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的问

题与对策

学生崔海娟

指导教师张耕墨老师

专业公共管理

层次专升本

批次 112

学号 w130222112027

学习中心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

工作单位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

2013年8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1

摘要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针对当前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而制定的一项惠民政策,是在政府不断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出台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这对缓解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是一项有力举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但在参保模式、筹资水平、补偿模式、支付模式等方面的设计上都还存在着缺陷,比如财政投入少,农民受益程度低,政府监管不到位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宣传,加强制度建设,增加投入,以利于这项制度的完善,从而在实施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问题对策

目录

1 引言 (1)

1.1理论依据 (1)

1.2立题意义 (1)

2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 (1)

2.1新型农付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状况 (1)

2.2农村卫生服务总体质量不高 (2)

2.3农民更需建立完善的合作医疗制度 (2)

3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点 (3)

3.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传统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区别 (3)

3.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中取得的主要成效 (3)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中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4)

4.1财政因素制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4)

4.2参合率高,知晓率低 (5)

4.3农民缺乏信任感 (5)

4.4监管机制存在缺陷 (5)

4.5立法不完善 (5)

4.6制度不健全 (6)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今后发展的对策 (6)

5.1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提高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的认识 (6)

5.2加强监管,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实施 (7)

5.3落实财政补助资金,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 .. (7)

5.4完善立法建设,保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 (7)

6结论 (8)

参考文献 (9)

1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全局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农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然而,受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尚未在农村建立起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导致“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十分严重。自国家从2003年开始对部分市县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以来,农民的就医负担有所减轻,“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在个别地方还存在着医患合谋骗取保费,定点医院为获得高额利润不合理收费,政府由于种种原因出现监管不严等问题。为此,现行新农合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完善的新型农村医疗保险体系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并探讨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借鉴。

1.1理论依据

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城镇企业职工,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而对于中国9亿农民却有所偏失。因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实施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有待深刻研究与解决。

1.2立题意义

完善的新型农村医疗保险体系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并探讨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借鉴。

2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

2.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状况

2.1.1农民参合情况

以青龙县为例,全县共有53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占约占45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

1

施以来,已覆盖全县25个乡镇,396个行政村,参合率为98.9%。

2.1.2资金筹措形式

新农合基金由农民自愿缴纳、政府资助、集体经济扶持和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筹集。农民以家庭为单位,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20元。政府财政的资助资金根据参保农民的实际人数予以拨付。财政的补助资金根据参合农民的实际人数按照由下而上的顺序,按期予以拨付。建立对农村低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救助制度,采取政府投入为主,红十字会、慈善机构等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低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参加新农合。

2.1.3报销比例

以秦皇岛市青龙县为例,参合农民医药费报销标准:门诊费用补偿不设起付线,补偿比例为30%。乡镇卫生院起付线为200元,补75%;县级医院为400至500元,补65%;市级医院为2000元,补45%;省级及省级以上医院均为2500元,补40%。意外伤害住院的补偿比为乡级卫生院为40%,县级30%,市级及市级以上医院为20%。实行异地同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统一补偿办法。参合农民到邻近县、乡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回本县报销,享受与本县、乡级同样的医药费用补偿待遇。

2.2农村卫生服务总体质量不高

由于农村三级卫生机构的人、财、物基础较差,致使三级卫生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医护人员素质不高 ,技术水平有限 ; 卫生服务机构设备和人员不配套;三级网络功能不强 ( 县、乡、村是彼此分散的点) 等问题。一些常规设备的缺乏和人员技术的不配套 , 造成服务水平难以提高。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 ,本来是以县为中心、以乡为枢纽、以村为基础的网络,但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互相争夺病人,争夺利益,变成彼此孤立的点,减弱了三级网络的功能。

2.3 农民更需建立完善的合作医疗制度

在中国大部分农村 ,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 ,对医疗服务的利用率很低。 40 %以上的未就诊者和 60 %以上的未住院者都是由于经济困难所致。农村产妇围产期患病率和分娩后大出血的患病率都较高 ,这也说明了她们有较高的医疗需要。但是 ,与城镇地区的那些产妇相比 ,她们产前访视、到卫生机构的就医率和产后访视都要低得多。可见,在农村,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虽然农民有卫生服务的需要 ,但是有效的利用水平却很低。贫困地区的农民处于“高需求、低利用”的恶性循环中。因此 ,建立合作医疗制度 ,提高农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 ,对改善这种恶性循环 ,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健康水平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3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点

3.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传统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区别

3.1.1以大病统筹为主

原有的农村合作医疗,除少数地区外,大多将保障的重点放在门诊或小病上,即“保小不保大”,或者“保医不保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大病统筹为主,将保障重点放在了重大疾病风险上,重点解决农民因患重大疾病出现的因病返贫问题。

3.1.2从性质上来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应为一种社会保险

做为一种社会保险,那么它就应该与养老保险等一样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只是在农村的这种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还在建立与完善的时候,其还没有普遍的取得农民朋友们的信任。一部分人的排斥、怀疑情绪是在常理之内的事情。那么我们还处在合作医疗制度开始阶段的时候首先还得坚持自愿加入为主,不能盲目的跃进。

3.1.3合作医疗资金的来源多样化

所谓的资金来源多样化,是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来源,除了农民自己掏部分钱外,还有政府认缴的费用,该地区从事公益活动的收益,以及社会和个人的捐赠等。其中,政府的认缴费用要占主要的部分。

3.1.4农民享有自由选择就诊的权利

采取由农户自由选择到不同定点医院就诊的方法,打破一些地方医疗单位的垄断性经营,通过农民的选择促进医院改进医疗质量和服务态度。

3.1.5与医疗救助制度同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强调了贫困救助的重要性,规定省级和市(地)级财政相应的专项资金除了对农村合作医疗给予补助外,还要用于支持贫困农民家庭医疗救助。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相结合,不仅可以调动农民积极性而且还体现了关注弱势群体的决心。

3.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中取得的主要成效

3.2.1框架及运行机制基本形成

一是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由政府领导,卫生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经办机构运作,医疗机构服务,农民群众参与的管理运行机制;二是建立了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以县(市、区)为单位统筹,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三是形成了符合各地实际的统筹补偿方案,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在本县(市、区)范围内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现场结报医疗费用的结算报销办法;四是建立了有关方面和农民参与的以基金运行、审核报付为核心的监管制度;五是形成了医疗服务、药品供应等方面的规范,建立了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医疗救助制度。

