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汇总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汇总

为您整理“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汇总”,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中考栏目。

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分类复习——物态变化实验专题

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分类复习——物态变化实验专题 考点一:探究固体的熔化特点 1.(2021溧阳模拟)如图甲是观察某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晶体 B.第25min时该物质一定处于气态 C.该物质的凝固点为80℃ D.该物质第20min时的内能一定大于第10min时的内能 2.(2021南宁模拟)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2021呼和浩特模拟)在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画出了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后可知:

不考虑热量损失,第2~4min冰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10~12min水吸收的热量。 (2)若将试管中的水倒掉,装入另一种液体,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用酒精灯不断给烧杯加热时,最终发现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液体都沸腾了,这说明水的沸点(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试管中液体的沸点。 (3)比较图象中AB段与CD段可知:该物质在(选填“AB”或“CD”)段吸热能力强。 4.(2021大连模拟)如图,小梦所在的实验小组,设计了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该实验应选用来进行实验; (2)实验小组应选用; (3)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除了温度计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4)如图丙所示,是小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是;

初中物理中考知识点物态变化现象考点梳理

初中物理中考知识点物态变化现象考点梳理 一、读谚语,解释物态变化 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 2、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3、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下雪不冷,化雪冷 6、霜前冷雪后寒 二、厨房中的热现象 1、水壶中的水烧开后,在壶嘴处看到的“白气”是怎么样形成的? 2、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为什么在壶嘴一定距离处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却看不到“白气”? 3、用锡焊的铁壶烧水为什么壶烧不坏,而不装水时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变烧坏了? 4、手沾点凉水拿刚出笼的熟馒头时,为什么不觉得怎么烫手? 5、饺子放在水中无论怎么煮也不会变黄变焦,为什么放在油中炸会变黄变焦? 6、水落在热油锅里会爆炸,而油落到热水锅里却不会

爆炸,为什么? 7、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烫得厉害,为什么? 8、烫伤后,用0℃水还是用0℃的冰冷敷效果更好,为什么? 9、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为什么? 10、同样大小的一滴水,滴入发热的锅里和滴入热得发红的锅里,结果发现滴入温度较低的发热的锅里,水反而先干,为什么? 11、“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请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三、诗词中的物态变化 1、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其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2、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烟”的形成。 四、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自然现象是怎么样形成的,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3《物态变化》(含答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 知识点1: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__冷热程度__叫做温度。常用单位摄氏度(℃) 2.温度计: (1)原理液体的__热胀冷缩__ (2)使用方法: 【提示】体温计与温度计在使用上的不同之处:(1)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2)使用体温计前应用力将细管中水银柱甩回玻璃泡。 知识点2:熔化和凝固 1.固态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液态 2.晶体和非晶体 知识点3: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汽化的两种方式和液化的两种方法 2.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知识点4:升华和凝华 【提示】物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图: 1. 考查热点: 温度计的原理、使用与读数,物态变化中汽化与液化现象的判断与分析 2. 考查题型: 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综合能力题为主 3. 备考重点: 温度和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 考点1:温度和温度计 例1 如图所示为寒暑表和体温计的一部分,其中图__乙__(选填“甲”或“乙”)为寒暑表,其示数为__-5__℃。 ★突破考点,典例呈现 ★备考指导 ★知识梳理 ★考纲要求: 1. 摄氏温度的规定;常见温度值;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环境温度.(认识) 2. 温度测量.(操作) 3. 固、液和气三种物态及其基本特征.(理解) 4. 物态变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探 究) 5. 物理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的 联系.(理解) 6. 水的三态变化及水循环现象.(理 解) 7. 节约用水.(认识)

