药物疗效,尤其有助于发现低血糖。 正常空腹血糖应≤6.1mmol/L;若空腹血糖在6.1-7.2mmol/L之间,则需要加强血 糖控制;若空腹血糖超过7.2mmol/L,说明血糖控制差,亟待调整。 凌晨3点血糖: 必要时监测凌晨3点血糖有助于鉴别清晨空腹高血糖的原因,究竟是由于降糖药 物或胰岛素不足引起的“黎明现象”还是由于降糖药物过量导致夜间低血糖引起 的“苏木现象”,两种现象的处理截然不同。 餐前血糖: 指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餐前血糖可指导患者调整将要摄入的食物总量和餐前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的量。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和餐前血糖之差应小于 2.8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 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准时采血所测得的血糖值。对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餐后两小时血糖有时比空腹血糖更重要,因为这类患者空腹血糖可能并不高,但因其胰岛素分泌功能已经受损,受高糖刺激后反应较差,而出现餐后高血糖。根据IDF2007年有关餐后血糖控制的指南:餐后2小时血糖是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子,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会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而自我血糖监测是目前监测餐后血糖最有效和最实用的工具,同时也可以监测控制餐后血糖的治疗药物效果。 睡前血糖: 反映机体对进食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监测睡前血糖主要是为了指导夜间用药或注射胰岛素剂量,以避免夜间发生低血糖。 随机血糖: 是指一天中任何时候测得的血糖,在怀疑有低血糖或明显高血糖时随时检查。正常人随机血糖不超过11.1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价长期血糖监测的目标,通常3个月检测一次,反应2-3个月血糖控制的总体情况。糖化血红蛋白不能用血糖仪检测出来,但可用于判断血糖

空腹高血糖的三个原因分析 文档

导致空腹高血糖的三个原因分析 核心提示:有“黎明现象”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在白天口服降糖药物的基础上,睡前加用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可收到良好疗效,使清晨空腹血糖高的现象得到控制。但要注意的是,注射前需要加食睡前小吃,如半杯牛奶和两片饼干等,以避免注射胰岛素后的低血糖发生。 有一些糖尿病患者会发现,自己不仅仅在吃过东西以后血糖会高,有时即使是空腹,血糖也居高不下。我们都知道,所谓的空腹血糖是指人在禁 食8~12小时后测定的血糖,即清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而理想的糖尿病治疗结果是将空腹血糖控制在3.9~6.0mmoI/L之间,但是糖尿病患者在实际生活中却难以做到。于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就疑惑了,我的空腹血糖也那么高是怎么回事啊? 糖尿病专家解释,空腹的血糖值实际上在生活中很难控制。但了解空腹血糖高的原因才能知道如何预防空腹血糖高。具体说来,导致空腹高血糖的原因常见的有三个: 一、清晨空腹高血糖 临床研究表明,清晨时空腹血糖升高,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仅仅于清晨一段时间内血糖很高,称为“黎明现象”。(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夜间血糖控制尚可且平稳,即无低血糖的情 况下,于黎明时分(清晨3~9时)由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 一种清晨高血糖状态。)黎明现象主要由皮质醇、生长激素等拮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多引起。(其治疗方法诸多,以晚餐前及晚睡前SC中效INS和应用生长抑素即SMS、选择性胃窦迷走神经阻断剂哌吡氮平疗效较好,易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第二、夜间出现低血糖后,反跳性地引起清晨血糖升高,称为“苏木杰反应”。 有“黎明现象”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在白天口服降糖药物的基础上,睡前加用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可收到良好疗效,使清晨空腹血糖高的现象得到控制。但要注意的是,注射前需要加食睡前小吃,如半杯牛奶和两片饼干等,以避免注射胰岛素后的低血糖发生。一旦清晨空腹血糖得到满意控制,白天餐后血糖也易于控制。 而对于有“苏木杰反应”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应减少作用于晚餐前的口 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剂量,增加睡前小吃。睡前小吃是晚餐的分餐,

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影响因素研究

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影响因素研究 2007护理研修班巫海娣陈艳李姝 一、立项依据和目标: 1、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同类研究工作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产权状况与存在问题,并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终身性疾病,其危害性是并发症。而血糖波动(glucose variability)是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文献多聚焦于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并发症关系的研究,一般的观点是反复波动的高糖环境下时,由于适应能力欠缺,加速了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损害[1];波动性高血糖更能增强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激活氧化应激反应,促进内皮细胞凋亡,并最终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2]。一些临床研究也证实:波动性高血糖可显著增加2 型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和心血管死亡危险[3][4];同时血糖波动也是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的一个障碍,尤其是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血糖高波动性常常使胰岛素剂量的调整缺乏针对性,导致低血糖的频繁发生和高血糖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最近一篇文章[5]应用DCCT数据分析认为血糖波动与1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关系不显著,引发较多的争议,可以肯定的是,在最近几年,关于血糖波动的研究仍将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血糖波动参与了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有效的手段降低血糖波动,将会给予患者及整个社会极大益处。 综上所述,本课题的切入点是血糖波动的相关因素研究,通过文

献检索,此方面的研究国内外报导较少,且集中于治疗用药的选择,而对于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如年龄、病程、治疗依从性、胰岛功能等,尚无研究报导。 参考文献: [1] 李赟. 波动性高血糖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4 ;24 (6) :400 - 401. [2]Louis Monnier,Emilie Mas,Christine Ginet,etal. Activa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by Acute Glucose Fluctuations Compared With Sustained Chronic Hyperglycemia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JAMA.2006,295:1681-1687 [3]Jose′A, Francisco J,Beatriz Boned-Juliani,et al. Fasting plasma glucose variability as a risk factor of retinopathy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Journal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 2003,17: 78–81 [4]Hirotaka Watada , Kosuke Azuma, Ryuzo Kawamori ,Glucose fluctuation on the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macroangiopathy—New findings from monocyte adhesion to endothelial cells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2007, 77S58–S61 [5] ERIC S. KILPATRICK, ALAN S. RIGBY, STEPHEN L. ATKIN.The Effect of Glucose Variability on the Risk of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Type 1 Diabetes. Diabetes Care2006 29:1486–1490 2、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意义、理论和实际依据 研究内容及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