3.2.2农民对新农合的认识水平在逐步提高

新农合采用的是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同时以户为单位来减少“逆向选择”的问题。为使农民认可并愿意参加新农合。试点以来各地区采取多种形式,以典型事例或通过参加合作医疗受益农民的现身说法,广泛宣传新农合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和有关政策,使农民解除疑虑,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地参加合作医疗。经过几年的努力,农民的认识水平有所提高。

3.2.3对农民健康的保障作用逐步显现

自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以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农民医疗负担有所减轻,看病就医率有所提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有所缓解,广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3.2.4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在中国,最大的不公平是城乡之间的不公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最显著的作用是为政府扩大对农村医疗卫生投入提供了一个制度平台,缓解了城乡之间长期形成的不公平状况,使农民开始与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到医疗费用的补偿,尽管现在的补偿水平还有差距,但毕竟改变了长期来形成的向城镇居民“一边倒”的状况。

3.2.5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农村卫生院成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载体,资金总量有了明显改善,并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推动下,卫生院的内部运行机制(包括人事、分配等机制)改革大步推进,医、护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且有效提高了医疗质量,为卫生院的发展创造了发展机遇,也缓解了城市大医院病人太多的压力。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中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4.1财政因素制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农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决定了他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是非常高的,而且由于患大病的概率比较高,所需要补偿的数额也较大。造成筹资困难的原因,一是缺乏集体经济的支持;二是农民交纳合作医疗有关费用的积极性不高,要么因经济贫困没有能力交纳,要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信任、对合作医疗质量不满意而不愿意交纳;三是农村县乡政府普遍财源不足,不能及时足额补偿农民的医药费。在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地区,地方政府投入较为困难,各种硬件设施建设以及人员、办公等经费十分紧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难度大。导致政府部门在组织管理能力上凸显窘迫,制约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

4.2参合率高,知晓率低

每个村的参合率都在80%-90%,但是享受过报销的农民才详细了解部分新农合的报销知识,而大部分群众虽知道新农合,但对于怎样报销、报销程序、报销比例、哪些能报、哪些不能报,报销要符合哪些条件、应该携带哪些手续等知识知之甚少。同样多的医药费由于就诊医院或药品结构不一样而能报销的费用却相差很大,农民对此很不理解。这些情况,说明目前对新农合的宣传工作做的还不到位,未能让群众真正的清楚明白。

4.3农民缺乏信任感

首先是农民对政策缺乏信任感。造成农民对政府政策怀疑的主要原因,一是几度沉浮的合作医疗留下的阴影,使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能否坚持下去半信半疑;二是一些地方政府把推行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从而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收费”和完成“参保率”等指标任务上;三是“多龙治水”的管理局面,影响农民对政府政令统一性的信任。其次是农民对地方干部缺乏信任感。造成农民对当地干部信任度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干部对农民的承诺长期不能兑现,形成的不宽松的干群关系;二是一些干部在推行合作医疗制度时工作方法过于简单甚至粗暴,诱发农民的对立情绪;三是个别干部的不廉洁甚至腐败行为败坏了基层干部的群体形象;四是干部和群众在费用报销等卫生资源利用上不公平,引起农民心理不平衡。

4.4监管机制存在缺陷

现行制度中,卫生部门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和农村医疗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它既要代表需求方购买卫生服务,又一定程度上代表医疗服务提供者。而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和医疗保障部门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卫生行政部门要调节和平衡卫生服务供给者和合作医疗基金管理者的利益,实现“适度保障”难度很大。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的问题依然存在,少数医疗机构开大单、乱检查、开贵药、有意拖长住院时间,一些药品报销后仍高于医药公司的价格,群众对此反映较为强烈。有的地方转诊手续规定过严,强调除急诊外,首诊必须在当地定点卫生院,客观上形成了农村医疗服务市场新的垄断,使农民产生了逆反心理。一些不法药商还

会同医院的部分医护人员把一些过期药和被污染的药品收起来销往农村,再加上流向农村的其他假药泛滥,农民在用药方面付出的代价十分惊人。另外,还存在管理人员贪污、挪用资金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

4.5立法不完善

我国至今还没有出台一部专门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律,现有的只是一些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如2003年卫生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关于中央财政资助中西部地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助资金拨付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200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以上各项零散颁布的决定、意见、通知等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总的来说,它们的立法效力层次较低,权威性不高,约束力不强,相互之间缺乏协调,有的甚至还相互冲突,并且它们大多是在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所采取的应急性、过渡性措施,缺乏整体性、综合性和前瞻性,并不能有效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稳定持久发展。

4.6制度不健全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够完善,各地各村合作医疗形式多样,做法很不统一,各地方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具体表现为:首先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这就要求合作医疗管理及工作人员必须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把握好市场经济的规律,做好合作医疗的管理。然而,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中,没有完全应用科学管理程序,不少地方政府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及管理验。其次以大病为主的医疗补偿政策存在缺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同于传统的合作医疗,两者有一定的联系,其最大不同是传统合作医疗立足于预防、保健生活中的多发病、常见病,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立足于大病保险,以大病统筹为主。政府、社会和个人的筹资都是用于补助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费用。重点放在了大病治疗上。这在多发病普遍存在的农村似乎有些不太合适。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今后发展的对策

5.1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提高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的认识

宣传动员工作是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宣传动员工作做得好,就能够有效调动农民群众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积极性,使更多的农民群众参加。要从经常性的宣传发动入手,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宣传单等手段,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要意义的宣传;让群众真正理解这是一项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防止因病致贫和返贫、造福广大

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强化基层业务管理人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培训和宣传发动工作,开展农民健康和保险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农民的健康保健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知情广度和参与深度,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宣传动员工作中要把握好“四个要点”:一是坚持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农民自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目前必须坚持的,宣传动员不能搞强迫命令,一定不能出现违背农民意愿的垫资等行为。二是宣传形式要多样。要通过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加办法、权利和义务、经费的筹集、使用和补偿等实际问题,解除农民的疑虑和担心。特别要通过已获得补偿典型事例的宣传,使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三是宣传内容要真实客观。要实事求是地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讲清楚有关政策,要把政策交给群众,有的基层干部对政策不是太熟悉,工作方法又简单粗放,急于求成,为片面追求参合率向农民夸海口、乱许诺,误导农民,结果不但没有收到好的宣传效果,反而使农民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产生不信任感。四是宣传要持之以恒。宣传动员工作是贯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始终的工作,一部分地方存在前紧后松的现象,筹资阶段抓得紧锣密鼓,后面就放松,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往往在补偿时因得不到较清楚的政策解释而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产生疑虑。