方法点拨: 温度计读数时要注意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如果是数值由上到下逐渐变大,则此时温度是零下温度;如果数值是由上到下逐渐减小,则此时温度是零上温度。读数时要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 考点2:物态变化的判断 例2 如图所示的四种物理现象属于汽化的是( D ) 方法点拨: 判断物态变化的步骤:明确物态变化前研究对象的状态→弄清物态变化后研究对象的状态→根据定义确定物态变化的类型 考点3:熔化和凝固图像 例3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____晶体 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__80__℃,熔化的时间是__15__min。 方法点拨: 分析图像上有没有一个吸热(或放热)但温度不变的水平段,从而得出该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晶体熔点一般不同。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利用这些特点解题。 考点4: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例4 “冰火花”是一种新型的液体降温材料,把它喷在人的皮肤上,会迅速凝成9 ℃的固态凝胶,几秒钟后又消失不见了,在皮肤上不留黏黏的感觉,使人感到凉爽。

九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复习

《物态变化》复习 温度、温度计 (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 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 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 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 (缩口);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一、物态变化之熔化 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1、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2、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4、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当温度为790℃时,萘为固态。当温度为81℃时, 萘为液态。当温度为℃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5、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精选4篇)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精选4篇〕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 表。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外表相平。 5.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一样。 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

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熔化和凝固曲线图:(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 图) 11.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2.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3.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外表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4.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外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5.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外表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6.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7.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8.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宏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如何进步解物理题的速度? 进步做物理题的速度,同学们都应该重视起来,这是在考场上获取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物态变化 一、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 1、定义: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的单位是 摄氏度,符号是℃。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摄氏温度规定: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温 度为0℃;纯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在0 ℃到100 ℃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3、温度计的使用: ①使用前需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但不要 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 ③读数时玻璃泡仍然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等示数稳定后 再读数,视线与温度计中液体的上表面相平。 ④液体温度计测量范围不能低于温度计内液体的凝固点, 也不能高于其沸点。 二、三种常用温度计 1、实验用温度计: ①实验室里测量物体的温度 ②分度值是1℃,量程是-20℃~110℃ ③温度计中的液体是水银或煤油

2、寒暑表 ①用寒暑表测量室温 ②分度值是1℃,量程是-30℃~50℃ ③寒暑表中的液体是酒精 3、体温计 ①用体温计测量人的体温 ②分度值是0.1℃,量程是35~42℃,人体正常体温是37℃ ③体温计中的液体是水银,使用体温计前,要用力甩几下, 体温计液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当水银遇冷收缩时,水银能从这个缩口处断开,因此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进行读数。 三、物态变化 1、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吸热。 2、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液化放热。 3、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 4、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放热。 5、升华: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吸热。 6、凝华: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四、热学现象 1、气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①蒸发发生在液体的表面,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需要温度达到沸点。 ③蒸发是缓慢的气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气化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态变化 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假设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也相同;我们凭感觉推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温度计的使用:〔测量液体温度〕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外表相平。 三、体温计

体温计:特意用来测量人体温的温度计; 测量范围:35℃~42℃;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体温计的特别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肯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熔化和凝固是互为可逆过程;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例如冰、海波、各种金属〕; 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例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到达熔点;继续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到达凝固点;继续放热; 4、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5、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熔化过程: 〔1〕AB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为固态; 〔2〕BC段,物体吸热,物体温度到达熔点〔50℃〕,开始熔化,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固液共存状态; 〔3〕CD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已经熔化完毕,物体为液态; 凝固过程: 〔4〕DE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为液态; 〔5〕EF 段,物体放热,物体温度到达凝固点〔 50℃〕,开始凝固,但温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之物态变化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之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首先利用分子动理论从微观意义上解释物态变化的本质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并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凝华知识点 1.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凝华现象: ①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 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 2.影响熔点,凝固点的因素 影响熔点(凝固点)的两大因素 ①压强。平常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对于大多数物质,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大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升高;对于像铋、锑、冰来说,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小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降低。 ②物质中混有杂质。纯净水和海水的熔点有很大的差异。 熔化知识点 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1、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2、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4、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当温度为790℃时,萘为固态。当温度为81℃时,萘为液态。当温度为80.50℃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5、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6、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凝固知识点 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8篇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8篇 眼睛和眼镜 眼睛: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薄(焦距长,偏折弱)。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厚(焦距短,偏折强)。 近视的表现: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近视的矫治:佩戴凹透镜。 远视的表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 远视的矫治:佩戴凸透镜。 眼镜的度数:100×焦距的倒数()。 上面对眼睛和眼镜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物理知识,争取做的更好。