5.2加强监管,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实施

一是实行有效的管理制度。要重视初始制度的设计和论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收入分配和宏观调控的大问题,严格论证和设计是必经步骤。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取得一定成果后,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使其成为正式制度,保证其稳定性。要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作制度,提高制度效率。可通过医疗费用支付制度、补贴医生劳务支出等方式,将医生收入与药品数量脱钩。实行起付线基础上的医疗费用共付制,可抑制消费者的道德风险,控制卫生总费用水平。要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系统管理。此外,还可引导农民通过恰当的方式,行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监督权。二是加强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督网络建设,规范供应渠道,强化质量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活动,确保农民用药安全有效。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有效率的监管不仅可以减少腐败,而且可以更好地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造福百姓。监督主体不仅包括政府,更重要的是还应包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因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是基金的最终使用者和受益者。建议成立由相关政府部门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代表共同组成的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定期检查、监督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和管理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具体收支和使用情况,保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政府等相关利益主体的参与、知情和监管的权利。

5.3落实财政补助资金,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要调整财政投入方向,按照各自分担的比例,落实财政补助资金,并进入新农合基金账户。必须健全基金管理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成立各级合作医疗监管委员会,对定点医疗机构、合作

医疗基金实行监管,对报销及大病补偿资金实行监督,提高基金合作透明度,确保基金安全。总结经验,科学测算,不断完善基金收支使用方案,防止基金过多沉淀或透支。要按照农民“能承受得实惠”、医院“能接受不亏本”、基金“能负担不透支”的原则,稳步探索降低起付线、提高封顶线以及增加个人账户比例的可行性,合理扩大受益面,增强新农合制度的吸引力。

5.4完善立法建设,保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

任何制度的实行都必须要有法律的保障。要想建立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的筹资机制,政府资助、引导是前提。政府的财力投入没有法律法规保障,无连续性,容易形成“长官意志”;没有管理机构、编制保障,会因领导人事更换导致快起快落,严重影响工作的计划性与连续性。所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必须纳入法制管理轨道。国家应制定统一的农村合作医疗法规,以规定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办法,规定合作医疗保险组织、村级合作医疗站的组建方法及其职能,规定参加合作医疗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医疗站医生的选拔方法及职责等。应明确以下法律关系:政府行为的法律责任;资金筹集的法律责任;医疗服务提供及相关部门的法律责任;保障对象的法律责任、权益及义务;执法监督与奖惩等。各省区应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适合本地特点的实施办法。通过立法建设,规范政府行为和其应承担的责任,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范运作、持续发展。

6结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效果取决于农民对合作医疗的投入成本和从合作医疗中获得收益的状况,也取决于国家和地方财政公共支出规模及解决农民医疗问题的实际成绩。前者可以用农民的福利感受来进行观察,即农民在多大程度上认为该制度是一种社会福利; 后者则可用福利效应进行衡量,体现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后对农民健康和农村医疗问题带来的改善或其他变化。经过近十年的制度运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提高农民的看病积极性、改善农村的卫生条件和农民的健康状况等方面都已初具成效,广大农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农民轻易不敢进医院等现象的普遍性均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有所降低。但农民医疗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无论是在农民的参与程度,还是制度设计与运行中都体现出一些突出的问题。而报销项目控制太严、报销手续太麻烦及报销比例太低等补偿模式和待遇问题,则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和实施中需要解决的重点与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丁少群,李桢.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宜民,庄红平,张金齐.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4(12).

[3]周浩杰.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0).

[4]阳芳,胡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9)

[5]黄庆杰,占绍文.我国农村医疗保障政策执行困难的政策分析[J].学术探索, 2003(8).

[6]《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今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状况》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9196823.html,/411/1010325.htm, 2004-8-12.

[7]邓双兵,胡新丽.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5(5).

[8]樊国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学术探索,2006(6).

[9]刘玉娟.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6(8).

[10]林义,农村社会保障的国际不计较研究及启示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11]邓大松,杨红燕. 新农合利益相关主体行为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4(8).

[12]贺宁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资产证券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3]张璐莹;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与支付制度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4]王燕;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5]邱鹏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卫生服务的影响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16]穆念河,靳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机制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

理,2004,20(2)106-107

[17]周浩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验、挑战和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1):

[18]刘远立.农村健康保障制度与卫生服务[J].中国卫生经济,2002(5):7-10.

[19]新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问题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41(11)

[2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民行为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我们镇试行一年以来,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通过一年的运行,总的来讲,情况还是好的,但由于处于试行阶段,有许多没考虑周全和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导致许多老百姓的不满和不理解,以致影响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征收。导致老百姓不满和不理解的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对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政策了解得不全面、不透彻,导致老百姓的一些错误认识。主要表现是:1、未使用的上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门诊费用可以抵交次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2、门诊费用当年不用就过期了。我们在征收的新型农村合医疗基金时,就有医生造遥说,的门诊费用还不用,马上就要过期作废了,导致许多老百姓纷纷盲目购药。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期限未到不能收下一年的基金。有人说:一年时间还没到,怎么就来收来了啊?究其原因,是这些老百姓对政策不了解,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保险和政策性收费混淆了。 为了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广泛推广,使老百姓更全面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让他们自觉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我们认为应从以下方面作出改进:一是进一不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介,以种种形式进行宣传。过去,我们主要采用口头宣传和发放宣传单的形式进行宣传,这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还应该采用电视广播、宣传车、黑板报等媒介作宣传。广泛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资金的报销程序、手续和应具备的证件等。我们可以在电视台开辟一个专栏,专门讲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执行程序、报销的必要手续等操作细节。使老百姓遇到难处时,知道怎么办,不走弯路。 二是医疗机构不健全,医院基础设施落后。第一、我镇还有少数村还没有村级卫生室,导致老百姓就医不便,从而影响老百姓参合的极积性。第二、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落后,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没有高技术水平的医务人员,不能承担为一方百姓解除病痛的基本需求。如今,乡镇卫生院的房子陈旧,机器设备老化,已经不能承担服务一方百姓的重任了。 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1、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大基础设施资金的投入。一是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环境和医疗条件。二是不断充实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根据农村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病人流向来配置农村医疗卫生资源。2、加强医疗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医务人员医疗技术的培训,经常开展业务交流,分期分批选派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到大医院进行进修,增强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技能,为保一方健康作贡献。另一方面,要定期组织乡村医务人员学习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知识,加强医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道德水平,增强医务人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让他们做到常见病能治,重病能及时转诊,让群众看病即方便又放心。 三是部分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和药品价格管理不规范。表现为:1、有极少数医疗机构见钱

公共事业管理浅析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问题及对策

公共事业管理浅析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问 题及对策 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在公共利益和公共需求导向下,运用公共资 源和公共服务进行规划、组织、调度、协调和监管的过程。在中国的 新农村建设中,合作医疗制度是一个重要的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疗资源不足、制度运行不规范等。本文旨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 1. 医疗资源不足:由于新农村地区医疗设施建设滞后,医疗资源不 足是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的首要问题。新农村地区的医疗机构少、卫生条件差,导致农村居民就医困难。 2. 医保账户管理不规范: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管理体系相对薄弱,医保账户的管理流程不规范,容易引起资金管理混乱和医疗费用不透 明等问题。 3. 医保资金筹集困难: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依赖于医保基金的筹集,但是由于农村居民经济状况较差,医保资金筹集困难。 4. 缺乏全科医生:新农村地区缺乏全科医生,导致基层医疗服务无 法得到有效提升,医疗水平有限。 二、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问题的对策

1. 加强医疗资源建设:政府应加大对新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的投入, 加强医疗设施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通过引进优质医疗机构和医 疗人才,提高新农村地区的医疗能力。 2. 完善制度管理流程:建立健全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管理体系,规 范医保账户管理流程,确保资金管理的透明和规范,防止腐败和浪费。 3. 落实财政支持政策:加大财政资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支持 力度,提供额外的财政资金用于医保基金的筹集。同时,探索多元化 的资金筹集模式,减轻农村居民的医保负担。 4. 培养全科医生队伍:政府应加大培养全科医生的力度,通过增加 全科医生的数量和提高其培训质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能力和质量。 结语: 针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加强医疗资源建设、 完善制度管理流程、落实财政支持政策以及培养全科医生队伍。只有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水平才能得到提升。公共事业管理在新农村建设 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应加强对其管理的重视和研究,为新农村 的公共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思考

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思考随着中国城乡发展差距的不断缩小,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逐渐提升,但农村合作医疗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分析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一、农村合作医疗问题分析 1. 资金不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居民的收入水平也较为有限,导致农村合作医疗的基金筹资不足。 2. 医疗资源不足: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医疗设备和专业人才缺乏,给农村居民就医带来不便。 3. 报销流程繁琐: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流程繁琐,需要填写大量的表格、证明材料,耗费时间和精力。 4. 欺诈问题:由于农村合作医疗涉及的资金较多,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漏洞进行虚假报销、套取医疗费用等行为,给合作医疗制度造成损失。 二、农村合作医疗对策思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应的对策思考如下: 1.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基金筹措,确保基金供给。 2. 拓宽医疗资源渠道: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设备和专业人才的投入,提高医疗资源的供给,同时鼓励医疗资源向农村倾斜。

3. 简化报销流程:可以引入信息化技术,建立在线报销平台,实现电子化报销,减少居民的办事时间和成本。 4. 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欺诈行为,并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从制度上杜绝欺诈。 5. 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通过提高待遇和福利政策,激励农民参与合作医疗,增加他们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6. 发展普惠医疗保险:除了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还可以考虑发展普惠医疗保险,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广泛的医疗保障。 三、总结 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包括资金不足、医疗资源不足、报销流程繁琐和欺诈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拓宽医疗资源渠道,简化报销流程,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并发展普惠医疗保险。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逐步解决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提高全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全民素质的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也逐 渐得到了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是我国农村 地区的一项重要医疗保障政策,旨在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然而,实施以来,新农合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 将围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 1. 参保群体偏窄,覆盖率不高 新农合的参保对象主要是农民和城乡居民等,但是存在着:
1)农民自愿参保的意愿不强,尤其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漂泊在外等 人口;
2)城乡居民参保的门槛较高,有些人需要纳税或缴纳高昂的社保费用,导致参保人群相对偏窄,覆盖率不高。 2. 报销比例不足,报销范围较窄 虽然新农合对医疗费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报销,但仍存在下述问题:
1)报销比例相对较低,医疗费用的负担仍然较重;
2)报销 范围有限,高价药物等一些大病的治疗费用不能得到有效的报销。 3.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限 基层医疗机构是农村地区最重要的医疗保障点之一,但是存在一些 问题:
1)医学水平相对较低,不能满足一些特殊病种的治疗需求;
2)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的数量不足,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3)部分农村地区尚未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网络,导致医疗资源的不足。 二、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问题的对策 1. 扩大参保群体,提高覆盖率 政府需要采取措施,鼓励广大农民和城乡居民参保新农合。具体可以通过:
1)降低门槛,简化办理流程;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参保者的参与度和信心;
3)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等,为参保者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2. 调整报销比例,拓宽报销范围 政府需要对新农合的报销比例进行适当调整,增加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同时,还需要加大药品的品种和报销范围,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要建立相应的报销标准和机制,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3. 提高健康教育和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服务的投入,提高医疗机构的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具体可以通过:
1)加强医学教育,提升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
2)加大对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投入,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3)在偏远地区和特殊地区,加强医疗队伍的建设,提升救治水平和能力。 三、总结