中考物理知识点:照相机和投影仪 下面是对物理中照相机和投影仪的内容知识讲解,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照相机和投影仪 照相机: 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以上对物理中照相机和投影仪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效的吧。 中考物理知识点: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学们对显微镜和望远镜很熟悉吧,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在物理中的应用。 显微镜和望远镜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4、温度计的原理:是依照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5、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6、温度计的使用: 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刻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固不再变化时再读数, 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体温计:量程一样为35~42℃,分度值为0.1℃。 8、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9、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即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如:沥青、松香、玻璃 10、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够发生。

12、阻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成效。 14、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5、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连续从外界吸热。 16、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原地区一般锅里煮不熟鸡蛋,确实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17、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18、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9、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能够液化。气体液化放出热量。 20、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液化储存在钢瓶里的。 2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截了当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热。 2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截了当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像雪、霜等小冰晶差不多上凝华形成的。 23、生活中的物态变化: 云: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空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中。 雨:云中的小水滴、小冰晶下落,冰晶吸热熔化成小水滴与原先的小水滴一同落到地面。 雾和露: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雪和霜:水蒸气直截了当凝华成的小冰晶

中考物理常考考点: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常考考点:物态变化 2021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现,其竞争较为猛烈。为了更有效地关心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20 21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伙儿预备了2021中考物理常考考点的内容。 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受判定物体的冷热程度一样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我们采纳的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平均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看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固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 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 2、测量范畴:35℃~42℃;分度值为0.1℃;

3、体温计读数时能够离开人体; 4、体温计的专门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 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全然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连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连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连续吸取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连续放热; 4、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刻不一定相同;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 五、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2、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注:蒸发的快慢与 A、液体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

2023年各地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试题答案·考点物态变化

考点5: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1. (浙江杭州,12题)将干冰投入装水旳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A.干冰升华产生旳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旳水蒸气 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旳小水滴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旳小水滴 2. (浙江杭州,14题)地球上旳水处在不停地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下列不属于水循环旳重要环节是 A.蒸发 B.径流 C.水汽输送 D.太阳辐射 3.(浙江湖州,8题)今年3月,本市大部分地区空气异常潮湿,家中墙壁“出汗”、地板湿漉漉旳,产生这种现象旳原因是水这种物质发生了 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固 4.(浙江台州,5题)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旳示数下降最快旳是( D )

5.(2010年浙江金华,13题)江西省旳庐山以秀美旳风景闻名于世,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讲旳是太阳照射在庐山旳香炉峰上,山间升起了缭绕旳白雾,像一片片紫色旳云霞;远远看去,飞落旳瀑布像长长旳白练挂在山前。湍急旳流水从高高旳悬崖上奔驰而下,仿佛是璀璨旳银河水从高高旳九天降落到人间。从科学旳角度来看,对这首诗旳理解错误旳是() A.形成“烟”旳过程是放热过程。 B.“烟”是液化形成旳。 C.形成旳“烟”是液态水汽化形成旳气态水。 D.“飞流直下”旳水旳重力势能在减小。 6.(2010年浙江嘉兴,7题)下列事例违反科学原理旳是 A.坐在汽车前排旳人要系上安全带B.火车站旳站台设置了1米以上安全线C.用一般铁锅将水加热到120℃D.在阳光下,用一块冰将一张纸点燃7.(重庆,1题)近年来,漂亮山城天更蓝、水更清,大雾天气明显比往年少……。2月,重庆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都市”。其中雾旳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旳() 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升华

中考物理:声现象、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声现象、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发声靠声带,鸟发声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鸣膜的振动。蟋蟀是靠左右翅的摩擦的振动发声的。 2、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质。如空气、木、铁等。 3、声音的场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 度不同) 4、人要能分辨出回声,则回声要比发声晚0.1秒以上。最 少也要0.1秒。 5、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在响度和音调相近的情况下主要通过音色来判断发声体。 6、音调:人们所感到的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频率 越大,音调越高。 7、频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8、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9、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与振幅有关:振幅 越大响度越大。 10、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1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噪声是物体杂乱无章的振动产生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讲,噪声是妨碍正常人们工作、

学习、休息的声音,或者干扰人们听的声音。 12、减小噪声的方法: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途径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13、噪声等级:小于40分贝安静,超过50分贝影响睡眠休息,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会引超疾病,150分贝以上就损坏人的听觉器官。 [物态变化] 1、温度和温度计: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2、摄氏温度的规定: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分就是摄氏1℃。 * 摄氏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用℃表示。 3、绝对零度:宇宙中的温度下限-273℃,叫绝对零度。 4、热力学温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 K. 5、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转换:T=t+273K t=T-273℃。 6、体温计的温度范围:35℃-42℃。 结构特点:玻璃泡容积比玻璃管大,并在玻璃泡上方有一个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上升的水银不能自动回落到玻璃泡内) 最小单位:0.1℃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中考物理易错考点专项解析—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易错考点专项解析—物态变化 一、易错分析 陷阱一:常见的白气、白雾的理解易错? 白气、白雾并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人眼无法观察到的,而白气、白雾是悬浮在空中的雾状小水滴,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白气、白雾等出现的情况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热的物体冒白气,另一类是冷的物体冒白气。它们虽然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来的,但是水蒸气的来源不一样。不要把看得到的白气、白雾错误地当成水蒸气 陷阱二:物态变化的判断易错? 六种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生活中有很多天气的变化都属于物态变化,例如雪是凝华形成的,雾是液化形成的,霜是凝华形成,露是液化形成的等,有些同学容易把汽化和液化混淆在一起,或写错别字,比如把“汽化”错写为“气化”,把“熔化”错写为“融化"。 陷阱三:熔化和沸腾的条件理解易错。 认为晶体达到熔点就会熔化,液体达到沸点就会沸腾。 冰的熔点是0℃,有些同学就认为冰达到0℃就会熔化。事实上,冰熔化的条件是:(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当冰块正在熔化时,如果撤掉热源,冰块吸不到热将不再熔化。同样,液体沸腾也需要类似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固态液态 气态熔化 汽化液化凝固升华 凝华

陷阱四:忽略气压对沸点的影响易错。 气压对液体的沸点有影响,高压锅内气压一般是1.2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接近120℃。如果在真空罩里放一杯40℃的水后开始往外抽气,会发现40℃的水也能够沸腾. 陷阱五:温度的理解和温度计的读数易错。 1.温度只有“高低”之分,而没有“有无”之分,我们可以说某个物体温度很低,但是不能说某个物体没有温度. 2.关于温度计的读数是个易错点,我们可以先找零刻线的位置,然后假设温度升高,判断液面是靠近零刻线还是远离零刻线,如果是靠近则现在是零摄氏度以下,如果是远离则现在是零摄氏度以上.有些同学因为没有认清楚零刻线的位置而会把温度读错。 二、错题纠正 【例题1】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答案】26热胀冷缩 【详解】[1][2]如图所示温度计为液体温度计,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故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专题复习物态变化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专题复习: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 1. (2022•岳阳)下列自然现象与物态变化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熔化 B.夏天,大雾弥漫——汽化 C.深秋,霜打枝头——凝固 D.冬天,冰封江面——凝华 2. (2022•金昌)物态变化让物质世界多姿多彩.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入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失是熔化现象 B.冰箱冷冻室内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 D.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3. (2022·黑龙江鹤岗)黑龙江省四季分明,物态变化凸显的“淋漓尽致”,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 ) 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的露珠 C.深秋的凝霜 D.严冬的“雾凇” 4. (2021·湖北宜昌市)中华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A.“山明水浄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5. (2022•锦州)中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惊艳亮相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对下列节气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雨水”——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寒露”——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大雪”——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6. (2022·辽宁营口)如图为小丽设计利用太阳能的野外淡水收集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海水杯中海水迅速液化吸热 B.凝结的水滴扩散到洁净水收集杯 C.水蒸气变成凝结小水滴是熔化过程 D.凝结小水滴的形成是液化放热过程 7. (2022·辽宁葫芦岛)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考点梳理