新农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新农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问题描述 新农合是我国推行的重要的医疗保障制度,旨在保障农村人口的 基本医疗保险。虽然新农合制度在保障农村人口基本医疗保险方面取 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缺乏资金保障 新农合作为一项医疗保障制度,需要大量的资金才能运转。但是 由于财政资金有限,新农合资金缺乏保障,这也是导致新农合医疗保 障制度难以全面实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情况汇报和管理不规范 在新农合的实施过程中,负责管理和监督的部门和人员并不充足,带来了很多问题。很多情况下,农民并没有得到他们应得的保险赔付,导致了长期的医疗保障问题。 农民缺乏健康教育 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正确的健康知识和保健意识。由此,很多农民难以正确地理解农村医疗保障的政策,导致他们在获得 保障的过程中出现问题。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落后程度会直接影响新农合医疗保障的实施。由于很多地区的医疗资源和设施都不够完善,这也导致了很多农民难 以享受到新农合医疗保险的好处。 解决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新农合要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以达到 更好的医疗保障目标。因此,我们提出以下措施: 加大资金支持 首先要增加财政资金的投入,解决新农合缺乏资金保障的问题。 可以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下,筹集更多的资金来保证新农合医疗 保障制度的实施。 完善管理和情况报告机制 为了更好地实现新农合医疗保障制度,政府应该加强人员和机构 建设,完善新农合的监管和情况报告机制,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权益。 增加健康知识宣传 为了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新农合医疗保障的政策,提升他们的保 障意识,可以通过宣传、培训、咨询等形式,增加农民的健康知识和 保健意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在中国的农村地区,由于医疗重心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地区医疗 资源匮乏。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出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共 同缓解农村医疗方面的问题。然而,实践表明,该制度仍然存在着许 多问题。本文将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 决方案。 首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医保资金不足。这 个问题源于农村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居民参加合作 医疗的保费也比城市低得多。因此,医疗费用的高速增长与缴费基数 的相对减少造成医保基金的紧张感。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可以采取设 立医保专项资金来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增加政府对其的财 政资助比例,逐渐增加保费收入,使之逐步增长并逐渐趋向平衡。 其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医院医疗水平相 对较低。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医院的专业人才相对于城市也相对少。因此,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严重。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方案:一是积极引进医疗队伍,完善农村医疗资源,建 立完整的医疗卫生网络,让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诊疗服务;二是加强 农村医院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提高医疗质量。 第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存在着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不足的问题。由于投入不足和农村医疗资源的缺乏等原因,基层医疗机构建设 不足,医院服务能力有限,农村居民看病只能通过去县城或者城市看

病,这给农村居民看病增加了时间和金钱上的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加强医疗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高诊疗质量;二是鼓励社会力量投入,通过政府采取一系列的财政扶持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来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增加医疗资源。 总而言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但是在实践应用中也存在诸多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措施来加以改进,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的社会福利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同时,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随之而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开始推广实施,推动了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有了显著改善。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期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给农村居民的医疗支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首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报销比例较低,在某些治疗或者检查方面,报销比例只有30%,对于农村贫困家庭来说,负担还是比较重的。其次,在农村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目前,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仍然不是很理想,医院的设备设施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性。同时,城乡医疗服务网络之间的配套关系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性,对农村病人的服务有一定的限制。第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也不够完善,很多农村居民不知道自己可以利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报销医疗费用,使得受益者的数量有限。 为了有效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有效的对策。首先,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力度,充分让农村居民了解本计划,并及时利用其受益;其次,加快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改善医疗环境,增强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再次,及时调整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支付比例,使其更加符合农村贫困家庭的需求;最后,完善财政投入,保证农村合作医疗项目的正常开展,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经过这样一番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仅能够使其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能有效地改善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使他们能够得到有效的医疗保障。只有这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才能真正起到实际作用,为农村居民提供全面更充分的医疗保障。 综上所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有以下几点: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力度;加快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及时调整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支付比例;完善财政投入保障。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起到应有的作用,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新农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

新农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权益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农 村卫生保健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新农合作为我国农村居民医保制 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解决农民医疗费用负担过重的问题上发挥 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对新农合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一、基金筹措与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1.1 基金筹措不足 当前,新农合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基金筹措不足。由于农村 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部分地区的基金收入无法满足农民的医疗需求。这使得一些农民在使用新农合时,仍需承担较高的自付比例,增 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1.2 基金管理不规范 另一个问题是基金管理不规范。一些地方的新农合基金在收支核算、监督和考核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基金使用效益不高,甚至出现挪用、滥用等不当行为。这不仅损害了基金的正常运作,也影响了农民对新 农合的信心。 对策思考: 为解决基金筹措不足的问题,应当采取多种措施。一方面,可以通 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增加基金的筹措额度,确保农民的医疗需求得到满

足。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农民通过个人或企事业单位的捐赠,来扩大 基金的规模。同时,对于基金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应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确保基金的安全和 有效运作。 二、服务质量和医疗资源分配方面存在问题 2.1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在就医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例如,一些基层医疗机构 设备简陋,医生水平有限,导致农民在就医过程中无法得到高质量的 医疗服务,医疗效果难以保障。 2.2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 另一个问题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由于一些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 集中,农民需要长途跋涉到城市就医,增加了他们的旅费和住宿费用,同时也增加了时间和心理上的压力。 对策思考: 为提高服务质量,应加大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改造和建设力度,提升 其医疗水平和设备配置,保障农民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此外,还应加强对农村医生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以满足农 村居民的医疗需求。为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可以通过加 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提高农村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减轻农民 就医的负担,并鼓励医生到农村执业,提高医生资源的分布均衡性。

浅析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中的不正之风及对策

浅析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中的不正之风及对策2000字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逐步推行和发展,一些不正之风也随之而来。这些不正之风不仅损害了农民利益,也影响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发展。本文将从不正之风的表现形式、影响和对策方面进行分析。 一、不正之风的表现形式 1. 医院虚列费用、刻意提高价格 为了获取更多的医保费用,一些医院会虚列费用,甚至刻意提高价格,导致农民得不到实惠,个别医院还做出了变相收取费用的行为。 2. 医保基金被挪用、贪污 一些行业医疗机构、医生,通过虚伪报销、虚列费用、虚增收入等方式,将医保基金挪用到个人账户中,甚至有的人贪污农民医保基金用以攫取私利。 3. 药品价格的不规范和不透明 由于药品的价格不规范和不透明,导致一些医院、医生和药商涉嫌收回扣,给农民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4. 农民垫付费用,自行报销流程复杂 由于农民缺乏法律意识和保障,有时不得不垫付自己的医疗费用,但由于报销流程复杂、缺乏监管,导致他们难以获取应得的报销款项。

二、不正之风的影响 1. 损害了农民利益,削弱了红利效应 不正之风的存在,使得农民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医疗待遇,减少了他们的获益。同时, 由于人们对新型医疗合作制度的信心受到打击,可能会导致农民对医保制度的不信任,削弱了新型医疗合作制度的红利效应。 2. 大大降低了制度的公信力和可持续性 不正之风的存在,让许多人对新型医疗合作制度的公信力产生了怀疑,影响了新型制 度的可持续性和长期发展。 3. 严重危害了国家的财政 不正之风的存在,会导致农民医保基金被滥用、挪用和贪污,严重危害了国家的财政。 三、对策建议 1.加强管理监控,及时查处不正之风,防止医保基金的滥用 要加强对农村卫生机构和医生的管理,并进行常态监控,及时查处产生的不正之风, 防止农民保险基金的滥用。 2. 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组织协调,提升制度应变能力 要加强对卫生机构的审核、审评和动态管理,完善制度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对农村 新型医疗合作制度的组织协调。同时,提高制度的应变能力和针对性,化解制度危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概述 所谓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出资、地方财政配套、集体经济支持、农民个人缴费三个出资主体,农民自愿参加,报销一定比例的门诊、住院费用及意外伤害等医疗费用的一种制度。在新农合制度中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在新农合制度中各级政府是不仅是出谋划策的主要人,更是承当责任最多的主体。辽宁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于2005年成立,至今运行已经有十年的时间。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占常住农业人口比例为99%。十年来,新农合筹资标准逐步提高,从十年前的20元/人,增加到2021年400元/人,其中农民个人80元;各级政府配套320元。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及优抚对象个人缴费资金由财政全额代缴。新农合工作得到广阔农民的认可。 二、辽宁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一〕缺乏全省统一的管理及监督机制 目前,辽宁省并没有建立全省统一的新农合管理平台,各市分头制定政策进行管理,执行标准差异很大。 1、缺乏全省统一的定点医疗机构信息化网络平台。2021年,辽宁省卫计委投资建设全省统一的信息化平台,旨在使全省的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联网,方便各市农民看病、转诊及报销。 2、缺乏省、市、县(区)三位一体的全透明资金监管审核机制。目前,各市执行的新农合资金监管机制都是以经办单位为主的督查机制,只有辽阳市作为试点正在运行审核软件系统,其他各市均为人员定期现场监督检查,没有一套完整统一的电子化信息监管系统,难免出现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3、缺乏全省统一的管理、执行方案作为指导工作的依据。辽宁省各市县的新农合都是作为独立的系统在省的统一指挥下工作,但是省里面并没有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比方门诊报销的比例统一是多少,是否封顶,住院报销的比例是多少,是否包干,这些都没有明文的规定,只是要求不能透支,导致各市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基金剩余量大的地区农民享受的待遇就好一些,资金结余量小的地区农民享受的待遇就差一些。 〔二〕乏工作执行依据及法律保障 1.药品目录和医疗目录体系尚不健全。目前,辽宁省没有出台统一执行的适用于新型农村合

当前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地区保障基本医疗的一项医疗保险制度,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村合作医疗在 保障农民健康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也存 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资金来源不足 资金来源是农村合作医疗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但是在实际运 行中,由于农民缴费意识不高和不稳定,导致医疗保障基金缺乏长 期稳定的来源和保障。一些地方政府和医院为了解决自身的经济困难,将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挪作他用,导致农民医疗保障无法得到保障。 应对策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缴费意识,通过宣传、政 策倡导等方式,增强农民对医疗保障基金的认识和信任感。加强监 管和惩罚力度,遏制各方面挪用医疗保障基金的现象。 二、医疗服务供给不足 当前,医疗资源向城市集中,导致乡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同时,医疗服务质量难以保证,药品价格高昂,医疗设备和技术水 平也有一定差距。这些因素使得农民在享受医疗保障时难以得到实 际的保障。 应对策略:加大农村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医疗设备和药 品供应量,加强医疗人才培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同时,鼓励互

联网技术应用,推广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实现医疗服务与需求间的对接。 三、制度建设不完善 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项大型医疗保障制度,需要完善的制度支撑。但是在现实中,仍存在一些制度建设不足甚至缺失的情况,如保险制度设计不够严谨、管理制度不完善、医疗费用报销程序不清等问题,使得农民使用时效率不高,出现费用报销难、报销周期长等问题。 应对策略: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和管理制度,拓展医疗保险种类和范围,提高保险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简化申报、报销等流程,提高医疗保障的使用便利性和保障水平。 结论: 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保健的重要保障,需要在政府、医疗机构和农民等多方面的努力下共同推进。只有真正解决农村合作医疗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才能为农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即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中央和省、市委都相继出台相关的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xx13号),《安××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意见》(皖政办20xx56号)及国家七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农卫发20xx13号)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贫返贫问题,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施的目的就是有效地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通过近两年我市实施情况来看,总体上看运作平稳,进展顺利,很大程度地解决了农民群众“看不起病”的问题。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新型农村合医疗的宣传还存在盲点和薄弱点,个别基层干部、医务人员和农民群众对“新农合”制度还说不清、道不准、讲不明。二是少数定点医疗机构服务不规范,供方诱导需求和患者非理性消费现象同时存在,个别医疗机构存在不合理治疗、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收费等问题。三是基层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薄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启动以后,乡镇卫生院住院病人大幅度增加,与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严重紧缺且技术实力差的矛盾相当突出。四是经办机构管理能力薄弱。乡镇无专门经办机构,无专职人员,县(区)合管中心面对庞大的服务群体,只能满足常规的审核,经常性的监督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五是新农合用药不太规范。新农合基本用药目录是省农合办经专家制定的,完全可以解决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用药问题,但是一些医疗单位及医生过多地使用了新农合药品目录以外的药品,使农民不能从医疗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得到实惠。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摘要:自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施以来,很多地方的农民医疗 问题都得到了进一步的解决。但是,由于新农合实施的时间尚短,所以存 在着农民参保意识差、本地报销与异地报销衔接性差、参保人员受益小和 服务人员态度差等多种问题。因此,为了保证新农合的顺利实施,有必要 进行这些问题的处理对策的研究,从而给新农合的实施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问题;处理对策 引言:农民群众作为我国人口比例较大的群体,其生活质量一直影响 着我国总体的生活质量。所以,政府进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实施,从而以期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对新农合存在 的问题及处理对策进行研究,从而促进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参保意识差 就目前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之所以无法得到推广,与农 民本身的参保意识差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方面,现在的很多农民都会外出 打工,而在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情况下,异地治疗将会给自己带来很 大的麻烦。所以,很多农村青年不愿意参保。另一方面,一些农民认为自 己身体健康,没有必要花钱买保险。所以,一些农民在第一年参保之后, 觉得自己没有获得好处,就不在第二年继续参保。因此,从这些方面可以 看出,农民参保意识差是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阻碍[1]。 (二)本地报销与异地报销衔接性差