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考点梳理 梳理·考点清单 考点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1.物质的三态 (1)物质的三态: 、、; (2)三态的特征: 固态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如书本、课桌等; 液态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如水、酒精等; 气态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如空气、氧气等. (3)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叫作物态变化. 2.温度 (1)温度的含义:表示物体的. (2)摄氏温度 ①单位: ,符号: ; ②摄氏度的规定:把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0℃,的温度规定为100℃. 3.温度的测量 (1)原理:利用测温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的使用 测量前:应了解温度计的和; 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不能碰到和. 读数时:待温度计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 (3)体温计 考点二汽化和液化 (1)定义:物质的状态从态变为态的过程,汽化需要热量; (2)两种方式: 和; (3)实例:湿衣服晾干、额头擦酒精降温等. 2.蒸发 (1)定义:只在液体发生的汽化现象叫作蒸发,它在温度下都能发生. (2)影响因素: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和有关. 3.沸腾 (1)定义:在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叫作沸腾.

(2)条件:温度达到沸点、; (3)现象: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4)沸点和气压的关系:气压越大,沸点越. 4.液化 (1)定义:物质由态变为态的过程,液化需要热量; (2)方法: 和. (3)实例:烧水时壶嘴的白气、雾和霾的形成等. 考点三熔化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态变为态叫作熔化,熔化需要热量; (2)凝固:物质从态变为态叫作凝固,凝固需要热量. 2.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或凝固)温度,这个温度叫作点(或点),如冰、海波、石英、食盐、各种金属等.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或凝固点,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3.熔化和凝固规律 (1)熔化规律:晶体在熔化时,不断热,温度;非晶体在熔化时,不断热,温度. (2)凝固规律:液体在凝固成晶体时,不断热,温度;液体在凝固成非晶体时,不断热,温度. 考点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 (1)定义:物质由态直接变为态叫作升华,升华需要热; (2)实例:樟脑丸变小、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碘变成碘蒸气等. 2.凝华 (1)定义:物质由态直接变为态叫作凝华,凝华需要热; (2)实例:冬季的霜、窗户上的冰花、雾淞等. 考点五水循环 1.自然界中水循环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吸收热量的的三个过程是、、. 在这些物态变化过程中,水的能量要.放出热量的过程是、、.在这些物态变化过程中,水的能量要. 2.如图所示,方框内是水处于三种状态时的名称,请根据箭头所示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吸、放热的情况. 突破·重点难点 重难点一温度与温度计. 例1 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 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

物态变化专项复习总结及典型习题 总结: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___热力学温度________________。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________________ 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 ___________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 叫_____________某地气温-3℃读做: 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换算关系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_____________,里盛 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进展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

使用前:观察它的 ,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 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 ,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 浸入被测 液体中,不要碰到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 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外表相平。 注:◇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一样时, 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 变化一样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 数准确。 二、物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定义: 叫熔化。 晶体物质: 、 ,石英 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 香、石蜡、 、 、 食盐、明矾、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 , , 熔化特 点: , 气 液 熔化 吸热 汽化 吸热 凝华 放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