就实际情况而言,农民外出打工已经成为了普遍的现象。而在这种情 况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本地报销与异地报销衔接性差的问题的存在, 就为保险制度的推行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一方面,保险的医保卡只能在参 保地区进行结算,从而导致了农民不得不在看病时先行垫付费用。而在回 到参保地区后,往往又出现了报销比例低的现象。另一方面,相较于本地 报销,异地保险的手续十分繁琐。一般来说,参保人员往往需要在指定医 院进行转诊证明的开具,才能得到报销款。 (三)参保人员受益小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之所以无法得到较好的实施,与参保人员 受益小有着直接的关系。就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乡镇医院在实行了合作医 疗制度后,制定的药价要比其他医疗部门高出很多。同时,由于这些医院 并不会进行用药信息的公开,所以农民也无法获知药品的真实价格。而就 算参保人员得知这一问题,往往也无处去投诉[2]。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参保人员得到的实惠非常少,而医疗机构则在其中成为了最大的获益者。 (四)服务人员态度差 很多的农民群众之所以不愿意参保,与医务人员和医保服务人员的态 度差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方面,一些乡镇卫生站的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而在为参保人员服务时的态度也较为恶劣,进而无法满足农民群众对 医疗条件的需求。另一方面,一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办公人员的服 务态度较差,从而使农民群众难以产生对医保的信赖,进而影响了农民群 众的参保行为。 二、解决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问题的处理对策 (一)加大医保宣传力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与对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与对策 首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是参保人数逐年增加,保障水平提高,但仍存在参保率低、保障水平不均等问题。对于参保率低的问题,可以通 过加大对农村居民参保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参保意识和保障水平 的认知度。对于保障水平不均的问题,可以采取差别化的保障政策,根据 地区和收入水平的不同,对参保人员给予不同的保障待遇,确保贫困地区 和贫困人口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 其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偏低,个人承担比例较高,这对 于贫困农民来说是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针对这个问题,可以提高农村合 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减轻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投入, 扩大医保基金规模,提高报销比例。同时,可以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商业保险相结合,增加保障范围,降低农民个人的 支付额度。 此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医疗服务能力仍然较弱,医疗资源分布不 均衡,医院设备和医生水平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大对农村地 区的医疗资源投入,建设更多的农村医疗机构,提高医院的设备和医生水平。同时,可以加强农村医生的培训和进修,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执业 能力。另外,可以加强城乡医生互调机制,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能力。 最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监管不力,存在一些 违规行为和腐败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大对农村医保管理机构 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医保资金的监督和审计,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和腐败问题。可以建立健全农村医保监督机制,增强对农村医保运行情况的监测和 评估能力,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总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中国农村地区的一项重要医疗保障制度,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通过增加参保率、提高保障水平、提高报销比例、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以及加强管理机制,可以完善和改进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实现公平公正的社会医疗保障。

当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提纲: 一、选择本目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原则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 三、新型合作医疗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 (1)以大病为主的医疗补偿政策值得再推敲 (2)自愿参保机制有待商榷 2.农民对新合疗认知的局限性 3.执行成本过高 四、解决对策 1.以立法的形式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 2.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支持力度 3.重新思考以大病为主的医疗补偿政策 4.解决农民逆选择和政府道德风险 5.建立科学合理的筹资机制 6.设计科学合理的资金监管机制 7.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取得农民的信任和参与 当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是在对传统合作医疗制度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出现的,其发展也需要一个逐步完善和推进的过程。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特点进行阐释,分析新型合作医疗推行过程中存在着以大病为主的医疗补偿政策值得再推敲、自愿参保机制有待商榷、农民对新合疗认知的局限性、执行成本过高等主要问题,从而提出以立法的形式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支持力度、重新思考以大病为主的医疗补偿政策、解决农民逆选择和政府道德风险、建立科学合理的筹资机制、设计科学合理的资金监管机制、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取得农民的信任和参与等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问题对策 一、选择本题目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医疗保险意识逐渐增强。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尚不健全,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而且,在全国各地农村的发展参差不齐,覆盖面也极为狭窄。目前,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水平,农民的支付能力相对有限,单纯依靠农民自我保障,则抵抗大病的能力又相对不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依然存在。农村医疗保险问题是我国农村亟待解

关于农村医疗卫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三篇

关于农村医疗卫生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分析三篇 篇一:关于农村医疗卫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农村医疗卫生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县(市、区)医疗单位的现状不能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 首先是设施规模不适应。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山区县城一般只有三、四万人口,农村到县医院就医的人也远没有现在多,因而,一家县医院,一家中医院基本可满足需求。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县城人口迅猛增加,尤其是在实施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农民群众看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激发,致使原有的医院规模、医疗设施根本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其次是技术水平不适应。由于大、中城市医疗单位的更大的人才需求和优越条件的吸引,县级医疗单位的一些医疗骨干陆续“上调”;民营医疗单位的高薪聘请,又拉走了一些医疗人才;又加之分配制度有失偏颇,医疗单位过多地追求经济效益,不愿接纳更多的医疗新人,而作为医务人员个人,不愿外出进修深造,不能真正静下心来钻研业务,因而,医疗技术水平不尽人意,甚至有衰退、断代的趋势。 2.农村医疗卫生的“网底”功能脆弱在广大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外出打工、经商,卫生院的服务人口明显减少;加上,相对以往,农村经济发展了,交通条件改善了,生活好起来了,留在村里的人一旦得病,也

大多直接往县医院就诊,不愿先在卫生院进行检查,即使有的卫生院设备良好也难以留住病人。由于看病的人少,医师实践的机会就少,实践少了,医务技术提高就慢,甚至逐渐荒废,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一部分卫生院业务下滑,甚至难以生存。因为没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没有经济收入的保障,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因而,乡镇卫生院的人才流失严重,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困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广受好评和欢迎的医疗站和赤脚医生,因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被冲跨了。此后,由于缺乏集体的支持,加上农村人口减少的影响,许多村的卫生室已经消亡,有的名存实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网底”。网底不结实乃至消失,后果可想而知。 3.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未有明显改观 “看病难”主要“难”在两个方面:一是难在交通不便。一些居住在大山里的农民,看一次病要步行几十里的山路,时间、精力、财力上都是极大的浪费;二是难在大医院“人满为患”。到大医院就医,非排队等候不可,好多科室没有熟人难以入住。而“看病贵”问题,近几年不仅没有缓解而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如果得了大病住院,少则让农民投进一年收入,多则背上一辈子都难以偿清的债务。“到医院花钱,钱都不是钱了”,就是人们对医疗花费太高的怨言。政府投入不足,药价居高不下;受收入分配制度刺激,医生开贵药、重复检查的现象短期难以改变。农民群众的医疗负担沉重。 4.新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难,报销额度小,健康保障水平低 新农合筹资难问题,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较为突出。一方面,一些农户家庭收入少,资金紧缺,要他拿出几十、几百元钱,的确也不容易;另一方面,一些农民思想认识也有问题,特别是身体状况尚好的农民,觉得自己没有病,这钱

新农合出现的问题

新农合出现的问题 篇一:新农合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农合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20xx10月,我国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xx年,我国作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确立新农合作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地位。仅用10年时间,新农合迅速发展为全世界覆盖人口最多的医疗保障制度,即便是在筹资水平极低的情况下,新农合也一直提倡“实际补偿比”,而非人社部门的“政策补偿比”,仅用职工医保1/10的筹资水平,有效缓解了广大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我国新农合的管理成效获得了国际、国内的普遍认可。但是,新农合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制度本身存在缺陷 新农合工作从开展之初就是由卫生部门主管,一手托两家,既由卫生部门办,又由卫生部门管,缺乏第三方监督机制。 二、腐败风险隐患与对策 为建立健全严密完备的新农合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结合部门职责,采取岗位自查、不同岗位互查、领导帮助查找和集体排查等方法,认真梳理每个岗位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点,通过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采取积极措施,建全防控体系。 一是突出资金筹集。盯准资金收缴与入库、票据管理、信息录入等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严格执行新农合资金筹集制度,防止出现不按标准收费、乱收费,不及时入库或资金长期滞留于村组干部手中现象,杜绝向参合人员不开收据或不开正规收据行为,严防违反工作纪律私自录入非参合人员信息等情况发生。 二是突出业务审核。盯准新农合就医业务审核、贵重药品审批、外伤病人管理过程存在的风险,严格执行新农合实施方案和相关管理制度,防止在业务审核中不按标准审核、执行方案打折扣、浮在面上、交差了事等乱作为、不作为现象发生,严防出现人情审核、权钱交易等违反廉政纪律进行审核的行为出现。

医院新农合存在问题

医院新农合存在问题 篇一:新农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时新农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解决农民医疗救助的共济制度,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行以来,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极大地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有效地减轻了参合病人家庭的经济压力,这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为了加快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更好地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目前此项工作正在我县稳步推进。为此自2006年我县确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后的近几年来,初步确立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随着新农合工作的推进以及全县医疗保障体系的实施,出现了许多需要关注和研究的新情况、新问题。现就有关主要问题与对策提出以下意见。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住院方面 一、借用新农合证件来编造假住院手续,以患者名义更换处方并大肆虚开药费等,患者与医疗机构合谋套取资金的事情时有发生,有涉及职工和居民医保人员的、也有涉及参加商业保险人员的、有根本没有参加任何保险的人员,这些现象有出自于患者自发的和医院工作人员为了自身利益给患者出谋献策的留住回头客。暴露出资金管理的体制漏洞,严重地侵蚀着新农村合作医疗基金。 二、定点医疗机构的确立没有引入竞争的机制,特别是二级以上定点医院自认为定点医疗机构非我莫属,为此药价虚高、乱

检查、重复检查、大处方、分解收费(县医院表现突出一些)等不正常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甚至于同一患者或同一家庭成员在同一时间同时住院;患者住院的时间、病种、产生的费用包括结算时间完全一样进行重复报销等,在新农合管理系统和住院台账中只要一查找这种现象还很多,使参合农民通过报销所获补偿被虚高的药价和不合理的费用所抵消,侵蚀参合农民的利益,给新农合基金带来安全隐患。 三、小病大养的现象较为普遍。住院报销政策参合群众知晓率低。个别医院和医生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小病大养”、“短病长治”等现象比较突出,导致参合农民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参合人群个人实际支付医疗费用比2006年前并没有减少多少。我县从2009年以来住院年增长率都在百分之十以上,2009年参合住院39635人次,2010年44173人次比2009年增长11.5%。2011年52787人次比2010年增长 19.5%。加之乡镇卫生院由于医疗设备投入不足,药品短缺,专业医疗人员不足等原因,难以满足群众的需要。因此,市县级医院病人成倍增长,出现新的看病难、住院难的现象,而乡镇卫生院门庭冷落,病人稀少。 四、乡镇卫生院应该是新农合服务的主力军,但乡镇卫生院规范建设中的软硬件建设没有及时得到解决,人才短缺也是困扰基层卫生院发展的关键,这些都是导致参合病人向上级医院流动的主要原因也是增加参合基金支出的一个隐形原因。 五、是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对辖区内的定点医院过多地依靠医院自身的审核把关,靠监管人员直接管理病人精力又不足,用很多的人又会增加管理成本,也就是说事前监管靠软件管理不能及时到位。管理人员除乡镇医院能与患者直接接触外二级以上医院靠这种方式管理是不现时的,如审查病历资料,逐项核实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篇模版]》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中存在的问 题及对策[五篇模版]》 第一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2x年试点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但在参保模式、筹资水平、补偿模式、支付模式等方面的设计上都还存在着缺陷,导致了试点中出现农民参保不够积极、基金风险保障不足、财务可持续性和公平性较差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有必要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和解决对策,从而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成效;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202x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246619亿元,人均gdp超过2456美元,按现行汇率计算和我国既定的战略部署,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人均3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我国已进入到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社会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近10亿农村人口至今还极度缺乏医疗保障,“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早在202x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任务【1】。从202x年到202x年,国务院连续四次召开全国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试点)工作会议,统一思想,明确目标,部署工作,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发展。四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出发,分析了农村合作医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并尝试探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特点、运行状态、存在问题等。通过对现有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运行条件和效果的分析,结合部分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经验和教训,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关键问题和障碍,提出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对策。 i.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得的成效: 新农村是现阶段我国农民基本医疗保障的重要形式,是我国农村卫生改革发张的一向重大指导创新。从总体上看,新农村指导进展顺利,运行平稳,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开创了政府得民心、群众得实惠、卫生得发展的共赢局面。 一是覆盖面不断扩大。202x年,全国只有333个县(市)开展试点,8000万农民参加。到202x年,全国已有2716个县(市、区)建立了新农村制度,覆盖了全国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参加合作农民8.33亿,参加率达94%。二是筹资水平稳步提高。202x年,参加农民人均筹资标准为30远,202x年、202x年和202x年分别提高到50元、100元和150元,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参合农民的人均补贴标准从10元分别提高到20元、40元和60元,并对东部省份参合农民给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